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2024-06-25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通用8篇)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篇1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大学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它具有体现人文关怀,追求科学自由,注重求实创新、彰显时代精神等特征.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大学精神日益衰微.大学应从突出名师、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民主自由等方面塑造和培育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作 者:冯自翔 作者单位: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四川,绵阳,621000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8(24)分类号:关键词:大学 精神 培育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 强调人性、人道、博爱和人的尊严。“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怀, 是对人的情感、精神和整个内心世界的积极切入与把握”。[1]作为民族精英、时代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是能够坚守人文精神, 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群体。2008年, 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和震惊全球的“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 台湾又因台风成灾。面对灾难, 大学生纷纷捐钱捐物、义务鲜血、奔赴灾区实施救援, 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然而, 不可否认,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欠缺, 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以为,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最关键的一条, 就是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 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 大力提升人文教育。

一、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 思想道德素养低下。

一些大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旦考上大学, 就没有了理想, 没有了追求, 胸无大志, 无所事事。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只讲金钱, 不谈精神;只讲实惠, 不谈奉献。缺乏正义和良知;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 如随处丢垃圾,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 男女同学交往有失检点, 等等。对于这些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高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 知识结构体系失衡。

1. 重理轻文。

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理科学生不读人文社科书籍, 对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的知识比较贫乏;一些文科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 有较多机会接触人文经典, 但只重视知识的获取, 而不重人文精神的滋养。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应因材施教, 在专业基础上,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崇洋媚外。

一些大学生重视学习外语, 学习西方文化, 而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十分淡漠。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面对教育界出现的“香蕉”现象感到十分痛心, 他说:“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高科技人才, 他们却是黄皮白心, 说起西方来头头是道, 谈到老祖宗却一无所知。”这种情形已对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和母语运用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 甚至出现了外语水平越高, 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因此, 各高校应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价值观培养。

3. 漠视高雅文化, 热衷低俗文化。

一些大学生不读原典, 不看名著, 很少讨论国事、天下事, 只知谈论各类明星, 很少看新闻, 上网只浏览体育、色情、暴力等内容。各高校应创造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文修养。

(三) 心理综合素质较差。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 个别人甚至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 各高校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采用问卷调查、心里咨询等形式, 及时了解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心理辅导等帮助部分心理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这样既将悲剧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又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原因

造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对科技和人文理解上的误区, 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应试教育的弊端, 等等。从高校本身来看,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部分办学思想过于功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 高校与市场接轨, 十分注重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一些高校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 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 简单对待教育规律, 以市场需求为借口, 大量开设所谓的实用课程, 随意删减或取消人文课程, 错误地引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目标, 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以致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 道德水平滑坡。所以, 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 部分高校应端正办学思想,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的同时不应忽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一些教学观念陈旧。

近些年, 许多高校开设了一系列的人文课程, 但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 仍然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概念的记忆、定义的精确界定, 使人文教育沦为某种形式上的技术操作, 因此学生很难有人文的体验, 更难有精神的升华。有些概论类的所谓人文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等, 课程内容大而空, 学生接受程度低, 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方式上, 教师应抛弃照本宣科, 重理论讲授, 轻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应重视人文精神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 传统文化缺乏传承。

从社会氛围看, 开放型环境让西方文化蜂拥而入, 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在流失, 道德观念在淡化, 社会风尚、人际关系趋向庸俗化、功利化, 给学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 物质丰富、精神荒失的宠儿环境使得大学生身处象牙塔。各高校应避免学科建设上, 注重自然科学, 轻视社会科学;应重视道德教化和伦理道德教育。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人文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的理性精神, 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 自由创造、自我完善的理想精神”。[3]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通力协作。高等学校是人才的摇篮, 更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一) 坚持以人为本, 端正办学思想。

高校的根本任务既然是培养人、塑造人,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育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

“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 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 也就是教人学会做人。掌握知识, 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学会做人, 才是立身之本。高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树立培养目标, 担负起引领社会文明的职责, 不能过于偏重专业技术的教育, 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 以文化经典教育为切入点, 培育人文精神。

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有多种途径, 比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重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实践, 组织大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知识等。我以为, 面对当前高校受实用思潮严重影响的局面, 当务之急, 是以学习文化经典为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阅读传统经典,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素养。现代人文精神的培养, 就应该从阅读传统经典开始。

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如《老子》、《庄子》、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厚重的人文传统, 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思想。文化经典突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是对天人之际与人际和谐的追求。《易经》有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其间就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论语》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 儒家学说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范畴, 探讨人的价值, 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 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修身养性、培养高尚品德放在首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形态的集中体现,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各高校应以我国文化经典教育为切入点, 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 在教育的每一环节渗透人文精神, 使人文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文精神的养成不是仅仅通过某种教育方法或某些课程的设置就能实现的, 人文精神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必须在教育的每一环节都渗透这种思想、这种理念, 不论是关于自然、社会还是人本身的教育, 都应当在其中阐释和渗透人文精神, 这是当前高校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和应当承担的崇高责任。高校在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人文情怀;在各种学科专业的教学中提炼人文精神, 如以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 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素质, 培育合理的人文精神。融人文精神于高等教育之中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从而使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闵小平.坚守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 (1) :56.

[2]网易新闻中心, http://new.163.com.2009-04-23.

试论我国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精神 高职院校 高职文化 特色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01-03

一、大学精神研究现状回顾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精气神,是经过一定的历史积淀,对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自从大学出现以来,关于“大学精神”的追问和省思就从未停歇过。近年来,“大学精神”更是成为学界研究和报刊传媒上的热门词汇,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精神问题加以解读,试图构建一个较为明晰的“大学精神”理论系统。纵观近年国内学界对于大学精神的研究,可以初步梳理出如下一些线索。

首先,从研究文献的数量特征上看,近年国内公开发表的直接以“大学精神”问题作为研究主旨的学术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业已超过900篇;学术论著(包括专著、编著及论文集)也多有问世,其数量超过40部。其中,以《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刘铁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储朝晖: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大学精神探论》(刘亚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大学有精神》(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张跃进: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等几部论著较具代表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以CNIK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情况来看,以“大学精神”作为正题名的研究文献数量从2000年的5篇逐渐增加到2008年的126篇,2009、2010年的文献数量也都保持在120篇以上,2011年稍有回落,但也仍有103篇之多。

其次,从研究的主要内容上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在其内涵和外延两个向度上展开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从其内涵方面来看,主要围绕“大学精神是什么”而展开,对其定义、特征、功能、本质、基本内容、历史演进、发展阶段等等问题展开探讨,其代表作包括“浅谈大学精神的演变与重构”(宋文生,2011)、“大学精神探微——兼谈苏州大学精神”(高祖林,2012)、“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张应强,2006)、“大学精神研究的论域初探”(储朝晖,2012)、“论大学精神”(袁祖望,2006),等等;从其外延方面来看,有学者从比较的视角、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精神进行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探索。其中,以“地方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杨科正,2006)、“关于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王永友、郭宏伟,2003)、“培育南开特色的大学精神”(薛进文,2012)、“美国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常艳芳、王可刚,2006)等几篇论文较具代表性。此外,有学者就近年来我国大学精神的缺席与异化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进而提出了重建或重构大学精神的任务。这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李有亮,2009)、“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李海玉,2012),等等。

最后,从研究方法的选取上看,更多研究文献采用了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和个案分析三种方法,而对于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的运用则较为罕见。

可以认为,近年来,国内学界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成果蔚为壮观,充分彰显了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来源与学理借鉴。然而,通过文献的研读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比如,对于“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并未达成共识性的主张;研究成果多是孤立的、封闭的和零散的,往往自说自话,尚未形成合力,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和固化,不利于整体研究价值的提升。而且,目前学界基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大学精神问题研究还非常罕见,这种局面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是不相适宜的。本文试图在对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一般性地讨论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问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充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大学精神问题研究。

二、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

高职院校是大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立于一般高等教育的高职文化。鉴于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可以在高职文化中加以寻求和提炼;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共性层面大学精神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拥有自身的个性,诸如表现在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职业精神、高职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以及学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气质。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

(一)蕴含在高职文化中的高职特色大学精神

所谓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及其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它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1],“是表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层构上的大学文化,具有与学术教育类大学文化相区别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质”[2]。我们认为,高职文化的内核,这种能够被高职院校广大师生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就是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高职文化必须首先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奉行高职特色的精神要义”[3]。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既具有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也拥有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这一高等教育特殊类型的个性内容。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具有其作为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几个紧密相关的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功能定位、科学研究方向、技术文化体系类型和社会服务理念的要求,高职院校在长期实践积淀的基础上,基于高职文化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高职精神。这种高职精神可以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即以“职业情操、服务为本、经世致用、重技崇学、能力本位、创新创业”等为核心价值的高职精神文化;以“刚性标准、弹性要求、外圆内方、柔性管理”等为基本架构的高职制度文化;以“技高为师、德高为范、知行合一、分工合作、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等为重要特征的高职行为文化;以互补型“双师”教学团队、和谐型校园基础环境、共建型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公共型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共享型一体多元教学资源”等为主要载体的高职物质文化;等等。

(二)彰显于不同层次上的高职特色大学精神

首先,是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职业精神。如前所述,高职院校是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既然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就有其自身类型的特征。高职院校尽管对于传统意义里的大学有许多方面的借鉴,但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承担育人使命等等方面,同传统意义里的大学存在较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高职教育在对大学精神的汲取和传承方面出现很多新问题,需要不同的高职院校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加以寻求、培育乃至重建。我们认为,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内涵包括经世致用精神、创业精神、技术精神等等,具体到不同的高职院校,其职业精神的侧重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是基于高职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在其形成过程之中,难以避免要受到学校所处地理环境、地区特色文化传统、历史积淀、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学校打上区域精神的烙印。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在这一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是本区域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积淀、传承、发展创新的基地,应当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区域精神,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由此,基于高职院校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而形成的大学精神,就构成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第三,是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历程层次上的精神气质。每所高职院校在其创建、发展、探索、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这一意义上说,每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也是对于学校自身发展问题不断加以克服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形成每所高职院校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构成了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又一重要组成方面。对于每一所具体的高职院校而言,它所经历的自身发展历程是惟一的、不可复制的。正是这种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构成了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最为重要的元素。忽略了这一点,就难以提炼出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这三个层面的高职特色大学精神,是由一般到特殊、由共性到个性步步展开、层层递进的。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精神,而具体到每一所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还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就是其特殊性;而基于高职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与具体每一所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气质,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

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高职人的自觉实践。为了培育这种大学精神,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准确定位,打造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大学精神。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凸显特色大学精神的前提,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如果定位过高,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质量无法达到期望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声誉,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反之,如果定位过低,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势必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由此,“高职院校在培育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必须与自身定位相结合,使大学精神既能体现出应有的普适性价值,又凸显出高职自身的特色”[5]。具体来讲,应从这样三个方面加以探索。其一,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演进而来,办学时间不长,在教学质量和管理方式上与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然水平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其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必须体现出对自身的超越性;其二,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来看,必须把目光锁定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差异性上,这种差异性可以表现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等不同方面,这些差异性正是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培育的契机和出发点;其三,从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来看,高职院校应使特色大学精神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为自身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提供借鉴,从而使得这种大学精神在实践中体现出其先进理念所应具有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其次,加强宣传,促使大学精神得到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精神理念,其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有赖于高职人的理解、接受和认同。一种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离开了高职人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其特色大学精神不可能成为凝聚人心、汇聚智慧的力量之源。由此,高职院校在培育特色大学精神的进程中,一定要加强宣传,努力将这种大学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转化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广大师生员工思想和行动的向导。在实际操作层面,针对本校的教师、行政及教辅人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发放宣传资料、邀请杰出校友来校进行讲座交流等形式来进行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也可将践行特色大学精神的实效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之中,作为衡量其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在校就读的广大学生,可以将特色大学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的贯穿于各门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全程之中,这既可以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本校实际,也能确保特色大学精神在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全程得以实施影响和一以贯之。此外,制作和展映以学校艰苦创业、成功转型为内容的记录影片,加深广大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建校以来发展历程的了解和认同,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

第三,努力寻找、充分发掘有利于大学精神培育的资源和载体。大学精神体现在高职院校办学的方方面面,要使特色大学精神在本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必须努力寻找、充分发掘各种有效的资源和载体来为之服务。比如,建立校史陈列馆,利用这一载体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本校大学精神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把参观校史陈列馆、撰写心得体会作为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设学校网站,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动态信息发布的同时,进行本校大学精神的宣传与推广,让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动向,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在广大师生员工之中开展征集校徽、校歌、校旗等活动,促发他们理解、领会、感悟本校大学精神,增强他们对于学校的热爱,激发他们对于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发展重大事项,采访学校负责人、杰出教师和先进人物,聘请杰出校友作为学校大学精神宣讲员、整理汇编学校发展校志等方式,多渠道、多手段的提升学校大学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最后,通过制度建设来提升和改善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夯实大学精神的基础。要想培育高职院校的特色大学精神,建章立制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制度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经卓有见地的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由此可以认为,没有完善的制度,就培育不出高品质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必须因势利导、因时而动,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稳步推进。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确保学校教师在学校重大事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确保他们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发展、利益分配等等方面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妥善处理教学与行政、教学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使它们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检查与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依法治校、按章办事,用完备的制度和高水平的管理,为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2]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3]胡象斌,石芬芳.大学精神视阈下的高职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4).

[4]侯长林,周鸿.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5]胡洪彬.高职院校应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篇4

摘要: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现代国民优秀的精神风貌。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需要政府、学校以及个人三方面的努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然后具体分析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国工匠;培育

一、引言

工匠精神这一概念是在手工业繁荣时期出现的,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国民精神的重要支柱。大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逐渐取代了手工业的地位,工匠精神也就随之消退。虽然工匠精神历史久远,但与现代社会发展并不是矛盾的,它反而对实现我国的中国梦、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国民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现阶段依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神的弘扬首先应该与教育联系起来,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因而可以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指导精神

国家要求各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匠精神在这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大国工匠精神中包括了诸如人文素质以及敬业态度等多个内容,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高校应该将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衡量标准

工匠精神中包括了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等内容,可见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以及后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游刃有余,才会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工匠精神恰恰包括了这些内容,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对刚毕业大学生的要求无外乎有两点,一方面是具备基础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职业感,也就是责任心。业务能力是可以在岗位上学习的,但是责任心则是大学生在长期成长、学习过程中培育的,因此,高校在教授给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与高校的教学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对大学生职员能力的评价正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这就需要高校以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指引,重视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为大学生和高校自身紧跟时代潮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凸显工匠精神的人文性

高校中的专业课程教学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人为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该将重点从理性知识转到精神生活中来,教材应该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逻辑知识,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具体事例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的重点在于对语言的理解。技术理性体现了大学生的外部价值,价值理性则体现了大学生的内部价值,技术理性要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果利用技术理性的文字来说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研究的重点。

理性系统意味着对原有理性的认识和解读,信仰系统的着眼点则是未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系统转化为信仰系统的阶段,应该关注价值理想转为分享幸福理想的过程。大学生在两个系统初次转换阶段能够接纳技术理性,在第二次转换中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最终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向现实生活转化阶段,应该体现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一致性,并且不断进行技术性的创新。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处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中的,我们也知道生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技术性创新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推进。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凸显工匠精神的职业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理念。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科技的价值主要在于此。能够迎合他们和迎合自身的分别是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从这方面理解技术职业可以明确,工匠不仅仅代表一类群体,他们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样工匠的社会地位才能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理念来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感和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去造福人类。很明显,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科学技术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才能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利用两种理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工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的道德源动力,让科技进步始终以“善”作为伦理目标,从而更加凸显出大国工匠精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促进我国实现中国梦、成功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高校应该在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之余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无论是对高校发展还是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清玲,潘宗秋.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与出路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6(5):74-77.[2]孙功.同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手拉手”共建的探索――以安徽省淮南高校思政理论课同城联盟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1):193-195.[3]陈代波.毛泽东的学生主体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纪念《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发表70周年[J].探索,2014(6):21-25.[4]郭?|,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慕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6):61-64,69.作者简介: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篇5

说到五四运动,要追溯到1919年的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在会议上,西方列强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并且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在北京以学生为主的各界爱国团体纷纷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件。但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于是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5月4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五四运动就此爆发,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如今据五四运动已有九十二年的历史了,而五四运动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九十二年之前,对当今的我们仍然有所启迪。

五四运动代表着新文化和旧文化的碰撞。它猛烈地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文化,为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如今,中国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指引下已经走出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向着全面的小康社会前进。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变得较为安定与和平,这与五四运动的成果分离不开。可以说是五四运动为我们的国家开辟了新道路。

对于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想继承、弘扬五四精神,首先要清楚五四精神的内涵。众所周知,五四运动请来了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因此五四运动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民主、科学”,但是“爱国”、“进步”和“个性解放”的精神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五四”运动中,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让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现在我们的体制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民主、与透明,这更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来维持与继承。我们已步入成年,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我们更要注意我们可以享受的权利,现在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这一部分得益于五四运动的成果,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科学地运用民主,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我们更要尊重与维护他人的权利,只有这样,我们民主的社会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毛主席曾经对留学苏联的青年们这样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确,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学好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再者,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小到班级学校大到地区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并为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有就是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项五四精神,即“个性解放”。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钱老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换句话说,钱老认为我们的学生个性没有解放,我们的思维创造力还不够。而这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开拓我们的眼界,开发我们的才能与潜力,拓展我们的思维,不要让老式的教育学习理念束缚住我们,要树立批判创新思维。当代的大学生要学会真正用脑思考,并非做题,而是结合社会实际,社会现象,认真思索国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勇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解决了钱老的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祖国就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使祖国变得更加繁荣与富强。

而五四运动带给我们当代学生的启迪远远不止这些,它不仅用它的精神启发着后人,更是用它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教育着我们。

五四运动的发生缘于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中国已被逼上了绝路,在无奈之下,中国青年们爆发了这场运动。而如今,社会较为安定,但是我们不能“死于安乐”,我们需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要摆脱深深根植的奴性,不能只有等到危急存亡的时刻才有所反抗。中国是个命运多舛的国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经历了不少,我们要随时准备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随时准备着为国家出力。

五四运动的成功还告诉我们了要有牺牲精神,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在五四运动之中,学生遭到军阀的镇压,有许多学生被逮捕,乃至牺牲,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止人们反抗的脚步,正是有着如此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牺牲精神,五四运动才得到了工人阶级广泛的响应,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同样需要有这样的牺牲精神,并不是一定要为国家牺牲生命才算是有牺牲精神,而是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我们要有承担国家荣辱的责任感,真正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发展内涵 培育精神 篇6

“发展内涵、培育精神”实施方案

法院文化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法院管理和队伍建设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是司法文明的传承和司法发展的动力,也是凝聚广大法院干警力量的氛围和环境。是我院为争创省、市优秀法院的需要。为全面开展我院的文化建设工作,经院党组研究组织实施“发展内涵、培育精神”的三项活动,并拟定以下方案:

一、桂阳县人民法院院训征集

为进一步加强桂阳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桂阳县人民法院院训:

(一)征集时间

2012年3月20日起至2012年4月20日止。

(二)应征作品要求

1、体现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符合桂阳地域特色和个性文化。

2、应当激励性强,琅琅上口,简明扼要,原则上不超过20个字。

(三)应征方式

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短信等形式,发布征集公告。应征作品可通过邮寄、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向桂阳法院政工室投稿,并注明应征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详细地址。

(四)评选方式

桂阳县人民法院将采用群众评选和专家评选相结合的办法,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

(五)奖励办法

征集活动设特别奖一名,奖品为;入围奖三名,各奖人民币元。所提交的应征作品一律不予退还。作品一旦获奖,版权即归桂阳县人民法院所有。桂阳县人民法院有权对来稿进行提炼、综合。

二、桂阳县人民法院干警提炼和践行人生格言

文化建设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道德力量。我院为唤醒法官职业意识,推崇尊崇法治的职业理念。全院干警提炼自己的人生格言,并尊崇格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激励自身追求上进。

(一)参与范围:全院在职干警、职工

(二)提炼人生格言要求:可以是自己尊崇的人生座佑铭、提炼的格言警句。它适合本人的实际,时常在生活或工作中激励或警醒自己,作为激励自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自律要求。

(三)将提炼的人生格言提交政工室,并将该格言张贴

到自己随处可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践行人生格言。并将全院干警的人生格言在法院内、外网予以公示。

三、我最喜爱的法律格言和谚语推荐活动

为增强我院干警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增强法院的自豪心与成就感。培养法官内省慎行的职业修为,培育正气,培养骨气。我院拟开展“我最喜爱的法律格言和谚语”推荐活动。引导全院干警不断激发和鞭策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以庭室为单位,组织全体干警职工开展“我最喜爱的法律格言和谚语”推荐活动,原则上每个部门初评出2条 “我最喜爱的法律格言和谚语”报政工室,每条字数控制在30字左右。各庭室上报的格言必须附有对格言的内容诠释或思考感悟,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

(二)院里成立评选小组,政工室将各庭室初选的格言汇总后报评选小组,由评选小级对初选格言进行投票和评议,根据评议及投票情况,确定桂阳县人民法院“我最喜爱的法律格言和谚语”十条。

浅议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及其培育 篇7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 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 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 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 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江泽民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胡锦涛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综合各种说法,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定义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支撑其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而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 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 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 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二、民族精神的功能

民族精神并非静态的, 而是在历史发展中通过功能发挥得至动态的体现。从其作用发挥来看, 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了凝聚整合、规范导向、教育教化、辐射同化等功能。

1. 凝聚整合功能。

古代中国有众多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类型, 先秦以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但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化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同化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各种文化融为一体并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文化传统。从孔子的“一匡天下”到孟子的“天下定于一”都强调了民族、国家和社会统一的极端重要性, 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 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派别、时间的界限。今天, 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内化为炎黄子孙的深层心理积淀和广泛价值认同, 起着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

2. 规范导向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渗透在人们心理意识的各种形式之中, 变成人们的思维定式, 铸造了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 成为人们所认同、遵循的一股无形力量, 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评价、规范和导向作用。当个体的行为甚至心理变化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需求时, 社会对个人将给予正向的评价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反之, 则给予负向的评价和消极的暗示以至道义上和舆论上的谴责。

3. 教育教化功能。

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 由各个时代的精英和广大民众对该时代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晶, 逐步形成为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生活准则和价值取向, 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心理路径, 对一代又一代人起着教育教化、统摄涵化的重要作用, 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4. 辐射同化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中以其强大的文化势能不断向外辐射, 影响所及特别是在东亚形成了具有重要世界性影响的“儒家文化圈”。一位西方学者曾感叹道:“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曾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世界的东方, 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亚洲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从最近数十年东亚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引人注目的发展来看, 这一地区整个的经济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成功使关于亚洲文化在经济成功与政治确认上发挥作用的新理论产生了……这一成功的取得部分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应归于亚洲文化的价值观, 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三、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里的协调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 必须大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 抓好历史教育, 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 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 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 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 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 作培植根的工作。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 它像贵如油的春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 都怀有一颗“中国心”, 而永远根系祖国, 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 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 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 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 冲破各种阻力, 归国效力, 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 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 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 所谓爱国主义教育, 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不可能真正有效。

2. 抓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 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都离不开教育工作, 而这些都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学校的教学中, 应一以贯之, 使之进课堂, 进教材, 进人心;使广大青年一代从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之中, 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浸润, 在他们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其次, 历史上众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 特别是新时代所涌现出的大量先进人物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 他们是民族精神的人格化和形象化, 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文学艺术, 甚至是专场报告会形式, 广泛宣传他们, 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质感召人们;特别要注意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扩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群众基础, 使他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 培养广大群众的优良品质, 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3. 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 以实践活动体验升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德育工作者长期潜心地发挥主导作用, 更需要国人长期主动地参与配合, 以做到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的有机结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 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辩论赛, 组织深受人们欢迎的高水平的人文讲坛和科学讲座, 组织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各种下乡活动,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先进的厂矿、企业、农村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增强民族精神。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文化活动也是提升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 1991, (5) .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15.

[3]唐春波.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1) .

试论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篇8

[摘 要] 职业精神是一种境界,它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学生存在职业认知比较模糊、职业态度不够积极、职业陋习较普遍、职业兴趣不浓厚等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调动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作用等四方面,提出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培育路径

一、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已经不拘泥于仅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一硬件条件,而是更青睐具有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理念,要“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条腿走路。李克强总理就曾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也从政策和规划上重点强调了“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

第一,在校生的职业认知普遍较差。多数在校生认同“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不出差错就行”的观点;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融入到团队中,喜欢独来独往。但应届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日渐清晰、明朗,多数实习或就业的学生认为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工作要尽心尽力,不仅要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而且要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

第二,高职生的职业态度比较消极。比如面对“如果领导交给您一项费力又没有报酬的工作”问题时,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应付或拒绝;对待工作或任务,很多学生会持中庸或懈怠的态度。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缺乏忘我的工作态度,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加班完成任务。

第三,高职生的职业陋习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3年以上。一些用人单位也反映,部分高职实习生、毕业生在工作中会出现各种状况,如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说苦喊累、怨声载道;上班不遵守时间;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收入;工作不顺心就擅自离岗,抗压力差;手机党、低头族,与人说话、沟通交流能力差;不屑、不善与人合作;等等。

三、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社会因素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过程中最为现实的重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极大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拜金主义、利益至上、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等日渐抬头并充斥在社会中,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各方面,这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确定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享受信息新媒体带来的精神大餐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毅力。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受待见”,被视为“断头教育”“次品教育”,而这种职业教育不平等观念根深蒂固,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这些社会因素无疑都影响着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培育。

(二)学校方面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影响它的政策,而教育政策决定教育行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够把人类带上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把对崇高的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但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观念,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硬件”的培训,而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软件”关注不够。在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是通过几节课或几次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并未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纳入到整体课程体系和规划中。因此,无论是学校的重视程度还是实际的工作部署,都没有体现对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热度和力度。

(三)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高校的学生几乎都是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或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出生可以说是众星捧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重心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这些90后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生活。而这样的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很容易造成90后出现自我意识强、服务意识差、唯我独尊、独立自主能力欠缺、遇到困难绕着走、抗压力不强等问题。此外,父母的教导,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也都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学生方面

高职生自身是其职业精神养成的决定因素。高职生的特点是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但务实功利性强;道德观健康向上,但知行脱节;积极进取精神不断强化,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差;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崇尚个性自由、独立,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等等。而一些高职生又往往对自身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容易全盘否定自己或是无视自己的缺点,进而造成其积极行为的缺失,从而影响其职业素质的提升。

四、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1.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倡导”是一种开放而未定性和未定论的表达方式,它是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积极弘扬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各行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各国各民族思想交流交锋的激荡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和变异的价值观渗透,我们更应该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站稳脚跟,坚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象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在行动上汇集劳动光荣、劳动最美的正能量,通过引导和鼓励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把职业精神落实到工作岗位之中,多发现和多培育具有职业精神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行推广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劳模精神影响和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中去,使之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价值判断标准。

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为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一是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最大程度地优化社会资源,鼓励并促成校企合作、工学合一,疏通学生参与企业、社会的渠道,激励企业、行业协会参与职业精神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规范双向互动。二是要建立职业精神培育一贯制,将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贯穿至中高职教育体系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中。此外,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更多的是以活动和实践教育的形式进行,还需要政府协调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1.高度重视,深度落实

高职教育是社会的产物,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而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社会的要求、高职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全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整体规划,将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紧抓、严抓、常抓,做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条腿走路,不能偏颇。在工作中,要将职业精神落实到实际中去,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贯穿大学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分阶段分模块地进行教育引导,行于课堂而内化于心,杜绝“短、平、快”“一刀切”的态度,不搞面子工程,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要让职业精神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而且要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一张名牌。

2.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心理学上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确定的关键期,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性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修养,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个具有处世热情、情绪稳定、待人亲切等人格特征的优秀教师将会散发出强大的光芒,也会引领学生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

3.校企相通,产学相融

如果说学校是育人的摇篮,那么社会就是塑人的熔炉。学校和社会都是每个人必经的两个场所,一方面学校要培养企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吸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两者互通互融、息息相关。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就是嫁接学生职业精神的链带。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尤其是企业要将其文化带到实践教学、实操训练中,在仿真或者真实的情境中体味企业文化精神的力量,使专业技术技能富有生命力和生产力。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职业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境界,更应该是一种品质和习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文明习惯无小事的道理。因此,在我们的日常学生管理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宣传渗透“文明修身、立德树人”的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小见大,按时上课就是树立时间观念,认真听课就是尊重别人的劳动,上课关机就是遵守纪律,考试不作弊就是诚实守信……这些良好习惯就是职业精神的萌芽,与职业精神一脉相承。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1.重视家风

据调查显示,很多高职学生认为家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是大学生职业精神形成的土壤。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要言传身教,帮助子女培养自立意识,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劳的好习惯、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一些生活的琐事,特别是脏、苦、累的体力劳动,家长不能统包代替,而应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独立承担,即使做得不好也要做,加以鼓励引导,让他们亲身体会付出劳动、收获快乐的感觉,增强自我效能感;另外在学习上要求孩子勤于思考、多动脑动手,钻研专业,促进其心智、品质的全面发展,成就匠心之作。

2.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很多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和确定的。因此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家庭、家长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天然的导向作用,共同承担分配教育学生的任务。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既要掌握学生在家的第一手材料,也要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对于问题学生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始终保持家校教育的连续性。

(四)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作用

高职学生参加工作的主动性取决于对职业的态度和认识,然而轻视劳动、贪图享乐、拜金主义的存在左右着学生价值取向,这就需要学生自身不断提高职业精神对自身成长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要知道,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活动,职业技能、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它们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不断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向各国工匠学习,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6/23/c_126660503.htm.

[2]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jyb.cn/info/jyzck/201508/t20150820_634473.html.

[3]学信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EB/OL].http://www.chsi.com.cn/jyzx/201511/20151103/1509042579.html.

[4]曹红梅,吴燕萍.校企对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J].内江科技,2014,(11).

[5]韩翠兰.略论高职内涵发展与职业精神培育新常态[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

上一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下一篇:重症监护室护士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