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

2024-07-24

人物报道(精选8篇)

人物报道 篇1

陈其伟2003年以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边远贫困老区山村第一线黄田村担任村支书,他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凭着让黄田村富起来的信念,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辉煌业绩,实现了该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带领发动群众养牛1000头,养猪12000头,养黑山羊600头,养蜂1000多箱。种植橄榄150亩,龙眼350亩,油柿500亩,造林10000亩。同时还办起黄田村矿泉水厂、大雾山茶叶厂和3家服装加工企业、2家包袋加工企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多人。陈其伟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铺筑了8.8公里6米宽的通村水泥路、9.5公里3.5米宽通往8个自然村组的水泥路,新建老人活动中心和架设有线电视,建设小型水库水坝以及村主干道路灯亮化工程等。黄田村也由2002年泉州市贫困村逐步走向2007年泉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还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陈其伟也先后两次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市劳动模范、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基层干部标兵和服务“三农”工作先进工作者,并被群众称为“大山深处的领路带头人”。2008年陈其伟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报道 篇2

一、典型人物报道紧贴时代脉搏

任何时代都需要典型报道,典型报道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典型以其星星之火逐燎原之势,向四面八方全方位蔓延开去。典型的力量使典型“一呼百应”,从一个空间延展至另一个空间,可突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点对点”影响,可实现呈几何倍数增长的“面对面”的影响,形成“典型效应”。

典型人物报道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符合时代潮流。过去的中国经历了漫长的革命道路,典型报道也是在革命时期取得的蓬勃发展,革命是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典型报道的主题。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革命生活已经不再是人民生活的主流,人们更关心的是个人利益和生活质量等话题。但现在的很多典型报道依然保持着“革命化”的话语风格,主题也是一味地宣传“伟光正”“高大全”。这些主题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致使典型人物报道不能达到其传播效果,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

穆青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无数优秀的名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有他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这一方面体现了穆青的勤奋,他一生孜孜不倦,辛苦耕耘,这种精神值得每个新闻工作者学习,另一方面体现了穆青能够时时把握住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契合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以典型人物焦裕禄为例,20世纪60年代,在3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的时代背景下,时代需要树立一个有着硬骨头精神,在困难面前能挺身而出带领群众前进的好干部形象,穆青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典型,他深入基层,最终抓住了县委书记焦裕禄这个典型,带领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写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报道发表之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为党的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鼓舞了人民群众勇于前进、面对挑战的坚强斗志。1990年,改革开放以后,穆青注意到党内有干部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他又重返兰考,写下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及时给党内干部敲响了一次警钟。

当代新闻工作者要学习穆青紧抓时代脉搏,适应时代需求,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通过塑造一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去感染人、鼓舞人,来反映深刻的时代主题,使典型人物报道焕发新的活力。

二、典型人物报道密切联系群众

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受众。典型人物报道不仅要紧贴时代脉搏,更要密切联系群众。通俗地说,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典型人物报道报道的对象是人,作用的对象也是人,新闻工作者要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了解受众需求,密切联系群众,作人民群众众喜闻乐见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本质是一种官方话语。目前典型人物报道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典型人物报道脱离群众,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宣传痕迹明显,加上官方近年在一些事件上公关不利,使得关注个人利益的受众群体对官方话语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偶尔还会有对抗心理。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内容。如果典型人物报道不符合受众需求,那么就无法在信息的海洋里吸引到受众的注意力,那也就无法达到传播效果,实现其政治目的。

穆青一生以“勿忘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前新华社社长,穆青有很多接触名人、领导的机会,但他一生接触最多,写得最多的还是普通群众和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典型人物,和他感情最深的也是这些人。穆青集结了自己曾经撰写过的10篇典型人物报道,编成了《十个共产党员》,其中有县委书记焦裕禄,植棉能手吴吉昌,植树老农潘从正,石油工人王进喜等,他们都是受到群众喜爱的典型人物,当时引领人民群众在困难中看到了希望和曙光。这些生动传神的典型人物报道至今读起来还让人备受感动和鼓舞。典型们被穆青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对当时的人来说,这些人是人民的榜样,他们本身也是人民的子弟,是你,是我,是活在大家身边的人。

穆青对自己的作品从来都力求真实。每次动笔前都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访赵占魁时,为了了解采访对象,他给老赵打了20天的下手,白天帮他拉风箱,做砂箱,每天脸都被炽热的熔炉炙烤得通红。晚上就和他一个炕头聊天,最终写出了《工人的旗帜赵占魁》。1965年,听了周原的汇报之后,穆青决定立即赴兰考深入采访焦裕禄的事迹,在兰考的日子,他寻访,倾听,一次次被感动,泪水打湿了笔记本。“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真正的名篇佳作首先是感动出来的”,这也是穆青所秉持的写作态度。

在社会转型阶段,草根阶级成为了重要的社会力量。对于现在的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继承穆青深入群众,力求真实的精神,从平凡中挖掘故事,小人物的奋斗、感情、幸福有时可以引起社会的反响。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很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典型人物报道也可以选择这些人作为报道对象,报道者可以进行一种体验式报道,亲身感受之后再写作作品,引发共鸣。

三、典型人物报道发挥主观能动性

典型人物报道的使命是宣传,它宣扬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发挥着规训社会成员的作用,为国家、社会的政治目的服务。媒体和记者在作典型人物报道时,一定很熟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这两个说法。“规定动作”是个别的,一般指上级领导或新闻主管部门对某些新闻宣传提出的要求或指导性意见;“自选动作”是普遍的,一般指媒体根据自己特点,按照新闻规律自行组织的报道。[1]有学者依据这两个说法,将典型人物报道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审批式的,一类是效果驱动式的。

行政审批式的典型人物报道即是“规定动作”,由上往下进行的,要特别强调发挥媒体和记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和尊重新闻规律相结合,和媒体特色、风格相结合,重视发挥媒体和记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效果驱动式的典型人物报道即“自选动作”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包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内的许多重大典型都是未经组织的“自选动作”,很多独家的典型人物报道大都是这样产生的。早在穆青派周原去兰考采访前,焦裕禄就已经被报道过,但是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1965年初,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社会教育运动,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各大报纸也在围绕这一中心开展新闻工作。但是,被焦裕禄的故事深深打动的穆青看到了焦裕禄的勇于吃苦,带头拼搏的精神对当时社会的意义,于是毅然决定打破原来的报道计划,重写焦裕禄。报道完成后果然在全国产生了轰动的影响,一时间焦裕禄的名字传遍了中华大地。周原说:“穆青最大的功劳是下决心写。”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新时期的典型报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内容写作上要求新闻工作者们向穆青同志学习,深入群众,深刻钻研,大胆尝试,准确把握,创新典型人物报道理念,创作出能对受众产生冲击力、感染力和持久影响力的典型人物报道作品;从形式上,可以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从新媒体上寻找线索,用心挖掘,创新典型人物报道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用新媒体技术制造吸引眼球的新闻产品,和受众展开互动。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转型阶段,典型人物报道只有紧贴时代脉搏,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其传播效果,发挥传递精神、指导方向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在典型人物报道中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在学习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高效有益工作经验和深入扎实工作态度中得到启发,更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典型人物报道理念,提升报道质量,作人们喜闻乐见的报道,塑造新时代的典型人物,引领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崔元苑.穆青的典型人物报道研究[D].郑州大学,2006.

[2]张严平.穆青传[M].新华出版社,2005:22-23.

[3]穆青.十个共产党员[M].新华出版社,1996:35-37.

[4]李扬.穆青通讯中的人物分析[D].河北大学,2008.

[5]李彬,侯丽军.大爱无形——读《穆青传》[J].新闻战线,2005(05):52-53.

[6]吴小君.典型人物报道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

人物报道何以吸引读者? 篇3

哪些人物能成为新闻

哪些人物能成为新闻?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样的人物可以成为我们撰写人物报道的对象。说到底,人物报道不外乎3种类型: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新闻人物就不用说了,名人、伟人都可以列为新闻人物,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成为新闻。公众人物因为其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力,而成为人物报道的对象。艺术家、学者、明星都可以作为公众人物来进行人物报道。人物报道中最多的是民间人物,民间人物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正因为在他们有着不普通甚至不平凡的故事,或者经历过不同于常人的命运,才更有报道的价值,也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不能写成流水账

采访前,记者要做很多功课,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报道的方向或角度列出一个采访提纲,做到有的放矢。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记者在面对一个采访对象时,听采访对象用了很长时间来诉说自己的经历,记者根据时间顺序将采访对象的叙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篇人物报道。结果是,记者成为采访对象的传声筒,人物报道平铺直叙,没有重点突出,缺乏典型性,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撰写人物报道还要弄清楚一件事,是要写人物的一段人生经历还是全部的生命历程。要知道,这两者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一段人生经历,记者就需要从中找出其耀眼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以达到以点带面、凸显人物个性的目的;如果是要表现人物的生命历程,则需要在众多的材料中抽丝剥茧,找到可以表现人物性格命运的几件事来重点描述,切记不可写成流水账。

用细节打动读者

细节决定成败。在新闻报道中是如此,对于人物报道更是如此。撰写人物报道,一定要抓住生动而感人的细节,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2013年11月21的《北方新报》刊发了记者郝少英的一篇报道《檀树磊千里寻亲:我只想看妈妈一眼》,其中有一个表现母亲的细节:“她只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盯着儿子看,并不说话。”让读过这篇报道的每一个人都印象深刻。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有时甚至不需要用语言,只是将人物的一个动作记录下来,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细心记录,记者总能发现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的让人温暖的细节。

避免非黑即白

在撰写人物报道时,切忌走入非黑即白的误区。有的记者在写英雄人物的时候,总是追求高大全,让人物偏离了现实生活,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其实,英雄人物或者是成功人士有一点小瑕疵反而会让人觉得真实、鲜活、接地气。有的记者在写犯了错误的人时,先入为主,掺入了个人因素,怀着愤怒的心情把人物写得一无是处,简直就成了十恶不赦的恶魔。如此走极端,其实是很不负责的。要知道,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真实、客观,背离了这个标准的新闻报道都是不成功的。还有的记者在撰写人物报道时,加入了个人倾向,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影响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如此有失偏颇的报道会使整篇报道的公信力下降。

关注人物的社会背景

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从而都会或多或少地被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看世界的态度与角度。因此,在撰写人物报道时,要关注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经商者关注的是利益,从政者关注的是仕途,每个人的职业经历都会与其行为方式、思维情感挂起钩来。人物的社会背景会影射出人物的人生轨迹,从而在展示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与传奇人生经历的同时,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日本报人森本哲郎说过:“报纸是从人开始,到人结束。所有的新闻都是人创造的。”的确,人物报道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人物自身的故事,更是因为人物所传递出的信息对于人们的认知会产生影响。通过成功的人物报道,传递社会正能量,光大时代精神,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白洁

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更出彩 篇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壮举,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英模。鄂栋臣、余笑予、邱应发、陈艳书、聂志娥、熊斌、段逸群、彭开勤、潘兰英、张海燕„„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铸劳模风采,写无悔人生”,由湖北省总工会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全国第一个劳模大型谈话节目《劳模人生》,从历年特别是近年湖北劳模中精选出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真实展现劳模的人生旅程和心路历程,为我们刻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特点鲜明的劳模形象。

众所周知,典型性先进人物报道很容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溢美之词太多,但实质内容并没多少,容易引起人们“这是吹捧阿谀”的判断,从而产生群体性“审美疲劳”。

那么,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何在?《劳模人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创新。

1.还原“劳模”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

劳模也是人,也会有情绪的起伏,也有爱有恨,有其脆弱一面。《劳模人生》的采编人员在采写劳模时,尊重当事人,把当事人当“人”来写,而不是当“神”或者“异类”来写。在节目摄制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深入到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客观展现先进典型的楷模形象,而不是一味拔高,将当事人异化为“高大全”,因此节目生活气息非常强,富有感染力。

2.巧用细节烘托渲染

好的细节展示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集,在开篇设置了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90年代,一位新疆的石油工人,为了给儿子买一本名叫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的教辅书籍,一连在火车上熬了三天三夜。“从乌鲁木齐到武汉,铁路里程3595公里;从武汉再到湖北东部的团风县城,还要辗转两趟车,行程50多公里。”这段描写,有力刻画出节目当事人——教辅大师王后雄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吊足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3、赋予旁观者发言权,强调客观印证

客观真实乃新闻之本;典型报道亦要坚持让事实说话。《劳模人生》非常注重外围采访,强调给旁观者发言权,借他人之口,见证劳模人生。《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期节目中,作者就通过采访团风中学的保安、教师、在校学生;曾用过王后雄教辅书的大学生,以及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精选材料、印证己说,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了当事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人生的历程。

4、追踪热点人物,深化贴近性

典型报道虽然从表面来看是“对上宣传”,但表扬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而是要借助光辉形象的树立,引起全社会的仿效,从而使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长期以来,我们的楷模生产都是应社会需求和宣传需要而行。在一定时期内,要推动某项工作,要弘扬某种精神,要贯彻落实某个政策,中心工作一来,传媒就会纷纷对号找典型,树楷模。这样的劳模,其实很多时候会与受众的关注重心和收视预期存在一定偏差,这也使得类似节目的收视率被打折扣。

探析商业人物报道的方法选择 篇5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某个角度来说,正是各种商业人物逐渐浮出水面并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一段历史。反映在媒体上,对于这个群体的报道也正逐渐增加、丰满,许多专业类或者综合类的报刊都相继开辟了报道商业人物的栏目。但尽管这个群体如此重要,媒体对他们报道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如何在财务报表、产业规模等数字背后呈现有血有肉的企业家形象;如何选择评判这个群体的价值立场并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感;如何在摆脱“高、大、全”人物报道风格后,形成新的报道商业人物的方法论等。在其中,方法论问题是一个关键,它是记者进入这个领域的工具箱。

关键词: 商业人物报道 方法

随着中国媒体行业近年来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各种报道商业人物的方法论开始成形:面对一个重要的商业人物时,媒体往往从各种不同的方法论立场出发,对其加以处理,相关的报道也逐渐形成风格。透过梳理各种刊物的报道内容,再辅以典型的案例,我们可能归纳出商业人物报道的几种方法论,也可能对不同方法论的优劣有所分析。

一、纯粹的公司人物、行业人物报道

不少媒体,对于商业人物的报道,都立足于公司或者行业。人物,只是它们观察公司与行业的一面镜子。这是媒体报道商业人物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论。

南方报业集团下属的《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一份专业的财经日报,2008年年底,它报道原南方航空董事长刘绍勇空降东航一事,发表了《刘绍勇主政东航12天》、《三大航空公司高层调整》等一系列文章,完全将这位企业家放在航空业优化管理体制以及行业重组的大背景下展开,叙述的重点则是刘邵勇将在东航面临的种种挑战,追问他是否可能拯救积重难返的东航等,而他个人的故事、性格特征,则完全被抛诸一边。企业家成为一个简化的符号。

有时候,媒体也会稍微在文章中增加一点水分。比如《南方人物周刊》写作“李彦宏的„影子敌人‟”,借由百度公司面临的公关危机,讨论百度公司与同行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公司面临的公众信任问题,在其中就加入部分材料去描述李彦宏的理性、忍耐以及他在公司上市后承受的压力。但文章还是以公司为报道重点,个人的素材,只是推动报道发展的润滑剂。

这一公司人物、行业人物式的方法论,往往是借人物谈事件、谈公司管理等问题,有利于在重大商业新闻面前,迅速通过商业人物找到报道切入点;而且,即使在无法采访到当事人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公司、行业的一些消息源来完成报道。因此,尤其适合于追求新闻性、专业性的财经媒体。但这一方法论疏于将企业家作为一个“人物”来观察,文本也比较生硬,如果综合性报刊依循这种报道路数,将难以和专业财经媒体形成区隔,也很难凸显自己的风格。比如在《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就认为这一方法论的运用,使《人物周刊》的商业版块远离刊物的宗旨——“记录我们的命运”,因为既不提供企业家故事,也没有呈现他们复杂的人性。

二、描写生活化的企业家,或者说描写企业家的生活

这一方法论进入中国传媒的日常运作,可以说与原《新周刊》记者周桦的一系列报道有一定关联。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她用女性的细腻笔触,通过生活化的描写来近距离观察商业人物。她写时任TOM在线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王雷雷,对公司几无着墨,但充分展现了他的身世故事、他不羁的青春岁月,他的工作热情与狂野生活。

周桦也写过王石,后来还出了《王石这个人》一书,展现了企业家王石在财经领域之外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全书围绕18个词语展开叙述,包括:严母、压抑、郁亮、房子、对手、闲暇、时尚、朋友、登山、天涯、脾气、金钱、58岁等。书稿使用了随笔式的文字风格,娓娓道来,“一个更真实、更平民化的王石跃然纸上”。

周桦这种报道企业家的方法论和写作风格,轻松、愉悦、又不乏洞见,完全符合媒体希望写出“好看”报道的要求。她除了在《新周刊》写文章,也于2001年开始在《21世纪经济报道》开设人物专栏“数风流人物”,通过这些平台,她的表达风格发挥了影响。事实上,许多并不一味追求时效性的财经类期刊开始运用“描写企业家生活”的方法论,比如《中国企业家》、《环球企业家》、《东方企业家》以及新近创刊的《创业家》,都是如此。这些刊物甚至开设了“企业生活家”这样的常规栏目,专门介绍企业家的生活。而《中国企业家》的口号,就是“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总之,这种报道企业家生活的方式,正变得流行,它也有利于拉近企业家与普通读者的距离。

在国外媒体的运作中,这更是报道企业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论。比如《商业周刊》报道香奈儿的全球首席执行官穆琳•琪凯特,就细致描写了她的衣着,她对于文学、电影与戏剧的迷恋,以及她如何努力赢得律师父亲的赞赏等。而在杰弗里•扬(苹果公司乔布斯传记作者)的笔下,乔布斯是一个不断纠正自身专断、傲慢等性格缺陷的普通人。[1]

这一方法论,尤其适合于报道没有很强新闻性的企业家,也的确有助于解决文章“好看”的问题,但新的问题产生了,首先,难以找到生活丰富,又愿意讲述自己生活的企业家;其次,也许是更重要的,这类报道离商业本身似乎又太远了,一个企业家喜欢钢琴、喜欢女人,又与他的企业有什么必然关系呢。正是出于这些原因,一些比较强调“商业逻辑”的媒体逐渐意识到这一方法论的局限所在。

三、寻找企业家性格和商业之间的隐秘关联

有一些媒体人选择了一个相对平和的立场,他们既不过于紧扣行业和公司去解读商业人物,也不沉溺于企业家的日常生活细节当中,而是希望在文章中寻找企业家性格与商业之间的某种隐秘关联。

经济观察报的前主笔许知远,就是在这一方法论立场下,操作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道案例。发表在《经济观察报》(2003年7月14日)的文章《李东生 静悄悄的革命者》,鲜明地体现出他“追问人性”的报道风格。全文直接出现“性格”一词共有12次。作者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出这家“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公司的领导者”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气质”。但是,“他个人的性格与他领导的公司的性格都不够鲜明”,随着作者一步步的分析,“李东生不轻易表现的性格,变成了他最重要的性格特征”,“TCL在过去10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李东生稳健的性格带来的„少犯错‟。”这一按照企业家的人性线索来布局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读者留下了宽广的思考余地。

作为一本以人物报道为核心内容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也较多使用这一方法论。在刊物第100期时,房地产商潘石屹成功将企业在香港上市,此时正是房地产价格狂涨的阶段,刊物拿他上封面,标题叫“小心潘石屹”。这组文章讲述了潘石屹的精明、保守和谨慎,以及这些性格特征在他商业运作上的体现,穿插其中的是他艰苦的童年、海南历险、他对现金流的重视,以及行业快速扩张背景下他的犹豫不安等。写作的,既有刊物的记者,也有熟悉房地产行业变迁的观察者,还有认识潘石屹十多年的朋友。这组文章比较理想地在商业、人性以及故事之间找到了平衡。

曾任职于《南方周末》、《新京报》,现为《华夏时报》副总编辑的迟宇宙曾经对这一方法论有所阐述,他说:一个企业家,并不是他所有的活动都与

(狭义的)经济相关联。我们应该首先研究的是:人物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和企业中都缺乏有效的监督,他的成功与失败与性格中的某些优点和缺陷息息相关。在这方面,柳传志的谋略与强硬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王志东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性格原因;王峻涛完全是一个随意和缺乏耐性的人,有点书生气,这就决定了他在8848的失败;搜狐的张朝阳有点孩子气,对于玩的要求超过了创业的欲望,所以搜狐一直没有大的动作与调整。”[2]

可以说,发现企业家在商业运作中的性格因素,是这一方法论的终极诉求。这个方法论,适合于人文色彩较重的报刊,它们不太强调新闻的硬度,而重视报道的张力。但发现一条能够统领全文的企业家性格主线是很艰难的工作,需要记者对于企业家和公司有一个慢慢体会、把握的过程。

四、调查性商业人物报道

当然,在快速转型的商业氛围中,企业家们正逐渐从传统的乡土人情、政商关系和暗箱操作等商业模式,朝规范、透明的企业发展之路过渡。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企业家的形象是含混不清的,他们不适合用充满温情、人文的视角来报道,因为他们首先面临着是与非的判断、以及法与理的冲撞。这种时候,不少媒体会倾向于使用“调查性报道”的方法论。

张海、顾雏军相继落马时,各个媒体记者就奔赴他们的家乡、他们生活过的处所以及企业所在地展开调查,采访曾与他们有所互动的人,很多细节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张海,是个初中毕业生,曾练过武术,还是一个“特异功能者”和“密宗大师”,这些都是他作为“资本大鳄”以前的经历。顾雏军,注册公司时只出资7万元,后来生产“小康牌”空调并大发其财,他自己编造出来的国外经历纯属乌有,而支撑起他在香港上市公司全部利润的天津格林柯尔工厂,竟然是一个长期处于停产状态的空壳,利润都来自于虚假合同。

类似的企业家调查报道有很多。中国经济圈有太多一夜成名、又转眼凋零甚至落入法网的企业家故事。《21世纪经济报道》以及《财经杂志》等一些强调新闻性和独立判断的专业财经媒体,更是这类报道的发源地。

有时候,国外的财经媒体也使用这一方法论来报道国内的企业家,它们善于在调查出来的核心事实和人物故事之间找到平衡,比如《华尔街日报》在2004年发表的《新儒商陈久霖折戟新加坡》一文,就是如此。

可以说,调查性报道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复杂多变,诡异莫名。市场似乎也喜欢这样的企业家报道,毕竟,成功的企业家,总是同样的光鲜,而失败的企业家故事,则更令人扼腕长叹。

张海、顾雏军和陈久霖等案例还告诉我们,调查性报道,有时不仅能发现企业家在经济运作上的过失,更能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本来面目。这些光环以外的企业家细节,往往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调查性报道”,对于企业运作的规范化,可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不过,一些媒体也理解,在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家常常游走在危险边缘,所以愿意体会他们的艰辛。因此,这一“调查性报道”的方法论,通常只用于落马企业家身上。

五、“猛人说狠话”

一些商业人物眼光犀利,言辞尖锐,善于对当下经济形态或某个经济现象“说狠话”、“下断语”,他们是商业圈中的明星人物,天然有更高的关注度。当我们希望从企业家口中听到一些不同的表达,以增加我们的思考维度时,就会找到他们。比如,楼市新政出台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想听听任志强和潘石屹怎么评价走势,当网民们对房地产商破口大骂时,我们也想听听他们的反应。他们正好是可能说出“狠话”的“猛人”。

任志强接受过很多媒体的采访,也说了很多“狠话”,他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总第138期)采访时说,“很多人认为我现在还是个体户,以为我是个奸商。而且说我在赚钱,赚暴利,暴利跟我有什么关系?赚的钱是归国家的,和我没有关系,我就是拿工资。所以网上的很多人实际上完全不了解我。”

潘石屹也是善于利用媒体进行发表见解的商人。2008年年底,房价走势很不明朗,他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说,“有人认为,现在的市场到了最低谷,到抄底的时候了。可我认为,对目前市场和经济的判断万不可过分乐观。不要误以为红叶是春天来临的象征,那是秋天,进入冬天的标志。”[3]

任志强、潘石屹、王石和冯仑等房地产商人,都是媒体的常客,读者关心他们所在的行业以及他们的判断,因此各类媒体都比较经常使用这一方法论。在文本上,这样的文章多使用对话体,所以运用这一“猛人说狠话”的方法论,除了依赖于被访者的个人特征和表达能力,也要求记者有足够好的对话能力,能把握现场,能调动企业家的对话热情。对于很多记者来说,这是不易达致的工作状态。

六、描摹企业家群体的画像

媒体也对一些特殊的企业家群体保持关注,比如善于投资的温州人、正在接班的富二代等。这种文章把若干个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家放在了一起,进行比较或互相印证。由对某个企业家的报道扩大到对一类企业家的群体报道,有利于跳出个体的明星效应,呈现一个更有解读空间的商业故事,也可能对群体性的商业行为,有一定的反思和评判。

《中国企业家》杂志就是使用这一方法论的好手,作为一本半月刊,它经常推出新的概念来集纳一个企业家群体。比如,2009年第8期的封面《铁腕与柔情:30位商界木兰》,试图通过对多位女企业家的专访,描绘出中国女企业家的工作状态;比如2008年第21期封面报道《富二代魔咒》,关心“富二代”接掌财富与权力的时刻是否真正到来;再比如,2008年第15期《消失的浙商》,在大批江浙中小企业陷入危机之际,表达了自己的忧思。

这一方法论也可以用来对比一些差异性更强的企业家,比如《南方人物周刊》曾在2008年年底拿黄光裕与刘永行进行对比,完成了一个封面报道。两位企业家都曾多次登上富豪榜榜首的位置,但两人的商业模式与为人风格迥然不同:一个活跃于金融、地产领域,性格张扬;一个专注于工业,低调沉默。两位首富,走出两种不同的命运,让人慨叹。

通常来说,杂志比报纸更热衷于使用这一方法。这是因为杂志的周期相对较长,更适合操作概念性、群体性的报道。不少新闻杂志的排行榜,其实也是借此方式完成。

在这种方法论视野下,记者的写作题材有开阔的空间,写作风格也比较自由。但它要求作者有比较好的思考能力,能发现不同企业家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还要有驾驭材料和故事讲述的能力,因为这种文章常常打破了单一故事线索的布局,形成两条、甚至更多的故事线索。最后作者还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在进行比较之时,留有一定的余地。

七、探讨企业家背后的经济模式

中国市场经济实践与经济制度变迁走过了30年,各种经济模式的创新不断涌现。这种创新,和一批企业家的探索联系在一起,而某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则可能成为一种经济模式直接或间接的推手。透过他,就能看到背后整个经济模式的空间和局限。

《经济观察报》现任执行总编辑仲伟志,原来是这份报纸的首席记者,致力于政经报道与区域经济报道,完成了一系列探讨商业人物背后的经济模式的报道文章。在其中,《沈文荣:苏南模式守望者》(《经济观察报》,2002年12月)一文,是一个成功样本。

文章中,作者指出,“沈文荣是苏南地区难得的浮出水面的富翁,成为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苏南长期为„冯根生难题‟所困,企业领导占有企业股份很少,企业市值的升降与企业家财富的变化关系不大,虽然他们事实上控制着许多财富,但并没有被合法地私有化,导致苏南富翁相对稀少。”

从文章结构来看,除了第一部分“上了„资本家的黑名单‟”让主角亮相之外,后两部分“沙钢不相信改制”以及“苏南的暗疾”都在探讨地区的经济模式。将一个人物与一个经济模式密切联系起来,这是作者的力道所在。

总体上说,适合用这一方法论来处理的企业家并不多,因为企业家与经济模式之间难以有高度的契合,所以这一方法论的运用,容易显得生硬。

八、透过人物观察经济环境和商业文化变迁

事实上,不仅经济模式可以从企业家的角度切入,甚至整部商业史,也正是由若干个拐点式的人物连缀而成。他们就像水珠,可以映射中国商业环境的变迁以及商业文化的局限。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记者苏小和近来发表了一系列作品,比如《声声叹息荣智健》、《张维迎的行为艺术》、《牛根生的道德课》等,都运用了这种方法论。最大的特点是,文章不涉及任何商业运作的技术、管理和财务层面的问题,而直奔制度层面而去。

以《声声叹息荣智健》(《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2期)一文为例,当时的背景是荣智健下台,但作者不仅对人物进行分析,更跨越了荣氏家族的商业史,从而抽象出普遍的商业规律——“在中国生意场上,一直占据主流位置的是官商结合的企业方法,这种方法可能会促使企业在短时期内高速发展,富可敌国,却不能在更长的历史时期内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幸,荣智健竟然成为这种短视的企业方法的牺牲品。荣智健的失败,事实上是国有企业模式的又一次失败。”

总体上说,这样的写作方式,在目前的商业人物报道中呈现得不多,其困难在于为商业人物寻找历史坐标,从而向读者说明“为什么是他?他怎么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他在商业历史中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毕竟,在商业演进的历史中,为企业家找到恰当定位,这对于作者的思考能力和知识视野都是一个很高的挑战。

结语

当然,这些方法论的运用,都得根据报道对象的特征作判断。这一方面,上文已有所阐述。此外,我们还面临如何选择报道立场,以及方法论与媒体之间是否适切等问题。

不同媒体往往有自己的立场。《中国企业家》就鲜明地提出要做企业家阶层的代言人。在《中国企业家》创刊20周年时,记者丁伟写道:“在„企业家‟群体还像野草那样从宽厚坚硬的石缝中顽强冒头的时候,这本杂志便不羞于自白:它有鲜明的企业家立场。”[4]而另外一些媒体对于商业人物则可能有着不同的立场判断。价值立场往往影响媒体对于方法论的选择。

此外,在媒体格局分化的背景下,媒体的读者群定位和刊物风格也愈加明晰,不同定位的媒体,适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论。相对来说,都市类报纸、综合性新闻杂志以及一些不紧跟新闻的财经刊物可能适合“描写企业家生活”这一方法论;追求新闻热点或凸显专业性的财经报刊,适合“行业人物报道”和“调查性人物报道”等方法论;而偏重人文情怀的报刊,则可以多尝试“寻找企业家性格和商业之间的关联”、“探讨企业家背后的经济模式”,或者“透过人物观察经济环境和商业文化变迁”等方法论。总之,方法论与媒体之间有一个互相适切的问题。

而面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商业新闻人物时,比如黄光裕被拘查,也许我们就可以运用所有方法论去展示。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太丰富的企业家,从任何一个方法论入手,都可能做出好文章。

[注释] [1]引自南方周末记者张华所写的一个内部业务交流文章。

[2]迟宇宙.《人物报道的实战经验》[OL](05-12-26)[2009-6-15] http:// [4]丁伟.《记录光荣,放大梦想 一本杂志,以及它承载的商业史》[J].中国企业家,2005年,24期:第275页 [参考文献]

1.丁伟.《记录光荣,放大梦想 一本杂志,以及它承载的商业史》[J].中国企业家,2005年,24期:第275页

人物报道 篇6

摘要: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品种,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一扇重要窗口,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并深刻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和价值观的接受,在我国的新闻传播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典型报道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大部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文章试图总结这一新闻样式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对新媒体融合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索,对新媒体时代典型“媒介人物”传播要通过怎样的文本表达和叙事策略,什么样的传播策略才能提升其传播效果提出了全新思考。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报道策略;传播技巧;新媒体

典型人物报道――充满中国特色的新闻样式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的一种重要新闻形式,它的报道因其新闻生产的复杂社会因素而备受争议。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示范”,继承了前苏联列宁的“典型宣传”,之后又融会了毛泽东典型思想方法,在我国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自20世纪40年代中国党报媒体首篇典型报道《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出现在《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以及该报随后刊发了穆青的长篇通讯《人们在谈论赵占魁》、《恭喜赵占魁同志》等系列典型报道后,中国特有的新闻样式――典型人物报道,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我国的典型人物选取与报道中,“典型”的选择必定要符合适时的政治与社会因素,典型人物的出现和对典型人物观念的宣传,都与特定的社会情境有很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不同的社会背景,促成不同的典型生态,孕育不同的典型人物。所以说,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新闻形式,其本身的变化不但反映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事实影像,也深刻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状态的认知,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宣传环境,都促动了当下现实更新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的力量。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不同社会时期都曾产生一批让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等,人们对这些人物的熟悉铭记都是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获知的。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人们的知识层次不断提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受众独立判断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对新闻信息的解读也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受众对典型人物报道不再依赖于一个声音的宣传报道,并且信任度也低。总结起来,其突出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人物形象拔高。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典型人物都是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而推出的,所以,宣传典型人物实际上实在宣传我们的某种规范、某种标准。中国在四五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许多典型人物成为了“政治典型”和“媒体造神运动”下的典型人物,他们是一种“标兵”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典型挖掘出来,怎样报道,已经不由被报道者本人的实际决定,而是完全由记者的意愿左右。”①但是由于我们过于强调典型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新闻媒体在进行典型报道时总是用固有的模式和事先选定的标准来进行报道,以达到典型的完美。因此,就出现了报道典型人物出现的千篇一律的脸谱:“克己”“无我”“修身”的道德圣人,都有一副超凡脱俗的形象。因此就把人物身上的优点不断夸大,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而避而不谈,这种凭借框架和记者经验来套用素材写成的文章,不但会导致典型“太过完美”而让受众觉得不可信。而且这种“道德圣人”的标记也会给人物本身的生活带来难以言说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二、内容失实或偏离生活。

许多典型人物报道都在极力赞美人物,到头来人倒是作了不少好事,但是对读者来说,他/她做好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力量让他/她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很多问题让人看完文章还是一头雾水。原因在于,首先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缺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新媒体时代的媒体总以“快速”和“准确”来标榜自己,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是存在矛盾的,求快就很难求好,调查研究就必须需要时间。只有深入地了解客观实际情况,深入到采访对象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写好人物通讯的根本途径。其次强烈的主观意识驾驭人物之上。有些典型人物的挖掘往往是在去世之后才被发掘出来的,很多素材只能通过人物遗留下的物件、文字或者他人的评述来完成采写,但是很多文章却充斥着主人公在千钧一发或者某个节点上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这在采访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并且有悖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三、表现手法俗套,公式化写作。

2006年12月23日,《农民日报》刊发一篇7000字的《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县委书记黄爱国》通讯,这篇“新时期焦裕禄”的典型报道却遭遇了滑铁卢,网友的回复是“太肉麻,受不了。”还有人甚至给黄爱国“黄作秀”的“雅号”。事实上,经过查证,文中的主人公的确是基层干部中一位值得报道的先进人物,问题不是出在黄爱国这位表扬对象身上,而是记者出现了写作硬伤,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并没有呈现出老百姓眼里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物。就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认为的那样“写的太全面,又想把他写的十全十美,反而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文中在对黄爱国的评价中,作者引述的全是一群围在黄身边官员的赞美之情洋溢不尽的评价,虽然作者写到“在沙洋,无论大街小巷、乡镇村组,都能听到黄爱国亲民爱民的感人故事”,但是通篇却没有民众的声音,这种程式化报道,让“审美疲劳”的受众对人物产生怀疑甚至反感就不足为怪了。

而新媒体时代下,典型人物报道可能会遭遇更多问题。首先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性,受众在新媒体互动条件下会多角度挖掘到人物身上的各个特点,质疑报道对象,削弱典型人物宣传价值。其次,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特点本身就对以长篇幅为特点的通讯写作带来冲击,长篇幅让读者很容易失去阅读耐心,宣传报道的力度受到削弱。再次,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共享性,转载、链接实现了快速传播,然而对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共享性却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预期宣传效果,反之,就会出现类似“黄爱国”的尴尬现象,而最终受到伤害的正是那些被树为典型的人物。

如何才能克服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脱离文本创作中的模式化、公式化,增强典型人物的信任度,提高宣传价值观念的传播度,增强公众的关注度,实现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和突破,值得探索和总结。

一、典型人物形象上要趋向平民化。

以前的典型人物报道经验告诉我们,“高大全”式的近乎完美的人物浑身上下充斥着神话的光晕,并不能打动大众,只有那些平凡的人经历过的不平凡的事,以及他们身上闪现出来的与常人有着不平常的精神和意志,才能引起共鸣。只有把这些从千千万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典型人物从神坛上拉下来,拉到身边,拉到跟前,就像听邻家故事一样,才能让他们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写真写活,是实现人物“可信”“可亲”的最终途径,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自然也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生命。为了达到真实,就要求人物故事无论从整体上还是细节上都要真实,要达到事实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添枝加叶式的烘托人物,人为拔高,让事实理想化的典型人物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是经不住时间的检验的。典型人物也有挣扎过的时候,他们也有矛盾的时候,他们不仅有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操,他们更有珍贵的亲情、爱情、友情等人之常情,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在经历过坎坷后依然能处理的和谐。典型人物能不能打动大众,关键在于能不能让典型生活化,写出真情,情动于中,情动于形,情感于心。

二、叙事角度客观化。

叙事角度是叙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观察和叙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体现的是叙述者与所叙述者事件的一种表述关系,叙事角度承担着新闻文本价值。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叙事角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零聚焦是从一种全知全能的角度叙事,叙述者无所不知;内聚焦是以特定的人物来感知事物或者事件;外聚焦是客观呈现,仅表现事物或事件外部状态、细节等,不涉及心理描写。如《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和《人民日报》“身边的感动”专栏的叙事多以内聚焦式角度采写,采用记者主体直接介入事件的方式进行叙事,实现了叙述主体和叙事文本之间的统一。如《北京最后的粪桶》文章中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跟着他们走”。谁跟着谁走?记者跟着北京仅存的几名背粪工人走。“早晨6点30分,我的闹钟响了,天还是黑的。7时15分出门,气象预报说今天最体温度零下8度。”全文开篇的第一短拉开了记者介入事件叙事的序幕。记者行走的过程也就是读者阅读的路径,读者随着记者的见闻和记录客观完成了对主人公的疑问和感慨。这种内聚焦和外聚焦式的叙事角度,完全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零聚焦叙事角度是一种先知、俯视的姿态像受众传达信息,而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融合更多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真正成为新媒体下的传播者和参与者,因此,内聚焦和外聚焦式的叙事角度的客观化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典型报道的出路在哪里?

首先,典型人物报道的语境配置必须与时俱进。典型报道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总结的发动民兵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和生产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党报特有的报道方式。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典型报道的确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宣传、和鼓励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后,人物报道的范围自然要与时代要求贴近。典型人物报道更应该依循新闻发展规律回归本来的面貌。2010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开栏语《致读者》,提出要“通过报道身边的平凡人物、普通群众的故事,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与高尚品质,体现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报的这一风向标虽然还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影响,但至少人物的选取上不断靠近“平凡”、“普通”的人们。但选择什么样的人采访,不是所谓的“典型”才叫典型人物,新闻学者喻国?b早就从新闻专业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人物记者在报道一个人物时需要强调问题单意识,要带着我们的问题、社会问题去寻找那些有答案的人。之所以选他不选另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因为他能够回答我们的主干读者心中的这几层问题单。他在发展当中,他在社会存在当中,他对某种问题当中的问题,以他的经历,以他的资质,有这方面的可能、智慧和经历去回答。②由此可见,人物报道的语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必须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

其次,典型人物报道主动融入到新媒体中去,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得信息重新组合的机会。市场化媒体加入典型人物报道行列,反过来能够助推典型人物报道理念的更新,人物报道叙事和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和多元,包含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的融合,不但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而且新闻叙述基于超链接的超文本结构,将海量的网络信息有序呈现,实现对人物报道的立体化呈现,增加了人物的可信度,增强了新闻的公信度。

在对2005年中国重大典型人物“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的报道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报道方式。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新华网等媒体从多视角、以多种形式对王顺友进行了报道,王顺友不但在国内巡回演讲,更是首位被邀请进入了万国邮联演讲的中国人物,开启了中国典型人物形象传播的国际化步伐。

实践证明,只有更新理念,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报道形式,改进传播技巧,才是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唯一出路,也是值得我国媒体在实务中继续深入探究的一个命题。

[注释]

浅谈如何做好人物报道 篇7

关键词:人物报道,报道对象,采访通则

相对于日常新闻事件对人的采访而言, 人物报道, 是就某个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或新闻人物本身展开的专题报道。那么, 什么样的人物能成为新闻, 成为报道对象?采访有没有通则可言?我们如何写作?笔者在此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体会, 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三种人物能成为新闻

根据一个人物之所以值得报道的原因和人物自身的新闻价值, 通常把人物报道分为名人、公共人物和普通人物三种。

(一) 名人任何时候都是新闻, 它的价值在于人格魅力和他们的事业成就, 他们的出现就是一条新闻。当然这也要抓住他们身上的亮点做出有特色的新闻, 否则就只能沦为一般的四五百字消息了。

如2006年4月12日, 影视红星胡军来徐州拍摄大型影视剧《卧薪尝胆》, 当时剧组人员声明, 记者不得采访拍照, 所以同在现场的其他媒体的同仁们在等待一个上午后, 都陆续离去。笔者认为如果直接离开, 就会浪费这一题材, 所以一直坚持在片场守候。

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日中午12点45分, 在胡军到车内稍做调整的时候, 笔者主动上前说明来意, 并以诚恳的态度获许对胡军进行独家专访。通过和胡军的交谈, 做出了《胡军想吃徐州烙馍》的报道。报道在4月13日刊发后, 许多市民致电报社, 表示要把烙馍给胡军送到片场。

(二) 公共人物因新闻事件的发生而具有新闻价值, 它的价值在于公共人物对社会的影响力。

这些人物包括官员、艺术家、公共知识分子等等。他们本身新闻的价值不大, 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与他们有关, 他们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策划者、反对者, 因为他们的公共性, 所以他们在新闻事件的一举一动都能成为新闻。

(三) 普通人物因为经历和遭遇而成为新闻, 它的价值在于它的故事性。

如2004年, 笔者采写的系列报道《张剑欲转让青春救治女友》获得2004年度全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3月, 记者偶然获悉了张剑不离不弃照顾女友的荡气回肠爱情故事后, 立即从多角度深入采访了张剑这一普通人物的心理历程和事情经过, 并陆续采写了近三十篇系列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苏卫视等先后闻讯来徐进行采访。最后, 张剑的爱情故事入选央视举办的“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采访的通则

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采访有没有可以通用的技巧?在采访中, 我们会碰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常规式的预约采访, 一种是突发式的即兴采访, 前者需要充分的准备, 后者需要机智、需要一语中的的提问能力。

先说说常规式的预约采访, 它的准备工作可从以下着手:

(一) 可能多的了解被采访对象, 他的生平、价值观、作品、业绩, 特别是最新的动向, 可能的话请他提供一些材料, 或请他建议寻找哪些有用的材料。

(二) 拟定采访提纲, 设计问题。问题的拟定是建立在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上的, 问题的设计不应过于琐碎, 最好是在拟定问题时, 要先问自己想要什么, 然后围绕主题和采访目的设计问题。

如2006年12月23日, 以主演《梅花三弄》、《一帘幽梦》红透影视圈的明星陈德容来到徐州。对于这种明星, 她们自身的防范意识非常强, 让她们能主动谈起自己需要很好的引导。笔者先从陈德容从事演艺工作以来, 对自己在哪部戏中扮演角色最为满意入手, 最后一直引导她谈到自己理想中的爱人标准, 突破了陈德容在公开场合基本不涉及个人问题的防线, 采写了《理想中的他应知怎样疼女人》的人物专访。报道刊登后, 不少陈德容的粉丝打来电话, 说文中报道了陈德容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 让他们更加了解陈德容的生活状况。

至于即兴式的采访, 更多的是在记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偶遇采访对象。这种采访比预约式采访难度大, 它要求记者一句话问住对方, 或者引起对方说话的欲望。但是, 准备是同样需要的。这种准备可能更多的是平时在阅读和生活中的有意无意的关注。而且因为事先没有设计问题, 最好根据当时的场景提问。

人物报道的两种写法

人物报道的写法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对话体, 一种是叙述体。

(一) 对话体。对话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人物报道的题材, 它有三大优势:讲究对话的精彩;基于对话者能说会说, 或者说的欲望被调动起来, 被访者极具个性;新闻事件或被访者极具争议性。

如笔者在2007年9月27日采写的《王臻中受聘“晨报文学奖”特别顾问》报道。笔者在采写完消息后, 就接着用对话体作了王臻中专访。王臻中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 博导, 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撰写的《文学美探源》、《中国当代美学思想概观》等著作, 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这样一位人物对话, 当然需要睿智、精辟, 笔者事先设计了几个问题, 然后在对话过程中进行了更深入的采访, 从对话中直接引出了徐州是江苏文学的重镇这一主题, 并最后以对话体的形式做出了报道。

(二) 叙述体。叙述体也有三大优势:讲究故事架构;叙述自由, 易于表现主题;便于穿插背景材料。

如笔者2007年5月16日采写的《硕士之路从妈妈背上开始》采用的就是这种题材, 无论是叙述结构, 还是氛围渲染和细节描写, 都非常好。从“她用知识和信念描绘一方晴空”、“风雨六载大爱无言”、“高考挫折激发雄心”、“我在妈妈背上长大”、“妈妈还背你读博士”五个方面, 展现了第三十二中学的老师吴凤珍用羸弱的双肩, 把女儿“背”进了知识殿堂, “背”过了小学、中学, “背”过了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高考, “背”进了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感人故事。该报道获得了2007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和第18届华东综合经济好新闻竞赛一等奖。

如何做好人物报道

进行人物报道, 记者必须思想专注, 反应敏锐。有时, 一个话头、一件实物往往可以引出一段故事。同时, 记者要写好有特色的环境, 使人物与背景相融。最为重要的是, 要注重谈话本身的质量。

另外, 笔者要提醒的是人物典型个性化问题。如何才能让人物典型个性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用人物的行动写人;由说话看出人来。写人物语言, 一要抓富有特征的人物语言, 二要写好特定情境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于细微处见精神。

此外, 写好人物报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巧妙捕捉新闻依据。

人物能为媒体所关注, 总有一定的新闻依据 (也称新闻由头) 。有的人物报道, 是因报道对象本身乃是公众人物, 受到广大公众的长期关注, 新闻媒介自然会跟踪其形迹予以报道, 明星报道即是一例;也有的人物报道, 是由于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较为“醒目”, 足以构成报道的“依据”, 记者据实写来, 读者自然明白其新闻价值。

2011年1月, 徐州泉山区湖滨办事处湖西社区的贫困残疾居民孟宪达收到好心市民送来的1000元过节费后, 却坚决要把这1000元转给更需要的人, 让更多的人家中饺子飘香。1000元钱, 在许多人眼里, 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 在这里, 笔者认为, 这1000元钱的价值远远大于了钱自身的价值。随后, 笔者抓住这个普通残疾人不平凡的故事, 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 于当晚一气呵成一篇2600余字的通讯《一位残疾人的千元捐助方案》。报道发出后, 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许多市民打来电话表示, 在现实社会中, 在很多人对物欲的追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孟师傅的举动让大家看到了真善美的存在, 大家呼唤有更多的孟师傅出现。

二、把人物写活。

人物新闻有没有写“活”, 关键是看能否让报道产生感染力。这里, 记者应处理好几个要素:

首先, 人物要素。人物新闻要有感染力, 先要求选准人物, 有些人物形象能够长久地留在受众脑海里, 乃是因为人物本身的行动有力度。其次, 细节要素。适当进行场景、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 便能在较短的篇幅内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使人物“站立”起来。最后, 情感要素。记者的情感倾向必然会融入表达中, 使人物新闻成为“略带温度”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徐国源.当代新闻采访写作[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237[1]徐国源.当代新闻采访写作[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237

[2]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71[2]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71

[3]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84[3]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84

我们是《人物》报道过的明星 篇8

作为《人物》周刊的记者,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老艺术家田华老师是在中央电视台《流金岁月》栏目。她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亲切,像一位慈祥的老妈妈。她始终微笑着,和周围的工作人员也配合得相当好。

记者亲历现场,报道了此次《白毛女》相聚的文章刊登出来后,田华老师便给该栏目组的编导致电,对《人物》周刊此次报道非常满意。于是,我将该期报纸邮寄到了田华老师的住所。

不久之后,记者在采访著名演员洪学敏时,我看到她那有好几张当年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当“学徒”时与田华老师在一起的照片,因此听到当年田华老师作为一位严师的许多故事。洪学敏也很兴奋地谈起了她与田华老师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师生情。在洪学敏的帮助下,我再次见到了田华老师。

三个人见面的时间尽管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我们这次竟像老朋友一样聊得非常好。田华老师还送了我一本她写的书。为此,洪学敏老师还热情地为我们《人物》周刊题词——“感谢人物周刊再联我们母女情”;此次,田华老师也为我们《人物》周刊题了词:“祝《人物》周刊成为读者的挚友。”田华老师告诉记者,那是她的心声,希望我们的刊物做得更加精彩和丰满。而且,田华老师告诉我,自从那次相聚《白毛女》之后,她就每周自己上报摊买《人物》周刊,至今没有断过。

2008年春节,汶川地震、奥运会期间,记者又多次电话采访了田华老师,每次她都对《人物》周刊给予了厚爱。2012年12月16日,由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举办的《影·响》晚会暨“中国22大电影明星50周年盛典”在国家话剧院圆满落幕。那天下午三点多,田华老师就来到了彩排现场,在舞台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对台词,让所有的人感到敬佩之极。

如今她已经84岁了,却依然拥有年轻人一样的干劲,近年来一直在拍戏。今年6月,田华老师身着红色的上衣走上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红地毯,还应邀参与了纪录片《人民的艺术》的拍摄。在晚会结束时刻,她把观众送给她的一束鲜花抛上了观众席,那个优雅的姿势仿佛还是一位年轻的女战士,红小鬼,太让我敬佩了。在此我们感谢这位老艺术家给予我们《人物》周刊的鞭策与鼓励,祝愿老艺术家永葆艺术青春。

本报记者 彭立昭 文/摄

歌手苏红:盛赞《人物》有如邂逅老朋友一般

每每捧读《人物周刊》,每每漫步于自家庭院。这里鸟语花香曲径通幽,这里天蓝地绿小溪潺潺。时常有老朋友来这儿做客,时常有新朋友来这儿相见。大人物来了谈成功经验,小人物来了看未来发展。

《人物》周刊做到了以人为本、正本清源,读起来很亲切,很自然,很休闲,一遍读完了还想再读一遍;即使读了多遍,也会爱不释手把它珍藏起来。待日后重读,有如邂逅老朋友一般,魅力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衰減。访成功人物,看他们经历了多少苦难,才一步步登上了那座高山;考历史名人,看他们是如何挑战时代潮流,弄潮于风口浪尖;看新闻人物,以多棱视角抓住人们的眼球,变幻出几多风姿、几多浪漫;察迷途人物,是环境、是心态、是诱惑迷失了自我,还是自我迷失了方向,成了别人的前车之鉴。《人物》周刊抓住了人性的特点,以人物作载体沟通心灵,让更多的人们受益匪浅。《人物》周刊就是我美丽、幸福的家园!

本报记者 邢大军(苏红/文)

邹静之:重要的是与读者会心

著名编剧邹静之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平民大戏《皮五传奇》作为跨年大戏近日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首都剧场。笔者和邹老师相识多年,很久未见,这次请他为《人物》周刊题词并提些意见,邹老师欣然允诺,他说:“明天,我就去美国了,这次正好。”

《人物》周刊刚创刊时,邹静之便予以关注,当年采访他时,他随口就说出几篇新刊登的文章。邹老师曾对笔者说:“我周围好多人在看,你们的文章扎实。”

诗人出身的邹静之话语不多,很少长篇大论,但用词极精准,不说废话。“其实你们摘编的许多文章,大家都知道出处或来源,但现在人很懒,你们的有心和认真,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对邹静之的影视作品,观众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康熙微服私访》、《铁齿铜牙纪晓岚》等,都创造了收视神话。邹静之说过编剧要有勇气面对所有的观众,要让你的作品与观众“会心”。当初播《铁齿铜牙纪晓岚》时,他甚至到街上“打听”观众的反应,无论是正面意见还是反面意见,他都诚惶诚恐……“其实,你们办报也一样,要与读者‘会心’,而不是认为自己比读者高明。我从不迎合观众,而是尊重观众,观众眼里不揉沙子,你稍有疏忽,就会犯错误。你们办报也是同样的道理。”

本报记者 张琳(夯石)文

著名演员郭凯敏:它勾起我儿时坐火车的记忆

郭凯敏,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当年,刚刚20出头的郭凯敏在《庐山恋》、《小街》等经典影片中扮演的一系列男主角,光彩照人,给影迷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郭凯敏也成了那个时代被影迷热捧的大众偶像明星。但大红大紫之时,郭凯敏却急流勇退,淡出影坛,给热爱他的亿万观众留下了长久的悬念。近年来,郭凯敏又重返荧屏,风采依然,魅力丝毫不减,更显成熟、儒雅与稳重。

在采访时,郭凯敏老师将我带来的《人物》周刊认认真真地翻阅了一篇。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看到《人物》周刊,忽然勾起了我儿时坐火车的记忆。我从小性格内向,爱静,爱阅读。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休‘探亲假’。一到寒假、暑假,我就会像一个‘包裹’,每次外公、外婆携带着大包小包把我和妹妹送到火车上,听他们再三跟列车员打着招呼,要列车员在途中照顾好我们。这边上海的火车还没开动,那边石家庄的父母就已经心里慌慌地准备接站了……”

谈起别样的童年生活经历,郭凯敏说“就像一部电影的脚本,真的很值得琢磨。”随着年龄的增大,郭凯敏竟有了在火车上阅读的良好习惯。

“因为那个时候火车速度很慢,火车晚点经常发生。如何打发那漫长的白天黑夜?读书,无疑成了我漫漫旅途中一根救命的稻草。我每次上火车,包裹很沉,里面全是我最爱看的书籍。越是你心神不宁,越是在你觉得烦躁不安之时,甚至你想做出些疯狂的举动之时,而阅读就能减轻你内心的压力,心里有什么不满特别想和他人打架时,只要一读书,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顿时化为乌有。所以爱阅读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后来,我当了演员,出门拍戏,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若身边有书籍陪伴,好了,我的身心健康了,身体的免疫力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生病,更不会有任何心理上的不良羁绊了……”

车厢里练成“阅读功”,让他熬过一段病痛的日子的故事至今难忘。他一再说,办好一份报纸很不容易,要付出很多,希望《人物》周刊为那些和他一样喜欢阅读的人们带去心灵的安慰,带去精神的食粮……

本报记者 彭立昭 文/摄

歌唱家卞小贞:《人物》故事非常精彩

《人物》周刊的故事非常精彩。没有事的时候,一本《人物》周刊在手可以度过整个下午的悠闲时光。在这里可以很深刻全面地了解我很多同行朋友的近况,也有其他领域的老朋友和我们的晚辈,看到年轻一代的成长,作为前辈也是很欣慰的。

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必然经历许多风雨、许多奋斗,学习一下其他人的奋斗故事,看看别人的智慧生活,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启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比老一代人面临更多的机遇也有很多挑战,我很羡慕年轻人,他们拥有很多好时光,但作为老年人我也有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出去演出还是在家享受天伦,看看新闻,读读《人物》故事,调整好自己的好心态,过自己的快乐老年生活。

上一篇:我最喜爱的老师500字下一篇:2009-2010学年度教师课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