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综合实践)

2024-06-20

教学反思(综合实践)(精选9篇)

教学反思(综合实践) 篇1

——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基本功大赛结束了。这次比赛留给我的感触太多,令我反思,值得我学习,更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探索的道路上为自己注入了一笔丰厚的资本。下面是我这节主题生成课的反思:

1、这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题课,必须要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探索的热情,这一点做得很不错。另外,在组织引导的时候,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活动氛围有序而融洽。在这堂课上经常会听到学生鼓掌,表示对别人或别的小组的欣赏,我想这点在这节课上还是体现得很不错的。

2、有个小队在制定课题时,我过去巡视,其中一个孩子拒绝了我:“老师,你不要看,你来看,我会紧张的。”我尊重他们,我离开了,但我补了一句:“如果有困难,那你举手示意,我会很乐意过来帮你的。”学生很高兴。我想我就让孩子先“自主”后“请教”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意愿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所以,我放手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判断、自主选择。后来,这组孩子遇到了困难,向我求助,我很高兴地帮助了他们。我想:我这时给予的帮助就像一场及时雨,学生接受得更有效。

3、由于借班上课,之前没有和学生进行过交流,学生对饮料的了解不多,所以本次课还是有瑕疵的,另外,时间的局限,也令最后的环节没有处理具体,尤其是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过程,略显仓促。

教学反思(综合实践) 篇2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 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那作为综合实践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勤反思, 戒“形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由此可见,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就要不断地反思。通过反思使经验变成自己的教学智慧, 从发生的课堂事件中得到启发;通过反思帮助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反思使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反思更快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既然反思对我们的教学如此重要, 那么我们就要勤于反思, 争取做到课课反思, 时时反思, 严禁形式主义的反思。由于综合实践课堂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 综合实践教师需要反思的东西也很多很杂, 因此需要我们综合实践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细心观察, 课后认真记录, 并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经常反思, 找出问题, 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 让反思成为教学的延续, 让反思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让反思成为一种特有的教育生活方式。

二、勤学习, 戒“脱节”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当今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 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教师只停留在原地不去学习与创新, 又怎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呢?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反思更加有深度, 更加有新意, 更加有成效, 就需要教师自身勤学习。

1.勤于专业学习。“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反思时,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后反思是否有效。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学习, 掌握更多的综合实践教学知识, 使教学反思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让教学反思更好地为今后的综合实践教学服务。

2.勤于向同行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不妨虚心向同年级或同学科的老师请教, 坚持与同行合作, 建立在同事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教学智慧上的反思, 定会更有价值。

勤学习, 让反思更有效, 但是勤于学习的背后, 我们也应当尽力避免“脱节”, 即学习与反思的脱节。有些老师非常注重自己的专业学习, 专业知识水平也非常高, 可就是“茶壶里煮饺子, 有货倒不出”;或者就是不会反思, 使得自己的专业学习完全不能为教学反思服务。这样学习与反思的脱节, 是我们极力摒弃的。在勤于学习的同时, 我们更要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为反思服务, 使反思更具学术性, 更具有说服力。

三、勤记录, 戒“空谈”

心理学指出, 人的记忆和情感都受到时间的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记忆会遗忘, 情感会淡化。所以我们的教学反思成果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如在平时的综合实践课堂上, 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感动之处……如果在课后能够立刻把当时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这样的教学反思条理清清楚楚, 更具有参考价值。

这样勤于记录反思的方式, 一定会让教学反思的效果大大提高。同时我们也拒绝“空谈”反思。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要想让反思不被遗忘, 就需要我们勤于记录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让综合实践教学反思有迹可循。

四、勤行动, 戒“虚无”

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思, 更在于行。反思的成功是为了积累、丰富经验, 优化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能力, 使自己更成功, 对教学更加有自信。所以我们要勤于行, 即勤于把综合实践教学反思中获得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做到勤于实践、勤于调整、勤于积累、勤于提升。

拒绝反思的“虚无”, 即拒绝虚有反思, 无行动。有些教师教学反思写得入木三分, 可完全不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课堂教学一成不变。所以教师要持久地反思、持久地行动, 让反思与教学实践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 在反思中提高实践的智慧, 在实践中实现反思的价值, 在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中架起一座永久的桥梁。

对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课;对策

初中阶段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加强综合实践课的引导与教学,将实践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了解生活,提高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国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积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对完成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根据教学实际,将各个学科的综合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综合活动课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知识、各种社会问题、生活实际以及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学科知识以主题活动的模式展现出来。学生要发挥主动性与创造力,联系理论和实际,积极参加老师、学校组织的班集体课内课外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得到发挥,还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实践活动将直接的经验传递给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全面开展初中综合实践课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师角色定位

我们必须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地开展初中综合实践课。作为老师,应认识到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原则,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活动,让所有参与者认识到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初中阶段开始落实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以便在各科教学中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现代教学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分清教学角色,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实践课的顺利开展,以及收获高质量的成果。

2.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义务教育理念的全新改革,是为了让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义务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于义务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课程时间、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有限等。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初中综合实践课中,应开发一些结合生活实际和课程内容的活动项目,这些活动项目还应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出发,引导他们积极踊跃地参加,而老师与学生之间也不是分离的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老师的指导,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

3.加强评价机制的建立,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机制,客观合理的评价,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树立学生信心有积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性课程,我们在实施评价时也应以开放、综合的态度去进行,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结合课程实际,采取描述性评价、即时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融入老师评价和学生互动评价、学生自评的方式。评价也可以由学生参与,以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学生完成一项活动任务后,老师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评价,当然要多点鼓励与支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能一开始就否定学生的劳动成果,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也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活动评价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施评价,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尊严,还要总结活动经验,让学生能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带来的新变化

1.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不同,它更容易引导学生积极地探讨问题,而综合性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乐趣,学生在探讨问题、共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合作精神,加深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其个人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每一次参与实践活动前,学生都会在老师的要求下提前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类信息载体收集与活动相关的内容,获得一定的间接知识,参与了实践后又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起来,有效地纠正了学生偏激、主观的态度,让学生逐步养成客观的态度和端正的学习习惯。实践活动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组织协调能力,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是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的渴求、探索。

总之,综合实践课教学是初中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我们可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长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法引导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10).

[2]蔡志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篇4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你知识而是做中学。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国培学习和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在教研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多启发。

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始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谓“收获尽在过程中。”

二、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强调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正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篇5

一、课前准备——一场“恶补”战

这节课的课型是手工制作课,而我天生就是一个手拙的人,审美能力也相对来说欠缺一些。我深深地知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教师自己要是一条河”。就自己目前的水平来看,“一杯水”恐怕也难有,怎么办?“恶补”吧。课前除了布置学生分小组搜集相框的资料外,我自己也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相框的风格、相框的组成、相框的材质、DIY达人制作的各种(包含相框在内的)手工作品……网上查阅着实让我开了眼——原来,相框的世界是如此多彩,DIY的王国是如此绚烂!除了上网查阅资料,我校的美术老师也成了我的“师父”:学习造型设计,学习色彩搭配,学习剪、刻等基本技法……我就如同一个初学的小学生,贪婪地学习着,好奇地探索着……

二、课上践行——忐忑中欣喜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一场恶补战之后,我在忐忑中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手工制作课。

课堂伊始,我引导孩子们交流照片中记录的曾经的美好时光,孩子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曾经的幸福,而我也被感染,心情随之轻松起来。“想不想让照片变得更美呢?”一句小小的提示,让每一个爱美的孩子都有了扮靓照片的想法,我适时地将孩子展示的照片插入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纸质相框中,一经对比,放入相框中的照片变得更精美了,孩子动手制作个性相框的愿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充分地点燃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虽然课前我已经搜集了大量的相框的知识,但是在课堂上,相框知识的传授我还是放手交给了学生——由各组组长汇报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虽然幻灯片制作得很简单,但是搜集的知识却是很全面的,不用老师讲,孩子们能够自己学有所得,这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啊!

接下来,在DIY小博士的引领下,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了。30秒钟的探究时间里,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边看,边猜;边说,边拆;30秒钟后的交流,孩子们则是各抒己见,仿佛如何制作一个个性相框已经是胸有成竹了。而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动手做,因为我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了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于是,我出示了两个制作上存在问题的相框,一个色彩单调,一个比例失调,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我意外的是,孩子们马上察觉出这两个相框的问题所在,甚至有的孩子还想出了补救的对策。这真是让我惊喜,要是换做是没有做课前准备的我,表现肯定不及这些火眼金睛的孩子们的。

让我欢喜的不仅仅止于此。在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我巡视着,也暗暗激动着——这组做的是苹果树,那组想的是小狗啃骨头;这组剪得是可爱的青蛙,那组刻得是逗乐的海绵宝宝;这组用丝带做了蝴蝶结,那组想向老师学习,将纸编的技术也运用到自己的小相框中……看着孩子们层出不穷的创意,我的心也变得愉悦起来。

三、课后静思——遗憾中寻不足

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在兴奋中,自己有着很多遗憾:时间太短了,孩子们好多作品没有做完,一些好的创意没有被充分地展示;时间太紧了,孩子们展示的作品,还没有进行自己的创作阐述;时间太仓促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对作品进行评价,评奖环节有些走过场……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遗憾似乎都与“时间”耗上了。于是,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发现了课堂上自己存在的不足:

1、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预想:在巡视中,发现好的创意与做法,及时表扬,并由学生做“小老师”将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了很多好的创意与做法,但是,看孩子们做得津津有味,不忍打断,又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没有让“小老师”发挥其很好的引领作用。

2、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我担心时间不够用,心里做了一些挣扎:本节课要不要进行展示,要不要进行评奖?最终自己考虑到课堂环节的完整,在学生作品没有制作完成的情况下,还是进行了展示。最终导致这个环节展示得不充分,评价得也不充分。想来自己真得很后悔,展示与评价完全可以在下一节课来进行,而我只是追求表面上的完整,忽略了课堂的实质,真有些舍本逐末!

3、在时间这个问题上,课前也有所考虑。所以在动手制作这个环节,我通过DIY小博士的提示,要求同学们先进行小组交流,选出优秀的创意,再合作做两个作品,组长做好分工。在巡视中,我发现有3个小组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做:个别同学不与他人搭档,自己做自己的。当时我觉得孩子的想法很有新意,并没有予以阻止。现在想来,这样的孩子在具有创意的同时,却也缺乏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课堂上我没有认真执行自己的要求,导致小组合作不到位,作品的制作完成方面也大打折扣。

4、虽然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了盛放废弃物的盒子,但是,孩子们一旦动起手来,就全部抛之脑后。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抓起啊!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篇6

姓名是每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凝聚着父母深情厚意和殷切的期望,通过姓氏变迁这个窗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基于以上思考,以“姓氏文化趣探”为研究主题,迈开探索姓氏文化的步伐。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自己姓名的来历和含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探求中国姓氏蕴含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资料,相互交流探讨,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查阅、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探究实践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活动课型】:选题指导课

【活动对象】:四年级1班学生

【备课团队】:钟艳杨俊文邓永军黄园华潘晶梁丽

【活动准备】

1、查字典弄清楚自己名字中的每个字在字典里的意思

2、询问父母为自己取名字的寓意

3、查找或询问与自己同姓氏的古今名人及与姓氏相关的文化背景与资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视频

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姓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姓氏渊源道尽千古沧桑,龙脉传承铸就泱泱华夏。形形色色的姓氏,每一个都可以衍生出一个故事,韵味无穷!

课件:姓氏文化探趣

2、姓名趣话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看,这是全班同学的姓名(课件:全班姓名),

师:不同的姓名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象我,我叫梁丽。梁是我的姓,丽是我的名。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花一样美丽大方。你们的姓名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跟大家说说。

二、百家姓探趣

1、引入百家姓

(1)从刚才的介绍中我知道有姓王、姓张、姓刘的。你姓什么…

(2)(课件:全班的姓泛红)你们看,仅仅在我们班就有这么多的姓。中华民族的姓氏就更多了。宋朝时候有人把中国的姓氏做了统计并写成一本书流传至今——(课件:百家姓封面)

(3)、“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只要起个头,许多中国人都能把这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句像歌谣一样背诵出来。因为大家明白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蕴含着流芳百世的中华根基文化。(课件:百家姓视频)

2、百家姓

(1)师:怎么样,想不想一块来读一读!(课件:百家姓一览表)看,这就是百家姓的姓氏内容。(课件:前两列姓氏)请大家跟随电脑文字自由诵读前两列,初略感受其中的文化韵味(生自读)

(2)师: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像童谣那样把节奏带出来。跟着老师再次去感受吧!赵钱孙李读……(师生同读)

(3)课件:百?

师:百家姓,这个“百”是指刚好100个姓吗?(生答)

课件:百——言其多也,编写于宋朝的百家姓收集有442个单姓,61个复姓,凡503姓。由于百家姓流传了很久,期间有经历的多次的填补修缮,不同时期的姓氏数目也都不一样。究竟现在的百家姓记录有多少个姓氏?大家课后去了解吧!

【板书:数目】

(4)师:刚才读了百家姓,谁还记得排第一位的是哪个姓?(赵)

课件:赵?

师:为什么赵排第一?(生答)

【板书:排列】

师:我给你们些提示:百家姓是在宋朝编写的,宋朝的皇帝姓什么?(赵)

师:百家姓最早是在宋朝编写的,当时的皇帝就姓赵,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理所当然就赵排在第一位。

(5)师:一个赵字告诉我们百家姓编写的年代,现在我们把历史车轮往前推进到唐朝。谁知道唐朝的皇帝姓什么?(李)

师:我们班上有姓李的同学吗?

师:你知道的李氏名人有哪些?谁再说?

我们跟随短片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播李氏名人短片)

【板书:名人】

师:(请李同学),当知道与你同姓的名人有这么多时,你有什么感受?

说不定五百年前你们还是一家人呢!

师:其他同学还想了解什么?

三、姓氏的起源

师:让我们把历史车轮向更早以前推进,去了解中

国各个姓氏是怎样产生的,背后有什么起源故事?

课件:姓氏的起源

师:刚才说到了李姓,李姓是怎么来的?咱们去听段故事。注意边听边想,从故事中你了解到什么?

课件:播视频李姓的起源

【板书:起源】

师:说说看,你了解到什么?

师:这就是姓氏起源奇妙的地方!想不想知道其他姓氏是怎样起源的呀?

课件:秦汉之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再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推究中国姓氏的起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可分许多方面:

以职业为姓陶、屠、匠等

以(方位)为姓西门、东方、南郭等

以动植物为姓熊、马、柏、杨等

…………

师:职业、方位、就连动植物都能产生姓氏。真奇妙!你们猜猜看,姓氏还可能是由什么起源的呢?

师:大家猜的对不对,究竟姓氏还有多少种起源?一切就隐藏在省略号中,等着你们去探究发现。

四、讨论选题(相机指导)

课件:活动要求: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商量选定你们最感兴趣的姓氏话题;

2、由组长把本组选定的姓氏话题写在纸片上,然后分类贴上黑板。

五、龙的传人

师: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是中国,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欧洲姓氏的历史只有400年,美洲的姓氏历史也只有200多年,日本的文化一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直到100多年前才有了自己的姓氏……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身为龙的传人,我们为民族的.灿烂文化而自豪!(课件:龙的传人)

六、小结

师:下次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分组,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后续的调查研究。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大家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地了解!

姓氏文化探趣教学反思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姓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门科学。一个姓就是一部史,一个姓续写千年情。透过姓氏这个窗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产生民族自豪感。基于以上思考,此次,我们以姓氏为经,以文化为纬,延续去年的说姓氏写姓氏的活动,迈开了深入探索姓氏文化的步伐。

亮点一:时间线索

本次课从现在的姓氏追溯到姓氏起源,将博大厚重的姓氏文化由近及远逐次推移。让学生联系了现实,又追寻一下生命的过往。

亮点二:文化线索

通过开课视频、音效、加上一段吟诵,渲染浓厚的文化气息;话姓名含义;解百字,探数目;明赵姓,探排列;李入手,探名人;自由谈,引话题,逐层抽丝剥茧,将姓氏背后厚重的文化逐一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及思考,拉近了学生与文化的距离。

亮点三:趣味探究

通过“说”姓名含义;“解”百字数目;“猜”赵字排列;“探”姓氏起源……增加话题趣味。同时注意关注学生,倾听学生,鼓励学生,运用语言神态拉近师生距离,趣味性、神秘感、自豪情无处不在,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本课活动过程完整,较好的实现了预定目标。学生在本课中,各方面能力的得到了锻炼提升与展示交流,所达成的目标对于下一步探究姓氏文化活动的深入顺利开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教学反思(综合实践) 篇7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 “神七”成功升天, 中国人的“嫦娥奔月”这一飞天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引发了学生对这颗星球更大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活动揭开它更多的秘密, 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创编故事、背诵诗词等形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与基本方法。

2.通过听故事、看图画、背诗词、赏音乐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月球文化”的“潮汐”里接受一次冲浪, 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会合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快乐走进大语文天地。

【适合年级】

高年级

【活动时间】

三周

【活动准备】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

2.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3.鼓励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 准备搜集材料的必备工具 (如照相机、U盘等) 。

4.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困难,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地、大方地与人交流, 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并要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活动过程】

此项综合实践活动分三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主要是学生有目的地自主活动。以组为单位, 通过讨论交流、搜集资料、采访请教等活动, 发现问题, 激发兴趣。

第二阶段是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展示、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 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三阶段是将活动延伸。加强活动的实践性, 使之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学生自主实践活动 (两周)

1.学生围绕“探索月亮文化”这一中心, 查阅书籍报刊, 采访调查, 搜集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民风民俗等资料, 自由讨论交流后根据各自的兴趣自行分组。

附学生分组情况及探索重点

望月组:搜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民风民俗。

咏月组:搜集有关月亮的文章诗赋、对联谜语。

绘月组:搜集有关月亮的精美图案、碑文字画。

唱月组:搜集有关月亮的音乐歌曲。

2.学生课外分组活动

各自按照自己的活动内容自由活动, 完成预定计划, 并把搜集到的材料筛选、分类、整理。

二、课堂展示, 汇报交流

1. 创设情景, 导入主题

月亮, 地球的近邻, 人类的朋友。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 总会引起无限的遐想, 幻想有朝一日能飞上月宫, 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1969年7月21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代表全人类成功拜访了月球, 可以说使人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但是, 至今能登上月球的人却寥寥无几, 因此人们对月球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今天, 让我们从“探索月亮文化”入手, 感受它那无穷的魅力。

2. 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1) 识月酿情 (望月组展示)

主持人:古往今来, 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 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 给月亮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望月组的精彩故事吧。

(1) 神奇的传说 (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朱元璋用月饼抗元起义等故事, 并由朱元璋起义的故事引出中秋赏月、吃月饼、祭月神、盼团圆等民风民俗) 。

(2) 众说纷纭说起源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争论月球的起源之说——分裂说、俘获说、同源说、大碰撞说) 。

(3) 月为何物——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学生简单介绍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如月亮的大小、形状、构造、位置等) 。

主持人:望月组的故事讲得真动听, 并且能通过走访当地的老人搜集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风民俗, 通过他们的讲解、争论、表演, 我们对月亮有了更深的认识。

(2) 赏月激情 (绘月组展示)

主持人:听了望月组的介绍,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月亮姐姐那婀娜多姿的身影, 下面有请绘月组给大家展示。

绘月组展示: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附带解说的图片、录像、动画。

(1) 嫦娥奔月组图

(2) 月相变化组图及相关知识[弦月、朔月 (新月) 、望月 (满月) ]

(3) 天狗食月是怎么回事? (演示月偏食、月半食、月全食组图及相关知识等)

(4) 中外科学家拍到的月球照片及人类登月组图展示。

主持人:在欣赏月亮千姿百态的妩媚同时, 我们还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 特别是当我们看到自己祖国的航天员拍回的月亮清晰的照片时, 是不是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呢?真要谢谢赏月组创造性的劳动。

(3) 咏月抒情 (咏月组展示)

主持人:赏月组展示的月亮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也是一个善变的少女, 有时害羞, 有时大方, 有时冷漠, 有时热情, 看着她那婀娜的身姿, 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高歌一曲, 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请欣赏诗朗诵:

(1) 《静夜思》——李白 (唐朝)

(2) 《暮江吟》——白居易 (唐朝)

(3) 《望月怀远》——张九龄 (唐朝)

(4) 《水调歌头》——苏轼 (宋朝)

主持人:是呀, 月亮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寄托人们复杂的情丝, 吟咏月亮的诗词实在是太多了, 让人听不完也听不厌, 我们课后再去交流吧。你们还带了什么呢?

(5) 赏月佳对。 (用多媒体展示, 全班齐读)

a.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b.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 明日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c.北斗七星, 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 月中带影一双飞。

主持人:这样的趣联、佳联还有很多, 让咏月组同学课后告诉你们吧, 他们还带来了几条谜语要考考大家。

(6) 三四五, 像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 (打一天体) (月亮)

十字对十字, 太阳对月亮。 (打一字) (朝)

同进同退同向前, 相随相伴紧相连, 面对太阳随身后, 背朝月亮站身前。 (打一现象) (影子)

主持人:咏月组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谜语、对联、优美的古诗词, 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激发了我们对月亮文化探索的极大兴趣, 谢谢他们!

(4) 唱月达情 (唱月组展示)

主持人:月亮可以寄托相思之情、感恩之心, 也可以传达人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对着不同月亮唱出不同的情怀吧。 (播放用U盘下载的乐曲, 唱后说说每首曲子表达的情感。)

(1) (领唱) 全班轻声唱——《十五的月亮》

(2) (领唱) 全班轻声唱——《明月几时有》

(3) (领唱) 全班轻声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欣赏名曲——《二泉映月》《月光曲》, 把活动推向高潮,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索月亮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为延伸活动作好铺垫。

三、在实践操作中延伸活动

1.学生互评, 根据各小组及各人在展示汇报中的表现,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最具潜力奖, 并说说颁奖的理由, 奖品是教师事先用月亮及诗配画制作的精美贺卡,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集体讨论, 把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成“月亮文化专集系列”, 并给每部分取个悦耳的名称,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3.班上准备一个本子, 以“我与月亮同行”为题, 全班同学每天轮流写一段话, 进行故事接龙。

4.假日里有条件的同学可与父母一起去游览有关月亮的风景名胜 (如北京的天坛, 湖南道县的月岩, 广西桂林的月牙山, 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 。

【教学反思】

1.尊重生命, 学生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整个活动过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分组, 让学生自由搜集材料, 让学生自己主持, 让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只是其中的参与者、合作者。作为引导者的教师, 我只在展示活动之前让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在各自组内进行了筛选, 这主要是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跃跃欲试, 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大家。特别是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搜集的材料很有代表性, 当他们的作品被选中展示时, 是何等的兴奋, 同时也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2.家长的配合是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次活动, 不少家长提供相机、U盘等工具, 帮助学生下载信息、保存信息、传递信息, 才使搜集的资料丰富多彩。可以说学生上网查找信息的能力、使用多媒体的能力是在家长的指导下习得的, 家长充分发挥了第一任老师的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是整合学生智能, 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都能让学生的手、脑、眼、口、耳并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多种智能的有机整合, 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 篇8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从性质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从具体实施来说,它是一种经验性、实践性课程,要求由學生自主进行,但需要教师的切实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课程特征。

通常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板块既不相互割裂也不相互对立,而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虽说综合性很强,但仍以注重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为显著特征。

二、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表面上已经与传统的春、秋游有所区别,不再是简单的放松,而是代之以有主题的活动,但具体操作模式依旧:先是每班或年级撰写活动计划及方案,指导老师事前布置观察或活动任务,然后是学生带好笔记本去活动,在活动中做好笔记、记录,回来后每人写一篇游记或者观察作文。可以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只是与课本内容有关的东西,而没有给课程留出更广的拓展与发散的空间。而各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通常也都是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担任,这些老师由于平时的工作任务已经很是繁重,本身就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加上不能得到及时的专业引领,因而活动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细究起来,各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及时制订有关的激励政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如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与考核等;二是学校没有健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被挤占的现象在各校普遍存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该课程都不够重视;三是各地教研部门中极少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职教研员,因此全国上下普遍欠缺对该项课程扎实、深入的研究,也因此不能对学校、教师形成有效的专业引领,致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十分缓慢;四是多数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学科化严重,导致学生活动的主题及活动类型等单一而教条,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在配备与安排上都不合理,基本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因而缺乏对该课程的整体研究,难以形成协同教学的氛围;六是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也缺乏研究及思考意识,基本是凭个人经验与直觉“指导”活动,导致活动实施过程盲目而随意,课程目标出现偏差;七是很多指导教师对目前我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现状等信息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简单地包办代替学生活动的情况,不能突出学生活动主体、体验主体的作用。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进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设计的课程,要求从小学至高中均予设置与设计,而且是“必修”课程,所以课程的开展是必须要坚持的。但凡课程,而且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要开设的课程,其必须自成体系,必须在每个年段都要设定好适合本年段特点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的课程管理条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活动效度的评估也要跟上。总之,必须逐步完善这些相关内容,才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期发展。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校本课程,交由学校予以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的活动内容来预设活动目标、方式方法、基本流程,并实施针对性的评价等;同时要求学校在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任务交给学校,学校负责设计及落实实效,从何着手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实践和探索:

nlc202309051634

1.建立并完善课程制度,这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文件形式出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划、制度及方案;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发展评价制度,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中考升学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③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制度,规范、监督教师的指导行为;④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使之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评优评先等相关联;⑤建立学校、社会(社区、场馆)两位一体互通、协调制度。

2.营造师生共同践行课程的氛围,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与学习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里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要以自我或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仅仅是听取指导或者听凭教师全面安排;我们所说的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教师“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并以此引导学生及家长提高认识,维护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指导学生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方案及操作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一样,非常强调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体验和感悟。对任何年龄段的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需要遵循某些内在的逻辑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它的开发与实施应以学生为核心,努力实现三种关系的均衡与整合,最终目标是学生个性健全地发展。

该课程的操作设计及实施方案很重要,让学生在未实施活动之前就已经在心中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实施步骤及过程,便于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操作设计包括各年段的活动目标的确定及主题内容的选择。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开发,具体设定1—6年级各年段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这里所说的目标设定,指的是大方向、大范围。在同年段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实践内容中,学生都可以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选定自己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方式。学生所选的主题,只要符合學生自己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及能力水平,能充分地利用本地(本校)资源,参与兴趣高,有利于其个性特长的发挥,就可以认定为好的主题。

学校在指导学生选择主题的过程中,要体现“小而实”,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是“五忌”:一忌“主题太大”,二忌“脱离实际”,三忌“没有兴趣”,四忌“学科延伸”,五忌“综合度低”。第二是指导分组及小组活动的有效方式,包括选派小组长、做好角色分工、适当提供材料、适当指导学生寻找活动资源的渠道等。第三是指导学生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收集、整理、辩论、劳动实践等。第四是帮助学生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包括地点选择、交通方式、费用、意外应急预案等。第五是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交流及选择呈现方式等;指导学生选择成果呈现方式要鼓励多样化及方式得当,如小制作、小论文、物品使用说明书、创新观点交流会、手抄报、研讨沙龙、辩论会、实验操作、绘画作品、表演等,同时强化学生情感的体悟及表述,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发展报告册或体验记录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使之善于思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完善多元、激励性的科学评价,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续进行的保障

首先是制定促进教师发展的多元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多元评价要求做到以下几点:把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质性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侧重过程性评价;以评价促课程,引导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是完善学生活动的评价体系,重点放在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上。过程和体验比结果重要,方式应尽量多样,且做到师生、生生、家校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自我的健康成长。

5.强化师资培训,形式要多样

学校领导要创造机会和平台给任课教师更多的知识与业务“大餐”,让他们通过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反思实践、观摩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实现专业化成长;要特别重视“整合各科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骨干教师,并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四、学校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如何因地制宜,合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

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立足本班、本校、本地实际,合理选择目标和内容,不能事事统一;要利用多种方式开发当地资源优势,为学生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指定的四个领域内容如何有效融合?

虽然《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示了这四个活动领域,却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而且它们在逻辑上也不是并列或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渗透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中,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探究的重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很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人际交往活动、心理健康领域等。

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三线索之一“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各校还很少涉猎,如何具体实施?

4.在引导评价的过程中,如何强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

5.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外出安全保障机制?

……

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层面依然有不少的问题要解决,在课程层面依然有许多内容有待明确和完善,但毕竟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它的发展空间无限广大。

(责编 白聪敏)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以招聘会的形式展开,分组浏览教学网页,合作探究,创作交流,全班展示,自由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面带笑容,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快乐、关注的学习态度,哪怕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创作依然具有可圈可点之处,究其原因,大抵基于以下几点:

1、教材自身的魅力。《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类尊重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以丰厚的回报,鸟的天堂这一人间奇景的产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涵,给“小鸟天堂”网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这次活动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2、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想让学生有自由的发挥,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度的空间。网络资源的利用,突破了语文学习活动原有的封闭状态,把学习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在这里,学生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了解关于“小鸟天堂”的一切知识,如“小鸟天堂”的历史、名称的由来、现在的状况及以后的发展等。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主动的,是出于学生自己的需求,它比灌输式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3、突出了学科间的融合。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群鸟齐舞、百鸟归巢的动人景象(视频欣赏),还可以听到各种鸟的动人歌声(音乐欣赏)。在这一过程中,又要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创作交流时,还要与老师、同学进行口语交际。所以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与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过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生对于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的体会也更加深刻了。这一过程,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儿童的天性,诱发儿童的灵性,鼓励儿童的创造性。学生自编导游词或广告词、歌词、诗歌、对联等,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次创造潜能释放的机会。小学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本体的核心,从学生的成果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既充分,又富有个性化,一则一则广告词是学生生命的灵动,更是锤炼语言,领悟语言规律的展示。

综合性和整体性体现在所创设的任务背景空间大,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也有利于超越语文、超越自我。

5、活动形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设置了“征稿招聘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竞争和游戏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鸟勋章”和聘书的颁发更加激发了学生乐于表现、乐于竞争的心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然而,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1、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创作。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对学生上网操作水平、浏览速度、写作速度等情况了解不足,预留浏览、创作时间较短;二是环节设置上,检复问题表达太过含蓄,造成学生理解有误,拖延了时间;三是对学生创作目的性、浏览的针对性以及网上信息的筛选指导不足,造成学生频频点击网页,却迟迟没有动笔。

2、小组间交流、配合不够,展示作品表现力不足。由于浏览网页占用了较多时间,展示时间已到,好多小组才刚刚完成,至于如何表演、如何设置情景,角色如何分配才能使自己的展示声情并茂已无瑕顾及;一些提早完成的同学,也因教师指导不足,而没有很好地熟悉和交流,上得台来才仓促商量,故而本来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的作品,却因一次次的中断而失去了活力,这是教师深感遗憾和自责的地方。

3、教师对站的讲解演示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对网上内容知之甚少,不能有的放矢,从而延长了学生网页浏览时间,影响了展示交流的效果。

4、教师指导表面化。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网页的使用操作、学生创作内容指导较多,而对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动作表情的添加及内容表现力却涉及很少。可见,教师任务性太重,并未全身心融入学生之中,潜心欣赏、感受其作品中特有的童真童趣,由衷地为之兴奋,为之骄傲,这也是影响学生情绪和表现力的一大因素。

上一篇:农药的发展方向下一篇:小学升国旗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