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2024-05-11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精选11篇)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1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甚至制约着课改的推进。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可见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然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的情绪,导致参与意识不强。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在生动的动画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个人对某种对象有了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和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6的加减法》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一段动画:有一个清澈的湖面上,有许多美丽的荷花、荷叶。其中有6只可爱的小青蛙蹲在一片荷叶上呱呱叫,突然3只青蛙跳下水。学生被那漂亮的界面、逼真的蛙叫声、青蛙跳水那流畅的动作效果吸引住了。学生像是在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兴趣极高,不知不觉进入学习角色,掌握了知识。又如上数学练习课时,把练习题设计成游戏课件。如做对一道练习题,皮卡丘小动物奖励一个苹果放在篮子里,并说:“你真棒”;做错一道练习题,篮子里的苹果不见一个,皮卡丘小动物会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你一定能行的”。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诱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场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本文由论文联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大得多。因而在讲授数学中一些较抽象的问题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学《行程问题》,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时出发”“先行后行”等是相遇或追及问题的特征,如何正确理解关系到能否顺利解决问题。通过多媒体的情景演示两辆车行驶的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当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借用脑海中重演媒体播放过的影像,将复杂的问题情境化,随之再简化为清晰的线段图,使得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而清楚地展现出来。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获取正确的结果,更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奠定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发现规律、寻求真理的创新意识。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形成的演示,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如一开始就告知学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只要牢记这个公式,就能求解长方体的体积,然后不断巩固练习,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是填鸭式、满堂灌,是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此时通过信息技术,结合数学学具,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电脑投影屏幕,出现一个长方体,并不断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使长方体的体积也随着进行变化,非常形象地说明长方体的体积受长、宽、高的影响发生变化,与长、宽、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此时急切地想知道它们的内在联系,求知欲高涨,再次通过电脑出现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同时利用数学学具(事先准备好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300个)分组进行按要求操作:①把5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排成一排;②再摆出4个排成一排长方体,组成一层;③再用组成的三层垒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一些步骤,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垒成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个1厘米(5厘米),宽是4个1厘米(4厘米),高是3个1厘米(3厘米),而它的体积为60个1立方厘米(60立方厘米)。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就能准确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2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景,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 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 你们知道小猫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特别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 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 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 如果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 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 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 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 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 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 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 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 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 就能估测长短, 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 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 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 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电教多媒体, 对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模仿创新的欲望, 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一种创新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 多渠道地进行交流, 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

例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让每个小组里的成员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切割、拼补、拼摆等, 然后让小组代表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本小组的操作结果, 在利用多媒体的交流中, 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和补充, 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定律、法则都是人对事物的概括反映, 都是思维抽象的结果。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 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思维活动的。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可将无形变为有形。如“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概念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中的难点, 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呢。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的。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动画让“几何图形都动起来”, 可将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也培养了他们通过感性形象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信息技术, 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丰富课余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上网, 搜集有关数据, 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 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 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 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尽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不能滥用、误用, 影响教学效果。

1. 要遵循适度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各种注意的发生和保持, 均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 而兴趣对保持有意注意, 提高学生主动性具有支持作用。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设教学情境, 很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不能过度。因为即使是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长时间刺激, 也容易使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或转入抑制状态, 造成疲劳,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要遵循实效原则。

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 力求避免形式主义。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网络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 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要力求准确到位, 课件制作讲求精益求精, 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为标准。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 上课时要运用新课改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要逐步引导学生, 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课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运用

进入21世纪后,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应用,并且已经逐渐地延伸到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将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小学英语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老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兴趣,也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注意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一定的优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程。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老师乃至全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注重了。在此形势下教师更致力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地丧失了兴趣,也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下降,导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但是,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等各个功能,将小学英语教学中抽象的语言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将静态的课堂转换为动态的课堂,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另外,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英语课堂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小学英语学习的乐趣。例如,老师在进行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What can you do? Part A Lets talk”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一场英语晚会的视频展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境。接着老师设疑:“We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next Tuesday! 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同学说说能在晚会上做什么。这样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丰富了小学英语的教学资源

在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只有仅仅的40分钟,并且老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并且教学资源单一化,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幻灯片的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也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输入量;不仅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地进行,还可以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点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六年级上册Unit 5“What does he do? Part A Lets talk”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个单元中的postman, police offic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或短语在课件中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复习,然后呈现各种职业的视频,提出问题:“What does your mother/ father do?”“Do you want to be a head teacher, too?”等,促使学生利用职业类的单词、短语和本课时的主要句型进行问答。在拓展环节,老师再抛出“What do you want to be?”这一问题让学生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打算。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短语和句型进行一定的补充,使单词、短语、句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因为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了教学资源,所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了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4

一、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使“数学”容量更大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增大了课堂容量以及思维训练的高精度、高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开动思维。比如习题课教学应注重基础,由易到难,力求变化,老师重点强化变化过程的分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数学情境的再现,在老师有意识的情境设置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提高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最后总结确定此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参与数学思维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主题更有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故事导入,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放录音听故事:猴山上的小猴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甲一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乙两块。猴丙更贪心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最多吗?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趣味盎然,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的开头一

下就抓住了学生。

三、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撷取活动素材,使“数学”形式更灵活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心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探究精神,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这么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而用电教媒体设计的课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课件演示:装着长方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忽高忽低的前进着;车轴没有装在圆心的汽车歪歪斜斜地行驶着„„学生在笑声中最直接地感受到了车轮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

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增强自主能力,使“数学”个性更突出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求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巩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示练习题“有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分成的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平方厘米,也可能是()平方厘米,还可能是()平方厘米。”练习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学生讨论后,结合电教进行教学,出示一个长方体,按学生的方法在电脑上演示,分别沿着长、宽、高将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重运用电教媒体,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挖掘确切的数学意义和运用条件,能利用它们顺利地进行正向迁移,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小学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课堂教学中应强化空间抽象能力,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的形象、直观、逼真性,从不同角度展示情景,从而获得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5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数学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因此,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新时代、大数据、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辅助教学,做到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数学是活生生的科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数学,要让学生增长信心。但我们的数学教育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让数学变得更容易一些,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学习快乐的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最大心愿。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有几点见解:

一、教师要“学会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再好,但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关键点还在教师。只有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提下,才可以结合数学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去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从细微处入手,思考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教与学,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学会在自己的教案中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作为青年教师因为工作需要至少要能熟练运用:word、powerpoint、excil,数学要学的软件更多。Word用来编写教案和出试卷练习、powerpoint用来制作课件、excil用来分析学生的成绩。其中课件是最重要的直观的表现形式,要提高课件的实用性,应该以服务课堂为前提,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这样的课件才是有效课件,课堂才是有效课堂。数学教师要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做到几点:首先,加强自主学习,学习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教学原则。特别是年轻教师,思维活跃,干劲十足,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说来的的“好处”,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迎接现代教育技术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挑战。

学会学习是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由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选择、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正有利于教师从单纯的“解惑”者转向有效的、启发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引路”人。

二、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形象的情境是小学数学的最有力的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提供海量的文字、图象、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各种音频信息,为数学教学创设优质的虚拟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进入情境或意境之中,既能使学生更好理解与感悟抽象的文字概念,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的愉悦的情境中学习,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不仅使知识达到牢固记忆,并且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教学的开端就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情”和“趣”下功夫。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课堂PPT演示,对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和保持非常有帮助。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大数据提供者,也是数学教育教学资源的指导者,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甚至可以自行搜索相关的学习方法和资源。教师作为教育知识的引导者,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型等工具,用信息技术综合整理形成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进行深加工,并把这些资料整合起来,形成前后连贯的、有趣的、有效的教学课件。数学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电脑一体机进行演示,也可以用手机进行大小屏互动。而这些新型的设备和功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较好地在更短的时间内,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由传统的视觉,听觉感受知识演变成多种感官并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思考,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提高课堂利用率。

利用电脑一体机进行课堂ppt演示,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非常直观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时,在这里也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 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结束借助计算机,图文声并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与表现力,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演示,妙趣横生的游戏,有效地为教学创设了情境,渲染了气氛,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数学的奥妙。实践也证明了: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是扼杀学生创造知识的才能。在我们数学教学中,要灵活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参与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更完美的教学效果。最好的兵法是不战而胜,最好的教育是不讲而懂。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情景问题,中途穿插一些小提示,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向正确的理解思路,使学生豁然,有利于提供学生的自信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对事物根本就没有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计算机 “声、像、图、文、”于一体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数学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看得深、看得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画面,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长河的波 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创新的灵感和浪花。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进行数学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与方向。在教学中必需 深入研究和恰当的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丽平:《浅谈如何在数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6

勿庸置疑,以 计算 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 教育 领域中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 内容 和教学教育教学 方法 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打破了教师一味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老套路,许多教师积极主动地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和应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他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系列学科教学课件,在课堂里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 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而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又因为强调其专业操作技能的特殊性,我和我们教研组同行,围绕专业操作技能,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交流与互助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且各人互有分工,达到了互相促进与提高。当然,我们在积极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还存在着不少困惑。今天当我们反思以往做法的时候,也有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多媒体专业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思想制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再先进的教学媒体,并不能自动的提高教学效率,它必须会被充分利用。而先进的教学方法只是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一个教师应该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才会具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标和出发点,才会去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会具有教学活的灵魂。面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目前 还有不少教师仍然无所适从,他们不去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不去了解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环境下教育教学观念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的整体变革,从而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 时代 不知如何发挥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进行高效的教学,还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教学问题。因此,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一味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迫于学校的硬性要求或规定而被动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或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水平便只能是在一个低层次上徘徊的。受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 影响,现代多媒体只能是充当传统媒体的替换物,而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由“人灌知识”演变成了“电灌知识”,有的教师甚至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当作了敷衍教学的手段。

2、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许多人因此忽略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效率问题。效果虽然很好,但如果投人(这里说的投入不仅仅指 经济 上的投入,更包括时间和精力上的投人)过多,效率不可能提高。例如,某些问题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多媒体形式已能表现得十分清楚,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媒体形式的多和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资料,效果虽然提高了一些,但投入过大,以至减少了在加工、处理教学内容上的必要付出,得不偿失。另外,实施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这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而定。例如一堂课,本来用某种媒体就完全可以讲清楚的,非得用多种媒体设备来点缀,结果是哗众取宠,反而会搞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同时,由于视频影像的播放需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使得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传输量减少,这也是不合适的。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依据教学目的合理的选择教学媒体实施教学,尽可能达到最佳效果。

3、课件制作及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开展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要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不能“画蛇添足”。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构成,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作品的产生,成功的设计非常关键。目前,课件的制作存在一味地照搬课本内容、一味地追求高新技术,把课件搞成素材展示,图片展示或 音乐 欣赏会等现象。毕竟,课件只是一个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7

1 小学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价值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是要求尽可能让小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因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要从阅读积累开始,只有通过阅读积累才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新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让中小学生每个月累积一定的阅读量,小学生通过拓展阅读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而电子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各种不同的语文文字材料都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形式加以呈现,这样一方面在语文文字材料展示成本上可以大为降低,避免纸张印刷的污染和浪费,而且可以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多有价值的语言文字材料。因此,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这种优势,可以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材料加以补充,同时对小学生的电子信息综合素养也是一种培养。

而另外一个角度上看,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小学生参与语文阅读课程的兴趣,因为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不同的阅读材料内容,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接受相关的信息,最终提升其学习的兴趣。而且小学生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也能够拓展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更富有创造力。

2 在小学阅读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考

电子信息技术本身具备非常多的途径去呈现阅读材料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当中解放出来,从而更为熟练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阅读材料进行加工。这一方面关系到课本知识、语文教师和小学生三者之间的协调,语文教师要通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小学生更好地进入到阅读语境里面,让小学生和语文教师之间保持更为良好的互动以及交流。语文教师还可以尝试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平台,设计一些教学上的任务,鼓励小学生进行互动模仿表达,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组织能力,实现阅读材料、知识材料的顺利再现。

2.1 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创造语文阅读的语境

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培养小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针对不同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阅读加工,这样学生就需要掌握到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加工的方法。而电子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培养出语言阅读的感觉,而且可以更加投入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材料的语境当中。电子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不同的媒体方式,让小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接受相关的阅读资讯,这样能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规律,从而能够在动静结合的过程当中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字材料的内容不同,结合小学生的当前年龄段的情态价值观,编制相关的电子资料,加深小学生的理解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帮助小学生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

2.2 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分解阅读材料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如果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知识,那必然是一种悲哀。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入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但是这些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材料都是采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达,特别是一些古诗词当中也出现了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因此,小学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一些古诗词当中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揭示,从而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到诗词所描绘的各类事物的真实形态,小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能够理解诗词,分解诗词当中各种意象,才能够理解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同样在外国文学材料的阅读教学时候,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展示一些外国的风情和文化,比如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当中英国人所使用的货币单位“便士”“先令”,或者是如同一些俄国文学篇章中涉及的俄国十月革命、沙皇、列宁、苏维埃等相对抽象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简单地宣讲,学生也可以形成更为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其对阅读技巧与知识地充分吸收。

3 结语

阅读课程是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对阅读材料进行分解,让更多的小学生能够理解语文阅读的特点和魅力,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其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更直接地让学生进入到阅读材料的语境,分析其中的具体语境,最终建构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

摘要:当前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可以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加以优化。小学阅读课程可以通过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对相关语言文字材料进行解析和加工,构建良好的阅读语境等,以多媒体的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最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8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电脑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在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的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兴趣 思维 高效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航空、经济、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同样,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逐渐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传统数学教育,都是依靠一些简单的教具来进行教学,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电脑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在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的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动画、图像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入新课就显得极为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是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传统的激发学生兴趣只是简单地利用一些图片、故事等来进行,但很多学生却引不起兴趣来,教师也为精彩的情境无法表达而感到郁闷,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解决这个问题。现代信息技术能设计以趣味图形、图像、动画、数字、符号等相互配合,辅以精炼的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便于学生吸收、转化。

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可以将所需要的物体通过图形的移动变化来进行比较面积的大小,通过切割大图形推导出图形的面积公式,另外再加以文字、声音等形式的辅助说明,学生更加好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玩中掌握了知识,正如我国数学家陈省身说的:数学好玩。通过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学生在玩中就掌握了知识,没有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最佳年龄,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创新上有它独特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融合性,是人和计算机的融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数学作为一种培养思维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一方面,这种抽象性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传统教学手段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学起来都会比较困难。使用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知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重难点都是通过反复练习等题海战术来解决,学生对于重复进行同样的问题会感到心烦、枯燥、焦急,以至于放弃。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事倍功半,还使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此,这种方式往往会出现得不偿失。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图形、声音、动画等,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利用计算机演示图形变化,模拟实验过程或思考过程,有将教学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弱感为强感,化繁难为简易等优点。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节省时间

传统教学手段使老师在板书以及学生展示时浪费了大量时间,但是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可以缩短很多时间。当然,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实物投影上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预先备好的课非常紧凑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快速的获取知识,而不必在等待中浪费掉时间。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种体现。优秀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更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在节约了大量时间的同时也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教师可以利用这“多”出来的时间进行一些题型的练习。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教材形态、教学方法发生了重要变革。恰当地选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龙山,艾光涛.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山东教育研究网,2010,(05).

[2]张晓鸿.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2011.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9

临朐综合高中

潘文贵

【内容提要】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走”进教学,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主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给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论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然性、意义等,谈谈自己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教育教学规律而进行的一场旨在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其目的之一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以符合政治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层次和效率。它是新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更新教育观念,抢占教育制高点,创造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解决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然性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要求。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中学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开放性的要求。一方面,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较多地接触日新月异的现实世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中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完善人格,发展个性,而德育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和基本点。无论是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事,分析问题,培养完善德育,信息技术教学通过政策分析、社会调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发展兴趣,完善人格。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性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案的设计中要有较强的实践意识,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感性体验的机会和途径,如社会调查、热点问题研究等等;而信息技术教学同样需要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学习网站建立,资源库、网络平台营运,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性。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综合性的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学要求、目的上的综合性。信息技术涉及面广,既可以是传统学科,也可以是新兴学科;既可以是科学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既可以是单科性,也可以是综合性,充分照顾不同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条件下的不同需要。另外,信息技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和综合行为素质,在这个层面上,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2、信息技术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就成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比较简便快捷的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1)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坚实基础。

(2)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优点。

(3)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强调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由选择机会。

(4)信息技术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解决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性知识,往往深奥、抽象。从而形成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网络具有资源共享性,教师通过整合各种媒体和途径的信息,极大的扩大了信息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由于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市场交易原则”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一框题的课件,并针对学校教学的实际,进行了适当删、补,优化了网上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3、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实效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例如:在讲授“国家宏观调控”一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我从互连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2006年到200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变化情况的动画及网页,不仅形象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中学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些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5、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联网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呈现给学生或让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过程中,我把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6、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学中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反应积极性,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并非“无所不能”,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特点。

素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考虑在教学中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表述思想。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设计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充分的讨论,提取有效信息,来发现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实际的情境创设时,往往容易忽略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实际上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教学情境所展现的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作出必要的 反思,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2、注意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3、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4、正确处理好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势互补。

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各有各的长处,前者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弥补后者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程时,在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如在复习课的时候,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优点,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有思考和把要点记下来的时间,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效率。主要参考文献:

陆 宏 冯学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张健 徐文龙,《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 黄秉刚,《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之探索》,《人民教育》 胡兴松,《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重现,这就能够较好地弥补以往教学内容不直观的弊端。其中多媒体教学及课件演示是目前各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当前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成为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在新课改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已成为评价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注意什么样的策略,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发挥最佳优势呢?我从下几个方面谈起: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宏观为直观,化繁难为简易,强化学生的记忆,便于教师的讲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在教学中适时呈现,辅助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

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像在内的大量信息,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拓展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特别是在学生学习生字时,针对易疏忽、常写错的字,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鲜艳不同字体的文字,以动画的形式,录音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如《观潮》一课里,学生较难理解文中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教师把多媒体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潮的雄伟上,教师将选用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概括潮的特点,并配上话外音,在仿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充满了主动性。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并运用大量视听信息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方面,多媒体课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我一次做公开课《猫》时,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图片和鼓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品味揣摩具体的文本语言奠定了基础。在执教《题西林壁》一诗时,我向学生展示了庐山全景图,配上《梦幻曲》。庐山的美景,优美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生很快融入了游庐山的美妙想象之中。在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一文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到很多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录像,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在树上荡来荡去;体形庞大的大象,在水中嬉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慢慢地咀嚼。学生仿佛置身美妙的大自然的怀抱,不由心旷神怡。然而,一段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录象,又让学生惊骇不已,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原被毁,动物被大量捕猎,濒于灭绝,沙尘满天,垃圾成山,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学生被深深震惊了,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耐人回味,道出心中的真话、实话。学生的思维、知识系统、能力结构、思维习惯及其思维的开阔度及敏捷性都有大的飞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加强了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教育。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生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作文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全面、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知识结构。针对一篇文章,通过搜索,介绍有关评论文章、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等,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4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设计增加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平台。此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进行自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中,教师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最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5.有利于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教育资源在全世界相互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被方便地共享应用。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人与科学》、《狂野周末》等影片,在观察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学生留意观察各种动物的神态动作,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生长过程,并采取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6、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选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一次我们让学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规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进行分析,要求结构完整,有理有据。至于选什么论题,则完全自由。不少学生开始了网上跋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一些新闻网站,或进入一些评论网站,精心筛选,确定论题,然后进行作文。结果,这次作文的选题,超过了历届学生的选题范围,几乎涉及了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例如有《宰杀青蛙为何屡禁不止?》《电子游戏是祸?是福?》《谈教师的“体罚”》《论数字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等。因为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学生得以更加清楚地放眼看社会,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面上写作。(2)写作。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信息快车,蕴育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网络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视接千载,神游八方,大大地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具有传统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要注意其劣势,扬其长避其短,注意运用的策略,真正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优势,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不少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没有深入领悟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含义,存在不少误。首先,多媒体的运用容易导致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恰当地夸大机器的作用就必然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向反面。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多媒体的运用往往减少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

其次,在许多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展示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以及自己的高超的技术水平,一些课件制作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漂亮、华丽的图片、文字等形式,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件所用色彩过分亮丽、鲜艳,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这些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完全缺乏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牢,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这些,还只是目前能够从课堂教学中看出来的问题。从长远来说,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它还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把它与传统教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得益彰。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容量,借助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以及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又要很好地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课堂上加强师生交流等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的策略研究 篇11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可见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参与意识。然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惧的情绪,导致参与意识不强。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强等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在生动的动画中感受到求知的乐趣,激发起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个人对某种对象有了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和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6的加减法》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一段动画:有一个清澈的湖面上,有许多美丽的荷花、荷叶。其中有6只可爱的小青蛙蹲在一片荷叶上呱呱叫,突然3只青蛙跳下水。学生被那漂亮的界面、逼真的蛙叫声、青蛙跳水那流畅的动作效果吸引住了。学生像是在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兴趣极高,不知不觉进入学习角色,掌握了知识。又如上数学练习课时,把练习题设计成游戏课件。如做对一道练习题,皮卡丘小动物奖励一个苹果放在篮子里,并说:“你真棒”;做错一道练习题,篮子里的苹果不见一个,皮卡丘小动物会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你一定能行的”。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诱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场景,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大得多。因而在讲授数学中一些较抽象的问题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学《行程问题》,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同时出发”“先行后行”等是相遇或追及问题的特征,如何正确理解关系到能否顺利解决问题。通过多媒体的情景演示两辆车行驶的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当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借用脑海中重演媒体播放过的影像,将复杂的问题情境化,随之再简化为清晰的线段图,使得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而清楚地展现出来。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获取正确的结果,更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奠定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发现规律、寻求真理的创新意识。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形成的演示,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如一开始就告知学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只要牢记这个公式,就能求解长方体的体积,然后不断巩固练习,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是填鸭式、满堂灌,是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此时通过信息技术,结合数学学具,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电脑投影屏幕,出现一个长方体,并不断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使长方体的体积也随着进行变化,非常形象地说明长方体的体积受长、宽、高的影响发生变化,与长、宽、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此时急切地想知道它们的内在联系,求知欲高涨,再次通过电脑出现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同时利用数学学具(事先准备好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300个)分组进行按要求操作:①把5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排成一排;②再摆出4个排成一排长方体,组成一层;③再用组成的三层垒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一些步骤,学生非常清楚地知道垒成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个1厘米(5厘米),宽是4个1厘米(4厘米),高是3个1厘米(3厘米),而它的体积为60個1立方厘米(60立方厘米)。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就能准确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展示在为学生面前,使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到深刻的概念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一根绳子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把其中一个小球固定不动,甩动另一个小球,使其作圆周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圆是怎样形成的?请用数学的观点来说说:这个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看到两个点、一条线;一个固定不动,另一个点环绕着固定的点运动……最后形成了一个圆。”有的说:“固定的点与运动的点的距离是不变的。”……这样将演示、观察、操作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圆有了一个形象的感知,而且渗透了“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圆的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新六年级英语教学总结下一篇:公司开业答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