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2024-05-31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共10篇)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1

代艳艳江苏省宿迁中学

[摘要]本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全面而又具体地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新的做法,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接受和适应情况,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情况,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一些在新课改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 新课标 教与学前言

近年来体育教学中“主体性教学”的提出,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因此,体育教学的新的要求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乐学。乐学是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学好的关键,也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同时,作为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是一切工作的着力点。2 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现状分析

2.1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

现行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高中的升学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一个误区。虽然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部分学生心目中体育课是一个在自身发展、特别是升学方面没有多大影响的科目,至少与语文、数学、英语相比,属于可以学好、也可以不学好的无关紧要的科目。因此,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2.2学生对体育课的作用认识不够

体育课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促进学生在身体、体育技能和身心素质方面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大量而有计划、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文化学习能起到有益的帮助和提高。只有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使脑力劳动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体育 1

课设置的一方面的原因。但因为体育课要投入较大的体力,有时一节体育课下来,学生会有一定的疲惫感。因此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愿意投入精力,甚至在整节体育课中愿意老师什么都不进行体育活动,最好是能将体育课改成自由活动课,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3学生对体育课中的活动内容挑三拣四,喜欢的就高兴参加,不喜欢的就应付了事,不重视基础性的体育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偏向性是高中学生具有的普遍现象。自以为自己体育基础很好,身体素质“一级棒”。要他们进行一些基础性的体育锻炼兴趣不高,处于应付状态,动作做不到位,锻炼目的达不到。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不愿参加,个个全身无力,自由活动一开始,马上“生龙活虎”,劲头十足。

2.4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误区,特别是女生认为对体育课是身高马大同学的课,好像女生就是体育课的旁观者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在进行完集体活动后,在自由活动期间就基本上成了体育课的看客。她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是最应该加强体育锻炼的人。在她们的意识中就认为:体育锻炼是男生的项目,与女生没有什么关系,女生不需要大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3.1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组合和运用

在体育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动作技术到学生掌握动作技能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一般都离不开“讲解”、“示范”、“练习”三种基本教学方法的组合与运用。通过不同的组合排列,可将其分为三种模式,具体有“讲解-示范-练习”、“讲解-练习-示范”模式(为先教后学模式,为“教导式”);“示范-讲解-练习”、“示范-练习-讲解”模式(为先教后学模式基础上的派生模式,在教的方式上,由先讲解变为先示范,起到了引导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学式”);“练习-讲解-示范”、“练习-示范-讲解”(先让学生自我学习技术动作,激发他们自学的内因,教师在学生自练后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深化动作技能。为“学导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和熟悉动作的情况、动作的难易程度等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实施,排除学生对新动作学习的畏难心理,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自己的内部教与学,提高学生对

动作学习的兴趣,使大家能积极地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

3.2在体育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施教

3.2.1抓住学生成就性心理进行施教

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分析班级教学和锻炼情况,向学生提出希望,帮助学生制订锻炼计划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在新的学期里,体育方面都能得到提升,身体某方面的不足能得到加强和提高,在新的学期里都能进步,从而增加学好体育的信心,产生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稳定和愉悦的心境。

3.2.2抓住学生的感情性心理需求进行施教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这一点对原来身体素质较差、体育成绩较低的学生,感情性心理需求更大、更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需求,开展肯定式教学、表扬式教学。特别是在原来上课不认真、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不仅要看在眼里,而且要及时予以公开表扬与肯定。对一些动作规范的同学,要及时发现,并以在全体同学面前示范的形式予以表扬。对一些身体素质好、体育素质高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之间选用“小老师”,形成一带二、二带三的学生互带、互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自学、互学,学生的积极性能得到成倍的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自然而然就能形成。

3.2.3抓住学生自尊性心理需求进行施教

同样,每个学生的自尊性都要求得到极大的维护,谁也不愿意在全体同学面前出丑,在全体同学面前被批评。因此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轻易在全体学生面前批评,可以在课后给予单独的说教,这样,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主动的配合教学,避免产生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

3.3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改变和采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3.3.1改变原来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角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独唱、独奏的主角,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要想使学生成为主体,教师要改变思想和观念,转化角色,要把教师为主角转变为学生唱主角,教师为之导演、伴奏。

3.3.2改变原来的教案千篇一律为各班各不相同

教学内容的设定完全根据各班的特点进行设置。所有教案的设置只是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但没有完全一样的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计划的安排按照各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后的目的是所有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学生在各自的专长中有较大的发展,在身体素质方面有较为全面的提升。

3.3.3改变原来的灌入式教学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点评式教学

在课程设计时,明确目标,激发动机,注重心理上的导入,在课程的进行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绪,使其生动活泼地学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情景法、故事法、趣味操等方法手段,导入教学内容;在通过视觉建立表象,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决定学练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骨干的作用,通过采用评价法、比赛法、正误对比法、改变难度法、电教法,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其自我表现;通过韵律化放松、意念放松等手段结束当天的教学过程。

3.3.4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潜能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特长,宽容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按照学生的性别、体质和技能进行分组教学,对待病残生、特殊肥胖生、特长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选修教学和男女分班教学。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及特长设置选修课的内容。

3.3.5建设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讲的学生就爱听,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教师粗心大意、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关闭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大门。如果学生带着与教师对立的情绪,那么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以及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知机能就会受到阻抑。如果把整个教学比做一架机器的话,教师和学生就是机器上两个互相咬合的部件,融洽的师生关系则是这两个部件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师生的配合和默契方面提出了比其他课程更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可能开展好体育教学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只有教与学“合作”默契,才可能有高的教学效率。教、学合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在教学工程中要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使学生能充分地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交心,愿意把老师当作朋友,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更加有利于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才能取得全体学生的配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既增长了知识,玩的开心。

3.4及时而又真实的课后反馈和总结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每堂课结束后及时加强对课后的学生反馈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及时总结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中的优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认识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后才能更加对教学加以改进和完善。小结

4.1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2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必须加强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体育素质的提高是对自身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从内心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才会在体育课中全面积极地进行参与。

4.3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体育教学,使学生乐于体育锻炼。

4.4在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当教学中的主角是吸引学生参与的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也是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22-24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200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42

[4]潘凌云.体育教学重构的断想《体育教学》2002.02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2

然而, 我们经常发现, 在日常口语教学中, 许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羞于出口”的心理, 特别是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在上英语课时更是不敢发言, 害怕讲错, 很多孩子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哑巴英语”的水平, 这严重违背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那么, 面对这样的学生实际, 在我们周围不具备英语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 如何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提高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就需要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让学生在40分钟课堂上, 调动学生讲英语的积极性, 让学生从被动开口到主动学习再到大胆地开口说。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多重要。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要使学生“乐说”, 激发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是技能训练的突破口。

我们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巧妙安排,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首先要抓好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可以灵活地设计课前导入, 在每节课开始之前, 可以通过教学生唱一首英文歌谣或儿歌作为导入, 调动学生的兴趣, 也可以做一些适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 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的优势, 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音乐、动画, 甚至是视频来展示所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 上课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的参与, 及时地予以他们表扬和肯定, 让他们敢说、能说, 慢慢就会发展到会说的层次, 也会逐渐克服不敢说的心理障碍。

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中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讲故事、做游戏, 还可结合电化手段的运用, 开展看图说话、给图配音等活动。我们可以从学生喜欢的动画节目入手, 首先带着学生一起看、听, 然后鼓励学生模仿, 甚至可以展开简单的对话。这种情况下, 学生会觉得英语口语距离他们很近, 他们能够做得更好。在不断的收获中, 学生的自信心会提升, 参与的热情会提高, 自然慢慢敢说了。

二、用情境去诱导学生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他们无所顾虑、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 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必须因势利导, 教会学生观察, 使他们会看、会听、会感觉。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不要为了片面追求课堂纪律而使学生死板被动地接受, 从而束缚了学生天性, 阻碍了他们思维火花的激发。

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 英语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反复单调地操练, 会变得枯燥乏味, 学习效率低。如果通过具体表演和反复做游戏, 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Is this a/an...?这个句型时, 把它和以前的句子连起来组成一组小对话, 通过实物作道具来完成。我事先准备好苹果、梨、香蕉、动物 (玩具) 、汽车 (玩具) 等装在一个小纸箱里, 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 让他蒙着眼睛从箱里拿出一件物品, 其他同学便问:“What is it?”他猜测:Is this a/an...?若说错了, 则继续猜, 直到猜对为止。这样同学们就争着想来一试。又如, 在教学到别人家做客, 主人和客人在进门时的对话, 我就地取材, 让一个学生做客人, 在门外站着。一个学生做主人, 在教室内站着。客人敲门 (按门铃) , 主人问:“Who is it?”客人在门外回答:“It′s me.”或“I′m...”然后主人开门说:“Comein, please.Sit down, please.”

三、鼓励学生把“说英语”走出课堂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收获知识, 更重要的是提升能力, 也就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把英语口语的训练仅仅局限于一节节英语课堂, 那么它的生命力是有限的。我们都清楚, 作为小学生们来说,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他们渴望认识世界, 收获更多的知识, 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广开途径, 让学生走出课堂, 去锻炼、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小学生相对来说, 思想较为单纯, 喜欢和外界交流, 也喜欢了解这个世界。因此, 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英语口语的训练和应用扩展到课堂之外, 让英语的声音激荡在学生周围。如课间师生问候和课外打招呼, 都应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而课外兴趣小组、英语角等形式, 都是课堂的很好补充。由于课外活动不必像课堂那样严谨, 气氛较融合,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可以 (在教师指导下) 用“英文小品”“英语短剧”“成语故事在英国”等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交际训练。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练习, 使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小学生课外口语活动应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征, 应体现由课内向课外, 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特点。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3

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例题,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自然和社会问题为背景题材,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把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学科能力,在此笔者试做阐述,以供交流。

一、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从近年来看,高考大有回归教材之势,更为强调的是对基础知识,尤其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或运用。因此,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以加强知识的储备就成为提高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前提。首先,可采用三步读书法:第一步:“鸟瞰”,即了解大概和重点,做到对教材整本书、一章、一节宏观把握;第二步:“解剖”,即重点处分析,疑难处细研究,小处着眼,微观掌握;第三步:“会通”,即上串下连,左顾右盼,融会贯通,形成整体。最后,阅读时不能象读诗歌、古文那样一字不漏,字斟句酌,要有针对性、重点性地阅读历史要素,抓住关键词、句,做到读前有目的,读后能回忆。此外,还要注意阅读的速度、节奏等。

二、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学科最难之处就是知识面广、内容繁多、记忆困难,学生往往会因此望而却步,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记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记忆的三步骤:第一步,统过感觉器官将信留在大脑中,这叫“获取”或识记;第二步,把留在大脑里的信息加以保存,这叫“存储”或“保持”;第三步,在需要时把所需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叫“再认”、“重现”或“追忆”,而提高学生记忆的先导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提高学生记忆有如下原则:① 自觉性:学生根据实际自主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这样学习才会有上佳效果;② 独立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体验,独立摸索;③ 及时性:记忆是与遗忘斗争的过程,学生必须要在未忘记之一前,巩固记忆,只有这样其遗忘过程才会减慢,持久性强;④ 针对性:学生记忆什么、如何记.记到什么程度心中必须有数,针对性要强;⑤ 计划性:必须要合理规划记忆内容、时间、目标等,提高记忆的实效性;⑥ 反复性:要提高记忆的长效性,就只有加强记忆的重复度,尽可能多去增加记忆的次数;⑦ 系统性:在记忆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多种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趣味性、持久性、准确性、敏捷性。常见的记忆方法有:① 机械性记忆:即通过多次反复来加强记忆的方法,是最简单又实用的方法,特别是对年代类和名称类尤其有效;② 图表法记忆:亦称图示记忆法,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直观性记忆,可分为知识点、知识线和知识面三种;③ 理解记忆法:在理解记忆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记忆,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记忆量大、逻辑性的原理或理论;④ 浓缩记忆法:亦称中心词记忆法,把记忆内容的主干部分用字词归纳起来,如大革命前后几外阶段浓缩为:“大鸡(吉)鸭(雅),热都(督)拿”;⑤ 谐音记忆法:用同音或近音的方式把要记忆的内容进行重组,如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 的内容可重组为“在京许华工天天陪(赔)酒(九”) ;⑥ 歌决记忆法:用编歌的方式把记忆内容趣味化,如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归纳为“集权中央废三省,控制地方设三司,垂相职权分六部,五军都督掌军旅,殿阁学士当顾问,八股取士选奴才,设置厂卫动杀机”;⑦ 数字记忆法:用数字把记忆内容归纳、编排起来,如识记《 马关条约》 时可串联为“一厂、二亿、三岛、四埠”;⑧ 情景记忆法:将记忆的内容设置为一个特殊的情景,如把《 辛丑条约》 设置为一个情景:1901年9 月11 个强盗来到中国住在叫钱禁的宾馆, 并在宾馆外开了一个以修订商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议;⑨ 协同记忆法:品读、手写、耳听、眼看、脑记一并使用,充分调动触觉、听觉等记忆能力;⑩ 综合记忆法:多种记忆方法交替运用等。

三、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在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归纳教材或资料及相关的知识,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从而对教材知识形成网络化和系统化,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教材内容。常见的方法有:利用教材的目录来探求章节、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打乱教材原有的章节结构,对历史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通过列大图表的方式对教材知识进行板块式重组等等。以《 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时间跨度20 年(1840 一1860 ) ,标题是“清晚朝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突出的阶段特点是历史的转折、历史的巨变,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围绕这一主题可将教材内容分为:导致巨变的事件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教师要将一这两大事件的起因、过程、结局、影响等方面分析清楚。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的整体把握,如:不能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割裂,或将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分离开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是紧密相联的,这样一来,学生在思考相关问题时就会既有“向外”的横向联系又有“古今”的纵向联系。

四、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篇4

富县实验中学——王艳玲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传统体育教学是把增强体质作为第一目的,而新课程则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粗看二者似乎大同小异,其实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一个飞跃,我校的体育课程标准是从初一年级开始为突破口的,实施一年来,我校体育组全体教师加强了学习和研究,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观念,选择、更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那么我们在新课改下到底怎么上好体育课呢?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兴趣 主体 学习方式 受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自觉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不单是教学方式的问题,也有课程内容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教师一定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让每位学生都能好学、乐学、爱学,对体育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这是教学的第一步。《课程标准》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一基本理念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例如《篮球赛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出示篮球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你们能想出玩篮球的各种花样吗?比比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活动中教师留意观察谁想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综合成游戏。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

二、多形势,多手段引导学生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好动,但当今不少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课并不太感兴趣,这是由于我们的体育教学无论是组织安排,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太过于成人化,太注意传授运动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造成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寓教材内容于各种有益的活动情境之中,创设具体而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到一定情境当中,使他们产生愉快的心理和情绪体验,提高他们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的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在教法上,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给大家讲讲自己掌握动作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给了一些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只要你认真练习,同样也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三、教法要灵活多样,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在练习时,有的学生不太认真,就应该调节一下,变换练习的方式和方法。讲解动作技术要领,要形象生动;做示范动作时要正确、优美;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善于发现学生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鼓励,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要多用美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师生默契配合。

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

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以及性格、能力等心理特征也有不同。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单一教学内容和方法,就会无法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心理需求,从而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失败感,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课程标准》明确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教师对学生要有期望。期望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关于当前和未来体育和课堂表现的积极性推断和预测。教师对学生有了期望,学生才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去努力,去获得进步,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都要去肯定他、鼓励他。并及时表扬和赞美。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教师只要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只要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活动势必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

以上就是我在新课改下新的体会和尝试,今后我要进一步抓住教改这一契机,探索出更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新方法,新思路。

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县 实 验 中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5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翟家所乡初级中学 王鹤群 电话*** 摘要:阐述了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梦想课程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课程中的教学与策略,及体验与感受。

关键词:新课改 梦想课程 体验及感受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应具备这样一些新的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师要建立现代化的课程观;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些新的观念正是梦想课程所具有的。

初识课程---做梦想课程的体验者

2012年7月25日至27日,我幸运地参加了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2012年梦想教练计划“梦想课程”培训。我了解了梦想课程“多元、宽容、创新”的价值观,接受全新的梦想课程理念,感受梦想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体验在梦想课堂做学生学习的“引导员”,引导学生在宽容、快乐、互动的课堂获知、陶情、启智,体验从容、自信、有尊严地成长!激动之余,我报名参加了培训中的试讲课,初次尝试得到了罗晓霞老师和参训学员的肯定,使我对实施梦想课程充满了向往与自信。

实施课程---做梦想课程的实践者

作为梦想老师,我在梦想课堂的学习借鉴和摸索中,我也经历了“质疑——探索——赞同”整个过程。现在, 我觉得梦想课堂是给了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了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了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学校梦想中心8月份已建成,我就迫不及待地带班上孩子前往中心上课。孩子们看到焕然一新的宽大教室,仿佛进入一个梦幻般的现代童话世界,多彩的墙壁、丰富的图书、全新的电脑。一个个有趣的梦想小游戏更激发了孩子们对梦想中心的喜爱,随后的团队建设、合作设计、分组展示让孩子们体验到梦想课程的乐趣,我从孩子们一双双发亮的眼镜、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感受到了与孩子们之间一种特别的亲近与快乐,充分体会到梦想课程独特的魅力,更坚定了我实施梦想课程的决心。此后,我承诺每周给孩子们上一节梦想课,家乡会宁特产丰富、特色小吃、风景名胜众多,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乡,我选择了梦想课程《家乡特产》与地方课程整合:开展了“家乡特产知多少”“舌尖上的家乡小吃”和《带你游家乡》三大主题活动,孩子们为家乡独特的风光、特产、小吃感到十分自豪,收集资料、动手学做,设计宣传,不亦乐乎!自从上学期开设梦想课程《远方的城市》一门课程后,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憧憬着有那么一天能走出去看看心目中的美丽城市,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一睹城市迷人的风景与建筑,一品城市特色的小吃与风情。这学期,响应基金会关于组织《去远方》活动,开展《去远方》课程实践,孩子们兴趣盎然,参与积极,都积极第与小组同学一起了解旅游知识,探讨去远方的方法与途径,期待着美好时刻的到来„„

我深深地感受到:梦想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梦想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课堂展示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获得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以前都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兴趣索然,如今我只是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相机追问、点拨、引导、启发和评价,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你看,老师轻松了,学生忙了却也得到锻炼了。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先不判断谁对谁错,而是让同学们自己推断,再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和监督,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学生个个精神抖擞,精力集中,思维活跃,课堂中处处漂浮着思维的火花。

其次:梦想课堂是学生“快乐”的课堂。过去老师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如何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学堂?梦想课堂的春风给我们吹来了如下秘诀:让评价像游戏一样有趣、让课堂像故事一样美妙,优化教学模式,课堂用“形式”去落实“方式”、用心灵温暖心灵、走出情境的误区,变学习任务为“礼物”等系列教学策略。让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拥有舒心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积极、乐观和期待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创新和成功的愉悦。梦想课堂要求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情感问题,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自主、快乐地成长。梦想课堂中的展示过程中力求达到课堂的动态生成效果,从教师的主导作用上来讲,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展示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学生学习何乐而不为。纵观梦想课堂,给学生自己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情境,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究思考。把课堂放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变得勤劳了,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他们积极地准备资料,热烈地进行讨论、交流,激烈地进行争论„„学生的自主、快乐、成功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感悟课程---做梦想课程的传播者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梦想课程的实施,由我担任中心管理员,组建梦想团队,成立教研组,由一位副校长具体分管梦想课程,教研活动每周开展得丰富多彩,学习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交流探讨尝试课的心得与疑惑,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每位梦想老师主动参与梦想课程实践,及时上传资料,发表梦想课程实施相关博文,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幸福指数。梦想老师们在我的引领下不断摸索着、实践着,梦想之旅乘着梦想的风帆起航。

我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应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洪流中,潜心从教,更应该以“多元的视角,宽容的心态,独特的思考”去实践梦想课程,为孩子们的明天努力前行!由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尊重孩子”“微笑教学”的重要意义。

真爱已经播撒,梦想已经扬帆。实施梦想课程让我更深入地领略了当教师的幸福,知道怎样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怎样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怎样每天微笑着面对学生、面对自己、面对生活每一天!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6

【摘要】 “网络社会”初步形成,网络监管却严重滞后。搞好宣传教育是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基础。加快完善网络监管是“扫黄打非”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提高群防群治能力,是破解“扫黄打非”工作难题的法宝。广大青少年成为网络游戏、有害政治物、色情及暴力文化传播的易感人群和主要受害者,是“扫黄打非”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和特别保护的对象。【关键词】 扫黄打非 新特点 新形势 建议

一、“扫黄打非”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

第一, “网络社会”初步形成,网络监管却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及价格的快速下降,使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只有少数人才有力购买的奢侈品,变为了日益普及的日常用品。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信服务用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2.46%。其中,有2.7727亿是3G用户,占全部用户的24.20%,有8.1739亿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占全部用户的71.34%。在3月份,移动通信服务用户发送短信745.8亿条,平均每个手机号码每天发送2.11条短信。同时,电脑已在城镇广泛普及,已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必备的办公工具。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 1

脑在全国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网络的兴起、高新技术的运用,大大拓宽了不良信息的传播方式, 尤其是网络信息用户数量大、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便于复制、传播成本低、形式隐蔽等特点,使网络不良信息对全社会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使盗版、侵权等活动的成本更低,管理更难。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文化垃圾屡查不绝,侵权盗版活动依然猖獗;利用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散布政治谣言等有害信息的问题日趋严重;非法出版物传播活动网络化、专业化、高技术化的特点更加明显。“扫黄打非”工作的主战场正在由常态的、有形的市场向不确定的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无形的市场转移。但是,我国的网络监管工作却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第二,非法出版物犯罪活动呈现国际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趋势,非法出版企业有向城市周边、偏僻乡村、边远地区转移的趋势,且向家庭作坊式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侵权、盗版等犯罪形式更加多样,活动成本也更加低廉,打击非法出版物一直是“扫黄打非”工作中令人感到头疼的问题,新的活动特点更是令人倍感头疼。

第三,国际国内敌对势力正在加大力度利用政治性有害言论和出版物出对我国政治、文化生活进行渗透。一是由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使国际敌对势力通过武力征服我们的可能日益变小,因此从意识形态上分化瓦解我们成为了各种敌对势力的重要手段;二是随着网络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战争正成 2

为现代战争的重要部分,而利用非法言论及出版物对我国政治、文化生活进行渗透则可认为是现代网络战争的延伸。三是从国际看,“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从国内看,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这必然会在文化市场上得到显现。四是由于文化传播已超越国界的限制和我国文化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全球性、隐蔽性的特点,为各种敌对势力利用非法出版物对我国政治、文化生活进行渗透提供了便利。

第四,广大青少年成为网络游戏、有害政治物、色情及暴力文化传播的易感人群和主要受害者,是我们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和特别保护的对象。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感丰富且不稳定,行事易偏激,自控能力差;青少年身体发育迅速,但尚未成熟,性机能逐步成熟,但性心理发育还不同步;青少年对世界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判断,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远未成熟。青少年的这些特点使他们成为网络游戏、色情文化及有害政治物传播的易感人群和主要受害者。迷恋网络对青少年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是荒废他们的学业或工作。同时,他们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久坐及长期处于电脑幅射和高度紧张的心里状态下,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导致各种病症的产生。再次,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 3

强烈的依赖,容易形成“网络性格”。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大多以虚假的身份出现,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迷恋网络的青少年容易形成以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性格”,而对生活、学习失去兴趣。另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宣传、色青暴力文化的传播,极易使青少年的“三观”产生倾斜。最后,网络易引发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甚至带来生命危险。一是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其自我中心的习惯。二是扭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走向犯罪。上网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而网游又普遍不被家长认可,断了经济来源,必然会让网络爱好者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钱。同时,网上的暴力、色情、欺诈等,又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一些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往往禁不住诱惑,铤而走险,偷盗、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的悲剧时有发生。第五, 文化部门执法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相对于公安、工商、城管、交通的执法力量来说,我国的文化部门执法力量相对落后,执法人员、执法装备、资金支持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文化市场监管的需要;二是文化部门执法人员不能适应监管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的需要,急需培训和提高。

二、新形势下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搞好宣传教育是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基础。我们 4

应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提高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在全社会形成认同、支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良好氛围。我们应广泛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大力宣传“扫黄打非”工作的重大意义,揭露“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社会危害。要积极组织、支持、配合新闻媒体,对文化市场的存在问题、“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整治的开展情况、重大案件的查处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斗争,自觉抵制腐朽文化、有害信息和各类非法出版物,为“扫黄打非”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加快完善网络监管是“扫黄打非”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

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多方面加强网络监管。近年来我国对网络监管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我们加强了对网络监管的立法、构建了网络监管平台、购买手机卡实行了实名制,我们的工作是及时而有效的,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我们还应根据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宣传色情、暴力、有害政治物、侵权及从事欺诈性商业活动等,进一步加强立法和完善网络监管平台,为大家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是全面建立诚信体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由于诚信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大大降低了人们进行非法活动的成本,为非法、盗版出版物的生产、销售及黄毒、政治有害性言论的传播提供了 5

可乘之机;我们应全面建立诚信体制,实行网络实名制,建立完善的诚信档案管理和“黑名单”制度。网络实名制是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诚信体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网络实名制的实行对企图通过网络从事不法活动者将是一种很大的威慑。

三是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相关网络运营企业普遍参与的监管机制。对互联网的监管不是只依靠政府整体的监管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需要形成全国自上而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相关网络运营企业普遍参与的监管体系。我们对于有形文化市场监管,采取了政府总体监管,各地政府、公安、工商、广电、交通、文化等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各自职能进行管理的模式,而对虚拟的网络世界为何不借鉴对有形市场管理的经验,由各地有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各自职能进行监管呢?

第三,坚持群众路线,提高群防群治能力,是我们破解“扫黄打非”工作难题的法宝。

一是坚持群众参与和行业自律。“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区居委会、村两委、学校、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协会等机构和组织的独特优势和社会影响,动员有关政府机构、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群众组织,组建“扫黄打非”信息员、志愿者和监督员队伍,参与社会宣传和日常监督。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各有关行业协会的工作范畴,加强行业自律。二是提高日常监 6

管能力。“扫黄打非”工作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日常监管是否到位。要协调新闻出版、文化执法、公安、工商、城管、海关等部门根据各自监管职责,对出版物和文化产品的策划、出版、印制、储运、销售、传播、进境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同时,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级执法单位应根据职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密切监控网上出版和文化传播活动情况,及时掌握网上非法信息的传播动向,完善网络监控手段,管好信息源头,堵住管理漏洞,实现新形势下“扫黄打非”网上网下联动。三是重心下移,固本强基。“扫黄打非”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出路和希望也在基层。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基层、在政策措施上倾斜基层、在工作推进上服务基层、在后勤保障上关心基层,从机构设臵、经费编制、人员调配、技术装备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和政策倾斜,形成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投的工作局面,确保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见成效。四是鼓励群众举报、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我们设了举报电话,但我们更要充分发挥举报电话的作用,使人人知道举报电话,人人积极进行举报。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及时兑现奖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各种违法行为才会无处遁形。五是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制度。我们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区居委会、村两委、学校、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协会的作用,通过社区居委会、村两委、栋长、单元 7

长等在辖区巡查、暗访、监测和对广大学生进行定期问卷调查等方法,及时收集贩黄、贩卖非法出版物、传播政治性有害言论的信息。

第四,全社会共同努力,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对青少年的保护仅靠“扫黄打非”部门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一)继续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前面已经谈及不在细述)

(二)联合学校、家庭协同作战,共同建肩负起保护青少年的重任。

(1)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青少年在网上做什么,最终决定权还是来自他们自己。我们只有通过提高其自身的素质,特别是网络素质修养和价值观念更新,在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分辨、判断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他们遭受网络信息的危害。一是帮助他们树立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免疫力。二是培养青少年的分辨、判断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学校可以通过开辩论会、搞专题讲座等活动,家长应注意对孩子灌输正确对待网络的知识,共同提高其分辨能力,让青少年认清网络的利弊,形成较强的辨别能力。(2)丰富孩子的生活,避免让孩子对网络产生依赖。学校应经常开展丰 8

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家长应引导和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避免让孩子沉溺于网络世界。(3)密切关注,加强沟通,及时帮助。上网成瘾的孩子或是在学校学习不好,或是家庭不和谐,或是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关爱,缺少管理。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努力为孩子构建充满阳光和关爱的成长环境。

(三)教育部门应加强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今天,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死板教育的模式,在丰富多彩的网络虚拟世界的冲击下,不堪一击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已刻不容缓。

第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扫黄打非”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我们必须加强政治学习,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保持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二是加强执法队伍组织建设,提供各种保障。当前,基层“扫黄打非”机构尤其是文化部门执法队伍面临着人员、经费、设备等问题的困扰,9

如信息管理和网络监控设备缺乏,手机媒体等监管空白,技术防控能力落后。要切实解决好“扫黄打非”执法机构的人员编制、执法装备、工作经费、从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问题,切实加强“扫黄打非”第一线的工作力量,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三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带来文化产品载体、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文化产业的繁荣必将带动新科技、新媒体的应用。作为“扫黄打非”执法人员,要尽快适应时代的需要、形势的需求,加强知识“充电”,以适应适应新形势下的“扫黄打非”工作。

2013年9月1日

参考文献:

《“扫黄打非”工作体制创新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扫黄打非”长效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扫黄打非”工作新格局》

作者:张辉 来源:《时代报告》 《积极探索与“扫黄打非”有效衔接工作模式》

作者:李长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新乡县“扫黄打非”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新乡公平正义亮剑777 来源:互联网 10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牛红艳 来源:互联网 《中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

作者:李开复 来源:互联网 《网络对青少年危害分析》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仍然很强, 常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悬念, 有意创造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现象”一课时, 我先出示一些美丽的剪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美丽图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图形大家见过吗?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什么?学生回答见过, 但是怎么做的叫什么, 可能答不上来, 他们急于知道, 自然对老师讲的新知识产生了兴趣。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可以设置悬念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声音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记得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 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运用不同的语气来处理一件事情, 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 教师的语言能够使课堂有魅力, 使课堂气氛“活”起来。这说明教师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给学生不同的感受, 起到不同的效果。课堂中, 教师如果只用一种语调给学生授课, 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走神, 学习情绪低落, 慢慢就失去兴趣;如果老师的语气急缓得当, 语调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 效果会截然不同。学生学起来就有动力, 这自然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该动手时就动手

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动手。研究表明, 在学习活动中, 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 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促进更好地建立联系。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课堂上一些可操作性课题, 应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通过操作可让手与眼共同活动、感知事物过程, 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共同活动并影响着思维活动从而掌握知识。

四、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 增加兴趣

研究表明, 初中生具体形象思维较强, 而抽象逻辑思维不是很强。他们对具体直观的形象、教具比较感兴趣, 因而借助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平面图片的密铺》一节时, 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许多美丽的建筑图案,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 再与学生家庭中的地板相联系。讲解过程中再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密铺的过程,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 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 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另一种方法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 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的、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 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8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评价方式应体现这样—个原则——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改革的步子迈出去了,但思想依旧在“鞋子”里,“流于形式”是最普遍的问题。要从观念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趋势。这一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求。这是教育评价的新突破,也是与传统评价的主要区别。

首先,非学业评价的内容不能是笼统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如说—位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就过于笼统、抽象。如果一个学生在热爱祖国方面被评为“中”或“差”,其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如果—个学生得到“优”。这个月变为“良”,其评判的依据又是什么?

其次,非学业评价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要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人为“制造”某些情境,或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是不值得提倡的。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则为非学业评价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这样才能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

再次,要处理好评价内容模糊度和精确性之间的关系。如果经过—个阶段的摸索和实践,对于某一项评价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其中的关键与具体要素,就可以将该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例如,对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及时纠正错误等。要注意关键指标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如果不能概括出评价内容的主要指标,宁可模糊一些,也不要将其固定化,以避免最终评价的片面性。

本人認为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重基础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是使每—位学生都具备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最基本的素质,为其身心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素质评价强调基础性,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已经具备最基本的素质。

2.着眼整体

人的各项素质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素质教育是一种结构性的教育机制。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素质评价不能孤立评价学生某个单项素质,应从整体视角考察,肴其各项素质及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实施各项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重视发展

人的素质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还具有发展变化的性质。随着人生活在其中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以及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素质也不断发展变化着。尤其是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年代,人的素质的迅速发展变化既是客观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育过程。评价学生素质,不仅看其现有的质量水平,还要看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我们应该让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丰富其素质内涵,逐步提高其素质水平。

4.承认差异

人的先天禀赋不同,接受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不同,其素质发展特点、水平和潜在可能性存在差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教育。素质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各自的条件得到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学生素质评价也应从这一观点出发,评价考察其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

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是我们在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只有尊重差异,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只有建立了长效的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过于强调甄别评价观念的转变,才能使课程改革得以长足的发展。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9

新形势下的工会信息宣传工作,不仅是工会组织更好地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为各级党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工会领导机关掌握情况,加强源头参与,履行维护职能,指导和推进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工会信息工作是党的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工会信息工作,有利于工会了解职工,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利于党委和行政根据工会提供的依据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这也是在新时期中能使工会工作更好地贴近改革、贴近职工的重要前提和措施。虽然工会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但各级工会领导都必须要以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在每年年初的工作部署上,都要把工会信息工作列为重要工作之一,与其他工作一道部署;在每年年终工会工作综合考核中,工会信息工作也都占有相当的分值。从而使各级工会形成领导关心重视信息工作,工会干部坚持结合工作写信息,结合调研出信息成果,上下齐心协力,人人积极动手撰写信息稿件的良好氛围。同时,各级工会领导者还应坚持审阅各级工会上报的相关信息,对每期信息,从版面设计到内容设定,从文字质量到印发,都要亲自过问;对一些重要稿件亲自动手撰写、修改;对上报的信息都严格审核把关,确保质量。

二是制度建设是基础。只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调动工会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永葆工会信息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一)领导责任制度。明确工会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主席为责任人,办公室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具体抓信息工作。各级工会主动与当地新闻媒体沟通,双方签订工会信息宣传协议,凡是涉及工会工作的宣传,新闻媒体都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制订《信息采用奖励制度》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以制度促进工会信息宣传工作开展。

(二)信息撰写制度。各级工会领导机关每位干部都作为信息员,树立全员信息的观念,不断畅通工会信息渠道,确保工会信息来源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反映工会工作面上的情况、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各地改革、发展、稳定的综合情况。

(三)指导调度和定期通报制度。上级总工会定期印发信息报送工作要点,指导基层工会就有关热点、难点的问题进行调研、编写信息,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每半年把各单位信息报送数量和采用情况直接向单位一把手

1通报,由各单位一把手直接对信息工作进行督导。

(四)信息报送制度。一要明确信息报送要求。要求基层工会在报送信息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如实反映情况,既报喜,又报忧,不能有半点虚假,数据要翔实、事实要充分、剖析要清楚、问题要抓准。做到动态信息经常报,重大情况或重要事情及时报。二要强化网络作用,畅通信息渠道。为保证基层工会信息及时传递、反馈到各级总工会,要专门设立工会信息电子邮箱,要求基层工会信息员通过网站、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递报送信息,使信息渠道进一步得到畅通。三要明确信息报送内容。具体包括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工会重要会议决策、指示和重大举措的情况以及职工群众的反映,各级工会在探索工会工作新路子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思路、创造的新经验,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及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突出事例及处理结果等。四要提高信息质量,推动工会信息更好地进入领导决策层。要积极开发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有对策的高层次信息,努力提高信息质量,推动工会信息更好地进入领导决策层。

(五)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拓宽与基层工会信息沟通的平台。各级总工会在坚持办好工会信息等刊物出版的同时,要建立开通本级工会网。

三是选准角度是保证。要选准信息写作的角度,确保质量和增强信息报送的针对性。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会信息写作水平。每年都要围绕写作知识、业务知识和新闻、信息、调研等内容,对工会信息员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讨论会等形式,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员队伍的写作水平。

(二)明确信息要求,增强工会信息服务功能。要求各级工会信息员应按上级工会信息需求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对重要的信息资料,必须进行调查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注意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真正为各级领导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搭好桥、修好路,提供信息、服好务。

(三)搭建工作平台,提供信息工作必要保障。要求各级工会要积极为工会信息员开展信息业务工作创造条件,安排其参加有关会议和业务培训,阅读有关文件,了解和掌握全面情况,赋予调查了解有关情况的一定权限等。

(四)拓展信息空间,加大工会信息报道力度。积极加强与当地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及时提供

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 篇1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一卷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了革命与建设的辉煌。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也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交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胡锦涛同志概括的这“六个坚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体现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全体共产党员都要深入领会和认真贯彻。

岁月在更替,生活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我们正处于新的世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在当今社会,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能没有蓬勃朝气。生活的教训告诉我们,有的人之所以失败,往往是自己朝气不足,暮气有余,身手未显志先衰,精神上吃了败仗,自己把自己吓住了。这样不仅不可能有所作为,而且还有可能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所淘汰。“以微笑面对困苦,以自信战胜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一个党员与普通群众的不

1同。

昂扬锐气,就是勇往直前的气势。青年毛泽东阅读一本西方哲学家的著作时,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话:“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这样一种“因为有阻力所以更有动力”的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锐气,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披荆斩棘、不断取得胜利的可贵精神品质。如果说昂扬锐气什么时候都需要有,那么在改革开放、开拓前进成为生活主旋律的时候就更加需要。具有昂扬锐气的人,既不会因为有难度就不进取,也不会进了一步就停止,而是总在不断进取,不断地有所作为。

纵看历史,横看周围,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和背景之下,为什么有的入朝气蓬勃,锐气昂扬,而有的人就暮气沉沉,不思进取?为什么有的人到老年还壮怀激烈,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未老先衰?同在困难面前,为什么有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有的就遇难而退,不堪一击?同在金钱、物质、名誉、地位面前,为什么有的头脑清醒,是非分明,有的则昏昏然是非不辨?同在歪风邪气面前,为什么有的刚正不阿、顶风斗邪,有的却胆小怕事,甚至同流合污?根子在思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于有没有浩然正气。“无私无欲,喜气洋洋;追名逐利,终日惶惶。”,浩然正气的源本就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攻坚,是一个考验:发展加快,也是一个考验:面对功名利禄,更是一个考验。考验什么?考验我们的共产党人身上有没有一股浩然正气。

人不能没有一股子气,干事业不能没有一股子气。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在忠实积极的共产党人身上,这股气就是朝气锐气正气。如何体现出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要让群众在他身上看到这三种优秀的品质。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大量的存在,一个共产党员应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会碰到许多现实问题。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遇到一些所谓不公正、不公道、不合理的问题。有才华、敢创新的人可能会受到埋没;坚持原则、任劳任怨的人可能会遭到非议,甚至误解。但这不是主流,切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带着“有色眼镜”看社会。敢不敢直面社会现实,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缺乏主见,随波逐流,显然要不得;自视清高,脱离群众,脱离社会,也不可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更不应该。

只有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社会,把握自我,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进而施展才华。因此,党员同志必须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宠辱不惊,努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为推动社会进步尽一份力量。

“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机遇、名利问题和客观地评价自己。机遇向来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早准备,多积累,打下坚实根底,才能获得机遇,抓

住机遇。在机遇面前还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了舒适,也就选择了平庸:选择了奋斗,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对待名利要有一颗平常心。古人讲,要淡泊明志。淡泊,主要是淡泊名利,淡泊了才会志存高远,顽强奋进。因为名利往往像一束魔绳,困惑人、缠绕人,处理不当,就可能为名所累,为利所伤。常言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屡受挫折,烦恼重重,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是一个重要原因。自我感觉良好,往往会导致自律不严,甚至会怨天尤人。正确对待自己需要经常放两面镜子:一是以人为镜,把群众当作镜子,把先进人物当作镜子,求客观、寻不足,知长短、争上游;二是以章为镜,把握住法律、道德、纪律这三道防线,恪尽职守,廉洁自律,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处理好这样三个问题,自身的人格力量自然就会得到提升,更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把学习放在第一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将是终身的事情,需要确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良好习惯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不仅要学到真知、掌握技能,更要学会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努力掌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学习须从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区分主次,突出重点,做到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从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读好无字之书,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结合起来,运用、检验、深化自己所学的知识。

上一篇:示范党支部活动方案下一篇:投资项目合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