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2024-08-27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精选9篇)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篇1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改革试点 改革内容 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分类: 时政热点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同时人社部表示将分类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同时推进其他专业系列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将逐步建立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制度。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地区

除西藏自治区外每个省份都选取2-3个市进行试点。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实施

根据试点方案,中学、小学教师两个系列合并成“中小学教师”一个系列,提高了职称等级,设置正高级职称。小学教师最高职称是副高,也有可能当上“教授”了。

2014年将推进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预计今年完成“扩围”工作。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专业人员表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够很好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评定职称的首要条件就是师德,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用人导向,重在实际。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也建立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制度。

201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岗位津贴省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每月700元

今年全省各级财政将投入1727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684亿元、增长15.6%,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从今年1月起,将城乡居民低保补差标准分别提高到333元/月和147元/月,农村五保对象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5897元/年,孤儿基本生活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150元/月和700元/月,医疗救助人均标准提高到934元/年,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年和1200元/年。从今年7月起,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提高到80元/月。二是提升就业社保水平。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促进创业10万人。组织劳动力转移减免费培训60万人。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户籍人口全覆盖,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一卡通”。将城乡居民医保每人年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组织11万渔民、1万艘渔船参加渔业政策性保险。

三是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省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700元/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提高到950元、初中提高到1550元,省属普通本科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标准提高到9100元。

2014年是公务员工资的调整周期,每次调整时隔8年上次是2006年,本次调整前期社会舆论工作已经做好,即2013年禁令年为2014年调整年铺垫,本次调整方案是缩小级别差距全部上调800至1000元级别高的反而会涨的少。但这也是为今后实行交通补贴相应级别享受的待遇打基础。2016年还会有调整,但涨幅不会大主要是针对绩效方面出台工资方案也是为了缩小县区和省部公务员的差距。同时技术公务员可能会像以前的事业单位,走行政还是技术口。事业单位同时去行政化,不在有级别,变为企业和公益单位。绩效工资向中小学班主任倾斜

在待遇上,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2013年教师绩效工资新标准

中学高级(副高级)744元/月 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中级)621元/月

中学二级、小学一级(助理级)524元/月 中学三级、小学二级(员级)475元/月 试用期人员 403元/月 普工 352元/月 2014年教师绩效工资新标准

中学高级(副高级)909元/月 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中级)762元/月

中学二级、小学一级(助理级)638元/月 中学三级、小学二级(员级)573元/月

试用期人员 517元/月 普工 429元/月

2014年职务晋升工资变动情况

小二晋升小一:增加:岗位44+绩效151+津贴19 合计:214

岗位工资小二605,小一649,绩效工资小二1337,小一1488,津补贴小二605,小一624

小一晋升小高:增加:岗位99+绩效290+津贴75 合计:464

岗位工资小一649,小高748,绩效工资小一1488,小高1778,津补贴小一624,小高699

小高晋升副高:增加:岗位275+绩效343+津贴100 合计:718 小高岗位工资748,副高1023,绩效工资小高1778,副高2121,津补贴小高699,副高799 201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为什么暂停

根据国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的要求,除了广州、深圳和佛山试点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外,其它非试点市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待国家统一部署后再作统筹安排,届时再另行通知。同时,从今年起停止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工作。

网上传言称“教育部出台2014年最新教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对此,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昨日作出回应进行辟谣。目前,教师工资仍实行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建立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助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要求,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实绩和贡献,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向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的倾斜。

最2014年中小学教师工资改革方案 中小学教师工资最新规定

最新教师岗位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工资新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6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对新华社记者说,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人社部将重点做好促进就业、缓解“双轨制”“待遇差”、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开发更多适合高校生岗位

“预计2013年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左右。”尹蔚民说,“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全力推动落实国务院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基本实现了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

“初步确定,明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尹蔚民坦言,“目标更加积极,任务更加繁重。”2014年,将制定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努力消除各种就业歧视。

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明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尹蔚民说,“同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人社部:2014年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6日表示,明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尹蔚民还表示,明年将推进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教师的生活现状:

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员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满腔热血把书学会,当了教师吃苦受罪。难险重必需到位,教案作业终日疲惫。学生犯错家长问罪,家长告状回回都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下班不休还要开会。从早到晚比牛还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屁大点事亲自到位,逢年过节无加餐费。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学习不懂社会。晋升职称回回被退,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胡乱收费。工资不高还要交税,如此生活实在无味。压力多大不得不背,甜酸苦辣自己体会。青春年华如此狼狈,仰望苍天欲哭无泪。哎,当老师啊真累,涨工资吧!空调陪!

根据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省补助提高到人均700元/月的新标准,已按去年基数提前下达今年省补助资金,其余部分将在核准人数后下拨。转载: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

提起职称,我还真有点话要说。记得唐太宗第一次科举取士时说:“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封建统治阶级借科举笼络读书人,给他们进入上流社会或是进入政治领域的机会,使得天下读书人感激涕零,莫不颂扬帝王英明,其实,封建帝王用这种方式另一个最重要的目为了控制百姓,如同观音菩萨和唐僧给孙悟空戴的紧箍咒一样给天下罩的一张大网。千年过去了,当今离废除科举制度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至今仍然还存在封建帝王式专横跋扈的方式与嘴脸。骂职称评定是个狗日的,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当官的控制人驯服奴才的有效紧箍咒。如果你与当官的关系不好,他可以分配你带差班,尽管你使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使差班有进步,但是也不能与快班相比,于是先进、职称、奖励统统与你无关。当然职称也没有你的份,叫你什么也得不到,喝西北风去!你说,这职称评定是不是狗日的!封建帝王弄个科举制度,多少有点公平公平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良好动机,给下层草根人一缕阳光,一丁点雨露,算是有点人性的关注。即使是天下人成就文武功,货于帝王家,也乐此不疲。谁叫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呢?而如今,也生出来一个称职评定,每年约定指标,叫我等教师如狗儿一样挣抢骨头,而扔骨头的人居然做起了山大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影响我 的一时,我就影响他一世。专横跋扈与意指气使让多少封建帝王望尘莫及,因为帝王要顾忌国家的兴衰与民意的得失,而这评职称则全然没有更多的忌讳,好坏全是国家的? 评职称,对教育教学没有什么好处,教育教学不是其他行业,不好用尺子去量,教育教学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有一棵奉献的心。职称已经商品化了 需要花钱买的 从市局 到区局 到学校都在卖。只说评职这件事,要评职称就得去考考计算机,还要学历,还要资格证,如果那些老民办或老中专来评,他们这些条件都得想办法去创造,如果是认真的去考,需要多少时间,他们从哪来那么多时间,只有放弃教学,去学,去考。这对教育教学是多大的损失,而他们拿出了这些东西对他的教学又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教师评职称不但不能促进教育教学而且还害了教育教学。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那些评上中高的教师,他们知道以后再也不能评高一级的职称了,不用说还有上进心,能好好的到岗位去点卯就算是好的了。

周国平先生,曾因职称问题耿耿于怀,并专门撰文感慨;给“佐罗”配音而颇受影迷青睐的童自荣,因职称问题与老板叫板,深受学生喜爱的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到死还是个讲师。这些都是名人,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则更不用说了。都40多了,头发花白,居然还没有评个中教高级。因为,跟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早就自然晋级到了高级好多年,每月的工资多领300多元。而工作量是一样,工作成绩也是差不多,有的还不如我。

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大多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

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

二是折断脊梁之痛。求主任,找校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

三是划破血管之痛,我向来把教师的工资当作教师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花钱请枪手参加没用的考试;参加花大钱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

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

说得不好听点评上高级的不一定比评不上中级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贡献大。评上的得不到尊重,评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资。

2014年教师涨工资的最新消息

2014年教师工资调整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提高教师工资的改革精神。缩小差距,按劳分配,减少矛盾,使工资收入公平合理,激励能者多劳,增加投入,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2014年教师工资上调的方案:

一、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娌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拈烦和工作成本。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伤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堤,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二、教师的收入

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3000元,初中教师3300元高中教师3500元,大专教师3800元,大学教师4000元。(随国民经济增长)

2.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教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教师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3.课时工资.:课时补贴按照实际上课按劳伞酬原则;主要是鼓励教师多代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他们多代课,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学期和学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学期学年评,不终身制。每个老师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代课,更要激励上好课。

5、特优津贴:全体教师公认的特别优秀教师,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教育教学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山区补贴: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另外给与补贴,应该是工资30%。正如国家干部下乡补贴,越偏僻地区,补贴越高,不终身制,离开就没有。

7、其它补贴:班主任电话补贴、家访补贴、加班补贴,由学校根据情况自定。

教师涨工资后语

发此灌水博文,逗大家一笑。如此“2014年教师涨工资的最新方案”乃黄粱一梦,或者说是白日一梦。尽管是梦,希望还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了。

网友评论:

看到2014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心头为之一振,继而豁然开朗。中国的未来有希望了,因为中国的教育有希望了,根源就是2014年教师工资的改革。太英明了,出台这一举措的领导不知是何人,真是太伟大了。多少年了,以职称定工资这一无形的绊脚石在教育界到处乱滚,弄得教育界怨声载道,民心大违,因为里面的猫腻太多,评上职称的没评上职称的都心知肚明,在大庭广众之下,只能言不由衷地说一些违心的冠冕堂皇的东西,当然,在评上职称的教师里绝不乏真真的问心无愧的好教师。但是总观全局,以职称定工资是教育界里面最大的一桩冤案。今日,包青天回来了,冤案得以昭雪,真是大快人心。我虽然也有职称,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决不能从自己的单人利益出发,更不能顾小家而忘了大家。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有多少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打下了今天的江山,我们后辈儿孙一定要奋发图强,保卫好我们的家园。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先烈们可以用生命去换,我们牺牲一点小利益(少挣点工资),相比之下算得了什么呢!伟大的领导,英明的决策。让我们欢呼吧,跳跃吧,未来的中国将昂首于世界!

我们学校在绩效工资中率先取消“职称工资”

有人说,应该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这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讥笑为天方夜谈,是不可能实行的事。而这一普遍被人们认为不可能实行的事却已在我们这里开始实行,我校在绩效工资的分配问题上,为了体现其公平、公正、公开(公开尚缺了点),就率先淡化“职称工资”,也就是说,不管你是高级职称的教师,还是无职称的普工,在分配绩效工资时一视同仁,普工分配到的绩效工资也不比高级教师的低,甚至要高。这就打破了工资分配时“职称高的教师”老是占优势的做法,这一做法顺应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更顺应了职称低的教师的心愿。

有人认为教师职称应该废除,说评职称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我认为,评职称,对于普通教师来说,还是比较公正的,也对教师有比较大的激励效果。如果说教师职称在评定时存在一些弊端,但这种弊端相对于评优秀教师,或者教师职位升迁(指升为主任)不知要小多少,也不知要比它们公平多少倍。绩效工资,想说爱你不容易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什么?有人曾中肯的概括为:“用我的钱奖励我?”,是“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自己再赎回来”。仔细想想,还是蛮有道理的。因为绩效工资也属教师津贴工资的一部分,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津贴工资中的30%要被定为奖励性绩效工资,70%被定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假如教师的津贴有1000元,实行绩效工资后,1000元津贴工资将被分做两部分,基中700元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直接发到教师的工资卡上,另300元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校具体考核分配,教师再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把它赎回来。但能不能赎回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教师的津贴是与教师的职称直接挂钩的,教师的职称越高,教师的津贴也越高。因此,职称高的教师被定为“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也比较高。例如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每月是621元,小学一级职称的教师每月是524元,„„普工(无级)教师是352元。这就是说,实行绩效工资后,不同职称的教师想把自己应该得到的津贴赎回来难度是不同的,职称越低赎回来越易。不是吗?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要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把一学期3726元赎回来,而普工教师要把一学期2112元赎回来却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尤其是在分配绩效工资时为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而“一视同仁”,职称高的教师分配不占优势的学校,职称高的教师显然是要吃大亏的。

记得有网友这样形象生动的比喻绩效工资:从前有只羊,它一天干10个小时的活。有一天它的主人告诉它,你好好干,多干活有奖励,于是它照做了。接下来每个月它的主人把它身上的羊毛剪了30%,年底到了,给它织了件毛衣,然后告诉它:诺,这是你的奖励,恭喜你,继续努力吧!羊很生气,把它的故事写成童话,起了个傻名字叫:绩效工资。.“割肉与补肉”的绩效

工资自从实行奖励性绩效工资后,各种说法似乎都有。因为是新生事物,没有科学的考核标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考核方法不同,可以说是各自为政。所以,在实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中,各所学校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然而在现实的考核中,却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割肉与补肉 ”的现象,这就难免会有教师产生抵触的情绪,他们虽然嘴上不便多说,但暗地里却难免产生不悦的心情,结果可能会诱发一些矛盾 “吃空饷”竟然是官民都不满意

从基本政治学的理解,吃空饷就是贪污,当然是要严惩。

许多查处“吃空饷”的消息似乎也佐证此论断。比如,《江西上饶341人“吃空饷”被清理》经媒体曝光公布:江西省纪委、监察厅官方网站、江西廉政网获悉;2013年上饶市把干部职工“吃空饷”问题作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全面深入开展清理整治“吃空饷”工作,至11月底全市共清理出:市直单位上报163人,县(市、区)上报178人工作人员。

如果按照“吃空饷就是贪污”的理解,是应该对有关领导追究刑事责任的。上面江西这个消息,显然没有追究,仅仅一个清理已经够让百姓满意并欢呼了。我们的要求并不高。

然而,又有矛盾的消息传来:《河北:62名官员“被离岗” 工资连涨3级》11月15日,河北黄骅市委组织部宣布:全市科级干部超过53岁,副科级干部超过52岁的全部提前离岗休养,同时提高三级工资。该做法将导致许多干部在编不在岗。

河北黄骅这种做法,让人浮想联翩。

一般老百姓的理解,“吃空饷”是个令人羡慕的事情。@qinhailin2603: 乖乖这等于又腾出了62个岗位,那边连涨三级,这边进62个饿狼。@idbnjdvchufwgfis: 我就看看这伟大光荣正确的ZF能不能把官民比例弄成1:1!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仆人不想吃空饷。涨工资,放回去玩,让百姓很羡慕,但那些公仆居然不满意!他们坚决要求继续为人民服务。可见为人民服务有多少油水可捞。我们真怕了官僚的为人民服务了。

其实,很明显,仆人是“不想仅仅吃空饷”。河北黄骅“吃空饷”之事,在各地都很常见。“退居二线”、“离岗位不离职”,这些说法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特色经验、流行做法。多数官员都不想“吃空饷”,是被迫“吃空饷”。

这一对比令人备感残酷。这些仆人一分钱养老保险不交,先吃空饷10多年,然后领高额养老金,人家还特别不满意。而主人要缴纳昂贵养老保险,按清华杨燕绥的提议,主人还得50岁离岗,干15年小时工,才可领取微薄的养老金。

如此主仆颠倒的双轨制,完全超越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想象力。宇宙真理,中国奇迹。

最2014年中小学教师工资改革方案 中小学教师工资最新规定

最新教师岗位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工资新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6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对新华社记者说,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人社部将重点做好促进就业、缓解“双轨制”“待遇差”、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开发更多适合高校生岗位

“预计2013年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左右。”尹蔚民说,“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全力推动落实国务院新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基本实现了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

“初步确定,明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尹蔚民坦言,“目标更加积极,任务更加繁重。”2014年,将制定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努力消除各种就业歧视。

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明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尹蔚民说,“同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篇2

根据 (天津) 市教委近日下发的《2012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 天津市今年将启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职称。这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中小学教师统一职称 (职务) 制度, 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

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改革内容包括设置正高级职称, 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 完善教师专业技术

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 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内进行, 岗位出现空缺时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同时力争每年全市有400名中小学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新增中小学教师要全部达到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河北:小学教师将可参评高级职称

记者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 目前, 河北唐山、邢台两市正在试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职称等级上, 改变原来中学教师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 小学教师将可参评高级职称。

据介绍,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建立于1986年, 分中学和小学两个系列, 实行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级。

河北此次试点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 系列, 并设置正高级职称;二是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际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增强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按照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进行, 按照规定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 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据了解, 唐山、邢台两个试点市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将于2012年10月至11月最终完成。

北京三区职称改革试点中小学教师层级统一

前不久,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接受代表委员政务咨询时透露, 今年本市将在西城、朝阳、通州区开展职称改革试点, 将中小学教师层级统一。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1986年我国实行职称改革以后, 教师虽然岗位相同, 但在职称等级上却大相径庭:小学教师分为初、高级职称;中学教师则分为初、中、高三级职称。但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高职称, 没有正高;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于中级职称, 没有正高和副高。

2010年国家在职称制度改革时, 已对山东、吉林等三个省市进行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 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本市将从今年起对西城、朝阳、通州区中小学开展职称改革试点, 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不再细分为中小学, 职称层级也会统一, 即为正高、高级和一级、二级、三级教师五个等级, 弥补了以前中学没有正高级职称, 小学没有副高和正高职称的缺陷, 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提升空间。此举预计将涉及全市三四万名教师, 职称改革后, 在符合评审条件以及学校岗位比例允许的情况下, 中小学教师都可以参评高级职称, 直接与收入挂钩。

渝中小学教师能评正高了幼幼教教老老师师也也可可当当“教授”

今年起, 重庆市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将有“教授”级的教师了。昨天, 记者从市教委召开的全市教育人事工作会上了解到, 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再是副高封顶, 也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实行了20多年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发生改变。

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绍, 全市目前有教师37万余人, 其中, 普通中小学24.8万人。据介绍, 与2010年相比,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上升幅度很大, 高校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从25465人增加到27250人, 其中, 正高级职称从3269人增加到3564人, 副高级职称从9189人增加到9639人, 比例保持稳定。

据了解, 该市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是1986年建立的, 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

周旭表示, 今年开始, 在职称等级上, 将原来中学教师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最高等级为中级, 统一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 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并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篇3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批准,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将于今年全面实施,下面,我代表省教育厅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部署和我省实际情况,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两厅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启动了我省改革的准备工作,现在改革实施方案顺利获得批准,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推动改革工作。

第一,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与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中央决定率先在中小学领域开展职称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亲切关怀。通过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使他们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一样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是对现行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突破和创新,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重大举措,既符合中小学办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也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吸引高素质人才到中小学幼儿园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中小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专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二,准确理解逐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涉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切实把这件好事办好,2009年,国务院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首先选择在潍坊、松原、宝鸡三市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拥护。2011年,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又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试点,各省市在两部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扩大试点工作,为全面改革探索了路子,验证了全面推开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5年,决定在全国全面推开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又体现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高度负责和深切关怀。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做好我省改革工作。

第三,切实增强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责任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2012年我省通过认真遴选,确定了大理、玉溪、临沧为开展改革试点的地区,经过3年实践,3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基本入轨。2015年,两厅拟定了全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过渡办法、岗位设置办法、评审条件、评审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按期报国家审批。2016年,实施方案获得批准,全省除试点地区外,各地接下来将面临人员过渡、岗位设置、申报推荐、评审聘任等诸多环节,涉及100个县区、46万余名教师,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再加上各县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教师队伍状况有差异,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会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改革相关各项工作,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做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明显成效。

二、立足实际,抓住关键,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是在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4个方面做出政策调整和制度完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准确理解“五项基本原则”和“四项主要内容”,牢牢把握住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这一关键环节,充分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才能真正“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第一,立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就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职称评聘在推进教师职业发展、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方面的政策杠杆作用。各州市、县市区要准确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指导意见》和省《实施方案》的精神,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对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要认真梳理,按照对应关系,办理好过渡手续。要以评聘正高级教师和小学幼儿园新增副高级教师为契机,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支持体系。尤其要按照培养造就教育家的要求,严格把握正高级教师的标准条件,提高评聘工作的质量水平,切实把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群众公认、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选拔出来。除普通中小学外,要特别关心幼儿园、特殊教育等学校教师的成长;除基础骨干课程外,要特别注重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第二,宽严适度,突出实绩导向,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发挥好教师职称评聘在中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是改革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条件,我省从符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的角度,拟定了细化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并在试点地区使用了3年,其间不断修订完善,现已基本成熟。各州市、县市区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注重师德表现、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的“四个注重”要求,将教书育人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切实改变过去在职称评聘中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在评聘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说课讲课、面试答辩等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评价方式,让教育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得到充分展示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组织评审过程中,要选好评审专家,规范评审程序,增加评审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广大教师以及社会的监督。

第三,切实落实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推动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鼓励教师长期扎根办学条件艰苦的教育教学岗位,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提出乡村教师评聘职称时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系列评聘原来就不要求外语成绩,今后也不要求。另外,2014年省委1号文出台后,我省就及时进行了相关政策调整:一是乡镇教师评聘高级职称不受岗位数额的限制,二是取消了原来评聘高级职称必须提交论文的要求。我省新的评审条件中,还明确了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的教师可优先申报推荐。这些改革措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乡村教师的关心和重视。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认真遵循,严格落实,除了继落实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原则上要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规定,还要综合考虑村小和教学点的实际,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评审标准,切实落实向乡村教师倾斜的政策要求。

第四,统筹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现职称制度与岗位设置等各项改革的配套衔接。要将职称制度改革放在统筹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中去谋划、去实施,做好与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绩效工资等各项改革的配套衔接,尤其要做好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的有效衔接。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坚持聘任制和岗位管理的改革方向,我省自2012年就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再搞评聘分开,各地也不得再进行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有的县区实行过“评聘分开”政策,可能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那些取得任职资格,但未作相应聘任的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进行妥善处理解决。改革过程中,还要做好教师职称晋升评价与绩效考核评价的有效衔接,进一步研究完善教师考核的有效办法,使职称晋升考核与绩效考核相协调、相统一。我们要把好事做好,就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做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工作,避免出现新的矛盾与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各州市、县市区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稳妥实施,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推进。

第一,要学习到位,深刻领会改革工作的精神实质和政策要求。这次改革,是对实施了30年之久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重要变革和制度创新,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吃透政策精神,掌握具体操作办法。各州市、县市区要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把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化改革的文件规定和工作要求上来。

第二,要组织到位,建立健全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抓紧完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不断完善有利于推进工作、提高效率的改革工作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各级人社、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教育部门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联系教育教学业务,熟悉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优势,充分掌握本地中小学情况和教师队伍状况,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第三,要落实到位,保证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各州市、县市区要根据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本次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教师队伍状况,认真培训好相关工作人员,层层抓好落实工作,根据改革后新的职称制度体系,做好人员过渡、岗位设置、组织评审、岗位聘用等一系列环节,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篇4

2015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全国政协召开呼声再起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教师资格证:教师工资改革一直是在职教师以及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考生关注的焦点,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了2015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之全国政协召开呼声再起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供大家参考。全国政协召开呼声再起取消教师职称制度,职称已成中国之“累” 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何去何从?。

全国政协召开呼声再起取消教师职称制度,职称已成中国之“累” 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何去何从? 任职期考核表、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民主测评汇总表、送审代表作原件……厦门市某重点中学初三语文教师刘飞(化名)最近瘦了不少,为了参评“中一职称”,他已经“奋战”了半个多月。“最麻烦是一学年的教案,全部要手写!”刘飞现在每天抄写教案就要熬到晚上十一点多,连备课都顾不上了。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开始了。为了评职称,有人疲于奔命,有人拉关系找人情,有人憋着不评职称,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进行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

教师成为最受职称之“累”的职业

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调查中“教师”排在首位,73.2%的人选择此项。紧随其后的是“医生”(64.6%)。接下来还有:学者(41.4%)、工程师(37.5%)、作家(34.2%)、技术人员(32.1%)、媒体从业者(26.5%)等。

“评审团到底怎么衡量我们的水平?通过论文还是看谁把教案抄得更工整?”刘飞现在只能把疑问搁在一边,老老实实准备。活生生的教训摆在眼前:有个历史老师,教课的班中考成绩每年都是第一名。可他的职称评审就没过关,因为论文不够,学校一点办法都没有。

北京中公教育 http://bj.offcn.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调查中,76.5%的人意识到目前职称的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审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74.2%的人指出,职称评审造成寻租、作假、腐败现象严重;65.7%的人表示,名额分配中潜规则重重,拉关系等现象层出不穷。

64.2%的人赞同“职称评定应该真正体现业务能力”

调查中,43.7%的人希望职称评审不要“一刀切”,应从各行业的专业特点改革职称评定体制;54.8%的人表示,职称评审不要行政化色彩太浓,不要和岗位、待遇等挂钩。

“大家都挤破头去评职称,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评上才能聘上,工资才会跟着上。很多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职称都是基本条件。”刘飞说。

陕西一家民企人资部负责人陈博,最近报考了“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上培训班时他发现几位国企人事处老员工,都快退休了,还在拼职称,就是为了更好的退休待遇。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春波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职称问题,必须反思几个最基本的、也是常识性的问题:建立职称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现行职称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他指出,问题不在于指标,指标只是评价工具。如果少了现在的这些指标,换一些“德能勤绩”,职称评定会更腐败。

究竟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人才?调查中,“业务能力和成果”成为首选指标,90.5%的人对此表示认同。41.8%的人认为是“理论水平”,选择“考试分数”的占27.9%,还有15.4%的人选择了“英语或计算机等技能”。

北京中公教育 http://bj.offcn.com/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调查中,64.2%的人赞同职称评定应该真正体现业务能力;52.8%的人表示可以考虑引入市场化的评价体系。

甄源泰指出,职称问题不完全是评价标准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有经济压力的用人单位,必然会用客观标准来要求人才。而现在一些国企等用人单位,没有要用能人的压力,变成了想给谁就给谁,这跟市场基本规律不相符。

“为了职称评定,浪费了多少本应全心投入工作的精力啊?”刘飞说,现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住房等福利待遇完全同职称挂钩,跟工作效率、工作成绩毫无关系,这无疑会挫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称,已成中国之‘累’。我希望取消职称评审制度,重新建立一套社会和业内都认可的职称评价标准,真正使职称反映实际能力。”

甄源泰却表示,每个人都有社会身份,根据社会身份分配各种利益,职称是社会身份的主要标准。在这一点没有改变之前,职称就不可能取消。因为这是对整个社会体制的一种适应。单单废除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以局部改革来完善职称管理体制,完全行不通。

调查中,53.7%的人认为需重新建立一套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标准;但也有45.2%的人表示,目前还找不到合适的评价标准取代职称。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改革 篇5

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北京团参与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京华时报记者 张斌摄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等各类福利挂钩太多的问题,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以人数众多的中小学教师为例,今后评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

王晓初还表示,延迟退休制度必将全面推进,目前上海正在探索试点,未来的趋势将全面普及,但是否延迟退休将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工作意愿。

□职称制度

职称不应过多挂钩工资待遇

记者:在很多单位,职称与工资、住房等福利待遇密切相关,这使得很多人拼命追逐职称,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关改革计划?

王晓初:我也了解到,社会上对职称制度有不少诟病,其中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商业媒体以及许多企业人员参评职称存在障碍。我个人感觉,这反映出现行职称制度设计有缺陷。我们正在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记者:将如何改革呢?王晓初:这里有个认识误区,以为职称考

试是一种行政许可。其实按原来的制度设计,职称评定是单位内部管理的方式,不是面向全社会的。因此,在职称制度的定位上,我们希望把它变为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制度。另外,正如你说的,现在跟职称评定挂钩的东西太多,包括福利待遇等。职称本来应该是一个评价制度,要强化它的评价功能。我们将在职称制度改革中,把它和现在的用人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用人制度是分类的,企业是劳动合同制度,机关是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一直在推行聘用制度。职称制度改革要跟用人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推进。

记者: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王晓初:人社部正在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一个重点就是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今年要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也就是说,之前的试点城市将全面扩大范围,此外同时推进其他专业系列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下一步,将逐步建立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制度。

小学教师也可参评正高职称

记者:选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是如何考虑的?

王晓初:中小学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最多的群体,有1200万人,试点意义非常大,国务院非常重视,两次召开常务会议批准了试点方案和扩大试点方案。我们已经启动的首批试点是在三个市进行的,今年将扩大试点范围,从每个省选取两到三个市扩大试点。目前,扩大试点的方案基本完成,今年除了西藏之外,扩大试点工作将全部完成。总体来说,按照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小学教师也可参评正高职称,并且公办、民办学校平等对待。以往小学教师最高职称是副高,今后就可以评正高职称,相当于教授、研究员。

记者:除了小学教师能够参评正高职称,这项改革试点还有什么要点?

王晓初:具体来说,一是中、小学不再分开评价,而是合并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第二,完善制度等级、层级,中小学开设正高级职称,也就是说小学老师也有可能拿到和教授、研究员一样的正高职称。同时完善标准,使评价标准更符合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实际,被广为诟病的论文将大大弱化,参评中级以下职称不再要求论文,副高、正高不以论文作为最主要依据;第三,创新评价办法,不只是考试,不只看论文数量,更多看教书育人的结果,评价方法包括能力和工作实际,包括考试、考核、讲课等各种评价的形式和办法;第四,完善聘用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再搞没有使用机会的评价。不再像过去,评出一堆没有岗位、没有在做这个工作的人。

记者:除了中小学教师,下一步还有哪些领域将进行改革?思路是什么?

王晓初:工程师、会计、医卫等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也将逐步分类推进,大的原则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类似,各个行业类型会

有不同,基本制度模式一样,具体办法会符合各个大的职业类型的特点。目前,我们正在向国务院报告。

□职称外语

职称外语将变为职业外语

记者:很多人对职称考试考英语不理解,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没用。王晓初:社会上对职称外语有一些诟病,我们也在研究讨论,但有一些信息是不实的。比如,我们从来没有对县以下的基层提出过要求,对中医、汉语等一些特殊职业,也从来没有过职称外语上的要求,对年龄大的同志也不做要求,一些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不符。从专业技术人员来讲,掌握一些外语,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必要的,外语上的基本要求是应该有的。你作为一个高级专家,如果不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发展,就很难有很高的专业研究水平。人社部曾在全国搞过一个1.5万人参加的大调查,超过90%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是必要的。

记者:在具体操作层面,是否会作出一些调整?

王晓初:我们正在进行试点,是要把职称外语转变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外语,就是按他所从事的职业,从大的方面做一些领域划分,并且提出实践要求,有助于从事实际工作。这项试点工作由人社部联合外文局、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一起进行,在一部分类型的职业中进行试点,目的是让职称外语更加实用,对实际工作有效。

□延迟退休

如何延迟退休需更多试点

记者:关于延迟退休讨论很多,目前的改革思路是怎样的?

王晓初:总的方向是明确的,符合政策的可以延迟退休。但我们不会草率地作出决定,比如说如何延迟,什么年纪延迟,以什么方式来延迟,肯定要好好研究。延迟退休肯定是个趋势,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身体健康,有工作精力,肯定会延迟退休,但要考虑到个人选择的权利。上海已经在做试点。我们改革的方向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延迟退休,同时给个人选择的权利。

记者:延迟退休是明确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台方案?

王晓初:目前十二五规划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全国人民的利益,需要更长时间,需要我们总结更多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最终才能出方案来推广。

记者:上海的试点情况如何,有什么经验?

王晓初:上海在进行的探索,是根据上海本身的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性质决定的,但上海老龄化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增人口的数量减少导致,出生率非常低,这一点就跟北京不一样。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试点的城市必须足够多,考虑到不同特性,比如有的城市出生率并不低,但同样老龄化,这样不同的城市我们都要探索,要总结经验,再推出更适合的政策。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篇6

1270万中小学教师最关注最期盼的,莫过于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根据计划,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2年左右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

早在,山东潍坊、吉林松原和陕西宝鸡已经开展此项改革的试点,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些地方近年来成效如何,听听基层教师们的感受与呼声。

陕西宝鸡

职称改革,“老黄牛”受益

“,我就评上了小学一级,后来调任中学老师,当时叫转段,从小学一级转到了中学二级,还是初级职称,但任职年限得重新计算,很吃亏。”宝鸡市列电初级中学教师黄建波告诉记者。

如今,当地完全打通了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职称等级序列。只要符合条件,无论身处何岗都有机会评上“正教授”。

从1993年参加工作,宝鸡市三迪小学语文教师张春娟已经当了22年的“孩子王”。职称改革,让像她一样的“老黄牛”沾了光。

以前,评审标准“粗线条”,论文是硬杠杠。如今呢?宝鸡市教育局人事教育科科长上官青云给记者拿出一张《宝鸡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审量化积分标准》表,评价标准共有11项,总分100分。其中,教学能力测试一项占比最高,达到25分,而学历、论文两项仅计17分。何为能力测试?现场抽题,60分钟准备教案,接着面对异地抽调的3位专家评委,进行15分钟现场授课,再接受评委5分钟答辩,之后现场公布成绩,并折算计入总分。

新标准里,班主任年限、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年度考核情况、城乡教师交流经历和所获表彰奖励等数项最能体现教师业绩、能力、师德的指标占到了近30分。

“以前的学校,全校17位老师都是小学高级,但岗位却只有7个”,三迪小学教师颜永华告诉记者,如今评聘合一,鼓励跨校评聘。“流动到三迪小学后,由于学校刚起步,空岗多,很快就解决了中级职称。”

然而仍有问题待解。“目前,中小学编制核定和岗位设置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管理,一些空岗学校的教师担心日后职称评审无岗位、抵触情绪较大,因此跨校评聘暂时存在制度和操作两方面困难。”上官青云告诉记者。同时,国家尚未出台新政策规定正高级岗位的设置比例;非代课教师,从事乡镇教育专干、电教、后勤管理等工作,未直接从事一线教学,都具有教师资格,也评了职称,但是其岗位设置问题还没有明确。

山东潍坊

师德不过关,一票否决

山东潍坊市在教师职称竞聘上实行“一校一策”,职称竞聘推荐自主权下放给学校,全体教师85%以上通过竞聘方案后自主实施。

潍坊市新华中学校长付霆介绍,每次职称竞聘的实施方案都要首先经过教育部门审核通过后,召开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来进行满意度评价。“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投无记名的反对票。”另外,潍坊市在职称评聘过程突出分类管理和向一线教师倾斜,规模较大学校采用领导班子、兼课中层及职员、一线教师三个类别,分类制定竞聘标准。比如,记者在新华中学的实施方案当中看到,竞聘高级的,须有近五年内在农村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1年以上的经历。

由于之前评聘不同步,评上高级却没聘上的一部分教师,与改革后符合评聘合一的教师共同竞聘高级职称,确实压力不小,为此潍坊尽力增加一定数量的高级职称名额。比如在潍坊市潍城区,凡获得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以上荣誉称号的.优先聘任,不占学校名额。

在新华中学的实施方案中,中级职称申报高级职称的量化计分标准分为4部分:工作业绩(包含工作量、能力水平、课题论著等)42分,任职资历(包含专业年限、职务年限、学历等)47分,民主评议5分,推荐投票6分。“一线工作实绩以及和一线工作相关的任职资历就占了89分,这些不是靠人情拉关系就能得来的。”新华中学党支部书记唐乃梅说。

“师德不过关,职称竞聘一票否决。”潍坊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职称竞聘实行师德考核前置审核,建立起8.9万名教师的师德考核信息库。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在上学期师德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晋升初、中级职称,师德考核必须合格。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篇7

吴剑英介绍,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一起开展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试点。目前, 两部正在总结试点的经验, 下一步将研究进一步推进改革试点的方案。

吴剑英说,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是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 过去中学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系列, 这次要统一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二是完善评价标准, 把师德作为评聘教师职称的首要条件, 同时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绩和实践经历,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创新评价机制, 靠同行专家, 主要是一线教师来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合理使用和跨校流动。

“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我们会同教育部一起抓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 加强聘后管理, 实现制度的全面入轨。同时进一步落实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办法, 会同教育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 探索教育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的具体办法, 加强分类指导。”吴剑英说。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篇8

近日,《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云南广大教师对改革的全面实施充满期待。本期我们邀请了三位教育工作者参与讨论,就如何落实好这项重大利好政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当前,教师职称的高低,不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认同,也直接决定了教师收入的多寡,教师要有更高的收入,就必须晋级职称。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改革,不仅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评价机制的需要,而且是加快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促进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激发和调动广大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教师成长环境,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動, 推动中小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改革主要突出以下特点:一是制度创新。改革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二是科学公正。改革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着力提高人才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评价机制的公信力,把激励教师长期从教、引导教师教书育人、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转变职能。政府部门主要是建立制度、制定标准、结构比例控制和监督检查,真正把职称评审权交到评委会,把聘用权交到学校。这次改革的全面推开,主要目的是为了破解过去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聘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建立起有利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的教师专业职务评聘新机制。

此次改革的亮点在于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了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创新评价机制等,使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使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大学教师职称形成一定的对等性,充分体现对中小学教师独立的专业地位的尊重。新的职称评定更重师德看实绩,更加接地气。从教师职称评审实绩评分参考项目上看到,职称评审除了常见的专业资历、课时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涉及教学比赛获奖、指导学生获奖、指导青年教师情况以及支教和农村任教经历等项目,这也符合国务院关于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的规定。同时,这几年在进行职称评审时,有关论文的考核比重逐步在降低,文章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如教例评析、案例分析、教学小课题研究、教后记、教学心得、教案设计等,也更加看重一些联系教学实际的文章,这些内容同样被纳入考核范围之内。目前这种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的提法十分接地气。这次职称改革新政策无疑为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带来了福音。

改革意见中,中小学教师职务将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打通了中小学职务序列,为教师在各学段之间流动突破了职称上的障碍。同时,鼓励中小学教师跨校评聘,旨在推进城乡之间、各学段之间师资力量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缓解评聘矛盾。

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篇9

第二阶段评聘工作总体方案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在完成第一阶段改革工作基础上,为及时化解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第二阶段改革工作,更好地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市第二阶段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总体部署,统一认识,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严肃纪律,从速运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市里要统揽改革全局,统一协调,规范运作,对改革负总责;县区要强化属地责任,充分发挥改革学校的用人主体作用。要在原有改革方针、政策、总体思路和原则不变的基础上,着眼构建长效机制,立足改革创新,完善改革政策,细化评价标准,规范评审办法,着力解决第一阶段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把握改革方向,稳慎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人才优化配置与合理流动,推动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市里对重大问题统一调度,实行宏观指导,加强与部、省的沟通协调和请示汇报;县区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革方案,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强化改革学校的用

上一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政策只适用于此次改革),被聘人员自然过渡聘任到新的职称体系中对应岗位,其中过渡聘任到同级别岗位的,不再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评审;未聘人员,市、县两级人社部门按照审批管理权限,审核确认过渡到新的职称体系。

(三)从实际出发完善评价标准。市里制定统一的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演讲答辩、常规工作、学术成果、获奖情况以及教龄加分等量化评价标准。在坚持标准、确保公平前提下,对2003—2005年已取得职称资格未聘、未兑现待遇人员,在赋分上适当倾斜。

(四)严格履行竞聘程序。严格资格审查,凡竞聘教师民主测评不超过半数、业绩成果弄虚作假、综合考核评价没有达到标准,以及其它不符合竞聘岗位条件的,一律不能参加竞聘。充分体现竞争、择优的要求,各改革学校聘委会在确定推荐评审人选时,必须采取差额考核、评价办法进行,并将竞聘方案和竞聘程序报同级人社教育部门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妥善解决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及教辅人员竞聘问题。对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教辅人员的竞聘条件设定上,要从他们特定的管理和辅助工作出发,加以灵活掌握,形成正确导向。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可以将其听课、评课、导课、讲座和教辅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折算出相当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标准工作量,加以考核赋分。赋分的参考标准由市里统一制定,各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要实行总量控制,使这部分人所占的竞聘岗位数额保持合理比重。兼任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的教师、教辅人员要与一线教师一道参

(二)动员部署(8月下旬前)

1、动员部署。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第二阶段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总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第二阶段改革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第二阶段改革总体方案。各县区参照市里作法,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第一阶段的收尾工作,并进行总结,对第二阶段的改革工作做出安排。

2、深入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目的,实质和内涵,在社会上树立正确导向。采取领导访谈、专家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重点针对改革重点群体、难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做好宣讲工作。制定印发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将改革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学校、每位教师,使每位教师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3、骨干培训。市人社、教育部门要组织县区人社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和各校有关领导,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使其成为领导、指导、推进改革的骨干中坚。各县区要做好学校聘委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相关业务的沿伸培训。把培训落实到每一学校,落实到每一改革的组织领导者,落实到每一操作难点。

(三)组织实施(9月中旬前)

各县区要按照第一阶段下发的《松原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评聘工作实施意见》中规定的“公布岗位竞聘和基本条件、个人申报、资格审查、竞聘赋分、确定推荐人选”等相关程序,组织开展第二阶段的评聘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

3、组建专业技术水平评审会。市、县区人社局按照改革试点确定的审批管理权限及组建评审委员会的要求,分别组建相应级别专业技术水平专家评委库和评审委员会,对竞聘人选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评审。市人社局负责组建全市高级教师以及市本级一级、二、三级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审会。各县区人社局负责组建一级、二、三级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审会。高级、一级、二、三级教师评审委员会人数分别不少于25人、21人、9人。评委库成员由市县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具有高级教师以上职称资格且责任心事业心较强的人员担任。评委库成员须经同级人社、教育部门审核后,由市人社局核准。经核准的评委库按管理权限由人社部门备案。评委会成员按规定程序,从评委库成员中产生。

4、公布竞聘岗位和基本条件。各改革学校聘委会在有效时间内,公布竞聘岗位及数额和条件。具备接收条件的学校,经人社和教育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跨校组织其他学校的教师参加空余编制岗位的竞聘。

竞聘的基本条件要按照省人社厅、教育厅下发的《松原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和这次出台的相关政策执行。所有考核评价项目计算时间截止为2009年12月31日。

5、个人申请和资格审查。竞聘人员向学校聘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及相关证件材料。改革学校聘委会对竞聘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并予以公示。跨校参加岗位竞聘的教师,要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个人书面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报属地人社部门进行审核确认。

杂,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大,已经引起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对第二阶段改革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要切实处理好坚定推进改革与保持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坚持改革方向、巩固第一阶段改革成果与从实际出发处理改革矛盾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关系。强化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克服等靠思想,变被动为主动。

(二)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改革总体方案的审议、各县区改革实施方案的审核;与省和国家部委进行政策咨询,情况沟通和请示汇报;对涉及全市改革中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强化对县区和部门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强化属地责任,对辖区改革负全责。要健全组织,分解责任,统筹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改革学校也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校长的法人责任,发挥聘委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的作用,确保矛盾不上交、问题解决在学校。市人社、教育部门要成立改革工作业务指导组,联系县区和重点学校,协调指导开展工作。各县区也要组织精干人员成立若干工作组,深入基层,分工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方案审核把关,指导组建聘委会,信访维稳和突发事件处理等项工作,逐层级、部门和领导落实责任。

7、民主测评赋分参考标准(10分)

上一篇:日食和月食课件下一篇:村官违纪案例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