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小学生写景作文

2024-06-04

漓江小学生写景作文(通用12篇)

漓江小学生写景作文 篇1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十分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的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着漓江笑哩!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桥,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帽,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漓江像一个温情的`“保姆”帮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一个个黄色的“小孩儿”还在树上说“悄悄话”。秋天那丰收的景象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啊!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登上漓江旁边的叠彩山远远望去,漓江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穿山、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漓江小学生写景作文 篇2

一、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赞可夫说:“应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

(1)观察要突出事物特点。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景物的特征。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能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

例如,可以这样描写白云:“像海洋里翻滚着银白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这一片断抓住了云朵的形状和大小来写。再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这一片断是观察了火烧云绚丽色彩进行描写的。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必须让他们细心观察且要从实际出发。学生写作时容易摘抄一些优美的片断,如用鹅毛、棉絮、羊毛等修饰雪,但殊不知雪有时也像味精,像白糖。

(2)观察要调动各种感官。大多数学生观察往往只调动视觉,写景较单一。其实不然,应该调动各种感官丰富内容。如《春》第5自然段,先以触觉写风的和煦,再从嗅觉方面写风的芳香,然后从视觉写风的美,最后从听觉写风里和悦的声响,让人倍感新颖。调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从而得到不同的感受,体现景物不同的内涵,以此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的体验效应,让读者自然陶醉于其中。

二、讲究修辞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十分中肯的意见。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这些都说明了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分姿色,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方法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就是使用修辞。

(1)巧用比喻。比喻用在写景文章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使事物如在眼前。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写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的手法将桃花、杏花、梨花的颜色分别比作“火”“霞”“雪”,将美丽多彩的春天描写得形象生动。教师在这方面就应注意引导和培养。记得笔者在上这一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些其他春花的颜色,因为有很好的分析和引导,同学们写出了这些句子:“油菜花黄灿灿的像金子一样,玫瑰花红的像火……”虽然句子不是怎么优美,但至少他们觉得运用比喻比不用好。在以后的写作中好多同学都能自如地运用这一手法。他们将夏天比作娃娃的脸,因为她善变;秋又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因为她经历丰富。比喻也要创新。有个名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则是蠢才。恐怕他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2)善用排比。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抒情可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笔者曾经问学生:“你们认为友谊是什么?”不一会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说道:“友谊是一杯美酒,让人陶醉。友谊是一束火把,让人温暖。友谊是一首歌,让人传唱。友谊是……”听完这些句子,我很欣慰。通过排比这一手法,孩子们至少懂得友谊是给人帮助、活力的美好事物。它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

(3)妙用拟人。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同学们不爱惜公共设施了,笔者会说:“瞧,同学们,我们的墙壁在哭泣,桌椅在呻吟,窗户在发愁……”,“哭泣”“呻吟”“发愁”这些带有感情的词语,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公物的心情,大家都认为用了拟人好,可以让大家从心底里重视和爱惜公物,并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同学们掌握知识。以后在他们的作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我们去出游,小鸟在唱歌,树枝向我们招手,小溪在弹奏……”。只有做一个有心的人,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三、注重艺术手法

动静结合是常用的写作手法,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景与静景,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大多数学生写景时容易写静景。其实我们在这方面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他们能有动有静便可,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深入。初中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就可以了:“春天来了,大地穿上了绿装,小鸟在枝头卖弄清脆的歌喉,小河也演奏着动人的乐曲,柳枝亲吻着河面”,其中“鸟叫”“河流”“柳佛”都是动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融入真情实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离开了情,就没有了生命力,而情又需要通过一定的景来表达。只有景情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融注情感的方法通常有,触景生情,情随景生;以情驭景,借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生;指导;写作

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描写对象,选出能代表景物特点的东西来写

仔细观察描写对象,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例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的特点。只有细心地看、连续地看、多角度地看,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景物的特点。

描景时,不可能将观察到的全部写入,要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这一景物最好是你自己熟悉的,在颜色、形态、神韵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的景物,选出这样的景物,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突出景物的特征。

二、要让学生安排好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在作文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叙述,描景作文也不例外,因此在寫景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作文一般有以下几种写作顺序:

1.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一处景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景象,为了把它们全面地介绍给读者,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依次描述出不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的景象。

2.按照空间顺序来写

一个景物总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为了把一个景物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以按空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为此,可采用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顺序来描绘景物。

3.采用定点写景的方法

4.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三、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写景记叙文表达中心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二是以景明理。

例如,《家乡的秋天》一文,在对家乡秋季景物的描写过程中,充满了对自然、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往往会收到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又比如《夕阳》一文,作者通过对夕阳美丽景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以景明理,立意高远且顺理成章。

四、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为体现景物的某个特征,就要适当地展开合理的想象,如联想到诗词佳句、故事轶闻、历史传说、民俗谚语等;也可展开想象,将自己看见的景物与自己内心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还可以穿插对历史的联想,这样可使文章的内容丰厚,趣味横生,充满文学色彩,更富有感染力。

五、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能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景物的特点

除了以上五点技法外,如果你的写景作文能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在语言表达上精心锤炼,那么你的写景作文就会出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效果。

参考文献:

周益群.云南教育教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M],2008.

烟雨漓江的写景作文 篇4

它有许多著名景点,最著名的是三山,即象鼻山、伏波山、叠彩 山;两洞,就是芦笛岩、七星岩;一条江,便是我们今天要去的 漓江。

常听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到底是 个什么“甲”法呢?我今天到是要去见识一下,甲天下的桂林与 甲桂林的阳朔风光是什么样。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从桂林郊区到阳朔小镇的这一段漓江, 因为这一段的景色最美,还有不少著名景点,什么景点呢?待会 儿再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我们乘坐的船是“泰和号”, 顺流而下,远处的漓江就像 一条长长的带子,明如玻璃,在两岸的山峰中迂回的前进。

漓江水很清,清得能望见各色的鹅卵石,那些鹅卵石有红色的, 像一团火浸在水中而不熄;绿色的,与这青青的江水融为一体, 静静地躺着;灰色的就好像是白纸上的污点,十分刺眼……这些 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小鹅卵石,在河底铺开了一条小径,偶尔 有一两只小鱼儿摇动着纤小的尾巴,挺着身子向前游,那轻快的 样子,好像水没有阻力似的。

漓江的水还挺平静,只是船行时激起了圈圈涟漪。漓江水平静得就像没有一丝污迹的镜子。尖尖的山峰,调皮地躲在水 中,让我分辨不出岸边的是真山,我将一粒石子投入江心,镜子 一下就碎了,当那一圈圈细细的水波过后,镜子又复原了,又恢 复了以往的安详。

漓江两岸的山峰层层叠叠,矮小奇特。近处的山峰看得很 清楚,郁郁葱葱,小树布满山头,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远一点 的山峰渐渐变得灰白灰白的,朦朦胧胧,不仔细看根本认不清; 最远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瞪大双眼也只能看到山的轮廓,白茫茫 一片,与阴沉的天空相连。这种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的山 峰,给人一种藏着无限秘密的感觉,就像神奇浩瀚的大海一样。

清澈透明的江水,衬托出连绵起伏的山峰;奇形怪状的山峰,映 衬着水平如镜的江水,显得十分和谐与寂静,构成了一幅千载难 逢的绝妙无比的山水画。

船缓缓地向前进,在两边的山峰中穿行,与时停时下的蒙 蒙细雨相伴。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舟已过万重山。”

“九马画山”到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山壁,上面有许多白 色的岩石,形如骏马。听导游讲,当 地有句俗话:看出七匹得 榜眼,看出九匹中状元。据说世界上的名人在这里还发生过一些 小故事呢!周恩来总理看出18匹,他说:“山上九匹,水中九 匹!”随即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最好玩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 他看了之后挺了挺身子,目光坚定,笑着,十分自信地说:“我 一匹也没有看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会儿歪着头,一会 儿蹲下,一会儿踮脚,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我上看下看,左 看右看……”终于把九匹马全找了出来。嘻嘻!我要中状元了!

我暗自高兴。

黄埔倒影出现了,这个景色爱花钱的同学肯定知道,是新 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过了一会儿,骆驼峰展现在我们眼 前,顾名思义,就是像骆驼的山峰。那只骆驼呈绿中带黄的颜 色,是双峰驼,脚看不清。他正骄傲地昂着头,嘶鸣着向世界宣 告:我们桂林也有骆驼,我们桂林也有骆驼……

就要到阳朔了,我有点舍不得漓江,这时天又突然飘起了 小雨,我望着灰灰的山,阴沉的天,水波荡漾的河,眼前浮现出 徐悲鸿先生的“烟雨漓江”这幅名作。我依依不舍,不过天下没 有不散的宴席,只好跟着旅行团去“行军打仗”。

800字小学作文:漓江游记 篇5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梦寐以求的美丽城市——桂林。

刚踏入这座城市就感觉到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当那奇峰异岭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异常兴奋,甭提有多高兴了。导游介绍说桂林是个环保城市,整座城市都被绿色环绕,市区内每条路上都生长着高大的桂花树,桂花四处飘香,“桂林”因此得名。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天导游就领着我们游览了这里的山水,真是名副其实,确实美!早上,我们坐上了游玩漓江的轮船,这里游客多,客轮也多,大家都陶醉在这山水之中。刚上客轮,只见湖面水平如镜,清澈的江水两侧是奇峰异岭倒映在水中,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漓江发源于桂林北面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平乐到梧州,汇入西江,全长473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蜿蜒于万座奇峰之间。不久,客轮开始启动了。“呜——”江面上穿梭来往的船只打破了江面的宁静。一阵微风吹来,只见水面波光粼粼,奇峰异岭的影子被微风摇碎了。我们在船上一边欣赏一边忙着和奇异的山峰拍照留念:草坪风光,奇峰岭立,九马画山等等。我最喜欢九马画山,因为这里还有个故事呢:这座山的正面远看像个大屏幕,上面天然形成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九匹马,但很少有人能看出九匹,看出九匹马的被称马奇于,看出八匹的是状元,看出七匹的是秀才。当年周总理和陈毅元帅游览漓江,陈毅元帅数出了七匹马,而周总理数出了18匹马来。我急忙问:“怎么数的.?”导游笑着说:“江里的九匹马也看出来啦。”我睁大眼睛仔细地数着,好不容易数出了八匹马。在船上看漓江奇峰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船已到了岸。这时我想起了这句歌词“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合呀”。

漓江桂林的风景犹如美术大家的山水画,更像梦中的仙境,另我陶醉在其中。“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我终于体会到了这话的深刻感情含义!桂林的山水真的令我流连忘返,我爱桂林,更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游漓江 作文 篇6

[游漓江 作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不是胡言乱语的,因为它让我见识到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公园,游漓江 作文。漓江,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总算让我大开眼界。我们是在磨盘山码头乘船游漓江的,磨盘山很像一个大磨盘,所以取名磨盘山。坐船一路游漓江,看到了九马画山“自古山如画,而今画如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漓江的望夫石传说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人的夫君外出打渔,过了很久,她的夫君还没有回家,于是她就背着她的孩子站在山上,很久以后,她们就成为了一尊塑像,小学六年级作文《游漓江 作文》。◆分享好文◆船往前行驶着,山一座座的从眼前闪过,船行驶到了五指山,西游记中有一个五指山,漓江水旁也有一个五指山,但它们不是同一个,因为我在电视中看到的五指山没有仙境一般的感觉,然而,我亲眼所见的五指山如同仙境一般坐落在漓江旁。五指山旁是笔架峰,所谓笔架峰就是指起伏的山峦形似笔架,所以称笔架峰。江畔古镇,风光如画,仿佛桃源仙境一般的兴坪也不落后。桂林的山如此多娇,桂林的水像一条青罗丝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沿江风光美丽,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如此多娇的漓江,如此多娇的桂林,如此绚丽的漓江等着你的到来。游漓江 作文450字

漓江出版社教育类图书的未来思考 篇7

一、漓江出版社教育图书的昔日辉煌与历史轨迹

2006年, 漓江出版社的教育图书以名家名作、品质精良的特点异军突起, 以极为有限的品种迅速占领市场, 业绩赫然, 大有与教育图书强社争雄之势, 为广大读者留下良好印象。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调查统计, 2006—2008年, 教育图书市场码洋排名位列第一、第二名的是华东师大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 (见表1、表2)

(注:动销排名是指该社的动销品种码洋在全国几百家出版社同类图书中的名次。出版效率=码洋占有率/动销占有率, 反映单品种创造码洋的能力高低。本文图表及数据皆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华东师大出版社曾经在教材教辅的研发与出版上取得不凡的业绩。它以其优厚的教育资源不断向纵深拓展出版领域, 形成了“以教育为本, 走大教育之路”的出版定位, 出版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图书。特别是“大夏书系”的形成和发展, 其业绩有口皆碑, 成为全国教育图书知名的强势品牌。他们还相应地组织讲学宣传, 与知名网站联手推介, 办“千字千元”的教师杂志给教师提供平台, 等等。几年蓄势, 终成大气候, 华东师大出版社被公认为以擅长出版教育类图书而在学界和业内享有盛誉的出版重镇。图表中可见这3年的码洋排名都是第一名, 总码洋占有率高, 动销品种多, 2008年高达698种, 动销占有率大, 意味着其教育图书品种齐, 全面开花。码洋占有率节节攀升, 预示了无限美好的前景。可他们的图书单品发行量有限, 从表中的出版效率可看出, 三年都没达到2%。

好运曾垂青漓江出版社。从表2可以看出, 漓江出版社教育类图书品种少, 单品的发行量大, 创造了很高的出版效率 (18.85%、17.25%、10.03%) 。这几年, 漓江版教育图书扎根于高端作者, 秉承精品、畅销、诚信、服务的宗旨, 打造精品, 注重诚信, 服务于作者和读者, 出版了一批高品位的图书。荣获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极具人格魅力的魏书生书系 (《班主任工作漫谈》等) , 著名班主任李镇西书系 (《做最好的老师) 等) , 知心姐姐卢勤系列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等) ,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作品 (《好父母好方法》等) ……每一种图书的面世, 都能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 几年来一直是畅销图书的领头羊, 形成了领袖级的品牌。其他教育大家、名家如朱永新、窦桂梅等的作品也显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漓江版教育图书普遍呈现出单品发行量大的态势。正因如此, 2006年凭26个动销品种与各大社抗衡, 码洋排名第四, 2007、2008年码洋占有率提高, 排名第二, 实现了最大化销售, 3年中单品监控销量最高达7.8万册。 (见表3)

当然, 无论在品牌价值还是在图书品种上, 漓江出版社与教育出版强社比都相去甚远。2008年华东师大社继续阔步迈进, 大举改革, 其教育分社成立后, 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2009年码洋占有率稳定上升至5.84%。漓江出版社2009年码洋占有率下滑至2.97%, 2010年退出前十名, 之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见表4)

究其原因, 一则没有及时把握住持续的市场机会实现自身的规模化增长, 没有将几个细分板块持续投入、有效规划, 没有抓住时机拓展选题, 构建产品线;二则人员结构不合理, 编辑力量薄弱;三则宣传发行方式未改变。总之, 没有建立相应的产品管理模式, 漓江版教育图书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 教育图书品种的丰富以及大众阅读需求的快速扩张, 近几年增长比较快的一些细分市场, 成就了市场的繁荣也成就了一批行动迅速的出版社。2009、2010年朝华出版社推出了几套家庭教育图书, 创下佳绩, 连续两年以6.77%和7.37%的码洋占有率排名第一。2011、2012年, 作家出版社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领头的家教图书取得码洋占有率连续排名第1, 2013年的第一名回归一直坚守大教育的华东师大出版社。 (见表5)

表5、表6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占据市场份额名列前茅的是主要出版家教图书的朝华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妇女出版社, 主要出版教育教育图书的华东师大社、教育科学社。漓江出版社的家教图书和教育教学图书二者分量相当。

二、漓江出版社教育图书的未来发展思考

(一) 重塑品牌, 合理扩张, 构建产品线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时代, 产品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塑造品牌”、“品牌化经营”是近几年企业最流行的说法, 图书这种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塑造品牌是赢取竞争优势最强大、最持久的利器。出版社的品牌是通过作家的品牌和出版图书的品牌总体呈现出来的, 品牌是出版社在图书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坚持自己的品牌价值观与品牌战略, 这是企业创造成功品牌的关键之一。

当一个品牌得到认同后, 紧跟着就是扩张。扩张是企业永恒的动力, 是企业家永远的追求。一个行业内的优秀品牌, 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久而久之, 当这种专注变成一种优势, 为品牌获得了生存的空间时, 品牌则进入了发展期。

通过开卷零售监控数据, 我们回顾教育类图书市场的发展情况, 对长期保持市场领先以及市场份额上升比较快的出版社进行分析, 发现这些出版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坚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注意骨干产品的培育, 而这些分布在不同时期的骨干产品之间往往存在着某些类似的属性或者继起关系。比如:华东师大出版社一直坚守做对一线教师真正有用的书, 长期培育作者和产品线, 其教育图书动销品种2011—2013年分别是1079、1161、1216种, 之便是大夏书系深入人心后强力辐射的结果——凡有教师处, 就有大夏书系的读者;凡有教师著书处, 就少不了大夏书系的作者。品牌的延伸促进了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多年致力于国内外教育经典名著的出版, 赢得了极大的品牌效应。苏霍姆林斯基系列在教师中无人不晓, 无人不读。

漓江出版社教育图书对于精品、诚信、畅销、服务的追求, 曾经吸纳了很多一流的作者, 如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卢勤等, 他们无论是在社会活动还是在市场竞争中, 都是很有召唤力的大家, 他们的作品形成了漓江出版社教育图书品牌的核心价值, 提升了读者对图书的信任度。今天, 他们的作品还有很大的延展空间。“新教育实验”厚实的出版资源, 全国名校长系列, 窦桂梅、李吉林、李希贵等著名教育专家, 干国祥、魏智渊、王开东等名师的研究作品, 各地的名教师、教师新秀, 都将是漓江出版社教育图书的中坚力量, 会给漓江社的教育图书提供很大的选题空间。

漓江出版社教育图书要坚持大教育方针, 要有一份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守, 秉承“荟萃名家名作, 服务教育教学, 聚焦教改一线, 润泽校园家庭”的理念, 出版优秀的教育图书, 重塑全国教育图书强势品牌。

在板块建立和拓展上, 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选题, 规划产品线。漓江版教育类图书可以构建以下产品线:一是名家名作系列, 选取的作者是我国教育战线的时代人物、风云人物、名校长、名教师, 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和折服。二是教改教研、教师培训系列, 包括成功的课程改革实践、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教学研究著作。展示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 为教师培训、进修、自身素质提高而定制。三是学生阅读系列, 让孩子走进自然, 走进文学, 最后走进灵魂, 形成对生命的敬畏。四是家庭教育系列, 在下一节阐述。

(二) 做好自己的强项——也谈家教图书

在中国, 家庭教育类图书是出版界的常年热点板块, 家教图书出版是出版商争相抢占的领域。近几年来教育类图书排行榜基本上被家教图书拔了头筹。

市场的“number one”是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该书品质好又畅销, 是公认的的优秀家教图书, 自出版以来销量已超过540万册, 至今仍然常踞各大书店排行榜前列, 版权输往海外多个国家。它创造了惊人的成绩, 出版效率连续5年超过30%, 码洋排名从第42名跃至第4, 后连续几年名列前茅。 (见表7)

2009、2010年码洋占有率第一位的朝华出版社以编著的家教套书迅速崛起。 (见表8、表9)

家教图书市场仍有巨大空间。漓江出版社的家教图书出版有很好的基础, 在市场上曾经占有一席之地。有教育专家卢勤、孙云晓、李镇西、魏书生、东子等高端作者, 有他们认真撰写的家教经典作品, 漓江版家教图书以其品质好、畅销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如今我们应该利用自身优势, 在家教图书选题上寻找新热点, 发挥作者资源作用, 拓展家庭教育板块。

(三) 协同作战, 形成合力

现今的商业社会变化极为快速和复杂, 没有任何一成不变的运营方式是可以长期成功的, 靠个人“武功”称雄天下的可能性则更少, 协作精神是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关键。纵观各个出版强社, 凡在短期内有长足进步的一定会有良好的平台和空间。漓江版图书的策划组稿编辑原是各自为战的, 在特定环境下, 编辑们加班加点, 一鼓作气, 将教育图书推上了一个台阶。随着产品的扩大、事业的壮大, 原有的模式早已不适甚至会阻碍发展。企业发展需要团队和项目组, 需要相应的责权利机制。

分工合作。按照现代商业运作模式与各方面进行沟通, 协同作战。比如教育类图书编辑就是一个整体, 每一本书都是大家的, 需要真正意义的项目组。有项目组, 各个环节、细节才会尽在掌控之中, 用集体的智慧去克服一个个难关, 达到预期的目的。项目组有分工, 有合作, 更有及时的补台。每一本书的文案和封面, 包括每一本书的目录、内容的选取删减, 都由集体商讨决定。

需要整体规划。要有计划地、多维度地进行策划、运筹, 小到产品的技术性制作, 大到产品的总体规模设定, 宣传模式、营销方式选择等, 都需要整体规划。比如规模的设定, 健全的机制首先会知道中长期 (三年以上) 的愿景是什么, 短期 (半年、一年) 的目标是什么。比如一个四、五人的项目组, 第一年内要达到发货码洋多少, 品种多少个, 何时推出第一批图书, 具体营销措施是什么, 应该是胸有成竹的, 反之, 事业会举步维艰。

需要高素质的编辑人员。编辑的素质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力。质量是生命, 如果质量不过关, 靠炒作只会取得一时的效应, 长远来讲只会是饮鸩止渴, 得不偿失。发挥专业优势, 做足编辑细节, 将文本做到最优。细节决定成败, 做书最能显示细节的工夫。责任编辑对自己的项目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全程负责内容的整合、资料的更新、封面的把关、包装文字的反复推敲, 力求在细节上提升品质。

漓江小学生写景作文 篇8

[关键词] 写景作文;观察顺序

笔者在17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谈作文色变”,尤其是对写景作文,他们更是无从下手。其实,写景作文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如何用文字描绘出美景呢?南宋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要想写景作文美如画,要靠观察来实现,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如何从观察入手,培养学生写好写景作文的能力?

一、从观察顺序入手,培养学生按顺序写作能力

任何作文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按时间顺序来观察。我们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观察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天,树木抽条,积雪融化;夏天,树木茂盛;秋天,落叶纷飞;冬天,雪花飘舞。作者把观察到的美景按观察顺序记下,就成了一篇条理分明的写景作文。在教学生写《家乡的小河》一文时,学生开始不知如何下笔。于是,让学生先去观察家乡的小河,有的学生观察了四季的小河,有的学生观察了早、中、晚的小河,有的学生观察了白天、夜晚的小河。他们把观察到的美景按自己观察的时间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完成了一篇层次分明的写景作文。

2.按空间顺序来观察。何为空间顺序?是指景物的空间结构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如老舍的《草原》中第一段景物的描写,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观察顺序,把看到的天空、小丘、平地、羊群等景物一一描写出来,构成了草原初入作者眼中的样子。在教学作文《美丽的校园》时,让学生先选好校园的观察点,按从前到后或从左到右等空间顺序进行观察,最后,用文字就能轻松地按观察的顺序表达出观察的景物,习作也就完成了。

3.按游览的顺序来观察。游览顺序就是地点变换的顺序,也叫移步换景法。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一篇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游记,他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这一个游览顺序,用文字记叙了自己沿途所看到的美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教学《游中华贤母园》(九江县景点)时,让学生先游览贤母园,确定自己的游览顺序,大部分学生是按“入口(母爱之门)、大道(仁爱台阶)、最高点(中华贤母园主题雕塑)”三个地点来观察,也有部分学生是按四个主题馆(岳母馆、金戈铁马苑、母范天下主题馆、陶母馆)的顺序来观察,最后,让他们把自己的观察顺序当作写作顺序,用文字记下沿途的风景。这样,一篇写景作文也就完成了。

观察是写景作文的第一要素,学会了观察就是学会了搜集素材,观察顺序就是素材的整理顺序,明白了写作顺序可以从观察顺序入手,那么要写写景作文就简单多了。

二、从观察细致入手,培养学生写景鲜活的能力

我们观察景物,除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每一部分都观察到,还需要让每一部分景物鲜活起来,如同画家笔下的景物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样。如何让景物鲜活起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一部分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要从观察细致入手。何为观察细致?是微小细节都能被观察得清清楚楚。如《七月的天山》作者把自己的观察点放在天山脚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他观察得非常细致,在观察雪峰时,看清了雪峰间的云影像是在白缎上绣上了银灰色的花,看清了雪水是从高涧上、峭壁断崖上流下来,溅起时会形成盛开的雪莲。作者在看溪流时,竟然注意到了水底的石子是五彩斑斓的。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最后用形象、鲜活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看了文字就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面的文章是一名学生在观察了凤仙花之后写的:

“风仙花的颜色丰富多彩,我只种了两种颜色——红的、白的,红的似火,白的似雪。仔细观察,我发现凤仙花的颜色与茎的颜色有关,靠近根的茎是红色,它的花也是红色的;靠近根的茎是绿色的,它的花就是白色的。我轻轻地摘下几朵,白色的就是纯白的,而红色的还有一点小规律,越靠近花蕊的颜色就越淡,越靠近花瓣顶端的颜色就越浓。凤仙花的形状像凤凰的尾巴,我想它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的吧。最奇特的是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由两片大花瓣和两片小花瓣组成的,最有趣的是有一片小花瓣像漏斗。咦?这花难道没有香味吗?那怎么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呢?我把鼻子凑近一闻,它那淡淡的香味立刻扑鼻而来,它真是一个不骄傲而永远谦虚的花啊!老师告诉我,它是天然的染料,可以用来染指甲和头发,听说古代埃及皇后也用它来染过头发呢。”

凤仙花的颜色我们大家都能一眼看出来,但能发现它的颜色与其茎的颜色有关,这就需要细致观察,他的这一观察让我们看到了凤仙花茎就好像看到它的花一样。在观察红色花时,能发现其颜色有规律的变化。经过小作者细致的观察,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水仙花摇曳的身影。

三、从观察感受入手,培养学生写作情感的能力

写作不是文字的叠加,也不是自然界景物的客观存在,而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写景作文名为写景,实为抒情,即写景是为了抒情。写景时,把你的情感渗透进字里行间,你的喜怒哀乐同景物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你的感情。托“景”言“情”的“情”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你观景时的感受入手,不同的心情,对同一景物的感受也就不同。如《山中访友》中,作者初到山中,看到山中的老桥时,第一感受认为它是一位朋友。当得知老桥长年累月、默默为人们无私地奉献,不再感受它是一位普通的朋友,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学生在写《游中华贤母园》一文中,当在岳母馆看到“岳母刺字”的蜡像时,有的学生写出的是“字刺在身上好痛哟,难道岳飞不怕痛吗”,而有的学生却写道“岳飞的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啊,为了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特在其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升华了景物本身的内涵,让人接受到贤母文化的教育。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认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细致观察是积累丰富写作素材的途径。尤其是写景作文,我们只要学会观察,学会从观察入手,就不会谈文色变,而会下笔如有神的。

游漓江 作文 篇9

游漓江 作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不是胡言乱语的,因为它让我见识到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公园。漓江,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总算让我大开眼界。我们是在磨盘山码头乘船游漓江的,磨盘山很像一个大磨盘,所以取名磨盘山。坐船一路游漓江,看到了九马画山“自古山如画,而今画如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漓江的望夫石传说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人的夫君外出打渔,过了很久,她的夫君还没有回家,于是她就背着她的孩子站在山上,很久以后,她们就成为了一尊塑像。船往前行驶着,山一座座的从眼前闪过,船行驶到了五指山,西游记中有一个五指山,漓江水旁也有一个五指山,但它们不是同一个,因为我在电视中看到的五指山没有仙境一般的感觉,然而,我亲眼所见的五指山如同仙境一般坐落在漓江旁。五指山旁是笔架峰,所谓笔架峰就是指起伏的山峦形似笔架,所以称笔架峰。江畔古镇,风光如画,仿佛桃源仙境一般的兴坪也不落后。桂林的山如此多娇,桂林的水像一条青罗丝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沿江风光美丽,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如此多娇的漓江,如此多娇的桂林,如此绚丽的漓江等着你的到来。游漓江 作文450字

漓江山水作文 篇10

这天,我们登上轮船,去观赏漓江的风貌。

漓江,发源于桂林北面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平乐至梧洲,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山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漓江绮丽风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我们从磨盘山码头出发,其中经过了大?古镇的蝙蝠山,仙蝠迎宾,陡壁上隐显出两只展翅,飞翔的蝙蝠,似偏偏祝福。还有让人落泪的望夫石,秀丽的草坪风光;冠岩幽洞有“洞府深深映水开,幽花怪石白云堆。中有一脉清流出,不知源从何出来。”的诗句,仙人推磨、童子拜观音、还有著名的九马画山……

漓江风雨行 篇11

那天早起,我们骑上自行车,顺着沿江路,开心地飞车前行。逐渐高去的上坡路,骑脚踏车是很吃力的。约摸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样子,便气喘吁吁出了一身汗水。“哎——我们的行程还远着呢,劲儿匀着使……”王老师喊着提醒大家并建议找个地方休息。于是,在一棵偌大的柚树下停下来。柚树长势茂盛,肥硕累累的果实压弯了枝条,垂到了地面。这里,右边脚下的峭壁之底是微波粼粼的漓江水,水中晃动着青山的倒影;水面上时有三三两两的水鸟掠过。是游人尚未来到的缘故吧,江面上没有一只舟船竹排,显得格外幽静、安谧;左边的山崖,被林木藤蔓裹得严严实实。几股流泉从中淙淙落下。丛林间挤进来的缕缕晨风,带着湿润的凉意,带着清爽和花香,不时地掀动着你的衣襟,抚摸着你的脸庞。此刻,令人心旷神怡,不胜惬意。

还要赶路,时间不允许在画第二张速写,发挥摄影机的快捷作用,记录了沿江一路的锦绣旖旎。

沿江路越来越不好走,自行车也觉得不那么好骑了——实在是累了。我们放慢了速度,眺望着西北天空的积云,看样子一场风雨不可避免。大家商定:不再远行,走水路,乘坐竹筏返回阳朔。几经询问,按照老乡的指点,在橘林间,约摸走了里许的样子,一排茂密的竹林横陈眼前。通过林间空隙,看到了的漓江一艘艘乳白色的豪华游船鸣响着汽笛来往江中,撑着彩色太阳伞的一只只竹筏,把漓江打扮得花枝招展。这场面使我不由得又想到了那阳朔街巷的热闹情景。

我们顺利地谈妥了一只竹筏。主人是一位和善可亲的布依族老人。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位在漓江上有丰富经验的竹筏船工。他告诉我们,在没有月光、灯光的黑夜,他都清楚何处水深流急,何处礁石险滩,如何转舵避浪……

老人很健谈的,看得出来,他在努力使用普通话,但他那掺杂广西语音的普通话在隆隆的马达轰鸣中,人们听着有些吃力。“就是我这竹筏,接待过不少国际名人哩”,老人兴奋地说:“前几年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创价学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摄影家佐上哲男、意大利摄影家协会主席吉戈·米凯莱、新加坡摄影学会会长傅舟炳、云大英,都坐过我这只竹筏,他们的不少作品是在我这竹筏上拍摄的。世界上好多报刊和商业公司都使用过他们拍摄的漓江风光照片。介绍桂林,宣传阳朔他们是立了大功的哩”。老人点燃了一支烟,有些激动了:“呵,我这竹筏不简单哩”。老人望着坐在他身旁的年轻人,接着说:“他们也是名家,一定会成家的”。老人笑着,稍停,我们也随着笑了起来。是的,他们会结婚成家的;学业有成,努力进取会成为专家、名家的。

竹筏在江中随波摇晃颠簸,人们的欢声笑语也有节奏似的呈现着抑扬顿挫。

很快,阴云布满了上空。密集的雨点撒下来。太阳伞挡不住劲吹的侧风带来的雨,不大一会儿,下半身的衣服被打湿。刚才的沿江路之行还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局面,转眼却成了风雨漓江送凉爽的天气。

风雨漓江,别有一番情景。雨水打在江面上,远远望去,溅起的水花腾烟起雾,如银似雪,浑然一片白茫茫。两岸列队的修篁密竹被雨水冲洗得更加茵绿,一身洁净,生机盎然。它们都垂下了头,在风雨中沙沙细雨。是在议论我们雨中泛舟的稀客吧,还是在述说着天赐的美好洗浴?这竹,是漓江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它好像是守护漓江的卫士;它好像是迎送宾客的礼仪队;它是漓江画卷中动人眼目的精彩一笔。

雨,越下越大。一时间,雨水氤氲,江边的岩岫树石开始蒙上了一层轻纱。群峰层峦也躲进了烟雨中。这漫天的朦胧,给了你一襟的幻梦,倍觉这风景的深邃无限。此刻,江面上显得空旷寂静,躲避风雨的舟船竹筏早已回港靠岸。只有我们的竹筏独在江面上激情荡漾。这时人们享受的已经不是凉爽,而是冷的忍耐了。大家靠拢在太阳伞下,两臂抱拢胸前,温暖着身体,保护着怕湿的相机。竹筏激起的浪花,冲洗着人们的腿脚。雨借风势,一阵阵地泼到人们的肩上……。人们一边欣赏着这漓江的山、漓江的水,一边谈论着这漓江风雨行的感受,不知是谁哼起了刘三姐的歌。你一言我一语,满竹筏的笑声,满竹筏的歌。

我分享着大家的愉悦,我望着坐在发动机旁掌舵的船主人,他在风雨之中打着一把小雨伞,显然,老人家更是全身湿透了。看他那乐呵呵的神情,我心里才明白:长年服务于这漓江的弄船人,风风雨雨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风雨渐渐弱了,竹筏上的马达隆隆声显得突出了。渐渐地江面上的竹筏多了起来,机器的轰鸣响成一片,漓江开始热闹起来。这时我不禁想到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能经得起这些“现代化”竹筏们的折腾吗?如此下去,山,还会那么青,水,还会那么绿吗?

漓江小学生写景作文 篇12

关键词:漓江水系,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治理建议

漓江水系是珠江水系主要发源地之一, 由19 条支流组成, 是桂林市人民的母亲河。漓江两岸景色迷人, 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圣地, 年接待游客数千万人次, 旅游收入数百亿元, 成为桂林市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漓江流域范围自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开始至阳朔县普益乡与平乐县福兴乡交界处, 进入桂江流域;覆盖4 个县5个城区总计48 个乡镇587 个村委会, 总人口229 万人, 农业人口160 余万人;流域面积5 959 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21.43%。

据统计, 2013 年漓江流域内耕地面积10.2 万hm2, 农作物播种面积24.02 万hm2, 复种指数2.35, 低于全市平均复种指数0.42 个百分点。粮食产量51.23 万t, 水果总产量35.02 万t, 肉类总产量19.56 万t, 森林覆盖率为54.26% 。2013 年, 流域内农业生产总产值442 902 万元, 其中: 种植业总产值176 250 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39.79%;林业总产值25 629 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5.79%;牧业总产值227 470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51.36%;渔业总产值13 553 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3.06%。农民人均纯收入7 625 元, 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 361 元8.8 个百分点[1]。

1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调查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于多方面, 产生于多种原因。笔者从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包括化肥、农药等) 方面, 以及农业生产带来的废弃物 (如垃圾、污水、粪便等) 方面深入调查研究, 将农业面源污染总结为如下几点原因。

1.1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化肥、农药等使用不科学

在施肥方面, 根据发达国家公认的化肥折纯量安全值为225 kg/hm2, 据研究数据显示, 2012 年漓江流域内该值为280.5 kg/hm2, 远超出国际标准近25%。其中化肥施用量过大问题主要集中于水稻与蔬菜种植, 氮、磷、钾施用比为1.00∶0.34∶0.28, 其施用量大于该值最佳比 (1.00∶0.52∶0.34) , 加之化肥施用80%以上通过表面撒施方法进行, 造成70%以上的氮、磷、钾元素流失, 严重降低了化肥的使用效率, 并造成了土质板结劣化, 是导致农业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药使用方面, 据2012 年调查数据显示, 漓江流域农药平均使用量约为8 kg/hm2, 由于农药喷洒技术相对落后, 其中只有20%~30%的农药有效用于农业除害, 绝大部分农药流失到了周边的空气、水体与土壤中, 这也直接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

1.2 农业生活、生产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当, 无害化处理力度不足

据统计, 2012 年漓江畜禽存栏量4 600 余万头 (只、羽) , 1 年所产生的粪便总量达到6 800 万t以上, 其中60%左右的粪便直接排放到土壤、水体中。除此之外, 漓江流域内农业人口达213 万人, 1 年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约7 782 万t (其中粪便总量约142 万t、生活垃圾总量约80万t、生活污水总量约7 560 万t) , 其中70%废弃物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可见, 农业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是农业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

1.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生产资料循环利用率低

农地膜随地处置, 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在漓江流域内较为普遍, 据统计, 2012 年流域内农地膜平均使用量为150kg/hm2, 基本上是一次性使用后便不再回收利用, 由于农地膜不宜降解、腐化, 残留的农地膜对土壤的土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造成土壤环境污染。此外, 每年农作物秸秆体量庞大, 其中10%~20%的秸秆用于农村生活能源, 其余大部分都就地焚烧, 燃烧所释放的有毒化学物质直接造成了空气污染。由于环保意识淡薄, 部分聚酯类农业包装袋随意丢弃, 深入土壤、沿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造成环境污染[2]。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宣传与落实不到位

广西桂林自治区已于2011 年底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但该条例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走访调查结果显示, 不足10%的流域内农业从业者知悉该条例, 由此可见, 农业环境保护执法并不乐观, 并未切实落实。

2.2 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不足, 政府财政投入欠缺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需要在技术研究、实验创新、成果推广、技能培训、法制宣传等多方面长远布局, 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然而, 目前政府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财政投入占比小、经费少, 难以建立良好的农业环境保护体系, 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难度较大。

2.3 农村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农业环境保护科技含量较低

由于环境保护教育力度不足、法制法规宣传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 农业从业人员往往在环境保护方面意识淡薄, 导致污染情况随处可见。加之目前漓江流域内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较为缓慢, 农业环境监测能力严重不足, 无法通过健全的监控体系实现环境质量检测与预警, 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处于恶性循环中。

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议

3.1 以可持续农业为核心, 发展节约型农业经济

着力实现从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向节约型有机农业模式改变, 提高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程度, 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再利用, 将废弃物变废为宝, 全面提升综合效益, 实现现代化农业良性循环。具体而言, 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 利用沼气综合技术将农业生产废弃物 (如畜禽粪便等) 转变为清洁能源, 降低了能源成本, 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问题, 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锻压技术将秸秆回收制造成装修合成木板, 创造附加价值, 推动可持续农业稳步发展[3]。

3.2 科学推广农业生产原料使用方法, 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

一方面注重优化农肥施用格局, 利用科学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其便于施用, 提倡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 进而提升土壤土质。另一方面提升农药喷洒自动化程度, 实现全面科学施药、安全施药, 并科学规划农药使用量与使用频度, 提高农药使用率, 降低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建立统筹治理多方协同机制, 营造全民防护治理氛围

农业污染防护与治理繁冗复杂, 需要政府、社会与全民多方协同, 建立完善的统筹治理、高效协同机制尤为关键。其中, 政府应不断完善、细化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得相关法规切实执行, 除此之外, 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 将农业环境保护深入到每一位农业从业人员心中, 政府还应考虑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补贴优惠政策, 农民遵纪守法的同时切实得到实惠, 使得农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4]。

3.4 加大农业环境保护投入, 深化农业技术变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动力。政府在重视综合执法、综合监管的同时, 应加大对农业环境污染防护与治理的财政投入, 积极推广新理念、新技术, 为新产品的研发、试验、应用、推广及宣传保驾护航, 鼓励科研院所、社会企业投身到农业污染防护与治理的系统工程中, 深化农业技术变革。

参考文献

[1]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编委会.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2]付丽霞, 李云乐.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7) :2285-2289.

[3]蒋宝琼.桂林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 :282.

上一篇:的冬天古诗句下一篇:胳膊脱臼了幼儿发育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