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2024-06-28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精选12篇)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1

1、统筹发展原则:坚持把技术研究与科技示范、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推进。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化的进程。同时,要注重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相互配套和相互促进,促进农业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积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农业产业以及物流、旅游等服务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实现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以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整体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3、科技先导原则:强化科学进步,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国内国际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体制的引进、集成、提升、展示和推广,优化种植模式、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建立高效农产品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

4、机制创新原则:农产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前瞻性工程,带有一定的试验示范性质。要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投资融资制度、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等,增强发展活力,实现良性发展,并为区内外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5、多元投入原则:在特色农业产品开发中,应当突出公益性、基础性的特点。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园区要以产业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多元化融通资金,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科研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农户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中的主体地位。

6、生态循环原则:强调和谐自然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建设,推进环境友好农业发展,农产安全和农业安全齐头并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战略。在示范园发展中,按照循环经济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标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种植业发展规模,控制土地开发强度。规划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在尊重周围生态环境和生态格局的前提下,以“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为宗旨,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9号 华普花园 C-103室电话:400-650-6990010-64152895

传真:010-64152865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2

1 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本文初步设计了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所谓智能农业喷灌系统就是由相关智能化设备自动控制的农业灌溉系统, 设备实时监测相关系统参数自动识别、判断、执行相关已经预先设定好的灌溉条件启动程序。从而节省了人力资源和水资源,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相关各方面成本, 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系统在技术应用方面创新地引入了无线数据传输、智能微电脑控制、实时自动感应等新技术, 较好实现了远程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工作, 最大限度提高灌溉精准度,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实施合理的灌溉程序安排, 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粗放灌水方式,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实施精确灌溉, 以作物实际需水为依据, 提高水的利用率。以远程诊断系统为依托, 提高了生产效率, 全面节省了管理维护费用, 最大程度节约了水资源。是有效解决灌溉节水问题的必要措施之一。通过小范围实地实验, 系统表现出较好的实用性和兼容性, 相关仪器仪表和设备工作稳定, 基本具备全天候生产工作条件和能力。近年来,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尤其以3G无线网络技术为主的物联网系统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使得智能喷灌系统的技术基础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成为可能。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 已经引起国家科技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2 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构成

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主要由农地土壤墒情感应监测系统、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远程设备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农地土壤墒情感应监测系统与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采用小地域无线局域网络通讯技术 (WIFI) , 远程设备控制系统采用3G无线网络技术实现采集信息互联互通。农地土壤墒情感应监测系统主要由土壤湿度传感器、变频器、智能控制模块等组成, 是信息参数采集、分析、处理、传输的综合性设备中枢;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设在田间地头和交通路口, 实现24小时土地视频图像实时监视, 通过实时画面可以下发指令进行360度视角控制;远程管理系统设在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信息中心, 是包括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程控互联网技术、云服务器计算技术和OTO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中心, 其主要功能实现充分依托分布在田间地头的各种感应器设备 (大气温湿度监测感应探头、土壤墒情监测感应探头、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感应探头、24小时360度实时图像视频监视探头等) 和W_CDMA (3G) 无线高速通信网络实现田间地头植物生长环境的远程无线感应探测、远程无线监控识别、远程无线命令下达、远程无线情报信息处理、远程无线专家在线情报会商, 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精准灌溉控制、可视化现场监控、智能化远程命令下达等功能。

3 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配套软件组成

面向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智能喷灌控制系统的配套软件部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灌溉云计算服务信息中心平台服务器、无线局域网、广域网信息传输渠道、远程可操控智能化设备单元等组成。

灌溉云计算服务信息中心平台服务器是灌溉自动化管理系统云应用系统的综合控制管理平台:通过运行3G广域网、WIFI局域网两大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远程信息采集、传输、指令下达等功能, 是整个智能灌溉系统的信息处理中心和系统控制中心。

无线局域网、广域网信息传输渠道由无线路由器、联通宽带网络、联通100T综合干线光纤骨干网组成, 其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土壤墒情信息先通过WIFI无线局域网把数据信息传到田间地头信息数据存储器, 并经过相关智能信息化设备将调制解调后的数据包发送到灌溉云计算服务信息中心平台服务器。由于它们之间采用了无线信息传递, 避免了通讯线路的铺设, 从而减少了投资;由于无线传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的优势,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及时准确下达灌溉指令争取了时间。

远程可操控智能化设备单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灌溉云计算服务信息中心平台服务器下达指令, 将指令解码后的设备操作参数分析处理并执行, 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 保证灌溉及时准确。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3

江西省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建设,在全省100个县建成10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地区、优势园区聚集,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江西“百县百园”工程实施两年以来,有何成效?有何经验?存在什么问题?带着这一课题,我们一行6人深入革命老区吉安市,先后考察了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青原区、吉州区等5个县区,通过查阅资料、进园入企、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吉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吉安基本情况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不仅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也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赣中粮仓”之称。全市国土面积2.53万平方公里,辖10县2区1市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5个乡镇政府,人口509万,乡村总户数101.83万户,乡村总人口397.13万人。

吉安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物产富饶,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可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耕地514万亩,林地26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6%,水质和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泰和乌鸡、安福火腿、遂川板鸭和狗牯脑茶等农产品久负盛名,有“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4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136个。

2014年,吉安市生产总值122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4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08.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8∶51.1∶32.1;人均生产总值25486元。非公有经济增加值764.45亿元,占GDP的61.5%。财政总收入195.17亿元、占GDP比重为1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2.57亿元。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229.2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01.7万人,外出(离乡)的从业人员111.35万人,(其中出省从业的78.77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总产达421.3万吨;油料产量18.33万吨、水果产量41.26万吨、水产品产量21.6万吨。

二、吉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践

自2013年以来,吉安市按照“错位竞争、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今,在吉安市这片“红”、“农”、“贫”为底色的热土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破茧而出,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正在成为吉安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引爆点。截至目前,吉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各县(市、区)园区为支撑”的“1+13”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格局,园区规划面积15万亩,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流转土地6.5万余亩,核心区建成面积3.58万亩;共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420多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149项,吸纳农村劳动力2.2万人;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万元,比非园区高40%以上。

(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破解“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的难题

理念决定成败。吉安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一是确立发展思路。坚持统筹城乡一体谋篇布局,按照“全省一流、国家水平”的发展目标,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现代科技提升园区,促进园区向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方向转变,努力把示范园区打造成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区、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多功能开发的先行区、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区、农产品物流的核心区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区。二是明确功能定位。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赋予园区科研示范、技术推广、经营创新、休闲体验、观光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成引领农业示范推广、对外开放、发展升级的重要平台。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将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作为全市重点改革项目,给予工业园区同等的政策支持,土地收益、园区税收全额返还;市、县两级都组建了园区管委会,市本级为正县级事业单位,县(市、区)为科级单位,赋予园区规划权、土地权、财税权、人事权。

(二)以培育主导产业为导向,破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难题

产业是园区建设的内核。吉安市把培育主导产业放在园区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一是紧扣三大富民产业建园区。井冈蜜柚、绿色蔬菜、有机茶叶三大产业是吉安市多年坚持培育发展起来的富民产业。在园区建设中,吉安市把井冈蜜柚、绿色蔬菜、有机茶叶三大产业作为富民产业,重点发展。在吉泰走廊区域围绕井冈蜜柚产业建园区,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蜜柚苗木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仅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就建立了500多亩井冈蜜柚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优质苗木200万株。在新干、峡江、永丰、吉水、青原、永新等区域,围绕绿色蔬菜产业建园区,建立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在遂川县周边,围绕茶叶产业建园区,进一步壮大狗牯脑茶的规模和品牌。二是依托特色产业建园区。在壮大富民主导产业的同时,吉安市鼓励各县(市、区)园区加强对本土产业的挖掘和振兴,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格局。比如,遂川县围绕茶叶产业建园区,进一步壮大狗牯脑茶的规模和品牌。又如,井冈山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在园区发展铁皮石斛等生态产业。三是促进三产融合建园区。着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与工业、红色旅游业、健康休闲业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比如,吉州区、青原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围绕中心城区“两带一区”规划,布局建设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农业,形成吉福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区和青东公路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

(三)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导向,破解“如何来地、怎么种地”的难题

改革出活力,改革出生产力。吉安市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园区建设主体,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力军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入驻园区,探索建立了“园区+企业+农户”模式、“园区+企业+合作社”模式、“园区+电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截止目前,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吉安市现有培育专业大户7800多户,家庭农场4047家、农民合作社456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5家,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扎实推进各项农村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引导园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扩大园区建设规模。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创新“花钱买服务”机制,形成以农业公务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服务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为园区内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四)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导向,破解“谁来投资、怎么投资”的难题

园区要发展,仅靠财政单一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针对这一难题,吉安市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着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和社会融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汇聚资金支持园区建设。一是做好整合资金这篇文章。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项目资金整合原则,对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集中支持园区建设。二是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农业招商的重要平台,紧紧抓住“台商西进”契机,连续5年举办“吉台农业合作交流恳谈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种养基地建设等关键领域,精选、储备和包装一批特色鲜明的重大招商项目,主动承接台商项目,引进了台湾福容园、正丰源、惠施特、极上品等一批台资农业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土地向能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本向农业集中,形成了“引进一个好企业、建好一个新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联动效应。三是做好创新金融这篇文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园区的信贷投放。将园区产业发展纳入“财园信贷通”支持范围,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倾斜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

(五)以提升科技和装备水平为导向,破解“支撑不强、生产不绿”的难题

科技装备是决定园区建设成效关键因素,没有科技装备的支撑,园区就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吉安市始终把强化科技装备建设贯穿园区建设的全过程,向科技装备要效益、要示范带动力。一是抓设施农业,着力打造可控制的生产环境。在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畜禽标准化圈舍等高新科技配套设施的推广应用,用现代化设施装备为农业生产提供可以控制和调节的条件,实现园区环境“风调雨顺”,园区生产“四季不断”。比如,永丰县立足蔬菜产业,建设温室蔬菜育苗中心6万平方米,建成设施大棚700多亩,实现“一亩大棚三季菜增收两万元”。二是抓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可复制的操作规程。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按标生产、质量安全。目前,该市累计制定市级以上农业生产标准38项,创建“三品一标”产品198个。井冈蜜柚、遂川狗牯脑分别荣获了第15届“全国绿色博览会金奖”、“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三是抓产学研对接,着力打造可推广的生产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园区的方式,建立“一对一”专家对接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人员、科研项目向园区聚集,实施良种良法攻关和农民培训,干农民干不了的事,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让农民“拿得到良种、受得到培训、学得到良法、看得到希望”。比如,吉安市本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中国柑桔研究所等近10家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关系,组建了井冈蜜柚研究所、组培中心等科研机构,聘请了39位高层次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进园区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涉农项目整合的问题

在调研中,当地干部反映,“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持续增加,投的钱实在不少,但其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各地也在搞农业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很大。因为农业项目资金分散在农口各个部门,建设要求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下达时间也不相同,靠县里整合力度有限”。与此同时,也有干部反映,现在很多农业项目都要地方配套,市、县财政本来就紧张,的确拿不出这部分钱。为此,项目实施起来有困难。据了解,目前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类资金项目,就涉及到发改、财政、水利、国土、农开办、农业等涉农部门,项目用途基本相同,但因项目管理部门不同其制定的建设标准、资金下达、管理方式各不相同,造成基层在实际操作上存在难以整合、不敢整合等突出问题。此外,也由于一些农业项目明确了地方配套要求,在财力困难地方往往不能全部落实到位,造成项目建设标准打折扣、留尾巴等问题。

(二)园区发展政策支持的问题

通过调研园区内企业、农业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园区周边辐射区农户等经营主体,主要反映有三个问题:一是农业有关补贴政策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二是农业政策性保险在支持园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三是园区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三)园区用地政策的问题

园区用地主要有三块,一是农业用地,二是设施用地,三是建设用地。在农业用地方面,存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土地流转渠道不规范等问题。一些地方反映,园区土地流转集中连片难,质量好的地一些农户不愿意拿出来流转,流转要价也经常变动,租赁合同难以执行,这些都增加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难度。在设施用地方面,许多园区经营主体也反映,在设施用地方面的政策落实很难,园区有些配套设施用地在规模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审批规模大多限于5亩、10亩,导致设施农业规模上不去,农业生产功能配套也不完善。在建设用地方面,园区一些经营者反映,地方政府用地指标主要侧重于城市建设及工业用地,农业加工企业用地需求难以满足,拿到建设用地几乎不可能,不利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吉安的生动实践,正是江西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江西省坚持把“百县百园”工程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要求,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纳入了市、县(市区)政府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一区多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江西在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形成了一套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鲜活样本”。

柳林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篇4

科技示范园简介

高密市柳林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高密南部,东临青岛,西靠潍坊,滨临胶河,横一路贯穿东西,徐新路贯穿南北,是一座以养殖、种植、观光休闲为主的现代循环科技示范园。核心区200亩,辐射1000亩,总投资1亿元,形成依托饲料加工业建设养殖基地;依托养殖业建设沼气、有机肥工程;依托沼气工程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业,开辟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思考 篇5

黄 雄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分析了武夷山市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和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示范园区范围和功能,建设原则等思路对策。

旅游农业是武夷山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旅游农业发展路子和发展机制,推动了旅游农业的发展,为武夷山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市旅游农业现状

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满足农业生态旅游和旅游市场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把旅游业与农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从98年开始提出“旅游农业要破题”的要求,依托旅游优势,逐步推进旅游农业发展。一是观光型农业发展模式。开发建设了现代农业高科技推广示范园区,目前已建成果树园、小径竹园、岩茶园、梅花鹿园等。引进开发了自然博物园,目前,天鹅湖和光明顶生态旅游线路已基本建设形成。二是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农业项目模式。大力发展了武夷岩茶业,目前全市茶叶加工、销售企业130多家。大力发展了竹木制品加工业,以绿洲、力马、美华等为代表的旅游竹木制品企业和根雕、竹雕等工艺品生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同时,花卉、鸽业、农家宾馆、茅草酒楼等项目也发展较快。三是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开发建设了下梅村、城村村、曹墩村的民俗旅游,完成基本建设,并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开发建设了五夫朱子旅游项目,形成了朱子巷、兴贤书院、朱子社仓、刘氏家祠旅游线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我市旅游农业,形成了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项目、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农业发展格局,有力的促进和带动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夯实我市旅游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近年来我市旅游农业的发展现状,可概括为:初见成效,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为使我市农业更快、更好地接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形势,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金牌效应,市委、市政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集思广益,于2001年11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农业发展的决定》,规范、引导和促进旅游农业发展。当前,抓好决定的落实、强化旅游农业发展措施是加快旅游农业发展的关键。如何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有效促进旅游农业发展?旅游农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旅游与农业如何做到有效结合,农业如何主动接受旅游的辐射,旅游如何增强对农业的拉动。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对于旅游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和较强的辐射促动功能,是贯彻决定、加快发展的有力措施。

二、我市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思考

(一)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旅游农业示范园区依托的是我市发展较快的旅游经济和极具潜力的旅游市场需求,可有效促进我市传统农业产业升级。首先,它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明显提高,粮食等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农业生产发展在很大程度受市场瓶颈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不快,农民增收趋缓,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相对我市旅游优势而方,旅游农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一年200多万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极具市场开发价值。第二,它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旅游农业坚持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突出市场性、观赏性、示范性。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与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时,它符合南平市提出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目标和武夷山提出的“建设国际性现代化旅游城市”目标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方向。第三,它是促进发展外向农业的需要。旅游业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对外开放程度高。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必将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增强农业与外界的联系,而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将使武夷山农业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输出产品、输出劳务,开拓创汇市场等方面受益,促进农业产业跳跃式发展。

建设旅游农业示范园区不仅符合我市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和旅游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也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武夷山拥有“双世遗”等众多的旅游品牌,拥有航站、铁路,联检等一批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 “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和7个绿色食品使用标志等。并且自“八.五”以来,我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近40个亿。随着品牌效应、投资效应的凸现和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正逐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已开发建设的现代高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力马、豪瑞等企业,岩茶飘香的武夷岩茶村等现有优势项目,以及正在洽谈引进的茶、果蔬等一批加工农产品为主的,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等,为建设闽北一流的、独具武夷山市特色的旅游农业示范园区打下良好基础。

(二)园区基本范围和功能的思考

我市的度假区至市区地带具有较强的旅游区位优势,结合实际,若确定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范围是北至武夷和园,南至天心岩茶村的武夷大道两侧区域(全长5.5公里,总面积约1万亩)。一则基础设施完善,水、电、路、讯齐全;二则地势平坦,中、远期发展余地大;三则目前已有大小共10个旅游农业项目,产值约4千万;四则武夷大道贯穿期间,示范、辐射效应好;五则兼具市区、景区、度假区、开发区、旗山工业园区、农业推广示范园区的优势。但目前区域内的旅游农业项目缺乏发展方向上的引导、整体的规划,现有项目大多以自我发展为主,带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推动我市旅游农业的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现有基础,强化规划、引导,则可积极发挥:积聚效应:园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积聚效应,当建设到一定规模,必然会产生一种吸纳效应,吸引投资,并逐步发展形成一个互为补充配套的旅游农业企业产业链或旅游农业项目群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据初步了解,在现有10个旅游农业项目的基础上,已在建、已签约的项目有5个,投资额达6000万元。在谈项目尚有一批。龙头效应:投资300万并达产的独资企业——豪瑞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直接面市的瓶装饮料茶和30倍浓缩茶汁,预计今年可消化当地茶叶600吨,约12000亩的产量。再如,去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投产的港资企业——星愿茶厂,投资1500万元,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精制包装设备,将具有年产1万担精制武夷岩茶的生产能力。通过龙头带动,促进武夷山岩茶产业化发展。示范效应:武夷大道边高苏坂村,前两年有外地人承包冬闲田大棚种植草莓等,虽是零星种植,但通过技术、效益的示范,现在已经带动许多当地农户种植草莓,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并辐射周边乡、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再如武夷鸽业公司瞄准武夷山旅游市场,去年初第一期投资900万元,在武夷大道边建立生态立体养殖开发模式,引进数千对体形大、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国落地王鸽、法国泰克森鸽饲养,用喂鸽落地的粮食养猪,鸽粪、猪粪进入沼气池,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气残渣用作有机肥,用于种植花卉、牧草、养猪、养鱼,形成生态立体养殖,配合池塘养鱼,休闲垂钓。这种生态立体养殖开发模式,极合武夷山旅游农业的发展,大力推介,必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园区建设也可为我市旅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招商引资亮点。

(三)园区发展政策和建设原则的思考。

市委、市政府为促使旅游农业尽快步入快车道,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发展政策,除《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农业发展的决定》外,还有如《关于大力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工业发展的决定》、《关于鼓励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实施意见》、《关于赋予旗山工业园区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等。根据发展的需要,最近市委、市政府又进一步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整合工作力量,组建项目办,专职负责项目组织、协调、跟踪服务工作,结合旅游优势和品

牌优势,加大项目的宣传促销和招商引资力度。并建立发展项目激励机制,拟出台《关于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暂行规定》。这些政策、措施为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是发展的杠杆,也是发展政策的总汇。

在此基础上,园区建设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园区建设中市委、市政府以总体规划,政策引导,鼓励发展为主,投资经营按照市场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管理,自我发展。

2、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地对园区进行整体合理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地合理布局,分阶段确立发展目标,合理编制项目,按项目要求组织落实,完善协调管理,逐步充实园区建设。

3、坚持环保第一的原则。要求在不违背环保原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适销对路、农业生产率高的旅游农业示范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坚持全方位招商、多渠道融资的原则。旅游农业示范园区的特点是开放性和兼容性,园区基本生产要素的构成是多方位的,园区现有项目建设主体和经济受益主体也是多成份的。市委、政府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只求发展,不论成份。特别要注重引进外资和广泛动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园区项目投资,鼓励扶持非公经济在园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园区建设活力,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促进园区建设。作为市委、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则要研究、跟踪国家有关部门投资、扶持、补助等优惠政策,根据园区发展需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政策,以改善基础设施、完善规划、编制项目、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扶持奖励等。

5、坚持示范和辐射作用原则。园区内的旅游农业项目,在已建和引进项目过程中,必须注重项目对我市农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种养项目、加工生产企业要注重科技含量,休现高、优、新。做到种养项目能有效影响和引起农民的共鸣,加工企业能带动一方百姓兴业,真正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园区近期目标和发展前景的思考。

结合我市旅游农业的发展实际、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确定旅游农业示范园区2002-2003年的发展目标是:初步建成附加值高、市场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武夷岩茶加工区、旅游工艺品加工区、木竹加工区、旅游食品加工区、蔬菜加工区等一批旅游农业龙头企业和加工小区,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建成集科技性、效益性、示范性、市场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养殖园、武夷岩茶园、稻菜莓园、果树园、竹类园、苗圃花卉园、无公害蔬菜园、稻菌轮作园等一批旅游农业示范园,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建成经济强、规划好、层次高、生态优的天心、赤石、高苏板等一批旅游经济村,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初步建成能代表武夷山农村城镇建设发展方向和具有示范水平的小城镇建设示范片。力争园区内建成上百万元产值的农业加工企业10家,其中上1000万元的3家,上2000万元2家;建成上百亩优质高效种植示范园10个,其中上500亩的5个;建成10个以上能代表旅游农业发展方向的各种类型的示范点;旅游农业园区总产值3亿元。通过积极发挥园区的积聚效应、龙头效应、示范效应,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推动武夷山旅游农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健民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简介 篇6

健民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是柳安才同志个人投资修建的了绿色富硒蔬菜、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工期3年。园区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现有职工135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中高科技人员6人,区蔬菜中心高级农艺师张新华、农艺师张开军为驻园区科技特派员,技术依托西南大学、西农大、安康学院(主要是常权记教授)、汉滨区农业局。项目总占地1000亩,建设内容共四个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种植区占地475亩,主要种植富硒蔬菜、莲菜和果品;二是高科技农业展示区占地155亩,主要建设全自动智能温控室和高科技温室;三是现代园艺种苗繁育区,占地290亩;四是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和销售。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绿色富硒蔬菜1万吨,富硒干鲜果储存10万吨,加工蔬菜2万吨,年销售收入1.28亿元,税收258万元,利润3622万元。

园区从2009年6月筹划,11月份开工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四项工作:一是建成设施大棚300亩、莲菜100亩、苗木花卉50亩,在建100亩;二是硬化生产道路3公里,建立抽水泵站1座,机电井5口,铺设滴灌管网360公里,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300亩;三是引进推广了六项先进技术、10个新品种,种植的西红柿、茄子、青椒、莲藕等品种,经检测均为无污染、富含硒元素的蔬菜,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已生产蔬菜600万斤,其中150万斤销往城区各大超市。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思考

一、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目的和作用

1.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目的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是联系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民群众和农机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 为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速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 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 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农机手, 培养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 通过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 成为农机战线能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成为培育农机化推广人员、农机化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的“田间课堂”。

2.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作用

(1) 提高农民农机化素质。 以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 通过引进农机化新技术与机具, 让农民亲眼目睹、主动接受, 以达到农民能够掌握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和机具实际操作的目的。 也就是说, 要把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成农民及农机手的“田间课堂”, 把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新机具的应用传授给农民, 提高农民的素质, 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 受传统思维因素的影响, 农民的思想保守, 创造创新能力差, 不愿在新技术、新机具应用上冒风险, 在没有看到新技术、 新机具的现实效益之前不敢应用, 农民对新事物接受和掌握相对较慢, 且素质低、能力差。 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在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下, 提高农民的素质, 就要以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 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和手段, 将国家、省、市出台的新方针政策宣传给农民知, 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展示给农民看, 实用的农机科技知识教给农民学, 培养造就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可以采用以下宣传和培训的方式进行:一是通过编印技术资料、 举办技术培训和举行技术与机具演示, 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常识, 让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潜力;二是把农民请进示范园区建设中, 通过技术与机具示范演示, 打造展示区, 让农民看到新技术与机具的现实效益;三是组织农民进行技术比武和学习培训, 营造学习现代农业机械技术的良好氛围, 让农民学到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 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应用。

(2) 在农民致富中, 农民迫切需要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机信息、农业政策、扶持资金。 特别是需要一些农村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装备。 因此,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就是要突出农业机械化科研创新, 没有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研究和创新改进, 园区就没有生存力和生命力;没有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与创新基地, 园区就缺乏生存的土壤和根基。 园区的科研创新, 要始终坚持科技信息先行的原则, 注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地位, 以农机化立标准, 以农机化促规模, 以农机化创高效, 以农机化拓市场, 以农机化争效益。

(3) 示范引导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的目的就在于“示范”, 通过示范展示技术与装备现实效益的直观形式, 做给农民看, 领着农民学, 带着农民干, 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学到真正的农机本领, 干出一番事业。因此,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要走农机先行化、品种优良化、农艺标准化、布局合理化、经营规模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道路。要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导产业发展的优势, 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 作为农业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的基地, 既要积极引进新技术与装备进行试验示范, 把国内外先进适宜当地应用的新技术、新机具, 新品种和新农艺展示给农民看, 也要慎重引进示范, 特别要对当地首次引进新技术和新机具的示范与推广, 一定要做好试验研究工作, 积极探索和改进使之适宜当地实际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 后再做示范推广, 降低技术与机具应用风险, 杜绝农民应用造成损失。

二、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管理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确保高起点、 高标准、高效能, 应该严格把好项目申报、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三个环节。

1.项目申报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应坚持以农为本, 因地制宜的原则, 以本地优势主导农业产业为基础, 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 以各级财政支持为保证。 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农业产业, 具有标准化作业、农艺技术和操作规范, 具有发挥先行引领和示范带动的作用。有一定规模、效益、发展前景、农民认可。 申报单位必须要有领导组织能力, 一定的科研基础、一定的技术人才、一定的融资方法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机制为保障。

2.建设管理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的建设是展示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的舞台, 是推动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动力。通过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载体效果。 因此, 园区建设管理非常重要, 从项目申报立项开始, 明确项目主管单位、 申报单位和实施单位各方的目标责任, 逐级签订项目协议书, 让园区建设管理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 项目承建单位应坚持“三个做到”:一要在园区建设内容和方向上, 应坚持做到与当地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相吻合;二要在园区建设原则上, 应坚持做到与当地政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针政策相符合;三是在园区建设宗旨上, 应坚持做到始终服务于“三农”。

3.资金管理使用

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 特别是专项补贴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严格防范出现漏洞, 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 项目承建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对项目工作经费使用财务报销, 相关人员必须提供完整齐全的原始票据, 以便财务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以及审核经费支出范围, 严格控制专项资金支出,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发挥最佳效益。

三、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的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规范的重要保证, 也是园区建设长远发展的保障。

1.强化目标责任制度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承建单位要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细化分工, 项目实施应建立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技术人员单项抓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园区承建单位要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园区建设的方案制定、区域规划、资源协调、资金监管和资料整理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项目核心区和示范辐射区的相关技术指导、宣传培训与信息咨询工作;形成相互协作、联合行动的工作态势, 对于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规范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2.强化绩效考核制度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应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行定岗、定职、定员, 按照制定岗位管理职责, 落实岗位分工责任, 对岗位实行按工绩效考核, 分工管理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 结合年终项目考核验收结果, 推行能者上, 庸者下的工作机制。

3.强化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项目审批文件和实施方案落实好项目资金, 建立规范的专用资金管理台账, 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项目承建单位要通过建立预决算、现金管理、资金使用审批、专款专用、财务监管以及引进装备与设施维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 规范项目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

4.强化检查验收制度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8

关键词:园区建设;现状;主要措施;广德县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1-02

广德县是安徽省传统的农业大县之一。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努力做好转型发展文章,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打造绿色精品农业大县、高效生态农业强县。2014年我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3.3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 770元。先后被评(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油料生产大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等。

1 “园区”发展现状及成效

广德县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邱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出台优惠政策、强化技术支撑和创新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示范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和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稳步提升了示范区建设水平。

1.1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增强 自核心区建设以来,先后投入830.24万元,实施了2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3年、2014年又实施了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共改造塘坝430处、河沟50处、泵站80kW;2014年专项对南阳灌区进行配套,单项补助220万元,落实塘坝治理79座、沟渠治理1 500m、清於土方20余万m3,建设机耕路2 000m等;实施了3期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衬砌干、支、农渠43.86km。示范区的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达90%以上。

1.2 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落户农业龙头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10家。大力发展了以家乐米业、新龙油脂、天生粮油、润华林业、振扬农林等为代表的3大主导产业,产业集聚优势凸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成国家级标准化基地2个,省级标准化基地4个和一批市县级标准化生产基地,拥有3座标准化育秧工厂,年育插秧面积达0.1万hm2;配备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手扶式拖拉机等各类农业机械达2 000余台套,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2014年,省高产创建专家组来我县实地测产验收,示范区水稻“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686.02kg/667m2,较当年全县平均产量546kg/667m2增产25.64%;油菜“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217.9kg/667m2,较当年全县平均产量148.6kg/667m2增产46.64%。2015年,又在核心区建立了0.1万hm2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实现水稻大田平均减少用药0.5~1.5次,平均病虫防效达87.2%~96.5%,农药使用量下降30%。

1.3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2014年,示范区农业总产值6.3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3.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 584元,比邱村镇人均纯收入增收2 764元,增幅20%。

2 主要措施

2.1 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发展合力 为落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切实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投入力度,2012年8月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涉及示范区的各部门及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广德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组”,领导组设有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核心区邱村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专人承担示范区建设管理,制定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8大保障体系。

2.2 强化规划引领,加快优势产业集群集聚 按照《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及时开展广德现代农业发展调研,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北京行云四海公司科学编制了《广德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广德县邱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等,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强调超前性,又注重可操作性,同时要求建设内容项目化,落实各环节建设主体责任,确保示范区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2.3 强化扶持引导,实现多元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了国家、省级建设支持项目;二是制定了园区建设优惠政策,开展现代农业招商,简化示范区内重点企业新扩建和技改项目审批手续,吸引大型农业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依照《广德县现代农业奖励扶持办法》给予示范区优先扶持;三是整合国土、交通、水利、农业、美好乡村建设等农业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实施,特别是解决园区内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实行相关乡镇和县级业务部门共建共促,乡镇政府负责做好建设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协调,县级相关业务部门单位负责提供技术服务等,为园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4项措施的落实,充分调动了各方建设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格局。

2.4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园区带动能力 一是探索完善了“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服务推广模式。示范区内每1个农业经营主体都配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服务,不断提升其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将园区所在乡镇列为部级粮油整建制高产创建点,创建实施了4个“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万亩水稻绿色防控示范片”、“万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万亩秸秆全量还田示范片”和4个粮油、茶叶、畜禽水产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推广了22个主导品种和21项主推技术,使园区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生产。三是搭建产学研平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攻关,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长期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先后完成了安徽省“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成果1项,地方标准4项,开展了省中籼79个品种区域试验、27个品种生产试验,其中4项技术标准填补了我县种植业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的空白。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是民勤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玉文,今天能与各位领导、专家在这里就土地流转与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工作进行交流。我深感荣幸,倍受鼓舞。我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企业,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已成为农资行业的龙头企业,被省市各级政府部门评为“放心农资诚信企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公司发展的同时,我对高效设施农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触。

2012年县上提出建立民勤陶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我公司经过多方调研,决定投资建设,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民勤三雷中陶村流转土地101亩,年流转费用1000元/亩,投资建成双坡全钢架日光温室14座,二代优化型日光温室8座,并投资建成技术培训中心一处。主要用于桃、杏、李、葡萄等高档果品生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等业务。

在这三年间里,公司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完善设施、设备,加强创新和管理,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使流转的土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就我公司流转的土地而言,农户年流转费用10.1万元,年可增加农户收入1.01万元,土地流转农户可到园区务工,年务工收入可达3.6万元,可实现年收入4.61万元。我公司通过桃、杏、李、葡萄等高档果品生产,年可实现收入100多万元。土地产值估计比原有农业生产模式增长近20倍。通过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可集中展示农业高新技术,重点应用膜下滴灌、小管出流、丘岭地微喷灌、秸秆生物反应堆、黄蓝板诱虫、气象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用技术,为广大农户学科技、用科技提供示范样板。

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式,没有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就不能有效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就不能创出高效益的农业品牌。

土地流转不仅对农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带给老百姓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公司在2012-2014年度,累计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多人次,支付人员工资400多万元,使镇域经济充满活力,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并提升了农民的技术技能、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通过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有效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两头甜”。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会向一些大型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这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公司计划在周边乡镇新增流转土地,建成民勤最大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科研、高档果品、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后在全县可看、可示范,具有园林景观的外貌,又有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内容,走出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新模式。

借此机会,我对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公司的关怀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对帮助我们企业发展的三雷镇党委、政府、中陶村委会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将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继续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繁荣民勤县域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进一步增加土地流转的面积,为家乡经济发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服务

近年来,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为带动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做到为县域经济服务。

1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栽培品种的更新

近年来, 通过我们进行不同作物多品种对比栽培试验, 总结筛选出了主要栽培作物适宜当地种植的一些高产优质品种, 逐步淘汰了性状不佳, 退化明显的品种。通过园区的对比展示, 农民看的清楚、听的明白、心里托底, 对推荐的新品种认可度提高。通过园区的试种, 我们建议主推不同作物的优良品种42个, 优良品种推广面积80万亩。其中包括玉米丰合10、吉单522、绿豆的白城522、洮南绿, 花生旅花一号、四平中粒, 青贮玉米的黑饲1号、中北410、高油115等, 这些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用, 切实收到了丰产效果, 农民得到实惠。

2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新技术推广应用

经过几年的作物栽培综合技术的应用对比试验、示范, 总结制定了适合当地特点几大主栽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规程的新技术含量高, 推广的可行性强。通过园区新技术应用效果展示, 农民群众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同时经过田间课堂的培训, 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环节掌握的具体。所以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基础。几年来由于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全县迅速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36项, 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800万亩次, 纯增效益9亿多元, 拉动了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3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为顺利落实各级试验、示范项目提供了基础保障

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不断完善, 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试验, 示范项目地块不好落实、损失无法补偿的诸多难题。几年来凡是一些试验项目及新技术的应用, 都落实在园区内, 这样既便于管理, 又免去了很多协调工作, 从而保证了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及结果的准确度。近年来我们相继进行了多种作物上百个品种的对比试验、新型复合肥、配方肥对比试验, 平衡施肥技术的探索实验、绿肥地力提升试验、新农药的应用以及新技术的探索等等。这些当年无明显直接经济效益且伴有风险性的项目内容, 如没有园区自有耕地做保障就难以得到落实, 同时我们在落实政府行为的一些项目上我们除认真研究制定技术方案, 加强培训和田间指导以外, 都在园区内安排一定面积的示范田, 一是便于农户的参观学习, 二是以示范田为参照以其实际效果来体现我们所定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技术性纠纷, 树立我们技术部门的形象。

4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为农民培训、技术人员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阵地

园区作为农民培训的田间课堂, 集直观性、实践性、技术密集性为一体, 使农民培训的实际效果明显增强。这种实用的培训方式弥补了已往冬、春季室内课堂培训直观性、实践性不强, 时间相对固定的缺欠, 为农民提供了生产全过程的参观学习机会, 提供了不定时的农民向技术人员求教、咨询的机会, 技术人员提供的服务针对性强, 解疑释惑详细具体, 农民感到实用, 解渴。因而, 通过田间课堂培训的方式, 大大增强了培训农民的实际效果。同时园区作为技术人员的实践基地, 极大地方便了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技能的积累, 园区生产活动技术性环节, 都由我们技术人员亲自去做, 这样做既磨练了意志又为指导农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5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保证了主产业的稳定发展

我县是畜牧大县, 奶牛业收入比较重大。因而保证奶牛业的稳定发展, 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尤为重要。为提高奶牛业的科学化饲养水平, 我们在青贮饲料的种植上狠下功夫。首要一点是提高青贮饲料单位面积的产量。几年来我们在科技园区进行了青贮玉米及多种牧草几十个品种的栽培对比种植, 并适时组织乡村干部及农户进行田间博览, 增强服务对象的信任度。秋后我们总结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品种及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技术栽培方案推荐给广大农户。这一示范途径极大地促进了我县饲草饲料种植的快速发展及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养畜户对青贮作物从不认识到重视, 从粗放种植到按照技术方案精耕细作, 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今年全县青贮玉米种植20万亩, 平均单产达到4.1吨。青贮饲料的丰产丰收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6、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非农产业的开发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11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我们参观了新建的“和田绿洲”—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位于***东北部拜什托格拉克乡境内,距县城35公里,东靠策勒大戈壁,西与多鲁乡为邻,南接阿其克山前戈壁,北濒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以红枣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同时兼顾核桃、畜禽养殖、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等农区大农业的高效节水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初步规划投资一亿元,其中北京市对口援建资金投入7000万元。通过半天的参观,我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优势,感受到了**人民齐心协力的努力,更体会到了北京无私援助的深情厚意。以下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长远规划是前提

在参观中了解到,***在确保“不与农民争水争地争利,跳出老农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坚持沿路、沿电、沿水和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前提下,按照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受益一片的发展思路,每年发展2万亩特色产业,力争5年内发展到10万亩的规模。与此同时,牢固树立“绿色、特色、规模、品牌”意识,大力引进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龙头企业,不断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使资源优势尽快向经济优势转变。这一发展规划使人一目了然,通过参观能深切感受到长远发展中规划清晰,切合实际,思路明确。

二、选人用人是关键

示范园区的最终目标是造福一方百姓,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从示范园区如今的规模上,我们可以看出,从前期的规划到工程建设,从如今的规模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北京援疆和***委政府为了此项工程确立了园区管委会,配强管理人员,确保了此项工程能按时高效的完成,人才在这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资金整合是保证

众所周知,******分布于沙漠边缘,呈线状分布,南边是山,北边是沙漠,人地矛盾突出,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农业发展全凭雪水灌溉,因是沙质土壤,水肥利用率低下,在农业发展中没有优势,政府全年财政收入不多,主要靠上级划拨。***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初步规划投入一个亿,其中北京援疆项目投入7000万元。资金的高效整合利用确保了示范园区成功的建立。

四、商业运作是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需求决定了生产,一个好的产品能否受到市场的欢迎,关键在市场需求。和田地区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的农业经济作物比其他省市、地州的品质要好,作物几乎是在纯天然的环境中生产的,尤其是红枣、核桃等干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无添加剂等特点符合现代人对饮食的追求,当然工业的薄弱,生产加工环节的原始,也产生了不利的因素,那就是产品还属于大宗农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宣传不到位,卖点低,产品在市场中没有竞争力。而新建的示范园区牢固树立“绿色、特色、规模、品牌”意识,大力引进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商业运作不断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通过向农民承包示范园区土地,共同带动农民致富,最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过程中商业化运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为一名乡党委**,参观后对我最直接的触动就是如何开发并发展好我们自己的“示范园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位于***西南**公里,西与***接壤,东与****相邻,南与*****沙漠为邻,全乡辖**个行政村,*****户,人口*****人。主要产业有棉、粮、林果、畜牧,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亩,2011年,全乡GDP完成**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如何向有限的土地要经济效益,如何能带动全乡农民快速发展致富。通过参观示范园区,结合我乡实际情况,谈谈针对*****发展的想法。

湖南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咨询 篇12

大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于2004年,是在咸阳市委、政府提出“咸阳杨凌产业一体化”及县委、政府提出“杨凌武功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指导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进行规划设计,在原大庄万亩苗木花卉基地的基础上创建的。2006年大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一、基本情况

大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原规划面积27000亩,北至渭高干渠,南到渭河北堤,东西覆盖大庄镇,由南、北两区构成。南区包括苗木花卉、设施农业和加工商贸区3个小区;北区包括畜牧养殖和优质杂果2个小区。按照这一规划,截止到2009年,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先后形成了三横四纵共7条27.6公里水泥路网络框架。新打机井5眼,新增灌溉渠15公里,铺设暗管输水15公里。园区所有输电线路全部完成了低压整改任务,基本能满足园区用电需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已在南部发展优质苗木种植5000余亩,在中部发展设施大棚1000余亩,发展核桃、猕猴桃等优质杂果1500余亩,在北部建成微生态养殖基地一个,二、产业规划和发展现状 园区总规划面积27000亩,其中设施农业区规划占地1500亩、名优特种种植区规划占地7000亩、加工商贸区规划占地3000亩、畜牧水产观光区规划占地14300亩、节水抗旱耐寒苗木花卉繁育中心规划占地1000亩、农作物优良品种展示中心规划占地200亩。目前已发展设施农业500亩,蔬菜大棚318座,主要品种有圣女果、番茄、黄瓜、油桃、芹菜、红薯、辣椒等。优质苗木花卉基地3000亩,小麦优质品种繁育基地103亩,畜牧养殖小区1个,占地100余亩。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一个,食品加工企业2个(麻花、锅盔),饲料加工企业1个,苗木繁育企业2个。

三、区内企业规模

目前园区已落户的企业主要有:(1)宁夏苗木快繁中心2100亩,年销售额1100万元;(2)武功北辰乳制品厂,年销售额450万元;(3)陕西方正饲料厂,年销售收入450万元;(4)陕西瑞城粮库,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5)陕西恒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50万元;(6)西安利宝科技公司核桃苗基地100亩;(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03亩;(8)花汛公司1500亩;(9)西农园艺学院第三代苹果苗基地50亩。

四、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一)苗木花卉产业 现已收集和引进国内外园林绿化树种、花卉品种、优良杂果品种30多个。目前,园区建有全自动喷雾扦插繁育体系约3000㎡。引进节水耐寒型植物如金叶莸、北海道黄杨、紫花醉鱼木、黄花矶松、互叶醉鱼草、胶东卫茅、平枝槐、中华金叶榆等30多种,已繁育胶东卫茅、北海道黄杨等节水耐旱型苗木20多万株,繁育金叶莸、蒙古莸等苗木400多万株,繁育金叶榆等15万株,繁育其它耐旱节水苗木600万株,年销售额已达1100万元。目前部分苗木已在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宁夏银川、北京、内蒙呼和浩特、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

(二)设施农业产业

通过引进新优品种,进行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以及技术培训等,设施蔬菜生产水平和效益全面提升。目前,园区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18座,占地面积500余亩。引进的台湾樱桃番茄、天津黄瓜、山东寿光大棚油桃、普通番茄、西芹、秦薯2号红薯苗等新品种和无公害化标准化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均每棚净收入达16000元(栽培面积),实现利润320多万元,对当地设施农业,乃至整个蔬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三)畜牧养殖产业 全镇养殖业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品种以“二牛”、生猪和笼养鸡养殖为主。畜禽散养户在全镇户数占到所有农户的75%以上,但均未形成规模养殖,经济效益不是十分明显。目前,全区有10头以上“二牛”养殖户30余户,5头以上养殖户60余户,千只以上养鸡场15个,100头以上养猪场6个。2008年该镇在观音堂村南规划占地360亩自然法养殖小区,已投资590余万元,新建一号自然养猪小区,共建标准化猪舍14栋,已发展存栏生猪1600余头。第二、三小区正在加紧建设中。

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园区内的结构已得到明显调整。但从实际发展需要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原有农业示范园规划范围面积较广,产业布局规划过于分散,受土地管理等客观条件影响,致使产业规模不大,不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因人事调整,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机构、人员变动较大,人员不全,致使在建设过程中领导组织力量不强;

(三)园区内引进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较小,对园区发展促进和推动作用不强;

(四)园区前期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无法保障,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融资机制,导致园区建设速度不快;

(五)区内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六)在对外联系、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发展上后劲不足。毗邻杨凌示范区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优秀农业成果转化缓慢;

(七)园区内农业生产品种单一,发展规模、数量不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稀少,发展产业链不长,经济效益提升缓慢。

建议及对策

针对目前园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

议:

一、重新规划。

根据园区现有产业分布现状和发展实际,为了便于组织实施我们重新把园区划分成A、B、C三个区进行规划建设。

(一)A区发展规划 A区位于西宝中线以南、县环西路以西、漆水河滩地以北,占地2000余亩。

(1)建设期限

A区发展分三个阶段,时间从2009年——2012年。第一阶段(2009年)为园区规划、设计、前期准备和初步发展阶段,重点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2010年)为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阶段,本阶段要形成3—4个效益好、产业链、附加值高的园区主导产业。第三阶段(2011—2012年)为园区高速发展阶段,本阶段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种植、深加工、观光、农家乐等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2)产业规划

A区产业规划重点为设施农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农家乐、良种基地、农产品包装及深加工5大类。规划(范围分布见A区规划平面图)设施农业种植1500亩,现代化蔬菜工业育苗基地300余亩,专家苹果苗示范基地占地100亩,“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占地50亩,蔬菜精细包装及物流配送基地占地50亩,观光农家乐占地100亩。目前已发展设施农业300余亩,主要生产有番茄、黄瓜、油桃、圣女果、西芹等。已发展特色产业工艺藤编专业合作社1个,开发生产七大类13个品种的编织产品。

(二)B区发展规划

B区位于境内西宝中线以北、高干路以南、东西覆盖全镇,占地面积5000亩。

(1)建设期限

B区发展分二个阶段,时间从2009年——2012年。第一阶段(2009——2010年)主要发展生态畜牧养殖,重点建设5—7个规模较大的专业养殖小区,做大做强畜牧生态养殖产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第二阶段(2011—2012年)主要发展与畜牧养殖相关的生态观光特色种植、现代畜牧胚胎繁育、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及利用养殖产生的原料发展生态有机肥加工业等,不断延伸畜牧养殖产业链,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

(2)产业规划

B区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畜牧养殖、生态种植、肉制品深加工3大类。总规划面积5000亩。其中:生态畜牧养殖区占地1500亩、观光饲草和猕猴桃种植区2500亩、肉制品深加工区500亩、畜牧胚胎工厂化项目区占地300亩,生物有机肥加工区200亩。

(三)C区发展规划 C区位于漆水河滩地,南至渭河沙提、西接杨凌、东至乔寨村,规划面积5000亩。

(1)建设期限

C区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时间从2009—2012年。第一阶段(2009—2010年)主要发展优质苗木花卉、千亩清水莲菜和绿色景观休闲区三大主导产业,彻底改变传统产业格局。第二阶段(2011—2015年)以苗木花卉和清水莲菜产业为基础,完善渭河生态绿化及林网建设,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产业。

(2)产业规划

C区产业规划,利用漆水河滩地的独特地理条件重点发展优质苗木花卉基地、清水莲菜基地、生态绿化景观林带。其中:以宁夏苗木快繁中心为龙头,发展优质苗木3000亩;以圪崂村清水莲菜为辐射,发展清水莲菜1000亩;以渭河生态绿化防护林带为基础,建设生态绿化林带1000亩;其中包括建设绿色景观休闲观光区500余亩。突出自然、绿色、休闲特色,建设百亩垂钓园、林间美食园、自然游乐园等特色休闲景观区,大力提升园区文化品味价值。

二、健全机构。按照园区规化要求,县、镇各级应尽快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专人、明确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计划,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遵循原则。

园区建设遵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策扶持、中介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的原则,公益项目向上争,产业项目向外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动力量,吸收有关中介组织和农户共同参与,实行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新模式。

四、实施方案

(一)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第一、以宁夏苗木快繁中心为龙头率先发展苗木花卉,以圪崂村清水莲菜种植为示范扩大清水莲菜种植面积,以渭河绿化林带种植为依托发展绿色休闲景观产业,力争使全镇苗木花卉种植和绿色生态景观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第二、以圪劳设施农业种植专业村为中心,积极向外辐射发展设施农业,争取在张堡村、布王村、许家等村发展大棚1000座,使全镇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突破1500亩。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产业效益。第三、以观音堂养殖小区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快生态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力争在B区建设5-7个大型养殖小区,使全镇生猪养殖存栏突破50000头。同时加快畜牧养殖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建设生态种植、胚胎工厂化繁育、肉制品深加工和生物有机肥生产的产业。

(二)、积极进行技术推广。

第一、积极引进推广新型农业高科技适用技术 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带动整个园区良性循环。在园区发展过程中,主要对现有的蔬菜、粮食、等产品进行加工和包装,提高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当地及周边农发收入。重点以北韩麻花、倪家锅盔为示范,加快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并根据市场状况,适当增加园区产品的精深加工,弥补产后加工不足,提高园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

第二、坚持把应用和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作为园区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提升园区整体科技含量。积极推广苗木花卉规范化栽培技术、优质高新品种(苗木、花卉、蔬菜、瓜果、葡萄)及其配套种植技术、新型设施园艺高效某培技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包括作物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技术、市场网络技术和精准农业管理技术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第一、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通过园区软、硬环境的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模式。

第二、实行项目带动战略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极探索新的招商引资方法,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要从项目包装上做文章,下功夫,寻找亮点,推介热点,尽最大能力吸引大型项目在园区落户发展,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第三、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一要配强班子,从园区建设出发,选调一批年轻、懂管理、能招商的干部来充实领导班子;二要培养骨干,通过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外来人才的引进,形成招商引资的骨干力量;三要建立队伍,充分发挥农发经纪人等中介人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大批了解经济、按市场化运作的园区招商引资队伍。

(四)采取科学的投资、融资办法。

大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估算投资 900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500万元,主要用于道路、水利、建设设施等;产业发展投资3500万元,主要用于良种、设备引进等费用。隐形流动资产投资估算4000万元。其包括引进产业、科学技术费、项目建设费、各项管理费用。

对以上投资可按照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进行筹集。第一、在争取政府投资方面:一是抢抓国家扩大内需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加快园区建设进度。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第二、在引进企业投资方面: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借助落户企业自身发展建设投资。二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民技术协会+农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返租倒包”的园区土地流转机制,增加融资投资力度。

第三、积极引导农户个人投资,支持农户进行土地入股等投资方式,发展优势产业。政府要从政策宣传,项目配套方面进行引导,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不断提高个人投资发展的积极性。

(五)改进措施

(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强配套功能 本着园区“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的思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突出基础性、功能性、前瞻性和环保性,重大加快道路、供电、供水、通讯、排污等方面的建设,保证投资项目“引得来,稳得住,搞得活,不流失”。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园区内道路运输网络建设,形成三横四纵的路网格局,以高质量、高规模的道路条件,实现与杨凌示范区和周边县(市)路网的对接。

(二)、继续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提高服务水平。软环境是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园区应该强化“三大服务”,即企业投资前审批时的一条龙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通过软环境高质量建设来弥补硬环境建设的不足,最终成倍提高整体环境的建设水平。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推广网络

一是完善乡镇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机构。二是建立村、组两级技术推广组织。三是建立农发技术协会。四是发挥农技专业户,示范户的带动作用。

(四)、继续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对于符合入区标准的龙头企业,凡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或者招商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可以免交土地使用费和县级财政土地出让金;实行“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所得税头两年减免,后三年减半征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半征可在原有基础上再延长三年;同时,免征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绿化补偿费和土地配套收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上一篇:趣事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下一篇:城北新区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