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深圳中考奖品话题满分作文两篇示例

2024-09-05

2010年深圳中考奖品话题满分作文两篇示例

2010年深圳中考奖品话题满分作文两篇示例 篇1

清晨记

“筱筱,快点起床了,再不起床竞赛就要迟到了。快点、快点,懒猪快点啦!”“哎呀,不要烦我啦,好不容易星期天想睡个安稳觉。不要再烦我了,什么屁竞赛,关我什么事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含含糊糊地答了一句。房间里传来惊天动地的声音,老姐连忙跑到我房间:“筱筱,发生什么事了?”“死了死了啦,竞赛要迟到了。大姐,你干嘛不早点叫我啊?”“叫了啊,你都觉得没关系,我又怎么能强迫你呢?”老姐得意地说。我咬牙切齿不甘心,用仅剩的15分中的5分钟整理好一切,“出发!”我大叫一声。在最后,我终于还是气喘吁吁地踏着铃声狼狈地赶到了考场。

上午记

“什么?这都是些什么烂题目呀!,竟没有一道我做得出的。这些出题老师是不是专跟我作对呀?”我拿着手中的卷子不时地发牢骚。谁能救救我啊!写又写不出,抄又抄不到,难道就这样一直发呆吗?监考老师走了出去,门外传来一声“接着”,我习惯性地往那边一瞟,双手一伸,一团纸就到我桌上了。打开一看,哇噻!全都是这次考试的答案。这下可高兴了,我三下五除二,答案就工整地钻到我卷子里了,真是干净利落,我不禁浮想联翩:老师说过这次竞赛得到名次是有奖赏的,是什么奖品呢?是礼物、书,还是现金?哇,真棒!考试铃响了,竞赛结束了,我洋洋自得地将卷子交了上去。我想,这次我将稳拿第一了,我知道我已喜得脸上已成一朵花了。

家庭记

回家把喜讯以及我的“能干”举止告诉了老姐,也将老师将会给奖赏的事告诉了她,没想换来的是她一脸的气愤和对我的疯狂训斥,搞得我愧疚十分,所以决定向老师澄清事实。

学校记

“这次竞赛咱们班的萧筱筱以优异的成绩荣获第一名,所以老师决定奖给她一个精美的礼品。大家欢迎她上台领奖。”“啪啪啪„„”掌声不断,可我却似乎觉得是他们在煽我的耳光。我站了起来,制止了同学们,将在考场上的作弊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同时,我的脸烧得发烫,我实在不敢抬头。

老师轻轻走到了我的面前,用手将我的头托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这之前,老师就已经知道了,是你姐姐告诉我的。我主要是看你诚不诚实,现在你已经承认了,你终于战胜了自己,所以这份礼物还是要奖给你,快拿着吧。”我拿着老师给我的奖品,没有昨天的兴奋,没有刚才的难过,只有在这一刻的平静。我望着老师欣慰的笑容,同学们认可的眼神,我又恢复了笑容。

尾声

这份奖品,它记载了我的耻辱,也记载了我承认错误的勇气,我将会永远记住这份特殊的奖品,我将会用诚信两字贯穿在我以后的人生中。

[简评]这篇考场竞赛作文构思新颖,以小标题的形式,写了几个画面,共同叙述了一个关于一份特殊奖品的故事,表现了要诚实守信的主题。

2010年深圳中考满分作文:最好的奖赏

“啊,是二哥呀!”

“大家生活都挺好的„„唉呀,您就别操劳自己了,孩子们都心领了„„好,那您就赶快歇歇吧,来的时候打个电话,我来帮帮你„„”

不用猜,光听爸爸那口气,准是亲爱的二伯要带好吃的来了,这不,爸爸过来了。“女儿,你二伯听说你们都快要考完试了,特别给你们捎来大大的鸭梨。还说成绩最好的分最好的梨。下点功夫吧,就可以慰劳一下这个小馋嘴了!”

“是!”我猛点头,继而转战题海中去了„„

二伯捎来的鸭梨真是棒极了,虽然皮厚了点,但里边的梨肉白嫩多汁,让人“醉仙忘死”。为了我的鸭梨奋战斗底!

好不容易挨到了这一天,二伯气喘吁吁地搬来三箱鸭梨。笑呵呵地把鸭梨分给了哥哥、姐姐。这梨真大,他们都欢呼雀跃。

现在就剩那箱小号的了。小的不都是精华嘛,这次我成绩大有进步,最好的梨非我莫属!果然,二伯大大地夸了我几句,就郑重地把梨送到我手中。迫不及待,赶快尝尝鲜„„拆封后,我傻了眼,怎么„„怎么全是又小又破的梨呢!拿起一个试试看,酸得真是不敢恭维。

不是说好是最好的梨吗?失落之后更多的还是不解。

“这梨酸吗?哈哈,牙都软了吧!”这二伯还在幸灾乐祸,真是气死我了。

说着,二伯拿过我手中的梨,咬了一大口,说:“甜的固然好吃,但又能让人记起多少呢?酸涩的梨肉,带给人是久久不能忘却的酸楚。只有尝过酸的人,才知道甜的珍贵。想想吧!”说完,狡猾地拧了拧我的耳朵。

我突然恍然大悟。二伯是要让我记住成功的来之不易,辛苦汗水筑成的高楼不能轻易摧毁呀!

二伯虽没什么文化,但搞果园还是有声有色的,想必这就是他的绝招吧。

对,甜的吃,酸的也吃!可这梨„„也太酸了吧!

梨虽然酸,但这是最好的奖赏!

【满分理由】文章以一个电话对话形式来开篇,新颖独特,吸引读者。文章通过写吃那个酸梨作为二伯给自己的最好奖赏。题材生活气息浓,语言朴素,描写符合人物性格。本文另一亮点是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来点明主旨--甜的固然好吃,但又能让人记起多少呢?酸涩的梨肉,带给人是久久不能忘却的酸楚。只有尝过酸的人,才知道甜的珍贵。设计巧妙。结尾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点题,构成一种完美的感觉,不愧是一篇考场佳作。

2010年佛山中考满分作文—智慧伴我成长

成长是一札无字书卷,在素色的纸张上,我将一点点历史写下,一点一点文化写下,一点一点成熟写下。当书卷成华章时,我知道,这便是智慧。

亭台楼阁,烟重水榭,雕栏画栋,龙吟凤哕……历史将繁华排成一列古老的文字,勾起我无限幻想。那个年代,是酒醺出来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独酌一杯最宜情,盛唐里的每首诗,仿佛都可以榨出一壶高粱酒。初时泰然,而后浓烈。可以醉倒长安诗意遍街,可以醉倒诗心啸出侠气。

一剑在手平风雷,群妖魉魅皆伏首,这是豪迈;灞桥惜别,看桃红挽着柳腰低语,这是细腻。于是,又一串古老的文字从酒壶中泻出。三杯通大道,一斗自然合,金樽清酒斗十千、仰天大笑出门去……这是一种奢华的智慧,给人以精神富足之感!

金莼玉粒噎满喉,化作青烟随水流。智慧不总是奢华雍容的,还有一点理性,一点冷酷。犹记佳人广袖盈盈,莲步颦颦,一曲霓裳让多少君王释怀,多少战争演绎。妆成??嫉妒的颜容,终有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失落,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盛景,终有朱门狗肉俱臭,路有冻死骨之惨景.人心沉沦在街头巷尾,踯躅着,看旧时王榭堂前燕,看昔日芳华宴,此时人已散。拭去岁月的华美,让本质渐现。智慧就是理性,如清风明月般,冷看时光纵横,只有如此,成长方在幼稚的贪婪享受中脱离。

静夜里,则应燃一支香,无论此时是在客舟中,亦或是僧庐下。心随烟箢,独枕鸣鸣,让思绪随黎明的到来而更清醒。此时,想起一位诗人所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乃智慧之最高境界哪!萧萧秋寺,碧瓦飞甍;堂堂宫殿,金碧辉煌,这些都不过是被挥散的烟云,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情怀。秦淮金粉随水东逝,逝去的还有奢华与孤寂。袅袅的青烟徐徐上升,剩下的,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生的精华。静对一颗菊,是隐士;静对一轮月,是君子。只有这些人,这些生存智慧,方叫成熟。

读书,悟史,透视人生,成长的书卷已是密必匝匝。我笑看门前花飞花落,天上云卷云舒。微微光粒在桌案跃动……我笑,因为我明白了肤浅的华丽,消极的冷落和完美的成熟……我笑,因为我知道我的成长不乏精彩,智慧在伴我成长。

2010年安徽中考作文题目:

【题目】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觉,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会变的是向往天空

周日清晨,我独自一人走在长长的青石小巷上,掩面是一阵阵醇醇的清风。初夏的气息已在这座江南小城的角角落落里温润、发酵、舒展开来,让早起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它的热度。今天,离中考只有可怜的一个月了,对于我们初三的学生来说,临考的紧张气氛绝不逊色于夏日的温度。

公园里的石径小路、湖畔亭下停歇着的闲人,或三五成群低语,或凝望薄雾中一池吹皱的湖水。所见的景色确实很美,但此时的我却没有一点赏景的心情。中考前的几次模拟成绩

都不够理想,每次拿着成绩回家,虽听不到父母以前的抱怨声,但从我们目光相视的那一瞬间,我便清晰地知道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担忧。而从他们那些刻意鼓励的话语中,我倒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找不准风向的风筝,随时有坠地的危险。

正当我沉思的时刻,远远地传来孩子们爽朗的嬉笑声,打破了公园清晨的寂静。我寻声望去,只见洁爽的天空中多了几只迎风起舞的风筝。我迈开脚步,朝风筝的方向寻觅走去,一块葱郁的草坪上,正有一对孩子放飞手中的风筝。一个孩子拿着风筝,另一个握着绕着棉线的线轴。清风从湖边悠悠吹来,拿风筝的孩子将风筝往天上扔去,握线轴的孩子一面快速奔跑,一面飞快地将棉线绕出来。风筝颤巍巍地飘浮起来,摇摇欲坠,放风筝的孩子表情肃穆,沉着冷静,左手持着线轴,右手捏着细线,一牵,一抖,一放,终于,风筝像一条灵动的游鱼在空中游动起来了。

风,慢慢吹动。顷刻间,这些纸扎之物像成了一个个精灵,好似一只只翱翔天空的鸟,不,它比鸟飞得更自由、更让孩子目痴神迷!

记得有位诗人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因为人类有着自由翱翔的渴望!而眼前的欢跃再一次激活了我内心潜藏的渴望:在长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仰望苍穹,伫足凝思:是否要坚守一方的田地,周而复始地刀耕火种?是否要追逐脱缰后奔驰的凉风快意?或许只要跨出一小步,我就可以把自己放飞,去兑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的志向。

候鸟也是在不断的迁徙当中,寻找自己的最佳栖息地,并在长途艰苦的跋涉中,挖掘了飞翔的潜能,丰满了全身的羽翼。在屋檐下盘旋的鸟,除了麻雀,还能想到谁?鼓起勇气去展翅一跃,别再让飞翔成为翅膀永不释怀的渴望。纵使有“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后的四顾茫然、没有着落的失落,也要快乐地来把它消受!

上一篇:乔迁入住新房贺词下一篇:质量事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