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实录

2024-07-20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实录(共12篇)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实录 篇1

教学实录

淮南二十一中

郭涛杰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作者鲁迅。首先,请大家看一下标题。标题中有一个错别字有没有看出来?

生(一齐):记。

师:对。“纪念”的纪应该是绞丝旁。请大家注意一下。并不是说作为文学大家的鲁迅写了错别字,而是因为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个别字词的使用还没形成规范。

师:我们课前布置了预习。我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几位同学来讲一讲你对鲁迅有怎样的认识。(教师指向一位同学。)这一排同学吧。

生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师:这是对鲁迅的详细介绍。鲁迅的杂文非常多,看过吗? 生:看过一些。

师:嗯,有机会还是要多看看。第二位同学。

生2: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人。诗人臧克家写的那首《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是纪念鲁迅的。

师:这位同学很博学呀。这首诗中还有个名句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请下一位同学讲讲。

生3: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生4:他为改变国人思想而弃医从文,他为唤醒麻木群众而著作等身。师:这个句子拟得好。如果把“麻木群众”换成“群众灵魂”,结构更合适。生5:鲁迅的小说很有趣,杂文很犀利。有人说他是“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黑暗灵魂的舞者”。

师:哦。那你认为呢?

生5: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有些时候,读鲁迅的文章,会触动内心。师:好。请坐。大家说得都不错。鲁迅先生去世时,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和写了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从这副挽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对时人,尤其是在青年学子心中的影响。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记念刘和珍君》也可以说是鲁迅文章中感情激越的一篇代表作。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细读文本,来感受一下人物形象。

(指着幻灯片。)这就是刘和珍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她应该是温婉和善的。我想问一下大家,鲁迅为什么要纪念刘和珍?

生:因为刘和珍是伟大的。师:对。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6:她死了。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刘和珍 师、生:牺牲了。

师:对。那本文中直接描写刘和珍牺牲的是哪一段? 生6:第五节的第二段。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段。这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齐读一下。学生大声朗读第五节第二段。

师:细读文本,仔细思考,才能发现文章语段中的深刻内涵。请大家独立思考2分钟,然后讲讲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思考,让你有所触动。

学生思考,偶尔有轻微的声音传出。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从哪些字、词中你读出了怎样的隐含信息。好,这位同学。

生7:这一段话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情景。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却遭遇了罗网而牺牲。请愿,说明她的爱国情怀;欣然,则表明她的热忱,利国利民之事,她都愿意去做。“欣然”这个词甚至还能让人想到,刘和珍在请愿时的表情,应该是激动的、带些许喜悦的。

师:(教师点头。)很具体。还有吗?

生7:下句中,“但”表示转折,“竟”表示诧异,超出意料。说明执政府的这种行为,超出了意料,没人会想到会发生杀人的事。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向来是以文笔犀利著称的,是以批判国民的思想著称的。连他都没想到,说明惊讶之极。

师:对,后面有一句类似的话,也说明了他的惊讶,更是愤怒。生7:“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

师:对。鲁迅自认为已经把执政府想得很坏了,没想到他们却更坏。好,你请坐。还有哪位同学讲讲?

生8:最后一句“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中弹后没有立即死去,却又被兵给用棍在头部、胸部猛击,可见士兵的残忍。“猛击”一词很有画面感,让人气愤。

师:嗯。这位同学立即举手了,想说什么?

生9:我补充一下,“于是死掉了”,应该是饱含作者的情感的。师:什么情感?

生9:作者似乎是在平静地叙述。表面很平静,但内心很悲愤,很压抑。让人感觉山雨欲来风满楼,对应了下文中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师:说的太好了。还有吗?好请坐。

生10:刘和珍中枪,张静淑去扶她,中了四弹,立仆。杨得群又去扶她。可见她们几人之间的友爱和相互救助,危难时的救助更见人心。

师:对。面对牺牲,几人有这番胆色?还有吗?我给大家一个提示:“从背部入”是什么意思?

生11:枪是从后面打的。师:你能想象一下那个情景吗?

生11:请愿群众走到执政府门前,被阻拦。士兵开枪,群众四散逃跑。士兵继续攻击,像对待敌人一样赶尽杀绝。简直就是虐杀啊。

师:这确实就是鲁迅文中说的虐杀啊。

生11:能让人想象到当时混乱而不堪的场景。执政府和士兵都太可恶了。师:只是士兵么?

生12: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

师:对。说明卫队上下是得到了命令的。这就是“罗网”、“虐杀”。通过描写执政府的残忍,更反衬出刘和珍等人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沉着勇敢,团结友爱。好,本段我们通过探究字词义,联系上下文,调动个人积累,才能深入理解文本。那,文章中还有哪些对于刘和珍的描述呢?

生13:第一节,艰难的生活中预定莽原;第三节,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我的讲义;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师:表明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3:这些表明刘和珍是一个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责任心的爱国青年。

师:文中除了这些事外,还着重描写了刘和珍的一个什么特点? 生:“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师:这样写的目的是?

生14:我觉得应该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善良。这样的一个女子,为国请愿,却惨遭执政府的虐杀,更显执政府的残暴。

师: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这是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几句诗,可以借以赞美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个和蔼善良、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有责任心的爱国的刘和珍君。

师:可以看出,作为一篇杂文,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是片段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作为一篇悼念性的文章,作者开篇先写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会上碰见了程君,他建议鲁迅写一篇文章。鲁迅写了吗?

生:写了。

师:对,就是这篇文章。当然鲁迅纪念“三一八惨案”的不只这一篇。还有《死地》、《无花的蔷薇之二》、《可惨与可笑》、《空谈》等几篇文章。我们看,鲁迅听了程君的建议,直接就写了吗?

生:不是。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15:我注意到一点。刘和珍牺牲于3月18日,追悼会在3月25日,本文的写作时间是4月1日。

师:这说明?

生15:肯定不是写不出来。无关乎能力。生16:鲁迅的内心是矛盾的。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16:这些语句:

文章的第一节第二段第三段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二节第二段: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四节第五段:……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五节第一段: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第七节第四段:我说不出话,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师:对,从语句上来看,这确实是矛盾的。那是怎么样的矛盾你能说说吗? 生16:鲁迅一直在重复地强调,“有写的必要,”却“无话可说”,应该是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之极。

师:说的太对了。这个时候的鲁迅是矛盾的。说与不说,这“自相矛盾”的说法正是作者悲愤情感的外化。

生17:鲁迅这时的情感是深切而复杂的。师:怎么说?

生17:从那些抒情、议论的语段就可以看出。

师:对。那我们具体来看下。先给大家看个视频。(播放视频《无声的大国——三一八惨案》。)通过视频来看,在那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三一八惨案”的出现似乎是各方博弈的结果。各小组讨论下,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鲁迅内心的情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

生18:我代表第三组发言。我们小组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一是悼念和赞美逝者,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表现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二是批判执政府,鲁迅说他向来是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的。然而这一次,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可见执政府的凶残。

三、期望唤醒麻木的群众。虽然哀其不幸,却更怒其不争。时间流逝,洗涤旧迹,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让庸人们暂得偷生。

四、批判所谓学者文人。鲁迅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可见愤怒之极。

五、表达内心的歉疚和决心。鲁迅说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最后一段又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虽然他赞美刘和珍等人是“真的猛士”,他也肯定自己将奋然前行。

生19:我代表第六组发言。有一位名人说过,在历史的车轮里,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华夏大地上存在着三种势力:反动、进步、沉默。因此我们小组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有三:

一、表达了鲁迅对刘和珍的怀念和对她勇毅精神的赞赏。鲁迅怀念刘和珍君以及对她这种中国女子所具有的勇毅精神的赞美。

二、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文中几处情感强烈,发人深省的句子所言“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它们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的黑暗和反动。

三、唤醒民众,号召大家奋勇前进。作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鲁迅将这种存在几千年且愈演愈烈的民族劣根毫保留地揭示出来,他伤感于世态炎凉,深深地为这种麻木民族彷徨而呐喊,所以唤醒民众也应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之一。

生20:我代表第一组发言。我们组基本认同第三组的观点,但还有几点想补充一下。这篇文章批判了执政府和无耻文人,但也看到了造成这种类似亡国灭种局面的外部根源,就是外国侵略者。文中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讽刺意味尤为明显。所以鲁迅的情感中还应有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另外,第六节中“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句话,是不是在说明徒手请愿并不是鲁迅所提倡的。他让我想到了毛主席的名言,面对革命,“枪杆子里出政权”。

师:大家总结的都非常好。鲁迅于悲愤中写下本文,是对死难者的悲和敬,对健忘者的恨和哀,对当局者的恨和痛,对流言者的鄙视和悲愤,对苟活者的深深自责,对前行者的希望和信心,对青年的关爱和引导,对民族的深爱和呼唤……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纪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纪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实录 篇2

为何“记念”而非“纪念”?为何用“君”?

生:(查)“记念”多表惦记挂念之义,且多作动词。“君”是尊称。

二、速读概括梳理,细读品味研习

1. 鲁迅记录了刘和珍哪些事来尊称“君”?

生:①“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②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③“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惨遭屠杀。

2. 师:文本中哪些细节刻画了怎样的刘和珍?(关注应重读的词)

生:①“然而”。这个转折强调“销行甚为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可见她追求进步勇于反抗。(师补说《莽原》)

②“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表现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第一个“微笑”表现刘和珍和蔼善良。(师补许广平《刘和珍生平》)第二个“微笑”因在“偏安于宗帽胡同后”(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时),所以表现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仍乐观坚毅。一处“泣下”是因为她虑及母校前途而黯然,表现她忧思远虑。

③“欣然”,高兴愉快,写她自愿而英勇。(师补《刘和珍生平》)具体的伤情描绘和“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也死掉了”表现她们无辜、自己震惊和对方残忍。

师小结过渡:(PPT《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相关说明)

从写作缘由起始;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意义。记叙、议论、抒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可见作者的重心在议论抒情,情感以悲(爱国青年)愤(杀人政府)为主。

三、斟酌文本、精读讨论

故而许广平评价《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然而鲁迅没写“要落泪了”,甚至在灵前也是“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句子应留意哪个词?

生:独?徘徊?

师:“独”词意简洁,“举世皆浊我独清”。当时舆论要么倒向执政府抹杀此事,要么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赶执政府下台。很少人像鲁迅一样既理性又感性。“徘徊”能否换成“徜徉”?

生:(查)不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

1. 鲁迅陷入的是怎样的两难处境,以至于犹豫不决而产生矛盾心理?

生:“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节)。我们都想为这事为刘和珍们写一点文字,使庸人或我们自己不会忘却英雄之英勇无私和杀人者之残酷无情。可是哪怕这一点“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的文字我也无法写出,“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痛且“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使我无法痛定思痛(第三节)。所以“要写一点”和“无话可说”矛盾。

2. 展现了这个矛盾心理后,作者爆发还是沉默?

生:爆发。“我也早觉得(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五节)世界就是这么似人非人,总要学着“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时间的流驶会洗涤旧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

3. 他就彻底爆发来宣泄他的愤怒?

生:还是有点节制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堆副词关联词特别是递进关联词中读出他的愤慨。请找出并自由诵读这些词。

4. 这是鲁迅“不说”读者间接感觉到的。

当然也有他“要说”读者直接读到的。请找出他直接表明“我要说”的话。

生:“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第十三节)他记叙描绘了惨案的场景,也评述了惨案的影响。

师:但面对如此微小的启示、如此下劣的流言、如此和蔼的学生、如此凶残的虐杀,作者还能说什么呢?最后他只能“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师小结过渡:

全文在鲁迅“要说”“不说”之间曲折盘旋,绞人心肠。他想说,他不得不说点什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又说了没意思、无法说甚至不能说。他说出的,读者读出了;可他没说出的,从他的痛苦纠结中读者也感知到了,甚至品味得更深刻了。

四、比较拓展、探究辨析

可鲁迅不一直都是形象刚强,文章酣畅,刺醒国民,无惧当局吗?请在《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里选择近似内容细读,分角度说出两文的不同。

生:周作人“当封棺的时候……”鲁迅“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前者是陈述句,后者用反问增强情感。

生:周作人“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鲁迅“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鲁迅用排比反复增强语气气势。

师总结:修辞上,鲁迅情感更强,这文风与为人处世风格相关。文体上,鲁迅的文章追求深邃犀利,思绪在曲折中深化。情感表达上,鲁迅的冷峻包含着热烈。描写愈淡然,情感愈节制,静波之下愈有汹涌,正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和《登高》。

《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篇3

为何“记念”而非“纪念”?为何用“君”?

生:(查)“记念”多表惦记挂念之义,且多作动词。“君”是尊称。

二、速读概括梳理,细读品味研习

1.鲁迅记录了刘和珍哪些事来尊称“君”?

生:①“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②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③“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惨遭屠杀。

2.师:文本中哪些细节刻画了怎样的刘和珍?(关注应重读的词)

生:①“然而”。这个转折强调“销行甚为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可见她追求进步勇于反抗。(师补说《莽原》)

②“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表现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第一个“微笑”表现刘和珍和蔼善良。(师补许广平《刘和珍生平》)第二个“微笑”因在“偏安于宗帽胡同后”(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时),所以表现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仍乐观坚毅。一处“泣下”是因为她虑及母校前途而黯然,表现她忧思远虑。

③“欣然”,高兴愉快,写她自愿而英勇。(师补《刘和珍生平》)具体的伤情描绘和“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也死掉了”表现她们无辜、自己震惊和对方残忍。

师小结过渡:(PPT《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相关说明)

从写作缘由起始;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意义。记叙、议论、抒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可见作者的重心在议论抒情,情感以悲(爱国青年)愤(杀人政府)为主。

三、斟酌文本、精读讨论

故而许广平评价《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然而鲁迅没写“要落泪了”,甚至在灵前也是“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句子应留意哪个词?

生:独?徘徊?

师:“独”词意简洁,“举世皆浊我独清”。当时舆论要么倒向执政府抹杀此事,要么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赶执政府下台。很少人像鲁迅一样既理性又感性。“徘徊”能否换成“徜徉”?

生:(查)不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

1.鲁迅陷入的是怎样的两难处境,以至于犹豫不决而产生矛盾心理?

生:“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节)。我们都想为这事为刘和珍们写一点文字,使庸人或我们自己不会忘却英雄之英勇无私和杀人者之残酷无情。可是哪怕这一点“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的文字我也无法写出,“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痛且“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使我无法痛定思痛(第三节)。所以“要写一点”和“无话可说”矛盾。

2.展现了这个矛盾心理后,作者爆发还是沉默?

生:爆发。“我也早觉得(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五节)世界就是这么似人非人,总要学着“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时间的流驶会洗涤旧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

3.他就彻底爆发来宣泄他的愤怒?

生:还是有点节制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堆副词关联词特别是递进关联词中读出他的愤慨。请找出并自由诵读这些词。

4.这是鲁迅“不说”读者间接感觉到的。当然也有他“要说”读者直接读到的。请找出他直接表明“我要说”的话。

生:“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第十三节)他记叙描绘了惨案的场景,也评述了惨案的影响。

师:但面对如此微小的启示、如此下劣的流言、如此和蔼的学生、如此凶残的虐杀,作者还能说什么呢?最后他只能“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师小结过渡:

全文在鲁迅“要说”“不说”之间曲折盘旋,绞人心肠。他想说,他不得不说点什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又说了没意思、无法说甚至不能说。他说出的,读者读出了;可他没说出的,从他的痛苦纠结中读者也感知到了,甚至品味得更深刻了。

四、比较拓展、探究辨析

可鲁迅不一直都是形象刚强,文章酣畅,刺醒国民,无惧当局吗?请在《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里选择近似内容细读,分角度说出两文的不同。

生:周作人“当封棺的时候……”鲁迅“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前者是陈述句,后者用反问增强情感。

生:周作人“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鲁迅“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鲁迅用排比反复增强语气气势。

师总结:修辞上,鲁迅情感更强,这文风与为人处世风格相关。文体上,鲁迅的文章追求深邃犀利,思绪在曲折中深化。情感表达上,鲁迅的冷峻包含着热烈。描写愈淡然,情感愈节制,静波之下愈有汹涌,正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和《登高》。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篇4

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

高二语文

孔静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距当今时代较远且文字深奥,很难为当今学生接受,不如不学,但是我认为在物质经济发展的今天,学习这篇课文正好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德育教育。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直面挫折、挑战厄运的能力,而且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加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这堂课是建立基础积累、理清写作思路等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的,所以再分析刘和珍君形象、理解作者感情发展脉络就较为顺理成章。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一些特点:

第一:取舍得当。一篇文章可学内容很多,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结构、选材、语言都可以自成一家,深挖探索。如果面面俱到的话,老师费时费力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到不到好的教学的效果,所以本节课只选取了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感情两个角度。

第二:问题的设置比较合理。尤其是分析人物形象的两个题目,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学生能够很快明确答题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率。小片段写作上,我认为也是一个亮点,既能够加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也能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交流展示环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同时积极踊跃答题;在写作交流环节,学生饱含感情,一腔热血。

第四: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机会太少,像小结人物形象特点、总结

本节课内容都可以大胆放给学生去做。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了解课文背景

1、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显示一滴滴逐渐放大的鲜血)。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1926.3.18惨案。

2、了解课文背景(3·18事件的概况):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几位同学谈谈初读感受。

2、许广平先生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3、我也有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愤忧虑全在文中十处血语上。”今天,我想通过课文这十处写血的文句来引导大家对全文做一个把握,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文中十处写血的语句。

4、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

鲜血

第一、二部分----------血

(交代写作缘由:记念流血者)淡红的血色①②

血痕

第三、四、五部分--------喋血

(遇难的实况──“罪”)血污

血痕

第六、七部分----------血战

(总结教训──“罚”)淡红的血色③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一、二部分,揣摩作者感情:

记念死者──悲痛

痛斥论客──悲哀

⑴ 写作缘由:控诉当局──愤怒“悲愤”

激励猛士──哀痛

唤醒庸人──悲哀

⑵ 学生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第一段,提问讨论:

“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血的颜色为什么减淡?)

2、速读课文三、四、五部分,刘和珍等人的喋血情况怎样?

血痕(罪证)

喋血 抨击当局杀人

血污(罪证)

3、学习第六、七部分(罚)

⑴ 总结历史教训:不赞成徒手请愿,大量的流血牺牲只换来极少的成果。

⑵ 提问:淡红的血色怎么又“纵使洗成绯红”?苟活者又为何只看见淡红的血色?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

1、探讨两个疑问:见上⑵,鲜血──淡红──绯红──淡红。

2、研究几个重点文段的语言。

二、讨论

1、“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的血色”?

2、“淡红的血色”怎么又洗成“绯红”,最后还是“淡红”?

提示:

① 联系语境。

② 关注行文逻辑。

明确:

烈士鲜血虽为庸人随着时间淡忘,但鲜血不会白流,也应当有其影响和意义,人们会逐渐明白烈士之死的意义。在先生看来,这样的牺牲又是不值得的,它最终还是归于“淡红”。

三、具体探究重点文段的深层含义

1、第一部分第三段。

2、第二部分第一段。

3、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四、小结

1、情感线索、主题思想。

2、先生的“孤愤”和“救世婆心”。

五、课外延伸阅读和作业

1、课外记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2、写一篇学习心得。

六、让我们在本课结束时,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我们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吧。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附文】

陶潜《挽歌》(三)

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语,了解课文背景

1、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显示一滴滴逐渐放大的鲜血)。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1926.3.18惨案。

2、了解课文背景(3。18事件的概况)(见教材45页注释①)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对于这篇文章,大家预习过了,我想先请几位同学谈谈初读感受。

2、许广平先生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3、我也有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愤忧虑全在文中十处血语上。”今天,我想通过课文这十处写血的文句来引导大家对全文做一个把握,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文中十处写血的语句。

4、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

鲜血

第一、二部分------------------血

(交代写作缘由:记念流血者)淡红的血色①②

血痕

第三、四、五部分--------喋血

(遇难的实况---“罪”)血污

血痕

第六、七部分---------------血战

(总结教训----“罚”)淡红的血色③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一、二部分,揣摩作者感情。

记念死者------悲痛

痛斥论客------悲哀

⑴写作缘由 控诉当局-------愤怒 “悲愤”

激励猛士-------哀痛

《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的运用 篇7

白色也是鲁迅先生作品中常见的色彩, 如清白的脸色, 乱蓬蓬花白的胡子, 半头白发……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白色也多是一种凄冷、伤感的色调, 给人一种悲凉、寂寞的感觉, 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命运;有时白色还往往象征着恐惧、虚无和死亡。

显现艳丽色彩的句子在先生的作品中也是有的, 如《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闰土“紫色的圆脸”, 带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到海边捡贝壳, 红的绿的都有”。这里纯净、亮丽而又活泼的色彩, 构成了一幅“神奇的图画”, 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是少年心灵状态的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然而这些色彩是主人公记忆中的色彩, 跟作品中现实灰暗的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凸显了现实中的压抑, 主人公心中的迷茫。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用的最多的、最基本的色调仍是阴冷灰暗的色调。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 先生运用了“浓黑”、“鲜红”、“绯红 (淡红) ”等色彩, 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无穷的魅力, 有着强大的表达力量。

一、浓黑———时代的底色

鲁迅先生写作《记念刘和珍君》目的之一为揭露执政府的残忍暴行。当时的执政府是怎样的执政府呢?我们还得从“三·一八惨案”谈起。

军阀混战, 外寇入侵, 爱国群众想借助请愿的方式向段祺瑞执政府施加压力, 让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然而面对手无寸铁的爱国群众, 卫兵向群众开枪, 并用大刀铁棍追砍打杀, 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三·一八惨案”后, 反动文人又对烈士们进行污蔑, 说他们是“暴徒”, 是“受人利用的”。

“然而墨写的谎言, 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中国只任虎狼侵食” (《无花的蔷薇之二》) , 群众的爱国请愿遭到执政府的虐杀, 虐杀后还要污蔑。这就是执政府的作为,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反动的政府, 吃人的社会, 让鲁迅先生悲愤至极。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黑色是一种色彩, 是当时的时代底色———何况又是着一“浓”字。浓黑, 它让人看不到光明, 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压抑, 让人恐怖、痛苦、窒息。我们也许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但是看到“浓黑”, 就能想到地狱———鲁迅先生把当时的社会气氛称为“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浓黑, 让我们触摸到无处不在的恶的气息。世界为何如此的浓黑?因为统治的黑暗。这才有文章中对执政府虐杀群众的详细描述。“浓黑”让我们毛骨悚然, 对于作恶之人恨之入骨, 而又时时担心美的毁灭。浓黑, 又让我们敬佩于志士的勇气。浓黑中处处充溢着死亡的味道, 懦弱者只有紧闭眼睛, 在虚无的梦中苟且偷生, 而真的猛士却睁大眼睛, 寻找光明。猛士的勇气在浓黑中熠熠生辉。

二、鲜红———血染的风采

《记念刘和珍君》 也是献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希腊神话中, 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世界能拥有光明和温暖, 不畏宙斯的惩罚, 把火送到人间。他的奉献和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就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淤积的凝血, 在浓黑的时代里寻找光明。民族危机之时, 她们欣然前往请愿, 寄希望于执政府。然而, 徒手的请愿者却遭到执政府枪棒的虐杀。面对执政府血腥的屠杀, 她们拒绝退缩与逃避, 终于在执政府门前喋血了。

鲁迅这样来评价烈士:“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文中也多次提到“鲜血”、“喋血”、“杀人者脸上的血污”、“血色”———鲁迅又给文章增添了另一种色彩———鲜红色。

鲜红是青年的热血, 是有温度的;鲜红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体现了中国女子干练坚决, 百折不挠的气概, 更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与反抗的精神;鲜红让我们看到烈士精神的高贵!鲜红是浓黑中的希望之色。为了正义, 猛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让我们敬佩, 而刽子手的凶残也就跃然纸上了。鲜红让鲁迅先生的爱与憎更加的清晰。鲜红更是火的颜色, 引领着我们在黑暗中前行。鲁迅先生说:“石在, 火是不会灭的。”浓黑中的鲜红, 恰如普罗米修斯之火, 虽然周围的世界并未因它的蔓延而成燎原之势, 但它是属于灵魂的, 它的光和热启迪着人们。时间的迂流可以改变和抹杀世间的许多事物, 但人性深处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只在黑暗和寒夜里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三、绯红———微漠的希望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唤醒善于遗忘, 安于现状的庸人们。

然而, 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以时间的流驶, 来洗涤旧迹,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 又给人暂得偷生,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时间的流驶使烈士的鲜血慢慢变淡, 成为绯红……还在继续变淡。希望之火也在浓黑的底色中渐行渐远, 在人们的遗忘中越来越渺茫, 烈士们牺牲的意义也变得似有似无。这一过程, 先生用了“绯红”一词。

绯红, 暗示了庸人们的矛盾心理。鲜红象征着青年的热血, 由鲜红变成绯红是热血渐渐冷却的过程。烈士滚烫的鲜血或多或少会感染与温暖周围的民众, 使民众苍白冰冷的心有了温度, 有了同情、悲哀。然而, 作用也仅仅是使庸人们在其间咀嚼自我的渺茫与悲苦而已, 骨子里的懦弱与麻木让他们绝不会立刻拿起武器反抗。时间在流驶, 热血渐渐冷却, 鲜红变成绯红, 绯红再次冰冷, 民众的心还会回归苍白与冷漠。

绯红, 表达出国民性的弱点。绯红是鲜红与白色的混合色:鲜红是流血、牺牲, 也是希望;白色是民众内心的虚无与冷漠, 是麻木与愚昧的民族劣根性。红色的热血与希望是有限的几个烈士的流血牺牲引发的, 而苍白冰冷的民族劣根性却是普遍的, 是根深蒂固的。有限的鲜红遭遇大片的苍白, 红色必然会变淡成为绯红, 任时光流驶, 终会消逝, 只剩下虚无冷漠的麻木灵魂———这就是民族劣根性。

让绯红不再变淡, 凸显了先生的革命理想。面对黑暗反动的恶势力, 鲁迅先生一直是针锋相对, 宁折不弯的。然而他并不主张青年徒劳的流血牺牲, 当然也就不赞成徒手请愿。鲁迅先生不是缺乏勇气, 而是他更注重斗争的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通过唤醒民众的觉醒来不断动摇反动派的统治基础。“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对国民性弱点形象的揭露, 让庸人们看到自己麻木的灵魂, 从沉睡中清醒, 拿起武器, 共同投入反抗浓黑的战斗。只有用民众的希望与热血冲刷浓黑与冰冷, 鲜红才不会变淡, 热血才不会冷却。

《记念刘和珍君》中色彩是动态的。在浓黑的时代底色中, 烈士的流血牺牲留下一抹鲜红, 鲜血仍在流淌, 在扩大, 浸染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心灵,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驶, 鲜红在庸人们苍白冰冷的心里越来越淡, 变成绯红、淡红……而夜色又再慢慢加浓。

《记念刘和珍君》写了一场色彩的战争。红色的对手是浓黑与苍白———实力的悬殊显而易见∶有限的几个烈士的鲜血染成的鲜红怎么能对抗的了几乎是整个令人窒息的浓黑的时代, 还有那些庸人们苍白冷漠的心灵呢?但是鲁迅先生是清醒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 这几缕鲜红将会渐渐地消失, 红色将会被浓黑吞噬, 世界将会再次陷入浓黑。

浓黑悲凉的时代需要一束光、一点温暖。先生来了, 阳光般温暖的心, 在浓黑中闪着金子般的光芒。他以辣笔披荆斩棘, 在浊世中步履坚定不移。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麻木的心灵, 照亮苍白的灵魂, 他要使民众苏醒、反抗、战斗。如果这样, 绯红就会变成鲜红, 鲜红就会不断扩大, 最终将这个黑暗的时代变成一个红色的世界———这是先生的革命理想。

然而, 那时要唤醒的“民众”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他们依然快意于沿街围观行刑的热闹, 无人理会坟上安放一束花圈的“曲笔”;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地把鲁迅先生叫作“另类”。“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先生的心不曾有一丝暗淡与冰冷———他是温暖的阳光, 炽热的火焰, 虽然孤独, 但永远耀眼。

不由想起那个追日的夸父。为了追赶上太阳, 夸父跑啊跑啊, 拼命地跑, 太阳离他越来越近了, 他的热血乃至整个生命也开始沸腾, 燃烧。他喝干了渭河里的水, 仍然饥渴难耐, 终于訇然倒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尘埃落定, 奋力朝太阳的方向扔出他的手杖。那手杖不停地追逐太阳, 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金黄的轨迹, 没入大地, 化成了开满桃花的树林。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实录 篇8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尽管上过多遍了,还是为一些语句莫名地激动。

第一处是文章第二节,“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说,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准确概括,是对大多数民众精神状态的形容。说到这里,我顿了一下,在黑板上写了“庸人世界”四个字——庸人,我心里激起一层涟漪,鲁迅对中国的庸人是情有独钟的。

“大家还记得吗?”我启发学生,“《〈呐喊〉自序》中铁屋子的比喻,里面那一群熟睡的人们,就是这里的——”,“庸人”——学生接上了茬。还有“看客”,我继续说,看客也是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形象,例如小说《药》,在下学期我们会进行学习。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话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这样说?下面纷纷议论,有的说是无奈,有的说是不满,有的说是愤怒。我仔细听着,一一肯定,然后说:正是因为如此,鲁迅才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由此可见,他写文章的目的之一是什么?经过讨论,我又板书了四个字:唤醒庸人。

另一处是第六节,“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念完之后,学生已经明白了鲁迅对请愿的态度——不赞成。我问:为什么说“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我又一次顿住,注视着学生,课堂上一片鸦然。一会,有学生说:“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说:这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作者认识到,对人的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在中国历史上是由来已久的。老百姓,普通民众的生命在专制统治者眼里一文不值,可以随意处置;群众的呼声,民意他们不必加以考虑,他们不接受民意,不肯退让半步,不肯有丝毫妥协——这是中国社会的顽疾、毒瘤。统治者专制、蛮横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所以,鲁迅是不赞成请愿的,许广平当天就被鲁迅用抄稿子的理由留滞住了。请愿只能造成无谓的牺牲、流血。此后是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深的意义”——“很寥寥”。 那么在鲁迅看来,什么样的方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呢?“血战前行”。鲁迅说过,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在他看来,只有两条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就是两个字:革命。

(二)思考

课后想到两个问题,这里试讨论之。

第一个问题:作者对于中国社会的态度。

从此文来看,鲁迅对于北洋政府是彻底绝望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用“下劣凶残”来描述段政府以及“所谓的学者文人”。开头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还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作者感到“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结尾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冯雪峰说,真的猛士指的就是“真的革命者”。

联系鲁迅的其它作品,更可以发现他对于古代中国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批判性认识,这样的认识至今读来也是振聋发聩。发韧之作《狂人日记》就认为当时中国的历史就是“吃人”,结尾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在《灯下漫笔》这篇杂文中他也表明了对当时中国的态度,即“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并将漫长的中国历史分为两个循环的阶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国民党当政时期,他也是不合作的姿态,没有“奴颜媚骨”。例如:四一二政变后,他愤然辞职以示抗议国民党屠杀爱国学生和青年。三十年代发起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左派组织,接近共产党。为此曾遭到国民党的通缉。

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冷峻而深刻的批判,独立自主的精神贯穿于他人生的始终,尤其是对于国民性的批判真正是入木三分,国民性的解剖是他的社会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问题:鲁迅用于改造社会的方法

他主张用暴力去推翻现存的政权,而不是温和的社会改革。这与他的历史观是有因果关系的。照他看来,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社会,一潭死水,只有诉诸暴力革命方能起死回生。例如他力主对敌人要以牙还牙,做针锋相对的斗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这篇以痛打落水狗为喻的文章要人们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对于三一八,他预言“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会出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学界普遍的认识是1927年以后,鲁迅从一个进化论者逐渐转变为一个阶级论者。1927年4月10日写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有掩饰不住的对于革命成功的欣喜之情。他总结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而已集》)

鲁迅曾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持肯定态度,给予积极的评价,称赞列宁是“革命的老手”,对俄国的国内建设成就高度评价。他说“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是的确的。”正是出于这一点,毛泽东说,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心有戚戚焉。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鲁迅革命理想的切实表达。《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有极高的评价: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空前的民族英雄”。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理清文章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讨论概括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相关语句的比较,体会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价值取向,学习刘和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追求、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以及隐含的情感。教学方法:

朗读法 思路贯通法 合作讨论法

学习设想:

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问题,在第二课时我将采用阅读教学模式,重点讲解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读”字,首先通过初读这两部分,理清文章局部思路。其次再读,概括刘和珍个人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脉络。再次精读,着重品读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段,理清局部思路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第二部分的第一段共五句话:第一句表明记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承接首句,是作者的评价与认识;弟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表现出生活于“庸人”世界的悲痛与愤懑。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再次点明写作的缘由,一是悼念死者,二是警惕“庸人”世界保持记性,抗拒遗忘。第四部分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

二、再读文段,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理清局部思路后,再次朗读课文,全班一起朗读。结合文中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的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一个“也”字,既针对程君的劝说而言,同时也说明写作更出于作者的意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重复上句,突出写作确有必要性,更加强调写作的紧迫感。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三、精读文段,品味语言深刻内涵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真的猛士,就是真正的革命者。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为人民的苦难而哀痛的人。幸福者,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已经使鲁迅感到悲痛了,但是流言家的的无耻言论才更是鲁迅悲愤的重要原因。所以作者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不是作者无话可说,实在是悲愤到极点不知从何说起。作者明白名族默无声息的衰亡的缘由不仅仅在于武力的镇压,更在于文化上的专制。于是作者最后表明态度,一是对反动派的警示,二是对爱国青年的激励,希望他们不要放弃,继续前进奋斗。

(3)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在无端在府门面前喋血呢? 用“微笑”“和蔼”形容刘和珍,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本性善良,为人谦和,面对残酷镇压,仍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此的一个形象也有力的反击了被政府污蔑为“暴徒”的言论,表明反动政府的残酷统治,更表明了作者对刘和珍的赞美,对统治政府的憎恨。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第四部分,并且完成相关课后练习。

2、预习五六七三部分,概括局部思路并且品味语言。

教学反思

《记念刘和珍君》 篇10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浸渍(zì) 拖沓(tà) 油脂(zhǐ) 锲(qì)而不舍

B、睚眦(zì) 里弄(lng) 泥淖(nào) 长歌当(dàng)哭

C、夯(hāng)筑 匹(pǐ)配 请贴(tiě) 力能扛(káng)鼎

D、璞(pū)玉 囹圄(yǔ) 漱(shù)口 殒(yǔn)身不恤(xù)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廖落 桎梏 玷辱 桀骜锋利

B.愠色 鼓泄 惨淡 陨身不恤

C.黯然 苍桑 尸骸 鄙陋没世

D.罗网 屠戮 绯红 长歌当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即便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里,这儿的粮产量却扶摇直上,岁岁增产。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爱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D.领导干部应该把握工作方向,制定符合整体利益的政策方针,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

4.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

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

C.对偶、反问、反复、对比

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二、课内阅读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①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②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③记念刘和珍君。

1.文段中①②③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

2.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3分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话有什么含义?4分

4.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5.“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6.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3分

A、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三、课外阅读欣赏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高二苏教第九期第三版

“真的猛士”同步检测参考答案

一、

1.B

2.D

3. A(B项中“功败垂成”意为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忽遭失败C项中“形影相吊”形容孤独,不适用句中“老门楼”和“老柳树”。D项中“目无全牛”是指技艺极其精湛纯熟。)

4.C

5. D

二、

1.①指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 ②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③指写这篇文章

2.“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尤指统治者;“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但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真的猛士”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

3.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

4.D

5.C

6.B

三、

1.刘和珍是勇士、革命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2.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刘和珍的英勇无畏。

3.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是希望民众在沉默中爆发。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4.B D(A项的错误是说文章的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的错误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错误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

四、

1.生活的艺术就是保持平衡的得失的艺术。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篇11

1. 关于作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本文选自《华盖集》。

2. “三·一八”惨案及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伤200余人,这次事件被称“三·一八”惨案。刘和珍是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在该惨案中遇害。

课堂学习

一、 文本思路梳理

1. 根据所拟标题,课文主要有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君?请列出有关她的事迹。

明确:3、4、5部分

事迹有:(1)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2)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5)“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6)中弹牺牲。

2.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补充刘和珍的事迹。

明确:(1) 生前爱看鲁迅文章;(2)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 说说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1) “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2) “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 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 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4.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作者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请讨论作者运用的手法。

明确:(1) 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2) 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 运用肖像描写。(4) 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5) 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5. 在第一、二部分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作者对每一类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还有其他“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和尊敬。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二、 重要语句解读

1. 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

2.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作此文是必要的。

3. “庸人”“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就是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是对世界态度极端冷漠的一群人,他们冷眼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4. 请说明第六部分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5.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里的“苟活者”“真的猛士”各是指什么人?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未来的看法是什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介绍“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刘和珍烈士的事迹。[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 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①,看过后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

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一)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二)“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3.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学生自读、议论,教师巡视。)

三、学生复述刘和珍的事迹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一些词句不容易理解,大家归纳的段意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我们将留到下一步讨论,现在先请大家根据课文,简要地讲一讲刘和珍烈士的事迹。

学生讲述后,教师归纳:文章中记叙刘和珍事迹主要在一、三、五段,记了三件事,虽然写得简略,但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周刊(板书“毅然”)。从这个“毅然”的行动里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呢?(对进步思想的追求,对鲁迅作品的热爱)。

第二件事是参加女师大**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对母校的前涂(同“途”)“黯然至于泣下”(板书“黯然”)。在这里,“黯然”一词,表现了什么心情?(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地优伤)。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板书“欣然”)。从这个“欣然”里

又能显示出刘和珍的什么品质?(一片爱国的热忱)。

因此,鲁迅先生把刘和珍等称作“真的猛士”是有这些事实为依据的。刘和珍烈士与杨德群烈士等为国为民,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确实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四、布置作业

(一)进一步朗读全文,修改各自在作业本上写的各段的段意;

(二)找出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依据文章的感情脉络,理清全文的结构。

二、剖析文章的第一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

(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但记叙部分并不多,重点在议论和抒情,这和我们现在常见到的一些以回忆事迹为主的纪念文章是不同的。当时鲁迅住在十分黑暗,十分残酷的反动军阀统治的中心——北京,目睹反动统治者的残暴,目睹无数优秀青年遭屠杀,目睹不少群众未觉醒,他的悲愤心情是难以抑制的,所以文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织起来写。如果我们理清了鲁迅先生的这一条感情的脉络,文章的结构就容易理解了。

2.如果从记叙的角度看,文章是先从开追悼会的那天写起,再倒叙“三·一八”惨案,中间还插叙了一段女师大**。但这样去分析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中间的好几段就找不到叙事的由头,成了可写可不写的内容。如果我们从鲁迅先生写这篇悼念文章的感情的起伏、发展去理解,就会发现整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思绪为主线,把叙事、议论、抒情融成一体,每一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具体地说,全文共七段:第一段,面对着刘和珍烈士的追掉会,鲁迅先生感到无比悲愤,要写文章来“悼念逝者”(板书);第二段,想到烈士的斗争已经过去,她们已倒在血泊之中,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旧存在,为了使人们不忘烈士的鲜血,为了唤起人们的觉醒,更感到有必要写文章来“唤醒生者”(板书);第三段,追忆刘和珍的往事,对她奉献悲哀和尊敬,因为她“为国而死”(板书);第四段,噩耗传来,由不信到证实,目睹惨象,耳闻流言,愤怒地揭示我们这个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惨痛根源”(板书);第五段,从惨案的经过,展示出三个女子的惊心动魄的“崇高伟大”(板书);第六段,在血的教育下,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看到刘和珍等烈士的“血痕必将扩大”(板书);第七段,与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相比,中国女性临难竟如此之从容,得出了我们民族没有消亡的明证,指出在这一惨案中,人们将看见希望,猛士更奋然前行,由此自然地归结出烈士“牺牲的意义”(板书)。以上七段使文章构成三大部分:第一、二段是一部分,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四、五段是第二部分,颂扬刘和珍烈士的崇高品质和斗争精神;第三部分是六、七段,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一部分。当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结构之后,再来理解文章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一些了。

(一)请大家细读第一、二段,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一部分里有两处提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这种矛盾的提法该怎样理解?

1.学生阅读,相互讨论。

2.教师归纳:

(1)第一处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寄托自己对刘和珍烈士的哀思,接下来连用两个“只能如此而已”,是说明自己的悲愤感情是文章所倾诉不了的,然而又只能用文字来纪念,这种反复回荡的语言,正反映出鲁迅先生悲愤之强烈;(2)第二处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对我们还活着的人来说的,是为了要揭露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为了让人们不忘记这血的教训,所以结尾再强调一下:“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3)“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一句无比愤激的话。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鲁迅先生的周围,重压在心头,而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的卑劣行径,“尤使我觉得悲哀”。一个人在悲愤到极点的时候反而会说不出话来,所以必须“出离愤怒”,写文章来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这个“非人间”,让反动统治者们对我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将以此作为“祭品”,奉献在烈士的灵前。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感情无比深沉的表达方式。

(二)在第二段开头,赞颂刘和珍等为“真的猛士”,又说她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该如何理解呢?

教师归纳:“真的猛士”是指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的革命者。他们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面对国家黑暗的现实,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们不怕血腥镇压,不为暴行所吓倒,以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献身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与“猛士”相比的是“庸人”,是指被“造化”愚弄的“怯弱者”,他们尚未觉醒,还在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感到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是为此而说的,要用猛士们奋斗的鲜血来教育、唤醒他们。

(三)这一部分,从记叙开始,进而展开议论,抒发激情,写得曲折深沉,要细心朗读、领会。

三、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搞懂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

二、小结全文。[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

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大部分,把其中你认为重要的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划出来,想一想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的含意。

(一)学生阅读、勾画,教师巡视。

(二)学生朗读自己划出来的语句,然后共同讨论。

(三)教师归纳:

1.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2.第四段的难句在最后一小节,我们可以先集体朗读一下。(学生朗读),惨象、流言,揭示出这个非人的世道。面对这种黑暗的统治,语言已经失去了作用,指出这就是衰亡民族

“默无声息”的原因所在,这种“沉默”对人民来说是痛苦的,但对反动统治者来说也是可怕的,进而剖析“沉默”的两种结果。这一句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前一个“沉默呵”,感叹成分较强,要读得深沉缓慢,后一个“深默呵”,愤怒的成分为主,要读得高昂激越。(指导学生再朗读一次)。

3.第五段的难点在于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两句的理解。这两句话历来在解释上有分歧,有的说是讽刺中外反动派的“反语”,有的说是歌颂革命青年的“正语”,也有的说是两者兼有的“双关语”,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就整句的意思来看,是赞颂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毫不畏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这是“惊心动魄”的,更是“伟大”的;从句子的结构来分析,主语“这”是指代“三个女子从容转辗”的斗争场面,谓语“是„„伟大”,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正是对刘和珍烈士等满怀激情的“正面赞颂”,因此不能说是“反语”。这个“伟大”的行动,还表现在下一句:这三个女子的“几缕血痕”,把“中国军人”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武功”都“抹杀”了,所以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满含激情地在正面赞颂。到最后一节用“但是”一转,把这些中外杀人的刽子手们拉出来作反衬,让人们看看这些丑类在中国青年女子面前是何等的卑劣可憎!(指导学生朗读第五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三部分(第六、七段)

如果说第二部分的最后是赞颂之情达到了高潮的话,那未在第三部分就又沉静了下来总结这次斗争的教训。这一部分主要是议论,请大家小声朗读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提出来讨论。(学生朗读)

(一)学生读后提出问题讨论。

(二)教师归纳:

1.第六段在全文中是感情高潮之后的余波,在情绪上是深沉的。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个“至多”、一个“至少”来理解。“至多”是指这次请愿造成的牺牲对当时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鲁迅先生认为就改变社会现实来说,这次牺牲的价值并不能算很大,鲁迅在别的纪念文章里说过他不赞成在反动统治者面前搞“请愿”这种斗争方式,这不能掀倒反动的营垒;“至少”是指烈士的流血牺牲对今后而言,既然有“血痕”,就要“扩大”开去,先将在亲人中“浸渍”、扩大,给人们留下斗争的火种。“至少”是“至多”的递进,抓住了这两个关键性词语,全段的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2.第七段是冷静的总结,难句不多,重点在“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再一次颂扬了刘和珍等中国女子的“勇毅”,并由此揭示出我们的民族的不会“消亡”的精神,终于得出苟活者会“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结论。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深沉。(学生齐读)

三、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唤。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

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月1日,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理解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24日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25日,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

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

9.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四、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从文章的写法来说,最主要的是把记叙、议论、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五要我们以四、五段为例,分析一下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使议论、抒情不至于空泛,而议论、抒情又是记叙的深化,使记叙不显得肤浅,三者结合到一起来运用,就能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揭示得更真切。这种综合表达方式也要靠我们细心阅读去领会。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全文。

上一篇:五水共治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4c营销理论案例分析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