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教案

2024-09-12

放飞心灵教案(共8篇)

放飞心灵教案 篇1

———克服非理性信念

各位领导及同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这期《放飞心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是——培养积极的情绪。

(3)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骆驼在沙漠中跋涉着,正午的太阳晒得它又饥又渴、焦躁不安。这时候沙子里一只玻璃瓶把它的脚掌顶了一下,疲惫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一脚踢了出去,玻璃瓶碎了,但它的脚上却留下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沙粒。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鹰,它们叫着,在骆驼上方的天空中盘旋着。骆驼心里一惊,不顾伤势,狂奔起来,沙漠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痕。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的狼,疲惫的、惊恐的骆驼像只无头苍蝇,东奔西突。仓皇中跑到一处食人蚁的洞穴附近,鲜血的腥味引得食人蚁倾巢而出,像一块黑色的毯子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不一会可怜的骆驼变成了一堆白骨。临死前,这个骆驼追悔莫及地叹道:“我为什么跟一只小小的玻璃瓶生气呢?”

是的!为什么要跟一只小小的玻璃瓶生气呢?其实,从这则寓言我们不难看出最终害死骆驼的原因是什么? 情绪有时就像一头脱缰的野马,会使人的行为失控,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人人有,但未必人人了解。在生活中,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必然要遭遇得失、进退、成败、顺逆、荣辱、美丑等各种情况;因而有时感到高兴和喜悦,有时感到气愤和憎恨,有时感到悲伤和忧虑,有时感到爱慕和钦佩等。这里的喜、怒、哀、乐、忧、愤、憎等都是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那么情绪究境是什么?如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呢?就让我们共同来揭开情绪神秘的面纱!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情绪的概念。(4)

问世间情为何物

——情绪的概念

情绪就是人心理活动过程中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是个体传递信息和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

(5)

二、“心窗”中飘出的云彩——情绪是怎样产生的?

(彩虹和乌云)

是什么原因使让我们产生了情绪?情绪究竞如何产生的呢?生理上的影响与信念上的作用

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我们的信念、思考问题的方式。

(6)

下面这个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在一个下雨天,张某搭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的人很多,突然他感觉有个人的雨伞碰到了自己的脚踝,他 本想转头对那个不知轻重的人还以颜色,叫他收敛一下。但是车子实在太挤了,他根本无法转身。当车子摇晃时,那雨伞尖就刺得更重,他心中的怒火逐渐升高,好不容易到了一个车站,下去了一些乘客。张某终于有了回转的余地,愤怒地以皮鞋顶开那个刺人的雨伞尖,然后转身以最严厉的表情怒视那位不知轻重的乘客。结果他发现对方竟是个盲人,刺到他脚踝的并非他所想象的雨伞尖,而是她的拐杖。张某心中原来难以遏抑的怒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脚踝似乎也不再那么疼痛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人的情感反应,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其实并非针对周围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针对你心中的某种想法。表面上看来,这位乘客的愤怒似乎是针对刺痛他脚踝的“那个人”和“那件事”,但其实是来自“这个人是那么的鲁莽和无礼”的想法;当他发现对方是盲人的时候他的“想法”改变了,怒火就消失了,连痛感也减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认知、信念、思维方式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何不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呢?也许你的心情会变得晴朗起来。

上述的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总会在生活中遇到小小的不愉快;不仅这样,还有暗礁、险滩、困惑;总之,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当不幸或苦恼之事来临时,有人表现出悲观思想,这是人的性情趋向,也属人之常情;但我们必须用意志去控制悲观情绪,使其停留在合理的程度。因为,人总要活下去,而且还要追求快乐和幸福。有一个比喻说的好,如果我们 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则是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生活则是喜剧。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乐观、自信和微笑,并且做事尽己所能地把它做好。席勒曾言,“板起面孔叫卖乐园,就是在地狱深处也不会找到买主”。塞翁失马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吧,一个人只有乐观面对生活,他的人生才会有拥有美丽的风景!

(7)

渴的时候感到水是甜的,不渴的时候就感到水没滋味,实 际上水是没有任何味道的。——阿卜杜拉〃侯赛因

你的情绪稳定吗?

(8)

怎样才能有一个积极的情绪呢,首先要做的就是 卸下心灵的包袱

----克服非理性信念

在我们的生中也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两名医院职工一起在下楼梯,迎面碰到院领导,他们主动打招呼,但对方没有理会,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院领导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我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问题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背上思想包袱,忧 心忡忡,以致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事情,影响日常的生活。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可思考一下。

其实,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上述的事例中那两个学员的信念是不同的,前者,美国的心理学家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非理性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非理性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ABC理论

(9)

埃利斯认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产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是由诱发性事件A直接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更直接的原因

再如,丁某,在女朋友提出分手(A)后,情绪变得消沉抑郁(C)。虽然分手本身给他带来痛苦,在他看来,女朋友离开自己,是由于自己家庭条件差,自己工作也不好,连自己多年的女朋友都瞧不起自己,自己注定是个在他人前抬不起头的失败者,自已太没有用了,这世界太无情 了,自己的一生就要完蛋了,因此才会变得消沉抑郁。这种负性情绪的根源就是来源于他完全自我否定的态度(B)。

但是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们也许不会有过于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因为他们对这类事情有另外不同的看法,如“女朋友离开自己 并不能说明是自己始终是个失败者,如来是失败,那也只是这一次,它不表明我以后会怎样,我以会努,我会证明给别人看,只要我去努力,所有有贫穷都是暂时的,这些都是合理的信念。

其实我们学习ABC理论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会换一种角度思考思考问题,就是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不开心事情后,怎样去克服不合理的想法,进而去获得一个合理的信念,更重要是作为我们护理人员你的情绪直接会影响到他人,当然包括我们的护理对象----病人。那么怎样去培养我们积极的情绪呢?其方法是需要我们与不合理信念去驳斥,从而产生新的合理的信念,以避免情绪和行为上的不适。那么ABC理论就要扩展成了一个A B C D E F的过程。

(10)

再拿上述丁某举例说明:

事件A: 由于自己经济条件差,女朋友离开自己:

信念B: 我们曾经山盟海誓过,我那么爱她,她应该也必须爱我,为什么不爱我呢?这是一种背叛。(不合理的)

情绪C: 很痛苦,自己注定是个在他人前抬不起头,自已太没有用了,这世界太无情了,自己的一生就要完蛋了,从而情绪上消沉、抑郁。(消极的)

驳斥D:

1、我有什么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吗?难道仅仅因为山盟海誓过?难道仅仅因为我还爱她?

2、我现在爱她,是自愿的,她并没有强迫我这样做,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呢?这对她公平吗?我也不会贫穷一辈子的!

3、她目前之所以这样选择,一定有她的理由,我并不能控她的想法。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她必须一定要爱我呢?

4、如果我爱过谁,就要她一定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真是不太合理啦。

新的信念E:

1、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2、虽然互相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缘分了。

3、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的想法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

新的情绪体验F: 心里还是有点不开心,但情绪相对稳定,不再十分的烦恼和痛苦

通过与不合理信念(B)的辨驳过程(D),我们又有了新的信念(E),虽然诱发事件(A)依然没变,但我们原有情绪(C)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新的情绪体验(F)的跨越式变化。

沙士比亚有这样一句话:“世事无好坏,思想使之然。”中国也有古语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同样也是在说明这样的一个道理。当你坚 持了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候,就会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不适当的行为产生。

那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快乐、乐观、积极的活着呢,那我们在与不合理信念斗争的下,去培养用合理信念的同时,还必须要跨越三种绝对的“必须”情绪藩篱和走出五种荒诞联结的情绪牢笼,也就是ABC理论中所指的不合理信念。

现在就一起看看最常见的三种非理性信念:(11)

(1)我必须......(2)你(或她)必须......(3)我生活的世界和周围环境必须......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这些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觉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起看看,不合理信念是如何让李某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的。

张某,35岁,汽车推销员。他认为:“在汽车的交易中我必须永远是最棒的推销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将不能忍受。如果我处于二三流的水平,这样别人就不会尊敬我,我将无法容忍自己。”张某每天就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工作。当他开始工作时,内心就充满忧虑,好走极端,极易被激怒。即使下班后,也带着同样的情绪,在家里他脾气暴躁,妻子和孩子也开始疏远他。张某要求自己必须是一个最棒的汽推销员,这种观念直接指向他自己,他的观念属于非理性信念中的第一个“必须”,即‘我必须......”

如果换一个角度,张某把固执的要求强加在老板身上,要求老板提供更好的办公室或者做更多的广告他才能成功,那么他将被紧紧拴在第二 个‘你必须......’上.第二个必须显然容易产生对他人抱怨和恼怒的情绪。

再换一个角度,如果张某固执地认为,业绩好坏市场环境是决定因素,我的业绩不好,就是现实市场环境绝对影响的,如果想卖车比较容易,就必须得改变现实的环境.那么他将坚持第三个“‘必须”,即“我生活的世界和周围的环境必须„„”

我们都可能有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把希望、喜好等逐步地升级,成为“必须”、“绝对应该”和“要求”,并且把他们强加给自己人、他人和外部世界。当他人和周围世界不遵从其偏执的要求时,我们就会受得异常的烦恼和痛苦。责备或固执地把不合理的要求强加于别人、周围世界及我们自身,这是大部分负性情绪产生的主要根源。

但是,如果我们将“必须”、“应该”转化为希望、更喜欢和期待时,也许我们就不会感到痛苦。上面的例子中的张明就是把他的希望推向了一个“绝对必须”的程度,所以感到焦虑、烦躁。但是张某如果这样去想:“我希望做个最棒的汽车促销员,我会为此而不断努力。”那他就不会再感到焦虑和烦躁了。

当“必须”、“应该”以及其他要求不能够实现或满足时,人们又会 倾向于产生荒诞的联结,归纳来有五种(12)*糟糕透顶

“糟糕透顶”是指比100%的糟糕还要糟糕。如“死定了”、“彻底的完蛋了”等。*我不能忍受 “我不能忍受”是人们不愿忍受某种特殊事件时的夸张说法。

*指责和谴责

“指责和谴责”是指试图对自我、他人或生活现状加以惩罚和诋毁。这会使愤怒的情绪更为强烈,其至对他人产生暴力行为。*我真没用

我们常听见有的学员说“我真没用”、“我就是个垃圾”一类的言语

“我真没用”这种说法往往会降低自我接纳、降低自尊和抑郁心情的产生

*总是和从不

“总是和从不”是指使自 我认为不愉快的事或情境总是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从来都不改变。这种看法往往是不切合实际。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三种绝对“必须”和五种荒诞的联结是怎样操纵我们思维的。

再试举一例,某医院护士刘某认为:“我很有工作能力,当我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时,上级一点也不回应,医院必须给提供我所想要的条件,这样我才能不断的进步,这样我才能干好工作,否则,那太糟糕了,我实在无法忍受!’这表明

她坚信第三个主要的“必须”和第一个、第二个荒诞的联结。当他自 言自语第三个“必须”时,即“世界和周围环境必须给我想要的„„” 她实在是自寻烦恼。然而,当她把两个荒诞的联结(如果不给我提供所想要的条件,那就太糟糕了,我实在无法忍受!)也加上时,她的烦恼就更 大了。

如果刘某换个角度考虑,也许就不会感到失落和愤怒了,相反会变 得更容易适应自己的现状:“我希望医院能满足我的要求;但是如果不能实现,那并不可怕和糟糕。虽然有些不如意,但我只要努力工作,有一天医院会注意到我的,那么我的要求也就有可能实现。”

心灵寄语(13)

心灵寄语(13)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没有灾难、没有病残、没有失败,就如同我们驾驭着自己的小船却不能选择海上的天气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忍耐、选择坚强、选择努力。人要想不被困境淹没,关键是能在失去中发现有所得,在不幸中看到有幸,对命运心存敬畏又心存感激。———— 周国平

(14)作业:请列出你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至少十条),思考一下如何将它们转变为合理的信念。

放飞心灵教案 篇2

在教学中, 我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的中心, 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必然要求。如在《小泥人》一课教学中, 我们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图片, 使学生自觉、主动、广泛地了解人类远古时代的文化历史背景。学生收集到了秦代兵马俑, 东汉的说唱俑, 西汉的彩绘陶女舞俑, 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这些陶俑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 生动逼真的神态, 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形态, 不仅表明我国陶艺历史久远和古代制陶水平的高超, 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雄厚博大的民族风格。在课堂内,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在制作前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理解的角色, 或演或画, 利用所学艺术知识, 表现远古时代的用具、面具等古老文化。课堂效果生动活泼, 学习气氛轻松、浓烈。学生通过艺术学习活动, 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淳朴、自然、遥远。完整认识人类文明的变迁历史, 充分享受到自己发现、理解、创造、表现的乐趣。我们通过陶艺欣赏与制作, 形象地接受科学、文化、历史、经济的学习,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长学生的见识。在《海底世界》一课中, 我们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在课前了解海洋生物的有关资料, 在课堂里,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识哪些海洋生物”?学生们群情激昂, 各抒己见, 纷纷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各种海洋生物。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海洋中不管小如拇指还是大如房屋的海洋生物, 它们都由哪几部分组成?你能画一画吗”?接着展示各种造型的海洋生物让学生欣赏分析, 使学生分析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利用艺术作品表达对自然界事物的情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充满激情地创作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陶艺作品。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同时, 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使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 通过技能操作和作品欣赏,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陶艺学习, 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在陶艺教学中, 我们在不同的年级制订并实施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在低年级, 让学生去游戏泥土, 感受泥性。动手捏制作一些随意性的东西, 初步掌握泥板、泥条的若干种制作手法, 鼓励学生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如在《我做的茶具》一课, 我们采用顺口溜的方法:“大茶壶, 尖尖嘴, 看着身边的小茶杯, 弯弯腰, 抬抬腿, 咕噜咕噜, 倒了一杯水”, 学生对课产生了兴趣后再动手去做。在中年级, 让学生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成型方法, 初步掌握泥土粘接与盘条共用的造型。如在《生日蛋糕》一课中, 学生本来对此题目较熟悉, 但必须强调泥板与泥条之间的粘接要牢固, 并注重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 初步了解刻压、压印、粘接等纹理制作方法;《变化的罐子》一课中, 就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技法去尝试、去创作, 效果也很好。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 如欣赏《中国古代陶器欣赏》与《中国现代陶艺作品欣赏》时, 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陶艺作品的历史与发展状况。在高年级, 让学生练习陶艺制作成型方法, 感受陶文化。在综合运用各种技法方面, 尝试制作大体积作品, 如《我造的未来建筑》, 就让学生坐下来、耐心做, 初步掌握坯成型的基础方法, 尝试用各种工具、特殊材料制作纹理, 制作一些空间性、抽象性较强的作品。如《形体的堆积造型》一课中,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新的方法、新的可能性, 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 引入釉料装饰、烧制等知识。欣赏精致的古典陶艺, 感受优秀的现代陶艺, 提高学生的欣赏、感知能力, 为以后的制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在我们近三年时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中, “陶艺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陶艺”在创新实践中, 已显露出其在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的独特功能。

放飞自由的心灵 篇3

第一眼看见小丽,只想到两个字——清纯。她有一张十分学生气的面孔,一双眼睛清澈单纯,很显然是那种心无旁笃、专心学业、乖巧听话的孩子。我们闲聊了几句便进入了正题。然而,在给她补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悟性很高,不仅一点即通,而且思路清晰,反应迅速。

这使我感到十分困惑: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功课应该是优秀的,为什么还需要补习?我没有贸然询问,只是在补习结束时,装作不经意地问了问她的期末成绩。小丽的脸一下子红了,很羞愧的样子。说这次考得很不好,都没脸见人了,还说自己越来越笨了。我说不会吧,便把刚才对她的印象十分肯定地讲了出来。小丽睁大了眼,惊讶地望着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感觉到她似乎有什么心事,只是我们初次见面,她不能十分信任我。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是告诉她我很愿意继续为她补习功课。而且,我没有跟她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但我肯定她还会再来的。

不出所料,一周之后小丽给我打来电话并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很欣赏她的勇气,决定单刀直人。我先给她沏了杯咖啡,很诚恳地对她说:“我很愿意帮助你,但我确定你在学业上不需要补习。” “最近我的成绩糟透了。”她的烦恼是显而易见的。 “你以前成绩很好,是吗?” “是的。” “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我可以把你的智力因素排除在外。” “可我实在找不出其他原因来。” “那我们就不找了。这样吧,你愿意跟我谈谈你以前的学习情况吗?”

于是,在咖啡弥漫的香气中,小丽开始讲她自己的故事。她讲得很流畅、很清晰,显然她在心里已把自己翻来覆去琢磨很久了。她告诉我,她从小就是个好学生,在学习上从没让父母操过心。小学和初中,她常考年级第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她的绘画也不错,在省里获过奖。她以骄人的成绩和勤奋自强的精神成为同学们的榜样,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 她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她是“优秀”的代名词……所以,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时,没有人惊讶,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在小丽的心里,也早已认同了众人的观点,默认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我就应该处处比别人强。我天生就是学习的料。现在升重点高中,将来进名牌大学。一切本该如此,不是吗?

进入重点中学之后,小丽渐渐感觉到学习压力变大了,周围的竞争对手似乎多了起来。她不得已放弃了心爱的绘画,在学习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让自己保持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她又在暗暗地替自己焦急和担心: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女生到了高中就不行了?现在才读高二,我就这样吃力,再读下去该怎么办?尤其是当她看到有些成绩好的同学照常打球、下棋、听音乐时,她更加着急:尽管我现在成绩不错,可别人还有那么大的后劲儿,只要再用功一点就可以超过自己了,而我已是江郎才尽了。这样下去,我还能考上名牌大学吗?万一考不上,别人会怎么看我?

渐渐的,小丽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了,上课老走神,掐自己都没用。作业越做越慢,脑子好像转不过来了,记忆力也在减退,英语单词都记不住了。小丽真的很着急,可是越着急,成绩越上不去。老师、父母自然注意到了她的变化,轮流找她谈话,帮她找原因,安慰她,鼓励她,督促她,批评她,然而都无济于事。最后,老师说她太娇气,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父母则叹息女儿大了,分心了,不像以前那样爱学习了。小丽不能同意老师、父母的说法,可又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解释自己。她觉得老师、父母都不理解她,不能帮助她,她感到很无助,很孤独……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小丽的委屈随着她的眼泪一起流淌,我感觉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现在,她不仅需要倾诉和宣泄,更需要安抚和接纳。我一直在专注地倾听,让她感觉到我对她的话十分重视。终于她抬起了头,问我:“我说的这些,您相信吗?”

“当然相信。老师和父母的看法让你感到委屈了,是吗?”

“是的。我真的很喜欢读书,而且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事情令我分心,我连自己喜欢的绘画都放弃了。”

我看着她,心里充满了对她的同情。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单一,阅历有限,害怕挫折和失败。在他们所遭遇的困难中,学业的挫折恐怕是最严重的。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他们所产生的焦虑绝不亚于老师和父母。只是由于他们年纪小,应付困难的方式显得不太成熟或不太准确。然而,他们却常常因此受到成年人的责备,被武断地认为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如果我们能不带偏见、真诚地去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和感受,那么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我们没有能力保证孩子免受挫折,但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对待挫折。

小丽是个优秀的孩子。父母、老师的期望与她对自己的过高要求,在成为她学习动力的同时,也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心理压力。随着高考的临近,这股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已超过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令她产生了焦虑不安的负重心理和达不到目的的挫败感。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她的这种负面心理,势必会影响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要留给她思考的余地和自我突破的空间。于是,我没有急着向她解释什么,只是告诉她我很高兴得到她的信任,并愿意与她一起做进一步的探讨。然后,我们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

再次见面的时候,小丽提前到了。我理解她想早些改变自己的迫切心情,但事情的关键是如何让她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几天没见你,在想什么?”我笑着问道。

“我想了很多。您说我是不是不够坚强?别的同学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他们却能很快调整过来,为什么我不行?我跟您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脆弱的表现?”

“不,我不认为这是脆弱。既然这是你的真实情感,你就有权力把它表达出来,并且受到尊重,无论这种情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说得平稳而肯定。

她看着我,笑了,显得轻松而愉快。

在小丽的头脑里,早已形成了太多的“准则”——我应该比别人学习好;我应该比别人坚强;我应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如果哪一点没有做到,那肯定是我的不对。然而现在困扰她的、逼迫她的正是这些“准则”。只是她尚未意识到这个关键问题。我们还需要时间。接下来,我们谈了关于学习、成绩等具体问题,也谈到关于心灵、情感等中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我寻找着能帮助她攻克心理堡垒的时机和突破口。

她对我说:“真奇怪,我每次和您谈话之后,心情都特别轻松。”

“是吗?”我不动声色地问她,“这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吗?”

“会呀。我觉得只要心情放松,学习效率就特别高。”

“你确定吗?”

“是的。每次考试之前,我都十分紧张,拼命叫自己集中思想,可是越着急越做不到,反而在轻松的时候,学习效率很高。”

“你找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放松自己。”

“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放松。”

“首先,你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这应当是一个人终生不渝的信念。”

“我想我能做到。”

“很好。你的确很优秀,很出色。你是否也这样看待自己?”

“是的。”

“所以你觉得你应该处处都比别人好?”

“是这样。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这不对,或者说不够准确。”

“为什么?”

我沉吟了一下,说:“今天我给你布置个作业吧。”我取出一张纸,在上面写道:

我有很多方面比别人做得好。例如:1._____2.____3._____,或者更多。但是在有些方面我可以不如别人。例如:1.______2._____3._____。

分手的时候我告诉她,多想一想,不必太着急。

小丽是个很有悟性的孩子。再见面时她不仅完成了她的“作业”,而且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人能做到样样都比别人好,既使伟人也不能,所以我也不能。”

她终于懂得了这一点。我知道这对她是痛苦的,然而又是她必须承受的。她应当建立一个更真实、更合理的自我评价标准,对自己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这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我相信,她一定能跨过这道门槛。

暑假很快结束了。升入高三的小丽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她告诉我,她已不再强迫自己去达到什么目标,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我只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就无愧于我的父母、老师,也无愧于我自己。”

小丽的话令我觉得她成熟了很多。解除了自我的束缚和重压之后,她找回了以往的开朗和自信,学习变得轻松了,成绩也提高了。我知道这期间她肯定有过波动和挣扎,但无论怎样,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他们应该拥有一片更加广阔和纯净的天空,让心灵自由地飞翔。

教育的成就,莫过于此。

(本文获首届“健康杯”征文一等奖)

放飞心灵享受学习 篇4

[放飞心灵享受学习(共2篇)]篇一:放 飞 心 灵

放 飞 心 灵

—“一个感恩的故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作文讲评,使学生学会怎样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使记事的文章写得比较有条理、比较具体。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在很多事情中选取一件事情作为写作文的材料。

4.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要学生记住每一个关爱自己成长的人,从而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白该用怎样的行动回报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园地,让学生倾吐心声,说出想说的话。5.使学生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中看到进步与成功,使他们在讲评、修改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4、5.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放歌曲《感恩的心》。在歌曲中,教师做精巧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是歌曲《感恩的心》,悠扬的歌声

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的确,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我们长大成人的每一个日子里,都离不开父母的哺育、亲人的呵护,老师的教导。看到大家的作文,我感受到同学们心灵深处已经懂得感恩。就让我们的心灵再一次一起放飞。

出示课件:标题:放飞心灵

反思分析:老师不仅应当是教导者,而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应当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受到启示,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以理解者、肯定者的姿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文字背后隐藏的心灵私语,很自然地切入课堂的重点,同时获得学生心灵上的信任。

二、作文欣赏

师:这次作文中,很多同学得了“星”(★),有的同学得了九

颗星。下面我从同学们的作文中随意挑选了几篇,把它们呈现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认真倾听,猜猜得了几颗星。

(由学生朗读两组优秀作文。)

1.课件出示

④爬山虎的故事

师: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成长;感谢老师教会我知识,教育我

怎样做人;感谢同学给了我友谊,给了我快乐。请欣赏。

(学生读自己的作文。)

师:用掌声感谢这几位同学给大家带来的心灵表白。

反思分析:

作文课首先是欣赏课程,使师生在欣赏中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同时,也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感受到在不断超越自我。总之,作文课应使师生的真情实感流淌,心灵的表白。通过星级评价明确学生的优缺点,使批改更有指向性。根据每次作文内容的不同,制订出不同的评价标准。最少一颗星,最多得十颗星。另外修改后,根据修改再加一颗星。有的还会修改两次、三次,希望得到更多的星。以此来激励孩子们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三、“片断欣赏”

作文讲评进入

课件出示作文中出现的好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评。

课件出示作文中所谓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评析,发现好词好句要运用的恰当,避免堆砌。

五、放飞心灵。

1.提炼有关的诗句,进行诵读。

师: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明铸造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崇高气节,让我们从文明瑰宝中采撷精华,铭记亲情,汇报恩情。

播放课件,出示诗句: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只知受惠,不知报恩的人最低贱。

慈母手中线,游于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生齐读诗句。

2.铭记恩情,真诚感谢

师:让我们体味自己的融入了恩情的成长故事。

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讲自己感恩的故事:

生1:我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还养育了我。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父母费心尽了心思。长大后,我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情。

生2:一次,我病了,趴在桌上,一点力气也没有。是老师背我进了医院,她自己掏钱替我付了医药费,最后,老师还亲自送我回家。我要感谢老师对我的关怀。

生3:小红穿了一件漂亮的花衣服,美若天上的仙女。她坐在我面前,让我赏心悦目,感谢她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生4:一天上美术课时,老师布置我们画图画。我没带水彩笔,是小强借我用的,是他让我的画变得更美。我想对他说声谢谢。

„„

师:同学们,感恩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平实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发自内心的感谢吧!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享受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感谢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懂得友情的可贵??

3.学会感恩,激励前进

师:回忆成长的岁月才发现,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帮助。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去证明,铭记恩情,回报恩情。

请学生讲回报恩情的故事:

生1: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上大学是父母的梦想,当年由于条件限制,他们未能如愿。如今父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我一定要为理想而奋斗!

生2:我的父亲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是学校的资助使我能和大家一起坐在宽蔽明亮的教室里,我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对我的恩情。

生3:我从小在外公和外婆的怀抱里长大,想利用假日帮助外公和外婆做家务,为他们分担一些辛苦。他们为了养育我,过早地衰老了。每当我看到他们憔悴的面容,我心痛不已,以后我要做一个孝顺的外孙女,让他们高兴。

生4:我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在我求学的路上,很多老师给了我父母般的关爱,是老师的恩情激励了我当一名人民教师的美好理想。我想唱一首(烛光里的妈妈),献给像妈妈一样关爱我的老师们??

师: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同学们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让我们永记恩情,学会感恩,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六、小组互评,交流欣赏。

师:孩子们,你们每一篇作文都是一个感恩的故事,每看一遍心灵都会受到震撼。下面请小组内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同时结合老师的批改,看看还有哪些不足。提示做到六看: 一看叙事是否具体,是否符合中心需要;

二看段落是否分明,层次是否清楚;

三看句子是否完[放飞心灵享受学习(共2篇)]整、连贯、通顺;

四看词句用的是否准确、搭配的是否得当;

五看字是否写的正确;

下页篇二:放飞心灵 放飞心灵

二(3)班 张金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们的心灵正如那佛语中的菩提树和明镜台,它们本不是存在于这世界的实物,然而,何时、何处我们的心灵染上了一层层的尘埃呢?

放飞我们的心灵,需要拂去那一层一层的尘埃,卸下心灵的重负,让它达到最初37克拉的质量。我们降生于世,心灵本来一尘不染,但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其中加入了太多的杂质:贪婪、虚荣、骄傲、嫉妒??我们心灵的本质也被这一层层的尘埃所遮挡。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为我们的心灵减负,让它能在一片自由的天空飞翔。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应该达到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境界。我们总是不能够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所以才太过执著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总是不能够辨明荣辱的界限,所以才“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总是太过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才不能寻找到那层层尘埃下的37克拉的心灵。卸下心灵的重担,将我们的心灵放飞在一片自由的天空中。

“我要的飞翔,不是借双翅膀,自由是个不能代替的远方。”放飞我们的心灵,需要我们亲自为它编织一双最美的翅膀。这双翅膀由什么编织而成?梦想、希望、亲情、爱情、友情、善良??它们正是构成我们心灵最本质、最美好的物质,我们要将它们编织一双美丽的翅膀,让它带着我们的心灵遨翔于九天之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用他对诗与酒的热爱编织出了心灵的翅膀,他的足迹在壮丽的山河中停留,他忘记了官场上那些黑暗的勾心斗角。“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用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编织出了自己的翅膀,他在美丽的田园中流连,他忘记了那“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官场。叔鲍牙与管仲的友情成了一双美丽的翅膀,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成了一双翅膀,让高山流水成为千古之绝唱。

卸下我们心灵的重担,用爱,梦想与希望为我们的心灵编织一双美丽的翅膀,将我们的心灵放飞在一片自由的天空上。

卸下心灵的重负

范银超

茨威格的作品《象棋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个犯人在监狱中为打发时间,而在脑海中幻想与别人对奕,以此来度过苦闷无聊的日子,结果,在他出狱的时候还下了一手好棋。

这篇故事寓意十足。当自己的内心让外界的物质束缚时,你是否想过追寻心灵的自由?你是否还在被功利、名望、权利所束缚,让自己内心不得安宁?假若是这样,放下心中的重负吧!

放下心灵的重负,让心灵获取自由。屈原不愿自己的内心受到玷污,受到改革无望的煎熬,毅然投身汩罗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才获得“采菊东篱下,犹然见南山”的心灵安慰;李白报国无门时,写出了“我本楚狂人,出门笑孔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诗句。

放下心灵的重负,让心灵获取自由。季羡林,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早年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他被下放到乡下去改造每天干着繁重的农活,这样的残酷的现实并未让他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争分夺秒地研究外国著作。十年后,他成为了中国文学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同样的例子,林庚,这位喧闹中的隐退者,他一生淡泊功利与名望,他摧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白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正是这种淡泊,这份骨气,才造就了他,成就了他的完美。

放下心灵的重负,让心灵获取自由。

二战时期,不少人被法西斯关进集中营。有的人失望了,甚至绝望了,对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有的人得过且过,一天天地挨过;有的人在追寻心灵上的自由,永远保持乐观。二战结束后,集中营中的人们被放出来,只有那些乐观、向上的人依旧活了下来,而其它的人在生与死的淘汰中,被淘汰掉了。

也许你觉得这个例子离你很遥远。美国篮球巨星科比你肯定熟悉,有次篮球比赛时,科比开始一连进了几个球,最后一个球他一投未中,接连着几个球又未中,很快他的队落后了。中场,父安慰他说:“你只需要享受每一个投篮的动作就行了。”下场,科比不再想着“我是得分王”,而是享受每个投篮动作,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弧线在空中绽放。比赛结束后,赛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他的团队获得历史上的新高。

放下心灵的束缚,学会享受所追寻的事物,让心灵获得自由。

追寻灵魂的自由

二(3)班 居臻臻

人生一世,花草一秋,免不了要遭受外界的干扰与限制,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样的限制下追寻灵魂的自由。

那么何谓灵魂的自由?怎样才能达到灵魂的自由呢?我认为灵魂的自由就是放下心灵顾虑后的洒脱,学会知足后的豁达。

放下顾虑,去追寻灵魂的自由。

“创新之源”的乔布斯让人们眼前一亮,你可知,他肯为一美元的年薪而工作。他说过:“不要让外界淹没了你内心真实的声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敢于放下低薪的顾虑,于是冰冷的钢铁电子工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注入了新的活力。

格莱美赢家阿黛尔出道伊始,就因自己肥胖的身材而饱受批评,她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音乐是用耳朵来听的[放飞心灵享受学习(共2篇)],而不是用来看的。她说:“我不穿不喜欢的衣,不唱不喜欢的歌,更不会变来变去,我始终忠于内心。”她敢于放下外表的顾虑,做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最终征服了世界乐坛,拥有了“灵魂歌手”的美誉。

装上知足,去追寻灵魂的自由。

孔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同样身处陋巷,平凡人被物欲和贪念迷失了心智,知足者却可以常乐。

知足者常淡泊明志。君不见,彭泽信步踱于南山之下,悠悠然把酒临风;梭罗让灵魂在瓦尔登湖的湖光山色中诗意地栖居;庄子曳尾涂中,逍遥一世,偏执于那淡淡的清白;诸葛孔明潜距山中,宁静致远?? 他们的淡泊是另一种知足,摒弃了名缰利锁、荣华富贵之后,他们生活虽贫,却以知足去达到了灵魂的自由与心灵的解放的高超境界。

荷尔德林曾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想这“诗意地栖居”指的就是达到灵魂的自由。人不是金钱的奴隶,不是一只装在“套子里的动物”,而是要放下顾虑,装上知足,去追寻这诗意的生活。

我喜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我敬佩梅花在寒雪中怒放,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放下顾虑,装上知足,在人生的征程中去追寻灵魂的自由。

心灵的蓝空

二(3)班 陈显玉

平和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并不意味着无能和无奈,只是那么一点,给心灵留下一片淳净的蓝空。

人生看淡了,不过是无常,何必让俗务的纷扰给心灵的蓝空蒙上一层灰尘。

自古至今,多少人看淡一切,只为坚守那心灵的小宇宙。“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群臣容不下他,帝王容不下他,时代容不下他,经受世态炎凉的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只得独身漫步于那奔涌的江堤旁,“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是他美好纯洁的遐想。“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他想要建造的又岂是一座简简单单的房子,他所要建造的是众人都迷失了的精神家园,世间的混浊令他窒息,世间的浑浊让他无法踏足,只有那一汪碧江,如同他心灵的那方碧空,可以让他找到丝丝蔚藉。为了守护那方蓝空,他投入了汩罗江的怀抱,惟有那儿,才可洗涤他在世间所沾染上的污浊。屈原自此在史书中定格,一个高尚而纯洁的灵魂永驻我们心中。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在纷乱喧嚣的世界里寻找专属自己心灵的那片蓝空。

花样年华里,她绽放出了最美的生命之花,待到散落满地,却也是留下满地清香,虽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可命运对她的安排总让人们扼腕叹息!天使般的她,用生命的闪光将人间照亮,即使她只是一名十二岁的小女孩,可她却是真真切切地访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她的生命在另外的三个孩童那里延续,她虽小,可我们都将她的名字——何玥留在了心中。

做人应当如水,淡泊一切,快乐自然就多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没有孤寂的似灰冷眼,存在的只是如火热心,燃烧在生命的旷野之中。

心灵的蓝空能使内在的痛苦变成欢乐,于是有了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于是有了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心灵的蓝空下耕耘,自然会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那份恬静,即使是箪食瓢饮,依旧可以自得其乐,即使是千灾百毒,依旧可以笑逐颜开。

请给心灵留下一片蓝空。

让心灵小憩

二(4)班 李志

金殿辉煌,舞榭歌台,生厌了君王;高权重位,鼎铛玉石,隐去了文人。牡丹惊艳,美人妩媚,尤有不懈,浮名著世,九洲声动,疲于奔赴。若累于大道驰行,高台舞袖,倒不如悠闲漫步林阴道,小吟一曲,给疲惫的心灵以小憩。

惜当日汩罗江畔,凛冽秋风吹疼了他的心,为得心灵的自由,屈原舍生取“义”!

那小憩,是长眠。千疮百孔的心终得释放。

忆“赤壁”矶下,一条小船,一壶烧酒,苏轼与客泛舟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那小憩,“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屈于世俗的心与自然合一,豪气高歌“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我渴求那样的生活。骨子中透着一丝不羁,在凡俗的生活中,偷得一个明媚的午后,躺在轻盈的草地上,让阴霾在温暖中褪去;或者呷一口清茶,让浮躁的心在茶香中慢慢沉静。

曾经他想一展鸿图,竭尽已之所能,于是他步入仕途,最终现实让他倍感心痛,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不愿“心为形役”毅然除去官冕,吟唱《归去来兮辞》,重返“三径”,只为“策扶老以流憩”。这便是陶潜,田园中的小憩诵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千古名篇。

今天我们端坐于学案前,接受着知识的洗礼,可原本洋溢的笑脸已蒙上薄雾,本值花样年华的我们,却像个小老头蜷曲着背匍匐在不堪重负的课桌上。是升学的门槛提高了吗?不对,是我们该为自己“减刑”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为“考卷”生悲伤。获取知识是一种权力,我们要享受这枯燥而漫长的过程则要学会适应。让心灵小憩,给思维放假,很有可能我们就是下一个造梦者。

朱自清就是一个摆脱“束缚”的人,他随心所欲的创新精神让他达到了一个巅峰,是他没有压力吗?是他懂得如何追求精神的愜意小憩。

散文家余秋雨也是一个懂得如何为心灵减刑的人,这样的恬静生活成就了他的文学造诣。悠闲恬淡的生活靠自己编织,如果生活抛弃了你,不要悲伤,让心灵小憩。学习庄周让逐名趋利的心平静,梦一回与蝶共舞;效仿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侣鱼虾而友糜鹿。相信心灵的套子不攻自破,待那日我们还能笑傲青春。

心灵·自由

高佩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美丽让人赞叹。

蝴蝶破茧,重获新生的光芒让人惊讶。

心灵透氧,来一场高贵的心灵洗礼,让生命不再污浊,让未来更有光芒。

庄子一梦,不知蝴蝶是自己,还是自己变成了蝴蝶。物我境界合一,神游天外。心灵的自由成就了庄子,也成就了老庄思想。

自由者的心灵如同一块碧玉,晶莹剔透。在世俗的潮流中,被岁月雕琢,磨损,也不失其本色。

陶渊明的“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恬淡自足。苏轼在雨中的洒脱自如,慨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柳永在烟花巷陌浅斟低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李白在金陵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追求自由的他们,在纯净的心灵中找到了希望,如同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山洞里看到了曙光。

前方的路艰难,一路溯流而上,让心灵被流水侵蚀,渐渐地消失。不禁感到身心俱疲,人累了还可以休息,心累了需要休养。当浓密的篱笆攀上心灵的院墙,遮住了温暖的阳光,心房开

始潮湿阴暗?? 李清照在滴雨时分翘首而望,一朵疼痛的菊花,一株垂泪的梧桐。寂寞如同心灵的枷锁,锁住了女子柔情似水的情愁,在狭小的空间里孤芳自赏。红烛摇影,摇出一片黄昏!梧桐低泣,点点滴滴到天明。

“小楼昨夜又冻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家国的责任如同一张巨大的流网,网住了丝竹管乐,梧桐深院。黑暗吞噬着岁月的年轮,繁华褪尽,是你摆不掉的宿命。铁骑踏破了胭脂泪,血染灰色的故都。放不下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也淡忘不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登楼而望,泯然一笑灰飞烟灭。王国维曾说因为有你,词才开始有了生命,可你还是陷入了世俗的流网,桎梏了一生。如果早点释怀,南唐李后主李煜是不是另一种结局。

文革中被关进监狱的一名知识分子,没有被牢狱之灾所压倒,而是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让心灵畅游于外文著作的翻译中,把服刑的痛苦时光变成了人生的一笔财富。

让心灵去旅行,追随蒲公英的种子,踏过麦穗,飞往自由的国度,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卸下心灵的枷锁

高二(4)班 高清香

我们都是有血性的人,但却往往易被诸如金钱、名利、痛苦等世俗事物所困扰,内心被深深地压抑,看不到希望和明天。其实如果你能学会卸下深深地压抑心灵的枷锁,为自己开一扇窗,你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和自由。

他在自寻短见时被人解救。救他的人了解他的境遇后,把他带到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说:“你用手掂量掂量,黑暗有重量吗?”“没有。”自寻短见的人回答。“黑暗没有重量,但当你人生处于黑暗时期,又为什么会被它压垮呢?”自寻短见的人寻思起来。“黑暗没有重量,压垮你的不是那人生的黑暗。”救他的人说:“而是你那颗心安上了痛苦、绝望的枷锁,只要你肯放过自己,放下对黑暗和恐惧和绝望,黑暗就无法将一个人压垮。”

由此可见,有时打倒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是你给自己安上心灵的枷锁而让自己形神俱疲。所以,请放下枷锁!还自己心灵和自由!

陶渊明,一位对田园生活充满热爱的诗人。为官少日,便有“归欤之情。”何则?只因他“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好一位内心无杂质,追求那心灵和形体的绝对自由的诗人。当他携一株菊花,在那南山脚下流憩,抬头便望见那南山,心中便生出惬意之感。他很自由,可以尽情地发泄内心的情感,不必再学官场上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之辈向权贵点头哈腰。他卸下了金钱与名利的双重枷锁,还自己一片心灵的安乐园,给自己希望,最终得到了形神上的自由。

所以,爱自己就别束缚自己!

看过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一位回答问题者的表现令我着实感动。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答对了前面的所有的问题,终于到了答最后一道题的关键时刻。只要这一道题答对了就能拿到万元大奖,否则只能拿到自己已经拿到的奖品。主持人带着甜美的微笑问:“继续吗?”他淡然道:“我放弃!”全场都惊讶了,主持人微笑着继续问他:“为什么放弃呢?即使失败了,你仍旧可以拿到你已经得到的!”他说:“我已经拿到我想要的,何必再去争取这个呢?如果答错了,我会懊悔;如果答对了,我会认为是侥幸,所以何必再让自己的内心再受一次冲击呢?我已经很满足了!”全场掌声雷动。真是一位聪明的答题者,他知道让自己后悔是给自己安上枷锁,所以他能够淡然面对欲望,让心灵获得一份轻松与满足。

放飞心灵作文 篇5

自从认识音乐这个乐精灵后,它天天陪伴着我,给我唱歌,给我欢乐,给我需要的安慰,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它,它就是我的良药,看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就例如这首《命运交响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明快,让人如此倾心,梦幻的境界,和谐的曲调,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节奏动感,悦耳动听,给人一种向命运不屈服,一定要顽强生活下去的意志。想不让人沉醉都难呢!

爱因斯塔说过:“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别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是马克思曾说过的话。有一次,姐姐买了一把电子琴送给我,我刚拿起就一个劲地乱弹,姐姐看到了,马上走过来轻轻拍拍我的肩膀,示意让我过去,这时候,姐姐将手轻轻地放到琴键上去,熟练地弹起一首悠扬的曲子,这声音多么的清脆,就像一个人走在海边聆听海风“呼呼”的声音,海浪拍打着一个个石头的声音,多么令人神往,多么让人陶醉。我渐渐沉迷了进去。琴声变成了跳动的音符,飞升起来流泻在屋内的各个角落,发出低微清幽的节奏声响,就像在告诉我它那深藏已久的秘密。姐姐弹完了拿出一个本子,我走进一看,原来是乐谱,让我弹一首基本的先练练,刚开始还不错,可到了比较快的地方就都全乱了,姐姐笑笑微微摇摇头,走了出去。我咬紧嘴唇一心只想赶快练好这个,可却怎么也弹不好,我有点丧气了,姐姐回来拿了个东西,丢下一句话:“路是自己走的,到了岔道口一定要选择正确的那一边,如果你不想走了,难道等你反悔时再继续走吗?你说如果你自己认真学,会有什么是学不会的?所以,妹妹这条路你是要走到终点,还是半路放弃都由你。”就是因为这句话,我才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

放飞心灵作文 篇6

考试考完了,我最后放飞心灵翱翔蓝天,不用起早、不用担心、不用害怕,哪里有梦就飞向哪里。曾几何时,被歌中话语深深感动:浮躁的心被它安抚,受伤的心灵与那双翅膀一齐飞向天空,当一个个完美的回忆转眼消失时,当心灵疲惫时……这时我不妨给自我找一片自由的天空,放飞我们的心灵。

这一个繁忙的学期结束了,回了几天老家(外公家),在那畅顺的一路上,我看到大片大片灿烂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闪了行人的眼,让人眼前一亮,看远处,一座座青山,在城市里看不到的那种青山,高高的,种满了各种树,有挺直高节的竹子,有四季常青塔状型的松树,各种树,各种形态,尽显大自然的可爱。

到了外公家,这是在半山腰的一处,如果早上起得早,房子会被雾色围着,在门口向下看,有种身处仙境的感觉,雾下隐隐约约的花草树木,旁边的小溪正处下坡,发出了叮咚、叮咚的声音,才给人一种真切感,提醒我们还在人间。

太阳升起来了,雾也散去了,眼前的景象更加真切起来,门前的两棵大柏树也显现出来,天空的云大朵大朵的聚在一齐,在外公家看到一只有点旧,但还完整的风筝,拿起风筝沿着小路一路向上跑去,风筝很容易就飞起来了,我看到风筝飞起来,就越跑越快,我把线放完了,突然绳子断了,风筝飞走了,我一路向下找去,后在一小溪旁的一棵竹子旁边找到了,我将绳子打了个结,又连上了,我顺着风又跑起来,风筝又飞起来了,这次我没有跑得那么快,到了一块空地坐了下来,将手中的绳子没有放完,风小时就收绳,风大了又放绳,风筝一向在天空中飞翔,没有掉下来。

我在想,人生也是如此吧,像放风筝,不能一向将风筝的那根绳紧绷着,不然会断,风筝反而更快的掉下来。不能连心灵的那根神经一向处于高度紧张中,一向学习中,不然人会疲惫倒下的,也不能将风筝绳放得太松,不然就像没有东西牵着,也会掉下来离开天空,如果人也将自我一向放纵在一个无动力、无压力的懒散状态下,也会使自我一无是处的毁掉自我,所以,我们有必要把握好自我的松弛,一松一弛,才能使风筝更好更久地留在天空中,才能使人更好地生活学习。

放飞心灵的安化行 篇7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我们欢呼雀跃, 整装待发。

5月15日的早晨, 我们登上了旅行社的大巴, 奔向向往已久的安化茶马古道。

导游说可能要4小时的车程, 建议我们路上安排一些活动消除坐车的疲劳。导游的话音刚落, 我们当中就有人提议玩词语接龙, 接不上就罚表演节目, 大家一致通过。

一路上嘻嘻哈哈好不开心。

正当大家沉醉在一片欢笑声中的时候, 汽车突然停了下来, 原来由于路况不是很好, 前面的大巴车抛锚了。这一点也没影响我们的好心情, 大家纷纷下车换换气。

这时车已到桃江, 只见公路两旁长满茂密的竹子, 一排排挺拔高耸, 远远望去竹林随着山峰绵绵起伏, 好像快延伸到天边……我们还没欣赏够这片竹海的秀美, 司机师傅就召唤我们上车赶路。

“接下来怎么打发时间呢?”才上车就有人发问。

恐怕是护士的职业习惯, 平时工作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人还真闲不住呢。

“睡觉吧, 睡一会就到了。”“那可不行, 谁要睡觉回家睡去, 干脆我们叫导游给我们唱歌怎么样?”嘿嘿, 这招厉害, 按常规都是导游安排旅客的活动, 我们护士姐妹来了个“反客为主”。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 导游给我们唱了一首《桃花源》。接着我们的领队孔老师又献上了一曲原汁原味的黄梅戏《女驸马》。这下大家歌性大发, 小学时候的歌、中学时候的歌, 老歌、新歌, 儿歌、情歌, 只要会唱的我们都唱了出来, 这歌声把我们带到了过去的时光, 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在这异地的山水间回忆着美好的往事, 别提有多惬意。

在欢歌笑语中,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 错落有致的古式老屋, 郁郁葱葱的古树, 古老的茶马古道给安化更添了神秘的色彩。

整理好行李, 我们奔赴第一站关山峡谷。

关山峡谷是茶马古道风景区的一个单元景区, 景色秀美神秘。关山为古茶马道必经隘口, 两旁山形耸立似门, 如高城山村出入之门关, 故名“关山”。我们去的时候接近傍晚, 峡谷上有一层薄薄的雾, 叫人产生一种错觉感觉好像是仙境。峡谷内层岩叠翠, 飞瀑流泉;危崖壁立, 气势磅礴;怪石嶙峋, 错落有序、高低参差, 有的像人, 有的像物, 有的像禽, 有的像兽, 无一不是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途跌宕起伏, 有穿洞、栈道、浮桥、天梯等穿行其间, 让我们感受到了溯溪探险的刺激与快乐。

晚上是篝火晚会, 孙老师叫我们科室准备几个节目。大家紧急集合, 在一起商量怎么安排。最后决定按年龄特点分为两组:一组称为青春活力组合, 由四名未婚小女生组成;一组为青春妈妈组合, 都是年龄差别不大的年轻母亲。

这样分组之后节目也就好安排了。青春活力组自己准备青春活力舞曲, 接着他们几个就开始紧张筹措, 选歌, 排动作, 忙活开了。青春妈妈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 平时在KTV唱歌的时候因为都有音乐、歌词, 所以大家都很能唱, 可现在突然叫你这样选的时候, 一曲曲熟悉的旋律似乎就在耳边回想, 可就是唱不出歌词。还有人自我解嘲“看来这年纪真是大了, 比不上小年轻了”。

“我们也有优势的, 儿歌就很好嘛, 唱儿歌怎么样?”“行啊, 那就来个儿歌大连唱”, “敲定一个节目会不会太少啊?我们也搞一个边唱边跳的”。经过激烈讨论后选定小虎队的《爱》, 大家你一句, 我一句, 七拼八凑终于把歌词部分完成了。

接着就是排练, 虽然是娱乐活动, 但大家还是非常认真的对待,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信念, 此刻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 更代表我们的科室, 大家被集体荣誉感相互感动着, 相互鼓励着。

我们的节目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特别是劲爆舞曲的士高, 大家尽情地跳着;佘梦中的舞姿艳压群芳, 还有不少人当场拜师学艺呢……

夜很深了, 我们的欢声笑语还久久地回荡在安化的山月和星光中。

次日, 我们进一步领略了茶马古道的自然与古朴。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短短两天的安化行结束了, 但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奇石峭壁, 安化人的古朴民风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里。

大山带给我们的那份恬静、那份沉稳, 净化了我们浮躁的心灵。感谢那山那水那石带给我们的一份宁静, 也感谢领导组织这次活动, 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放飞自己心灵的机会。

放飞心灵 把握机会 篇8

学生的思想是个万花筒,他们的世界比成人精彩,有时甚至是成人所无法想象的,或者以我们的观点来说是错误的。然而,错误中不乏宝藏。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就谈不上心灵的飞翔,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在避免错误的同时,必将丢失宝藏。

案例一:机会

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时候,我把诗写在黑板上,反复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最后一句的标点加错了。”我吃了一驚,连忙翻书对照。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我的标点符号没写错呀?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比较调皮,课堂上经常随便说话,因此,我怀疑他是在故意捣乱。对此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予理睬,继续上课。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我问他:“那么你认为这儿应该是什么符号?”他小声地说:“我认为这儿应该是感叹号。”我忙问:“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见了我的笑容和鼓励,于是大胆地说:“诗人想起夜里的风雨,为那么多花儿的凋落感到难过,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应该用感叹号。”“好,老师现在就把它改成感叹号,你能为大家读读吗?”其读了起来,果然是沉郁顿挫,无限伤感,连我都被打动了,同学们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提议。在他的带动下,又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儿应该加的是问号,理由是诗人的这句诗也可以说是一个问句,是对春雨、春风的提问。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教室里众说纷纭,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都说得头头是道。我没有强制学生服从哪一个观点,而是把三个句子都写在黑板上(1、花落知多少。2、花落知多少?3、花落知多少!),然后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比较并分小组讨论,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交流之后,学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加感叹号的时候,诗人的感情色彩太浓,可以说是很伤心。当加问号的时候,诗中的感情色彩较淡,体现不了诗人惜春的情怀。而句号所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浓淡适中的。

简析:到此,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再说些什么了,学生对古诗情怀的体会,已超出了我所预料的范围,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深度了。我很庆幸的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没有扼杀,而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了我对他们重新认识和欣赏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课堂才精彩,学生才有了发展,认识才进一步提高,体会才更加深刻,我们的合作才更愉快。其实,有了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灵感,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得以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的体现。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应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更容易迸出火花。

放飞心灵就是要冲破束缚,就是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和存在,不再以教参为唯一标准,而是你有理,你就是正确的。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课堂精彩纷呈。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冲破思想束缚。因为,在重重地包裹下,在旧思想的左右下,就谈不上创新,心灵也无法飞翔。

案例二:画苹果

美国教师上了一节美术课,指导学生画苹果。学生在画完苹果后,将画纷纷贴在黑板上,而有一个同学的方苹果显得很特别。于是,老师请他说明一下,为什么画的苹果是方的。该生说,家里买的圆苹果特别容易从桌子上、茶几上滚下来,而他不得不钻到桌子底下、茶几底下去捡,所以,他希望苹果是方的,这样,不但不容易滚落,也便于装箱。结果,他的方苹果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一个方苹果使课堂非常精彩。

简析:苹果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圆的,而在孩子的心里,它可以是方的,一个苹果的怪胎,其实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是思维的闪光点,抓住了这个怪胎,就等于挖掘了一个宝藏。

案例三:小学一年级有一篇课文《雨点》,这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多么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诗歌呀,在教学的时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标准答案是:池塘里的水是不流动的,所以,雨点在里面睡觉;小溪里的水流得很慢,所以说雨点在里面散步……而我们孩子的回答要精彩得多了:雨点在空中往下落的时候累了,所以在池塘里睡着了;雨点想欣赏小溪两岸美丽的景色,所以它在小溪里散步;雨点在小溪里散步是因为它对地上的世界很好奇;雨点在大海里跳跃是因为它见到了海洋很兴奋;雨点在海洋里跳跃,是他们在冲浪呢……

上一篇:竞选协会长优秀演讲稿下一篇:宿管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