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2024-05-31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共9篇)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1

我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爱生·敬业·创新”师德主题教育的通知》和《漠河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爱生·敬业·创新”师德主题教育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发展中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积极开展 “育师德 提素质 创品牌”师德建设活动,着力实施师德建设规定,积极开展以"廉洁从教,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师德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在促进师德师风和学校行风水平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了的提升。现将本校近阶段所做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精心部署

根据上级要求,学校建立了师德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师代表为组员,具体负责师德建设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评估。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县教育局有关文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从而使师德建设活动有序、扎实地推进。

责任分工:

1、加强我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学行为的检查、监督、考评,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我校教师师德师风状况的意见和建议,确定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目标。责任部门:校领导班子

责任人:王明利。

2、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学习,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我校规范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行为承诺事项,我校教师师德考评及师德建设有关规章制度的修订。责任部门:党支部

责任人: 刘景良

3、转变教师工作作风,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治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引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因材施教,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责任部门:教导处

责任人:杨莹

4、教师劳动纪律考核,教师文明言行规范,治理上课接打电话,教室吸烟行为,营造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责任部门:德育处

责任人: 程元戈

二、学习动员,形成共识

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利用每周三下午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内容》、《优秀教师的人格特质》等,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学校班子成员、党员教师先学一步,首先统一思想,教师政治学校时间重点进行师德教育,有会必讲。目前全校教职员工已形成共识,提高师德修养已逐步化为每一位教职员工自觉的行动。

三、全员参与,开展活动。

1、按照本校师德建设活动计划,学校党政认真组织各项活动,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以“职业道德记心间”为主题的师德征文活动,通过征文活动,挖掘了身边的师德闪光点,激励教职工学先进,提高自身师德素养。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并撰写读后感,营造书香校园,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师德修养。

2、以“修师德 练师能 树师表 铸师魂”为主题,开展了“创先师德师风,遵守十条禁令”教师承诺签名活动。全体教职工在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十条禁令,深刻领会我校规范教师师德、教学行为承诺五项条款的基础上,在广大学生的注目下,进行承诺签名。以此作为对广大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表现的鞭策和警示。

3、认真做好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工作,学校编制和印发了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表、主动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对调查表反馈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梳理,完成了调查情况总结报告。

4、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反思和自查自纠活动,全体党员上报了师德师风建设及创先争优自评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在责任年级进行调查了解,针对学生及家长反映的问题及班子成员在教师中了解的情况,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整改方案》,确定了整改目标、整改责任分工、提出了整改措施。

四、活动效果显著 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1、教师的精神状态振作了,改变了少数教师过去存在应付差事,不下功夫,不思进取的状况,敬业精神提高了,工作态度积极主动了,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了,言行有了明显的改善。

2、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规范了,通过师德教育活动,一些教师对待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方法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行为规范了许多,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师,能认真备课,充分利用40分钟交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基本消除了。

3、教师依法执教、文明施教、廉洁从教意识增强了,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了解,我校教师的师德形象被大多数学生及家长认可,不少教师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扬。

4、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增强了,通过学习先进事迹,教师们对她们的团队精神非常敬佩,纷纷表示我们也要争创这样的团队,我们更应成为这样的团队。

5、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更加顺利。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改变了部分教师过去在企业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态度,接受了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思想品质和高尚情操。

6、通过靠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们也确实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敬业精神要坚持不断地加强和激励;学校内部管理要更加科学严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中的教师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因此,我们将切实做好师德师风建设整改工作,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抓实抓好,真正在社会上树立起长安小学高尚的师德形象,形成高品位的育人环境。

六、存在不足,努力方向

综观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师德教育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没有形成一种学校的文化;又如有些教师对学生严格有余,关爱不够,学校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再如学校的管理、育人还存在粗放型的现象,没有达到精细化的管理、育人境界。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2

年初以来, 通河县档案局坚持突出中心, 服务大局, 通过执法牵动、服务带动、乡村联动、强弱互动, 积极探索农村档案建设新途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 全县各乡镇、行政村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档案资源普查率达到70%以上, 乡镇机关规范化建档率达到50%以上, 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档案建档率达到40%以上, 为建设新农村、广开致富路积累了丰富的档案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建设实践中, 通河县档案局积累了以下几方面经验:

一、增强认知, 在工作思路上拓展

档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是历史的见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我们把工作思路从单一的业务服务转到服务大局上来, 本着记录现实、见证历史的原则, 以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为目标, 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为反映民生的重要内容, 纳入认识范畴, 摆上工作日程。特别是将通河县确定为“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之后, 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 争得了重视支持, 在年初召开的“两会”上将档案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以县委、县政府“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 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 档案局长、农委主任为副组长, 财政、交通、建设等单位参加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了各乡镇和涉农部门参加的工作动员会, 安排部署了通河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原则, 要求各涉农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配合, 依法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分类指导、监督检查,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 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 在法律意识上提升

我们结合工作实际, 不断改进和加强新农村档案宣传工作。一是广开宣传渠道, 利用电视报道、张贴标语、发放传单、举办讲座、召开会议、悬挂横幅等手段, 开展《档案法》、《哈尔滨市档案管理条例》、《重大事项档案管理办法》的宣传活动;二是深入乡村现场讲解依法开展新农村档案建设的必然性、紧迫性和严肃性, 宣传利用档案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实例, 解决了部分乡村干部的麻痹意识和应付心理, 把新农村建设档案纳入工作日程。三是年初以来, 采取以会代训、远程培训、实地培训等方式, 培训乡村两级骨干120多人, 下发传单5 000多份, 干部群众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三、突出重点, 在典型示范上立标

在档案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 以祥顺镇、浓河镇、富林乡为示范乡镇, 以兴隆村、富强村、红旗村等10个村为示范村,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和工作成果, 制定了归档范围、档案类别、保管期限、全宗机构等内容, 完成了示范乡村的跟踪建档和规范建档工作。建设乡镇综合档案室8个, 其中标准化档案室3个;建档2 100卷, 其中乡镇级档案1 651卷, 村级档案449卷, 为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全县完成8个乡镇、82个行政村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修订工作, 覆盖面达到100%;开展农村档案调查80个单位, 完成档案登记50个单位;建立乡镇、社区、居委会服务平台23个, 开展便民服务1500余人, 有条不紊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

四、分门别类, 在专业管理上求精

以乡村组织为对象, 以民生档案为基石, 以泥草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为重点, 完成泥草房改造建档5 780卷, 通乡通村公路建档115卷, 村内道路硬化建档138卷, 土地整理建档64卷, 农田水利工程建档79卷, 农业综合开发建档127卷, 农副产品种植、养殖、检测、加工建档164卷,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327卷, 农村合作医疗建档1 245卷, 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档56卷, 累计完成专业档案建档8 095卷, 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成果。

五、整章建制, 在长远发展上增效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干部驻村;目标管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10-01

2008年以来,通河县针对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农民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党群、干群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实际,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深入持久地开展“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执政之基,谱就了和谐新篇。

一、加强领导,纳入工作主题推进

坚持把“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形成了强劲合力。一是搭建包村驻村载体。县委重拾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成立了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驻村工作方案,设立驻村办开展经常性工作督导,组织104个县域机关单位与82个村结对帮扶,上千名机关干部进农家、住农村、吃派饭,面对面了解诉求,手牵手排忧解难,心贴心传递温暖,用最直接、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打牢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二是纳入党风廉政主题。先后以“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三查两建一沟通”、“二兴三改四提升”和“千名干部进农村、服务群众促和谐”为驻村工作主题,明确了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亟须解决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廉洁意识教育、村风文明建设、党群干群关系建设等问题作为驻村工作的重点,找准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三是强化廉政建设指导。多次举办驻村干部培训班,进行了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全会精神、县党代会精神、县纪委全会精神、村风文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举办了廉政文化进农村专题讲座,发放了廉政知识宣传手册、廉政文化宣传单,换届选举、重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还要采取分片督导等方式,引导驻村干部当好廉政建设指导员,有力提升了驻村干部指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能力。

二、精心组织,纳入工作职责推进

组织驻村干部采取“三同、四百、六参加”的方式开展驻村工作,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参加农事活动、参加文体活动、参加义务劳动、参加应急行动、参加村里会议、参加治安防范,有效开展驻村工作。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敢于给驻村干部加任务、压担子,要求驻村干部履行“七员”职责,切实服务和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当好信息员。为村级组织和农户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向所在单位和上级组织反映驻村工作情况,特别是农民的呼声和诉求。4年来,全县驻村干部共宣讲各类政策230余次,宣讲县委、县政府强县政策、惠民政策14项,反馈农民意愿要求170余条,做到了上传下达,信息畅通。二是当好调解员。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干群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出面调解、平息各种矛盾460余件。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及时调解了村内帮派纠纷、信访纠纷20余起,防止了矛盾激化和升级,确保了换届选举一次成功。三是当好监督员。加强对村干部执行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的监督,防止村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全县驻村干部共监督村级重大事项公开351项次,监督道路修建、泥草房改造、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公共事业建设、扶贫开发资金管理使用等民生项目200余项。四是当好调研员。注重在基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写出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4年来,驻村干部围绕农村和谐稳定、村级“三资”管理、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员干部理解从政教育、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等命题开展调研12次,形成调研报告近1000份。五是当好指导员。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大活动开展之前,都要对驻村干部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使驻村干部成为督导员、指导员。在村民监督委员会成立工作中,驻村干部不但监督村监督会选举,还在村监会成立后,指导村监会干什么、怎么干,使各村监督委员会在短时间内步入了正轨,发挥了监督效能。六是当好宣传员。驻村干部在村屯建立了廉政小广播、宣传小队、廉政文化大院,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自编自演廉政文化小品《争水》、《都是麻将惹的祸》、《礼大礼小》、《数钱》等节目,在文化大院和农民文化节上演出深受农民喜爱。驻村干部还利用廉政小广播,编写廉政小故事,组织村民听廉政知识讲座,有力推进了廉政文化进农村、进家庭。七是当好示范员。包村单位和驻村干部既扶贫也扶智,既建新村更育新人,通过助建文化娱乐阵地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头参与集体活动和村风文明建设,率先垂范改陋习、树新风,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地进村入户,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三、注重实效,纳入工作考评推进

建立报告、备案、巡查和每月抽查、半年初评、年终验收考核制度,确保驻村干部沉得下去、住得下来。一是每季度工作点评。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评驻村干部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听取驻村干部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一次,由县纪委常委进行工作点评,批评落后的、表扬先进的、促进中游的。二是每半年工作检查。结合半年巡视工作,到乡镇抽查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录、工作纪实、记录簿册,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对群众对村干部满意度进行测评,检查和验证驻村干部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三是全年工作考核。对涉及村级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量化分解,将村干部廉洁情况、违法违纪情况也纳入了对驻村干部的考核内容。实施了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达优,驻村整体工作才能达优。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4

试点村建设工作总结

“十一五”以来,在德宏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梁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奠定了基础。

一、“十一五”期间新农村试点村项目建设情况 梁河县“十一五”期间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和州县级试点村项目建设工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委农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规划先行,按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自2007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已实施新农村州县级试点村和省级重点村建设40个,完成投资2586.48万元,其中:省、州、县财政投入824.5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10万元,州级财政投入34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274.5万元);自筹资金投入1130.41万元;整合资金投入631.57万元。具体完成建设内容是:

1、危旧房改造361户,其中拆除重建199户,加固改造162户,建筑面积15494平方米,投入资金858.46万元(其中整合资金314.42万元,自筹资金517.04万元)。

2、产业发展,扶持种植业499亩,扶持养殖 业459头,投入资金88.86万元(其中整合资金70.36万元,自筹资金18.15万元)。

3、公共卫生,卫生厕所建设16个,蹲位122个,面积530平方米,投入资金42万元(其中县级财政资金14.18万元,自筹资金27.82万元)。

4、水利工程,人畜饮水工程4件,架设管道长11230米,投入资金35.46万元(其中县级财政资金10.14万元,整合资金13.56万元,自筹资金11.5万元)。

5、道路建设42条,道路硬化长度34.837公里,硬化面积107846平方米,排水沟(挡墙)42条,长9.752公里,支砌体10951立方米, 投入资金1079.0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1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295.2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27.22万元,整合资金155.95万元,自筹资金290.63万元)。

6、农村文体,文化活动场地1个,面积435平方米,文化室30个,面积18270平方米,投入资金421.63万元(其中州级财政资金44.71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22.7万元,自筹资金254.22万元)。

7、农村能源,沼气池207个,容积1320立方米,投入资金50.28万元(其中整合资金50.28万元)。

8、协会建立,新农村理事会40个。

9、科技培训24期,3017人次,投入资金10.7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0.7万元)。

其中实施省级重点建设村14个,完成投资685.5万元,其中:省、州、县财政投入270.5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10万元,州级财政投入3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30.5万元);自筹资金投入311.3万元;整合资金投入103.7万元。具体完成建设内容是:

1、危旧房改造128户,其中拆除重建24户,加固改造104户,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投入资金183.0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2.5万元,整合资金7.7万元,自筹资金122.84万元)。

2、产业发展,扶持种植业11亩,扶持养殖业190头,投入资金61.1万元(其中整合资金28.5万元,自筹资金32.6万元)。

3、公共卫生,卫生厕所建设2个,蹲位18个,面积67平方米,投入资金5.79万元(其中县级财政资金1.51万元,整合资金4.28万元)。

4、道路建设12条,道路硬化长度6.989公里,硬化面积26833平方米,排水沟(挡墙)7条,长1.189公里,支砌体2409立方米, 投入资金310.4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1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295.29万元,州级财政资金2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8.99万元,整合资金54.22万元,自筹资金109.63万元)。

5、农村文体,文化活动场地1个,面积435平方米,文化室7个,面积2484平方米,投入资金123.1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49.92万元,州级财政资金1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0万元,整合资金7万元,自筹资金46.23万元)。

6、协会建立,新农村理事会14个。

7、科技培训4期,400人次,投入资金2万元(其中整合资金2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县委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一是成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副书记、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相关31个部门领导组成;二是成立县委下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15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两个办公室均设于政研室。同时,乡、镇成立相应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管理协调工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研究和听取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县政府每年将新农村试点工作列入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为加大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我县实行县级机关包乡,领导干部、单位挂钩包村工作责任制,全县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责任到人,每人包一个村,包干到38个村委会、社区,县直单位和中央、省属单位10人以上的一个单位包一个村,10人以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包一个村,包干到66个村委会、社区,加大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同时,从2006年开始,每年下 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一乡一支工作队,一村一名指导员,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县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其中,90万元用于县级配套,10万元作为工作经费。县乡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新农办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工作机制。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53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72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财政总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2元,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61元,同比增长22.1%。

(二)联系实际,开展试点,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路子 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县联系实际,在试点村项目建设组织运作上,首先是组织好新农村试点村建设项目申报:由乡镇推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自然村,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试点村后,填报项目申报书和编制项目总体规划及当的实施方案上报县委新农办,由县委新农办审查后报州农办审核批复;其次是组织好试点村项目实施:县委新农办接州农办试点村项目资金计划批复后,及时安排部署各乡镇组织试点村项目实施,乡镇根据试点村的建设内容进行邀标,选定好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后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对自筹资金、投工投料进行管理,对拆迁进行协调,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乡镇确定一名技术员和下派新农村指导员负责施工放样、质量监督、进度报表及相关协调工作,县委新农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督促检查;施工过程中按工程进度,由项目村提出预支申请,经乡镇主要领导批准后,县委新农办签批,由县核算中心预拔适当资金;再次是工程全部竣工后各乡镇组织自 验:组织村组和施工队进行竣工结算,写出竣工总结,报县委新农办审核并向县委新农办上报验收申请;然后县委新农办组织验收领导小组进行初验,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进行验收,重点把握工程质量、工程数量和资金管理使用三个环节,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初验合格后由乡镇报帐员填制工程结算单进行核算报帐,实行预拔结算制,县财政负责各级财政资金管理,县农办负责项目管理,并向州农办上报验收申请;最后由州农办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资料存档管理和工程建后维护管理使用等工作。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从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到管护使用,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县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三)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试点村,我县不仅管理好财政奖补资金,还加大宣传力度,注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发动群众积极自筹资金搞建设,在实际完成总投资2586.48万元中,群众自筹资金1130.41万元,占总投资的43.7%。为发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作用,让群众学有榜样,我县还加大宣传力度,将新农村建设实施较好的村寨拍摄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新农村建设,大力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创办《梁河新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制作“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行动”、“走进新农村”专题节目宣传报道新农村建设,以文艺汇演、诗歌、山歌等形式唱响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在全社会得到关注,形成全民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农民主体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四)整合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梁河县由于发展基础差,起点低,因而在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上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但农民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自我投入 能力不足,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鼓励群众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建设新农村外,还通过项目整合等方式,进行资金整合的尝试。“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州级试点村和省级重点建设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631.57万元,占总投资的24.4%。通过项目实施,试点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产业得到发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收到较为明显的成效。在资金整合的同时,也尝试进行人力等资源的整合。我县在进行领导和部门包村工作时,将新农村试点、禁毒防艾、扶贫、产业发展等同时推进,从而通过扶贫、发展产业促进“生产发展”,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使群众能够“生活宽裕”,通过禁毒防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五)试点的主要成效: 一是村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十一五”时期全县40个试点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村内道路硬化,活动室、公厕建设,以及水电路气房建设,使村庄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从整体上得到了提升。二是产业得到培育,农民增收明显。在试点村中注重茶叶、油茶、生猪、蔬菜和食用菌等产业的培育,试点村农民增收较非试点村增长明显。三是精神文明、乡风文明得到提升。在试点村村中加强文化建设,健全自治组织,试点村群众精神文明、乡风文明得以提升。四是民主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在试点村中建立村民理事会,从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到管理使用,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村内民主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五是农民素质得到提高。在试点村中加强农民培训工作,使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得到提高。六是试点村示范效应明显。通过试点村建设,初步建成了一批 各具特色的试点示范村,有搬迁点的打造提升:平山乡的红祥、红富村、遮岛镇的分水岭、吉祥村、芒东的洒异村、河西乡的野鸭塘;有民族文化特色村:曩宋乡的大水平、小芒丙、芒东镇的大树寨、杏塘村、勐养镇的棒良、芒岗、老芒东、九保的永和、丙盖村;有产业突出的山区点:小厂乡的铓古山、大厂乡的上中山、平山的红祥、红富村。既有坝区公路沿线线状分布试点村,又有山区点状分布的试点村。从而带动试点村周边村寨自发组织搞建设、争当试点村的积极性较高,试点村的示范效应明显。

三、几点基本经验 经过四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几点基本经验。1.领导重视是前提。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情感上关注,资金上给予倾斜,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2.群众支持是基础。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是实施者又是受益者,对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特别关心支持,在项目实施中,主动作为,热情支持,该让的让,该筹的筹,一定不能出现扯皮现象。3.质量监管是关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一定要注重效果,严把质量,以质量为中心,在每个环节做好质量监管,严格把关。经过四年的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梁河县建设新农村的路子:那就是按“二十字”方针要求,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重点开展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内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室建设,公厕建设为主,兼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采取“上级补、下面筹、中整合、后跟进”的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即省州县给予补贴;试点村筹资、筹劳、筹料;县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试点村投 资,扩大试点效应;后跟进则由产业部门和社会事业部门在试点村中,结合实际安排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对试点村建设进行再巩固、再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梁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新农村建设任务更是特别繁重。

(一)具体存在问题: 一是我县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由于县财政困难,拿不出更多的配套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群众自筹资金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农民参与投工投料来完成试点村的建设项目。因而试点村投入资金少,规模小,整合资金力度不大,建设成果层次较低,成效不太明显,缺乏特色和亮点。二是发展不平衡,有的村寨群众积极性较高,有的村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认识不深,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三是试点村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部分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致富门路狭窄,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四是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需投入资金较大,加之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形成良性发展,因而物质基础还准备得不够充分,新农村建设片区推进的条件尚未成熟。五是自然村建设,从整体上看,老村寨普遍缺乏整体规划,较为散乱,道路等设施建设不完备,改造起来非常困难,建设层次较低,因而只能就自然现状搞建设,效果不够理想。六是产业培育较为困难,缺资金、缺项目。新农村建设侧重于硬件设施,产业部门培育产业还需及时跟进。七是在多数试点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还有极少数试点村,存 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在选点和组织实施上我们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八是在项目组织管理上还要探索,不断加强管理使之逐步规范化。

(二)几点建议: 一是新农村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上应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倾斜。梁河县是全州唯一的贫困县,发展起点低,建设难度大,如果要达到统一的硬件标准,必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但县级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资金的能力又十分有限,现行省、州对新农村试点投入资金的标准是同等的,这样,发展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请省州财政补助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梁河这样的贫困县,建设试点村时,硬件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产业发展在起步阶段更需要扶持,因此,补助资金还远远不够,除了群众积极参与外,还需要结合易地搬迁、扶贫整村推进、一事一议、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林、水、交通、教育、卫生等项目,整合资金和项目,使试点村能够发挥规模效应,起到典型引路及辐射、带动作用。但在实施时,由县级部门整合还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需要省、州、县、乡多层面整合,希望各级领导加大协调力度,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扩大试点实效,在整合项目上请省、州出台一些相应政策措施。

五、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县新农建设工作要继续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基本要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基本方向、把改善民生作为主要内容、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重要任务,全力抓好“打基础、调结构、显特色、惠民生、建和谐” 的各项工作,围绕县委提出的“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生态固县”的发展思路,坚持“强化基础、攻坚克难、依托芒市、借势腾冲、突出优势、打造特色”的发展战略,把促进经济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项目拉动作为重中之重,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桥头堡、瑞丽实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的有利契机,努力把梁河打造成德宏州北大门的旅游休闲第一站、民族风情第一站、绿色经济第一站,实现全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以州、县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为龙头,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努力建设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5

第四届职业技能节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专业建设和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充分展示学院学生的风采,实现“技能精湛、业务娴熟”的目标,由学院举办的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职业技能节圆满结束了。本次大赛从11月初公布方案、启动比赛到12月中旬结束,历时一个多月。比赛涵盖了我院的相关学科与专业,各系部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院团委和学工处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技能节圆满的结束了,并且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赞扬和同学们的肯定。下面就我院第四届职业技能节的开展进行下列总结:

本次技能大赛社团承办了6个大型赛事,具体有:测量协会的“联合杯”测量大赛,创业者协会的大学生模拟招聘会,羽毛球协会的羽毛球大赛,造价协会的绘图大赛和计价大赛。通过各场次比赛,统计结果如下:评选出一等奖11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4人,优胜奖36人。根据获奖选手获得的名次,学院将颁发相应的奖金及荣誉证书。

我院各系部也积极参与到此次职业技能节中:

(1)2009年10月,土木系举办了首届趣味运动会,主要项目有“绑脚比赛”“乒乓球接力赛”“跳绳比赛”,本次活动历时两个星期,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提高班集体凝聚力。

(2)建筑系开展了快题设计比赛,比赛主要针对建筑系大一,大二的学生展开,与2009年10月29日举行。设计主题为《小型餐馆设计》。通过6小时的紧张比赛,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了许多幅优秀作品,通过这次比赛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有待进步的地方,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扎实的基础。2009年11月,建筑系举办了具有本系特色的插花比赛,比赛由花卉知识竞赛和插画比赛两部分组成。这次比赛对参赛学生的色彩搭配,设计作品变现,花卉知识储备进行考察,并且把优秀的作品赠送给关心支持我们的领导老师。

(3)2009年11月13日,为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管理系举办了工程计价比赛,比赛分外土建工程计价和制图大赛。2009年11月26日,管理系举办了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竞赛,比赛内容有填制记账凭证,改正错帐等。这些比赛都是为提高我院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4)2009年11月4日-11月5日在我校风雨球场开展了由我院环境系举办的“联合杯”测量大赛。比赛分个人经纬仪操作和团体全站仪操作,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通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决出个人赛和团体赛前三名,分别颁发相应的奖金以及荣誉证书。通过此次比赛,让大家接触认识了测量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提高了大家对测量的兴趣,此次比赛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全院学生的支持下圆满的结束了。

(5)信息系举办了这次别开生面的素描比赛。此次比赛是为丰

富我院的课余生活,提高绘画爱好者的素描竞技水平,增进绘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而特别举办的绘画比赛。比赛旨在团聚广大绘画爱好者,以绘画爱好者的方式参与比赛,掀起全民绘图热潮,从而体现出“我参与,我快乐”的奥运精神。

(6)我院“第四届英语应用技能大赛”决赛于11月30日在一教学楼409多媒体教室落下帷幕。活动由基础教学部承办。本着高职高专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进行,旨在激发我院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全面展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本次大赛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们对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和严密组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职业技能大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加强我院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观此次大赛,从理论上打破了学术性的评价标准,在实施中贯彻了基本能力培养的办学思想,完成了学院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与作用,具体表现为:

本次大赛有效拓展了实训能力,社团在技能竞赛上下了功夫。围绕专业技能,选择了有特色的项目进行比赛。如创业者协会举办的大学生模拟招聘会。在竞赛中设置了三分钟的压力面试,专家将根据选手的自身情况及现场表现进行现场即兴提问,在过程中锻炼了语言应用能力,确定了求职者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在压力前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通过技能竞赛,结合日常的实践教学,学生发现自身弱点,知道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了自我发展的目标,有效地强化了学生技能训练。由于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是开放的,一名学生可以参加数个竞赛,这就为他们发展各种技能提供了平台。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学院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找到了抓手和切入点,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找到了人才培养的缺失之处,为修改教学计划、增补教学内容、加强实训环节提供了依据,同时学院积累大型比赛组织经验,积淀了一批优秀学生,可以很顺利地组织参加各类省市、国家的相关竞赛。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6

服务承诺书

漠河县科技局,就优化我县优化制度建设年,郑重做出以下服务承诺:

一、依法行政方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制定和完善科技计划、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规定和有关制度。在科技行政管理中,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定,依法行政,秉公办事。

二、政务公开方面

在漠河县政府电子政务信息网公布科技项目申报立项、科学技术奖励、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等科技管理工作制度、程序及不涉密的科技政务信息;实行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一律经集体研究决定,切实做到公正、公开、透明。

三、优质服务方面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准确、快速、优质办理科技政策咨询和科技行政事务。严格执行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对办事人员做到文明用语、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认真办理,真诚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四、专利执法方面

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职权,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会同相关部门及时查处假冒、冒充专利行为;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的正当权益。

五、廉洁从政方面

坚决执行廉洁从政规定,认真遵守廉政工作纪律,在科技管理行政工作中不“吃、拿、卡、要”;不以科技项目做交易、谋私利。

六、保障措施方面

我局将认真按照上述承诺,健全完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对在科技行政中违反上述承诺的,执行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对群众举报和申诉,由局办公室负责受理(监督电话:2887159),5个工作日内向举报人反馈查办情况。

以上承诺,保证做到,并请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予以监督。

漠河县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7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是2010年11月经陕西省卫生厅、教育厅同意批复设立的。2011年8月招收首届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36人;2012年8月招收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4人。2011年4月,省教育厅批复同意我院增设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并于当年招收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87人;2012年招收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00人。目前,我院护理专业共有在校学生487人,其中三年制学生300人,五年制学生187人。护理专业设立、运行近一年来,在陕西省教育厅、卫生厅的关怀支持下,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本着“打基础、抓内涵、创特色”的思想,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现将护理专业一年多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设立医学护理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建立教学和管理机构

省上批准我院设立护理专业后,我们以此专业为依托,积极组建、设立了医学护理系和护理专业教研室,设立机构,配备人员,充实队伍。和学院其他系一样,医学护理系设置了教学科和学工部两个科室,配备了总支书记1人、系主任1人、教学科和学工部负责人各1人,选配了护理专业教研室主任1人。目前,医学护理系共有教职工22人,其中教学管理人员3人、学工管理人员4人、兼职班主任(辅导员)6人、主管实训的教辅人员5人;有校内专兼职专业教师10人。另有校外兼职专业教师22人。

2、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深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对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我们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适度”的原则和“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强化实践”的原则。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一是加强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新思想和新要求;二是坚持借梯登高,我们先后到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兄弟院校建设护理专业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思想;三是积极聘请当地的专家和学者来学院进行论证和研讨,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把脉。2011年8月,首届新生入校前,我们邀请了延安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主任贺清明、宝鸡职院护理系白主任、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长付琴、延安中医院院长蔺广东、延安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许忠就护理专业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最后制定出护理专业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随后,在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的近一年时间里,我们又对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三次修订和完善。我们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是:①理论基础够用;②突出整体护理核心地位;③突出技术应用特色;④突出现代人文特色 ;⑤突出适应社区护理特色;⑥突出护理应急特色。例如:当前护理一线工作强调人文护理,整体护理,所以我们适当加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如增加心理与精神护理、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护理人际沟通等课程;鉴于大专护理教学学时较为紧张,我们将部分

课程进行整合,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为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把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把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把伦理学与法律整合为护理伦理与法规;为了增强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在第四学期增加了护理综合技能,争取多为学生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加大技能培养的力度。

3、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医学护理系组建后,我们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当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主要从工作制度、科室职责、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三个层面来进行制度建设。

(1)围绕教学和管理,加强工作制度建设

在教学方面,我们认真制定了《医学护理系教学管理规范》、《医学护理系教学质量保障、考核、评价制度》、《医学护理系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医学护理系考试纪律要求及违纪处理办法》、《医学护理系教师上课情况抽查登记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基础医学机能实训室”等7个实训室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完善了医学护理系《教师上课签到表》、《教师教学信息卡》、《教学工作一日流程》、《实训室使用登记制度》等教学运行制度;配套制定了医学护理系教师听课制度、备课制度、教研制度等。坚持通过《任课教师评学调查表》、《学生评教调查表》、《作业检查登记表》、《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定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考核、信息反馈和整改。

在管理方面,我们认真制定并实施了《医学护理系综合值周制度》、《医学护理系工作例会制度》、《医学护理系干部联系班级制度》以及

《医学护理系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及津贴发放办法》等。对全体学生实行每周一早集合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实行晚自习签到制度和五年制班主任的坐班制度。制定并完善了《医学护理系学生公寓管理暂行办法》、《医学护理系学生宿舍卫生标准》、《医学护理系学生公寓违纪处理暂行办法》等。

(2)夯实责任,认真落实科室职责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医学护理系的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医学护理系教学科工作职责》、《医学护理系学工部工作职责》、《医学护理系团总支工作职责》以及《护理专业教研室工作职责》等科室职责。同时,制定了医学护理系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通过制定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明晰责任,做到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努力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我院护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学专兼职教师32人,其中,校内专任专业教师10人,校外兼课专业教师22人。另有校内基础课专兼职教师30人。校外兼课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延安大学医学院资深教师以及相关医院的高、中级护理师,他们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对于护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我们一直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一是引进。2011年,我院医学护理系组建后,围绕护理专业建设,我们从延安大学医学院引进了一名护理专业教研室主任来我

院担任护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之后,又从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等院校招聘了七名专业教师来学院担任专业教师。二是聘用。一年来,我们积极与延安大学医学院进行合作,聘用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作为我院护理专业的兼课教师,共22人。三是培训。对于新引进的年轻教师注重培养:如岗前培训、医院顶岗培训、讲座培训、集体备课、说课、试讲、随堂听课、少量代课等方式使他们尽快成长。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

我院护理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7个,包括基础护理实训室、护理示教室、模拟病房、解剖实训室、解剖模型室、基础医学形态实训室、基础医学机能实训室等。共计投资270万元。

另有在建的校内实训室6个,包括内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母婴护理实训室、ICU室、形体礼仪实训室、模拟护士站等,共计投资240万元。

以上校内实训室的建成和使用,可供300多名学生进行10多门课程共220多个项目的实践操作。基本满足护理专业目前的教学及实训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外,我们立足市、区(县)两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医教联盟”式的校院合作关系,着力建立护理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目前,已经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市中医院、延

安市博爱医院、延安市妇幼保健院、宝塔区人民医院、宝塔区妇幼保健院、子长县人民医院、吴起县人民医院等十多所医疗机构达成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合作意向,其中有九个医疗机构已签订了院校合作协议。

我们计划于近期与上述校外实训基地医疗机构举办正式的签字挂牌仪式,并有选择地将其中的重点单位列为延安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以建立持久、有效的校院合作关系,为学生毕业前的见习、实习提供良好的实践训练平台。

三、狠抓教学运行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把护理专业的教学业务划分为常规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和教学科研活动三大部分,分别定岗定责,按规范运行。

一是重视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突出教学过程管理。通过认真选配校内教师、积极联系外聘教师、合理安排课表、给教师下达 “任课通知书”、及时落实上课地点和设备、坚持教学督导和督促检查、定期评学评教等措施,努力使常规教学工作保持良性运转。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力突出重实践、重操作、重技能培养的职教特色;在教学效果上,加强教学督导工作,通过加大检查、抽查、评比、评教力度,通过开展教案展览、课件比赛、讲课比赛、说课比赛以及教学效果考核、评比、信息反馈等形式,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加强实训教学。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针对一年级理论课成分多的情况,我们坚持“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

发挥现有实训室的功能作用。凡是能在实训室完成的教学我们都力争在实训室完成,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项目我们都力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我们还实行了实训室开放制度,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向学生开放实训室,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对学生还没有开始基础护理实训操作教学的情况下,今年5月份,我们集中训练并选拔了4名一年级学生参加了陕西省护理专业技能大赛,这在全省尚属首例。参加省级技能大赛,有力地推动和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重视技能操作和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在对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上,我们积极充实、培训人员,完善制度,及时维护、维修实训室设备,努力保证教学需要。

三是狠抓学风建设。护理专业技能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我们从一开始就下功夫狠抓学生的学习风气。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召开专题班团会、增加中期考试、严惩考试违纪作弊、严把结业课程考核关、严肃生活作息制度、坚持课堂考勤考核、坚持按时上晚自习等方式,努力引导学生转变“自己是高考落伍生,混张文凭度一生”的思想,提高“就业要靠真才实学”认识。对考试不及格的挂科学生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安排课程重修。通过严抓、严管和教导、引导,目前,在医学护理系的广大同学中,已基本形成了“抓学习、重技能、爱专业”良好风气。

四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一是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说课、参加培训、听课、试讲等活动,通过开展“一帮一”式的“教授青蓝工程”等形式,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和进步。

二是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科研活动。一年来,医学护理系教师先后讨论、选题、申报了“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实训中心建设”以及“教改项目”等4项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了市科技局、省教科所、省卫生厅科研课题各一项,其中申报省卫生厅的科研基金课题《抗TNF-α和IL-1βIgY抗体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已于今年6月份经延安市卫生局审批后报送省卫生厅待审。三是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已参与了江苏科技出版社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7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四、加强学生管理,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1、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我院医学护理系成立后,围绕护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立足革命圣地延安这块精神沃土,坚持用延安精神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把延安精神育人始终贯穿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之中。一年来,医学护理系通过开展“天使梦·圣地情”演讲比赛、组建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宝塔区卫生清洁及绿化美化活动、开展枣园社区便民服务活动、开展“学习张思德、纪念白求恩、做圣地新天使”读书竞赛活动、创建“枣园红旗团支部”活动等形式,让广大青年学生身临革命圣地,感悟前辈丰功伟绩,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努力培养学生诚信、爱岗、敬业、吃苦的优良品德。

2、结合专业技能培养坚持进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职业习惯对护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一年

来,医学护理系结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先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与护理专业学习和护理技能培养密切相关的文化活动。例如,在宿舍文化建设上,开展了“铺暂空床的习惯养成与内务整理相结合”的宿舍文化建设,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或午休起床时,坚持把自己的床铺整理成“准暂空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学生宿舍内务整理。通过此项活动,首先,扭转了以往宿舍零乱的现象,使学生宿舍变得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培养了学生严谨、洁净、整齐、文雅的职业风尚,体现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指导思想,初步形成了技能培养、习惯养成、内务整理“三位一体”的宿舍文化建设体系,并由此带动、形成了良好的舍风、班风、学风和系风。与此同时,积极创办医学护理系《丁香园》文化小报,开展学生书画比赛、跳绳拔河比赛、讲医学故事比赛,开展医疗卫生系列主题宣传,结合庆祝“护士节”开展护理操作技能展示等活动,寓教于乐,寓技能培养于习惯养成教育之中,努力使学生在习惯养成教育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近年来,围绕护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均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同时,我们的建设也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距离学院的发展目标要求和卫生厅、教育厅的行业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实训室的建设还要持续加强,专业教师数量还要充实,层次还要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要提升,专业及课程改革还

需要进一步深化等等。当前,突出要做的工作是: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我院护理专业一期投资建设的七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已经到位,能基本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但二期实训室的建设,虽然已经完成采购程序,正在供货安装,还需要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使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对目前已经协商和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要加强巩固关系,进一步深化合作,使其早日为“医教联盟、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作用。同时要积极扩大校院合作范围,向陕北延伸、向高层次延伸,努力建立稳固、互惠、合作的校外实习网络。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优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对专业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积极选配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充实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聘请)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来学校任教,以保证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积极拓展视野,努力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万事开头难”,初办护理专业,我们的办学经验还有待于提高。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积极拓展视野,努力学习各地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努力使我院的护理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各位领导、专家,“开好头,起好步”是我院开办护理专业的起步原则,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专业是我们的目标设想。我们一定在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的关怀、指导和支持下,不断加压,不懈努力,积极围绕专业优化建设,努力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使我院的护理专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基础、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是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行动计划。按照“遴选一批、建设一批、带动一批”的课程建设思路,通过高起点、高要求的改革举措和扎实有效的工作,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系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富有创新特色的课程。

三、建设要求

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企合作课程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开展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四、主要内容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实践教学基地等,另外还要建立起核心课程建设有效保障机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以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为重点,带动其它课程建设,达到提高全院整体教学水平。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以教学改革项目的方式进行申报,由各系(部)为主建设。具体项目除由我院教师承担建设任务外;也可以以我院教师为主,由专兼结合的专业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和设计。要通过核心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

稳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梯队,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树立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学院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二)教学保障。各专业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探索将企业的资源与学校共享,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要推动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校教学和教师管理的配套措施,制定促进核心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三)经费支持。学院对开展的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作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六、申报时间及步骤

课程申报时间为每年3月1日至3月15日,连续3年。学院召开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工作启动会,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进行改革、建设的课程,制订核心课程建设方案上报本系,系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进行论证,然后由系部统一上报教务处。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必须申报2门以上课程,鼓励其它专业积极申报,择优立项。经学院核心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课程,由各专业开始组织建设工作。

七、运行管理

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运行、自评等工作,并根据课程建设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每学期作自评报告,提供所需数据和佐证材料上报教务处。

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篇9

近几年来,在马鞍山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的部署,结合学院实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和加强新形势下我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保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现将我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学院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一)基层组织情况

我院党委下设二级党总支4个、支部4个:4个系总支和基础部支部、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退休支部。4个系党总支下设4个教工支部和4个学生支部,共配备党务干部16人,其中专职常务干部数8人:党委副书记1名,党总支(支部)书记7名。

(二)党员现状

我院在职教职工169人,党员总数116人:其中青年教师109人,党员总数49人,占同类人员比例45%。青年教师党员中35-40周岁11人,30-35周岁12人,30周岁以下26人;硕士33人,学士16人;副教授1人,讲师32人,助教16人。

在校学生数3542人,党员总数91人,其中正式党员36人,预备党员55人,占学生总数比例3%。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和规范组织发展工作,把培养考察工作“做早、做准”;充分发挥党校阵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严”;严格把关人,规范管理,把组织发展程序“做细、做精”,不断推进学院党建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发展党员工作思路和实施要求

学院党委始终将发展党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每年定期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思路,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双培工程”,把好党员入口关,宁缺毋滥,确保质量。

按照党章要求,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力求品学兼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教职工中“主动培养,稳步发展”,引导优秀骨干教师把本职工作与对党的事业的追求结合起来,把优秀青年教师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二)加强学习,探索发展党员工作规律和新途径。

院党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党委委员培训班、支部书记培训班、各支部骨干培训班、召开各支部专题学习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讨党员发展、组织建设等,进一步加深对党员发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的理解,统一思想,形成了广泛共识。院党委注重发挥各支部以及党小组的积极性,鼓励发展工作创新,探索培养、教育、考察入党积极 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组织预审、定期汇报考核、发展入党的新模式,以利于党组织建设与科学发展。

各总支(支部)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是及时合理调整支部设臵,努力提高支部工作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经管系、计算机系、外语系、自动化系、基础部等都相应成立学生党支部,对加强学生党员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二是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规章制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如院党委专门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对培养、教育、考察、发展、转正等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院系和部门齐抓共管,使发展党员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三是各基层组织定期研究培养发展工作,分层次、分重点培养,如各系部在职工发展工作中把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制定培养计划和措施,较好地实施了“双培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发展重心下移,注重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发展工作。党委把发展任务分解到各支部,着重抓早引导、早培养,注重对高中入党积极分子进校后的连续培养,及时吸收低年级中基本达到党员标准的同学入党,我院2009年共发展大学生党员64名;五是总支及时讨论审批、严格把关,保证党员发展工作正常进行和新党员质量,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做到对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思想汇报、谈话、《入学志愿书》等层层把关,努力保证新党员质量。六是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各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进行综合评比。

(三)加强引导,提高发展后备队伍的培养绩效。

学院党委要求各支部将日常管理与团员推优相结合。在推优工作中,注重发挥团支部的作用,把“推优”工作放在团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位臵,增强团支部做好“推优”工作的自觉性。各团支部通过对团员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培养锻炼,主动把好质量关,并积极向党支部推荐合格人选。党支部经常找入党积极分子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指出存在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进取。培养人经常向党小组、党支部报告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情况,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填写《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并及时向支部提出加强培养教育的措施和意见。在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及时向党小组、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

(四)因地制宜,创造性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1、坚持“四早”,建设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党员队伍的源泉。加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基础。系部党总支坚持“早启发、早引导、早选苗、早培养”的做法,从低年级抓起,建立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坚持“四早”,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能激发学生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的热情,引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地以实际行动创造条件争取入党;有利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梯队的形成,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源源不断地发展学生党员提供可靠保证,目前,学院各系部有2200多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学生人数的61%。

2、健全三级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坚持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以学院党校为主导,由“年级业余党课学习小组———系党课讲座———学院党校”共同构成的结构完整、分工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三级培训体系。年级业余党课学习小组由党支部负责指导,系党课讲座由党总支负责组织,学院党校由校党委组织部门部负责组织。三个层次的培训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根据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经党组织考察而定。截至目前为止,参加各年级业余党课学习小组的几近80%,参加各系党课讲座的学生50%左右,选送学院党校学习的累计人数将近1800人。

3、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目前,学院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间短,一般都集中在一个月时间左右,且内容单一,以授课为主,效果不够理想。为切实达到培训的效果,拓展培训环节,创新培训形式,系部年级业余党课学习小组正好弥补这种不足,学习时间一般比较连续。充分拓展培训内容与环节,除理论授课外,增加“研讨(座谈)”环节,每次授课后留专题组织讨论,撰写心得体会;“自学”环节,指定书目自学,撰写读书笔记;“实践”环节,实践包括校内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校外的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平时的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规定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上交社会实践总结或心得体会;必须按指定书目自学并上交读书笔记;必须上交党校学习总结和学习心得体会等等,才准予参加结业考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学习的过程,是继续接受党组织全面培养教育考察的过程,更是党组织对其全面培养教育考察的过程。这样的培训,时间充足,环节完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较好。

4、实行学生党员班级蹲点制度。

为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的核心作用,加强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实行学生党员班级蹲点制度。每两名高年级党员负责一个低年级班级,作为此班级的副班主任,配合班主任及系里做好本班工作。党员副班主任重点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及时、定时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到每个月与负责班级同学进行一次交谈,并给予引导和帮助,然后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同时,各蹲点班级学生党员负责同学之间也定期进行交流,以达到了解整个系每个班甚至每个人的思想活动状态。

5、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

(1)在三级培训的基础上,设立了积极分子接待日,做好积极分子接待工作,及时了解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党支部每周二下午2:00-5:00在系书记办公室进行积极分子接待,接待人及联系方式开学初都在每个班级公布,给积极分子创造了更好的找组织谈话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大门始终向他们开着,同时也使党组织及时了解了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2)设立民意调查量化表和群众征求意见薄,建立动态档案库。党支部在上报每一批准备发展的同学前都要广泛地征求其班主任及其所在班级普通同学的意见,而且为避免普通同学在一起不敢说真话的现象,党支部采取“分时逐个”征求意见的方法,以便深入了解,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党支部还采用量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积极分子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会使调查的范围更广,使调查的结果量化、标准化。(3)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培养工作,通过系学生党支部网页的建设,将一些有关内容通过网络传播,扩大教育面。(4)创新班主任、党 支部、团总支学生会和党课学习小组四级考察培养机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通过班主任、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及党课学习小组等的考察,为发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6、建立再教育、再培养、再锻炼的结构模式。

对己经入党的学生,开展后续教育。通过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加强党员的政治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通过民主生活会、思想汇报等形式的活动,使预备党员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提醒预备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做群众的模范,处处起到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党员自身的发展与素质的提高,更促使学生党员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入党到站的心理。

(五)加强审核,全面保障党员发展工作的严肃性,确保发展质量。学院党委要求各总支(支部)严格按照有关党员发展程序办事,对拟发展党员和转正党员坚持公示制度,公示时间为十天,使发展对象全面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做到“五不发展”:即没有经过审查的不发展,培养考察期限不足一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学校培训和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不发展,多数党员和群众不同意的不发展,团员没有经过推优的不发展。

各党总支、党支部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教育引导,端正青年学生的入党动机,做好基础工作,坚决杜绝发展思想政治素质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同时,加强预备党员的考察力度,对预备党员实行再教育,督促预备党员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对于不符合转正条件的,严格依照党章规定延长考察期或取消预备资格。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院党员发展“双培工程”中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在低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职业院校学年制的限制,一、二年级党员数量偏少,实际发展党员只能从二年级下半年开始,这就导致了发展重心偏高,大学生党员结构不合理,党支部只能按专业设臵,难以合理设臵学生党支部,对党员实施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并且,少数毕业班党员,参加党的组织活动不够正常,缺乏党性煅炼,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这一现象从今年开始已经部分得以纠正。

(二)教职工党员的发展力度有待加强,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资深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系部之间党员发展不够平衡,个别系部党务工作者配备不全,人员变动较大,对党务工作业务生疏,审查把关不够,对发展党员工作或多或少产生影响。

四、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我院党委将继续抓好教育环节,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抓好考察环节,确保新党员质量;抓好发展环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处理好几个关系: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发展与培养的关系、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的关系。同时,我院高职教育学制为三年,学生一、二年在校学习,三年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践中,按照目前入党培养考察时间要求,毕业前能够真正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往往只有在一年级阶段就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才有条件,新发展的党员往往在实习岗位上,学院党组织很难对其进行预备期考察。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因为培养考察时间不够在毕业前无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即使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学生也很难在毕业离校前完成转正,在校学生党员始终较少,致使基层学生党建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鉴于我院高职学生实际,现建议:

一、将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考察时间一年以上才能确 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调整为“考察时间六个月以上”;

二、发展对象经过进一步的培养教育时间调整为“进一步的培 养教育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具备入党条件和符合入党程序,可以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严格执行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方可列为发展对象之规定。

上一篇: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下一篇:关于切实做好校安工程在建项目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