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实践

2024-06-01

海绵城市实践(精选8篇)

海绵城市实践 篇1

城市建设涉及老城区和新城区,如何在不同的城区建设海绵城市?新城区是技术导向型,老城区是问题导向型。新城区采用的是全新的理念、新的设计思路、新的材料和工艺,是“白富美、高大上”;老城区则是改造为主,提升为主,对于老城区叫“小雨无积水,大雨无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缓解”。我们在老的城区里面,可以把硬化的路面、硬化的停车场、硬化的屋顶绿化了,改成透水铺装,改成可以和大地联通的方式连接起来,让雨水能够更多的蓄存到我们脚底下,更多的被长出的植物利用,更多的通过净化系统排到我们河流水系里去,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做很多事情。

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实事求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缺水?原因主要就是现在的水泥地太多了,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湖泊湿地沼泽给填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因此我们在新建道路的时候,优先利用自然力量排水,优先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做海绵城市法无定法,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达到群众满意,根本问题是把不透水铺装变成透水铺装,把上凸式的绿地变成下洼式绿地,做点简单的草沟、湿地。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调控,统筹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恢复雨水自然循环,达到慢排缓释,削减径流,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等多重功效。

“海绵城市”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我们年轻的创业者应该勇敢的进入这个领域。

祖先从五千年到现在围绕顺应的问题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征服自然,精卫填海、其实就是造地。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统的涝室、水窖都是劳动人民的发明,核心是观念问题。过去我们城市叫开排法,现在叫快用法、开收法。海绵城市的具体实施中,最大的阻力是我们传统的规范,我们跟设计单位在2012年沟通的时候,有很多争论。设计单位说你们为什么要做海绵城市,为什么把雨水留下来,留下来以后路基塌了怎么办,房倒了怎么办,道路验收不过去怎么办?我们用了一个非常暴力的办法,不换“脑袋”就换设计单位,技术问题不是问题。新加坡做了很多明渠的方法排水,并没有埋大管子深管子解决。技术门槛不是门槛,只要我们尊重、敬畏、顺应自然,都能解决海绵城市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理念中,还有金木水火土的生态产业体系。木,聚木成林的生态体系;水,青山绿水良好的环境;火,如火如荼的创业风味;土,积土成山的产业聚集。海绵城市的工业设计理念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海绵城市概念、设计、图集、导则、工法、材料、施工单位。海绵城市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内容,海绵城市的创新创业和海绵城市设计一样门槛不高,任何一个年轻人如果找不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或者对这种先进理念感兴趣的话,在海绵城市建设浪潮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创意、有基金、有风头、有市场、有施工单位。

海绵城市的提法是一个很可爱的提法,很形象的把城市比喻成了可以吸收、蓄、用的过程,如果能够让海绵城市这四个字形成一个可视化的,甚至大家可以参与过程的文化产品,这个推广过程要以海绵为概念,让大家理解快收快用怎么第一时间体现出来,要在海绵这两个字做文章。

海绵城市是基于水资源的利用。要解决城市病,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改善,包括我们的居住环境。要在更多的媒体和公众平台上,让更多的人通过公益活动的形式进行组织,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现身体验到水是从这个地方排到另一个地方,甚至让小朋友可以手捧海绵城市来感受这个过程。通过实实在在的体验感能让大家觉得我是城市的主人,我可以感觉到自己建设海绵城市的作用。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的收集雨水的过程,让孩子们发现原来这些水收集以后还可以有其他的用途,因为建设城市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很可能是很多小朋友、学生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的事情。

政府的每一次规划,每一次举动,每一个新的概念的提出,要和老百姓做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大家的距离,让人民群众更能理解政府用心用力让生活更美好的举动,会有更多亲民化直接对话的交流,这样的事情我们做的越多,了解的更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海绵城市的市民。这样的话,无论是从我们自己的脚下出发,还是从全国出发,让我们这样的一个行为,可以让全中国全世界为我们的智慧感到骄傲。

要把海绵城市做好,材料肯定是作为主力军的角色。我们做过的耐热材料、不透水的有各种各样的材料等,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气侯下,我们都要脑洞大开,想想我们自己的专业,在我们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可能还有很多的创新,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新,能够为我们的海绵城市进一步创新进一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绵城市实践 篇2

生态平衡是城市化进展中最易打破的一种平衡, 且不可逆, 保持生态平衡, 尤其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对水生态平衡一方面的重要诠释。白城地区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寒冷干旱地区, 如何解读国家提出的“海绵城市”这一概念需要从白城地区的水文, 气候, 地质等方面的生态平衡入手, 探索出一种适合北方城市的模式是摆在学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2 白城地区原始生态环境状况

气候: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 地处北纬45度, 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西部, 科尔沁草原东部, 属于高寒地区。四季气候特点为春季季风强劲、夏季降雨集中、秋季光照充足、冬季高寒低温。综合气候情况, 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风能丰富, 降雨量少且不均 (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10mm) , 光照充足, 寒冷低温。要有针对性的打造海绵城市, 必然要考虑这四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地理:白城地区位于洮儿河冲积扇上, 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 岩性为上更新统至全新统厚层砾石、砂砾石, 含水层厚10m~40m, 地下水水位埋深3m~10m之间。含水层透水性好, 渗透系数一般100 m/d~200m/d, 富水性强, 且区域内伴有水库及洮儿河灌渠进行区域补给。优越的湿地、湖泊与候鸟栖息地等资源将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白城市湿地内各种鸟类长期在此定居, 印证了白城市的生态环境本身良好, 白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 将把湿地的特色打造在城市里, 让湿地走入城市, 城市拥抱湿地, 把城市和湿地资源融为一体, 这是也最大的一个海绵特色。同时, 白城市市区改造区域和周边的大片流域湿地均有海绵体的功能。所以, 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 能够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示范性, 为吉林省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积累丰富的经验。

3 适合白城地区创新型“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

3.1 强透水铺装的探索

称之为强透水铺装, 是因为白城地区的地质地层比较特殊, 表层土层薄 (白城新区表层土厚度大概在0.5 m~1.5m) , 表层土下面是大量的砂砾层, 此种地层透水性非常好, 并且砂砾具有极强的过滤功能, 在补给地下水时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建设透水铺装时所清理出来的表层土土质肥沃, 可用作绿化种植, 也是一种土壤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白城地区素有“八百里瀚海”的美誉, 湿地资源丰富, 就是这种地质层带给我们的福利, 我们可以称她为“天然海绵”。这是其他试点城市所不具备的天然强透水地质, 其他试点城市大多是有着较为丰厚的地表土层, 建设过程实施透水铺装势必会受到深厚的地表土层的影响及阻隔, 仅仅是做到表层透水。真正伸到土壤里的速度较慢, 在雨量大的情况下使雨水存积慢慢下渗, 或是预埋导排管进行导排保证铺装区域不积水, 难以做到与地下的水气交换。然而白城地区的这种透水铺装可加大其“天然海绵”的属性, 具有更强的透水性, 让硬质铺装区域不存在地表径流, 像一块真正的海绵一样吸水。

此外, 透水铺装在寒冷的冬季是可以与地下的热能进行某种方式的交换, 通过地热水气进行交换。在夏天, 长时间的日照辐射, 使得不透水铺装表面温度升高, 因没有散热设施, 需经常进行铺装地面洒水降温作业, 无形中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而这种强透水铺装可利用这种天然的地下水气交换实行自身降温, 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也为北方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 改善干燥空气的湿度, 不失为一种天然的城市加湿器, 这在北方干旱地区尤为重要。

3.2 雨水收集的探索

白城地区属于洮儿河冲积扇平原, 表层土贫瘠, 因此该地区的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便是大树稀疏, 分布较散, 灌木较少, 多为草原地被。表层腐殖土薄, 同时降雨量小, 仅能满足数量较少的树及大量矮草的生存。这种原生态的植物群落是由自然条件所决定的, 是大自然的一种生态平衡。

在南方降雨量较多的城市, 种植密林大树, 可以减少降雨的雨水下流速度, 达到时间分流的作用, 在白城地区这种做法不利于雨水的收集, 因为一旦减少雨水到达地面的速度, 势必加强蒸发量的影响导致雨水蒸发流失,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快的收集雨水缩短时间差。因此在城市种植方面, 尽可能的用点缀景观树, 非大面积的群植密植。这样既能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收集雨水, 又能还原白城地区的自然植物景观, 代表着一方特色景观, 树少而精。

城市化进程使得建筑物剧增, 建筑屋顶面积增加, 因此屋面雨水收集及利用非常重要。考虑到蒸发量的因素, 白城地区主要采用的屋面快速收水系统, 如虹吸排水系统。这样可以充分收集可利用雨水。

如果说强透水铺装是补给地下水的重要途径, 那么下沉式绿地不仅肩负着补给地下水的任务, 而且还肩负着地表径流的雨水收集净化作用。城市化的进程势必存在建筑物及不透水的硬化铺装, 这部分的地表径流通过有组织排水排入相应的雨水花园, 生物滞留带, 植草沟等下凹式绿地进行水质生物净化及地下砂砾层物理过滤, 然后在利用绿地雨水收集设施进行雨水收集, 并建立区域储水模块进行雨水储存终端模块, 该模块也设置了水质净化设备, 确保收集的雨水水质达优, 并利用先进的储水模块技术进行雨水储存的水质保障。其中, 储水终端会在干旱的时间启动浇灌模式, 储水与浇灌二合一。

区域储水终端经过雨量计算, 尽可能做到收集所有的地表径流水, 确保该区域的外排地表径流几乎为零, 最大限度满足该区域的地表径流水的全收集及利用, 当遇到异常降雨年份, 如降雨量突然增大, 储水终端达到储水极限值的时候, 通过溢流口或入口分流器进行外排;当降雨量匮乏时, 储水终端便开启市政给水供水模式, 以确保植物浇灌用水量。

摘要:本文以北方寒冷干旱地区为实例, 在分析北方地区典型的白城地区地理条件等因素基础上, 就如何建设海绵城市进行研究和探讨。

“海绵城市”建设的玉溪实践 篇3

近年来,中国城市“逢雨看海”屡屡发生,打造“海绵城市”迫在眉睫。2014年12月,国家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玉溪市立即开展申报,由玉溪市规划局牵头,会同玉溪市住建局、玉溪市水利局、玉溪市财政局、玉溪市发改委、玉溪市环保局等多家市直部门与红塔区政府,联合编写申报材料,最终在省级层面竞争性答辩中以第一名胜出。

2015年初,全国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步名单。3月4日,全国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而玉溪市最终以国家层面竞争性答辩获得全国第17名的成绩与“海绵城市”失之交臂。

今年,玉溪市不但没有停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而是因地制宜、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清晰的思路、丰硕的成果继续申报“海绵城市”,迎接这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

意识早 起步早 行动早

使命担当: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

玉溪市位居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地处昆曼大通道发展的核心功能区,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中心城市,域内包含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三个湖泊,自然生态基础良好。随着滇中经济圈的崛起,作为滇中“双核”之一的玉溪市城市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同时也将率先担当起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使命。

近年来,玉溪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径流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加以解决,并为西部高原山地同类中小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每当夜幕降临,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市区北部森林公园大瀑布宛如一道缤纷的彩虹,横贯两山之间,彰显出生态玉溪的迷人魅力。”这仅仅是玉溪自2005年开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并“以低冲击开发”理念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湿地工程的一個缩影。目前,在玉溪大河、城市东部山地公园等区域,开始海绵理念的尝试,建设生态宜居幸福玉溪。

“建设海绵城市,是云南更好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强力支撑。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市保护国家战略水资源、全面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建设海绵城市,玉溪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城市建设基础和发展优势。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市打造高原湖泊地区‘山·城·湖’海绵城市规划样板,引领西部山地中小城市发展示范的坚定目标。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群体积极响应,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的强烈愿望。”在城市发展提“气质”的道路上,玉溪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位置,着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绿地工程。

2003年以来,玉溪市就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在城市规划中顺应自然,将山、水、林、田、湖有机融合,坚持“低冲击开发”的理念,以节能减排为主线,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组团功能结构,全力打造“山水湖城,宜居玉溪”。

近年来,玉溪更是牢牢把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空气、水源、土壤、森林等生态建设,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当前,玉溪市已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一系列称号。这些成绩一方面标志着玉溪市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玉溪市结合自身实际,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效推进适合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规划快 建设快 见效快

生态立市:实践城市管理新概念

“海绵城市”,其实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也就是说,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又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对于市民的直观感受来讲,就是遇上小雨天,不会担心地面有积水,弄脏鞋子和衣服。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同时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阳春三月,在郁郁葱葱的树木的掩映下,以聂耳音乐广场为中心的独立汇水区,通过海绵提升工程实施,使其当之无愧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纷至沓来休闲观光的首选地。

东近面山32公里的自行车绿道;中心城区雨污分流体系大力推进,目前建成雨水管网126公里,污水管网118公里,雨水箱涵23公里;玉溪师院、山水佳园等地方的景观蓄水池……这一切,均得益于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出问题导向,先后成立了由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市长饶南湖亲自挂帅的“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海绵城市专项工作指挥部”,建立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以及出台《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草案》相关配套政策。值得一提的是,玉溪市规划局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目标要求系统地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中,并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中的刚性约束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目前,玉溪市已编制完成《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玉溪生态城市规划(2009-2030)》、《玉溪市中心城区水资源及河湖水系专项规划(2013-2030)》、《玉溪市区绿色慢行网络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和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城市规划情况,已完成多项海绵城市相关的配套政策、办法和制度,包括规划建设管控、河湖水系保护与管理、投融资与资金管理、雨水及再生水利用、防洪防涝应急管理机制、绩效考核与监督等方面。

nlc202309012154

“基于‘水资源’视角、基于‘水生态’视角、基于‘水安全’视角,建设海绵城市是玉溪生态立市的必然选择。未来,通过整体推进建设海绵城市,玉溪可代表高原山地区域土壤,气候条件形成示范效应。”玉溪市规划局局长董金柱接受采访时表示,事实证明,玉溪市必须通过建设海绵城市,重新调整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遵循“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利用和排水密切结合,通过有效的地表渗透,依靠“自然积存”达到削峰调蓄,控制径流量的目的,利用自然净化来减少污染,真正实现水质改善和水的有效循环利用,为玉溪市实施生态立市戰略,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实现“六城同创”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措施好 配套好 效果好

绿色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实践,更是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宝贵契机。

据介绍,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试点区内的水资源紧缺、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洪涝多发易发等突出问题。玉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后可加大对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

同时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中心城区每年将减少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500万元以上;提高雨水利用节约水资源,试点区内每年至少可收集约1133万立方米雨水,可节省用水成本5300万元;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年固体悬浮物(SS)总量去除率可达60%,城市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城市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地下水位逐步得到恢复,土地升值30%以上,届时试点区范围内20万人将直接受益,试点区范围外的10万人口间接受益。

“海绵玉溪”还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海绵城市规划”样板。玉溪市将通过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努力建成高原湖泊地区“山·城·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样板示范区,积极探索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研究、多规合一、控规动态维护一张图等城市规划新理念,引领和带动一批西部高原山地中小城市开启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在生态敏感地区形成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据介绍,目前,玉溪市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将海绵城市措施的管理要求落实到具体项目中,研究制定海绵建设项目推进PPP模式的实施意见,并在玉溪一小门口建设透水材料停车场,红塔大道改造中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均采取PPP合作模式。

在推进过程中,玉溪市创新实践,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市公园、湿地、水体等开放空间,综合考虑竖向、景观等要求规划布局雨水调蓄设施。同时,逐步落实绿色行动计划,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森林玉溪、蓝天玉溪、碧水玉溪、园林玉溪、绿色产业、绿色文化6大工程,最大限度增绿添绿,最严举措低碳发展,最硬措施保护生态,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美丽幸福玉溪。

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申报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玉溪市已启动市、区、社区三级宣传工作机制,让海绵城市“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形成全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共建共享新格局,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家喻户晓。

(本文作者 云南日报社 余红)

海绵城市评价指标 篇4

您好,您好,您咨询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细项的有关材料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1、为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落实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科学性、典型性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口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参考相关规划成果,确定了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五项分项目标及22项指标,五项分项目标具体表述为:水生态全面恢复、水环境显著改善、水资源适度利用、水安全充分保障、制度建设完备,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3-1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目标

目 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30年 备注

水生态 1 2 3 4 5 6 水环境 7 8 9 水资源 10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

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例

绿地率 地下水位

城市热岛效应 水环境质量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总量控制率)

合流管网年溢流次数 污水再生利用率 ≥70%

≥70% ≥20%

≥80% ≥40% ≥50% 41% 45% 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优于IV类达到Ⅲ标准 类标准 ≥50% ≥60% ≤12次 ≥20%

≥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标。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

参考《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求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

标》。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要

求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0%,《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要求再生水利用率≥

目 标 水资源 序号 指标 雨水资源利用率 12 供水管网漏损率

2020年 ≥0.5%

2030年 备注

≥1.5%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重视雨

水收集利用,有逐步推广雨水利用工程与项目的政策、计划并实施。

≤8% 《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国家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1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

100%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

≤10% 水安全 13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4 15 龙头水质达标≥99% 100% 率

排水设计标准 管线设计重现期3-5年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参考《海口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

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参照《海绵城市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16 内涝防治标准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

年 规划建设管控制度 蓝线、绿线划定与保护 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 投融资机制建设 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 产业化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出台 制度建设 17 18 19 20 21 22

2、由于海绵城市规划尚未得到政府批准,目前不宜向您提供规划文本。

感谢您对海口规划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此复。

“海绵城市”论文 篇5

10144304103 李庚阳环境科学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 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2014年11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2014年底至2015年初,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并产生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一时间,“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是跨尺度、跨地域的系统性问题,也是互为关联的综合性问题。诸多水问题产生的本质是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失调,因此解决水问题的出路不在于河道与水体本身,而在于水体之外的环境。

建设“海绵城市”的价值观应从“水适应人”转向“人适应水”。“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字里行间反映出与传统的工程思维下“水适应人”的治水思路截然不同。城市应该是一种“人适应水”的景观,即“水适应性景观”。“海绵”即是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完整的土地生命系统自身具备复杂而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是“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聚焦到“水问题”上,这一理论表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这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基础。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水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水这一特殊的环境因子。由于水是流动和循环的特点,因此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并不在于水体本身,它与流域内其他土地利用和各类景观要素相联系,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的。

“海绵城市”是古今中外多种技术的集成。第一,让自然做工的生态设计技术。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任何技术的使用要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地以 “改变场地原本稳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施 “生态建设”。第二,古代水适应技术遗产。先民在长期的水资源管理及与旱涝灾害适应的过程中,积累大量具有朴素生态价值的经验和智慧,增强了人类适应水环境的能力。第三,当代西方雨洪管理的先进技术,包括LID技术、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水问题研究的热点。

二、海绵城市多尺度构建方法及实践

1.宏观——综合水安全格局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北京案例

从北京市水系的空间格局与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入手,通过水文过程分析和模拟, 判别和保护具有较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用地, 提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等地区的生态管控导则,并恢复城市水系自然形态、建立河流生物廊道系统,从而构建起北京市综合水安全格局,包括:(1)雨洪安全格局,通过径流过程模拟、雨洪淹没分析(20年、50年、200年一遇下的雨洪可能淹没范围)和历史洪涝情况分析,确定区域的雨洪安全格局。

这个安全格局可以有效维护降雨径流的自然过程,通过恢复水系的调洪蓄涝能力,使城市免受雨洪灾害的威胁。(2)水源保护安全格局,对于北京市这样一个缺水城市而言,地表及地下水源保护是区域水安全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根据相关地表水源保护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分析,确定水源保护安全格局。

最终两者叠加形成综合水安全格局,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景观格局中,并最终通过与相应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落实在土地上, 构成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的核心网络,成为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的刚性骨架。

2.中观——城镇海绵系统,六盘水案例

六盘水市的水生态综合治理旨在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存蓄和净化雨水,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为了构建完整的城镇海绵系统,工程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两个层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具有不同净化能力的湿地,构建了雨洪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市雨涝灾害,而且在旱季也能有持续不断的水源。第二,拆除渠化河流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的湿地系统,发挥河流的自净能力。第三,建立连续开放空间,建立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 增加通往滨水区域的通道。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以水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改造,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增进了城市活力。

3.微观——城市雨洪管理绿色海绵技术,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案例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是我国首个以解决城市内涝为目标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通过整体景观设计途径进行生态化的雨洪管理,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的城市成为与水问题相适应的城市,从2011年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了其解决城市雨涝的功能。设计中关键性技术要点包括:(1)以雨洪安全格局为基础,划定由“集水城区-汇水湿地”组成的、具有镶套式结构的“绿色海绵综合体”。(2)填-挖技术形成“海绵地形”,一方面是创造多级湿地系统的地形基础,同时为下一步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与游憩空间提供环境基础;而且,造价低廉。(3)构建“水质净化-蓄滞水-地下水回补”多级多功能湿地系统。该多级湿地系统主要是整合潜流和表流湿地技术,进行土壤和生物净化,将净化后的雨水汇入中央低洼湿地,补充地下水。按照“水质净化人工湿地-蓄滞人工湿地-地下水回补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这一顺序,依次构造三类湿地系统,产生多种生态系统服务。(4)充分利用地形及水量分布特征实施特色生境修复,并与乡土生物保护、游憩与科普教育功能相融合。

三、对未来“海绵城市”研究的展望

社会各界通过广泛的讨论来关注城市洪涝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生态和境问题,重新审视工业时代治水思路的利弊, 深刻认识生态雨洪管理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和技术,对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应该给与充分的重视。

海绵城市设计要求 篇6

发布时间:2016-03-08 本文已阅读:36次文章来源:四川远景产业规划研究院

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应以相关职能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作为责任主体,落实有关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城市规划建设相关部门应在城市规划、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环节,加强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情况的审查。

适宜作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载体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园林、道路交通、排水、建筑等各专业设计方案中明确体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内容,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

设计程序

(1)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目标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并结合气候、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条件,合理选择单项或组合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及设施(详见本章第七节)。

(2)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应根据设计目标,经水文、水力计算得出,有条件的应通过模型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优方案。

(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的各阶段均应体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平面布局、竖向、构造,及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衔接关系等内容。

(4)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与审查(规划总图审查、方案及施工图审查)应与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排水、建筑等专业相协调。

场地设计

(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

(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除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外,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计。

(4)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及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用水的非传统水源宜优先选择雨水。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建筑与小区,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应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要求,其他建筑与小区宜参照该标准执行。

(5)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景观水体的规模应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量平衡分析确定(详见第四章第八节)。

(6)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设置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预处理设施,同时可采用植草沟转输雨水,以降低径流污染负荷。景观水体宜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或生长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建筑

(1)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设计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2)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3)建筑材料也是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4)水资源紧缺地区可考虑优先将屋面雨水进行集蓄回用,净化工艺应根据回用水水质要求和径流雨水水质确定。雨水储存设施可结合现场情况选用雨水26

罐、地上或地下蓄水池等设施。当建筑层高不同时,可将雨水集蓄设施设置在较低楼层的屋面上,收集较高楼层建筑屋面的径流雨水,从而借助重力供水而节省能量。(5)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

小区道路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3)路面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路面设计应满足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小区绿化

(1)绿地在满足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结合绿地规模与竖向设计,在绿地内设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2)道路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前,应利用沉淀池、前置塘等对进入绿地内的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径流雨水对绿地环境造成破坏。有降雪的城市还应采取措施对含融雪剂的融雪水进行弃流,弃流的融雪水宜经处理(如沉淀等)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海绵城市实践 篇7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及省政府关于海绵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 推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建设理念, 促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修复受破坏水体, 改善城市水环境, 维持水生态循环, 临汾市认真组织研究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1 城市概况

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 东倚太岳, 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 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 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总面积为20 275 km2, 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3%, 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 区位优势突出, 交通通讯便捷。临汾市近30年平均降雨量461.98 mm, 流经临汾市区的主要河流有汾河、涝洰河, 汾河纵贯南北, 将市区分为汾西、河东两个基本对等的部分, 形成东西两山夹平原的地貌。2015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 161.1亿元,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6%;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56.55亿元。

临汾是晋南经济重镇, 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二, 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额粮棉生产基地, 也是我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近年来, 在市政府的大力领导下, 临汾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 城市环境有明显好转。

2 海绵城市规划目的和总体目标

2.1 海绵城市建设目的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 要从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等多个视角出发, 建立雨水源头减量、过程滞蓄、末端净用的综合系统。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临汾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结合城市建设实际, 综合考虑当地工程地质、地形地貌、土壤特性、降雨特征等因素, 因地制宜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统筹协调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全面提升临汾市的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平, 并确定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所需的相应管控指标, 为临汾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序进展提供保障。

2.2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1) 以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核心,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修复水生态, 保护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从临汾市长期和综合协调出发, 创新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

2) 规划到2020年临汾市中心城区将不低于多年平均降雨量70%的雨水就地消纳利用, 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水安全问题。

随着城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区排水能力呈下降趋势;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偏低;城区排水系统不完善, 远未形成完整的排涝体系;现有排涝水系未经统一规划, 管理力度弱。

2) 水资源问题。

临汾水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 由于缺乏对城市雨水收集及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 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工程设施, 临汾市没有形成城市集雨的理念和做法, 天然降雨这个潜力巨大的水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 使雨季径流白白流失, 而在旱季又严重缺水, 再生水利用有待完善。

3) 水环境问题。

部分区域存在合流制溢流污染, 初期雨水面源污染严重。

3 海绵城市编制思路

3.1 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从解决四个主要问题的方向入手:

水生态:恢复生态岸线, 进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布局分析, 海绵城市措施比选, 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选取最适宜的设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

水安全:分析城市总体排水防涝格局, 明确城市积水点的空间分布, 提出相应对策, 合理控制城市竖向和排水防涝设施布局。

水环境:明确规划范围内水体污染情况, 并核算城市污染物点源、非点源排放情况, 明确污水处理厂出水等级、源头削减量及对应措施。

水资源:分析历年降雨分布规律, 明确水资源使用量, 分析雨水资源化利用需求, 合理制定雨水资源化利用方案。

3.2 技术路线

本规划采用的技术路线分为五个部分, 按照项目进展深入, 依次包括现状调查、要素分析、目标确定、项目规划和保障机制五个部分。首先, 通过对临汾市的各部分现状进行调研, 收集和整理相关水文气象、地形地势、社会经济、片区控规和其他相关规划内容。在现状调研和资料梳理整合的基础上, 对规划区现状要素进行评估和识别。主要分析出规划区及周边区域的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现状情况。

在现状情况明确和分析的基础上, 对照建设部考核要求, 提出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分解指标。通过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各项子目标的分解, 最终实现规划区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总体目标。其中水生态的控制指标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生态岸线恢复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水环境指标包括水环境质量和城市面源控制;水安全指标包括城市内涝防治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水资源指标主要包括雨水资源利用率和中水管网漏损控制。对应相关指标, 分别列出达到各项指标需要实施的项目具体工程, 核算工程量, 布置工程布局。

最后提出指标落地和项目实施完成后的保障措施, 包括规划制度体系、监测考核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三部分。

4 海绵城市管控规划

临汾市中心城区建设管控单元的划分分为两级管控体系:一级管控单元和二级管控单元划分。

4.1 自然空间格局

通过对现状建成区及周边区域脉络与肌理的研究分析, 对照城市总体规划的未来实现, 规划临汾市海绵城市规划区建设形成“两山对峙、一田环绕、八斑镶嵌, 三水两廊护尧都”的区域海绵生态保护格局。“两山对峙”指临汾中心城区东西山生态建设保育区域。“一田环绕”指临汾市城市周围的农田生态缓冲圈。“八斑镶嵌”指规划区范围内的七大重要生态保护节点, 即龙词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姑射山风景名胜区、尧王台生态绿地、古城公园绿契、曲亭水库、涝河水库、洰河水库八大重要生态控制节点。“三水两廊”三水指汾河生态水系、涝洰河生态水系、环城水系;两廊指大西高铁生态廊、南同蒲铁路生态廊。

4.2 目标分解

规划临汾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整体目标不低于80%。规划临汾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暴雨不成灾。规划临汾市中心城区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临汾市中心城区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为70%以上。规划临汾市中心城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为10%。规划临汾市中心城区内河道水质达到Ⅳ类水体要求, 地表水体水质达标率95%以上, 彻底消灭黑臭水体。

一级管控单元划分临汾市中心城区为8个片区的管控单元, 即河西新城片区、经济开发区片区、老城区片区、东城区片区、新兴产业园片区、南机场片区、尧庙片区、尧王台片区。二级管控单元划分根据每个一级管控单元用地性质, 将其划分为居住类、公共类、商业服务类、工业类、公园绿地类、道路类、广场类七类用地, 作为二级管控单元。

5 海绵城市系统规划

5.1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

1) LID措施建设。

借鉴国内外LID设施建设经验以及临汾市实际情况, 选择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以及雨水调蓄池等低影响开发措施构建临汾市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

2) 地块改造。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 并衔接区域内的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道路红线内、外绿地内, 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处理。

3) 雨水利用。

规划临汾市2020年城市绿化率达到45%, 公共绿地总面积967.01 hm2, 建设生产防护绿地总面积323.66 hm2。另外还有滨河绿化带和防护绿地。在减少中可经过技术处理, 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地绿化渗透系统, 能够很好的缓解城市内涝, 减少雨水径流量。

在设计中关键是控制好绿地与周边道路和雨水溢流口的高程关系, 即路面高程高于陆地高程, 雨水溢流口设在绿地中或绿地和道路交界处, 雨水口高程高于绿地高程而低于道路高程。

5.2 城市雨水管道系统规划

从临汾城市现状来看, 临汾市现有排水体制为合流与分流并存, 其中老城区为截流式合流制, 其他区域为分流制。根据临汾市现状调研情况, 老城区合流制管网年代久远, 易淤积, 是老城区形成汛涝的主要原因, 规划临汾市城区逐步进行分流制改造, 以新老城区、合流分流的衔接部分为改造的端口, 逐步向老城区内部进行延伸, 同时可以结合老城区改建和道路建设同时进行, 并适当加大截流倍数, 提高雨水排放能力, 加强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

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 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建不得将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相互混接。在有条件的地区, 应当逐步推进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 合理确定截流倍数, 通过设置初期雨水贮存池、建设截流干管等方式, 加强对初期雨水的排放调控和污染防治。

5.3 超标雨水系统规划

在临汾市防洪规划上利用现有河道将不同的河道水系有机连起来, 主要有汾河、涝洰河、排水明渠以及环城水系。

在防涝层面上, 利用排水明渠构建行泄通道, 在易涝点建设雨水调蓄池或排涝泵站, 另外防洪排涝实施尽量与河道水系相连接。

5.4 水环境改善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针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 主要从点源和面源两个方向进行控制。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有分流雨污, 污水管线渗漏、漏接的修复, 污水厂提标改造, 以及汾河、涝洰河现状绿海绵化地改造和汾河新建段海绵化建设, 使汾河两侧绿地兼有初期雨水净化功能。面源污染控制通过从源头减少污染量, 控制源头雨水径流排放, 完善截流系统和冲洗管道, 以及末端LID相关设施建设 (渗透塘、生物滞留池等) 。

6 总结与思考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方式, 为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充分发挥了建筑路面、绿地河道等系统对雨水的自然吸收、渗透、利用,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海绵城市之探讨 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大批人口涌入城市,大量填河造路,造成河道减少。城市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雨季常引发洪涝积水滞排、河流生态恶化、水污染加剧等问题。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向海绵一样有吸水、蓄水、释水功能,把雨水留住,让水循环利用起来。

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人类大规模破坏自然,而海绵城市是顺应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低影响发展模式。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是粗放式的,海绵城市对周边水生环境则是低影响的;传统城市建成后,地表径流量大福增加,海绵城市建成后地表径流量不变,且能保持原有的水生态。

海绵城市的目标有三,其一:保护原有水生态。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维持被开发前的自然生态水系。其二:恢复被破坏水生态环境。城市建设长期处于粗放模式,原有绿地、河道、湿地等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在给予城市一定生态空间的前提下,促进加快城市生态多样性建设。其三:是推行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暴雨对城市的影响,减少对原有水环境破坏。留有生态用地,适当恢复原有河道沟渠,增加城市水域覆盖面。

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建成了海绵型城市,以德国为例。近年来,德国开始推广“洼地—渗渠系统”,使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相连,形成了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低洼的草地能短期存储下渗的雨水,渗渠则能长期储存雨水,减轻了城市排水管道的负担。德国通过提高城市绿化来减少雨水径流。主要城市雨水利用方面为: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用于生活中非饮用处。二是雨水截污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地面大多铺设可渗透地砖,以减少径流量。三是雨水利用系统。沿排水道可修建渗透浅沟,表面种植草皮,为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可进入雨洪池或者人工湿地。

国内以清华大学胜因院为例,用雨洪管理的设计理念缓解内涝问题。胜因院项目规模:9640m2(含建筑面积1324m2,外部空间面积8316m2)。北京市1年一遇暴雨雨量45mm,2年一遇70mm。基于此,胜因院总设有6处雨水花园。最低洼处建筑物所在汇水分区内设较大规模雨水花园,按2年一遇的暴雨量设计,过量雨水则外排,其余地区计算其径流量,而后设计雨水花园。在设计雨水花园时,考虑到毕竟是景观带,兼顾草地下凹的安全性与美观性,基于安全性的基础上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对于海绵型城市的设计土壤也是至关重要的,胜因院原始土壤大体满足了渗透系统的要求,不足之处在于渗透性有待提高,故更換了胜因院的土壤来提高土壤渗透性能。雨水花园则依据高差关系,各设溢水口,可以砾石沟或者浅草沟链接,过量雨水则用重力外排。整个雨水花园系统中有梯形石笼,表层50厚细石(树皮)覆盖,第二层400厚壤土覆盖,第三层土工布铺垫,之后由200厚碎石垫层,阶梯下渗。而选择石笼作为边界主要原因是其经济、环保、渗透性能良好,石笼中的缝隙方便雨水流进花园,且兼顾对初期雨水过滤的良效。对于植物的生长起到很好的基础与保护效果。然而胜因院只是个开始,雨水花园、雨洪管理项目日益增多,然而对于雨水的利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譬如对于植物的筛选,作为景观,依据季节合理搭配植物原有的色彩,总结综合效益不断研究,将其变为艺术性与功能性兼顾的设计等等,故其有待不断演进和完善。

传统排水模式为“快排”而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渗、滞、蓄、净、用、排”。其关键是加大资金的筹集和投入、发挥科技在提高投资和管理效益的作用。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供水采用低价政策;城市排水则是国家包下来。这种做法延续到今天。弊端十分明显,我们彻底更改此类想法,只有先自扫门前雪,才能逐步解决城市积水等问题。水是一种资源,有限且宝贵的资源。用过的水,必须经过适当的收集、处理在排放,在自然环境下再生,才能保证水的持续使用,这笔费用也应该有水的消费者负担。如果消费者不负担,国家又无力负担,污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下降至不宜取用对的那一天,人们付出的代价将会增加数倍以致数十倍,今天我国东部的许多城乡已面临此局面,即水质型缺水。而南部许多城市在雨季又常常面临着城市内涝,雨水不能及时排水,导致城市交通瘫痪,这类迟迟不能解决且关乎百姓日常出行的问题。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刻不容缓。第一层是城市总体规划。要强调自然水文条件等保护、自然斑块的利用、紧凑式开发的方略。还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略等问题,明确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并将相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第二层是专项规划。包括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或专业规划。其中,城市水系统规划涉及到供水、节水、污水、排水、蓝线等要素;绿色建筑也被称为海绵建筑,并把绿色建筑的实施纳入到海绵城市发展战略之中。对绿地自升级周边硬件区域的雨水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相衔接。

故海绵城市低影响的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及涉及到整个城市系统,可通过当地政府把规划、排水、道路、交通、项目业主等单位协调起来,共同落实完成。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的内涵、途径与展望.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 2016.2

[2]德国海绵城市建设参考.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 2016.2

[3]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改造——深度解析篇 爱怀疑和爱飞翔鸟的博客

[4]崔理华,卢少勇. 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构建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5]车伍,李俊奇.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作者简介:沈励珂(1994-),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学生,给水排水工程。

上一篇:冷水完小学生宿舍管理员职责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