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2024-05-12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精选11篇)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1

第一章 零售业相关概念

1.1零售业概述

1.1.1 零售业的定义

1.1.2 零售业的产业特点

1.2零售业的业态概述

1.3.1 零售业态的划分标准及定义

1.3.2 零售业的基本业态

第二章 中国零售业分析

2.1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概况

2.1.1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变化

2.2中国零售业的问题2.1.2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亮点

2.3零售业应对问题的策略

第三章 贵阳市零售业产业发展环境

3.1零售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3.1.1 政府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3.2零售业的社会环境分析

3.2.1 零售业和商业地产

3.2.1 零售业和物流信息化

3.3贵阳市零售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3.3.1 2011年贵阳市经济发展状况

3.3.2 2012年贵阳市经济运行概述

3.4贵阳市居民消费市场分析

3.4.1 2011年贵阳市居民消费价格与收入增长概述

3.4.2 2012年贵阳市居民消费价格及收入状况1

第四章 贵阳市零售业的发展

4.1贵阳市零售业的发展概况

4.1.1 贵阳市零售业的发展历程

4.1.2 2011年贵阳市消费品零售浅析

4.1.3 2012年贵阳市消费品零售状况

4.2贵阳市零售业商圈的发展分析

4.2.1 贵阳市商圈介绍及发展变化

4.2.2 贵阳市商圈发展的新特点

4.3贵阳市零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3.1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与发达地区城市的差距

4.3.2 促进贵阳市市零售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五章 贵阳市零售业业态发展分析

5.1贵阳市零售业态总体分析

5.1.1 贵阳市零售业业态的发展特点

5.1.2 贵阳市零售业态发展分析

5.1.3 贵阳市零售业态发展重点和方向

5.2贵阳市百货店的发展

5.2.1 贵阳市百货店业态发展状况

5.2.2 贵阳市百货店的发展现状分析

5.2.3 贵阳市百货店业态发展建议

5.3贵阳市购物中心的发展

5.3.1 贵阳市购物中心业态发展状况

5.3.2 贵阳市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

5.3.3 贵阳市购物中心业态发展建议

5.4贵阳市便利店的发展

5.4.1 贵阳市便利店业态发展状况

5.4.2 贵阳市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分析

5.4.3 贵阳市便利店业态发展建议

第六章 贵阳市零售业的连锁经营

6.1 连锁经营的定义和特征

6.2 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概述

6.3 贵阳市零售业的连锁经营状况

6.3.1 贵阳市连锁超市经营发展概述

6.3.2 2012年贵阳市连锁超市经营状况分析

6.4 贵阳市连锁超市发展建议

第七章 贵阳市零售业的电子商务

7.1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特征

7.2 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概述

7.3 贵阳市零售业的电子商务经营状况

7.3.1贵阳市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7.3.2 贵阳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2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 横跨黄河南北两岸, 是一座商贸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 。近几十年, 洛阳以国际牡丹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经贸洽谈会为纽带, 经济贸易迅猛发展。洛阳零售业也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洛阳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洛阳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零售业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一些本土零售企业迅速成长, 并具备了相当的实力。随着市场经济转变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各种新兴零售业态相继出现, 它们与传统的零售业态并存, 这使得洛阳零售业形成了业态竞争多元化的局面, 极大地推动了零售业的发展。

1. 零售业规模迅速壮大

从2006年到2010年, 洛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绝对数逐年增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扩大, 具体数据见下表。这些数据表明近些年洛阳零售业的发展规模迅速壮大, 零售业在洛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数据来源:洛阳市备年统计年鉴

2. 零售业态升级、竞争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大型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零售专业店、一站式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业态相继出现, 这打破了原来由单一的百货商店为主导的业态结构。新旧零售业态、不同的零售商业组织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同时, 又相互补充, 完善了洛阳的零售业市场。在新兴零售业态当中, 连锁超市大放异彩, 发展相对较快。如洛阳本土的连锁超市企业“大张实业”。目前, 大张仅在洛阳市区就有30多家店, 县及周边城市也有它的店。

3. 国内外零售企业纷纷抢占洛阳市场

按照“入世”的承诺, 从2004年12月11日起, 中国全面放开外资在华投资零售业的地域限制、数量限制和企业股权的比例限制。这就意味着外资零售商可不受店面数量的限制和影响, 在中国任何地方开店。2006年5月家乐福率先在洛阳开店, 接着沃尔玛也进驻洛阳。与此同时, 国内的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也强势入驻洛阳市场, 如王府井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等。

4. 零售连锁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

高度信息化是零售连锁企业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 洛阳的零售企业普遍应用了条形码技术, 采用POS机结算系统, 并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极大地提高了零售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例如, 大张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第三方开发了自己的ERP管理信息系统和DMS物流配送系统, 对各个门店实行商品统一配送。

二洛阳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1. 零售业态经营模式单一, 缺乏竞争力

目前, 洛阳市新兴零售业态发展迅速, 特别是大型超市。大部分企业搞单体经营, 即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 零售业态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表现突出。部分零售店面定位同质, 商品档次也雷同, 就连商品陈列、摆设也大致相同, 片面地追求“大而全”, 忽视了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和自身特色, 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性也有所增强, 对商品品种、花色、质量、价格、购买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提高, 让人们花在购物上的时间增长, 购物、娱乐、休闲等需求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零售企业应充分考虑人们在购物时出现的各种需求。

2. 零售业态分布不均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 洛阳市现有零售业态的分布不均衡, 结构也不合理。从结构上看, 现有零售业态多集中在大型超市和专业性商店。从分布上看, 个别地区卖场布局过于集中, 造成零售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这导致了现有的有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削弱了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如西工区在不到两公里的中州中路两侧就集中了中央百货、天盛壹佰、王府井百货、时代购物广场、新都汇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另外, 这些零售业态的布局大多放在城市中心区和传统的商业中心, 在稍偏辟的城郊及周边乡镇, 居民购买快速消费品仍旧依赖传统的杂货店。

3. 零售业面临批发市场的冲击

洛阳市区内的副食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洛南新区刚开业不久的宝龙国际批发中心等批发兼零售的市场以其低廉的价格, 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多种不同品质的商品, 便利的交通条件等优势迅速占领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内心和市场, 也迅速抢占了零售企业的零售市场份额。

4. 零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专业人才缺乏

自新兴零售业出现以来, 零售业的竞争空前加剧。各种零售组织为了争取更多的销售额往往很重视零售业态“硬件”的建设与完善, 忽视或是放松了对“软件”的建设、培训与监管。个别零售经营者认为零售服务就是简单劳动, 不重视岗前、岗中培训及继续教育, 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这造成了洛阳市零售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专业素质较低, 专业性人才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三洛阳零售业态发展趋势分析

1. 零售企业经营规模化

零售企业通过重组经营体系、连锁经营模式等方法来达到零售经营的规模化目标。规模化经营是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 也是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它可以帮助零售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 降低进货成本, 节约管理费用;帮助零售企业增强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 避免陷入恶性竞争。

2. 开发自有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

零售企业需要创新, 开发自有品牌从根本上改变了零售企业经营的被动局面, 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忠诚度。自有品牌的开发具备一定的难度, 洛阳市的零售企业可从基础消费品入手, 如食品。

3. 深层挖掘消费者需求, 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

每个处在竞争中的零售企业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 要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持敏感度。针对目前消费者在购物、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洛阳的零售企业应充分考虑。加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如娱乐设施的建设、引入便捷的餐饮、增加停车泊位等。

4. 合理布局,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零售业态的布局要深入分析人口居住特点、消费需求、交通体系等因素, 保证与相关产业发展相配合, 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配置。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农民的消费能力迅速提高, 农村商品市场购买力持续增强。由于外地零售企业对洛阳地区的农村市场不够了解, 轻易不会向农村市场扩展业务, 这为洛阳本土零售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契机。洛阳本土零售企业可依据自身优势, 深入分析本地农村的人口特征、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信息, 努力探索合适的零售形式, 逐步向农村市场渗透。例如, 可以把综合性连锁超市开到城乡结合部、县城或乡镇中心, 把丰富的商品、良好的服务品质和先进的管理带到农村, 改善农村零售业分散经营, 规模效益差, 流通效率低等状况。

5. 开发农超结合“一体店”

目前, 洛阳市区内的连锁超市、社区店等都有出售新鲜果蔬, 但相比便民菜场或蔬菜服务部的菜品, 超市内的果蔬虽然品种还算齐全, 但价格仍显偏高。为了更好地方便市民, 同时开拓新市场, 本土零售企业可创新经营模式, 探索开发农超结合“一体店” (只销售新鲜蔬菜、水果及少量副食辅食) , 同周边农村果蔬生产商签订合作计划, 减少中间环节, 直供农超。这样既保证了果蔬价格的相对低廉, 让零售企业降低了果蔬商品的供应成本, 又为零售企业带来了大批量客源和良好的声誉。

6. 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全社会需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 注重培养具有现代流通管理、零售管理和营销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解决零售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洛阳零售企业本身也应增强人才意识。另外, 鼓励零售企业与洛阳市高校的经管院系开展培训合作。一方面通过学以致用的模式让在校学生到零售企业参与社会实践, 将其所学奉献给零售企业, 实践结束后, 零售企业可根据合适的人才待遇和职业发展规划留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通过合作, 零售企业将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的高校教师请进企业为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从而提升基础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 零售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员工培训及升迁发展机制, 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对外开放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 洛阳零售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外地和外资零售企业的迅速涌入, 洛阳零售业在高速腾飞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研究, 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是保证洛阳零售业今后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业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肖怡.零售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刘星原.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兼析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力[J].当代经济科学, 2006 (4)

[3]郝思源.浅析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1)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3

然而企业是否已能坐享其成?

答案是否定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市场虽然无限大,行业的淘汰赛却仍在无情上演,而且永远也不会停息。

零售市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市场时刻在变化,更大的变局正在悄然孕育。而2010年或是行业发展的分水岭。这也是我们把下一个10年定位为3.0时代的主要原因。前20年的1.0与2.0时代,我们更多是在摸索与模仿中前行。但在3.0时代,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我们该如何应对?零售企业拿什么去夺取未来?我们时刻都在呼喊创新,但如何将创新中的点滴真正转化成竞争优势?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需要足够的智慧去谋划未来。

我们不敢揣测10年后的零售业。但对于即将到来的2011年,总有那么一些脉络、规律可以梳理与追寻,作为行业的一份子,我们希望,企业能够从这些梳理的轨迹中,找到前行的正确方向,坦然迎接挑战。

预测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根据最新的连锁百强数据,2009年连锁百强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与上年基本持平。但这不代表行业整合已趋停滞。相反,行业、企业间的整合将会愈加激烈。2009年、2010年两年,由于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忙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扩张步伐相对放缓。2011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

事实上,2010年中国零售市场的并购整合仍相当活跃。仅拿3月份来说,中国市场发生并购42起,其中零售行业就有21起,占总数的50%。此外,年销售超过1000亿元的“超级企业”正在逐步增多,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现象愈见明显。再加上这些零售巨鳄们对市场特别是二三级市场的瓜分,以及目前对四级市场的渗透正在加速,如果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内外资巨头前几年扩张的“疯狂”速度就将再度被启动。

外资从沿海省份的二三四线城市向内陆省份纵深挺进,抄底中国零售业的意图更加明显,这将对中小零售企业特别是地区性的零售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一点,从2010年家乐福并购河北保龙仓、物美收购天津易初莲花等就可见一斑。面对2011年的形势,不同阶段的企业应采取不同手段,予以应对。

预测2:城市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重要转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接近6.5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的存在。

城市化进程给零售业的利好不仅会体现在2011年,甚至会持续数十年之久。我国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为零售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春天,是零售业开疆辟土不可多得的契机。很多城市目前根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确定了许多的区域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副中心。

这些规划中的或者已经在建设发展中的区域商业,会逐步向“多心多点”的格局转变,区域化消费将成为主流。零售企业不仅在开店拓展上会有更大空间,城镇化也会为商业地产带来巨大机遇:区域零售商大可利用自身资源,把握其中商机,以“商业+地产”模式推进当地流通建设,争夺市场份额。

预测3:区域后零售发展成焦点

在占据区域市场优势后,区域零售商再度遇到发展瓶颈,困惑甚至比几年前的“盲目扩张时代”更多。随着区域市场的日趋饱和,众多零售企业如何成功突围,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区域外发展空间,避免成为“瓮中之王”,在“区域为王”后的2011年甚至以后几年内,都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很多优秀的区域零售商如步步高、福建永辉、山东家家悦、武汉中百等,都开始向区域外扩张。河北北国股份也在2010年切入山西阳泉。一些零售商甚至重新开始迈出全国扩张步伐。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区域零售商在卖场环境、陈列布局、气氛营造、促销手段、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与零售巨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但突围之路还任重道远。一个例子是,武汉中百进军重庆已达数年之久,却长期亏损,至今尚未盈利,可见区域零售商突破之艰难。

不过,北京华冠依托加盟国际SPAR一举从房山郊区跨入朝阳区借助外力的做法,倒值得同行效仿。同时要指出的是,区域市场仍然有潜力可挖,关键在精耕细作。而且,要吸取几年前盲目全国扩张的教训经验,与其在无把握的情况下走出去,不妨审时度势,采取联合、合作、加盟等各种方式,降低风险,伺机突破。

预测4:传统零售商遭遇网络强劲挑战

2007至2009年国内网络零售额年平均增长约117%。2009年网络零售额达到2586亿元,2010年的网络零售规模有望超过4500亿元。网购模式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虽然它存在所谓的“带际”问题——集中在18到34岁这一年龄段,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已开始成为消费主力,网络零售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国内网购用户规模、单个用户支出均呈增长态势。

2011年,网络零售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毫无疑问,这将给传统零售商带来竞争压力。尽管在一些生活必需品上,电子商务短期内还难以取代传统零售商,但在更多的百货类商品上,传统零售商既有的市场将会被更多的网络零售商分食。当然,2011年传统零售商的业绩不会因此受到特别明显的影响,但挑战已然存在,仍有必要高度重视并探讨应对之策。

预测5:零售商触网叫座难叫好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商务部提出“十二五”期末,力争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预计2013年网购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巨大的发展空间、快速的大趋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和品牌生产商以及其他力量积极地发展网络零售,这将成为零售渠道之争的新战场,2011年,零售商“跑马圈地”除了陆地,也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空中”。

包括沃尔玛、家乐福、TESCO、国美、苏宁、大商在内的很多大型零售商都已经开通了网络零售业务,众多区域零售商也表示出了浓厚兴趣,跃跃欲试。事实上,传统零售商开拓电子商务有很多优势: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较好的信誉、丰富的商品结构、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遍布各地的实体网络和相较于目前国内许多B2C网站来说更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然而,2011年尽管可能掀起零售商触网潮,但却会叫座不叫好。

因为网络零售除了需要具备上述优势,对技术要求更强,在营销From EMKT.com.cn技术、消费者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方面都与传统零售完全不同。此外,传统零售商进军网络零售尚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传统零售商对开展网络零售的业务方向和定位不清。很多企业仅将网络零售看作业务的补充,可有可无,可以“试水”看看情况,效益好就做,不好就关掉。战略与战术上的双重轻视,不会给2011年传统零售商进军网络带来太大效益上的改观。

预测6单一业态格局生变

做精、做专、做深、做透的战略,曾经主宰零售业很长一个阶段的发展。但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单一业态的生存方式正在逐步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多元业态发展的黄金时代。

很多以超市为主要业态的零售商现在都朝购物中心模式发展,这一点在区域零售商身上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一些超市企业尝试涉足百货、餐饮、美容美发、影城等不同领域的业态,以满足当地顾客的全面需求,取得良好业绩,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甚至有区域零售商有计划切入整条商业街的全面运营,而包括沃尔玛、家乐福、TESCO、麦德龙在内的外资巨头也都纷纷从大卖场业态向购物中心、便利店、电器专卖店等业态延伸。而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也证明,在明确主业并优先发展的情况下,适当地去创新和开拓其他领域,使自身的商业功能更加完善,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出“组合拳”的优势。这的确是一条符合时下发展潮流的可行之道。

2011年,尚未行动的零售企业如实力允许,大可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或许能为未来发展找到新的“绿洲”。

预测7:外资企业在华将呈两极分化

领跑中国长达15年后,家乐福疲态尽显。

截至2010年10月,家乐福中国全年25家新店的计划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而且还失去了门店数量及单店销售两项保持多年的冠军头衔。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7年至2009年数据,家乐福的销售增速、门店增速、单店收入三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比家乐福情况更糟的是卜蜂(易初)莲花,其撤出天津,各地市场份额也被竞争对手进一步打压,再加上长年的不盈利,显然不堪重负。而与此同时,沃尔玛、大润发、TESCO、乐天玛特等却在一路高歌猛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10多年前只要是个外资企业就可领中国零售市场一方风骚的时代已经过去。外资零售商在华将逐步朝两极分化发展,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一样将被淘汰出局,发展了近20年的中国零售业已经初步有了这份底气。

2011年,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预测8:上游厂商争夺流通渠道

上游厂商对终端渠道的觊觎一直没有放松。在零售商正通过农超对接、海外直采等方式寻求供应链变革以应对未来竞争时,2010年,一些生产巨头正悄无声息地向零售渠道延伸。

这其中,江西农产品生产巨头正邦集团采用的是并购、整合当地小零售企业而渗透的方式;中粮集团则用150亿元整合猪肉产业链以及千万元投入悦活果蔬汁,开设上百家直营店,并推出了食品商务网站——我买网,销售自己的产品;黑龙江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也欲在全国开100家连锁店;娃哈哈集团也在河南准备开出shoppingmall,进军零售业,并将在未来3至5年投建100个购物中心……

这一现象在2011年乃至更远的未来会更频繁。生产商在与零售商合作中也在学习零售业的经营之道,期望掌握渠道、拥有话语权。一旦这些企业尝试成功,会激起众多上游厂商的兴趣,导致更多生产商涌入零售业,这将给零售商制造新的强大竞争压力。因为生产商本身具有上游产业链优势,一旦把生产、分销、零售成功结合,将把控供应链的全程环节,具有零售商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不过,与零售商切入上游生产领域一样,生产商的零售之路也不会过于平坦。零售商尚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竞争。

预测9:二三线城市高端市场趋

热 高端超市近几年在一线城市风靡,很多零售商也都纷纷瞄准高端消费人群,推出精品超市,加大进口商品比例,提升服务品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端市场将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部分二三线城市也具备高端市场的开发潜力。比如,在石家庄市,北国股份就开出“精致生活馆”,安徽红府超市也推出“嘉年华”超市等高端品牌,开辟了当地的差异化经营蓝海,引起业界关注。

可以预见,2011年,二三线城市甚至发达地区的四级市场的本土零售商也会将目光投入高端消费人群。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高端超市都无法取代大卖场、综超、生活超市等主流业态,因为高端超市这一业态的受众目前在中国市场过于狭窄,更多的是为补充和完善市场的缝隙需求,而不是满足大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换句话说,这是对细分市场进一步的补充,而不可能是替代或是革命性的颠覆。传统业态的主流地位仍将长期保持。

因此,高端超市不乏为企业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但至少在三五年内,不能成为主要方向。此外,高端超市对供应链的要求也更高,大多数零售商连有效的供货渠道都难以完善,更勿谈直采。这也必然造成尽管企业可以开出高端门店,却很难形成特色、难有核心竞争力的局面。

预测10:供应链变革继续深入

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毋庸置疑,供应链的变革在2011年将继续深入。因为这关系到零售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不夸张地说,供应链变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零售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生死存亡。

压缩供应链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趋势只会更加突出。除了农超对接在历经数年探索实践后会更水乳交融、加快开发自有品牌外,从联营转向自营的步伐也将在2011年提速,直接采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区域零售商对配送中心的建设将会掀起新的热潮。同时,零售商开始尝试从海外厂商直接采购,这给国内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也将使供应链的变革呈现更多元化的态势。

此外,在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安全、新鲜的今天,冷链物流作为供应链末端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受到零售商的重视。武汉中百等企业均斥资数亿元,启动低温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这将让零售商的门店提档升级驶入快车道,生鲜经营将进入冷链时代,这也意味着生鲜冷链竞争进入了新阶段。

预测11:“绿色零售”亟需转化成竞争优势

在全世界一片“低碳”呼声下,零售业也呈现出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在门店建筑、装修、选址、商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配送及业态等方面,均以节能、低碳为核心进行变革。大部分零售企业设置了专业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整体节能工作,对门店的节能改造也愈加积极。

但由于节能改造资金多由企业直接投资,缺乏其他融资渠道,企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2010中国零售业绿皮书》显示,53.5%的企业希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32.6%的企业希望有政府补贴,由企业、政府、经营户相结合,或与厂家共同承担等其他方式;只有10.5%的企业考虑全部由企业承担节能费用。可见,在这方面,政府补贴及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是“绿色零售”能否大踏步前进的关键。

此外,如果一家店改造需要投入500万,100家店则需要5亿,而收回投资需要较长时间。对本土零售而言,与其花5个亿去改造,不如拿这笔钱去拓展新店更具诱惑力。因此,2011年,“绿色零售”依然是主流,但行业和企业更应该去思考如何将“绿色”转化为真正的竞争优势。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也能使企业收获实实在在的效益,变被动绿色为主动绿色。

预测12:互联网营销将更受重视

2010年,中国零售企业再一次感受到了网络的巨大影响力。中国新一代的消费者非常熟悉网络,除了网络零售,开设网络商城,零售商更应该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

因为,中国的网络力量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媒体。传统零售商要充分认识并了解网络营销,加强网销力度,利用网络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销售业绩,并要充分通过网络与消费者互动沟通。

除了自身建设外,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QQ、MSN、博客、微博甚至时下正广受网民青睐的团购网站进行营销。

如果利用得当,网络营销完全可以将传统零售商的品牌优势、顾客忠诚与网络的便捷性和消费者的网购习惯进行高度绑定。这样既可避免客源流失,还能在无形中扩张商圈,突破传统商圈的束缚。中国零售企业的营销方式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手段相对单一,而改变,不妨从互联网营销开始。

预测13:人才瓶颈进一步凸显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零售业已经不差钱,但是相当差人!多年过去,零售业缺人的现象却没有得到缓解。尽管每年毕业上百万大学生,零售企业每年也在招聘大学生,并且加强储备人才,但人才问题却一年比一年更为严峻。

这一问题在2011年会进一步凸显。好的采购人员、店工、基层管理人才等依然是行业争夺最激烈的人才。同时,随着零售商开辟高端超市或主题超市,拓展网络零售,这些企业本不具备的人才显然很难从内部培养,从外引进也没有良好的方式和途径。一些触网的零售企业需要大量招聘了解互联网的技术、运营、销售等各类电子商务人才。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讲,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而且,在零售行业的业态、营销手段、技术设备等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也较以前更高,拥有一专多能的专门针对零售业的复合型人才尤为匮乏。此外,零售行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所以造成了技术知识的流失和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高额成本。因此,需要再次强调的老生常谈是:如何在培养人才、寻求人才的同时,更好地留住人才,这是至关重要的。

预测14:资本对接愈加紧密

资本对零售业热情高涨已持续数年,零售企业也对资本频送秋波。2011年,零售企业与资本的对接与以往相比会更频繁,风投(VC/PE)与零售商在各种场合的直接与间接接触的机会也会更多,双方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合作意向也会有所增强。

一方面,投资机构和证券市场普遍看好连锁零售题材。目前,几乎每一家稍具规模的连锁零售企业,都会会受到众多风投的集体“骚扰”。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尤其是区域零售商受到突破困惑,也有意向借资本的力量实现再度腾飞。

但问题是,太多的连锁零售企业想着尽快上市。尽管每年都有与风投成功对接的企业,如红旗连锁获九鼎投资1.5亿风投;每年也有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零售商,如人人乐深交所终圆上市梦。然而,也有岁宝百货、上海徐家汇商城等零售商上市征途受挫搁浅。这给企业敲响了警钟:证券市场也会对零售商亮红灯。

数万家零售企业里能够最终实现上市梦想的毕竟屈指可数。中国总共也才几千家上市企业,分配到连锁零售企业头上的配额就更少。更要提醒行业与企业的是,风投等资本也不会雪中送炭,国美控制权争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此,在资本过分的热情面前,零售商一定要保持清醒,量力而行。

预测15:商业地产快速增长

2010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新政,使住宅市场投机行为被空前打压,从首付、利率、回报率等方面看,商业地产明显优于住宅市场,因此,国内地产商在2011年会更多重视商业地产。

在商业地产的投资运营中,良好的规划及设计成为盈利的先决基础,也是近年来商业地产关注的重点与热点。这方面,零售商较开发商更有优势。在二三线城市,很多零售商也都涉足商业地产,但大多都是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要前提,却也不排除由于商业地产的诱惑过大的因素。

2011年会有零售商将主力精力转向商业地产。不过,零售商进军商业地产的风险也不少,因为零售业毛利较低,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地产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有实力的零售商在区域市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切入,实力弱的企业则切忌轻易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以免“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个别零售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开发大型商业地产,却在招商上陷入僵局,造成骑虎难下的现象。

预测16:“车轮商业”开始发力

香港为何成为购物天堂?地铁商业功不可没。而在中国内地市场,地铁商业的范畴显然太窄。零售商将面临的是一个“车轮商业”的时代。但是,车轮商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目前中国在这方面极度缺少专业的人才。

不过,企业已经有所动作。如浙江银泰百货将在5年内在北京地铁沿线开设10家购物中心。2010年1月,银泰百货与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北京市场,京投银泰主要承担北京基础交通设施轨道的投资工作。与京投银泰合作后,银泰百货将拥有在京投银泰投资的地铁站站口附近经营商业设施的优先选择权。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投入的4万亿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各地公路、铁路、机场等工程正陆续完成,南京、杭州、长沙、广州、重庆等城市都在建设地铁。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工,配套的商业项目也会随之建成,更多的商业机会也将展现在零售商面前,很大程度上缓解零售商网点拓展上的困扰。2011年,会有更多的零售商去争夺这一宝贵的商机。

预测17: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

尽管《食品安全法》已经出台,但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而这一现象在2011年可能得到有效遏制。因为政府已经痛下决心,严惩食品安全问题的涉案人员,甚至不惜处以死刑。

2010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外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累犯、惯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以及销售金额巨大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要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彻底剥夺犯罪分子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对与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的职务犯罪分子一般不得适用缓刑或者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违法成本的大幅增加,将促使企业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此外,零售商也对食品安全负有重要责任,在国家和社会全面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无论是零售商和生产厂商,都会将这一问题进一步上升到战略高度。

预测18:IT、设备供应商须随需应变

随着规模的扩张和门店升级,零售商将更多利用IT技术,降低物流成本。因投入方式和利益分配等原因而长期未能广泛应用的ECR系统会受到零售商和供应商的重视。

零售企业“千店一面”的购物环境,已使消费者感到麻木,要想燃起消费者购物激情,激发新的需求,只有改变和创新,努力开发新的概念、新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而体验化消费将是零售企业概念、形象创新的发展趋势,零售商在营销上将更倾向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式消费,自助收款机、自动条码打印包装机、语音分栋物流……一些零售企业开始采取更多的新技术来提升效率,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零售行业的变化也将促使IT和设备供应商不断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本土的IT、设备供应商。惟有及时发现这一变化,从现在开始研发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得到零售商的青睐,否则将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预测19:奢侈品牌大举进军二三级市场

截至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 ,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日本。中国拥有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的潜力。

奢侈品品牌不再将一线城市视为惟一,而是大举进军二三级市场。欧米茄在全球只有20家旗舰店,但有14家在中国,除了香港、北京、上海,大多开在鞍山、温州、昆明、大连等二三线城市;LV在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南宁等二三线城市全面开店;GUCCI计划2010年在中国开设13到17家新店,大都开在二线城市,增幅创纪录地突破100%。

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因为煤炭、石油、房地产开发而新富起来的人们不在少数,而某些行业的员工收入也是堪比一线城市,他们共同支撑了奢侈品牌扩张的基础。二线城市对奢侈品价格接受程度和一线城市已经相差无几。

调查显示,54.6%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认为价格不影响他们对奢侈品的购买,仅比一线城市低4.3%。可以肯定的是,2011年,奢侈品牌对二三级市场的覆盖还将加速,甚至会进入四级市场。

预测20:新兴消费人群再促创新

看看李宁这个品牌在口号与理念上的改变就知道迎合90后的重要性。可以说,抓住了90后,就抓住了未来市场的商机。与前几年零售商关注的80后一样,90后也开始陆续步入社会,成为消费主力。这个更崇尚个性的群体,有着与80后、70后完全不一样的消费习惯,他们舍得花钱,敢于尝试新事物,善于利用消费行为将自己包装成非主流。而对零售商来说,基于90后消费者的消费研究尚未起步。

因此,2011年,零售商应尽早动手,深度挖掘“90后”这一黄金消费群体。

对于这一群体,专家认为,只有深入挖掘他们的消费特点和个性化元素,并将这些个性化元素与企业的品牌、营销方式等密切融合,塑造企业的个性化特点,创造同年轻消费者在精神上的契合和心灵上的共鸣,培养他们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才能拥有未来的强大主流消费群体市场。零售商必然会有针对性的创新和调整。

优质发展分析报告撰写提纲 篇4

一、资源配置评估有以下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具体包括:

(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二、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有以下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15项指标均要达到要求。具体包括:

(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二)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三)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四)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五)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六)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

(七)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八)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九)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

(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

(十一)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十二)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十三)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

(十四)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

(十五)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

三、教育质量评估有以下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9项指标均要达到要求。具体包括:

(一)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

(二)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三)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四)全县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五)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六)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

(七)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八)无过重课业负担;

(九)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我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调研提纲 篇5

一、我市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是否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制定专项规划?

二、我市是否对传统村落人文历史和历史遗存进行全面普查?是否建立了大数据?

三、我市传统村落申报授名挂牌方面做了那些工作?有哪些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四、有关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统筹协调情况如何?

五、对我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各有哪些瓶颈?有何对策建议?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6

(调研提纲)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为装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方法,具有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达农业。宜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只有走现代农业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我市目前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市农业生产现状及问题

㈠结构调整速度快,但产业效应未放大

调研我市柑桔、茶叶、畜牧、水产四大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找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科学方法分析各产业发挥的效益情况,并说明还有多大的潜力等等。

㈡科技推广有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在简短总结近几年农技推广成效的前提下,找准我市农业科技入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对称的突出症结。

㈢产业化经营起步早,但企业的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

分析我市现有2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现状,产值与利润构成以及带动农户的能力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㈣农村经济组织不少,但服务功能比较单一

调研我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各种组织形态、服务方

1式、内容、效果,解剖存在的主要问题。

㈤各类培训常年展开,但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

了解全市培训农民的方式、内容及效果,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标准,找出其症结之所在。

㈥市场农业观念逐步增强,但始终跳不出传统农业的怪圈。

调研领导及基层相关人员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状况,找出并分析传统观念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㈦基础设施建设迅猛,但零星发展,缺乏整体推进 了解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公路、水库、良田、渠道等)慨况,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一年来存在的投入、规划方面的问题,分析各自为阵,不能塑造宜都农村整体形象的弊端。

二、发展宜都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㈠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

在新形势下,必须用崭新的现代发展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把握“两个趋势”的判断,站在统筹城乡的高度,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把农业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中统盘考虑,跳出农业抓农业。要让先进的工业思维、技术和装备“内植”于农业。

㈡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我市近几年花大气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标准农田,但总体上基础设施还不健全,设施装备档次不高,旱

涝保收农田仅占六、七成。要围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争取更多投入倾斜“三农”,调动全社会的投资热情,以设施武装农业。同时,结合一些项目的实施,构筑现代农业生态保障。

㈢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要针对我市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普及率低的现状,把科技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以农民素质提高为基础,以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为核心,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

㈣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

核心是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着力增强我市农业主体的创造力。在主体的企业化、农民的组织化、经营的产业化和产品的品牌化上下功夫,全面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类经营大户,全面整合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构筑各环节相互连接、利益协调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㈤用坚强的执法手段保障农业

要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稳定并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积极引导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推进财务公开,巩固税费改革成果。

三、加快宜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㈠突出质量品牌,做强主导产业

围绕我市柑、茶、畜牧、水产四大产业如何做强,提

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具体工作如何开展,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目标,怎样发挥现代产业的功能等等。

㈡立足科技支撑,加快成果转化

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1、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怎样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到实处?如何建立以技术员指导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3、如何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

4、怎样发展农业机械化?

㈢提供政策保障,健全投入机制

1、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如何建立?

2、农业支持补贴制度怎么健全?

3、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发展农业保险等)。

4、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㈣强化社会服务,全面放活人才

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放活人才,如何强化社会化服务提出具体方案,包括人才怎样放活、服务组织的多种形式、服务的内容等等。

㈤完善市场流通,发展物流产业

1、根据宜都实际,采取什么财税措施,支持农村流

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

2、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服务?怎样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3、怎样加强大宗农产品的调控管理?

4、如何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㈥做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

如何围绕龙头企业做精,提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的具体方案,包括怎样构建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问题。

㈦坚持体制创新,深化农村改革

1、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有利于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7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一)政策分析

1.现行国家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分析现行国家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管理规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及政策滞后、缺失等),并提出建议。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教育政策和规定的分析

分析当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政策、规定、实施办法(包括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及政策滞后、缺失等),并提出建议。

3.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分析

分析行业政策、规定及相关措施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包括导向与制约等),并提出建议。

4.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政策等现状分析,并提出建议(1)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等的发展定位(2)学校是否将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等纳入学校统一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

(3)继续教育开设的主要专业是否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

(4)学校师资、设备、教学场所等教学资源是否用于各类继续教育(5)学校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科研、教材、资源建设等是否纳入学校的统一考核、奖惩和职称评定等管理范畴

(6)继续教育师资情况(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7)继续教育管理人员情况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招生、收费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招生情况的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招生与入学情况。

(2)函授、夜大学生源结构分析。应届毕业生/在职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分析;生源从业情况分析;生源年龄结构分析

(3)招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函授、夜大学收费情况的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的收费政策、标准及存在问题分析

(2)函授、夜大学学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分析,重点调查函授站的分配比例和使用情况

(三)函授、夜大学重点问题分析

1.开设的专业是否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开设专业的审批备案情况 2.开设的课程和全日制普通教育同层次同专业课程的比较分析

3.函授、夜大学师资情况和教师施教情况分析(重点调查函授教育中主办学校派遣教师占面授教师的比例,每门课的面授学时数是多少)

4.函授、夜大学教材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校内图书资源、实验资源的情况

5.函授站依托设置单位性质

6.函授站在教学过程中职责落实情况

7.函授教学模式及实施情况调查和分析,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教学环节控制及落实(自学、面授、辅导、实验和实践教学、学习小组活动、作业、考试、毕业论文等)。

8.夜大学教学地点的分布情况分析:校内/校外;本地/外地 9.毕业条件、学位授予条件以及毕业、学位授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四)非学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学校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

2.学校非学历培训项目的来源分析(含学校自己开发项目、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发项目和学校接受委托项目等)

3.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层次及培训对象的结构情况。知识普及型、服务型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型、高层次继续教育等

(五)中外(境内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1.项目类别、项目主导权及证书的性质(学历/非学历/国内非学历、国外学历;中方主导/外方主导/外方代理人主导)

2.项目批准机构

3.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外教为主/中方教师为主/中外教师混合教学;全脱产/业余等)

4.学生来源分析(应届高中专毕业生/往届高中专毕业生/在读高中专学生/

在读高校学生)

5.与国内其他教育形式兼读情况 6.学制、学费及分配情况

(六)需求调研

基于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本校未来三年的需求情况 1.未来三年学历提升教育的需求

2.社会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人才结构变化等带动的本校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8

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代表

项目名称: 主办单位: 企业性质: 法人代表: 1.2 建设地址和性质

建设地址: 项目性质: 1.3项目建设内容 1.4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执行期: 投资概算: 经济效益预测:

二、项目概况

2.1行业发展背景及趋势 2.2 项目实施内容

2.2.1项目名称 2.2.2建设规模 2.2.3建设内容 2.2.4 建设地点

2.2.5 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2.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4 技术成果概况

2.4.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2.4.2企业研发能力概况 2.4.3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 2.4.4项目技术主要先进性 2.4.5与同类技术或产品的比较 2.5 技术工艺

2.5.1技术路线 2.5.2设备选型 2.5.3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2.6 项目实施条件

2.6.1生产技术条件 2.6.2原材料供应条件 2.6.3外部配套条件

三、建设用地及规划

四、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 4.1资源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4.2能源耗用分析

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项目地点环境现状 5.2环境管理 5.3环境保护投资

六、项目招投标方案 6.1编制依据

6.2招标范围

6.3招标的组织形式

七、投资估算及筹措 7.1项目总投资规模

7.1.1投资估算范围 7.1.2投资估算依据 7.1.3估算说明 7.1.4估算结果 7.2投资使用方案 7.3资金筹措方案

八、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8.1财务分析 8.1.1评价依据 8.1.2评价原则

8.1.3假定条件及评价方法8.1.4财务基础数据测算 8.1.5财务评价参数 8.1.6财务报表

主要包括:

附表1:投资估算表 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4:项目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5:项目总成本测算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估算表 附表7:现金流量估算表 附表8: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表9: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附表10:资产负债表 附表11:敏感性分析表 8.2不确定性分析

8.2.1定性分析 8.2.2定量分析(1)敏感性分析(2)盈亏平衡分析 8.3项目风险分析

8.3.1政策风险及规避措施 8.3.2 资金风险及规避措施 8.3.3技术风险及规避措施 8.3.4市场风险及规避措施 8.4项目经济效益

8.5项目社会效益

九、结论

十、财务分析表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9

一、金沙江区域沿线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形成背景。根据丽江市“十二五”交通专项规划和丽江市金沙江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工作方案》及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72号文件,《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丽江市金沙江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通知》,我局对一区四县涉及金沙江沿线的27个乡镇的交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了认真的调研,针对各区县所涉及的乡镇,在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的交通专项规划为背景,对公路建设、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交通运政管理、水运基础发展规划并撰写了调研报告提纲。

二、沿江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概述

交通运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发展性产业,也是社会性、服务性非常强的公益事业,是合理配臵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基础,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者环节的纽带。公路建设是为运输服务,同时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也是为运输服务的。水运基础设施发展,结合我市水电产业的发展,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充分发挥水运资源优势的原则。发展水运具有占地少、能源消耗及对环境污染小、运能大和运输成本低等突出的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加强与金沙江航运腹地连接公路、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

1益和经济效益,为沿江人民群众出行便捷快速脱贫致富的必要途径。

沿江涉及的27个乡镇的总量面积为10543平方公里,人口数为427994人、村委会195个,大部分的乡镇、村委会都比较落后,主要是交通不便所带来的。地理条件限制、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大。27个乡镇所在地都通了公路、路面有油路、弹石路、水泥路不等,195个村委会所在地也通了公路,但公路等级较低,有的是柏油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还是沙石毛路,路面状况差。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自然村所在地随着中央、省、市、区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向基层服务的政策,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三、交通基础实施规划

(一)交通基础实施规划的指导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明确交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按“统筹规划、分层分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路、站、运、安”一体化的建设原则,服从和服务于丽江市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全市综合交通体系,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交通公路建设投资规模、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的目标任务、交通运政管理、水路运输市场的培育、开发、管理、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规划原则

1、战略性原则

规划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着眼于我市“六大战略”的需要,立足于各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现代化网络,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1、全局性原则

规划不仅要立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且要立足于我市社会经济综合运输、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电站资源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全面发展的要求,要从全市和区域整体的利益出发协调好整体区域与局部的关系。提高区域交通基础网络整体效益。

2、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确定交通基础规划建设的发展规模。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水路建设、公路管养、运政管理等多环节衔接,有效配臵资源,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效率与公平原则

科学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关系。既要注重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率,又要满足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需要,也要加快农村基层的交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推进

城镇化进程,要注重公平原则,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城乡差别。

四、规划布局

1、逐步构建城际间快速现代化交通网络,支持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省会城市到我市政府所在地的整个交通快速化。整个规划始终贯穿于沿江区域区县、乡镇、的快速通道、建成科学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

2、公路建设规划布局以“十二五”交通专项规划为主。继续实施高等级公路(如:丽江-攀枝花、大理-丽江)连接经济干线、重点干线、一般干线、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提高路面等级。逐步通达自然村的公路通畅工程。

3、结合金沙江中游的电站发开,在公路不通乡镇村的公路。的村委会和自然村,继续实行乡镇船舶的渡运。形成库区后,加大水上运输的开发和投入,使沿江两岸老百姓出行便捷、安全、舒适,创造良好的和谐环境。

4、金沙江沿线跨江大桥的布局。金沙江沿线布局三座大桥。一座是以丽江市玉龙县奉科乡至宁蒗拉伯乡的跨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另外两座在永胜县仁和仁里河口处至大姚弯鼻跨江大桥及玉龙县大具桥至香格里拉永壳大桥。两座大桥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待建。

5、客运布局:有条件的乡镇,逐步建设客运站,村委会社会设立候车点,方便沿江老百姓的出行便捷。

6、航运布局:以水电站形成库区为基础。主要以“金安电站、啊海电站为龙头。形成一个建设一个所有库区逐步开发和建成。

(一)、沿江公路项目

1、沿江区域公路项目及投资以“十二五”规划为基础适度超前。重点以水电站建设沿江两岸进场公路为主,将沿线辖区公路连成一线,连接两岸临近地州(市)区县乡镇村的公路

4、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按国家标准执行,适度超前。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立项,按国家投资比例政策实施。主要依靠电站建设的支持,带动两岸的经济发展。预计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间1.2亿元。

(二)桥梁项目及投资规模

桥梁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批准后进快实施建设。投资规模(含在建和待建)预计在3.4亿元。

(三)航运项目及投资规模

根据交通部水运规划科学院、云南省航务管理局关于金沙江中下游航道规划和《云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金沙江中游库区的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航运项目形成库区的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待建。金沙江中游库区梯级电站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上报中。沿江中游

整个梯级电站投资规模预计在5.8亿元左右。项目完成后有利于拓展我市旅游发展空间和沿江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和正确处理好移民安臵,加快新农村建设。保持沿江两岸区域的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10

一、发展背景

雁峰区是衡阳市的工业重区和商贸旺区,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一)基础较好,环境优。我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外部主体基础条件很好。一是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境内城市干道、铁路、公路、水路集结成网。衡阳大道(西外环南线)、白沙大道、衡州大道、蒸湘南路、解放大道等城市干道纵横交错;107国道、湘桂铁路、衡枣高速公路、湘桂高速铁路等穿境而过;衡阳城区唯一的湘江千吨级码头坐落我区,城区的五座大桥就有三座跨越我区。二是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全区上下坚持用“硬”措施来治理“软”环境,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今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1234”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三产服务年”活动的通知》及《关于全面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立足科学发展,集全区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优化环境、抓项目、促发展。年内,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技术、用工等方面的难题达百余个,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需求很大,商机多。“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22.6%,货运量年均增长率突破12%。目前全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实现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势头较为强劲,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生产持续扩大,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物流需求规模愈来愈大、种类愈来愈多、质量愈来愈高,而工业的物流需求最为旺盛。一是传统支柱产业依附性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内以特变电工、金杯电缆为龙头的输变电装备产业,以亚新科、星马重汽为龙头的汽车(农机)及零部件产业,以紫光古汉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燕京啤酒为龙头的食品饮料产业,以云锦纺织、贝帝圣和波司登-叮当猫(在建)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已逐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亟需现代物流业的配套支撑。输变电装备、汽车(农机)及零部件两大机械装备产业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和依附更是明显。二是工业新城建设需求量大。当前,白沙工业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以机械制造业为龙头和主业的重工园,白沙洲工业园对钢材、重机等的吞吐量非常之大,工业新城建设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有力支撑。

二、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区物流业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其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而不“优”。全区目前共有综合性物流企业5家、货运企业20多家、仓储企业近10家、物流市场1个、营运性货车近2000辆,日均货运车流量突破200台,仓储、运输、配送和快递等业务发展平稳。但总体看来,我区物流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离现代物流业和“大物流”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有:规划不尽合理,产业布局散乱,未形成集群集聚态势;项目建设进展缓慢,除金果物流和快达物流全面投入运营外,衡汽物流、璐

辉物流、中电物流等其它综合性物流企业尚在建设当中,物流市场建设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软硬件装备陈旧,物流信息平台与网络服务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停留在“一间铺面、一部电话、一块黑板”的原始状态,其服务理念落后、服务规模太小、服务种类单

一、服务质量不高。

(二)“长”而不“强”。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狠推项目建设,我区物流业不断成长,但发展速度太慢,成长而不见强大。这一点,在综合性物流企业和物流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综合市场方面,以璐辉物流为例,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占地400亩,建成后可安排就业1000人、实现年利税5000万元,通过区委、区政府和项目投资方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已获得市政府的同意,但因相关手续办理时限长、成本高、难度大,项目至今尚未正式开工。物流市场方面,通过区委、区政府的积极争取,衡阳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已确定在我区建设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群、林牧产品市场群等大型专业市场,项目选址也已通过有关论证,但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上述项目至今仍未正式启动。

三、主要瓶颈

当前,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受以下四大瓶颈的制约:

一是观念瓶颈。企业观念落后,严重阻碍了整个物流业的健康发育。我区工业化起步较早,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先生产后流通”、“重生产轻流通”等落后观念,致使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形成了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闭合式物流产业模式,一些企业和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业对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巨大作用。终端配送、第三方物流等长期受到落后观念的严重挤压。

二是体制瓶颈。城区政府职能不全,完全没有物流项目的独立规划、建设权,而规划、国土、电力等相关手续极为繁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区委、区政府和投资方衡汽集团多方努力、积极争取,但仍未能使钢材交易市场落户我区,就是区级政府职能受限的一个显著例子。

三是资金瓶颈。一方面,区级财力有限,无法足额安排发展配套资金;另一方面,实力客商投资方向可选择性大,来我区洽谈项目的多,真正落实的少,资金引进非常困难。迫于资金压力,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群等项目至今仍然处在项目洽谈推进阶段。

四是人才瓶颈。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真正懂得物流理论,又能进行物流整合策划等的经营者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员、物流师和物流职业经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培育任务十分艰巨。

四、几点建议

针对实情,我局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全区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争支持,明方向。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倾斜、用地保障和资金扶持,为产业发展引导方向、提供支撑。

二是抓项目,促升级。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的抓手作用,结合实情,按照“策划一批,推介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原则,突出抓好优势项目的洽谈引进与建设培育工作,促进产业升级。

贵阳市零售业发展调研报告提纲 篇11

政法学院 2013级法学2班 刘玉良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对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出发,根据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发展特点,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为阜阳市市辖三区有序推进阜阳市养老体系建设提供方向。

关键词:养老机构 发展情况 问题 措施 规划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机构。为了全面了解阜阳市市区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情况,由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到阜阳市市辖三区开展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情况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阜阳市市辖三区的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养老机构的分布情况

据统计,阜阳市市辖三区共有养老机构68家,其中:颍州区25家,包括市区9家、辖区各乡镇16家;颍东区23家,包括市区2家、辖区各乡镇21家;颍泉区20家,市区2家、辖区各乡镇18家。(具体见下图)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分布情况2520151050颍州区92颍东区2颍泉区251623212018全部市区辖区乡镇

(二)养老机构的举办主体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举办主体主要有公办、民办两种类型。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包括国办养老机构(主要指由民政部门管理的老年社会福利院)、集体办养老机构(包括城镇集体举办的福利院、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是指由民间资本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养老机构。总体上看,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举办主体还比较单一,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市辖三区68家的养老机构中,11家由区政府举办,53 家由乡镇举办,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还为数很少,只有 4家。(具体见下图)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举办主体41153政府部门乡镇社会力量

(三)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

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和股份制等几种类型。和举办主体相关联的是,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公建公营为主,区政府举办的养老院、社会福利院一般都是事业单位登记,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乡镇举办的福利院(敬老院)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登记为事业单位的不多,但其性质仍然是事业单位的性质,一般都自收自支;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属于公建民营性质,如颍泉区的滴水梅老年公寓等,但为数还不多。股份制模式经营的老年机构在阜阳市市辖三区还没有出现。

(四)养老机构的登记情况

阜阳市市辖三区68家养老机构中,已经登记并取得养老机构许可证的有12家,其中颍州区有4家,颍东区有3家,颍泉区有5家;未登记的56家,在未登记的养老机构中,乡镇敬老院50家,政府部门举办的养老机构有4家,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2家。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登记情况分布图534未登记 56颍州区 4颍东区 3颍泉区 556

(五)养老机构的规模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规模总体偏小,三区68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4620张,平均每家床位数67.94张。其中规模最大的为颍州区的阜阳市老年公寓,共拥有500张床位,各乡镇的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大多为50张。

(六)养老机构的人员情况

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配置存在着人员数量少、年龄大、素质低等问题。一是数量少。全市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位工作人员要服务12名左右的老年人。如果将临时工排除出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拥有量更为有限。这种人员配置必然会使养老院中必要的技术分工无法形成,必须是一人身兼数职,才能做好工作。二是年龄大。全市养老机构负责人的平均年龄为 55.6岁,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3.5岁,年龄偏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素质低。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一般都是高中学历以下的。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中,只有少数人是护理专业毕业或经过护理培训,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业务知识。

(七)养老机构的设施

由于部分养老机构已开设多年,加上受场地、房屋条件和经营理念的限制,一些设施没能得到及时更新,显得较为陈旧,而无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的养老机构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满足不了入住老人户外活动和绿化的基本需要。同时,大多数养老机构医疗条件差,大多没有设立医疗服务站,老年人就医比较困难。

(八)养老机构收费情况

养老机构的收费主要包括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等,收费标准按照

属地原则进行管理,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由当地物价部门审核,对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性养老机构,其床位费和护理费等收费标准根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等,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单位自主确定。

床位费:养老机构按其机构性质划分,可分为福利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养老机构。福利性养老机构(即国办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服务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是指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服务机构;营利性养老机构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的养老机构,对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费根据每一个养老机构自身的设施条件,其收费标准按补偿成本原则确定,报同级物价、财政、民政部门核准并备案,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可根据实际成本适当高于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每个养老机构内部的床位费也有一定的差别,按房间设施标准收费。

护理费:需要护理的老人按物价局核定的分级护理费标准收费,各地收费标准有所差异。其中三级护理费每人在80-150元/月,二级在150-300元/月,一级在250-400元/月,特级在450-600元/月水平。乡镇敬老院按照护理等级、敬老院等级和服务内容等实际运营成本核定收费标准。

伙食费:各养老机构的伙食费标准不同,主要有包月和点菜两种形式,而且提供的伙食种类以及内容也有差异,伙食费一般每人在200-0400元/月。部分养老机构会将伙食费与床位费放在一块收取。

二、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机构登记问题。养老机构登记问题是目前阜阳市市辖三区

养老机构管理上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阜阳市市辖三区有56家养老机构未登记。由于未登记,养老机构就不能成为法人组织,这给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今后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不便。在调研中,我们着重了解和分析了养老机构未登记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民政部于1999年发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是养老机构登记管理的法律依据。但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福利机构的设置审批没有列入许可范围,也没有列入取消的范围,单位或个人要申办福利机构,如何来办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明确,使得养老机构登记法律依据,也缺乏具体操作办法。二是许多养老机构不符合登记条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养老机构是由一些老建筑物改建而来的,设施简陋,大多不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即使是新建的,也没有严格按照《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因此,许多养老机构不符合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安徽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安徽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此外,大部分养老机构不具有房产证、土地证,消防设施缺乏,很难取得消防许可证。三是一些同志对养老机构登记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够。有些人事部门和乡镇领导、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对养老机构登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养老机构登记可有可无,积极主动去登记的意识和行为缺乏。

(二)养老优惠政策问题。安徽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阜阳市出台了相关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些意见对促

进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政策,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养老事业的发展。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养老优惠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优惠力度不够。比如民福字〔2014〕16号文件规定,“财政部门对新建、扩建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50至100张、100至200张、200张以上的,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按照核对的床位数,分别给予一次性不低于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每张床位建设补贴”这一标准,较之于同类城市还是很低的。二是许多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各个相关文件虽然在税收、土地、信贷、水、电、气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优惠政策落实难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调研中发现,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除水电费执行民用价格外,床位补助、税费减免基本没有落实。公用基础设施中的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的免收以及减半收取通信费、视听费等政策也未落实。此外,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划拨费用远高于当地创办的民营医院、民营幼儿园;当养老机构向金融机构贷款时,利息等同于商业贷款,导致资金的筹集成本过高。优惠政策难以落实问题的存在,使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从而严重制约了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养老机构规划问题。目前,阜阳市市辖三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没有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三区没有一个养老机构建设发展总体布局规划,使得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人为性,也导致了养老机构的用地没法得到保证。受规划影响,一些开始筹建的养老机构却不能如期开工。此外,由于养老机构未能像学校、幼儿园、菜场等纳入

小区建设的配套规划之中,使得养老机构建设缺乏刚性规定,造成养老机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四)对养老机构的指导问题。目前,我国从上到下,政府机构设置呈倒金字塔型,上层机构设置比较健全,越到基层,机构设置越不健全。从福利机构管理来看,民政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在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都有专门的业务处室,但是到市级及市级以下的民政部门,都没有了专门的处室,使管理上明显得处在人手紧张的状态,影响了基层民政部门对福利机构的业务指导,养老机构的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老年人入院审核机制。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是公共资源,在目前供少于求的情况下,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为了体现公平,对哪些老年人可以占用这些资源,应该有一个审核机制。但据我们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审核机制。二是缺乏养老机构的管理标准。为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民政部曾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对老年人福利机构内部管理提出了具体标准,但阜阳市尚未制定符合本实际的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各养老机构更是没有具体的管理标准。另外,阜阳市虽然有护理收费标准,但却没有护理工作标准,使得老年人在缴纳了一定的护理费后,却不知可以享受哪些标准的护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对服务的监督和纠纷的处理很不规范。三是缺乏监督考核机制。对养老机构缺乏监督考核,养老机构在内部管理上缺乏目标和动力。

(五)队伍建设问题。养老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素质低、护工招聘难,培训少,待遇低等方面。首先是

管理人员素质低。大部分乡镇敬老院、部分市区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比较低,乡镇敬老院都是乡镇的一些二线人员和干部调整后不好安排的人员担任,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工作中缺乏前瞻性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次护工招聘难问题。由于养老机构的护工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收入低,本地人多数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当护工。养老机构不得不考虑招聘外地护工。然而,外地护工的流动性很强,基本上都留不住。频繁地更换护工给机构的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即使有护工愿意留下来,也因为本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等问题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第三是在职护工培训少。一般而言,各个养老机构在护工上岗前会进行3天的职业培训,授课内容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衣物换洗、褥疮护理、床上洗头等基本的护理技能等。然后就是边做边学,缺乏专业系统的职业培训,导致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单

一、档次较低。

三、解决措施

(一)强化责任。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政府扶持和推动是关键。毫无疑问,扶持和推动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养老服务规划、制定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加大基本养老服务投入以及养老机构规范管理等方面。

1、加强规划。一是制定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要按照统筹考虑,超前规划的原则,在科学分析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全市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制定养老机构发展布局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的原则,将养

老机构建设优先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科学统筹养老服务机构布局,合理配套各类资源,适度提出发展指标,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为未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预留空间。三是整合乡镇养老资源。按照盘活存量,发展增量的原则,对现有的乡镇敬老院等养老资源进行挖潜、整合,改变一乡一镇必须建一个敬老院的传统做法,按照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对乡镇进行划片区,按片区对养老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可以提升养老机构的档次,吸引更多的乡镇老年居民入住养老机构。

2、完善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的文件精神,结合阜阳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周边城市的做法,调整市政府《阜阳市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补贴与管理实施暂行办法》有关优惠政策,提高财政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力度。为了确保其他优惠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建议市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对银行贷款、土地、水电、煤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出台具有操作性的规定,并加大督察力度,确保有关优惠政策能得到落实。

3、加大投入。政府作为养老服务的责任主体,理所当然地要加大投入,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一是要增加经费安排。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应增加财政对福利事业的投入比例,发挥财政投入对国有福利机构的主渠道作用。要大力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筹集更多的福利资金。二是要带头兴建一批养老机构。重点要建设一批爱心护理院、精神病、老年痴呆症病人收养院,在确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基础上,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

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三是要保证公办养老机构的合理费用支出。公办养老机构应主要面向低收入的、难以被市场接纳的困难群体,但一些地方为解决机构养老资源不足和经费问题,将部分福利设施向养老市场开放,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入住对象不管贫困与否不做甄别。由于其建设是国家投入,起点高,设施好,部分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经营成本低,给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造成一定的压力,竞争没有在一个起跑线上。因此,要保证公办养老机构的合理费用支出,引导面向贫困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保障这些老年人的权益,解决不能由市场手段解决的问题,为民办机构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

4、规范管理。一是建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针对目前各级民政部门缺乏对养老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的机构、人员的现状,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60号)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市、县(市、区)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行业管理和指导的要求,依托现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或构建相应的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具有组织、指导、服务、培训等功能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二是出台规范性管理文件。针对目前对养老机构缺乏规范管理的状况,争取起草出台《阜阳市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办法(暂行)》、《阜阳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基本标准(暂行)》,对全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进行规范。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完整的福利事业管理主体应该由三个层面构成: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福利机构,行业组织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行业组织作为机构的代表,更了解机构的现状和需求,提供的服务也会更具有针对性,对机构诉求的反应会更快。因此,要筹建阜阳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研究制订统一的机构管理流程、服务规范、示范文本、行业公约和老年人入院评审制度等。

(二)落实登记。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工作,是当前促进和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的重要工作。一是做好乡镇敬老院的登记工作。积极主动协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好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下发的《安徽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细则》精神,按规定做好乡镇敬老院的事业单位登记工作。二是做好民办养老机构的登记工作。对未登记的民办的养老机构,要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和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指导意见》(民人字[2012]129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登记;如不符合登记条件的,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在整改后办理登记手续;如果整改后仍不符合登记要求的,要责令其停业。

(三)提高素质。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一是逐步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到养老机构来工作,是提高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的关键。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比较低,特别是乡镇养老机构负责人和护理人员的收入,更是低于一般职工的收入水平。因此,要逐步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待遇。二是加强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探索建立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机构管理、护理

知识与技能的岗前培训、日常定期培训与轮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从实际出发,聘用一些成本相对比较低廉的临聘人员,而且还要着眼长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水平。

四、当前要做的几项主要工作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当前,阜阳市市辖三区重点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养老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考虑到未经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收养对象的生命安全,做好这类养老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规范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建议,结合落实省《安徽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养老机构安全检查及加强养老机构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以各市辖三区为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所属区域内所有养老机构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和清理整顿,特别对基础设施、收养条件、消防安全及经营资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逐项查清查实,依据相关法规,提出处理意见,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收养对象生命财产安全。对消防部门确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短期内无力整改的民办养老机构予以撤销登记;对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的,要限期整改,逾期或拒不整改的,予以撤销登记;对未登记的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要督促其履行注册登记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要求其按规定整

改,在整改后纳入登记管理。对养老机构管理服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要加强具体指导,逐个研究对策,逐项落实整改。

在安全检查和清理整顿工作中,既要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又要顾全稳定大局,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具体做好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和当事老人及经营者的理解支持。涉及民办养老机构撤销、取缔后老人转移安置问题,一定要审慎行事,稳妥处置。

(二)提高对养老机构的补助标准。阜阳市在2011年已经出台了《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促进养老机构建设已经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中,除了对养老机构的财政补助力度不够大之外,其他相关内容还没过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建议由民政局和财政局一起研究提高养老机构补助标准,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由两家联合发文,出台提高养老机构补助标准的文件,并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范围、标准、补贴申请和下拨办法进行具体规定,使对新增床位的财政补贴能够落实到位。

(三)出台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的办法。在对养老机构普查的基础上,对如何规范养老机构管理进行专题调研和研究,争取明年起草出台合理高效的《阜阳市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办法(暂行)》、《阜阳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基本标准(暂行)》,对阜阳市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①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学刊,2007

上一篇:油菜全程机械化总结下一篇:紧握自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