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的课文解析

2024-08-08

《自然之道》的课文解析(通用17篇)

《自然之道》的课文解析 篇1

自然之道

1.课文简说。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这篇课文是要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只幼龟探头侦察突然被一只嘲鸫咬啄时,向导对焦急的作者及其同伴说的话,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同时也用向导的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2)对词语的理解。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鱼贯而出:贯,连接、连续。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踌躇:犹豫,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出又止侦察外面是否安全的样子。

3备注

1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要遵循自然之道。

2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也清晰地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两者对太平洋绿龟习性的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做法与感情的不同。

《自然之道》的课文解析 篇2

那天我们上岛时, 已近黄昏, 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 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 却欲出又止, 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 一只嘲鸫突然飞来, 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 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 自然之道, 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 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 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作为当地的生物学家向导, 一定会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 为什么仅仅因为同伴们一片“见死不救”的呼喊, 就让接下来的灾难发生?孰轻孰重, 他不会掂量吗?还有, 生物学家向导完全可以解释的, 这样也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他为什么不解释?

这样一连串的问号, 使笔者产生了对这个故事真实性的怀疑。于是, 上网搜索原文, 结果却是大同小异。

直到最近读了《哈佛家书》中的《要命的帮助》一文, 才豁然开朗, 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要命的帮助》是“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博士珍妮·达拉斯的妈妈写给她的信, 信中解释了珍妮的父亲不肯给予孩子眼前的帮助, 是希望她能具备独立的意识和能力, 并且告诉她“并不是所有的帮助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有时候, 热心的帮助也会带来可怕的结果呢”!然后讲述了自己和珍妮的父亲在加拉巴哥群岛经历的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自然之道》的原文。这里摘录改动最大的一部分。

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碗形巢穴。一只小海龟把它灰色的脑袋探出沙地约有半英寸。当我的伙伴们靠拢过来时, 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了刷刷的声响。一只反舌鸟飞扑过来。

“别出声, 注意看, ”当那只反舌鸟向小海龟的脑袋靠近时, 年轻的厄瓜多尔向导提醒说, “它马上就要攻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逼近巢穴的出口, 开始用嘴啄那只小海龟的脑袋, 想把它拖到沙滩上来。

伙伴们呼吸急促起来。

“你们为什么不去制止?”一个人喊道。

向导在嘴唇前竖起手指说:“这是自然规律。”

“我不能坐在这儿眼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一位洛杉矶人抗议道。

“为什么不听他的呢?”你父亲替向导辩护, “我们不应该干预自然进程。”

另一个人说:“只要不危害到人类就行。”

“既然你们不去, 那就看我的!”那位抗议者站了起来。

我们的争吵惊动了那只反舌鸟, 它振翅飞走了。那位洛杉矶游客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出来, 帮助它爬向大海。

读到此处, 心中的疑问已经找到了答案, 争吵惊动了反舌鸟, 过于富有同情心的游客帮助了“侦查兵”, 给了其他海龟错误的安全信号, 导致了灾难的发生。而此时, 向导已无法阻止。整个事情的发展给人水到渠成、合情合理的感觉。

但此时, 笔者心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编书的老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本文的作者和珍妮·达拉斯的妈妈好像不是同一个人, 那么他俩究竟谁是原创?”

先前的问题, 三年之后才找到答案, 而又产生的新问题不知何时才会得到解答?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道 篇3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为媒介,彰显着园林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中国造园家祟尚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园林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寻找一个和谐和平衡的形式与自然和谐共存,同时创造出独特的自然美。这便是其自然之道。

关键词:

古典园林 自然 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24-02

造园离不开自然环境,对自然美所持的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园林所呈现的风貌。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是一种空间艺术,造园者合理地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对自然进行艺术再现。

说到中国古典园林,不得不提到《园治》一书,其核心和宗旨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谓“人作”就是人工所作,“天工”指天工开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说园林虽属人力所为,但是却如天然生成一般。“天开”之美是至高的美,因而也是人工造作的艺术目标。天工美要优于精巧繁琐的工巧美,因此造园师要竭力师法自然,消除人力雕琢的痕迹,在园林的有限天地中艺术地再现大自然的山水泉石之美。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得自然之道,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

一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祟尚自然的园林审美观的形成,与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兴起和发展密切相关。

秦汗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开始形成,典型代表是阿房宫和上林苑。此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南、西的广阔地域,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东汉时,则出现了私家园林,以梁冀的私家园林为代表,其“深林绝涧,有若自然”,规模阔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士大夫多任性放达,加之江南风光秀美,寄情山水成为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的风尚。陶渊明等人甚至弃官归隐,流连于“日涉以成趣”的简朴小园。

隋唐时期,虽然魏晋风尚已成过去,但隐逸的生活方式仍然受到一些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就是隋唐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

到了宋代,绘画技法和意境被用于造园中,来塑造园林山水形态,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完善。

明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烂熟期,造出了像拙政园、留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诸多园林艺术精品。明清园林带有很强的文人写意色彩,师法自然、因地造园、注重山林趣味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最终成型,同时也把“宛自天开”作为造园的最高理想。这时的园林设计更多的是倡导回归自然。告诉造园家不要忘记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图1)

二 自然之道的哲学基础

中国古代哲学推崇自然,宣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源来自于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中国古典哲学虽对“天人合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欣赏并推崇山川草木的自然美,同时在模仿自然的时候又通过艺术手段实现对自然的超越。不同于西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色彩,中国园林表现出来的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的生态哲学观,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其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规定对中国园林艺术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儒家既推崇人文美,也注重自然美,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还不忘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生态,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明确反对过分剥夺和损害自然。

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与集大成者庄子把自然作为哲学的思考对象,并且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拓展。老子时代的哲学家们已经注意到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首先是面对自身赖以立足的大地,人们的悲喜哀乐之情常常来自自然山水。老子从大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鲜明形象主要是山岳河川这个现实中,用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去预测宇宙间的种种奥秘,去反观社会人生的纷繁现象,感悟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万物本源之理,认为“自然”是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哲学观。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这一哲学观念,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主张一切纯任自然,并得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观念,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老庄哲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几千年前就奠定了的自然山水观,后来成为中国人特有的观赏价值观和对美的追求目标。

禅宗以其佛学生活化的特征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自唐以来,尤其是宋朝,禅宗更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阶段。唐宋时期的禅宗寺庙以及文人园邸为了追求“空”的意境,将简单与清幽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追求“内”求,去体悟自身的本性。心性境界不再依赖外界而是靠内心的澹泊去获得。在禅宗园林中,一石可以是须弥山,一沙可作一世界。禅宗园林的基本造园技法是以片石堆砌为山,也可以一石为山。最主要的是留有面积较大的空地,如画中之留白,以此凸显“空”的意境。在这种园林中人们已不再是用眼去看景致了,而是用心去参、去悟。

道家主张“以人合天”,提出“法自然”、“法天贵真”,儒家探究“以天合人”,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遂成为“艺术的宇宙模式”。中国园林在营构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求打破形式上的和谐和整一性,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三 古典园林的自然美

自然界是一个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园林风景要显得自然有生机,就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布置各类景物。中国古典园林在从西汉私家园林的诞生到明清达到艺术高峰的漫长历史中,都延续着自然山水园林风格,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在国际上被称作“自然山水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包括了山水的自然美、植物的自然美、建筑的自然美和景观的风格多样。山水的自然美包括了自然形态之美和自然结构之美。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造型是从自然界提炼出的典型形态,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大自然。此外园林自然风格的形成关键在于自由布局,造园时常因地制宜、随高就低地布置园林要素,并不讲究对称。植物的自然美体现在:花草树木虽然也经过人工培植和修剪加工,但是却基本保持了其自然生长的姿态,不留下任何人工修饰的痕迹。建筑物的自然美体现在其独特的风貌上:园林建筑的布局与朝向根据审美与实用的需要来构建,建筑形态多“曲”,力图与自然协调,呈不规则的自然形态,房屋的结构富于变化,为使建筑物有效融入环境,依地形的高低曲折来立基,园林房屋多开敞,房屋四壁常被栏杆或者空透的门窗所代替。最后是景观的风格美,主要分为雄伟与秀丽两种风格,即阳刚和阴柔美,常常是雄伟中有秀美,秀美中有雄奇,互生互济。

以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为例,其在规划设计时,从选址定位、相地布局到景观配置、尺度比例都注重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保持天然的野趣、真意。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三十一景。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的特色。拙政园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各式亭轩楼阁临水而筑,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形成朴素开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风格。充分彰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图2)

《敬畏自然》的课文原文 篇4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吧。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自然之道的续写作文 篇5

“看,那边!”小李兴奋地叫着,“又有一个龟巢。”哦,我们看到了一个龟巢前一只幼龟探出头,正在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叼住了它的头,幼龟拼命地挣扎,这次我们并没有理会,任凭幼龟让嘲鸫把它叼走。

过了一会儿,那只嘲鸫带着它的伙伴来了。它们在那个龟巢上方盘旋,但是沙滩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嘲鸫在龟巢上方盘旋了好一会儿,没有看见一只幼龟爬出来,它们只好沮丧地飞走了。幼龟见嘲鸫飞走了,它们就鱼贯而出,悠闲地爬到了大海里面。有些还不时的躺在椰树底下乘凉,有些还爬一下,滚一下,真有趣。

金钱的魔力课文解析 篇6

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代表作品有《艰苦岁月》、《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本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遇冷落,而后来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关照的`故事。

分段及说明

第一大段:第1自然段。讲述了我被冷落。

第二大段:第2自然段~第15自然段。作者用夸张的方法写出了托德和老板的丑态。

第三大段:第16自然段~第17自然段。讲述了老板边热情地说话,边送我。

课文感悟:

人活在世上,如何对待金钱,应该持有怎样的一个金钱观?如果一个人像托德和他的老板一样,唯利是图,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失去应有的尊严。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用智慧和汗水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有尊严地体面地活着。

写作手法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对比描写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情况安排在一起,或同一人物前后的不同态度、不同性格、不同心理进行对照比较,显露出它们之间差异或人物态度的变化,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突出、鲜明。

文章举例:

解析“音乐之声”频率的成功之道 篇7

“音乐之声 (Music Radio) ”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一个覆盖全国的纯流行音乐频道, 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以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立台理念下推出的专业化音乐频道。2002年12月2日,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正式播出。在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后, “音乐之声”已经成为频率覆盖全国42座城市2.6亿人口的第一个纯粹的流行音乐频率, 而且形成了频率自己的风格。“音乐之声”如何能在众多的专业化频率中取得如此的成绩, 通过对“音乐之声”的分析, 可以将其的成功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明确的受众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一个专业化的广播频率成功的基础。音乐之声的定位就是全球最专业的华语流行音乐电台。所以从一开始“音乐之声”就将自己的节目定位在喜欢流行音乐, 文化素养高, 15-45岁的受众群体, 这与广播媒体的特点和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相吻合, 而受众定位的低龄化和都市化决定了“音乐之声”必须有潮流感和时尚感。所以电台主持人的年龄平均都是24岁左右, 主持风格大多都是充满朝气、时尚感、轻松、活泼。所以无论是节目还是广告, 听众在“音乐之声”里都能找到很多轻松、愉快的时尚词语。这也就是“音乐之声”一开播, 就受到时下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我要我的音乐”的台标, 并在密集时段反复播出, 使其耳熟能详。更有多位歌手演唱的多个版本的音乐之声的“台歌”《我要我的音乐》,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还在每月推出一名明星进行“音乐之声整点报时”, 在这个小栏目里, 明星除了告诉听众时间外, 还会像个朋友一样送几句体贴和祝福的话语, 这就是利用明星的号召力来增添受众对节目的好感。同时Music Radio音乐之声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音乐爱好, 建立了庞大的音乐数据库, 整理收集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大陆、香港、台湾、欧美及亚洲地区流行歌曲, 并依照一定的标准, 分门别类的归纳, 做到更精准的选播及串连节目, 而不是通过主持人的喜好来选择歌曲, 更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对音乐的需求。而且在2009年改版之后新增加了全球流行音乐金榜的节目, 让听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全球的流行音乐的动态, 更加丰富了节目的内容。

二、节目板块有新意

Music Radio音乐之声区别于其他同类型的电台节目的特点是突破以往音乐类广播频率的操作习惯, 在整个节目板块的设计上进行栏目大区块切割, 以“M.T.V” (工作、生活、娱乐) 进行节目板块划分, 每个板块2-3小时为单位, 划分为大区块的8档节目 (周一———周五8档, 周六———周日6档) , 每个时段一种风格, 从早上的《早安音乐秀》到晚上《音乐万岁》, 可以在每一个时段内给听众提供不同风格的音乐陪伴。而且节目的编排伴随着人们一天节奏的变化, 早上、中午、晚上的节奏都是根据观众一天的生活规律变化而定, 就像一个背景音乐, 不需要太多的注意力去听, 不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这是对听众收听习惯的颠覆。音乐之声频率的每一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说早6点一9点的“早安音乐秀”定位于早晨起来要去上学的学生族及上班族, 所以选择的音乐类型以节奏轻快的中外流行歌曲为主;为的就是用音乐唤醒大家, 精力充沛的开始新的一天。又如晚16点一19点的“都会音乐”定位于都市白领人群, 这个时间段快到下班时间, 所以营造的一种一天的紧张工作结束之后轻松的氛围, 所以选择的音乐类型以轻松休闲为主。从编排上就可以看到, 为了满足了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段的需求, 所选择的音乐类型也是不同的。同时在每一个整点除了明星报时外, 还安排了3分钟的《滚动新闻》, 以时事要闻、气象、文化、财经、交通、体育、娱乐资讯和生活服务等为主要内容, 让听众在听音乐的同时也满足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而且“音乐之声”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优化节目, 更好的满足听众。比如, 以前的观众点播的歌曲只有一个小时, 改版后的《音乐点播站》在周六、日都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来播放观众点播的歌曲, 更好的满足了听众的需求。同时音乐之声也创作了许多的品牌栏目, 例如《Music Radio Top排行榜》《音乐VIP》等。

三、主持人风格明显

相比其它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 音乐之声的节目主持人以他们精辟、简短的语言介绍完歌曲背景后, 你可以完整地欣赏每一首歌曲, 而不是像在其它电台听完主持人喋喋不休地说完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后, 你听到的可能是歌曲的副歌部分了。这是“音乐之声”伴随性突出的一个表现, 突出音乐成为频率主角, 淡化了主持人作用。主持人谈话在一个小时里不能超过5-7分钟。但正是这样, 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了, 要求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更高, 概括能力强, 语言表达更准, 对歌曲的悟性更深。为了更好地充实主持人的队伍, “音乐之声”连续几年面向全国开展了主持人选拔活动, 希望通过这个活动选出高素质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同时“音乐之声”也注重培养“明星主持人”, 一方面推出了一批听众喜爱的DJ, 阳光DJ章莹莹, 温柔的苏宁, 率性自然的张东,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让主持人参加电台的一些节目的宣传活动, 让观众看到DJ真实的形象, 增强对DJ的认识。比如在“音乐之声”每年4月举行的中国TOP排行榜颁奖晚会, 两位主持人小强、但茹都出来担当主持人, 使受众更立体地认识了两位主持人。但是我们会发现“音乐之声”大部分节目都采用了独立主持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专注于音乐而不是主持人的谈话, 但整个频道会因为缺少对话和交流而难以形成温暖的气氛。为了丰富节目的形式, 现在晚间档的“中国TOP排行榜”中就是两个主持人, 主持人之间会就某一个话题与观众展开互动。

四、广告经营

广告经营是专业化频率发展的生命线, 而“音乐之声”采用海外比较先进的、和国际接轨的节目设置、广告挑选、目标客户的筛选及行销手段或技术。

(一) 面向全国的经营方向

“音乐之声”是惟一覆盖全国42座城市的音乐频率, 所以“音乐之声”在广告的经营上面向全国。作为世界知名品牌的“宝洁”, 在中国向来是不投放广播广告的, 但它却愿意在“音乐之声”上投放广告。一方面, “音乐之声”的覆盖范围正在向全国延伸, 另一方面是“音乐之声”对于广告环境的维护。

(二) 清洁的广告环境

由于广播的收听率的降低, 流失了很多的广告。所以我们在听广播时经常听到的是夸大功效的医药广告, 令人产生抗拒心理, 也损害了整体频率形象。而在“音乐之声”中,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房地产广告, 其次是通信类、饮料类、金融类。说明了“音乐之声”在选择广告时依据自身的定位选择广告, 使节目内容和广告相符合。

(三) 推行广告节目化

“音乐之声”推行的是广告节目化, 不仅让节目具有可听性、必听性, 让广告也具有可听性。所以我们在听的时候会觉得“音乐之声”的广告画面感很强, 而且广告语写得很顺口, 又很贴合商品。

五、品牌经营

“音乐之声”开播之初, 就将目标定位为打造成全国具有权威的、专业的、有社会影响力的全球专业的华语流行音乐台。“音乐之声”将自己的定位, 从单纯的广播电台提高到一个媒体品牌的高度。音乐之声的品牌经营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一) 注重社会效益

Music Radio音乐之声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 除了继续营造好的音乐环境, 给大众美好的音乐感受外, 十年来更是持续地投身到公益活动中去!从2003年起, “音乐之声”以自身力量, 结合强大的媒体与社会资源, 发起了“我要上学”公益活动, 在全国造成热烈反响, 此项公益活动旨在帮助偏远地区许多无法上学的小朋友, 达成上学的愿望。而现在“音乐之声”一年一度的公益活动比如“让爱随音乐起飞”“我要上学”等已经成为“音乐之声”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在求学路上遇到困难的孩子, 同时也宣传了频率的健康爱心的形象,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这项活动也已经成为“音乐之声”固定的公益活动, 可以看出“音乐之声”在社会公益方面做出的努力。

(二) 注重地面活动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对“音乐之声”有立体化的了解, 而不仅仅局限在通过声音的传递上, “音乐之声”也注重通过举办各种地面活动, 扩大影响力, 增强品牌效应。比如在今年就将举办“Music Radio漂亮新声”主持新秀挑战赛和“2012 Music Radio音乐之声蒙牛酸酸乳巨星梦想学院明星校园拉票会”, 这些活动都大大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 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

(三) 注重多媒体经营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 方便观众的收听, “音乐之声”设立了自己的网站, 在网上就可以收听到“音乐之声”, 而且在网上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关于“音乐之声”的信息, 比如新歌的试听、排行榜的情况、DJ的情况、举办的新的活动等。网站设有专门的互动板块, 观众可以通过微博进行互动, 满足了观众在听到好的音乐之外, 还想要交流的想法。

参考文献

[1].阚平, 《推动广播节目供应链的再造——音乐之声制播分离的管理探索与认识》, 《中国广播》2009年7期

[2].赵宏慧, 《音乐之声的频率风格与其受众分析》, 《中国广播》2011年4期

陶渊明的自然养生之道 篇8

他当了几个月的县令,就请辞回家,时年41岁,写下为人称颂的名篇《归去来辞》。陶渊明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从不怨天尤人,也不想身后留名,把功名利禄当作过眼烟云。他无怨无悔、安贫守道。最后一次弃官时,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笼中鸟重返了自然的怀抱,回忆起十三年官场生活,无疑是“误落尘网”。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当委顺自然,去与留,都应快乐地接受。

陶渊明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与道家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从养生学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借鉴。但从人生价值观角度看,存有一定的消极意义,应持否定态度。

第八册《自然之道》的教学反思 篇9

《自然之道》是人教课标本第八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和同伴在南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上旅游时,看到一只想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食肉鸟叼啄,于是焦急万分,迫使随同向导施以援手,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我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为此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印象中,我是带第三批学生学《自然之道》了。按理说,该老马识途、轻车熟路的。但是,这些天带学生读《论语》,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名言又反刍了一番:“有知识、有创新”是孔子提出的一条为师的标准,今年我教《自然之道》,还能“老调重弹”吗?

“老调”,乃大部分语文老师所沿用的“调”,乃照搬教参的“调”。具体到《自然之道》一课,就是“先入为主,引诱为辅”:教师脑海里已经认定向导知道“幼龟离巢进入大海时会先派‘侦查兵’探路”这一自然之道,再引导学生认同并讨论:既然他知道,为什么还要救幼龟?翻看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里面就写着这样的建议: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不过,不弹“老调”,先该怎样改弦易张呢?我想,干脆简单点,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倾听他们读文后的真实想法。

所以,完成课文的初读、生字识记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任务之后,我请学生快速默读一遍文章,再互相交流体会。

很快,有孩子发言时提到对“小泡泡”的理解。我相机板书“向导”二字,让他们把目光聚集过来。接着,抛出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问题:向导到底知不知道“幼龟离巢进入大海时会先派‘侦查兵’探路”这一自然之道?没想到,学生畅所欲言,一下子说了四种意见:1、向导深知幼龟是侦察兵,救它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无奈游客催促,被迫出手相救。2、向导虽然是生物学家,但并不知道加拉巴哥岛绿龟的秘密,所以一同前往观察。3、向导应该知道一点。他可能隐约觉得大自然的生物都有生存之道,食肉鸟啄幼龟是自然规律,贸然出手可能不好。4、向导深知幼龟是侦察兵,但游客们很焦急、很顽固,不听向导的。为了教育游客,他决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说实话,一些孩子从未这样欲罢不能,表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自我见解。所以,我及时夸奖学生,说他们比我所听过的《自然之道》公开课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还要棒!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以后,我再引导他们聚焦:想清楚,你支持或反对哪种猜想?再回到课文,细致阅读,画出相关“证据”。

不出所料,大多数同学细读文本后,首先否定了第2种想法。证据就是描写向导态度的两个重要词汇:“若无其事”和“极不情愿”。没想到的是,几个孩子认为第1种观点也经不起推敲:游客催促,向导长了嘴巴呀,为什么不马上说明不能救啊?!嗯,这真是合乎情理的推测。更有意思的是,预想中的争辩发生在第3、4种观点的支持者身上。

支持观点4的.学生(恰好是性格比较急躁的几个顽皮男生)觉得,向导有“若无其事”地暗示过游客,但那些游客听不懂,所以必须让不听劝告的人好好看看,违背自然之道的下场。在残酷现实面前,才可以转变某些人的固执。观点3的支持者则从文中找到了很有利的证据:“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如果向导决定拿更多绿龟的生命去教育游客,为什么还会“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几十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文章最后向导是后悔地悲叹“我们……”,而不是说教式的 “你们……”

试想,如果没有把课堂真实的思考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充分还给学生,能闪现出那么多可贵的思维火花吗?能产生那么多你来我往、有理有据的激烈交锋吗?

真实课堂的惊喜,还在延续。

当我请学生交流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所得知的人们生活中遵循自然之道或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时,张祺同学谈到一个她认为人们违背自然之道的小事例,很有趣:一些小猫、小狗被主人穿上鲜艳华丽的衣服,不好。小动物的毛就是天然的衣服,人类却要多此一举,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它们,它们内心一定不喜欢这样。听到这里,调皮的陈源广趁机假扮小狗喊:“我不想穿衣服!”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不知怎的,我灵感顿生,找到了这些天苦寻不着的“钥匙”:“太好啦!上星期我动员大家参与全国小学生‘新思路’作文大赛,虽然也给你们专门做了《观察想象》的写作指导,却发现交上来的文章要么拿旧作充数,要么还是打不开思路,平淡无奇。想想看,张祺说的不就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吗?如果融进她刚才的感悟,配以好的形式,比如写成童话《我不想穿衣服》,该是多么的生动、新颖啊……”

《自然之道》教学随笔 篇10

删繁就简理文脉

开课仪始,我让学生听写“自作聪明”“事与愿违”,并将两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顺势将作者伯罗蒙塞尔的感悟“人是万物之灵。当人类自作聪明时,一切都走向反面”和盘托出。“人类究竟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让你觉得‘自作聪明’”,在问题中我引导学生阅读全文。

我帮助孩子理出了三组词语:欲出又止、踌躇不前、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描写幼龟);颓丧、响彻云霄(描写食肉鸟);见死不救、若无其事、愚不可及、气喘吁吁(描写人类)。学生一边学习词语,一边轻松理出文本故事的三种角色——幼龟、人类、食肉鸟。然后,围绕“三角关系”,简洁有序地概括故事。

设计意图:用最直接的方式,将本文所载之“道”直接呈现,并引出核心词“自作聪明”。同时,本课的四字词尤多,散落在文中,有利于积累、理解。课标说“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在中年级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可以减轻学生的阅读焦虑,获得更好的阅读技能。

情趣盎然讲故事

教师指导朗读描写幼龟出巢段落,然后请三个学生上台表演——学生手搭手,搭建一个小小的“洞穴”,一只“小幼龟”在不时地伸出脑袋看外面的情况,想出洞,又有些迟疑。一个学生给这幅场景配以旁白:“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幼龟?

生:胆小、可爱、弱小、机警……

师:(出示问题)面对如此 的幼龟,我们人类怎么能 呢?

生1:面对如此弱小的幼龟,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生2:面对如此可爱的幼龟,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生3:面对如些胆小的幼龟,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师:也就是说,面对这样幼龟,我们肯定会——

生:去救它。

师:既然这样,那刚才为什么都说人类自作聪明吗?

(生面露疑惑,摇头。)

师:现在的你还同意刚才的观点吗?——你为什么摇头?

生:我很纠结——游客救幼龟,是人之常情啊。

师:这是人类自然的一种反应,看到幼小、弱小、可爱的生命会不由自主地同情,甚至会自然地去呵护它。这是“人文之道”。(板书:人文之道)

举一反三,老师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体会,借助“太平洋幼龟”等拓展知识,总结出幼龟的“生长之道”和食肉鸟的“生存之道”,并一一排除了幼龟和食肉鸟“自作聪明”的嫌疑。

设计意图:自古文章都强调“立象以尽意”,“象”是具体的,而“意”是抽象的。在《自然之道》中,如果“自然”的形象没有在学生心中立起来,那其中的“道”必然是抽象和干涩的。此环节,紧紧扣住“幼龟”这一角色进行朗读、思辨的训练,既还原了语文文字的学习,丰满了“自然”的可爱形象,又达成对文道的思辩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深入浅出悟道理

师:(指板书)这里的三角关系转了一圈,让人更糊涂了,究竟是谁自作聪明?(生疑惑)

师:换一种问法——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面对幼龟离巢奔大海,面对食肉鸟大快朵颐,你还会“救”它吗?

生1:不会了,因为这样会害了幼龟。

生2:我也不会了,这是好心办坏事。

师:我听明白了,幼龟的生长和食肉鸟的生存,这些是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而我们人类的行为却是可以改变的。总而言之,还是谁自作聪明?

生:人类。

师:说说人类还有哪些“自作聪明”却又“事与愿违”的举动?

生1:人类为好看,打扫森林,结果森林生病了。

生2:人类憎恶狼,喜欢鹿,就把狼杀死,结果鹿也最后灭亡了。

生3:我看过一个报道,人类为保护鱼,把鲨鱼一网打尽,结果破坏了生物链,鱼的产量大幅下降。

师:重读作者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1:尊重自然。

生2:遵守自然规律。

师:对,这就是“道”,自然的规律,自然运行的法则……

师:(出示“道”字义)人是“万物之灵”,可是人大不过自然,也大不过“道”。如果违背了“道”,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设计意图:学生从先入为主的“自作聪明”到全盘否定,再到这一问:你还会救幼龟吗?学生对文“道”的理解真正开始深入,“道法自然”自然引出,学生也自然理解了。

从教学悟“道”

虽然“文以载道”,但以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视角审视,文本的主要功能在于为语文的学习提供了媒介,是语文素养达成的桥梁。老师要做的是还原语文学习的本色,从“文”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一个道理,更多的是知识、能力、情感、积累、语感、思维等语文素养的提升。

《我是歌手》成功之道解析 篇11

一、节目内容上的创新与突破

实力唱将的加盟和高品质的音乐监制为电视真人竞技娱乐性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种成功的演绎首先来自于《我是歌手》表层形式的创新与独特。

《我是歌手》的参赛选手都是已经成名的明星歌手。明星之间的相互竞争与观众们的评判,使得《我是歌手》与以往的选秀节目在内容上与包装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此刻站在舞台上的明星不再将比赛看成一场娱乐活动或增加出镜率的一次商业演出,而是对音乐梦想的诠释,对音乐的致敬。他们摘下明星的光环再次为自己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梦想而奋战并重新接受观众们的考验。

二、节目策划的独特与新颖

在比赛流程的设置上,从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再到比赛的规则都充满了创新性。在第一轮比赛中,选手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成名曲进行演唱。当比赛进入第二轮时,比赛氛围开始浓郁起来,选手的出场顺序由选手抽签决定,而抽签的数字则代表出场的顺序,这将最终影响选手比赛的名次。

《我是歌手》节目组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首次运用“知音听审团”这一概念作为《我是歌手》的评判机制,这是湖南卫视以观众视角呈现综艺节目的首次尝试,极大程度地尊重并满足了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我是歌手》以新颖的形式和创造性的比赛形式再次吸引了观众们的视线,成为这场竞争中的胜利者。

三、对于节目质量与音乐品质的专注

为了给观众呈现最纯正的音乐,《我是歌手》要求所有歌手比赛时必须真唱,所以对歌手演唱实力要求很高。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大气磅礴的帝王之音韩磊,作为中国摇滚第一女声罗绮放纵洒脱的演唱,独具中国风韵和国际范儿十足的韦唯,曾经的《亚洲雄风》激励一代人为实现梦想而奋勇拼搏。这些具有魅力和个性特色的声音成为《我是歌手》成功的重要保证。他们的超强实力使得比赛充满了变化,他们的强势加盟保证了节目质量。

《我是歌手》的成功还源于对每一个细节的专注。节目中的音响设备所营造出的视听效果极具说服力。栏目组邀请梁翘柏出任音乐总监,为湖南卫视打造一场豪华的音乐盛宴。在设备与人才的双重保证下,节目水准以及音乐品质得到了充分保证,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配备为《我是歌手》的成功提供了质量和技术上的支持和保证。

四、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

《我是歌手》试图扭转某些选秀活动造成的错误社会价值导向。尽管作为一档明星选秀活动,但其选手在歌坛已经具有一定地位,他们或是新生代的实力唱将,或是成名已久的歌坛大将,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输赢。“受教育者不被看作教育教学的主体来塑造与培育,由此培养出来的人充满了‘物性’,创新性意识、主体精神严重缺失,职业的道德感、荣誉感容易被忽视。”[2]

由于《我是歌手》的舞台极具兼容性,舞台上不仅有新生代的实力偶像同时也有久经乐坛的资深唱将,来自于不同年龄段的歌者必然带有不同的时代印记。在他们的歌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流行的脚印,同时随着他们的歌声我们也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年代。

五、结语

《我是歌手》获得的成功无疑给身处困境中的电视类真人竞技节目带来了新的活力。《我是歌手》引导中国电视娱乐竞技类节目走上了一条具有高品质和独特个性的道路。

摘要:湖南卫视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的出现,再次为处于困境的娱乐类竞技选秀节目带来了曙光。其创新的赛制,极具实力的歌坛唱将,高品质的音乐呈现,以及背后蕴藏的人文怀旧情怀和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让观众眼前一亮。《我是歌手》的成功经验也为未来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

课文中的自然美论文 篇12

语文课本中表现自然美的篇章很多,它交织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或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或表现自己难以言衷的心情。同时,这些文质兼优的自然美篇章,启人遐想,给人愉悦。

自然美的描写,揭示出美的象征意义。如《松树的风格》这篇文章,作者不只在写松树,而是被松树的风格感动着,认为“它可能不如杨柳和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而《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在作者看来,虽是“极普通的一种树”,又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但就是这种白杨,它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象征着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象征着“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自然美的描写离不开美的语言。如《听潮》一文写咆哮的大海用的是一组非常有力的语言:“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袭击过来,猛烈地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绿》这篇课文中,写绿是“滑滑的明亮着……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些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自然美描写都有赖于美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词语解释 篇13

【翩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簌簌】

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

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载途】

满路,遍地都是。

【数据】

科学实验中记录的可以作为研究根据的数字。

【孕育】

这里用来比喻酝酿新事物。

【萌发】

动词。种子发芽。

【周而复始】

固定短语,绕完一圈再从头开始。一圈又一圈地轮转。周;环绕一圈。复始:重新开始。

【荣枯】

形容词短语。指植物的茂盛和枯萎。

【推移】

动词。(时间、形势、风气等)移动或发展。

【因素】

名词。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本文指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原因或条件。

【灵敏】

阅读教学也讲究“自然之道” 篇14

“向导哪知道,事先也不知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叽叽喳喳争论开了。

学贵有疑,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多好的教学切入点。我静观其变,看教者是否能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随即教者根据观点的不同,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要求学生到文中找到自己观点成立的依据。围绕“向导事前知道海龟会受到那样的伤害。”这一观点展开辩论。

课堂顿时安静下来了,学生钻进了文本,教室里只听见笔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不时的还有同学抬起头来,环顾四周,脸上带着神秘的窃喜。

辩论开始了,同学们个个踌躇满志。

正:我们认为向导事前是知道的,从向导把第一只海龟引向大海的态度、表情和动作就可以看出来(读文,标重音符号处读重音,下同)。向导是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向导是不愿去救的,而且后来也是极不情愿地去做,向导的说法和做法,都足以说明向导是知道把这只海龟引向大海的后果的。

师:说得有理有据,读得很有味道,不情愿到了极点,从这两个词中我感受到,向导可能是知道了后果才这样!

反:我们认为向导事前是不知道后果的,理由请大家看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向导看到这结果,一连串的动作,多么急切,多么紧张!(读文)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帽子,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如果早知道这种情况,还用得着这样着急?所以向导是不知道这后果的。

师:说的太对了,这向导这么着急,肯定是不知道后果的呀!

正:从刚才反方引用的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向导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见死不救的,对吧?那又怎么解释向导刚开始不愿意去救第一只海龟呢?这是不是只能说明向导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了?

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对方的话反驳对方,了不起!是啊,后来救海龟疲于奔命,刚开始为什么视而不见,这该作何解释呢?

反:我倒认为,正是因为向导不知道后果,才有这紧张的营救行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向导还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如果向导早知道还会这样追悔莫及吗?

师:追悔莫及,这位同学把课文读透了,都读到向导心里去了。说得太对了,如果知道还会这样吗?

正:可是如果不知道,刚开始见侦察兵幼龟遇险,也应该和大家一样焦急呀?他一开始应该明白是不能去救侦察兵幼龟的!

反:可是后来向导的行动和语言表明,向导是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的!

师:看来意见要统一了,向导开始知道侦察兵海龟是不应该救的,救了以后也没有估计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我们再看看向导是什么人?

正:生物学家。

反:我知道了,生物学家应该对海龟生活习性比较熟悉,所以知道自然的规律,不能去救。

正:他观察这种现象比较多,知道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不能去破坏,所以说:“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反:可能他也不知道救了有什么后果,只是知道不能去救!

正:他知道不能救,却没有想到救了一只海龟,却伤害了那么多海龟!

……

我想:这位老师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不也是遵循了“自然之道”吗?

阅读教学需要老师因势利导。教师应敏锐地抓住课堂的契机,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本教学环节,教师敏锐地抓住了两个学生争论的焦点——向导在事前知不知道这一后果。并围绕这一矛盾焦点展开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自己观点的理论支撑,恰当地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使得阅读变得水到渠成。本节课上辩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接触语文学习材料,进行语文阅读实践”。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为了辩论,学生不知不觉地陷入教师设置的“阅读之彀”。学生争先恐后地读着,专心致志地读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读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此时不需要教师的督促,甚至连提出的读书要求都显得多余。所以,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创造和敏锐抓住容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契机,因势利导,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推波助澜。《卡尔·威特的教育II》一书认为一个孩子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完全都是成就感给他们的力量。同样,成就感也是后续阅读的最大动力。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发表阅读观点后总用不同的方式给予了肯定,“说得有理有据”“说得太对了,我也是这样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读得太好了,都读到向导心里去了!”这样不仅让发言一方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激发了反方不服输的欲望。这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深入了!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指明方向。作为阅读课首要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发展语言。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思考。然而,有时我们的课堂上的对话常会偏离方向,尤其是争论时,容易出现脱离文本的现象。再加上小学生思维跳跃性强,就会出现胡乱猜测,胡搅蛮缠,为辩论是非而争持不下的现象。此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鼓励当中,还应恰当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在学生的思考、讨论和争辩偏离文本时,教师要通过引导,把学生拉回文本,紧紧依托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再深入的二次、三次对话。这样,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怎样赢得辩论,而是要引导学生怎样品词品句,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揣摩人物情感,体会作者写法,感受语文的美妙。于是课堂上我常说“你这样认为有依据吗?”“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以保证阅读教学的有实效,不变质。

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把握价值取向。在课改之初我们曾经为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对学生提出“乌鸦很聪明”这一观点是否应该肯定而争论。现在我们更应该明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课标语)在辩论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小插曲:

反:知道了结果还那样,这向导也太残忍了吧?

正:他或许正是要用这血的教训来警示这些无知的游客。

反:那可是成百上千条生命啊!向导忍心吗?

正:所以他追悔莫及!

这时,为了赢得辩论,学生加入了自己的联想和解读。但正方这样解读向导,显然有悖于编者选编本文的意图,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而且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不利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必须敬畏生命,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我们必须在学生心底埋下“敬畏生命”的种子。于是老师这样引导:

师:现在同学们读得更深入了,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来仔细看看课文,想到究竟是不是要用千百条小海龟的生命来警示这些游客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他预期的结果出现了,他会怎样说,怎样做?

反:他会幸灾乐祸。

正:他会说:“怎么样,早告诉你们不要救那只小海龟,现在好了吧?都怪你们!”

师:向导这样做了吗?没有,他说的是:“如果不是我们,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我们包括谁?他的紧张、着急、悲叹说明了什么?

生:这里的我们包括向导、游客!

生:向导很自责!向导想到的是自己应该承担责任!

生:他打心底不愿这些海龟受到伤害!

生:向导勇于承担责任,没有推卸责任!

师:是啊,生命是最宝贵的,任何人都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不能拿生命做赌注,不管这生命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也不管这生命是人类的还是生物的!我们要敬畏生命、要勇于承担!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受到生命的教育,还受到了责任心的渗透熏陶。我们的学生是可爱的也是可塑的,他们就像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我们教师就应该是护河的堤岸,让学生自由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就像蓬勃向上的小树苗,我们应该是精心护理的园丁,适当修剪旁枝余叶,使他们茁壮成长为祖国之栋梁。

(五)自然之道 篇15

(五)自然之道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龟孵卵的巢穴。

小海龟孵出后可长至330磅。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然后拼命地爬向大海,否则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了一个很大的、碗形的巢穴。一只小海龟正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约有半英寸。当我的伙伴们聚过来时,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了瑟瑟的声响,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

“别做声,注意看。”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的脑袋时,我们那位年轻的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的开口处,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企图把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伙伴们一个个紧张得连呼吸声都加重了。“你们干吗无动于衷?”一个人喊到。

向导用手压住自己的嘴唇,说:①“这是自然之道。” “我不能坐在这儿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一位和善的落杉矶人提出了抗议。

“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我替那位向导辩护道,“我们不应该干预她们。”

“既然你们不干,那就看我的吧!”另一个人打算去帮助小海龟。我们的争吵把那只反舌鸟惊跑了。②那位向导极不情愿地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出来,帮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惊呆了。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急忙忙地奔向安全的大海,无数的幼龟由于收到一种错误的安全信号,都从巢穴中涌了出来,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

我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龟们不仅由于错误的信号而大量地涌出洞穴,而且它们这种疯狂地冲刺为时过早。黄昏时仍有余光,因此,它们无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刹那间,空中就布满了惊喜万分的军舰鸟、海鹅和海鸥。一对秃鹰瞪大眼睛降落在海滩上。越来越多的反舌鸟急切地追逐它们在海滩上拼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上帝!”我听到身后一个人懊悔地叫道:“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③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抓起一顶垒球帽,把小海龟装在帽子里,费力地走进海水里,将小海龟放掉,然后拼命地挥动手中的帽子,驱赶那一群接一群的海鸟。

屠杀过后,空中满是刽子手们饱餐后的庆贺声。那两只秃鹰静静地立在海滩上,希望能再逮住一只落伍的小海龟来作食物。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冲击着的空荡荡的白色沙滩。

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沉默了。④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1.一句话概括本文记叙的事件。

2.该怎样理解○

1句中的“自然之道”?

3.○

2句中的“极不情愿地”表达了年轻向导怎样的思想感情?

4.品析第○

3句,说说年轻向导的“初衷”是什么,并从文中摘录出描写他为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而帮助小海龟奔向大海的6个动词。5.文中“它们这疯狂的冲刺为时过早”的原因是什么?

6.品析第○

4句写出大家“沉思”的内容。

自然之道 篇16

番禺丽江小学梁志权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词语,感悟作者用词准确,精妙。

2、抓住重点语段,前后联系,读懂作者所揭示的自然之道,并且领悟读书之道。

3、求本溯源,引领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同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对话,感悟写作之道。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段,前后联系,读懂作者所揭示的自然之道,并且领悟读书之道。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读书之道──温故理序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看龟→救龟→害龟。

(二)读书之道──品词品句(初步读懂“自然之道”)

1、我们两次救护幼龟,第一次救龟是在什么情况下救的?默读三、四自然段,将描写幼龟的句子轻轻地画下来。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他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2、这两句话与前面的哪句话是紧密呼应的?(与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这两句话与前面的哪个词是呼应的?(稍不留心)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幼龟?(留心)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探 欲出又止 踌躇不前)

①“探”与“伸”哪一个动词更好?(探:只是把头伸出一点点,很灵活,与后面的“侦察”呼应;表明并没有决定要出去,表现其很细心;从侧面反映出食肉鸟动作敏捷,海龟怕成为其口中之食。)②设问:之所以想出去,是因为什么?之所以不想出去,是因为什么?“欲出又止”与哪个词意思相近,前后呼应?(踌躇不前)

4、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突然”,你读一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你的心情怎样?(紧张)引导学生读“突然,一只幼龟„„是否安全。”,谈一谈,你惊喜什么?你又紧张什么?引导学生再读“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拉到沙滩上去。”,谈一谈,你紧张什么?此刻,文中的“我们”心情怎样?(焦急)

教师小结:读书,不仅要前后联系,而且要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透过文字,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这,也是读书之道。

5、面对这一幕,向导和同伴们的态度一样吗?他们各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体会到的?向导的态度:不救。(“若无其事”、“叼就叼去吧„„”、“冷淡”、“极不情愿”)

同伴的态度:要救。(“焦急”、“不能见死不救”)

6、当我们看到了幼龟即将成为了食肉鸟的美餐,而向导极为冷漠,他冷漠的原因是什么呢?(弱肉强食,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三)读书之道──精读深思(深入理解“自然之道”)

1、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向导和同伴都极为震惊,我们看到了什么?默读第五、六、七、八自然段。把描写幼龟和食肉鸟的句子轻轻地画下来。

出示: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他们很快可以饱餐一顿了。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训练朗读:读完这段话,你心情怎样?

2、出现了这样的结果,究竟我们错在了哪里?浏览第五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三句至结束。)

3、如果刚才嘲鸫啄幼龟的头,我们不加干预,会出现什么结果?

(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幼龟返回归巢,报信给其它幼龟,保护了群体;二是:幼龟牺牲,龟群又派一只侦察兵。)

4、文章的题目是“自然之道”,我们已经读懂了弱肉强食是自然之道,阅读了第五自然段,你再说一说,这“自然之道”,还包括什么?

(太平洋幼龟保护自己、防御天敌的手段──派一只幼龟当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返回龟巢。)小结:读书,不仅要读懂课文所讲述的浅显内容,还要深入读书,前后联系,读懂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5、虽然先前不想救那只幼龟,可面对成百上千只幼龟即将成为食肉鸟口中之食,向导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七自然段第三句,第八自然段第三句。)

6、读完了这些句子,你有没有想说的话?

7、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这句话表达得含蓄,你能把隐藏在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吗?

如果不是我们__(_破坏了自然之道_),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从“悲叹”中你读出向导的心情了吗?他为什么而“悲”,他又在叹息什么?

(四)总结:

学习完这篇课文,你心中又在想些什么呢?(板书:遵循)

(五)拓展:

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自然之道的小故事,下节课一起分享。

(七)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

看龟救龟害龟

相似互构与自然之道 篇17

“相似”与“互构”是《相似论》的两个核心概念。“相似”即同与变异的矛盾统一。它揭示的是客观事物普遍存在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同和变异中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相似论》认为:万事万物没有同,就不能继承;没有变异,便不能发展,这是宇宙万物铁定的自然规律。“互构”即相互激活、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建构,它揭示了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自然物质世界、意识精神世界、符号象征世界之间,以相似性为中介的互动互涉关系。世界万物是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存在。《相似论》认为:一切事物包括原来认为本质不同的东西,都可以以相似性为中介而相互联系,互动互构。

人生活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自身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行为也必然会受客观自然世界的相似性、人类社会风俗习惯的相似性、言语习惯的相似性、伦理道德的相似性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影响,并在大脑和神经系统内在的相似机理的配合下,言行举止在不知不觉中,以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形态和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相似。从人类自身发展来看,往小处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生息繁衍,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体形肤色、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往大里说,就整个人类而言,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太阳系的“地球村”里,所以不分地域、种族和文化背景,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七情六欲总是大体相似的。人类的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同样呈现着普遍的相似特征:大多数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社会制度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世界万物中如此众多的相似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论》的“相似联系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通过相似性中介而联系的。“联系”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或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世界万物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无机自然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起点,在此基础上,衍生进化出生物和人类。张光鉴教授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较为稳定的化学元素是有限的,而且它们都有规律地联系在一起,即都服从元素周期表所表示的规律。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元素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而来的。所以说,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然界,实质上是充满了各类相似性质的,是有规律可循的。”(《相似论》,196页)物质、生物和人类以生物圈和食物链的形式构成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功能的、绚丽多姿的地球生态系统。世界的同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发展变异性在于生态性。这就是所谓“世界物质本质一元论”和“世界生态发展多元论”。《相似论》所说的“相似”,就是指这种一元与多元、同与变异的矛盾统一。

《相似论》的“相似运动律”认为:“相似现象的实质,就是客观世界物质的基本粒子在统一场的作用下运动的一种和谐协调而又互相适应的组合形式。”(《相似论》,4页)一切物质之所以能产生运动,都是基于力的作用。相似的力(动因)作用于相似的事物,必然引起相似的运动形式和过程。从简单的物理运动来说,同样的炮弹在同样的环境中发射,如果发射的力量是相似的,发射的角度也是相似的,那么炮弹飞行的弹道曲线也必然是相似的。引申到生物的繁衍进化运动也是如此:相似的基因,相似的环境和条件,必然产生相似的结果。一切生物,无不相似于自己的父辈。纵向看,生物与其父辈之间相似繁衍,都是以父辈的遗传密码“DNA”为样板进行相似运动,即所谓的“自复制”而来的;横向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以无数的事实证明:生物的生存繁衍必须适应环境,寻找与环境的相似性,并不断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体态、器官结构及其性能(如:保护色、翅膀、爬行、直立……)。与此同时,生物和人类又以自己的生命运动反作用于环境,使环境按照人的需要不断改变。

“相似运动律”还可以拓展到心理活动领域。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曾为一种自然的美感现象而感慨,他说:“本来,自然有昼夜交替季节循环,人体有心脏节奏生老病死,心灵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难道它们之间(对象与情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就没有某种相映对、相呼应的形式、结构、秩序、规律、活力、生命吗?欢快愉悦的心情与宽厚柔和的兰叶;激愤强劲的情绪与直硬折角的树节;树木葱笼一片生意的春山与你欢快的情绪;木叶飘零的秋山与你萧瑟的心境;你站在一泻千丈的瀑布前的那种痛快感,你停在潺潺小溪旁的闲适温情;你观赏暴风雨时获得的气势,你在柳条迎风时感到的轻盈;你在挑选春装时喜爱的活泼心意,你在布置会场时要求的严肃端庄……,这里边不都有对象与情感相对应的形式感么?”(李泽厚:《审美与形式感》,载《文艺报》,1981(6),42页)

用“相似运动律”来解释,这种种“相对应的形式感”,都是由力的作用造成的:“相似的力(动因)作用于相似的事物,必然引起相似的运动形式和过程”。这与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所说的“异质同构”现象极为相似:“外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人的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这两种结构之间质料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力的结构,所以会在大脑电力场中达到合拍、一致或融合。当这两种结构在大脑力场中达到融合和契合时,外部事物(艺术形式)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正是由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界限的消失,才使外部事物看上去有了人的情感性质。”(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69-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阿恩海姆认为:“自然物的形状往往是物理力的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张、收缩或成长等活动,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大海波浪所具有的那种富有运动感的曲线,是由于海水的上涨力受到海水本身的重力的反作用之后才弯曲

过来的;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朵的那些弯曲的、盘旋的或隆起的形状,同样也保持和复现了一种生长力的运动。自然事物如此,由人创造的东西就更是如此。‘书法是心理力的活的图解’,当画家们试图描绘那些充满力量的物体时,(如悬崖峭壁、猛兽的嘴或爪子、树干等),在运笔之前先要唤起一种力量的感受,在真正运笔时,这种遍及全身的力量就顺着他的胳膊和手指传人画笔,并随之输送到所画的事物中。”(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596-5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阿恩海姆曾用实验证明了支配“悲哀”感情的力的模式:当他让一组舞蹈学院的学生用动作把“悲哀”的感情表现出来时,所有被试演员的动作几乎都是一致的。通过实验,他得出结论:“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无力的,既缺乏能量,又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6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这就为我们通过人物外部动作推测人物心理找到了有力的理据:蹦蹦跳跳、欢呼雀跃,当然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而颤颤巍巍、步履蹒跚,不用说是年老力衰、精神不济了。人不动感情的时候,身体各部分一般都保持和谐、平稳、对称、规则的状态。一旦内心感情集聚或爆发,身体的某些部分(或全部)便变得“紧张”起来。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内心感情愈是激烈,身体从正常状态偏离得就愈厉害。请看那些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如“咬牙切齿”“怒发冲冠”“张口结舌”“点头哈腰”“昂首阔步”“卑躬曲膝”等。它们刻画的都是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刻画的动作发生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代表的内在感情亦不相同,但在这些不同的表现中又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它们都是因为某种力的作用而使身体从正常状态发生了偏离。

根据“相似运动”和异质同构的规律,人的不同感官、不同心理感受还可以相似挪移。当人们听到某种特殊的声音时,往往会说它是“圆润的”或“尖利的”,“甜美的”或“酸溜溜的”,“硬邦邦的”或“软绵绵的”……声音是作用于听觉的,而“圆”与“尖”是视觉形象,“甜”“酸”是味觉的,“硬”“软”是触觉的……这种听、视、味、触多种相似感觉的连接互通,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通感”。人之所以能形成这种“通感”,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构成声音的“力的作用式样”与构成某种知觉的“张力式样”大体上同构的结果。

不同的力的作用模式,往往具有不同的动感,通过再现形象的形状位置,甚至色彩搭配,也可以感受力的作用模式。比如,人类使用的某些武器或工具(如长矛、犁头等),人们建造的尖塔、金字塔、方尖碑、教堂的尖顶等,差不多都是楔形的,那是因为只有楔形能够造成升腾向上或穿透一切的动感。不然,怎么会有“戳破苍天锷未残”的诗句呢?

力度的变化还会产生不同的节奏,同样,人们的情绪也有节奏。某种力的节奏就能激起人们相类的情绪,如舒缓、紧张、轻快、凝重、高昂、低沉等等。与此相对应,语言自然也有节奏。“诗的形式因有节奏而具备了情绪的形式,即所谓‘异质同构’,于是就能表现或塑造人们的情绪。”(王尚文:《语感论》,28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比如“大江东去”与“一条大江向东流去”,意思完全相同,但因语言的节奏不同,所表现的情绪、气势,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上一篇:测评学习资料-小学五年级应用题小测验下一篇:基层单位岗位hse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