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反思

2024-07-26

《画》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画》教学反思 篇1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利用儿歌《插秧》,这个现象对于现在孩子是一个农民伯伯比较遥远的劳动。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上下、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运用镜子照一照,知道水田变成了大镜子。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

《画》教学反思 篇2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有许多画图测量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习得往往靠以操作技能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活动来完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技能包括外部的动作技能和内部的心智技能两方面。技能技巧的形成与完善, 始终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结果。动作技能的形成, 始终受心智技能的支配和调节, 而心智技能的形成又依赖于动作技能的训练来促进。因此, 让学生学会画出“标准的图形”形成画图的技能固然重要, 但是, 通过问题驱动的操作, 明白画图的依据或原理, 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仅获得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和谐发展, 同时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画平行线”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画垂线的方法”和“平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直接呈现了直尺与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然后提示可以用三角尺来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为平行线, 在此基础上量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通过量, 使学生感知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之后再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和画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从教材的编排看, 平行线的画法是接受性的操作技能学习活动, 而长方形的画法则是在推理基础上的应用技能的学习活动。因此, 老师们往往把“画平行线”定位为一节技能操作和训练课, 按照操作课的模式进行操作方法学习和训练。老师配以规范的演示, 学生依样画葫芦, 或者由优秀生代替教师演示, 其他学生模仿。这样即便是学生会画图了, 也是一种纯动作技能的操练,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得不到应有发展的。其实, 让学生有根有据地画平行线,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只是我们过去的教学一直不敢逾越既定的要求和目标, 生怕教学有故意拔高要求的嫌疑。倘若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拔高”又何妨呢?

一、探究平行线的特征

1. 提出问题, 理解题意。

师:我们已认识了平行线, 能说一说什么叫平行线吗?

生: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师:同学们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为什么永远不相交, 这里蕴藏着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画平行线的方法。请看例题。 (呈现例题, 指名读题。)

题目:在下面这两条平行线中过l1上的点作l2的垂直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

师:题目有几个要求?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请简练地说一说。

生:先画垂直线段, 然后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最后再比比这些线段的长度, 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师:明确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可以用“画———量———比———发现”几个词来概括题目要求。

[思考]画图操作的课, 要让学生概括操作的要领, 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 这样可以使思路清晰,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课伊始, 教师结合理解题意给以示范,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学生概括画平行线的方法打下基础。

2. 动手测量, 发现规律。

(学生按“画———量———比———发现”四个步骤活动。)

师:通过刚才的画图和测量,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线段的长度都是2厘米。

生:我发现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师:怎样的线段长度相等, 能说准确些吗?

生: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师: (出示画出数条垂直线段的图形) 像这样的垂直线段可以画几条?

生:无数条。

师:为什么可以画无数条呢?

生:因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 老师只是画了中间的一小部分, 两边还可以画很多条。

生: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每过一个点都可以向对边画一条垂线, 这样就有无数条了。这些线段的长度就是平行线间的……

生 (齐) :距离。

师:所以我们又说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也就是说平行线间的宽度始终是一样的, 这样的话, 他们还有机会相交吗?

生 (齐) :没有。

师:根据这样的规律, 我们可以检验所画的两条直线———

生:是否平行。

[思考]教学改变了教材呈现的学习顺序, 先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理解平行线之所以不会相交是因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即平行线间的宽度始终是一样的 (固定的) , 没有机会相交在一起。这一知识点是学生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和画平行线的依据, 为学生画平行线做好铺垫。

二、探究画平行线的方法

1. 观察判断, 提出问题。

师:老师画了两条直线, 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是否是平行线? (出示形似平行实不平行的一组直线。)

生:是平行线。

生:不是平行线。

师:凭眼睛很难看出来。老师再提示一下 (出示直线间两条垂直线段的长度, 左边一条为20厘米, 右边一条为21厘米) , 现在大家可以作出怎样的判断?为什么?

生:不是平行线, 越向左边距离会越来越小, 最终会相交。

师:老师想画平行线, 却画不准。你们能画出一组标准的平行线吗?

[思考]这里不仅巩固了平行线的性质, 而且通过老师画出看似平行实际不平行的两直线, 巧妙而简洁地引出探究问题。

2. 尝试探究, 个别指导。

[片段]画平行线

出示一条直线, 要求学生自主尝试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学生充分尝试, 教师对个别学困生辅导后组织交流。)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生1:我是用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沿着直尺的边画的。 (上台演示。)

师:借助学具中的平行现象画平行线, 就是直接沿边画线, 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就叫做“沿边画法”。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我是用一根直尺和一块三角板画出的。 (学生上台演示具体画法。)

师:能说说直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吗?

生:因为三角尺靠着尺子移动就不会斜。

师:原来直尺是起固定作用的。为什么不能斜?

生:斜了画出的线就不平行了。

师:为什么斜画的线就不平行了?

生:因为三角板移动时, 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就改变了, 画出来的线与原来的线就不平行了。

生:因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如果三角板斜着移动, 两条线间的距离就不全相等, 两条直线就不平行了。

师:的确, 像这样靠直尺来固定, 不改变距离地移动, 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平移现象。我们也给这种画法取个名字, 叫做———

生 (齐) :平移画法。 (媒体演示平移法的步骤, 并引导学生用“边线重合, 靠尺平移, 沿边画线”12字概括步骤。)

[思考]学生的画法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通过对固定直尺滑动三角板画平行线方法的追问, 使学生理解了直尺、三角尺的画法实际上是过去学过的平移现象的应用。因为要命名画出的直线与原来的直线平行, 必须使两线之间的宽度固定, 而把线平移可以实现这种“固定”, 要能顺利地平移, 必须靠直尺固定。学生理解了这样画的根据之后, 就能自觉地采用这种方法, 所以用直尺固定不是靠教师强调, 而是靠学生将其内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师:还有不同画法吗?

生:我是用一块三角板画出来的。 (学生上台演示具体画法, 画出两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等长线段, 再过两条线段的端点画一条直线。)

师:这样画行吗?怎样验证?

生:用三角尺平移验证?

生:可以再画几条两直线间的垂直线段, 量出长度看是否相等。 (指名上台验证。)

师:通过验证, 我们发现这种方法也可以。为什么平行线间可以画出无数条相等的垂线, 而他只画两条就能画出平行线了?

生:因为两点可以连成一条直线。

生:因为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师:发现一种方法, 还要用学过的知识来验证。事实证明, 同学们的方法是经得起检验的, 是正确的方法。

生:我也是用一块三角板画出来的。 (学生上台演示具体画法:先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a, 再过a上一点画a的垂线b, 这样就画出了一组平行线。)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

生:因为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 这两条直线就会平行, 昨天我们用小棒摆过了。

师:动手摆过, 记忆就深刻, 能活用知识, 很好。谁来验证一下? (指名验证。)

师:这两种画平行线的方法我们都是通过画垂线得到的, 我们也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吧。

生 (齐) :垂线画法。

师:在这三种画法中, 你认为哪种更好些, 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第一种画法好。因为很简便, 但是只能画出固定宽度的平行线。

师:不限制宽度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生:我觉得平移画法好, 这样可以画出任意宽度的平行线。

生:如果要过一个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用平移画法比较方便。

生:我认为用垂直画法会更准确些, 虽然步骤比较多, 但是不靠直尺固定。当直线斜着放时……

师:说得有道理, 当已知直线不是在水平方向时, 平移画法不好操作, 不知道直尺怎么放, 是吧?谁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现场画了一条斜线, 要求过一点画它的平行线。并有意让直尺边线与已知直线斜交。)

生:直尺这样放不行, 应该与已知直线垂直放。

师:为什么直尺要与已知直线垂直放呢?

生:这样才能固定地平移。

师:的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哪种画法更方便些?

生 (齐) :垂直画法。

师:看来, 用哪种方法好, 应该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当要求画任意一组平行线时, 可以用沿边画法;当要求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时, 用平移画法方便些;而已知直线不是水平方向时, 用垂直画法更方便。

[思考]教师不满足于学生会用一种方法画平行线, 而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空间, 使学生把学过的垂线相关知识和平行线的性质综合应用在画平行线的活动中, 通过同伴间互相启发, 想到了多种方法。面对学生不同的画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给自己的方法“命名”, 既便于交流记忆, 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更值得一提的是, 面对多种画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别, 使学生明白每种方法应用的条件, 把思考引向深入。通过对上述片段的分析, 我认为画图操作课要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关注以下几点:

1.为理解而画, 不是单纯为熟练而画。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即任何后续知识的学习都是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依托的。因此, 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 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对于平行线的理解, 学生只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而对不相交的实质是“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学生并没有直观感受, 更谈不上理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把平行线的性质, 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教学前置, 学生通过理解“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平行线间的距离”, 动手画平行线间的垂线, 量及比较垂直线段的长度, 想象垂直线段有无数条等有序的学习活动, 理解平行线之所以不相交, 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宽度始终不变, 一旦宽度变化, 就会使两条直线相交的道理。这样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起点、重构认识的逻辑顺序, 为学生探究和理解画平行线的方法提供了依据, 这样教学平行线的画法就不再是模仿的操作训练了。学生有了对平行线不相交的理解, 探究各种各样的画法就有了思路的依据, 也才产生了沿边画法、平移画法、垂线画法等既有创意又有根据的方法, 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体会画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断深化对平行线的认识。

2.是构建方法, 不是单独训练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使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上面案例中学生对“垂线画法”的建构过程, 是在学生已有的“摆两根小棒都和第三根小棒垂直, 发现这两根小棒就会互相平行”这一操作经验的基础上, 自己想到并尝试画出一组直线。教师又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检索出验证两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经过学生的验证, 发现了方法的可行性。在这样一个有效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虽然没有进行画平行线的反复操练, 但对画法的来龙去脉是理解的, 认识是清晰的, 并且是自己主动获取的, 不仅完成了画平行线的任务, 而且将方法演绎到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 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理性地选择, 不是凭喜好挑选。

《画》教学反思 篇3

科目语文

年级一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

1、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2、初步会根据拼音识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美丽的山水画,有趣的谜语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诗、字的再现,让学生学习巩固生字。

3、通过配乐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诵读古诗学习生字 ,培养语感。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11个生字

2、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诵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秀美,下面我们旅游去啰。(大屏幕展现三幅美丽的山水画)

2、让学生当小导游解说

3、引入教学内容:在这美丽的山水画中,有一首有趣的古诗,谜语古诗,我们来猜猜。

(二)激情诵读,读中获知

1、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古诗,合作猜谜

2、检查诗朗读情况,交流谜底

3、配乐范读

4、指导朗读(语速、动作)

边读边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读“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远”和“近”、 “来”和“去”则请学生们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5、诵读大比拼

6、认字大比拼

(三)拓展思维:我会说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充分说一说

(四)课外延伸

师生说谜语,猜谜语。并让学生回家收集谜语,下星期交流。

教学反思:《画》这篇课文由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组成。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称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我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最大特点,创设旅游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我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朗读上,借助精美课件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配乐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做到音、意、动融合。读“畫”时眼随手从上到下划过;“远看山有色”时,将手抬高,举目四看;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春去花还在”,眼随手送出去又收回;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通过做动作,学生的表演欲望一下子被点燃,学习兴趣高涨。

对诗中几对意思相反的词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远”和“近”。“远”右手抬高打出,眼远眺,“近”右手收回在胸前,低头俯视。“去” 和“来”。“去”双手打出,眼随手看,“来”则双手收回,同样眼跟随。动作形象有趣,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快乐。

本课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利用音乐中陶冶诗情,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让学生喜欢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在朗读的同时,我还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在评价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画》教学反思 篇4

1.在教学《画》一课时学生接触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这样的引入自然顺畅,又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2.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3.将练习说话和理解句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理解句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

《画汽车》教学反思 篇5

这节课是学生通过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的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体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由兴趣出发到回忆生活中的事物,再到概括事物的特征,最后运用这些特征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课前,我就考虑到一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创设了以卡通形象汽车小子为主线的教学情境,和汽车小子一起旅行,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概括汽车特征这一重要环节中,我首先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玩具小汽车看看、摸摸、玩玩、想想,了解汽车的外形及结构特征,启发学生在合作探究气氛中讨论不同汽车的共同之处。学生交流时,我听后大多是鼓励学生,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及时引导学生对汽车特征的概括。我接着利用媒体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汽车供同学们观察、欣赏、感受。除此之外我的适时演示使学生对汽车特征的总结变得更直观,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汽车特征也变得更明确。为了激起学生创新的意识,我让学生欣赏设计师设计的未来汽车、同龄小朋友的作品,特别是海陆空多功能汽车,更让学生大开眼界,兴奋不已,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此时,我让学生画汽车,鼓励他们画出心中最美的汽车。

《画影子》教学反思 篇6

《画影子》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出“影子”富有梦幻般变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体会和表现影子的生动多变的形象,体验到“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在确定教学方向、组织教学内容时有些困惑、矛盾,先作了一些思考——简单的理解就是让学生画一张影子的画,学会用色彩表现影子,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但这样的教学又显得太直白,缺少点情趣;生活中的影子包含了很多科学的道理,是否要和学生讲述影子的形成——复杂、系统的科学道理学生不会感兴趣。教学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堆砌,选择的内容是否有效、是否能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升审美能力,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有很大的考验。上完本课有一些感想,特做如下反思:

1、教学内容组织比较合理

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看影子、说影子、找影子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影子;再通过精美的摄影、绘画作品欣赏,共同发现美、欣赏美,体验影子美的魅力;激发学生表现影子——画影子来创造美和展示美;通过剪影作品欣赏、皮影戏欣赏感受“影子”的无穷魅力。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小环节:如《捞月亮》动画欣赏、让学生在教室里发现影子、手影游戏活动、影子艺术品(摄影、绘画)欣赏、添画影子、观看皮影表演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了影子,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2、突破难点重点有策略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动手和运用工具的能力较低,适当表现出“物”与“影”的虚实关系,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在发现影子、感受影子的美感的基础上,作业的形式是要求学生绘制背景,用贴纸图片来添加人物或动物,然后让学生在水中添画倒影,减少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画出模糊的影子来。对影子绘画表现也认识到有困难,涂色时教师做了一些演示,同时指导学生可以用长线条的笔触来表现水和影子,因此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的作业效果很好。

3、注重美术教学与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美术课程的终极目标,缺少人文情感润泽的教学不是艺术教学。一方面我通过对教材配套课件进行了修改调整,精选实用的图片和影像辅助教学,利用精美的摄影图片和音乐创设充满情感气息的课堂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谈论交流,问你愿意生活这样如画的环境中吗?你想和谁住在那里?你想盖什么样的房子?在这么美的地方你最想做什么?你可以为这么美的地方做些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来体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4、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其一是教学细节关注不够:前两个班级的教学忽略了作业的具体指导,只是简单的讲述了作业的基本要求,导致影子是正画的(教师也没讲影子和实物形态上的区别,只是根据教学课件说了说影子比较模糊),影子的颜色也习惯着平涂。特别是影子的涂色最好具体示范,先用什么颜色,再用什么颜色,并提示影子边缘表现可以模糊些。其二是效果突出的学生作品不多: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自信的认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方法、养成了必要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练习时没有即时巡视、辅导。其三是评价方式单一,在评价时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作品,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评价、作业态度的评价——后两者恰当的评价往往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作业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其四是作业速度较慢,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很多学生未能完成,学生作业的不自信,习惯画了擦,不停的修改,影响了作业的速度(在端正学生作业态度的同时属性学生信心、仔细思考,大胆落笔)。

《画》教学反思 篇7

“想怎样画就怎样画”可以说是绘画中最高的一种境界。在绘画中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所要表达的东西, 恐怕只有为数不多的诸如齐白石这样的大师级的人物了。老师们一般都做不到, 或者说不可能做到“想怎样画就怎样画”, 更何况学生?

而老师在辅导学生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 往往喜欢用这句话来敷衍, 并美其名曰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殊不知, 这样一句话已经严重地挫伤了儿童的创作激情。老师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抛给学生去解决, 这无疑是拔苗助长, 学生无所适从, 到头来老师不会, 学生更不会。所以, 用这种手段来鼓励儿童来创作, 说严重点, 简直就是在害学生,

试想一下, 当学生在某一主题上想不出、想不到时, 你叫他怎么画?他是小孩, 没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经验, 心里没底。中国画理论当中有句话叫“胸有成竹”, 就是讲了这个“底”的问题。有了这个“底”, 你才能摹写或创作。假设学生见都没见过竹子, 你要他画竹, 他想不到竹是怎样的形状, 结果把竹画成了荷叶, 这可不叫有新意。在一种惘然无知的状态下来凭空作画, 能说是有创意、想象力丰富吗?

大家都知道, “要学生想”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要想得到, 一个是技法跟得上。在这两点上, 老师都过高地估计了学生, 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所以, 在辅导学生进行创作前, 老师必须预先做好两件事:第一, 给他素材或引导他找到素材, 让他有发挥想象的空间;引导他“想怎样画”, 让他心中有个底。第二, 教他技法, 让他有一个技法依托, 把所想的能表达出来。

其实, 儿童与成人进行美术创作的原理程序都完全一致, 即构思、构图、创作。这是个规律性的东西, 美术创作不能违反规律。“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这句话本身就蕴涵了美术创作规律的三步曲。“想怎样画”指想画什么即构思;“就怎样画” 指想怎样构图和创作。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来谈谈在儿童画创作中, 怎样解决“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的问题。

一、观察、发现——构思

观察、发现, 就是构思, 即帮助儿童解决“想怎样画”的问题。

在辅导儿童创作之前, 千万不能急着叫动笔。“磨刀不误砍柴功”, 把“刀”磨好了, 不怕砍不到“柴”。这个“磨刀”的过程在美术创作中就是个“立意、构思”的过程, 即观察发现的过程。观察发现其实是对素材的积累、理解和体验。这个积累、理解和体验素材的过程便是构思的过程。这点是必不可少而且要做足功夫的。

那么, 怎样引导儿童去观察发现体验呢?我想用一个小小的实验来说明。

湖南省第二届少儿花会绘画的主题是“在阳光下成长”。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时, 我有意将学生分成A、B两组。

面对A组学生, 我只抛下一句话:“你们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不一会儿, 学生们就嚷嚷“我的创作完成了”、“我的创作也完成了”。收上作品一看, 其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是“一个太阳一些草”。多快哇, 学生的创作“完成”了, 学校交给的“任务” 老师也完成了!可是, 这样如出一辙的作品也叫创作吗?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吗?

面对B组学生, 我先是“磨刀”, 引导他们去观察。先问他们“阳光”是什么?是“太阳”。 “对, 那么, 这 ‘阳光’还有没有其它理解?在我们成长的路上, 我们都享受了什么‘阳光’?可以把什么比作‘阳光’?”“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了,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思考着:父母的爱、长辈的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谊、和谐的社会、社会的道德、科学健康的知识……这些都可理解为阳光。孩子们这才发现:噢, 原来这些都是“阳光”呀, 好了, 我想这样画, 这样表现阳光。想法来了, 就知道怎样画了。也就是说, 解决了想怎样画的问题, 便成功了一半。

不引导不知道, 一引导, 学生的想法还真不少。B组学生交来的作品那才叫创作, 有正在妈妈怀里喝奶的婴儿, 有在阳光下读书的女孩, 有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情景, 有花园里百花盛开的美景, 有人和动物游玩的场景……

所以说“想怎样画”关键是引导。这就是观察:让他们发现。有经验的美术老师、画家都知道, 画画, 说白了就是画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太多太丰富, 要求学生从中发现素材, 就要引导儿童去观察生活。人们常说“见多”才能“识广”。见多识广了, 理解也就多而广了;构思深刻了, 作品本身的表现力也就自然强了。

二、取舍、组合——构图

构思好了之后, 接下来就要解决构图的问题, 也就是进行取舍组合。说浅显点就是“要画什么”, “不画什么”, 这叫“取舍”;再把要画的内容安放在画面的某个位置, 这叫“组合”。

学生在儿童画创过程当中, 常常是好像什么都要画出, 该画的都画出来了, 结果是画面布局显得杂乱无章、主次不分, 等于“什么都没画”。画东西不是一个构思、构想, 也不是语文中的记流水帐, 不能面面俱到, 什么都想表现出来。绘画时需要对素材进行分析裁剪组合, 通过合理的布局, 把需要重点表现的问题和思想传达出来。

下面我就拿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在实际的教学辅导中, 如何解决构图问题。

上学期, 我发现学生在创作当中最缺少的是素材。而丰富的素材存在于各报刊杂志及网络荧屏, 内容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尤其是其中的各类摄影照片, 不管是时事新闻, 还是历史图片, 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题材、空间。众所周知, 美术界中的美术创作很大部分都是根据摄影的照片记录, 再来重新加工创作的。我们的学生既不能到外面去找如此丰富的素材, 也没有像专业摄影师或记者那样敏锐地发现捕题材的能力。所以在辅导中若能好好利用收集的这些照片素材, 就能大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站在巨人的肩上”, 学生会看得更远。但在利用这些素材时, 并不是全搬照抄, 学会有所取的同时更要学会有所舍, 即需要进行取舍。

有这样一张新闻照片, 是国家总书记胡锦涛与美国总统的会面交流, 画面平稳, 两个人物, 两面国旗。给学生展示这个素材时, 有学生嘟哝道:“这有什么好画的, 不就是两个人坐在那讲话吗?没意思。”于是, 我启发学生:老师不是叫同学们照抄。我给大家定个主题——“友谊与和平”。你们想想, 画面就画这两人, 这两人要怎样才能表现出两国的友谊、表现出和平?你们尽可以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给他们变变动作, 给画面加点东西。

在这交流中, 老师的点拨与引导, 其实就是在讲解创作中的构图问题。“就画这两人”定主要人物, 定画面重点。“加东西”“变动作”让学生了解“取舍”“组合”。

不一会儿, 一个学生跑来跟我说:“老师, 我想这样画, 把两人谈话改为握手, 桌上旁边加些花, 你这张新闻照片上后面什么都没有, 我要画一个大窗, 窗外画一只白鸽, 老师你看好不好?”

这岂有不好?简直是太妙了! “谈话”改成“握手”更能形象地表达出友谊, 以及更深层次地表达国与国之间、两国人民之间等等方面的友谊。学生他也许暂时理解不到这一层, 但大人能理解, 学生再大些也一定会理解。加上“窗”和“白鸽”, 和平的主题便跃然“画” 上。“窗”是打开的, 是通的, 意味着沟通交流, “白鸽”形象的内涵自然就不用多说了。“画些花”, 渲染了画面气氛。

这幅作品完成后, 我把它选到了优秀美术作品的行列, 挂到了教学楼走廊的墙上, 让学生们去欣赏、去感悟。

“取舍组合”有点像“东拼西凑”4, 但这不是乱来, 它有目的性、有主题性。好比服装设计师设计一套服装, 他要根据主题选择面料 (包括材质、色彩、花纹) , 再定下款式、造型, 决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 最后配上装饰如帽子、腰带、纽扣等, 来丰富主题。所以服装设计中款式很重要是美术中的形式美。“取舍组合”可以把有限的素材变幻出多种多样的构图立意形式。

三、技法、技巧——创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问题是:有“米”有“菜”了, 还得把学生训练成“巧妇”, 这样才能吃到美味佳肴。

何谓“巧妇”, 这个“巧”字怎样理解?“巧”即有一定的厨艺, 这就是技巧技能。让学生掌握做出“美味佳肴”的方法和技能, 这也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关键点。“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而很多老师在辅导中主观地忽视了这一点。有时老师要求学生画画要大胆、大胆、再大胆, 即便画面“鬼画符”, 老师也说有个性。

我就不解了:没有技法的大胆, 怎么谈得上个性?无非是乱来罢了, 要知道“大胆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法技巧上的。有句老话叫“艺高胆大”, 这里明显地说了“胆大”的前提是“艺高”。“艺高”可简单地理解为“技艺高超” 。大家看过一级方程式赛车, 赛车手“玩”车过瘾。可若没那个技艺, 你何来“风驰电掣”, 只怕一转眼就“粉身碎骨”了。所以, 为能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辅导学生美术创作的过程当中,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就更显其重要与必要了。

有人认为, 小学阶段技巧不重要, 或没什么重要, 还是那句话“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只有到了初高中, 才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有人谈到技能技巧就是素描、造型、色彩、搭配。我只能说这些都是理解的方向性错误。小学有小学阶段的技法技能, 中学有中学阶段的技法技能。画画是感情用事, 把感受、情感用理性的技能技巧表达出来。这点, 画画的人都知道。拿这个主题“在阳光下成长”来讲, 立意构图问题解决后, 真正胜出的是画面效果好的作品。而这个“画面效果好”, 就是我们评价时所说的, 用恰当的熟练的技法, 较好地表现出主题。举个例子虽然不能以一概全, 但也能说明问题, 有所启发。

以上三点就是我在美书辅导教学中, 对“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的理解和见解, 辅导学生的方法多样, 但基本的规律是不变的。只有遵循规律, 运用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才能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真实纯真的情感, 感受绘画所带来的乐趣;也让我们通过学生的作品来感受他们的天真纯朴。这也正是我们美术辅导教学中的期望和真正目的所在。

诗画教学浅议 篇8

关键词:诗画 兴趣 创新 延伸

快乐“诗画”寓教于乐于教学活动之中,能够使孩子们手脑口一致,边诗边画,其娴熟的技巧、流畅的语言、灵敏的思维,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教学模式,其诗配画增加情节,运用不同内容的活动目标,形成了各种智趣合一的“诗画”游戏,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项创造性与创新性尝试活动。其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会画面布局、空间关系、合理配色等与活动内容相匹配的本领;而且也通过说说、画画、讲讲,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语言、个性的发展。在“诗画”教学活动中,笔者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本园的实际和认知内容,共同交流探讨了“快乐诗画”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诗画”教学活动中,导入至关重要。上好一堂课,单凭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很难引起孩子的活动兴趣,生动有趣、惟妙惟肖的导入是创造良好教学活动的关键。孩子们最爱听故事、猜谜语,笔者教学中就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把所学的“诗画”内容穿插于幼儿教育活动中,预先把活动内容编成故事,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班活动“比一比”一课,笔者事先给孩子们准备了好听的故事,听完故事后引导幼儿说出:“故事里都有谁?森林里有什么?大象老师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建议聪明的小朋友们帮帮忙,创设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一来便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边学边画,兴趣升华

1、师幼合作,诗画结合,融为一体

教学中,笔者在教学板上开始诗配画做教学活动的辅助边框:首先画大小不等的棵棵大树、小草、花儿等,绘成一片大森林。“大树——大三角,地上站,一边一条弯弯线;戴上一顶大圆帽,一棵大树真好看。山——大锯齿,像高山,太阳爬上它的肩;大山高,高入云,云彩给它穿围裙。小草——锯齿纹下加短线,变成小草一片片。小花——一个大圆盘儿,盛个小鸡蛋儿;下面放根筷儿,面包有两片儿,美丽一朵花儿。”边说边画,大森林画好了。孩子们在听了故事以后,脑子里早就形成了所画物体的概念,思维渐渐活跃了起来,也早就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同伴之间相互争论物体的样子,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趁热打铁,再引导孩子们添画动物,特别强调一定要突出动物的本性特点。孩子们兴趣盎然,小手拿着油画棒,口里念着上口的儿歌:“大象——椭圆胖身子,小圆挂上边,鼻子象钩子,耳朵象扇子,四条腿象柱子,还有一条小辫子。老鼠——年纪不大,偏说老。贼头贼脑,专干偷盗。小小老鼠,吱吱叫。猴子——有种动物真淘气,爬上爬下不休息。群居深山密林里,活泼可爱又伶俐。”随着诗画情节的发展,在孩子们的手中,呈现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一幅幅有趣的画面。看,一幅步入诗画的想象图片栩栩如生,形成了智趣合一的“诗画”游戏教学。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喜悦之情。

2、诗画解析,尝试创新

一幅充满童趣、颜色深浅搭配和谐的画面,给孩子带来了美的享受,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满足创作的欲望。通过思维延伸,画和语言共为一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让幼儿直接从视觉形象和语言表达两种理解水平层次上接受了信息。接下来,笔者按照“大象”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始分解画面:(1)比一比,哪棵树最粗?把它圈起来。(2)比一比,谁的尾巴最细?把它圈起来。(3)连一连,让小动物躲到哪棵大树后?(4)比一比,哪个动物最大,那个最小?(5)比一比,谁的特点最明显?(6)比一比,它们谁的力气最大,为什么?

直观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诗配画融为一体的解析,口、脑、手的并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更浓了,尝试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多了,体验创新的能力升级了;说说、画画、讲讲,更使他们的思维、语言、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真正使幼儿在诗情画意的愉快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增加了智能。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事半功倍。

三、体验成功,活动延伸

一节活动课只完成所学内容还不够,关键是对幼儿的评价与延伸。对幼儿活动中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当孩子们完成一节课后,不要立刻解散幼儿,不要对孩子的余兴情感不闻不问,这样会大大挫伤幼儿的自尊心,遏制幼儿的活动兴趣和创造力。应积极评价孩子们在本节活动中的优点,大到小组,小到个人,鼓励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幼儿,表扬善于发问、体现自我的幼儿;然后,遵循孩子对本节活动课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下一步——区域活动,利用区域活动满足孩子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使自选、自主、小组等活动,成为孩子们又一乐趣的学习天地。

画教学反思 篇9

《画》教学反思

《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画”,似乎很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还是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识字方法形式多样,培养孩子兴趣。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孩子们知道得很多,我在此基础上再与孩子分享了一部分,并在课文说一个字反义词的基础上,渗透两个字甚至四个字的反义词,如“三心二意”与“一心一意”等。对于诗句的理解,我设计了一首与“画”相对的反映实际景象的四句诗,激发认知矛盾,孩子能很轻易地明白诗的意思,而不必作过多分析。

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得益于老师理念的转变。教学过程展现的是一种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被理解的权利。所以,老师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和活动,变知识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互动学习,让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老师和同学成为学习上的亲密伙伴。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0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杨桃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

上完《画杨桃》一课,步履轻快地走出教室。是那杨桃诱人的清香,还是孩子们那喜悦的眼神,让我的心如此灿烂?

《画杨桃》一课,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没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文章内容看上去并不难懂。可是要真正读懂它也并不是件易事。怎样设计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学懂呢?如何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我特地从水果市场挑选了一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致很高,都静静地画起来。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我有意请学生朗读课文中能够指导正确作画的有关句子。这样边读、边看、边画的过程,非常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作画的目的并不是练习绘画,而是通过 “画”这一手段、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为此,我以为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对我们老师也是有益的,成功的课堂会让我们的心儿幸福得像花儿开放……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2

《画杨桃》讲了“我”、“同学们”、“老师”三种人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如猜测人物想法、体会人物语气等,以此促进想象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

例如:当“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亲眼所见杨桃的样子的确像五角星之后,他们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有的说:“讥笑过我的同学会惭愧地对我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在还没有弄清楚情况的时候,毫无根据地讥笑你,请你原谅好吗?’”有的说:“讥笑过我的同学会满脸难为情地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弄清楚事实的真相就嘲笑你,我真的不应该,你今天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他人。”还有的说:“讥笑过我的人会小心翼翼地对我说:‘我错了,我今后再也不会随便讥笑他人,要像你一样实事求是。”

再如:当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同学们又会对老师说什么呢?

有的说:“当那些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会说:老师,谢谢您的宽容,是您用事实教育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当事情没有弄清楚时不要忙着发笑。”还有的说:“当那些同学在老师引导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会说:老师,您真是一位教学态度和蔼、教学方法严谨、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这样设计,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更突破了重点难点。不但理解了课文,而且学会了做人。

在教学《画杨桃》之前,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设计既能有新意,又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学懂呢?我反复揣摩,终于想了这样一套教学思路。

一、自读自悟,初步理解

上《画杨桃》时,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三次,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因为我认为:孩子们读书后,都应该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因此,老师没有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发言,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从学生的发言和质疑看,他们理解的重点放在了对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上。至于“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生受用”等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根据这种情况,进入了下一个步骤。

二、亲身实践,思考体验

为了上好《画杨桃》,我特地从水果市场挑选了一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致很高,都转过身静静地画起来。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老师有意请学生朗读能够指导正确作画的有关课文。这样边读、边看、边画的过程,非常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作画的目的并不是练习绘画,而是通过“画”这一手段、这一过程,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为此,我以为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入课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实践的兴趣,从而掌握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三、相互评价,深入领悟

在学生作画过程中,老师收集了几幅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作品,并把学生的作品用投影仪放大到屏幕上,让学生“以作品的作者读没读懂课文”为题,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一环节我觉得很有效果,经过这一番评价,学生较深刻地领悟了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老师始终坚持联系课文语句去评说实践中的实际事物,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提高认识能力。

四、把握重点,跳出课文

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后,老师还教给了学生一种普遍有用的阅读方法。不仅如此,老师还把上课初几个同学的质疑,回归给提问题的同学,学生已经能够回答当初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并讨论“相似”和“一生受用”的含义。最后还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从《画杨桃》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广泛的领域。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3

一妙用反复质疑。在我画出了一张像五角星的杨桃后,先是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老师问同学们: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直到最后,老师教育学生: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这里连续出现了几个笑字,这就是反复。前几个笑字不仅使我,而且也使读者在心里画了一个又一个问号:有的同学为什么笑?为什么觉得好笑?为什么发出嘻嘻的笑声?而最后一个不要忙着发笑则使人茅塞顿开,找到了答案。

二妙以标点绘形。文中有一处用到了,六处用到了?,四处用到了!,三处用到了。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拖长,描摹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洋洋的神态。而六个?,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是同学们的责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它像什么?那么,像什么呢?是老师的提问;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是老师的反问。这是老师和有的同学对我画的杨桃截然不同的反应。四个!,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不像!像五角星!好笑!则是有的同学幼稚可笑的表现。而不像。像五角星。这里的三个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由此可见,文中的标点符号具有多么神奇的作用!

三妙借呼应揭示主旨。在课文的开头一段中,引用了我的爸爸经常叮嘱的一句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而在课文的最后,又写了老师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爸爸的话和老师的话是多么相似啊!在这里,文章运用了呼应的手法:前呼后应,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宗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要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4

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医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术,才能手到病除;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老师也是一个凡人,难免有不足之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该勇敢地承认,并欣然地接受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事实。

有一次上《画杨桃》这一课,讲到形态各异的样子时,我突然有想用简笔画画出杨桃,可当我拿起粉笔坐画时,对画画一窍不通的我发现了自己的拙劣之处──这哪里是杨桃呀,分明是一堆堆的石头。

我脸红了,想说上几句挽回自己的话。但当我转身看见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探索的、求知的、眼睛时,我改变了自己的的想法。坦诚地说:“同学们,老师没有画画的天赋,而在上学时对画画也没有兴趣不劳就无获,所以到现在我还是一个‘画盲’。今天,老师本想把杨桃可爱的样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但是老师不会画杨桃,真是对不起大家了。”

原来说这话只想坦陈自己的不足,不想由此所引起的教育效果却让我史料不及。学生们纷纷表示人无完人,并积极要求帮老师来画。于是,黑板上开始出现了可爱的杨桃。

此时的我,除了满足地笑,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5

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我从文本整体出发,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动作这三大板块整合实施。逐步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老实实,学会用事实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

本节课,我根据中年级阅读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查字典,结合情境体会词句含义。如我抓住“严肃、审视、和颜悦色”等词和父亲、老师的话理解课文内容。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讲解与朗读的关系。讲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推评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因而在朗读方面,我侧重了多种方式的读,自读、练读、指读、分角色读、齐读等方式进行,让学生浸染在语言中,逐步进入一种言语情境,撩起他们的悟性与灵性。再通过有滋有味的说,读体现以读代讲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而达到了与文本的交互达意,达到了“与我为文”的境界。

在随文理解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在思考什么?”和“如果你是嘲笑同学中的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适当拓展文本,让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真切感悟,如身临其境。通过表情表演对比,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让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读、想、练、评等教学手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用不同别人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感悟文本的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了强调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做到读中感悟、读中选脸,从而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

不足之处是朗读欠缺,练读时间略少。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及整合知识结构体系方面的能力仍需不断的提高。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6

这几天一直在准备《画杨桃》一课,感觉这篇课文好难上,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该怎样来讲?我在备课的时候其实就感觉到自己备的内容有些多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课堂证实了我预计,上课内容没有全部完成。

本堂课我用课文最后一段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

杨桃这种水果虽然不常见,但在教学时我发现对于我班的学生并不陌生,而且他们知道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会不同。所以我根据课堂生成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将重点围绕含义深刻的重点句加以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来了大家的“笑”。后来,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再让大家各位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大家看到的杨桃确实是五角星的样子。最后老师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在教学中抓住两点:一是“我”把看见什么就画成什么样的做法正是“我”牢记父亲的教诲;二是老师为什么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让他们轮流坐在“我”的位置上观察。通过探究,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同时学生也很欣赏这位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反省远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效果更好,因为他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所以我并没有展开来读,而是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较后再来朗读。刚开始学生在充分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就基本明确的同学们由“嘲笑”到“惭愧”,抓住这一点,我马上让学生想象,该怎么读好这两句,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我模仿课文,在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在朗读中,还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动作。

不足之处是:

1.我对我们班的学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质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没能有所感悟和思考,把思考引向更广泛的领域,让学生明白实事求是可以用在为人处事上。

2.我预想的那样,设计的内容过多,使整堂课显得很紧,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只能说到课本上点出的道理,没有更深的理解。

3.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起来。

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将在这门艺术的殿堂中不断提高。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问题预设:

(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

(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

(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①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

③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

(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2~17自然段。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

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④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⑤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①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

②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

3.学习第18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

(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

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

①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

②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准确。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7.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8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教师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以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教师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篇课文朗读方面的训练上,着重一下句子:“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在朗读语气上,有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朗读语气,这三种不同的朗读语气同时出现是一个很好的朗读训练契机。我采用个别读、男女生分读的形式练习,孩子们对于怎样读好这些语气有了一定的领悟。

亲身实践,思考体验。为了上好《画杨桃》,我特地带了一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趣很高,都静静地画了起来。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我有意请学生朗读能够指导正确作画的有关语句。这样边读、边看、边画的过程,非常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作画的目的并不是联系绘画,而是通过画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实践的方法,逐渐形成自觉开展语言实践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9

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我认为在课堂上需提高引导的机智和评价的机智.一、提高评价的机智

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由于缺乏评价的机智,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到位.如一个学生在谈到自己是否喜欢文中的同学们时,他说:“我既喜欢,又不喜欢。喜欢是因为同学们很爱笑,不喜欢是因为同学们没有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画的。”我在处理学生这个问题时,评价不够到位,致使问题的解决不理想。老师如果这样引导“笑”,有很多种,我们都希望自己能笑口常开,你一定也喜欢笑,但是文中同学们的哈哈大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学生回答:“是嘲笑。”那么你还喜欢同学们的这种笑吗?这样自然引导让学生在谈“笑”中明辨是非,然后老师随之引导,此时你想对那些发笑的同学们说些什么?而文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这样就水到渠成的进行过渡,引导学生体会了文章的中心.再如,一个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时,说到:“在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后,如果他做错了再去嘲笑别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这一说法没有及时给予评价.由于自己的心急,导致一个教学闪光点被扑灭了.如果我能及时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说法进行评价,说说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思维产生碰撞.同时也进一步地深化文章的主题: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二、提高引导的机智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杂乱的思维变的有序、深刻;同时也能使知识的掌握更具条理性.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0

今天,实习生张华执教了《画杨桃》一课,这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让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的道理,也就是做事要讲究实事求是。下面就张老师上课情况进行反思:

一、图片导课,直观形象

上课伊始,张老师通过欣赏杨桃的图片揭示课题,杨桃这种水果在我们北方很少见,也很少吃,孩子们对杨桃这种水果接触不多,这样导课让学生对杨桃加深了印象,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为了进一步了解杨桃,设计了畅谈杨桃的资料环节,更加深了对杨桃这种水果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后,多种形式认读了生字词,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半晌”、“教诲”,明确了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填空方法“这篇课文写的是()在()练习()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的样子,结果同学们都()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教育了我们。”来帮助他们讲清大意。在填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而且所填的几个关键词也为学生下面学习课文做了铺垫。

三、角色朗读,理解内容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张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张老师引导学生从感叹号中读出他们的想当然、不假思索;从省略号中读出同学们回答断断续续、吞吞吐吐。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四、抓关键段,理解道理

老师的话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张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说的话的意思,学生明白了老师话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道理。最后提出的问题:“教师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这时就会很快答出,因为他们的话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最后紧扣主题,联系生活,加以拓展,并进行小练笔练习,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实事求是的道理,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为了执教这一课,前一天下午,学生都走了,张老师还在教室进行试讲,直到很晚,希望能把自己最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态度很认真。毕竟是第一次执教,难免会有些紧张,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但是基本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文本的理解,必须认真地、仔细地钻研,才能保证进入课堂开展自己的讲课,才能减少自己的错误。

2.在课堂上,老师引导的多,学生思考的少,学生作为主体不够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放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

3.教师的问题要明确,有针对性,不能给学生模糊的问题,这样只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4.在课堂上要让自己融入课堂,激情饱满的参与课堂,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有效的评价,感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5.教学机智有待于提高,自信对教者来说很重要。

有了第一次的执教经验,相信第二次会很顺利的。加油!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1

《画杨桃》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以问题贯穿始终,有的放矢地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比如父亲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还有老师的话“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教师将这两段话结合起来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除此之外,我还进行了以下两项课堂环节,学生学习的效果较好。

一、学生自读自悟。

上课时,我就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三遍,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孩子们读书后,都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因此我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在小组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是感受和疑问。学生确实能提出很多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发言,为理解课堂中我提的问题做了铺垫,还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我了解了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也为我及时调整课堂提供了学情参考。

二、学生思考体验。

1、课文的朗读训练,我让学生重点朗读以下句子:“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0它像什么?””“像五角星0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像……五角星。”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的朗读训练同时出现,孩子们对怎样读好这些语气有了一定的领悟。

2、通过深入研读课文,学生非常明确课文要向我们表达的并不是单纯的练习绘画这件事,而是通过“画”这一过程,让学生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进一步理解这些事情所蕴含的道理。通过思考理解课文,让学生形成学习语言的思维,对学生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2

我在备《画杨桃》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我是这么设计的,开始出示杨桃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果实,然后教师介绍杨桃,进入新课。可是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忽然想到我们这个地方叫猕猴桃也称杨桃,同学们肯定把二者弄混淆了。于是导入新课我做了改动,问:“你们吃过杨桃吗?”有很多同学举起手来,“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杨桃呢?”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外形,说颜色,说味道,说里面的果实等等。果然,不出我所料,同学们情绪高涨,但都把羊桃当作猕猴桃了。这时我说,同学们说的其实是猕猴桃,而我们今天学的内容确是…接着,我开始根据资料介绍杨桃,并出示羊桃的图片。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由此我感到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对事物进行对比、领悟要比教师平淡的叙述效果好得多。

在找出全文自然段时同学们发生了争议,有的说18个,有的说19个,一时出现混乱现象,正好下一个环节是朗读课文,我提了一个建议,咱们按座位让同学分自然朗读,即“开火车”,然后数数有多少人读,同学们立刻静下来,从谭禹开始依次读了起来,这次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读完一数正好19个同学读过,那就是19个自然段。通过这次读课文我还发现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前朗读课文一般是找举手的学生读,不举手的同学除了齐读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次19个同学当中有的读得好,有的读得结结巴巴,有的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总之,读的效果参差不齐。这是我教学的失误,没有给这些同学朗读的机会。今后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指导鼓励那些读得不好的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画杨桃》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一节图画课上,老师让大家画摆在讲台的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来了大家的笑。后来,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再让大家各位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大家看到的杨桃确实是五角星的样子。最后老师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以上是一位学生的复述。这篇课文主要说明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与古诗《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处。我的教法是让学生初读、通读、细读之后,拿一个小油漆罐让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让他们各自得出答案。有的说是圆柱,有的说是像一面镜子。最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再让他们背古诗。大部分同学完成得很出色。

反思一:本文以画杨桃来说明事理,难度之一是相当部分学生未见过杨桃,无法理解杨桃像五角星。我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直观教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让他自己亲身体验之后,才得出答案,明白事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反思二:借助已学过的古诗来帮助理解,这应该叫触类旁通吧!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3

《画杨桃》这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让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的道理,也就是要实事求是这个。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这一道理,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角色朗读,理解内容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在这节课上,我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朗读中,还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动作,如:嘲笑时,有哈哈大笑的,有嘻嘻笑的;有偷笑的;在惭愧时,有几个同学甚至感觉到像自己做错事情一样,边说边把头低下来,一股难为情的样子。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到位,达到了对学生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二、抓关键段,理解道理

老师的话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老师说的每句话的意思,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老师话中蕴含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道理,经过读书、思考、举例说明等方法,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最后提出的问题:回顾父亲和老师的话,总结“他们的教诲”是什么?学生这时就会很快答出,因为他们的话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获取“一生受用”的“教诲”,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让我感觉不足的是:在课堂上,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质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放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应该对学生的锻炼加强,适当的对学生放手。

画杨桃教学反思 篇14

《画杨桃》这篇课文将的是图画课上同学们练习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特意带了一只杨桃到教室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然后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由于学生有了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所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就水到渠成。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下一篇:投放冰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