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慰问老人

2024-06-27

敬老院慰问老人(共14篇)

敬老院慰问老人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慰问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少先队员从小培养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使少年儿童从小就有一颗爱心,懂得关爱老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二、活动主题:关爱老人温暖社会

三、活动时间:6月24日上午

四、活动地点:敬老院

五、活动人员:少先队员代表20人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准备:

①人员报名各班班长负责

②联系敬老院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③ 经费准备财会室(购置赠品)

④活动内容教务处、少先队大队负责安排

⑤卫生工作各班卫生委员(在敬老院组织打扫卫生)⑥车辆落实

2、活动安排:

①上午8:30在校门口集合,统一坐车前往;

②学校领导讲话、学生代表致词;

③赠送礼物,学生表演节目;

④敬老院领导讲话。(介绍敬老院的历史、老人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等); ⑤老人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过去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现在的生活情况); ⑥参观老人宿舍;

⑦为老人打扫卫生等;

⑧合影留念;

9上午12:00返校。○

七、注意事项:

1.讲礼貌、讲卫生。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2.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去倾听他们,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

3.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4.探望时,学生个人不得带任何食物,由少先队大队统一赠送礼物。

5.各位同学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及老人的安全。

6.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请勿迟到。7.学生必须系红领巾、带好队旗。

8.要求参加的同学在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作文,优秀者由学校给奖。

少先队大队

敬老院慰问老人 篇2

“老黄,你来了啊,这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一位耄耋老人在东北塘敬老院门口看到凤翔分公司向阳(线区)党支部书记黄建新就开心地问道。黄书记亲切的回道:“重阳节快到了,这次我们驾驶员来给大伙包馄饨吃。”10月19日上午,凤翔分公司的10多位驾驶员身披红飘带,来到“无锡公交敬老文明号志愿服务基地”东北塘敬老院为老人包馄饨,送上重阳节祝福。

为了让老人们吃上一顿味美的馄饨,向阳党支部一早就准备好了原料。在活动室,大家分成几桌包馄饨。不一会功夫,数百只馄饨就犹如列队般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在等馄饨下锅时,驾驶员们一边和老人们聊天,一边献上了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场面非常温馨。没多久,一阵香气扑鼻,馄饨出锅了。驾驶员们小心地扶着老人前往食堂,有的驾驶员将馄饨端到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床前。看着老人们都乐滋滋地享用馄饨,驾驶员们的心情也如晴天气般灿烂无比。

今年8月24日,东北塘敬老院成为公交志愿服务基地,凤翔分公司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开展志愿者服务,陪老人们拉家常,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百岁老人搬出敬老院 篇3

明年就将跨入百岁高龄的王娟老太3个月前搬出了生活了多年的敬老院,年龄大了,身体差了,本应进入护理院,但孝顺的女儿为了方便照顾还是把老人接回了家。老人虽然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但精神很好,思路清晰,白天独自在家难免寂寞。于是家人向所在的长宁区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出助老服务申请。经过中心主任、评估师王静的评估,老人获得了上海市规定的每月400元最高额度助老服务补贴,每天由经市劳动局专业培训上岗、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助老员为老人提供每天2小时的读报、聊天服务。

发生在王老太身上的这个故事正是上海市大力推行的居家养老的一个缩影。

老有所养

在全市大力推行助老服务的背景下,2004年9月,江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在这个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达到27%的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这块牌子所蕴含的意义非比寻常。

朱巧云,一个平凡的中年妇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名普通的助老员,而接受她服务的老人们却从她身上感受到了特殊的东西。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经常收到老人或者家属的感谢信,其中有一封是朱巧云服务对象的家属写来的。老人瘫痪在床很多年,儿女工作繁忙,想通过为老人找家政服务人员解决照顾老人的难题。但先后来过的8名家政人员最终都没有留下,这个工作太苦太脏也太累了。这时,收到老人家属申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把朱巧云派到了老人身边。当朱巧云第一次看到老人的时候,眼前的情景使她惊呆了,瘫痪在床的老人几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无论是吃饭还是上厕所,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老人身上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接受过助老专业训练的朱巧云很快从震惊中平静下来,慢慢走到老婆婆的面前,轻轻地握住她的手,伏在耳边说:“老阿婆,不要急啊,有我在呢……”看着老婆婆冲她点点头,朱巧云笑了。朱巧云一番忙碌后,老人的房间顿时变得干净整齐了,原本略带臭味的房间也一下子变得空气清新了。老人长期没怎么梳理的头发变得干净整齐,精神突然变了一个样。由于长时间瘫痪,老人的身上早已长疮,朱巧云心疼地给老人慢慢擦洗翻身、按摩……

服务结束,当朱巧云准备离开时,老婆婆伸出手拉住了她,朱巧云对老人说:“老阿婆,你放心,明天我还来的。”老人这才松开了手,一直注视着朱巧云离开。在她的服务下,老人身上的褥疮逐渐愈合,大小便虽然不能自控,但是在朱巧云每天的清洗下,老婆婆身上未有一丝异味。就这样,朱巧云陪伴着老人走过了最后的岁月。

朱巧云长期以来还同时服务另外4个老人,他们都是90多岁的高龄,谈起朱巧云,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孩子好啊,不怕苦不怕脏,为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朱巧云更关注老人们的精神健康,往往在一般的家务服务之后,朱巧云都会主动和老人们聊天,当老人们唉声叹气的时候,她总会将自己的乐观与快乐传递给老人们,老人们都说:“小朱就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可亲着呢!”

居家养老中的“家”已不是一个局限的单体家庭,这个“家”已经扩大到整个社区。

在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工作的相关政策、服务等咨询,受理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申请,承担服务需求评估、服务补贴初审、服务人员招聘、发放服务券、安排助老员上门服务……根据老人服务需求的变化,逐渐摆脱了以家政助洁服务为主的单一服务格局,向助急、送餐、理发、陪聊、陪护等多方面延展。

居家养老

早在1979年,上海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表明,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再次提速,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及以上的老人。截至2006年底,上海户籍总人口1368.08万人,比上年增加7.8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1%,比上年增加9.2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7.58万人,占15.2%,增加3.91万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46.78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比上年增加3.01万人;100岁及以上老人680位,增加80位。“纯老家庭”人数达78.72万人,其中单身独居老人17.24万人。

如何面对这样一支庞大的老年群体?

“最早也试图借鉴欧美国家模式,推行机构养老。”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章淑萍介绍说,一大批敬老院竞相建起,但调查发现,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自我照料,他们或者眷恋长期居住的环境和邻居,或者担心被议论子女不孝,因此并不愿意到机构去养老。

为此,上海要求各区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独居老人进行结对关爱,提供“5+X”的服务,“5”是广泛告知、经常问候、热线咨询、安全检查、应急求助;“X”是按老年人需要提供各类养老服务。浦东新区、杨浦区、静安区、闸北区等区还专门设立独居老人关爱员队伍,每天对列入重点的独居老人给予照顾。

各个区县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券”同时推出。这种服务券分有“轻度”、“中度”、“重度”等服务评估等级。为此,上海花一年半时间,于2005年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养老服务需要评估标准”。

为解决反映普遍的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许多区县积极探索,推出多形式的助餐服务。截至2007年9月底,已有13个区县69个街镇依托养老机构、学校、日托、居委会、老年活动室、单位食堂、送餐公司、小饭店等社区资源,建成了118个助餐点。通过个人出一点、助餐点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为近6000名老人提供了送餐上门或社区助餐点集中用餐的服务。

截至9月底,234家社区助老服务中心的2.6万多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12.7万名老年人提供了各类服务。

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海将逐步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将有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对于生活自理有困难、经济收入较低的老年人,以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为载体,通过上门、日托等服务形式,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至2010年,上海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将扩大到25万人,约占届时全市户籍老年人口的7%。同时,机构养老床位增至10万张。

养老社会化

“上海全面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5%的街道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已初步形成养老社会化体系。”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周海旺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与之相配套,上海还在逐步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并出台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展社工教育和社工资格认证,今年开始助理社工师、社工师考试,努力实现社工正规化建设。

上海市养老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走社会化的道路。综观上海几十年来养老事业发展的轨迹,尤其是1998年以前的发展轨迹,给人们一个较深刻的印象,就是上海老年福利事业几乎完全被政府包揽。从一个侧面看,说明政府对老年福利事业的重视,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老年福利事业完全由政府包办,势必因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而影响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也不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的积极性。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80年代末期,上海仅有养老床位3000多张,至1997年,由于没有社会力量参与,仅发展养老床位1.3万多张,平均每年增加床位仅1600多张,而在1998年《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后,由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至2001年底,养老床位已经达到31163张,平均每年增加近3800张,增长速度比原来快1.3倍多。截至目前,养老床位已增至6万张。

但周海旺坦言,上海的养老社会化还存在诸多难题。现行运作机制不能适应社会化发展的方向,政府投入效益不高,公平性较为欠缺。在全国范围,上海的经济实力较强,但在老年事业建设上的投入仍显不足。例如,政府财力投入速度没有赶上老年化发展速度,也没有与物价浮动相挂钩,政府投入不足造成中心城区50%以上的福利院需通过收费维持生存。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反映政府投入机制尚待完善,缺乏稳定的财力支撑。同时,社会投入积极性不高,社会整体慈善意识薄弱。

推进养老社会化,这项工作已经随着1998年《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出台而实施,但力度尚嫌不够,其主要问题与资金来源不足有关。推进养老社会化,其中包括投入资金的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资金是一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政府应该拿出相应的资金投入到养老事业中去。当然,并非是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和运作养老机构,而是政府用这部分资金作为补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更多的养老机构;对入住养老机构在经济上有一定困难的老人实施补贴,既使这部分老人住得起养老机构,也使兴办起来的养老机构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在这方面,政府应当转变职能,推行行业治理,由主办到主导,加快民办养老机构的培育,使其成为主力。”周海旺说。

90%的老人居家养老,在社会化的大背景下,这个“家”的能量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家庭所能发挥的作用。

2009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篇4

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 2009年3月15日

海口中心学校2009年

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今年3月5日是中国第10个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6周年纪念日。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是少先队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响应团市委、区教育局的号召,继承和发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我校少先队决定在3月20日开展“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

二、活动宗旨:

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在传播文明、弘扬新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尊老敬老的新风,同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敬老助老志愿活动中去,切实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做到爱老、敬老、为老,在社会上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氛围,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培养尊老助老的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学会感恩,报答社会。

三、活动时间:

2009年3月20日。

四、活动地点:

大观区海口镇敬老院

五、慰问对象:

敬老院孤寡老人

六、参加人员:

海口中心学校少先队队员代表。

七、活动内容:

1、给老人送水果。精神需求固然重要,但物质方面的帮助也不

可少,给老人们送上水果,老人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2、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通过打地、拖地板、擦玻璃窗、洗被子衣物、铺床、晒被子,给老人们提供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使老人们身心愉快,减少疾病。

3、给老人洗头、洗脚、捶背、剪指甲、让老人出室外晒太阳,老人腿脚不便、运动不多,身体容易疲劳,而洗头、洗脚及捶背是帮助老人们活络筋骨的有效办法;

4、陪老人聊天。老人最需要的心灵安慰,敬老院老人大多无儿无女,很多心里话无处倾诉,通过与老人聊天,让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对老人来说是一种释放,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

5、开展各种小活动。听老人讲故事,听老人唱歌,同时也为老人表演一些小节目,与老人文化娱乐,愉悦心情。

八、活动准备:

1、由专人提前与敬老院院长联系,了解敬老院大致情况,以及确定具体活动时间。

2、活动前准备好水果等慰问品,做好横幅,要求队员佩戴红领巾。

3、要求少先队员自带梳子、洗头膏,指甲剪,穿着校服。

4、途中要列队前进,注意交通安全,进入养老院要主动向老人问好,不能追打喜闹。

5、要求各位同学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安排,有纪律,注意个人行为,注重集体形象与学校形象,不可擅自行动,要集体行动。

6、要求参加同学在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作文,优秀者可在墙报栏上展览。

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

小学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篇5

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进一步教育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雷锋,树新风,重细节,塑形象”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知荣明耻,构建细节德育教育。

二、组织机构 组长:彭茶年

副组长:梁传生、张明生、周国生、易剑华

成员:彭水平、张海红、刘梦遥、吴含笑、张丽、黄国文、袁云刚、陈京、易小英、黄发令、黄萍

三、活动时间: 2016年3月16日。

四、活动地点: 水江镇敬老院

五、慰问对象: 敬老院孤寡老人

六、参加人员:

水江中心小学少先队队员代表。

七、活动内容:

1、给老人送水果。精神需求固然重要,但物质方面的帮助也不可少,给老人们送上水果,老人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2、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通过扫地、拖地板、擦玻璃窗、洗被子衣物、铺床、晒被子,给老人们提供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使老人们身心愉快,减少疾病。

3、给老人洗头、洗脚、捶背、剪指甲、让老人出室外晒太阳,老人腿脚不便、运动不多,身体容易疲劳,而洗头、洗脚及捶背是帮助老人们活络筋骨的有效办法;

4、陪老人聊天。老人最需要的心灵安慰,敬老院老人大多无儿无女,很多心里话无处倾诉,通过与老人聊天,让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对老人来说是一种释放,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

5、开展各种小活动。听老人讲故事,听老人唱歌,同时也为老人表演一些小节目,与老人文化娱乐,愉悦心情。

八、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准备好水果等慰问品,要求队员佩戴红领巾。

2、途中要列队前进,注意交通安全,进入养老院要主动向老人问好,不能追打喜闹。

3、要求各位同学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安排,有纪律,注意个人行为,注重集体形象与学校形象,不可擅自行动,要集体行动。

4、要求参加同学在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作文,优秀者可在墙报栏上展览。

志愿者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 篇6

-------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名称:

莒南县焕章希望学校“学雷锋,青春暖夕阳”慰问板泉敬老院老人活动

二、活动背景:

在目前我国社会尊老尚老以及当前全社会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了发扬雷锋精神,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板泉一中决定,在雷锋学习月,开展一系列关于“ 慰问敬老院老人”的活动。与此同时,我们板泉一中的学生将秉承着“爱心构和谐,青春暖人心”的理念,热情参加此项活动,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本次活动秉承“爱心构和谐,青春暖人心”的理念,通过慰问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服务,并且为他们带去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给他们带去温暖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我们的同学们也可以利用本次机会,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在奉献中享受快乐,并使得活动得以有效展开。借此机会充分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并坚定我们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决心,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展现当代中学生的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化,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

四、活动开展:

(一)相关事宜

1、活动时间:2014年4月11日

2、活动地点:汀水老院

(二)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阶段:

1)由团委政教相关人员与敬老院取得联系,并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敬老院地点,规模,老人们期望的活动项目等等),确定我们具体的活动项目。

2)学校内部确定好具体的出发时间,集合地点,以及各负责人员。3)做好本次慰问活动的前期宣传工作(形式包括板报、横幅等),并组织好几个简单节目的编排演练工作。

4)确定好各部门具体负责的上述未尽工作(比如慰问物资的购买等),进行统一调度,明确好各负责人的责任。

2、活动举办阶段:

1)活动当天由带队人员统一组织,集体到敬老院。

2)活动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慰问老人,包括陪老人聊天﹑棋﹑打扫清洁﹑赠送礼品(水果和营养品),为老人宣讲关于饮食起居﹑保健等知识;二是文艺表演。

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自由安排。

3、活动后续阶段:

1)活动结束后清点物品工具,以及活动场所的清扫工作。

2)针对活动进行工作总结,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做好记录,以便今后制定更好的方案。

3)与敬老院联系,听取院方及老人们的意见,及时改进。4)征集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的感想,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

5)由团委做好本次活动的后续报导宣传工作。

五、经费预算:

(一)慰问物资(水果、营养品)

(二)演出耗材(服装租用,道具租用)

(三)宣传工作(条幅制作等)总开支预计人民币500元

六、注意事项:

(一)活动期间请大家服从负责人员安排,实实在在做事,勿打闹嬉戏。

(二)活动期间一定要注意本人的服务态度,要有文明礼貌,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

(三)在来回的过程中要注意公路上过往的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四)活动期间,请不要到四处闲走,影响工作进行,面带微笑。

(五)如有原因无法参加者,请提前告知组织者。

(六)若因天气等原因改变计划,我们将及时通知。

(七)其它未尽注意事项将在人员汇合后与大家说明。七﹑活动总结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它,无声无息,就这样滋润着我们这些华夏儿女,陶冶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使一代又一代人的灵与魂得到洗涤,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与传承千古的文化积淀。而今社会,日新月异,一代又一代,义无反顾,以青春为笔,以智慧为颜料,描绘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的蓝图,而后,退之幕后,心甘情愿,彰显的又是一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而中学生是从童年过渡到少年的阶段,是祖国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鉴于这一情况我校本着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的宗旨组织志愿者进行敬老慰问活动,以倾听老人的心声,借以启发年轻一代懵懂的心。

活动结束时,敬老院的老人们对我们的慰问活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感谢了我们志愿者的关心慰问。面对老人的真诚,我们深受感动,从而更坚定了我们做好此活动的决心。

在这次慰问活动中,大家互相配合,能很好的协调好各活动环节的工作。志愿者们也都非常努力与认真负责,表现出了中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不能避免的是这次活动中也是美中不足,存在着一些瑕疵。第一﹑中学生志愿者,初出茅庐,社会经验不足略显稚嫩,走访慰问中的谈话略显单调,不富活力。第二﹑仍然有一小部分志愿者没能融入到活动中,也存在着一部分服务意识淡薄的中学生,还未达到理想中的样子。不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会继续努力,继续纠正,丰富自我内涵,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更细致到位,同时也要好好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让他们的良好品质在校园中不断传播,感召更多的同学。

敬老院慰问老人 篇7

调研背景:我国已逐步步入老年期, 老年人口基数大、平均寿命高、增长快、空巢化和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数量多。急需年轻人的关注、安慰、照顾与陪伴, 如何懂得老人的身体、心理、物质需求, 值得我们研究。

调研对象:南京地区青少年 (1000人) 。

实践方式:问卷调查、发放书签。

1 青少年对老人欠缺关心

1) 对老人身体状态关心欠缺。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青少年家中老人身体状况不错, 少数家庭有生重病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不少青少年不能及时发现老人身体存在疾病隐患以及看病就医的困难, 不了解老人常见病急救措施的占41.3%。

2) 对老人物质状态关心欠缺。调查结果显示, 青少年赡养老人意识淡薄, 不清楚老人喜欢钱物, 或是名利, 或是游乐, 或是美食的占35.7%, 不愿意陪老人活动、买菜、做家务的占10%。

3) 对老人精神状态关心欠缺。主观上, 青少年大部分表示愿意陪伴老人, 而在现实生活中, 却因各种原因, 不能做到真正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

2 造成青少年对老人欠缺关心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去关注自己家中老人的因素都是客观的, 是可以克服的。代沟突出, 与长辈缺少共同语言, 有些青少年和老人分开居住, 阻碍了青少年和老人的日常交流, 降低了他们相互沟通的频率。一些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 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不需要青少年太多的关心。青少年处于青春期, 对老人会抱有不耐烦的心态, 觉得他们唠叨, 缺少耐心。

青少年对社会上的老人群体关注度不高。影响青少年关注社会上的老人的因素显得主观, 需要花较大功夫。传统道德教育弱化, 学校教育应试压力大, 理论说教更多, 光说不做。需要深化教育改革, 才能根本改变学生的心理。获取有关老人情况的媒介有限。社会导向模糊, 看到老人摔倒, 害怕被讹, 到底该不该扶, 想半天想不明白。青少年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与老人有关的事件, 不会主动去关心事件的进展。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 花花世界充满了青少年的时间空间, 只知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关注其他老人意识和想法较少。多为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 以自我为中心, 从小娇生惯养, 从小被长辈宠爱, 只知被关心, 不懂关心别人。

3 青少年知老慰老的途径

调查显示, 青少年对老人的了解主要有两种途径:通过与老人直接相处、沟通交流、观察等方式, 了解老人的情况。通过外在媒介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书刊报纸等来认识老人。

4 创新青少年知老慰老的方法手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度过一个安逸、充实、温暖的晚年, 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梦想, 更是“中国梦”的一部分。青少年了解、掌握老人生活娱乐、情感慰藉、保健养生、看病就医等状况, 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1) 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有关部门在全社会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孝亲敬老活动, 在全社会弘扬孝道文化。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文化教育, 让他们从小树立感恩父母、敬重老人的意识。

2) 创办孝亲敬老专题电子杂志。

我们通过开展调查后提出创办“归巢计划”老人专题电子杂志, 以解决青少年知老懂老的技术、平台问题。

(1) 电子杂志介绍。电子杂志, 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 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 兼具平面与互联网特点, 融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呈现给读者。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未来可移植到PDA、MOBILE、MP4、PSP及TV (数字电视、机顶盒) 平板电脑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2) 电子杂志的优势。电子杂志具有超大容量、随时随地传输信息、互动等优势。

(3) 电子杂志的普及。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青少年已接触过电子杂志, 网络媒体是大多数青少年认为最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青少年可以通过一本杂志或一篇文章所包含的链接, “走向”相关的文章、杂志、著作、书目/索引数据库、WWW站点以及作者的电子邮箱。

敬老院慰问老人 篇8

老人进敬老院养老,

出走发生不幸

宋筱菊是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人,因患精神疾病,无法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王春兰。2011年5月26日,由于王春兰的侄女王晓丽在某敬老院工作,宋筱菊便委托儿子池海涛将王春兰送往某敬老院养老。池海涛与院方签订了《养老服务协议书》,约定:“某敬老院负责对王春兰提供室内外环境卫生、洗衣、代购、咨询、陪床、聊天等服务。”某敬老院没有按不能自理的标准收取王春兰的养老费用,也没有收取她的特殊护理、安全防护费。

签订协议后,院方了解到,王春兰的精神状况不属于正常老年人的范围,按原则不能收留她。王晓丽提出,由自己负责看护姑姑。于是,某敬老院与王晓丽签订了《养老服务附加协议书》,约定:“一旦发生因老人自行跌倒、坠床、自杀等造成的摔伤、死亡事件,某敬老院不负任何责任。”

于是,池海涛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缴纳了王春兰2011年下半年的生活费6000元。11月21日,池海涛又缴纳了王春兰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的生活费6000元。

之后,某敬老院多次要求宋筱菊将王春兰接走,可宋筱菊一直未接。12月21日,某敬老院再次要求宋筱菊将老人接走,但没有得到回应。当天,王春兰从某敬老院走失,院方立刻通知宋筱菊、池海涛。

12月22日,王春兰被人发现在京通线不幸被列车撞击身亡。北京市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认定此次事故属王春兰违章造成,其应负全部责任。

家属怒上公堂,

法律给予公道

事故发生后,某敬老院愿意全赔偿宋筱菊6万元,并与宋筱菊的丈夫签订了协议。宋筱菊对母亲的离世十分悲伤,对某敬老院工作人员照顾不周感到气愤,便以王春兰的法定监护人并未签字为由,对协议不予认可,要求某敬老院赔偿50.6万元。

2012年2月10日,宋筱菊将北京铁路局诉至北京铁路运输法院,以上述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事实依据,要求北京铁路局赔偿。经北京铁路运输法院调解,北京铁路局一次性赔偿宋筱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损失10万元。

3月27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审理该起纠纷案。庭審中,某敬老院代理人辩称,当初只知道王春兰患有老年痴呆症,不知道她患有精神病。根据《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养老服务机构收养老年人应当要求其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和体检证明,不得接收传染病和精神病患者。原告没有说明王春兰的情况,如果知道王春兰患有精神病,那某敬老院不可能接收。宋筱菊认为,母亲患的是痴呆症,但不等于精神病。双方签订的是服务合同,是真实意思的表示。王春兰走失并发生不幸,某敬老院存在过错。

8月22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官认为,王春兰住某敬老院期间出走并因车祸不幸身亡,某敬老院应承担赔偿责任。王春兰不幸身亡造成的损失共计17万余元,因北京铁路局已承担10万元的赔偿责任,故该赔偿数额应予以扣除。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等规定,判决某敬老院赔偿宋筱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处理丧葬人员误工费、精神抚慰金计7万余元,并退还养老生活费6000元。

宋筱菊不服,提起上诉。2013年3月3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律师说法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敬老院养老的方式。我们也应看到,家属与敬老院之间的纠纷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入住敬老院前,家属应事先对敬老院的条件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其住宿、饮食状况等。此外,家属要明确需交纳的费用。其基本费用包括: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不同的敬老院还会根据自身特点收取医疗费、取暖费、娱乐费等费用。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养老服务类型包括健康型(8小时护理)、半自理型(12小时护理)和无法自理型(24小时护理)。服务类型不同,收费等级也有差别。老人及家属要了解这些情况,依照需要选择。比如本案中,某敬老院没有按无法自理型的标准收取王春兰的养老费,也没有收取王春兰的特殊护理费及安全防护费。一般而言,半自理型是工作人员为老人打水、洗衣服,老人自己上厕所;无法自理型是工作人员负责老人喂饭、生活起居等内容。

老人入住敬老院时,最重要的是老人及家属要与敬老院签订书面协议。对于协议,双方都应对存在的风险有一定的预见性。家属将老人送至敬老院,其实就是监护责任的转移,要想明确责任,就应将相关情况写进协议。这样的话,一旦出现纠纷,就能明确责任。家属应如实告知敬老院老人的具体情况。如老人是否需要定期喂药、是否需要24小时专人陪护等,都应详细清楚地约定,以保证老人享受到理想的服务。

结合实际情况,本人提出在常见养老纠纷中需注意两点:一是如果护理人员失职,那么如何确定责任划分?如因敬老院护理人员失职导致老人受到伤害,应由敬老院承担责任。因为这是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应由其单位即敬老院来承担。此外,因为护理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造成损害的,敬老院承担责任后,家属还可以向护理人员追偿。如果工作人员的行为构成了犯罪,应当追究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二是如果合同里有免责条款,那么是否有效?一些敬老院提供的格式合同中会注明对于老人的意外伤害、自残、自杀等事件不予负责。这是典型的免责条款,即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或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时,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责任而设立的条款。根据我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中有关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故本案中某敬老院与王晓丽签订的免责条例也无效。子女将父母送入敬老院生活,敬老院负有保护老人生命安全的责任,应在能力范围内避免损害老人生命健康情况的发生,并且当危险发生时要及时制止,防止后果严重化,否则敬老院存在过错。

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篇9

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今年3月5日是中国第10个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6周年纪念日。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是少先队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响应团市委、区教育局的号召,继承和发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我校少先队决定在3月20日开展“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

二、活动宗旨:

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在传播文明、弘扬新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尊老敬老的新风,同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敬

老助老志愿活动中去,切实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做到爱老、敬老、为老,在社会上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氛围,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培养尊老助老的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学会感恩,报答社会。

三、活动时间: 3月20日。

四、活动地点: 区镇敬老院

五、慰问对象: 敬老院孤寡老人

六、参加人员:

中心学校少先队队员代表。

七、活动内容:

1、给老人送水果。精神需求固然重要,但物质方面的帮助也不可少,给老人们送上水果,老人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2、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通过打地、拖地板、擦玻璃窗、洗被子衣物、铺床、晒被子,给老人们提供一个洁净的生活

环境,使老人们身心愉快,减少疾病。

3、给老人洗头、洗脚、捶背、剪指甲、让老人出室外晒太阳,老人腿脚不便、运动不多,身体容易疲劳,而洗头、洗脚及捶背是帮助老人们活络筋骨的有效办法;

4、陪老人聊天。老人最需要的心灵安慰,敬老院老人大多无儿无女,很多心里话无处倾诉,通过与老人聊天,让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对老人来说是一种释放,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

5、开展各种小活动。听老人讲故事,听老人唱歌,同时也为老人表演一些小节目,与老人文化娱乐,愉悦心情。

八、活动准备:

1、由专人提前与敬老院院长联系,了解敬老院大致情况,以及确定具体活动时间。

2、活动前准备好水果等慰问品,做好横幅,要求队员佩戴红领巾。

3、要求少先队员自带梳子、洗头膏,指甲剪,穿着校服。

4、途中要列队前进,注意交通安全,进入养老院要主动向老人问好,不能追打喜闹。

5、要求各位同学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安排,有纪律,注意个人行为,注重集体形象与学校形象,不可擅自行动,要集体行动。

敬老院慰问老人优秀发言稿 篇10

您们好!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很高兴能在重阳节与您们欢聚一堂。我代表香市小学五(7)班全体少先队员向您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和深深的祝福!并在今天帮您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您们带来短暂的快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当我们回到家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时,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您们,总想给您们做点什么,总希望能给您们送去一些天伦之乐。

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应当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

如果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那您们就是最美的夕阳――无限红。您们虽然年老,可是您们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智慧。您们是我们的引路人。并且,我们今天享受的幸福生活也正是凌驾在您们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

亲爱的爷爷、奶奶,请您们记住:每个少先队员,每张幼稚天真的脸,都是您们的孙子、孙女,我们会像待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只要您们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

最后,衷心地祝愿您们:寿比南山!

面向空巢老人的养老院康复景观 篇11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不断的发展,康复景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康复景观依然处于起步的阶段,而越来越多患有空巢综合症的老人需要疗养的康复景观。从空巢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养老院康复景观设计现状进行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选址,空间营造,植物配置与人性化设计都对康复景观设计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将苏州私家园林融入养老院的康复景观之中,为空巢老人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康复景观环境。

关键词:空巢老人;康复景观;苏州私家园林

0 引言

养老院的康复景观是作为提供疗养、康复、锻炼等服务的公共场所,它是改善人们健康状态的重要公共基地。而空巢老人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养老院都在为这样症状的老人进行景观环境的改善,天然因子能使空巢老人人体机能得到改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在康复景观中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将苏州私家园林风格融于自然景观、观赏植物、温暖阳光、新鲜空气之中。康复作用的景观更加有必要,更加具有生态价值与现实意义。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1 康复景观

康复景观的概念:康复景观又称康复花园,是近些年来兴起于国外的一类带有治疗效果与康复功能的景观类型。康复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强调人的精神状态与环境联系的景观,通过景观让人们主动或被动地恢复健康,改善心理与生理的状况,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关于空巢老人

2.1 空巢老人人群现状

中国国家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约为2亿人,占总人口的14%。调查结果显示,1700个老年人中有40%是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由于长期没有亲人的陪伴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孤独枯燥。

2.2 空巢老人人群心理分析

(1)空巢综合症。老年人空巢综合症发生在没有亲人陪伴独自生活的老人之中,该症状在精神疾病分类中属于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的现象。根本原因是缺乏亲人的关爱。空巢老人在此环境下,常出现孤单、低落、忧伤、精神萎靡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

(2)抑郁。空巢老人有明显的抑郁情感,抑郁情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代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念与传统观念有大大的不同落差,表现在多数年轻夫妻不愿与老一辈一起生活,所以老人安享晚年希望落空,不良情绪症状接踵而来。

(3)焦虑。空巢老人时而会表现出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焦虑状态。通过调查社区中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高,30%的空巢老人存在着焦虑症状,并且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老年人的焦虑将会发展成抑郁或二症状混合状态,更进一步对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4)孤独。根据研究发现,空巢老人产生的最大问题是情感,这种情感主要是子女离开带来的孤独感,近80%的老人感到寂寞与孤单,严重影响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2.3 国内外养老院景观现状

(1)国内养老院景观现状。我国正以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与规模快速走向老龄化社会,201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对于养老院的要求仅仅着重于治疗功能、医疗服务方面。

(2)国外养老院景观现状。国外早期就产生了关于养老院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早期由基础的园艺疗法到康复花园体系的形成。国外养老院重视外部景观设计与内部医疗设施的结合,设计师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结合。

2.4 康复景观对空巢老人的作用

我们一直忽略了老人的感受。事实上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能改善老人很多症状与心理问题。好的康复景观有利于改善体质与心态等问题。空巢老人欣赏优美景观和陶醉于精神上的享受时,人体的感知器官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同时也会捕捉到有益的信息。形形色色的景观信息传入神经系统并迅速刺激大脑皮层。

一个好的康复景观除了让人感受到生命中各种特色与美景,而且给予人们与自然相处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的感知能力,活跃机体代谢和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科学合理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能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促进疾病康复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中国苏州私家园林风格的康复景观

苏州园林对空巢老人的作用:

中国苏州私家园林形成于五代,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那个时期居家疗养是当时康复的主要方式。苏州园林的布局选址,空间营造,植物配置与人性化设计都对康复景观设计有着一定意义。

苏州园林选址贴近大自然,自然与建筑功能合为一体。所以康复景观的选址与空间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的功能,使得景观更好地提升康复服务便利于空巢老人。

苏州园林像一幅山水画,讲究人与自然情感的体验。充分利用了虚实相间与主辅对比的手法,做到了移步换景。每一个空间都会给予人们精神上的享受。而现在的疗养院空间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考虑需求。所以在康复景观中要利用不同环境对于空巢老人精神的改善作用进行辅助治疗。创造一个宁静而优美,并有安全感的空间环境。

植物配置是苏州园林中重要的扮演者。以自然为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共生气氛。体现出植物的形态美,讲究一年四季的色彩之美,植物味香的淡雅清幽,创造出宁静供人休憩的氛围。康复景观中植物配置也是康复景观的重要部分,好的植物配置能够改善气候环境,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同时辅助康复的功能,让空巢老人体会到园艺的乐趣,和同伴之间沟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苏州园林讲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使人在景观功能上做到了最大化。而康复景观中的可用绿地空间十分有限,与苏州私家园林有着相似之处,运用借景、对景、漏景、点景等造景手法移步换景。铺装与植物造景处处流露对于人性本身的关怀。

总的来说,借鉴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利用景墙、植物配置等对空间进行划分,扩大康复景观的空间感。利用借景、对景、漏景等手法增加景色给予空巢老人清幽宁静与温馨。充分尊重空巢老人的各种需求,创造出适合人们释放心情,有益身心的康复景观。

4 结语

随着社会时代的老化程度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索空巢老人的康复景观以及苏州私家园林风格在本设计中的运用,力图扩宽康复景观设计思路,以期对此学科研究作出有益探索,更为康复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加轶.靓园——自闭症儿童园艺疗法花园设计[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55-58.

[2]毕芳菲.景观在疗养环境中的作用[D].西安:西南建筑科技大学,2014:26.

[3]李倩夫.浅谈如何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J].企业报道,2014(10):173-174.

作者简介:叶淑娟(1993—),女,浙江人,硕士,研究方向:景观设计与理论。

慰问敬老院的老人五年级日记 篇12

今天,我们欢乐谷作文班举行了一场活动——慰问敬老院的老人。我们决定为那些老人们包汤圆。

首先,敬老院院长把糯米粉放在一口小盆子里,把糯米粉倒入盆中,刚得到释放的糯米粉散发着阵阵奶香。院长把热水倒入盆中,进行一番用力的揉捏后,原先的`一粒粒米粉便成了一坨坨的了,味道也不像奶香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得向前拿糯米团。我自然也不甘落后,上前拿了一团放在手掌心上,两首使劲揉搓,直到变成一个很圆的小团,接着,再用大拇指在汤圆正中间按一个小坑,把黑芝麻放入那个小坑里,慢慢地用糯米粉包起来。因为我的使劲,薄薄的糯米皮被我搓破了,黑芝麻沾地到处都是,一个好好的汤圆就葬送在我的手下了。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再包一层糯米皮不就行了吗?于是,我又忙活了起来,终于,汤圆在我的手下又重获新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面的程序也快了很多。

马渡学校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方案 篇13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进一步教育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知荣明耻,构建细节德育教育。

二、活动意义

每个人都会老,通过此次活动给敬老院的老人们献上我们的爱心,呼吁更多的去关注老年人,敬老爱老,让他们时时刻刻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温暖。

三、活动主题

“敬老爱老共建共享”

四、组织机构

马渡学校团委牵头,初中、小学德育处共同参与。确保活动的高效、顺利进行。

顾问:龚光华朱维彬张家义

组织:黄军王勇安焦嫕陈恩苏周天东

安全:芮家余谢文明

五、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3日 中午12:00准时出发。

六、参加人员:初中部:七年级——九年级每班四人(28人)

小学部:五六年级每班五人(10人)。

七、前期安排

1.10月23日大课间所有与会人员在留守儿童之家召开动员大会。

2.团委安排活动程序。

3.芮家余主任安排安全事宜。

4.龚光华校长做动员讲话。

八、活动安排

1.所有与会的团干部、少先队队长、带队教师11:55前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完毕。

2.12:00准时出发,前往马渡乡敬老院。

3.所有与会同学要穿着整齐,并带上扫除等工具。

4.预计在12:15到达敬老院,到达后在 敬老院内保持原有队形待命。

5.安排打扫卫生事宜。

6.团干部以2-3人一组,各个小组分别围在一个老人身边,听老人们聊天。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

7.给老人们讲讲冬天的生活保养和养生之到,介绍一些方便实用的生活小窍门和健康知识。谈谈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内和国际的新闻。

8.请敬老院的老人们介绍他们的情况。

9.合影留念。

10.安全返校。

九、队伍秩序

1.队伍两路纵队,在马路右侧安全线以外行进。

2.队伍顺序:带队教师——团旗——校旗——文艺小组——各班团员及少先队员。

十、安全保障

1.带队教师在学生队伍的左侧维持队伍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2.在校门口路口、敬老院路口分别由芮家余、黄军负责。确保学生安全。

敬老院慰问老人 篇14

没有子女天天相伴,老年人的生活是寂寞的。而宠物的陪伴,可以帮老人们降低焦虑,振奋精神。在北美,经常能见到老人与宠物如影随形,一些社团还会给老人和宠物“搭桥”,让小动物陪伴和“护理”老人。

美国研究人员阿兰·贝克研究表明,和宠物生活在一起有助于降低血压、振奋精神,并舒解忧虑。触摸、爱抚,甚至和宠物说话,都会让人感觉舒服。西方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不同,儿女很少每天陪在老人身旁。宠物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儿女的“替身”,老人们也会对这些小家伙倾注他们的爱。那些居住在养老院、长年见不到子女的老人,就更期盼宠物的陪伴了。

早在30年前,美国民间就成立了很多帮助老年人找到宠物伴侣的机构,这些组织会根据老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宠物来陪伴。戴尔塔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老人和宠物伙伴牵线搭桥。每周四,志愿者简·范德普尔和她的“狗组员”吉姆兹会按时拜访华盛顿的养老院。老人们欢呼着迎接他们的到来,吉姆兹不停地冲大家摇尾巴以示回应。它环视每位老人,期望得到表扬,然后自豪地绕着圈从老人那获得爱的抚摸。经过物理治疗室时,简和吉姆兹为他们鼓劲儿。在安养区,他们看望那些曾养过宠物,并且很怀念和宠物在一起共度过美好时光的老人。

苏斯·派塞是戴尔塔组织在加州雷丁市的老年生活家园的志愿者,她有个能强烈激发老人记忆的“队友”,牧羊犬拉斯。拉斯曾拜访一位来到老年社区后几个月未开口说话的老人,经过“护理”,唤起了他童年时代养狗的记忆,使其重新交流,开口说话。除了常见的宠物狗之外,这间机构还提供很多不同类型的宠物给老年带来欢乐,包括小猫、豚鼠、小型马和鸟类等。

而在加拿大,政府则是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和养老方式有所侧重。对于那些身体较好的独居老人,政府鼓励他们饲养宠物,尤其是性格温和的宠物犬。对于那些身体不好,起居不便,但生活在大家庭里的老人,政府会鼓励其家人饲养宠物,以对老人进行“心灵护理”。而那些身体不好的独居老人要领养宠物非常困难,动物保护协会一般会拒绝他们的领养要求。不过养老机构都有社会组织和社工参与服务,他们常常会带老人去农场、公园等地活动,农场里也饲养着各种温顺的动物,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接受动物“关怀”。另外,给老人买个电子玩具宠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国外患者很听专家话

文/李子剑

过去几年,我曾在国外几家医院进修过一段时间,感触最深的除了先进技术、整洁环境外,就是医患間对彼此的信任。

比如,在国外,如果专家告诉患者他的关节炎已经很严重,应该进行关节置换,患者问清担心的问题后,会立即到预约处登记、预约手术时间。而在国内,大多数患者的做法是,先要去好几家医院求证,综合不同医生的建议,再决定是否做手术。待决定手术后,患者又会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查、跟熟人打听等来选择手术医生。等比较完了,钱花了不少、耽误了很多时间,还占用了其他患者的就诊机会,浪费医疗资源。有些患者甚至还会录下专家的话,作为将来对薄的证据。如此一来,医生也变得不敢相信患者,变得谨言慎行了。

究其原因,在国外看专家号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很多国家看病都是依照“逐级就诊制”,就是说,出现不适后先看家庭医生或者社区医生,如果病情比较复杂,首诊医生没有把握,就会安排他们继续看“更高级”的医生,直到大医院的专家。英国医院的门诊采取“登记预约制”,即患者拿着首诊医生开的转诊单,先去门诊登记、预约。之后的等候时间,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待患者在约定的时间来就诊时,才能见到专家。这样一级一级推荐下来,患者的诊治是连续的、不断升级的,专家也会给人“非常权威”的印象。事实上,经过数级专业医生的推荐,最终推荐的专家的确会非常对口。因此,患者很听专家的话,很少怀疑专家的治疗建议或者不按要求复查。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下一篇:家长意见和建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