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课件

2024-07-19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精选8篇)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 篇1

一、“四个全面”非首次提出

“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的形成和提出是一个循序渐进、日臻完善的过程。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带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高调提出“中国梦”,也提出了第一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十八大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主旨。

二、关于“四个全面”的相关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6日报道称,虽然今年两会不涉及换届,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平年例会”,但媒体对“四个全面”的集中讨论,为即将开幕的两会带来不平常的信息。

美国《国际财经时报》25日刊文称,官方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宣传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并非偶然,因为一年一度的“两会”3月份即将在北京召开。

德国《世界报》网站2月25日报道,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在农历新年前的春节团拜会讲话中,主张要以前任们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指导,习近平在此次讲话中也讲到了自己的理论,他把自己的准则称为“四个全面”。这一表述隐藏着给国家发出的让中国崛起为世界社会主义强国的行动指示。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刊文指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蓝图,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后的领导方针,很可能会为共产党不断改善治理国家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契机。

《卫报》指出,在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口号,成为战略制高点。

《国际财经时报》则总结称,“四个全面”或将成为习近平给共产党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也再次强调了习近平在今后执政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联合早报》发表的于泽远文章的标题更显一针见血—《习近平的“理论标志”》,文章预判,“四个全面”不仅将是下月“两会”上的“主旋律”话题,还可能作为习近平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

【意义】

“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三大战略举措,都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也要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三大举措实施得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要受到影响,目标就不能保证实现。

三大战略举措之间密切联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由党来领导,因此,就必须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也必须由党来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即全面依法治国。同样,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与于法有据的关系,在改革的过程中及时做好法律立、改、废的工作。而全面依法治国,也要坚持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

【一句点评】

“四个全面”让中国梦更加明晰。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五位一体,新增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说明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有所同又有所不同。它们的相同点是,三种文明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同点是,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告诫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尤其是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水污染、废气污染以及最近常出现的雾霾天气,给百姓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这也让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指: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态文明包含精神文明指:它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即: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基于此,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概念,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利国利民的明智之举,更是对国家、社会以及社会公众的良性引导。此举强调了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的重要战略决策。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份正在对“先看病后付费”模式进行探索,不过卫生部官员表示,卫生部从未要求今年年内“全面推行”。你如何看待“先看病后付费”。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民生话题。目前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但未要求“全面推行”,因条件限制,短期内也无法全面施行。

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益处主要表现为:一是体现了医院“救死扶伤”的使命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很多医院,病人住院之前,都要先交纳数额不小的押金。如果病人不能及时交押金,一些危重病情的治疗就会被延误,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二是“先看病后付费”打消了一些居民看病时的顾虑,不必担心“无钱看病”的尴尬,有利于改善医疗关系,医院赢得病人更多的信任。

但“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全国大面积推行,基本条件尚不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难点。

一是医院垫付资金压力较大。随着住院病人的迅速增加,医院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包括购买药品、耗材等。由于医保不能及时结算,很容易造成“医保欠医院,医院欠药商”的恶性循环。

二是病人欠费现象难以杜绝。由于医保报销比例有限,个人自付部分还较高,有的患者就会选择欠费。目前,我国的社会征信系统尚不完善,医疗机构之间也不联网,仅靠卫生部门很难解决患者欠费问题。

为了让短期内无法推行的“先看病后付费”有落实的可能,应该有长期的、全面的改革规划跟进。

首先,卫生部门、医院应该和司法等部门积极联合,建设医疗信用系统,敦促更多人重视医疗信用,积极履行医疗合同,及时缴费。

其次,地方政府应加大医疗改革资金的统筹力度,增加“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额度,群众掏的钱不多,就会减少“跑单”的可能,医院也能得到稳定的经济支撑,维持常态运营。

最后,要加快医保异地联网结算的步伐,让更多群众凭借一张医保卡,就能在更多地方、医院,甚至在全国的医院都能进行网络结算,及时报销,为“先看病后付费”全面实施创造条件。

要让“先看病后付费”这种模式在全社会得到更多复制和推广,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把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这也是公民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

不摆鲜花、不挂彩球、不铺红地毯、会议“瘦身”、杜绝浪费„„近期地方“两会”中显露出的诸多新气象,是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的结果,颇得好评。但“凡事贵有恒”,如何将改作风长期坚持下去,而非往来“一阵风”,这很考验各级政府的恒心、决心和勇气。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一个执政党的作风好坏,关乎民心向背、国运兴衰。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还是推动反腐倡廉工作,都需要良好的作风。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够,自我要求不严,热衷讲排场、求享受、好奢华,不仅影响党的形象和公信力,也伤及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的利益。

当前出现的新气象固然可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常抓不懈。关键在于“常”、“长”二字,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下去。具体而言,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依靠制度完善落实,并加强监督查处。

要想避免作风问题“反复发作”,首先应该将行动内化为思想认识而非应景式“作秀”。各级干部只有牢记自己的使命,树立勤俭观念,消除特权思想,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格自律,才不会或对改作风持观望态度,或依旧我行我素,生出各种“变通”之举。

只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改作风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将改作风的实效延续下去。只有建立完善的操作细则,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减少各种权力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在全国上下广泛开展改作风的时候,一些地方个别单位作风依旧。种种情况表明,要想改使改作风持之以恒,还应加强监督查处。一方面应当公开透明各项公务行为,另一方面还应引入民主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才能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将改作风进行到底。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2015年6月1日起实施,明确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这意味着,只要是“带顶带盖”的室内公共空间都将全面禁烟。

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尊重他人“免于吸二手烟的权利”,是遵守公共文明的表现。现在出台的北京最严禁烟条例,算是在禁烟上迈出了一步——既然方向是对的,就要做得更到位。要想提高公民的公共文明素质,改变国人的许多陋习,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正因如此,北京最严禁烟令要“倒逼”出习而惯之的公共文明,注定将是一场韧战。这条法律要落到实处,就一定要有严肃的执法实现习惯的“倒逼”。乐观的是,《条例》中明确了“卫生执法为主、行业监督为辅”的控烟执法模式,明确了公安、城管等部门纳入控烟执法的人员构成,并明晰了不听劝阻者的惩罚依据,与以往的一些禁烟令相比,显然准备更为充分。

文明固然是一种由内向外的生存方式,但它的源头,通常来自公序良俗与法律法规的约束。设定一个规则,信仰之、敬畏之,而不是敌视之、对抗之,久而久之,才会下自成蹊、汇流成河,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文明。多年之后,当北京的“最严”模式复制到全国、执行到每处,当不在任何公共场所吸烟成为全体国人共同墨守的规则,回看这部“史上最严”的北京控烟条例,一定会有别样的光彩。

医保异地直接结算

人社部、财政部、卫计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基本医疗保险2015年将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6年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实现,大多数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并开展了直接结算,一些地区还进行了“点对点”跨省结算的尝试。但异地就医结算手续依然比较复杂,异地医疗服务监管尚不到位。而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卫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就医难的解决是十分有必要的。

医保异地结算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对于大城市的外来人员更是一种福音,这不仅可以让他们享受到与他们户口所在地同等的优惠,而且也节省了他们为了报销医保费用奔波两地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这大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充分说明了我国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在逐年加大改革力度,不少改革举措越来越细致入微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但是,要想彻底的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还需要克服两个困难:首先,要合理解决患者“扎推”大医院难题。在现行医疗体制下,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城乡医院空空荡荡,而大城市大医院人如蜂拥,而解决异地就医报销难题可能会为患者异地就医提供了更多便利。卫生行政部门要抓紧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并理性引导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切实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乡,大病不出县,疑难病不出省。

其次,各地区医保人均缴费基数、收费标准、报销比例、药品报销范围、医疗服务报销目录等缺乏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的统一标准,这无疑给医保异地结算加大了难度,所以在实现医保异地直接结算之前,要尽快从国家层面上制定统一的医保金统筹、报销等具体政策,并自上而下统一推行,最终实现国家层面、全国范围的统筹统保。

“病历之病”如何治

今年8月28日,针对医疗纠纷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北京朝阳法院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两份司法建议函,建议其完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明确各种病历的完成时限、电子病历的锁定方式、流程及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等,以减少病历瑕疵及病历异议的发生。

病历之“病”为何治而不愈? 事实上,屡屡发生患者病历被医方无端修改,成了医疗纠纷司法案件中说不清理还乱的证据,就在于病历监管机制缺失公开透明的阳光机制,现行制度仍存有隐蔽操作空间,随意性漏洞太大。究其因,还是在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找准病历之“病”的病根。其实,病历染“病”是源于缺失公开、透明的阳光监管机制的建设。长期以来,医院对病历采取的都是封闭运行管理,缺乏让患者及其亲属能参与其中的看得到、看得清的透明管理机制,加之内部监管缺乏对不规范病历以及更改病历的问责,只会让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制度空转,成了中看不中用的“稻草人”。可见,只靠一纸不透明,又缺乏约束力的病历书写规范制度去治病历沉疴,犹如隔靴搔痒,只治标不治本。

因此,治疗病历之“病”,还得从阳光透明的监管机制建设上入手,让患方知情权归位,在阳光下运行杜绝医权越位,治病历之病还需采取“阳光疗法”为病历书写规范制度去补漏、兜底。只有,建立健全权责相匹配的阳光透明监管机制,才能解病历染“病”之忧。

线上餐厅中的卫生安全

最近,有杭州的消费者投诉外卖商家的卫生标准不达标。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线上餐馆”厨房卫生条件极差,食品变质,墙上还有蟑螂。一些外卖网站承认平台对商户把关不严,由于利益驱动,导致审核不够严格,把许多证照不全的小餐馆挂到网上去接单。

随着美食外卖网站和手机订餐APP程序的普及,现在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图片上的一道道美食就能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来。这种“鼠标加车轮”的订餐模式,越来越受到白领和学生的喜爱。同时,这类订餐平台不仅受到了品牌餐饮店的追捧,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小餐馆开始注册网店。

许多“线上餐馆”没有“三证”,为何能到网上开业经营?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面对市场中出现的这个“新生事物”,我们的监管部门还没有“醒过神来”,还没有明晰监管“线上餐馆”的职责定位。比如,目前工商部门对餐饮企业有营业执照、卫生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可以到餐饮服务场所进行现场执法检查。

而为了提高覆盖率、吸引消费者,不少互联网外卖平台会尽可能多地发展商户,对食品经营户的证照是否合法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样的商业合作模式下,有时只需要一张诱人的菜单,就可以成为外卖网店,从而导致“线上餐馆”良莠不分,其中不乏一些滥竽充数者。

对那些“三无”餐馆,必须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如此才能力保“线上餐馆”没有滥竽充数者,也才能确保广大订餐者“舌尖上”的安全。

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在法律上政府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样才能坐到解决纠纷时有法可依。

其次,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对网上订餐网站和外卖APP公司等经营者的经营资格进行审查,提高准入门槛。规定订餐网站、外卖APP公司和实体商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对网上餐厅进行定期排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要坚决取缔。同时外卖APP公司也要加强对商户的严格审核,提高商家的准入门槛。最后也要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鼓励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相关部门投诉。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延伸阅读:

中国为什么必须要搞“一带一路“:原因、战略规划及时代背景解读

“一 带一路”是习主席访问中亚和印尼的时候提出来的。“一带”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中东再到欧洲这样一条带状之路。“一路”是指海上“丝绸 之路”。其实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海外贸易早就有了,宋朝时非常发达,明朝有郑和下西洋。今天这个概念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提出来的。

今天我讲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必须搞“一带一路”。

第二,中国有能力搞。

第三,不好搞。

最后,我有信心中国能搞好。

一、中国必须搞“一带一路”,为什么?

国内很多人质疑中国内部的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处理好,搞这么大一个规划做什么?我认为必须要搞,是因为做“丝绸之路”有它内部的需求,也有外部的需求。

内部需要: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开拓海外空间。

从内部需求说,丝绸之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部分。开放是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重要动力,在早期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无论是引进技术也好,出口中国商品也好,对促进中国的经济都起到了巨大作用。现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需要新形式的开放。

中国现在人均GDP是7500美金,属于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下一步要把自己提升为高收入经济体。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二战以后100多个国家看,只有十几个国家逃避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么这十几个国家里面,大部分是资源性国家,除此之外,能逃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就是东亚社会,比如日本、亚洲四小龙。除了这五个经济体,其它就没有了。虽然我们有信心逃避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我觉得很难。

日 本能够逃避中等收入陷阱有它特殊的背景,战后它被美国占领,西方基本上把整个市场开放给了日本,日本没有花很大力气就进入了西方市场,成为西方一部分。亚 洲四小龙也有特殊背景。第一,亚洲四小龙经济体比较小;第二,亚洲四小龙很多方面是属于西方治理的。中国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国际环境不好,西方对中国搞贸 易保护主义。还有中国是13亿人口的第二大经济体,要从中等收入提升到高收入水平,这是世界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西 方怎么发展起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是西方经济发展的内在一部分。如果大家都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话,资本需要赢得更多海外空间,商品需要寻求更多海 外市场。那么这不是说中国要搞帝国主义,搞殖民主义,中国可能会搞一种新形式的国际合作,抛开老殖民地主义、老帝国主义的做法。但从国际经济的角度说,中 国同样需要寻求新的市场、投资空间,中国的产品也需要进入世界市场。

外部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失衡,那么如何重新平衡呢?我觉得要把中国放到世界经济需要平衡的背景下。现在东西方、南北方互相指责,世界经济到底怎么失衡的,美国指责中国,中国指责美国。但实际上世界经济不存在理想的状态,世界经济失衡是每一个主权经济体本身失衡的结果,因 为美国的经济是失衡的,欧洲的经济是失衡的,中国的经济也是失衡的。那么世界经济如果要重新走向平衡,就需要每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平衡,美国没有承担责 任,美国的工业化和制造业比欧洲好些,但主导美国的还是金融资本,还是华尔街资本主义。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反而使世界经济越来越失衡。

欧 洲主要是社会投资跟经济投资的失衡,因为它的成员国无法走出独立国家的范畴。希腊、法国的大众民主、一人一票跟它的经济结构完全不相配套。民主本身是个好 东西,但是一人一票目的就是一人拿一份,大家都是独立国家,一人拿一份。但一人拿一份的福利制度要生存下去,前提是一人要贡献一份。但是大众民主的一人一票能保证一人能拿一份,却不能保证一人贡献一份。所以欧洲也没有能力改变世界经济的失衡。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有能力改变世界经济。更重要的是,中国为什么必须做?从毛泽东时代就开始,中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那么苦,仍然援助非洲,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经济学而且还是国际战略意义上的表述。比如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所以无论是国际经济战略还是中国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必须走“一带一路”。

十八大以后,中国的外交格局基本上就是“两条腿,一个圈”。一条腿跟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第二条腿就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一个圈”就是周边国家。从地缘政治环境看,中国周围几十个国家,如何处理好关系非常艰难。中国周边的环境在恶化,各方面都在恶化。这就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国际大背景。

二、中国有能力搞“一带一路”,因为中国有“三宝”

中国是唯一有能力让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美国没有这个能力。尽管美国重返亚太地区,但是在中东陷入麻烦,中东的政治秩序基本上是美国建立起来的,但是美国现在破坏自己建立起来的秩序。美国有三大负担,一个负担就是做世界警察,做世界警察要付钱;第二个负担是美国要搞联盟,比如跟日本、菲律宾等;第三个负担就是输出民主,比如中东的埃及和伊拉克,他们的政治建设都跟美国有关系。

一 个人如果在台上的统治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就要推翻他,建立起对它更有利的政权,美国这个想法太简单。美国破坏了原有的政权后,并没有建立起它希望的民主 政权,而是造成了失败国家,在中东秩序基本没有了,现在以色列基本上不相信美国了。以色列总理去美国,不见美国总统,而是去国会演讲。所以美国所谓把战略 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中国是过分担心了。美国如何重返亚洲?它除了军事上最强大以外,其它就没有了。

对东南亚国家来说,当然希望对中国和印度的军事崛起有个再平衡,但他们不希望美国军事回去,因为如果中国跟美国之间形成一个军事的竞争的话,对东南亚国家最不利。他们希望美国经济力量回去,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凭什么回去?美国的资本走向哪里,美国政府没有影响,资本还是走向它自己该去的地方,美国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一些政策上的调整,美国的资本还是自己说了算。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要吃资本的饭,跨国公司实际上不属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以美国和欧洲都没有能力再平衡世界经济,中国为什么有能力?

第一,中国有过剩的资本,肯定要走出去。为什么有“丝绸之路”?这是资本走出去的需要,政府只是顺势推出。西方的开放,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开放都是资本推动的。

第二,中国的产能过剩,这也要有出路。中国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基本过去了,东部、中部基本上饱和,也就西部还有一些空间,钢铁、水泥等等的产能过剩去哪里?必须找到出路,这跟西方以前一样,需要开拓新的市场、新的投资空间。资本需要投资空间,过剩产能需要新的市场。

第三,中国积累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经验。“丝绸之路”除了传统的贸易投资以外,现在还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具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一带一路”上,除了像新加坡这样少数的国家有钱,其它都是很平均的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过剩的产能、中国的资本、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都是这些国家所需要的。

东南亚、中亚都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中国建立亚投行(坐观君插播:回复“亚投行”可提取相关文章哦),进行互利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方有几千亿美元的缺口需求。欧洲没钱,中国有钱,中国过剩。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和银行手里有很多现金,这么庞大的现金要转化成资本走出去,这是必须的。

三、“一带一路”不好搞啊,因为挑战不少

“一带一路”战略不好实施,挑战很多。现在国际上基本分为三种态度。

第一类是美国日本这样的既得利益国家。中 国走出去的话,既得利益肯定反对,因为中国作为新得利益,既得利益反对新得利益,我想天经地义,中国习惯也好,不习惯也好,这是事实。中国的改革开放,基 本上走过了三个阶段,“取进来”、“接轨”都不会跟外部冲突,但从本世纪初开始走出去,走出去就要发生冲突,因为你要触碰别国的既得利益,所以欧美反对很 容易理解。

第二类与之相反,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欢迎的,因为他们需要发展,需要资本投资,但西方资本投资受制于政治原则,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又设置了很多附加条件,比如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等,但这在发展中国家就是鸡和蛋的关系,我没发展,如何讲人权,如何讲自由?所以这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去投资,中国不像西方那样设置政治化的条件,所以这些国家是非常支持中国的。

第三类就是对中国保怀疑态度的国家,这 也分为两种。像韩国,本身对中国经济非常依赖,但是它受美国的压力,也不好公开表态,因为美国是它的战略同盟。澳大利亚也是一样,受美国的压力很大。另外 像印尼这些国家对中国到底要做什么不清楚,所以抱怀疑态度。当然这也与中国做得不到位有关,“丝绸之路”已经搞一年多了,到底什么方案,现在也没说清楚,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人家不了解也不为过。

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上基本就是以上三种态度。

另 一个困难是,我们现在只是强调“丝绸之路”就要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但这对很多国家来说就很麻烦。比如我们要修从云南到新加坡的铁路,越南就反 对,这不是经济规划的问题,是国家安全的问题,像菲律宾、越南跟中国有领土纠纷,修高铁等基础设施,他们就要怀疑是不是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中国投资斯里 兰卡,印度就担心中国是否建立对它的包围圈。

之前,中国在非洲、缅甸、斯里兰卡大规模的投资基础设施,已经损失了很多钱,中国无法保证资本安全。老殖民主义时期,签了合同你不做,军队就派过去了,现在中国不能那么做了。而且“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政治很复杂,不像中国有个共产党做稳固的政治支柱,比如泰国、埃及,军方、宗教势力、反对派都是分化国家的力量的。像越南总书记、总理、议会分开,不像我们习主席“三位一体”,越南可能是下一个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面对这些国家,我给这个总统签的协议,下个总统上来了就不承认了。

四、我有信心中国能搞好“一带一路”

即使有这些困难,我觉得中国还是能够做好的,为什么有信心?是客观需要。世界还是要发展,发展是主题,尤其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在东南亚,新加坡老是感觉到不安全,因为旁边都是穷国家。他们要发展只有中国有能力资助,“金砖四国”其他三块不及中国一块重。

应为“朝贡体系”平反

中国为了探索新型合作方式,提出了“利益共同体”等口号,但我们需要考虑未来10年、20年的体系,我觉得今天我们该为“朝贡体系”平反,我们以前批判“朝贡体系”太过了,西方干脆把中国的“朝贡体系”看成中国的帝国主义。但是我觉得朝贡体系实际上是一个自由贸易体系。我曾经和英国人开玩笑,英国打开中国大门是靠坚船利炮,而朝贡经济之下,小国家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要叩头的。那么大个国家,你叩几个头就好了。英国人来了以后,叩头会觉得有失身份,但其他国家都没有感觉叩几个头有啥丢脸的。

当然,我所说的“朝贡体系”,不是指自己吃亏对方绝对得好处的不可持续的模式,也不是要回到“叩头”的状态下。它是我吃点亏也能得好处的状态,实际上中国跟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这样的“朝贡体系”。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得好,就是东盟国家要五毛,中国给一块,给东盟带来很大好处。

中国的“富邻”政策比马歇尔计划更好

如果中国要可持续发展,我觉得“富邻”这个口号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你富裕起来了邻国不富,谁买你的商品?其他国家也富裕了,大量买你的商品,才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的文化就有这种包容精神,所有我就更自信了。我觉得中国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非常好。

“一带一路”也可以简称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甚至会比马歇尔计划做得更好。中 国人常把马歇尔计划当成美国推行帝国主义的一部分,实际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确实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二战中被摧毁的欧洲经济就很难复苏。但 它是排挤东欧国家的,只是针对西欧国家,如果马歇尔计划也是开放性的,也是向东欧国家开放的话,苏联集团就做不起来,很容易垮掉,正因为马歇尔计划是排他 性的就形成了后面美国跟苏联之间的比赛。(坐观君再插播:关于这个问题是存在分歧的,回复“马歇尔”可提取相关文章哦)

我觉得中国“丝绸之路”就要非常开放,越开放越好,要让别人参加,开放可以减少成本。西方国家比如英国就有很多经验,中国走出去也就是才几年时间,所以中国要学习大国的经验,要谦虚些。

还有开放当然不仅仅是向国外的企业开放,而应当向中国的民营企业开放。其实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非常快,无论在非洲还是东南亚,都是非常成规模的,而且中国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实际上比国有企业更早,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走出去,资本的构成就更合理。

中国要建立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否则会受惩罚

“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项目,更应当做成一个国际治理的项目,至少是一个区域治理的项目。就像基辛格说的,现在国际秩序、区域秩序,都是近代西方发展的结果,东南亚的秩序完全是西方的延伸,尤其是美国地缘政治影响扩张的结果。现在中国崛起了,美国的地缘战略慢慢缩回去了。

新 加坡就比较聪明,把中国的国际空间看成自己的国际空间,台湾寻找中国之外的国际空间,不可能。中国地缘政治的扩张,不是说要搞帝国主义,而是你成长起来以 后,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秩序,这是自然秩序。如果你不去建立这样一个秩序,走出去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其他的利益就建立不起来,西方的国际秩序就是靠世界 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来主导。

中国很聪明,不反对这个秩序,而是加入这个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往上爬,尽管美国不让你上去,但中国不应该从现在国际秩序中退出,还是要跟西方交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中国不要忽视自己的秩序,如果不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想把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最后反而会受到惩罚。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国际秩序或区域秩序中硬了,内部才会更稳定。这个世界非常现实,有些方面我是不怎么相信软实力的,我更强调硬实力,软力量必须建立在硬力量之上。现在外面说中国威胁论,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威胁,中国真正能对这些国家有威胁了,反而没有威胁论了,美国到处去威胁人家,人家说美国有威胁吗?中国还是要现实主义一点。

中国要成为美国那样的行动者,而不是空喊者

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中国,相信美国?因为美国是它行动导向,有的人做错事,有的人做正确的事,有的人打胜仗,有的人打败仗,是敢说敢做的,所以美国经过了多次考试,中国连考试还没参加过。中国要走出去,跟越南和其他南海国家有小冲突没问题,邓小平先生早就说过,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但是为什么他们不理中国?因为中国自己不开发,别人开发,他们觉得中国不行了。现在中国也要去开发,他们就说中国威胁,如果中国早30年去开发,什么危险都没有了。所以中国要去做,如果你去行动,他们就会跟你坐到谈判桌前,作为大国能够实现让别人来谈判的目标就算成功。

我希望中国共产党不要成为一个话语的空喊者,而是成为行动者。现在说得太多了,做的太少了,口号非常漂亮,实际上找不到这个东西,所以要实事求是,要携带者资本、国家战略和政治走出去。现在中国搞得不好,既给了人家钱,人家还不高兴。资本就是资本,跟美国日本的资本没区别。中国人要自信,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都加入中国组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有句话说得有道理,你跟什么过不去也不要跟钱过不去。

中国要成立走出去的中央领导小组

中国有信心就可以走出去的,没自信钱就用不好。我就听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抱怨,如果是日本韩国有钱,他们尽量不要中国的钱,因为日本人、韩国人有礼貌,不像中国,比如云南一个市长去了也要国家总理总统接待,人家就觉得中国不自信,合作很麻烦。

中国要成立一个走出去的领导小组,因为中国的外交角色太多,国防部、外交部、商务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各种机构之间谁也不欠谁,稀里糊涂走出去了。所以“丝绸之路”在国内必须有一个领导架构,美国后面还弄一个国际发展署。

中国资本一方面要摊到海外市场,另外还要考虑能不能赚钱、获利。现在有些国企老总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把赚的钱放到自己的公司,亏损放到国有企业。针对这种情况,要建立像美国、欧洲那样的企业税收制度。

中国智库有“库”无“智”,需要知识先行

所以“一带一路”战略非常复杂,远远超过了***说的“五通”,但国内研究还没有超过***的“五通”,大家都在论证“五通”有多么高明,所以我说中国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足。现在国内没有多少人学习小语种了,这样能对东南亚了解吗?根本不了解,光靠外交官是不行的。好多外交官都是屁股指挥脑袋的,尤其是中国的外交官,我很不喜欢,整天躲在大使馆里,总也不出去。

美 国不一样,尽管政府没有那么多智库,但是很多大学和企业都在研究小国家,我在新加坡的时候,美国的企业整天找我们了解情况。中国的民营企业在非洲投资那么 多,但他们一辈子能去两三次非洲就不错了。而美国在非洲的学生,至少一年三个月在外面跑。所以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建立智库?因为中国的知识远远赶不上 中国客观需要。我们常说中国发展太快了,制度建设跟不上,那是因为知识水平跟不上。中国需要知识先行。

中国人一直说“知行合一”,知识最重要。尽管现在中国已经有两千五百多个智库了,但我说这都是有库没智。投钱建智库容易,但提高“智”很难。所以要用“智”来引导库,现在库太多了,没有必要。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 篇2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重要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就始终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召开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作了许多战略部署,为了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在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1、加强并继续完善我们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对我们国家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为我国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及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党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应该依据宪法和法律规范做事,要牢记法律准绳是不可逾越不可触碰的,以身作则,遵守法律,并且带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不能将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第二、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我们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第三、依法保证“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国梦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万千海内外同胞最热切盼望实现的,依法推进“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保证,只有在此基础上,祖国统一才会很快到来,台湾问题也会尽快解决。对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港澳来说,依法实行“一国两制”是保证港澳健康发展的基本政策,也有利于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并促进两岸在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2、继续发展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并改进宪法的实施

第一、完善和健全宪法顺利的实施和监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代表着人民和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经过科学民主的程序得以形成的。因此,全国各族人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武装力量等等都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并完善监督制度。第二、完善立法体制。正因为宪法的特殊地位,所以在其修改的程序上,应该更加完善。我国规定,要想修改宪法,必须通过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建议,并按照宪法的规定进行修宪。而其他部门法律修改较之宽松些,但也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后方可进行修改。第三、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法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立法过程中要加强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组织并协调好人大的立法工作,健全人大在立法过程中的审议、协调、论证、起草等机制。在立法过程中,要征求人大代表的意见,并且增加出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第四;增强重点领域立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的各种合法权利的都应该受到保护,所以在这方面力的立法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对保护公民的权利是非常有必要的。

3、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第一、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政府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在其履行各自职能的同时需要遵守法律规范,要明确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滥用职权,勇于担当,各级政府才会受人民爱戴。第二、健全和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健全决策机制,把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化,让公众进行参与、各种专家进行讨论、评估是一个重大决策得以确定的重要过程。第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同层级的政府拥有不同的事权和职能,要根据简化层次、提高效率的原则对执法力量进行合理配置。第四、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监督在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应做到:到的内部监督、人大的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的监督等等。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最终使人民群众达到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总结得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提高的,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和完善。我们在这里将市场经济的优势并不是说它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始终是积极有效的。因为市场经济讲究自由、平等、诚信,任其自己发展可能会出现资源的浪费,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这就需要法律的规范、制约、引导和保障。法律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润滑剂,法律运用的好,市场经济就会为我们所用,运用不当就可能会出现像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经济危机那样的危害。因此在这里看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为我们所用,有利于市场经济积极健康有序发展的,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持续、协调、高速发展的。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繁荣昌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之处

保证国家繁荣昌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中国梦的内容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所在。历史告诉我们,法治健全国家就会繁荣昌盛,法治松散国家则会衰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繁荣昌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最靠得住的,也是最根本的。依法治国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最高意愿,也代表着党的主张和国家的意志。它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规范化,具有对所有人和事的普遍约束力,也是符合客观规律和现实实际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依法治国是不可取代的,它是保证国家繁荣昌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对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才能保证国家的重大决策能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才能保证台独分子、疆独分子分裂国家的行为受到严惩,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统一;也能够解决好人民内部的矛盾和纠纷,从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并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秀莲.浅谈依法治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解析 篇3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核心要义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首先,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提供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保证法治国家的建设最大程度地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能够形成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核心的、坚强的领导力量。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提供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法治体系是依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为保证。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若干方面构成,其中法治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理论指导,需要对“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么样建设法治国家”,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判断,所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指导。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第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只有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才能实现良法善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基本制度依循。第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的核心问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得不到实施,形同虚设。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对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至为关键。第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离不开对法律实施的强力监督。只有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才能防止腐败,纠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之风,才能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之风,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之风,社会主义法治才会有权威性,才会有生命力。第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是宪法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只有保障体系科学、机制健全、资源充分,才能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宪法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提供基础。第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既是适应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加强党内法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与保障。

三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工作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将“一个共同推进”和“一个一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是法治工作的布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使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它的执政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它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是法治状态下政府行为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方式,它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成效的相关性,必须彼此协调、共同推进、形成合力。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法治国家公权力,要在法律轨道上运行,并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法治政府是重点,法治国家主要是法治政府来管理社会,能否建成法治政府,决定着法治国家建成的成败。法治社会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依法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办事,依法进行社会治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法治建设的三大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

高一依法行政课件2018 篇4

知识目标:识记依法行政的含义、重要意义;知道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从对人民负责的角度,理解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监督政府权力行使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自身角度积极行使批评、监督、建议等权利,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促进政府民主决策。

教学重、难点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各种文化图片,情景讨论法、课堂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教材分析

本框题内容是《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担负起组织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等职能,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本框与上一课《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有密切的逻辑联系。政府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如何行使公共权力,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承接了上一课的内容。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如何保障依法行政,这就引起下一框的内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因此,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当今社会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案件凶手。案发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2015年1月23日,呼格吉勒图父母向内蒙古检察院递交对办案人员控告举报书。

冤案为何发生,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审慎用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

真正地为民所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教学环节二:基础梳理,新知自学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看书,完成学案基础梳理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3、政府如何提高刑法行政水平?

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教学环节三:点击生活,提出问题

【观看视频】成都:城管商贩上演全武行;武汉:城管举牌执法引热议

城管,一直是一个处在社会矛盾风口浪尖上的角色。一方面,城管在城市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市容市貌离不开他们的维护,井然的城市秩序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但另一方面城管执法过程中引发了严重的对峙与冲突,成为影响政府形象,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教师评析视频】都是城管执法,政府都在行使权力,这两个地方的城管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做法,你认为哪一种可取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发言,各抒己见(略)

【教师引导】适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加以引导。并通过课件展示加以总结:不可取——做法不好——严重危害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政府的公信力、权威、形象就大打折扣, 损害了社会稳定,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可取——做法好——积极意义

(维护人民的利益,政府公信力、权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成都城管的执法行为:不是依法行政

武汉城管的执法行为:是在依法行政

【归纳总结】我们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正是我们这节课首先要探究的问题:依法行政的内涵及意义。

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

1、依法行政的含义

2、依法行政的意义(课件展示)

教学环节四:合作探索、突破重难点

【过渡】城管和商贩,一方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社会的执法者;一方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哪些,怎样来破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呢?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有责任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每一种职业都有它的烦恼和困惑,而正是这些烦恼和困惑的存在,才使矛盾产生。而正是矛盾的存在,才为我们解决问题指出了方向。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方站在城管的立场上,一方站在小商贩的立场上。注意:一定要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说出自己的困惑和烦恼。然后交流,让我们在活动中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

【学生对话、交流】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加以点评、引导

【展示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对话,把要点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锋,我们看到了,城管和商贩确实各有各的难处,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商贩是处在弱势的位置上,城管是处在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上。正因为如此,当城管和商贩发生矛盾时,人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将矛头对准处在强势位置上的城管。人们很少看到城管自身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舆论压力。

【过渡】那么城管的执法工作如何能得到商贩的理解、社会的理解、其他部门的理解呢?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做到依法行政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略)

【教师总结发言、展示对策】

柔性执法新方式:理性执法、知性执法、人性执法。

就是要求我们的政府真正做到合法合理行政,还有刚才我们在交流时有同学提出的程序问题,对一个政府来说,要想提高办事效率,它的程序必须要正当。并且,我们的政府要说到做到,这就是诚信问题;政府有这个权力,但政府应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板书)

一是合法行政;二是程序正当;三是权责统一

【升华总结】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保证的是人的生存,民生永远是第一位。新的执法方式的出现,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化干戈为玉帛,成为真正的朋友。脱下工作服的城管其实就是一个平凡的老百姓。

【过渡】有一句俗语:说着容易做着难。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我们肯定还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要不断地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依

法行政水平,要做到什么呢?

【学生总结】加强立法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招大学生进入执法队伍)等

【教师总结补充】政府权力的行使不仅包括执行环节上要依法行政,还应该在决策和监督环节上来做到依法行政,决策是整个权力行使的首要环节,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

【课件展示】五指山市三月三广场改造工程,感受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学生活动】一生读材料,其他学生谈谈对政府做法的看法

【教师总结】五指山市政府的以上做法,充分说明了市政府正在审慎行使权力。不断完善决策,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就要充分地尊重民意,要真正地有利于五指山的长远发展、科学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第三个内容:

3、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政府应审慎行政权力

二是坚持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应反应民意、集中民智;决策内容、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

【观看视频】李回答记者提问

【总结性升华】李答记者提问说:“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这不仅是规范的法律话语,也是政府首脑关于人民、法律、政府三者关系认知的新高度。北大法律系出身的总理,法治情结犹在,法律功底犹在,我们坚信他会在施政中牢牢铭记法治精神。“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以下内容,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内容?最后,我们知道了,作为政府应该: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板书设计

二、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一)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感想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求我国的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并且严格实施法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真正使政府工作人员以法律为行动依据,从而有效开展工作。

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就要培养法治思维理念、提升法治思维水平,通过考核依法履职水平,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法治角度出发,时刻考虑法律依据和法定程序,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要培养法治思维理念。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学习法律法规。除了熟练掌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要加强对宪法、行政法等知识的学习,弄明白领导干部该怎么用权,什么事合法、什么事不合法,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要掌握基本法律原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都是指导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正确理解、使用这些原理,有助于培养法治思维理念并提高领导干部法律运用水平。

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首先在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学法的长效机制。在学习形式上,要通过党委常委会、政府领导班子会议、政府工作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在学习内容上,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又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方面的学习培养。

要考核依法履职水平。要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要通过鼓励、奖励、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重视提拔使用法治思维意识强、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要按照有权就有责、滥权应担责、侵权要赔偿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那些不依法办事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

对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正如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一样,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美好生活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都需要共享法治的成果。领导干部应在内心里培养起对法律的情感,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崇法律,自觉地形成和运用法治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应对人民群众各种诉求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时,既要注意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更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确保解决办法和处理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自觉争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绷紧敬畏法度之弦,带头争当尊法的模范。知敬畏,方能存戒惧守底线。党员干部要把法治精神根植于心,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自觉行动,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要深刻认识到,捍卫法治的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践踏法治精神,就是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是党纪国法不容许的,是人民决不答应的。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贡献多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和特权可言。因此,党员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精神的基础上,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扎实践行法治精神,带头争当学法的模范。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只有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不断用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武装头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系统学习新时代法治理论,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精神,在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准确把握为官做事尺度,才能进一步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怎么样用权等问题,做到法律红线不触碰、法律底线不逾越,以法治精神干事创业、服务群众。

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带头争当守法的模范。党员干部要把守法当作立身做人的头等大事来抓,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依法办事,遵纪守法。要以法治思维去应对风险,以法治精神去迎接挑战,用法律武器去化解矛盾。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在法治的框架内履职尽责,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确保手中权力始终不越位、不错位、不出轨。要带头弘扬法治精神,旗帜鲜明捍卫宪法法律,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尊严,勇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带头争当守法的模范。

致力全面依法治国,带头争当用法的模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觉行动。要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的监督,不断检点自己,时刻修偏正向,始终保持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坚定定力。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篇三】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文章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习近平总书记从目前我国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出发,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的工作部署和改革举措作了深刻阐述。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针对立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是要提高立法质量,而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立法体制,优化立法职权配置,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要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做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不允许随意突破法律红线;

同时,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不能成为改革的“绊马索”。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就不会相信法律,从而也不会相信党和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司法腐败,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体制机制。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另一方面,必须以实际行动树立法律权威,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法能维权。

【篇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法治轨道上坚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要是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要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

要研究谋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立良法,更要谋善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必将筑牢长治久安之基,增进亿万人民福祉。

【篇五】

近日,《求是》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也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从而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随着时代在进步,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们要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而能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努力提升执法司法的质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论文 篇6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提出,为我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在良好的社会及法律环境下展开,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方面需要法律作为坚强的后盾,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又会促进法律的发展,促使行政执法能力的转变。

( 一)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当今时代,依法治国已然成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也是衡量现代化国家政治文明的尺度。因此,我国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使人民群众能够信仰法律的权威,才能保证我国的建设事业顺利展开。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核心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科学化的、程序化的、规范化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是保障,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最终把各方面的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

( 二)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依法治国是国家各领域事业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现代化包括了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现代化包括了行政现代化、司法现代化,以及预算和决策的现代化等领域的问题。但是它的实现需要有力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引导其在正常的法律范围取得预期的成效,进而促进法律的发展。究其实质,就是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来防止公权力的错位及滥用,保证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及公共管理事务,保证人民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表达,满足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

二、新时期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我国在法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公权力滥用现象逐渐消失,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政治环境变得更好。但是,应看到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和指引具有滞后性导致立法不健全不完善

法治的前提就是各项法律的制定及出台,而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直接影响着法律的适用、执行,进而影响法治的整个进程。改革以来,依法治国理念虽然被广为传播,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存在比较模糊的认知,并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进而被忽略。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建立依法治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使得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主要表现于: 第一,对于一些现存的社会关系或社会问题没有相关的或合适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干预,存在法律盲区的现象; 第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与现实的情况存在差距,相互之间不适用,不能满足现实的情况,一些法律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或在应用中存在两难的境遇。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主要举措

构建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首要的任务就是依法治国,而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必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新的任务。不仅需把依法治国作为基础,而且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其顺利进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 一)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过程中,应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性的法规,确保法律正常实施。第二,完善社会公约、行政规章等为代表的社会规范体系,保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第三,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及时效性,加强法律的预测功能,使之能够提前预判,减少社会矛盾,增强法律的权威性。

全面依法治国课件 篇7

一、坚持党的领导,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之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所应当带有其最本质的特色—党的领导。

从历史进程来看, 中国革命胜利、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历史和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 无一不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旦放弃领导权, 革命或建设道路就会出现曲折。由于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不得不以国民党的反革命叛变收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无一不在向我们昭示着坚持党岿然不动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从党自身来看, 宗旨方面, 党是人民利益的坚决捍卫者;指导思想方面, 党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力量方面, 党代表工农联盟这一最革命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党的领导必然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特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不是提出来用以供众人顶礼膜拜的理论, 而是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去实践的行动指南。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 。坚持党的领导, 党内来说, 党员要遵守党内法规法纪, 不断加强自身法治建设与修养, 发挥先进性;党外来说, 党要带领各机关、部门遵循法律, 依法办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二、人民主体性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主体是人民, 目的是人民, 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主体是人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 马克思如是说。历史就是人的活动, 实践主体是人本身, 而非任何其它的东西。人民群众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毫无疑问应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从我国宪法规定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利益是一切法规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决定》来看,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依靠人民的社会实践才能得以实现, 否则一切都只能是“思维领域的挣扎与幻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目的是为了人民。一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5) 。人是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 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彰显强大的创造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一部分, 只有朝着社会历史的共同目标前进, 才能在整体的裹挟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 否则必然会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所抛弃。

三、法律至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依法治国, 顾名思义, 就是要按照法律规范来管理国家, 崇尚法律权威。一方面, 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另一方面, 法律是人们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 是对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法律至上既符合客观规律, 又体现人民主观意志, 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是遵循法律至上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事物。

法律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社会化大市场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之间有序、公平竞争, 需要统一的法律来协调;二是民主政治的需求。民主政治的运作有统一认可的规则才能有序进行;三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无论是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还是公民与公民之间, 其基本利益和权力配置都需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而“调节器”正是法律;四是民主法制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新中国以来的巨大成就, 健康有序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功不可没, 法律权威不断加强,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序的环境。由于没有确立法律至上的最高准则, 党内曾一度出现个人崇拜和独断专权现象, 十年“文化大革命”悲剧由此而来。想要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就要实现真正的民主, 依法治国, 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把法律至上变为人民内心的信仰。

四、始终坚持道德建设,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不同于西方法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我国在法律至上之外始终坚持道德建设。西方社会由原子式个人组成, 法治讲求纯粹的理性;而中国社会则是由血缘关系、家庭关系为纽带的小集体组成, 法治之外更讲求道德的教化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几千年前, 孟子就看到了法律“力所不及”的地方, 呼吁道德与法律的相互配合与支撑。这一道理,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同样适用。

一方面, 从制度本身来说, 依法治国有其内在弊病。法律的局限性往往导致法律真空出现。如“范跑跑事件”、“小悦悦事件”、“多起摔倒不扶事件”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都是法律“力所不能及”的领域, 这些领域必须也只能由人们内心道德自律来约束。另一方面, 从社会现实来说,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 社会成本不断增加, 依法治国需要相当的社会成本作为支撑。现实生活中, 不论是当事人还是法庭、律师、公安, 都会因难以承受过大的成本而放弃某些案件。

理论和现实无一不在拷问我们, 依法治国真的是“完整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完美制度吗?显然, 答案是否定的。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法律作为外在的强制手段, 只有通过内因———道德, 才能真正的起作用。道德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内在动力与必然支撑。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品质

理论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变为物质力量, 否则就只能在精神世界里“游荡”。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内含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理论品质。

一方面,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中国传统法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把党的依法治国理论推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 总目标由建设法治中国丰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一方面,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科学把握和现实规划。不仅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原则之一, 倡导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而且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给出具体化建议。如完善立法体制方面, 建议引入第三方协商评估, 建议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草案的新方法;建设法治政府方面,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 其要求的细化程度俨然是一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施方案。

六、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的辩证统一,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法论要求

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这一方法论应用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可以阐释为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 《决定》以六大任务、五大体系、四大环节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看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时, 又对每一任务进行了全面安排, 行政权力监督方面, 加强党内、人大、民主、等全方位监督, 审计制度方面,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6) , 政务公开方面, 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大公开, 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是对“两点论”即“全面论”的完美演绎。

另一方面, 明确指出立法环节, 完善宪法是关键, 执法环节,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是关键, 司法环节, 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活动, 守法环节,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关键, 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 又对每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规划。违法惩处方面, 重点加强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处罚, 推进法治化治理方面, 工作重点在基层, 犀利地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是对“重点论”深刻理解贯彻。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的辩证统一,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法论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中国化的典范。

深刻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的基本特色, 对于全面理解和践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这样一个即坚持党的领导又充分保证人民主体性, 既坚持法律至上又坚持道德建设,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 必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广大人民群众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康庄大道, 实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主体性是价值追求, 坚持法律至上是内在要求, 坚持道德建设是必要支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理论品质, 全面推进和重点发展的辩证统一是方法论要求。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特色,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基本特色

参考文献

[1][2][4][6][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4-10-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第118-11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9页.

[8]贾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J].前沿, 2015 (01) .

[9]石云霞.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2)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个维度 篇8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均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者构成依法治国方略向纵深推进的四大支柱,相互依存,共同支撑法治的大厦。它们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维,缺一不可。

关键词: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50-02

十八大报告有一段文字专门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转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无论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都在于牢牢抓住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这四个环节。

一、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法治为良法之治,良法来自于科学立法。科学立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良好规范。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传达了两个信息: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到2010年底,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立法的数量堪与法治发达国家媲美,但是立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是“完善”这一法律体系,具体要做到“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这体现了立法内容的科学性和立法方式的科学性。

立法内容的科学性是科学立法的首要问题。立法者首先要确定对哪些内容立法,选择失当不仅实现不了立法目的,还可能造成对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损害。立法方式的科学性是科学立法的关键问题,它可以确保法律体现国家意志。人民有序参与立法,允许公民参与立法过程,法律上称为“公民立法”。《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与部门立法、专家立法等方式不同,公民参与立法可以有效解决立法中的利益垄断问题,遏制一些权力部门利益的立法性扩张,从而在立法中实现部门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利益。

二、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严格执法是对政府提出的要求。政府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对于行政执法而言缺一不可。“严格”、“规范”是行政合法性的具体体现。根据行政法的原理,行政权力的行使首先要遵守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行政执法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行政执法中最重要的一项原则。行政执法的合法性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执法权,对于违法行使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正”和“文明”是行政合理性的体现。根据行政法的原理,行政执法还要遵守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合理行政是对合法行政的有益补充。因为,法律的阳光无法照进行政的每一个角落,法律留下的空白需要人的智慧来弥补。这恰恰是合理行政可以达成的。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不仅仅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他们还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行政权性质和地位认识的深化,对行政权从管理行政到服务行政的转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1]。当“管理”逐渐被“服务”所代替,双方的关系必定会走向和谐,行政的效率也必定会提高,社会将变得更有秩序。这是民众对于执法者的期待,也是权力对权利放低身段的表现,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三、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

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十六大明确提出“将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十七大则明确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提法,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八大报告延续了这一重大决策。鉴于司法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特殊关系,有学者甚至提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这足以说明司法体制改革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

公正的司法首先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司法之所以被认为是实现法治的关键,是因为法的实施是法律的生命,是公民权利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法治社会实现的关键。公正的司法,可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美国著名学者博登海默指出,法律体系建立的全部意义不仅仅在于制定和颁布良好的科学的法律,还在于被切实执行[3]。所以,法治的基本含义在于良好的法律获得普遍遵守。司法是确保法律获得普遍遵守的最后防线。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矛盾以法律纠纷的形式反映出来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司法承担了调处法律纠纷的职责,被称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如此,公正被视为司法的灵魂。现实中,当一个刑事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社会舆论甚嚣尘上、左右司法的事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司法机关无法独立断案,有掉进社会舆论的深渊之势,这势必影响司法的公正。无独立即无公正,无公正即无矛盾的化解。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要求正是围绕着增强司法的公正性这一至关重要的目标。其实,司法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其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从2004年开始,中国启动了统一规划部署和组织实施的大规模司法改革,从2008年开始,中国启动了新一轮司法改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10月9日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书中历数改革的成果,同时也对未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让恺撒的归恺撒,让上帝的归上帝”,检察、审判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职权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

其次,公正的司法可以产生对道德的积极效应。司法对道德既可能产生积极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效应。唯有公正的司法才能对道德产生积极效应,即司法的结果指引公众乐于作出利他行为。司法者只有确保裁判公正才能激励公民不仅遵守法律规范还能遵守道德规范。公正的司法必定通过公正的司法者得以实现。司法者的品格决定了司法的品格。公正是司法者最高的品格,与之相伴的还有对人类自身的悲悯之心。“道德为法律的实施规定了界限。即使是实在法,也不能漠视道德。……不仅如此,任何一件由法官自由裁决的案件,实质上都是在该法官的道德标准影响下处理的”[4]。因此,司法人员必须有“依靠法律承担起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道德规范的责任”[5]的强烈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公正司法对道德的积极效应,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

全民守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民守法是政府和民众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的前提。全民守法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这意味着法治得到了实现。全民由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公民构成。政府官员(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着国家权力,法律对他们的守法要求更为严格。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遵守法律,还要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

官员治理国家和社会,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关键。十八大报告将守法的重点放在“领导干部”身上颇有深意。报告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是一个新提法。这表明,党对于法治有了更深的认识,给予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认可法治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根据美国法社会学家庞德的理论,法律、道德和宗教是三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其中,法律是首要的社会控制手段。强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的能力,顺应了法治建设的要求,表明法治进程正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法治,一个几代中国人追寻的梦想,正慢慢成为现实。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此处的规则是指国家立法机关经过严格程序制定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拥有法治思维的人更倾向于遵守规则,不带头破坏规则。十七大以来,一批“问题高官”纷纷落马,其根本原因就是忘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宣示,忘记了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将权力当做谋求私利的工具,让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结果必然遭到法律的惩处和人民的唾弃。

一个不具有法治思维的干部必定无法推动法治建设。改革、发展、矛盾、稳定是领导干部绕不开的执政难题。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矛盾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的稳定,密钥就是法治。因此,提倡用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能力对国家兴旺发达至关重要,对提高民生福祉至关重要。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如今十五个年头过去,法治从一个遥远的理想逐渐走进现实。科学立法是把人民群众的意愿通过宪法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严格执法是政府依照法律治理社会,公正司法是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全民守法则是法治得到实现后的美好图景。它们共同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维,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解永照,秦强.行政执法文明论[J].山东社会科学,2011,(3):156-158.

[2]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1-109.

[3][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M].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20.

[4][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M].邓正来,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521.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日积月累及拓展下一篇:关于初中生月考评的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