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2024-08-19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共8篇)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1

答:

1、转变观念,树立全面的创新意识。

创新观念和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把观念和意识转变过来了,才有可能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因此,必须树立一种系统创新观念,将技术创新视为全局的重要任务,使煤炭开采、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营销与销售等过程都纳入企业的全面创新体系;树立开放的创新观念,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相关技术资源,按照。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进行创新,树立系统创新观念,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消化、创新的结合,系统地推进煤炭企业技术进步;此外,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2、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技术管理体制,彻底摆脱传统体制下技术创新的各种弊病。因此要求企业必须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宏观上,煤炭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煤炭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微观上,煤炭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煤炭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按照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特殊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力与资源条件,使技术创新成果更能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3、加强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

借鉴国内外企业技术研发的成功经验,由企业提出研究课题并提供经费,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完成研究课题,实现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并将研究重点转向企业急需的课题,使研究成果成为企业所需,从而解决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2

科技进步又称技术进步, 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技术或科技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科学知识、操作对象和工作手段。经济增长理论考察的技术进步与科学技术学考察的技术进步有所不同。在科学技术学中,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知识原理的发展, 操作对象 (机器设备) 的高度精确化以及工作手段 (方法) 的改良等, 这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作为经济增长理论考察的技术进步只是指技术在生产方面应用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集中反映, 具体包括: (1) 知识的进展, 主要是知识增加所产生的发明和创造对经济增加所起的积极作用; (2) 资源的重新配置, 即劳动力和资本从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部门; (3) 规模经济, 即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所引起的经济效益; (4) 管理水平的提高。

真正认识到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发展源动力的还是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此时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注意了对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研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虽然人们绝不会再怀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但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形式又有很大不同。

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综合对科技进步进行研究的有关理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 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 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一般地说, 技术进步能使其他要素得到节约, 而降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是技术进步的最终目的。

(二) 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劳动手段, 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 尤其是机器设备。技术进步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或化学属性, 导致新材料的出现;二是为人类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提供手段。

(三) 技术进步能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人类社会的一切技术进步都是劳动力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的结果。反过来, 技术进步又会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四) 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推动下, 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为:生产要素不断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应该说, 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要素禀赋变动的原因, 也有人们消费偏好变化的原因, 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等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技术进步的推动。

二、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能够衡量与评价某个地区科技进步的水平和能力, 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讲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体系。分为人力投入指标、财力投入指标和装备投入。二是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体系。分为科技贡献指标和科技成果指标两个方面。三是反映科技投入产出效益的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三个方面的指标。四是反映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分为人口素质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指标。由以上四个方面共36个指标构成了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如表1:

摘要: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 以衡量与评价科技进步的水平和能力, 它是科技进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本文按照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构建了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李剑虹.论科技进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J].改革与探索, 2002, 2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3

【关键词】辽宁;科技进步;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

为了更好地把握“十二五”期间辽宁科技发展的态势,根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有关数据,对2011—2015年的全国科技进步监测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见下表),对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五项评价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研究。

一、总体评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辽宁科技进步水平排序总体呈下降之势,2015年已降至全国第11位,但仍表现出相对较强的科技进步水平,科技潜力相对较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科技进步环境良好

主要突出表现在,辽宁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2015年“万人以上大专学历人数”位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天津。“十二五”期间,除2012年(第7位)外,均排名第4位。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是辽宁科技发展的巨大优势。在科研物质条件方面辽宁也较为先进,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排名较为靠前,反映出较好的科研物质条件基础。

(二)科技活动投入较高

由于辽宁科技人力资源丰富,相应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也较高,“万人R&D研究人员数”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科技活动财力投入表现要好于人力投入,尽管排名近两年有所下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2015年仍排名全国第9位,“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排在全国第12位。

(三)科技活动产出能力较强

辽宁在科技活动产出方面的表现要好于科技进步环境和科技活动投入。2015年,辽宁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全国第7位,在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技术成果市场化方面,辽宁均有不俗的表现。“万人科技论文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仍显薄弱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2015年辽宁排位比上年提高了2个位次,但依然较为薄弱,2015年仅排名全国第22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近四年排位始终在20位之后。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两项指标,位次不断下滑,排名均降到20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水平略有好转,2014、2015两年全国排名提升到第18位,为“十二五”期间最高。

(五)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较好

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辽宁位次虽出现下滑,但依然排在全国第11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好,其中“劳动生产率”稳居全国第6位。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较高,“万人国际互联网上网人数”稳居全国第7位。在環境改善方面,表现不尽乐观,已从2010年的19位,下滑到2015年的第23位。

二、科技进步优势不断弱化

“十二五”期间,辽宁科技进步水平排序依次为第6、7、7、8、11位,总体呈现出一种逐渐下滑的态势,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四项指标上。

(一)科技进步基础相对减弱

“十二五”期间辽宁科技进步环境在全国的排序从2011年的第8位降到2015年的第12位,具体表现在:科技人力资源排序从2011年的第7位下降到2012—2015年的第11位:科技意识排序从2011的第8位逐步下滑到2015年的第15位,2015年“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只有7.74%,仅排名全国第25位。

(二)科技活动投入相对下降

2011年辽宁科技活动投入位居全国第9位,到2012年提高到第8位,2015年已下降至第13位。其中,在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方面,由2011年的第7位下降到2015年的第16位,主要是“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重”较低造成,2015年该比重仅为48.80%,排在全国第19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排序同样下降,从2011年的第9位下跌到2015的第12位,主要是由于“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2011年的0.94%下降到2015的0.66%,排名由第12位下滑至第16位,“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2011年的1.15%减少到2015年的0.42%,在全国排位从第12位跌至第17位。可见作为全省创新主体的企业,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创新的热情有待激发。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差距进一步拉大

“十二五”期间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从2011的第18位,逐步下滑到2015年的第22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不断下降,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1年的19位,下降到2015年的第22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从2011年的第13位,猛跌至2015年的22位,两项指标排位均在全国20名之后,与辽宁科技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四)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降

2011-2014年,辽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序始终稳定在全国第7位,2015年骤降至第11位。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改善水平的下降,由2011年的第19位,下滑至2015年的第23位。其中“环境质量指数”从2011年的12位,下降到2015年的第24位,“环境污染治理指数”,从2011年的第8位,快速下滑至2015年的第22位,环境质量不断恶化。

三、科技发展不平衡

(一)科技进步环境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科技意识,与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物质条件不相称。同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物质条件相比,科技意识相对落后。2015年,辽宁科技人力资源和科研物质条件均排名第11位,而科技意识排名第15位,该指标“十二五”期间已下滑7个位次。可见辽宁科技意识相对落后。

(二)科技活动投入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落后于科技活动财力投入。2015年辽宁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排在全国第12位,而科技人力投入只排在第16位,两者相差了4个位次。科技人力投入排序较低,主要是“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重”较低造成。可见我省企业不仅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在研发人员的队伍质量上也亟待提高。

(三)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与科技人力资源不相称

主要表现为,相对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较弱。2015年辽宁科技人力资源位居全国第11位,而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仅居第16位。可见,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落后于科技人力资源,说明辽宁还存在着科技人力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科技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科技活动投入不相称

主要表现为,相对于科技活动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明显落后。2015年辽宁科技活动投入排名13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名仅为21位,相差了8个位次。二者间巨大的差距,说明辽宁科技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远远不够。

(五)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环境改善落后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位居全国第10位,而环境改善只位居全国第23位,二者相差了13个位次。“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2015年分居全国第24、22位。可見,“十二五”期间,辽宁环境改善依然落后,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辽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四、关于“十三五”期间提高辽宁科技进步水平的几点建议

辽宁是科技大省,科技实力仍相对较强,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省市相比,差距在不断拉大。此外,辽宁科技进步优势相对减弱,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辽宁科技进步水平,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提高辽宁科技和经济竞争力,辽宁应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科技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稀缺资源。辽宁应加强对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同时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要为科技人才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十二五”期间,辽宁科技活动人力和财力投入均称下降之势。特别是作为全省创新投入主体的企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仅制约了科研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且影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造成科技人才流失。辽宁应加大科技经费投人,进一步提高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增加地方政府科技拨款的同时,尤其要引导企业提高科技意识,增加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十二五”期间,辽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呈下降之势。2015年该项比重仅为8.27%,位居第14位,远远落后于浙江、上海、北京等许多省份。辽宁应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做好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形成产业规模。

(四)加强对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

尽管辽宁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但传统产业依然占据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发展的缓慢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发展缓慢固然有体制和管理上的原因,但忽视对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辽宁在扶植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更应积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辽宁经济增长方式有了较大转变,排名始终在全国前10位,其中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第6的位置。但综合能耗产出率水平较低,仅位居全国第21位,说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辽宁应在提高投资效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上下工夫。

(六)加强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辽宁的环境改善情况不容乐观,2015年只排名全国第23位,为“十二五”期间最低。“环境质量指数”、“环境污染治理指数”排名均不断下降。今后辽宁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同时,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力发展和引进清洁能源技术,因为环境的改善不仅标志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投资。

参考文献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4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评价指标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为基础, 选择数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 300余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由3大部分组成: 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期刊典藏计量指标以及来源期刊刊名目录。 3部分独立成系统, 又互相联系, 构成一个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各个角度对期刊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评价。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科地位、编辑状况、交流范围以及读者满意程度有一个客观、概括的了解。 为了便于读者多用途、多层次的查询和评价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采用多种形式的排序格式, 包括: 按刊名字顺排序、按期刊评价指标排序、按大学学报类别排序、按来源期刊总排序等, 以帮助读者综合全面地评价、分析期刊, 迅速有效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期刊统计信息。 期刊引用计量指标: 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自引率和他引率。 它主要显示该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 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评价期刊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标准。 来源期刊计量指标: 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 它通过对来源文献方面的统计分析, 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 也是评价期刊的重要依据。 尤其是这些指标很多反映了中国期刊的特色, 就显得更重要了。 期刊典藏计量指标: 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普赖斯指数、老化系数。 它主要提供期刊文献老化状况的信息, 以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效地管理馆藏期刊文献, 确定期刊老化速度, 从而科学化、定量化地管理图书馆。 (期刊评价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算法见第337面。) (摘自《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年,卷(期):11(2)分类号:关键词: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5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应用技术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也随其在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是指在一个科研机构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或是国家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对科技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体系。它往往以考核成果、资金效益以及成果转化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对某一科研机构或科研项目运用一定的科技术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考核,其包含对“业绩”和“效益”两个方面的考核。而作为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干预过多、评价机制不成熟、评价机制缺少科学方法、评价分类不准确等。研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对促进此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

1.1 评价方法现状

目前,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团队评价法、行政申报审批法、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方法、政府机构专门考核法等。专家团队评价法是指通过组建专家科研评价体系团队,由其根据国家评价体系标准进行各项逐级审核和评价,最终给科技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价,它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不容易发现创新价值的科技项目,因专家们的知识和学识有限,以及在科技领域中运用有限,从而使得评价使用的方法,或个人研究不足,最终使得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行政申报审批法,是指根据大学行政级别通过一所大学规定每一年申报科技项目数量,由行政机构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价和管理,最终确定其价值运用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科技项目的评价。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法,是指根据科研评价体系,以社会人群运用为标准,实现价值社会化后,运用公众开放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它往往是在科技试点和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评价,往往不作为科技项目专项评价,一般是辅助评价的一种手段。

1.2 评价基础与执行运用现状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是科技项目的确立和科技研究创新理论的出现,然后再到实验室研究成功后,通过文献理论和撰写与发表,以及聘请专家进行技术监督后,确定有科技价值后,再通过行政申报程序和方法进行申报。因此,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必然是以行政审批为基础,由大学科研人员和机构进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申请为基础,最终通过合格审查后层层上报这一种层级的行政申请基础在操作和运用。到目前为此,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如论文造假、运用抄袭、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社会运用价值不大,最终使得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控制的内容等。

1.3 评价结果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的科技项目多,但通过评价结果后,真正能够转化为技术和企业运用技术的科技项目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不理想,很多为低水平科技能力或是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且大学的科技研究主要在产品应用的外观设计和普通运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不具备创新型研究与开发,最终使得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中科技项目在评价体系评价后无法转化为成果运用或是全面推广运用,有的也是根本无法使用或是缺少相关资金和设备根本不能启动运用等。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干预严重

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泛行政化成为正常现象,资源都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成果评价、研究考核、职称申请、科研报告等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的办法来办。如在职称论文发表各应用技术大学就明确规定,需要发表一定的科技论文的科技研究者才能申请科技职称和研究考核,并还分省级、市级、国家级职称论文发表来判断,这也是按行政级别来进行论文档次来发表的。在行政体制下,学术研究和科技论文研究成在不自由、不公平现象,创新成果的评价只能在行政体制下被认可,最终由主管部门确定,很容易引起不信任和不公平现象。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资源分配、科学争论、学术分析与讨论、学术评价等都存在对权力判断和认定的现象,其评价活动的行政性往往要大于学术性,官大真理多的现象成为笑谈。行政干预严重是,使得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资源分配及其成果评价最终由行政管理部门分配和确定。

2.2 分类不明确,评价缺乏规范性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和活动是多方面、多层级、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领域的,但却因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分类不明确,出现一些交叉科技可以选择不同分类,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出现了层次上的差别。另外,由于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需要从不同分类来确定一个标准值进行科研评价,而同时,还需要选择一定分类来进行标准值判断,如果分类不准确,在两个相似或相同的出现两种不同分值,最终使得评价分类不准造成差异,容易引起被评价人类的通过评价体系漏洞来进行归避。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分类不准主要表现在,其交叉领域分类出现无法选择,或是选择不当就引起评价分值过低。另外,由于评价分类缺乏科学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使得分类过于自由或是有一些根本没有细化分类,最终使得评价缺乏规范性。

2.3 评价机制缺乏系统性

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由于是直接导入的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和高效科研评价体系来运用的,本身存在很多不能细化的内容,或是其评价标准体系本身存在诸多漏洞,由于应用技术大学涉及科技内容广泛,单一的考核考评体系根本不能含盖其科技项目内容。如像应用技术大学的生产工具科技项目、荒山开发科技项目、泥土提炼生物蛋白项目等这一些应用技术由于采用原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出现考评内容不全面,且价值预测与估计、风险控制预测、科研成功与否的预测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在评价机制不成熟和不健康的情况下,最终使得评价出现不公平、不合理,以及可能被权利利用而成为一种形式。我们知道应用大学的科技项目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向上逐级上报的,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多项目的科技选择时,行政干预作用过大,最终使得好的科技成果往往不被选送上级部门审核和批准。另外,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术造假严重,学术造星运动不断产生,最终使得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机制自然发挥不了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缺乏系统性。3 优化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建议

3.1 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干预,要给科研评价自由、真实、完整、合理、规范地进行必要的科研评价流程和程序进行审定,而不能完全行政化,所有科研评价成果必须围绕行政评价结果来从事科研评价活动。笔者认为行政是程序,更是一种完整的监督,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是权位主义的一种过场。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应设立评价宣传、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进行考核,然后通过对其的评价后由应用技术大学行政管理进行文件传递和国家相关程序办理,而不将行政管理作为一些权利评选代表。其科研评价采取省级专家团队+科技水平评估机构+论文发表机构认定+行政管理基本传递流程和文件流程检查等几重事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达到去行政化,并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作为科研评价其应以理论技术文献10%+科技价值评估50%+社会试用结果20%+专家团队评价20%+其它10%的标准进行评价。

3.2 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分类,应创建应用类科学技术详细执行规范标准,其以国家科技分类标准为基础,详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进行更详细分类,通过分类成功后,积极将科学技术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导入评价机制体内。运用双重评价,实现定百分比例值来计算其价值,然后再通过定性对其价值的趋势分析和应用分析等,最终使得在分类合理的情况下,导入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能够公平、公开、合理、全面、及时地进行科研评价机制的建设。

3.3 注重科技产出的导向性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技项目,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并且以应用技术在局部试点推广成功后来进行综合评价,即以试点产出为突破口来预测,通过一项技术发明后,在一定地区应用和推广后进行认定和评价,这更利用科技项目社会价值预测和评估,因为有其试点来区域为实例来证明。另外,由于科技项目没有申报科技专利权保护,我国还要积极将专利申请改为以申请时间来审核,不管多少年未通过,其只要最先报的,才享受最先评价,其它的都延后,如果后来的先评价,则需要提供更详细的运用价值分析和理论体系的运用框架。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申报、评价必须以产出为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不能像尖端科技那样采取保护理论和一切绝密为本。而应建立起应用术成果保护评价机制,并且要创设相关应用技术科技研究机制等来推动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

3.4 加强评价开放机制建设

科技的进步作文 篇6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的进步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技的进步作文1

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了,可环境和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了。我认为科技进步弊大于利。

科技进步的利在于他给人类一个便捷的生活方式。例如“一键知天下”,电脑上的知识非常全面,百度上,可以查找到你想要查的资料,业余时间还可以在网上玩一玩游戏,看几部电影,在网上购物免走路,而且卖的商品特别便宜。汽车一直是人类的代步工具,有了它,我们就能比跑步速度快的多,在快要迟到时也可以作为赶时间的工具。现在,科技是生活变得丰富,科技也使得人类更加舒适。在炎炎夏日,空调这种电器家家有,热天一吹,多凉快啊!一股凉风迎面而来,简直是在冬天里。

也正是因为科技进步,环境也被日渐污染着。汽车开着,空调吹着,你是舒服了,地球妈妈却哭了,汽车排放大量尾气,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急剧上升,大气层被严重破坏,酸语成了“绿色杀手”,地球的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了。空调每天释放着暖气,造成温室效应,这使得南北极两座大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融化速度在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如此发展下去,地球迟早变成一片汪洋大海。人类频繁砍伐树木,大地一天天枯黄,干旱、水土流失、沙尘暴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存。电脑时时刻刻在损害人的健康,在你开心的玩乐中,电脑真不知不觉的损害着你的视力,被骗的人轻生这种案件经常发生,因电脑而犯罪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面帮助人类,一面毁灭人类。

科技弊大于利,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要改善生活环境,要无害才算对人类有助。

科技的进步作文2

电灯家家皆有,现在它已经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必备品了。不仅在家里,马路上、饭店里、山上,各种各样的霓虹灯都随处可见。我之前对电灯也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和理会。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津津有味的看书时,电灯突然闪了几下,灭了。猛然陷入黑暗中的我犹如一个双目失明、手足无措的盲人,无助极了。我爬上了床,盯着天花板,心底由衷地感受到了电灯的重要性。

在电灯被发明出来之前,人们对光明有无限渴望。人们想尽各种办法获得光明,甚至把萤火虫养在家里照明。电灯的诞生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多么大的方便啊!

夜幕降临,我慢慢进入了梦乡。

我看到了50年之后的电灯。那个时候,科技的发展已经达到白热化,电灯都是由人类大脑控制的。只要脑子里一想“开灯”,电灯瞬间就会打开。想睡觉时也不必起身关灯,只要在床上默念一句“关灯”即可。而且电灯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可以依靠闪电来供给,把闪电的能量储存在电灯里,既方便又节省资源。不仅如此,电灯还可以发出光彩斑斓的不同颜色的光芒,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来选择,给我们的生活更添几分浪漫和神秘。

一阵刺眼的`光线把我从梦境中惊醒,原来来电了,电灯亮了。我回想起刚才的梦境,在期盼之余,也不禁想到:科技纵然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方便,但也可以损坏地球的资源,伤害大自然。如果我们继续为了人类的贪念而破坏地球,那么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猛烈的回击和威胁。所以,在科技进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

科技的进步作文3

确实,当代社会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或许许多低级劳动岗位被大量机器人生产所取代,一些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但由此我们更加应该反思,人工智能的领域是服务于人的,但却出现了,取代人生产活动地位的现象,是不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实际社会问题方面的考虑不够充分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也许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够充分,但这就需要人类去解决了,减少了低端生产工作者,社会将需要更高级的技术人员,从而使被生产力淘汰的人们在知识领域更加,晚上的发展自己,促使自己进步和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一来,科技的发展是对人们发展起促进作用的。

但如何在千变万化又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中立足呢?人类创造出了科技,科技又影响着人类,二者是关系十分密切,在面对人工智能的社会,我们该做的就是通过知识与实践,进一步的发展自己,使之成为科技的主导,并朝着更高更未知的未来,发展,因此科技这把双刃剑,只要正确对待,它就是我们的进步之源。

科技的进步作文4

黄旭华,赵保丹等人的成就,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同时又暗自感叹中国的人才越来越多了!回望上世纪,长时间的落后使中国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倒退的趋势,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飞速的进步、发展,并在科技上取得了一个个的创新、突破,使其它的国家不敢小瞧,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

究其原因,是对科技的重视。现代社会进步飞速,可以确定未来是以科技为中心的时代,只有掌握科技,重视科技的发展,国家才会进步、强大。

短短十年之内,我国从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从2G到5G,从没有到C919,都表明了我国对科技的重视,都令世界人民赞叹。这些科技的果实都表明了中国的进步。这背后更离不开那些科研人员默默地付出,他们耐住寂寞,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为科技的进步发光发热,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中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坦荡的大道,每个人都在为中国的进步而努力着、奋斗着推动科技的发展,让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的进步,不断向上。

科技中国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未来的中国是一个处处充满科技的国家,是一个毕竟站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不会再有人看不起中国,而是会赞美中国。

中国科技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以后,我想每个人提起科技都会想起中国,想起中国科技的强大,想起中国的成就,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以它为骄傲,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出生在如此富强的一个国家而骄傲,为自己以后能在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而骄傲!

在中国的进步中,科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对科技也越来越重视,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会进步飞速!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重视科技,热爱科技,以为祖国做贡献为荣,能早日的采下科技之果、让中国越来越强大、美好,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让今后祖国的伟大有我们的一份付出!

科技的进步作文5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在进步,各种曾经我们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物品已经变成了现实。“千里眼”、“顺风耳”已出现了。日行万里已不是幻想。

可是在这似乎美好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环境污染。

电的发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现。电视、电脑、手机、吸尘器等等一系列现代工具已经代替了手。很受人们欢迎。可是,它们需要电来发动,电煤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是极不利于人体的。

一次性筷子,看上去很卫生。可是这些一次性筷子是砍伐树木所制造的。一棵成长二十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双至8000一次性筷子。我们一年就要吃掉1000万箱一次性筷子。

汽车、飞机等一系列的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但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会污染环境;飘向天空,会形成酸雨;被人体所吸进会有生命危险……

环境已经被极度污染,我们要努力去改变它!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一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让污染从此一去不返,让美丽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

科技的进步作文6

别神奇的“网”,它是以无数台计算机通过软件、硬件设备,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把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网络。

现在,信息高速路的不断开发,网络的作用日益俱增,网络已穿透了我们的生活 qq、微博、博客随处可见,人人拥有。也因此,我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它满怀好奇,充满幻想与憧憬。顺乎时代潮流,自己建了一个新博客。页面是一个蓝色的天空,蓝色,代表着希望与梦想,风中还不时飘着蒲公英,一切是那么栩栩如生,我仿佛看到芬芳艳丽的花朵,蓬勃新绿的草木,挺拔苍翠的树林和缤纷绚丽的骄阳……博客还有个独特的功能——让网友来分享我生活的点滴。把每天发生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录下来,就可以与伙伴共享。这不仅可以和朋友分享快乐,还可以看看他们的观点。

一日,我随心写下“不可改变容颜,但可改变微笑;不可改变别人,但可把握自己;不可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改变生命的宽度”来激励自己,网友们纷纷来评论,共同感悟人生与生活,互相勉励。我没想到小小的一个心里感悟,却能得到那么多肯定。雪花般飞舞的鼓励,让我开始对网络充满了兴奋之情,同时也养成了到博客上去“秀”日记的好习惯,领略了成功。博客“秀”让我分享了快乐。

网络这个东西,可以让我们充实,也会让我们空虚;它让我们欣喜,也会让我们哭泣……尽管网络已成为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高科技下的完美产物。我——网络——生活,看似没有关系,但都亲密无间,让我黑白的世界里多了一丝色彩,少了一份迷茫,让我不再退缩。是它让我心中多了一份自信!

所以我们更要共同维护网络,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好好利用的!

科技的进步作文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数历史事实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国以其文明和礼仪而闻名。在古代,中国被描述为礼仪之邦。中国礼仪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价值观。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学水平的提高,以前的礼仪状态早已面目全非。随意扔垃圾、随意攀爬、随意刻画古迹等有礼仪吗?有些人在家打骂父母。这还能说是接受了文化的中国人吗?乌鸦相对于动物,有反哺之意,羊有跪求挤奶之恩。比这些动物高贵的人,根本没有感恩之心。

科技进步是文化倒退是真的吗?

近日,某名牌大学硕士大一新生郝在微信朋友圈里说了几位国内知名历史学教授的坏话,用垃圾等字眼来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导师看到后提醒他;但郝不但没有改口,反而改成了孟加拉语,并很快发表了类似言论,引起了极度愤怒。立即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宣布他将断绝师生关系。

这件事让我们感到难过?知识和礼仪成反比吗?知识越高,礼仪素养越低。

看看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越来越多的莫莫。有些老人摔倒了,不敢轻易上前帮助。他们害怕被描述成杀人犯,所以来帮助老人。如果不是,何必呢?很多人还是有些礼貌的,但是别人说的话让他们气馁。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礼仪文化和教育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人们越来越害怕这些商人,因为他们恃强凌弱、欺诈、缺钱、掺水。曾经诚实的生意,早已随着利益的追求而被遗忘。如今,各行各业的利益纠纷让人感到悲伤。科技进步是好是坏?随着教育的普及,中国礼仪文化去了哪里?还有谁做过曾经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和徒弟规矩?

看到当今社会的现状,我们只想问,我们有进步吗?还是倒退?

科技的进步作文8

二十世纪的科技变化,已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改变,完全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了!

首先是我们的交通。听爷爷说在他们的那个年代有一辆自行车就已相当稀奇了;那时的孩子都是走着上学,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高中生。偶尔能看到一辆吉普车那是军队干部的车,别提有多珍贵,多稀罕,整个村子的人都围上去东瞧瞧、西摸摸的,就像摸着宝贝似的,稀罕坏了!而现在呢,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小汽车了,一出门就开车,坐在车里吹着空调,听着音乐,多远都不怕!我们国家现在还制造出磁悬浮汽车、新能源汽车,既环保又方便!

其次是我们的住房。过去的房子全部是用泥巴垒起来的,上面盖的是麦秆;时间一长,遇到雷雨季节,外面下大雨,家里漏小雨,得用一个个盆子接雨水。而现在,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上下全是电梯,既防雨还防震!

在我们身边,这些事例太多太多!奶奶说这就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和幸福;现在的生活,在她们小的时候想都想不到。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7

2015年5月27日,农业部正式发布了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5-2030年)》 (后简称“规划”),该规划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用于指导农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该规划不仅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还明确指出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实现农业产能的优化升级。由此可见,在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后,是将 “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通过创新实现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1〕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规模水平、贡献率等角度展开研究,缺少对农业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间滞后效应的深入刻画与系统分析。因此,在中国经济步入 “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时滞效应的视角对农业科技进步中的投入与产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紧扣现实背景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对有效识别农业科技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因素,科学评价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关于农业科技进步的研究进展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从研究的时间和主题两个维度进行归纳,可见,早期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定性分析的角度集中于讨论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增长的关系。陈伟明〔3〕研究提出了 “农业科技进步的效率观”。朱希刚〔4〕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进行解析,指出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效率水平的提高还涉及农业管理、决策以及人员素质等综合实力的提升。此时的研究重在从内涵、作用以及运行规律的角度对农业科技进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中期阶段 (2000年~2010年),学者开始采取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对国内各省区农业科技进步作用进行量化测度分析,但测算方法单一,测算结果误差较大,〔5〕亟待在测算指标的选取以及测算方法上寻求改进。近期的研究成果 (2012年之后),一方面,是在测算方法和测算模型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面板数据模型开始大量应用于测算过程中。刘玉春、修长柏〔6〕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方法,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属性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并指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杨雪姣〔7〕基于获取的面板数据将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引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分析中。肖干、徐鲲〔8〕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现了从效率、结构、规模3个维度对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分析。另一方面,研究开始关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社会、环境以及生态效益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陆文聪、余新平〔9〕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间存在着正向的、显著的关联关系。

综上所述,现有针对农业科技进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总量上,以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来度量测算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有研究较多的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并主要针对省级层面展开分析。然而,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仅仅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关联关系中的一个方面。实现对农业科技进步全局、全面的把握,还需要构建恰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 “科技投入”、 “科技产出”以及 “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角度来评估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衡量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水平。

三、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某区域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客观、真实的对其科技进步的状态、问题、趋势以及政策落实情况进 行全面、系统的描述。

1.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研究中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数据可获取性: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农业农村科技信息的统计并不完善,部分科技评价数据难以取得,因此本文基于对评价数据的可 获取性,在参考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选取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产出作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2)指标的综合性:一方面,针对农业科技进步投入指标,研究从 “科技资金”、 “科技人才”、“科技相关政策”以及 “科技物资”等多个维度进行测量,形成了4个二级指 标,11个具体的 测量指标;另一方面,针对农业科技进步产出指标,研究将产出划分为科技产出 (包含产业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经济产出以及社会与环境产出三个类别,进行综合评价。

(3)指标的客观性:研究选取的指标大多都是可量化的定量指标,同时其数据的来源比较权威,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评价主体的实际情况。

(4)指标数据的连贯性:鉴于后续研究中将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因此选取指标的数据需要在一定周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研究确定选择以成都市20个县 (市、区) 作为评价样本,采集其2010年 ~2014年的农业科技进步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分析计算的来源。

2.评价指标确定

综上所述,研究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个主要维度对农业科技进步进行评价,构建紧扣现实背景的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中将科技进步投入分为科技资本投入、科技人员投入、科技政策投入以及科技物资投入4个大类,共11个具体投入指标。同时,研究将科技进步产出归纳为科技产出 (包含产业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经济产出以及社会与环境产出3个类别,共14个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

四、农业科技进步评价的滞后性测度

1.数据来源与方法选取

研究选取成都市20个县 (市、区)作为评价样本,鉴于农业科技产出所具有的滞后性,指标数据主要来自 《成都市统计年鉴》(2010~2014),《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2010~2014),《成都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同时还有部分数据来自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等相关部门。

当前,已有多种成熟的方法可用于进行滞后效益的测度,其中最为典型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法,因此,本文借鉴刘志春的研究思路,首先基于2010年~2014年的数据,利用PCA (主成分分析)对11个科技进步投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标示3类科技进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分值;其次,基于构建的滞后阶数回归模型,对计算所得的2010年 ~2014年的综合评分值及其滞 后项进行面板数据 回归;最后, 得到不同 显著水平 下 (0.01,0.05,0.1)回归模型的系数 值,从而标示 出该计算 周期内,成都市20个县 (市、区)农业科技进步投入的平均滞后水平。

2.数据预处理

本文将农业科技进步产出划分为科技产出、经济产出以及社会及环境产出3个大类,其中科技产生又分为农业产业进步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根据上述分类,研究应用PCA (主成分分析)将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归集为3类产出,并根据采集到的2010年~2014年的数据,利用SPSS15.0软件计算出标示3类科技进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分值。

3.滞后阶数回归模型建立

研究中的11个农业科技投入指标,在客观上都存有滞后的特性,其投入效益不会及时的反应到当期的科技产出,因此,研究建立11个投入指标的1-3阶滞后量回归模型:

投入指标的1-3阶滞后量:

一阶滞后量:T1-xi;二阶滞后 量:T2-xi;三阶滞后量:T3-xi;

确定模型的因变量:E1,E2,E3

建立回归模型 :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回归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鉴于模型中变量较多,因此表中只展示了与因变量显著相关的自变量的回归结果。

如表2所示,表中按照回归系数的高低对影响程度进行了分类处理,分别标注了 “强、较强、一般、较弱、弱”5个类别,以便于后面的分类解析:

(1)与科技产出显著相关的指标分析。如表2中数据所示:科技人员投入、科技政策投入相较于科技资本投入对科技产出的影响要弱很多,且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比如指标 “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的一阶、 二阶相关 系数是最 大的 (0.192/0.816),且呈显著的正向影响;指标 “农业龙头企业R&D经费支出的销售收入占比”的一阶、二阶正向影响程度较强 (0.577/0.412);指标 “农业项目获立项总数”的一阶相关系为0.332* * *,呈现正向影响,但三阶相关系数为-0.153,呈现较强的负向影响。余下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在区间 (0.05,0.1)浮动,呈现较弱的正向影响程度。

经上述分析可知:传统的科技投入方式,比如人员、政策、物资等对科技产出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产出效益在投入水平的作用下反应不敏感,同时也未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即影响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弱。相反,譬如 “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 “农业龙头企业R&D经费支出的销售收入占比”等科技资金投入类和外向型经济类指标则对科技产出水平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

注 : *** 、 ** 、 * 分别表示在 0.01 、 0.05 、 0.1 上 ; 所有回归都通过 Hausman 检验 。

(2)与经济产出显著相关的指标分析。如表2所示,总体上看传统、典型的生产型科技进步投入指标的影响都比较强,比如指标 “农业技术改造经费支持总 额 ” 的一阶、 二阶相关 系数都较 大(2.589/2.181),说明其影响程度较强;指标 “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 的一、二阶影响 也都比较 大,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余下的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也都基本大于0.4,说明这些指标都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同时可以发现其影响较多为2阶,说明指标呈现出相对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

(3)与社会产出显著相关的指标分析。如表2所示,只有指标 “农业R&D经费支出 的GDP占比”,呈现出较长 时间的滞 后效应 (0.171/0.173/0.189),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余下相关指标 “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 “农业技术改造经费支持总额”、“农业龙头企业R&D经费支出的销售收入占比”等未能表现出长期影响,作用效应仅仅表现在当期。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投入的社会产出往往是即时性的,随着科技进步投入的加强,劳动生产率、资源消耗量以及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都会得到及时的改善。

基于上述分析,由于部分科技投入指标对产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同时 “农业项目获立项总数”表现出相反的滞后效应,因此,研究在表1与表2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关联影响程度较强和时滞效应明细的指标,形成农业科技进步水平评价的关键指标,其中 “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 “农业R&D经费支出的GDP占比”、“农业龙头企业R&D经费支出的销售收入占比”、 “农业R&D经费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的总经费占比”、 “农业技术改造经费支持总额”以及 “万人农业科技人员占比”6个指标作为基准年投入指标,其产生的投入效应将长时间影响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产出。

五、结论与建议

回归模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第一,传统的科技投入方式,比如人员、政策、物资等对科技产出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产出效益在投入水平的作用下反应不敏感,同时也未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相反,科技资金投入类和外向型经济类指标则对科技产出水平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典型的生产型科技进步投入指标对经济产出的影响都比较强,且呈现出相对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

第三,科技进步投入的社会产出往往是即时性的,随着科技进步投入的加强,其社会与环境产出将迅速得以体现。

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篇8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4-0104-04

一、引言

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孵化器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健全的硬软件环境,亟需建立一个最优的资源结构,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营环境。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和制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规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在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不少,如张礼建等构造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晏敬东等人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绩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刘宁晖、王小敏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徐菱涓、刘宁晖针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管理与评价之特殊性进行了研究。也包括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研究,如罗公利,边伟民的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力影响因素研究。宋艳的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但以上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孵化器自身的发展能力方面的指标,全面科学的研究应在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绩效方面的指标基础上,增加有关自身发展的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调查数据,阐述各个指标的量化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希望使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在科学的发展观下得到完善,从而能够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制定促进孵化器健康发展的政策。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内容

在借鉴大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孵化器自身的特点,得出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分类性、鼓励发展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重点突出等7个原则。

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对指标的筛选和把握是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借鉴前人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强调全面有效的基础上,第一阶段归纳出具有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的筛选

通过归纳出具有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后,本文选择湖南省作为调查范围,针对全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进行调查,主要是为指标的筛选提供实证数据。为了确定有效的指标,并由此指标内容形成第一阶段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设计进行调查,将各个指标对于孵化器企业的重要程度分为“很重要、比较重要、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五个层次,用于测量调查对象对于其重要性程度的评价,即获取最终调查数据。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目前,问卷调查对象是湖南省从事孵化器运营单位、政府管理人员和孵化器研究学者、专家。通过现场调研、电子邮件、传真、信件等方式共发放问卷19份,收回有效问卷11份,问卷回收率为57.9%。收回问卷的孵化器单位,均属于目前湖南省内影响较大、发展较具规模的孵化器单位。

(二)运用信息熵确定指标

在本研究阶段中,主要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信息熵。调查问卷中获取的对于孵化器指标的评价,即可以看成是一类信息活动,其信息源为问卷调查结果的概率分布,通过信息论理论的量化处理,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价,从而消除对评估对象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表2是本次评价指标体系中任选的两个指标,共有10位专家对其进行了评价,打分如表2所示:

可以得到:

HC=0.8×log0.8+0.1×log0.1+0,1×log0.1=0.921928

HD=0.2×log0.2+0.2×log0.2+0.3×log0.3+0.1×log0.1+0.2×log0.2=2.246439

对于指标c,专家的评价分布大都集中在“重要”这一等级,消除了大部分的不确定性,故而其熵值也很小。而对于指标D,专家评价分布很平均,对于这一指标的区分度较差,基本没有消除其不确定性,所以其熵值很大。对于D这样的指标,不确定性太大,不利于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故而不会选入我们的指标体系,而指标C集中性很好,可以入选该体系。

运用上面的信息论理论,对第一次调查问卷结果进行计算可得出每个指标的熵值。

通过对各三级指标按计算所得的熵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并针对本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构想,第一次筛选时,将熵值定为1.8及以下的指标,一共选取21个;第二次筛选时,考虑到在问卷结果中体现的指标重要性的偏向性情况,选取3个,即考虑到指标“孵化器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有40%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很重要”,虽然在信息论理论分析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因为在专家的评判中重要的程度很高,所以入选本指标体系;对于指标“在孵企业创造的年销售收入”,有40%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比较重要”,40%的调查对象认为其“重要”,其重要性的偏向性较为明显,且在专家的评判中也处于重要位置,故也选人本指标体系;对于指标“孵化基地面积”,鉴于湖南省孵化器目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其在现阶段以及可预见的短期未来内,是具有很大实际意义的,酌情人选本指标体系。最终,本指标体系一共选取指标24个,如表3所示:

四、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权重

在以上指标筛选的工作基础上,确定一个由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如表3所示。根据确定的指标内容形成了第二份问卷,让调查对象对各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进行两两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水平的对比,以此确定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应有的权重。

问卷设计中,将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极端重要、强烈重要、明显重要、稍重要、同等重要、稍不重要、明显不重要、强烈不重要、极端不重要”九个水平,调查数据来源于专家调查所得,被调查专家通常为理论与实践界权威人士,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有深入的研究,他们通过理论推导以及实践经验选取最合理的选项,以此获取最终的调查数据。

(一)处理数据得到估计值

本次调查统计数据表现为离散型分布,使用矩法估计模型处理得到样本均值的估计值,作为两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均值。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是将上述处理过的数据运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处理,得出每个指标相对于这个体系的相对重要程度。

根据指标之间的隶属关系与相互之间的联系,把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分别为目标层(即整体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层。建立的层次结构如图1:

最上层就是研究要达到的整体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层(A)、二级指标层(B)、三级指标层(C)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见表3。

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后,就可以逐层逐项进行两两比较,利用评分办法来比较它们的优劣,并根据一定的比率标度将判断定量化,形成比较判断矩阵。

全部计算结果列示如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C3、C4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在统计学方法中通过对数据的合理调整可以使得结果通过简单,但在本项目中,由于数据面来源广泛、正确性要求高,因此不能对数据进行随意的调整。因此,本研究保持了原有的数据及结果。在本研究中,8个矩阵中仅有2个明显没有通过检验,即75%的结果通过了检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还较满意。

完成了层次的单排序之后,要进行层次总排序。利用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确定递阶层次结构中的最下层(方案层)中每一元素(方案)在总目标(最上层元素)中的权重。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处理运算,获取了整个研究体系中不同指标的相对权重。本研究共选取了24个三级指标,按其重要性权重排列如表5:

基于表5建立了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员工素质结构以及优惠政策落实。

五、结束语

本研究采用了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对第一份指标筛选问卷进行处理,获得了“员工素质结构”、“中介机构数量”等24个评价指标;在第二份指标权重设计问卷当中,项目组采用了概率论中的点估计法综合了当前的问卷数据,得到了修正后的综合数据以用于最终指标权重的计算。在权重计算的过程当中,本研究使用了统计学中的层次分析法,获得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以湖南省为数据调查范围,可以发现研究的结论强化了当前科技企业孵化器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结论。湖南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此体系建设,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给予相应的加强,同时孵化器管理部门也应在此指标体系的参考下,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和促进。研究结果同时也反映了目前国内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重视的指标。按重要性程度排列的前十位指标多数为孵化器环境评价指标,其中尤以软件环境为各大孵化器所重视。因此,必须要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环境建设的力度(尤其是软件配置环境的建设),同时积极提供政策性的服务和引入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这样才能使科技孵化企业从根本上提供多维的企业孵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礼建,郑荣娟,程乐,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48-151。

[2]晏敬东,简利君,胡树华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管理,2004,(6):44-46。

[3]刘宁晖,王小敏,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绩效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2007,(12):20-22。

[4]徐菱涓,刘宁晖,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管理与评价之特殊性探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2):32-34。

[5]罗公利,边伟民,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力影响因素研究[J],高新技术产业化,2008,(6):38-47。

[6]宋艳,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学术交流,2008,(10):84-86。

上一篇:学习两会精神师生座谈会策划书下一篇:车辆管理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