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2024-07-08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共7篇)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1

2011述职报告 副院长 董建国 2011年学院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人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各处、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积极配合下在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项目建设及验收、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申报、组织科研课题申报和评审、实训中心硬件及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本工作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上能积极参加上级党组织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能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能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公正待人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能参加积极创先争优活动能起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能讲大局、讲团结与周围的同志一道共同搞好工作。在工作上能做到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对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能够克服困难积极想办法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对所分管的各部门的工作总是给予大力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及时指出以便他们今后更好的搞好工作。本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011年是学院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验收之年结合本人负责的重点建设项目“学院工学结合工业中心建设”项目领导实习工厂完成销售2200万元比去年增加83.3全国市场占有率增加5实习工厂在行业地位持续上升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了好的条件。为学院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作出了贡献。重视实训教学工作组织所分管的实训中心在2011年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各专业教学计划全年按计划完成了131个班次的机加工、钳工、焊工实训教学任务实训学生6603人次。配合机械系09级计辅专业和汽车学院09级模具专业技能抽查增加强化钳工技能训练14周次圆满完成了中联重科员工培训项目经中联重科专家和学院联合进行结业考核培训学员全部合格95以上的学员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3月30日学院举行了结业仪式中联重科员工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培训质量得到厂方充分肯定今年又送参加全省焊工技能竞赛选手来我院培训培训选手取得全省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负责组织实施了两期全省中职师资培训班各项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培训班的协调管理受到学员和上级好评各培训班学员为感谢学院均向学院赠送了锦旗和牌匾。全省中职教师培训班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工作认真细致服务热情周到受到教育厅领导的肯定暑假中承担了第二期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职师资培训班专业实践能力和顶岗实践模块培训任务和操作考核工作承担了201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车工、焊工和装配钳工三个工种竞赛场地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了实训中心实训教学管理建立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办法成立教学督导小组经常进行实训教学的督导与检查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推广中职师资培训班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项目式的教学发挥示范院校的培训服务功能承接了湖南水利水电职院两个班级学生金工实训受到该校好评首次组织了实训教师参加学院说课竞赛并取得优胜奖促进了实训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训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积极性组织了实训教师到省内有特色职业院校观摩实训教学培训了实训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研教改自行设计制作了焊接平台48台提高了焊接质量改善了焊接实训条件。重视学院科研工作根据学院整章建制的统一安排修订了全校科研项目管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奖励等9项规章制度完成了今年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共计5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合作单位1项湖南省科技厅课题5项省哲学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6项省社科联课题2项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1项其中优秀青年项目1项其他省级课题12项院级课题28项。省级课题较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完成了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论文评审的推荐申报工作获得省市级成果奖6项全国行业科技进步奖2项有16篇论文获评省市级优秀论文。组织完成了各类立项课题的中期检查统一组织完成了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等2011年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结题课题37项。组织了2011年立项课题主持人工作会议。对2010科技成果进行了奖励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了省科协、长沙市科技局、省高教学会、省职成教学会、省科研管理工作者协会、省教科院、省机械工程学会等机构开展的学术活动13场次组织教师参加了2011长沙市科技成果交易会、2011省教育厅“湘洽会”、2011省科技厅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博览会作为协办单位参加了省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承担了省机械工程学会2011年机

械工程师认证培训和考试工作21人参加培训和考试。组织完成了2011年学院第五届科技节。协助省创造学会完成了2011学会课题的申报准备及其他活动。学院被省教科院挂牌成为首批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对外合作办公室和湖南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良好。实施了2011学院“校企合作行动计划”组织机械系、汽车学院、电气系、信息系等系部开展了企业调研共调研了省内21家企业撰写调研报告5份。与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建立了密切联系在其领导下开展校企合作、跨区域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加强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作用等工作。组织并带领各系部深入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参与了和恒润高科、九城集团、顶立科技、北京萨博、山水泵业等多家学院新增合作企业的洽谈配合相关系部成立了上述企业的订单班。特别是主持完成了新一轮与博世长沙公司的合作2011“博世”班完全按照双元制进行培养以成为全省校企合作的典范省职成教学会年会上教育厅领导及与会代表一致公认。与“湖南省汽车车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成为学院与省级科研院所合作的第一家。今年新增合作企业14家与已有的企业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建立了兄弟般的联系中联重科、远大、博世、长丰、广菲、蓝思科技等企业出席各种职教工作会议时均将与我院的合作作为典型案例。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已逐渐成为学院品牌。与招就办共同承办了“第四届湖南省机械装备制造业人才对接会”召开了企业专家座谈会同时举办了“企业文化展”共展出18家湖南省机械装备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完成了湖南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申报的全面材料成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并协助其他系部完成了湖南省职教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组织完成了湖南省机械装备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20个专业的制定和企业专家论证工作历时半年经过选定起草人完成初稿、集中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修订、召集企业专家论证等程序《标准》即将印刷出版。集团网站更新及时浏览人数超过2万出版6期《职教集团报》每半个月印发一期《职教动态》。组织召开了集团理事会年会、三个专门委员会研讨会、成员职业院校研讨会等会议。校企合作共生发展职教集团正逐步成为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良好平台。个人在业务工作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主持申报的“数控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获教育厅批准主持申报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钳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题库开发”获得立项还参与申报了2项省级科研课题参加了教育部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项目裁判工作主编的全国职业院校规划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主审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控加工”项目教材1本。组织了在我院召开的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58所高职院校的72名代表特别是18名教指委委员对我院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起到了扩大学院的影响宣传学院的目的。廉政建设方面能严格要求自己和所分管的部门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大宗设备和实训材料的采购严格按招标程序进行。没有用公款报销个人的开支。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所分管的职教集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学院教师的全员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搞好集团化办学。二是实习工厂的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三是还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遇到事情要冷静处理。自己在学习、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院党委、院领导以及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完善自我继续努力扎实地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2

李世杰,男,1978年12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管理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东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东北大学管理学专业,在东北大学控制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全国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同时还兼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客座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EMBA讲座教师、海南科学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位。

二、研究领域

李世杰教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产业组织、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其研究领域包括产业集聚理论、产业规制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近年来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商业评论》、《管理科学》、《海南日报(理论版)》等一类学术期刊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含教材)7部。

三、研究成果

李世杰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学术上颇有影响。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获得各类学术奖励7项。

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国公司在华RPM策略实施动因、垄断势力纵向传导及规制路径研究》(批准号:71473066)、《政府行为作用下的我国制造业集聚空间演化与集聚效率研究》(批准号: 41361029)、《政府主导型集群形成机制、根植性风险与相机治理研究:基于博弈分析视角》(批准号:71003019); 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产业基地型集群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批准号:2010040017—30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政府行为的产业集聚空间演化机制研究》(批准号:713176)、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产业集群问题研究》(批准号:L06BJY022)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资助)《基于博弈论的我国衰退集群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批准号:20070410353)等。

四、主要论著

1、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2、产业集群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年。

3、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

4、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5、企业伦理与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6、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研究:理论与案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

7、陈云金融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

8、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

9、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10、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11、生产者延伸责任双重效应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12、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及政策启示:来自产业集群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13、产业集群治理逻辑:一个分析框架,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14、产业集群的结构本质:模块化耦合,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6期。

15、集群形成中集群剩余的来源研究:基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年第12期。

16、根植性、路径依赖性与产业集群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1期。

17、发展总部经济: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今日海南,2012年第4期。

18、水土不服的企业导师制,商业评论,2012年第11期。

19、基于集群剩余索取权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 管理世界,2013年第7期。

20、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管理世界,2014年第4期。

21、双动因驱动下转售价格控制的规制机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3

张霞研究领域的确立得益于她留学韩国攻读博士时对韩国传统文化氛围的感受和反思,以及对西方生态意识背后的人文认知与生命思索。生态保护背后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链接着怎样的民族文化和宇宙观?近期,本刊记者针对以上问题与之进行了访谈。

法学家“从医记”:

我们的病与罪

第一次见面,张霞主动提出会面前先越过城西,把资料书籍送给住城东的记者大致了解,再进行晚上的谈话。第二次约访,张霞正批改学生期末试卷,为保证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阅卷,老师们都在一起流水作业,午餐也是一起吃盒饭。

这个极为认真的学者型教授,面容亲切,却比同龄人有股较真的拗劲儿。穿着朴素,用环保袋,养狗,十分在乎细节。采访后,张霞发给记者几篇电子版资料,发送前特意打电话叮嘱:“请你留意一下这个可能不是最终版本。”

认真是做学问的必要素质。张霞专修法律,1994年毕业于山东政法学院获取山东大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取山东大学法律硕士学位,2010年2月获取韩国清州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刑法学是她第一个研究方向,1995年张霞进入检察院从事审查起诉工作,讲述起自己在基层工作的经历,20年前的案件依旧如数家珍。

对生态犯罪的兴趣最早产生于张霞的生活感受。

“以我的老家邹平为例。每回去一趟都会感觉天翻地覆。”记者因工作采访走遍山东境内,中小城市的环境污染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以记者家乡为例,传统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全部更换为苹果、樱桃等经济树木,一年十几遍的农药喷洒造成土地与空气的巨大污染,普通的中国县城内大都由几家支柱型生产企业支撑,制造型企业所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工业污染、森林减少更是触目惊心……

因多年基层办案走访地方,环境问题让她触目惊心。“贡献GDP的同时往往也会出卖了环境。”张霞告诉记者,“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的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全国检察机关已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676人,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0.1%和1.8倍,查办背后的职务犯罪1751人。”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1994-1998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5894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人均占有率世界排名100位之后。这些所见所知引发了张霞的执拗劲儿。2006年3月至2009年张霞赴韩国清州大学法学院,师从韩国著名学者赵炳暄教授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生态环境犯罪成为让她下定决心研究的领域。

张霞立志像个“法医”一样观察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看到的都是‘病’和罪恶。”

胜之不易:入罪难,处罚难

“像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都是传统法律学科,环境刑法作为一个新学科,很难被广泛传播。”目前张霞在山东政法学院分别开设《环境刑法学》和《中外环境刑法学》两门选修课,“一周两节,最多时有二百多个学生能得到这种理念的引导。”

“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定了不少,为什么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许多地方还在加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普法是从立法到执法不可或缺的环节,环境生态刑法亦莫能外。除了为政府官员和企业法人讲课外,2013年张霞开始走出校门,应山东省公务员局邀请先后为山东-西藏公务员对口培训班,为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副处级、为西藏日喀则地区人社系统和地直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讲授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利益的法律保护》的专题讲座。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刑法的作用?向谁定罪?怎么立案?更是当下法学家的困境。1995年,江苏邳州有一些农民因附近工厂排放不达标的污水,所养的鱼鸭都中毒致死,农民们损失巨大。村民们集体去状告排污单位,没想到法院不予受理。

“因为取证难等,环境诉讼案子非常复杂,一般都会变成一场持久战,胜利得之不易,有一个案件,从起诉到胜诉历时长达14年。”张霞说。

这个历时14年的案件是张霞极为推崇的环境法学者王灿发接手的。“1995年,浙江平湖师范农场特种养殖场状告嘉兴5家企业,要求承担因持续排放污染化学废水等,致使其存育的美国青蛙蝌蚪和幼蛙死亡,损失48.3万元的赔偿责任。这个案件到了2009年,才经由基层人民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法院的多次审理、检察院的两次抗诉,取得胜诉。”

“环境诉讼的胜利是对整个环境保护的推动,只有污染受害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才会成功。”张霞说。

然而中国在环境犯罪的追溯上时常遭遇危险。“这涉及到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之间的悖论。”重型污染企业往往是当地的经济支柱,贡献着GDP和就业率,关闭治理会引起系列问题。另外顶层制度设计上过于冒进的后果也逐渐显现。“我们经济增长飞速的20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张霞介绍,“目前国家已经在整体设计上重视这些问题,城市转型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话题。”不过对生态环境犯罪的立法不够明确、惩罚不够力度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霞在做课题研究时常听到这样的反馈,企业是受到惩处了,但往往只是交几十万元罚款了事,惩罚不够严重,律行不治。

“韩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来源于德国等的大陆法系,同时引入了美国等英美法系的法律体制、法律理论、法律实务和韩国的本土国情问题,结合而发展成为了韩国法律体系。但新中国在国家规范性文件中正式提出生态安全的概念,始见于2000年底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的环境犯罪大多规定了结果犯,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受到伤害了才立案定罪,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尚无具体措施。“生态犯罪的范畴更宽泛,立法必须从生态安全谈起。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区扩展、自然资源枯竭、短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生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张霞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潜心研究,在完成主持的山东省社科规划办科研项目和教育部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3年度张霞主持申报的《生态安全犯罪对策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生态犯罪背后的文化断层

环境犯罪背后还链接着人类根深蒂固的“文化无知”,张霞在韩国就读期间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韩国人对中国汉唐文化传统保存的十分完整,在国内我们从未祭拜过孔子,到韩国之后才发现这是读书人必备的礼仪。官方亦十分重视。”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对道家、佛家思想的信仰和敬畏使得韩国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教授会让学生专门学习老子思想,研究天地人的关系,重塑宇宙观,重视学生的信仰和价值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实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天地、四季、宇宙、森林的沟通是重要的一部分。“之前的渔民会有休渔期,猎人会有休猎期,即便是为了人类本身更好的生存,古人也会观照其他物种的生态平衡,”张霞认为,“这种文化断层也是生态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人最具忧患意识和幽默感。灾难片向来是他们表达哲学和人文学思考的方式。

“美国人时常用电影淹没自己的纽约,摧毁自己的帝国大厦,消灭自己的总统,冲垮日本的东京,让所有人类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后天》是这么嘲弄人类的自以为是的:片头大的环境是南极,紧接着就是冰川大裂缝,惊险镜头最后由一个大远景来结尾,在东京天空下冰雹的那组镜头,像我们人类热爱的大块的水晶一样砸在我们头上,砸出了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脑浆。

按照张霞的观点,西方的环境意识不过也就是由这几十年开始。1952年12月5日到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一连几日无风,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当年1.2万人因此丧生。

从此,西方国家开始不断反省自己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等现象的原因、后果以及对策问题。

然而,在科学的哲学观尚未发生新的重大变更以及在新、旧价值观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人习惯了居高临下地观察自己的邻居,就像是地球上的国王,可以主宰其他生物甚至是一个物种的生存与灭亡。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4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作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我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和责任的重大。要履行好这个职责,必须具备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一切素质;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面对新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主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有效的完成本职工作,我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针政策,学习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坚持不懈地汲取政治、经济、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先进的科学发展观。工作中,带头参加中心组和支部、科室的政治、原创:http://业务学习,密切配合院党总支书记抓好党务工作,认真加强行政管理,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思想,以“三个代表”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修养,以身作则,做好主管各项工作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主管院长。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师生的影响,从不以副院长自居搞特权,而以副院长自律讲奉献,做到了率先垂范,学为人师,身为师表,行为世范。提高党性修养,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执行学院制度,严格进行廉政建设;作风民主,不搞“一言堂”,发挥集体力量,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动参加民主生活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进行自检,虚心接受他人的评议和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坚持走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加强业务建设,站在教学改革前沿,促进学院间工作交流;坚持原则,以德育人,办事公正;加强廉政建设,以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八条规定律已,抓党风、纠行风、树新风,做到了勤政廉政,初步建立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办学新理念,形成了职工工作勤奋努力,科室之间相互团结,班子人心所向,人人热爱集体的良好校风和工作态势。为学院的学生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改进措施,适应市场,开创招生就业新局面。

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源是学院发展的命脉,办学观念必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在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促生源,以生源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办学思路指导下,经过摸索、实践和总结经验,目前我院招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开创了新局面。

1、调整专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市场需求,我们认真调研,精心调整专业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武装培植特色精品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结合我院的实际,本着立足当地经济发展、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服务理念,专科层次新增了高护、药学、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并把高护和药学专业当做学院的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来建设;中专层次针对当地入驻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上报审批了化工、食品、机械加工、机电一体化、生物发酵、电工仪表、粮食检验、给排水等8个专业。为增强毕业生的求职择业竞争力,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的同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也做了大胆的改革,如在护理专业增设了演讲口才、公关礼仪;在药学专业增设了市场营销等课程,增加临床课学时,强化实践操作训练;在中专机械类专业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新近与五家工厂达成协议,作为实训就业基地,并将学制定为两年,第一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第二年直接到实训基地,带薪顶岗实习。上述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深受市场欢迎。

2、增设基地,严抓实习,多证就业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5

2020,对这个世界来讲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对我个人来讲,是我走上新工作岗位的第一年,面临着很多的考验和挑战,也感受到领导对我的期盼与自身的责任。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因为疫情,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工作网络化,下半年线下任务重。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在药学院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自己分管工作。下面就本自己在政治学习、履行岗位职责等四个方面的情况作如下述职,请大家评议。

一、加强政治学习,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高度重视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行为中。积极参加学院中心组的系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上与行动上同上级部门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夯实理论基础、开阔思维眼界、提高党性修养。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我有三点体会:1、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2、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3、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做好自己的事。通过严肃认真的理论学习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今年参加各级各类政治理论培训3次,学院中心组学习11次,全体教职工理论学习11次。光荣的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二、恪尽职守,在新的岗位中履职尽责

1.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2020年学院获批各级各类项目X项,经费X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项;XX区重点研发项目重点项目1项、XX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X项;XX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项等。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X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X项,授权专利X项。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三化”等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清查和整顿。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发表有要求”要求,再次对学院所有涉及科研的材料进行了清查。

通过不断深化基础研究与产学研结合,学院有X项科研成果实现经济转化,总经费达X万元。其中“烟叶植物代谢物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签订授权使用合同X万元。

2.科技平台与学科建设

疫情期间,科技平台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疫情期间管理制度等,为实验室师生配置了消毒液、护目镜、手套、头套、体温计、洗手液、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师生防疫安全,在开放前进行了应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演习工作,并在开放后严格执行疫情期间管理制度。

科技平台获批协同创新中心专项1项(经费X万元)、中央引导地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经费X万元)。科技平台中XX医科大学药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CMA认证。完成2017年-2019年科技厅“基础条件建设创新平台”专项绩效评价工作4项;完成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条件建设”项目的现场调研及绩效评价工作;完成了“XX区人才奖励补助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了院士工作站及特聘专家考核工作。完成了超快速高分辨液质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谱仪、全自动消解仪等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本申报省部共建XX特色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在详细分析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基础上,学院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第五轮药学学科筹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组、材料收集组及评估办公室,有条不紊的推进并完成第五轮药学学科评估材料填报与上传工作。

3.社会服务与合作交流

受XX区卫健委协议委托,药学院牵头承担了《XX中药材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院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依托单位,承担了《中国中药资源大典.XX卷》的组织编写任务。目前,已完成重点品种X余种和普通品种X种,其余近X种正在编写中,有望在2021年底完成。建立了中药材质量保障项目在线展示平台。

我院建立了XX区中药饮片临床质控中心(XX区卫健委批准成立的第三方平台),本与区内医疗机构专家共同完成XX区卫健委下达的中药饮片临床使用质控督查任务(22个县的X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临床调剂、发药、煎药、储存养护和处方点评等方面工作进行督查)和专业技能培训任务(参加培训人员达到X余人)。

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质量保障项目的实施,完成了贫困县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帮助贫困县20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和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认定了15家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2家定制药园,并举办了“定制药园”实施方案研讨会。我院成立的XX区中药材技术服务专家组XX医科大学工作站,为我区中药材产业的相关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及医疗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咨询、现场指导和服务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6个,完成技术改造5项,产品技术革新及升级3项,一致评价3项等。

三、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1.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研室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完成了中药鉴定学、生药学等研究生、本科生教学X学时,其中理论教学X学时,实验教学X学时,完成了其他教学日常工。2.科研工作:主持各级各类在研项目X项,申请各级各类项目X项。积极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开展科研合作。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以第一发明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编专著1部。3.指导学生:2020年指导毕业研究生3名,作为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8名。

四、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1.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全面。对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不够透彻,有时候不能从理论高度去分析、去把握、去处里、去总结,不能很好的运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更好的完成工作。今后应坚决把理想信念建设放在首位,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做一个政治上坚决、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为的共产党员。

2.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还需增强。今后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勤于思考,不断开阔视野,改进工作方法,大胆探索快速发展的方式方法,在国家、区域的发展新时期,利用一切机会,积极走出去,加快学院分管领域的发展。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6

本人某某,系药学院教学副院长,2011年在学校领导和药学院院长的领导和关心下,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党务工作

2011年度,药学院党总支圆满完成了学院党委、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各项程序,严格各项公章管理。坚持以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并取得圆满成果,获“安徽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学科专业建设

在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我院注重专业质量内涵建设。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的原则,夯实专业设置的学科基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新设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建设。

1、积极开展“质量工程”申报工作,申报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一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项,校级示范实验中心一项,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项,校级特色专业一项,校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特色课程一门,校级教学名师一名,校级教坛新秀一名。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项,校级示范实验中心一项,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项,校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特色课程一门。

2、认真论证,精心完成11级6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根据学院整体要求,药学院经过多次论证,横向学习其他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纵向研究药学院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和弊端,根据实际情况,以市场需要为抓手,以就业为导向,修订了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申报制药大类特色专业,进行卓越制药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顺利通过药学院药学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档案完整,材料齐全。以药学专业评估工作为基础和经验指导,组织启动08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学位评审工作。药学院成立专门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工作小组,根据各位老师的专业和特长,分配四大组,按照评审所需材料分块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撰写工作。

4、通过调研,以就业为指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申报护理学专科和化妆品专科2个专业。

5、根据药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师资队伍情况,积极申报药物化学重点学科建设。

6、为推进学科专业发展,扎实专业建设,药学院积极申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并获得批准,是安徽新华学院首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突破。

7、组织09专科和08本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药学院2012届共有217名专科和129名本科毕业生,药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与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制定了详细的实习安排和方案,并督促所有指导老师保质保量的完成指导工作。

8、组织完成教育部本科高校数据采集工作。配合启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

三、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建立以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网络,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思想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1、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工作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网站内容。并积极筹建《药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站。

2、组织开展合格课程遴选工作。药学院本年度启动了课程改革建设。根据各课程实际情况,从师资力量、教研改革、教学文件等方面进行审核,对10门合格课程进行了验收,拟将2门课程《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作为优质课程进行建设。

3、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平台,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和特色课程建设。完成对09年立项的《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结项验收工作,完成10年立项的《药物化学》精品课程的中期验收工作。申报并立项《基础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和《生药学》特色课程建设。

4、完成对《物理化学》、《药物分析》、《医药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四门课程改革,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上5项改革计划均已获校级教研项目立项支持,并且各项课程改革均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改革成果已整理并公开发表教研论文4篇。

5、积极组织自编讲义、教材。目前,已有4门自编教材(讲义)申请校级自编教材立项,分别是《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基础实验》、《生药学实验指导书》、《生药学实习指导书》。

四、日常教学管理

1、按照《教学管理工作规程》及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规范教学管理全过程,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学,保证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开展,全年无教学事故发生。有专人负责,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档案体系。

2、计划周详,组织严密,成功完成了07级首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82名毕业生均在指导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完成毕业论文的实验、论文撰写,均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毕业论文环节设计的各项资料包括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课题任务书、论文、指导记录、答辩安排等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3、试卷审核严格按照学院试卷审核制度,格式正确,卷面题目重复率严格控制。无漏审、考试安排不合理、考试安排错误等现象。

4、药学院2011届首届本科毕业生共82名,药学院严格根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和毕业资格授予条件,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2011年7月,72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4名学生暂不授予学士学位,6名学生不授予学士学位。74名学生获得毕业证书,8名学生结业。经过2011年11月秋季毕业后清考,7名学生结业转毕业,4名暂不授予学士学位学生获得学位。

5、教学保障有力,教材、板擦、粉笔、实验耗材等教学资料及时到位,未发生影响教学秩序情况。教学档案体系完整,各类教学档案、资料及时、准确归档。

6、严格控制教师因私调停课,坚决杜绝随意调停课等教学事故的发生,从源头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坚持对所有专兼职教师开展教案、讲稿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点评,促进教师教案讲稿撰写进一步规范化。坚持领导听课制度,全面了解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坚持教师之间的互听课活动。

五、教研、科研工作

1、药学院2011年获批科研立项情况如下: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项,校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产学研项目1项。目前已到账经费28000元。

2、公开发表论文23篇,其中二类期刊论文3篇,三类期刊论文6篇,四类期刊论文14篇。

3、获批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项,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申报校级教研课题7项,获批3项,其中1项是校级教研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

4、积极组织申报省、厅级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省教育厅人才基金项目2项,申报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6项(1项已公式获批)。申报校级自然基金项目9项。

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一种益母草膏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1010500567.7)获批,该专利是安徽新华学院首次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另有一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蜂胶乳的制备》已受理。

六、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除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外,注意把引人与引智结合起来,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双师型”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1、配合学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成功引进学科带头人、药学系主任刘金旗副教授。协助人事处完成2011年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3名硕士研究生教师,1名中级职称实验员。

2、组织动员教职工参加在职博士报名。组织教师参加在职培训,5名教师参加执业药师培训,1名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实践与创新》专题高级研修班。药学院双证型教师共有5名。

3、2011年积极完成青年教师年度培养计划。本年度药学院共有4名教师参加第一批青年教师导师制验收,1名教师获得优秀,3名教师合格。有4名新教师参加第三批青年教师导师制。1名教师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做访问学者,1名教师获得硕士专业学位,2名教师利用暑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4、以药学院药学教学团队质量工程的验收工作为平台,积极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完善药学院专业教学队伍,引进学历高、学缘好、专业精、年纪轻的优秀教师。通过各种讲座、交流研讨等,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5、组织开展了药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并合理组织方案,认真总结经验。药学院全体教师均参加此次比赛,张然老师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

6、帮助明确教师授课课程与专业发展方向,要求教师根据公布的发展方向提交未来3年的进修计划。

七、实践教学管理

1、组织完成了药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书七项,其中3项新建(多媒体实验室、药物制剂中试实验室和生药学标本实验室)、4项扩建(基础化学实验室、药物制备实验室、药物质量控制实验室和医药学基础实验室),确定了各建设项目的实验项目和实验设备,初步完成了各项目的建设经费预算,目前已上报学院有关部门论证。

2、以校级示范实验中心的建立为平台,以“挑战杯”竞赛、本科毕业论文、学生科创中心项目为抓手,深化实验室开放管理,获得了喜人成绩。在“安徽省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省级三等奖2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7篇。

3、本年度药学院积极拓展实习实训基地,新增实训实习基地4个,其中温州1个,苏州1个,合肥2个。

4、药学院重视实验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建设,增强课程改革力度,加大实验学时比重,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增加30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时,共开发5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药学、制药大类学生均开设。

5、为推动校企合作,实现已需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资源共享,与安徽科创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生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了制药工程实训中心。

汇报人 某某

学院副院长任职报告 篇7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各种心理疾病, 一份调查报告称, 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 59.4%的人感受过“焦虑”, 38.6%的人觉得“抑郁”, 职场“焦郁碌”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态。近日, 记者就员工的身心健康管理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博士、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张西超教授。

《现代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您分析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张西超:从全球来看, 随着压力的增长, 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 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情绪的变化, 总体上心理疾病逐年攀升, 人类心理的变化目前是往一个不好的方向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 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现在工作场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尤其是工作压力导致的几种状况, 比较轻的是职业倦怠, 这在有些行业比例非常高, 如客服人员、护士、律师、广告媒体等需要持续高强度工作的行业。当然倦怠不是典型的疾病, 对生理的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 但对工作的影响很大, 工作效率低、幸福感低、工作绩效不理想、工作热情不足等。更严重的是工作压力所导致的生理变化, 很多身体疾病是由心理疾病导致的, 比如高压力的人会出现胃肠反应, 很多实验都研究证实高压力人群的消化系统非常敏感, 大概超过60%的人群有消化道的疾病。除了消化以外还有高血压、冠心病、肿瘤、各种免疫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与心理疾病相关。

压力可以导致工作绩效下降, 导致疾病, 再严重就是导致工作场所的猝死, 现在有很多工作场所因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导致了猝死, 猝死一般是在24小时之内突然死亡, 这包括高强度的出租车司机、软件开发人员、部分领导干部等, 这个压力也导致了大多数工作场所的心理问题。

现在比较多的还有工厂里的危机, 富士康事件后, 自杀的比较多, 冲突也比较多, 人际问题、家庭工作的平衡问题、子女教育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工作, 尤其是一些中年的管理者, 他们关注的事情更多, 从父母到小孩儿, 他们在工作在家庭中也是一个冲突, 家庭和个人的压力也会对工作上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健康管理?企业为什么要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

张西超:健康管理是个大的概念, 一般包括身体的和心理的, 有一些企业做的不错, 有全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各种健身管理还有康宁计划, 这些国内外很多。心理健康管理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现在比较多的是采取EAP的方式, 心理健康管理首先是比较系统的, 是组织直接参与的系统的身心健康管理计划, 包括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计划, 其中包括对员工心理健康的调查, 过去是体检, 现在是心理体检, 比如农业银行总行、电信、中石化等都在做, 心检并不是特别复杂, 一些民企也有。然后有一些宣传、培训、必要的咨询、危机干预, 这是一个全部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心检比体检要好, 从美国的发展能看出来, 美国医疗保险支出降低很重要的原因是员工有了心理帮助, 心理健康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你天天郁闷焦虑肯定会生病, 病由心生。

《现代企业文化》:关于员工健康管理, 企业会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呢?

张西超:员工健康管理现在常用的就是体检, 在国外实行康宁计划, 主要包括健康生活、饮食、锻炼、减肥、戒烟戒酒等, 这都是跟身心相关的。

其次是员工的心理帮助, 它是一个预防, 能保证你的健康行为、良好心态, 这样整个企业就大不一样。过去单纯的体检治病实际有点治标不治本。员工帮助是对它的预防, 有些企业做得不错, 比如GE公司。

员工帮助计划范围比较广, 最早在外企, 现在在国企、央企相对比较多, 主要做法就是这些大的模式, 从调查需求分析到宣传推广, 到培训咨询评估, 再到危机, 企业EAP培训的大概流程和模块儿基本就是这些。

《现代企业文化》: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劳动合同法、精神卫生法都明确要求单位保证员工心理健康。这些政策与法律的出台产生了什么效果?

张西超:现在更多的还是一种政策或倡导, 不是法律。法律就很明显, 如美国立法规定企业超过70人就必须给员工买EAP, 对员工提供心理帮助。我希望中国有这样的法律, 它出台后对企业对社会对整个人类都有很大帮助, 它投入成本不高, 但起到的作用很大, 毕竟法律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各种风险, 也促进社会的维稳。

我认为我国还有出台这方面法律的意向, 有很多文件如十七大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十八大特别强调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以及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 都提到了心理。现在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 如北京师范大学专门给学校的教职工讲心理健康。

《现代企业文化》:现在我国企业对于员工健康管理的关注和重视度以及采取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张西超:我国对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还可以, 但部分民企不太重视。现在部分央企做的稍微有一点偏, 很多都是由党群或思政部在做, 党群思政工作会比较多。如果工会、人力资源和党群都参与进来, 效果就比较好。

他们的角度不一样, 员工帮助计划很显然要站在员工的角度, 这其实是直接帮助员工, 间接帮助组织。如果各方面做得比较专业效果还可以, 它对员工心理健康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现代企业文化》:为什么世界500强企业都使用EAP?

张西超:EAP快有100年的历史了, 主要发源于美国, 我认为它现在在中国的发展需求更旺盛一些, 这跟经济有关, 中国经济发展很快, 大家受的心理上的冲击非常大, 员工的个人状况或心理状况不好会影响工作绩效, EAP就是帮助员工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 更加有效的工作。美国的EAP最早主要涉及的是戒烟戒酒的问题, 在中国更多的是心理问题, 中国没有关于戒烟戒酒的内容。

EAP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五年, 从过去的问题解决到危机干预, 到解决重要场所的各种抑郁, 再到现在促进工作场所的幸福感, 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 增强管理者的积极领导力, 这首先是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这些方面也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 带来了不错的效果。

EAP在国内的发展也比较快, 现在也有很多学术上的研究, 承担国家关于EAP的课题, 现在我正在做一个国家EAP评估的课题, 评估它到底有什么效果。现在EA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社科基金、一些好的管理咨询或心理咨询公司也做这个研究。

我国现在EAP使用情况所有的企业全加起来估计不到5%, 甚至不到3%, 民营企业全部加起来不到1%, 甚至0.5%都不到, 美国在70%以上, 我国国企使用率也不到10%, 央企的比例高一点, 外企比例更高, 在50%以上。随着宣传传播再加上社会需要, 使用比例会逐年增长。世界五百强的企业100%使用, 因为它有立法。

《现代企业文化》:现在很多管理咨询公司或心理咨询公司都开展了企业EAP的培训或咨询。您对这个情况有什么看法?

张西超:EAP相对还是比较专业的, 包括咨询、危机干预、心理评估几个环节, 有很多专业EAP机构在做, 也有越来越多的管理咨询公司或培训公司在做, 但我个人认为这在专业化上还是受了一点影响。

在美国, EAP有严格的专业标准, 我现在也在做中国EAP的标准。首先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 现在很多是心理、社工、人力资源方面转过去的。其次它要有能力做危机和咨询, 这些就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和经验, 中国EAP太新了, 突然一做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事实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包括有关职业道德、专业性问题, 总体上我还是希望更多专业人士参与, 也希望每个公司能享受最好的专业服务。今年北京师范大学招了70名EAP的研究生, 就是为了弥补专业人才的缺失, 对北师大专业EAP的硕士有很多培养要求, 包括专业基础、专业的桥梁课、专业实践课、校外导师、跨国学习以及国际课堂等, 都是要培养一批专业的EAP人才。

《现代企业文化》:企业EAP在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 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您认为应该怎样应对呢?

张西超:EAP的挑战就是职业规范或职业道德, 如果门槛太低, 专业要求比较低, 标准不清晰, 可能在职业道德上会出现问题, 如透露员工的信息、泄露企业的一些数据, 有的不是不遵守, 而是不知道, 比如最早搞心理咨询的, 不知道跟来访者谈恋爱是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

中国做EAP的部门不一样, 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 人力资源、党群和工会各有侧重, 但他们没有完全去考虑员工帮助计划最核心的东西, 就是员工心里的幸福感, 工会好一些, 党群更多考虑思政工作。另一方面要预防各种危机, 解决员工的各种问题。现在企业都注重员工的幸福感, 但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 其实提升员工幸福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实践中如果特别专业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儿, 如果完全不了解就比较困难。

《现代企业文化》:您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管理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张西超:EAP培训一个是规范问题, 一个是意识问题, 它不能太偏, 要抓住员工EAP本质的东西, 考虑EAP根本的需求。现在专业人士比较少, 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参与到这个行业。为了做好这个准备, 北京师范大学明年将招收200名EAP的专业硕士。

放眼未来, 眼光更远一点。它不是一个直接的作用, 一个人心情好他创造的价值就远比心情差时要多得多, 这是国内外都研究证实了的。好企业一定是员工幸福感都很高, 国内的海底捞、华为, 国外的谷歌、IBM等员工都非常愉悦。幸福感很差的企业都很一般, 所以管理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评估员工是不是幸福, 其次就是看看你现有的管理、现有的文化和现有的工作环境是否可以有效地让你的员工变得幸福和愉悦, 如果没有的话, 我希望他们去借助专业的培训力量, 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上一篇:高考1卷优秀范文下一篇: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