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2024-09-09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篇1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根据朗读板书:有 -----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2、 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1)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 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

(3) 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4)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5) 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

(三) 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补充课题)

1、 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设计 篇2

1援认识6个生字, 会写14个字及部分词语。

2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援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过程, 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援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和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援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语言文字, 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 了解它被毁灭的过程, 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援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 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面课题, 读题感悟

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读课题。突出“圆明园”该怎样读?突出“毁灭”该怎样读?突出“圆明园”及“毁灭”该怎样读?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课题, 酝酿学生的感情, 激发其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援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 但作为中国人, 我们怎能忘记她昔日的辉煌与遭受的摧残?同学们, 请放开声音读课文吧!自己印象深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还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也读一读。

2援读得可真投入!一起来读读吧, 可以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初步谈谈感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3援补充有关景点的资料, 丰富学生的表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领悟圆明园的辉煌和所蒙受的耻辱。】

4援读到课文的哪些部分时, 你的心情是快乐的、自豪的?读到课文的哪些部分时, 隐隐的痛在你的心中弥漫、升腾?

5援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第2、3、4自然段主要写了圆明园的辉煌, 第5自然段主要写被毁灭的过程, 第1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概括。

三、读中体会, 感悟美景

(一) 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援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圆明园?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2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举世闻名”。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援你知道围绕圆明园有多少小园吗?你还知道哪些相关资料?

4援“众星拱月”中的“星”指的是什么, “月”指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5援再次整体读本段, 读出圆明园的“名”和“大”。

(二) 学习第3自然段

1援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 找出本段中的三个分号及分号所在的句子。

2援指名读第一个分号所在的句子。分号前主要讲的是什么?分号后主要讲的是什么?领会分号的用法。

3援出示课件, 展示图片。学生展开想象, 再现园中景物, 再读。

4援读第二个分号所在的句子。你了解这个分号的作用吗?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对景观的感受。

5援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美景, 谈感受, 再读。

6援指导读好第三个分号所在的句子。生读, 想象画面。师范读, 生遐想, 再读悟。

7援出示法国大文豪雨果描写的想象中的圆明园的优美文字, 再次整体感受圆明园建筑的精美。

8援引导背诵本段。

【设计意图:本段中的三个分号把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景观特点、总体感受。突出分号, 让学生领会分号的用法, 是课标提出的第三学段阅读的一个目标。】

(三) 学习第4自然段

1援过渡语: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 而且还收藏着最为珍贵的文物。请自由读第4自然段。

2援读了这段, 你读懂了什么?引导读最后一句话。

3援出示课件, 展示一段有关园内珍藏文物的文字资料。读了资料, 谈感受。指名读第4自然段, 生评。

资料:圆明园中伴随帝王的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圆明园文源阁藏有《四库全书》79337卷,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人摹本, 10万多尊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 商周青铜器、历代瓷器精品、古籍孤本等不计其数。

4援出示图片资料, 看资料, 谈感受。

(1) 看到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后,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 再读课文, 感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馆、博物馆。

5援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以资料拓宽学习资源, 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圆明园中文物的多、奇、异,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第二课时

一、引发共鸣, 提升情感

1援齐读第2、3、4自然段。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2援 (师激情) 可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她到哪儿去了呢?这座当时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她在哪儿呢?这座曾让人流连忘返、似人间仙境的园林她又在哪儿呢?

3援是一把火, 让这座建了150多年的园林化为灰烬, 只剩下残垣断壁, 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目睹她的辉煌容颜!此时, 你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4援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把自己的感受用声音表达出来。

5援指名读, 生评。理解重点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等, 再读课文。

6援出示文字资料, 学生读并感受, 再次唤起学生的愤怒之情, 激发学生振兴中华之决心。再自由读文本。

资料: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 他们抢走了无数的珍宝。那些搬不动的大瓷器, 被他们打得粉碎。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 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 而且大多是精品。

1900年1月14日法国《北方醒报》登载了一个回国士兵的叙述: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3天, 想拿就拿, 想杀就杀, 抢了8天……法国侵略军的统帅佛尔雷在北京抢劫的贵重财宝多达40个大箱子, 由法兵押送回国。

1861年11月, 法国著名大文豪雨果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 怒斥这桩丑行。他在信中说: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 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 一个塞满了腰包, 这是看得见的, 另一个装满了箱子。他们手挽手, 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7援师引: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8援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说说从画横线的语句中体会到什么。结合第2~4自然段的内容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充满激情的、层层递进的引导, 引发学生的共鸣, 加上相关资料的补充, 激发学生内心的愤慨和惋惜, 继而通过多种方式的读, 读出心中的愤慨, 读出心中的惋惜, 读出胸中的志气, 读出报效祖国的豪情。】

二、回归整体, 总结提升

1援朗读全文, 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要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

2援小结: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血的教训、这火的耻辱, 让“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誓词在我们的心中回荡, 让我们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强大的祖国、繁荣的祖国, 使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升华学生的情感, 增强其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

1援了解中国的近代史,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写出不少于400字的感受。

2援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写一篇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a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151-02

1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3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

3.1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一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

3.2針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大火连烧3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

(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

(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

(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抽读:“这样”是怎样?

3.3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

3.3.1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除了这些,你从书上还知道些什么?)

(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还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座皇家园林的?(板书:举世闻名)追问:“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哪个字解释“全”?

(2)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宏伟建筑)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板书:珍贵文物)

3.3.2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找到写建筑的自然段自己读。(自由读——指读第三自然段)

(2)仔细数一数,这段话写圆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多少个“有”?(7个)

(3)请你大声地告诉大家,圆明园中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抽生读。从这7处“有”你体会到了什么?

(4)假如作者要写尽圆明园的全部建筑和景观,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你的依据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从词语、标点……)

从大家的感受中,这一段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学生自由再读——抽生读重点句。

(5)感悟重点句:“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漫步园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播放课件,师配乐诵读)漫步园内,你还想出来吗?(交流后有感情地诵读此句)

(6)(将3个词语用圆圈圈起来)但是,同学们,你们读对的、看到的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早已化为灰烬了!早已烟消云散了!(课堂中有短暂的寂静)

4拓展背景,加深理解

(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读后交流,通过追问了解学生的动机,如: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破坏这样的世间奇迹?圆明园的设计者是谁?圆明园除了书本上描述的,到底有多美?圆明园花了多少财力和时间才建造起来的?我想知道圆明园到底有多大?

我还想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清朝的军队到哪里去了?(是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难道就没人把守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2)这里有篇短文,是老师从网上搜集以后整理出来的。它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部分问题。默读补充资料:《圆明园之最》。读后交流:读完这篇短文,你的心震撼吗?圆明园的什么深深地震撼了你?我被圆明园的宏伟建筑,规模宏大震撼。(640个足球场,十分宏伟。)

我被圆明园的建造时间震撼了。(为什么?)

我被圆明园的珍奇异宝震撼了。(你一定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数据,是哪个?)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出来了吗?

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课件呈现:英法强盗火烧圆明园,定格在熊熊大火的画面)面对这把罪恶之火,你有什么话想说?

(1)配“二泉映月”,学生动笔写句:“这把火,烧毁了_____。烧毁了______。烧毁了 __________。(交流)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把火,烧毁了……。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Old Summer Palace’s Deconstruction” the Teaching Designs

Ma Guo

Abstract: This article narrated “Old Summer Palace’s Deconstruction” a class teaching design, divides into: Uncovers the topic to induct, establishes the main key——overall sensation, the sensitization feeling becomes aware——leads the text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stimulation emotion——development background, deepens understanding——the fervor to write the words, surges the sentiment.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 篇4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有一座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人间天堂”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因为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它?

生:我想知道圆明园没被毁时是怎么样的?

二、创设情境,教会方法

师:你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有一个旅行团来到了北京,他们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

师:好,请先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2-4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准备导游词。

师:提示(一般导游介绍一个景点的时候总是先介绍它的具体位置,然后介绍它的整体布局,即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最后具体介绍的是这个景点的建筑特色和主要景观。)你们能按照这样的/顷序向各位游客介绍一下圆明园吗?

生: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北郊,它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旁边还有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的景观多而美,有的金碧辉煌,有的玲珑剔透,有的热闹非凡,有的显得非常幽静。圆明园内还收藏着许多奇珍异宝,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请大家细细观赏!

[点评:“请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把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师:听了导游们的介绍,你对圆明园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生:我们对圆明园的景点最感兴趣。

师: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景观很多。

生:写游览时的感受。

师:让我们齐读第一句话,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景观多)

师: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阅读)

生:我体会到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师: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具体说说。

生:殿堂的特点是“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的特点是“玲珑剔透”;“买卖街”的特点是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

师:你们看,他眼睛多亮!一看就知道他特善于思考。圆明园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真可以说是风格迥异。

师:接下来作者具体地介绍了哪几个景点呢?快速浏览,然后告诉大家。(学生浏览课文)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点评:通过让学生结合资料想象说话,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生:我仿佛看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平静,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湖面上,多迷人的景色呀!

生:我仿佛看见乾隆皇帝正在安澜园里赏花呢!

师:大家真会读书,真是字字人心了。那么,园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呢?有知道的吗?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优质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文章重点却写辉煌。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产生与发展的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力求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学习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就更能激起了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并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鉴于文章语言精练,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展想象,以读促学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细读课文2、3、4节,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了解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预设:

一、名句引出

出示句子: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法国作家雨果

(1)指名读这段话。

(2)引出——圆明园

(设计意图:语文课上无处不激情,但都应该以朗读为本,一个导入,通过读读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我国的`圆明园是很了不起的,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第二自然段导入

出示圆明园图和第二自然段。

(1)仔细读读这段话,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圆明园。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理解这两个词语

(2)1860年10月6日那一天,他的命运完全改变了,北京城里来了一批强盗,点燃起一把熊熊大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将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给毁灭了,化为了一片灰烬。(补全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3)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第二自然段的两个重点词语“举世闻名”和“众星拱月”入手,既理解了词语,又丰厚了情感——圆明园很了不起。接着引入“毁灭”,学生心中的愤怒、惋惜之情就迸发出来了。)

三、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度的词、句就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除了写圆明园的毁灭,还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预习情况

A、检查字词

出示:

举世闻名 建筑宏伟 蓬莱瑶台 玲珑剔透 金碧辉煌 众星拱月

一片灰烬 不可估量 烟云笼罩 统统掠走 销毁罪证 任意破坏

注意:“剔”和“量”的读音

B、比较两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概括地写了圆明园的价值以及毁灭后所带来的损失。)

(设计意图:两组词语的排列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昔日的圆明园里到底有些什么?他的价值何在?读第三自然段,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

交流:圆明园里有什么呢?

(2)交流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板书有……也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有……也有……)

指导朗读

B、圆明园中还有些什么?

模仿各地的风景名胜

诗情画意的建筑 (还有……)

西洋建筑 (不仅……还有……)

齐读这两句话,赞美圆明园建筑之多!

小结:用连词介绍得更条理。

(出示组图)

C、当你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皇家园林,你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出示句子: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重点句朗读的指导,充分让学生理解园内景观的风格各异、千姿百态,从而接受思想美和语言美的熏陶。)

(3)补充资料:圆明园里著名的景点有四十处,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圆明园内。

课件出示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碧桐书院、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学生自由读)

难怪作者这样说:

出示句子: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设计意图:昔日的圆明园巳不复存在,它的宏伟壮观只能通过文中的文字去品味、去想象,适当地拓展课外的资料,可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的宏伟景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对圆明园的喜爱之情。)

(4)指导背诵:选择其中一句背下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A、其实,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来看看句话。

(出示句子: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生读)(看图片)

B、写话:用上一些连词向大家介绍这些历史文物,并且写出这些文物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在书本的旁边。(学生试着写)

C、段落比较:

师小结:所以说我们写文章并不是越详细就越好,应该有详有略,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部分。

(设计意图:将第三自然段中学到写作方法运用到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平时的写作并不是把每一部分都写得越详细越好,巧妙地进行了写法的指导。)

五、总结

法国的大作家雨果要这样说:

(出示句子:“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设计意图:用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结尾,将学生对圆明园的赞叹、喜爱之情进一步升华,下节课再学圆明园的毁灭就水到渠成了,更能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

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赏析

一、惋惜之情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

朗读课文第一段应用惋惜之情,尤其读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该痛惜。

二、赞叹之情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

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两处“最”,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用赞叹之情朗读第二部分要声色和谐,气势贯通,富有节奏。尤其第三节最后一组分句,要舒缓深沉,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第四节则要读得洪亮,尽显自豪。

三、仇恨之情

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篇6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紧相邻,它建于康熙年代【17】,它主要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此外,还有许多小园,众星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梯台楼阁,热闹的买卖街,宁静祥和的山乡景色,美不胜收。

克你现在去看,却只剩下几根残住,这都是侵略者做的好事。1890年英法联军来到北京,闯进了圆明园,把能拿走的统统掠走,还用牲口和搭车搬运,实在拿不走的就放火烧,就这样,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古代劳动人民一百多年的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那个中国人不因此感到气愤,假如我碰见了一个侵略者,我一定会把它碎尸万段,并对他说:“你们对我们中国的损失,我们一定会加倍还给你们的!”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解读 篇7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圆明园的毁灭》的文字中。

读课题“圆明园”三字,所有关于它的背景涌上心头,“皇家园林”“万园之园”“最大的博物馆”“建筑艺术的精华”,估计五年级学生是略知一二的。这应当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孩子们的自豪感迅速升腾。然而看到“毁灭”二字,犹如钢针扎痛了我们的心灵,“毁灭”二字在我们的眼前变大了、变沉重了,如果刚才“圆明园”三字是五彩缤纷的,那么现在的“毁灭”在我们眼前分明是黑底白字的。“毁灭”不是“毁坏”“损毁”,而是“化为乌有”,是“灭顶之灾”。看来,课题的教学应当让学生经历情感的波峰浪谷。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读第一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番澎湃的直抒胸臆的话语,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作者的愤怒与痛惜。再读,作者为什么如此表达,简洁些不是更好,重复用词很多啊:“文化史”“不可估量”“损失”,作者的言语意图是什么?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比较比较,“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排比的气势、复沓的节奏荡然无存,情感的力量递减大半。再读文中的句子,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力度,绝对有振聋发聩之效果。这样的言语形式怎能不让学生关注?这样的言语意图怎能不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再读,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一段似乎放在最后一段才符合条理,为什么这样结构?再读之,便释然,这显然是情感逻辑。若能引发孩子们思考、引领他们知晓,那么,阅读教学指向写作的理念便真正化作了实际行动。

读第二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第一句为总起句,是三个自然段的总起句,中心词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一总起句为回旋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学完第二段“结构特点”、第三段“建筑艺术”、第四段“历史文物”,分别回旋“圆明园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这一句话,实现情感的增量、层递是大有可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的语词,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众星拱月”,它形象地说明了圆明园的建筑布局。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星”和“月”分别指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来摆一摆这一布局图。天上有个众星拱月图,如今,地上也有一个众星拱月图,遥相呼应,这是何等的美丽壮观。语词是有形象的,应该让学生建立这样的画面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于它宏大的美丽的布局。

读第三段:“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读完这一段,俨然有众多建筑艺术向我们走来之感,建筑之多、类型之全令人瞠目。短短二百字,何以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感受?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内涵只有有心人才能得之,而形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让我们来叩开这一段言语形式的秘妙:“有……也有……”“许多景物”“还有许多景物”“不仅……还有……”,它们不正告诉我们这一段采用了“对举”的表达方式吗?运用这种“对举”,将圆明园建筑特色充分表现出来。你瞧,一对为“宏伟与玲珑”,一对为“热闹与恬静”,一对为“现实与想象”,一对为“民族与世界”,圆明园的建筑就是这样有特色,无论是宏伟的还是玲珑的,热闹的还是恬静的,现实世界的还是想象世界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圆明园内一应俱全。这一文本表达形式的秘妙一经探究、发现,再辅以朗读、图片支撑,学生对于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自豪感定会陡增。

读第四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在这一段中,有两个极端化的用词会立刻跳入我们眼帘,作者凭什么用“最珍贵”“最大”这样的极端词,是民族的妄自尊大情绪作怪?非也。看“上自”“下至”历史之久远,看“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朝代之众多,看“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每一点每一处都用事实说话。同时,此处也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唤醒、充分交流历史文化常识的积淀,为教学提供无限的张力:哪些名人?哪些书画?哪些奇珍异宝?教学中采用学生诉说、列举的方式,将珍宝之多、作品之多做到极致,再辅之以“圆明园内各类文物总计1500000件之多”这一信息的补充,从而深刻把握极端化用词两个“最”的内涵。

连看三段,附带看第五自然段,你会发现第二~四自然段洋洋洒洒,着墨占了全文的60%,而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真正写“毁灭”的只一段,即第五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者的言语意图是什么?细心揣摩便知:以喜衬悲,悲更悲。美丽的事物当着众人的面毁坏,更具悲剧意义。这就是结构的力量、布局谋篇的重大价值。这一言语意图当然要让学生知晓。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篇8

圆明园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建筑伟,局部精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把所有的东西抢走了,拿不动的用车子运走,实在运不走得就任意破坏,毁灭。真是太可恨了!

英法联军的行为把我气得咬牙切齿。圆明园是我国的宝库,却被他们抢夺一空,可见我们当时的清政府是多么败无能。圆明园里收藏着各种奇珍异宝,那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一亿万双有力的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手握空拳,眼睁睁地望着万园之园化为灰烬。记忆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段沧桑史,这耻辱与沧桑回落阴宅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 篇9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了无比的愤怒。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北京西北郊,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它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仅仿造了中国天南海北的众多名胜景观,还仿造了西洋景观,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家所设计。创建于清乾隆--24年,也就是1747年--1759年。

圆明园浓缩了我国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

读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的香港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过铜牛头、铜猴头、铜虎头和铜马头吗?那就是圆明园中的十二生肖里的`。中国有关方面的蔡文超以3149万欧元的价格拍得了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但拒不付款。兽首的价格一路走高,牛首的价格是744.5万欧元,而马首上涨到了6910万欧元,4个兽首的价格达到了2亿欧元。这明明就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却花了昂贵的价钱都买不回来,这是侵略者的罪恶。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手底下毁了。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0

一、书写题目 激发情感

同学们,请和老师一起举起右手来书写课题。师边板书,边激情叙述: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万园之园的园。一座圆满无缺的、光明普照的万园之园,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那里的残垣断壁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昔日曾经拥有的价值。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去感受它的辉煌。齐读课题。(圆满渐变废墟图片)

出示提纲:

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历史

2、了解圆明园的毁灭

3、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课前测:

圆明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进圆明园,感受辉煌

过渡语: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到底原貌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皇家园林去看一看吧。合作学习2—4自然段,自学要求:

静心默读,读中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思考文中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每一方面都有什么特点?文中是怎么具体介绍的报

小组自选形式汇报。预设:

1、布局、建筑、文物(板书)

2、小组汇报(1)布局独特

A、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众星捧月)什么意思?(出示平面图,理解众星拱月)

B、文中是怎么具体介绍的?(生读2段)(2)建筑宏伟

A、有什么特点?(风格各异)

B、文中是怎么具体介绍的?(生读3段)

你发现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多?请大声告诉同学们园内有什么?(生填空)

(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C、谁愿意来当一下导游,结合老师给你出示的图片,带领我们在此感受一下园中建筑的宏伟、风格各异。(1)

过渡语:圆明园内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圆明园的珍贵文物有哪些?

(3)珍贵文物 A、有什么特点?

B、文中是怎么具体介绍的?(生读第4段)

C、看到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你有怎样的感受?(骄傲、自豪„„)

三、了解圆明园的毁灭

过渡:同学们,就是这么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一个让我们为之自豪,为之心醉的圆明园,就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变为了废墟,它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让我们看看这让人心碎的一幕吧!

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提问:面对无情的大火,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心痛、可惜、憎恨)

2、带着你们的感受,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画出描写侵略者在圆明园实施暴行的句子,结合具体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等词语删去,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3、面对一群无耻之徒令人发指的行为,此时你心里什么滋味?(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你内心的愤恨吧!)

4、师边叙述边出示课件。(师述: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6、教师总结:圆明园,一座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读一读,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板书:不可估量)

7、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四、回归整体 揭示写法

讨论: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只用了一个段落讲述了圆明园的毁灭,而用大量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指生回答,教师点拨。(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作者安排材料独具匠心,值得我们学习。)

五、诗化课文

升华情感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生说。)

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但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小资料。(出示历史资料)

读了资料,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生说)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毁灭的过程;(2)理解重点词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

(3)能够利用搜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丰富、完善自己的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通过毁灭前后圆明园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句子和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难点:

(1)了解圆明园的文化内涵。

(2)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2.教学PPT

一、导入新课

1、一百多年前,在东方、在中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当时远在法国的大文学家雨果先生都十分向往。他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却深情地幻想过。看,有文字记载:

出示一段雨果的文字。请同学读。

2、你们知道雨果先生描绘的是哪里吗? 真棒,看来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

这就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圆明园。

3、为什么老师说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呢?如果,现在的你去圆明园,看到的只能是这样的景象。

出示废墟景象。

看到这些废墟,你心情如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此刻的感受,好吗?

是的,我们心情沉痛,因为,圆明园被毁灭了。

4、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字:(边板书边要求同学们跟着老师组词)圆满无缺的圆 光明普照的明 皇家园林的园

(要求学生反复的读。)

5、一个圆满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毁灭了。(板书“毁灭”)

(要求学生反复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

2、默读课文,哪些地方在写圆明园的毁灭?哪些地方在写圆明园的辉煌?

3、请问这位同学,你想先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还是想先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

三、品读课文

(一)品读圆明园毁灭的部分 哪些词句深深震撼着你的心灵? 开头:不可估量、不仅……也…… 结尾:一片灰烬

凡是

统统

(二)品读圆明园辉煌的部分

1、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昔日的圆明园到底是怎样的呢?不着急,咱们静静地品读课文,看看课文里都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可以在书上圈点勾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启发,评价、修正学生的发言)

板书: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宏伟建筑

珍贵文物

2、圆明园中有哪些宏伟的建筑呢?谁能一口气告诉我?

嗯,读得真好,语气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充满了向往。唉,如果可以亲眼得见,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嗯,我知道你为这些宏伟的建筑而自豪,如果读得更正确流利,那么我们更能感受你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为劳动人民的智慧而自豪。

3、师生合作读这几个“有”。你能从我们的合作朗读中发现什么吗?

有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就有玲珑剔透小巧别致的;有象征着热闹的,就有象征着宁静的;有仿照的,就有想象的;有民族建筑,就有西洋景观。你看,圆明园的建筑不仅宏伟,还很有匠心。难怪连法国的大作家雨果都要称赞:这是一座恍如月宫的建筑。作者将圆明园里的精美建筑有条有理的写了出来,还真得归功这几个“有”字,真得归功这一一对应的写法。

是的,不管多么纷繁复杂的内容,只要你按一定的顺序,用好连接词,用好标点符号,一定也可以像这篇文章一样,让人读来一目了然,娓娓动听。

1、启发:你们说圆明园中仅仅只有这几个“有”吗?假如要写尽这圆明园中所有的奇观,该用多少个“有”?你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知道圆明园中的景观不计其数?

2、启发: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预设: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圆月高挂天空,宁静的湖面上也有一轮圆月。

我仿佛看到金碧辉煌的殿堂和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互相映衬。

我仿佛看到了宁静的田园风光,田野被夕阳染红了。

我仿佛来到了热闹的买卖街,街市上一片繁华,吆喝声此起彼伏。

我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

我仿佛看到了蓬莱瑶台,这里就是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啊,金碧辉煌,大气磅礴,一眼看不到头。

我仿佛来到了传说中的武陵源,这里与世隔绝,环境幽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我仿佛来到了欧洲,高大的石柱,洁白的大理石,拱形的门洞,造型别致的屋顶,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3、想看这个园林吗?来,一起走进圆明园吧。进去吧,进去吧!

(课件出示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配古筝音乐)

4、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大家走进圆明园?反复指名学生读“漫步园内,..........”

5、过渡:多好的园林啊,可惜已经毁灭了,如今只是一片废墟,如今只有残垣断壁。

6、播放圆明园毁灭的视频。我们曾经陶醉,我们曾经自豪,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它的毁灭。

7、品读开头。特别是“不可估量”、“不仅…..也……”正是因为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呀!

8、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圆明园毁灭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吧。

9、启发:读了这一部分,你的心情怎样?读哪句话特别愤怒?读哪几个词特别愤怒?

10、读了这一段,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人民不反抗,而任由别人来欺负我们呢?

为什么英法联军要侵略我们国家呢?

为什么英法联军不仅要抢走我们的珍宝,破坏我们的园林,最后还要一把火烧掉呢?

(教师相机引导启发学生,评价修正学生的发言)

是啊,同学们这一连串的为什么,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侵略者野蛮残暴的切齿痛恨;深深感受到了对国家腐败无能的伤心无奈;深深感受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园林就这样被毁灭的伤痛惋惜;也深深感受到了同学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坚定决心。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四、情感深化,总结写法

1、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你一定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请把你的心里话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处,更希望把它写在你的心里。

2、来,告诉我,你的心中是什么在呐喊?

3、这把火可以烧掉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这把火,更烧出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生存。

4、小结写法: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写它昔日的辉煌呢?这叫什么写法呢?

五、布置作业:

1、推荐背诵:

(擦去板书)圆明园虽然毁灭了,但我希望你们把记录圆明园曾经的辉煌的文字刻在心里;大火虽然熄灭了,也希望你们把曾经的耻辱刻在心里。你最想背诵的是哪一段?

2、推荐阅读: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相信大家一定对雨果先生很感兴趣。作为一个生活在当时的法国人,一个法国作家,他如此盛赞圆明园,他是怎样看待英法联军的暴行的呢?怎样看待圆明园的毁灭的呢?在这一封信中会有全面的了解。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中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经过40分钟的组织教学和引导,我有以下几点初浅的感受:

一、思路清晰,前后呼应。

(一)走近圆明园——从雨果给巴莱特上尉的信入手,让学生谈感受,激发情感。

(二)走进圆明园—— 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学习“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和“圆明园的毁灭”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走出圆明园——学完课文,配乐出示圆明园残址,拓展升华,想象写话:假如你就站在圆明园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最后再以雨果的话结束本课。教学思路简明清晰,前后呼应。

二、感性认识,激发情感。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在教学过程中我分三步使用这些影象材料:一是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渗透式传播;二是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观看火烧圆明园的视频,推动学生情感的喷发;三是在初略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时结合朗读观看相应的图片。丰富而感性的影象教材拉近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看到图片后学生们都震惊了,播放圆明园在大火中被焚烧的影视资料,学生的惋惜、愤恨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部分的感情朗读就无需过多指导了。

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让同学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通过给学生时间朗读,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

四、拓展文本,融入理解。

在学生、教师、文本间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对话后,我引导学生引入了圆明园毁灭的真实史料,有关于“掠走的资料”和关于“毁坏的资料”,请学生读了后说说心里、是什么滋味?由此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不足之处:

1.“想象园中的美景进行说话”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想象过于苍白。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珑、剔、莱、瑶、宏、烬”6个认读字和“杭、损、皇” 等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举世闻名、皇家园林、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奇珍异宝、一片灰烬、不可估量”等四字词语。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4.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阅读的需要从课文中提取关键性信息,并联系重点内容的构建感知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2.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难点

学习整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两件事让咱们中国人特别心痛。一件是敦煌的蒙难,还有一件,便是这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文本,理清顺序与结构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顺序,明晰各段间的联系。

自读提示: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根据学生对自然段内容的认知进行整理,梳理出基本结构。

(三)感悟文本,激活语言与情感

1.感悟昔日圆明园带来的震撼与自豪。

(1)自读自悟,联系词句表达看辉煌。

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画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并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2)交流分享,联系结构安排看辉煌。

第2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第3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①学生初谈感受。②老师相机点拨。

A.师生合作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

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B.生生对比读,感受风格迥异之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

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C.师生整合读,感受集大成之美。

圆明园中——

圆明园中——

圆明园中——

这大大小小、古今中外、虚幻现实的景观,就融在这一座圆明园

中!

③形成联想朗读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4自然段重点感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3)资料拓展,结合语言运用看辉煌。

你还可以怎样描述昔日圆明园的辉煌?试着写一写。大家可以充

分运用搜集的资料和平日读书的积累。

2.感悟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沉痛与反思。

(1)视频引入,拨动文字背后的情感。

(2)自由朗读,抒发文字包蕴的情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

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3)整合前后内容读,延伸文字的情感。

3.揭示辉煌与毁灭的关系,解决课后问题。课文题目明明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写昔日的辉

煌呢?

(四)收合:布置作业与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对比课文和你所搜集的资料,写下你对圆明园的补充描述。

五、板书设计

昔日辉煌圆明园的毁灭

…… …………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篇13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想象,追忆辉煌。创设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策略

1.恰当引入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激发情感,引发心灵的震撼。

3.设置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4.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的特点,边读边积累。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北京,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它就是圆明园。它曾经有着怎样的光辉历史,又是如何被毁灭的?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字词。

2.检查学生字词情况。(出示课件:读准字词和句子)

3.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的哪部分写的是这个内容?(第五自然段)其他几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作者在开篇就对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请你们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从以下角度来表达。

(1)对“不可估量”的字面意思的表述。

(2)对“祖国文化史”和对“世界文化史”递进的理解。

(3)对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初步感悟。

5.作者开篇就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四十六年前,走进圆明园。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关注课文第一自然段文字表达的作用。

(三)感悟语言,再现辉煌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座皇家园林的?读一读,体会情感:自豪、赞叹、欣赏……

指名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同学们,你们读懂这三句话的意思了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评价这座园林,看来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饱览其中的辉煌。

出示:默读二、三、四自然段,文中都介绍了圆明园的哪些辉煌景象,结合查阅的资料,展开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

第二自然段:关注“众星拱月”,体会圆明园的规模宏大及布局。

第三自然段:

(1)关注“有……也有……”的句式及相关内容,结合资料,展开想象。

小结:宏伟与精致并存,热闹与宁静同在,现实与幻想和谐交融,集东西方建筑特点于一园。对比描述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多样,包罗万象。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读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读文中受到感染。

(2)整合内容,感受景观各异,读出感受。

这一园之中的景观有气派的,也有小巧的,有热闹的,也有恬静的;有仿造的,也有想象的;有民族的,也有西洋的。

(3)关注段尾,学习表达。

圆明园的美景是写不尽、道不完的。再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一一向我们介绍的呢?

小结:作者先将圆明园多样的建筑风格用“有……也有”这样的句式对比着一一介绍出来,然后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让人在不禁感慨圆明园辉煌美丽的同时也读起来觉得条理清晰,朗朗上口。

(4)补充填空,练习背诵。

让我们再读这段话,并尝试着将这段中有特色的词句记下来。

【设计意图】品析词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四自然段:

(1)体会年代久远。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估计一下,是多少年?

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数不胜数、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所以圆明园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体会文物珍贵。

资料补充:在20xx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将当年海宴堂门前的水池内的12只生肖铜像中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使他们重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都是同学们找到的图片资料。(出示图片)这是价值连城的青铜礼器;这是明代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的书画作品;这是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价值连城呀!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你们的`激动,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吧!

【设计意图】感悟中积累情感。

4.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圆明园中的这些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都是谁创造的呢?(都是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小结:看来,圆明园里的不仅是瑰宝,更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它体现了中华乃至世界历代的文化。

5.再次出示三句话,读出骄傲自豪之情。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四)再现毁灭,体会耻辱

1.看有关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了解历史。

2.填空,关注文字,谈体会。(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残酷)

他们把园内( )能拿走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祸大牲口搬运;( )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

3.至此,随着连烧三天的大火,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

4.师生对读,表达情感。(愤怒、惋惜)

【设计意图】在强烈反差中激发情感。

(五)感悟写法,升华情感

1.重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1)创设情境: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没有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没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没有了,更令人痛惜的是,中华乃至世界的历代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随着这大火彻底毁灭了。

(2)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想说些什么?

2.课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无法比拟的,毁灭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辉煌与毁灭的对比,激发了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希望同学们能走向课外,去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并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探讨。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感悟表达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语句。

上一篇:《社会保障学》(行政)案例分析题2013-09-04-19-59-0下一篇:儿童节送给客户的短信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