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2024-07-08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精选8篇)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篇1

案例一:日本汽车企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欧美国家的广泛关注,通用汽车等西方汽车巨头纷纷派出代表去日本丰田公司参观学习准时制生产方式(JIT),丰田公司对此地反应是欢迎大家来交流学习,但是尽管你们掌握了我们的管理方式,仍然不能发挥它们在我们公司的作用,因为你们带不走我们的文化。

案例三: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3M公司)每年都能够开发出200多种新产品,连续多年都是美国最受人羡慕的企业之一。在过去15年中,著名的《财富》杂志每年都出版一份美国企业排行榜,其中有10年3M公司均名列前10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3M公司的知识创新实践,为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例,这就是得宜于其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3M公司的核心的价值观:坚持不懈,从失败中学习,好奇心,耐心,事必躬亲的管理风格,个人主观能动性,合作小组,发挥好主意的威力。

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会很容易的得到企业文化对支持企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够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呢?在此提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关键点1: 变革落后思想,建立发展性的企业理念

要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革除原有的错误思想,培养新型的发展的有特色的企业理念。

一、变革思想。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伟大的思想或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指导的是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或者是在企业错误连连时,也能步履蹒跚,最终却能赢得长距离的竞赛。

二、变革领导意识。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只需要一个眼光远大魅力无穷的领导者,而是需要他们专心致志地为企业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不是让他带给企业的是一条大而肥的鱼,而是让企业找到一条捕鱼的方法。

三、变革人才观。具有自己文化的企业,不会是每个人的最佳工作地点。真正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一旦确立,就如同教会一样,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本身希望达成的目标极为明确,根本不容纳不愿或不符合它标准的人。

四、变革企业文化观。企业文化并非万能,不具备为企业解决任何问题的能力。同样优秀的企业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理念,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企业。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是理念一旦确立,其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

关键点2: 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尤其对于许多大中型国营企业企业,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员工对文化总有许多个人见解,很多企业在引入新战略或者进行变革时,经常忽略对其企业文化的考虑,结果往往是“手术很成功,但是病人却死了”。

目前国内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即认为企业文化是高层文化。其实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它必须要得到企业成员认同。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不妨先由高层制造危机感,让大家产生文化变革的需求和动机,然后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企业文化的产生过程。

然而,企业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较抽象,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把这些理念变成生动活泼的寓言和故事,即理念的故事化。蒙牛集团的文化强调竞争,他们通过非洲大草原上“狮子与羚羊”的故事生动活泼的体现出:清晨醒来,狮子的想法是要跑过最慢的羚羊,而羚羊此时想的是要跑过速度最快的狮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适用。

关键点3: 建立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需要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制度在实施。

企业制度是制度规范性实施与创新活动的产物,为使企业文化能够跟上时代要求,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企业发展,企业制度的创新要破除旧有观念,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既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是一种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良性的循环关系是两者保持统一、和谐、互相促进的关系,非良性的关系则是两者割裂甚至矛盾的关系。作为企业而言,应该努力使企业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因素之间呈良性关系,即:规范性的因素是创新的产物,现行的企业制度中规范性的因素是前期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同时,又是下一轮创新的基础。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规范实施与创新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完善、不断发挥其保证与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

关键点4: 塑造企业的英雄

但是我们要注意,中西方企业对待英雄有所不同。西方企业在高度市场化和法制化的环境下运作,更重视规定和契约,领导者的威信更多的是靠业绩和权利。而中国企业,领导者权威的树立更多的要靠其个人魅力。同一个领导职位,不同的人去做,效果就可能大相径庭。同样,对企业英雄人物的崇敬心理,西方人强调自尊和独立人格,中国人则带有浓重的依附和盲从心理。因此,中国企业塑造自己的英雄人物,必须要掌握好度,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夸大个人力量,要突出文化和团队的力量,这样才能使英雄平凡化而非神化,使英雄成为企业文化最生动的“载体”!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篇2

首先, 在着手进行WLAN网络建设前, 需要了解WLAN网络的关键名词和其具有的意义。下面列出了一些关键并且十分常见的几个名词:

※AC (Access Controller, 无线控制器) :对无线局域网中的所有AP进行控制和管理。无线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同认证服务器交互信息, 来为WLAN用户提供认证服务。

※AP (Access Point, 接入点) :提供无线客户端到局域网的桥接功能, 在无线客户端与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无线到有线和有线到无线的帧转换。

※FAT AP (胖AP) :这种AP上需要进行信息配置, 并且配置信息全部保存在AP上。

※Fit AP (瘦AP) :这种AP上不进行信息配置, 配置信息都保存在AC上;AP在AC上注册成功后, 由AC为AP下发配置并进行管理。

※802.11n:Wi-Fi联盟在802.11a/b/g后推出的一个无线传输标准协议, 该协议为了实现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 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802.11n标准在2009年得到了IEEE的正式批准, 它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 提高到300Mbps, 甚至是600Mbps。

选择WLAN网络架构

企业建设的WLAN网络不同于家用型的WLAN网络, 它具有覆盖面积广、用户要求高、使用AP数量庞大等特点, 需要选择合理的网络架构进行建设。在家用型的WLAN网络中, 完全不用考虑网络架构, 只需要使用胖AP就可以解决家庭通信的问题;而在企业级的WLAN中, 采用何种WLAN网络架构是WLAN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 Fit AP+AC的网络架构是企业WLAN网络建设使用最普遍的架构。

Fit AP+AC的网络架构中, AC负责所有AP的配置和管理;无线AP负责无线信号的加密解密。这种组网方式具有组网灵活、配置容易、管理方便的特性,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网络内终端的真正移动。

以某终端设备在两个AP之间来回移动为例:终端设备经由某个AP通过正确的加密认证接入无线网络, 当其通过另一个AP接入到无线网络中时, 由于AP的配置存在于无线控制器上, 终端设备的接入加密认证信息同样也是保存到无线控制器上, 所以无需再次认证便可接入网络中, 实现了终端无缝漫游。也就是说, 只要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 即可保证终端设备移动时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不会发生中断。这个特性对于移动业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Fit AP+AC的组网方案在众多方面优于Fat AP组网, 这也是目前企业建设无线网络时, 选择前者的原因。对比如下:

方案制定关键之一:AC的备份方式

明确了网络架构后, 下一步工作就是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的制定。AC备份方式的选择是企业无线网络建设方案中的一个关键点。

企业建设的Fit AP+AC分布式网络中, AP的数量已经不仅仅是几十台, 而是几百甚至几千台。在如此大规模的网络中, 如何保障无线接入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对于网络的关键设备AC进行备份, 成为增强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以下介绍两种AC的备份方式,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AC的1+1热备份

在AC的1+1热备份情况下, AP同时与主备两台AC建立隧道链路, 分别为主链路和备用链路, 这样不仅提供了主AC故障时的备份, 而且在主AC链路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提供备份功能。

AC的N+1冷备份

AC的N+1冷备份是实现一台AC为多台AC提供业务备份。多台主AC负责为与其关联的所有AP提供服务, 而一台备份AC为所有主AC提供备份服务。之所以被称为冷备份, 是因为主AC中任何一台出现故障, AP会根据隧道心跳报文检测到AC故障, 待达到超时时长后, AP才会切换到备份AC上, 与热备份相比切换时间较长。当出现故障的主AC恢复后, AP将自动回切到原主AC上, 以保证网络没有变化。这种AC的N+1冷备份方法优势在于既可以实现对多AC的备份, 又可以节省网络成本。

方案制定关键之二:完整的无线网络安全方案

很多企业的WLAN是建设在业务网络中的, 这就对无线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大多数企业都选择实施基于802.11i的认证与加密功能, 以增强WLAN的安全性。如果无线网络安全要求更高, 就需要考虑在遵循802.11i标准加密技术基础之上, 使用包含无线入侵检测和无线终端准入两种技术的无线安全解决方案。

无线入侵检测技术是指无线网络设备启用监听功能, 随时监听周围的非法无线设备, 并上报无线控制器, 拒绝非法无线设备接入到企业无线网络, 并将其加入黑名单, 必要时发起报文攻击, 直至其不能工作。无线入侵检测技术的采用可彻底杜绝非法无线设备恶意接入企业网络。

无线终端准入技术对于终端接入的控制更加严格。拥有合法身份的企业用户除了被要求验证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外, 还被要求检查接入网络的客户端 (平板电脑、移动电脑) 是否满足网络安全策略要求, 包括是否安装防病毒软件、是否已升级病毒库、是否安装了必要的系统补丁等等。对于同时满足身份验证和安全检查要求的用户, 系统将根据预定义的策略为其分配对应的网络访问权限, 加强网络资源的使用控制, 使得无线网络更加安全。

方案制定关键之三:AP的部署方案

当前企业的办公大楼多为中央为走廊两侧为办公室的建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AP的部署方案有以下两种, 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用户需求和资金状况进行选择。

AP部署在走廊

在走廊中安装AP (一般采用自带全向天线或吸顶天线) 覆盖两侧的办公室。

这种部署方式的缺点在于,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需部署更多的AP以满足需求, 但多个AP在走廊中同时部署时, 难以控制AP之间的信号可见度, 这将会造成AP之间的相互影响。

AP+功分器的部署方案

为解决由于用户需求大, 使得AP部署过于密集的情况, 可采用AP+功分器的部署方式。这种部署方案是将AP部署于走廊, 但AP的天线部署在办公室之中, 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用户终端与AP之间的信号交互, 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办公室与办公室之间的墙壁有效地降低AP之间的信号可见度, 大大减少了AP之间的相互影响。

选择这种天线入室的部署方案, 重点之一是衡量天线入室所需的综合布线的可能性、工程量和所需资金, 重点之二是部署的AP需要有适合安装与施工的配套天线产品。

现场勘查

在完成了网络架构的选择、AC备份方案的确定、网络安全方案的制定和AP部署方式的选择后, 企业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的框架已经确立。下一步工作是对方案进行细化, 细化工作至少包含确定AP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以及信道设计这两个最基本的内容。

要最终确定AP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就需要通过现场勘查的方式了解实际环境对无线信号的影响。

根据建筑物材料, 考量对无线信号的影响。

2.4GHz电磁波对于各种建筑材质的穿透损耗的经验值如下:

隔墙的阻挡 (砖墙厚度100-300mm) :20-40dB;

楼层的阻挡:20dB以上;

木制家具、门和其它木板隔墙的阻挡:2-15dB;

厚玻璃 (12mm) :10dB

根据安装位置, 考量对无线信号的影响。

将AP置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可以有效地消除AP与无线终端之间的固定或移动的遮挡物, 从而能够保证AP与无线终端之间信号的有效交互, 提高WLAN的覆盖质量, 保障WLAN网络的畅通。

根据AP安装的位置和AP信号入射角度, 衡量墙壁等对于AP信号的穿透损耗。众所周知信号穿透的墙体越薄对信号的损耗越小, 直射信号实际穿透的墙体厚度要比斜射信号穿透的墙体厚度小很多, 因此要获取更好的覆盖效果应尽量使AP信号能够垂直的穿过墙壁。

信道设计

明确了AP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后, 需要根据部署图, 进行信道设计。

IEEE 802.11g协议的频谱范围是2.4 2.4835GHz。802.11协议在2.4GHz频段定义了14个信道, 每个频道的频宽为22MHz。两个信道中心频率之间为5MHz。信道1的中心频率为2.412GHz, 信道2的中心频率为2.417GHz, 依此类推至位于2.472GHz的信道13。信道14是特别针对日本所定义的, 其中心频率与信道13的中心频率相差12 MHz。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 信道1在频谱上和信道2、3、4、5都有交叠的地方,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无线设备同时工作, 且它们工作的信道分别为1和3, 则它们发送出来的信号会互相干扰。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频段资源, 可使用1、6、11;2、7、12;3、8, 13;4、9、14这四组互相不干扰的信道来进行无线覆盖。依据802.11g协议的信道划分, 按照蜂窝式无线覆盖的原则, 在二维平面上使用1、6、11三个信道实现任意区域无相同信道干扰的无线部署, 如图2所示。

企业部署的无线网络多在办公大楼中, 那么在多楼层无线覆盖时, 还需要考虑三维空间的信号干扰。信道规划时, 需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按照无线蜂窝式覆盖原则进行规划,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楼层间的干扰。如图3所示, 在1楼部署3个AP, 从左到右的信道分别是1/6/11, 此时在2楼部署的3个AP的信道就应该划分为11/1/6, 同理3楼为6/11/1。如图3所示。

结束语

我国企业营销文化的建设分析 篇3

[关键词] 营销文化 营销理念 营销形象 全员营销 儒家伦理

20世纪50年代后,企业营销观念和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企业被广泛采用。而我国企业对营销文化的研究起步晚,至今还未引起企业一定的重视。

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企业在和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文化累积。企业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外部文化。企业内部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所体现出来的,并对员工行为有影响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而企业外部文化是指营销人员及其相关人员体现出来的并受其影响的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即营销文化。

一、营销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1.营销文化的概念

企业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文化理念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营销文化的精髓是营销理念与其价值观。

2.营销文化的特征

(1)企业营销文化的形成是企业营销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企业营销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正确的理念与精神支撑,这种理念与精神要在长期的工作中被大家接受,成为行动指南。有了营销文化,不仅对人有鼓舞作用,而且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营销工作才会跃上更高的境界。

(2)企业营销文化是每个企业所独有的文化,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企业营销文化中的营销理念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家经营思想的反映。它演绎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核心就是以什么为经营理念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营销文化却是很难模仿的。

(3)企业营销文化的价值在于构筑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指本企业所拥有的、而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营销文化正是发挥了其难模仿的特点,帮助企业构筑核心能力。

强有力的、健康向上的营销文化是营销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一个文化底蕴厚实、文化内涵先进的企业是不可战胜的。被社会广泛认同的、优秀的营销文化,不仅是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而且对营销活动是有直接帮助的。客户认可了你的文化,会坚定其购买你的产品的信心。靠优秀的文化赢得客户是营销工作的最高境界。

二、营销文化的内容及形成

1.营销哲学与营销理念

营销哲学也称营销观念,一般指人们做事情的指导思想,它可以随着环境而发展、演变。营销哲学的演进经历了由以产品生产或销售为中心的产品导向营销观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顾客导向营销观的转变,随着市场的开放、竞争的激化,必然发展到以顾客和竞争者两者为焦点的市场导向营销观,进而向以众多利益攸关者为主导的关系导向营销观发展,即:产品导向营销观→顾客导向营销观→市场导向营销观→关系导向营销观。

理念是正确观念、良好心态和巧妙方式的有机结合。现代营销理念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概念,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即以上所述的营销观念的指导;而且要求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企业为什么赚钱?为谁赚钱?也就是企业的营销目的要明确;同时在企业的日常营销活动中还必须融合灵活、巧妙手段的运用。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现代营销理念的深刻内涵。

现代营销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从企业出发,塑造富有特色的企业营销文化,占领市场制高点;真诚面对顾客,以优质的产品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善待竞争对手,变冤家为伙伴,通过公平竞争,增强竞争优势;树立“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新型营销理念。

2.营销形象

(1)产品形象是企业营销形象的一部分,是以产品的整体概念为核心,围绕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消费者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开发、设计、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的综合特质的呈现。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市场,企业要获得市场的一席之地、打开产品销路,就必须从树立产品形象着手,提高产品质量,亮出产品风格,打出产品特色,保持网络通畅,搞好售后服务。只有树立产品形象,产品才有销路,企业才有活力。

(2)服務形象,指的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及其过程中,为顾客所感受、所看到、或所听到的印象、认知或看法的综合体。因而,凡是在服务的提供过程中或服务本身,顾客所能看到、感受到及体会到的任何事情、景象及事物,都涵盖在服务形象中,进行服务形象营销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形象,以建立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期望价值,争取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取得消费者信任,企业就有可能获得持续收益。

服务形象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应从确立服务理念、制定服务规划、塑造服务形象、统一服务标识、打造服务品牌、物化服务形态、优化服务队伍和提炼服务文化等多方面着手,精心打造。

(3)人员形象。企业员工的形象,尤其是营销人员的形象,将直接代表企业的档次。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有文化的、有教养的、高层次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广告形象。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企业想要赢得竞争激烈的市场,就必须塑造、强化自身的形象,将企业的历史、规模、产品、质量技术、价格、售后服务等诸方面的信息要素化为简单的视觉符号——商标、厂标、公司标志、广告口号、广告歌曲、色彩基调等。通过广告的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告受众反复强调,来提升某个企业、产品品牌等的整体形象,久而久之,广告受众受其感染,形成记忆,产生联想,并将企业形象印入心中。因此,企业通过各种媒体向顾客传达的视觉、听觉等符号信息,对企业营销形象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营销文化的制度化体现

企业营销文化作为一种营销理念,一种营销观,必须落实到企业员工的行动中去,使之成为企业员工自觉的行为习惯,营销文化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最大化。

要让营销文化深入人心,就必须将营销文化体现在制度中,这样才能真正让营销文化沉淀下来,实现企业营销文化向员工自觉行为习惯的回归,不至于让营销文化只成为一句口号。

营销文化制度化建设就是要建立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全体员工要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营销制度的建设,是每个员工不断对照改善自己营销行为的过程。通过对制度的制定和学习,进而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公司的营销理念,更适合服务的顾客,营销效率得到提高。营销制度是营销文化的物化体现,营销制度对于指导企业营销行为,塑造核心竞争力具有保障作用。

三、新营销文化模式

1.新营销文化模式的基本要素

(1)学习型营销团队。所谓学习型营销团队,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营销团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团队组织。这种团队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它强调团队成员的自身学习、团队成员的相互学习、向外团队的学习的有机结合,不断进行营销方式的创新和整合,以更好地满足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同时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2)知识化管理就是对企业知识生产(创新)、分配、交流(交换)、整合、内化、评价、改进(再创新)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知识共享,增加企业的知识含量和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满意度和忠诚度,保证企业高速、健康、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对于营销活动效果尤其明显。

(4)顾客满意化营销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非自身的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要做到让顾客全方位的满意和全过程满意,只有真正把顾客当作朋友、亲人,你才会给消费者以发自内心的微笑。

2.营造理想的全员营销模式

随着营销文化建设的深入和完善,企业工作重心应该也必须转移到市场营销活动上来,市场营销部门也将成为企业中最为中心的部门,企业运行进入理想的全员营销模式。

(1)全员营销的推行。

①营销手段的整合性管理。对全体员工就市场营销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渠道、满意的服务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销售量,实现利润。

②营销主体的整合性管理。企业主体部门必须以“营销部门”为核心(以“市场”为核心)开展工作,任何其他部门的工作都要服务于营销部门的工作。

非营销部门的工作应以“营销的观念”来规划本部门的资源,以使最大化的服务于部门职责,以推动公司的“整体营销”利益。

非营销部门也应该向营销部门学习,将本部门的工作以营销观念来规划,以营销的市场竞争观念来开展工作,这样能最大化地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非营销部门员工应该在单位面积时间里开展“营销活动”的实践,这样能有效地让同事理解营销的观念与方法。

更为关键的是能进行“市场危机”教育,应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有效地理解市场部门的困难度及重要性,以推动营销工作的开展。

(2)全员营销就是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到营销这个核心上,以期达成共同的市场发展结果。要让营销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生产经营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让营销与每位员工的工作和利益是融为一体。企业全员营销一旦为市场所接受,就会迅速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特色营销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个国家的企业营销文化既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更与该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营销理论包括市场营销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它带有很深的西方民族文化的烙印,要把这种科学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上,适应于中华民族的需要,必然要在现代各种成功的营销策略中熔铸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特别是传统的儒家伦理,在充分吸收西方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文化,从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1.树立以“仁”为内核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仁”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尊重关怀他人的基础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仁的体现。营销活动的目的是在满足消费者需要和维护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利润。使消费者满意,本身也就是“仁”,从长远利益来考虑,企业对消费者“仁”,消费者也会对企业“仁”,即成为长期顾客。我国的很多传统企业,如“同仁堂”,都以“仁”为核心,使之成为企业的营销理念。“仁”同时也包含着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的关心。

2.坚持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价值观

“义”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每个人自觉地做合理之事,对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企业的营销文化中应明确“义”和“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营销活动应该“行其义、兴天下同利”,以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应该注重“义”在企业行为中的作用和效果,把“义”视为企业精神支柱的主要方面,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把发展企业、谋求利润的行为,服从于国家兴旺、民众幸福的大局,懂得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为社会办实事的基本道理。

3.建设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

“礼”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范畴,泛指各类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相对内在的道德感情和伦理思想的“仁”而言,“礼”是外在的伦理行为,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安宁的作用。

我国的企业在建设营销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礼”的思想观念,制定合理的营销管理制度和营销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公司及其员工的营销行为,这是我国企业营销文化的特点,也是企业成功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4.制定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

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指的是聪明智慧的才智。营销活动整个过程贯穿着“智”:制定营销战略、预测市场需求、细分市场、选择营销组合策略,以至于开拓国际市场,无处不需“智”。在复杂多变的商海中,要靠人才、靠超群的智慧和谋略方能制胜。新的营销文化模式就非常强调知识化管理。

5.恪守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

“信”,泛指诚实不欺、讲信用的品德。讲信用、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取信于民,企业就稳定发展,失信于民,企业就难于有立足之地。因此,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就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重要。因此,企业在营销文化建设中,尤其应强调“信”,强调企业营销形象的建设,与营销环境达到和谐相融。

结合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来建设我国企业营销文化,实质上就是现代儒商营销思想的基本点,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核。

参考文献:

[1]方光罗:市场营销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杨公武:产品形象贵在打造:中国营销传播网,2005年1月

[3]姚永斌:全员营销: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年3月

[4]叶茂林:知识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

[5]劉建荣方虹: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云南学术探索,1998年4月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篇4

一、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自从中国加入WTO,国内竞争日趋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

挤压变大,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寻找出路,将目光投向了国外的市场。希望通过跨国经营和海 外投资,扩大企业规模,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跨国经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 经营机会,保护和扩大原有的市场,克服贸易壁垒,追求优惠政策,获取更先进的技术。但 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很小,资本不充足,在对外投资中抵抗风险、管理风险的能 力低,特别是对于如政治风险、战争风险、国有化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没有任何的防范 承受能力。要进行跨国经营,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事实证明,大部分的中 小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低下,规模小,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名 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凝聚力不强。人力、财力、物力也相当有限,对东道国的金 融政策、外汇管制、税法、劳工法律、资金管理等了解不全面,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反应 不敏感,难以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以“海尔”为榜样,积极实 施“走出去”的战略,到海外进行跨国经营。有些中小企业对此并不热衷,认为这是大企业 的事情,自己的规模小,资金少,竞争能力弱,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能力进行跨国经营。但有一些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拥有较先进的技术,有一定的融资能力,体制也 较灵活。在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下,也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他们也开始 注重品牌的建设,致力于构建知名品牌。

二、中小企业在构建知名品牌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

(一)创立品牌的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较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的有些思想观念还来不及改变,为了加快发展,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只是凭借着廉价劳动力,加快出口,我们的的产品 也冠上了这样的一个称呼:“中国制造”。我们出口的绝大多数产品是替外国品牌做“贴牌” 生产,几乎没有世界水平的本土品牌。“中国制造”在海外成了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的代名 词。仅靠着出口廉价劳动力赚来的微薄利润,是无法支撑品牌构建的庞大开支的。于是中小 企业就不愿意投入,或者说很少投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诚 如马歇尔所言,企业家是在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和风险负担能力,勇敢地越过不可靠性的障碍,把多种生产要素集聚在自己的主动精神下,以更有效的利用生产要素进行创建上的相互竞争,最终在竞争中改善资源配置。所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提高自己构建知名品牌的意识,将 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利益上。

(二)对知名品牌的构建缺乏合理的规划

构建知名品牌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所以对于品牌的构建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而

我们的中小企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经营者经常是凭借着直觉或经验来警醒品牌决策。在企 业创立之初,或许这样的做法可以带领企业发展起来,因为毕竟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当企 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做法只会让企业走向衰落。经营一个企业,需要的是理性的智慧与 创造。在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也越来越充分。如果仅仅是凭借直 觉或者经验,对品牌的构建是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的。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制定出 切实可行的品牌构建方案,并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

(三)对已有的品牌维护不当

有一些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是由于他们认为品牌就是要一层

不变,认为市场对品牌的认可会一直持续下去,忽视了对品牌的维护和管理。任何品牌,无论

有多久的历史,多么显赫的业绩、多么响亮的名气,如果不能适应消费者不断变换的品位和需 求,没有及时给予产品或服务新的功能,最终都必然会导致企业品牌的丧失。另外,残酷的市场 竞争也是导致某些知名品牌消失的原因。但是有些企业因为要面对市场的竞争,频繁更换企 业品牌,导致企业的核心价值也不断改变。所以把握品牌战略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四)跨国经营的综合能力不强

中小企业计划集中出口大量低价同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且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约

束,使得国际贸易的纠纷不断发生,反倾销的指控也越来越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不利的 影响。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也常常受到强势品牌产品的打压,生存空间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

(五)企业以前的形象以及冒牌产品对品牌树立的影响

企业以前的形象对企业的现有品牌的树立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对于一种东西的判

断,总是会参照它的历史。举个例子说,温州有很多生产鞋子的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使用价格战,用低成本原料制造劣质产品,在1987年“武林广场烧鞋事 件”后,在提到“温州制造”时,很多的顾客都心有余悸,要恢复温州企业的名誉,彻底忘 记以前的形象,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同时,冒牌产品对于企业品牌也是重重一击,冒牌 产品以低劣的质量流入市场,却打着品牌商品的商标,这些都严重的威胁着企业品牌形象的 构建。

三、中小企业构建知名品牌的意义

(一)品牌的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强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我国虽然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但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中小

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注重长期的利益,产品的质量相当低劣,出口的产品也都是低附加 值的产品。消费者把品牌看作是质量稳定的保证,如果这个产品的品牌口碑好,那么购买的 人也就多了,该产品的销售前景也就广阔了。名牌战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可以实现企业预定 的经营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品牌的构建帮助中小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提到中小企业,似乎并没有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形象。中小企业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性,积极地提升自身的形象地位。因为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推动消费者需求的不断上升,这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知名品牌和企业形象是息息相关的。

(三)品牌的构建培养中小企业的团队建设精神

中小企业人员少,对于人员的管理也相对容易。品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增

强企业凝聚力的粘合剂。名牌战略对内可以提高员工的认同感,满足感和归属感,加强企业 的团队建设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还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品牌的构建可以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

因为消费者一旦对一种品牌产生一定的信任后,往往会重复的购买一种品牌的产品。品

牌以其自身的优势而获得顾客的偏爱和忠诚度。当中小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消费群体,它 也就提高了与别人竞争的能力。一般来说,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利润是比较小的。那么通 过什么途径可以提高自己的盈利空间呢?在产品的销售阶段,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知

名度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无形资产的的作用是巨大的。

四、在跨国经营中如何构建知名品牌

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构建知名品牌,充实品牌的内涵,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结合中

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造成其在品牌构建中出现的问题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品牌进行构建:

(一)增强构建知名品牌的意识,提高品牌认同感

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员工应意识到品牌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要

付诸行动,有规划的开展各种品牌建设的活动。当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品牌的构建对于企 业的利润和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那么他就会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及加强已有品牌的管 理。内部员工如果觉得品牌能够维持或者提升自己的自我形象,对品牌有一种认同感,满意 感和归属感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为外部的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 中,应该高度重视自身的品牌路线,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企业管理人缘和内部员工对 于品牌构建的意识,加强员工对品牌的管理能力,逐步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真正地让 品牌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利。

(二)正确的市场定位,区域化辐射发展

企业品牌的构建成功与否,与是否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息息相关的。首先,企业应该对

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细分,统计出自己所生产的相关产品的种类及其特点。其次,在市场细分 的基础上,要掌握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综合实力,选择一 个最佳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因为自己的实力有限,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只能先从区域发 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向外拓宽市场,最后做强做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构 建品牌的很好的方法。但是在过程中,中小企业本身的竞争力是比较弱的,没有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的产品或者品牌,所以建议从那些竞争力比较弱的市场起步,逐步占领市场,在形成 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之后,再向海外市场进军。

(三)保证质量,并挖掘产品特色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一个或者多个的成熟品牌在支撑着。中小企业就没有了,对它们来说,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更不用说企业品牌。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 对于品牌的信任感越来越强,只要经济允许,就更倾向于品牌消费,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 就是质量有保证。所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归于产片的质量要给予很大的重视,提高 自身产品的质量。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所谓的品牌。质量保证是品牌构建的筹码。而有特色 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增强品牌的宣传效果,让更多人了解企业 的品牌。总之,一方面,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随时根据市场的状况,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潮流,不断制定新的品牌战略,积极地提供有特色,适应消费者需

求的产品和服务。

(四)创牌战略与贴牌战略并行

创牌就是塑造、维护、提高、延伸自有品牌形象,以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为载体,将产

推向市场。创牌需要产品的支撑,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要有良好的品牌管理。中小企业由于 资金有限,融资能力不强,所以可以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新开发的品牌的快速宣 传,不仅拓广市场,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广告宣传投入,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 到贸易伙伴。而贴牌就是使用品牌,正如浙江西子电梯集团公司为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生产。这有几大优势:可以规避市场风险,有利于学习人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当然,贴牌往往不能获得核心的技术。

创牌战略和贴牌战略是可以并行的,因为贴牌生产能促进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而规模经

济的优势效应不仅在以规模化生产降低产品成本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而且在推动和提高品 牌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是强烈的。例如:奥的斯公司是全球同业中创业最早的电梯巨头,在全 球借奥的斯的牌子,西子奥的斯电梯年销售量的增加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西子,这是创牌与 贴牌的最好结合。

(五)借鉴TCL的海外品牌并购模式

我们企业要走出去,确实需要有一批自己的名牌,但是,名牌是不是一定都要自己来创

造呢?实际上,我们可以学习TCL收购国外品牌,归我所有,为我所用。当前世界上有很多的名牌都在待价而沽,我们的企业可以乘机买下一些,买下它们就等于买下了营销渠道、客 户和顾客。有了市场、有了盈利、投资创办海外企业的目的也就实现了。由于海外品牌并购 模式要求国内主办企业必须拥有较强的现金实力和品牌管理能力,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 业适用该模式。

(六)构建和谐的企业外部人文环境

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保持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合法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积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并将企业内部文化逐步融入到当 地的文化传统中去,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人文环境。一个企业要发展,要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企业不能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损害了的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利益。

五、后“中国制造”时代

日本有索尼,墨西哥有科罗娜,德国有宝马,韩国有三星。中国有什么?

没关系,你不是唯一一个被问倒的人。

而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大麻烦。

去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并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随着中国的国际戏码不断加重,缺乏全球性的知名品牌威胁着中国的强国之梦。没有 强大的代表性品牌,中国也就只能称之为“世界工厂”。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称呼。美国咨 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最具价值百强品牌的榜单中,只有8家亚洲企业上榜。全球68亿 人口有一半在亚洲大陆,但这个大陆的上榜品牌数量和只有6000万人口的法国相当。试问,中国的中小企业们又将跻身于何处?一开始我们是制造、制造、再制造,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能力比不上别人,但是到了某个时刻,我们发现如果只是一味的 制造,就没办法获得(最高的)利润,于是我们就要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但是事实给 了我们这样一个忠告,前方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一个品牌的构建少则花去几十年,长则上

百年,我们的中小企业在这样国际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生存,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还 需要继续探索。中小企业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一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篇5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市场快速的发展,民营经济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甚至有人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而大量的调查和事实表明,导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事实证明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许多民营企业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大多数民营企业很少关注或者从未关注过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对自身企业的发展和提升自身企业竞争力并无太大影响。然而正是他们这种错误的思想,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的发展常陷入“瓶颈”之中。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能使企业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有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且还使每位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自己事业来经营,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配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是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就主要通过五大部分来分析和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

业的重要性。这五部分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民营企业文化特征、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其中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含义以及对企业发展起到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四个作用和三个影响”来讨论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民营企业具有地方性、家族血缘性、个人性、易变性和眼前性四个特点。第四部分讨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例如:领导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重视、企业员工缺乏归属感,导致企业文化无处生根等等,并且在第五部分中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方案和对策,其中包括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员工素质,促使公司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等7个对策。最后通过这五大部分的研究和分析做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建设策略

目录

摘要„„„„„„„„„„„„„„„„„„„„„„„„„„„„„„„„

1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4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4

二、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4(一)企业文化的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4

1.导向作用 „„„„„„„„„„„„„„„„„„„„„„„„„„„„„

52.约束作用 „„„„„„„„„„„„„„„„„„„„„„„„„„„„„5

3.激励作用 „„„„„„„„„„„„„„„„„„„„„„„„„„„„„5

4.辐射作用 „„„„„„„„„„„„„„„„„„„„„„„„„„„„„5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的影响 „„„„„„„„„„„„„„„„„5

1.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5

2.企业文化建设能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5

3.企业文化建设能使顾客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共鸣” „„„„„„„„„„„„„6

三.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特征„„„„„„„„„„„„„„„„„„„„„„ 6

(一)地方性 „„„„„„„„„„„„„„„„„„„„„„„„„„„„„6

(二)家族血缘性„„„„„„„„„„„„„„„„„„„„„„„„„„„7

(三)个人性 „„„„„„„„„„„„„„„„„„„„„„„„„„„„„7

(四)易变性和眼前性„„„„„„„„„„„„„„„„„„„„„„„„„„7

四、我国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7

(一)领导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重视„„„„„„„„„„„„„„„„„„„8

(二)盲目的制定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的定位错误 „„„„„„„„„„„„„„„8

(三)家族色彩浓厚阻碍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8

(四)企业员工缺乏归属感,导致企业文化无处生根„„„„„„„„„„„„„„„8

(五)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9

五、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9

(一)提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9

(二)确立适合本企业环境的企业文化„„„„„„„„„„„„„„„„„„„„9

(三)建立老板行为监督机制„„„„„„„„„„„„„„„„„„„„„„10

(四)消除“家族式”的管理观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10

(五)提高员工福利,使员工有归属感„„„„„„„„„„„„„„„„„„„„10

(六)提高员工素质,促使公司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10

(七)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1

1六、结论„„„„„„„„„„„„„„„„„„„„„„„„„„„„„„1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篇6

实现安全发展,是企业建设中讨论的永恒主题;实现安全发展,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强化企业监督监查之外,企业还必须要以安全发展观为指导,苦练“内功”,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强势安全文化,实现企业长治久安。这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拥有的安全理念、共同遵守的安全制度及这些理念、制度所塑造出的行为举止。因此,我们把它进一步定义为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以提高职工素质为关键,以建设安全规章制度为重点,以强化安全责任、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建设强势企业安全文化,笔者认为,必须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安全工作零起点”的核心理念,以“争当自主保安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安全目标,围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三个层次,树理念、建制度、抓落实、创载体,建设强势安全文化体系,形成企业“大安全”格局,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1、坚持一个目标,树立核心理念,充实企业安全文化精神层

目标决定方向,理念指导行动。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高屋建瓴,战略把握,确立“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提出企业安全生产核心理念,不断筑牢安全生产精神防线。

一是树立“安全就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安全就是企业生命,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福利”理念。即把安全生产放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把安全生产与实践“三个代表”、促进企业发展、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放到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确立“安全第一、安全为天”思想。每年企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一定要是研究安全生产问题,下发的第一个文件也应该是安全工作文件,在考虑矿井投入时,首先考虑安全投入,在考虑引进人才时,首先考虑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

二是确立“安全工作零起点,始终处于起跑线”的安全管理观。即在安全管理中,应把过去的成绩看作是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时时刻刻从零抓起,时时刻刻学习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善于提高,逐步强化,科学管理,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而付出不懈努力。

三是确立“生命是棵树、安全是沃土,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关心安全就是关心自己”的职工安全观。即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棵树,那么安全就是供养这棵树的沃土,只有重视安全,关心安全,生命之树才会长青,家庭幸福才能长存。

四是确立“安全源自于如坐针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不能管好安全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能保证安全的职工是不合格职工”理念。使企业上下形成“安全就是生命线,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共识,促进企业走上一条抓安全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以发展促效益,以效益树形象的良性循环。

2、围绕理念建制度,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层,架构企业“大安全”格局

安全理念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要转化为制度,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才能彰显其核心作用。健全的制度是安全文化体系的基础、根基。要围绕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层。

一是安全目标责任制度体系。要建立三级考核(企业对区队,区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制度,上自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下至单位负责人、处室主管、区队班组长,层层制定干部安全目标责任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负责的责任管理网络。

二是安全“双创”(创新、创效)评选体系。成立科技委员会,围绕安全症结立课题、搭平台、设基金,鼓励安全创新、创效,要进行“双创”评选,使大批安全“双创”成果得到充分涌流。

三是创新精细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细控制管理,以区队为管理实体,以员工个人为考核对象,以工作绩效为考核内容,通过事前制定标准,事中过程控制,事后评价考核,实行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

四是严格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安全技术“多家把关,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一工程一规程,无规程不施工”制度,严把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四个环节,坚持安全设施改造、新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要切实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成立“一通三防”、“提升运输”、“采掘工程”等技术指导小组,把握安全重点,超前技术指导,坚持“谁指导谁签字、谁负责谁签字、谁整改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以杜绝矿井技术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他诸如要制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井下各生产层面、边远岗点,做到各类检查时时有,不断线,安全治理闭环排查制度、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等等。健全的安全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3、围绕制度抓落实,形成机制,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一)建立理念渗透机制。安全理念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很大程度靠理念渗透机制的建立。企业要在将各种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在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讲解,定期展开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理念的认识程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突出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促使员工对安全理念认识产生新的飞跃。

(二)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安全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的必经之路。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办法》,除内部教师和各专业副总授课外,专门聘请相关院校教授和知名专家进行讲课,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方式,对不及格者坚持不允许上岗,以此提高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三)建立安全测评机制。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利用“问卷打分”和民主评议形式,对干部进行群众测评、民主监督,测评结果企业公开;成立安全检查大队,持证上岗,对企业日常执行规章制度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下发通知,逐级追究。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干部,不论干部级别、以往贡献,一票否决,立即免职。

(四)建立安全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工艺和安全设施,如生产调度模拟盘系统、束管监测系统、智能化信号提升系统、声光对讲信号系统等先进设备,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坚决淘汰,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难题,为搞好安全生产增强物质保障。

4、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活动载体灵活多变,形成安全文化力场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正如人类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一样,在企业,安全文化同样可以形成安全文化力场,以有形、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员工的思想、引导着员工的行为;建设强势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需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有效载体。

企业党委要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干部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安全责任和政治使命的教育,建设安全责任心强和作风过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传播手段进行安全理念、价值教育;工会组织从维护职工安全权益入手,深入开展”我为安全作贡献“活动;共青团结合青年实际开展创建”青年安全岗“、”青年安全采掘工“等活动,发挥青年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突击队作用。

同时,企业要采用组织搭台,职工唱戏的方式,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日”、“安全法制(管理)月”、“安全宣传(文艺)月”、“安全竞赛(检查)月”、“勇夺安康杯”等竞赛活动,通过举办摄影、书法、安全漫画展览,组织“杜绝事故有奖征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广搭“舞台”,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坚持人性化管理,应用推广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在会议室设“全家福”牌板,企业、职工、家属三元联保(矿工家属协管会)等种种教育活动,努力使安全教育有效载体形式活泼、多种多样。

此外,要举办各类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安全文艺演出及安全文艺节目下一线演,安装安全牌板、安全标语、拱形门,使井口侯车室、值班室、走廊等地到处可以看到内容新颖、通俗活泼的安全标语,逐渐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使员工思想完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境界转变。

5、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篇7

惠普的成功在于企业文化的支撑

惠普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计算、成像解决方案与服务的供应商。自1939年惠普成立以来, 公司即面临着客户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变化多端的状况, 惠普人不断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以满足客户的要求。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惠普这个从车库里走出来的公司, 已经在全球120个国家建立有分支机构, 拥有88500名员工。1998年, 惠普公司在美国幸福杂志“500家大企业”排名中居第14位, 并占据“最受仰慕的公司”排名的第5位。

作为大公司, 惠普对员工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到惠普的任何机构, 你都能感觉到惠普人对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满足。这是一种友善、随和而很少压力的气氛。在挤满各阶层员工的自助餐厅中, 用不了3美元, 你就可以享受丰盛的午餐, 笑声洋溢, 仿佛置身在大学校园的餐厅中。惠普的成功, 靠的是“重视人”的宗旨。惠普重视人的宗旨源远流长, 目前还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公司的目标总是一再重新修订, 又重新印发给每位员工。每次都重申公司的宗旨:“组织之成就乃系每位同仁共同努力之结果。”然后, 就要强调惠普对有创新精神的人承担的责任, 这一直是驱使公司取得成功的动力。

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 就是相信惠普员工想把工作干好, 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 他们就能做得更好。这就是惠普之道。惠普之道就是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 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惠普之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惠普公司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它恒久的企业文化:惠普公司对员工的信任表现得最为清楚, 实验室备品库就是存放电器和机械零件的地方, 工程师们不但在工作中可以随意取用, 而且还鼓励他们拿回家去供个人使用。惠普公司认为, 不管工程师用这些设备做的事是否和他们手头从事的工作项目有关, 反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家摆弄这些玩意儿, 都能学到一些东西。因为它充分相信员工, 员工才会与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归根到底, 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员工感到自己是整个集体中的一部分, 而这个集体就是惠普。

惠普之所以能够成功, 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功不可没, 可以说企业文化已经是惠普的灵魂。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 它规范和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企业领导人和员工为企业不懈努力地奋斗。惠普公司的核心理念就是惠普的企业价值、企业目标, 以及高效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 这三方面共同组成“惠普之道”。惠普企业价值及其对实现企业目标所做的承诺构成了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如今, 传统的管理方式诸如走动式管理、目标式管理及开放式管理依然存在, 并且又增添了新的管理内容, 如十步业务计划法、全面质量管理以及短期目标制定等。这些都是惠普制胜的法宝。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 似乎不是最直接的因素, 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资金的多少、技术的高低、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精明的决策, 往往依托于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惠普前总裁菲奥里纳所说:“惠普的精髓, 就是我们的创造力、我们的核心价值以及行为准则的精神。”

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的核心理念、经营哲学、管理方式、用人机制、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是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沉淀积累的结果, 是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批判和继承的结果。在共同价值观的引导下, 企业会聚集起一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 在相互认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氛围里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 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 求得企业的扩张与发展。

因此, 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成员共同认可, 只有共同认可才能共同信守。而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总结提炼自己的企业价值观时, 不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往往是找几句口号性的警语, 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敬业报国”等等, 生搬硬套, 千篇一律, 华而不实。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系统, 具有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等独特的功能。企业文化通过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 培育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依存关系, 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 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 凝聚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 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为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不断完善深化。一旦形成良性循环, 就会持续推动企业本身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存在相关关系: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如果与企业的环境或战略相符时, 共同的信条使上下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决策的制定更加有效, 共享的价值观同样有利于协作, 这些都会提高企业的实际效率。

我国目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可谓遍地开花, 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的弊端, 就是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两张皮的现象。对照惠普的企业文化, 可以清楚看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软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盲目跟风, 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目前我们大多数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就像当年进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时一窝蜂跟风的状况, 最后企业的质量体系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善, 仅仅是换得了一张可供炫耀的证书。有些企业虽然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很高, 甚至请了专业咨询公司来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但是不管对这个文化架构描述得多么宏伟、多么漂亮, 由于没有建立起共同信念基础上的企业共同价值观, 企业文化建设最终成为一场运动而偃旗息鼓。

第二, 中途夭折, 缺乏强有力的推进贯彻。一些企业开始建设企业文化时, 工作还是很细致、很扎实的, 也得到了公司全体员工的认可, 在初期推进期间较为顺利, 但由于缺乏持久地推进和贯彻, 越到后来, 从企业领导到一般员工都有松懈, 这样就是虎头蛇尾的结果, 没有执行力做后盾, 终将摆脱不了半道夭折的命运。

第三, 家族文化取代企业文化, 企业家性格主导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效应昙花一现。国内部分知名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 基本是按照企业领袖的风格来塑造, 因为在这样的企业, 企业家就是精神领袖。还有部分家族企业, 将家文化取代企业文化。虽然这类企业都有一个核心人物, 核心人物得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敬仰和尊重, 但如果核心人物有一天不再主导企业, 那么企业文化就会断裂, 曾经的辉煌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

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务实精进

企业文化塑造了惠普的成功, 没有人怀疑惠普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做秀。那么,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如何构建出来的呢?其实, 任何企业文化的塑造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抄袭, 它都需要经历建造、修正、完善这一过程, 并因时因势地不断创新。

首先, 要选择适合企业的价值标准。企业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 因此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立足于自身的具体特点, 根据目的、环境、习惯和组成方式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模式;同时, 还要把握这个价值体系与其他文化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即是企业核心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 是否反映员工的心态、被员工认可接纳等。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立足点就是务实。务实表现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务实、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务实、企业文化的持续完善务实。

其次, 要强化员工的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一旦确立, 就应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式使其深入人心。比如, 充分利用宣传手段, 营造文化环境;抑或树立典型人物, 感召企业成员;更直接有效的是组织员工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强化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价值准则。

再次, 提炼定格。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过程, 惠普公司经过将近大半个世纪才形成独特的企业精神和文化。这一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归纳、进一步提炼定格。惠普实施的人性化管理方式, 如目标管理、走动式管理、开放式管理, 都经过了长期的反复实践和总结提炼, 被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经典案例载入史册, 这就是著称于世的“惠普之道”。

最后, 要巩固落实和丰富发展。要让经过提炼定格的文化模式有必要的制度保障, 建立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 另外领导的率先垂范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 企业文化也应相应不断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 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 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 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 以适应挑战。

我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篇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是推动

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指导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30年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在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指导,从而保证了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一步一步向前不断深化发展。要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企业文化建设在国内改革和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确立,

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199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适应新形势,建设企业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到我国发展战略地位。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企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也是实现人们精神追求和体现价值的重要社会组织。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源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不断发展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构成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宣传思想文化等有关部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引导、推动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向前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对中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自2003年成立以来,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正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工作,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通过颁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等社团,以及一批高校和研究机构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始终是企业文化生机活力的源泉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文化只有符合民族的文化,才能扎根久存。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藏着报效国家、重视理论、崇尚道德、信奉诚信,讲求仁义,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等优秀传统和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和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丰富营养和重要基石。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大批企业从实际出发,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注重从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挖掘内涵,吸取营养,既大力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企业文化的生机活力,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重要而宝贵的经验。

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不断完善与经营

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是推动企业文化

进入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初步探索形成了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物质文化为基本内容的理论体系,通过在实践中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形象识别体系,并使之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了企业文化整体功能的发挥。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在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中,逐步形成了以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等企业文化的子文化体系,促进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企业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发展,为企业文化融入管理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确立和体制机制

的不断完善,是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核心技术和产品市场,更需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形成要素,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软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企业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重分类指导,加强宣传教育体制培训和载体阵地设施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价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日益到完善,保证和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处。

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成为

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既是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为纽带,把理想信念、形势任务、法律法规教育与弘扬企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成为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共进,企业的文化优势与政治优势结合互补,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上一篇:免费小学警校共建总结下一篇:农商行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