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2024-06-24

1027--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共9篇)

1027--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篇1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花园式的校园,书香满堂飘逸,活力与欢乐同在。”这是广东省茂名农垦***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着力打造具有农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与地方接轨,彰显区域特色。

***在2015年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垦区示范性学校的评估验收,在创建标准化和示范性学校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多年的创新和积累,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

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特长教学,初显成效

***本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路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挖掘教学潜力,旗帜鲜明地创导有自己特色、适应新时期农家子弟求学需要的新型办学模式,走创新之路,办特色学校,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拓宽多层面培养学生成才的路子,倾力打造让更多学生在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成才的特色教育,让音乐、美术、体育特色教育上升为一种“特色文化”。每年定期举行艺术展、校运会、文艺汇演、主题征文活动、主题演讲活动、办黑板报比赛活动等;开辟文化长廊,利用宣传橱窗广泛宣传文化科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举行文艺汇演,发现和培养音乐苗子;举行书画大赛,挑选美术苗子,开设美术培训班,让更多学子走艺术成才之路;定期举行田径运动会 和多项体育竞赛活动,挑选体育健将组建校体育运动队,集中培训,让更多学子走体育成才之路。如今***特色教育成绩初显成效。

二、综合教学、贴近生活、组建团队,重在实践

抓学校艺术教育与学生课余生活的结合,赋予艺术教育新的生机。我们知道,单纯地依赖于课堂和教师“说教式”的引导,在新形势下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让学校艺术活动真正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与鲜活的艺术活动“近距离”接触,才会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艺术活动的魅力,从而逐步地渗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产生艺术的共鸣,才能使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更具生命力。

(一)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艺术特长。

学校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和社团,成立了艺术团、书画摄影美术协会、文学社、广播站、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愿报名参加活动,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对艺术的求知欲,又使他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美育的滋润和陶冶,为学生提供一片施展艺术才华,增强艺术素质的天地。各社团人数不等,成员在10-30之间,艺术类学生社团共吸纳了近200名学生。社团每月自主开展形式新颖,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团内活动。学校在活动经费、指导教师、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社团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感受美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乐观情绪,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发展了特长与个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如春蕾广播站在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期间都会为全校师生送来优美的广播,广播的内容由社团成员播诵自己采编的稿件,栏目有“散文欣赏”、“我的天地”、“歌海回潮”等。扎实的艺术基础教育和丰富的社团小组活动,使一批艺术新苗脱颖而出,近年来,我校学生的书画、美术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荣获。

(二)坚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现师生艺术才能。如果说学生社团的创建和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与艺术活动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吸取艺术的养分;那么学校每年从十月份起隆重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张中校园文化艺术节”则为师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到去年,我校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不仅是文艺会演,书法、美术、剪纸、演讲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的师生参与,为期一周的师生作品展,将每届艺术节中评选出的优秀的学生作品和教师作品进行陈列展览。每到课间,都可看见成群的学生聚集在这些作品面前欣赏、品鉴。积极投稿参与的师生与欣赏品鉴的师生共同步入了艺术的殿堂,他们都在欣赏艺术,欣赏自己,欣赏他人,他们和谐地构建出了一幅张中艺术蓝天图。每届艺术节皆充分展示了学校师生的艺术才华和综合素质,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艺术芬芳,为师生提供了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机会。在艺术节中,全校师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尽情享受着艺术带来的快乐。

(三)抓契机,寻创新,在与学校系列德育活动的结合中提升艺术教育的效果。我校长期以来,坚持把常年开展的系列德育活动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艺术育人、塑造心灵的独特效果。

三、两个结合、艺体教育、文化建设,全面提升

(一)抓学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构建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实践证明,优美的富于教育意义和艺术魅力的校园环境,是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我校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整体规划,立足高远,大力优化办学条件,强艺术特色学校建设的硬件基础。校园全面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环境宜人,建设校园文化景点,营造艺术特色教育环境:走进我们的学校,在大门门口草坪中,大理石碑上镌刻了 “尊师重教”;进门后大道两侧楼墙上是名人名言雕像;文化展板,新八德宣传栏,世界地图,“大展宏图”壁画,文化长廊等激励着全校师生为“求学、创新、进步”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校园里四季鲜花簇拥,绿叶映衬,景色怡人而庄重。校园教学区常年郁郁葱葱,整洁、美观。走上文化长廊、美术室的墙上陈列着学生的艺术佳作:景物写生、素描、水粉、水彩、漫画、书法、摄影作品„„每年校园艺术节中评选出的学生佳作,学校都会将其装裱,陈列上墙。教学楼有了学生佳作的装点更显生动、人性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校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激励着更多的张中学子加入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的队伍中来。

四、成果展示,1、体育活动尽显活力风采

***经过多年的创新打造,形成了固定的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学生篮球赛,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阳光体育1小时;参加电白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

2、文艺活动点缀绚丽画面

元旦文艺晚会、五四文艺晚会、六一文艺汇演和游园活动、艺术团培训活动、书画比赛、摄影展、参加电白区各类文艺活动等。

3、学术活动凸显人文气息

主题征文比赛、主题朗诵、演讲比赛、主题手抄报和墙报比赛等。

4、志愿活动助力实践体验

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十二月志愿者系列活动、志愿者协会活动等。

1027--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篇2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本届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 深入研究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创新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把德、智、体、美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和工作环境。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着重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模块。下面就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针对以上三点作如下分析。

(一) 人才培养方面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品位, 学院决定邀请吉林大学一些学科领域中的优秀学者来我院开展校园文化系列讲座。目前, 我国正在深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认真反思人才培养的现状, 就会发现存在“人文教育”沦为配角、“社会化教育”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浅尝辄止、“思想道德教育”有待提高、“法制教育”弱化等问题。对此,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凸显人文特色, 建设和谐校园, 有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 在教育方面, 我院不仅加强课堂理论的教学,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的能力。例如, 我院机电工程系通过对学生布置课程设计与生产实习的课程, 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与软件的掌握能力, 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分工合作意识, 教学效果尤为显著。从机电实训楼、实验楼的建设就足以证明我院对人才教育的足够重视。

(二) 科学研究方面

我院将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作为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科学研究实践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条件, 而科学研究平台则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基石。高校应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使之协调发展, 有利于增强我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我们在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 积极倡导师生开展科研工作。我院的自然科学技术创新活动, 一直是围绕地方的产业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展开的;人文社科的探索研究, 则是直接服务于政府的决策, 为地方立法调研咨询, 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规划、经济运行、人才开发管理展开研究。如《珠海市横琴岛开发战略与规划提纲》、《珠海市地方旅游立法调研咨询报告》、《珠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的调研与实证研究》、《珠海市高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的调研》等我院教师的优秀作品都直接成为政府立法或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

(三) 社会服务方面

高校社会服务作为促进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良好的社会服务职能使我院在促进现代高校教育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作用显著。我院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社会服务的首要任务, 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社会服务。迄今为止, 高校的社会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合理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有利于指导高校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有利于高校对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控, 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作用。因此, 如何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并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决策系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3年年初, 我院毕业生黄炊患白血病的消息就曾牵动母校师生的心。2013年1月8日, 珠海学院学生会发出微博, 倡议全院师生慷慨解囊, 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黄炊渡过难关。随后, 在她的母校, 一股股爱的暖流汇聚成河, 全校师生纷纷捐款献爱心, 共募得4.7万多元善款。目前黄炊第三次化疗已结束, 精神状态不错, 近日将回到医院进行骨髓穿刺术, “如病情完全缓解, 就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配型”。人间自有真情在, 相信通过大家的力量会帮助黄炊渡过难关。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下来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的认同, 不仅包括以上三大模块的建设, 同时还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无处不在, 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 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它是学校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 不仅影响学校的办学和教学, 还决定着一代代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的作用, 决定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一) 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式, 它是校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校园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环境、规划与布局、建筑与设施、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其他小型的或辅助型的物质文化。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占地5000亩, 现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学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 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学校功能体系。

(二)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主要由高校价值观、高校办学理念、大学校风、高校伦理观等几部分组成, 具有促进人才培养、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形成的, 并能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当前,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 校园精神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定位不准确, 文化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对社会不良思潮的抵抗力弱等。由此造成个别学生个人意识浓厚, 社会责任感缺乏, 价值取向扭曲, 道德知行脱节等现象。所以,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优化德育教育环境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2013年3月17日由我院学生处、学院团委组织的“青年学子形势政策学习会———观看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现场直播”活动

WENJIAOZILIAO

在大多功能厅举行。从中我们学到, 青年学生要求真务实, 在学习中脚踏实地, 击破不解, 不断寻求发展, 为我们的未来添砖加瓦。

(三) 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存在开发力度不够, 民主性不强, 缺乏系统性、权威性的管理理念等问题。加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从提升民主性, 依法治校、注入“以人为本”理念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我院保卫处以“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真诚服务师生员工, 共创安全和谐校园, 肩负责任重于泰山”作为服务准则。在管理制度上我院在各个地点设置保安亭, 通过24小时全天候的轮班看守, 保证了校内学生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通过各种形式对师生员工进行法制、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保卫工作的宣传教育, 增强师生员工遵纪守法的观念和防范意识, 提高预防犯罪的能力和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自觉性,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我院“宿舍门禁通道管理系统”2010年考察立项;2011年面向社会招标并在35栋学生宿舍全面实施门禁管理系统;2012年9月在新启用的2栋学生宿舍也同步配套门禁通道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技术手段, 不仅提高了宿舍管理效率, 而且强化了宿舍安全管理, 完善了在校生宿舍管理与服务。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宿管员对出入宿舍人员身份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 减少了外来人员进入学生宿舍非法推销、盗窃等治安案件的发生, 为保障学生安全, 维护学校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 我院还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编写校园安全校规校纪手册, 进一步加强我院的管理制度, 使得我院的各项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思想精神和价值取向, 是培育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养成学术自由的风气, 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上是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针对如何加强校园建设的总结与规划, 因此校园文化将成为今后学院办学的生命线, 同时对学院的声誉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学院要根据新形势, 用新思维来审视和思考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问题, 为独立学院的今后发展壮大提供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龚作奇, 王东文, 马雨林.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属性[J].武陵学刊, 2013 (31) .

[2]肖妍玎.浅议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四个因素[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13) .

[3]郭鹏飞.略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J].传承, 2009 (35) .

[4]李湘健, 谢国忠.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 2004 (7) .

如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篇3

一、准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内涵

要探讨校园文化,首先需要明确文化的概念。张岱年、程宜山先生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成果,又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制度文明建设成果。而我们常说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特有的以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即在长期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师生认同的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是区分这所学校与那所学校的显著标志。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教学、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道路、树木、花草等所蕴含的文化功能;二是管理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原则、管理效果、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良好运行的基础;三是课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除了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包括课程传统、课程设施、课程特色等方面的内容,是學校教学实力的集中表现;四是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师生实践校园文化的行为特点、行为内容以及行为效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五是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学习风气、办学理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

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五个方面既互为条件,又相得益彰。只有统筹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从不同的方面协调推进,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当前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并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但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硬件,轻管理。绝大部分高中,尤其是示范性高中,都把学校硬件建设做为头等大事来抓,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改善教学条件、生活设施和美化环境,甚至一些学校还把重点投向了校园扩建,但对学校软件建设,如规章制度、思想教育、学科建设、师生管理等方面投入甚少,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却不注重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事实上,虽然硬件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软件建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见效更快,也更能够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2.重共性,轻特色。绝大部分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突出,几乎没有例外地绿化美化环境、张贴名人名言、制定校训校规等,甚至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如出一辙,对老师的考核始终采取唯分数、唯升学率的办法,缺少本学校的特点,即使地方特色文化也难以体现。

3.重升学,轻成材。每年的一本升学率、重点大学录取人数、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等,固然是衡量一所高中的优劣的指标,但决不能仅以这些数据论优劣。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材,重点在于倡导正确的成材理念,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这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而仅仅把升学情况大肆渲染,难免会走向唯分数论的歧途。

4.重学生,轻教师。师生同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两者不可偏废。而一部分学校管理者片面地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学风,就是学生的文化活动,而忽视了老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实际上,老师的表率作用、组织行为都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离开了老师的引导、示范,校园文化很难取得全体师生的认同,很有可能事倍功半。

三、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推进,宜结合学校实际、地区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性。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要做到体系完备、制度健全,使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章可循,更要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化、人性化,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特别是教师学生的考核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到规划先行,无论是教学设施、生活设施,都应体现人文关怀,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形成本学校的特色,尤其应当注重细节,于细微处见文化,潜移默化全校师生的道德情操,能够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文体活动开展方面,应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放松,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为准则、培养目标,转化成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2.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一

是统筹硬件与软件,既要考虑到教学条件的改善,又要考虑到管理制度的跟进,以硬件建设为契机,推进软件管理上水平。如要改善学生就餐、住宿条件,就要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避免硬件超前、软件落后的现象发生。二是统筹教师与学生,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重视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既要注重学校管理者的情感体验,又要注重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大家能够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措施、活动安排,发自内心地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三是统筹当前和长远,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文化活动设计方面保持连续性、统一性,避免时紧时松、时干时停,要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时时处处体现其精神实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使其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部分。四是统筹校内与校外,把校园文化建设与本地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区域特色,彰显区域文化色彩,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避免闭门办文化、不切实际办文化现象,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互动中健康发展。

3.突出人文特色,倡导科学精神。

培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为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既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又是必由之路。一方面,要以人文课程为基础,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当说,人文课程的内容,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素材,在实践中可以依托课程内容来组织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这样既能够实现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互相促进,又可以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文理分科之后,要加强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设计相应的文化活动,促使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知识的融合,切不可“老死不相往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强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特色文化社区汇报材料 篇4

——青阳路社区打造特色文化社区工作汇报

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位于合作化南路以西,长江西路以北,青阳路以东,淠河路以南,社区面积约为1.016平方公里。人口15203人4536户。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社区用“五步曲”实现社区文化“五有”,积极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和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社区先后荣获全国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敬老模范示范社区、合肥市文明社区、合肥市充分就业社区、合肥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第一部曲:抓队伍,实现有人开展文化工作。

一是抓好文化组织者队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人,35岁以下10人,其中社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岁,是全街道社区中最年轻的班子。这给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带来了更多年轻和创新的元素,尤其是自2010年7月起,社区与区财政局、区城投公司、105医院等分别结成共建单位,利用他们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社区班子建设,开展社区特色工作建设。结对以来,已分别组织赴小岗村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太平湖拓展训练等。同时社区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文化组织者综合素质,如每两周一次学习会上推荐短文、介绍业务工作,每月一次“社区之最”评选,每季一次社区集体活动等。

二是抓好文化协助者队伍。青阳路社区系村改居社区,下设9个居民组,社区很多工作都依靠居民组干部协助。15年来居民组长均未换届,组长中的年龄最大的已达80岁,计生信息员的平均年龄为60岁。今年5月,社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9个居民组进行了换届选举,改选后的居民组长平均年龄下降35岁,计生信息员下降了20岁。23个网格责任人又渗透到社区的每个角落,这些血液的注入给社区文化工作的协助带来了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抓好文化传播者队伍。社区多年来一直注重建设各类文化团体队伍。现有程韵京剧社、团欣剧社、星林舞蹈队、五里飞虹腰鼓队、门球队等各类团体队伍6支共百人。这些团体队伍和协会的建立组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网络,吸引和调动了广大社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星期四和星期天,社区戏曲室里都会有他们排练的身影。程韵京剧社的节目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优秀表演奖、全国中青年京剧票友瓷都杯邀请赛优秀表演奖、全国都市杯大赛都市京剧“菊坛名票”,京剧名家马长礼、李鸣岩也和他们做过交流。团欣剧社的负责人是住在团安新村的邵羚生女士,近60岁她曾经身体的病情也因为对黄梅戏的热爱而变得好转。在开展的整治“四乱”中,她和剧团结合实际,自编自演了黄梅戏联唱《赞合肥治“四乱”》、《大树新风》等节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抓好文化志愿者队伍。社区有多支以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共有成员497人,科普志愿者49人。志愿者多年来已形成制度化的活动,定期走进小区,走进居民家中,开展便民利民、清洁家园等活动。近年开展的整治四乱、交通文明岗、迎中博、迎奥运、迎世博等重大活动中,到处可见那流动的“小红帽”,社区群众对此十分感动和赞扬,而这些流动的“小红帽”又给周边的学校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小红帽叔叔”、“小红帽阿姨”。

第二部曲:建阵地,实现有地开展文化工作。

一是建立文化根据地。社区近几年来,已几易办公地,文化根据地的面积也随着一次次的搬迁而日益扩大,现在的根据地面积已达到1484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704平米,4套独立房屋的活动室480平米,一个300平米的多功能室。不仅保障了开展文化工作所需要的办公面积,图书室、电教室、书画室、健身室、戏曲室、多功能活动中心应有尽有,照相机、摄像机、电脑、投影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也一应俱全。设臵的教育、服务、活动的功能也符合现时代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已成为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载体。

二是建立文化宣传地。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舆论的宣传。早在2006年,社区就在青阳北路开辟了一条200米长的计生漫画长廊,鲜亮的色彩、幽默的画面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看,也赢得了2006年全省计划生育现场会各位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社区30平方米的宣传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社区工作,进而积极参与。同时社区也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建设社区内部自身的双网建设。一是建立社区网站,社区网站的建成使用,也是全区唯一一家社区建设的网站。二是建立社区居民飞信网(***),将社区居民加为好友,利用手机,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宣传。在五五普法期间我社区退出的每旬一期的“社区普法学习手机报”获得了社区居民和市五五普法验收组的好评和赞扬。

三是建立文化进步地。为进一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区投资建设了图书室,藏书3000余册。2009年社区图书室还获得了合肥市职工书屋的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安徽省职工书屋。与此同时,为及时更新社区图书室书籍,社区还与安徽省图书馆联系,为社区设立流通图书网点,听取和收集社区群众阅读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专人定期到省图书馆去更换书籍,让社区群众近距离的体验图书馆感觉。每年社区还面向社区开展暑假图书室活动,向辖区的中小学生发出号召,请他们到社区图书室来过暑假。社区图书馆自对外开放以来,接受群众阅读2400人次,借阅1410人次,去省图书馆更换书籍400本。

四是建立文化延伸地。社区通过共驻共建、结对活动,与驻地单位和友好单位的活动场所可免费供社区使用,如:105医院的多功能厅,可容纳群众600人。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定期开课,满足了社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最新政策、工作技能和法律意识的需要,提高了居民的综合素质。每年举办的各类科普、法律、计生等各类讲座不低于10场次,参与群众2600余人。社区还与辖区内蜀山区老年大学联系在该处建立青阳路社区老年大学,借用区老年大学的资源优势为我所用,丰富社区内650名企退老人和500名失地农民老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社区书记每年为社区党员群众讲一次党课。2010年的党课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定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通过以上几种平台和载体,引导社区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观念。

第三部曲:重投入,实现有钱开展文化工作。

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社区作为村改居社区,资金相对城区社区宽松,文化上的投入也相对舍得。社区现有的活动场所系2006年投资300万元建设和购买所得。文化传播者和志愿者每年的支出采取实报实销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用于社区文化的支出高达50多万元。

二是建立激励工作机制。为激发大家爱学习、肯学习的积极性,在社区内掀起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热潮,对在社区内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教育通过者报销全额学杂费用。同时评选的社区每月之星及最佳短文等分别奖励不同数额的购书卡。社区内组织活动评比的奖品大部分以书卡作为奖励内容。这一激励机制使社区每年的支出约在15万元左右。

三是建立定向投入机制。团安村小区内残疾人多,社区投资30万改造了100平方米的房屋建设了一处残疾人活动室,聘请一名残疾人管理员每周一、三、五对外开放。移交社区管理的市建三公司活动室破旧,老人们无法活动,社区投入3万元进行改造,使活动室面貌一新,进去活动的老人人数明显增加,对政府、社区的抱怨和不满也随之消失。

第四部曲:展特色,实现有声开展文化工作。

社区打造孝文化的构想是:以弘扬传播孝文化、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五彩孝(笑)夕阳”为主题,以“进小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为基础,以评选“孝道之家、幸福老人、最佳婆媳、助老之星、党员孝星”为依托,大力弘扬“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一是“开放孝道”进小区。由于社区2009年被评为全省敬老模范示范社区,结合以上实际情况,在一0五医院小区内打造“孝园”,以建设“二十四孝”孝廊、百孝墙等宣传设施,在小区内营造敬老、爱老的宣传氛围。

二是“孝子爱日”进家庭。针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工作繁忙和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子女与父母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们积极倡导“每天一刻钟”这样一个活动主题,通过发放一封信、活动宣传等促使社区的居民主动与自己的父母通过电话、短信来交流、沟通,直至回家看望父母、邀请父母去自己家做客、带父母外出游玩等。为社区内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母亲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妇科检查。以家庭为单位,父母和成年子女编排和演出文艺节目,组成一台文艺演出,父母与子女同台演出,加深感情交流,丰富业余生活。

三是“孝在幼苗”进校园。针对当今在一些学校评价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是学习的好坏、分数的高低。重于孝道,则很少有人问津。与辖区幼儿园、小学联系,给学生们布臵与孝道有关的家庭作业和考试卷,促使他们从小就培养孝的意识。社区团委组织青少年定期到敬老院看望和慰问老人,到敬老院看望和慰问孤寡老人,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在实践中有所体验和感悟。

四是“中孝治企”进企业。孝文化不仅仅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事业的基础,所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孝文化作为支撑,那么很难想象这个企业会有社会责任感,而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的。利用这一缘由,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企业推广孝文化。与企业联合组织职工集中给父母洗脚等活动。“自古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企业也一样,通过宣传促使企业核心员工如财务人员、公司部门负责人等聘用孝子必然忠诚。

五是“百善孝先”进社区。对各居民组征地转户时在册人员且现在仍在居民组人员女55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老人定期组织一次体检,加强对老人健康的关注力度,实现老有所医。今年6月社区出资18万为500名老人进行了体检,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对各居民组征地转户时在册人员且现在仍在居民组人员女55周岁以上、男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慰问。按照年龄结构每年慰问500元-1500元不等。这一项使社区的支出每年约在30万元。将社区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组织起来组建不同特色的文艺团体队伍。利用社区现有程韵京剧社、团欣剧社等现有的一批文艺团体,精心组织他们在各个文艺门类上都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并广泛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老有所乐。对社区内需要的老人免费提供司法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组建一支助老志愿者队伍,定期对社区内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服务。

第五部曲:促工作,实现有效开展文化工作。

一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社区出台了24项管理制度,对社区工作各方面进行详实的规定,使大家有制度可依, 形成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同时社区目前正在全省首先推行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积极创新管理方法,以建立长效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以社区“5144522”电话谐音建设“我要事事我关爱”的一种温馨服务环境,将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推行争先进位的服务意识,不断厉练岗位素质。

二是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结合新办公室的搬迁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争创工作,力求为民服务标准化,硬件设施标准化。针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拿出颐和阳光100商贸楼中的4300平方米260个摊位,鼓励大学生、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给予一定的创业政策优惠,争创省级示范创业园。

三是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给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社区党建、低保、民政、创建、普法、计划生育等在文化工作的推动促进下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社区每年在街道的目标考核中都名列第一,很多工作都走在全区的前列。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改善场所,加强硬件建设。社区投资500万元的购臵的新办公室已在装潢中,预计9月底即可进驻。取 “5144522”谐音打造主题为“522,我关爱”。即5室:戏曲室、棋牌室、健身室、康复室、温馨室。这5室均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内。整个社区室内面积前期1300平方米,后期700平方米,室外面积3000平方米,室内利用300平方米作社区办公用房,其中100平方米作为一站式服务大厅,其余1600平方米和室外3000平方米全部用来打造居民活动场所。2站:“绿色站”(青少年绿色网站)、“加油站”(电教室、图书室)。2园:孝园、创业园。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调研汇报材料 篇5

一、开展情况

1.学校非常重视校园足球工作,成立以业务副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小组,组员以体育教师为主,外加有足球爱好的老师。学校成立了男女足球队,由体育教师张宗科和孙会芳任教,积极培养校园足球苗子,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曙光体育活动,及小学生足球联赛,积极联系兄弟学校,开展足球友谊赛,共同提高比赛水平!

2.合理利用场地,积极开展足球课,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足球,喜欢足球,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高年级学生成立班级足球队,积极开展校内比赛,创造良好的足球氛围。

3.积极培养教练员和裁判员,为提高教师足球专业水平,更好的开展学校足球工作。今年五月派出两名教师参加了为期11天的裁判和教练培训,大大增强了足球师资力量。今年暑假准备派出专业教师参加省教练员培训班。

二、下一步发展计划

1.创建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足球,喜欢足球,知道踢足球的好处。

2.成立校园足球协会,吸收喜欢足球的师生参与进来,更好的普及和推广足球方面的知识。

3.改善场地器材条件,在学校操场200米跑到内,画出南北5人制足球小场。

4.自编足球操,融合到大课间当中,让每一个孩子收益。5.积极开展足球方面校内外比赛,低年级以基础技术类趣味比赛为主,高年级以五人制为主。

三、困难和建议

1.场地小,器材少,学生多。不足4000平方的操场,经常有四五百学生上课,足球课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027--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篇6

学校坐落于楚天明星乡镇——宋埠镇,面迎悠悠举水,背倚龙井群峰,风景秀美,交通畅达,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2003年秋,学校始创,历经七年拼搏,初具规模。2010年9月,由李光武先生个人出资5000余万元,在车站路特1号征地新建新校区。学校占地55亩,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是麻城乃至鄂东地区一所九年一贯制现代化、园林化、标准化的学校。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40余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黄冈市级骨干教师8人,麻城市级骨干教师2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5%。

办学以来,学校一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兴校”的教育方略,崇尚“智慧地教、快乐地学、创造地用”的教学理念,践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矢志不渝地走精品路线,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理念,务实推进体系化管理,努力追求“做小细节,办大教育”的宏愿。

十年来,新林学校秉承“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人,更要培养天天进步的人”的教育理念。公平教育,桃李竞芳;中考小考,屡创辉煌。黄冈中学预录、优录几十人,麻城一中多达数百人,二中升学均保持在70%以上。学校教学质量优异,已成为新林学子改变人生,成就未来的摇篮。多次被评为麻城市中考“优胜单位”、麻城市“五四红旗团支部”、黄冈市后勤管理工作“示范学校”、黄冈市民办学校“先进单位”、湖北省“红旗食堂”。

学校在校董事会、校委会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勤勉务实、胸怀远大、与时俱进,已绘就美好的远景蓝图。展望未来,学校已经成立教育投资集团,启动幼教中心,与北京老师范大学老教师协会指导园—京师阳光幼儿园合作,成立麻城新林国际双语幼儿园。引领学校走国际化发展道理!

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1.学校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尤其是校园足球工作,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统筹规划,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十年发展规划,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突出体育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足球建设。在每年制定的计划中,将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3.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主抓,各科室主任、班主任、体育组全体老师参加的学校足球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足球工作。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在认真研究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详细计划,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注重创新。体育活动的开展,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活动实效性。

4.制定并完善了《新林学校校园足球工作制度》《新林学校校园足球工作三年计划》《新林学校体育教师、教练员岗位职责》《新林学校足球运动代表队管理制度》《新林学校校园足球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新林学校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计划》《新林学校校园足球竞赛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且不断完善,保证了学校足球工作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建设一流体育设施

1.配齐配强体育师资。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3人,其中1人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足球教育专业。近年来,学校注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先后派出3人次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

2.落实体育教师各项待遇。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体育教师工作待遇,每年为他们购置运动衣裤鞋。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要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场地设施建设完备。按照《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国家标准),逐步完善了体育硬件建设。现在,学校拥有250米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一个,面积两千多平方米;篮球场2个;室外羽毛球场2个;室外乒乓球台6个。按照《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配齐体育器材。根据体育教学实际,配齐各类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器材,每年及时对损坏缺额器材进行更换、维修、补充。一流的体育场地,齐全的体育器材,充分满足了师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及不同体质学生锻炼的多样性需求,保证了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序开展。

4.体育经费保障充足。学校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体育教育经费不低于10%,保证了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课程设置规范科学,校园足球文化浓厚

1.教学理念先进。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保证体育时间。坚决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每班每星期2个课时,坚决杜绝减课、占课,甚至不开课的现象。体育课加大足球教学比例,保证1课时上足球课或开展足球相关的活动。通过大课间、体育课、专题足球课等方式,加大了足球相关知识、技能的普及力度,足球课已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

3.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营造舆论氛围。学校在师生中倡导 “校园足球文化”,通过玩足球、画足球、讲足球、舞足球、赛足球、足球啦啦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足球知识,普及足球活动。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四、足球训练不断规范,竞赛制度日臻完善

1.学校成立足球队,现有校级男女足球训练队各2支,共计60人;年级男足球训练队6支,共计120人,女足球训练队2支,共计30人;班级都有足球队,各运动队建立了齐全的运动员档案,制定了训练计划。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校园足球氛围,“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球队,年年搞足球比赛”“已经成为我校的长效机制。在校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

2.开展科学训练。学校高度注重足球运动队的训练,基本形成了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比赛有成绩,社会有影响的学校运动队建设模式。要求做到五个落实:教师落实,队员落实,时间落实,场地器材落实,经费落实,保证了体训队的训练和比赛。同时,在多年训练和教学中也形成了三级训练体系,教练员管理严格,训练科学。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3.建立竞赛制度。学校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同时,由于我校场地设施条件好,健身器材数量多、品种全、场地一流,每年承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比赛。学校一流的体育设备有利于区域联赛开展。

4.支持学生发展。作为麻城市体育特长生招生学校,可以招收到体育方面的优质生源,学校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篇7

一、新公司企业文化现状

80年代初,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实的资料。他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 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在1981年7月出版后, 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 是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该书用了大量例证, 再次证明在两个其它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 由于文化的脆弱, 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由此可见,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意义重大。该公司是从原大公司分离出的单位, 因此企业理念识别, 企业行为识别都会沿袭过去的传统, 特别是在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以及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上不敢创新、很难突破, 使企业文化不能赋予新的内涵, 导致员工在企业文化上认识不清, 配套设计上薄弱, 宣传落实效果差。具体表现为:

一是以片带面, 以点带全。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资形态。它包括文化理念、价值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内容丰实, 涵盖面广,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然而很多基层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点带全, 往往做了某一点就认为做好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甚至片面的认为, 只要做了相关工作, 就是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如企业文化最本质的内容是以人为本, 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而有些基层单位却是经营管理中用奖金激励人, 用吃喝鼓舞人, 用恩赐许愿凝聚人。虽然从短期内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 但殊不知这样管理方式不仅背离企业文化, 而且会给今后企业管理埋下祸根。

二是认识模糊、意识不高。近几年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下发了企C1手册, 开展了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员工守则》的专项活动, 但是从公司情况来看, 还仍然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员工认识不高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抓企业文化是上面的事, 领导的事, 与基层关系不大, 与小班员工更没有直接关系, 缺乏企业文化是全员的事的意识。因此, 在工作和生活中, 不能自觉把自己的行为与企业文化联系起来。比如习惯在生活中讲脏话、讲粗话, 给同伴起不雅的绰号, 在公共场合光膀子等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私事、小事。这些行为都是没有形成企业文化、或者说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的具体表现。还有些基层干部职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展文体活动混为一谈, 把企业文化等同于职工娱乐文化, 把节假日打打球、拔拔河、唱唱歌当成是抓企业文化。没能完全掌握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三是相互割裂、时紧时松。企业文化涵盖企业方方面面, 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程, 它的内容是根据企业发展而发展。它的理念也随着形势变化而变化的, 而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基层单位把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活动、队伍、安全管理割裂开来, 甚至对立起来, 认为搞企业文化耗时间、废人力、花财力, 得不偿失。还有单位领导认为没时间、没精力抓企业文化建设, 生产闲时抓一抓, 效益好了抓一抓, 使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形成合力, 也凝聚不了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四是标识零乱、形象受损。各种标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起着规范职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对外树立良好形象的作用。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 我们的企业各种标识, 大都是原大公司所印制的。由于时间使用久, 损坏多, 且补充的各种标识在公司没有规范统一的情况下, 各基层单位都是自己设计、自我购置。此外, 公司成立后, 很多新成立的队, 根本不知道各种标识的规格、作用, 只能仿制其它兄弟单位的样本, 从每个队的挂牌、职工佩戴的胸牌到现场摆放的各种标识五花八门, 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形象, 长期如此下去, 必然给企业声誉和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尽快建立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人无精神不立, 企无文化不强。公司这个“新生儿”, 要想在当今市场竞争的大队伍中急流勇进, 永往向前, 就必须要以文“化人”, 以文“育能”。尽快建立完善具有本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 为企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1. 做好企业文化内容的拟定工作

作为企业文化, 虽然内容十分广泛, 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必须紧贴实际, 突出企业自身特点, 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就该公司而言, 笔者认为可分三步实施:首先确定企业文化内容, 它包括企业目标战略、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等。其次搞好企业文化的宣传, 包括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歌曲征集等。再次是制作企业文化体系产品, 包括企业标识、企业文化宣传册、企业贺卡、《员工守则》等。

在制定企业文化内容的过程中, 要做到语言精炼, 主题突出, 个性鲜明。如企业价值理念, 它决定着人生追求导向, 不是一时一事的体现, 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观念体系, 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因此, 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取向, 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西北油田在制定核心价值观时, 提出了“激情塔河、幸福西北”的观念。

当然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 我们应该有“经营理念”、“管理理念”、“HSE理念”、“廉洁理念”、“人才理念”等等, 这都需要我们根据当前的形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相适应的各种理念。又如像企业精神, 北京蓝岛商业大厦、西北油田都作了很好的诠释。他们提出“一团火精神”和“探索进取、追求卓越”这些企业精神简洁明了。既体现了员工光荣使命和理想境界, 也是企业人追求的长远目标,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宣传、推广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上, 落实到文件上, 要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工作目标、努力方向, 这就需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贯培训, 提高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担当全员文化自觉, 担当文化建设责任, 采取到基层抓试点:开展演讲赛、组织征文比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企业文化。把企业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安全环保、工程施工、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思想政治工作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 不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自豪感、荣誉感, 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凝心聚力, 推动发展的作用。使企业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 要加强对外宣传, 扩大企业知名度、影响力。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对外推广企业文化体系产品。如企业各种标识、企业宣传画册、企业专题宣传片, 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宣传公司、展示公司, 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从而为树品牌拓市场营造良好的氛围。

3. 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考核

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没有考核考评机制, 难以得到贯彻执行。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严厉的考核考评, 很难在基层得到真正落实。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把企业文化考核纳入到公司经营管理制度范畴, 要真正做到企业文化建设有分管领导主抓、分管部门具体抓。基层队中报资质, 有企业文化内容;“三基”工作考核有企业文化项目;年终评先选模, 有企业文化考核标准。从而形成上下都重视企业文化, 各部门同心协力抓好企业文化的良好机制。也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原动力、凝聚力、引领力。就会得到与日俱增的精彩发挥。公司也将与时俱进地成为有文化、有内涵、有创造力的成功企业。

摘要:企业文化对企业建设发展而言具有重要地位, 是企业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了解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 树立自身特点, 剖析现存问题成因。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的真正内容和含义, 以多样的方式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和推广, 建立健全的机制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考核, 才能成功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传承徽剧打造校园特色 篇8

2007年开始,学校着力建设基于地方资源的生态校园,在深化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徽剧,学校开设了“梁安徽剧童子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徽剧传承的过程与成效

办好徽剧童子班,培养徽剧小演员 绩溪县实验小学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基地”,近年来,“徽剧童子班”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特长的课外传习基地,已培养了300余名徽剧爱好者和徽剧小演员。几年来,通过教师精心施教,学员们刻苦学习,排练了《万花献瑞》等十余出徽剧片段与折子戏。

将徽剧纳入学校课程,渗入校园环境 近年来,徽剧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抓手,已初见成效。学校在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引入徽文化,将徽剧作为校本课程引进了课堂。根据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校园“徽剧人人唱”活动,将徽剧教学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处处可见的徽文化元素,让学生沉浸在徽文化的熏陶中。

让徽剧表演提高学生自信 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实现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对社会的辐射作用。近年来,学校徽剧童子班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童子班表演的节目《万花献瑞》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播出等。

徽剧传承的主要成果

徽剧传承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学校专门建设了徽剧展演厅和徽剧道具室,添置了表演戏服、道具。在软件建设上也有突破,首先是由学校徽剧辅导教师王家宏、黄元芳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剧本:《万花献瑞》《齐王点马》《贵妃醉酒》《磨坊相会》《井台会》;其次是由徽剧传承人王家宏教师编写的《情系徽剧》《传承徽剧》已编印成册。

徽戏童子班演出成果(2013至2014年):2013年1月,参加了由省语委办与广播电视台“七彩路”栏目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魅力校园,童心飞扬”安徽省少儿春节联欢会,并获得最佳表演奖,同时获得县教育局和体育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2013年1月13号,徽剧《井台会》参加省电视台少儿春节联欢晚会“七彩路”栏目等;2014年1月25日《徽班新苗》参加宣城市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

徽剧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徽剧传承要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契合 21世纪初,学校提出了“人文与科技并进、传承和创新同行”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人文传承”和“科技创新”两大特色,在人文传承方面已开展了经典诵读等项目,是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省“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先进学校”。徽剧是绩溪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目前还濒临失传。许多传统的剧目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时,时时融入徽剧元素:一是在走廊文化建设中将徽剧的介绍、脸谱、扮相、学生的剧照有机渗入。二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徽剧元素。三是在学校重大艺术活动时,都要演出经典的徽剧曲目,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徽剧、走进徽剧、学唱徽剧。

找到徽剧传承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切入口 首先是要解决传承问题。其次是在传承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中获益,一是增强对传统的地方文化的认识;二是对剧中经典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学习;三是在学习徽剧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提高耐力和毅力。最后要不断扩大徽剧传承的影响,在传承范围上要从童子班向全体师生转变,同时积极参与省、市、县乃至全国的各级比赛。

徽剧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课题研究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徽剧爱好者,但如今上了中学,学习任务加重,就失去了学习徽剧的机会。大城市一些戏曲学校到小县城来招生的机会少,家长和学校担心的是学生升学后继续学习深造的问题。学校现聘的老艺人已70余岁,选聘和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热爱教育事业、有责任心的徽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是当前的问题。一届届童子班学生排练的经典节目很有保留价值,拍成录像留存,需要一定经费。

1027--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教育汇报材料 篇9

——惠农小学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略记

自惠农区政府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攻坚阶段实施方案及时规划,按照创建目标分阶段部署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所做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惠农小学地处惠农区南片,学校现有学生1348名,教学班33个,学制六年,现有教职工89名,专任教师7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9名,大专以上学历69名,本科学历29名。学校占地23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7平方米,建筑面积678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04平方米,校园硬化面积90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2001年由政府和逸夫集团投资230万元,建成逸夫教学办公楼一座,面积3331平方米;2005年有政府投资35万元,建成306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一座;有综合实验楼二座,面积1500多平方米,内设实验室、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电子备课室、音、体、美、劳技、卫生健康等教育教学场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二个,2004年建成校园局域网接入互连网,2005年建远程教育网,2006年建成学校内网和外网,实现了各处、室信息资源共享。学校环境整洁优美,绿色浓浓,校园文化气息浓,校风、教风、学风正。学校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服务相对优化,教育质量处于本地区的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教改实验先进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教研先进集体、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标准化学校、市课堂教学质量达标先进学校、“石嘴山市教科研基地”市“园林化学校”等多项荣誉。2005、2006连续两年在学校综合评估中获惠农区一等奖。同时学校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开设了各种特长班,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先后有230多名学生的书法、音乐、美术、作文、手抄报、英语知识竞赛等获市、区、全国的奖励。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师资水平高、办学效益好,学生整体素质高,家长满意,社会声誉好,正在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一所学校。

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1、加大教育管理和投入

几年来,我们把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与支持下,每年都努力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所有的教学楼水、电、暖设施配套,齐全实用。平时有退休老干部,老交警维护学校安全,护送学生上、放学,维护了校园安定,整治了校园环境。

2、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尽最大的努力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100%。

3、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按自治区规定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上机操作课时保证每周2课时,人手一机,生机比例18:1,学校全部宽带上网,信息技术覆盖率、远程和网络教育达标率达到100%,2006年多媒体教室与教室的比例达到40%,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达到总课时的40%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

4、师资建设得到加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教师占总教师总数的85%,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市级骨干教师8名,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名,惠农区级骨干教师10名。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参与,培训合格率达到了100%,积极开展课堂质量工程,教师参与率100%,达标率50%以上。

三、具体做法与成绩

创建教育强区活动是惠农区政府加快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惠农教育整体水平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加快兴惠农基础教育发展,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校自上而下对此高度重视,以实现教育强区目标为己任。按照惠农区人民政府创建教育强乡(镇)动员大会精神,明确责任,直入重点,精心组织,认真落实,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全校基本实现教育强区的创建目标。

(一)认真组织、高度重视 根据惠党发[2007]22号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惠农区创建文件,明确创建的意义和重要性,确保完成创建工作。学校利用师生和家长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时机就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做了动员安排,并结合“

六、一”活动,主动与帮扶部门和企业联系,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教育强区工做的重要意义,自觉投身创建工作,为创建工作出力。

2、在整治校园环境中,校长和部分领导、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天天督察,确保高完成工作任务。

3、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先后向师生、群众宣传创建意义和创建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制作展板,悬挂大幅标语,板报等宣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促进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环境、重视投入

1、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又给学校配备了较高标准的微机室一个,微机50台;语音室一个,视听、复读功能齐全(50)座,实验室一个(50)座;(待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9台,DVD3台加上原来配备的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备课机32)台,多媒体教室两个,投影机1部,数码摄像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实物投影一台、幕布1个、速印机一台、复印机一台:远程教育共设置接收机房一个,光盘播放教室8个,实现了远程教育与学校个学科资源的整合为大力推广远程教育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图书、音体美器材配备达到一类学校标准,现有图书24580册,生均18、2册。

2007年在财力还很紧张的情况下,在学校和教育局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投资四十多万元修建200米标准塑胶跑道一个(含100米标准跑道一个),新建自行车棚150平方米,铺地瓷砖280平方米,粉刷楼墙(1300)平方米,硬化校园(3000)平方米,(以上在建设中或规划中)添置音体美育器材27000元。添置图书2000册,计20100元,购置学生课桌50套,计9000元。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三)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1、规范管理、质量强校。几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履行职责考核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教师发展性评价细则》等依据,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办学质量。注重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常规,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生辅导等常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督促好对问题的整改,帮助教师规范教学行为。

2、深入开展系列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了“青年教师汇报课”,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参加了市级和区级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竞赛、学校毕业年级教学研讨会,课题研究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等竞赛和交流并取得良好成绩,得到了多方肯定。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将培训活动引向纵深。

3、综合实践活动课凸显学校特色。围绕学校的“以校为本,让学生主动、和谐发展”课题研究,确定除体现学科特点及发展学生特长的校本课程外,开设以“塞上明珠——我成长的乐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学校主要整合了“五大资源”,有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科学资源、学校资源、自我资源。通过参观、采访活动的开展,从2005年至今,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成绩突出。2005年6月,科技实践活动《惠农红礼路的明天》,获自治区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06年3月,科技实践活动《走进惠农脱水蔬菜基地》,获自治区二等奖,全国第二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07年3月,科技实践活动《走进回乡,领略回族风情》、《家乡的枸杞》、《惠农小学的明天》、《走进宝马奶牛场》等参加自治区科技创新大赛,其中《走进回乡,领略回族风情》被推荐参加全国创新大赛、全国因特尔未来教育优秀作品大赛。

4、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将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相结合,将校本培训与学校教育科研相结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英特尔未来教育、课程改革等培训活动,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

5、注重应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作用。在 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上课。每学期对教师使用电教室、远程教育教室比率提出要求,每月对教师在电教室、远程教室上课有教务处做出安排,每学期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情况列入考核。学校将已有的课程资源目录发放到教师手中,新收集刻录的资源及时补充上目录,便于教师使用。教师利用远程教育教室每周上课达到近20节次,教师利用电教手段上课的使用率达到85%以上。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观摩远程教育资源中心的示范课和专家点评,或组织本校教师上研讨课,看完后及时组织教师结合教学改革和各自教学中的困惑,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技巧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从中体会课中蕴涵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新思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和业务能力。三年来,教师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有58篇论文获奖,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有13名教师获奖。

(四)加强师德、依法治教

1、加大校务公开力度。开学向家长公示收费项目标准,按标准收费,杜绝了公示外收费。凡重大决策、大项采购、教师考核奖罚、职称评定、财务收支一律实行公开,接受教师、家长及群众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纪律,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财务规定。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支出按权限范围支出,节约开支。真正做到了校务公开。

2、抓师德建设。能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师德师风文件,制订了《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家长问卷调查》活动,树立师德标兵,采取帮扶的形式对教师进行教育,发挥党员、青年团员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铭记 “八荣八耻“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书写向方永刚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几年来,我校教师师德优良,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做到了教师无小节,处处做表率,一支适应素质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有力的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我心中的美神优秀作文下一篇:婴儿游泳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