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2024-05-2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共10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1

09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过程 1.关于英语

英语不难,有的同学只是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就ok了。也有的同学被问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哪个方向?为什么喜欢这个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西方文学方向的同学被老师问到一些名作的英文书名,比如,《野性的呼唤》等。2.抽题目回答问题。

一般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题目涉及比较文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我所知道的题目有:

比较文学的实证研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理论。

(1)关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并与《荷马史诗》比较。(2)关于王国维的。

(3)关于《红字》中的加尔文教,以及比较文学中是否可以研究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什么?(4)关于《雪国》的。

(5)有人认为《源氏物语》是一部贵族没落史,有人认为它是男女情爱史,你更赞成哪种看法?为什么?

(6)对汉文学、域外文学等一些名词的区分。

(7)简爱与伯莎是不是简爱一个人的两个方面?为什么? 总共十四道题,每人有一次重选的机会,但不会重复,我就想起了这九道。

3.老师提问

一般都是问你喜欢的作家作品,你自己先说,再根据你说的内容提问相关知识

4.今年的形势

今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文学类专业中复试分最高,353分。复试的时候,从一个北师本校的学生那里了解到以下信息:今年总共保送了8个,要从参加复试的14人中选取9个,其中这复试的14人中有两个是来自北师文学院。

2008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希腊化”时期

2、大学才子派

3、《茨冈》

4、威塞克斯小说

5、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6、《第二十二条军规》

7、《万叶集》

8、《戈丹》

二、简答题:

1、托尔斯泰小说的艺术特点。

2、加缪《局外人》的思想艺术特征。

3、卡夫卡《变形记》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唐吉诃德》桑丘形象的理解。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莫里哀喜剧艺术的看法

200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题

一、比较文学理论:(2选1)

1、结合作品比较托尔斯泰和哈代的创作观。

2、。。。

二、西方文学:(6选4)

1、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特色。

2、举一位继歌德之后的著名德语文学作家,谈谈他的某部作品。

3、为什么说《堂吉诃德》开创了西班牙文学的新时代?

4、好像还有美国文学的题。

5、。。。

6、。。。

三、东方文学:(2选1)

1、是列举出你看过东方古典作品的作者、译者、主要内容(5部以上)。

2、谈谈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之类的。

2006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题

笔试题:

一、卢梭与后来浪漫主义的关系。

二、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创新意义。

三、契诃夫戏剧的创新意义。

四、日本平安王朝时期女性文学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女性文学成就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面试题:

一、谈一谈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二、《赵氏孤儿》在国内不是很突出,但在流传到国外后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例子还有哪些,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东西方文学的异同。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2

教育部于1998年大规模地调整了二级学科,其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进行了合并,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置于现在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在该课程名称诞生伊始,国内的学者就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

例如,谢振天指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强行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对学科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一方面,导致认识论的混乱,很多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实质,从而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同等对待,认为两者的教学研究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也造成了混乱,在很多师生眼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相同的,理所当然地把外国文学的相关教学、论著看做是比较文学的教研成果。再如,孟华指出,把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捆绑起来进行学科设置,对于比较文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从本质上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并不是一个学科体系的范畴,而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把这两个学科强制地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经过学术意识的公众论证。然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原来的“外国文学”课程均变为了现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那些“外国文学”的教师也随之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1、比较文学的内涵

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设置是混乱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定位就是“非学术性”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比较思维”。

事实上,在人文学术史上,“比较文学”和其他各个“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命名是都是以“地域”为基础的,其涵义就是在存在于特定地域中的一种“文学”。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个逻辑体系,它是专门用来解析及阐述以上各“文学”的,它不是“文学存在”,而是“学术存在”。

2、世界文学的内涵

可以说,“世界文学”也是以地域为基础认定的一种“文学”,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属性 :

一方面,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做出的无数的构想,例如, “天下大同”、“桃花源”、“万国共和”和“共产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期望在人类的生活中能够实现语言上的相同,从而出现了“世界语”,与此同时,人们还期望人类可以在精神形态实现融合,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学”。但是,“世界语”的流布失败了,而“世界文学”也尚未形成一定的模本,因此,可以说,“世界文学”是先哲们的一个“梦”。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真正的“世界文学”尚未形成,而高校学科中的“世界文学”指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学”,其仍然是在世界各地存在着。无论是高校,还是学者,都没有展示出“世界文学”的样本,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属于世界,其超过了“国别”。严格来说,“世界文学”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文学的一种“集合体”。在学术意识的层面来说,“世界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或者“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例如,《世界文学》这本杂志是国内著名的研究“外国文学”的刊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文学”早已形成了定论,且学界也达成了基本共识。

3、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界文学”就是先哲们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种幻想,一个“梦”,尚不存在任何模板。因此,以一个不具体的“梦”来当做我国高校中一门学科,并不合理。

此外,现行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其实质就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但是,“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总量代词,其需要进行还原,成为具体的“国别文学”,如“美国文学”。因此,“世界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地域文学”,这样一来,使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所具有的“非学术性”特征更加凸显。综合以上分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名称的设定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结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生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在“附录”中专门提出“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鉴于以上原因,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题中不乏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试题,主要有以下集中考查形式:选择题、填空题、阅读能力试题(简述)和作文(名著的读后感)。而河北省出现的考题则多数是填空题和简述题。

笔者长期观察中考在设置此类考题时有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注意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角度设置考题;二是注意控制难度,

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超出其认知水平的内容和课本中结论性的意见;三是注意导向,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感受性、鉴赏性和评价性的试题。针对这些原则,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掌握一些方法,比如比较辨别,把有关联的作家放在一起比较朝代、国别和相关作品;按照文学史的不同时期,把初中阶段的作家分類整理,以史为线索,作家作品则是这条线索上的一粒粒珍珠;要有计划地写读书笔记,谈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思想感情、所受启示等。

例题解析: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积累回答:

片段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厂去选择,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

片段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哭那些不幸的人。

1.片段一中“他”是指 ;片段二中“他”是指 。

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答案略)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提供故事情节来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的掌握情况,这类题型对于那些认真阅读过《名人传》这部著作的同学来说难度不大,但是如果对没有认真仔细地阅读著作的学生来说,要解答这道题则有一定的难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4

观看影片《他人之子》(国家:法国/比利时)

影片分析:

1.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重要道具是怎么使用的?象征着什么?(100字以内)(10分)

2.奥利弗和弗朗西斯在车边吃着各自食物时,为什么要让弗朗西斯两次测试奥利弗目测能力?(100字以内)(10分)

3.玛格丽和奥利弗是什么关系?她的出现对奥利弗的人物塑造起了什么作用?(100字以内)(10分)

4.奥利弗为什么单单只把弗朗西斯带到远郊木材厂?这里的场景设计有何含义?(100字以内)(10分)

5.关于影片主题,请用一段论述来分析。(100字左右)(10分)

6.影片并未说明弗朗西斯出现在收养中心前的故事,想象之前奥利弗一家出现了怎样的变故,写一篇人物的前史。(50分)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5

一、填空题

1、“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春秋谷梁传》(战国时鲁人谷梁赤)

2、晁错:《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西汉论说文。

3、《诗经》中有六篇有目无辞的诗,称为《笙诗》。

4、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5、《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最早著录于萧统《文选》。

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包括风、雅、颂。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

7、学著作。

8、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二、选择题

1、周民族的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宋玉的作品:《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3、国别体史书《国语》《战国策》,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

4、汉大赋的特点:其体制特点是篇幅较长,规模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韵散相间,散文成分较多,因此又称散体大赋。因善于铺陈,对事物作穷极声貌的描写,因此又称体物大赋。善用铺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描写事物,不善抒情。

5、《汉书》的体例: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

三、名词解释

1、《春秋》

五经之一,《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内容上,考察政治的得失成败,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

2、互见法

“互见法”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

3、抒情小赋

汉赋的一种,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和表现个人情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文辞清丽。

4、苏李诗

《文选》收入题为苏武所作五言诗四首及李陵所作五言诗三首,一般称为“苏李诗”。苏李诗显然是东汉人所作,附会为苏武、李陵相别而作。从总的内容看,像是居者行者的赠答之诗。

四、简答题

1、战国策艺术成就

(1)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2)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3)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追求铺张夸饰,文笔酣畅淋漓、纵横驰骋、富于变化,往往以气势和辞采取胜,表现出典型的纵横家文风。

(4)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巧于比喻、善用寓言和博引史事。

2、《孟子》和《庄子》比喻手法的比较:

《孟子》的比喻是现实主义的,如《齐桓晋文之事》中 “缘木求鱼”、《鱼我所欲也》中“舍鱼而取熊掌”,都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物;而《庄子》设喻的本体都是奇特怪诞的事物,有很大的臆造虚拟性,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中的鲲鹏、大椿。

从运用比喻的效果来看,《孟子》中的比喻贴切巧妙,通俗浅显,主要用于说明事理,增强说服力。而《庄子》的比喻,往往不直接道破其旨意,而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绘,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使人心驰神往,在艺术的享受中领悟其喻意。

3、《离骚》的思想内蕴:

(1)“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美政”理想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选贤任能,二是修明法度。

(2)深沉挚着的爱国感情。

屈原的爱国感情,表现在对楚国现实的关切上

屈原的爱国之情,也表现在对祖国的眷恋上

屈原的爱国之情,是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

运用婚姻爱情的比喻,以男女之间感情的不谐,比喻君臣的疏远。

(3)放言不惮的批判精神。

(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对于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苦心探索真理和随时准备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独立耿介、不随从流俗的操守

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1)长于抒情,善于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两者密切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2)善用比兴寄托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3)抓取典型活动、典型细节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而又凝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五、论述题

1、《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写实精神和自然朴实的艺术风格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

《诗经》中,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不借助其他的创作手法,伴随着强烈的情感,铺开有文采的词藻,直接陈述、叙事、刻划、描写或抒情。

“比”,就是比喻和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真实感、形象感,增强诗的感染力量。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一般凭借自然界的事物,先起个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内心感情的表现方法。多放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兴”的运用,有如下几个特征:

⑴、凡采用“兴”者,文本中都有两种事物。对两事物的吟咏,一主一从,“主”为主旨、主题,是该诗所吟咏的主要对象、主要内容;“从”是次要的、另外吟咏的一种事物。《周南·桃夭》

⑵、凡采用“兴”者,一篇之中或一章之中,在章法结构上,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先后的顺序。《鹿鸣》

⑶、凡采用“兴”者,诗中两种事物之间,必然有或隐或显相类似的联系:或大小,或颜色,或数量,或动作,或情景,或外表,或本质,或行为状态,或地理方位,或风俗传说,或工具媒介,或相反相成。《关雎》

三、优美和谐的语言艺术

1、句式

四言为主的句式。四言诗的特点:节奏鲜明而迫促。

2、章节的回环复沓

复沓(重章叠句)

重章: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地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周南·芣苢》(作品选4页)、《王风·黍离》(作品选14页)

“叠句”,是指不同诗章叠用相同的诗句。《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的使用。

“叠音词”,就是叠字词,如“关关”、“夭夭”等等。

双声词是由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所构成的词,如“参差”、“踟蹰”、“栗烈”。叠韵词是由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所构成的词,如“窈窕”、“绸缪”、“辗转”等等。

3、押韵方式

①隔句押韵。《关雎》

②句句押韵。如“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4、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

2、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艺术成就

一、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作品,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商贾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既有各阶层、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善于把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通过构造富于戏剧冲突的情节,以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项羽本纪》:鸿门宴

曹无伤、项伯、张良

范增、项庄、樊哙

项羽:豪爽、无谋、轻敌

刘邦:机智、老练、精细

2、人物形象个性化。

作者把能够表现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加以详细地记述和描写,把不能表现主要特征的事件加以摒弃或简单带过,这样就使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突出出来,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1)善于抓住人物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项羽本纪》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2)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记》常用“互见法”。

“互见法”是《史记》选择、安排材料以反映历史,表现人物的一种方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采用互见法,有时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有时则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多面性。

(3)善于通过细节琐事展示人物性格。

(4)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个性。

《李将军列传》程不识李蔡李广

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史记》的叙事艺术

1、人物传记的编排体例及篇章结构

《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

2、叙事深度及主线

《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史记》每篇都有每篇的立意。

三、浓重的抒情气氛

《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

1、在写人叙事中寄托着爱憎好恶。

“寓论断于叙事中”,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李广列传》以具体生动的事例,描述了李广骁勇善战、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同时也记叙了李广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的钦佩和同情之情。

2、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作者见解和抒发感情。

《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游侠列传》

3、创造性地运用了“太史公曰”的论赞体,直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予以评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四、雄深雅健的语言风格

1、叙述语言生动传神,且富有气势。

2、人物语言个性化。

3、议论语言包含感情。

六、诗歌赏析

《蒹葭》,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写景,后六句述事抒情。“蒹葭苍苍”等写景句子,作为诗歌的发端,写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洁,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挚烈的追求和纯洁的爱情,同时兼有写景叙事的作用,它是全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主人公触目所见、情之所趋。作者又以秋水的描写连接思念之人的深情。秋水盈盈,似乎是相爱者之

间的脉脉深情;盈盈秋水,又是意中人顾自生盼的眼睛。秋水牵动情思,在水一方是特定环境中的深情流露,又是痴情者的独特感受。

此诗采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抒其可望不可及的心情,使抒情不断加深。由于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 篇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韵母中只有韵头和韵腹的是()。

A、aiB、iangC、uaD、ou

2.“展览馆”前两个音节的连续变调是()。

A、阳平、上声B、阳平、阳平C、半上、半上D、阳平、半上

3.下列四组词中不全是外来词的是()。

A、扑克、幽默B、引擎、海洛因C、基因、咖啡D、白宫、俱乐部

4.下列各组词中,全部都是单纯词的是()。

A、尼龙、马达、姐妹B、沙发、枇杷、巧妙C、休克、游泳、吩咐D、逻辑、荒唐、葡萄

5.从结构关系的角度看,“小二黑的漂亮”属于()。

A、主谓词组B、动词性词组C、偏正词组D、名词性词组

6.“小王把大门关上了”中的“把大门关上”,从结构类型上看属于()。

A、偏正词组B、动宾词组C、谓词性词组D、体词性词组

7.下面四个句子结构不太协调的是()。

A、家乡一片绿,祖国万年青。B、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

C、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者只议人非。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8.下面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宵云外、耳濡目染 B、一筹莫展、轻歌曼舞 C、一杯黄土、虚与委蛇 D、相形见拙、彬彬有礼

9.下列单韵母中舌位最低的是()。

A、aB、oC、uD、i

10.下列词组中谓语部分属于连动结构的是()。

A、我认为小李说得更好B、连长命令战士开炮C、我举手赞成D、我吓了一跳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子路从而后”中的“后”是()。

A、动词用作名词,“落后”B、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

C、名词用作动词,“后面”D、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后面”

2.文中的“丈人”是指()。

A、老年人B、岳父C、巨人D、老百姓

3.“以杖荷蓧”中的“荷”字意思是()。

A、挑B、插C、农具D、荷花

4.“孰为夫子”句的准确翻译是()。

A、谁是夫子B、谁称得上是夫子C、说的就是夫子 D、哪个能做夫子

5.“植其杖而芸”中的“植”和“芸”的意思分别是()。

A、“用”和“运送”B、“用”和“除草”C、“种”和“耘田”D、“插”和“除草”

6.“杀鸡为黍而食之”的“为”字是()。

A、介词,给B、介词,做C、动词,煮D、动词,给

7.“见其二子焉”中的“见”是()。

A、使动用法,“使„„拜见”的意思B、使动用法,“使„„出现”的意思

C、动词谓语,“看见”的意思D、动词谓语,“拜见”的意思

8.“使子路反见之”中的“反”字是()。

A、“返”的古字,返回的意思B、“返”的今字,返回的意思C、反过来的意思D、反对的意思

9.“至则行矣”中的“则”是()。

A、副词,有“那么就”的意思B、介词,有“就”的意思

C、连词,有“原来已经”的意思D、连词,有“就”的意思

10.“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是()。

A、代词,指“道”;代词,指“不行”B、动词,到了;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

C、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复指前面的“道”

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复指前置的“道不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文学形象2.文学批评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括号里填上与作家相对应作品的字母序号:

A.《家》王安忆()

B.《倾城之恋》莫言()

C.《长恨歌》巴金()

D.《透明的红萝卜》沈从文()

E.《边城》张爱玲()

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请从以下作家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位,并就其一部(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作简述。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钱钟书、冰心、叶圣陶、朱自清、艾青、张爱玲、王安忆、贾平凹、余华、莫言、苏童、王蒙、池莉、张洁、汪曾祺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二位人物形象,人选一位,谈谈您对他的认识与评价。

2.试析《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2.C3.C4.D5.B 6.C7.B8.D9.C10.D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A3.A4.B5.D 6.C7.A8.B9.C10.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和文学典型三种形态。三种文学形象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中往往相互渗透。

2.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特定的文学现象所作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CDAEB

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此题按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参考答题思路:

范进人物评价重在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及名利思想对其人格的扭曲与戕害,以及其身后所展现的追名逐利的深广社会背景。贾宝玉的评价一在他的封建叛逆思想,二在他对男女地位与情感的重新审视。(具体视学生结合小说的评价情况酌情给分,重在有一己之见。)

2、答案要点:

拉斯蒂涅是《高老头》的第一主人公,是一个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社会原则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他的形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贵族阶级没落、资产阶级崛起的历史趋势——贵族子弟抛弃贵族阶级的生活原则而资产阶级化。拉斯蒂涅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为重振家业来巴黎寻找出路。这个本想通过勤奋读书取得功名的青年,很快就被巴黎的花花世界所腐蚀,产生了迅速爬上去的欲望。他去拜访远房亲戚、上流社会的重要人物鲍赛昂夫人。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她告诉他巴黎成功的秘决:越没心肝,升得越快,并让他去追求银行家纽兴根的太太丹斐纳,以此作为向上爬的跳板。同住在伏盖公寓的逃牙口伏脱冷又告诉他另一条发财致富的秘决:谋财害命。不久,为金钱至上的法则所左右的变故在拉斯蒂涅身边惊心动魂地发生了:鲍赛昂夫人被看中资产阶级小姐巨额陪嫁的情人抛弃,不得不挥泪告别巴黎到乡下隐居;曾经是富翁的高老头被两个挥霍无度的女儿盘剥得一贫如洗,象狗一样的惨死在伏盖公寓;自认为有着神机妙算的伏脱冷,被贪图当局赏钱的人出卖,锒铛入狱。这三件事给拉斯蒂涅上了铭心刻骨的人生三课,他完成了自己的社会教育,从而下定了泯灭良心大干一场的决心。《高老头》真实地表现了拉斯蒂涅成为野心家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普通话音节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是()。

A、韵头B、韵腹C、韵尾D、声母

2.普通话声母中,既不能跟所有的开口呼韵母相拼,也不能够跟所有的合口呼韵母相拼的是()。

A、舌尖前音B、双唇音C、舌面音D、舌尖中音

3.下列四组词中都是叠音词的是()。

A、爹爹、妈妈B、悄悄、常常C、瑟瑟、翩翩D、看看、想想

4.词组“老人也可以接待”多义的原因是()。

A、词的多义B、结构层次不同C、结构关系不同D、语义关系不同

5.“不要老迟到”中的“老”一词的意义是()。

A、基本义B、引申义C、比喻义D、借代义

6.“下雨了。”是()。

A、省略句B、名词句C、非主谓句D、主谓句

7.下面四句话中用了具有明显感情色彩词语的一句是()。

A、他的突然来到使大家很激动。B、这些人是他纠集来的。

C、月亮从云层中走出来。D、妈妈想死你了。

8.下列句子中只有()用了比喻。

A、他要能像你一样,准能考上。B、这孩子长得并不像他父亲。

C、星星眨着眼睛,仿佛是要说话。D、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

9.下列合成词中都是由词根复合而成的是()。

A、船头、健儿B、石头、木头C、老虎、老人D、女性、阿姨

10.“他嘴巴噘得能拴住驴”中用了()修辞格。

A、比喻B、借代C、比拟D、映衬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1.“晋灵公不君”中的“君”是()。

A、名词用如动词,“做君主”的意思B、名词用如动词,“行君道”的意思

C、名词用作状语,“像君主”的意思D、名词用作状语,“为君王”的意思

2.“厚敛以彫墙”中的“厚敛”是()。

A、“厚颜无耻”的意思B、“小心收敛”的意思C、“加重征税”的意思 D、“到处搜刮”的意思

3.“而观其辟丸也”中的“辟”是()。

A、“避” 的异体字B、“避” 的通假字C、“避” 的古字D、“避” 的今字

4.“宰夫胹熊蹯不孰”中的“孰”是()。

A、“熟” 的异体字B、“熟” 的通假字C、“熟” 的古字D、“熟” 的今字

5.“寘诸畚”中“诸”()。

A、是“之乎”的合音词B、是“之于”的合音词 C、同代词“之” D、同介词“于”

6.“莫之继也”是()。

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B、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C、用“之”复指的宾语前置D、强调宾语“莫”因此前置

7.“三进及溜”中的“溜”是()。

A、“留”的通假字,停留的意思B、“遛”的通假字,遛达的意思

C、“馏”的通假字,留饭的意思D、“霤”的通假字,指房檐

8.“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的“莫”是()。

A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什么”的意思B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什么”的意思

C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的意思D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谁”的意思

9.“鲜克有终”中的“鲜克”的意思分别是()。

A 少、能B 多、能C 新鲜、能够D 鲜艳、克服

10. “夫如是”中的“是”相当于()。

A 判断词,是B连词,因此C近指代词,此D远指代词,彼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文学体裁2.文学语言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括号里填上与作家相对应作品的字母序号:

A.《春之声》杨绛()

B.《文化苦旅》老舍()

C.《正红旗下》陈忠实()

D.《将饮茶》王蒙()

E.《白鹿原》余秋雨()

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请从以下作家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位,并就其一部(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作简述。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钱钟书、冰心、叶圣陶、朱自清、艾青、张爱玲、王安忆、贾平凹、余华、莫言、苏童、王蒙、池莉、张洁、汪曾祺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成就。

2.试分析《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2.B3.B4.A5.C 6.A7.D8.B9.A10.B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C3.C4.C5.B 6.B7.D8.A9.A10.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由为文学文本的语言运用、结构模式和形象塑造的类似而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形式规范,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

2.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是指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文采的情感化语言。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DCEAB

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此题按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答案要点:《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抓住历史人物一生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2)善于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

(3)对话语言力求表现人物的性格。

(具体视学生结合《史记》作品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2、答案要点:

(1)于连是司汤达名著《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他出身于小业主家庭,天资聪明,崇拜那破仑,一心想出人头地。他踏进人生竞技场的第一步是给市长的孩子当家庭教师。于连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平民意识,对庸俗无能的市长抱鄙视的态度。

(2)于连与德瑞那夫人的关系暴露后,于连进了神学院。在神学院尔虞我诈的险恶环境中,于连施展伪善的本领,博得了彼拉院长的赏识。院长受排挤被迫离职后,于连被彼拉介绍给巴黎的木尔侯爵当秘书。在那里于连的平民意识逐渐消失,自觉地为反动势力效劳,他征服了侯爵高傲的女儿,他的野心似乎就要实现。

(3)教会迫使德·瑞那夫人写了一封揭发信。于连的幻想变成了泡影。他向昔日的情人开了两枪,因此被捕入狱。在狱中,于连的平民意识又恢复了。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统治阶牺牲晶,看清了整个社会的伪善和欺诈,他拒绝上诉忏悔,以示他对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最后被判处死刑。于连最终又恢复他的反抗性。

(4)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他的爱憎、追求和最后失败的命运,对于这一时期被排斥于政权之外的中下层资产阶级青年是典型的。他对现存制度的反抗,明显带有阶级的性质。但他的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所追求的发迹和飞升,不是为了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这种个人主义反抗者一旦个人追求得到满足,很容易同现实妥协。司汤达以深刻的笔锋真实地揭示了一个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抗性、妥协性和动摇性,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复辟的思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音节中只有组的韵母相同。

A.weizhuiguiB.bitiziC.qishijiD.quanzhuanyuan2、合成词“说明”的结构方式是。

A.陈述式B.并列式C.补充式D.支配式

3、句子中的词语音节配合恰当。

A.要学习这种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益的品格B.这种植物的名繁多,初步统计不少于10种C.我们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D.这种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学生高分低能力

4、下列词语只有不是同义词。

A.妈妈—母亲B.蚕食—侵蚀C.妇女—巾帼D.高大—高尚

5、下列词语中只有组词和“打击”词性相同。

A.加以、擅自、理想B.将来、进行、从此C.整理、切磋、战争D.投诉、忍受、容许

6、“向雷锋同志学习”从第一层看是

A.述补短语B.方位短语C.介词短语D.状中短语

7、下列句子只有是复句。

A.前任领导遗留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B.无论什么人,都要服从组织纪律。

C.因为领唱缺席的缘故,合唱排练停了一周。D.由于天降暴雨,他们的损失十分惨重。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是对偶中的A.反对B.串对C.严对D.宽对

9、通知、布告、启事属于。

A.事务语体B.政论语体C.科学语体D.文学语体

10、“既爽朗又热情,这就是她的性格。”这句话是

A.长句B.否定句C.散句D.整句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1.“仅得免其死耳”中的“仅”是()。

A、“能”的意思B、“才”的意思C、“或者”的意思D、“不”的意思

2.“高枕而卧”中的“高枕”是()。

A、“高的枕头”的意思 B、“枕头的高处”的意思C、“垫高枕头”的意思D、一种枕头的名称

3.“请为君复凿二窟”中的“为”是()。

A、介词,凭B、动词,拿C、介词,替D、动词,认为

4.“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中的“金”是()。

A、一种铜质货币B、黄金C、金属D、白银

5.“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中“放”的意思是()。

A、安排B、放逐C、安放D、解职

6.“梁王虚上位”中的“虚”是()。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虚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虚

C、“空虚”的意思D、“虚无”的意思

7.“千金,重币也”中的“重币”是()。

A、双重的钱币B、双重的礼物C、厚重的钱币D、厚重的礼物

8.“百乘,显使也”是()。

A、判断句B、描述句C、陈述句D、疑问句

9.“齐其闻之矣”中的“其”的意思是()。

A、语气助词,表示肯定B、语气助词,表示测度

C、指示代词,作主语,他们D、指示代词,作定语,他们的10.“梁使三反”中的“三反”是()。

A、反对三次B、返回三次C、往返三次D、造反三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文学媒介2.文学典型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括号里填上与作家相对应作品的字母序号:

A.《布礼》杨绛()

B.《文化苦旅》老舍()

C.《四世同堂》陈忠实()

D.《干校六记》王蒙()

E.《白鹿原》余秋雨()

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请从以下作家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位,并就其一部(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作简述。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钱钟书、冰心、叶圣陶、朱自清、艾青、张爱玲、王安忆、贾平凹、余华、莫言、苏童、王蒙、池莉、张洁、汪曾祺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赏析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一词。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红与黑》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语言文学·专业》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2.C3.C4.D5.D6.D7.D8.C9.A10.C

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C3.C4.A5.B6.B7.D8.A9.B10.C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参考答案:文学媒介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2.参考答案:文学典型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象,是一种以独特的个别去显现普遍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典型常常比其他的一般的文学形象更鲜明、更富有魅力。文学典型具有独创性、历史性、多义性和感染性。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DCEAB

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此题按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此题按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具体视学生结合词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重在有一己之创见。)

2、答案要点:

(1)《红与黑》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现实主义杰作。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抓取典型的材料,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塑造,反映时代特征。《红与黑》主要描写了三个典型的环境:充满唯利是图气氛的维立叶尔、阴森的贝藏松神学院、阴谋与权力中心巴黎。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2)作品表现了作家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在小说中心人物于连形象的塑造中,作家进行了细致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对于于连复杂性格的刻画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7

一.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 文学类课程被边缘化

在我国当前高校的众多专业中, 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就小学教育专业而言, 文学类课程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许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的实际学时偏少。受社会大环境影响, 学生对文学课程兴趣不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无论教师在讲台上怎样卖力地讲, 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此却没有任何新鲜感, 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也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 文学类课程内容庞杂

许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过于庞杂,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设课程种类繁多, 各个高校虽不完全相同, 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等课程, 同时在每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上出入也很大, 课程的具体安排甚至还有重复;二是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较为杂乱, 有些课程与中文专业的教材完全一样, 没有区别度与差异性, 尤其缺少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门面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学科教材。

(三) 文学类课程目标不明确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与时俱进, 教师要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文化现象, 紧随时代变化挖掘时代主旋律, 以适应并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口味和兴趣, 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与明辨是非的能力。目前,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往往偏重于工具性和实用性, 而缺乏人文性和审美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不明确或有所偏颇, 轻视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轻视文本的价值, 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缺乏经典意识, 不能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

二.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 思想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课程体系建构要体现出小学教育专业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特点, 要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师德的养成, 要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二) 师范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学历的小学教师, 课程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 要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独特的专业特征, 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师范性原则, 为师范生奠定良好的文学功底, 为进一步学习文学和其他课程以及从事小学课程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前瞻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要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合理精神, 要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要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要求, 体现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 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 契合现阶段党和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国家有关人才培养、专业调整、课程改革的政策性意见。同时, 课程体系本身也是动态发展与开放性的, 保证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引领社会进步与发展。

(四) 实践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师范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遵循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教育理论课, 又要加强实践环节, 注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加强教育实践环节, 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思维和文学能力, 用文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认识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 并具备良好的文学教育能力和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研究能力。

(五) 综合性原则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构建要注重各学科间的有机融合, 注重文理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加强师范生通识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强化综合素质教育, 加强文理渗透, 避免重文轻理、重理轻文、重专业方向课轻综合课、重教育理论课轻教育实践课等一系列现象。同时,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 注重文学类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素质, 使师范生成为具有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与优秀世界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准教师”, 为他们今后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法

(一)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施目标

新课标对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承担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反应相对迟缓, 使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针对这一格局,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在实施上要进行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课程体系建构、内容选择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现了多元化的课程目标, 在传授、教学人文知识技能的同时, 还要帮助师范生掌握运用文学思维去分析解读社会问题的能力, 做到工具性、实践性与人文性、审美性并举, 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并具备小学语文教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基本素质, 努力构建出一种以知识、道德、能力、实践等多种素质要素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来。

(二) 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施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文学类课程主要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儿童文学、大学语文等, 甚至也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更为宽泛的文学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虽与高校中文专业主干课程存在诸多的相同, 但更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师范生在职业素养结构上的最优化, 把小学课程教学作为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要适当加大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 将现有的文学类课程体系与教育类课程体系进行有效地整合, 以提升师范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素质要求与教师实践素质要求的提高在提高文学类课程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基础上, 还要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的实践性, 使师范生通过文学类课程的学习, 既能有效进行小学语文等学科教育教学工作, 又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科研工作。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8

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专业之一,也是普及率较高的专业。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80%左右的本科院校设有该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其特色和优势,它不仅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民族精神的重要教育使命,还承载着塑造国民性格、培养国民人文素养以及捍卫母语尊严的重大社会责任。因此,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具有战略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存在著许多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更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调查显示,半数以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存在知识信息量小,体系单薄,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持续下降,招生生源呈现停滞甚至萎缩的迹象。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它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动态概念,并随着社会变化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而适时改革。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人才市场的变化,郑州师范学院从2003年三校合并之初开始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革,从专业模块细分到教学计划的几次调整和论证,已经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绩,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科研水平、学生考研率一次性就业率等都在全校名列前茅。但如果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例,经过反复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课程观念上,重文学轻文章;重视作品的感性体验,疏于学理的探究提升。目前的课程方案是以教育颁布的相关规定设计的。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科专业课程中,语言、文学和文章的比例分别为8∶9∶1。而在1991年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文学和文章的比例为40∶109(共149篇课文),不难看出,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和未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是相反的,如此本末倒置,必将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上的残缺,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课程观念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是重视作品的感性审美体验,而疏于理性的探究和提升,特别是在文学类课程上,教师往往醉心于对经典之作的审美共享,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体成长的需要,它还有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国民灵魂和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职责和义务,因而,在欣赏经典作品美妙意境的同时,必须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叙事逻辑、文学思想、学术价值等深层次学理进行归纳总结,对文学现象内在的文学创作规律进行深入发掘。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学术轻师范,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一般是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占总课时的20%左右;二是学科专业课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写作、文学概论等,占总课时的72%左右;三是教育专业课,这主要是为学生掌握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而开设的课程,一般为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材教法等,占总课时的8%左右。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的现实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传统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已不能满足作为未来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教材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知识需求,必须加大教育类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从另一个维度来分析,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中,公共必修课约占总课时的30%,专业必修课约占50%,选修课约占20%;理论课程约占78%,实践课程约占22%。在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实践经验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实践环节课程的比重更需进一步加大。

(三)在课程内容上,重学科专业轻文化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者的比例上和教学上。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它们二者的比例为5∶1。而如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要求更加苛刻,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广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因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内容必须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关怀,以及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繁”“偏”“旧”。所谓“繁”就是知识信息繁乱绵密,条理不清,重难点不突出;所谓“偏”就是偏离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需求以及未来职业需要,观点偏颇偏激,缺乏科学求真的精神,而“旧”主要是指因教师视野狭窄、观念落后导致传授信息与社会的严重脱节。因此,如何“删繁就简”、“去偏求正”、“除旧维新”就成为汉语言文学改革和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设想

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和高校的持续扩招,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显窘迫。因而,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定和设计,既是汉语语言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9

一、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文学

1.元曲四大家是:

2.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并简介剧情:

3.从《雷雨》中论证繁漪形象。

4.古希腊两大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

5.写一段元曲(剧本)。

二、电视剧编剧的策划

初试:

l.自我介绍

2.抽签按抽到的四个纸条(地点、人物等)编讲故事(5分钟准备时间)

复试:

1.续写故事:当人们在路边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手里握着一张发黄的……

2.作文:路边的风景(大体意思是从观察生活与人生之路写。800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篇10

一、材料作文。(考试时间1个半小时)一对老两口一直住在乡下,养养花,种种树,日子也算逍遥快活。一天,老两口收拾行李要去城里看子女。邻居 们都很羡慕他们。他们的子女都很有出息。有的在医院工作,有的开公司„„ 1 写一份创意策划书,与制片人交流,要求思路清晰。(40分)2 以材料为基础续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60分)

二、电视作品分析。(加放片考试时间为2小时)放的是 visions of time 短片集中的一个短片。1问主题是什么(10分)2分析声音的使用和处理。(10分)3分析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上的重要差别。(10分)4假如让你也拍一部10分钟的关于时间的影片,扼要写一下你的构思。(20分)5.影评,不低于800字。(50分)

浙江传媒学院2011-2013年编导类专业考试真题汇总

浙江传媒学院2013年武汉考点媒体创意:微电影《红领巾》 材料作文:风筝 蜡烛 法官 邮票 电池,5个词编故事

2013浙江传媒学院长沙考点电视节目制作考题电视节目制作 动画短片+《电梯人生》+画面组合„

2013浙传长沙考点媒体创意考题媒创迪斯尼动画《月亮》编故事:毛线 火箭 雕像 百合 抽屉

2013浙江传媒学院 成都考点 电编面试 请讲述你对近来韩剧入侵中国大陆的看法?

2013广东考点编导高考浙江传媒学院影评考题 广东考点 浙传:《钢琴调音师》

一、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节目制作方向)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以“坚持”为主题构思一个活动/栏目/短片并陈述。2.策划一个访谈节目,自选主持人,自选访问对象。3.采访一个网络红人(自选),阐述采访内容构思。4.谈谈对中国纪录片现状的看法。5.一个孩子在追梦的路上被父母阻拦住,无法前行,不得不另求他路。请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种心 情。并说出理由。■笔试

一、影视作品分析 比约克的 MV《all is full of love》

二、画面组合 电影《林肯律师》 参考答案(略)

二、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给考官推荐一本书。2.给考官推荐一部电影。3.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4.你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怎么会想来考这个专业呢? 5.说说你的高中。6.(针对女生)如果林黛玉来到你们班,会发生什么故事? 7.(针对男生)如果贾宝玉来到你们班,会发生什么故事? 参考答案(略)

三、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说说内存和

二、回答考官提问

1.以“坚持”为主题构思一个活动/栏目/短片并陈述。

2.策划一个访谈节目,自选主持人,自选访问对象。

3.采访一个网络红人(自选),阐述采访内容构思。

4.谈谈对中国纪录片现状的看法。

5.一个孩子在追梦的路上被父母阻拦住,无法前行,不得不另求他路。请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种心情。并说出理由。

■笔试

一、影视作品分析

比约克的MV《all is full of love》

二、画面组合电影《林肯律师》

参考答案(略)

二、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给考官推荐一本书。

2.给考官推荐一部电影。

3.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4.你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怎么会想来考这个专业呢?

5.说说你的高中。

6.(针对女生)如果林黛玉来到你们班,会发生什么故事?

7.(针对男生)如果贾宝玉来到你们班,会发生什么故事?

参考答案(略)

三、2012年浙江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说说内存和硬盘的区别。

2、说说3D的原理。

3、ISO是什么?夜里照相要开ISO多少?

4、什么是色温,黄昏和早晨哪个色温高?

5、做剪辑的常用软件有什么?

6、什么是长镜头?

7、给出一个例子,问你是音画同步还是音画对立。

8、美国电影、日本电影、印度电影在画面色彩、人物设置、手法上的特色的区别。

参考答案(略)

四、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济南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提到“春”你想到什么?

2、提到“秋”你想到什么?

3、以“春天”、“秋天”为题设计一则商业或公益广告。

4、以“家乡”为主题,策划一档栏目。

5、用一句古诗形容自己的家乡。

五、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都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初试

回答考官提问

1.列举一个外国的导演和他的作品并对其进行点评。

2.你认为自己学广播电视编导的优势是什么?

3.你的文化课能考到多少分?

4.对你喜欢的节目片花的色彩进行评论。

5.中国的死亡之海是什么?世界上的七大洋是什么?

6.对于编导所需要具备的才能你有什么看法?

■复试

一、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影片《冠军》,写一篇评论文章。

二、画面组合1.从20个镜头中抽取16个镜头排序填空,共播放五遍。

2.根据所给图片编写故事。

图片内容:一个老婆婆在浇花,一个老头在看报纸。要求写一个具有写意风格的故事。(600字左右)参考答案(略)

六、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南京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回答考官提问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四书”是指哪四本书?

3.《汉书》的作者是谁?

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5.谈谈对选秀节目的看法。

6.今年是建国建党多少周年?

7.什么样的电影可以称作大片?

8.对网络红人的看法是什么?

9.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谁?

10.为家乡拍广告片你会突出哪一个特色?

11.卓别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2.“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作者、《再别康桥》、《雨巷》的作者分别是谁?

13.京剧又名什么?

14.圣诞节是哪个教的节日?

15.四大名绣是什么?

16.四大名旦都是谁?

17.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名著?

■复试

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影片《冠军》,写一篇评论文章。

参考答案(略)

七、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方向)(南京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一、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泰国的SIAM水泥集团广告片,回答下列问题。

1.问答题

(1)该作品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电脑特技?请举出五个例子。

(2)该作品的颜色特点是什么?

(3)“一个简单的问题能引起一个国家的技术革命”,请再举两个例子证明这句话。

(4)请为这个作品写一段广告词。

2.评述题

3.从创意(主题、结构)或是镜头组合、色彩、光线、摄影剪辑等方面选取两到三个角度,写一篇评析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画面组合三、观看电影《听说》开头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将所给的17个镜头按顺序排列。

2.根据你所排列的镜头顺序,续写一个故事结尾。

要求:情节合情合理,600~800字。

参考答案(略)

八、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方向)(郑州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复试

一、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安泰保险广告片。

1.问答题

(1)片中的黑衣人的造型有何特点?他象征了什么?

(2)片中如何表现年轻女子对民工的吸引?

(3)本片色彩上的特点是什么?

2.评述题

从创意(主题、结构)或是镜头组合、色彩、光线、摄影剪辑等方面选取两到三个角度,写一篇评析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画面组合观看影片《听说》片段。

1.观看三遍影片后为镜头排序。(45分)

2.根据画面顺序和内容续编故事,要求合理,字数600~800。(30分)

3.谈谈对微博、博客和播客的认识。(25分)

参考答案(略)

九、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济南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是哪国人?

2.列举孔子十个有名的弟子。

3.为一个白血病患者策划一个捐款活动。

4.评析电影《孔雀》的结尾。

5.改良一期《饭没了秀》。

6.汉乐府双壁是指哪两部作品?

7.谢晋的“伤痕三部曲”是哪三部电影?

8.“鸿雁传书”是关于谁的典故?

9.中国第一部在报纸上发表的小说是什么?

10.儒家的五常是指什么?

11.《水浒传》中的“浒”是什么意思?

12.清朝的十一位皇帝分别是谁?

13.道具的作用是什么?

14.假如韩庚来济南开演唱会,你会怎么策划这次演唱会?

15.如何看待相亲类节目的热播?

16.怎么看待网络红人?

17.谈谈对山寨、选秀的看法。

参考答案(略)

十、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哈尔滨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初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喜欢看什么书?

2.你最欣赏哪个作家?

3.你考这个专业的优势是什么?

■复试

一、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影片《黑明,天安门》,回答下列问题。

1.问答题

(1)本片属于哪种体裁?这种体裁的电视节目的特点是什么?

(2)片中提到了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请评论当时媒体的报道及评价。

(3)如果让你设计国庆60周年的电视节目专题片,你会怎么设计开头?(300个字以内)

2.评述题

根据本片写一篇1200字以上的电视节目分析,不要写成观后感,自选一个或者多个角度。

二、综合素质测评

为红双喜乒乓球设计外包装,从外形、颜色、文字等方面叙述。

参考答案(略)

十一、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南京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回答考官提问

1.三纲五常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3.《胡桃夹子》的编曲者是谁?

4.什么是透视?怎样表现一个物体的立体感?

5.怎样调紫色、绿色?

二、命题编讲故事

飞机、大火、狗、鲜血

■复试

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影片《黑明,天安门》,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题

(1)本片属于哪种体裁?这种体裁的电视节目特点是什么?

(2)片中提到了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请评论当时媒体的报道及评价。

(3)如果让你设计国庆60周年的电视节目专题片,你会怎么设计开头?(300个字以内)

2.评述题

根据本片写一篇1200字以上的电视节目分析,不要写成观后感,自选一个或者多个角度。

参考答案(略)

十二、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太原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市场无限》。

1.问答题

(1)这部影视作品属于什么体裁?这样的体裁有何特点?

(2)影片中开头提到了东印度公司,请运用高中知识回答你对东印度公司和鸦片战争的认识。

(3)影片是以东印度公司来展现市场无限的,如果让你来创作,你会怎样开头?(限300字)

2.评述题

请选取切入点评析全片或以某些角度来评析,字数1000字以上,题目自定。

参考答案(略)

十三、2011年浙江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都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笔试(综合素质考查)

一、图片分析

1、通过背投放映10张图片,挑选两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从以上10张图片中选取两张照片,再从中选取几个元素重新创作,画出来。

二、影视作品分析

观看电视片《美在广西》,在声音、导演构思、色彩等方面任选一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略)

十四、2010年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创意专业(影视制片方向)(杭州考点)招生考试试题 ■面试

一、自我介绍

二、回答考官提问

1、列举斯皮尔伯格的作品。

2、分析“脑白金”广告的创意何在?

3、谈一下你对9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看法。

4、谈一下你对公益广告的看法。

5、如果让你拍一部表现热爱生活的片子,你会怎么拍?

6、用蓝天、火车、藏羚羊、饼干编讲一个故事。

■笔试

文艺评论

观看一则“阿迪达斯”的广告,回答问题。

1.评析这则广告的形式、内容及创意。

2.为这则广告写一条广告语。

3.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关于“adidas”的广告文案。

综合素质测评

一、选择题

1.《格尔尼卡》是()的作品。

A.梵高B.毕加索C.达利D.马蒂斯

2.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的作品。

A.蔡楚生、郑君里B.费穆、郑君里C.袁牧之、费穆D.蔡楚生、孙瑜

3.《等待戈多》是()的代表作品。

A.现代派B.新小说派C.意识流派D.荒诞派

4.下列电影根据小说《飘》改编的是()。

A.《乱世佳人》B.《廊桥遗梦》C.《一夜风流》D.《美丽生活》

5.擅长画马的中国美术家是()。

A.张大千B.徐悲鸿C.黄胄D.齐白石

6.《二泉映月》是()曲。

A.钢琴B.古筝C.琵琶D.二胡

二、广告创意

1.请你平息一下麦斯威尔的广告语“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

2.为“立顿”红茶创作一个有创意的广告文案。

三、广告策划

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是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请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下一届奥运会做一个全面营销的策划方案。

参考答案

■面试(略)

■笔试

文艺评论(略)

综合素质测评

一、选择题

1.B2.A3.D4.A5.B6.D

二、广告创意

1.麦斯威尔的广告语“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自推出以来便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点在于说明麦斯威尔是值得与朋友分享的好东西,这种定位明确语言温馨的广告语被应用在麦斯威尔的品牌塑造之中,麦斯威尔依靠这句广告语给自身作了明确的广告定位,同时给消费者心理暗示:“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才是属于麦斯威尔的品牌价值。这反映出了麦斯威尔对自身品牌形象的精心维护和创造。

上一篇:新学年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下一篇:护士人员的求职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