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2024-08-19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通用16篇)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篇1

秋思

秋天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来了!

此时此刻的洛阳城,仍然像往日一样豪华亮丽街道上人山人海:富人们舒舒服服地坐在轿子上、马车里;穷人们只好扛着大筐小筐地去赶集;书生们就到皇宫里赶考去了;将士们则准备出征去了……

在一间简陋平凡的的小屋里面,唐代的大诗人张籍正趴在窗前,望着秋风扫过树叶,思念着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想到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和年迈的老母亲,还有那温柔的妻子和常常会哇哇大叫的儿子,他感到十分惆怅。此时此刻,只有写信才能够抒发出自己在心中深切的思乡怀亲之情。于是张籍提笔写道:

亲爱的妻子:您好!我是您的丈夫张籍。

家里的孩子听话吗?他去私塾里读书了吗?今年家里丰收了吗?大家过得怎么样、幸福吗?父母怎么样了?

致此

问候!

刚写完,便遇见一个老乡刚要赶回乡,于是张籍叫住了他,让他帮忙把信带回乡,还千叮万嘱地告诉他,家里只有妻子识字。当老乡要出发时,张籍又叫住了他,担心漏了什么,看了又看虽然只有100字,但他却读了近2个钟头,才依依不舍地把信封好让他带回乡去。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篇2

1. 激情导入 (有益、有效的环节)

那次听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五”, 内容是举例说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还可以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那节课开始, 教师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同学们, 想必大家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颤巍巍地端着一盆清水请妈妈洗脚, 这情景让多少人热泪盈眶!同学们, 这是一种美好心灵的体现, 一个五六岁的小孩都懂得感恩, 那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以“感恩”为话题, 写写自己与父母的事。

点评:教师以学生们熟知的公益广告导入课题,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达到了引发爱的共鸣的良好效果, 为本课教学的深入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2. 互动交流 (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先是组内同学互说, 然后学习小组推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代表小组进行交流。要求表达有条理、语言生动、表述的内容清楚。有的同学讲为父母端杯热茶, 有的同学讲为父母洗袜子、手绢, 还有的同学讲在“母亲节”为妈妈送康乃馨, 当爸爸劳累时为爸爸捶背……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师因势利导, 又进行了情感调动:我被你们的真情打动了, 同学们是如此地孝敬父母, 用自己实际行动为父母献上了一份孝心。现在让我们再为父母献上一首感恩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边说边播放歌曲录音。

点评:互说、交流以及教师进行情感调动这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亮点所在。但是, 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语言引领, 使亮点不亮, 导致下面的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

3. 从叙到写出现“断层”现象 (问题显现)

教师启发: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写的是一篇写事的文章, 写事的文章应写清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现在请大家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听到的关爱父母的事情。

当真正拿起笔要写的时候, 我发现有的学生东张西望, 有的学生把本子翻得哗哗响, 有的学生一脸茫然。20分钟后, 只有几个学生完成了作业。

点评: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训练, 使得从叙到写时, 学生遇到了“不会写”的障碍。

二、引发的思考和建议

笔者认为, 教师应补充以下环节消除作文教学中出现的“断层”现象。

1. 将阅读中的体会、感悟渗透到作文教学中。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是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方法的过程。当教师做好情感的铺垫后, 应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描写叙事情节所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欣赏的某种描写方法将自己平淡的叙述变得更加生动。如, 引导学生将“妈妈那天下班了, 说累得很, 就坐在沙发上休息”这句话改写成比喻句“妈妈那天下班了, 进门就‘倒’在沙发上, 像一根软软的面条, 显得疲惫不堪”。

2. 出示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赏析、借鉴。

由叙到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才能实现这个跨越。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师必须给学生出示数篇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掌握片段中的描写方法和布局谋篇的技巧。

3. 激励学生交流, 为学生搭设互动的平台。

初次脱稿后, 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其他学生听, 让其他学生评析。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对于评价的学生和被评价的学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被评价的学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评价的学生能看到别人作文中的精彩部分, 进而汲取精华为自己所用, 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4. 二次修改, 鼓励学生追求作文的更高境界。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秋思五年级作文 篇4

我接了一杯水,猛然望见水杯里有一个小月亮。我小心翼翼的把小月亮放在桌子上,望着圆圆的月亮,我的嘴张成了大大的“o”字形。

我跃跃撞撞地跑去找知识渊博的表哥,我叫:“出事了,表――哥!”他听见了,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我小心翼翼地捧起杯子,表哥看了,眉毛皱成了“八”字。我手一动,月亮就簌簌颤颤着。我和表哥看了半个小时,他发言道:“这是天上的月亮的孩子。”“就是小月亮咯!”我轻轻地敲着他的脑袋说。我们怕小月亮溜走,就在上面放了3块砖头。

我们召集了所有的家庭成员来看这伟大的发现,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挪开了砖头。

我把杯子给大家一个个的参观,奶奶告诉我们:“这哪里是月亮?这是月亮的影子啊!”我正要发画画,妈妈把我拉回了现实:“乐乐,快来吃月饼!”我一边答应,一边抬头看着月亮。

秋思五年级作文 篇5

好几个春秋了,不知故乡怎样?现在秋风已起,家人过得还好吗?我漂泊在外,家人担心吗?是否该给家人些封信了呢?想到这里,张籍拿出砚台,铺开纸,提起笔,开始写信给家人了。写着写着,张籍的眼睛湿润了,他在信上写了几句话:年迈的母亲,您还好吗?多病的父亲,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妻子,你也不要太劳累,为了家计,可以另谋出路。儿啊!你要天天上学堂!不能逃课啊!先生的话,一定要听。后天就到中秋节了,吃团圆饭开心一点,不要太挂念我了。

写完后,张籍正想出去找一个人送信,他的老乡杨凯慧正好回乡,张籍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家里只有他妻子认识字。杨凯慧正要出发,张籍把他叫住了,从杨凯慧的麻袋里把信拆开,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读完信,张籍又把信封好,放进麻袋里,张

秋思-五年级作文 篇6

秋天的早晨,一阵凉飕飕的秋风吹来,又让我想起家乡那年迈的老母亲,老父亲。

我走在路上,一路上行人无几,只有卖早点的在路上叫卖。刚买好早饭,正要回到客栈去,正好碰上了和自己一个庄的老乡。只见他牵着马,背着包袱,像是要回老家,我迎了上去。“老兄,好久不见。这是要回老家?”我笑容满面地说。“是啊!出来快一年了,也没回去过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回去看看。”说完,他长叹一声。我一听要回老家,一想:我出来整整十年了,也没回去过。“你跟我来一下。’’我拉着他的马走向客栈。到了客栈我急忙拿出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你这是干吗?’’老兄一脸疑惑。“哦,我写封信,让你带回去,你不介意吧?”说完又埋头写了下去。

写完那位老乡拿着信,骑着马走了。我望着他,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他走了之后我随之也骑着马出了城。走在路上,秋风吹起,落叶飘下,时而走过一位母亲,抱着他的儿子。我骑着马,时而眺望一下,又低下头。走着,走着……

探索小学五年级的班级管理策略 篇7

一、普遍存在的班级管理问题

1.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太过严格, 尤其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大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 忽略了全面素质的发展, 这样陈旧的管理方法只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班主任对学生测试后的成绩评价标准较为固定,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会产生优越感, 并忽视自己的缺点, 而使一些后进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 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管理, 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严肃。小学阶段需要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 因此班主任需要一开始就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五年级学生心智都在发育过程中, 对于课堂纪律和管理制度较为忽视, 自觉性差需要班主任时刻进行监督。学生在感兴趣的课堂上会认真学习, 但在无聊枯燥的课堂上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出现偏科、总评成绩较差的情况, 还会出现对于平时课后各科老师留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在课堂上无视纪律互相吵闹, 对学习知识不积极等这样的情况, 教师需要耐心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二、分析有效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1.建立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班级时, 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状态, 对于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方式。在选取班级学科代表和班长等班干部职务时, 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观察学生在课后的各种表现, 选出优秀的班干部进行协助管理, 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开启以学生为班级主体, 班主任为引导者的管理方式。这样自主的管理可以增进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优秀班干部的选择, 要注意具有强烈的班级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生, 在日常学习中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代替班主任进行维持班级纪律和卫生的工作。小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学习, 容易出小差、和同桌说话、无视老师等不好的行为, 所以, 班主任需要定期进行思想教育班会, 让学生熟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同时应该细心讲解, 让学生充分了解规范的内容, 对学生不懂的条例耐心解释, 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做起, 做到思想和行动一致, 并要求学生在每个周末都写一篇总结笔记, 把这个周自己的表现和学习收获写出来, 对于不好的事进行自我改进。班主任需要一个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进行高效的管理。

2.由于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任务较重, 加之学生的爱玩天性,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负面的情绪, 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需要适当地减轻自己的负担。出现一些简单的任务可以留给学生解决, 在减轻班主任负担的同时,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处事能力。在班级管理时注重管理策略, 不停地学习新的管理方式, 做到与时俱进地管理班级, 班主任也需要有充分的管理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教导。班主任应该时常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丰富学生的思想。从平时的学习中, 要细心发现学生的行为表现、思想认识等,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来激励学生, 遇到学生有不良的爱好、思想, 和行为等, 需要及时进行教育。五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薄弱, 班主任需要进行积极引导教育, 把学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彻底杜绝。关于学生不良的言行, 班主任不仅要及时发现, 同时每周召开班会来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认知, 从思想教育方面来改变学生的素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树立积极的班级风气, 让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知识, 思想认知上也可以有很大的进步。

3.班主任及时跟各方面做好沟通交流。首先, 班主任要随时跟各科老师保持交流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状态, 分析学生最近的表现及状态。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后, 可以适当跟家长保持联系, 让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最近情况, 因此可以放心地把学生留在学校学习, 提高了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认可, 班主任同时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对于一些学困生及时通过社会或学校的力量来给予帮助, 一些家庭有变故、单亲的孩子班主任平时应该多注意照顾, 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细心的帮助。对于特别难教育的学生, 可以采取家访的方式, 亲自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状况, 这可以很好地增进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也需要跟学生做好沟通交流的工作, 除工作外, 可以和学生保持朋友的状态,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同时, 也要从每一件小事中尊重学生,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总之,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时, 班主任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 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确保拥有积极的班级风气, 减轻班主任负担的同时, 锻炼学生的能力, 做好跟任课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的交流沟通, 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摘要: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 在教学模式不断变化和课堂改革下, 小学生需要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 因此小学班级管理备受关注。但小学的班级管理与中学不同, 学生的智力和脑力没有完全发育, 在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出现较多问题, 教师需要结合小孩的心理特征探索适合他们的管理策略。对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见解和分析, 提出优化班级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五年级,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继军.小学班级管理的现实境遇及对策窥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 (01) .

[2]赵彬.浅谈小学班级管理对策[J].新课程:小学版, 2010 (12) .

小学五年级语文《秋思》教案 篇8

思(教案)

黄水小学:周福忠

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洛”。能正确读写“洛阳”、“匆匆”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查资料,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秋思》中描写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有“思乡”、“思亲”题材的古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以及上节课学的《泊船瓜洲》等等。而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一首以“思乡”、“思亲”为题材的古诗----张籍的《秋思》。

见秋风而起乡思,可以说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题材,能以这样寻常的题材写出新意的小诗实在不多,而张籍的《秋思》一诗,选取生活中一个富有内涵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的表达了客居异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构思巧妙,历来为后人称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2.板书课题

秋思

二、作者简介

张籍:(约768—约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中唐诗人。官终国子司业,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著有《张司业集》。

三、新授

1.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匆 cōng)平舌音,洛(与“格”字比较),“シ”与水关,洛,古有洛水河,洛阳在古洛水河北岸而得名,九朝古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

2.示范朗读,并分清停顿。(注:加点的字读音稍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学生自读一遍,再齐读。

4.学生自学,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教师引导提示:

秋思,秋天里的愁思,秋天,百花凋零,落叶归根的季节,思乡情切,愁绪油然而生。

洛阳城里见秋风,张翰在洛阳为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详见《晋书张翰传》。故后人每以秋风起而感发思乡之情。秋风,既可以是实指事情发生的时间,也可以是“欲作家书”时的心情。(这句意思可以理解为:洛阳城里秋风乍起)

欲作家书意万重。

欲,将要,想要。作,写。家书,家信。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内容很多。

(这句意思可以理解为: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不尽,复,又。

恐,怕,害怕。

尽:完。

匆匆,表明离家多年,有说不尽的话,暗含急切的思乡之情。(这句意思可理解为: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捎信的人。

临,将要。

发,出发。开封:开启信的封口。又开封,进一步加深了“说不尽”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态,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觉得话还没有说完,故“又开封”。(这句意思可理解为: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5.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作者为什么会“恐”“说不尽”?

B.为什么会“行人临行又开封”?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6.根据板书设计及学生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背诵古诗。

四、总结全文 教师讲述,配以舒缓音乐,让学生联想诗中画面

这篇脍炙人口的思乡佳作,寥寥数语,凝练简约,寓意深远。这和诗人创作时选词练句是分不开的,如“见”字,“恐”字,“又”字。细致入微地刻画诗人此时的心理-------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一句。小诗以平淡本色的语言,对平常的生活素材进行了提炼和典型化,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作者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淡叙事,却有内涵。秋风本无形,它却包含着肃杀之气。使木叶摇落,百花凋零,做客异乡的游子,见到这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孤独凄冷的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有内涵的“见”字,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和联想。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寄居洛阳,离家千里。又见秋风而起乡思,当时交通又不便利,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乡,只好写封家书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就使他本来已经很强烈的乡思之中又增添欲归不能的惆怅,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思乡情切,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要倾吐。而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作者用“欲作家书”无从下笔,犹豫难宁得情态描写,把抽象的“意万重”表现得真切生动。

家书就要发出时,怕匆忙之中漏掉了什么话,在送信人就要上路时又拆开信封。诗人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人捎信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再加上时间匆匆,觉得这封饱含千言万语的信仍不尽人意,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没有写进去,于是在捎信人将要出发之际,打开信封。这好无定准的“恐”,显示了他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实不一定真是遗漏了什么内容,而“临行又开封”细节也不一定真的补上什么话。这与其说是为了补上几句未说尽的话,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正是这一行动方显示了他此刻细致入微的心理。这两句所写内容虽然寻常,但由于它准确真切的反映了游子思乡的心理。真可谓化平淡为神奇。

五、作业

1.根据刚才老师的讲述,结合你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洛阳-------见秋风

秋思

家书-------意万重

乡思缕缕道不尽,万语千言恐不详。(寓情于事)复恐-------说不尽

临发------又开封

《秋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谈话导入时,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及以前学过的古诗,大胆的说出古诗《秋思》的大意,通过回忆对比,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进行了作者简介,为什么要做这一环节呢?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祖籍在江苏,现在客居洛阳。洛阳在河南西部,黄河南岸,可凸显作者家乡遥远,归途渺渺,有家难返的处境。对学生理解作者思乡之情大有帮助。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进行了字音、字形的识记。

小学生作文五年级写人 篇9

她,叫欣儿,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汉族小姑娘。欣儿隔壁住着一位孤独的苗族老奶奶。老奶奶姓王,她的儿子常年出差在外,只留下王奶奶一人在家。

欣儿看到王奶奶的儿子那么忙,都顾不上照顾王奶奶,而王奶奶行动不太方便,一向孝顺老人的欣儿忍不住担当起照顾王奶奶的责任。王奶奶血压不太正常,欣儿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为王奶奶买了一个血压计,还学会了量血压的技术。欣儿经常给王奶奶量血压,一发现王奶奶的血压不正常,便跑去药店买来治血压病的药给王奶奶吃。

日常的家务事就更不用说了,王奶奶家里的家务都给欣儿“承包”了。有一天清晨,欣儿来到王奶奶家,王奶奶正戴着老花镜在看书,看得如痴如醉的王奶奶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上。欣儿不忍心打扰王奶奶,便悄悄地来到王奶奶的卧室,发现王奶奶的衣服和昨天换的被单还没洗,便拿起衣服和被单来到卫生间,用刷子刷洗衣服和被单,“唰唰唰”的声音传到了正在看书的王奶奶的耳朵里,王奶奶来到卫生间门口,发现了欣儿。欣儿干得很有兴趣,完全没有注意到王奶奶的到来。欣儿将衣服和被单洗的干干净净,心想:“我把衣服和被单拿出去晾好了再回来看王奶奶。”刚转身,王奶奶已经站在她的跟前。“啊,王奶奶,您怎么不看书了呀?”欣儿惊奇地说。王奶奶紧紧地把欣儿搂在怀里,说:“哎,欣儿,你真是个好孩子呀,奶奶永远喜欢你,爱着你!”她们两人紧紧地拥抱着,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篇10

一、填空。

1.8.45平方米= () 平方分米1.5小时= () 分

2.4.68×0.07的积有 () 位小数。

3.0.25×0.4÷0.25×0.4的结果是 () 。

4.5÷11的商是0.4545……, 结果还可以写成 () ,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

5.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照 () 除法的法则计算, 商的小数点要和 () 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 就在余数后面添 () , 再继续除。

6.在0.35、0.3 5·、0.3·5·、0.355中, 最大的数是 () , 最小的数是 () 。

7.一条马路长a米, 已经修了5天, 平均每天修b米, 还剩 () 米没有修。当a=600, b=40时, 还剩 () 米。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2厘米, 高是3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9.数字2、3、5、6可以组成 ()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其中, 单数的可能性是 () , 双数的可能性是 () 。

10.58, 57, 42, 45, 50, 5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 , 中位数是 () 。

11.观察一个长方体, 一次最多能看到 () 个面。

12.工人加工一批零件, 10分钟做了25个, 平均做1个零件需要 () 分钟。

13.如右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 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 。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7.333是循环小数。 ()

3.方程都是等式, 但等式不都是方程。 ()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5.平均数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

1.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0.01, 就是把这个数 () 。

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扩大10倍

2.下列式子中 () 是方程。

A.ax+bB.2x+5×8=100C.8x>16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 高是4米, 底是 () 。

A.4米B.8米C.12米

4.一个三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是5.00, 这个数最大是 () 。

A.4.995B.4.999C.5.004D.5.007

5.老李a岁, 小林 (a-15岁) , 再过c年后, 他们相差 () 岁。

A.15B.cC.c-15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0.25×4=0.73÷7.3=4.9÷3.5=0.1-0.09=

7.05×100=2.3×2=3.5÷3.5=0.75÷1=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 6.3×10.1 (2) 0.25×0.8×4×0.125

(3) 0.75×18÷0.15 (4) 2.5×3.7+6.3×2.5

4.解方程。

(1) 0.86x-0.3x=11.2 (2) 7 (x-1.2) =2.1

五、操作。

1.想办法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2.下图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 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六、解决问题。

1.每个空瓶可以装食用油2.5千克, 李老师要把25.5千克食用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 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瓶子?

2.服装厂计划做863套服装, 已经做了6.5天, 平均每天做76套。剩下的平均每天做82套, 还要几天做完?

3.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 总长1600千米, 比兰州到西安铁路长的2.2倍还多159千米, 兰州至西安的铁路长是多少千米?

4.妈妈从超市买来苹果和梨各30千克, 共用99元。每千克苹果1.8元, 每千克梨多少元?

5.右图是一块梯形菜地的示意图, 张大伯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里种大白菜, 三角形地里种萝卜。

(1) 每棵大白菜占地0.16平方米, 一共可以种多少棵?

小学生作文五年级写人 篇11

有一次,有一位同学病了,那天是晚上8、9点左右,唐老师听到消息后,不顾自己咳嗽,马上牵着这个同学的手去医院给他看病。那天晚上狂风大作,老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那位同学穿上,自己却穿一点,这个同学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就这样,老师把那个同学送到了医院。医生看到老师的病情比学生还要严重,就要先给老师看病,老师却让医生先给学生治,并事先把那个同学的医药费全付了。

还有一次,老师教我们读书,她给我们讲的很认真,我们也听得很认真,只有少数同学听得不认真,老师看见一个学生在做小小动作,便要他讲老师读了什么,那个同学不知道,老师并没有打他说他,而是告诉他以后好好学习,读书和听课都要认真,就再给他讲了一遍,直到他听明白了为止,再安心去上课。

我的唐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老师,她还用心去感动我们。唐教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太多了,感谢您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小学五年级写人作文 篇12

她长着一双弯似镰刀的眉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很会说的嘴巴,一头精神的长发,乌黑发亮……她就是我的舞蹈老师――王老师。我从一年级就开始接受王老师的教育了!

王老师是一名实习的学生,别看她是一名学生,她的舞蹈功底可强了!

记得那次:我们学校要比赛(舞蹈),这件艰难的事情可把大部分的老师给难倒了,学校就让王老师来负责。王老师慢慢地走向主席台,对大家说:“我一定会负责好这个舞蹈,不让大家失望的!”只见台下的掌声如雷鸣般,同学们好像说:“老师,我们相信你,你一定会不让大家失望的!”

舞蹈开始训练了,第一节课,王老师就教我们练习舞蹈的基本功:下叉、下腰可难道了不少同学。只见王老师跟大家说:“应该先压腿!”同学们纷纷把腿搭到了了把杆上,之后可是还下不去。王老师三下五除二就下去了,同学们的眼睛都要‘掉’出来了!经过我们的努力练习,我们的比赛取得了第一名!别的学校不得不佩服我们!

回到学校后,同学们纷纷夸奖王老师!

王老师你真是我的好老师!我要想你学习!

------------------------

最值得我去感谢的那一个人是我的`爷爷。

爷爷已经60出头了,但还是很精神,很年轻,好像才50多岁。爷爷的脸很长,所以我给他取了个外号:马脸爷爷。爷爷鼻梁上还架着一副老花眼镜。我十分感谢我的爷爷,因为他教过我很多道理,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暑假里,我正在写着暑假作业,突然一道数学题目难住了我。我左思右想,可还是想不出来这道题应该怎么做。我很烦恼,一气之下,我便把暑假作业给扔到了一边,让它去长眠了。一天,二天,三天……我已把那道题目给忘了。

又过了几天,爷爷对我说:“你的暑假作业呢?写完了吗?让我看看。”我听了,只好无奈得拿出作业本。给了爷爷看。爷爷看了,见我有一道题没写,便问:“为什么不做这一道题目?”我吞吞吐吐地回答说:“我……不会……做……”我的话音刚落,爷爷便皱了皱眉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决心,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因为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放弃了。”我听了,便认真地做起了那道难题,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做出了那道题目。爷爷看了笑眯眯地对我说:“这样做才对嘛。”

爷爷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教育我,让我懂得许多道理。使我一生受用不尽,我真的很感激他。

-----------------------

我的语文老师姓崔,个子不高,看起来很娇小,但是从老师常常微笑的眼神里却流露着自信、爱和坚定。崔老师的声音很悦耳,从认识老师的第一天起,我便喜欢上我的老师。

课堂上,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老师银铃般的声音引导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徜徉。老师同我们一道去探究世间的善与恶,美与丑。老师常常告诫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善良、懂得爱护、关心别人的人。

三年级时,老师告诉我们:“春蕾杯”征文比赛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开始了!我一听,便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完了,准没戏!我平时挺怵写作文的,每次写作文都要磨几个小时,写出来的总是流水账,我对我的作文失去了信心。下了课,老师突然点了几个同学的名字,让我们留了下来。老师第一个把我叫过来,对我说:“曾令涵,你的作文很有潜力,我希望你参加这次竞赛,有信心吗?”我摸了摸头,有些为难的说:“我…我,我行么?”老师用她那温柔,充满鼓励的目光凝视着我,“我相信你”,老师的话语充满着坚定,“相信自己,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接着,老师又帮我分析作文差的原因,建议我可以多阅读一些范文,找出差距,提高自己。于是,后来的两周里,我便写了改,改了再写。参照范文,感觉颇有心得。最近的作文我得到了崔老师的表扬,还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心里别提多美了!也暗暗佩服崔老师,看来老师说得对呀,相信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勤奋努力,就会成功!

离“春蕾杯”开始不到一周了,老师还像往常一样为我们辅导作文。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老师为了不打断讲课,把电话挂了。谁知电话又急切地响了起来,崔老师有些不耐烦的接了电话。我离老师最近,隐约听到孩子得了什么病,被邻居送去了医院,要老师马上过去。

随即,老师脸上掠过一丝忧愁。看来老师的孩子生病了,这节课肯定上不成了,我有点失望。但是,老师又拿起手中的范文,继续给我们上课。老师的语气依然是那么沉稳,声音还是一样动听…

当下课的铃声响起,老师宣布:下课了。崔老师立刻拿着书本,转身一路小跑着,冲出了教室。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牵挂,默默祝福老师的孩子早点康复。

我们的辅导课一直没有间断,老师就这样奔波在医院与学校之间,知道我们上交了征文。

我们日夜期盼成绩到来,当老师发给我一张红红的奖状:全国三等奖时,我不由得向我所敬佩的崔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老师,谢谢您!”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篇13

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课堂导入,一节课开始之前,学生的思想活动十分复杂难以约束,如何使学生从杂乱的信息中收摄心神,使思绪转回到课堂教学中来,是教师相当头痛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课堂正式教学开始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思绪依然游走课堂教学之外,始终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进度,这种情况的产生就需要一个有力的课堂导入环节去解决。另外,有的学生对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没有清楚认识,常常产生学习茫然,一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学习缺乏目的性。优质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点被老师吸引,学生的积极性被老师调动,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学生会根据导入环节中的内容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求,不断尝试寻找答案,教师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提问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也可以采取故事法或情景法将学生的内在经验与数学课堂形成对应,由于数学课程自身的抽象性导致了教学环节与生活环节常常脱节,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趣,教师恰恰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积极建立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使学生怀着“为什么?”“答案到底是什么?”的学习心理走进课堂,学生思维会因此紧紧跟随老师,并对授课内容不断进行反复猜想,几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丰富而轻松地结束。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要角色,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会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各种任务,对于这些任务的真正意义却无从思考,课堂气氛常常死气沉沉,紧张严肃。又因为数学科学的抽象性、理论性、思维性的特征,小学生常常产生“怕数学”“躲学习”“数学差”的恶性循环,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传统数学课堂师生关系的模式造成的。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转变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调动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就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不良局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对于说错的学生仍要继续鼓励,不要乱加批评,不要摆出师道尊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内有一章关于“多边形面积”的求法,如果直接灌输学生公式会使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不妨使学生通过对“铅笔盒表面”的测量形成长和宽的认识,再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如何通过长宽信息求得铅笔盒表面的面积,在学生的探讨结果之后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选取一定要灵活

很多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最头痛的就是如何使小学生接受数学的抽象计算、抽象逻辑、抽象概念。在具体讲授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课堂上,选取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在相关几何基础知识部分,如果以讲授法进行教学恐怕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采取实物教学法,使学生在直观的几何图形、几何物体的面前产生感性认识,继而再形成理性概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章关于“广角植树”的探究教学内容,教师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模拟法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以小旗或其他道具模拟树木,带着问题在实践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成为该数学问题的“模拟研究员”,对该数学答案的得出进行了全面探求,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重大,灵活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都是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感知数学、应用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选取是迈向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的内涵会更加丰富,课堂效果的提高会获得更多实现途径,同时也会面临更多困境和阻碍,如何加强课堂效率的提高,如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是需要所有小学数学老师通过不懈努力去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孙圆圆.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4):116.

奶奶-小学五年级写人作文 篇14

我的奶奶对我关心无微不至,天天接我上下学,回来就给我做饭,整天为家里的事操心,只不过,奶奶就是有一点不好,太唠叨,但这也是为我好。

放假了,我要下去玩,这时奶奶出现了,她说:“别往远去,我找不着你。”我刚要下楼,可是她又重复了那句话“别往远去,我找不着你。”我飞也似的跑下楼,但是我又听到走廊里那荡荡的回声:别往远去,我找不着你。

还有一次,我让爸爸打电话问我的成绩,我爸爸听了,这消息犹如龙卷风一样向“各家各户”袭过去。我奶奶知道了,就一个劲儿的向小区里的爷爷们炫耀:我孙子双百,我孙子双百,我孙子双百啊……

还有一次,她回来跟我说:“她碰见了一个不知道路的人,那个人问她交通局怎么走,她说”就是物价局往前走就到。那个人走了。奶奶还依然喊着:物价局往前走——热心的`奶奶。

五年级学生优秀写人片段作文 篇15

精彩片断1作者:叶晶晶《幽默的老爸》

我的老爸十分幽默。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老爸帮我搭蚊帐,不知怎么回事,忽然唱起了了歌儿:“搭,搭,搭蚊帐,搭个蚊帐给蚊子住;蚊子住着好幸福,还有那么大的大食物。”虽然老爸把我比作大食物,但我还是非常快乐!

精彩片断2 作者:倪灏《“开心果”徐老师》

我们班的徐老师可真是一个开心果,他眼睛小小的,可是生气的时候眼睛却瞪的大大的。(开心果这个称呼很有趣啊,能突出老师的性格特征,既然是开心果,应该写他开心的表情,不应该写生气的时候。不过,能抓住细节写神态,可是好办法!)

有一次上课,徐老师提着大包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徐老师也捂着嘴巴偷偷地笑┅┅

这就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徐老师,大名叫徐叶子,他叫我们“小虫子”,怎么样,我们的徐老师好玩吧!如果你也想看看他是怎么逗我们开心,那你就来虹桥一小五(2)班吧!

精彩片断3作者:韩煦《我是一条“书虫”》

在书城的桌子上一位眼睛大大的小男生一边喝果汁,一边捧着《查理九世》津津有味地看着,不错,这个人就是我,爱看书的我。

那天,我被书中诡异的情节---“鬼影迷踪”组织创造出人造太阳和恐龙深深地吸引住了,连窗外下起了滂沱大雨也没有察觉,直到电闪雷鸣,才猛然把我拉回现实世界。我看了看倾盆大雨,从容地捧起了另一本大书,又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看书的劲头真可谓是“雷打不动”啊!

上小学以来,我迷上了阅读,我这条书虫不知啃了多少本书了,将来我还要啃下去。我爱书,我甘愿做一条书虫!

精彩片断4 作者:张远铭《磨蹭的老妈》

“妈妈,该起床了!”我看了看闹钟,已经7点20分了。说完,我马不停蹄地刷牙、洗脸、吃早饭。我再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半了,我冲进房间,大声喊:妈妈,该起床啦!”

妈妈这才起床,慢条斯理地穿衣服,刷牙,洗脸,梳头,吃早饭。我一看时间,什么?7点40了!唉呀,快迟到啦,妈妈你怎么还在慢吞吞地吃早饭!

妈妈终于吃好饭,说:“你的牛奶还没喝完呢,快点,去车上喝!”我都快疯了,这个人,起床时动作这么慢,现在就知道不停地说。

出了门,我一路上着急,早上第一节是数学课啊,迟到会被数学老师批评的,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妈妈开车又这么慢,白白地等了三个红灯,今天早上迟定啦!

到校后,已经迟了30分钟,我想,别人走路都可以早到,为什么我坐车还迟到,真伤心!这妈妈也太慢了,我真想换一个动作很快的妈妈!

精彩片断5 作者:郑忆卿《我的同学平川》

在校运会上,他参加极具考验力的800米长跑。“砰!”比赛开始了,平川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狂奔,一下子就领先了别人一大步。他咬紧牙,甩开胳膊,大踏步向前跑。汗水从他脸上滚下来,也浸湿了衣服。400米、600米、800米!眼看着就要到终点了,他奋力冲刺,像一阵风般从我身边刮过┅┅

精彩片断6 作者:董承翰《小发明家马均》

马均发现一些小孩把石头绑在绳子上,扔到核桃树上,一下子击落了好多个核桃。马均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他回家后,搬出织布机,想要好好地改造一下。

小学生五年级写人作文秋思 篇16

快速阅读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读者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阅读材料中主要信息的阅读能力。快速阅读在当今信息“爆炸”社会里, 对于人们高速高效获取知识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闫国利发现, 不同学者由于训练方法不同, 对象各异, 测评手段缺乏较一致的标准, 研究结果间差异较大。关于认知灵活性 (cognitive flexibility) 或者灵活性认知 (flexible cognition) 的研究是发展心理学近年来的一个新热点之一。认知灵活性是人们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线索和任务需要而转变推论或策略的能力, 以及将反应定势转换到适应变化的或者不可预测的情景中去的能力, 是人类智力的一个重要的特征。Kelly B.Cartwright认为, 认知灵活性有助于阅读技巧的提高, 可以教给人们特殊的阅读认知灵活性从而能改进他们的灵活性和阅读理解能力。Baddeley等人采用发音抑制等范式研究了语音回路和阅读理解的关系问题, 发现语音回路在阅读理解中发挥了作用。王丽燕等人发现抑制发音条件下被试的阅读速度比正常阅读条件快、正确率没有差异。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选取河南某市小学五年级的两班学生, 两班学生阅读和期末语文成绩前测无显著差异。每班学生44人, 共88人, 被试平均年龄为11.02±1.61岁。

2. 实验设计。

采用2×2被试间设计, 实验班采用抑制发音方法训练, 对照班不采用抑制发音方法, 其他训练方法相同;两班依威斯康星测试结果取上下各27%作为认知灵活性高低组。实验班采用快速阅读训练和抑制发音方法对其进行训练。对照班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老师由有快速阅读经的研究生担任, 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

3. 实验材料。

选择40篇文章, 文体为记叙文, 让不参与实验的其他同年级学生和老师进行难度判断, 留下中等难度文章20篇;文章用A4纸, 边距为2.5cm, 字体为4号。本研究采用刘哲宁2004年再次修订版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信度与效度都达到了标准, 并编成了计算机程序。

4. 实验程序。

在安静教室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认知灵活性测试。对两班学生各取上下27%作为认知灵活性高低组。然后, 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训练前后对学生进行前后测, 记录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成绩。本研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与处理。

三、实验结果

两班学生采用相同的训练材料, 两班训练方法不同, 经过12课时的训练后, 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同认知灵活性学生的阅读理解各项成绩, 认知灵活性高低组前测成绩在阅读速度、阅读成绩和有效读速上t检验无显著差异。随机对其中一个班级采用非抑制发音快速阅读教学, 另一个班级采用抑制发音法快速阅读教学, 训练后, 以前测成绩为协变量, 以后测成绩为因变量, 对不同认知灵活性、不同班级的阅读速度进行协方差分析, 结果如表1:

(*p<.05, **p<.01, ***p<.001, 下同)

由上表可知, 班级变量的主效应显著, F (1, 43) =7.352, p=.010, 两者在0.05水平差异显著。认知灵活性变量主效应显著, F (1, 43) =8.710, p=.005, 两者在0.01水平差异显著。班级和认知灵活性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以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为协变量, 对阅读理解后测成绩进行协变量分析, 结果发现, 班级和认知灵活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 (1, 43) =1.061, p=.309, 差异不显著;班级的主效应边缘显著, F (1, 43) =3.861, p=.056;认知灵活性变量差异不显著, F (1, 44) =0.186, p=.669。有效读速是衡量阅读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有效读速=阅读速度×阅读理解成绩率, 阅读理解率=阅读成绩÷总分 (100) 。以有效读速前测成绩为协变量, 以后测成绩为因变量, 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班级变量差异显著, F (1, 43) =4.187, p<.05。认知灵活性变量差异显著, F (1, 43) =9.873, p<0.01。班级和认知灵活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 (1, 43) =1.068, p=.307。

四、讨论

1. 快速阅读实验对提高阅读速度的影响。

阅读理解成绩不受速度提高影响, 这与刘妮娜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有效读速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 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经过快速阅读训练, 抑制发音班阅读平均速度为训练前的3倍, 非抑制发音班为训练前的2倍;阅读理解率并未下降,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有效。排除前测成绩影响后, 抑制发音组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有效读速显著优于非抑制发音组, 表明阅读时的发音对阅读速度有较大影响, 抑制发音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但阅读理解成绩不受影响, 难度较大的材料是否能得到一致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快速阅读是一项技能训练, 小学生因受平时朗读习惯的影响, 更多的采用逐字阅读的方法, 这势必影响阅读速度。经过快速阅读训练, 提高了学生视点快速转移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视知觉空间, 学生养成了一目半行、一行或更多行的阅读习惯,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

2. 不同认知灵活性学生快速阅读的特征分析。

不同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在快速阅读实验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而言, 快速阅读训练后认知灵活性高分组在阅读速度和阅读有效读速上比低分组有显著进步, 但阅读理解成绩不受阅读速度提高的影响。快速阅读实验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一些阅读习惯, 采用一些高效的方法去提高阅读效率, 这需要学生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 以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对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 认知灵活性高分组学生在阅读技能训练过程中, 能以灵活的方式较快地适应新的阅读方法, 从而保证了阅读效率的显著提高。和高分组相比, 认知灵活性低分组学生对阅读方法转换不能较好的适应, 从而表现出较慢的进步。

五、结论

1.通过快速阅读训练, 抑制发音班阅读速度和有效读速显著高于非抑制发音班 (p<0.001) ;阅读理解成绩两班无显著差异。

2.快速阅读训练后, 两班学生认知灵活性高组的阅读速度显著优于认知灵活性低组 (p<0.01) 。认知灵活性高组的有效读速显著高于认知灵活性低组 (p<0.01) 。认知灵活性高低组间阅读理解成绩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闫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M].福建;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丽燕, 丁锦红.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3) .

上一篇:学前教育实习记录下一篇:妈妈教会我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