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2024-08-16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共20篇)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1

同学们:

非常高兴,我们能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同学们的自觉遵规守纪,才使得我们的校园井然有序。大家在见到老师或同学时能主动问声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平时不随意践踏草坪,午间校园秩序井然;出操时保持安静,听从指挥,唱国歌时歌声嘹亮,做操认真有力;去食堂吃饭时以正常步速走过去,能做到文明进餐。大家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中体会到良好的秩序带给我们的真正的自由。

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因为每一位同学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可是就在开学以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发现有许多与学校美好形象格格不入的现象:校园里纸屑、零食袋随处可见。同学们,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优美的环境靠我们每个学生的努力,每个学生都有爱校、护校的责任,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共同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另外,虽然吃饭的路队很整齐,但在吃完饭后,清洁桌面的工作做得不好,有的同学把吃剩下的垃圾往地上扔,吃完饭后又不把放在桌上的垃圾处理掉,这样的话,给第二批吃饭的同学带来了不方便,希望同学们心中装着别人,做个文明的小天使;我们还发现早上红绿领巾、校牌都佩戴整齐,可是,一到下午就不戴了,尤其是放学的时候,佩戴不完整,希望同学们至始至终做得一样好;课间活动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在走廊里有的同学在地上打滚,下楼梯时,栏杆成了有些同学的速滑道,这一切是多么不文明呀,有的甚至是危险的,希望同学们文明游戏,文明休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2

一、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在学校中教师的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 无形中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记在心上, 因此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这样在教育过程中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等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才能, 使学生掌握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要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逐步学习到做人的道理。

在平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行动带给学生的影响,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 不要使自身的榜样作用受到学生的任何质疑。

二、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 我们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在进行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而且要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可以通过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面对国旗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少先队员要行队礼。要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升国旗的重要意义, 增强其对升国旗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自己的每一次升国旗活动之中。

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而且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增强班级的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凝聚力, 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 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拼搏争先的精神, 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养成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不但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 还包括了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训练, 因此,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 好习惯使学生的一生受益匪浅, 坏习惯却往往带给人终生的痛苦。青少年时期, 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逐步成型的重要时期, 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训练, 效果要比在其他年龄段显著很多。

因此, 教师要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 把养成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四、制定德育量化标准, 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较突出, 而且还具有贪玩、情绪变化大等特点, 所以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制定一套较为全面的德育量化标准, 对学生在学习、品行等不良习惯加以规范约束, 促使其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品质一般情况下都是对其进行定性评价的, 但是定性评价有自身的缺陷, 那就是差别不明显, 达不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德育量化考核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是在说理疏导的基础上, 运用量化的形式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全面的考核, 对学生的行为品质进行量化积分管理, 使学生的品质这种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 对每一位学生品质的了解有一种层次鲜明的感觉。

青少年学生时期正是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 所以, 在青少年学生中实施德育量化考核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表现, 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 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的一项重要措施。

总之,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了就会使人终身受益。虽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不易, 但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 充分发扬十年树木, 百年育人的精神, 扎扎实实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育人方式方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

怎样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3

越越妈

我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给这位家长提供以下建议:

1、运用普莱马克原则:使用孩子喜爱的事情和活动来强化那些孩子所不喜爱或讨厌的事情和活动。如果孩子出现父母期望的良好行为,立即给孩子期望得到的奖赏,比如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或带他去公园玩一次沙。这种直观具体的及时奖励对两三岁的孩子特别有效。等到坚持奖励三五个月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形成,就可以逐渐取消奖赏。

2、正面赞赏、言语引导:有研究表明,孩子是否沿着父母希望的良好行为方向发展,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自我知觉很有关。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具有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在言语中也会自然传递对孩子的信任,从而促成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行为。因此如果家长把“吃饭了,宝宝洗手”改成“宝宝乖,自己跑到卫生间去洗手了,大宝宝就是不一样,懂事了,知道饭前要洗手”,很多孩子就会接受暗示,主动去洗手。

3、事前说理教育:避免事情“进行时”说理。孩子自我和独立意识已经开始萌芽,有时候很“自以为是”,甚至和家长对着干。因此,说理的功夫要下在平时,而且要通过讲故事等巧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4、自己学着做,兴趣更浓两三岁孩子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言语上表现为“自己来”“自己做”等;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喜欢尝试。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手时让孩子自己擦肥皂,学洗手的正确步骤,孩子说不定热情高涨,顺利地把手洗完。

5、自然后果惩罚法: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最好的惩罚方法是让孩子承担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如果孩子总爱扔玩具,扔坏了也不管,那么就不再买同类玩具,并提醒他:“是你自己不爱惜玩具,把玩具扔坏了,所以没有玩了!”等孩子从中明白了“因果关系”,就会对喜欢的玩具分外珍惜。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学们,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可见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多么重要!

那么什么是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才能培养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了解习惯形成的原因、方式及习惯对人的影响,提高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叶圣陶有一句话: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培根也告诉我们“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2.慎重选择。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好的,它有良莠之分,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分清好坏,慎重选择。要知道勤奋学习是好习惯,知恩图报是好习惯,遵纪守法是好习惯,等等。而凡事拖拉是坏习惯,好吃懒做是坏习惯,上课睡觉是坏习惯,随手乱扔垃圾是坏习惯,好习惯越多越好,坏习惯一个都不要有。

3.注重细节。说话、走路、吃饭、吐痰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损害自己,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形象。在中国随地吐痰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在韩国一个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贴“不随地吐痰”,意大利比萨斜塔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美国在厕所里用中文写出“便后请冲水”,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过人的行为习惯体现出来,一个吐痰的细节,就因为我们养成了随地吐的行为习惯,让我们在世人面前丢尽颜面。在东方中学也还存在极个别学生留着奇异的发型、戴着耳环,满嘴脏话等也影响我们东方中学在社会上的形象。

4.持之以恒。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是后天积累、慢慢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虽很平常,但是要长期坚持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我校上课睡觉、不专心听课,晚睡觉、迟起床就是坏习惯。有的学生知道但改不了。在中国吸烟是个坏习惯,许多人也知道,但中国烟民的数量仍很惊人,为什么?坏的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那需要恒心和毅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要拥有它,绝对不能少了“恒”字。

5.常照镜子。以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维护学校的荣誉。

6.自我磨砺。美玉是磨出来的,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磨出来的。一粒沙想成为一颗美丽的珍珠,就必须经受痛苦的磨砺。磨砺造就成功人生。韩信忍一时之辱而后统帅雄狮百万,勾践卧薪尝胆而后“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们都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并以实力争得了地位和尊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们都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是凡事都学会忍耐,“忍”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毅力、信念,最后获得成功。

7.不断完善。好的习惯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趋于完善的,正如有人所言:三天改变观念,三个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任何一个良好习惯养成都需要完善的过程。

同学们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每一东方中学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都能从东方中学走向成功的明天。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陈祥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5

五(1)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合格的小学生》。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一天天在发展,环境一天天在改善。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仙河镇中心学校高大、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队员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品味,关系着学校的荣辱。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在这里,我呼吁:全体少先队员们,行动起来吧!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遇到师长,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注意谦让,靠右行走;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宿舍内务,规范整理;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不打架不骂人,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同学们,你能做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全体行动起来,比一比,谁才是真正的说到做到的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旗下讲话稿 篇6

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为自己定一些学习计划,可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能按计划进行,许多同学为此而感到烦恼。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对解决疑问的坚持不懈;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听老师讲课全神贯注,解题完成作业一丝不苟;他们善于捕捉一切信息,反复思索,探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他们善于合理使用时间,善于调节劳逸关系。他们有意无意间就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最大效益。

我认为在初中阶段,细致地阅读、规范地书写、专心地听讲、一丝不苟地答题,以及善于从课堂以外的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知识,都是我们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就是说,对学习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掌握分散的知识,还要会把它们编织成知识体系、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不仅要了解某种学科知识的现状,还要探讨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许多同学很用功,却总是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主要是原来的学习习惯不好,使学习效率降低。许多知识,好像是懂了、会了,但由于掌握不准确、不牢固,似是而非,应用起来往往就意不从心、辞不达意,甚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要改变这种现状,靠早起晚睡、加班加点、大量重复训练,是很难见效的,必须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

当前,我校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要注意克服的主要问题是:

1.过分依赖教师,课前预习不够,准备不充分;

2.课堂上过分注重记笔记,顾不上听讲和思考,结果许多问题没听懂,课后存在很多疑点;

3.课后盲目地做习题,对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不够;

4.过多地信任智商,认为有些学科知识是不需要记忆,要知道,记忆是理解的仓库,记忆是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无论什么知识都要背记;

5.过早地相信自己的特长,凭兴趣学习,结果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平衡,影响了整体成绩。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靠正确的志向追求,有了追求就会自我约束,克服随随便便的坏习惯;第二靠坚持,习惯是长期培养而形成的比较稳定心理表现,养成好习惯比养成坏习惯要难得多,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在你身上扎根,扎了根的习惯,往往会陪伴你一辈子。第三是靠外部环境的影响,本学期,我校全力推行教学案,在学案中,给你们的空间很大,可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很多,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同学们培养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这一机会。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先天毫无关系,完全是后天的产物。青少年正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好习惯不在你身上生根,坏习惯就会乘虚而入,坏习惯一旦形成,要清除它难度就更大了。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漫长的学习之路打好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7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让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也是共同责任。幼儿从说礼貌话开始, 到学做文明人、做文明事, 既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培养指教, 也需要教师和家长良好的文明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幼儿从入园开始, 幼儿园就应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将幼儿在园期间要形成的文明礼貌习惯告知家长, 与家长达成共识, 教师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 从见面的“您好”、得到帮助的“谢谢”、妨碍了别人的“对不起”、与人告别的“再见”开始, 到学习礼貌待客, 进入他人房间要敲门、文明接听电话、尊敬长辈, 逐步养成不乱翻别人的东西、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教师与家长更应该以身示范, 做幼儿的榜样。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个人拥有聪明才智和健康体魄的重要因素, 所以家长与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一要养成幼儿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科学饮食习惯。家长一定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为幼儿的健康着想, 基本保证幼儿按时进餐和进餐时间, 让幼儿有一定的时间做到细嚼慢咽, 但不可任由幼儿吃到什么时候都可以。第二是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父母、教师都要以身作则, 不但不挑食、不偏食, 而且还能在言谈举止中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厌恶感。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不挑食、不偏食的幼儿来鼓励其他幼儿。家长则可以运用更多的烹调方法来调动幼儿的食欲。第三, 要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爱吃零食使人的胃部总是处于工作状态, 会给胃增加更大的工作量。同时幼儿每天活动较多, 经常吃零食, 卫生很难保证。第四, 教给幼儿饮食卫生常识, 拒绝不合格食品。父母带幼儿购买食品时, 要教育幼儿认清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拒绝购买路边小摊小贩不卫生的食品和变质食物;外出吃饭一定要到讲卫生的饭店。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和训练, 也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培养。比如外出旅游、散步、逛超市等, 都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好机会。第二, 培养幼儿质疑发问的好习惯。大部分幼儿的天性都好奇、愿意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有时让大人也难以回答。这时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千万不能训斥孩子, 更不能随意搪塞, 要把握好时机, 引导幼儿探索未知。第三,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在“咿呀”学语时, 家长就应该把带有色彩鲜艳图画的幼儿读物读给幼儿听, 幼儿稍大时则可以根据图画说出意思。在幼儿园更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每日与书相伴, 让幼儿觉得书中的意趣无穷。第四, 养成背诵的好习惯。“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何况熟记在心呢?教师、家长应指导幼儿把好句、好段、好篇背诵下来, 一是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知识, 再就是增强幼儿的记忆能力。

四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目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许多本该自己去做的事情, 被家长毫不犹豫地取代了。使得绝大多数孩子上了小学还不会自己收拾书包, 更不用说收拾房间、清扫教室、服务他人了。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 试想又怎能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因为不具备生存能力, 终究将会被社会淘汰。所以, 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家长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 要教会孩子使用勺子、筷子, 自己洗手、洗脸、穿衣服、系鞋带。到了幼儿园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幼儿学习整理书包、打扫房间、收拾餐具等自我服务性劳动, 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进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进步的动力。

五培养幼儿与人共享的习惯

要培养幼儿乐于交往、善于合作的性格, 家长和教师要从培养幼儿与人共享的习惯做起。比如:幼儿喜欢吃的菜肴, 家长要告诉幼儿与家人共享;幼儿喜欢吃的食品和水果要先送给长辈, 与长辈共享;自己喜欢的玩具, 家里来客人了, 要与小客人共享等等。幼儿来到幼儿园, 教师要教育幼儿学习用品可以借给小朋友使用;自己的玩具可以与小朋友一起玩。这种与人共享的习惯, 会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形成健康和谐的性格。

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习惯

在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时, 要让幼儿懂得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保护自己是对家庭、对幼儿园、对老师、对社会的负责。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 教育幼儿上下楼梯要有序行走;与小朋友游戏时不推搡、不拥挤;不带尖锐的刀、剪等物品入园;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万一走失, 知道怎么办等等。家长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更是方方面面的, 如吃饭时, 防止烫伤;亲近小宠物, 防止被咬伤;远离电源;出去游玩不要随便离开家长等等,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习惯,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8

关键词:环境;情感;家园合作;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38-01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怎样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呢?依据十几年的班级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适宜的环境,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特点。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中心,在室内教育环境与室外教育环境中大胆尝试、精心设计,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为幼儿们营造了一个轻松、生动、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主题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为了引导家长参与其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我还制作了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名人名言横幅展示于活动室内。逐步改变家长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轻习惯的思想,使家长能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结合教学活动,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对于幼儿来讲,行为自知能力以及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往往知道该怎样去做,却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一味单纯说教是无济于事的。针对这种现象,必须根据班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我发现我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我利用音乐活动《人人叫我好儿童》、《客人来了》,通过有感情地歌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实际行动比理论教育更胜一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好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挖掘,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 促“行”。我们为此开展小班“分果果”的主题活动。我们在让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给爸爸、妈妈吃,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心情,入园后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四、家园密切合作,是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因素

幼儿园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只有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幼儿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如多方面都没有形成,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学前儿童养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忽视。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吃、穿方面关注较多,但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问题却忽略不见,甚至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如一位家长在孩子的书被别人撕坏后教育孩子:“他撕了你的书,你也要撕他的书。”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家长会、交流家教理念、创办德育小报等一系列的家园活动策略,极大地转变了家长的思想及做法。从教唆幼儿打架到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从一味顺从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到主动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国旗下讲话稿——养成良好习惯 篇9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习惯 同学们肯定知道这句话: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32个字,告诉我们的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的形成,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上还说“苟不教,性乃迁”。我想,这也是人人要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吧。你们现在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期,这也是你们性格形成的黄金期,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养成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你们受益终生。某公司招聘一职员,最后一位其貌不扬的应聘者被公司选中。很多人不服,就去问老板。老板说,他之所以被选中,因为他带来了很多“介绍信”。老板说的介绍信是指:他捡起了老板故意放在地板上的一本旧书,表明他细心敬业,而其他的人都视而不见;他为进房间的一位残疾人起身让座,表明他懂礼貌,体贴他人;他注视着老板回答提出的问题,表明他尊重他人以及独有的魄力。如果你是老板,把工作交给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其实,这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在你们那儿都烂熟于心了,现在再听,很多同学认为与自己无关,是讲给别人听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认为自己已有了好行为,好习惯,是一个好学生。很多同学很重视学习,可效果总不好,原因何在呢?就是忽视了细微之处。所以说,道理简单,听着容易,实践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谢谢。

养成良好习惯国旗下讲话稿 篇10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他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所以拥有好的习惯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他已经形成了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它一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信念。

改掉自己的老毛病,养成好习惯很难,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战胜自己。

比如每天站在镜子前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慢慢的你的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是很棒的,你也会慢慢的自信起来;提前预习书本,作业做错了及时改错;作业做完后学会自己检查;当天晚上就整理好第二天要准备的东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不住的事情,拿本子记下来;养成每天自我反省的习惯,今天我做了什么事,做的对不对,不对的话应该要怎么做;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不说谎,勇于认错;学会设立目标和计划,协调好游戏与学习的时间安排;每天早睡早起,勤剪指甲,积极锻炼身体等等。

为了未来的成功,从小开始培养我们的好习惯,相信一定会受益匪浅。

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11

关键词:环境;情感;家园合作;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14-01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怎样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呢?依据十几年的班级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适宜的环境,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特点。我们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中心,在室内教育环境与室外教育环境中大胆尝试、精心设计,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为幼儿们营造了一个轻松、生动、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主题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为了引导家长参与其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我还制作了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名人名言横幅展示于活动室内。逐步改变家长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轻习惯的思想,使家长能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结合教学活动,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对于幼儿来讲,行为自知能力以及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往往知道该怎样去做,却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

一味单纯说教是无济于事的。针对这种现象,必须根据班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我发现我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我利用音乐活动《人人叫我好儿童》、《客人来了》,通过有感情地歌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实际行动比理论教育更胜一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好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挖掘,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

我们为此开展小班“分果果”的主题活动。我们在让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给爸爸、妈妈吃,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心情,入园后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四、家园密切合作,是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因素

幼儿园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只有做好家园配合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幼儿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如多方面都没有形成,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学前儿童养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庭对儿童养成教育的忽视。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吃、穿方面关注较多,但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问题却忽略不见,甚至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如一位家长在孩子的书被别人撕坏后教育孩子:“他撕了你的书,你也要撕他的书。”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家长会、交流家教理念、创办德育小报等一系列的家园活动策略,极大地转变了家长的思想及做法。从教唆幼儿打架到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从一味顺从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到主动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12

关键词:习惯,养成,措施

有什么样的行为, 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 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 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一、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有诸多原因, 按照心理学家k.lewin曾提出的人行为公式B=f (P.E) (其中B表示行为f表示对这一行为的重视程度;P表示内在因素E表示外部条件) 和毛泽东的内外因理论去分析,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 大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 由于在上大学以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考试升学上, 学习以外的事情基本都由家长和老师代替包办, 学校和家长也主要看学习成绩, 对他们在行为上出现的小问题多是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 没有严加管教, 孩子觉得我的行为习惯一切都很正常, 因为我从来没有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到了大学以后, 学生要独立生活、学习, 离开了父母与老师的全程包办, 外在的学习压力降低, 许多同学在生活、学习、行为、交际和消费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开始显现, 抽烟、喝酒、着异服、爆粗口、迟到、早退、作弊在大学司空见惯, “60分”万岁、临考试前抱佛、饮食习惯欠佳、暴饮暴食等现象屡见不鲜。学生认为大家都是这样做, 没有伤害到别人, 这都是小事, 有的同学甚至会认为连礼仪礼貌都是一种做作的行为, 无拘无束是个性自我的展示方式, 没有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自己成人、成才的重要性。

(二) 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双重作用

许多理论研究都突出强调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但这需要看被作用的对象性质, 作为在校大学生, 他们还是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 他们的“三观”还在不断的完善与坚定。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与校园中, 时刻受到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的影响, 在积极的正面影响与消极的负面影响碰撞中成长。

(l)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作为大学生最终走向的对象, 他们对社会极其关注, 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源源不断地向他们传递着及时的信息, 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即将面临的就业、生存、社会公平公正的现象, 然而现行社会中功利主义、合理利己主义、“金钱万能”论的思想大肆宣扬, 在民间甚至有被合理化的趋势, 这些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效应, 如“重享受、高消费”、“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等, “我爸是李刚”、“李双江儿子开豪车撞人”事件发生后, 使部分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混”的思想, 造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丧失。

(2) 学校小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先, 单一刻板的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传统的单一说教式教育已经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 但有些院校的思想教育课程依然采用千篇一律、公式化、简单化、生硬化的思想教育方式, 有些学生说我们喜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的思想教育方式, 直接的说教我们不愿意信服。其次,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 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但目前许多院校办学理念先进性不足, 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开设的课程不能与社会需求同步, 甚至有的课程依然是理论多, 实践少, 这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不到真正的技能, 得不到实际的锻炼, 因而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开始无事生非, 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再次, 缺乏规范, 或规范执行力度不足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学校在对学生管理时, 缺乏一套科学的、全面的管理制度;或者有的学校虽然有制度, 但基于各种原因却不能严格按章循事, 往往一个学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大面积泛滥时, 究其原因是学校没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二、我院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措施

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采用教学与活动共同促进, 心理辅导与制度约束互相补充, 社会与学校互相融通的德育教育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 优化育人环境, 消除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激发因素

2007年我院开始进行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 学院出台了《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奖励办法》, 全校学生乐学、比学气氛浓厚, 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 学校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德育教育, 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我院构建了“五节、两纪、一庆”的文化活动体系, 彰显学生技能节、思想学术节、文化艺术节、学生体育节、寝室文化节的育人功能, 结合“五·四”、“国庆节”、“一·二九”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增识强能、团结互助、规范言行、活动丰富精彩且具有挑战性, 学生体验到大学生活充实与美好, 比、学、赶、帮的学习气氛浓厚。在氛围营造上, 我院在校园中安装了电子显示屏, 加强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宣传, 使主流意识真正占据大学校园, 融进大学生的头脑。在学生评优、学生干部选举、学生入党、就业推荐等环节上, 严格按照评比条件进行, 体现竞争公开、公正、公平, 同时实行教师一票否决权, 加强了学校各项评比工作的公正性, 加强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 良好的竞争环境, 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二) 寓教于乐,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大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但许多高校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是教师刻板的教育形式, 老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 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90后”的大学生, 他们对千篇一律的思想教育已经很厌烦, 甚至是抵触。我院结合学生时代特点, 采用参观、辩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例如角色表演形式是我院成功的范例, 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剧, 在亲自的体验中学生自明自辨行为的优劣, 达到教育目标。

(三) 精细管理, 让“爱”贯穿管理过程始终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两大任务, 德育教育要贯穿教师工作的全过程。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 “亲其师, 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心才能启迪心, 只有火才能点燃火”,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我院教育工作的各个细节, 全体学生在教师理性的关爱中成长, 师生和谐、共同发展。同时, 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我院制定了《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 利用班会或团活时间组织学生反复深入学习。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各班级每两周或一个月要总结通报本班级的检查结果, 时刻督促、警示同学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与实施, 为同学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制定《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素质量化考核办法》, 在内容上强调的是“鼓励加分”与“警示扣分”相结合, 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尤其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素质教育活动, 制定了《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奖励办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本班的综合表现, 成绩低于规定分数线, 辅导员、专业教师、系部领导要找学生进行谈话, 查找不足, 提出改进建议, 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四) 强化心理指导, 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工作

现在大学生处在人生探秘期, 也是一个矛盾困惑期, 他们心里矛盾多, 社会经历和阅历少, 心里郁积着很多问题, 虽然精细化的制度管理, 会规范他们的行为, 但却不完善, 学校的思想教育也一定要体现人本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好的途径。我校团委每年分批次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举办心理疏导活动, 同时对专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使辅导员能及时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指导教师用感动、理解, 关心等人性化手段去感化指导学生, 工作难度虽然大, 但却能植入学生的心里, 使学生向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五) 融入社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

我院设有42个专业, 每个专业均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开展志愿者活动, 如环境协会的环保活动、畜牧专业的宠物义诊活动、敬老院孤儿院的义工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文明行为、学习积极性、社会责任感、学生的诚信等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同时, 我院还广泛开展先进人物报告会, 请一些社会上的模范人物、科技精英、岗位能手等到我校讲座, 他们是怎样的形象, 他们赢得了社会怎样的尊重, 现身说法, 学生更能信服——只要将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 一样会赢得尊重, 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蔡凌, 卫斌.对大学生行为管理精细化的一点思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5月第3期.

【2】熊花.大学生行为问题的社会学思考.高等教育研究, 2008年10月.

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3

九年级三班李丽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孔子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

1.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提高自学能力,又能提升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养成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年级升高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

3.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就是要与遗忘作斗争,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上有困难时,首先应该鼓励自己“试一试”。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品尝胜利的甘甜,增强自信心,勇敢地迎接新问题的挑战。

5.养成及时改错的习惯。自己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学生,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重视并提高书写质量,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7.养成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我们应该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

8.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点滴做起,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勤学、乐学、善学的好学生。

国旗下讲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篇1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

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个同学的责任。

什么叫习惯呢?所谓的“习惯”是指长期重复地做并逐渐养成的不自觉活动。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每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整洁的操场上参加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时,你想过没有?此刻,如果我们的操场上到处都是垃圾,大家还会专心参加升旗仪式吗?大家还有心情在这儿安心读书吗?校园是我们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争做文明有礼的好学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我们能够认真学习的保证,为保障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远离疾病,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零食,零食的外包装到处乱扔会影响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吃零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如零食中多余的热量会使我们的身体变得肥胖,零食中的色素和防腐剂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零食吃多了,就影响到我们的食欲而吃不下饭,久而久之我们就

会营养不良。

2、保持个人良好卫生,勤洗手洗脸,勤换洗衣服。课堂上,有些同学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不经意把手指或者笔放进嘴里,请同学们牢记“病从口入”这句话,努力改掉这种不良习惯。

3、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吃口香糖,不随地吐痰,不在墙上留下脚印、污迹。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教室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

5、宿舍衣物、鞋子、毛巾、脸盆等摆放整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按时打扫卫生,宿舍不留垃圾、赃物、脏水,保持空气流通。

6、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捡拾别人丢在地上的垃圾,养成“文明清洁”的良好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

同学们,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幸福的基础,也是做人的责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必须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做起。只要我们时刻谨记,并身体力行,我们就能远离疾病,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让我们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作出庄严的承诺: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创美好校园环境。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15

一创设良好环境, 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主题对园所环境进行创设, 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环境, 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

在环境创设上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每一寸草木都言情。如从主题墙装饰、功能区设置到各区域的操作材料投放, 都要注重注入养成教育内容。活动室主题墙上“团结友爱”“快乐家园”等装饰画激励孩子们互帮互助;各类区角上的“请用文明语”“请”“对不起!”“谢谢!”等, 提示孩子们使用文明语言;盥洗室墙壁上也有“节约每一滴水”“不推也不挤”“我会提裤子”等提示语, 提示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让孩子们受到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启发。

这些无处不在的环境熏陶, 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自然内化, 推进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

二开展多种活动, 推进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习惯培养教育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 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习惯养成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如为帮助幼儿学习和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设计“一句好听的话”活动;为了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 开展“我要这样做”等主题活动。在“我要这样做”活动中, 孩子知道就餐前要主动洗手, 吃过的果皮能马上送到垃圾桶, 上床前能主动把鞋子摆放整齐……这样, 从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出发, 通过一些实际的体验来进行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2. 在节日活动中挖掘习惯培养教育

充分挖掘节日活动中教育的元素, 将习惯养成教育分解落实到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

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出发:利用多种教育方法, 将个人活动、集体活动、园内参观、家中生活实践和日常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形式相互配合。如妇女节亲子活动, “我当妈妈”的游戏中, 让孩子和妈妈互换角色, 要求孩子为妈妈穿衣服、系扣子。这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妈妈的辛苦, 从而知道感恩。“五一”劳动节组织幼儿参观食堂, 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地球日的“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关注、爱护周围的环境等。

通过这些活动, 使幼儿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促进健康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 整合活动形式深化习惯培养教育

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 同时也要引导教师注重开展整合活动, 创新教育形式。如开展互助献爱心活动, 让幼儿从小就知道友爱, 知道关心他人;设立不同的习惯养成教育评比栏:“礼貌之星”“助人之星”“我爱干净之星”等, 通过评比幼儿能自觉约束自己, 从而逐渐让幼儿在一种丰富的、形式多样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善于总结, 积累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法

幼儿园要善于总结, 通过多项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分析, 积累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作为深化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切实依据。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鼓励法、游戏角色扮演法、环境教育法等。如运用实例榜样法、游戏角色扮演法以表扬、奖励的手段启发幼儿改掉坏习惯, 要比旧式的说服教育法更有效。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特点, 适时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有益于孩子的一生。

三家园共育, 优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让家长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家长要以身作则。如生活习惯方面, 要定时作息、讲文明礼貌。如家长要指点孩子把垃圾放进垃圾桶, 不乱扔垃圾, 自己要言行一致。同时, 多做情感表扬少做物质性奖励, 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家庭当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2. 让家长成为养成教育的课外教师

通过定期给家长培训、宣传关于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 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 使幼儿在离园后, 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巩固。如召开参与式家长会, 指导家长在家教中不足的地方, 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自己孩子的良好习惯, 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开展优秀家庭经验交流活动, 用实际例子现身说法介绍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经验, 以点带面;组织问题答疑, 针对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答疑。通过交流, 让家长转变为“课外教师”的角色。

3. 让家长成为孩子习惯养成的监督者

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幼儿——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要求教师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 请家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成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检查者和监督者, 不断督促、强化, 以便继续深化养成教育, 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16

关键词:行为习惯;以身作则;趣味活动;行为纠正;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5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17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沾染不良习惯的危险时期。此阶段的教育将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在幼儿阶段,我们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让幼儿具备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这样才能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幼儿为出发点,将行为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的教学之中,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身作则,让教师成为幼儿的表率

幼儿分辨能力低下,他们自己还不能辨认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而且幼儿有着很强的向师性与模仿力,在幼儿园中教师是与幼儿接触最为直接、最为频繁的,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中被幼儿模仿,或好或坏的行为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广大幼儿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定位,要认识到教师不仅是幼儿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幼儿心灵的塑造者,将会对幼儿的心理、情感与道德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成为幼儿的表率。凡是要求幼儿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

如要求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不早退,教师就首先要做到。要求幼儿们课外活动时积极参与,认真做操,教师就首先要做到动作标准规范。要求幼儿之间和睦相处,教师首先就要搞好与同事与幼儿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二、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

如果只是枯燥而机械地告诉幼儿要怎么做,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这无异于天方夜谭,幼儿不爱听,尤其是小班的更是听不懂,依旧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为此,我们要将行为习惯的培养寓于生动而有趣的活动之中,这样更能引发幼儿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幼儿的接受。

1.趣味游戏。游戏是幼儿所最喜爱的重要活动,一说起玩游戏,幼儿都会手舞足蹈,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切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思维更活跃。如为了让幼儿掌握相关的交际技巧,我们可以带领幼儿来玩“商场购物”的游戏。

2.生动故事。故事是幼儿的最爱,将行为习惯寓于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更能让幼儿带着听故事的愉悦心情认真地听,这样有利于幼儿的理解,让幼儿在模仿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真实表演。表演可以将幼儿对行为的理解付诸实际行动之中,这样更加利于幼儿的理解与掌握。为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更多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来演一演好的与不好的行为,让幼儿置身其中,这样更能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行为矫正,关注幼儿行为中的细节

幼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良的行为,这同样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要因细小而忽视,这样会慢慢养成不良习惯。如有的幼儿爱发脾气,当别的小朋友拿走玩具时,他们可能会表出用脚踩地板、握紧拳头等行为。教师要深入幼儿中间,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敏感眼睛,关注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细节,要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相机诱导,以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

如小班幼儿由于刚刚入园,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教师的提醒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为了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开展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如评选“进步最快者”“班级小能手”等等,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从而让幼儿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中来。教师再带领幼儿们一起来制订标准:吃饭认真,不挑食不浪费,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坚持到园,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旷课等等。根据幼儿的表现由教师与幼儿一起来给出一星、两星不同的评价,星级越高代表完成得越好。然后根据幼儿的得星情况来评出最优秀者、最有进步者等。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幼儿的上进心与进取心,从而使幼儿更加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园合作,共建促进幼儿成长的平台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与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只有实现这两个场所教育的一致性,才能不断强化幼儿的行为习惯。虽然近年来许多家庭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仍有不少家长只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园教育不一致,会让幼儿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而不利于幼儿行为的养成。

首先,要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要重视家园合作,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向家长宣传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幼儿构建行为养成教育的平台,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加健康和谐地成长。

其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互相了解幼儿在家中与园中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幼儿,从而针对不同的幼儿来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地成长,以及身心的和谐发展。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广大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在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注重方法、加强引导、不断鼓励,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育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娟.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2] 武术玲.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17

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从上周开始,教学楼里星级班级评比的积分榜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分值。是的,本学期的星级班级评比正式开始了,它正督促着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按时到校、自觉晨读、认真早操、专心上课、有序排队、文明进餐……

作为校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们六年级的同学认真学习了校大队部下发的星级班级评比细则,并根据相关内容建立了班级日记,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我们知道,这一年,是我们在温州市实验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我们将格外珍惜。我们要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带领着所有的弟弟妹妹们,向星级班级的最高荣誉――五星级班级努力!我们更会为成为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优秀的实小学生而努力!

国旗下讲话稿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篇18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他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他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他高耸。感恩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精彩。 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应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

父母,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人了。然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又有谁真正想过或者去了解过我们父母呢?他们的生活是否如意?他们的工作是否艰辛?当父母为我们打点生活的一切时,他们的烦恼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甚至是漠视。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父母的爱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也许,父母有时候会批评我们的错误,有时,我们会和父母发生小小的矛盾,但是,我们扪心自问: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为,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古有子路养亲远负米,陆绩念母怀丹橘……今有田世国为母捐肾脏,邹尊喜背父上大学……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19

关键词:高职学生,行为习惯,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高职院校 , 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 ,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 ,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整体行为习惯状态呈多元化态势, 认识意识强, 但行动差。在生活习惯方面, 存在作息不规律, 饮食习惯差, 卫生习惯不良的现象。学习习惯上, 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习盲目, 学习纪律差的现象。另外, 目前的高职学生整体不注重节约, 缺乏社会公德, 文明意识差。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改变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的重要工作。

二、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析

1. 高职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从2008年开始, 90后逐步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 现在的高职学生已经是95后, 自上学以来家长、学校为学生操心, 在上大学之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同时使许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使他们没有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从而, 由于认识的不足, 对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促使了学生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2.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控性差

从高职学生的生源看, 高职学生是在本科招生完成以后录取的, 随着招生政策的变化, 现在高职学生的招生渠道正趋于自主招生, 今年 (2015年) 陕西省高职院校已试点实现50% 自主招生, 这批学生整体学生成绩不高, 在学习方面自控性差, 甚至是在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比较严重厌学的现象。由于缺乏自控性, 有一部分同学开始沉迷网络, 大把的时间用在玩上, 而不是将时间用在学习和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

3. 学校管理制度不尽完善

对学生的管理制度是保障,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 用的最多的就是大学生行为规范, 许多学校有自己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 如在我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及学风建设暂行办法》。

4. 高职院校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许多教育管理方式不能完全适应高职学生教育发展需要

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来源有三种:一是由老牌专科学校转型的院校 ; 二是中专升格成立的 ; 三是新成立、新建设的高职院校。在这些高职院校中尤其是从中专院校升格的学校, 在高职中占的比重比较大, 这些院校要快速适应从中专管理模式到高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许多的管理方式还处于摸索探究时期, 并未形成比较完善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 影响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三、高职院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途径

1.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提高学生对行为习惯的认知

养成教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工作,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 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养成教育, 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认识, 让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充分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2. 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行为习惯教育体系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紧密配合, 各自发挥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 肩负着对学生的教育重任,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尤其是一些不良习惯学生,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 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同时作为行为习惯主体的学生要在学生和家长的帮助下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

3. 积极探索有效的行为习惯培养途径

作为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应该探索不同的渠道与方法, 找出适合现代高职学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新途径。可以通过团委学生会组织相关活动, 如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文明礼貌宣讲、先进事迹报告等, 促进学生对行为习惯的认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形成相关的行为习惯养成制度, 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 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 使制度适合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促进作用。还可以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形成全院育人模式,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不是一个人的事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作为高职院校来说, 形成全院育人的模式, 全院教师、教辅人员都应参与其中, 教师应该利用课堂上课时间规范学生学习习惯, 养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教辅人员尤其是学生管理干部应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追踪, 要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提供机会。

总之, 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在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 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春明, 朱波.高职院校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及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8.3.

[2]陶菊良.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的科学内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4.5.

[3]谭琳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不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 2011.11.

初中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20

一、明辨是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通俗地说,是非观就是人们对待是与非的认识和态度,是世界观的一种反映,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也许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或认识,而大多数人对是非的看法或认识的趋同则构成了社会的是非观。可见,在教育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让他们依此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及辨别别人行为的对与错,认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重要性。在上述事例中,除随意扔纸团的这两个同学之外,其他同学也缺乏明确的是非观,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不是旁观,就是熟视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导致他们对身边的不良现象也没有起到监督和制止的作用。因此,老师可以就这件事利用班会课在同学之间展开课堂大讨论,摆出这一现象,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是非观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是非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集体,是社会的一份子,在是非面前,能够旗帜鲜明地做出正确判断的人是一个有道德责任感的人,同时影响和感染其他人也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则更能反映这个人的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自觉规范——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提出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具体要求,也是老师进行学生管理的依据。在上述事例中,这两个学生显然没有根据这些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老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学习、熟悉其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以此为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采取值日班长负责制,每天一个值日班长,大家轮流,组长协助值日班长从纪律、卫生、学习、两操等方面对班中同学进行量化管理,值日班长还要在记载本上写出当天值得表扬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当然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并非是任学生自由发展,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应达到教师的监督与学生。自主管理的和谐统一,所以老师要根据记载情况,对好的现象在全班进行表扬,对不好的现象以鼓励为主,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个别教育,让他们先反省自身行为,然后老师再向他们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旨在帮助他们认识到得体大方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以后走入社会能更好地与人交流、融入社会的保证。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机会,促使他们增强自我的责任感,在操作过程中,逐渐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由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需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个人良好形象,促使优良班风的形成。

三、学习榜样——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在上述事例中,两个学生随意扔纸团的行为让我们看出他们没有受到身边那些行为习惯良好的同学的积极影响。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在学生中间可以定期评选出”日常行为习惯优秀个人”,介绍他们的优秀事迹,从正面不断强化他们行为举止的示范作用,使他们能发挥出对其他学生的感染力,促使其他同学感受到他们好比一面镜子,从而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矫正、规范自己的行为。老师还可以定期给学生们讲中外名人良好习惯的故事,挖掘教材中的榜样人物,让他们懂得成功与好习惯的关系。另外,老师自身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此外,我们也要重视家长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同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性格,气质、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得到家长的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给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得到熏陶。

孙云晓在《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中提到:一件事坚持21天就会初步养成,90天后就能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习惯。可见,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坚持,与此同时更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塑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自省的意识,提升他们对自身行为的独立评判能力,同时发挥榜样示范、规范约束的作用,激发他们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规范自身言行,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上一篇:留学生美国圣十字学院费用情况介绍下一篇:程序员的励志求职故事:Stay Hungry, 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