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2024-07-27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通用10篇)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1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101班

1.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是?()

A.有能力B.有关系C.有门路D.有机遇

2.大学生为什么会迷茫?()

A.情感问题B.学习压力C.就业前景不明D.对自己期望过高

3.你对考研有哪些看法?()

A.先考研后工作B.边工作边考研C.不需要考研D.没想过

4.你如何安排课外时间?

A.去自习室学习B.参加社团活动C.做兼职D.休闲娱乐

5.对恋爱的看法是?()

A.影响学习B.共同进步C.没有影响D.不清楚

6.作为大学生的你,你在学校最看重是哪一方面?()

A.学习成绩B.人际关系C.担任的职位D.综合能力的提升

7.你觉得毕业后()最有可能给你带来困扰?

A.找工作B.买房子C.买车子D.结婚

8.你是以什么方式来舒缓压力的?(多选)

A.找人倾诉B.心理咨询C.闷在心里,沉默不言D.化压力为动力,更加努力E.和朋友去玩F.找个没人的地方发泄出来

9.你比较关注的政治问题有哪些?()

A.边境和平B.国力强盛C.国际地位提升D.经济稳定

10.你觉得你的精神生活丰富吗?

A.丰富多彩B.单调枯燥C.还可以D.不懂

11.对专业课学习的看法是?()

A.很重要,一定要学好B.不挂科就好C.无所谓,看重总体

D.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

12.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是?()

A.资金充足B.有该方面的经验C.有能力D.有坚持下去毅力

13.对做兼职的看法?()

A.影响学习,不做B.能力的提升C.赚零花钱D.无所谓,可做可不做

14.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怎么样?()

A.挺好的B.一般的C.不好D.不知道

15.你目前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2

一、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舆情舆论调查引导的必要性

虽然大学生已是成年人, 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待在校园里, 接触社会较少, 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即使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却不能够理性、全面、深刻的去认识和理解。再加上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一些失实性报道, 严重影响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不能深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本质。

通过调查发现, 多数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而且有超过70%的学生在关注的同时会提出自己的见解。然而对于近来的钓鱼岛问题, 许多大学生带有明显的个人狭隘情绪, 发表了一些偏激的言论。同时我们也得知, 80%的学生在这些事件平息后, 会对自己当初发表的言论表示后悔。因此, 开展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舆情舆论的调查及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以便大学生步入社会能够理性的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体现个人价值,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加强对大学生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我们还得知关注娱乐休闲方面学生比例高达33.5%, 提倡各高校应多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一些时政、科技, 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热点问题, 使他们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时有31%的大学生关注时政, 但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理解此类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的宣传讲解分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冷静的理解社会热点话题。

三、高校开展社会热点研究性学习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 但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 只传授书本上的知识, 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还应使大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理性的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借助学校的广播、校报、网站、论坛等媒介, 开设“每周热点一议”栏目, 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来深入解读本周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 让学生能够理性、成熟、深入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2、高校的辅导员利用每周的晚讲评时间, 和学生交流探讨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引导他们正确全面的认识及对待, 让广大学生深入的了解该社会热点问题背后的历史性、社会性、政治性内涵, 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一些不当的言行。

3、学校定期举办“热点问题半月谈”之类的学术讲座或论坛, 定期让学生针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 从而使看待问题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

4、高校的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 组织成立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学习型组织或社团, 并指导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 微电影是一种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画面震撼力强的表现形式, 具有真正的互动和体验特点, 一部好的微电影往往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学生组织可有选择的把当下的社会热点拍成微电影, 以新颖脱俗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此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

四、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当代大学生,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61.5%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获取社会热点信息, 但是目前网络环境复杂, 内容鱼龙混杂, 很容易对思想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最近国内一直在议论纷纷的钓鱼岛问题, 还有最新改革的交通规则等等, 都是众说纷纭。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 很多大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有的在博客或者空间动态中发表一些不良言论, 有失准则。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 及时对一些虚假信息、负面言论予以屏蔽, 避免大学生盲目跟进, 影响他们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 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五、新闻媒体强化舆论的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 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各类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 客观、公正的报道社会热点问题, 不能捕风捉影, 断章取义, 导致报道失实, 致使学生产生疑惑, 不能正确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些热点问题。例如, 2012年初美国公共国际广播电台在王牌节目《美国生活》播出揭露富士康“血汗工厂”内幕的单元, 引发了一连串的抗议行动, 致使美国苹果公司委托非营利劳工团体——美国公平劳工协会实地赴富士康进行核查, 这项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富士康工作环境良好”。随后《美国生活》发表声明, 宣布许多内容与事实不符, 从而撤回该单元。这一事件可能使当代大学生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认识产生影响, 甚至影响今后的择业观。

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舆论, 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关乎着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此次调研, 希望大学生个体、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增强他们对舆情舆论的正确判断与认识, 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摘要: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及行为, 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进行调查问卷, 最终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了解舆情舆论, 做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舆情,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2) .

[2]张宇.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学习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9) .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对策 改革高校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世界各国的宝贵人才资源。对于我国来讲,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谐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是否能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是求职者对自己进行职场定位的关键,一个准确的职场定位其实就是一个好的人生规划。

第一,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是何种气质性格的人,在知觉速度或思维的灵活程度上是快还是慢,是认真负责还是轻浮粗心,是沉着冷静还是冒失鲁莽。

第二,兴趣爱好。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例如,在工作、学习之余,是爱好读书还是闲逛、聊天?是爱好种花种草还是养鱼养鸟?有的职业需要某种兴趣爱好,也有的职业明确禁止和反对某种爱好。

第三,能力特长。能力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如果是重新谋求职业者还应分析自己的工作成绩和缺点,以便在求职时扬长避短。

第四,生理特征。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例如,体质较差,难从事繁重体力劳动,这是在求职择业前必须明确认识到的。

二、大学生就业中应注意的细节

很多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首先是个人礼仪。比如在参加面试时,头发整洁,口腔卫生,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

其次是公共礼仪。公共礼仪是大学生介入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工具,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求职就业。比如要有良好的公德心,能正确称呼对方,掌握握手的礼仪,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懂得一些国际礼仪等等。

三、如何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1.高校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意识、思维、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其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准备。

挫折其实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就业心态,使自己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

[1]毛小林,吴晓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和出路[J].甘肃农业,2005(12).

[2]周丽华.我国当前的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暨南大学,2002(4).

[3]王炳坤,陈光明.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华网,2008-12-02.

[4]熊丙奇.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究竟有多大. 新华网,2008-11-17.

[5]俞正声.最担心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 青岛新闻网,2008-11-6.

[6]吴敏.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机会考自己创造. 价值中国网,2008-11-30.

[7]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6-79.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4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非常感谢您的合作,祝您生活愉快!

1.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男性B女性

3.您平时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国家时事()(可多选)A上网B报纸杂志C手机

D电视E广播F其他

4.您喜欢主要浏览哪方面的内容()(可多选)

A时政要点B经济局势C文化娱乐

D体育赛事E其他

5.您比较关心以下哪个社会热点问题()(最多两项)

A 腐败问题B “三农”问题C 医疗问题

D 房价问题E 就业问题F 教育问题

6.你是否想过自己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

A是,并且非常认真的规划过B有过一些想法C没想过

7.您是否经常关注社会问题()

A每天都关注B经常关注C偶尔关注D不关注

9.“三农”问题中的“三农”指什么()

A不知道B知道(农业农村农民)

10.您是否了解医保的使用程序()

A非常了解B大概知道C不知道

11.您是否了解我国实施的第三套房贷政策()

A非常了解B大概知道C不知道

12.您的就业方向()

A自主创业B找工作,并认为前景非常光明C毕业后选择读研或出国

13.您是否了解本市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政策()A非常了解B大概知道C不知道

14.你认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如何()

A需要全面改革B需要部分改革C不需要改革D不知道

15.你关注当下热点问题的目的()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5

【内容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 键 词】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思想状况;思想特点;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晴雨表”,他们是“一部分最敏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所关心的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因此,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大调查,研究高校学生真实的思想趋向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现实意义出发,自2004年4月开始,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就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对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直观的了解。

一.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时刻关心着塔外的一切,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次调查共有近1万名在校本科生参加,提出热点、难点问题600多个,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于国际问题。大学生比较关心、关注的国际问题主要有:美国对伊战争以及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中东局势;世界反恐怖问题;台湾问题;日本问题;朝鲜核武器问题;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西欧的关系以及世界格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问题、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多元化问题、联合国作用等问题。

(二)关注国内大事。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内大事主要有:

1、“十六大”及政治、经济改革,如国家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制度创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有制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

2、党的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如我们应怎样看待腐败问题?中国的反腐倡廉是否能有效地改变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权利和法,谁大?怎样才能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

3、应对加入WTO的措施,如加入WTO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入世后五至十年的发展状况如何?

4、西部大开发,如如何看待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西部大开发中,怎样避免“面子工程”,从而为老百姓做实事?

5、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如何面对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怎样快速、普遍地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

6、三农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看待城市农民工问题?

7、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问题,如如何看待社会成员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现象?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

8、外交问题,如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中国的人权政策和人权状况如何等等。

(三)高教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十分关注,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政策有哪些?如何看待教育收费问题?如何看待学历高消费现象?如何看待重学历、轻能力问题?如何看待高校扩招等。此外,他们对于素质教育也十分关注,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能力与知识在现时代孰先孰后?怎样衡量人的素质?怎样处理好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未来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等等。

(四)大学生道德认识。其中关于诚信问题,许多学生都提出诸如如何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信用问题?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诚信,我们应如何看待和解决等疑问。关于道德修养,学生们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四十多个,如大学生应怎样抵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而真正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较高,会不会在社会上吃亏?怎样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如何看待金钱、奉献以及个人幸福三者的关系等等。

(五)人生价值判断。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判断上所思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如如何理解和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什么才叫高尚?

2、人生价值评价、判断的标准,如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财富、地位、权力还是健康、快乐、奉献?

3、在价值取向上的思考,如如何看待社会主导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关系?在现代高速发展、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应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

(六)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在择业取向上,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如何处理人生价值实现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人在择业中,是为了生存还是个人的爱好而选择?出国留学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等等。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提出了诸如如何面对“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毕业后是选择城市就业,还是去基层干一番大事业等问题。此外,诸如就业时如何面对男女不平等问题?如何面对就业中不公平的竞争等就业压力问题也是学生们十分关注的热点。

(七)大学生恋爱。恋爱问题也是大学生十分关注的热点,在恋爱动机方面,许多学生提出如何选择恋爱对象?应考虑哪些因素?建立在物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会长久吗?在恋爱道德方面,许多学生提出应怎样处理恋爱与事业的关系?如何拒绝异性的追求而又不伤害到两人之间的友谊?在爱情与友情上,提出怎样区别友谊与爱情?谈恋爱应如何处理好与异性朋友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许多同学还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以及大学生同居现象给予了一定地关注。

(八)大学生活与学习。大家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同学们共提出了四十多个问题,如怎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建立真挚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真的存在心灵的默契与无杂虑的交流吗等等。

2、大学生心理健康,如怎样克服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如何排解郁闷心理?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所带来的压力等。

3、大学生活,如大学生活怎样才能过得有规律而又丰富多彩?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安排和利用时间等等。

4、大学学习,如如何处理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关系?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怎样利用图书馆?如何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使知识结构更合理等等。

除上述八大热点外,一些同学还对非典、网络“黑客”、人类基因组研究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二.在全面、直观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深入地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存在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1、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大学生,他们思想的热点和关注点有明显的不同。首先,高年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国际问题、国内大事和择业方面,大约98%的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都涉及到了这几方面。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点则更多地集中在大学生活与学习以及大学生恋爱方面,几乎99%的学生都提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以及适应大学生活问题。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思想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更高,更加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而低年级学生则更多地关注于自我角色的转换,自我人生道路的设计,充满了理想色彩。其次,即使在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差别。例如,对高教改革和发展问题,高年级学生更多地是从宏观的角度加以关注,他们关心的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政策有哪些、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如何、如何看待优秀人才流失问题等问题。而低年级学生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联系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像怎样处理好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奋斗与享受”、“学与玩”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再如,在道德认识和人生价值判断上,高年级学生也是更多地从宏观的角度加以认识和关注,他们关心的是如何看待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怎样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金钱与道德,哪个更为重要?生命与信仰,哪个更为重要?如何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问题。低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水平如何提高,如怎样解决一些学生言行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如何加强自己的自律能力?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是顺其自然,还是努力拼搏?“知足常乐”与“心存高远”哪个更可取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他们所关注的。

2、目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态环境集中表现为“一个中心、三个压力、四个转变”。

一个中心,即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调查显示,不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不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大学生们思想的出发点很突出地集中在自我成才和自我发展这个中心上。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注重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但深入分析部分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三个压力,即学习、成才、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经济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反映敏感。许多学生都十分关注考研问题、双学位问题、转专业问题。还有许多学生就高校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等。成才压力: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才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论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还是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试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大学生们所关注的。就业压力:人才招录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竞争,担心自身才能和发展前程会被无规则的选人用人机制断送,由此带来的压力感在此次调查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四个转变:即由关心西方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转变到关心中国的国情。在调查中,80%的学生对此都给予了

相当的关注;由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转变到比较求真务实;由关心国家、关心社会,逐渐转变到关心个人发展机遇,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由一味地追求出国留学,转变到国内寻求用才之地。

3、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兼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政策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青年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2)主体性。不少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3)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群体取向的多样性。大学生对成才的设计是多视角、多方位的。(4)不稳定性。青年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判断,会因为听了一场英模报告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可塑性。(5)矛盾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虽然,从个体看,多数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从整体看,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但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还是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立、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

三.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社会环境里,确立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新课题。结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针对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以增强其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育,应注意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次调查显示,大约80%的学生都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改革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其中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非常有意义的。也有部分学生对有些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授课方式单一,缺乏说服力提出了意见。

二是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工作视角,坚持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方法。以改革的精神,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做到五个结合:

其一、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如针对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各自不同的思想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其

二、同解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如帮助大学一年纪学生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增进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高年级学生如何处理恋爱问题、如何择业等。其

三、同大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性;如宿舍导师制,使教师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了师生间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其

四、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其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三是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现代管理政策和现代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状态不稳的问题,高校应利用政策杠杆,使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受到广泛的认同和尊重,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同时还应建立一套符合当代高校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选拔任用、进修深造制度,多层次、全方位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为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四是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要围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加大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6

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农业人口是我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农民和农民子女们已不能仅仅局限于以体力谋生和发展,他们也想以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服务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农民绝对不是愚昧无知的,他们的子女更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供孩子上学比下海经商还要危险,它不是家长们所能掌控的,孩子在苦读十几年书后又回到家乡的土地上来“改造地球”的现象已数不胜数,也许使得许多家长都对子女上学失去了信心,不舍得下这个本钱,不敢做这笔生意。但换个角度讲,孩子们毕竟学到了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即使它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但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到的知识会让他们终身受益的。而这些就涉及到农村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做这笔生意的胆量到底有多大。那么农民家长们是如何认识教育的?他们对教育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在寒假期间面向农村家长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

报告内容如下:

一、调查及报告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见附录3)的形式面向农村家长随机展开,从2005年1月23日至2005年2月7日为期两周,共发放问卷80份,在安寨村和西马连固村发放比例为10:70,收回68份,有效63份。由于调查对象的限制,问卷的内容较为通俗浅显、简单明了。

在报告附录中包含了样卷(附录3)、相关数表和对应的图表(附录4)等。

二、数据统计分析

如果孩子在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长们会后悔供孩子上学吗?

1.以家长职业分类的统计资料(见附录4表4)显示:在农民当中,有39.13%选择了“一定会后悔”,32.61%选择了“不后悔”,17.39%的家长不知道会不会后悔,10.87%的家长选择了可能会后悔,总的来看农民家长的观点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偏重于一定会后悔。在经商人员当中,选择一定会后悔的要明显高于其他三项,占了37.5%。工人们都持模糊的中性观点,选择可能后悔和说不清的各占了半边天。而教师们全部选择了不会后悔。

2.从以家长文化程度分类的统计资料(见附录4表5)中可以看出小学文化和高中文化的家长分别有72.73%和50.00%选择了后悔,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有37.04%选择了不后悔。这些数据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三项,表面看来文化水平与家长观点好像没有关系,但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发现造成这种结果是有原因的:a.只有小学文化的家长绝大多数是那种只知道挣钱、只顾眼前利益的农民,他们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不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整天只会抱怨“孩子花了钱、上了学又学不到东西”,像这样的家长能不后悔吗?b.初中文化的家长有许多都因自己没能完成学业而感到遗憾,他们知道关心孩子的学习,主动从校方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不便使他们隐约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他们的覆辙,所以他们不会后悔的。c.大多数高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因为他们自己“身怀高中文化而依然改造地球”,他们害怕子女们会同他们一样仍是农民,所以有一半人选择了“会后悔”让孩子上学。

供孩子上学家长们最担心什么问题呢?调查资料显示:有42.86%的家长选择了“毕业后的工作问题”,25.39%的家长选择了“费用和毕业后的工作问题”,选择不担心和担心费用的分别为23.81%和7.94%(见附录4表

2)。从这两道题目的回答情况的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子女们在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仍然是农村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从农村经济状况分析,农民们最注重的还是钱,农民们最讲实惠,你在花光家里的钱后没找到工作不就等于学到的知识不能用来挣钱吗?那肯定是不行的,钱是最现实的问题。在受调查的人群中有83.64%的是农民,60.32%的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见附录4表1),而且多数只是刚上初一就辍学了。俗话说得好:“老农民就靠那一亩三分地养命哩!”他们农忙时跟土地亲热,闲着时跟扑克牌套近乎,又怎么会有那么高的觉悟?多少年没有碰过笔,没看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险些忘掉了。那“九年义务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残缺的历史。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不屑一顾,甚至于厌烦被问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不屑、厌烦与冷漠着实令我感到悲哀!当然,有许多家长在得知我做本次调查后主动找到我向我诉说他们的想法,还有的家长向我寻求解决孩子成绩差的办法,这些又使我深受感动,我都尽我所能向他们一一作了解释。

当孩子因学习差而不愿意上学时家长又会怎样做呢?统计资料显示:有60人作了回答,41.67%的家长能够理智地给孩子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激励其努力学习;22.67%的家长只知道根据自己的意愿逼着孩子继续上学直到拿到了毕业证,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习成绩更加糟糕,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而占23.33%的家长对孩子出现的这种厌学情况置之不理,任其辍学。8.33%的家长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做(见附录4表3)。而接受调查的7名教师不约而同全部选择了理智地分析原因,这也在意料之中。但在经商人员当中,有50%的家长只会逼着孩子继续上学(见附录4表7)。另外,由附录4表6可以看出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的做法。

众所周知,在学习知识上学生自身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内因,而老师和家长只是外因。由辨证唯物主义理论可知: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但外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内因。孩子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自制力还是比较差的,而且对上学学知识没有太深的认识,他们很容易因学习成绩差而不愿上学,很容易因贪玩而忘记学习,很容易把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当作耳旁风,但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因为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教育子女、教育学生。在对教育或本问卷的建议中有一位农民写到:“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老师水平低且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甚至有家长呼吁:请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点儿吧!还有一位经商的说道:“老师不好好教小孩儿,家长也没有办法!”这朴素、朴实的话语让我深深体会到家长们焦急而无奈的心情。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了学校,而老师又是那样的不负责任,农忙时经常回到自己家劳动,反而把学生放在学校不管,就连一点儿职业道德也没有了。小学和初中的师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跟我年龄相仿的几个同学都通过各种关系去中小学教学了,有的是师范毕业,有的只是高中还不毕业。在师范学习美术的来到初中教数学,学习音乐的反而教授外语,真不敢想象这是怎样一种现象。调查期间正值小学翻盖校舍,小学生们就只好打游击战,在别人家里读书、上课。这些都使我们不禁感叹当代农村的基础教育状况。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当中有52.38%的家庭出现子女中途退学的情况,42.42%的家庭是由于子女学习成绩不好,36.36%是由于家庭困难不能支付高额费用,有15.15%的家庭能够支付费用只是想让孩子早点儿挣钱而出现退学情况,6.06%是由于其他原因(见附录4表8)。而在家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家庭中有90.91%出现子女辍学情况(见附录4表9),其中60%是由于子女学习成绩不好。这些又表明家长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对农村子女文化程度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69.29%的农村子女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而拥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0.71%。由当地初中副校长袁勤瑞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西马连固中学2004年的毕业生中仅有48人继续深造,而刚入初一时为215人。从附录4表10可以看出在215人中有20.93%只达到初一文化水平,只有22.33%的农村子女继续深造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由此看来,从初一到初中毕业有77.67%的农村子女只拥有初中文化程度。这样算来,每年有数百万低水平、低素质青少年大量流入社会,这必然给社会治安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九年义务教育仍旧没能普及,在如今分数决定命运的年代素质教育只能是形式化的空口号!中央机关制定的政策虽然是利国利民的,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当代农村教育现实和经济状况,因此很难贯彻落实。袁勤瑞同志在与我的交谈中重点指出:中小学生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每次收学费都会有大批学生退学,这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1.国家应加大教育投资2.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3.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当地小学校长杨秋海同志写道:农村学生收费、就业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一位农民家长深情地写道:我的三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只因投资太大,工作又没有保障,且经济力量达不到,只能顾及眼前,让他们退学,所以我建议教育应照顾农村经济条件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使好的人才能得到培养,将来为社会服务。这朴实而充满期望的话语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三、综合与建议

农村家长和子女们对教育的认识以及农村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设备都很大程度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面貌。农民把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收入无几,却把大部分的金钱都花在了儿女们的受教育上。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当代农村基础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流失严重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高,工作没保障使许多学生辍学

3.农村家长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4.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

1.国家应增加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建立资金利用监督机制

2.降低教育收费,建立合理收费监督管理机制

3.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水平考核,全面提升教师水平

4.加强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避免影响到子女而造成恶性循环

5.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适度增加就业岗位。

2005年2月27日

附录:

1.本次调查得到我父母和哥、姐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激!对袁勤瑞校长提供数据及其它资料表示感谢!对受调人员的配合表示感谢!对杨琴老师的帮助表示感谢!

2.参考资料:a.《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韦克难 四川人民出版社

b.《西马连固中学学生数统计表》袁勤瑞

3.问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子女们的受教育状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应学校要求,我们进行本次调查。在此我真心希望您能够如实填写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尊重和保护您的隐秘。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职业是?

A.教师B.工人C.经商D.农民E.行政官员F.其它

2.您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专及师范类E.其它

3.您有没有孩子在上学或者已经毕业?

A.有B.没有

4.您的孩子在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会后悔吗?

A.一定会B.可能会C.不会D.说不清

5.供孩子上学您最担心什么问题?

A.费用B.毕业后的工作问题C.费用和工作 D.不担心

6.您有几个孩子是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

A.4B.3C.2D.1E.0

7.您有几个孩子是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

A.4B.3C.2D.1E.0

8.您的孩子中,最高文化程度是?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E.正在上学F.其它

9.您的孩子为什么会退学呢?

A.家庭困难不能支付高额费用B.学习成绩不好

C.早点儿找份儿工作挣钱D.其它原因 E.没退学

10.您的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愿意上学,你会怎样做?

A.强扭的瓜不甜不想上了就退学吧B.逼他(她)继续上学直到毕业

C.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激励他(她)努力学习D.不知道该怎样做

11.谢谢您的参与,请问您对本试卷感觉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很不满意

*您对于教育或者本问卷的建议(可选填):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那么,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国主义, 他们身上还有爱国热情吗?带着这个疑问, 针对在学的一年级大学生, 对他们的爱国主义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 整理结果表明, 参加被调查的对象中, 有女生68人, 其中来自农村的28人, 来自城市的40人;男生32人, 其中来自农村的18人, 来自城市的14人。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接受教育的水平也有异。但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却是殊途同归。

爱国主义的表现有很多, 本文想着重从爱国主义的态度和爱国主义的知识两方面来谈现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感。

一、爱国的具体表现:强烈的参与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与国之间的概念好像越来越淡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现实情况表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 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 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42页) 。

美国和西方就千方百计地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针对中国搞了个《十条诫令》, 声称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 (中国) 的青年, 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接受的思想教育, 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 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 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 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 甚至举手投足, 一言一笑, 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价值。” (《美中央情报局, 面向中国青年的十条戒令》2001.7.14《香港商报》登载。网见http://ox.icxo.com/htmlnews/2005/10/12/685825.htm)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国家, 对国家事务不闻不问的人是不能称其为爱国的。所以, 关心国家的事务, 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意识, 也能称为是爱国的表现。虽然这么多年处在和平时期, 人们好像不太关心国家大事, 甚至有人说80后、90后是颓废的一代。但通过调查和授课实践, 感觉到他们有爱国热情、强烈的参与国家事务的意识。但是, 这种意识不同于战争年代和非常时期。他们对国家的关心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强烈。请看下表一。

他们对于国家大事, 很关心的占30%和关心的占67%大多数。无所谓的%3.对于国家大事, 很关心的占12%, 关心的占77%, 无所谓的占8%, 只有极少数的2%对国家对外界毫不关心, 没有人选择很不关心。

而且, 他们大部分会会自觉的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97%。但48%的同学对于自己觉得不切实际的会在遵守的同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国家的前途, 国家的未来, 国家的命运还是非常关心的。他们也相信自己的参与能改变国家的未来, 所以会主动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而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能适应, 没有真正的参与意识, 这些从某一个层面也说明我们国家的公民参与意识还比较淡漠。见下表二:

二、浓厚的爱国情感表现:知晓多方面的相关知识

通过历史看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永恒主题。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 而历史知识本身就体现爱国主义的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华民族创造出很多光辉灿烂的文化。懂得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就会由衷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知晓自己的民族文化, 就会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心态。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本着这个想法, 在调查中从不同的知识侧面对学生进行了考察。结果见下表四: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 学生对于自己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统一祖国的方针非常的清晰明了, 正确率分别占100%、87%和85%。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有点模糊不清, 容易和政党制度混淆, 正确率仅占31%。对于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比较常见的文学知识掌握较好, 正确率为83%, 但对于有些历史文化知识, 模棱两可, 正确掌握的不多。比如对于台湾曾经被日本侵占问题, 正确率为51%, 对于平时所见不多得军事知识, 正确率为30%, 对于古代和谐理念的提出者, 只有22%得同学选对。由此及彼, 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很到位的。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 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而是一种思想, 一种理念, 一种参与意识, 进而发展为一种行动。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强化政治参与意识

现在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再经过几年即将走上社会, 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 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 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 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需要更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知识的教育。本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强化政治思想教育, 引导有效参与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只有通过政治心理活动才能转化为人们的政治动机、目的和态度, 进而影响人们的政治行动。只有培养大学生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感, 才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所以, 必须在现实中针对政治信息的丰富性, 有的放矢的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让他们牢记相关的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的知识。把握他们的心理, 正面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

2、夯实历史知识, 激发爱国情感

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 也是一部爱国主义历史、一部革命传统的历史。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 要使某种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信念扎根与心并毫不动摇, 只有经过连续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巩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曾明确表示, 历史不该淡出我们的视线, 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不能丢。而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却使得真正的历史教育成了一种形式, 这个问题调查中就发现了, 所以, 必须进行系统的、牢固的历史知识教育。只有了解国家的历史, 才会激起爱国的情感, 才会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关于明胶的热点问题 篇8

果冻、老酸奶,吃还是不吃?

企业回应

亲亲果冻:果冻法定添加剂中无明胶。

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一名工程师表示,亲亲所有的果冻产品里都没有明胶这种添加剂,消费者可放心食用。亲亲果冻所用的增稠剂主要是卡拉胶,还有魔芋胶和黄原胶,这些胶体溶解后提供的是膳食纤维。

该工程师还介绍,果冻的法定添加剂中就没有明胶。果冻的特点是黏稠、脆,有爽滑的口感,而且透明度非常高,“如果果冻中添加明胶作为增稠剂,果冻就会非常硬,并且透明度很差,根本达不到果冻的生产标准”。此外,果冻中要加入果汁、乳品和果肉,对稳定性要求很高,而明胶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最重要的是,明胶的溶解性、流动性不适合果冻的加工工艺,而且胶体增稠剂在果冻中的用量很少,成本也很低。

大型乳企:大企业绝不可能用工业明胶。

一家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情况可能小企业会有,但大企业绝不可能有。另一家国有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国内生产老酸奶的几个品牌奶企,添加的明胶都是食用明胶。外界对于添加剂过于敏感了,现在乳制品行业的添加剂范围和分量已经有明确规定,乳制品企业会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地控制添加剂的添加和使用,请消费者放心。

明胶有什么用?

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分为食用明胶、工业明胶、照相明胶和药用明胶。其中,食用明胶需要用新鲜的、经过严格检疫的、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猪、牛等动物骨骼或原皮进行加工,采用全封闭的流水线加工而成。

食用明胶作为一种增稠剂,它可以广泛运用于人们食用的药物、果冻、食用色素、高级软糖、冰激凌、干酪、酸奶、冷冻食品、浓汤、肉皮冻、肉食罐头、水晶冻、色拉、蛋黄汁、糖霜、奶油糖、香味酱、巧克力、饮料、啤酒等。

“毒明胶胶囊”

当我们还在纠结于老酸奶和果冻是否安全时,关于工业明胶的重磅炸弹就立马甩了出来。服入肚子里的良药或许正是毒药?被业内称为“蓝皮”的明胶其实味道刺鼻、价格低廉、可随意堆放,是从皮革鞋、皮带等皮革制品上割下来的。这种决不能够进食的“毒药”却成为了人们的“良药”。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在今天播出的栏目中曝光了13种药用铬超标胶囊药物,其成分含有不可食用的工业明胶。新闻一经播出,有市民在阅读不合格药品清单时惊呼“竟然都是常用药”!

根据CCTV13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调查,在浙江省新昌县,一些药用胶囊生产厂从河北、江西等地购买用工业皮革下脚料加工的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作为原料生产药用胶囊,并将这些胶囊卖到了药企。央视记者在北京等地药店对胶囊类药品进行了买样送检,结果发现包括13种药品铬超标。

在本次被央视曝光的13种药用铬超标胶囊药物中,包含了青海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康泰胶囊”、“愈伤灵胶囊”,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盆炎净胶囊”、“苍耳子鼻炎胶囊”、“通便灵胶囊”,丹东市通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吉林省辉南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抗病毒胶囊”,四川蜀中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羚羊感冒胶囊”,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清热通淋胶囊”、通化盛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胃康灵胶囊”、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炎立消胶囊”等部分批次药品,其中不乏常用药。

以上被查药用胶囊中,“炎立消胶囊”中铬含量甚至达到了181.54毫克/千克。然而,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中国2010年版《中国药典》明胶空心胶囊标准显示,重金属铬的限度在百万分之二,即2毫克/千克。

几厘钱的利益

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许振英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很早就提出了在胶囊的检测中增加对铬的检测,但是2005版的《中国药典》没有收入进去,在2010版的《中国药典》添加了铬的检测标准,此前即使含有铬也不是违法。”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

但降药价网的负责人卫柏兴表示,用皮革下脚料生产胶囊很早存在,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

违法使用从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上面剪裁下来的下脚料来生产胶囊,无论对胶囊企业还是购买此类胶囊的企业,无外乎一个字:钱。

“生产一吨明胶需要6~7吨的骨头,每吨明胶4万~6万元,一万粒150元,而下脚料生产出来的胶囊一万粒不到100元。对于医药企业来讲,使用便宜一点的胶囊,每粒胶囊最多可以给医药企业节省几厘钱的成本。”许振英表示。

“毒胶”的危害。

皮鞋等皮革制品生产时要使用一些含有金属元素铬的化学制剂,所以工业明胶中往往会有重金属残留,若食用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危害。长期食用含重金属的明胶,会破坏人体骨骼及造血干细胞,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患上癌症,但这一般在2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

饮食专家建议道:食用明胶是安全的,但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在外观上没法辨认,如何避免风险,可注意以下几点:1.少买皮冻、肉冻、水晶肠、灌汤包等食品;2.买酸奶不要追求浓稠或成冻;3.少吃各种软糖、雪糕、冰淇淋等产品4.少购买小作坊的同类产品。

药师将推荐替代药物:被曝光的药品用途包括清热、消炎、通便等。“被曝光的这些药品都属于常用药品,而非急救、必需药品,市面上都是有替代药品的。”袁林说,各医院将由医生、药师为患者开具替代药物,零售药店也将指定药师负责帮助患者推荐替代药物,并进行用药方面的指导,“患者不会为此影响治疗”。 (本刊编辑综合《新京报》中国频道南方网 人民网等)

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9

一、 调查目的

社会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这观点很片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了解不正常消费对大学生的危害,让更多的人减少这方面的困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 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

2、资料收集办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消费观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关于消费的基本情况及方式。

3、调查方法:对数理学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多份,回收问卷后,经过筛选,选取男85名,女15名,共100名同学的问卷,得到样本。

三、 调查内容分析

对《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下列数据:

1、月支配费用。

经调查,90%的同学月支配费用在1000元以下,其中0~500元的占27%,500~750元的占36%,750~1000元的占27%。可见,大部分学生可支配费用基本上不能支付高端消费,胡乱消费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调查结果中,还有3%的同学月支配费用在1250元以上,并且这些学生都来自大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消费水平大体吻合,所以说大学生代表高消费的观点是片面的。但有些大学确实存在高消费,还有明显的攀比现象。2、可支配费用的来源。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在本次调查中,70%的学生都是父母给,有18%的学生靠一些补助,其次,还有7%的同学通过勤工俭学来赚钱。可见,大学生主要还是在父母处获得生活费以及零花。

3、基本生活支出。

经调查,90%的同学用于吃饭和交通的钱都在50%以上,少部分同学低于50%。由此看出,本校大部分学生都属于正常消费,可能这与我们的校训“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有关,当然,这其中可能有一些除了大吃大喝外还时刻喝饮料的同学。

4、信息消费。

在调查的学生中,70%的同学用于手机话费、电话卡、网吧的钱在100元以下,但由7%的同学该类消费在150元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只是适当打电话或上网,很少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 还有可能存在着异地恋爱,因而花费较多。

5、请客行为及费用。

调查结果表示,20%左右的同学没有请客行为,54%的同学请客的费用在100元以下,少数同学的请客费用超过100元。请客一般是为了培养感情的,这不单单是男女朋友间的,兄弟间也可以请客。当然,当终于完成某件大事时,也会请客庆祝。相对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某些高校而言,我校的请客行为相对很少,费用也不多。

6、拥有的电子产品。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其中一部分学生还拥有电脑、mp3或mp4、数码相机等。在拥有手机的同学中。54%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46%的学生拥有普通手机。可见,手机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智能手机用户较多,可能是由于智能手机功能多、比较好用的缘故吧。

7、购物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70%的同学选择了价格和质量。这说明本校大学生拥有求实心理,很少存在攀比,能正确认识到怎样合理消费。相对而言,选择品牌的人较少,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他们消费时是理智的。

8、对名牌的看法。

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名牌,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名牌消费中的主体。25%的同学认为名牌有质量保证,值得信赖,用起来放心;46%的同学认为实施名牌不重要,用着舒服就行。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是抱着求实心理的,并不在意用的是否为名牌,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盲目的向名牌看齐。但总有一小部分同学可能抱着相对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名牌能让自己心情愉快、面子十足。

9、跟富有的同学交往。

70%的同学很理智的选择了“看情况”,的确,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富有而认为他人都会摆出一副傲人的姿态,富有的人不一定就会很嚣张,也有平易近人的。

10、拿到一定时期生活费的做法。

71%的同学选择了“做好打算”或者“留一部分备用、其他的做生活费”,15%的同学选择“先还借款剩下的不在做打算,用剩多少是多少” ,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买自己心仪的商品剩下的以后再说”。 这表明大学生平时存钱的较少,花钱时向父母要,向同学借的较多。当然,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消费是有计划的,而不是胡乱消费后不知所措,因为每到月底就成了“月光”。

11、对拜金的看法。

60%的同学认为不应该,2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17%的同学认为很正常。可见,不同的人对于拜金的看法不同。我们不能一切向前看齐,没必要把钱放在第一位。

因此,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

1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

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4)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

(5)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

关于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每个人的消费观念都在改变,当然,作为大学生,消费观念也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生活水平;大学生;消费观念;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而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9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

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

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附件: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第 1 题 您现在所在的年级?(必答)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第 2 题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必答)

A.300元以下 B.300—500元(包含500元)C.500—1000元(包含1000元)D.1000-1500元

第 3 题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必答)

A.伙食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第 4 题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必答)

A 100-150元 B 150-200元 C 200-250元 D 250-300元 E 300元以上

第 5 题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必答)

A 200以下 B 200-400 C 400-600 D 600元以上

第 6 题您平均每周上网的费用(必答)

A.10元以下 B.10-30 C.30-50 D.50以上

第 7 题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必答)

A 20元以下 B 20--40元 C 40-60元 D 60-100元 E 100元以上

第 8 题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必答)

A30元以下 B30-50元 C30-40元 D40-50元 E50-70元

第 9 题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必答)

A20-30元 B30-50元 C50-80元 D 80元以上

第 10 题若您拥有电脑,其价格为()元(必答)

A.2000-5000 B 6000-7500 C 8000-9000 D10000以上

第 11 题您家庭月收入多少(选答)

A.1000以下 B 1000-5000 C 5000-10000 D.10000以上

第12题如果要购买新手机,你会选择怎样的手机(必答)

上一篇:大学开学校长演讲稿下一篇:追逐未来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