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与中国企业管理

2024-09-06

erp与中国企业管理(共8篇)

erp与中国企业管理 篇1

一:顾客

顾客重在客户关系管理。“一对一”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在网络化、集成化和客户信息分析等方面开始有越来越多的需求,为了提高客户访问能力和客户响应能力,把海量、分散的客户原始数据转换为分析型数据,从中挖掘分析出客户知识,据此制定客户策略以提升客户满意度,需要与企业资源计划ERP进行协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ERP管理软件也是相当关键的。

二:竞争

ERP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

1、ERP系统便于统一管理企业成本、生产、销售、人员等要素,管理直观方便,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司经营思路;

2、ERP系统,如果进一步深层次对数据做一些挖掘和分析应用,对管理者决策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

3、根据公司指定的指导方针实施的一体化ERP,比如按照合同指导生产/按库存指导生产,等方式,都可以得到比较快的信息支持,做到敏捷反应。便于贯彻和实施;

4、ERP系统的MES生产管理可以做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做到监控生产、压低成本的效果;

所以,ERP不仅在生产控制、成本控制和透明化管理上具备优势,更加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在现在市场激烈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企业生产。从而使得企业具备比较高的竞争优势。VERSUGW

三:变化

实施ERP管理系统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与效益?

1、ERP支持企业的集成化管理;

2、ERP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3、ERP实现集成化市场营销战略;

4、ERP实现敏捷供应链管理;

5、ERP支持企业经营决策;

6、ERP在物料管理方面经济效益;

7、ERP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管理;

8、ERP加强了对资金流的控制;

erp与中国企业管理 篇2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但是实施成功率很低, 能够按时、按预算成功实现系统集成的企业不足20%。本文面向我国离散制造业, 围绕ERP软件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匹配程度的评估方法问题, 研究并构建ERP管理参考模型 (ERP M anagement Reference Mode, l ERP-MRM) 。ERP-MRM以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 经过ERP软件向企业管理层面, 企业管理系统向ERP软件层面的双向动态映射过程, 得到目标一致的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 判断ERP软件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匹配程度。

一、ERP-MRM构建原理及方法体系

1. 软件映射层及方法体系

软件映射层由ERP软件阵列和分解软件族构成, 在软件映射方法体系的指导下实现对预实施ERP软件的剖析、分解, 为确定软件业务逻辑奠定基础。ERP软件阵列是一个理想化的ERP软件模型, 它概念性地提供了销售模块、生产计划模块、物料需求计划模块、能力需求模块、采购模块、财务管理模块、库存模块等, 系统地描述了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分解软件族是预实施ERP软件经过分析得到的映射模型, 它反应了涉及到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向控制。

2. 管理映射层及方法体系

管理映射层由企业管理阵列和规范管理系构成, 在管理映射方法体系的指导下完成对实施企业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规范, 为管理业务逻辑的确立奠定基础。企业管理阵列是一个科学、规范、完整的企业管理框架, 包含多种经典管理范式, 包括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研发、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 是一个概念性的企业管理模型。规范管理系是实施企业的管理系统经规范化处理后得到的映射模型, 适当重构了管理流程, 具体反应了各部分内部及各部分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向及关系。

3. 中间映射层及方法体系

中间映射层由软件业务逻辑、管理业务逻辑、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构成, 在中间映射方法体系指导下完成软件业务逻辑与管理业务逻辑的统一。中间映射层是ERP-MRM的核心部分, 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及共同业务逻辑理念在此充分体现, 在双向动态映射机制的作用下, 最终产生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软件业务逻辑从分解软件族映射而来, 运用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 由详略有别、密切相关的事件工作流图组成, 是ERP软件系统到企业管理系统的接口。管理业务逻辑从规范管理系映射而来, 同样运用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 分层次以事件工作流图的方式将企业管理的各项活动表示出, 是管理系统到ERP软件的接口。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是经软件业务逻辑与管理业务逻辑多次双向映射得出的结果, 由基于流程的多级事件工作流图构成, 是ERP-MRM映射的最终结果。

二、ERP-MRM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 ERP-MRM构建引擎:事件触发

无论是ERP软件的作业过程, 还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实现过程, 都是针对市场需求或经营需要围绕业务价值链展开的。跨越业务范围, 集成重要的价值活动领域, 业务处理就将变得快捷、高效。ERPMRM将业务流程和活动领域进行集成, 基于流程结构, 创建企业事件工作流图, 通过处理起始事件触发后继事件的逻辑结构, 反映软件作业和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事件触发的工作流图抓住了ERP软件及企业管理系统共同的触发点, 即事件, 并以此为引擎描述各项业务活动过程, 很好地实现了软件与管理系统之间的关联, 为企业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匹配提供了工具支持。

2. ERP-MRM构建过程:横向多层与纵向多级

在ERP-MRM的构建中, 不仅软件映射层、管理映射层、中间映射层的建立体现了横向多层的思想, 而且层内组成部分之间也是多级映射的关系。通过横向多层映射, 实现了ERP软件向企业管理系统方向, 企业管理系统向ERP软件方向的递进, 最终得到目标一致的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 完成二者的融合。纵向多级则是针对软件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庞大、复杂的特点, 采取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由略至详、分级处理的思想。ERP-MRM构建中, 以主要事件建立宏观层级的事件流图, 形成主体框架;对主体框架的每个部分适当展开, 分析大事件涵盖的子事及其处理逻辑, 完成第二级事件流图;对复杂环节, 继续细化, 建立下一级事件流图, 最终形成结构清晰、详略得当的完整逻辑体系。

3. ERP-MRM构建目标:共同业务逻辑集

运用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 分析ERP软件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 通过三层映射实现二者的共通, 在共通的基础上确立共同业务逻辑, 经过必要的定制和优化得到管理参考业务逻辑集, 并以此指导ERP项目的实施。共同业务逻辑理念忽略软件设计的具体细节, 将焦点聚集于管理流程的实现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关系上, 从软件映射层到中间映射层的作业中, 运用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 得到由总体到局部, 由决策层到操作层, 由数据逻辑到运作关系的软件业务逻辑。同样, 共同业务逻辑理念超跃实施企业的管理细节, 将重心定位于管理系统合理再造上。从管理映射层到中间映射层的作业中, 运用事件触发的流程方法, 分析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 适当优化, 得到功能完整、结构合理的管理业务逻辑。

三、结束语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 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ERP融合了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的处理技术, 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要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为我所用, 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个企业, 也需要不断的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 才能够赶上时代的潮流。ERP是一个管理系统,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ERP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ERP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企业采用ERP所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企业的管理变革和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ERP,模型,映射,匹配

参考文献

[1]赵勇军.有效实施ERP促进企业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2, (02) .

[2]宋红.应用ERP系统促进企业管理变革[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03) .

ERP与企业财务管理 篇3

关键词:ERP;财务管理;新模式;意义;影响

一、ERP的发展及应用

ERP 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最初是由美国的Gartner Group公司在90年代初提出的。根据Gartner Group 的定义: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商务运作系统看,ERP是基础工程,没有ERP,企业信息管理就失去了支持,整个的品质就要打折扣。因此,ERP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它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

二、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企业中,清晰分明的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ERP对财务管理的至关重要。ERP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 ERP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它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比如:它可将由生产活动、采购活动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输入凭证繁琐的过程,几乎完全替代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

1.ERP系统在会计中的应用。其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在会计核算模块中,企业可以更加方便检查前述先行手工核销的企业银行日记中企业空收空支的业务及银行对账单中空收空支的业务。这些业务的形成一般是企业开出的票据过期银行为受理而退回的业务,如果单纯靠人力检查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而在ERP系统中,只要几个公式就可以很检查出,例如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每月必须处理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等等,通过ERP 的会计核算中的功能,企业可以在简化核算的过程的同时加强对核算的监管,例如人员分工是否明确,有没有忘记审核凭证,忘记结算等等。

2.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通过财务管理模块,可以更为方便的读取数据,以便进行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这种转变体现在,它吸收并内嵌了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它在支持企业的一体化经营上,为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

三、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优点与劣点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优点和缺点,ERP也不例外。

ERP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即时性,ERP的资料是可以随时更新的,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能让企业管理者更好掌握企业的财务管理。

(2)集成性,ERP不单可以处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将企业其他例如采购、销售、库存等联系在一起,实时的反应了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和存储,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准确地信息。

ERP在企业财务管理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灵活性,在处理业务时,不能同时打开几个窗口,不然会导致有的业务无法显示和处理

(2)增加了企业成本,ERP系统的维护比较繁复,必须由专人进行维护。并且一旦系统有所损坏,可能影响企业运作。

(3)增加了查找错误的时间,ERP系统一定有一个环节错误,若当时没有察觉,之后就很难查找。而且要改正错误必须一个个环节查找。

四、ERP导入对财会人员人员角色的影响

从手工操作到通过ERP来处理日常业务,对财会人员来说是一个的跨越,其对财会人员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ERP把收集数据的工作从手工的全部由财会人员收集分散到直接由资料产生处的人员来输入,会计信息会在交易完成后自动入账,同时进入相关分类账,并自动产出报表,且许多资料直接从系统中即时存取。使输入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但这对财会人员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1.做好会计核算

在ERP的会计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数据的收集,数据是处理也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班,接着是数据的加工,使数据符合ERP运算的需求,再就是输出报表,使之适应企业管理要求。

2.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被ERP简化的情况下,可以更多发挥监督的职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3.学会角色转换

财会人员直接处理的业务减少了,但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保证个环节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的及时、完整,减少误操作对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成为财会人员的一项新的工作,同时,由于工作量上的变化,财会人员应该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学会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形成更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多帮助企业的发展。

看上去ERP是削弱了财会人员的影响,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但其实,ERP是使企业分工更加明确,而财会人员将所有资料汇总,并对其进行再加工,使资料更加精简、更加符合企业需求。ERP也赋予了会计新的责任,使得会计不单是对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及分析,更需要对其进行管理。

五、ERP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的未来

自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ERP软件以来,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已经历了近20年从起步、探索到成熟的风雨历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方式早已不适应剧烈竞争的要求。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ERP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

它可为企业提供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利用Internet实现电子商务等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它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完善了基础数据,从而规范和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全面覆盖企业实际业务,有效地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ERP件系统将结合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自动分析,使业务流程处理自动化,规范化,精确化。减少财会人员重复计算的工作量,大大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1)企业在选择和应用ERP时缺少整体的规划;

(2)应用范围的广度不够,基本上是局限在制造业中;

(3)管理的范围和功能只限于企业的内部,尚未将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到企业的管理范围之内;

(4)部分企业在上马该项目时未对软件的功能和供应商的售后技术支持作详细和全面的考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施ERP系统对公司治理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具有全新的治理思想。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由于治理体制的问题,很多公司无法接受规范化的治理,甚至认为限制了公司的操作。实际上,一个公司假如真的想发展、就必须走规范化的道路。整体而言,ERP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未来不可限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会越来越依赖ERP,企业应该加强对ERP应用,使企业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朱宇兵.ERP系统的实施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影响[J].冶金财会,2008(12).

[2]汤从虎.浅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06).

[3]卫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 2007(06).

[4]陈庄,杨立星,刘永梅,毛华扬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李健主编.王颖纯,苑清敏,李国刚副主编.企业资源计划(ERP)及其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方言.ERP中的财务管理[J].计算机世界,2004(02).

[7]陈佳.ERP如何更适合国情[J].中国计算机报,2003(12).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erp与中国企业管理 篇4

来自:杭州集控

ERP(企业资源规划)的实施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ERP系统是由计划驱动的,划分ERP系统计划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ERP的计划管理分为5个层次,每一个计划层次都有自己的内容和作用,并且为下一层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不可或缺。结合“ERP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深刻体会,探讨ERP计划层次中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和编制方法。

一、ERP计划层次概述

企业的计划层次包括五层,由上而下分别是:企业经营计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和采购计划。其中,企业经营计划是企业的战略规划,确定企业(3~7年)的经营目标和策略,由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制定:销售和运作规划(生产计划大纲)由企业决策层结合诸如市场、财务、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制定计划期(1~3年)内企业的月产量、资源需求量等;主生产计划仍由企业决策层制定,依据上层计划制定在计划期内(3~18个月)各时间段最终产品数量和交货期的详细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制定作业及采购计划的依据,用来平衡企业资源需求和可用能力,得到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需求数量和日期,明确制造和采购订单下放日期:作业及采购计划用于指导车间排产和采购操作,依据上层计划得到工序排产和采购的详细计划。

二、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主生产计划(MPS)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每—个具体的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是企业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细化,是进行物料需求计划(Ⅶ心)的基础和前提。制订主生产计划是为了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生产计划。早期的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并没有主生产计划这一层,它直接将客户的需求数据(包括预测或订单)根据物料清单(BOM)进行需求展开计算,得到在数量和时间上与预测和客户订单需求相互匹配的生产和采购计划,这种做法弊端很大,而加上主生产计划这一层次后,通过人工干预,均衡安排,使得在一段时问内主生产计划量和预测及客户订单在总量上相匹配,而不追求在每个具体时刻上均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计划。据此所得到的非独立需求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也将是稳定和匀称的。因此,主生产计划在整个计划层次中,位置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取消。

一方面,主生产计划作为生产部门的工具,指导着生产过程的运行,分析对象是最终产品,在这里它为生产部门指出了“将要生产什么”,即生产最终销售部门进行销售的产品,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主生产计划又有着过渡性作用。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和采购作业计划的制定都需要依据主生产计划的数据。

三、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进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首先要确定MPS物料,确定MPS物料就是把销售与运作规划中的产品系列进行具体化的最终项目。按照企业自身不同的生产模式确定对应的MPS物料,例如,常见的现货生产MTS型企业MPS物料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订货生产MTO型企业MPS物料也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而订货组装ATO型企业MPS物料为通用件、特征件及可选件。紧接着进行主生产计划初稿的编制,编制主生产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里面涉及到多个计算,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有6大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一)毛需求量:是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项目的总需求量

如何把预测量和订单量组合得出毛需求量。这在各个时区的取舍方法是不同的。一般的方法为: 预测时区:毛需求=预测量

计划时区:毛需求=Max(预测量,订单量)需求时区:毛需求=订单量

因此在进行毛需求量计算时首先要依据已知的时界,对计划展望期划分时区,第一时区、第二时区、第三时区分别为需求时区、计划时区和预测时区。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应时段的毛需求量。

(二)计划接收量:是指正在执行的订单量

在制定MPS计划时,往往把制定计划日期之前已经下达的定单、而在本计划期内完成或到达的数量作为计划接收量处理。在具体的题目中把批量值直接读入到计划接收量中。

(三)净需求:指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某项目实际需求数量

毛需求指“需要多少?”,而净需求指“还缺多少?”净需求量=本时段毛需求量+安全库存量一(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若计算值≤O,则无净需求;若计算值>0,净需求=计算值。

(四)计划产出量:是为了满足净需求,系统根据设定的批量规则计算得出的供应数量

计划产出量=N×批量

满足条件为:计划产出量≥净需求>(N-1)x批量

说明“什么时问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一般采用的批量规则是固定批量法和直接批量法。固定批量法(Fixed Quantity)中,如果净需求小于批量,则按批量计算,若挣需求大于批量,则按批量的倍数计算。例如。批量为20,当净需求≤20,计划产出量一律取20:若净需求为35,大于批量,超出部分按批量增量递增,计划产出量取批量的2倍即40:直接批量法(Lot for Lot)则是完全根据实际需求量来确定MPS的计划量,即MPS计划量定义实际需求量。

(五)计划投入量:是系统根据计划产出量、规定的提前期和成品率计算得出的计划投入数量。

说明“什么时间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六)预计可用库存量:是从现有库存中,扣除了预留给其他用途的已分配量,可以用于下一时段净需求计算的那部分库存。它同现有量不是同一个概念。

预计可用库存量=(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本时段计划产出量)一本时段毛需求量。

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依据计算流程,第一步计算毛需求量,第二步读入计划接收量,第三步计算净需求量,如果净需求为非负数,紧接着计算第四步计划产出量、第五步计划投入量、第六步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如果净需求是负值,则无净需求,直接转到第六步,计算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依次类推,同样的方法计算各时段,直到把最后一个时段算完,关于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就算结束。

四、结束语

合理的企业计划层次划分是ERP系统稳步实施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ERP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主生产计划作为计划层次的第三层,位置居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层计划细化的结果,为上层计划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下层计划编制的依据,实现了企业计划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粗到细的过渡,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没有编制,说该计划何其重要都是空谈。

公司网站:

浅析我国企业ERP实施管理现状 篇5

摘要:ERP的实施已经成为改善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ERP系统实施的成功率并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特别需要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把项目管理和ERP的实施有机结合,来降低项目的实施风险,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ERP实施;实施方法;项目管理我国ERP实施现状

ERP在我国的发展已近20年,国家对该项目的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我国目前拥有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中小型企业,多数的大型企业目前都已经进行了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相关工作,在付出失败代价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经验,人们对ERP解决我国落后的管理现状寄予了厚望。然而,统计数据表明,ERP成功实施的仅占10%~20%,约有30%~40%的企业只是实现了系统的部分集成,完全失败的企业占到一半左右,而10%~20%的成功企业大多是三资企业。ERP实施的重要性

随着竞争环境和主体的变化,我国企业对ERP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以大型企业为主,转变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占据了企业总数的97%以上,创造了中国GDP的50%以上。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和自身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化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在经受着考验,如何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就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用ERP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愿望更为迫切。江浙一带的长三角中小企业尤其活跃,对企业资源计划ERP产生的相对需求和绝对需求都会很巨大。3 ERP实施现状分析

ERP是一个高投入、涉及面广且耗时长的系统工程,因此一旦失败,对企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也将影响到整个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混乱。由于 ERP系统涉及到企业资源和计算机,而且涉及到企业财务应收应付流程,发货与收货流程、客户订单接受与生产单发放流程、盘点流程、领料与出库流程中企业的深层业务活动,因此对ERP实施的过程中要对计算机软件的实施过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进行双层的监控。这要求企业既要对软件实施本身的生命周期的需求、计划进行实现,同时还要对实施本身的管理变革进行监控,以典型的流程和单据来驱动项目的开展。我国企业由于对ERP 本身的陌生、对即实施过程的管理模式的变迁缺乏经验,因此很难对实施质量进行把关。

结合国内中小企业的特点对当今我国企业在管理ERP实施项目的现状做一个大体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外来词汇多设置了较高的ERP心理门槛。由于ERP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从ERP供应商、ERP咨询公司、企业ERP宣传、政府对ERP的推动、研究单位对ERP的介绍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ERP系统及其实施,而且涉及到经济利益和商业机密,因此较难全面地提供ERP实施的详细资料,而且深入浅出介绍ERP系统及其实施的书和文章

也很少,因此使得整个ERP即实施方法的研究有难度。此外,围绕ERP系统集合了BPR、JIT、CIMS、虚拟企业、协同商务等庞大的新名词和外文词汇,为广大的企业管理人员设立了心理门槛,心理恐惧使得众多的管理人员把ERP看得很神秘,因此对于ERP实施过程的把握显得非常难。

3.2 应用ERP的根本目的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我国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模式。因此,应用ERP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更不是一个算机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系统的建设。

3.3 很多企业未能充分认识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仅仅视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以致实际应用中既没有立足于企业管理创新,也没有把应用ERP与深化改革、管理创新、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3.4 企业先天不足。企业所具备的项目组织成员素质、企业管理基础等先天条件,对ERP实施的整个过程会产生持续的、贯穿始终的影响。在企业成员中,尤其是中高管理层,作为项目组织的主体,他们对ERP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越深,ERP实施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根据调查显示,“缺少高层主管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实施失败原因,这说明观念问题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另外,在ERP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存在基础管理方面的缺陷,表现为基础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业务流程混乱、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等,严重影响了ERP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有些企业物流系统没有统一编码,库存记录、物料清单不准确,不能得到有效的计划数据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些企业没有准确的生产工艺流程,缺少基本的成本记录,使得上级与下级信息堵塞,成本控制不力,漏洞百出。ERP实施本身就涉及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流程等方面的工作,如果这些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则会使项目实施很难有所进展,从而使项目 搁置下来或以失败告终。

3.5 缺少科学的ERP实施方法。目前国外的ERP软件商有非常规范的ERP实施方法,但是难以 完全贴近我国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定制过程。国外ERP软件公司如ASP、ORACLE、IFS、QAD、SYMIX等的ERP实施方法非常细致,每个阶段和过程都有具体的文档和可交付的成果,而且步骤严密、实施周期长,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发展快、实施顾问水平有限、企业管理水平的落后和人员素质不高、实施经费不足、培训不力等众多因素使得项目 执行中不能按照规定的ERP实施方法做,高昂的实施成本使得某些ERP项目避重就轻,项目的彻底实施落空。

由于对自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缺乏研究,需求不明确,使得实施目标不当。自身问题的发现决定着目标的确定与使用的解决方法,进而决定实施与评价是否成功。另外,实施目标定得过高,从心里效果上分析,容易使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产生心理落差,继而对ERP实施的支持工作失去信心,甚至置之不理。

大多数企业在ERP应用过程中未能建立健全相应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不能对 ERP项目实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保障。如制定明确及量化的ERP应用目标、ERP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立健全企业全员的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实行业务流程重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ERP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等等。

大多数企业ERP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仍偏重于信息技术应用和ERP软件选择,严重

忽视了开展ERP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培训教育、进行企业需求分析和实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未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企业项目主管和业务骨千掌握和运用知识。另外由于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信息化应用情况也各不相同,即使是企业内部各部门,部门内各人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素质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缺乏培训教育使得多数企业的项目组织人员缺乏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变革思想准备,致使在实施后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沟通协调、纠正错误。

阶段实施任务不完备,实施方法多是从技术角度确定ERP系统的实施任务,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实施风险的控制以及加强高级管理层支持与参与,制定配套应急措施等方面动力不足。

业务流程重组环节不到位,很多ERP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者对与ERP系统实施相伴而来的业务流程重组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为了减少业务流程重组带来的管理负担,过多的要求ERP系统去适应原有的业务流程和手工方式,没有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结果造成ERP功能难以完全发挥,企业无法从中获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实施ERP

分析实施失败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企业在ERP项目实施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应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把项目管理和ERP的实施有机结合:

4.1 需求评估:对企业的整体需求和期望做出分析和评估,并据此明确ERP项目成果的期望和目标。

4.2 项目范围定义:在明确企业期望和需求的基础上,定义ERP项目的整体范围。

4.3 项目总体安排:对项目的时间、进度、人员等做出总体安排,制定ERP

项目的总体计划。

4.4 项目授权:由企业与E R P软件公司签订ERP项目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并由企业根据项目 的需要对咨询公司进行项目管理的授权。

4.5 确定详细的项目范围:对企业进行业务调查和需求访谈,了解用户的详细需求,据此制定系统定义备忘录,明确用户的现状、具体的需求和系统实施的详细范围。

4.6 定义递交的工作成果:企业与实施咨询公司讨论确定系统实施过程中和实施结束时需要递交的工作成果,包括相关的实施文档和最终上线运行的系统。

4.7 评估实施的主要风险:由实施咨询公司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实施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对预计的主要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和控制。

4.8 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在确定详细的项目范围、定义递交的工作成果和明确预计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实施的总体计划,编制详细的实施时间安排。

4.9 制定成本和预算计划:根据项目总体的成本和预算计划,结合实施时间安排,编制具体的系统成本和预算控制计划。

4.10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确定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安排,包括具体的实施咨询公司的咨询人员和企业方面的关键业务人员,对用户方面参与实施的关 键人员,需要对其日常工作做出安排,以确保对实施项目的时间投入。

结束语

总之,在ERP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建立项目组织、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制定清晰、简明、完整的项目实施计划,并采用适当的项目控制方法来降低项目的实施风险,才能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管理秘诀 篇6

无论是多好的ERP系统,仅仅是管理者需要借助的一个工具,而无法代替管理本身。在实际运作中,通过ERP系统,管理者可以发现仓库存在物资浪费的问题,这就要管理者去解决问题,分析是采购流程的弊端,或是生产工艺不合理,抑还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决策与改善行动。

假如管理者不去解决这一问题,那么ERP软件就会一直告诉管理者,仓库部门有浪费物资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会一直存在下去,而不会自己消失。换而言之,ERP软件仅能快速告诉管理者,问题出在哪里,但是它不能自动地去解决问题。所以,企业在上ERP项目时,要仔细研讨组织的流程运作是否合理。

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建立新的运行平台,改变既有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其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并且,要深刻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并不是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应用,实际上,需要进行的是一种企业管理上的变革,更直接的表现,则在于重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上ERP项目之前,企业必须要确定好想要达成的目标,再根据目标,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需求,做出全面规划。实践证明,如果在基本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盲目实施ERP,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而且还可能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企业在选择要上ERP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进行系统选型。

事实上,企业实施ERP系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妄想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希望,押赌在实施ERP系统上面,是万万不行的,

ERP的实施,对企业整合资源、提高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ERP的实施,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能急于求成。要使ERP实施成功,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认识上和资源上的准备。

ERP的实施,不仅仅是技术项目,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覆盖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又要涉及现场生产的全过程。所以,用户在面对众多国内外ERP供应商时,除最直接的价格和功能因素外,还要认真考虑到其他诸多影响因素。

当初,企业上信息系统,选型只重视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而这些设备相对来说,品牌高度集中、技术成熟、价格透明度高,选型难度不大,包括现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也是如此。

一般说来,企业往往对于硬件的投资比较注重,相对忽视软件投资。可是企业在实际上用的ERP系统,甚至是软件的费用会更高一些。因此,以软件为导向选择硬件,是正确的方法。若是,妄想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押在实施一套ERP系统的上面,是非常不现实的。

实施ERP系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组织的运营水平。但在启动ERP系统时,也并不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设备,越先进就越好。事实上,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企业在上ERP项目之前,必须要确定好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如果没有做出合理的全面规划,就盲目上项目,往往会得不偿失。

并不是功能越齐全,价格越昂贵的ERP就是越好的。实践证明,如果在基本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盲目实施ERP,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而且还可能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企业在选择要上ERP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再进行系统选型。

没有扎实的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切勿贸然行事。企业信息系统选型的负责人,一定要到这些企业实地考察,了解案例实施的成败得失,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实施时,要分步进行,先易后难。ERP等应用软件,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与用户需求密切相关,实施周期长,所以选型特别重要,它决定着信息化进程的成败。

erp与中国企业管理 篇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 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十分重视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研究, 这可以说是现代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相当大的研究热点、值得探究的领域。应用ERP技术, 可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加速物流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1.1 ERP概述

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主要宗旨是综合管理、优化、平衡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所包含的时间与空间等资源。企业资源计划ERP其实质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 它最早是由美国Garter Group Inc公司所提出[1]。ERP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面向全球市场, 在“制造资源计划”MRP II[2]基础上, 建立起面向供应链的管理工具, 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 具有供应商和客户管理。ERP从根本上来讲, 是以市场为导向, 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 (Supply Chain) 开展业务活动的管理思想;从而使得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有利地位。

1.2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成百上千家的企业都积极实施或试用ERP系统。研究机构、各高校对ERP系统的研究、实施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国产化ERP产品应用, 随着国外ERP市场的不断深入, 而不断加强[3]。

我国国产化ERP软件公司或提供商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数量大约有几十家, 软件产品也达到上百种。这些ERP软件公司或提供商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从研发企业管理软件发展起来的, 多见于一些ERP应用企业以及一些有关研究所与高校;一类是是由财务管理软件公司转型而来的[4]。目前我国ERP软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在ERP研发和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经验, 但公司规模往往不大。由于我国管理咨询业目前不是特别发达, 专门从事有关计算机技术方面咨询的公司还没有成型。所以, 在具体实施ERP系统方面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在ERP的研发与应用方面, 我国各个企业还有待积累和发展。

1.3 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2004年, 我国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 全面开放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中国企业物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 企业面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目前中国的物流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

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角度看, 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美国的物流成本在GDP的比例一直有所下降, 到现在为止已经少于10%。而2004年, 中国物流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 为20%左右, 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已超过20000亿元。而目前在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中, 根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 一方面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高达40%, 而另一方面直接的劳动成本却不足10%。传统意义上, 业务工作中除了材料成本或批零产品成本等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之外, 物流成本被认为是最高成本之一。这清楚地表明了我国企业物流存在严重的问题:支出成本过高、管理水平落后[5]。

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物流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 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企业中, 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1.4 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

企业在生产运营中, 采用ERP管理方法, 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

一是, 改变了企业的流通方式, 减少企业间的不良竞争状况。在ERP系统中, 上下游企业间具有相对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 主要是依靠彼此间的信息共享才能得以实现。其结果会带来很多好处, 能引起ERP系统上总的成本的降低, 将使社会的资源实现最好的配置, 提高各企业和整个ERP系统的效益。

二是, 有助于企业实现了重构, 主要对企业机构和ERP系统内容进行重构。ERP系统管理需要管理的内容广泛, 有企业的管理方法、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企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的组织形式等。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重构是ERP系统管理实施的重点。

三是, 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现代化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多, 要求更高, 要很好地采用ERP系统进行管理, 就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比如有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自动补货技术、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是企业进行ERP系统管理的主要方法, 同时还能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6]。

2 系统设计目标

本文将使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对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在现有的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 按照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原则, 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 设计开发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在综合使用当前成熟的Web应用程序编程框架[7]的基础之上, 根据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情况, 合理控制工作流, 实现数据的交互, 完成规定的业务。通过软件代替人工的形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8]。

根据需求分析, 设计系统框架。通过对项目干系人和参与者的调研及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 根据企业物流日常管理的需要, 要求系统主要具有四个功能:

一是销售管理, 全面实用的销售信息管理功能。二是采购管理, 包括采购申请、审核等。三是生产管理, 包括商品信息、仓库信息、员工信息等基础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四是库存管理, 指全面实用的库存信息管理功能。

除了上述四个功能之外, 在本次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中, 还涵盖有设置系统日常维护功能内容。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系统软件结构

软件结构指的是组成软件的物理元素, 即程序、文档和数据库等。在本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 程序是基于.Net系统开发平台开发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基于SQL server。运行平台:Windows XP/Windows 2003。显示像素, 系统最低要求的是800*600, 系统显示的最佳效果是1024*768。系统开发框架如图2所示

数据库是软件操作的基础。SQL Server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库, 并且功能强大、存储容量大、运行速度快, 安全性、健壮性高, 支持JDBC。系统在程序中使用其API, 执行SQL语句, 对数据进行处理。

4 系统具体实现

4.1 系统登录

双击可执行文件后, 弹出系统注册的对话框, 单击“试用”按钮后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操作员“mr”和密码“mingrisoft”后, 单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到如图3所示的主界面。

4.2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功能是对物资库存进行控制与管理, 它能实现对物资需求计划、入库、到货、出库、保管帐、盘点等项目的管理。同时还能实现货品报损, 物资拆分, 货品报溢、仓库调拨等相关任务, 另外, 能综合查询各种库存数据信息, 能录入各种原始单据, 对物料的到货、出货、以及库存的状态及时地了解;还能结合库存的物料情况进行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 利用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各种报表和业务情况统计。

库存管理菜单主要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移动、库存盘点、库存查询和商品库存报表。入库管理又包括:入库登记、入库审核和入库查询。入库查询运行效果如图4所示。

4.3 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主要包括:销售开票、销售结款、未付款结款和销售查询。其中各报表可以自定义, 并进行有关销售的各方面统计, 如商品销售汇总表、明细表、季节、分年度、款式、类别等统计销售情况, 商品销售分析表还可以帮助公司进行销售数据分析。销售管理的流程, 首先是接到订单或者是签订合同, 然后填写订单, 并需要审核订单, 填写发货通知单并需要审核。需要从库存调拨, 开据售出库单, 销售发票, 进行审核填写收款单。销售管理主要完成三个功能, 如下所述:

一是, 提供完善的数据统计功能, 实现金额核算的自动化, 简化人工作业。二是, 对未偿还的款项, 提供预计还款日期设置。三是, 提供打印功能。

4.4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采购管理的活动过程也比较丰富, 包括:计划的下达、到货接收、生成采购单、执行定单任务、采购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进行采购活动时, 实施采购管理能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 同时能对采购物料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 最终对企业采购活动实现了科学化的管理。

采购管理系统 (供公司内部采购人员使用) 。该系统能进行辅助管理作用, 包括:物料采购结束后的结算、了解采购合同的签订情况、了解物资采购计划的实施情况等相关内容。

采购管理提供的功能主要包括:现款采购、采购订单、采购退货、采购付款、采购收货等;经过该系统, 能使物资交流更加清晰。能生成很多报表, 包括:进货汇总的统计, 分仓库、分时间统计进退货情况, 明细统计报表;完善的订单统计功能可以统计物资订单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而且所有报表均可自定义, 使工作更加地轻松性;同时, 该系统还能编制采购计划和合同, 录入各种原始凭证, 记账统计, 以及利用记录的原始数据, 为各种账单报表和业务情况统计提供依据。

4.5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 包括接到生产任务单后, 查找对应产品的物料清单, 然后下达到车间。具体来讲, 包括车间的设置, 班组的设置, 人员的岗位安排, 以及员工的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等内容。

4.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括操作员信息的管理以及权限设置等。

4.6.1 操作员信息查询

操作员信息查询, 双击窗体下方列表中的记录可以对数据进行“新增”、“修改”、“复制”、“删除”等操作。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包括:

1) 界面可对数据进行查询和打印。2) 设置完查询条件后, 单击“查询”按钮, 窗体下方的列表中即可显示查询结果。

4.6.2 权限设置

在窗体上方的用户列表中选择需要设置的“用户”, 单击“修改”按钮后即可进行权限设置, 最后单击“保存”按钮。其运行结果如图5所示。

5 系统及数据安全

因为目前黑客的入侵、病毒的侵犯是非常严重的, 为了防止外来用户非法登陆, 获取信息, 系统采用用户身份验证机制, 通过输入账号密码授予合法用户使用的权限, 用户可以自行修改密码, 以确保系统的安全[9]。

系统中的数据有备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 有恢复补救的手段, 不致造成工作的混乱与损失。

重要的程序已把原版保存起来, 日常使用复制的程序, 以免由于一时的疏忽和误操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硬件设备的使用, 有规章制度, 严格按规范来进行。通过对系统进行监视, 当发现某种不安全因素时能够报警或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设施, 以改变、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这种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与消除。

系统管理人员定期的做好系统的备份工作, 防患未然, 当出现不可处理的故障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恢复, 以确保数据安全。

单击系统界面“…”按钮选择数据备份的路径, 然后单击“备份”按钮即可对数据进行备份。

6 结语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 设计并实现系统的软件结构和工作流程。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本着以方便物流管理的方便、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工作、物流管理综合性、以及企业领导进行审核与管理、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为目的, 以便捷安全为宗旨, 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根本出发点而进行的规划, 意图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集成化。

本系统使用的是基于ERP, 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一个安全性高, 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好的系统, 满足了系统长远发展的目标, 同时通过标签框架, 提高了系统界面易用性, 使该系统的创新性和易用性不断提高。

本系统现在已完成, 目前的运行情况良好。在今后的使用中, 需根据实际企业物流管理需求不断的改善与扩充, 才能跟上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满足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要求, 从而系统保持其实用性和效率。

作为企业ERP系统的一个子集, 物流管理系统应该紧随时代潮流, 加快信息终端应用的全面推进融合, 例如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与Web技术完美结合, 实现多点接入、远程控制等新技术。另一方面, 系统应该努力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努力做成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物流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谢芬芬.基于ERP的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0 (22) :132.

[2]FAWCETT S, STANLEY L, SMITH S.Developing a logistics capa-bilit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4, 18 (2) :101~127.

[3]徐国松.物流企业的ERP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0 (35) :93.

[4]欧阳峥峥.ERP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4) :118-119.

[5]周玉清.ERP与企业管理:理论、方法、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2-15.

[6]Alan Harrison, Remko van Hoek.logistics management[M].beijing:machinery industry print.2006.5~9.

[7]李景福.ERP在物流企业的地位及价值[J].中国市场, 2007 (28) :58-59.

[8]任建强.ERP在物流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 2009 (22) :107-108.

erp与中国企业管理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 ERP安全 对策

随着国内ERP市场的逐渐成熟,随着ERP产品价格的日益下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将ERP软件运用于日常的企业事务。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和IT技术应用经验,在购买ERP产品时往往仅考虑其性能价值比的最大化,而忽略其产品的安全系数。随着企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在处理财务、员工福利,以及其他类似敏感资料的信息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加的同时,针对这些信息系统的外部入侵者的攻击和损害和来自内部用户的恶意攻击、欺诈和系统滥用的机会也在呈指数级的增长。这样导致了企业即便是成功的实施了ERP系统,但在用户的使用反应速度上却极其缓慢,系统安全不堪一击。

一、ERP安全管理现状

ERP管理软件保存着企业所有的信息,既有敏感的客户信息,也有赖以生存的专利配方,可以说ERP管理软件的实质就是一个实体企业在软件中的虚拟映射。ERP管理软件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理念、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组成、企业产能、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保存在网络中的某台或某几台电脑中,令所有可以接入网络的电脑,都有可能对其进行访问。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安全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企业的重点管理的目标。

1.数据库安全岌岌可危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通的数据库主要包括Oracle、Sybase、DB2、SQLserver等。各种数据库的性能、价格之间,也数据安全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制约,往往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低端的数据库。在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数据崩溃,将导致所有商业数据丢失。还有些ERP系统,使用明文显示的数据库,很容易就可以查看到数据信息。另外,在选择软件的时候,由于缺乏技术支持,没有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架构,B/S、C/S结构设计失误将直接导致ERP系统的安全性能收到威胁,对于用户来讲,将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2.软件安全存在隐患

ERP软件的安全性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软件提供商的生命力和行业背景是否经受住市场上众多用户和时间的考验,其业务流程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企业生产、财务、物流等业务的要求。ERP软件要易学易用,应该成为我们的管理工具,要帮助我们简化流程,而不是增加我们的工作量。其次,ERP厂商的服务,是ERP软件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生命期很短的供应商无法保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持续的升级服务。中小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在产品升级和具体实施时缺乏专业顾问的保障,因而售后服务的完备与及时是ERP软件安全运行的重要资源。目前,有些中小型企业逐步开始采用租赁方式的ERP软件,由供应商提供服务器和软件,客户将自己的数据保存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上。这更就需要了解供应商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数据库吞吐能力。

3.管理安全尚未得到重视

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了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花费了大量的金钱,采购了硬件和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管理者用理性决策取代情绪化、经验性决策。但系统安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安全尚未得到重视。在企业日常运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口令、交接、网络和存储管理上缺乏细致的权限划分,对共享数据范围缺乏明确的定义,导致了企业敏感资料和公共资料毫无分别,处于非授权和非保护状态,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二、中小企业ERP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美国一份权威报告曾指出,“企业必须考虑其系统安全功能和控制的全面设置,以便交易得以正常安全地进行”。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在充分调研、严格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实用、够用、易用的ERP软件;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充分发挥ERP的功效。

1.对ERP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实施的安全风险,在论证时要在明确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对自身未来的业务发展进行展望,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软件提供商的严格考察。在功能的选择上,中小企业一定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盲目选择功能多、流程细致的模块,因为模块越复杂、越繁琐则可能存在的实施安全风险越大,需要采取的安全控制手段越多,软件功能不求多,而求适用、易用;在软件提供商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势头良好,在市场上口碑良好,有着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的厂商。另外,项目准备投用前应该首先在测试服务器上进行程序测试,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新增程序设计不当和与系统不兼容的风险。

2.企业设施的优化配备和合理使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为了保障ERP系统安全实施,通常要依赖于网络外围的防御,利用诸如防火墙、VPNS,以及入侵防范等措施来抵御外界对其ERP系统的入侵。对于非授权的访问,尤其是有意图、有目的的攻击行为要通过运行专用的网管软件进行网络监控、采用专用内容过滤技术阻止各种恶意内容的入侵,架设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技术措施防范来自网络的黑客攻击和病毒攻击,并且限制来路不明的软件在系统主机上安装,最大程度地控制了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带来的风险。对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购置要综合企业发展、现金流量、业务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既能满足企业现有的运作要求又能够兼顾企业未来在较长时间内的持续发展,实现性价比最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设备设备的安全是系统运行的基础,因此如何保证设备的安全是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基础。诸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工作站等必备资源设立专门的中心机房和操作室,设立必备的监控系统以应对突发的各种安全隐患如自然灾害和偷盗风险等。

3.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降低开支或赶进度,中小企业在推行ERP系统时不愿意为“控制”投入太多,因为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增加了员工的额外负担,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但是,权限控制是完善职责分离制度的基础控制手段,主要目标是防范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带给企业的灾难,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更新观念,亲自参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ERP环境下,信息系统中的职责分离主要包括:系统设计人员与系统操作人员的职责分离;系统维护人员与系统操作人员的职责分离:系统操作人员、系统设计人员与数据档案管理员的职责分离;数据库管理员与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其他职责要分离。在技术部门内对人员进行严格的分工,并由部门经理统一在系统中设定每个人的权限,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操作权限的独立性,有效地防范了舞弊风险。在职能部门中也要在企业组织架构设置的基础之上贯彻职责分离原则,负责采购、支付、库存、记录及维护固定资产等职能的人员只应对这些职能中的某一具体业务环节负责,他们对其指定任务以外的职能不应享有系统使用权。对于复杂的业务,可以细化到某个字段、某个表格的管理权、查询权、删除和插入等权限,从而构造一张完整的职责分离网络,从多个纬度杜绝错误、失常乃至欺诈行为的发生,彻底消除以往仅依靠其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绳进行自我约束的状况。

4.加强外部管理监控

ERP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而在ERP系统中允许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信息系统与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整合在一起的同时,相应授权用户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因此,企业不仅仅要考虑内部员工的可信度,还要考虑合作伙伴员工的可信度,以及外围安全的可信度。基于以上原因,企业之间的安全通道可以采用VPN或者加密等技术进行保护,限制数据库外泄;另外企业必须建立详细的交易日志,通过这种举措监控和辨认非正常交易,并确定该笔交易是否表明有诈骗、滥用或错误现象发生。

5.建立事故處理预案

安全事故预案是应对安全事故及故障的指导原则,目的是帮助企业迅速地对事故及故障做出反应,将事故及故障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并通过对已发事件进行分析来监督此类事件,达到进一步防范风险的作用。建立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是长期、低成本实现ERP安全运作的重要手段,该制度中应该明确事件的不同类型,如安全漏洞、安全威胁、弱点或故障等,以及它们的报告程序,以使员工在发现事件时可以及时汇报和迅速做出处理。在对事故做出适当的处理后,应迅速收集相关证据,以合适的机制进行量化,评价事故与故障的种类、数量和成本,以利于后续的监督和防范工作。此外,还应当建立和事件相对应的处罚措施,对引起系统安全漏洞的员工加以适当的惩罚,有利于降低人员出错带来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企业ERP系统的安全实施,是软件、硬件和人员的高效结合,缺一不可。企业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行举措,适应企业的业务发展,使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满足管理和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凤兰欧阳电平:ERP系统环境下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基于某企业集团实施ERP案例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5)

上一篇:幼儿园内务整理标准下一篇:行政公文格式标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