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全文

2024-08-03

孔子论语全文(通用8篇)

孔子论语全文 篇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论语全文 篇2

1. 安贫乐道, 不肯随便出仕。

孔子一生不得志是尽人皆知的, 但其不得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恐怕较少有人去深究。其实, 凭孔子的能力和影响, 他不应该在列国遭受如此多的碰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落得如此下场呢?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操守, 不肯同流合污。孔子是一位很重视品德修养而安贫乐道的人, 他曾经对弟子们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1]《里仁》。”基于对人生的这种认识, 故孔子对那些不坚持原则, 一味追求荣华富贵的出仕者十分鄙夷, 他说:“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1]《泰伯》”、“邦有道, 谷;邦无道, 谷, 耻也[1]《宪问》。”他自己坚持:“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1]《泰伯》”, 意即自己政治不清明的时候不仕, 政治不清明的地方不去。正因为对“道”的坚守, 所以成就了孔子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他教育弟子们说:“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1]《里仁》。”他赞扬一心向“道”, 处“陋巷”, “一箪食, 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1]《雍也》, 他说自己也是“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1]《述而》

孔子的高尚品德虽然没有征服列国的那些昏庸的统治者, 但却征服了与自己形影相随的弟子们。如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 子贡批评他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 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子张》。”有一次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子贡回答说:“固天纵之将圣。”[1]《子罕》子贡的意思是说孔子是天生的圣人, 可见其对师尊人格的佩服。并且孔子的高尚品德也得到了社会上其他人的认同, 如达巷党人就曾感叹:“大哉孔子[1]《子罕》!”其实, 孔子对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很自信的, 有一次,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陷害他, 他就直言不讳的地对弟子们说:“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

2. 注重生活细节, 日常作风严谨。

孔子品德修养之高还表现在注重日常生活作风上, 其日常生活作风之严谨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论语·述而》篇记载:“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意思是说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 穿戴得很整齐, 很和乐而舒展的样子。对于此类生活细节, 《论语·乡党》篇记载得最多:孔子“席不正, 不坐”、“食不语, 寝不言”、“不时, 不食;割不正, 不食”、“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 不及乱”、“入公门, 鞠躬如也, 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另外, 孔子对老人、身体有残疾者都十分注意礼节。如“乡人饮酒, 杖者出, 斯出矣[1]《乡党》”、“师冕见, 及阶, 子曰:‘阶也’;及席, 子曰:‘席也’;皆坐,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1]《卫灵公》。所有这些, 均从侧面勾画出孔子的谦谦君子形象。

3. 慈祥仁厚, 爱生如子。

孔子热爱自己的学生一如爱自己的儿子, 儿子孔鲤在他那里并没有得到些许的厚爱, 以至他的学生陈亢赞美他:“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季氏》。”由于发自内心地爱着自己的弟子, 故孔子对弟子们的不幸感同身受。如伯牛得了重病将死, 孔子去看望他, “自牖执其手, 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雍也》!”伤心之情溢于言表。最令人感动的是颜渊之死, 孔子得知颜渊死亡的消息后, 竟然大叫:“天丧予!天丧予!”, 并且“哭之恸”, 当从行者说他太过悲伤了时, 他却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先进》?”他的儿子孔鲤死他也没有这么伤心过, 其对弟子们的慈爱由此可见一斑。老师关爱学生是多途的, 并非仅表现在某一固定的方面, 其中了解学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他对弟子们的性格、能力等情况了如指掌。如他曾评论高柴、曾参等弟子的特点时说:“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1]《先进》”, 这些都是十分准确的。就拿子路 (由) 来说吧, 孔子曾说他:“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1]《先进》”, 后来子路果然由于好勇而被杀, 可见孔子对弟子们的了解之深。孔子不但对弟子们的性格了如指掌, 而且对他们各自的能力也是了如指掌, 如他说子路:“由也, 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说冉有:“求也, 千室之邑, 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说公西华:“赤也, 束带立于朝, 可使与宾客言也[1]《公冶长》。”弟子们各自能做些什么, 孔子太清楚了, 如果对学生漠不关心, 是断然不会如此的。

4. 谦虚谨慎, 常常自省。

孔子经常教导学生:“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里仁》”, 他不但这么说, 而且也是这么做的, 他经常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进行反省, 看自己是否具备某种好的品德。如他说:“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1]《述而》”、“出则事公卿, 入则事父兄, 丧事不敢不勉, 不为酒困, 何有于我哉[1]《子罕》?”当别人夸奖他天生就知识丰富时, 他却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1]《子罕》”、“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1]《述而》。”当别人说他是仁厚圣者时, 他却说:“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1]《述而》。”本来自己的言行已经称得上是君子了, 可是他却说:“文, 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 则吾未之有得[1]《述而》。”从这些事例可知,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低调、很谦逊的人。

总之, 孔子的品德是十分高尚的, 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 他在日常生活中既讲究生活细节, 待人接物又仁慈宽厚, 还低调、谦虚。

参考文献

论语与孔子 篇3

《论语》是理解孔子的重要经典,赵普所说,并非无稽,可以肯定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他揭开了中国系统思想的序幕,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其道德观念,伦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对中国国人人格的铸造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儒家所尊崇的浩然正气,以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他的大同理想,日新精神,存而不同。但求进取的精神不但被世界人民认可,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历朝历代尊孔祭孔盛行,有十二位皇帝,二十次亲临曲阜孔庙祭祀,有近百位皇帝派遣代表一百九十六次代祭,现存孔庙的御碑亭有十三座,而世界各地的孔庙就有两千余座,统治者尊孔祭孔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我的记忆中旧时私塾有不少铁青面孔的先生,手执藤条或戒尺,迫令蒙童们背诵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传播孔孟道德的教育手段近似冷酷。“夫子莞尔”一一其实孔子是个会微笑的东方圣人。传道的私塾先生反孔子之道授徒,使许多学童望而生畏,只好敬而远之了。

今天,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共同走向富国强民,增进世界华人的文化认同,不正是《论语·雍也》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体现吗?为纪念这位万世师表,向其表达崇敬,中国孔子基金会与国家文物出版社鼎力合作,采用当代国学书法宗师启功的书体,由启功先生题签,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了这套黄金珍藏版的《论语》。其制作古朴典雅,有相当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诚为文化出版界的盛举。与闻与见,可喜可贺!作为启功先生的老友,兹略缀数语以酬故人生前雅望。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作为这篇短文的结语——“…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

2005年9月8日匆草

论语里仁全文译文 篇4

论语里仁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下面一起看看论语里仁全文译文吧~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孔子论语翻译 篇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While a man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In the Book of Poetry are three hundred pieces, but the design of them all may be embraced in one sentence--“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The Kwan Tsu is expressive of enjoyment without being

licentious, and of grief without being hurtfully excessive.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While his parents are alive, the son may not go

abroad to a distance.If he does go abroad, he must have a fixed place to which he goes.德不孤,必有邻。Virtue is not left to stand alone.He who practises it will have neighbors.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At thirty, I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At fifty,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for what I desi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A handful of rice to eat, a gourdful of water to drink, living in a mean street.Others would have found it unendurably depressing, but to Huis cheerfulness it made no difference at all.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The wise are active;the virtuous are tranquil.The wise are joyful;the virtuous are long-live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It passes on just like this, not ceasing day or night!

孔子的论语警句: 篇6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论语: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交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她们不仅是道德根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论语:

从《论语》看孔子的“自尊”心态 篇7

一、仁与爱是自尊心态的情感基础

《论语》论“仁”凡一百余次, “仁”是孔子学说的本源和精髓, 其本义为相亲相爱, 起情感之功用, 孔子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范畴, 要求人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所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1]65,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123。这些给予我们一种心态启示: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 都要把所想之事推己及人, 放到对方的立场考虑。孔子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强调“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1]95, 这表现的是一种人格独立与尊严的强毅。人的价值不仅在于自己应当受到尊重的独立意志, 更在于其是一个自我主宰的主体, 有着自觉的道德追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1]123, 每一个人都可以阐发内在道德资源, 每个人都可以发现其独立人格, 同时人一定要有情感。情感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竭诚友爱, 即“君子学道则爱人”[1]181;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不道德行为的憎恶, 即爱憎分明的情感。“惟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1]35, 爱憎分明的情感只有仁者具备。因而构成自尊心态的另一情感基础即“爱”, 是孔子的核心精神。“爱”作为自尊心态的情感基础, 在人们行为中体现为:“恭”与“宽”。“恭”是孔子要求为人处世应有的一种端庄、严肃、彬彬有礼的仪容态度。孔子认为, 一个人做到了“居处恭”[1]140、“貌思恭”[1]177、“执事敬”[1]140、“行笃敬”[1]162、“祭思敬”[1]199、“修己以敬”[1]159, 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故曰:“恭则不侮。”[1]183“宽”要求为人处世要宽容厚道。宽容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宽, 意味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165。为人宽容厚道, 就会得众而不孤, 故云“宽则得众”[1]183。“爱”, 是人与人之间善意的情感与心理状态, 只有自己首先给予别人“爱”, 做到“爱人”, 才能收获别人的“爱”, 长此以往, 才能建立自尊的心态。“仁能对其他核心价值起到一种调节作用:没有仁而只有义, 义可能变得尖刻;没有仁而只有礼, 礼就变成形式主义;没有仁而只有智, 智就变成小聪明。”[2]152因而, “仁”与“爱”作为自尊心态的情感基础, 在孔子思想中起根本基石之用。

二、智与明是自尊心态的理性方法

《论语》中“知”与“智”同形, 其中读“智”者有24处, 全为名词, 与“愚”字相对, 有聪明、智慧、明通等义。“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知 (智) 者不惑, 勇者不惧。”[1]155这里“智”和“仁”、“勇”相并列, 成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孔门的“诲人”宗旨, 在于使其成为“君子”, 所以孔子以“智”诲弟子, 弟子亦以“智”问孔子。《颜渊》篇记樊迟“问智”, 孔子答以“知人”[1]131即是明证, 是指明辨是非善恶、真伪的素养与认识能力。孔子认为:“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1]163孔子重“仁”亦尚“智”, 故常将“知” (通智) 与“仁”并言。如云:“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1]95“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1]62“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1]35在孔子那里, “仁”是一种无私的情感, 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德性;“智”是一种判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具有智慧的人便不会迷惑, 具有无私情感的人便不会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智者达于事理, 周流无滞, 像水一样圆通而神, 故其“乐水”。仁者安于义理, 厚重不迁, 像山一样方能稳重, 故其“乐山”。智者动而不滞故快乐, 仁者静而有常故长寿。仁者以“仁”为内在目的, 故安其仁而不迁;智者以行仁为手段, 故利其仁而不倦。二者体道虽有深浅之不同, 但智者利仁不倦, 久之转智成德, 自可进达于“安仁”之境。《论语》中没有明确提出“明”字, 但通过“自省”得以体现, 即“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9, 这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是形成自尊心态的理性方法之一。以心态视角分析, 自省是一种能力, 自省能力好的人表现为意志力强、个性独立并有自己内在世界观而且显得有自信。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智慧, 并拥有了判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就等于掌握了自尊心态的形成方法。故而“智”与“明”是形成自尊心态的很好的理性方法。

三、义与礼是自尊心态的价值准则

对于“义”, 孔子明确提出“君子义以为上”[1]190,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1]37。以义作为一种价值标准, 进而生成自尊的心态。且这种价值准则, 并非外在的戒律或强制, 而是人心中固有的观念, 孔子肯定物质生活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追求合乎道义的物质生活, 但更注重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提倡人的道德精神追求应高于人的物质生活追求, 这正是自尊心态所需的一种准则。孔子强调的“礼”乃是义的贯彻, 他所重视的就是包含于礼之中的道德价值准则。“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1]166, 可知“义”与“礼”是质与行的关系。“义以为质”, 说明“义”是“礼”的实质、本质;“礼以行之”, 是说“礼”为“义”的外显, 即循礼而行, “礼”是“义”的具体规范与行为模式。“礼”对个体的外部行为方式有着颇为繁复的规定, 被孔子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 是立人之本, “不学礼, 无以立”[1]178。“礼”之所以称为立人的根据, 就在于它起调节心态之功用, 生成自尊心, 从而教人们怎样去做一个符合社会所期望的人。“礼”不仅规定了社会结构和秩序中各个角色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还详细规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行为规范, 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准则。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遵循礼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在孔子看来, 立于礼, 就是使自己内心符合于礼的要求, 做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1]123, 要求自我把一切言行举止必须全部纳入礼的规定中, 意味着礼成了强制性的绝对命令, 以此才能自觉努力地承担并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所谓“礼之用, 和为贵”[1]8, 礼的社会作用就在于使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以一种价值准则生成自尊的心态, 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秩序。

四、学与行是自尊心态的实践模式

自尊要通过学习并实践的模式得以实现。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丰富自我、心胸豁达, 不仅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 更可以培养自尊心。在“行”即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自尊、实践自尊。孔子以“好学”自命,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1]9。“‘好学’在《论语》里是对一个人非常高的评价。”[2]149在孔子的弟子之中, 只有颜渊被称为“好学”。有人问孔子, 你弟子里面有没有好学者?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1]55《论语》也强调“博学”和“多学”, “它包括实践和认知两个方面, 都是精神的训练。学习不仅要用‘心’, 而且要用‘身’”[3]22。有曾子自省为例:“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这样的学习, 既开启思想, 又锻炼身体。正如“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所示, 身与心两方面的训练都需要, 且学和思互补。仅仅学习不足以达成自尊, 且需真正的实践。孔子非常重视“行”, 提倡“躬行君子”[1]76。主张听言观行:“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1]45这也就是说, 评价一个人是否拥有自尊, 不能仅凭其言谈, 而要看其行为, 要看他是否言行一致。在知行关系上, 孔子强调“行”即道德实践的优先地位, 认为:“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1]5出入孝悌, 泛爱亲仁的道德践履活动重于并先于“学文”的认知活动。道德并非空谈虚文, 它首先需具备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谨慎守信、爱人亲仁, 这些都是有实际的表现, 行有余力才去学文。“闲闲易色;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1]5自尊心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人在行为中现实地表达了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获得对客体的价值认识。自尊的实质在于行, 而不在于知, 它是行得, 而不是学得。学得再多, 不能见之于行, 也不能称为有自尊, 相反, 它只表示了虚伪和无德。孔子主张“言之必可行”[1]134, 反对言行不一, “言而过其行”[1]155。经过学与行的结合, 就等于践行了自尊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 孔子屡屡遭挫, 因而不得不多方面调试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4]65这种调试就是达成自尊心态的过程。由此, 透过《论语》可知在孔子的思想中, 注重自尊心态的培育, 以“仁”与“爱”为情感基础;以“智”与“明”为理性方法;以“义”与“礼”为价值准则;以“学”与“行”为实践模式, 这些皆为自尊心态的实现作铺垫, 进而为当今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供精神滋养。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杜维明.体知儒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3]杜维明.孔子的《论语》[J].学术月刊, 2007, 9.

孔子、《论语》、泰山 篇8

两千年的风霜并没有让泰山失去它的秀丽,两千年时间的流逝也没有让孔夫子失去他的光辉。

孔子,一个贤者,一个君子,一个仁人。他的时代因为他的著作而得名,他的学说深深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并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他被称为圣人,香火不绝,饱受世人的尊敬。但在他的时代,他的命运却是一波三折,大起大落,有志无处施展。但是孔子毕竟是孔子,他是范仲淹说的“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孔子名传千古。

孔子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生于乱世,孔子一生最大的幸运也是生于乱世。因为处在乱世之中,儒家思想的仁爱、礼乐、王道不可能有诸侯采用。也正因为处在乱世,天下大乱,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孔子的学说才有机会产生并傲立于这个混乱的社会。

不管是卫灵公,齐景公,还是季恒子,楚昭王,不管是贼臣阳虎还是贤臣晏婴,都因为畏惧孔子的贤能而不敢委以国政。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容下他的思想,所以最后还是回到了鲁国。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也正如泰山一样,任世间沧桑变换,仍保持真正的自我。如青莲一般绽放于浊世,留下阵阵清香,流芳千古。

即使政见得不到统治者的垂青,孔子依旧不断学习,让自己更加完善。孔子又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培养出了颜回、子贡、子路、冉求、曾点这样的学生,也留下了一部《论语》。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知是否有那么夸张,但《论语》这本孔子教育弟子的“语录”,也可以教育天下人。一部《论语》,终生受用。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孔子告诉我们,做学问要诚实,做人更要诚实。表面的名声,表面的功绩对你自己又何干!?不懂装懂是没有任何必要的行径。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看法,别人对你的一切认识,难道比你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楚吗?所以,可以大胆说出“我不知道”的人,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让我们谨记孔子的这句教诲,时刻提醒自己要忠于自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孔子在乱世的感叹,也是孔子人生的真实写照。太平之时大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有能力的人的光芒,才会格外耀眼。在寒冷的冬天,方能显出松柏的青幽,在混乱的天下,方能显出孔子的仁心。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是做如木叶尽脱的枯树,还是做青绿不改的松柏,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人,有才能品行高过自己的也有低于自己的。我们对他们,无需嫉妒,无需嘲笑,对于他们的优点,我们学习,向他们看齐,对于缺点,我们反省自己是不是和他们有一样的过错。这样我们就可以完善自己,朝着孔子所向往的、真正的君子仁人境界,迈出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对于孔子,对于《论语》,我自知没有任何资格来发表什么言论,也没有任何资格去评价孔子或者儒家思想。我只是仰望着泰山之巅,仰望着北斗星空,以微不足道的语言来写下我看见的美丽。

两千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年兵戈剑戟,战马驰疆,都化为过眼云烟,飘散在泰山的黄昏中。我像一个朝圣者一般在泰山脚下,雨点轻轻撒过,圣人孔子好像就在我的眼前。阵风吹去,眼前的还是泰山,但圣人的身影却从未远离。他在泰山中,他在《论语》中,他在我们的心中。

上一篇:动画电影赏析下一篇:曲艺大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