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渔夫的故事有感

2024-06-09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精选14篇)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学会了许多处事和做人的道理。

故事中讲述了:有一个穷渔夫在海边打鱼,捞山来一个黄铜胆瓶,他好奇地打开瓶盖,突然,从瓶里冒出一股青烟,青烟变成了一个凶恶可怕的魔鬼。善良的渔夫救了魔鬼的命,最后魔鬼还编出一大堆理由来掩埋自己心里的邪恶,恩将仇报要将渔夫杀死,渔夫用他聪明的智慧诱其回瓶,并将胆瓶投入大海。

善良、镇定、勇敢的渔夫,在不知比他强大多少倍的恶魔面前,冷静下来想办法,诱其回瓶,最终战胜了邪恶、凶残、下流无耻的魔鬼,这就是所谓的人定胜天!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情况,虽然世界上并没有魔鬼,但我们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也会遇到的许多的困难、挫折,就好比那魔鬼,如果不动脑筋努力想办法解决,也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当我们面对困难就要像渔夫对付魔鬼那样,不能抱有太大的幻想,也不能对坏人太仁慈,而是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克服它。更要像渔夫那样遇到困难不惊慌,不抱怨,沉着冷静,做一个聪明勇敢的人,遇到了困难不要退缩要用智慧解决!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生活中我们在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给你的帮助,就算是再小的帮助,也要学会感恩,而且是一辈子感恩。

记住:聪明、智慧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懂得感恩会使我们心灵变美好。

四年级:我从这里起飞!

级:四年二班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 篇2

在这里, 学校特别开设了冒险课程, 即每年会选一座山峰攀登, 全校60多位师生经过两三个月的体力、技能训练和准备后, 全员登山。全人教师们认为, 如何让学生降低冒险的风险, 共同面对高山, 克服恐惧, 面对孤独, 对抗挫折, 而不只是脑充血式的硬闯, 这才是冒险真正的意义。于是这门大胆的创新课程, 虽然也有偶然因为天气原因无法登顶的, 但是大部分情况是以成功登顶而欢庆的。

在这关键的准备期间, 各项精心打造的科目培养了学生各项能力:校内登山训练、制订规划等逐渐由有登山经验的大孩子接替;3000米高度, 学生遭遇风雨、疲惫、危险, 也经历互助、友爱、责任与分享;置身责任, 参与每件事, 学生在处理危机、困难时学会方法、技巧, 也同时学习沟通、人际交往、组织领导、面对责任与义务, 最后成长为富有创造力、行动力、有梦想、敢担当的个体。不仅如此, 全人还将冒险课程深度开发, 发展成为“漂流美学”, 即要孩子凝视登山过程中自我与外在的碰触, 以认真的心灵聆听外在的变化, 进而搜索自己心中广阔的世界。他们想让孩子们明白, 漂流的目的不是远方, 反而是内在的安顿与深刻。

这门课程所带来的心灵震撼、生命体验、美的发现, 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如果说, 从登山这门冒险课程我们似乎体会到了这所学校的非凡意义所在, 那么不妨来听听创办人讲述全人中学教育理念的独特性。

在被人亲切地称为“老胡子”的创始人程延平眼中, “全人学校的存在标示了一个和台湾现有体制教育对抗的记号, 它不是‘改良’, 而是‘对抗’, 使人免于成为生产机器, 免于成为国家主义的佣兵” (《序二:教育的火花》) 。他认为, “全人出去的小孩不是适应社会, 而是创造社会”。这是好大的自信和勇气, 从一位画家转型成为一个社区学校的校长, 这是何等一份释放心灵、打破传统的豪言和实践!

于是这所学校被命名为“全人”, 培育人格齐全、自由生长的人才之地。“老胡子”亲自撰写的招生简章是这样陈述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学校重视五个理念:人类过去的知识的通识理解、人格特质的自我实践、审美趣味的形成、创造能力的释放、批判能力的培养。每个孩子不同的观点在此都能被尊重、包容与启发, 大人与小孩的关系是朋友, 互相聆听与辩证。让孩子不仅在心智上成熟, 也在人格上有正向的发展, 大人们会给予很长的期待, 让孩子们逐渐成熟。所以孩子快乐而有自信, 不需太多的教训与管理, 最好他们拥有的能力是真实的, 而不是被训练出来的。多年来, 我目睹了这里的孩子如何经历失败、惶恐、勇敢、自律、坚持……最后他们带着希望和能力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理念如此, 看看实际发生了什么呢?淘气顽皮的P成长故事, 从戒烟开始, 夜探雪庐山, 找到自我价值, 学打鼓、当登山组组长, 一学期学四册数学书, 成长为独立且极有责任感, 具有明确人生目标的富有人生特质的孩子;有20余条狗豢养于校园的“流浪狗”事件, 从流浪狗污染环境, 到人狗共处的复杂环境渐渐由富有人性化, 且有一定规则的“养狗协会”管理, 再到狗的“主人”在饲养的过程中, 渐渐被狗“驯养”, 日益富有责任感、同情心与公德心;由早期校园规则未建立健全时的肮脏、纪律涣散的表现, 到自我管理的实现……《生命的故事》《P的成长历程》《自我成长》一系列叙述告诉我们, 这里的学生不是天才, 这里的老师也不都是优质、老牌, 但他们都是平等的心灵交流, 没有高压的强制式绝对执行的目标, 只有静待成长的耐心。

成长需要宽容的环境, 全人学校会容纳孩子不断犯错, 然后借助孩子的力量再慢慢改正错误, 得到真正的心灵成长。这是一所教育的桃花源, 此地没有围墙, 没有校门, 是名符其实的用老子的“师法自然”作为其根本理念建设起来的学校。

读刘胡兰的故事有感 篇3

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将大批干部转移上山。當时,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匪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自己坦然躺到了铡刀下。刘胡兰烈士牺牲时,还不到15周岁。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这个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流传开来。随后,毛泽东主席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完刘胡兰的故事,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破旧的衣裳,双手叉腰,怒视着敌人,眉梢眼角间透着坚定与刚强。

轻轻合上书,我迟疑了。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是什么力量使她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卫自己的战友?是信念,是她对党的一片耿耿忠心啊!

如今,我们的祖国正走向繁荣昌盛,我们无忧无虑地活在当下,没有了战争,大家都团结友爱,和谐互助,可是,我们不能忘了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来这么幸福的生活呀!

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是党把我们从一粒粒幼小的种子培育成高大的树木,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大家应该学习刘胡兰同志这种不屈的斗争精神,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英勇奋斗,无私奉献。虽然我们没有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也不需要我们去流血牺牲,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不懈的努力,刻苦学习,从点滴做起,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我们的贡献。

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感 篇4

这篇童话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平时以打鱼为生,有一天渔夫捕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金鱼,金鱼忽然开口说话了,让渔夫放了它,今后你要什么东西我都能给你,之后渔夫的妻子让渔夫向金鱼要了数不胜数的东西,她的条件越来越高,最后她居然要金鱼来饲候她……,结果他们又回到了过去贫穷的生活。

看了这篇童话,令我思绪万千,我想了很多很多……。如今我们国内许多官员、领导干部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力,到处贪财,难道国家给他们享受的优厚条件,还不能满足他们吗?我想如果他们继续下去,就会像这篇童话故事里说的一样,最后他们会一无所获.或许他们的后半生还可能在监狱里度过。

读渔夫的妻子有感 篇5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天,渔夫捕到一条会魔法的比目鱼。比目鱼乞求渔夫放过他,渔夫大发慈悲,放了比目鱼。看到这里,我觉得渔夫真是个好心肠的人,当渔夫回家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妻子命令渔夫去向比目鱼索要东西,比目鱼实现了他妻子的愿望,但是他妻子得寸进尺,欲望却一次次变大,最后比目鱼生气的把所有的东西收回,他们又一无所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太贪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不克制自己,就会一直走向深渊,最后一无所有。渔夫没有自己的主见,听信别人的话,本身做好事是值得赞扬的,但他却向别人要东西,那好事也就变了味,最后也会尝到苦果。

读渔夫和魔鬼有感作文 篇6

・・・・・・・・・・・・・读 渔夫和魔鬼有感

今天我读了<渔夫和魔鬼》的童话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渔夫在海边打鱼的时候,从海里打出了一个瓶子,他不小心打开了瓶子,把里面的魔鬼放了出来。魔鬼要吃了他,他很害怕,但是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魔鬼对说:“你这么的大,我不相信你能够住在这个小瓶子里面。”魔鬼听了后很生气就变成一股烟又回到了瓶子里。渔夫急忙盖住瓶子,把瓶子又扔进了大海,他用他的智慧救了他自己。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以后遇到陌生的东西决不能轻易相信。不能像渔夫那样见到陌生的瓶子就把它打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可怕事情发生。但是,如果我们今后真的遇到了困难,那困难不正是像瓶子里的魔鬼一样吗?渔夫的急中生智和巧妙应对魔鬼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后在遇到困难时多少还有些启示意义。所以,我觉得在我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不仅要让自己变得更坚强,而且还要像渔夫那样使自己充满智慧,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自己和别人遇到的困难。我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

读渔夫的故事有感 篇7

老一辈教育家, 也有叶澜这样受惠于老一代教育家的贡献, 在基础教育和学校改革领域卓有成就的当代知名教育理论家。“他们都是当代中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人物”。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通过对这11位学者的深入访谈, 接触到他们的生活世界, 在本书中呈现了他们从童年开始的教育、生活、学术经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教育家们的“思想肖像”, 叙述他们虽饱受沧桑之苦但却从未背叛其使命的人生经历, 使人们得以从中领悟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

阅读本书是一种心灵享受。不仅教育家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不凡人生令人动容, 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力亦值得赞叹, 她真实地呈现了11位学者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献身学术、献身教育, 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呕心沥血的人生经历, 以及他们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走过的道路和做出的贡献, 给人以诸多启迪。

启迪之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其不竭的思想源泉和人生动力

在对中国教育学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作者逐渐了解了中国的老一辈学者:“发现他们的教育方法事实上均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论、学习观、社会观和自然观。”“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及他们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在诠释着儒家传统的可能性。在当前这个文明对话的时代, 他们恪守的道德即使是在东亚之外也能够激起人们的共鸣。”可以说, 这一点认识既是作者本人研究中国教育家的内在动力, 也是她理解中国教育家的逻辑起点。但与一般的思想史研究侧重于著作解读不同, 作者则是把思想史转换成生活史, 并因此采用了叙事的研究方法, 不仅生动再现了11位学者的人生经历, 而且深刻揭示了其中的中西文化互动与儒家传统价值观。

顺着作者的笔触, 我们看到, 本书描绘的11位学者在求学的生涯中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儒家经典和儒家为学之道, 虽然他们中许多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在国内求学者也一样受过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洗礼, 但他们从小浸润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在其内心深深扎根,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曾接受传统教育, 父母受儒家思想熏陶之后形成的价值观与信仰更是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产生过影响。”他们的一生反映出了儒家教育模式的真正特征与不朽价值。正是这些文化传统对教育家们的人生起到了支撑作用——无论是战乱、失学、与亲人离散的人生苦难, 也无论各种政治运动的严酷考验:谢希德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从海外返回大陆, 并从此与1960年自菲律宾移居台湾直至1986年谢世的父亲终生未得相见;1937—1941年, 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 汪永铨跟随父母辗转于武汉、桂林、昆明、四川, 父亲对他的教育和迁徙的经历使他自幼年时就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主意识;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李秉德曾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刘佛年被残酷批斗, 遭受了各种侮辱;等等, 社会的剧变以及个人遭遇的坎坷均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某种意义上, 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 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亦堪称是多姿多彩”, 作者的这一概括无疑十分精辟。

启迪之二:献身学术, 成就教育人生

20世纪的中国政权更迭, 岁月动荡, 对选择了教育学术道路的11位学者来说, 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磨难。虽然成长道路各不相同, 但执著、坚守, 淡泊功利是他们的共性。“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 他们播下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李秉德作为教学论和教育实验的开拓者, 毕生致力于在中国背景中进行教育实验, 为建立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教与学的方式呕心沥血并卓有建树;顾明远领导创建了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且在1983—2002年间担任该学会的主席, 为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同时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潘懋元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建立一门新学科——高等教育学, 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组织编写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 他与他的同事们及弟子们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王承绪领衔翻译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与张瑞璠合作主编了三卷本《中外教育比较史纲》, 主持完成了重大课题《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 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谢希德从一位知名科学家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位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女校长, 同时也是带领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刘佛年从1949—1980年一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之一, 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之时, 使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师范教育领域中的领头羊, 并提出师范大学不仅仅是要培养教师, 还要培养管理者和教育领导;而朱九思领导下的华中工学院 (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从一所高度专业化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得到世界认可的综合性大学, 甚至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先驱;汪永铨在北大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 目睹了北大的变迁, 并在反思教育和国家发展的一些深刻问题的过程中成为一个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领导者;叶澜则开始进行理解教育理论和中国基础教育新方法的研究, 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思想体系, 提出建立“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另一位女学者鲁洁的教育家生涯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度过的, 她以自己的杰出才能为该校的道德教育、农村教育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出身寒微, 10岁才上小学的渔民之子王逢贤则靠不懈的努力, 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和道德教育专家, 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和教育家。

11位学者可谓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他们有着中国传统学人的风范, 淡泊名利, 一心向学, 勾勒学术色彩浓厚而富有人文情怀的教育研究, 并大力培养后辈人才, 成绩斐然, 却一点也不张扬”。他们的成长都与一所或几所大学密切相连, 伴随着大学的命运和自身学术的发展, 他们各自心中的教育使命及其人生意义也得以揭示。从艰辛备尝到“终成正果”, 其教育人生的曲折与艰辛让人感慨万千。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 有好奇, 有阵痛, 有欢乐, 有眼泪, 甚至还有愤怒与反抗, 孤独与寂寞。但是他们知道, 这些都是破除旧的体制、旧的思维与观念、旧的行为准则的必要过程, 他们义无反顾地行走着。时至今日,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故去 (如李秉德、刘佛年、谢希德) , 但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学术传统依然震撼着我们;还健在的教育家们, 他们已进入耄耋之年, 最年轻的也已67岁, 但他们依然在带学生、做研究、写文章、提建议, 思索着、探讨着。他们关心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素质提高, 关怀着教育学科的创新与建设, 关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将自己的教育智慧及其被中西优秀文化熏陶出来的专业生命奉献给了20世纪的中国教育, 力求使他们深爱着的中国教育无论遭遇何种政治、经济的变局都能够朝美好的方向发展”。与人文社会学界及自然科学界的前辈一样, 本书所描写的教育学界的前辈也是中国辉煌教育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读至此, 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启迪之三: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是一份世界遗产

11位学者的故事并非只有个案意义, 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结合他们个人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在大学的发展历程, 以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勾画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复杂多变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图景;通过这些知名教育家所呈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取向和独特命运, 诠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内涵,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作者在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其在11位主人公身上的表现之后, 深刻地指出, 在当前的文明对话时期, 中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无疑可以看成是一份世界遗产, 是值得全球教育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资源。11位学者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仅可以激励来者, 而且可以丰富21世纪的全球教育对话, 可以使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从中受益。

应该说, 作者的这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回顾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虽然已经有许多人作过研究, 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政治背景下面展开分析, 常常将教育政策与实践理解为经济现代化和建构民族国家的工具。”“从持续不断的教育变革, 政策文件、法规、制度变迁, 统计数据, 到乡村层面的教育问题, 诸如入学率和扫盲成就等, 人们都可以找到详细的档案记录。然而, 这类研究却不多见, 即考察个人的生活经历, 进而揭示个体心目中的 (中国) 教育经验”。本书正是这样一部从人生经历展开教育研究的上乘之作。作者在1997年秋到2001年春之间对11位学者进行了数十次访谈, 每次草稿都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修改,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替我仔细校对其中的细节内容, 同时还会给我提供更多的合适材料。”作者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对11位教育家一生的教育、生活、学术及其领导生涯进行了研究, 从不同侧面生动描绘了现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所蕴涵的优良传统。“透过教育家们的‘肖像’, 感受这些知名教育家的生活经历与理想追求, 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他们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 这11位知名教育家中有不少人曾在中小学任教。王承绪193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苏无锡中学师范科后, 在无锡中学实验小学任教一年, 任四年级班主任, 他感到这一年的实践经验非常有价值。李秉德1934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在他的老师李廉方主持的教育实验区内找到一个职位, 在距离开封市三里路的一所农村实验小学当了两年的校长, 这一经历奠定了他一生执著于在学校教育最基础阶段进行教育实验。潘懋元15岁时得到一个任小学教师的机会, 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1937—1939年潘懋元又去了农村小学教书;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 他先在一所小学任兼职教师, 又在一所中学做兼职, 从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1948年, 顾明远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一所小学里担任教职, 这一年的教学经历从此改变了他, 看着孩子们学习给了他极大的乐趣, 他感觉做老师非常快乐, 这为他选择接受师范教育、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了基础;1958年, 顾明远受资深教育家王焕勋邀请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 一直到1963年回到北师大。刘佛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后, 1943年在长沙一所中学担任了两年的英语教师。作为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的一名年轻的教师, 叶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东师大附属学校教两年书, 1974—1976年她又加入第一批教师援藏队, 支援西藏创办小学教师培训学校, 她认为这些经历对于她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这些经历对这些知名教育家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工作, 教学经历改变了他们, 使他们感悟到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 而且是一项事业, 这对他们日后成为教育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到, 教育家, 大多经历了普通教师——名师——教育家的过程。

因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结缘 篇8

我虽然不熟悉戈宝权先生,但内心十分崇敬他,感谢他为儿童翻译了这么一首优秀的童话诗。我喜爱儿童文学,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尤为偏爱。该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物(大海、金鱼)拟人化,颂扬了正直、善良的品德,斥责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和不劳而获的思想。虽为独立阅读课文,我却把它当作讲读课文来教,甚至在课堂上将该诗以小剧本样式呈现,由学生分别扮演老头儿、老太婆、金鱼和大海,同学们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有的学生提问:“大海的五次变化,为什么第一、第五两次描写大海的变化没有用括号,而第二、三、四次描写却用括号呢?”问题提得好,说明学生阅读课文十分认真,并善于思考。我在给学生解释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括号的使用”,寄给了《江苏教育》编辑部。在我不知晓的情况下,编辑部把我的文章寄给了人教社小语编辑室。后来,当我的文章和人教社小语编辑室给江苏教育编辑部的回信,同时刊发在《江苏教育》(小学版)1982年第1期上,我才知道。人教社小语编辑室的回信较长,其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江苏教育编辑部:你们转来的车大敬同志的‘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括号的使用’一文我们读过了。我们认为车大敬同志的理解是正确的。……”拙文得到人教社小语编辑的认可,我很高兴,因为我没有误导学生。

过了两年,我离开了十分热爱的小学语文教学,调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担任文化编辑、记者,时过境迁,上文所说之事慢慢淡忘了。

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事情。1987年底,戈宝权从北京迁居南京,住在后半山园。我特别兴奋,一心想去见见这位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后来,我先后两次去戈先生寓所拜访了他,并撰写《早春时节·金陵访戈宝权》《戈宝权先生二三事》《养生三法得高寿——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戈宝权养生之道》等文章,发表在不同的报刊上。

古谚说得好,机遇往往是相连的。还是因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第三次拜访了戈宝权先生,并获得了他的藏书票。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江苏教育》编辑部储继芳老师对我说,我省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写信给她,说他看到一篇题为《可敬的老太婆,伪善的小金鱼》的文章。文章里说,“从表面上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真像是讽刺一个贪心的老太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曲笔’。”这位老师还说,“普希金在诗的结尾写道:谁要认为我是在讽刺一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那他就比那个老太婆更愚蠢。”储继芳老师说,这位老师看到的文章的观点与我们的理解大相径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中心思想到底何在?储老师知道我与戈先生熟悉,于是约我一同请教戈先生。

1989年1月16日,这天正好是“三九”的第九天,天气十分寒冷,我们赶到戈先生家时,温暖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照在一楼的会客室里,室内生起了炉子,屋角大花瓶里插着几支芦苇,显得儒雅而温馨。

一会儿,戈先生从楼上下来,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他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原文没有那样的话,他没看过那样的资料。戈先生的话是有权威性的。因为1987年苏联文学基金会授予戈先生“普希金文学奖”,这是苏联最高的文学奖。继而我们问起诗中括号的问题,戈先生拿起1987年他翻译出版的《普希金诗集》给我们看,说:“这是我译文集的第一本,里面有普希金的50首抒情诗,后面有6首完整的童话诗,童话诗里就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他随手翻到这首童话诗说:“文字和标点符号我都是按照最新的、最正确的版本翻译的。我忠于原文,我不能动它,原文和形式也没动,字句的排列都未动。我翻译的诗可以从中文重新回到俄文。诗中写到大海的变化,三次出现括号可以不要。”戈先生的释疑解惑,令我们恍然大悟。戈先生随手将夹在《普希金诗集》中的藏书票取出,对我说,藏书票已经没有几张了,这张送给你。说着,便在藏书票的背面写上:戈宝权 1989年1月16日于南京。

藏书票是干什么用的?中国人对它比较陌生。其实它就是西方人的私人印章。西方人不会刻印章,没有在书籍上盖印章的习惯,因此,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小版画贴在书本上,证明自己对书的所有权,这张小版画就是藏书票。后来,中国的藏书票慢慢也多了起来,如三毛、艾青、钟南山、张海迪都有自己的藏书票。藏书票和邮票类似,已演变成收集和收藏的珍品。1986年,戈宝权将毕生收藏的两万册图书捐给了南京图书馆,南图为他特设了“戈宝权藏书室”。“戈宝权藏书票”就成了南图“戈宝权藏书室”书票。

“戈宝权藏书票”长9厘米,宽6厘米,用淡绿色做相框,相框内戈宝权肖像系著名漫画家小丁(即丁聪)所画,其线条简练流畅,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位面带笑容、宽额浓发、慈颜善目、睿智博学的学者形象。肖像上方“万卷书斋”系黄苗子书写;肖像下方“戈宝权藏书”系钱君匋书写。

我因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与戈宝权先生结缘,“戈宝权藏书票”成了我永久的珍藏。今年5月15日是戈宝权先生逝世16周年纪念日,撰此小文权作对先生的怀念。

读《读革命英雄的故事》有感 篇9

这本书非常的好看,里面诉说了:左权、董存瑞、赵一曼、邓中下、叶挺、狼牙山五壮士等各个革命英雄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和左权大将军他们七个人。

我喜欢左权大将军的原因是:他有勇有谋,在长征中指挥了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以及罗镇、东征等着名战役。他以自己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军事家的胆略和才识立下了赫赫战功,保存了红军实力。在1938年2月,日寇出动四万兵力,分三路向临汾地区进犯,左权率领三百余人阻击敌人,他以自己的才能对敌人产生了重大的杀伤力,给了敌人当头一棒,敌人就撤退了。在1942年5月,左权遭到敌人炮弹袭击后壮烈牺牲,年仅37岁。

读《感恩的故事》有感 篇10

兴化市戴南镇董北实验小学四(5)班 龚文静

近几天我读了《感恩的故事》这本书,它令我很感动。尤其其中的一篇名叫《一万三千里的感恩之旅》的故事更是把我感动得流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男孩,1988年10月3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个名叫黄鈳的聪明懂事的小男孩出生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周围的人都喜欢他,可快乐的时光是那么短暂,在黄鈳7岁那年,患上了一种叫“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疾病。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人研究出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患上这种疾病,最多只能活到18岁。读到这儿,我不知为什么心里很难受,可能对这个只能活到18岁的孩子感到惋惜吧!亲人们并没有对黄鈳感到绝望,他们四处求医,期待奇迹的出现。小黄鈳也十分坚强,抓紧时间学习,经常安慰为自己着急的亲人。病情在恶化,黄鈳虽然已经不能站起来了,但他仍乐观坚强,永远微笑着,那笑脸映亮了所有人的心房。那些年中黄鈳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的心,有好多好心人给他捐款捐物,给他鼓励和帮助。当黄鈳 16岁那年,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到了尽头,他最后的心愿就是给帮助过他的人说一声“谢谢”。为了完成这个心愿,父亲便带着他走遍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帮助过他的人表示感谢。他每到一家就在父亲的帮助下,鞠上一躬,真诚地说上一声“谢谢”然后就献上一束自己手采的鲜花。2006年,黄鈳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之一。黄鈳想:要是有一天自己死了,一定会把眼角膜献给社会。读完后,我感动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黄鈳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所有人,同时也感动了我。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今后也要向黄鈳学习,学习他的勇敢坚强,不忘社会,聪明懂事,知恩图报的精神。我长大后要回报父母,因为他们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健康地成长;我还要回报社会,因为是它给了我好的生存环境,让我在舒服的环境下欢快地生活;我还要回报老师,学校„„并且我要对那些帮助过别人的好心人说一声“谢谢”。

读《偶遇的相知》有感 篇11

这本书的内容是说一个女人有许多珍惜她的朋友。有一天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她们在饭桌上恰巧谈到命运和缘分。以我的观点来看,我认为缘分是努力得来的。但我从这本书得到了真正的答案,其实生命中有许多事是不能安排和无法预测的,我们唯有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作者在书里提到一幕触动人心的风景。在夕阳西下的余辉里,猝然有一群白色的水鹭迎面翩然飞来。数十只列队平排着朝作者的车子张开翅膀,似乎连空气也不惊动地飞过来的白鹭,在静穆无垠的荒野中,点点雪白带着一抹漆黑,旋即呈现一种悠游逍遥的景象。一切的美丽,总是如梦如幻措手不及地出现,旋踵间又毫不犹豫地消逝。我心里忍不住地问,为什么美丽的时刻总是如此短暂呢?大概是上帝为了教导人们要把握和珍惜美好的时光吧。仿佛路边的木棉树,多美啊!但总有一天也会枯萎凋零。

书中提到福建省文联副主席陈章武和冰心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炳根两位作家都不住在长乐市,为了接待作者特地夜宿于长乐市。作者起个大早,是为了赶班机时间。结果制造了一个在黎明的曙光下迎接旭日的机缘。我从这本书中深深地体会到人生路越走越远时,你就会发现有些事早有安排,而不是人为的努力能改变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力,可以做得到的仍然要去奋斗。

有一次作者精心打扮,为了得到男朋友的认同,但最终却是一拍两散。这本书教导我生命中有许多期待的相逢和无奈的分手,喜悦和悲怆因此得以再三地重复翻转。作者把她和她的男朋友形容成两棵树。若人生是一条河,作者及她的男友便是站在两岸的树,风起时,他们听见彼此的叹息及感慨。他们只能对望,但永远不能在一起。作者从中传达了一个讯息,那就是岁月可漂泊,最难忘的是记忆。冷漠无情的时间,离去一如过眼的云烟,毫无难舍难分的踟蹰犹豫,它干脆利落,果敢狠辣,挥手的坚决姿势潇洒飘逸,然后永不回头。如果北环的聚散无从预测,那么就让偶遇的相知,在心中天长地久吧!

(指导老师:邱桢喻 评委:刘欢欢)

读《观书有感》有感 篇12

《观书有感》初一读来, 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半亩方塘, 一泓池水, 水光清澄, 波平如镜, 没有一丝涟漪;红日、白云倒映其中, 美不胜收, 天上云卷云舒, 日升月落。一位诗人在方塘边静坐深思:方塘的水为何长年这么清, 这么深?也许此时诗人在方塘边小径上徘徊, 当他看到方塘的水的源头处有一条小溪, 顺着小溪, 眼光再沿小溪上溯, 发现远远的溪流也许来自一座山, 也许来自一道瀑布, 站在方塘边也许还能听到瀑布的一点响声。此时作者也许心中有一个惊喜:方塘之水之所以这么清, 这么深, 原来是有源头活水来啊!

但令我们惊奇的是:这一美景竟然和读书的感受极其自然的结合在一起。塘边的朱熹, 捋着长髯, 手中拿着一本书, 忽有所悟:一页书, 一卷书, 不就是半亩方塘吗?打开书本, 面对的就像半亩方塘;阅读书的内容, 简直就是池中的天光云影。那么, 读书为何有如此美妙的享受呢?荀子《劝学》上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个人时常的不读书就会言之无味, 面目可憎;一个人时常的读书, 就会与古今哲人交流, 人生的境界, 自身的觉悟就会日有所进。书上的知识就是源头活水, 滋润着自己干涸的心田, 使自己的内心就像半亩方塘一样澄澈清明。会心的朱子顿悟后挥毫写下了这首小诗。老实说读这首诗, 使我想到了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情形, 而这首诗就是朱子的读书悟道。是因为有长期读书积累的丰富知识。举例说吧:红学家们读《红楼梦》, 那是一种享受, 因为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 如果让一个小学生来读, 恐怕就会是另一番情景了。

今天我读这首诗, 一方面使我领略了朱子的读书之乐, 读书境界:书光悦人性, 理趣空人心;一方面使我仿佛置身于青岛崂山龙潭的潭边, 潭水清而深。上有龙潭瀑布的水长年注入, 下有龙潭水库大坝的阻拦, 不过不是完全的阻拦, 而是多余的水可从大坝上流过。这样进出收支平衡, 潭中的水四季总量不变, 可谓流水不腐, 否则光有源头的水进, 没有水出, 最终就会像“死海”一样没有生机。一个人光读书, 不进行知识的思考梳理, 不断的扬弃一些浅见陋识, 就会成为一个书橱式的书呆子, 只有多读多思, 继承一些, 扬弃一些, 方能步入读书的圣境, 成为一个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人。当年的朱子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位书海中的弄潮儿, 令我们后人仰视。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13

2012-09-04 作者:891146394153人读过 相关作文我来投稿

我读了《史记》中孔子的故事,知道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问。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劝君主要以“仁”治国,要爱护老百姓还要讲礼仪,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一生有远大的抱负,但他却不得志。孔子在二十岁就立志想成为大官,但是由于敌国的诋毁,使得他在50岁时才做了一个小官,叫大司寇。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著作,这些经典一直流传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经过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编成了《论语》。

孔子是一位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全人类,我们中华民族为孔子而感到骄傲。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一个圣贤的生命历程的书——《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所做过的或者经历过的事情。这本书的作者是李长之,现在的人不会熟悉他,但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名字可是“妇孺皆知”。如他老人家的名气一样,他写的书也十分精彩。可以说,这本《孔子的故事》也能算上他的佳作之一,有幸读到这本书,也说十分的开心。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大众化的通俗的读物,可是内容却是十分地严谨。在每一句孔子说过的话里,你几乎都能在上面看见标注的数字,几乎都能在下方的注释栏中发现一个讲这一句话出处的注释。可以说,这时一本99.9%真实的历史书。虽然严谨,但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这一本书的措词,读起来还是那么朗朗上口,还是那样让人心中舒坦。

这就是我读的书,它的名字叫做《孔子的故事》,你们喜不喜欢它呢?

但凡读过《孔子的故事》一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对孔子发出由衷的赞叹,深深的敬佩这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这么一位伟大人物感到无比骄傲。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主要来自于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孔子曾说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才是聪明。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是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他取得了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孔子这种精神对于后人也是一种鞭策,是我这个与他相隔2500多年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迪。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问题不善于问,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粗心的毛病,粗心也常使我深受其害,因为它,我失去了很多的满分的机会,丢三落四,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把太阳写成大阳,把996写成699,把生鸡蛋当成熟鸡蛋,不过现在好在读了《孔子的故事》使我学会了不耻下问。

读《圣经的故事》有感 篇14

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通俗历史学家。一生出版了三十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部复述一遍。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的浩大人类历史进程,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经》,房龙却能让这部书连普通人都能看懂。

圣经的故事(美阅读书-兔山)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不是一名基督徒,是无神论的忠实拥护者。

那么,对于大多数人认为“神编”的读物为何如此感兴趣?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前段时间刚看完《希利尔讲世界史》,从世界人民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而西方的历史是相互争斗,相互征服,一个文明建立在另一个文明衰败的废墟上的过程。不过,想想哪的历史都一样,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但欧洲历史与中国历史有明显不同,在各朝代之间,有一种力量始终左右权势发展,那就是“宗教”.一名君主为了维护国家信仰的纯洁而大开杀界,比如尼禄;一个团体为了摆正信仰而远征异国,比如红十字军东征;一位贵族为了传播信仰可以放弃安逸与宝贵,比如保罗……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甚至今天,类似的事情在这些国家仍在上演。

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狂热?也许答案会就在传承了上千年的《圣经》里。

另一方面,对于历史的记载,中国明显要优于西方,因为我们设有史记官,对于历史事件,不管你所阅读材料中的真实性有多少,但至少它被传记下来,除非统治者的意愿,不然,不会有很多遗漏。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版本的史书,给你的研究和发现做了不少补充。不管事件的真实性是否可靠,但它被记录了下来,而且有很强的连续性。

西方历史,尤其是公元前的历史,完整且连续性的读物很少,有时甚至很混乱。相比较之下《圣经》就记录的较全面和连续,虽然在《旧约》部分如同东北乱炖一样的杂烩着,但仍能在里面找到历史事件的线索。所以,想了解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历史,《圣经》是必读之物。

《圣经的故事》作者是美国亨德里。威廉。房龙。他博学多才,经历丰富。他将十分玄妙的“神话”用白话的方式表达出来。用郁达夫的话说,“实在巧妙不过,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说,他写这本书,不是在写一本犹太人的史书,他既不为他们辩护,也不攻击他们的动机,只是在复述他们所写的亚洲和非洲的历史。

是的,原版《圣经》曾经翻阅过,如天外来物一般。房龙的这本《圣经的故事》如同讲述历史故事一样,无个人的感情色彩与偏好,将神秘的事件如故事一般讲述出来,易懂、易记。本书完结后,当我合上书,却意犹未尽地在脑海里不断回味着。有两个问题萦绕在脑海中。

第一个问题是,西方人民为什么会对宗教如此狂热? 另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旧约》和《新约》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我在网上阅查了一些资料,加之房龙的介绍,进行了个人的总结。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西方人民为什么会对宗教如此狂热?

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查阅,但以本人对世界历史和宗教史的了解程度,想要透彻地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很难,以本人现有知识量和理解程度进行了分析。

一方面是信仰的“习惯”.宗教国家的人民,从刚出生就会每日接受“神”与“上帝”的思想与行为准则,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这种形为准则融入血液,已不容更改。就如中国千百年来信奉儒家思想,遵守“仁、义、理、智、信”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突然有一天,某种思想或行为冲入这个群体,你的信仰将被推翻,你的一切标准都被否定,人们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为了信奉一生的“真神”,人们愿意付出一切。

另一方面,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即“利益”与“权势”的守护。当权者利用宗教治国,左右人们的思想,掌控人们的形为,使高层拥有更大、更稳定的权力。这些国家岂能允许其他外来教派染指他们的政权。从十字军东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以色列战争,无不混杂着宗教与权力斗争的色彩。

我只能说,“宗教”是信徒们的教义,是权力者的工具。但很多时候,这两者混杂在一起,谁又能分清谁主要、谁次要呢。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旧约》和《新约》呢?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要弄清《旧约》和《新约》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一下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初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形式存在。犹太教是一神教,上帝是犹太人信仰的唯一的神,犹太教的教义就是《旧约》。

《旧约》中的文献是犹太人以几个世纪的时间,由几十位学者分别写作的,最终将其组织编辑成书的人是犹太人摩西。

基督教创立者是犹太人耶稣,他在三十岁时以犹太教教义《旧约》为基础创立了基督教,并在犹太民族的下层传播他的思想。三年后因被人告发,以传播邪教的罪名被罗马帝国当局处死。

基督教由犹太人耶稣创立以后,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一直饱受当时的罗马帝国的迫害。后由犹太人保罗吸收了希腊哲学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改造以后,才使基督教可以在罗马帝国中传播,变成了世界性宗教,最终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另外,保罗还有一项对基督教重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新约》。

《新约》主要阐述了耶稣创立基督教的基本思想,主要是通过书中收录的福音书和通信集来体现的。当然保罗在组织编辑《新约》时对原有的基督教文献有所删节和取舍,有些文献没有收录,现在通过考古还有新的福音书被发现。

最终,《旧约》和《新约》被基督教合成《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

《旧约》与《新约》最大区别,就在于体现了耶稣改造犹太教而创立基督教的思想。《旧约》中包含有犹太人强烈的复仇思想,这是由于犹太人民族一直在忍受周边民族的欺辱和屠杀造成的。在犹太人看来,上帝将在世界末日对欺辱和屠杀犹太人的民族进行末日审判,并进行报复,而耶稣则提出末日审判是上帝对人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一个审判。耶稣的这些思想不能通过改编《旧约》去体现,因此只能在《新约》中去阐述。

在末日审判上的定义不同,实际上也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区别。犹太人的人生旅程遥无止境,在他们光顾的绝大数国家,他们都是移民。无论是尼罗河流域、巴勒斯坦谷地,还是幼发拉底河两岸,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后来的定居者,都不欢迎犹太人的到来。

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从来没有一个自己真正的国家,也正因此,“进化”了犹太人身上特有的智慧与坚强。听到很多传闻说,现在犹太人还不忘“复国”的宏伟大志。

推荐大家去看下《犹太人控制美国》这篇文章。

文章中提出,现在为何犹太人能够“四两拨千斤”,在美国生活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无论亲犹太还是反犹太的势力,多年来都在总结其中的秘诀。虽然观点各异,但有几点是共识:首先,犹太民族重视教育。其次,犹太人深谙美国社会的“游戏规则”,了解“政商互动”的道理。第三,犹太民族有较强的凝聚力不管“复国”之梦是否属实,不可否认的是,犹太民族是强大的,强大到我们难以想象。

科普几个小知识。这也是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

1、“上帝”并不是“耶稣”.“上帝”是7天创世纪里“神”,也叫“耶和华”.2、亚伯拉罕是亚当和夏娃的曾孙。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儿子叫雅各,后改名为叙利亚。

3、“圣经”一词是由君士坦丁堡的牧首约翰。克里索斯托在4世纪发明的,他把犹太人各种圣书总称为“圣经”.4、《圣经》是由犹太人在长久岁月中不断积累出来成果,到公元8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安顿下来,内容就越来越多。

5、《圣经》是公元1至3世纪被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把最初的《圣经》译成希腊文,从此,《圣经》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6、《旧约》与《新约》中的“约”是指上帝和人订了两次契约。上帝和人所订的两次个契约是不同的,耶稣在提出新约的时候,还提出上帝和人第一次所订立的契约由于人违约而失效了,从现在起,一律遵守新的契约。

上一篇:动物园500字作文下一篇:以世上只有妈妈好为题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