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2024-09-03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精选12篇)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篇1

金黄色的麦地,充满古朴的房子,充满回忆的艾叶、寂静的池塘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麻油地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那里生活着顽皮的桑桑、光头的秃鹤、文静朴素的纸月、舍己救人的秦大奶奶他们给安静平凡的麻油地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也给桑桑的脑海里留下了刻骨铭心六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却载着那十列火车都盛不下的友情,离开了麻油地这个让他流连忘返的地方。

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起,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秃鹤本叫陆鹤,因为他是一位光头,所以,同学们都叫他秃鹤。他以自己的坚强和勇气,不仅赢得了表演赛的冠军,也让同学们更加信任他。

纸月的家中只有一位年老多病的外婆,她的内向和优异的成绩都让人大为震惊,并让顽皮的桑桑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但她却在外婆去世后,突然消失在麻油地。

艾叶在风中舞蹈,那苦味是否在怀念那位倔强的`秦大奶奶呢?秦大奶奶与她的丈夫用了一生的时间拼命攒钱、买田、盖房、种田,但就在快要大丰收时,她的丈夫去世了,麻油地小学又要在这块金黄的土地上建造教学楼。孤苦伶仃、毫无依靠的秦大奶奶非要住在麻油地小学,而且总是添乱。老师、同学和校长都很讨厌她,但也不能将她赶走。直到她舍命去救一个幼小的孩子,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想大家都一定会怀念这位舍己救人的秦大奶奶。

那个满口江南话,笑起来露大牙的细马。他并不是邱二妈的儿子,却在邱二爷死后,为邱二妈顶天。他那朴实的江南话透出了一股对邱二妈无私的爱。

桑桑得了一种几乎无人能治的怪病,他的父亲,也就是校长桑乔,立刻放下了工作带他到处寻医、治病,经过几翻周折后,桑桑终于战胜了病魔。从中我体会到了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最终,十二岁的桑桑跟着家人离开了那片闪着金光的麻油地,离开了给了他六年快乐生活的麻油地。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篇2

关键词: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评价

一、戈尔巴乔夫的简介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第一位兼最后一位苏联总统。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1931年3月2日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大学, 获法律学位。毕业后历任共青团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1970年6月起连续当选为最高苏维埃第八至十一届代表。1971年任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8年入选中央书记处, 主管农业工作。1984年4月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外交委员会主席。1985年3月继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8年10月, 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任苏联总统。1991年苏联“8·19事变”后, 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 2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二、国内外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

世人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人对其敬仰赞美, 有人则对其口诛笔伐。在历史的迷雾尚未散尽之时, 试图“盖棺定论”为时过早。对于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 或许至少还要再过很多年才可能有个比较客观或比较一致的看法。

西方人士认为戈尔巴乔夫为人坦率, 有教养, 有风度, 彬彬有礼, 谈吐轻松自如而且富有幽默感, 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新型苏联领导人。2006年7月, 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五国的民意调查表明, 欧洲大部分居民认为戈尔巴乔夫是比普京优秀的国家领导人, 其中支持前者的有59%, 支持后者的只有12%。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自由主义者和亲美者, 认为戈尔巴乔夫促进了苏共极权体制的和平瓦解, 结束了全世界范围的冷战对峙局面, 堪称伟人。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看, 戈尔巴乔夫开创的是一个大的改革时代。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带有戈尔巴乔夫印记的一个改革阶段的结束, 而他之后的叶利钦以及现在的普京, 并没有中断由戈尔巴乔夫所开始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普京三位统治者所进行的改革虽然在具体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异, 但是他们的改革在终极目标上是相同的, 即要把俄罗斯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 (不过戈尔巴乔夫的初衷是苏联的民主社会主义化) 。

英国学者们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不同于老一代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等人喜欢回顾过去的光荣历史, 而戈尔巴乔夫等人则更多地向前看, 他们既为祖国真正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也认识到它的缺陷, 而且确信自己能够找到克服缺陷的办法。戈尔巴乔夫是一个重实际工作的经理型的人物, 他讲话较少教条, 更多地谈论经济间题和社会问题。美苏贸易和经济委员会主席德韦恩·安德列亚斯1984年底会见戈尔巴乔夫之后曾说:“同苏联其他人交谈时, 他们总是满口政治术语, 可是与这位老兄交谈时, 他不夸夸其谈, 不说教, 自始至终, 谈话的内容十分丰富”。[1]

亲共产主义者和俄国的民族主义者, 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和共产主义的叛徒。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过于草率、脱离实际的对内对外改革政策, 以及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近乎幼稚的过分信赖, 导致了苏共亡党的严重后果, 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 这些都完全违背了他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初衷, 也背叛了共产主义事业, 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在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中他只获得了1%的选票, 并且最近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 (议会下院) 决定以“导致苏联解体, 是我们所遭受的苦难的罪魁祸首”的罪名对其进行刑事诉讼。俄罗斯有媒体形容戈尔巴乔夫是:“世界的英雄, 俄罗斯的弃儿”。

三、我对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的评价

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可以说众说纷纭, 但我认为, 要正确评价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作用,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必须把他放在苏联历史发展的历程和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中, 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有人说, 如果戈尔巴乔夫不改革, 苏联至今犹存, 他仍是苏联的领导人, 如此说来,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改革的最大输家。这只是理论上的, 现实情况是当时苏联面临着政治上专制腐败、经济上停滞不前、文化上思想垄断、民族上分裂的全面危机。人们对新的年轻的书记寄予厚望, 希望能尽快改变国家的现状。戈尔巴乔夫要根本改革苏联的政治体制, 抛弃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党管一切的体制, 恢复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利归苏维埃”。结果选举产生了多大2250人的苏联人民代表, 人代会又选举产生了542名最高苏维埃成员, 而且还不是常设的, 代表们轮流进入最高苏维埃, 每年都要换一次。事实证明, 这种做法严重违背现代政治的规律, 一切权利归党有弊端, 一切权利归苏维埃一样行不通, 到1990年不得不转向总统制、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戈尔巴乔夫的实践证明, 直接民主在现代社会行不通。在设立苏联总统职位的同时, 各加盟共和国也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总统和最高苏维埃, 既然他们的权利来源于本国公民, 他们必然向本民族负责, 政治精英与地方分离势力结合起来了, 联盟的命运则取决于地方领导人的态度。戈尔巴乔夫只好承认现实, 与地方领导人商谈签订新联盟条约, 保持一个松散的联盟, 但苏共强硬派发动的“8·19事变”打断了这一进程, 加速了苏联解体。因此对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改革之中意志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 片面地搞“民主化”与“公开性”, 造成了社会思想的失控, 为各种反对势力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使得苏共的社会思想基础与历史合法性受到重大冲击, 划分党政职能则使得苏共在地方上政权的丧失, 并且造成了苏共的分裂。没有运用党的作用来维系社会与改革, 却视其为改革之障碍, 否定党的领导。对党自身的错误改革则使党原有的纪律与组织削弱。这些改革使党濒临崩溃, “8·19事变”发生后, 戈尔巴乔夫的处置则使党陷入混乱之中, 而在长期个人集权制的环境中, 下层党员的能动性受到束缚, 无法对此采取应有的策略来挽救党, 苏共的瓦解也就成为必然。但我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不平衡, 苏联长期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在经济上,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排斥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 经济结构畸形, 优先发展重工业,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 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 最高领导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使得中央与地方矛盾加深, 形成民族隔阂和民族不信任。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启了苏联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之路, 但苏联走上这条路却是以国家解体为代价的。尽管俄罗斯民众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评价不高, 但对改革时期的主要思想和价值观。如“公开性”、“民主化”、“新思维”、“全人类价值”、“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差额选举”、“多党制”等等, 都是多数予以肯定的。俄国学者索格林在详细分析了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后, 得出的结论是:“新战略带来的后果是它的目的是相反的, 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经济改革失败了, 但是政治民主化不仅扎下根来而且在政治改革的浪潮中形成了政治多元化、多党制, 开始出现公民社会和分权。苏维埃社会的政治民主化, 吸收了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模式, 可以看成是20世纪主要的历史现象之一。”[2]改革的设计者本人也成了这场和平的政治革命的最后一个牺牲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的解体和戈尔巴乔夫下台, 并不意味着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探索、所有措施都是失败的, 他留下的许多遗产也是一笔财富, 值得研究。在此, 不能简单地用“社会主义叛徒”或是西方的代理人为其定性, 这是不客观的。

回顾苏共瓦解的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为我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众多的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中必须确保内部的稳定, 保证党的团结, 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核心;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使改革有所保障;改革务必切合本国实际, 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与政治形式;党要重视党员的自身建设, 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作风, 始终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对外关系上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与和平协作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2]黄宏, 纪玉祥.原苏联七年改革纪实[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2.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

[4]项国兰.亲历俄罗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5]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6]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7.

[7]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对盖茨的历史评价 篇3

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6月15日宣布,他将在今后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的日常事务,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卫生及教育慈善事业上。

盖茨的退出,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作为个人的盖茨,他的生命还会继续;作为历史的盖茨,他的角色即将终结。

我认为,盖茨是个过渡人物。过渡性表现在,他分别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两个方面:向前的一面和向后的一面。向前的一面,代表了信息化不同于工业化的那一面;向后的一面,代表了信息化相同于工业化的那一面。表现在盖茨身上,是开放的网络原则与封闭的信息原则的混合体,以及网络上的集中控制模式与多元分布模式的矛盾。盖茨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体;盖茨与微软的经历,又体现着过渡时代本身的内在矛盾。

1.0时代的盖茨

评价盖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信息化本身的“信息-网络”二重性。信息化革命实际是两场革命的集成,一场是信息革命,一场是网络革命。脱离网络革命的信息革命(如电视、收音机),脱离信息革命的网络革命(如电话、传真),都不能叫信息化革命;只有当计算网络化,网络计算化之后,信息化革命才真正走向成熟。

盖茨这种矛盾立场的理论含义是:微软在采用工业生产方式与网络生产方式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从事知识生产。前者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后者是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混合采用两种相互矛盾的生产方式,是过渡时期商业行为的典型特征。

首先,我们分析盖茨比较前卫的那一面,即采用网络生产方式的方面。这主要体现在微软公司与苹果公司的竞争中,微软采用了具有信息化特征的开放战略,战胜了采用工业化特征的封闭战略的苹果公司。

盖茨是少数较早意识到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不同的先知先觉者。盖茨多次指出亚当.斯密分工创造财富的工业化理论的不当之处,认识到融合创造财富的新路径,并提出数字神经系统的网络化理论。网络经济具有一系列与传统工业经济不同的实践特征,例如固定投资大而边际投资小,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等。这种网络经济特性,在传统铁路、电信行业也有所体现,但在知识经济中更加明显。盖茨的首创在于,将工业化的铁路经济、电信经济中的网络经济特点,运用到了软件竞争,运用到了知识经济领域,从而实现了信息战略与网络战略的结合。

其次,我们看盖茨比较保守的那一面。盖茨虽然在运用网络经济规律方面,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但在信息经济问题上,他的思路还是工业化的,是比较封闭的。在著名的写给软件爱好者的公开信中,盖茨提出了他的知识产权主张。并且这一点构成了他经济思想的核心。之所以说知识产权是一种工业化思路,是因为知识产权的本质,是用对待实物的办法来对待知识,因此它不是一种纯粹的信息化思路。也可以说,知识产权的本质,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解决知识生产问题。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产权制度建立在有形资产的基础之上。知识产权将知识这种无形资产,当作有形资产来对待,拿软件当作奔驰来对待,从而形成了知识生产的垄断、封闭体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斯台尔曼和莱格斯倡导的知识生产的竞争、开放体系。开放源代码运动就是一种与微软知识封闭体系相反的知识生产活动。

一般来说,知识产权这种落后制度,只适合工业化未完成国家,如中国这样的国家来实行(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知识生产,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国情)。而对于工业化完成国家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反而会损害国家竞争优势,这一点波特早已分析得很清楚。对波特的预言来说,盖茨可以说报在现世。如果说IBM支持Linux加入开放阵营、SUN使JAVA加入开放源代码运动不足以撼动微软的话,谷歌的知识开放路线,就让它真正难以招架了。从技术上说,微软并不弱于谷歌,造成微软处于战略被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谷歌采用的是以信息化方式生产知识,微软用的是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知识,生产方式上差了整整一代。

2.0时代的盖茨

在信息化革命早期,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知识生产,还可以在一群不懂知识生产特殊规律的公司和国家间取得竞争优势,因为毕竟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本身之间的落差,已足够养肥像微软这样的公司。但当信息化革命进入到深化阶段(即Web2.0阶段)后,无视信息化特有规律,在生产方式上吃了亏,就会带来战略上的困境。因为Web2.0时代的深化之处正在于,互联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工业化的力量来引领。因此率先采用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公司,就会取得对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公司的战略优势。微软今天陷入的困境在于,他们在一个并非新型工业化的国家(美国),采用了一种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工业化-信息化混合战略),因此不能象谷歌那样适应美国完全信息化的国情。

对于盖茨和微软来说,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近六年来,互联网前沿几乎所有的引领力量,都不是出自微软;而微软想引领的东西,一个也没有被证明是真正的方向。对于业界的领导力量来说,出现这种情况足以导致领导权的丧失,发展下去,甚至会导致企业沦为二流。

其中的奥秘很容易点破:互联网不光具有传统的网络效应,而且它是分布式的,是以节点为中心的。对应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必然导向个性化、定制化。这就是Web2.0的特点。微软已经改不过来了,因为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烙印,已经从盖茨到整个团队,深深嵌入了。其一,它是一个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公司,它只能有限地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不可能象谷歌那样,从生产方式本身上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其二,以生产者为中心,必须导致集中计算模式的技术路线。微软现在还在坚持操作系统升级的思路,沿着惯性在发展,而这种技术路线,与搜索引擎、P2P等格格不入;其三,集中到操作系统进行计算的模式,已经产生了一种大型化的利益模式,如Wintel联盟这样的利益模式,这种模式不可承受生命中个性化之轻,没有几十亿的利益,根本不值得为之启动什么正经项目。

正是在这里,盖茨又回到了工业化的起点上。让事物专业化、复杂化最符合它的利益。CPU升级与操作系统升级相互提携,共同发展,微软才过得下去。不可否认,即使信息化经济中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分工仍然可以继续深化,二者是并行不悖的。融合的成本越低,越有利于进一步分工;越进一步分工,就越要降低融合的成本。所以融合条件下进一步分工,代表着信息化经济的工业化环节;而进一步分工后的融合,体现着信息化经济本身的特殊性环节。看来,微软从信息化革命的领先者,退而求其次,成为生产方式上的保守者,屈居产业链的下游托大,已是大势所趋。

对黄晓明的人物评价 篇4

陈凯歌:他是一个很真的人,其实每一个有志要做演员的人,最终都要脱离偶像这两个字,这有个化蛹成蝶的过程。黄晓明对待角色和作品总是怀有虔诚恭敬之心,这让我想起若干年前我和张国荣的合作,他也是外形非常俊美,坐在那里不太说话,抽着烟的手微微有点抖。

刘伟强:晓明一直都是内地新一代男星中相当敬业的一位,在《大上海》的片场,我们太多次看到了他为戏受伤的情景,每次都是他为了保证效果,主动要求尽可能简化保护措施,受伤后只接受简单处理就要求继续拍摄,直到戏拍完了才去看医生。

唐季礼:电视剧拍了4个多月,我第一次跟他合作,他感动我了,因为他的执著、专业精神让我很敬佩年轻有实力的演员。

高希希:黄晓明的表现让我从开始的不了解到满意,这非常不容易,他是付出了心血的。他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都认真对待。

秦岚:黄晓明是一个很用功的演员,他很聪明,他会给予演员一些正确的反应,让你很快的入戏,让你很快跟他搭戏搭的很默契。他生活中有可爱的一面,大家看他觉得他挺酷的,其实他生活中是挺开朗的,比较大度的男生,他不会斤斤计较小的事情,很懂得迁就女生。

林心如:我觉得晓明他非常的敬业认真,他力求完美,每一个镜头都不厌其烦地拍很多遍,也力求每一次在镜头前都能有不一样的感觉可以让导演去选择出最好的,他永远都是最早开工最晚收工的那一个。

周润发:很美的男子,美得不得了,我要是女生的话一定爱上他。如果他真的看过很多遍《上海滩》,又演过许文强,他多多少少会有这种范儿,你就不用再去提点他“再来一点”之类的,因为经过那么多年,他对戏剧也有一种体会了,让他按他自己的想法去演,我觉得整个戏反而更统一。

高群书:晓明给了我最大的惊喜,原来我以为长得帅的都不太会演戏,跟他合作改变了这个观念。这部戏让他

归零,忘掉以前的成就。中国既帅又会演戏的男演员很少,像好莱坞有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乔治·克鲁尼,

我期待晓明以后的发展。

吴宇森:我比较偏向于黄晓明这个人物,黄晓明有一点我的投影在上面,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也是情有所钟

的一个人。他对宋慧乔的爱很真实,他不愿意让他太太看到战争,他只让他太太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黄晓明第

一次看到宋慧乔的时候,他跟宋慧乔跳舞。那一段是我年轻时候追求我太太的一段经历,那时候跟她一起跳华尔兹,我也是像黄晓明在戏里一样,一条腿不好。当年我就带着我太太在舞场里面,全场旋转旋转,黄晓明也跟宋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篇5

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11年7月29日 11:28

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评价“以人为本”的精神,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

2、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强调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等方法,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与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

3、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主体的转变。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强调多主体,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4.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这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核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体现出来。学生合作学习状态:合作学习是

否具有目的性:是否带着问题讨论,有明确目的性,讨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参与面是否广?合作形式是否符合学习要求。学生生成,发展状态等等。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教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体现课标精神,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状况如何?师生关系是否由权威型转向民主型?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是否多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活动:教师权威活动时间尽可能缩短(指独自讲述或占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及思考时间尽可能增加?是否设计组织了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篇6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

那时的祥子沉默有志向,还有一颗火热的心。连穿的衣服也是体面、干净利落的。他真实、向上、勤勤恳恳。他在那时的短短三年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他热心,肯为小马儿爷孙买包子。他肯干,在没活拉时也帮刘四爷打扫他的车。

可他多年积累的困苦劳累与病痛让他变成一个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穷途主义的的陌路鬼。鲁迅说过:喜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展示给人看;而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若是如此,那我觉得从一开始好梦想的祥子,到后来吃喝嫖赌也干的祥子,变化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一个莫大的悲哀。他已成了钱的附属物。为了钱,他会编一套谎,会央求赏给点破衣服,甚至会利用他从前积攒的信用!

而且,他身边的人也没有一个过得舒坦的。

曹家被认了乱党,皖明被祥子出卖,小福子上吊自杀,小马儿爷孙一个病死,一个摆摊,虎妞难产而死……

社会的黑暗,让皖明游街示众成了群众们期待的好戏;让心眼好变得一文不值;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了笑话。人仿佛没了心,只剩下一具驱壳在行走、工作。因为钱,活在一个没有温暖关怀的世界里。因为钱,让爱情成了穷人们金钱。因为钱,让祥子不择手段!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篇7

一、评价语言要真诚、要智慧

当我们的学生能很快的回答出问题, 或者的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回答问题, 或者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认识, 这时教师都应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学生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地方。并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我在上《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节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中共七大召开了, 如果你是与会代表, 你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经过短暂的思考, 一个学生站了起来, 回答:“我最关心的是在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后, 中国人民走什么道路, 是继续让国民党作威作福, 还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继续战争, 还是尽快实现和平让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我听完该同学的发言, 并没有用“很好、不错、真棒”之类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 而是面向全体同学说:“刚才发言的代表很实在, 大家知道他的名字吗?他就是毛泽东。”听了我的点评, 这个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同学们也在大笑之后明白了我的言外之意——他的思想简直都达到了伟人的高度。这样幽默的创新评价胜过那些直白的夸奖。我一直以为评价是一门艺术, 我们教师在课堂评价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 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 多进行这方面的思考,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我们的课堂评价就会充满灵气和智慧。而我们的学生在欣赏和佩服你的同时, 也必将为你所讲授的内容而吸引, 而他们就是在这种伴着愉快和喜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也在不知不觉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功。

二、课堂评价要平实, 要符合学生实际, 不能任意夸大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我感觉平实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 如果教师在评价学生是用了很多华丽的语言就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质朴的语言评价学生会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感觉, 才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才能更有效的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贴近学生的生活, 不能任意夸大。否则, 你的评价不仅不能起到激励性的作用, 还可能引起学生的烦感。在一节公开课上这位老师是这样评价学生的:“你的表现真的很棒, 你可以当国家总理了”。说孩子很棒是对孩子的一种赞美和鼓励, 说孩子可以当国家总理就有些夸大了, 因为总理毕竟只有一个, 而且总理并不是上课表现好就可以当的, 他还要具备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怎么都感觉听了这样的评价不是很舒服, 因此, 我感觉好课堂评价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很舒服, 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以影响和感动。就如那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一样, 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课堂评价要注重德育教育,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天职, 但是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有多少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学会了多少东西, 能做出多少题。却对学生的一些不良的习惯视而不见, 我们做教师的要抓住每一个机会, 帮助学生形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成为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在教学《戊戌变法》一课时, 由于文章有一定的难度, 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这时我发现一位同学边读边圈圈点点, 另一位同学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想法, 便及时鼓励:“某某同学一边读书一边画出了重点内容, 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某某同学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上了自己的想法, 真爱动脑筋。”经常采用这样的评价, 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有一次我在讲林则徐禁烟时有个学生很顽皮, 他不好好听课在书上画画, 更可气的是他把林则徐的脸涂成了黑色。我本可以把他叫起来狠狠地批评他一顿, 但我没有这样做, 我说咱们班有一个同学把林则徐的脸涂成黑色, 这让我想起了我国古代的一个人物包公, 包公铁面无私还天下人以公正。林则徐也是铁面无私, 无论谁胆敢贩卖鸦片, 他都毫不留情给贩卖者以坚决的打击。从这一点上我很赞同这位同学的想法, 但是我不赞同这位同学的做法, 因为, 书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工具, 我们应该爱护他, 希望这位同学以后要爱护书籍, 当然如果我们以后可以编写历史课本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林则徐画的黑些, 我想他老人家也是不会介意的。同学们都笑了, 他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想这样的课堂评价已经起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课堂评价要有激励性,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注重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上一节公开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讨论的很热烈, 我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有这样的作用。有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是这样评价他的:“你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你既看到了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 又看到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我希望其他同学也后能向这位同学学习, 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以后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我想这就是好的课堂评价所起的作用。我们教师需要的就是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评价不是越多越好

对于一节课而言好的课堂评价很重要, 但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我听过这样一节历史课, 感觉老师讲的也很不错, 不过有一点我不能苟同。就是每个学生发言后他都要进行评价, 我感觉这样做也不是很妥当, 如果事无巨细所有的回答都去评价, 也就没有了重点, 即使你的评价在精彩也容易引起学生的烦感。我们都知道饺子好吃, 如果让你连续十天天天吃饺子, 我相信你也会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因此, 我认为好的课堂评价不是数量的积累而是要看重评价的质量, 好的课堂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好的心情, 甚至是一个好未来。

如何看待历史中对帝王的评价 篇8

关键词:历史;帝王;评价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81-01

1帝王形象创造需要“主体意识”的参与

有的学者说,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是“双声话语”,既要历史的真,又要艺术的美。这样说自然是对的,但还不够。实际上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是“三声话语”,除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之外,还必须有作家或编导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应如胡风所说的“主观战斗精神”。我还认为这第三种声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剧本的内在的灵魂。诚然,我们看重历史的真(可信),艺术的美(好看),但是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如何才能达到呢?这就有赖于作家的自身思想情感介入与参与。历史的真,不是现成的东西,尽管有各种历史著作作为依据,但那是后代的历史学家追忆的东西,其中的偏见几乎到处可见,有意的增添,刻意地忽略,甚至故意的歪曲,都是可能的。所以有的学者把原本原貌历史的叫做“历史1”,而把历史著作中所展现的历史叫做“历史2”。作家不可能面对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历史1”。在我看来,就是大家一致称赞的司马迁的《史记》,其中也有不少的虚构和假定,美化和丑化,选择与摈弃,增添和忽略,隐藏与突显,否则那些人物对话他是从何得来的?难道司马迁真的听到了几百年前他笔下人物的对谈了吗?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尽可能(我只说尽可能)接近历史的本真原貌呢?这就要靠作家主观思想情感的介入与参与,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感人物之所感,想人物之所想,做人物之所做,选择那些应该选择的,摈弃那些应该摒弃的,补充那些必须补充的,删改那些必须删改的……,这样,也许更能接近历史本真。艺术的美更要作家主观思想感情雨露的浇灌,如果没有作家思想感情雨露的浇灌,如实地描写,或巧妙地描写,不论描写手法如何创新,都不可能把读者需要的艺术美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力量重于历史的真与艺术美的力量,它不能不是历史文学中的另一重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们在写古代帝王生活的时候,也要有主体意识的介入,即对帝王及其生活进行评价。把某帝王的所谓千秋功罪做平列式的罗列,堆砌各种资料,拼凑各种细节,虚构具体的场景,东拉西扯,万般铺陈,这都是无济于事的,或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主体意识的灌注,给帝王一个中肯的评价。把某帝王的真实还给历史。这种经过作家主体意识参入的历史,我们似乎可以叫作“历史3”。帝王的真实不在“历史1”,因为这样的历史本真无从追寻;也不在“历史2”,这仅是历史家的历史。唯有具有作家主体意识参予的“历史3”,才是历史文学所需要的历史真实。

2帝王形象需要“最现代的思想”的评价

马克思1859年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谈到他的历史题材的剧本《弗朗茨•冯•济金根》创作的得失。马克思认为:拉萨尔对于济金根贵族们隐藏着的旧的帝国和强权的梦想,描写得太多,“占去了全部注意力”,而“农民和城市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特别是农民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的背景。这样,你就能够在更高得多的程度上用最朴素的形式恰恰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马克思这段话对我们是有启发的。特别他要求历史剧“用朴素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尤其精辟。如何来理解历史剧表现“最现代的思想”呢?是不是像正在热播电视剧《汉武大帝》那样,汉代的人们说着现代的白话,加上诸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类清代才有的警句,就表现出“最现代的思想”呢?当然不是。让古人嘴里充满了如今才流行的话语,这是作家或编导无能的表现。让古人做现代的事情,讲现代的革命道理,以现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向现代人说教,把一切现代的都强加到古人身上,这是反历史主义。马克思要历史剧表现“最现代的思想”,绝不是指这些反历史主义的种种做法。

马克思的意思显然是作为现代的剧作者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这个“最现代的思想”去掌握和选择历史资料、去分析历史事实、去评价历史人物、去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并最终让人对于今天的社会有所“感悟”和联想。例如在拉萨尔的《济金根》的剧本中,马克思认为:以“最现代的思想”,分析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力量,不应该把全部的兴趣放在济金根们这些贵族的身上,“农民和城市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特别是农民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的背景”,特别要有农民的参与,这才更具有历史真实。

How to View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mperor

Luo Dan

Abstract: Evaluation of the emperor should have three main points: We need to quit this kind of view that these emperors are born as and history will not be able to move forward without them; Our authors should place the emperor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ee if he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or goes against the historical trend; What we really want is to write their ideology and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We need to write their paradoxical tragedy.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篇9

基层“天地广”,务必“信念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乡村振兴、改厕、农村人居环境等民生工作都需要基层落实,这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更是一份来自人民群众的信任。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在基层的工作中磨砺坚定意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基层“舞台宽”,主动“去一线”。“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基层就是浩瀚的深海,基层干部要将身和心“沉下去”,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主动到基层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到矛盾突出的地方帮群众理顺关系,到工作难以开展的地方去打开新局面,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教训,唯有如此,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收获驾驭复杂工作局面的能力、本领和才干,在基层的舞台上大有作为。

对项羽的评价的作文 篇10

一天,项羽像往常打了一壶酒,向南天门走去。当他到了南天门时,他发现他经常坐的那块石板上已经被人占据。项羽从上往下打量着这个人,只见此人眉宇间透出一丝霸气,长相不凡。突然此人长叹三声:“唉、唉、唉。”项羽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背说道:“大白天的叹什么气呀?有什么不爽的说出来给兄弟我听听。”拿破仑转过头来打量着这个拍他背的人,他见此人举止不凡,心想:他也许和我一样前生有过一番大事业,说不定他能明白我的心情。于是便向项羽讲述自己的前生。

周围的浮云飘过了一次又一次,变了一次又一次,随着拿破仑的讲述项羽也想起了他前生种种事业,一股伤心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拿破仑讲完了,项羽望着那茫茫云海说道:“人生如梦,前生一世奋斗换来了什么,伤心、失落、不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将名垂青史,美名远传,败者不被后人唾弃已经算是很万幸了。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现在。”听了项羽的话,拿破仑觉得轻松的许多。正当拿破仑想要说什么的时候,下界传来一阵杀戮声。俩人都把头侧过去看,原来是赤壁之战。项羽看着这场战争评价道:“这场战争真是太壮观了,而且”

拿破仑突然意识到什么,倒退了几步,自嘲道:“你刚才说我们奋斗了一生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么那些为我们战斗的士兵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他们又为什么而战斗呢,难道是为保护他们的家人吗?这只不过是无聊的借口而已,他们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句命令而已。而将那些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斩于刀下。”

项羽也意识到这一点,仰头道:“是啊,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相比于我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丝意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呢?是战争,而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能为我们做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带来,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什么也不能做。只是无限的破坏而已,而那些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国家的,只不过是借口而已。难道那些被斩于刀下的人不需要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国家吗?所以说战争本身就是一个错,无论什么样的战争它都不应该存在。”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文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物描写 指导

人物描写是中学作文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描写手法,即指以人物形象为描写对象,它包括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的描写。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衣着、神情、姿态等外形的描绘。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生动的肖像描写可以做到“以形传神”,通过外形特征的描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身份遭遇等。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也就是人物“怎样做”,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指对人物的对话和独白的描写。通过语言这个窗户可窥见人物的心灵,可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体验、情感和内心活动。是反映人物的性格,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

描写在写作中的分量重,作用大,可以说,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描写人物,其音容衣着、表情举止,都要栩栩如生,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可是从教多年,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对人物描写显得很苍白。现就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三方面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指导。

一、外貌描写要做到为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描写人物的肖像,并不要求把人物的外形,从头到脚都一一加以描述,而是根据人物性格的特征有所侧重。只有抓住特点的描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我们的学生在一开始时,便没有意识到人物外貌会和整个人的精神、乃至全文的主旨相联系。这就需要老师有耐心且细心地予以指导,就拿《我的同桌》为例,里面有这样一段外貌描写:

她身高1.70米,胸围95厘米,腰围85厘米,搭配得恰到好处。腿长1.20米,跑得也快,50米的测验从来都是6秒交卷。她的脸也很好看,想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圆盘,又三分之一是红的,三分之二是白的,真是和谐极了。她那张小嘴更是可爱得很,讲起话来一分钟能达200多字……

这段外貌描写,虽然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来表达显得很准确,但却缺乏美感,像在介绍一尊雕像的大小情况。这里老师就可引导学生先归纳这位同桌的总体形象:美丽、健康、活泼。那么,在外貌描写中就要体现和突出这些要素。写她的美丽我们可用“她身材苗条,长得亭亭玉立,美得就像摇曳于碧叶之中的一支含苞待放的夏荷;脸蛋也白皙似雪,常常还有两片红云飞在上面。”虽然这里都是一些模糊性的表达,但却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而又不失魅力的美感。写她的健康活泼我们也不一定要用具体的数据,也可以这样写:“她的短跑成绩永远令我望而生畏,跑起来就像离弦的箭、出膛的子弹一样。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一样劈里啪啦个不停。”这样一写,不但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而且文学的审美效果也脱颖而出。

二、语言描写不能太单一,要适当的插入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甚至心理描写

只要是涉及写人的文章大多离不开语言描写。但写语言如果只写语言,写对话就只写问什么答什么,而忽略了人们说话时应带有的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神态,以及手势动作等。不仅文章不够精彩,还不能很好地体现人们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这样一来,无论多精彩的语言,也会使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有一个学生在《那一刻,我羞愧极了》中有这样一段:

那天英语测试,我好几次拿出来看,由于英语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可是最后还是被教师看见了,我觉得羞愧极了。

本來,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确实应该感到羞愧,可学生在描写中没有抓住重点,描绘出当时“我”的心理、思想及神态,也没有涉及老师发现“我”作弊后的神态、语气、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以及整个教室的气氛和其他同学的目光、议论声。那么就要引导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羞愧?在意其他同学的看法吗?你看见其他同学的表情、听到他们的议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作为英语老师,他当时会怎么说……后来,他拿下来这样改了:……一抬头,“老英”的两只眼睛正像激光似的盯着我,我心里一惊:糟了,这下完了。果然,“老英”用他那习惯的升调语气把我从座位上叫了起来,拿着那本英语书在我面前晃动,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唉,一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又牺牲了。”此时,考试时常有的沙沙声没有了,我感觉所有的同学都停下了笔,似乎所有的目光全都聚向了我。我连头也不敢抬,用蚊子似地声音辩解道:“我……我……还没有看清楚……我没抄着……”只听见同学们嘻嘻的笑声,泪水在我眼里打着转,我真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

这样一来,不仅画面清晰,更通过“晃动”“笑眯眯”等动作、神态描写把老师的幽默表现出来了;而“我”的“羞愧”则通过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语言描写的生动在平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要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的身份、阶层、年龄、籍贯、性别等各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说话者的在当时语境下,他会怎么想、怎么说。要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不但要适当,还应该使人物对话体现个性化。

三、动作描写要有连贯性,要清楚地把人物的动作一一再现,这就是要求将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

我们强调写作时要突出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人物的动作行为表现。怎样才能把动作行为写得具体、生动、传神?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就常采用把一种行为分解或若干几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活灵活现。

有一次,学生在日记中写了他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德国的一场比赛,其中写了罗纳尔多的一个精彩进球。他写道:“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显然,这一句比较笼统,读者读后对罗纳尔多的球技印象并不深刻。如果把罗纳尔多这一精彩射门动作分解为五个小动作:①接到传球;②用脚一颠;③绕过对方防守;④避开守门员;⑤踢球入网。然后,再依次五个小动作作具体描写:

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这样是不是更生动、更能突出这位超级球星的高超球技呢?其实,这样的动作分解,还可以用来分析某个扣篮动作,某个活动场面,某个游戏过程,某个动作的操作过程等等。

项目评价的历史 篇12

1 项目评价研究的萌芽与发展时期

对于医疗服务的评价实际上在人类文明早期就已经存在, 但它更多是和惩罚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 如果一个病人无谓的失去一只眼睛, 那么医生会被砍掉一只手[19]。近现代意义上的评价最早出现于17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它植根于人们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经验式研究[1]。在公共领域, Graut (1662) 和Holley (1683作为现代统计学的先驱, 首先建议使用生命统计和获得的死亡率患病率等资料率来作制定国家公共服务计划[20]。尽管如此, 18世纪之前, 针对健康和社会服务鲜有正式的评价方法。伴随着18世纪的革命和复兴浪潮, 实验和公共服务项目评价出现了第一次大的发展。首先是由于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增加, 由此产生如何更好地开展日常社会活动的研究;其次, 为了提供信息, 调查工具的需求增加, 科学在18和19世纪的重大突破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持;第三, 服务产业, 特别是政府资助服务产业有了巨

大发展, 这些服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评价[19]。

直到1833年, 首项能被冠以"评价"的研究才真正出现。一个叫A.M.Guerry的法国人公布了其统计学研究, 试图说明教育并不能降低犯罪率。而其他一些统计学家则收集了不同数据资料, 并排斥Guerry的研究方法, 从而给出了和他相反的结论[1]。

系统化的评价研究是比较现代的产物。早期旨在改善社会状况的政策并不包括评价环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革者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开展调查只是为了确定现况, 他们往往默认社会干预项目具有良好收效, 而不实施评价以检验实际效果。社会项目的系统评价最先在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出现。一战之前, 最受重视的是文化和职业培训项目, 以及旨在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公共卫生活动的评估。一战之后, 项目持续扩大, 对于服务提供的效果或过程的评价关注度增加, 产生了自我评估 (self-rating appraisals) 。自我评估存在在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忽视项目有效性的结果测量; (2) 使用的目标是基于未经过检验的假设; (3) 依赖于有偏倚的资料和缺乏代表性的样本; (4) 未遵循实验设计原则; (5) 不能就项目效果进行因果推论[19]。

到了20世纪30年代, 许多不同学科的社会科学家都倡导使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对社会项目进行评估, 系统的评价研究由此变得更加普遍。Lewin对于"行为研究"的开创性探索以及Lippit和White关于民主和专制领导风格的研究, 都是当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评价研究。管理学界所熟知的"霍桑效应", 也源于这一时期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进行的研究工人生产效率的著名实验[21]。

二战之后,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住房、科教、职业培训以及卫生防疫等需要, 无数大型项目应时而生。也是在这个时期, 大量资源投入了针对计划生育、健康和营养以及农村发展的国际项目。这些项目的巨额花费自然引起了人们对项目成效的关注, 由此, 对于评价的需求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1]。

2 项目评价研究的繁荣时期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 项目评价研究已非常普遍。社会学家从事着青少年犯罪预防、公共住房、教育活动、社区组织倡议以及其它类似领域的项目评价。这种评价研究不仅活跃于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开展。亚洲的计划生育、拉丁美洲的营养和卫生保健、非洲的农业和社区发展都逐渐引入了评价机制[21]。与此同时, 由于包括抽样调查、高级统计程序在内的社会研究方法的进步, 资金投入的增加和管理技能的提高, 使得大规模、多地区的评价研究成为可能。

虽然评价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 还是很少有专家把从事评价工作当作是全职性的工作[22]。1964年约翰逊任美国总统后, 美国进入一个空前的社会项目和健康项目增长时期, Medicare, Medicaid, 以及其他一系列健康保健项目得以展开, 国会也经常性的要求和资助对这些项目的评价;急速扩大的卫生保健费用和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卫生项目评价的发展[23,24][1], 有关评价研究的论文、著作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其中就有Suchman (1967) 的《评价研究方法评述》, Campbell (1969) 的《呼唤社会试验》。美国在这一时期实施的"向贫穷开战" (The War on Poverty) 计划标志着由政府出资的大规模评价的开端。《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案》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 更是在法律条文中对评价作了强制性要求[1]。评价还日益扩展到了其它领域。随着新的立法, 评价进入了诸如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军队征募以及移民控制等领域。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 评价在联邦机构里已极为常见, 几乎每个部门甚至部门内部各个层级都有其评价办公室。与此同时, 各种公立的、私立的, 营利的、非营利的机构、企业纷纷新建或改革, 进军评价领域, 研究者们也忙不迭地给自己"充电"以迎合这种趋势。

美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支持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试验, 用以在新的政策和项目构想付诸广泛实施之前, 对其可行性进行检验。负所得税 (The Negative Income Tax) 试验是其中最大也是最知名的, 其后还有住房津贴、健康保险、教育绩效等试验。在这些试验中, 政策制定者借助试点项目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1]。以此为契机, 项目评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20世纪70年代早期, 评价研究成为了社会科学领域里一门独特的学科, 大量相关书籍开始出现, 包括Bernstein和Freeman的《评价研究方法质量评判》 (1975) , Riecken和boruch的《论评价研究的组织和结构障碍》 (1974) 等。杂志Evaluation Review也于1976年正式发行, 并深受评价研究者的喜爱。在这之后陆续发行的其它同类杂志也迅速取得了成功, 到如今针对评价的专业性杂志已达十余种。这一时期, 关于评价研究的专门会议时常召开, 评价研究者的专业协会/学会得以建立。到1980年, Cronbach和他的助手们甚至声称, 评价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科学界最有生命力的前沿学科。尽管评价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后来结束了, 但评价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并得到公共和私立机构的广泛支持[21]。

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 由于基金负责人需要高度概括的信息来引导基金决策以及政策制定者要对他们所主导的社会改革负责, 评价模型发展十分迅速, 这一时期强调实验性模型、标准化的资料收集和大样本, 由此形成了一波定量评价的浪潮[25]。

战后年代里, 评价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研究方法和统计学的进步。反过来, 社会项目评价对先进方法的需要又刺激了方法的创新。计算机革命极大地便利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对于评价研究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

随着评价领域的不断扩展, 项目评价的内容、性质和目的发生了改变。早期的评价研究主要是由社会研究者出自个人兴趣而开展的。而在后期, 评价研究结果的利用者, 也就是各路利益相关者譬如政策制定者、项目设计者、公众等对评价领域施加了显著影响, 这种倾向正在日益改变着评价研究的本质。如果纳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思量, 则评价研究可被视作社会政策和公共行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研究领域虽保持着其学术性的一面, 有其相对独立性, 但其现实操作必然脱离不了利益相关者们竞逐的政治与政策舞台。

整个70年代, 项目评价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同时期又涌现出一波定性模型浪潮, 这些模型是对具体项目环境的独特特点和过程, 以及利益相关者所察觉的问题做出响应。这些模型并不认为社会项目的过程和结果是离散的、容易清楚界定的, 而认为社会项目及其他项目常常是复杂的, 是被非同质人类行为和资源所驱动的, 并且被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网络所包含和影响。这些模型强调自然主义的, 定性的方法来理解行动的意义和项目的效果。这些模型在提供对各个独一无二的项目结构的深刻理解的同时, 缺乏从项目现场简单的或者有效的综合或者概括发现的方式, 对于责任和高层决策制定是一种固有的不足[25]。

3 项目评价研究的低谷时期

随着1981年里根政府的上台, 评价的发展进入了冬季。80年代里, 里根和布什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财政赤字, 都致力于缩减支出, 政府向社会项目提供的资金遭到大幅削减[21]。这一时期, 不仅是在美国, 而且包括一些西欧国家的政界都开始关注社会项目收益和成本的平衡。创新性项目往往是最需要进行评价的, 但由于预算限制, 评价环节往往就成了省略的对象。但与此同时, 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 出台应对计划, 并对改善措施的成效加以评价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压力。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针对流浪人群的救助计划。尽管美国各级政府都出现了财政亏空, 但示范项目和相应的评价安排却数目众多并不断扩展[21]。所以, 尽管处于不利的发展境地, 评价还是有所发展。

4 项目评价研究的平稳发展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早期, 对于项目评价的资助出现部分回升。一些机构的评价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而其余的则仍旧比较萧条。总体来看, 评价研究在行政体制中保住了它的地位[1]。有学者[26]就感觉在当时的环境下, 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项目评价仅限于政府资助的干预项目, 也就是与管理、计划、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等有关的公共项目。这个时期评价关注能源、环境、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住房、社会福利、健康、运输等公共事业或服务领域的项目。这一时期的评价重新关注评价发现的效用。 评价者不仅仅是把评价结果报告上交就了事, 而且还关心他们的发现是否被使用。由此又出现了一波响应模型 (responsive models) 的浪潮。这些模型建立者强调技术质量背后的社会政治因素, 当然技术质量是一个有效评价的关键所在[25]。

克林顿任总统期间, 实施了更多的社会项目和评价活动, 但由于不同党派执政理念的分歧, 项目评价的发展在90年代历经波折与起伏。项目评价在此期间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明显趋势:一是项目评价在联邦政府层面的发展起伏不定, 但在州乃至地方则呈增长势头。当时的联邦政府和国会极力主张缩减开支, 并将主要的社会项目移交给各州管辖。这对项目评价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 社会项目发生如此重大的变更, 刺激了对其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价的需要;另一方面, 许多州政府无力或不愿承担必需的评价活动[1]。二是定性方法在评价研究过程中的使用出现增加。在此不久之前, 唯一被认可具备专业合法性的评价还是倾向于使用随机试验设计的定量评价。实际上, 定性和定量方法是可以很好地互补的, 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从事研究的做法开始流行[1]。三是评价领域的专业协会逐渐发展壮大。不仅在美国出现了美国评价协会, 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出现了类似的组织。这些专业协会为评价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通过举行年度会议和出版学术刊物, 为评价研究者提供了传播新成果, 掌握新技能, 宣传职业标准, 以促进评价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的机会[1]。

对于项目评价研究的前景, 我们可以做出乐观的估计。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事实:第一, 由于存在资源限制, 必须甄选出最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和需要优先考虑的项目。第二, 为了缩减或废弃缺乏效果、效率的项目, 必须对现有项目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且, 对现有项目的不满和政治潮流的变化都将催生全新的或修改过的项目, 并且还有更好效果、更低成本的承诺。所有这些都将产生对评价研究的需求[21]。可以说, 社会项目评价是与社会问题和公共服务是密不可分的, 具有长远生命力。

摘要:文章回顾国内外文献, 主要是国外文献,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项目评价的起源和萌芽期、发展初期、繁荣时期、低潮期和稳定发展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对未来的展望。

上一篇: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标语下一篇:房地产销售经理有哪些主要岗位职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