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

2024-05-20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共12篇)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 篇1

我从学校出来之后,在学校毕业之后,我就进入到了XX公司成为了一名会计实习生,进入当正式的工作之前,我对自己的工作以及公司都不太了解,所以我首先要熟悉的就是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公司环境和工作软件以及内容的熟悉,通过同事的帮助,我也慢慢的进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我开始只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辅助其他的会计进行凭证和原始单据的整理和处理,除此之外,也会将他们安排给我的其他的工作完成,慢慢的对自己的工作足够的熟悉,稳定了之后,我也开始做账,我知道会计是一个非常需要谨慎和细致的工作,所以自己在工作的时候也非常的认真和细心,保证每一个数字的正确,每一笔款项的合理,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工作的顺利的进行,我知道自己现在刚进入到职场,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去学习,我也会虚心的跟着公司的同事学习自己在工作当中所应该注意到的东西,默默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养成一个好的工作习惯,创建一个优秀的职业素养。

实习的`日子并不是很长,但是工作也是非常的充实,生活也非常的满足,可以很明显的感到自己在一天天的成长,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在一点点的提高,虽说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自己在工作的时候,一直都是格外的认真和谨慎的,在自己所处理的账目或是完成的工作当中,都没有出现过任何的错误,所有经过我手的数据都是准确和合理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会计实习,我也体会到了更多的会计的工作的乐趣,对这份工作也提高了更多的兴趣,也让自己更加的坚定了要一直在会计的职业生涯里面努力的信念,我也相信自己以后一定会利用好这次所学习到的东西,将实习期的收获合理的运用到往后的工作当中,保证自己之后的工作越来越顺利,自己的工作也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 篇2

近十几年来, 我国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加之制度的变革, 大学生一直被就业难这个问题所困扰, 2001年本科毕业生为114万人, 到2016年猛长到756万人, 加上往年尚未找到工作的本科生, 平均每年以40万人的数量上升。往往很多人单纯地认为大学生数量的增长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却忽略了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对其就业的影响。大学生的专业接纳程度对大学生的影响, 反映在专业的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生掌握不够全面, 对专业的接纳程度不高, 对所学专业不够热爱等等。有些大学生在学校不能认真对待所学知识, 经常旷课, 对学习有所懈怠, 对逃离高中的学习压力暗中窃喜, 进而出现上述现象, 这种突然的转变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的知识难度也有所提高, 有些学生上了大学跟不上快节奏的学习效率, 不能接受较难的知识理论;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存在疑虑, 担心就业问题, 进而对本专业的学习有所放松。有的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其就业。首先, 有些大学生进入社会时, 不能及时转换自我的角色,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不能快速融入社会。其次, 本科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工作岗位上, 这使得很多公司不愿意招收没有实习经验的学生, 造成就业困难。再次, 大学生自信心缺乏。对于自己要独自面对全新的、陌生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不利于更好地就业。因此,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问题上应该在在校时得到修正, 避免在毕业时面临就业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 专业认同及相关研究

影响专业认同度的因素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说, 一是外部客观因素。首先是性别因素, 男女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女生相比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更高。其次是学校方面, 不同学校的硬件条件及师资力量是不同的, 这也会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产生影响, 其中在教学水平高的学校中学习的学生专业认同感强。再次是年级因素, 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也存在差异, 其中大二新生的专业认同度高于大二学生。最后在家庭所在地方面, 总体来说, 中小城镇的学生的专业认同程度低于大城市的学生。二是内部主观方面, 有学者研究发现, 人格特征为外倾型和直觉型的学生专业认同感高。总之,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高低是内、外两方面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二) 自我效能感及相关研究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在1977年第一次提出。知识和技能只是产生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Bandura认为, 所谓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运用自己的技能去完成某项任务的自信程度”。其中自我参照影响个体的认知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对自己的主观判断起决定性作用。自我效能的提出, 得到了研究者对其的高度认同, 并逐步涉及和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些学者在结合自身研究的基础上, 对此概念提出了新的解释。斯塔科维奇和鲁森斯给出的定义是“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确切的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促使个体在特定情况下, 调动起自身的动机与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和一整套行动, 以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Ashton&Webb将自我效能感解释为“在特定情况下, 个体做出反应的心态”。Scherer&Maddux, Tipton&Worthington, Lennings, Judge先后提出存在着整体性的自我效能感, 即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有坚持性, 会付出更多的努力;Bandura认为, 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在面对危险、突发情境时的反应和焦虑反应。自我效能感低的人, 在面对突发情境时, 会很快怀疑自己的能力, 产生失败预期, 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进而采取防御措施, 而不是积极应对的措施。改变自我效能的水平同时, 不能盲目地运用方法, 应运用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影响。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全国各地的大学生, 发放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量表问卷为550份, 收回有效问卷503份, 有效的回收率为91.45%.

(二) 研究工具

1. 专业认同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使用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作为调查问卷, 各个维度之间的一致性在0.76~0.894之间, 总问卷的一致性为0.916, 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67~0.88之间, 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40~0.57之间, 说明本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采用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此问卷共10个项目, 一个维度, 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91之间,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管理。

四、结果分析

(一)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查共有503人, 其中, 男生228人, 占总体的45.3%, 女生275人, 占总体的54.7%。城镇221人, 占总体的43.9%, 农村282人, 占总体的56.1%。文科生248人, 占总体的49.3%, 理科生255人, 占总体的50.7%。国家级重点106人, 占总体的21.1%, 省重点130人, 占总体的25.8%, 普通本科267人, 占总体的53.1%。可以看出, 本次调查对象自然分布比较理想, 各个层次符合正态分布。

(二)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

通过统计结果得出,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总分的平均数为88.01, 按照沈之菲评分标准, 该分数高于46, 而低于92, 说明所调查的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良好;其自我效能感平均数是29.06, 该得分高于20, 而低于30, 说明所调查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

(三) 不同情况下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分析结果

1. 不同生源地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得分分析

通过统计结果得出, 生源地为城镇的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总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均高于农村的大学生, 但在情感性维度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认知性、行动性、适切性这几个维度、专业认同总分和自我效能感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且差异显著 (P<0.05) 。

2. 不同院校类型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分析

通过统计结果得出, 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 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专业认同各个维度和自我效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级重点院校、省级重点院校、普通本科。

(四) 专业认同各维度和自我效能分数阶段差异分析

通过统计结果得出:由于在调查中, 自我效能得分非常低的只有一人, 所以没有说服力, 在此忽略统计与讨论。不同维度专业认同度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同。专业认同度的四个维度———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在较低、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上差异均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较低、较高自我效能感水平上, 四个维度所起到的影响程度相当。在高自我效能水平上专业认同的认知性差异不显著 (P>0.05) , 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在高自我效能感水平上差异均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在高自我效能感水平上各个差异程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即在高自我效能水平上, 基于专业的四个维度上有着近似相同的影响作用。不同专业认同的维度在专业认同的总体上差异性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情感性较其他三个维度, 在专业认同总体上差异程度明显, 即情感性对专业认同感总体的影响作用明显。

(五)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通过统计结果, 可得出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中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以及总体得分均与自我效能均成正相关 (r=0.567) , 并且四个维度之间均为正相关, 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即专业认同度越高, 自我效能感越强。

(六)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标准化回归方程为:大学生专业认同=0.182*自我效能感。

通过统计结果, 得出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式, 得出R=0.559, R2=0.313, β=0.182, P<0.01, 说明专业认同能够显著预测自我效能。

五、讨论

(一)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良好, 自我效能感处于较高水平。毕业即就业大学生基于良好的专业认同感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前提下, 毕业生毕业前或者毕业之后很短的时间之内便找到了工作。也就是说, 多数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找到适合的工作。

(二) 不同情况下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讨论

生源地的差异讨论:对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知识基础, 相反, 农村的受教育水平有限, 上大学以后城镇的接受教育的能力较强, 学习效率好, 所以他们的专业认同度相对较高, 且城镇的学生身处环境较好, 对自己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自信度, 所以自我效能水平相对较高, 并且城镇工作机会较多, 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留在城镇工作。所以, 为提高不同生源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需要提升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所以, 为提高农村的受教育水平, 首要工作可能是加大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 尽量减少城镇与农村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加大农村的教育资金的投入, 进而提高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率。

院校类别的差异讨论:这和不同层次水平大学的教育方式不同有关, 国家级重点和省级重点的学生可能会更加认同自己的专业并有较好的职业规划。然而普通本科的大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有较低的自信。与国家重点大学和省级中间大学相比较普通本科的学校发展稍有欠缺。在学校建设, 专业的成熟度方面有所欠缺。国家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大学有良好的教学条件, 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这些大学都尽量按照务实的原则调整培养层次和结构。重点大学里的学生认知水平均较高, 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有受教育环境、校园生活、集体或者朋友和个体心理倾向性, 在不同院校类别的大学生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就是同伴群体和自身的心理因素, 不同层次类别的学校生源不同, 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基础相对较高, 因此同伴群体对其有较大的影响。

(三)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各维度间的关系

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即就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 在对专业的认同基础上, 毕业即就业本科生专业认同四个维度的发展是相伴随的, 即学生对某一专业的思想认知高, 其愉悦性及行为努力程度也较高, 这几个方面的产生发展水平是一致的。说明在学习中能够通过意志努力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或转变认知来提高学习专业的愉悦性及学习过程的轻松感等。

(四)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

经研究分析发现,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关。也就是专业认同越强, 自我效能感水平越强, 反之亦可, 两者是彼此影响的, 都对毕业即就业的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可以通过提高其中的一个来提高另一个的水平。

(五) 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回归分析的讨论

根据回归分析可再次表明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正相关系, 可通过其中一个来预测另一个。即毕业即就业的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越高, 其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因此, 通过加强毕业即就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来促进其自我效能的增长。这样, 可加强本科生思想认识方面上对专业认可、增强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的愉悦性、增加学生在有关专业操作的机会等来促进毕业即就业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增长, 进而提高就业率。

六、结论

1.毕业即就业的大学生对专业的接纳水平较高, 自我效能水平较高。

2.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对专业的接纳水平, 无论在思想认识还是情感愉悦性都高于农村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情况相同。

3.从国家级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对专业的接纳及自我效能感最高, 省级重点院校次之, 普通本科院校最低。

4.毕业即就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度越高, 自我效能感越强。

摘要:为了解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及自我效能的关系, 本研究对全国高校的550名毕业生采用《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毕业即就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总体水平较高;生源地和院校类型的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水平;专业认同和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 其中专业认同的四个维度, 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均与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关, 专业认同度越高, 自我效能感越强。最后针对这一结论提出建议: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层次的水平来提高总体的专业认同度的总体水平, 进而加强自我效能感,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专业认同,自我效能,就业

参考文献

[1]王顶明, 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8) :18-22.

[2]张弘, 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讨[J].网络财富, 2010 (7) .

[3]马勇.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4 (2) .

[4]胡志海, 黄和林.大学生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间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6, 29 (6) .

[5]D.Brown.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M].Jossey-Bass Publishers, 2002.

[6]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7]王艳喜, 雷万胜.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当代经理人, 2006:106-108.

[8]刘以榕, 申艳娥.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J].教学与管理, 2005:3-5.

[9]高申春.人性的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10]周永安, 赵静波.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应用情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 (5) :722-724.

关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作品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毕业作品

毕业作品是继实习环节后的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最后的压轴戏。毕业作品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提炼和升华,也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对于学校,毕业作品工作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之一,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毕业作品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毕业作品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对于毕业作品,很多高校都是以毕业论文来代替的。虽然我们把毕业论文作为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毕业论文从撰写到答辩更多时候是流于一种形式,很多高校对于毕业论文根本不予重视,只要学生交上了论文,无论质量咋样,最后都是一律通过,因此毕业论文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效果上看都不理想。究其原因,具体体现在:

(一)撰写时间短,论文效果差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需要经过选题、收集和整理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到最后的论文答辩几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关键,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才能形成比较成熟的想法,最后才能付诸行动形成文字,因此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个较长期限的。而事实上不仅是会计专业,很多专业毕业论文都是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长则三个月,短则几个星期,时间都安排得比较短。那么在这样的时间限定下,能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吗?

(二)撰写环境差,论文质量差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都是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在这一学年里,学生基本上都离开学校在外面实习或是找工作,一方面因为在校外,很多学生都无法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进行论文的撰写;另一方面因为条件的限制,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查找资料,没有时间,不能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导致论文的撰写遭遇重重阻力,因此很多学生到了要上交论文时,迫于无奈东拼西凑应付了事。

(三)撰写水平弱,论文质量差

在当今这样一个发达的年代,跳跃性思维得到提倡,这点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很多学生平时注重各种能力的锻炼,但偏偏我们从小就开始注重的写作能力越到后来丢失的越多,聊天也好,谈话也好,都追求一种时尚和流行语,到真正写的时候就慌神了,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从哪开始,到哪结束,思维混乱,表达出来的意思让人看不明白读不懂。这样的水平写出来的论文,有点令人寒碜。

(四)指导教师忙,论文指导疲于应付

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虽然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是很多时候一个指导教师要同时指导四五十个多学生,而且是在较短时间内,老师有那么大的精力吗?因此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苦差事,但又推脱不了,所以就只好马马虎虎看看,初略地改改,然后睁只眼闭只眼让学生过关了事。

二、完善毕业作品的对策

要想真正提高毕业作品的质量,必须实施有效的措施。

(一)有效构建会计专业课程

1基础素质课程。这类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献检索》等,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素质课程。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主干专业课程,这类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会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完成学业作品提供了写作素材。

3实习实践课程。会计专业最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几次实习实践的机会,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有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环境零距离接触的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感觉,才能在实践中验证,也才能将理论升华,才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业作品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二)毕业作品的形式应多样化

我觉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專业能力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体现出来,因此学生毕业作品也不一定要限定于毕业论文。论文是一种很严谨也很呆板的文字,它固然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但不会写论文的学生也不能片面地认为不好。因此毕业作品可以通过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报告、案例策划、论文等形式进行,因提倡因人而异。

(三)配备毕业作品指导教师

在学生进校后,每个班级都配备一个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该班级学生专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第一学年,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如学习体会、学习小结,让学生对所写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第二学年,指导教师可以加深难度,让学生对某一个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三学年,指导教师可以和每位学生进行沟通,或教师或学生自己拟定毕业作品的形式,然后让学生开始收集和整理资料,为毕业作品作准备。当有了前面充分的准备,后期的毕业作品的完成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四)加强毕业作品的考核制度

在毕业作品的答辩过程中,严把答辩教师关和学生通过关。首先,要认真筛选参加答辩的老师,他们应对待教学严谨认真、客观公正,不徇私舞弊,具有崇高的专业道德;同时对于参加答辩的学生要严格要求,首先交上来的毕业作品要审核,通过了后方可参加答辩,其次在答辩时要对于自己的毕业作品非常熟悉,能对于毕业作品中的观点进行解释,同时提出的建议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既可以控制学生抄袭作品,还提高了作品的质量。

毕业作品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应重视起来,让毕业论文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华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

[2]徐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3]张林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微[J]教育评论,2005,(4)

[4]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6)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 篇4

自我鉴定是每一位毕业生毕业时都要写的总结材料,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汇总了5篇会计专业毕业生写的自我鉴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范文一

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即将踏上新的旅途。回顾大学生活,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四年,不光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学习的方法。尤其

是在学校对我们进行模拟实训时,作为一名即将上岗工作的财务人员,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

通过四年财务会计专业的学习,我不仅在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在这将挥手告别学校的时候,我

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发挥财务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

范文二

大学三年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认真,努力,不断充实自我,为我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好,但我能够端正学习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学习。通过大学三年努力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税法》等各门课程,我熟悉掌握了本专业所必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用友软件,并能熟练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如word、excel)。

在思想品德上,我能和同学友好相

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

在工作上,我时刻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事尽心尽责,并能做到最好,事后认真总结。大学期间,平常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例如打打羽毛球,爬山等等。

假期期间,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些锻炼使我的社会适应能力、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也让我在处理事情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例如在好又多商场实习期间担当前台收银课,与同事合作愉快,并且虚心向前辈学习,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同,给与我了鼓励更是肯定

我的性格:亲和力强、谦虚、细心、开朗,由于性格特点,我不能是孤胆英雄,而是团队的小兵。我相信个人的力量远不如团队力量,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在团队里,才能发挥无限的潜能。

”逝者如斯夫”大学生活固然是美

好,但我的未来并不在这里。大学只是我学业的一个终点,也是我人生的另一条起跑线,所以我持着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迎接更好的明天。作为一名即将踏入新岗位的毕业生,都会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在工作的这条起跑线上努力奔跑。

范文三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活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接触了社会,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校学习期间,我保持了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各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

会计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篇5

对于学习我开始不太认真,到后来我对每一堂课都会认真去聆听老师的教导,对于听不懂有些深奥的问题我都把他们记录下来,让自己能够仔细学习努力学好知识,不在浪费时间,学习练习,不懂的问题在请教老师,坚持完成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一天天坚持下来最终我终于完成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因此我得到了成长,我从成绩一般称为了全系前十的学生,努力让我的付出都获得了收获,都让我得到了不断成长,更多的是让我明白了学习的乐趣,当每一次学习之后取得的成绩时就是我收获快乐,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辛苦;额学,枯燥了些,但是这些都是值得的。

在生活中我也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在我们大学,我们有很多社团和一些组织,我在大一的时候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我在参加之前做好的充分的准备,成功的成为了网络信息部的一员,虽然与我专业没有多大关系,但也让我其他爱好能够发展,学会了制作视频,制作PPT等让我收获很多,同源也认识到了一群有同样爱好的人,与他们交朋友,这不但开拓了我的人脉更让我增长了坚实,学会了更多的东西,这让我大学的生活充实而快乐,让我学会了管理,学会承担责任,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开阔了我的眼界,这让我非常开心,我没有如同我高中一直锁在一个地方,放开心怀去接纳新的生活这让我过的更加开心。

学习了就需要锻炼,需要运用,我们会计更是如此,但是我们想要去找工作实践锻炼不容易,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兼职工作,但我并不像荒废自己的专业,因此寻找到了学长的帮助,我的学长是一位已经毕业的人,我得到了他的帮助,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却让我认识到了工作的困难,我们会计工作不但要做的快还要做好,尤其是不能有缺少耐心与细心,报每一条账都要算好才行,在经历了工作我学会了吃苦,工作时不抱怨,完成工作才下班,不管在这过程中有多么累多么辛苦我都愿意,因为我需要面对。

会计学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篇6

人为人诚实,团结同学,富有亲和力。工作认真负责,除了具备作为一名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素质,还拥有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

在学习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除了努力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几乎每学期都获奖学金外,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在室徽设计大赛中,我所设计的室徽取得了优胜奖;我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了三级证书;在专业知识方面,我深知自己所学不足,所以报名参加了四川省中级电算化和会计资格证考试,并取得证书;在全国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中,也通过了公认最难的会计科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积极的参加会计行业的考试,努力的充实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尺。

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差异分析 篇7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 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情况

据教育部统计,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 失业数约93万人, 占总人数的27.5%。可以看出每年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累计失业, 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逐年增长。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笔者统计了2005~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毕业生情况。详见表1。

资料来源:由中国会计年鉴计算得到。

从表1可以看到, 2005~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仍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 2005年会计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79523人, 2006年为105714人, 2007年为112740人, 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为189373人, 是2005年的2.68倍。在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中, 专科生仍然占较大比重, 2005为63.73%, 2006年为68.21%, 2007年为67.02%, 2008年为76.41%, 说明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增长较快。

(二) 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

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2007年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 2007年第四季度, 全国部分人才市场共有35万家单位参加招聘, 提供招聘岗位322.9万个, 登记求职812万人, 职位供求比为1:2.51 (职位数为1, 求职人数为2.51, 下同) 。按照单位性质排名前4位的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4.2%、16.2%、15.1%和12.4%。职位需求中, 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5.8%, 本科学历的占44.1%,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0.1%。数量显示, 在职位供求中,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增加, 说明某些职位, 特别是建筑、市场营销、计算机、企业管理、财会等职位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较受欢迎。第四季度, 人才市场各专业的职位供求比都在1:2到1:3之间, 其中排在前十位的专业中, 行政管理、财会专业延续上个季度的高供求比。

从总体上看, 尽管近几年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 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特别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会计专业总体就业率始终稳定在80%左右。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看, 研究生就业率变化不大, 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均有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供求比仍然处在较高的比例, 说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在对会计专业需求的单位中, 私营企业需求量较大;在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中, 大多数企业需求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需求情况。

资料来源:高晶、何卫红, 《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从表2可以看到, 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较高, 上述岗位基本上都是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完成, 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从事上述工作。

二、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差异的原因

(一) 政府与社会因素

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 录取率大幅度增高, “升学难”问题解决了, 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增长远低于劳动力的增幅, 出现了就业率与录取率相差较远的情况, “升学难”就转向了“就业难”, 而解决“就业难”比解决“升学难”更为棘手。随着高校的扩招, 会计专业无论是招生数, 还是在校生数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之间诸多方面差别很大。大中城市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 竞争相对激烈, 但高校毕业生一味青睐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经济区, 不愿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往往需要会计人才的支持。另外, 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高校毕业生,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对生源地域及性别也有较高要求。而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倾向于选择好地区、好岗位、高薪酬, 总想一步到位, 总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才, 只有留在大城市, 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有出息”。这直接导致了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差异的产生。

(二) 高等院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配备、实践教学及培养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 包括那些在国内国际上很有名气的专家级教师, 很多人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 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学院派”。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娴熟和深厚, 但其中很多人连起码的会计实务操作都不会, 更谈不上教给学生实践经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务能力、责任心、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意见。如果详细考证对教育方式呆板的判断, 将有更多基于教师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 没有很好地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因此, 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 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 在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中, 都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但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6年会计学本科培养计划, 总教学时数为2469学时, 实践 (包括习题、案例、上机、课内实验) 教学时数为l20学时, 占总学时的4.86%, 第一课堂实践性教学为33学时, 占总学时数的1.34%, 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为9.50学时占总学时的0.38%。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为6.58%。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明显偏低。

三是培养体制的缺陷。目前会计教学课程体系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 即: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基础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主干类课程和专业类辅助课程。这种体系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其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 课程科目设置过细, 课时分散, 造成内容严重重复, 而对于某些教学内容不够重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毕业生自身因素

把所学的会计理论转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会计人才的真正要求。然而, 据统计, 会计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 对所学专业的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无法将所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甚至有些学生连会计凭证都不会填, 编制会计报表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另外, 有些会计专业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 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地理位置以及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 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日求高心理, 往往使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三、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缓解

(一) 政府与社会方面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 并加以分类、分层次管理和指导, 要促使各类各级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制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 以监督、评估其办学质量, 使会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规格、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适应。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会计教育, 并适当控制招生增幅、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使之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出台某些鼓励性政策和改革就业机制。同时, 各用人单位要树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用人观念, 改变不切实际的人才高消费观念。

(二) 高等学校方面包括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

一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各院校对在职会计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刚刚上岗的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导致无法适应本科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 应加强会计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经过系统、全面的实习, 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的上岗需要是不现实的。尽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不能代替工作经验, 但通过紧密联系实际, 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因此,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还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使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实践性教学中, 可以在低年级进行会计手工记账的模拟,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验室, 购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操作台等,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穿插进行手工模拟教学。在高年级进行会计信息化实验, 通过建立多媒体实验室, 以便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操作技能, 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各学期末进行实习, 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际工作, 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优化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目前各院校会计本科生与会计相关知识的课程设置较少, 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 只能就会计理解会计, 不能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因此, 应增设与会计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学课程, 构筑会计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其理论知识至少应该包括: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价、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关财务报告的准则, 此外, 还应具有经济学、税法、经济法、统计学、信息技术与系统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中, 理论课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课时比重太低;在教材内容上, 侧重于会计准则的讲解, 而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 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应完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式, 推行案例教学,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

(三) 学生方面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当进入大学学习时, 就应该为今后的就业作准备。因此, 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不是毕业后找工作时一刹那的表现使然, 而是在校时各方面素质的积累和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爱好和条件, 有意识地从自身出发作好准备,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会计模拟手工做账的过程中, 学会填制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在会计信息化的学习中, 要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程序,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使自己适应市场的需求, 为毕业后推介自己做好准备。在择业中,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不要追求最美满的工作, 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价值工程》2006年第10期。[1]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价值工程》2006年第10期。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自我鉴定 篇8

一、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必要性

会计基础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会计模拟实习是通过塑造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在模拟环境中,按照具体的经济业务,学生自己动手,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薄,进行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直至财务分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某单位的实际会计部门,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个清晰的、直观的了解。会计模拟实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会计模拟实习可以根据教学环节适当进行,也可以将学生集中在一起适时开展,便于教师集中指导。

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包括哪些内容

会计模拟实习可分为单项模拟实习、阶段性模拟实习和综合性模拟实习三种形式。

单项模拟实习,是根据会计基本理论教材中的各章节为实习单元,按授课进度分别组织实习。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的练习,再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的练习、会计账簿登记的练习等。

阶段性模拟实习,是在学生学习完成一门会计专业课程后,学校应安排一到两周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编制程序进行综合的模拟演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学完《财务会计》后,可涉及一些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取得等,根据记账凭证填制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以及编制报表等财务处理方法。

综合模拟实习一般在专业课学习完成后再进行,以提高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如各种会计方法、程序和会计实务)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模拟实习资料一般是以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成本计算的方法,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等,按照综合模拟实习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说明书到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模拟演练。

综合模拟实习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分为单独操作和分组操作。单独操作,要求每一位学生单独完成会计模拟实习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学生通过整个实习操作过程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专业技能;不足之处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能了解会计凭证在各环节之间的传递程序,学生操作量大,耗用的材料多,费用高,会加大实习成本。采用分组操作,即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项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能明确各项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财会部门与企业内部及外部有关经济业务往来的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不足之处是组织实习过程难度较大,而且学生对实习过程并不熟悉,对实习内容也不是全面了解。

三、我校综合实习的做法

(一)前四周会计手工模拟实习

财会的理论教学一般比较抽象,通过对一套完整的会计业务的手工处理,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到财务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核算方法和会计账务处理流程。虽然会计电算化比较普遍,但在电算化处理之前进行手工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电算化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还是采用手工或者手工与电算化“双轨”运行进行账务处理,进行手工模拟实习有利于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手工模拟实习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二)后两周会计电算化实习,检验手工模拟实习结果

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时代,大多数企业已全部或部分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成为会计人员的“左右臂”,缺一不可。但在会计模拟实习上,许多学校目前还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没有“与时俱进”。对此,我们进行了改革,要求学生在手工模拟基础上,再使用具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具体做法是:利用现有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手工模拟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从系统初始化设置、建立账套、编制记账凭证,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财务报表,让手工操作的实习结果通过会计电算化处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原理,体验电算化的优越性。

(三)这样做的优缺点

1.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习,可以全面了解大学四年来所学的会计财务课程。但是遗憾的是,虽然在每个阶段都做了相应的模拟实验,但没有一个总体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过的内容。

2.通过后续的会计电算化实习,能让同学更加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也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但这一个阶段不能独立,要以前面的学习为基础。

3.两者结合进行,可以取手工模拟之长补电算化操作之短。因为手工做账的最大好处是明了会计线索的来龙去脉,更好地理解会计原理;而电算化的好处在于减少计算错误及繁琐计算,用电算化实验过程检验手工模拟的结果。

四、进一步做好综合模拟实习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实验考核办法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地参加会计模拟实验,必须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约束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灵活考核办法。一般来说,可从实验技能、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实验成绩,其中以实验技能为核心。实验成绩在专业学习中属于什么样的地位,也是急待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单项模拟实验和阶段性模拟实验的成绩应并入相关课程的总成绩,而综合模拟实验的成绩应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列示。

(二)师资

要求教师既要懂会计手工实操又要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因此要求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还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指,合适的财务软件、有连续6周手工兼使用电脑的实验室、大量的配套账本及账页。会计模拟实习中应重视材料的选择。实习材料的质量是影响会计模拟实习质量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材料较少,特别是综合模拟实习的更少,大多是工业企业会计的实习内容,并且实际上实习项目单一,在新的会计制度实施后,相关教材并没有及时补充修订。这就给学校组织实习带来困难。所以希望专家、学者应重视会计模拟教材的编写工作。

(四)加强手工核算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习的结合

现代会计工作的重心是对会计信息的运用,不能熟谙会计循环就无法准确解读会计信息,也就不能有效地运用会计信息。因此,手工模拟实习和电算化模拟实习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在手工模拟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计算机模拟,从原始资料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自动登记账簿和产生会计报表,让学生从计算机上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通用财务软件,并能对财务会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开发和维护。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篇9

我在**劳动技工学校接受着教育,为将来步入社会铺垫基石我认为一个人的辉煌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我每天都在沉思,在努力,在进步。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很多新型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的技术,专业的知识和富有团队作业的能力的人才。

两年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使我在会计方面收益匪浅.我从坎坷曲折中一步步走过,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专业:掌握了大量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同时使其他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学习上,我本着对知识的热切追求,认真努力地学好各门学科,例如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实训、财务管理实务、管理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预算会计实务、税法、审计、企业涉外会计等,获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现已较全面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了基本的问题分析及判断能力,并有了大学三年的英语水平,懂得office软件操作,同时,还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这便是我的学习自我鉴定。素质: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我的最大特点是:勇于拚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相信在贵司的培养和自我的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自我鉴定 篇10

一、骄傲的成绩

进入大学,学习的专业并不是我心仪的.,我是因为分数不太够被调剂到会计专业的,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颓废放弃自己,我相信在任何一行,只要自己能够努力去学努力去做,都能够做出好的成绩。所以在学下的专业学习方面,我从来没有落下过。

在大学的三年里面,我没有逃过一节课,没有任何一次迟到过,每次按时完成专业导师布置的作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不是很感兴趣的专业里面,我也保持着院里绩点前三的耀眼成绩,连续三年拿到了学校里面的奖学金,还有一次院级奖学金。拿到了两张校级优秀学生的证书和一个优秀团员的证书。

在大学里面,我一直坚持学习,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参加了英语三级考试,并且一次就通过了考验,成功过了三级,并且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并且通过;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拿到了普通话一乙的证书(后面还考过一次,依旧是一乙级别);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参加了初会的考试,后面成功通过。

在学校里面我并没有参加什么学生组织,只是因为自己会吉他而参加了音乐社团,大学三年里面多次通过社团参加了学校了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表演,例如迎新大会,元旦晚会等等,其中有一次我们社团还被隔壁学校邀请过去表演。

其中我还有过多次的兼职,在周末以及寒暑假的时候跟同学出去兼职,在赚到一定的金钱的同时还积累了工作经验,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大三的暑假通过朋友的关系,我们进入了一家会计公司进行实习,有了这个经验,在我们大三出去实习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面试的时候有好几家公司看到我们有工作经验都向我们递出了offer。

二、遗憾的收尾

我最感兴趣的专业是汉语言,就是从事教育行业,但是因为分数的原因没有进,在大学的时候,我有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学习教师类的知识,在大三的时候报考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但是因为挂了一门,所以没有一次通过,后面等我考过的时候,结果因为要出去实习,而没有时间去备考,所以遗憾之下放弃了报考面试,这是我在大学里面没有达到的目标。

都说大学不谈恋爱就相当于没有上大学,我们专业是非常受女生欢迎的专业,所以我们专业女生占了大多数,听书我们后面哪一届的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2:8,但是很难过,在大学三年我还是没有收获一份恋情……难过。

浅谈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 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化工工艺 毕业实习 实习计划 实习企业

高职院校化工工艺专业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对学生3年的专业教育,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需求的化工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什么样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时代需求呢?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

(1)品格品质方面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且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技术方面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用“学”指导“做”,用“做”促进“学”,从图纸、技术规程、资料、书本中学,到生产、检修、技改、新产品研发中去做,“学”与“做”良性互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在业务上能独挡一面。

(3)做人做事方面坚持原则,以集体利益为重,同时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做到集体、自己、他人利益兼顾。

高职院校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由化工专业教师带领下厂进行,为期1个月。对于毕业实习效果的评价,有2种评价方法。一般的评价方法是以学生在化工生产实践中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巩固、运用及对生产现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学”与“做”二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另外一种评价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考察学生在实习期间个人品格品质方面及做人做事方面是否有所触动、感悟乃至收获。笔者认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用人单位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理念,采用后面一种评价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并进行实习效果的评价。具体怎样做好毕业实习呢?

1.明确实习目的

对于毕业实习的目的,实习指导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应通过毕业实习动员大会,让每一位参与实习的学生心中有数。毕业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化工生产实践中消化、巩固、运用所学知识,了解、熟悉、掌握所在岗位化工生产工艺、设备及操作,挖掘和培养学生“学”与“做”二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和学习企业良好的思想和作风。

2.做好实习前的组织准备

2.1选好实习企业

根据化工工艺专业的特点及实习学生的专业侧重方向(如无机、有机、精细、高聚物等),从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中选择专业较对口的化工企业。在专业对口的化工企业中,再选择化工单元操作较齐全、仪表自动化水平较高、管理较先进、后勤保障工作较完善的化工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场所。

实习企业选定过程中,准备带实习的教师应相互协商、讨论,听取其他专业教师的建议,征求教研室及系部负责人的意见,然后向学院实训部门汇报,请实训部门与实习企业联系。

2.2制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的制定,须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2.2.1根据学生人数及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及具体人员,一般以每名教师指导30名左右学生为宜,教师应为双师型且讲授过与实习企业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

2.2.2初步将学生按生产岗位分组,一般以每个岗位2~3人为宜,制定具体分组名单。

2.2.3实习期间学生的住宿、餐饮安排计划。

俗话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上百名学生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的住宿、餐饮安排,笔者建议必须体现在实习计划中并在实习前具体落实,这是关系实习期间学生人心是否稳定、能否安心搞好毕业实习的重要保证。

3.加强实习现场的指导与督促

进入实习企业后,请企业职教人员进一步介绍企业情况及相关管理制度,请企业安全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上技术课,宣布学生所在岗位的指导师傅,进一步明确实习纪律。

在学生跟班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在白班、晚班各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学生实习现场,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实习纪律;带领学生熟悉生产现场;现场讲授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指出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加强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生指导师傅的沟 通交流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等。这个过程对于实习指导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

指导教师在实习现场时,除了指导与督促学生学技术、学技能外,还须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企业员工身上集中表現出来的闪光点,如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纪律性强、奉献意识强等,希望学生从中受益。

4.实习期间适当集中授课

除了刚进厂时企业人员的集中授课外,在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所在岗位的知识、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及天气情况(指不适合学生现场实习的比较恶劣的天气)组织学生集中授课。对于第一种情况的授课,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目的是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化和查漏补缺;第二种情况的授课应以学生为主,课型为讨论课,既可由学生、也可由教师提出实际问题由所有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解、点评。讨论中偶尔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实际问题,教师课后可以相互探讨再给学生讲授,也可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或请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现场讲解、指导或请他们为学生集中授课。

5.及时进行实习总结与讲评

5.1总结实习当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亦对实习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组织好下一次毕业实习。

5.2表彰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5.3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衔接。

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篇12

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马云说过:“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 你的梦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 就是帮助别人成功。”因此, 想要拥有精彩的人生, 就必须给自己一个既实际又明确的理想。理想要有相当的高度和吸引力, 但又必须实际而明确, 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其能够实现。作为会计人员, 会计工作的职业生涯是海, 没有计划的会计人生好比在大洋中航行的船只没有指南针, 会计工作的职业规划对于学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是决定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发展方向, 在职业生涯中是低头走路还是抬头迈步向前。

会计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等重要, 如同鸟儿的一对翅膀, 缺一则会不平衡。有人认为会计理论知识更重要, 那是片面的理解, 虽然会计行业有很多的“账房先生”凭借自己积累的老旧方法在工作, 但这传统的会计理念无法持续发展;也有人认为会计实践经验更重要, 这也属于狭隘的观念, 会计工作实践是需要遵守新会计准则精神的, 会计人员必须实时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并掌握新的会计核算方法。“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都会被会计职场的规则所淘汰, 无论是从社会还是市场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上来讲, 会计专业大学生都必须提高并加强自身综合能力来匹配会计行业的需求。

2 会计就业形势分析

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本科院校几乎都设有会计专业。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组成求职群体, 会计专业呈现出的热门地位实际附带更高的要求于求职者, 现如今初级会计人员已人满为患, 低层次会计人才成为就业弱势群体, 但高级财务人才却重金难寻。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 专业实力、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都是其考核标准。就发展趋势来看, 具有多年会计实践经验并取得会计职称或国际国内会计资格的会计人员, 才是市场上真正抢手的人力资源, 这使得会计专业就业市场呈现供需不平衡的态势。

据中国人才网相关数据统计, 2014年会计学研究生供需比例是0.7:1, 如此看来几乎每个企业都离不开高学历会计, 除此之外, 企业对于国际性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涨。另据中国会计协会调查表明, 熟悉国际会计业务的专业人才在我国还不足2000名, 国际专业人才如AIA存在较大缺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跃式发展, 企业未来对高层次财会人员的需求会持续增长, 只有熟练掌握国际财会界游戏规则的高级财会人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带来较高产值。

3 毕业生个人因素分析

3.1 地域选择过窄

有企业产生, 就有对会计的需求, 相较其他职业而言会计择业的范围较为广泛。智联招聘数据显示, 大学毕业生对于国内一线大城市的向往, 被最近几年不断升温的二线城市打破, 随着一线城市市场的饱和, 加之二线城市薪酬的平均增长幅度已有超越趋势, 大学毕业生选择前往一线城市工作的趋势明显下降。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知名度的提升,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而关注苏州、南京、武汉、杭州等二线城市, 但是重返北上广的现象依然存在, 北上广本地求职毕业生前往二线明星城市, 但外地毕业生却依旧向往一线大城市, “围城”效应造就了北上广和二线明星城市双重“就业难”的现象。反观其他二线、三线城市, 就业缺口依然存在, 随着最近几年无锡、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热潮, 吸引大量大规模企业入驻, 对人才需求暴增, 具有生活成本低、晋升机会大、平台高等优势, 就业前景好。

3.2 薪酬期望值高于市场值

截至2015年4月, 2014届毕业生仍然有39%的在校生尚未签约就业, 和严峻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77%的在校生薪资预期大多在4000~5999元的区间, 而在2014年75%的在校生对薪资预期只有2000~3999元。在就业压力的迫使下, 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薪酬预期不降反升,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经济原因是物价上涨及其衍生问题造成的生活成本增加。另外,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薪”病也是导致其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追逐更加强烈, 进而希望通过高薪体现自我价值也是造成预期薪资逐年高涨的原因之一。过高的自我价值评估和就业成本逐渐增长的驱使, 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味地追求高薪资, 没有树立正确的薪酬观, 应保持适度的薪酬预期弹性。大学生求职者应学会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思考薪资要求, 认识到企业的聘用制度实际是一种极具风险的投资, 职员若达不到预期的产值, 那就意味着企业“投资回报率”低下、为零甚至负数。从人力资源会计的角度来核算, 用人单位以合理的低成本 (薪资) 取得应届毕业生也是符合预算制度的。因此,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着重关注社会能力和职业发展, 不要因执拗于眼前的薪资高低而丧失就业机会与发展前景。

3.3 对用人单位的选择过于局限

75%大学毕业生的理想就业单位是效益较好的国企或外资企业, 而对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都少有问津。由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底, 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300万家, 占企业总数的98%, 这些中小企业所提供的会计相关岗位可占45%。由此可见, 拓宽就业视野才有利于大学生更准更快地就业。

3.4 社会地位观念影响较重

据我国一项针对10所高校3000名各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调查显示, 公务员仍然是毕业生择业的首选, 有3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去政府事业单位。201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数据显示, 国考报名系统审核通过129万人。虽然就业选择日趋多样化, 但是“求稳”依旧是各专业毕业生迈入社会的第一选择, 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级、省级或地方财政系统的工作单位。

3.5 抵触基层会计岗位的工作

90后大学生的傲娇通病使得他们不屑于从事收银员或出纳等基层工作, 在岗位高低贵贱的问题上, 大学毕业生需要变更观念, 坚持做到“从小做起”。在掌握了一些会计行业基本就业经验以后, 可以按照出纳—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这样的职业规划逐步渐进。

4 大学毕业生个人会计职业规划

(1) 尽量完善自我综合素质, 应该不断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习并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财务软件。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是一种趋势,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逐渐增长, 经济业务内容日趋复杂, 财务核算也越加繁重, 而金蝶、用友等自行研发的财务软件的应用, 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 同时提高业务核算的准确率。

(2) 会计专业大学生应有效分配并利用在校时间, 第一阶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第二阶段取得 (初级) 助理会计师资格证。越来越多的在校生选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来增强个人能力, 拓展就业面, 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从业人员上岗的必备资格;是会计人员工作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有效证件;也是财务人员进入会计行业的一块敲门砖;会计从业资格证更是报考初级会计职称的前提条件。通过考证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普遍选择和必要途径。

(3) 争取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实习机会, 注重财务英语口语能力的应用, 扩充税务筹划、财务管理、经济法等相关知识。在国际保理业务这个新兴会计领域内, 要求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英语应用、计算机操作能力, 还要具备法律、国际金融知识, 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 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综合性服务。目前中资银行申请开办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 严重制约中资银行在这一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所以无论是金融产品本身的发展, 还是客户需求的变化,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都越来越高。

(4) 建议大学生注重学习与人沟通的社交礼仪, 会计人员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这不再是一个“账房先生”的年代, 在做账的同时还得学会做人。社交礼仪课程可以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稳固的人际关系, 培养稳重的心理氛围与成熟的心态, 有助于大学生的情商提升, 也可促进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 提高抗压等心理承受力。道德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 除了重视会计专业能力以外, 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个人价值与岗位价值的实现, 良好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会有助于毕业生更快地融入企业文化, 使其在工作环境下得到顺利的发展。

(5) 工作中积累经验, 提高管理方面能力。全球500强的CEO中70%有比较强的财务功底, 有财务功底的CEO中的30%由原公司财务总监直接晋升, 懂财务已变成晋升高级管理岗位的必备条件。迈出入行的第一步, 会计与财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更广泛的技能, 尤其是那些希望成为财务主管的年轻人, 《华尔街日报》CFO Journal专栏对公司在招募初级会计职位员工时遇到缺乏管理能力毕业生的难题做出分析, 认为这一形势非常严峻并称之为“能力危机”, 因为许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为适应现代企业的挑战做好准备。IM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ff Thomson表示“遗憾的是, 学生们并没有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或者说机会, 等知道时为时已晚”。IMA和美国生产力及质量中心 (APQC) 一起合作, 对初级水平财务人员所掌握的技能与企业成功实际需要的技能之间的“能力差距”进行量化。最近一项对173位招聘经理开展的调查发现, 所需要的能力和所具备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并非仅仅针对初级水平的工作内容。80%的公司招聘经理表示, 他们需要有内部财务报告经验的员工, 但仅有13%的员工具备这些技能。75%的受访招聘经理认为公司的成功需要员工具备商业敏感性, 但只有7%的初级水平员工具备这一能力。因此, 会计专业学生应学会如何深刻思考, 思考管理系统, 思考审计, 了解企业现实的困境, 以及如何应对公司董事会层面考虑的问题, 改变“账房先生”的传统观念。

每个大学生心中都会有一座山峰, 铭刻着信念、抱负、理想、追求。每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片汪洋, 承载着磨砺、失意、收获、成就。职业规划也只是计划, 重在实施。不论是在任何岗位就任何种职业, 所有的选择都要付出必要的代价, 每个行业, 只有付出才会有所成就。成功, 需要流汗;成功, 不可以颓废;成功, 不是幻影;成功, 只眷顾充分付出经历过磨砺的人。梦想, 紧握在自己手中。

摘要:目前大部分会计专业在校生、毕业生都存在着是否按专业对口就业, 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问题。众所周知, 大学生就业一直都是社会新闻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假如大学生把握好企业需求和社会价值取向, 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有针对地规划职业生涯, 基本上就能顺利就业, 在会计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本文就会计工作职业生涯规划, 论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并建议和指导会计专业大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职业规划, 使其在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 能够在心态、知识、技能三方面做好准备, 顺利展开职业生涯, 实现人生目标。

关键词: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规划,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乔鹏程, 潘秋云.会计从业者职业生涯第一阶段自我规划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9) .

[2]蒋苏娅, 狄运中.论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J].财会通讯, 2011 (22) .

上一篇:《枫桥夜泊》教学实录下一篇:50字以内励志故事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