人大经济学考研

2024-05-21

人大经济学考研(精选9篇)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1

考人大经济学综合,我看的书是:(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人大版,包括宏观和微观)。这两本书逻辑很清晰。体系很明确,特别适合考研用。(2)<<政治经济学>>(宋涛,人大版,第七版)。(3)<<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教版)。可以把专业课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结合起来的。两者的交叉处很多,这样两者就都复习了,并且还可以相互补充。我把这几本书前前后后看了十几遍,还搜集了大量资料,通过整理觉得自己收获很大。人大专业课重视论述,不是很注重计算,前面4道简答60分,两道计算30分,三道论述60分,计算占得比例比较小。以前计算都是考产量论,成本论那些简单的计算,宏观都是考IS-LM的计算,都很简单。但是现在考的计算还是挺难的。出题方式较以前有明显的改变。我觉得这是人大出题方式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人大专业课重复率很高,分析人大的专业课真题可以发现,考试题目大约一半是考过的,教材是本,真题是补充,在考试的冲刺阶段可以对照真题分析重点。

在考前,我建议大家拿两套真题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做一遍,每道题都可以写上满满一页,考场上时间很紧,提前练习可以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

报班的问题,人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不多,值得推荐就算凯程了,老师很专业,值得推荐。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2

国民经济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层次、经济环节、经济区域、经济部门构成的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 突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性与联系性。社会经济活动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等经济层次;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国内与国外等经济区域;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通信、文化教育等经济部门。国民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研究一国范围内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衔接、各层次的组合、各部门的关联、各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的经济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与前瞻性的特点。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学科。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不断变革完善。20世纪50年代初,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需要相应理论的指导, 国民经济计划学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 随着计划经济改革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计划学转为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学。1992年,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该学科改革为国民经济管理。1998年, 教育部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定为高校研究生专业, 属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国民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不单是名称的变化, 更反应了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科建设等问题的变化。

国内学者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和云研究了国民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认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应处理好规范性与特色性、本土化与主流化、国民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包学雄、乔传福等指出国民经济学现有教学模式存在如以单项灌输为主、课程设置层次不清、课程组织形式封闭、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 并提出相应建议。林木西对国民经济学的起源、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建议将本科目录“国民经济管理”改为“国民经济学”以实现与硕、博培养的对接。徐建玲分析了国民经济学形成的历史因素, 并从发展的视角指出国民经济学的未来建设方向:宏观调控与政策、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学不断发展变化, 各高校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设置与不同研究方向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上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人大与中南财大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方向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以发现中南财大等高校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建议, 以推进各高校该学科的建设。

2 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

1998年后, 全国仅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8所院校保留了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高校中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60多个, 博士点20多个。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国民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代表了该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下面具体分析人大与中南财大这两所院校国民经济学的建设现状, 以找出一般院校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上的差距。

2.1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是国民经济学专业国内建设最早、师资最权威、发展层次最完善的科研单位。围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研究, 进行对策分析, 在宏观经济管理与产业经济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在国内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相应的硕士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一外国语;计量经济学数理分析方法;中国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西方经济学;财政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社会发展与政策;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政府管理行为分析;外国宏观经济管理;投入产出分析前沿专题;金融监管学;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研究。毕业生去向多为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金融部门。

本研究认为人大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能够在国内同领域居于领先水平, 得益于以下几点: (1) 研究方向设置很好地体现了国民经济学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前瞻性的特点; (2) 师资权威, 发展层次齐全; (3)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应用; (4) 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国内各高校应借鉴人大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 建设国民经济学。

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大也是新中国最早设立国民经济学的院校之一, 且保留有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目前中南财大在三个学院设有三个不同研究方向的国民经济学:金融学院 (投资经济方向) 、经济学院 (政府经济管理方向) 、公共管理学院 (宏观调控与社会发展方向) 。

三个学院不同研究方向的国民经济学课程设置均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研究方向课。其中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程相同, 研究方向课存在差异。公共课:基础英语、写作英语、经济英语;学科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政府经济管理研究方向课:国民经济管理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政府规制研究、公共经济学、投资管理研究;宏观调控与社会发展研究方向课:国民经济管理研究、外国宏观经济比较研究、产业投资管理研究、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投资经济研究方向课: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投资经济理论、金融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理论、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民间投资研究、中外投资理论比较研究 (双语) 。中南财大国民经济学硕士毕业生的去向, 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

本研究认为中南财大根据各学院优势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国民经济学是值得肯定的, 但不同研究方向的建设均侧重理论分析, 教学内容宽泛, 针对性不强, 缺少实践性与特色性。与人大相比, 方向培养脱离实际, 片面强调定性分析, 忽视定量分析。没能做到国民经济学应有的前瞻性、对策性等特点, 又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弱, 就业不乐观。以下具体分析中南财大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方向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共同问题, 并基于人大学科建设经验提出建议。

3 国民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问题及相应建议

3.1 违背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家们推崇的教育原则, 强调依据学生自身差异,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因材施教原则不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也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国民经济学生源情况来看, 基本没有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 主要是跨专业学生, 甚至包括英语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 生源差异大, 质量差。但在教学中, 教师一般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 更有碍于学科整体实力提高。

本研究建议教学工作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依据学生差异, 可将学生分为研究型与应用型, 以提高学科的科研力量与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型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关注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而且要注意定量分析,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对策。该学科毕业生就业大都从事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任职于这些机构必须具有相关知识, 甚至需要强制性的资格证书。如在证券公司工作, 必须具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在期货公司工作则需要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因此, 应用型学生的培养, 可侧重货币银行学、证券等方面知识的教授, 教材如易纲《货币银行学》、博迪《金融学》、证券业委员会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一系列教材等。

3.2 教师队伍资源不足与教学资源无法共享

国民经济学是应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学受重视程度不断弱化, 一方面国民经济学逐渐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边缘学科;另一方面, 原属国民经济学的部分教师纷纷转向其他专业寻求发展。这导致国民经济学的教师队伍资源匮乏, 甚至良莠不齐。教师少, 学生多, 师生比较低。另外, 有的教师资源丰富, 所带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学习与科研资源, 获得长足发展;其他教师则由于自身能力限制, 科研能力差, 甚至无法获取资源, 所带学生便处于一种“被放养”状态。目前学生培养上采取导师制, 而非团队培养。个人导师制使得资源无法在学生间共享, 存在一定排他性现象。

本研究认为首先各高校应加强对国民经济学的重视, 扩大教师的招募与培养, 提高师资力量。毕竟中国仍处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各大方针政策的实施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指导, 对国民经济学学生的需求不会降低。其次, 各高校在实行个人导师制的同时, 可实行团队培养, 达到部分资源共享或者定时开办读书会、研讨会等。人大国民经济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教师资源充足, 办学层次齐全。

3.3 缺少特色性

虽然中南大在国民经济学培养上有三个特色方向, 但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一样, 无法彰显特色性。另外, 每个方向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课, 但课程大都是理论教学, 不乏照本宣科的现象, 缺乏实际性;教学内容宽泛, 不深入。结果, 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同质化问题, 无法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教学特色。当然并不排除部分教师的特色方向将会培养出具备异质性的学生。

本研究建议首先高校依据自身优势, 设立国民经济学的不同研究方向。中南财大在这点上做得很好, 依托不同学院优势, 设立不同研究方向。其次, 不同研究方向的培养方式上应注重应用性, 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 可开展案例教学、组织适当调研或者对重大方针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的效果进行评估,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23) .

[2]马昊.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4) .

[3]和云.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6) .

[4]包学雄.国民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 (5) .

[5]乔传福, 王端.国民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

[6]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1, (1)

[7]徐建玲.国民经济学课程建设若干问题探讨—基于历史与发展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4) .

[8]刘清波.试论因材施教原则[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5, (2) .

[9]王咏梅.谈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人大代表构成与经济周期 篇3

想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七成以上,三位农民工代表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更是成为瞩目的焦点。

人大代表构成与经济周期真的有关系吗?至少,从农民、农业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我们不妨从两组历史数据入手,一步步地进行分析(见表1、2)。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992年以后,为何农民收入出现了如此明显的变化?如果对照农民代表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巧合:

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民占代表比例为29.4%,第七届时还占23%,到第八届(从1993年起)时降为9.4%,第九届降到8%,第十届为8.4%。我国农民的收入变化与其在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趋同性!

改革开放初期,政治民主气氛逐渐苏醒,农民人大代表在全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优势及决策层对农民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民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对相关政策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但从第八届全国人代会开始,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降低,使得农民的话语权呈现出明显的弱势。尤其是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强势的声音更容易对相关政策产生直接影响。

也恰恰是从1993年以后,我国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仅1995年国产尿素价格比上年上涨50%,农药上涨18%,农膜上涨31%,而农业产品价格上涨的比例却非常之低。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迅速扩大,到1994年时,已经达到670亿元,如果算上农业和乡镇企业上交的税收,数额更大。

从表面上来看,农民只是生产资料涨价的承受者,而从实质上来看,则是农民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承担成本,即通过损耗农民的利益来维持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倘若农民身份的人大代表在全国及各级人大代表中,占据着与其总人数相匹配的比例,农民参政的能力得到强化,由于政策倾向性导致的“剪刀差”问题还能存在那么多年吗?

农民话语权随着其在人大代表中构成比例的降低而削弱,这也影响到了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相关数据表明,城乡之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距平均在十五年以上。由于公共投入不足,农村居民要承受更大的负担。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政治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农民参政能力的提升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令人欣慰的是,农民话语权的薄弱问题终于引起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时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承诺在本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中得到了体现。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4

从2006年以来,人大的经济类(包括经济学院和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劳动人事学院等院系的部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经济学综合都是同一张试卷。我本科是计算机专业,跨考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学,现将我的一点考研经验整理如下,仅供大家参考。经济学综合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主要考查的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对于考生来说很大的一个难点是,自2009年以来人大不再指定参考书,对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政治经济学的复习主要参考高教版逢锦聚的《政治经济学》和人大版宋涛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考试内容与政治中的政治经济学有相似之处,但是更为深入,并且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结合更多。西方经济学的复习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宏观)为主,高版的书比较规范工整,细致严谨,很适合考试用,对于这两本书至少要看4到5遍,吃透书中所有内容。一般情况下,考试题型是4道政治经济学,5道西方经济学,分数比重对半开,复习时要有一个平衡的复习计划。

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这对于知识点的巩固以及理解的加深都十分关键,只有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理论体系,各种知识点之间才会融会贯通,认知水平才会不断提高。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对等,复习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强弱项而有所侧重。对于跨考的同学,可以先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再研读《西方经济学》,并辅以萨缪尔森或者是斯蒂格利茨的相关经济学教材来复习,这样不仅可以开拓自身的经济学思维,而且对于经济学脉络的掌握会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相对独立地划分为以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两个部分,它们是承接起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桥梁,复习好这两个环节犹为重要。知识的体系是一环接着一环的,一个小小的零件破损都有可能影响整个体系。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把握知识体系中的细节复习。这些核心细节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至关重要。

考生还要重视做真题和分析真题,在真题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通过历年真题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有的冷门知识点是几乎没有出现过,而有些重点知识点与概念则是反复被考查到。这种重复性与集中性原则,就是我们关注真题的原因所在,而其他任何的模拟题都很难像真题这样能够反映出题者的思路。

辅导班因人而异,我报的是凯程,确实帮助很大。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5

一、参考书目篇:

初试(适合所有考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专业):

1.高鸿业主编,人大出版社出版,<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2.政治经济学(第4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者:逄锦聚 洪银兴 林岗 刘伟

3.宋涛主编,人大出版社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

4方福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以上三本为主,这本书其次)

从2010年经济学综合出题来看,有必要辅看其他书籍,像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微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此观点仅供参考,有异议可以跟帖讨论。

配套辅导书: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6版)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6版)

以上蓝色标记的书籍点击书名即可链接到卓越、当当查看,没有链接的请自己到卓越、当当上搜索,最好能去大一点的书店购买最新版本。

二、免费资料下载篇

(http://jianzhirenda.blog.163.com...***901/)

2005-2009年人大历年招生名额

中国人民大学2002-200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简报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

1998-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

1998-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细解析

《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姚开建 政治经济学常考知识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第七版)PPT课件

南开大学精品课程逄锦聚《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含宏观和微观)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微观)》尹伯成第三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五版)

三、方法篇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专业课复习方法

[各科复习体会]

人大经济学综合和北大经济学院类似,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四个部分,下面依次简单谈谈个人体会。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按书本和考查点可以分为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现在一般不考)、消费者理论(第三章)、生产者理论(第四章和第五章)、市场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配论(第八章和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章,其中一般均衡论可以不看)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十一章),这七个部分,这是微观的大体框架,是首先要弄明白的,当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需要大家多看书理解和总结的。最后两章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市场失灵怎样违背了帕累托最优,然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另一个是各种市场的福利或者效率的比较。最后两章除了一般均衡论部分,其他的章节因为话题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而且与前面章节内在联系紧密,是每年微观的出题重点,希望大家务必弄清。

至于分配论部分,因为比较难理解,理解了也不好记忆,而且与老马的分配观不是特别相容,个人感觉考的可能性不大,重点只有一个,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弯曲,08年也已经考过,估计这部分以后考的话应该是考要素的需求曲线问题。市场论从大题(简答和论述)来说一是和最后两章结合出题(刚才讲过),二是第六章中的完全竞争三个行业(不变、递增、递减)的曲线问题,三是第七章中的两个模型(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应该是这些了。生产者理论和消费者理论这几年大题考得少了,因为比较好理解记忆,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要了,而是大家水平提高了,重点关注:三种物品的两个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均衡、生产的三个区间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等几个问题。这是微观的大的方面,关键还是把书看透彻。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其实就是考察流派间的比较,这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而且宏观本身讲的也是大题,从08年起,以前不怎么设涉及的国际经济理论部分也开始考了,这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应该是以后考察的重点,希望大家重视,选一本专门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看看。具体来说,除了国际经济部分外,有以下几个重点:IS-LM模型(所有与之相关的都要弄懂,尤其是其斜率及其含义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用大小之间的关系)、AD-AS模型(不用多说了吧,每年的超重点,尤其是涉及到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之间的比较)、新古典增长理论(相当重要)、货币主义和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之间有关货币的一切比较。以上应该是宏观的重点和考点,没有具体的按章节详细介绍,是因为宏观特殊性决定(主要是流派的比较和争议),希望大家在看书时能自己总结,多多体会。

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首先要明白,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两部分,而后者一般不考,因此,资本主义只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经济学,也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的基本理论,它原自老马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所以,大家在看不同版本书时如有争议,个人认为,以资本论为准,这是先和大家要说清楚的,这样看书时可以减少盲目。

老马的政治经济学从考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导论(一般就考研究对象这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商品和货币)、剩余价值论(绝对和相对)、工资(一般不考)和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地租论]。大家在看书时按照这个大的框架复习,应该会感觉轻松不少,具体的更为详细的请大家看书。总之,这部分侧重与考察对老马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其中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记忆能力。

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这部分从考试来看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再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概念、内容和特征);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发展理论(城乡二元、三大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这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考试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每年一般一个试题,三年以内的每界中央全会和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其中的与经济有关部分是重中之重,这是考试的直接考查点,大家一定要看好和背好。

[关于每天时间分配] 微观和宏观各1小时,马经和社经每天交替各1小时,应该够了。

大家要注意的是,从考试的角度讲,微观和宏观是分开的,因此我们最好讲这两科同时复习,这样也可以避免看了微观忘了宏观,或者看了宏观忘了微观。

[关于答题方法] 西经部分有图的话一定要划出来,因此最好准备一只铅笔和直尺,另外前提,假设,内容(写清1、2、3、4~~~~~),结论,评价(我的看法)等等,要有层次,有逻辑的展述开来。马经部分先写老老马认为,要点,理论意义,我的看法。社经部分,基本理论,中央文件(领导人报告),我的看法等等。

计算题是越来越复杂了,不再是送分题,对大家的计算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总的来说,这部分不难,实在计算不出,那就写上你知道的,然后果断放弃,等做完后面的再回头解决。

总结一下:个人看法很重要,虽然可能你没有自己的观点;逻辑层次一定分明;字迹一定要清晰;自数不求多但求论述全面。

[不是最后的话] 考人大经济学金融学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希望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果选定好了,那就努力的复习,不到最后誓不摆休!

欢迎去我的博客http://jianzhirenda.blog.163.com/--本文转自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看:http://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6

一、人大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初试篇

政治:《蒋中挺最后考场五套卷》和《肖秀荣最后四套卷》任选其一作为最后阶段背诵记忆的法宝。我用的蒋五,考了72分(今年政治高分很多);我研友用的肖四,考的80,但是他本身就是文科生,政治一直都很强,今年80我觉得他还算没发挥好。政治不用开始太早,人大考研辅导班老师建议大纲下来就买本大纲好好看看,其他用书(可以找相关贴子看一下,更专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人大考研英语:黄皮书好好利用,多做几遍,多看几遍,说实话,其他参考书的质量真的没有真题好。不过,可能对有些人来说,真题可能不够,那么可以做做跟黄皮书一个系列的阅读专项训练,我记得也是同样颜色的一本,里面题目还挺有难度的,我当时没做完,每篇还错一大片。这个穿插在真题了做做就行了,不用太纠结于正误。但要记住的是,每天都要学英语,真题可以边做边读,总之,每套题,每道题都要搞清楚。今年英语考了74,我也知足了,希望你更好。

人大考研数学:重中之重!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真题+最后冲刺135分,我每本都做了至少三遍,复习全书一定要好好做,细细做,每个知识点都要弄清楚。最后阶段,我买了合工大最后五套题,在网上买的,前两年的五套题也会包括,最好做一下,个人人认为虽然难,但是还是蛮不错的。最后数学考了134,也没超越135......所以,更多的可以从其他大神那里取取经,我只能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吧。

人大考研专业课:运筹+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的计算题今年还真的没考。运筹用书黄皮胡运权的运筹+绿皮清华大学的运筹+我自己推荐的运筹学教材一本,每章都看,弄通弄懂,第一遍很痛苦,BUT坚持下来,第二遍、第三遍......你会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说实话,人大考研辅导班感觉管理信息系统的用书不是关键,因为考试的东西主要看你是否有这方面的素质,而且灵活性很强,与当下紧密相连,最重要的是拓宽知识面。数据挖掘方面的题建议还是要看一看,今年没考,万一明年考了呢?聚类算法+频繁项集算法+决策树算法+傅立叶算法+......总之比较经典的算法都看一看,本科学过的就按学过的复习,没学过的找一些数据挖掘的PPT看一下。总结一句话,专业课主要看运筹,信息系统靠基本的语言素质,数据挖掘会的自然会,不会的看命了......我今年131,希望你比我更好。顺便记录一下初试考的题型——线性规划(只列模型)+最小费用最大流+对策论+.....明年考不考这些不一定,给大家一个参考。

二、人大考研复试笔试篇

专业课:2个小时,想要做完做好做对,比较紧张,没有思考时间,基本上看完题目就要开始写,个人认为要跟初试一样对待,不再赘述。

英语:1个小时,我考的只能说是一场灾难,英翻中+中翻英,题量大,比较难,专业术语(经济+金融+信息技术),英语好的我就不说了,不好的请好好学习英语 TAT

三、人大考研复试面试篇

五个老师,一个记录员,今年是没有自我介绍,英文中文都没有,上来就是抽题回答。先是英语听力(抽题,题目不定,题量不定),一个老师读一段话,然后你翻译一下,其实就是说一下大概意思,中间不能做笔记。然后是英语口语(抽题,题目不定,题量不定)我抽的是考研如何选择学校,你进行选择时最看重的特点......之类的。最后是专业课面试(抽题,题目不定,题量不定)我抽的是外包相关的,感觉回答的还可以,回答完毕,老师会追问,当时我和一位年龄稍长的看起来很严厉的女老师聊了很长时间,还是蛮开心的。

四、其他

还是那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持健康的身体,适时锻炼,别感冒(真的很难受,什么都干不了,没有效率);保持良好心态,既要有危机意识又不要反应过度,做自己的,努力去干,不管结果怎样,不后悔就可以了,考研最忌讳的就是想这想那,犹豫不决;坚持不懈,看看最后放弃了多少人,很多人不是被考研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坚持下去,胜利就是你的!和正能量、志同道合的人做研友,彼此传递正能量,一起加油鼓劲儿,考研有个朋友不仅考研有动力,吃饭也香。

六、结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在人大等你。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7

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人, 而对人性的理解是学习经济学的关键所在。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曼昆如此评价假设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 因此“经济人”一词便应运而生, 它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经济中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础。根据亚当·斯密经济人的定义, 它包含了三个命题:经济人的行为是自利的, 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经济人行为是理性的, 即他能根据自己的市场处境判断自身的利益, 并使自己的谋利行为符合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 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如果有良好的法律制度, 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有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基于第一个命题, 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利”动机, 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险精神, 期望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政策法规作出预期, 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有了这样的偏好, 当代大学生权衡利弊, 相继作出奔往考研大道的抉择……同时, 大众亦认为研究生的文凭比本科生的文凭更为社会所认可, 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再者, 研究生的学科体系较本科生专而精, 不似本科生的学科体系, 看似泛而不专, 更具公信力, 含金量也更高。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 攻读研究生的收益将是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更好的工作机会;再者倘若是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或许还意味着将增加取得当地户口的可能性, 因此攻读研究生还是为社会、家庭、个人所偏好的。

二、考研抉择的约束性

(一) 机会成本过高成为大学毕业生作出考研抉择的首要障碍。

机会成本, 简而言之, 便是指人们在经济行为的决策过程中, 选择某一方案而需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真理警示世人, 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即需要付出成本, 收益与成本是相互匹配的。一个大学毕业生考虑是否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由两部分组成, 一种是显性成本, 另一种是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

显性成本包括要缴纳的学费、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10月10日发布的《2008年秋季报告》预测, 2008年中国CPI将上涨6.5%, 2009年CPI将上涨4.5%。报告同时预测, 2008年和2009年商品零售价格将分别上涨6.0%和4.0%;投资品价格分别上涨9.4%和5.9%。20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增长长期过快的需求拉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成本推动, 以及农业增长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因素。2008年下半年以来,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 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 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已经有所缓解。而我国CPI涨幅虽然趋缓, 但是稳定物价工作仍然面临着复杂的局面。随着物质商品和精神产品的价格愈来愈高涨, 也就代表着大学毕业生在这一方面的机会成本呈上升趋势, 加重了大学毕业生权衡显性成本的偏好, 制约了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经济行为的实现。

2.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主要包括因上学而没有挣到的工资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 众多决策者所无法忽略的攻读研究生的最大成本——时间。当一个人把时间用于听课、读书、思考研究和写论文报告时, 就不能再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获得工资收益。实际上, 对大多数人而言, 继续攻读研究生没有工作而放弃的工资性收益是读书的最大一项成本。此外, 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和程度由直接经验和间接认识组成。间接认识可以通过书本知识、广告媒体、经验交流取得, 而直接经验则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切身实践所得。攻读研究生, 无非是理论的再度延伸。但始终是书本知识, 易形成“赵括纸上谈兵”的危险局面。因此市场上的一些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经验者优先的观念, 以减少其培训成本。也就是说, 介入把用于读书的时间用于工作, 可以获得书本上所不能提供的知识和经验, 这也是大学毕业生的一大机会成本。

(二) 有限理性成为选择考研决策的重要约束条件。

自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提出以来, 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许多著名学者提出了质疑, 尤其对其第二层含义持批判态度。其实, 新古典经济人假设隐含了两个基本前提——理性人运用理性的成本为零和个人同质性假设。完全理性意味着经济人“理性计算”的成本为零;而个人的同质性则是说明信息的理解成本为零或者相同。但事实上, 社会上的大众群体是有限理性的, 即经济人“理性计算”是有成本的, 即使是有一定学识的大学毕业生也是走不出有限理性的圈圈。笔者弃个人的同质性假设, 转而从奈特的“根本的不确定性”出发, 支持个人的异质性假设, 即经济主体存在禀赋、动机偏好、理性、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心智结构对统一信息的理解成本不同。也就是说, 大学毕业生由于心智模式不同, 受到认知能力和信息成本差异的约束, 所做的决策亦会有所差异。当理性成本过于高昂时, 大学毕业生将依赖非理性的习俗、习惯、道德、情感等进行决策, 偶尔也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从而对于风险规避者而言, 加之以有限理性的约束, 难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考研道路。

(三) 非理性心理因素是考研决策的关键桎梏。

行为经济学强调, 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 而且还受到多种心里因素的影响, 即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影响。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论。该理论指出:在面对未来的风险选择时, 人们通过一个价值函数来进行价值评估。该函数具有三个重要性质, 即参照依赖、损失厌恶和敏感度递减。

(数据来源:中国考研网) 。

卡尼曼和特维斯认为价值函数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价值函数是由决策者主观感觉到的收益或损失 (即同参照点的偏离) 来界定的, 它反映了决策者赋予给结果的主观价值。二是价值函数的形状因人而异, 但通常具有特殊的S形:在收益的区域是凹的, 表现出风险厌恶的特征;在损失的区域是凸的, 表现出风险爱好的特征。这意味着人们在面临收益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风险厌恶, 而在面临损失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风险爱好。三是损失区域的曲线比收益区域的曲线陡峭, 在向两端发展时, 其敏感性递减, 即离参照点越远, 效用函数越平坦。这条曲线在原点处有一拐点, 这使得相对曲线的小的收益部分和小的损失部分更加陡峭。表明人们对损失比对同等数量的收益更敏感 (即使损失很小) , 换句话说, 损失一笔财富带来的痛苦大于得到同样数量的一笔财富产生的快乐, 这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其中, 损失厌恶说明等量的损失要比等量的获得对人们的感觉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如上图1所示, 损失区域函数图像要比获得区域的陡峭。大学毕业生, 特别是拥有保送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大学毕业生, 考虑到考研具有高度风险, 选择扮演风险规避者的角色。尤其在2008年, 年全国考研人数骤减, 是十年来考研人数唯一下降的一次 (如图2、图3所示) 。此外, 近年来, 考研人数增长程度见缓, 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其原因值得深思。

倘若既自我放弃保送资格, 而又不慎考研失败, 那么此时心理的负担比不考不上研究生更为沉重。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现状与参照水平之间的差别更为敏感, 而自己原本本身具有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只不过自己最终选择挑战, 结果却失败而归, 这种“得而复失”比原本就无法得到更难以接受。

三、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对考研决策的影响

(一) 政府宏观调控为考研学子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理性学派认为, 因为政府宏观调控具有挤出效应, 政府宏观调控是无效的, 即所谓的“卢卡斯批判”中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但理性预期的分析方法本身也是充满争议的, 这是由于理性预期要求人们在尽可能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完成复杂理性计算, 而找到最优方案, 但实际上这种可行性不高。正如哈耶克在接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告诫人们:任何知识都只是局部有效的。笔者认为, 人们不能因为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假说被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肯定就对其盲目崇拜, 而应该充分认识这一家说的局限性。中国教育部在2008年年底发出通知, 通知重申, 把公平公正理念和意识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具体操作上, 应合理设计各个环节、各个步骤的工作安排, 使程序完善、公正;加大研究生招生工作透明度, 尽可能地将重要信息公开、公示;重视处理考生的申诉和投诉工作, 及时处理考生反映的问题, 为考生提供便利、规范和有效的服务。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不是水平测试, 而是人才的选拔, 国家公布一些列法律法规, 将会使研究生生涯获得了宽松的外围环境, 是维护研究生合法权益的坚强保证。

(二) 以良好的政策制度增强大学毕业生后劲。

近年来, 政府政策制度的实施如教育创新计划、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对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取得重要成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2005年1月,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5]1号) , 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 要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 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 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实施方案, 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教育部正在与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出台有关政策, 以有效应对当前形势。一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紧缺型人才培养,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试行,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二是更大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服务期满的高职毕业生, 实行免试入学读成人本科政策。在200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统一制定各类基层项目考研加分政策。三是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建立高校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 力争2009年招募10万高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到农村任教。四是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入伍, 投身国防建设。将为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长远发展制定优惠政策, 从2009年起, 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收退役士兵入学时,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此外部队招收士官时,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士兵优先录取;再者对高职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最后对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退役士兵实行考研加分的政策。

(三) 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引导考研学子步入正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转, 许多赢利性机构部门等服务部门争相现世, 这也是我国第三产业优质发展的结果, 如各类培训班、辅导机构如北京启航、导航、恩波等林立市场。他们一方面吸引资深教师入团, 另一方面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做广告、撑门面, 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 尽管有一些不法机构, 赚黑钱, 引发众多沉没成本;但是, 也正因为这些机构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研学子脉络的提供者, 依据其经验致力为广大考研学子铲除荆棘, 拓宽考研的道路。此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网络程序不断完善, 网络技术优势渗透各个行业, 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及时、充足的考研信息, 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考研甚至于工作的指南。

四、各项机制均衡产出和效率分析

高科技人才等特殊要素与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是水涨船高的关系。而新一代的大学生是我国的希望, 走出象牙塔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 而恰巧经济学研究的亦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体系。依据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和锚定心理以及框架效应的影响分析, 大学毕业生在做出考研决策时, 举步维艰, 很难下定决心。但是只要市场和政府合理打造产权明晰, 制度法规健全, 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联合引导下, 政体社会体系就会实现一个均衡产出:大学毕业生依据掌握的信息, 根据不全的权重, 及最终的意识形态和实践能力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良好归宿。减少国家内部力量的“冲突”、“流失”, 使每一个人充分扮演自己的角色发挥作用, 挖掘国家的潜在竞争力, 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在当前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 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巨大影响的经济形势下, 给国内就业前景蒙上了一层灰。当下也正是众多大学毕业生做出考研决策的关键时期。笔者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当下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考研与否的经济行为, 并试通过构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即意识形态决定偏好, 而偏好又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 如本文中的成本收益分析;经过各项机制包括政府政策的影响, 通过竞争, 明晰产权, 实现均衡产出。

关键词:偏好,考研抉择,行为经济学,均衡产出

参考文献

[1].余斌.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假定与西方经济学的假设[J].高校理论战线, 2008, 4

[2].卿志琼著.有限理性、心智成本与经济秩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4月第1版, 第2页

[3].杨磊, 陆宁.从行为经济学视野看税收不遵从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8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秀芬强调,机关干部要明确大讨论的意义、目的,入脑入心;要认真学习好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领会精神实质;要紧密联系民营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树立“六种”风气。要联系人大工作实际以及人大如何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发挥作用开展讨论;要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开展调查研究,同时,要求每位机关干部结合这次大讨论,撰写一篇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章或调研文章,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宋丽娟)

龙井市人大常委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月27日,龙井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报告。这是常委会为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健康发展、推动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建设而统筹安排的又一个重点审议专项议题。

龙井市是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发祥地,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近年来,龙井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全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朝鲜族农夫节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第二批,朝鲜族背架舞、朝鲜族踩地神、烧月亮屋等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第三批,数千游戏和朝鲜族传统民居建筑技艺被列入州级“非遗”名录第二批。

会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龙井市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具有重要意义。要发掘好、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龙井“非遗”资源,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形成龙井特色,力争扩大州级、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在打造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上实现突破;同时,培养好、扶持好、帮助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防止和避免出现断层断代、后继乏人问题。会议建议,一是加强领导,坚持政府主导,机关、社会参与工作的方式,积极推动龙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加强宣传,特别是宣传龙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重要意义;三是加强资金投入,确保龙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得到保护、培养及发展;四是加强申报工作,对龙井市挖掘出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保护和申报计划,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该市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重要作用。

人大经济学考研 篇9

人大金融——2015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笔记汇编

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一)中央银行与存款货币银行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货币当局(monetaryauthority),不以盈利为目的 专门进行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机构

2.存款货币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也称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机构

金融中介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二)其他金融机构

1.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政府设立、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金融机构

不以盈利为目的,靠财政拨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获得资金

2.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为工商企业办理投资业务的银行,英国商人银行、日本证券公司,还有开发银行、投资公司、持股公司等名称

才思教育网址:

投资银行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业务以有价证券投资、包销股票债券、企业创建、并购和改组

3.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服务消费者的专业金融机构

资金来源靠货币市场发行商业票据,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资金应用于耐用消费品贷款

4.储蓄银行

储蓄银行,专门经办居民储蓄并为居民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名称中一般不带银行字样,如:ThriftInstitution

5.抵押银行

抵押银行,以不动产为抵押从事长期贷款的专业银行

靠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筹资,发放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和以城市不动产为抵押的中长期贷款

6.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专门提供农业信贷的银行

资金来源靠政府拨款或发行债券股票,贷款覆盖农业的所有方面

7.信用合作社(creditcooperative)

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互助合作性金融组织

资金来源于社员股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向社员发放

8.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人寿保险

才思教育网址:

信托投资公司

财务公司

租赁公司

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的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1)金融学综合

专业课内容: 金融学 公司理财 推荐书目: 黄达《金融学》 罗斯《公司理财》

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参考书分析:

综合这门课是人大考研重中之重,每年大量同学总分过线却因为431不及格而被刷掉,保证431的分数是进复习的关键!

从考察范围上看,431综合由90分的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和60分的公司理财组成,必备参考书籍分别是:

(1)黄达老先生的《金融学第2版》 黄老先生的书很厚很强大,才思教育的考生估计要1个月才能完整阅读一遍。内容十分广泛,涵盖431考试大纲上所有内容,但是讲解的很泛泛,用来理解尚行,但无法用来答题。利率、汇率、金融市场、货币创造、通胀、货币政策传动和金融监管是其中重点。

(2)罗斯的《公司理财第9版》,神坛之作,所有考431综合院校的公认 3

才思教育网址:

用书。60分的考点在前1-18章,投资决策方法(5、6章)、收益风险模型(11章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capm模型,12章APT模型、风险衡量(13章贝塔值的确定)、有效市场理论(14章)和资本结构(极为重要,15章MM理论、18章杠杆企业估值)。

(3)人大431金融学综合的历年真题。人大出题还是有重点,有规律可寻的,拿到真题,不仅要做,更要分析总结。

辅助理解用书分别是:

(1)陈雨露的《国际金融第四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国际金融部分。姜波克的《国际金融第三版》也可以。

(2)易纲的《货币银行学》,补充黄老先生书中的宏观经济模型和金融压抑金融深化部分。人大不看重模型,但是有涉及模型移动的选择、判断题,需要理解下来。

(3)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补充黄老先生书中对于利率决定理论和金融危机部分,这两部分常考,米什金的讲解有助理解。

(4)罗斯《公司理财第8版》《公司理财第8版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 因为罗斯书第9版没有对于习题讲解,第一遍习题推荐这么做。

(5)罗斯《公司理财第9版.英文版》习题,到网上下载打印。罗斯第9版的英文习题布置与中文第9版完全不同,分为basic、intermediate、challenge三个级别,每章都有20-40道习题,完全覆盖人大431的计算题,做英文题目时自己训练列出所有已知条件的习惯,仿照答案写出规范的答题步骤,必须做掉上文提到的关键章节的计算题,其中13章的最后一道综合了前面所有知识,分为6 4

才思教育网址:

小问,是2012年的母题!

(6)Cpa《财务成本管理》和东奥会计出版的对应习题《轻松过关》。这是你在完成2遍英文版习题后独孤求败的选择了

上一篇:优秀专业部门申报材料下一篇:尼巴学区2011年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