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2024-07-04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精选12篇)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篇1

路上的风景一直向后退,军训第一次尝试,是酸?是甜?阳光洒向我们的脸颊,像是在我们体内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在回家的路上,我思念家人,但我更加怀念军训的一切,与同学们朝夕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说赵教官是一颗启明星,那么我们就是航海的渔民,赵教官会一直为我们照明。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人的一生有无数要感谢的人,想起教官对我们深深地教诲,一次次的改正, 一次次的悲伤。天空蔚蓝,云在天空中描绘出各种不一样的画,教官像是一位严父带着我们一起探险,我们犯了错,他用严厉的眼神望着我们,又有着一股威严,在我们做得好了,他只是给我们轻轻地投来赞许的目光。记得那一次,我们在走廊上说话,那时正好赶在集合,一听哨声,我们有些慌了,迅速地跑了过去,教官在台上狠狠地批评了我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到深深地扎进我们的心,让我们无地自容,教官把我们带到军训场地,教我们新动作,并练习前几天学习的动作,突然教官让我们坐下,我们便服从命令,教官说道:“其实我觉得你们都很聪明,比xx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都聪明。”听了这句话,同学们抬起头,眼神集中在教官身上,大家就像凝聚在一起,一动不动地望着教官,眼神中充满了无数的喜悦,也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了,再后来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尽量做到最好。在大家眼里教官是严中有爱,并不是真的想惩罚我们。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一直环绕在我的心间,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什么困难都不是问题,只要敢闯,敢拼。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要敢于拼博,这样才是最成功的人。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篇2

从孩子妈妈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孩子在家学习的一些状况, 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 学习就会松懈, 在家依赖性很强。我们和孩子面对面进行了交谈, 对她的进步我们进行了表扬, 并帮助学生制订了学习时间表。这样有步骤地去学习, 就不会头脑混乱。每天空出时间多看书, 积累课外知识, 扩大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告诉家长, 在今后要多联系、多沟通, 这样对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家访, 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马××, 是我班一位典型的“双差生”, 学习上没有动力, 成绩差, 还不服从教师管理, 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抗拒心理。针对这样的学生, 我改变思维角度, 多次观察和寻找这位“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体育, 喜欢打篮球, 在场上组织能力较强, 队员佩服他。一天, 有位同学的中饭被清洁工给倒了, 他还去买面包给同学吃。通过这几件事情, 我找到了突破口。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 我和家长谈了该生的这几件事情, 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 他们说还没有哪位老师家访时说过孩子的好话。学生非常感激, 脸上有了笑容。

二家访的感悟

1. 家长的热情

家长对我们的来访, 都是那么重视与热情, 有些家长还特意请好假, 在家等候。当从家长手中接过那一杯杯冒着热气的茶水, 那股暖, 不仅暖在了手上, 还暖到了心里。

2. 家长的期待

通过家访, 与家长交流, 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教育能够提高素质, 他们把读书当做改变子女命运的重要途径, 在子女的教育上舍得花钱。只要孩子开口, 只要能做到, 家长都会尽力去达成孩子的愿望。有些家长还利用周末时间, 让孩子去参加各类补习班。但是, 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那种经济条件, 尤其是那些打工家庭。从他们渴求、期待的眼神中, 我完全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他们真是把我们老师当成了救星。

3. 家长的诚恳

通过家访, 我们和家长之间诚恳的谈话, 也帮助家长解决了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家长把孩子管得太紧, 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有些家长忙生意, 过问孩子的时间也较少。我建议家长给孩子多一点时间, 和孩子多交流, 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 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这对孩子而言, 无疑是极好的鞭策。由于班中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只要孩子开口, 没有不答应的。我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吃苦的意识, 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 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家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三家访的体会

1. 家访前要充分备课

这次家访活动, 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 但是活动结束后经过仔细反思, 我认为准备工作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例如, 在一学生家家访时, 家长问了很多关于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各科学习成绩、薄弱学科、作业完成、兴趣爱好、习惯、与同学的相处情况等问题, 有时我们感觉无从回答, 只好敷衍, 模糊应对。所以, 在家访的时候我们要对受访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掌握, 以便家访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这样才不会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被忽视, 也让家长多一份理解:老师在我们孩子身上花了不少功夫啊, 比我们家长更了解孩子。

2. 真心家访, 以诚感人

开学以来, 我发现一学生的家长很少和我沟通, 所以这次我就确定她作为受访对象。在家访过程中我了解到, 造成家长很少和我们沟通的原因有两个: (1) 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 不好意思和我们说话; (2) 不知道和我们说些什么, 怕说话显得没有水平, 不知道说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所以, 我就真诚地告诉家长, 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表达知道他们的意思, 所以请家长们放心与我交流;只要是关于孩子的问题, 任何问题都可开诚布公地讲出来, 包括我们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家长听到这些话后, 敞开心扉, 与我们聊了很多, 也聊了很长时间。

我认为, 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要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 因此谈话时一定要恳切真诚, 采用商量口吻, 不用“命令式”、“批斗式”, 让家长感受到来访老师的诚意。首先, 真诚告知孩子的表现, 对于家长不予隐瞒。然后, 主动向家长请教在家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时我也会把在校教育有效的办法和家长分享。

3. 多正面教育, 少反面教育

班主任在家访介绍学生情况时, 要全面、客观、公正, 在充分肯定、表扬学生成绩的基础上, 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缺点, 使家长和学生能够接受, 并对改进缺点充满信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 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爱护、转化、教育学生, 而不是老师管不了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了一根“棍子”, 学生不免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所以, 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优点要用放大镜放大, 缺点要用微缩镜缩小。让每一位学生从班主任眼里看到公正、公平的关爱, 从而增加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我在这一天的家访活动中感受颇深, 收获也颇多。但是, 家访工作不能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了事, 我们应对每个家访过的学生做进一步的后续教育和家访工作, 巩固和延伸家访的教育效果;家访工作也不是被动的, 不能仅靠学校组织的几次家访活动, 我们要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使家访工作长期化、制度化, 使家访工作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面的和谐交流, 使得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如果说教师是轮船, 那么家长是风帆, 彼此默契, 学生这个乘客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到达胜利的彼岸。但愿“今天, 你家访过了吗”这句话能成为每间学校班主任和老师的常用语!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篇3

一、创设情境,做好铺垫。笔者在讲授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曾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蓝天白云、芳草碧溪、正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时,邀几位好友,执伞摇扇,佩环叮当,碎步轻移,一路欢歌笑语,信步来到溪亭……。有了这样的背景铺垫,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词的情意了。课堂上,同学们结合诗中情景畅谈了自己记忆中的一次次酣畅尽兴、刻骨铭心的活动,那欢快的场面和自己兴奋的心情与诗中的场景何其相似!

二、交流对话,激发感悟。笔者在讲授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采用以下办法:课前学生演讲中,学生诵读了贴题文章《落叶归根》,教师顺势引导:是啊!叶落一定要归根,其实,不光海外游子有着浓浓的乡愁之思,我们普通的人也有着无尽的思乡之情。昨天晚上,我又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几句简单而亲切的问候,勾起我无限的乡愁,对于身在异乡的我来说,乡愁是朴素而熟悉的乡音,乡愁是家乡门前弯弯的小河,乡愁是沟沟坎坎上灿烂的野菊花,乡愁是冬日暖阳下矮矮的稻草垛……。因为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讲到此时我已潸然泪下,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思绪万千。这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个人思绪与国家之愁交融一体,学生自然理解了诗歌中蕴涵的思乡之情。

三、比较阅读,强化感悟。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笔者曾引用毛泽东的《沁园舂·雪》让学生比较阅读。通过比较,学生对两首诗词中描绘的北国雪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面对茫茫雪海,两位诗人的情感却迥然不同,《白》诗作者心情愁苦惆怅,而《沁》词作者却是豪情万丈。不同的生活时代,不同的人生境界,使他们面对同一事物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

四、多管齐下,丰富感悟。多媒体教学因其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在现代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讲授《乡愁》时,我引入《思乡》这首歌。在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诗句时,引入《干杯啊!朋友》。在讲《未选择的路》时,给学生播放《无名小路》这首歌。由于歌曲内容与诗歌主题十分贴近,学生惊奇地发现,其实诗歌并不那么高深莫测,其意境、主旨就在他们身边,就在浅近易懂、常吟于口的歌曲中。

五、反复诵读,品味欣赏。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开展诵读。可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别读、比较读、小组读、接力读,也可就某种语气语调多次揣摩读,通过方式各异的诵读,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有利于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不失为一种积累的好方法。

学生军训感悟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是军训开始的第八天,结束了歌咏大赛即将开始,八号的军演,在军演中需要踢正步,今天就已经开始练习了。正步想要踢好就需要更加努力的练习,正步可能是军演中最累最辛苦的训练,不仅脚上需要用劲,腿上更需要用劲,每一个动作都需要长时间的支撑,真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但幸运的是,我们的.教官是一个很和蔼的人,因为我们连都是女生,教官说吃最少的苦,达到的效果,更幸运的是大家都很努力,队伍越来越整齐,然后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信心。

★ 个人军训心得体会及简短感悟202

★ 学生个人军训心得体会

★ 军训感悟心得体会

★ 学生军训的个人心得体会

★ 大学生军训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悟

★ 军训后学生心得体会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 大一学生军训感悟精选

军训学生个人感悟心得体会 篇5

转眼间,愉快的暑假生活结束了,同时也结束了我的小学生活,带着紧张又期盼的心情我迈入了充满期待的初中校园。同时也迎来了初中生活的第一件大事——军训。老师说军训是让我们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提高我们班级的凝聚力。我真是又兴奋又紧张也充满了自信。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站军姿。老师说:“想要站好军姿,一定要记住四点,第一点:双腿蹬直。第二点:挺胸收腹。第三点:上手紧贴裤缝。第四点:抬头目视前方。这几点做到了我们的精气神就出来了。”全班同学都严肃认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效果果然好了很多。站立的过程中,我的身上突然痒了起来,我很想挠,这个时候我想起电视上仪仗队叔叔们在训练时的画面,虫子落到脸上、手上、身上都不为所动,汗水滑过,面对烈日眼睛也不眨一下。我为什么就不能坚持一下呢?所以我就咬着牙,一动也不动的站着。因为我的坚持和认真,我被调到了第一排,站在前面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每一次动作都想着老师的要求,每一次口号都尽全力的喊出。老师对我们的表现也非常满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们,听到老师的表扬,我们的心中像抹了蜜一样甜。

虽然军训还没结束,但我的体会非常多。纪律严明,不怕吃苦,奋勇向前,如果我在学习上生活中也能像在军训时的表现一样,我会更加的进步。我在学习上还有习惯上还有很多的缺点,我要和在军训是一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纠正,力争做到最好。

军训感悟心得体会 篇6

军训有苦,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从早上八点一直练到吃中饭;烈日炎炎,暑气逼人,挺胸收腹,我们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站军姿。汗流下来了,在身上流淌,痒痒的,但只有教官说:擦汗!我们才能擦一下;喉咙干了,也只有教官说:休息!我们才能喝上一口水;脚酸了、腿疼了,要喊报告,教官才会让活动活动,最让我难受的还是踢正步,因为一开始,要脸分解式动作,要一只保持腿脚悬浮在空中不晃动,一练就是好几分钟,我们大家都觉得苦,但是人生何尝没有苦,苦并不可怕,关键是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去克服这些困难。

军训也有乐,休息时,教官会让几个人上去表演唱歌,唱的有说有笑,也会让大家齐唱军歌,同时学校也会举行一些活动,列如看电影、、参观军旅、唱歌大赛什么的,让累了一上午的我们放松一下。

军训不仅仅是对我们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是在不断的锻炼中成长的,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历经风雨后才能变成大树,军人的气质和钢铁般的意志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正如一首军歌描写的一样:”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天,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在军训中,我们也学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因为只要一个人做不好,其他人也要为他重来一次。军训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军人的辛苦,感受到了军人的豪迈气概,就像《战狼》里冷锋说的:当兵后悔2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军人的奉献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每个人。军训中,有酸楚的泪水;有苦咸的汗水;我们是快乐的,苦于泪已化作甘于甜,军训————我们不后悔!

小学语文课改体会与感悟 篇7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特长得到了发挥,才能得到了展示。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以下几点: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摘汉字果,猜字谜,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课堂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我还常常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共同动手布置识字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营造出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我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三、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更用心了,学生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方法的引导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总结识字方法,如在学“心”字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卧钩像个锅,锅里炒蹦豆,蹦出两个剩一个。”他这一形象的联想使所有学生一下子都记住了“心”字。还有一个学生讲“明”字,他走上讲台后,刷刷几笔,画了太阳和月亮,然后指着图说:“如果有一天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那世界该多明亮啊!”简单的一句话、寥寥数笔便将“明”字刻在了同学们心中。这样的教学案例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迸发创造的灵感。

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我们应让学生乐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体验、感悟课程。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空间,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考。如学习“上对下”一节识字课时,首先将孩子带入识字乐园———智慧树(学生都非常喜欢看的大风车栏目),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接着提问:你从智慧树上发现了什么(上面的苹果大,下面的苹果小)?然后设计了摘果子这一游戏,并让学生试着认读苹果后面的生字(上、下、大、小)。最后问:谁能将生字卡片又快又准确地贴到智慧果上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贴?(了解字意)“进入识字乐园—摘果子认读—粘果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知识,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从多个角度培养与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改革感悟

1. 评价体制的脱轨。

我们的评价改革,只是小范围的评价改革,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评价体制。在贯彻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和旧的评价体制发生正面的冲突。好像大家都能感觉到原体制的强大,而且似乎有坚不可摧的态势。对于正面的交锋,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都会有思想准备,但课程实施到今天,同是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的课程改革与旧有体制的力量如此不成比例,确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会削弱参与者的信心。评价体制的改革,才是改革的关键点。

2. 对教师工作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要求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做反思型的教师。应该说,新课程对教师,尤其是对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推进语文课改,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理念,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可惜我们的评价机制在越来越重视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这个群体,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却总是记不起我们还应该对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越来越强调人文化的同时,我们对教师却正在逐渐失去应有的人文精神。

六、问题与困惑

1. 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学生在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 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 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的交流互动。

4. 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自身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丰富感悟 自然体会 篇8

教学过程:

一、怎么办

投影出示题目与具体的示意图(略):两个相同的小杯子,容量总和是100毫升,每个小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三个相同的大杯子,容量总和是600毫升,每个大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学生口答)

师:为什么可以直接除以2、除以3呢?(生答略)

师:原来题目中说的是相同的一种杯子,所以可直接计算。

出示题目:如果一个大杯子和一小杯子的容量共是120毫升,那大杯子、小杯子的容量各是多少?

师:这一题能直接除以2吗?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是两种不同的杯子。

师:如果要能直接除以2,要怎样修改题目?

生2:2个全是小杯,或者2个全是大杯。

师:哦,如果替换成同一种杯子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二、怎么换

1.倍数关系

(1)师:如果告诉你“一个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你想到了什么?

生3:1个大杯可以换成2个小杯,2个小杯可以换成1个大杯。

师:那这里的1个大杯和1个小杯可以怎么替换呢?请画一画,写一写换的结果。(生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算式)

(2)师:如果有1个大杯和4个小杯,那该怎么换呢?(生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算式)

生4: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

师:我们先来看大杯换成小杯的这种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解法追问):第一个算式1×2=2,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的2+4=6呢?

师:这样就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即6个小杯。

师:那如果把小杯替换成大杯,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5:4÷2=2,1+2=3。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3)师:请运用刚刚学习的替换方法解答下面一题。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怎么替换?

生6: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

师: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如果能用两种方法来解答则更好。(学生思考交流后展示解法)

师:如何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呢?(生答略)

师:答案需要同时满足“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和“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两个条件,才能说明是正确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怎样进行替换?替换后有怎样的变化?

生7:可以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

生8:替换后,杯子的数量变化了,总的容量没有变化。

师: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生思考)我们是根据哪个条件进行替换的?(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倍数关系的两个量,接下来我们研究相差关系的两个量。

2.相差关系

出示题目: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师读题,根据题目的意思展示用方块表示的盒子示意图,学生独立解答)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先停一停,研究研究这一题。

师:首先,题目中既有大盒子又有小盒子,该怎么办呢?

生9:进行替换,变成一种盒子。

师:那该怎么替换呢?

生10:把小盒子换成大盒子。

师: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讨论。

生11:把每个小盒子都增加8个球,所以总共增加了40个球,变成7个大盒子。

师:也就是说,总量发生了变化。那总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师根据学生的解说,板书算式:100+5×8=140,140÷7=20,20-8=12)

师:还可以怎样替换呢?请同学们把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展示学生的替换方法)

师:这一种方法是怎样替换的?替换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答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

师生总结:都替换成一种量,把大盒子替换成小盒子,总量要减少;把小盒子替换成大盒子,总量要增加。

三、为什么

师:刚才我们研究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两种量,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可我们为什么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2: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师:我们可以把两种量通过替换变成为一种量,那如果有三种量呢?请大家下课后,试一试下面的题目。

出示题目: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4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

思考:

1.替换策略的价值在哪里?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是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用到替换策略解决问题,但替换策略中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将被学生铭记。

那么,替换策略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首先是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将复杂的两个未知量替换成简单的一个未知量,即化繁为简,直至解决问题的核心。其次,在替换的过程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理解替换的过程与变化,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这样就将复杂的两个未知量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即复杂变简单、抽象的数变为直观的图,这便是数学中化归思想的体现。

2.学生如何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

学生如何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这来源于教师多次的追问:“为什么要替换?”对这一问题,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起初可能只有一点点的感受,因为学生只是初步积累了替换的经验。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解答倍数关系的问题时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因为替换后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题;在解答相差关系时,学生的体会更深了,因为进行替换后,发现题目真的变简单了,特别是通过替换居然可以一下子算出大盒的个数。至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替换的奇妙之处。第三个环节更是向外进行拓展——“三个未知量该怎么办呢”,有了之前的丰富体验和感悟,学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替换的策略。

创设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简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时时感悟、题题反思,使学生对替换策略的价值、数学的思想方法随着习题的解答从朦胧到清晰、从陌生到亲切、从单薄到丰厚,真正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责编杜华)

endprint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例题1,教学的是运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首先安排一道可以利用倍数关系进行替换解决问题的例题,之后又安排了一道可以利用相差关系进行替换解决问题的练习题。通过两种不同类型题目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替换策略,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那么,教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感悟替换策略中所隐含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感受其中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呢?

教学过程:

一、怎么办

投影出示题目与具体的示意图(略):两个相同的小杯子,容量总和是100毫升,每个小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三个相同的大杯子,容量总和是600毫升,每个大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学生口答)

师:为什么可以直接除以2、除以3呢?(生答略)

师:原来题目中说的是相同的一种杯子,所以可直接计算。

出示题目:如果一个大杯子和一小杯子的容量共是120毫升,那大杯子、小杯子的容量各是多少?

师:这一题能直接除以2吗?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是两种不同的杯子。

师:如果要能直接除以2,要怎样修改题目?

生2:2个全是小杯,或者2个全是大杯。

师:哦,如果替换成同一种杯子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二、怎么换

1.倍数关系

(1)师:如果告诉你“一个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你想到了什么?

生3:1个大杯可以换成2个小杯,2个小杯可以换成1个大杯。

师:那这里的1个大杯和1个小杯可以怎么替换呢?请画一画,写一写换的结果。(生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算式)

(2)师:如果有1个大杯和4个小杯,那该怎么换呢?(生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算式)

生4: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

师:我们先来看大杯换成小杯的这种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解法追问):第一个算式1×2=2,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的2+4=6呢?

师:这样就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即6个小杯。

师:那如果把小杯替换成大杯,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5:4÷2=2,1+2=3。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3)师:请运用刚刚学习的替换方法解答下面一题。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怎么替换?

生6: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

师: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如果能用两种方法来解答则更好。(学生思考交流后展示解法)

师:如何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呢?(生答略)

师:答案需要同时满足“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和“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两个条件,才能说明是正确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怎样进行替换?替换后有怎样的变化?

生7:可以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

生8:替换后,杯子的数量变化了,总的容量没有变化。

师: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生思考)我们是根据哪个条件进行替换的?(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倍数关系的两个量,接下来我们研究相差关系的两个量。

2.相差关系

出示题目: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师读题,根据题目的意思展示用方块表示的盒子示意图,学生独立解答)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先停一停,研究研究这一题。

师:首先,题目中既有大盒子又有小盒子,该怎么办呢?

生9:进行替换,变成一种盒子。

师:那该怎么替换呢?

生10:把小盒子换成大盒子。

师: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讨论。

生11:把每个小盒子都增加8个球,所以总共增加了40个球,变成7个大盒子。

师:也就是说,总量发生了变化。那总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师根据学生的解说,板书算式:100+5×8=140,140÷7=20,20-8=12)

师:还可以怎样替换呢?请同学们把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展示学生的替换方法)

师:这一种方法是怎样替换的?替换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答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

师生总结:都替换成一种量,把大盒子替换成小盒子,总量要减少;把小盒子替换成大盒子,总量要增加。

三、为什么

师:刚才我们研究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两种量,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可我们为什么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2: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师:我们可以把两种量通过替换变成为一种量,那如果有三种量呢?请大家下课后,试一试下面的题目。

出示题目: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4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

思考:

1.替换策略的价值在哪里?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是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用到替换策略解决问题,但替换策略中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将被学生铭记。

那么,替换策略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首先是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将复杂的两个未知量替换成简单的一个未知量,即化繁为简,直至解决问题的核心。其次,在替换的过程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理解替换的过程与变化,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这样就将复杂的两个未知量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即复杂变简单、抽象的数变为直观的图,这便是数学中化归思想的体现。

2.学生如何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

学生如何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这来源于教师多次的追问:“为什么要替换?”对这一问题,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起初可能只有一点点的感受,因为学生只是初步积累了替换的经验。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解答倍数关系的问题时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因为替换后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题;在解答相差关系时,学生的体会更深了,因为进行替换后,发现题目真的变简单了,特别是通过替换居然可以一下子算出大盒的个数。至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替换的奇妙之处。第三个环节更是向外进行拓展——“三个未知量该怎么办呢”,有了之前的丰富体验和感悟,学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替换的策略。

创设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简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时时感悟、题题反思,使学生对替换策略的价值、数学的思想方法随着习题的解答从朦胧到清晰、从陌生到亲切、从单薄到丰厚,真正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责编杜华)

endprint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例题1,教学的是运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首先安排一道可以利用倍数关系进行替换解决问题的例题,之后又安排了一道可以利用相差关系进行替换解决问题的练习题。通过两种不同类型题目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替换策略,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那么,教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感悟替换策略中所隐含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感受其中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呢?

教学过程:

一、怎么办

投影出示题目与具体的示意图(略):两个相同的小杯子,容量总和是100毫升,每个小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三个相同的大杯子,容量总和是600毫升,每个大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学生口答)

师:为什么可以直接除以2、除以3呢?(生答略)

师:原来题目中说的是相同的一种杯子,所以可直接计算。

出示题目:如果一个大杯子和一小杯子的容量共是120毫升,那大杯子、小杯子的容量各是多少?

师:这一题能直接除以2吗?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是两种不同的杯子。

师:如果要能直接除以2,要怎样修改题目?

生2:2个全是小杯,或者2个全是大杯。

师:哦,如果替换成同一种杯子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二、怎么换

1.倍数关系

(1)师:如果告诉你“一个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你想到了什么?

生3:1个大杯可以换成2个小杯,2个小杯可以换成1个大杯。

师:那这里的1个大杯和1个小杯可以怎么替换呢?请画一画,写一写换的结果。(生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算式)

(2)师:如果有1个大杯和4个小杯,那该怎么换呢?(生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算式)

生4: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

师:我们先来看大杯换成小杯的这种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解法追问):第一个算式1×2=2,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接下来的2+4=6呢?

师:这样就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即6个小杯。

师:那如果把小杯替换成大杯,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5:4÷2=2,1+2=3。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两个算式的意义。

(3)师:请运用刚刚学习的替换方法解答下面一题。

出示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怎么替换?

生6: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

师: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如果能用两种方法来解答则更好。(学生思考交流后展示解法)

师:如何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呢?(生答略)

师:答案需要同时满足“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和“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两个条件,才能说明是正确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怎样进行替换?替换后有怎样的变化?

生7:可以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

生8:替换后,杯子的数量变化了,总的容量没有变化。

师:为什么要这样替换呢?(生思考)我们是根据哪个条件进行替换的?(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倍数关系的两个量,接下来我们研究相差关系的两个量。

2.相差关系

出示题目: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师读题,根据题目的意思展示用方块表示的盒子示意图,学生独立解答)

师:我发现很多同学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先停一停,研究研究这一题。

师:首先,题目中既有大盒子又有小盒子,该怎么办呢?

生9:进行替换,变成一种盒子。

师:那该怎么替换呢?

生10:把小盒子换成大盒子。

师:那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讨论。

生11:把每个小盒子都增加8个球,所以总共增加了40个球,变成7个大盒子。

师:也就是说,总量发生了变化。那总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师根据学生的解说,板书算式:100+5×8=140,140÷7=20,20-8=12)

师:还可以怎样替换呢?请同学们把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展示学生的替换方法)

师:这一种方法是怎样替换的?替换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答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

师生总结:都替换成一种量,把大盒子替换成小盒子,总量要减少;把小盒子替换成大盒子,总量要增加。

三、为什么

师:刚才我们研究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两种量,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可我们为什么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2: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师:我们可以把两种量通过替换变成为一种量,那如果有三种量呢?请大家下课后,试一试下面的题目。

出示题目: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4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

思考:

1.替换策略的价值在哪里?

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过:“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是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用到替换策略解决问题,但替换策略中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都将被学生铭记。

那么,替换策略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首先是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将复杂的两个未知量替换成简单的一个未知量,即化繁为简,直至解决问题的核心。其次,在替换的过程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理解替换的过程与变化,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这样就将复杂的两个未知量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即复杂变简单、抽象的数变为直观的图,这便是数学中化归思想的体现。

2.学生如何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

学生如何体会替换策略的价值?这来源于教师多次的追问:“为什么要替换?”对这一问题,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起初可能只有一点点的感受,因为学生只是初步积累了替换的经验。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解答倍数关系的问题时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因为替换后可以很顺利地解决问题;在解答相差关系时,学生的体会更深了,因为进行替换后,发现题目真的变简单了,特别是通过替换居然可以一下子算出大盒的个数。至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替换的奇妙之处。第三个环节更是向外进行拓展——“三个未知量该怎么办呢”,有了之前的丰富体验和感悟,学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替换的策略。

创设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简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时时感悟、题题反思,使学生对替换策略的价值、数学的思想方法随着习题的解答从朦胧到清晰、从陌生到亲切、从单薄到丰厚,真正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责编杜华)

军训心得体会感悟 篇9

“我志愿成为二团三营里最精锐的一员,我将勇敢面对一切艰苦…”面对大魔王之前的宣誓,声嘶力竭也换不回一声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们互相张望,仿佛都已力不从心。“时间到了,你们要放弃吗”教官一次次的询问,我们离成功多远多远,但我们还是狠心拒绝了。既然来了,就不会回头,在一个军人面前,永远没有放弃二字。当我们穿上军装那一刻,此刻的我,已变了模样,我们学会了坚持,我们学会了团结。网上一句流行的话说“别低头,皇冠会掉”,在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更不能低头,因为我们戴着军帽,励志捍卫我们的自由与荣誉。

肩挨着肩,手搭着手,此刻,我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坚定,我们表达的是不放弃,不抛弃。尽管声嘶力竭,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完成团结的最后一块拼图,成功的那一刻,我哭了,眼泪自然而然的流淌,此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南华这片土地所带给我的东西,此刻,我为身为一个南华人而骄傲自豪。

感悟军训心得体会 篇10

如果说初中时的军训是一种娱乐,高中时的军训是一种锻炼,那么大学里的军训就已经上升为对一个成年人人格和意志的洗礼。从内务整理到怎么站立、走路,从学习齐步、正步走到练习军体拳,每天7-8小时的训练,就算休息也只能在原地接受“日光浴”,连吃饭、洗澡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样的训练强度和生活节奏成了对学生们意志的最大考验。

面对考验,绝大多数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传媒艺术系的葛以陆同学从军训第一天就开始牙疼,吃了两天止疼药以后,葛以陆在校医的建议下把坏牙拔了,老师要求他休息半天,葛以陆却坚决要求去军训场上,“我能坚持!”黑瘦的脸庞写满了坚定;由于规定只有10分钟的洗澡时间,外语系的 洗完澡从浴室出来急着赶路,没有戴眼镜的她一头撞倒墙上,额头上立刻冒出了两个大包,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硬是强忍住泪水,没有拉下任何一次训练;城市科学系的 因为训练强度太大,在军训场上突然昏厥,休息了半个小时喝了点葡萄糖补充了体力后,她又主动要求归队……

这种知难而上、永不退缩的精神也影响了他们身边的人。传媒艺术系的一名学生体质较弱,两天训练下来就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逐渐转变了观念,重新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一直坚持到军训的最后一刻。参加完最后的汇报表演,他说:“如果明年学校还有军训,我肯定第一个报名参加!”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篇11

关键词:鉴赏;感悟;诗词;思考;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57-01

一、古诗词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古诗诵读的兴趣,使学生爱读,乐读,读美,读出情感。

2、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够把自己积累的古诗词,运用到平日的作文中,增添作文的色彩。

3、进一步研究古诗词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二、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及过程:

1、文献资料法:对于古诗词的鉴赏和分析,我们通过了解基本的诗意之后,进行思想情感的了解和分析,将其重点思想进行有效的表达和分析,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将诗意和内容有效的结合到古诗词当中去。

文献资料法能够通过历史文献和记载,来研究古诗词当中的背景故事,这样可以透过诗词内容,发现事物本质之后的故事。例如古诗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本诗句是历史的一首名诗,贾岛的诗词风格奇秀,幽静奇特,一番景物的背景中透露出一种闲居野外的心情和情境,让我们感觉到一种背后的自然氛围,我们要考究的历史著名的典故就是关于“推”和“敲”的用法,这个历史故事虽然众所周知,但是对于初次接触古诗词的我们,需要我们去有效的思考和全面掌握其历史背景。我们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的方式去探究,我们可以去了解古典诗词背后的故事,我们翻阅的资料就是《唐诗鉴赏词典》和《西京杂记》,一部正史,一部小说野史类著作,我们将其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去,去探究贾岛本人的性格,他喜欢出去巡游,将所获得灵感有效的融入到对于古诗词的经典当中去,我们体会到了当时时间很深,夜晚很久,周围特别安静,而且诗人将自己的情思融入到了当时的场景当中去,有效的提升了我们对于古诗词的有效感悟。

“推”字是一种主动性的动作,是作者知道和了解了大门未关,所以很兴趣盎然的去推动,也同时说明了寺庙之内的和尚知道寺庙之内少一个人,我们需要等待他回来,夜晚已经很深了,而且门还开着,作者自信门未关,所以可以主动的去推门,去打开自己的心理的愿望,而“敲”是大门已关,僧人无法进门,可能这之前他已经推了一下,但是大门没有打开,所以我们又去敲动,希望人来开门,这就显示了夜晚太深,故事更加有趣,诗意更加耐人寻味。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去,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去研究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提升我们的个人情感和思考,行动研究法的目的就是通过理论和实践行动有效的结合思考,提升自己的个人感悟,更加有效的分析和感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千年传颂的经典,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佳节时候对亲人的怀念,这是一种思乡之情,也是一种对家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惋惜等, 如果我们单纯的去理解这种情感,我们无法体会到对于家人和故乡的怀念,也不能有效的体会到对于离开家人和故乡的心情,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有效的去结合实际行动去体会,远离家乡,远离亲人,

接下来,教师就要给学生讲“离别”时的心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那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同时离别,感情不同,有积极的在里面,也有低沉的在里面,可无论哪种,里面都潜含着“不舍”二字,这时学生就会意识到,也会将作者感情完全同化到自身中——原来诗人离别时的心境是如此的凄苦!而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现在呢?

以上就是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运用行动主义学习观的“顺应和同化”去领悟作者情感的全过程,其中学生本身的积极主动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样得到的情感和思想就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的目的,就是将古诗词中类似的情感通过有效的表达展现出来,体现我们的一种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情感,将这种情感投之于以前的古诗词当中去,同时又投之于以后的古诗词当中去,有效的经验能够激发类似的感悟。

《赤壁怀古》是基调是豪迈和奔放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这些词语首先让我们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气势雄浑和宏大画面,豪放派的诗词格调如此豪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带有哀伤色彩的句子,将我们带向一个凄冷与缠绵的情境之中,这两种情感的表达,都是我们通过相关的词汇,进行有效的感悟和凝聚进行表达和展现的,这种经验来自于文字,更来自于对于生活的思考,进行自我的感悟和融汇,同时在创设的情境当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平台,将诗歌鉴赏不断的进行深化和升华。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通过课题研究,让小学生接受中华古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李明新 《构建语文主体性课堂教学》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2-03

[2] 内蒙古大学 《古诗词课堂教师教学设计使用手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

[3] 张 磊 《新课程成功教师管理实用手册》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2004

学生军训感悟体会 篇12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握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一、思考和提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 我在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尽量使学生投入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去。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 形成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哪些条件呢?”答案是:“阳光、空气、营养物质”等。此时, 有学生举手说:“阳光在宇宙, 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我没有进行解释, 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 学生纷纷议论, 有反对的, 也有同意的。有的学生说:“阳光是在宇宙中, 但是不通过生物圈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是不适合生物生存的, 只有生物圈才能为生物生存提供合适的阳光……学以思为贵,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就能不断获取知识。问是读书的钥匙, 是思考的起点, 是深钻的体现。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凡是好学生都善于提出问题, 也善于思考。

二、参与和合作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合作学习在新的教育体制下, 对于培养新型人才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式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动态的教学;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学习过程;变个别学生唱主角的学习过程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因此, 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了探究意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信心和竞争意识明显得到了增强。

现行生物教材中学生实验多, 要求学生亲手做实验, 通过对实验观察、对比、分析获得感性认识。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时, 学生积极参与、合作, 这样帮助学生理解了不易懂的知识,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设计植物茎的输导功能这个实验中, 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本, 学生从“茎的结构”入手展开讨论提出假设: (1) 可能是树皮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 可能是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 可能是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起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4) 可能是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起运输有机物; (5) 可能是韧皮部运输有机物; (6) 可能是木质部运输有机物。学生积极猜想, 有的假设一被提出, 就被其他同学否定了。但是, 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呢?你是怎样做的呢?于是我出示了一些实验材料, 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提升到最高点, 一个个跃跃欲试。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 实验由小组学生共同设计, 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 并且由小组学生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每小组学生都踊跃发言, 并且最后总结出了科学的结论: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

三、讨论和交流共享智慧资源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一起讨论交流, 比较各自的研究成果, 并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 学生可能引出新问题, 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 找出错误推理的机会。在这样的讨论与交流中, 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全体学生所共享。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让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 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例如,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前, 学生纷纷捉来数量不少的鼠妇。我问:“你们是从哪里捉来的?”有的说在石块下, 有的说是在花盆下……于是, 我让学生思考石块、花盆的表面为什么没有。有的说鼠妇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有的说鼠妇怕光……于是开始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学生用小纸盒做成明暗两种环境进行观察, 同时, 有小组提出温度、水、空气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这样各实验小组有不同的观点, 展示的结果也有差异, 对这些实验情境与结果进行分析,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行讨论与交流,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这种多层次的交流活动, 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生物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育只有回归自然, 走出生活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 增长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 注重从学生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探讨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知识的应用展开讨论, 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请学生将自己的照片与两年前的照片进行比较, 看有哪些变化?总结青春期的变化特点, 从而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和真实体验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亲切感。又如, 讲到钙铁锌硒的功能时, 请学生模仿“最近腰酸、背疼、腿抽筋、走路没劲、得补钙等广告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知识。

上一篇: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下一篇:KMTX-2012-113-3-04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