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7-21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用8篇)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1

摘要: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创新型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集成电路工程相关人员需求的日益增加,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从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论述了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11亿块,销售额为545.3亿元。2011年一季度,我国集成电路总产量达到191亿块,销售额达348.4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四业(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和测试业)并举协同发展、四个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京津地区)和多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随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繁荣,对集成电路相关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现在教学模式下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难以满足社会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探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技能和优秀的创新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指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大学生应具有厚实的数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方面的知识,具有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思维方法。扎实的基础理论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源泉、先导和后盾,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依托。创新理念包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和敢于

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和创新精神激励下,理科大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和动力。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具有区别于一般性思维的五个基本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灵活的灵感。创新思维贯穿创新活动的始终,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创新技能是反映创新主题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对创新主题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它是创新思想获得表现的载体,因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创新人格是接受长期的创新教育和自我训练后所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创新个性特征,包括好奇心、坚毅、独立性强、自信、有恒心、严谨等,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二、科学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一)确定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教学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同时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向研究型人才发展,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通过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既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素质,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丰富的集成电路开发、设计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通过几年的学习,使得集成电路专业学生毕业后掌握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和高尚的职业素养。

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对全世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动态有敏锐的观察力。

3.具有工程推理与判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实际的项目。

4.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

5.能够掌握集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熟悉制造工艺,能从事或参与集成领域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测试、应用、销售和管理工作。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是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由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工程实践四大模块组成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和“量子力学”是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公式推导较多,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然而,一般来说,学生都比较厌烦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繁琐的公式推导,特别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再加上较强的数学基础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此外,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课时量较少,学生不能全面、深入地学习,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讲授“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等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基础课时,应该尽量避免冗长的公式及繁琐的推导,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适当减少理论教学中复杂的公式推导,而着重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和特性的物理意义的学习,既可使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利于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在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专业课方面应该多设置一些工程上用的多的课程,如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VHDL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EDA技术及应用。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集成电路工程的教师应该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做到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将案例教学引入到课堂中,采用“探究式”的授课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分组进行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创造实验环境去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或企业工程管理人才为学生做专题讲座,进行辅导与授课,并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学习与实践锻炼。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为教师提供去国外或者企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亲自参与到项目实训中,通过与企业项目工程师学习与合作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聘请集成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的项目经理、工程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一支“多样性、复合型、高精端、产学研”的师资队伍,一起承担集成电路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

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量。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和优化由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构成的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该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具备分级教学和多层次教学的特点,对集成电路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

力。在这两个环节中,选题是关键,也是难点。选题既要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又要让学生感兴趣,从而不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我们应该加大EDA设计能力的培养。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EDA)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必备基础手段。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EDA工具,对将来工作和继续深造学习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同过举办各种电子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电子设计竞赛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竞赛来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围绕指定的竞赛题目,或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选择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将所选题目进行产品化。通过构思,分析客户的需求,预估产品的功能,设计技术方案,制定技术程序,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细化每个成员的任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产品的规划、原理设计、技术方案等。以构思和设计为基础,将最终的设计方案转变成实际产品,并对产品进行测试的过程即为产品的实施过程。对产品的运作主要包括对产品的前期程序调试,对系统功能进行改进。通过电子设计竞赛,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三)强化实践环节

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而创新能力的获得与提高,要通过后天的勤奋、刻苦和严格训练才能达到目的。创新能力一般是动手能力的发展、升华和综合体现,所以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注重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目的,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我们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基础性实验教学环节和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两大类。基础性实验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集成电路工艺实验、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指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激发求知、创新的欲望。为此,我们探索了一条“走出去,请进来,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学校科研基地为补充”的实习模式。生产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窗口,我们采取“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严格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教学模式,以3-5人为一组,深入实习单位基层岗位,自主完成实习任务,指导教师则通过完善实习过程监控体系,保证实习质量。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关键性实践环节,我们通过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学生的创新技能。

通过开展大型科技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增强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科技的熏陶下不断充实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其它人文知识。我们每学期主办6场以上的专家教授讲座、举办科技活动周、开展学术研讨、科技作品设计竞赛等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参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形成了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学术风气。

建立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基地。建立科技创新基地的目的是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提高素质,勇于创新,多出成果,培养出一大批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新世纪优秀理科人才。我们可以成立“集成电路设计科研小组”,“集成电路工艺科研小组”,这些均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创新。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各科研小组成员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报名,这样可保证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同合作精神,极大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活跃第二课堂及校园学术气氛,各科研小组均在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还专门为选题较新、技术可行的项目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保证科研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

增加就业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据相关部门统计,少数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相关工作,多数选择改行或继续学习深造。这是因为基本知识储备不够,实际工作能力差。然而,集成电路版图、集成电路工艺以及集成电路测试等与集成电路相关的工作岗位对集成电路设计知识的要求较低。从事上述几个工作岗位若干年将有助于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因此,就个人的长远发展而言,集成电路版图、集成电路工艺以及集成电路测试等工作岗位对于一般毕业生而言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教师在讲授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应有重点地讲授基本的集成电路版图、集成电路工艺流程、芯片测试等相关内容。再者,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让学生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最新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需求,了解集成电路及相关人才市场需求,了解集成电路专业就业前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集成电路(IC)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拥有强大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是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创新型人才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因而,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必须提高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根据分析目前集成电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但远没有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本

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方面。但是,可以预测,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相关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定会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建立完善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岳亚杰,杨慧晶,张宏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

评估),2013,(3).[2]何德文,柴立元,彭 兵,王云燕.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2

关键词:信息工程,培养模式,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1]。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突出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依据社会的需求及创新型人才的特性,为大学生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作方式[2]。

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应用遍及移动通信、广播电视、遥测遥感、互联网等众多领域,社会对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高校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信息产业以及其它国民经济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以及制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面向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化,特色化。要培养21世纪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将知识型教育观念改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统一。创新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和落脚点。

根据国家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标和专业介绍》,结合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制定出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出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在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与实践教学环节构筑起的“六大平台课程”体系。其中“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是向学生传授与未来工作有关的、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带有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公共基础课一起为学生构筑学习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主干平台课程”是加深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专业选修平台课程”是体现专业内涵和特色的课程,进一步扩充和强化学生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前沿课程,培养学生在掌握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上,紧跟市场脉搏,及时捕捉技术动态;“公共选修平台课程”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创造能力的环节,主要有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上课程平台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折射出了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另外,每门课程均成立了课程小组,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材、试题库、建设规划等课程建设材料的整理,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得以规范。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辅导、实验、案例研究和自主学习等,给学生最大的发挥能力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并穿插大量图片和动画来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在课外,教师可通过学校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平台,上传课程教学资料到相应教学网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教学网站中独立设置的作业区,讨论区和答疑区,既方便了师生之间的广泛接触,又推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种基于Web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浏览自己想要的知识,与其它人进行交流,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行为[3]。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情景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

3 实践能力与科学研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内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课外严格的科研、实践能力训练[2]。信息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设计和综合实习实训为中心,以创新团队和参与科研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1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基础环节。信息工程专业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了实验内容,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中实验学时高达296学时。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对学生进行实验思路、实验技术、实验设计、数据处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全面训练[4]。结合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除了验证性实验外,我们还鼓励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目前已有80%以上的实验课程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为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自信息工程专业成立以来,我们共建立了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和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验室。并将部分实验室每周定期开放,派专业教师进行课外实验指导,以进一步保障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开展。

3.2 课程设计与综合实习实训

课程设计是围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所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综合设计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硬件实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习实训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生产实习安排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或企业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的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程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目前信息工程专业已建立了校电信机房和星网锐捷网络等校内实习基地,以及洛阳巨龙集团和深圳市深爱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有效保证了本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顺利开展。毕业实习(设计)是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教学环节,是拓宽教学内容、知识深化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目前,我们在广州、深圳、无锡、上海等地与当地企业和IT公司建立了十多个毕业实习实训基地,另外,学生也可自己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场所。

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设计),可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工作经验,补充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加深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3.3 创新团队和参与科研

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将IT职业认证纳入信息工程专业学分体系,承认学生获得的国家级专业资格证书,给以相应的创新学分。我们还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公布到学院网站上,鼓励和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另外,我们建立了通信仿真、电子设计、单片机、ACM程序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多个创新团队。每个团队由2个老师带队,且每周安排指导老师集中授课和辅导4学时以上,课余时间学生还可以自由地在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创新团队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除了完成指导老师提供的创新项目外,学生还可利用实验条件进行自主研发,并利用创新平台申报省、校级创新实验项目和创新科学基金,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嵌入式系统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国内外各种IT行业的大学生竞赛,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实践证明,参加过创新团队的学生在就业时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并能很快适用工作岗位。

虽然科研与创新团队目前都只有部分同学参加,但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研究氛围。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我专业拟从大三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即由每个老师指导几个学生,引导学生在专业上的学习,这样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结束语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局限于某个教学环节,而应全面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5]。我校信息工程专业从合理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着手,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建学生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申报创新项目,参加各类IT行业的竞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实践环节,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7):214-217.

[2]彭绪娟,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1):196-198.

[3]张红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优质本科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7):26-28.

[4]罗晖,张跃进.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12):147-148.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3

摘要:通过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传统“2+1”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知识、环境及人员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造价专业“2+0.5+0.5”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出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技术路线;经验证,该培养模式对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完善起着推动作用,为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工程造价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其改革的关键问题。“2+0.5+0.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人才职业能力为核心,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合作培养人才的全过程,涉及确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体系、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环节。

一、问卷调研

整个调研问卷有效回收比例适中,渭南市、省外调研问卷回收率高,省内回收率偏低。社会各界对教育及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同时被调研的人员中,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以大专为主,占到43%,造价专业毕业生工作在工程咨询服务单位、施工单位,主要是服务一线的技能岗位。

二、调研内容

(一)通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

按照国家对高职学院的基本要求进行展开,并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二)专业知识

通过对施工组织、土建造价、工程测量、安装造价、工程识图、合同管理、建筑结构、软件应用等知识的调研可得,工程造价知识是企业迫切需求的,尤其是安装工程造价的需求量高达84%,同时造价软件应用知识需求量72%,说明企业特别注重人才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知识和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知识,而工程测量知识的需求比例为39%,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又一条通路,建筑结构、施工组织则不突出。

(三)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

在“对目前高校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应届毕业生是否满意”的一项调查中,有效答复为61份。其中:认为满意的占38%;认为基本满意的占26%;认为不满意的占37%。综合可以得出,社会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仅为38%。有占37%的被调研者对毕业生不满意,而占26%的认为基本满意, 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能力较差,不会做工程造价,甚至不能熟练识读工程图纸,没有系统的造价知识。

三、存在问题

针对上面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一)教育理论、实践知识存在的问题

多数学校没有实训教材,或者实训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教师一味按照所选传统的教材内容上课,其结果不能满足基于工作过程所需的工作知识。

(二)教育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多数院校没有专门的实训教师,或者是实训教师实践及设施不足,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学生没有可利用的实训条件。

四、改革思路

总体的改革思路:实施“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的理论学习,0.5年在校的集中实训,0.5年在校外的顶岗实习,具体改革表现如下几点。

(一)前2年的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内容选取及实施。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工作任务选取专业知识;以国家职业标准规范课程内容;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升华课程内容,编排以“工作过程”为顺序,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上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讲述为辅,突显“授之以渔”的理论教学思想。

(二)0.5年在校集中实训改革

实训师资、内容及开展方式。成立实践经验强的实训教师库,鼓励专职教师去企业锻炼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训。以学院基建项目为依托,利用基建图纸作为实训案例。实训开展方式倡导:“将企业搬到课堂”,达到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三)0.5年校外顶岗实习改革

安排专职教师带队学生实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指导学生实训,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

五、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通过全院师生的努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2+0.5+0.5”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毕业生实践能力大步提升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根据学院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整体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动手能力上比较强,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这说明我们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需求,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也普遍认为,学院工程造价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所学专业知识有理论指导意义,能利用所学知识做好本职工作。

六、小结

各职业学院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均有所侧重,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我院也不例外,从理论课程、校内实训、校外实习这三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形成工程造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0.5+0.5”,从而培养出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真正解决工程造价学生多,就业难的突出问题,强调学生实践运用的重要性,力争培养出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秀维.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C].专业建设,2013(7).

[2]徐理.工程造价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课题调研分析[J].高等地教育建筑教育,2008(12).

作者简介:

张银环(1984— )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助教(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及工程技术经济工作。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据统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65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缓解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等院校必须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高等院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功能。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定位,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且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对我校材控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也是学生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类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一般由教师个人制作收集,对相关知识的讲解会有所偏颇,且缺乏知识的发展更新;而学生则早已适应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学习兴趣也不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介绍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原理,还包括大量的新型材料,而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要让学生了解到先进的新型材料的发展概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求毕业生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计。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入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跨院系、跨专业的选修课,打破专业、院系之间的壁垒,使学生选课不受年级、院系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兴趣和个性正是创新创业的前提。

二、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一)坚持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的统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资料-授课教材,其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专业教师应及时更新和修订教材体系,使授课内容更科学合理、更贴近实际,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

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向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转变。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之间互相启发,彼此促进。同时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自然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进去。

(二)课堂学术报告教学

为了使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大学将训练学生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上。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将授课与学术报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开辟第二课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定期开展课堂学术报告[1]。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提前布置相关的主题,小组内进行任务分工与协作,课前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分析,并动手做多媒体课件,课堂上的讲解与表述,同时开展课堂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效果,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报告会,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

(三)科研项目式教学

科研与教学是辩证的统一体,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的关键,科研式教学是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2]。它是以真实的科研项目为载体,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程实例、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实验室里展示有关典型材料的样品和组织照片等,供学生课余参观,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通过对科研项目深入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项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获得灵感与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注重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一)建立“导师制”,开放科研实验室,实施科研驱动

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建有“金刚石高效精密锯切工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一系列科研平台,能为各类项目的开展提供优良条件。

通过教师学生互选的形式建立导师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3]。这样,参加导师制的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逐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去,导师每周会安排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来解答学生学习上遇到的疑难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生间平等争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质疑精神。学生们在发现和解决科研项目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中,全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方法、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以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及为载体,以赛促能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金相技能大赛、铸造工艺大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和院系从资金和设备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并邀请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科技人员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团队小组自主选题,围绕参赛要求,多学科、多领域的团队合作,分工明确。这样,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多地找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和不足之处,培养其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以及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校内老师加企业工程师的双导师制模式,在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学生参与产学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与技术培训,全方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

本专业在多年的项目合作过程中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实习实训。专业为每三到四名学生从合作企业单位聘请配备一名校外指导老师。在校内导师的日常管理和辅导之外,这些校外导师可充分利用本单位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对学生的科研、实践和论文工作进行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社会生产实践的机会,锻炼与提高自身的能力。这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基础上的,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企业也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更好地引进合适人才。

四、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校企共建科研基地的协同创新模式可有效地避免目前高等教育理论教学脱离生产实际、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校企协同创新把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4]。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和开设新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

教师通过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合作研发工作,既能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这些教师也能将企业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加以总结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中去,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需求[4]。实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这些产学研合作企业成为了我校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依托,同时也是学生实践和锻炼的场所。

五、结语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5

文章运用金融中心理论、市场供需理论和教育理论,分析了我国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的金融人才需求趋势的变化及高职金融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在建设金融中心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摘要: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当前我国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生态和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区域中心建设的成败在于人才,这对培养应用性金融人才的高职提出了挑战。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培养目标,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心; 高职; 金融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一、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由于金融业具有高附加值、高贡献率和高成长性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日益显现,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掌握定价主动权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已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区都纷纷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并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列入本地的重要发展战略,以此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年 6 月,我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 32个( 不含非省会地级市) 。

( 一) 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及业态趋势。

这些城市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虽有所差异,但内容大同小异。归纳起来包括:

一是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吸引金融机构在当地设立法人总部、地区总部和后台服务总部,集中开展金融决策、资金调度、授信管理、集团服务等业务,增强城市金融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期货经纪业务,引导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发展特色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专业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三是加强财富管理。提高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的财富管理能力。

根据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可以得出将会给当地的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带来以下变化:

金融总部增多。目前,金融企业总部集中的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为了吸引金融总部的入住,很多城市出台了金融企业总部、区域总部购房、租房及高管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补贴及奖励等多项政策。

近几年新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城市商业银行总部变迁的可能性几乎更小,但是其异地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区域总部。保险业近几年新增的全国性总部数量较多,中东部地区基本上平均每个省份达到 2 家左右,随着保险监管思路的变化,未来新增数量会减少。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 即前台) 相对分离,并为其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如支付中心、银行卡中心、呼叫中心、数据灾备中心、营销中心、保险出单中心和接案中心等。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分工不断细化,后台业务外包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前、后台业务分离加快,以及后台业务分工细化的趋势,使得后台业务不断被独立出来,外包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分离导致了前台和后台的异地化,后者在新的区域聚集为金融产业服务区。

新型金融机构会大量涌现。为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的资金需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PE) 和创业( 风险) 投资基金( VC) 、村镇银行、专业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融资性担保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金融专业中介机构会迅速发展。顺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的金融需求,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之外,第三方理财机构会迅速增加,财富管理业务会快速发展。作为独立机构的第三方理财,不代表基金公司、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而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不经手客户的资金,投资决策由客户最终决定。在美国,第三方理财占据理财市场 70% 的份额,在香港,占 30% 的份额,而国内市场,第三方理财占据的份额只有 7%。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有几千家,并且有很多是刚刚起步,后续发展空间巨大。[1]。

( 二)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趋势。

从以上趋势中可以看出,区域金融中心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非银行性新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建设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其他的功能定位如交易功能、创新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由于政策因素、金融资源的不足等,要想获得长足进展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此,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所需求的岗位主要为应用性金融人才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类:

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思维敏捷、理论基础扎实、掌握金融理论前沿动态、具有金融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把握全局并能迅速解决金融问题的“高级金融人才”; 掌握金融产品开发、定价、风险管理等核心金融技术,具备会计、法律、投资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 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国际经验、通晓国际金融规则、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可以独立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国际化金融人才。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6

1 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有的高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模式仍然很单一,无论在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都较落后,脱离了工程造价发展方向,与市场用人机制不相适应,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知识结构单一、见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处于劣势。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7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 水文学及水资源领域还存在着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水文学主要研究区域的水循环规律与模拟, 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存在着大量的产汇流理论问题亟待解决[1]。如人类活动对流域下垫面的改变以及大量水利、水保工程的修建使得经典的产汇流理论无法直接应用进行流域水文模拟与水资源评价等工作。再如气候变化使得水文气象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 从而更加剧了水文资料短缺的程度。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创新性的去解决。其次, 从目前我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 近三分之一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还有部分从事水文勘测、测验、设计与规划、施工等相关工作。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必然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潜质与创新能力, 而从事勘查设计工作的学生也需要灵活应对勘查设计中的一些复杂问题甚至是新问题。此外, 本专业教育注重系统性、理论性, 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创新能力, 学生专业能力比较单一。现代社会对水利工程师的需求已由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大学, 更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 为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重大变革以及现代水利对水利人才的需求, 一些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现, 更需要毕业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创新, 将新技术、新方法等引入到专业领域中, 以解决日趋复杂多变的水文、水资源专业问题。水利高等教育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别的体系, 人才的创新实践培养也应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别的培养模式, 需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与创新实践能力实施方法。

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 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相关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一些全国性的高水平学科创新竞赛平台, 以任务驱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对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相关的国家级竞赛有“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另外, 省级及校级的其他各类竞赛在此不一一列举。鉴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对数据分析处理与建模能力要求较高, 故建议在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上述各类竞赛时, 重点推荐参加数学建模大赛。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 可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建模能力、模型求解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 (如水文预报、水库运行调度与管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文水利计算、水信息采集与处理等) 学习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 从而有利于将数学建模等多方面能力应用于专业问题的求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课程设置, 推荐大二时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培训。

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课下小组讨论等环节。课堂教学作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是创新能力培养启蒙的重要环节, 要求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统筹规划,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取适合的专业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从而便于引导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认真研究教案, 讨论教学案例设计, 特别是针对目前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一些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以及伴随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重点进行讨论。针对我校的区位优势, 可利用三峡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为基础, 在讲解中长期水文预报时, 方法众多, 类型多样。课程讲解时宜先引入传统的历史演变法, 再讲解该方法的不足, 引出其他的预报方法。针对预报因子的选择以及预报方法, 可将学生分组, 引导各组学生通过采用不同的预报因子与预报方法进行径流预报, 最后将结果汇总, 引导学生进行方法间的综合对比分析, 并归纳各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等, 进一步针对各方法的不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方法。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制订出改进方案或实施步骤, 再经讨论后进行实施。这样可以既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 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增加科学研究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 还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让学生了解最新学科发展动向。如讲解《水文预报》课程中的河道汇流方法-马斯京根法, 在讲解完方法的提出背景、方法基本理论等后, 进一步针对该法的参数率定问题, 引导学生在手工率定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优化率定, 可以指定学生阅读事先准备好的相关论文, 由学生就算法、率定目标等进行自主选择, 采用竞赛的方式评选出预报效果最优的学生或者小组,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从中锻炼了学生的文献阅读、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采用专业思维模式进行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 起到了巩固专业知识的效果。此外, 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以研讨式、头脑风暴式、课堂模拟演练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大胆鼓励学生敢想敢做,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互动环境。不轻易否决学生的想法, 为激励创新思维, 还应从成绩评定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奖励。通过上述措施达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创新思维的效果。

3. 重视实验教学, 拓展专业实践。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2]。而目前受学时限制, 无论是从实验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实验室的开放,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资源,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 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因此, 在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的前提下, 合理的对本科生开放部分专业实验室, 有利于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诸如《水文学原理》、《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等课程的相关实验, 特别应适当开设一些带有探索性质的实验。此外, 大力鼓励本科生全程参与研究生的课题实验, 尽量为学生创造发现新问题的机会。通过参与实验, 有利于学生了解当今的新技术、新手段、新设备在本专业的应用状况, 如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激光颗粒粒度分析仪、ADV、TDR等先进设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 实践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 可以有效提升动手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大力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生产与科研课题,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可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需建立相应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等以利于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我校建立了水利与环境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水文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昌分院等单位合作, 搭建校外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4. 建立创新实践保障机制。

创新实践培养环境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管理保障作为支撑。对于有创新潜力的学生, 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 从学校、学院层面上应为每个创新实践小组提供良好的资金与实验环境, 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采用由学校、学院、系部、学生组成的“四层”创新实践保障机制, 设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对创新实践活动全过程与实施效果实行督导与评价, 接收学生及指导教师的反馈与工作协调等工作。为鼓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或者补贴等。如我院自2011年起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项目, 从各专业中选拔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每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 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全面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此外, 学校也设立了“求索”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与科技创新基金, 资助大学生科技立项课题、科技论坛。另一方面, 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事业、生产单位等第一线定岗挂职锻炼, 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 定期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增强本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 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现代水利需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水利专门人才, 本文结合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特点, 探讨了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与途径, 建立了“一核心四支撑”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架构, 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 为水利事业培养更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摘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专业问题复杂、专业理论不确定性大的特点。特别是当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更加剧了水文、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给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 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从教学管理、制度保障、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四个重要支撑角度出发, 建立了“一核心四支撑”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架构, 就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水文专业毕业生提出一些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8

[摘 要]结合“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项目建设,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构建了突出“实践、应用、创业、创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六年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提出“2+2+主干专业交叉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和长达18周的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并配套建立了教学质量全过程控制高效评估与反馈系统和“有效动员—严密组织—全程指导—过程控制—风险防范—严格考核”的质量安全监控系统。该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社会责任与劳动意识等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拓展了教师产学研服务范围,提升了教师的施教水平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同时为学生和就业单位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双向选择的平台,让学生就业更趋合理、选择更加多样、就业成功率更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01-05

一、引言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八个土木相关专业合并成土木工程专业。国内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管理、投资,与规划、建设、施工、管理与维护等相关学科有关联,重点体现出个性与综合性。第一,个性。土木工程是单一的、无法连续复制和试做、难以退货或召回处理的项目。第二,综合性。土木工程项目包括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维护阶段,考虑投资效益、建筑法规、环境、地质、测量、力学计算、防洪水文、材料、工程机械、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事项,关联教学、科研、政府管理等单位。[1] [2]施工企业从单一专业施工向综合总承包、多方式经营发展。现代培养模式应顺应现代土木工程的个性与综合性,内涵多学科、宽口径、综合性特征,且类型不同的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应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3] [4] [5] [6]

二、培养模式的定位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分为两大类:“985”、“211”类高等院校(简称重点高校)、一般地方高等院校。一般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知识结构方面一直仿效重点高校的模式[3],如土木工程按大类招生,多模块灵活设置教学的培养模式,主要遵循了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思想。一般地方高等院校相对重点高校有如下差别[3] [4]:1.受学校学术地位和地域影响,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存在不足;2.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多模块灵活设置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3.学生毕业的去向主要施工企业与基层单位,对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办学过程中,2002年始才真正意识到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教育部国家质量工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立项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学校办学历史、特色,主要面向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突出“实践、应用、创业、创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目标是为土木工程相关企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

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针对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学校将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本科专业整合为土木工程专业并按土木工程专业大类招生。

(一)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模式

对参编1998年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重点高校,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表明: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重点高校大部分采用了按土木工程专业大类教学,设置多模块课程,由学生进行选择的培养模式。我校基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资源,模仿重点高校设置方式设置了3个课程模块: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二年级结束之前由学生自主选择。经历了按学生成绩选择、按入学成绩选择等多种方式的探索,但均存在下列问题:各方向模块对应的二级学科社会影响、师资力量、市场人才需求期望不同,导致各方向模块的选择人数相差巨大——人数多的方向模块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而人数少的方向模块存在教学资源浪费问题。特别是按成绩选择,导致了选择人数少的模块几乎全部是成绩差的学生,进而出现学风下降、学生心理畸形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由于重点高校各课程模块的学科建设、师资、社会影响几乎没有差距,在高校扩招过程中,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增长量相比地方高校少得多,生源质量是最优秀的,因而重点高校不存在上述现象。我校根据教学模块设置的实践和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特点,提出了按方向模块招生,相对固定专业课程模块,主干专业课程交叉设置,以达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模式,即“2+2+主干专业交叉课程”设置模式。实践表明,该课程模式符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

(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重点高校的培养是以优质生源为基础,着重培养创新精英,而地方高校主要是面向基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业精神。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以经典数学为基础,以牛顿刚体力学和拉格朗日分析力学体系课程群为主体与专业规范课程群组成的。虽然牛顿刚体力学和拉格朗日分析力学体系200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但在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或技巧方面变换无穷。随着现代数值计算技术、个人PC机、友好界面的商业程序软件的发展,当人们面对复杂结构计算问题时,只要具备力学基本概念,就不需要更多解决力学问题的技巧,利用商业程序可很快进行复杂结构计算。在商业软件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传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教学设置将不再适用。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力学课程概念教学,可达到巩固力学基本知识、强化对力学分析软件的应用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对软件输入与输出的正确性的判断能力(例如学生应准确确定某个结构边界条件,大致判断正负弯矩的位置、受力较大的部位,而具体数值的计算主要是由软件完成,对软件输出的计算结果基本能够判断其正确性)。

现代施工企业不再只是单一经营土木工程施工,还包括投资、项目管理,其管理者的身份可能在甲方和乙方之间转换,所以学生应有一定的投资、商业、管理、人文的基本知识,具备成为企业家、创业家的潜力。学生要成为企业家、创业家,大学的学习经历仅是一个方面,其家庭背景、成长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与之也有密切联系。大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成为企业家或创业家提供必备知识背景,非专门培养企业家或创业家,课程体系设置需兼顾经济、管理、人文方面的知识课程。

(三)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设置

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且地方高校起主要作用。地方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实践环节的要求与现实实践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三个模块:实验、实习、毕业(课程)设计。学校内部的实验可以增加设备台套数,减少分组的人数,在短期内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实验的完成质量和效率,对此,经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价的学校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传统的课程设计是专业规范课完成后用1-2周的时间完成某种结构设计,实现对专业规范课程学习的理解与应用。由于PC机和教师命题存在单一性,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抄袭现象。课程设计应按PBL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模式,精心设计能力训练环节,构建能力考查题库,随机选择题库试题,通过答辩把关考查学生的能力。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同样,由于PC机普遍存在学生毕业设计相互抄袭的现象,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比以往更为重要,应多方位过程控制,设计多样化的题目(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指导教师研究课题、就业三结合),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实施非常困难,一般包括三类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对于认识实习,通过教师带队与讲解、学生参观基本上能达到实习目的。[7]对于生产实习,土木工程企业大多没有固定的厂房,流动性大,即使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无论是安全方面还是食宿方面,企业的管理尚未到位,且一次接待学生的容量十分有限,大多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类似认识实习的方法,即由教师带队讲解、参观,没有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如果采用分散实习的方法,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大部分没有完成,且实习时间短(一般4周左右),学生在企业实习基本上成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在春节过后的第八学期,受气候环境影响大,一般为雨雪天气,不适宜土木工程的施工,影响了实习的效果。显然,传统的实习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否则无法达到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只有调整课程设置、整合实习类别、延长实习时间,打破学期和假期的界限,选取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实习的方式与时间,建立新的实习模式,才能通过实习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我校基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项目,结合调研明确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土木工程基层单位,依托现代土木工程特征,凸显“实践、应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一专多能、工经管知识融合、实践能力强、创业与创新能力高”的应用型人才,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对经营管理有所了解的复合型土木工程师。为此,我校建立了“二平台+主干课程交叉设置”、“力学概念全过程教学”、“学期和假期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二平台”是指公共与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2+2),并且按专业方向平台招生,避免了第三学年分方向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干课程交叉设置”是在专业方向平台中相互开设专业方向平台的主干课程1-2门,如道路与桥梁专业方向设置房屋建筑学、隧道工程等交叉课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专业方向设置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等交叉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学时为专业方向的60%左右,着重使学生获得其他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通过某方向平台课程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专”;通过交叉设置的主干课程学习,保证学生的“多能”与综合性。

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是力学,传统的力学教学注重解题的技巧,对基本概念本身和演化强调不够,课程之间同时存在重复、脱节的问题,如大学物理与理论力学同时包括刚体力学内容,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均包括构件内容。力学教师如果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在教学中就难免存在与专业脱节的情况。对有重复内容的力学课程编排教学大纲时,要按照不重复、递进、全过程不间断的学习模式来设置,形成“力学概念全过程教学”模式。

整合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8],调整课程设置,使基本专业课在第三个学年完成,开展从第三个学年6月开始至10月左右(至少18周)结束的综合分散实习(主要去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科研院所、教师科研或服务课题)。采用上述实习模式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学习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经过2至3周的跟班和培训,可以在实习单位完成一定的工作,并在多个工作岗位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长,并且在6月至10月这一时间段,一般的施工企业工作任务饱满,实习生可以起到技术管理的替补作用。近4年的实践表明,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劳务成本增加,施工单位越来越愿意接收专业实习生,并且会按月发1500元左右的劳务费。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一定报酬,有效培养了自信、自立精神。第二,方便学生择业。学生和实习单位通过4个月的相互了解,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了考察机会,也为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提供了窗口。由于每年10月是企业进校选择学生最多的时段,学生在第4个月的实习有一定的弹性,企业面试与课堂教学互不影响。第三,第七学期从11月开始集中进行课堂教学,主要课程为专业方向交叉课程,如管理类、经营创业类、专业拓展类课程,这类课的课时控制在40学时以内,学生的实习经历有利于上述课程的学习。第四,有利于实行扬长教育,为教师吸收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提供了时间保障,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后,才有可能与教师更好地交流,否则即使参与了项目,也难以满足扬长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保措施与效果分析

(一)组织与领导

湖南科技大学为了保证“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的实施,成立了由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成员主要由教务处和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土木工程专业相关教授、基础课程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通过4年的实践及调研制订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了学校的审定。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首先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设立教改班,经过2009级、2010级试点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局部修改,然后在土木工程其他三个方向进行全面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保证措施

按照“过程控制出精品”的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面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全过程控制评估与反馈体系。

1.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3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有专业教师4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有41名,4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75%。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获得企业委托横向科研经费约1.1亿元,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组建湖南省桥梁与隧道科技创新团队,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近5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通过指派指导教师重点培养、参与学院工程检测中心技术服务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并在申报科研项目方面向青年教师重点倾斜,100%由青年教师主持、承担了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通过独立承担项目促进了其学术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在大跨度桥梁分析、桥梁与结构风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岩土基本力学性质、隧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等方向形成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团队。

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通过中央部省共建项目、湖南省土木工程重点学科、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与质量安全产学研基地、湖南省土木工程重点专业等平台建设资金、学校自筹资金等,学校先后投入4500多万元,建成了力学实验中心,水泥、混凝土、沥青、路基路面、土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结构静力、结构动力(4×5T振动台)、风洞等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为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实验室的全体教师都具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土木工程职业试验工程师证书,由于实验室教师具有一专多能的实验指导技能,所以能实现多人同时指导同一实验,能有效减少实验小组学生数量。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具有动手实验的机会,杜绝了“观”实验的现象。

3.教学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估与反馈体系特色

基于“过程控制出精品”的土木工程建设原则,按照课堂教学、实习(实验)、设计等类别建立不同的过程控制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团专家抽查、领导重点跟踪的教学过程控制与反馈机制。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教师课堂教学充分投入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坚持做好开学前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重点检查新开课、开新课的教师,建立新开课、开新课的教师准入制度。坚持院领导与系主任针对性听课(院领导每年平均听课10次以上)、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坚持学生写课堂日志制度,这是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根据听课情况、学生课堂日志定期召开教风、学风分析评估会,向任课教师通报到课率、听课情况、学生意见,对在教学效果、课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教师,要监督其整改,形成督查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评教体系是综合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通过建立评教数据分析系统,消除个别学生恶意评教的失真数据,是充分信任、尊重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自主权的体现。学生评教数据作为教师年终分配考核依据之一,作为对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依据(院领导与评教效果差的教师进行戒免谈话、建立教师教学效果长期不能提高的教师退出机制等),对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以巩固专业知识为目的,构建课程设计质量过程控制机制。选题控制:课程设计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巩固,避免做成小而全的毕业设计翻版,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设计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体,时间与授课同步,具有工程与应用背景的多种选题。要求控制:对主要知识点应有直接计算书和手工绘制图表。考核控制:对课程设计的主要知识点,建立相应的考核题库,通过答辩考核学生能力,评出成绩。

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验证与获取知识能力为目的,构建实验教学质量控制机制,限制实验小组人数,统一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标准,进行过程控制,推行学生评教,促使实验教师充分投入,对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学生签到、实验报告批阅、实验资料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在保证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开设统一的土木工程基础实验、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巩固已学知识,与课程同步开设,为必做实验。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以综合性设计实验为主,主要包括金属力学综合性能(拉、压、弯、扭)、混凝土材料综合性能、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设计、配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筋安装与混凝土浇灌、梁体试验方案、测试传感器和加载系统安装)、土力学综合性能试验等四个主要综合性试验。构建适合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IT)、学校科研创新计划(SRIP)等创新性项目的完成,增加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学生自行设计项目)。

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分散实习的过程监控机制(整合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调整课程设置,使基本专业课在第三个学年完成,从第三个学年6月开始至10月左右结束,至少18周)。为确保学生长时间实习的效果、达到预定目标以及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订了一套全面、系统、有效的专业综合实习质量安全监控模式:有效动员—严密组织—全程指导—过程控制—风险防范—严格考核。该模式重点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与实习安全,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社会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知识应用与创新意识。有效动员:按时召开学生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目的、规定、要求等,强调安全问题。严密组织:(1)教师联系实习单位,2-3名学生组成实习小组并由教师指定负责人,形成学生实习信息表,提交与实习单位的实习协议,系部批准;(2)允许学生自主联系、向系部提出自主联系实习申请表,教师核实、系部批准;(3)专题研究: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形成学生实习信息表,系部批准。全程指导:制定实习大纲,每位学生确定一名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学院联系),按照实习大纲进行指导。过程控制:指导教师每周电话联系或到工地检查、系部定期电话抽查或组团到工地抽查、系部定期与工地指导教师联系、听取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风险防范:学生与学院、与实习单位签订安全承诺协议,学校统一为实习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实习期间),学生实习期间需通过手机短信、QQ信息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定期向指导教师和家长汇报实习安全情况,若有学生没定期进行安全汇报,指导教师与家长需立即核实该学生具体情况,及时向系部、学院、学校逐级汇报情况,确保该学生实习安全。严格考核:学生实习期撰写的工程知识实习日记不低于50篇,工程实习(专题)报告不低于5000字且要图文并茂,在实习单位整理的文字资料、图纸、数据表格等(实习单位发放的劳务费签证资料)要规范;指导教师严格考勤、系部定期抽查情况、实习单位配合考勤,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总结评价要客观,由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情况答辩与检查,对优秀学生给予表彰。

4.效果分析

我校“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立项建设,通过6年(2009年-2014年)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已走向成熟,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通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创新实践和过程控制,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主体一专多能和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程知识竞赛(测量仪器操作竞赛、大学生力学竞赛等)、科技竞赛(结构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大学生创新项目(SIT、SRIP等)或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等。近6年以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国家、省级等资助的创新项目74项,获得科技竞赛国家、省级奖励49项,校级奖励300余项。长达18周的专业综合实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社会责任与劳动意识等综合能力。形成了“有效动员—严密组织—全程指导—过程控制—风险防范—严格考核”的专业综合实习质量安全监控模式,彻底解决了因专业扩招学生人数多、实习安排困难、实习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等一系列问题,并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和人身安全。通过综合实习,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大幅度提高,实习单位给予学生的劳务费从2009年人均800元/月上升到2014年人均1500元/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实习单位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肯定,且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信、自立的精神,也减轻了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教师在联系学生实习单位和检查实习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拓展了教师产学研服务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该实习模式为学生和就业单位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双向选择的平台,让学生就业更趋合理、选择更加多样、就业成功率更高。在全国高校辅导年度人物“就业爸爸”皇晓东老师的工作带动下,近6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立项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持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项目实施期间每年都有90%以上教师的学生评教测评分在95分以上。

六、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可通约性,使其效果评价更需要长期的检验和实践。如何保持时代特色,如何正确定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服务社会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动力。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律,持续不断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永恒的任务。

[ 注 释 ]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1.

[3] 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4] 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5,47-50.

[5] 杨光,郑鑫,刘金云,郭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1):65-66.

[6] 李煜科,徐佳琳,王晖.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65-66.

[7] 聂忆华,王齐仁,钟新谷,刘丽芳等.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高效模式化教学实践探索[R].第三届高等教育理工类课程教学研讨会(HESEC).2013(12):1065-1068.

[8] 聂忆华,钟新谷,王齐仁,刘丽芳等.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捆绑模式改革[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11):14-15.

上一篇: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总结下一篇:《花裙子》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