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4-08-22

革命烈士纪念碑(共11篇)

革命烈士纪念碑 篇1

晚上,我央求妈妈明天带我去凤凰山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带我去嘛!我会听话的,再说这可是我的暑假作业呢!”妈妈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带我去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天刚泛出鱼肚白,我第一个起床,爸爸妈妈都还在梦乡里呢!于是,我放声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一路上,我不停地问爸爸妈妈:“凤凰山有哪些革命烈士的故事?”他们总说:“到了再和你说吧!”

到了凤凰山脚,映入眼帘的就是苍翠欲滴的景色。长青树郁郁葱葱,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山上走去,在半山腰看见一块墓志,上面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建设背景——1927年桐庐县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很多革命烈士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英烈不畏艰险,前仆后继。为了缅怀他们,因些建立了这座纪念碑。

走到山顶,我一眼就看见了高高耸立的纪念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这些,爸爸给我讲了许多革命故事。我们一家环绕纪念碑一圈,仔细看着碑座底上的烈士姓名。我怀着崇警的心情向革命烈士敬了个队礼。

革命烈士纪念碑 篇2

该工程建造于1994年,系地下1层、地上6层剪力墙结构,塔底轴线尺寸为7.20 m×4.30 m,塔顶轴线尺寸为3.023 m×1.90 m,建筑高度为19.99 m。该工程建筑地基为黏性软弱土,经换填砂垫层处理后承载力按200 kPa使用,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原设计材料强度等级: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及上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图1为该工程立面图。

由于该纪念塔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使用过程中维护不当,致使部分混凝土构件混凝土脱落、钢筋严重锈蚀,已影响到其正常使用。为保证其安全使用,需对其现状进行检测鉴定,根据检测结果出具加固方案。

2 工程现状

混凝土整体浇筑不密实,孔洞较多,每层均不同程度的由于钢筋锈蚀而产生胀裂现象。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大面积脱落,剪力墙转角处、连梁、剪力墙局部均有混凝土脱落、露筋现象,且钢筋锈蚀严重;1层楼面混凝土局部沿钢筋鼓起胀裂;顶层由于有雨水进入,剪力墙根部混凝土有泛碱现象,顶板钢筋锈蚀,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混凝土多处脱落;其余楼层楼板、剪力墙有少许混凝土脱落。

基础底板渗水严重,地下室积水较多;检修钢爬梯锈蚀严重;顶层上人口盖板为一块木板,不能有效阻挡雨水;正立面外墙顶部与中部有两道较宽裂缝,裂缝宽度约为2.0 mm~5.0 mm。

目前该工程已使用多年,部分钢筋锈蚀严重,为了解钢筋现状,依据规范现场截取剪力墙与楼板中主要原材带回实验室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并对锈蚀后的尺寸进行测量。楼板HPB235钢筋锈蚀后两个方向的尺寸分别为5.60 mm×8.80 mm,7.30 mm×10.0 mm,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原设计强度的36.2%和29.8%,63.8%和51.4%,力学性能削弱严重。剪力墙分布钢筋仍能满足原设计要求。

部分工程现状详见图2,图3。

3 加固方案

根据现场检测的情况和提供的设计图纸,对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经验算,楼板、剪力墙计算配筋均小于实际工程配筋,承载力满足原设计及规范要求,挠度及裂缝宽度均满足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但由于锈蚀钢筋力学性能的削弱影响,应对存在钢筋锈蚀问题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处理。鉴于地下1层楼板板底大面积混凝土剥落、板顶混凝土鼓胀、钢筋锈蚀严重,应进行加固处理。该工程由于施工空间较小,选择新增框架方案,加固详图见图4,图5。

具体处理建议如下:

1)对基础进行防水处理,并在地下室入口处预留一0.2 m×0.2 m,深0.2 m的排水口;2)对地下1层顶板加固,加固时应考虑增加竖向支撑构件;3)对锈蚀钢筋进行等强度置换,并用高强砂浆抹面;4)对主体结构全范围内检查钢筋锈蚀胀裂情况,进行处理;5)对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处压力灌浆,对疏松部位凿除后刷混凝土界面剂,然后用高强砂浆抹实;6)更换检修钢爬梯,附设照明设施,并设置可靠的上人口盖板;7)对外墙裂缝注浆处理。

4结语

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作用下,其功能将逐渐减弱,如果能够科学地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延缓结构损伤的进程,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年限的目的。本文对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在详细检测鉴定的基础上提出简洁可行的加固方案,对将来的工程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摘要:以某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塔为例,通过对其详细的检测鉴定,结合设计图纸及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提出了简洁可行的加固方法,对将来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加固,剪力墙结构,钢筋锈蚀

参考文献

[1]曹双寅,邱洪兴,王恒华.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21.

[2]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3]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祭等 篇3

文/刘国藏

血铸宝剑倚长天,

血浴山河正气燃;

血沃松柏枝叶壮,

血写长征续新篇。

瞻仰井冈山烈士陵园

文/颜远怡

陵园瞻仰颂英雄,为国捐躯肝胆忠。

血化尘泥肥劲草,魂归日月耀长空。

生前楚楚崖边竹,死后葱葱岭上松。

先烈精神垂史册,井冈浩气贯苍穹。

南昌竹枝词(二首)

文/王业西

胜利路步行街

继往开来胜利街,行人车辆两分开。

南昌起义七十载,崛起华中不徘徊。

苏圃观鱼

苏圃观鱼景色新,晓风拂柳水粼粼。

西湖自古比西子,滕阁千秋一序文。

回 望——献给老年朋友的歌

文/张彩玲

生命在阳光中灿烂

青春在岁月中流淌

站在时光的隧道上

静静地回望:

生活的道路

曲折、漫长

生命的脚印

清晰、匆忙

是火红的时代

点燃了心灵的渴望

是高远的志向

放飞了年轻的梦想

是历史的长河

沉淀了曾经的美丽

是如金的岁月

铸就了昨日的辉煌

星星在银河中闪烁

往事在记忆中回荡

站在时光的遂道上

静静地回望:

人生旅途

有欢笑、也有彷徨

奋斗的历程

有快乐、也有忧伤

走过千山万水

历尽风雨沧桑

记忆已成为过去

往事也渐渐淡忘

唯有对生命的执着

像高山一样坚定

对生活的热爱

像流水一样悠长

当天空中一片晴朗

当大地洒满金色的霞光

生命变得轻盈而欢畅

步履变得从容而大方

让我们共同守候

那份宁静

那份安祥

燕赵杂咏

文/孙焕英(北京)

山海关怀古

雄关天地书,一砖一页纸。

弹痕斑斑处,写我民族史。

游长城

家国同思安,有城作长鞭。

挥舞赶胡马,不教窥燕山。

问候母亲河

文/顾文龙

回到故乡,总爱清清小溪

一泓绿水,流淌着母亲河的真情

远方的游子背回一身风尘

化作迢迢彩云归

沿着耕耘收获的野岸

青山叠起葱翠的梦幻

树林长高了童年记忆

我看见母亲河奔波的身影

载着夕阳归来的渔舟

装满了故乡融融温馨

我轻轻问候母亲河

你一路春风,画山绣水

把岁月打扮得波光粼粼

我问候母亲河

你张开笑脸,讲述许多童年的故事

不老的乡音,更添了几许的故园风韵

我想念你啊,母亲河

你一辈子追求大海的恋情

将心中那支唱不完的歌谣

编织起儿女们成熟的花季

当悠悠的牧笛牵来一串串牛铃

乡间的小路,让我读懂了人生的艰辛

天地间,走不出母亲河的尽头

儿女情,总在母亲河的九曲愁肠里萦

母亲河,醉了古典江南的风景

母亲河,滋润了故乡明日的梦境

我走过长长的思念回到母亲河边

走进母爱,走进了我的父老乡亲

风筝三题

文/罗云

虽然总也飞不上云端

虽然总也翔不到彼岸

张开的翅膀不是鹰翎鹤羽

须臾不可离却

那根绵长的生命线

但逆流而上的顽强终不改变

不管风向西北还是东南

赢得理解便赢得尊爱

看父孙俩一前一后

从古远放飞到今天

舒展斑斓的彩翼

抖擞老人不衰的希冀

迎风向上飞、飞、飞

去美丽这片

雁过留下的空寂

似初恋的情侣双双对对

借好风为媒一丝维系

让捕捉的孩童欢跃不已

那振翮蓝天的风筝

是老人年轻的心

也是这么个风和日丽天

也是柳条泛绿的小河边

你约我与你一起放风筝

说你是丑小鸭我是线

高高放你飞

飞到天涯海角边

几度春风吹开语中迷

雁字南翔告别苦与寒

山里的翅膀飞上了天

怎能忘记一筝一线一段缘

只是微微带点涩

开屏的孔雀落到了河那边

杨柳情思(外一首)

文/殷良

髫年朗读绿荫下,今日徘徊白絮边。

世事沧桑人已老,依然十里柳笼烟。

咏大树

年年月月绿葱葱,雪压霜侵未改容。

任他风云多变幻,巍然屹立亚洲东。

读诗(外一首)

文/詹龙生

秉性旷达爱静居,窗前伏案常读诗。

消受岁月任多少,个中情趣有谁知。

观梅

朔风卷雪满园中,老树疏影数点红。

清香暗放留不住,惟有多事是春风。

春雨

文/长青

才说麦苗青,

又见柳吐芽。

梦里犹然春早苦,

喜池上轻雷唤来春风漫天洒。

遮住林中路,

湿了庭前花,

醉了田中人,

逗得喜鹊叫喳喳。

染绿了旷陂,

染绿了山涯,

染绿了大地的海哟,

犁尖后翻起一条条绿色的浪花

趁着春雨好时发,

湿种、催芽、精耕、细耙,

一滴春雨一滴血,

待金秋,万担粮食献国家。

白头吟

文/赵金荣(石家庄)

鹤发童颜亦风流,镜里银霜不言愁。

桑榆晚映夕阳美,喜放欢歌吟白头。

汉俳三首

文/李和荪

一、香港泰国游

越洋喜欲狂,白头相携游泰港,盛世享安康。

二、古稀感言

步入古稀年,往事历历在眼前,皓首乐尧天。

三、晨练

英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英雄桥 篇4

1936年和1950年,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均在桥附近与敌激战,一批指战员牺牲于此。

1936年2月9日,蒋介石深受黔西北苏区发展的震动,亲自坐镇贵阳,指挥万耀煌、郝梦龄两个纵队十四个团的兵力,经遵义进逼黔西,并抢占了有利战略地势,妄图扼杀革命根据地。当日上午,红十七师五十团一营在渭河之滨(今英雄桥一带)诱敌出击,后迂回至枷担湾阻击敌人,红六师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和一批曾跟随贺龙坚持洪湖斗争的湖南籍战士英勇牺牲于此地。枷担湾之战,红军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有效延缓了敌人对红军的追赶,保卫了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1950年3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零团四连副指导员王金塝,奉命带领一个排从黔西送信去金沙,返回时,在龙洞沟遭到匪首刘俊卿、黄明志率领的数百名匪众伏击。由于解放军战士对当地的地势不熟悉,众匪又是居高临下,我解放军战士虽与众匪展开了殊死拼搏,战斗从中午一直浴血奋战到黄昏,终因寡不敌众,除一人生还外,其余26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其中有副指导员王金塝、副排长王仲国、战士冯吉超、孙玉、王灿新、杨兴功、王希光、周辉南、包少南、张天素、吴明森、周明新、周陈光、胡平林等。这些同志为了黔西的解放事业,在龙洞沟一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同志,当地百姓将此更名为英雄桥。

英雄桥峡谷幽深,附近有黔西古八景之地的“渭滨鱼窦”,建有小型水电站和生活服务设施,是黔西古老的一处旅游景点。1981年,黔西县人民政府将此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修建烈士纪念碑。„„渭水流长,先烈永垂!

同学们,看看现在,想想过去,你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学习革命烈士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准备着,随时为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让我们对着纪念碑默哀三分钟,缅怀我们的革命先辈们。

入团誓词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的义务,严遵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扫墓

2致辞 全体幕哀三分钟 重温入团誓词 向革命烈士献花圈 从黔西县城驱车往东北方向行27公里,就到了定新乡英雄村一个叫枷担湾的地方。这里坡高崖陡,山势险要。

这里正是著名的枷担湾之战的主战场。1936年2月9日,蒋介石深受黔西北苏区发展的震动,亲自坐镇贵阳,指挥万耀煌、郝梦龄两个纵队十四个团的兵力,经遵义进逼黔西,并抢占了有利战略地势,妄图扼杀革命根据地。当日上午,红十七师五十团一营在渭河之滨(今英雄桥一带)诱敌出击,后迂回至枷担湾阻击敌人,红六师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和一批曾跟随贺龙坚持洪湖斗争的湖南籍战士英勇牺牲于此地。枷担湾之战,红军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有效延缓了敌人对红军的追赶,保卫了新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村里74岁的黄春明老人回忆说,当年红军的指挥部就设在他家,几个红军干部在战斗的间隙用铜锣锅煮腊肉饭,用四川话招呼他一块吃:“小娃,掐(吃)呀!掐呀!”战斗打响后,百姓都躲着不敢看。“只听到枪炮声噼噼啪啪地响,就像拍簸箕一样,一直响到天黑。”老人说,他的父亲胆子大,还跑到院子里,捡起一颗敌人扔过来的手雷又扔回去,炸死了一个敌人。他说,后来听老人们讲,当时村前村后的山上都是敌人,一开始红军吃了亏,打到傍晚,两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之后红军反败为胜,追击敌人。“肖克就率领部队从右边垭口打过来,从村前的火金山上翻过去,一直打到打鼓新场。”他所说的“打鼓新场”现属金沙县,肖克将军率部于2月10日占领打鼓新场后,截断了万、郝纵队的联系。

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 篇5

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盐池县城南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县城1.3公里,总占地面积400亩。

盐池县革命烈士纪游经典景区之一,先后被基地、宁夏国防教育基地、地,并先后获得全国文物进集体、宁夏文明风景旅景区、宁夏“十佳”旅游景陵等。

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有序厅、革命历史陈列厅、历史文物陈列厅三个专题展厅,主要展示手法有实物、图片、文字、雕塑、油画、多媒体资料、模型等。革命历史文物展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西征解放盐池、红色政权建立];[盐池军民大生产、边区经济得保障];[回汉军民齐战斗、民族团结显神威];[李塬畔—打不垮的红色政权];[《王贵与李香香》—边区文化教育的里程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再现了盐池解放到全国解放13年的辉煌革命历程。历史博物馆为专题展,分陶器展、冯记圈出土文物展、瓷器展、钱币展、金属器展、字画展、杂器展等七个部分。

苏维埃纪念馆和毛泽民纪念馆依苏维埃政府原貌修建,为四合院建筑,主房及厢房门窗、檩条、椽子、大梁均为木质。墙面及房顶用仿草泥材料,四合院铺水泥青砖。纪念馆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主要展览内容有毛泽民生平展、《王贵与李香香》创作纪念地、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陕甘宁边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盐池城区消费合作社、元华工厂车间等,再现了革命年代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展览手法主要有图片、实物、油画、雕塑、连环画、剪纸等。展出图片、实物536张(件)。

中国滩羊馆建筑面积784平方米,为一层正方形框架结构,每边长28米,馆顶中央为一个14×14米的覆以轻钢玻璃天井,对应地面布以盐池草原、长城等为背景的群羊雕塑台。重点以文字、实物、图片、标本、模型等形式展示滩羊生产特点、滩羊文化、盐池滩羊民俗及起源发展,从侧面反映了盐池滩羊的皮、毛、肉在革命时期的贡献和作用。解放广场面积为1.3万平方米,合19.36亩,寓意1936年盐池解放。广场为红色,取意“红场”。解放纪念碑形状为写意的三把刺刀,材质为不锈钢,碑高为27米(取意6月21日解放)。

红军陵采用碑刻方式,共陈列76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对盐池县革命烈士的生平做全面介绍,是园内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命名为宁夏爱国主义教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先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区等荣誉。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馆、苏维埃纪念馆、毛泽民纪念馆、中国滩羊馆、盐池解放广场和纪念碑、红军

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1986年修建的盐池县烈士纪念堂

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盐池县城东南角革命烈士陵园内。1952年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同时,于塔之东侧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堂规模较小,为砖木结构平房。1986年为迎接盐池县解放50周年,将纪念馆东移200米重建,于当年8月20日落成。新馆占地1432平方米,为仿古歇山顶式楼阁建筑。总投资94万余元。正厅西向两层,一楼陈列74名盐池籍烈士生平事迹及画像;二楼陈列盐池县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图片及文字说明等。侧馆南北相向,北厅陈列盐池县出土的古代文物;南厅陈列革命前辈当代名人书画600余幅。新馆的设计古朴典雅,气势雄浑。檐牙高啄,风铃悠扬,层楼耸翠,飞阁滴丹。南北长廊,雕梁画栋;东西连贯,曲径通幽。堂前一对巨型石狮雄踞,更增加几分庄严肃穆之气势。

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为庆祝盐池县解放50周年而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馆厅落成之后,又在馆前建立纪念碑两通,分别竖立于革命烈士纪念塔的西北与东南两侧。碑高1.35米,宽2.30米,厚0.21米,为上好青石料磨制而成。碑座高1.15米,宽0.71米,长3.06米,为钢筋水泥构筑,表面为水刷白云石结构。两碑大小规格相同,碑文一篇记载盐池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篇记载盐池县光辉的革命历程。其碑记之一云:

“一九三六年五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布西征命令。六月十九日,西征红军兵临盐池城下,经浴血奋战,于二十一日解放了县城。嗣后,盐池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参军抗敌,生产支前。一九四七年三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陕甘宁边区,其马鸿逵部进犯三边,盐池大部失隘。为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我新编十一旅一团六连指战员血溅花马,与城同殒。为光复盐池,保卫陕甘宁边区,盐池儿女继续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终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六日光复盐池,迎来了全国解放。十四年中,多少革命志士为宁夏和全国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出生入死,前仆后继,血沃边塞。他们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功与日月齐辉,德同天地共存。

为缅怀先烈,秉承遗志,盐池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五二年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塔高十八米,同嵌碑石,本籍烈士英名皆勒其上。一九七七年重新修葺,增高一米,正面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仿毛体大字,底座四周镌刻省地县党政军献词。一九八六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盐池解放五十周年,又于塔东建成革命烈士纪念堂,烈士遗像、生平简介及革命文物陈列其间,以供瞻仰。先烈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激励盐池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把盐池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994年被自治区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1997年连续被自治区评为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受到自治区党委和国家文物局的表彰奖励。从1994年以来,该馆先后举办了国防、党史、拥军爱民、英烈事迹等多种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年均接待参观者约3.5万人次。

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1986年建成,为自治区第一家县级纪念馆(博物馆)。2007年重修,新建设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盐池县花马寺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占地400亩,园内主要建筑由解放广场、盐池解放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陵等组成。

馆内一楼展厅为革命历史文物陈列,二楼主要展出历史文物。在革命历史展览中,民族团结、统战工作位列五大展陈列部分之第三,是整个展陈中突出的亮点。通过大量图片、文字介绍、实物、雕塑等,展现了金灵工委、宁夏工委工作和战斗的历程;介绍了我党在盐池北关清真寺开展一系列统战工作的事迹;记述了党的民族工作先驱者毛泽东、李维汉等同志的事迹。

革命烈士纪念日征文 篇6

我们所有的学生会成员、入团积极分子默契地排好队伍进入展馆。阴暗的展馆中,有一股特有的味道,许是当时黄土的清香,是当时革命的气息。解说员如银铃般的声音清脆响起,她细致入微地为我们介绍着展馆内所展示的革命烈士们和革命事件。缅怀革命先烈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我只能将解说员所讲的了解个大概,但我清楚的明白,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今日我们的幸福,我想用牛顿曾说的那句话“我只是站在巨人肩上。”我们也是如此呀,只不过我们所站的“巨人”,是由一个个革命者所组成的。

没有有月光宝盒,我们不可能拿着枪与那些在**年代的革命者们一起冲锋陷阵。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怀揣着一颗感恩、崇敬的心在此缅怀他们。还有,珍惜他们不惜一切换来的一片和平、安宁。

这次我所了解到的所有事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蔡永祥烈士为了维护正在钱江大桥上行驶的火车正常运行和一火车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顾自身扑向横卧在铁轨上的木头,最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十出头,青春似火的年华,他毫不犹豫地献给了革命事业。这种精神,令多少人叹为观止。

每每望着钱塘江大桥,我便想起大桥身后的精魂!

在烈士像前,我们每个人都低头默哀。为着的,便是向着细雨中的精魂致敬!每个年级都有代表在诉说,诉说我们的心声,铿锵的一字一句都飞扬在这水润的空气中,放飞着我们对革命烈士们崇高牺牲的触动。在绕烈士墓行走的时候,我们秉着一颗炽热的心走在脚下这一块淋不到雨的地方,因为烈士们已经用他们伟大的灵魂为我们挡去所有令人生畏的暴风雨!站在烈士的脚下,有的,是安定!

离去之余,每个人都是有感而发。相比烈士的精神,我们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早就黯然失色,那就该去学习,该去培养,该去付出,为了身边的一切事物,为了后辈们更安逸的生活。我们所处的年代没有战乱,付出是更加容易的事情,何不放手一试?我们在这里缅怀革命先烈,就更应该把他们的精神传承,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着弘扬华夏精神的使命!所以,去付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奠基。

革命烈士纪念碑 篇7

一、少年不望万户侯, 成家立业展宏愿

1887年, 在福州市杨桥巷诞生了一位令后世敬仰的人物, 他就是林觉民。在林觉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将他过继给了叔父林孝颖。林孝颖是福州一带远近闻名的廪膳生员,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林孝颖不顾事务繁忙, 经常指导林觉民读书。林觉民未满13岁, 就被林孝颖送去参加科举的童生考试。正当林孝颖信心满满地在家中等待好消息时, 林觉民在考场上只挥笔写下了一句话:“少年不望万户侯。”然后大摇大摆、昂首挺胸走出考场。在场考官和所有其他考生都惊得目瞪口呆。这位极具个性的少年, 以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自己根本不愿意考科举, 更不愿意为清政府当官谋事。

回到家中, 林孝颖得知情况后并没有责骂林觉民, 而是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 也重新认识了林觉民。他认为, 林觉民需要的不是传统封建教育, 而是新式教育。两年后, 清政府内阁学士、开明教育家陈宝琛注意到林孝颖的诗词才华, 亲自推荐林孝颖到全闽大学堂任教, 讲授国文课。跟随林孝颖一起进入该学堂的林觉民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平等, 清新的文化氛围让他无比舒畅和兴奋。汲取了大量新思想的林觉民强烈感觉到, 是时候为羸弱的中华民族做点事了。正当他努力思索救国救民之道时, 林孝颖为他做主, 让他与陈宝琛的同宗晚辈陈意映结婚。结婚时, 林觉民才18岁。尽管这桩婚姻颇具封建家长包办性质, 但却幸运成就了一对情投意合的伉俪。林觉民与陈意映先结婚、后恋爱, 先成家、后立业[2]42。

在全闽大学堂受到新思想熏陶的林觉民十分积极地将自己了解的有关大千世界的信息传播到三坊七巷。在家乡, 他兴办了一所女子学校, 首先动员家中十余名女眷入学。林觉民不仅教授她们国学, 还为她们讲授新奇的西方科技文化。他还鼓励女眷们不再裹小脚。后来, 她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顺利考入福建女子师范学校, 成为这所新式师范教育学校的首届女学生。林觉民的行为越来越超出了林孝颖可以接受的范围, 因为林孝颖发现, 林觉民不仅仅只是对西学感兴趣, 而是企图完全取代封建传统。例如不再让女眷裹小脚一事, 林孝颖就认为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为了不让激进的林觉民给林家带来不必要的祸端, 1907年林孝颖决定出资让林觉民赴日本留学。而正是这次留学经历, 让林觉民更加自觉地与封建反动思想文化划清界限, 并找到了以实现救国救民为宏伟抱负的人生方向。

二、远赴日本干革命, 善意谎言安父心

到日本后, 林觉民凭借极大的热情、极好的口才、极强的活动能力被同盟会发掘, 并主动加入了同盟会。从此, 他在日本各地巡回演讲, 以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神情、语言传播同盟会的民主革命思想。1910年底, 同盟会骨干在黄兴的带领下到槟榔屿和孙中山会面, 他们一致决定, 在广州领导组织一场大规模起义。黄兴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同盟会数位青年志士, 其中就包括林觉民。林觉民在黄兴的授意下, 回到福建为起义筹措经费, 并在闽南、粤东一带继续传播革命思想、召集仁人志士、扩大同盟会的影响力。

1911年4月, 在没有提前打招呼的情况下, 林觉民突然返回了杨桥巷的家中。林孝颖一见到林觉民又惊又喜, 同时心中也泛起一阵阵疑虑和担心。他一再追问林觉民此番突然回家的目的, 林觉民则谎称:是因为日本正值樱花盛开之际, 各个学校都在放樱花假, 自己觉得多年漂泊在外未回家, 借此机会刚好回家看看。但林孝颖很快就感觉到林觉民是在说谎。林觉民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甚至在福州城内组织各种民主爱国社团、到处发表演讲。有一次他在民主爱国社团发表主题为《救我危亡之中华》的演讲, 恰好全闽大学堂的一位老师也在场。他听完林觉民的演讲, 回去将情况一一告知任大学堂总教习的林孝颖, 还感叹道:“亡大清者, 必令郎也!”[3]156林孝颖忧心忡忡回到家中, 从林觉民口中证实了他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他让林觉民退出同盟会, 因为在他看来, 同盟会中的革命党人个个都会为自己和家人招来杀身之祸。林觉民则略带敷衍之意说:“我在日本学习的是伦理、心理等文科专业, 我从未听说学习和应用这些专业所学知识会招来杀身之祸。”他在日本的确是学习过伦理学和心理学, 但这并非他精力主要集中的地方。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将大量时间用于翻译《六国宪法论》, 还撰写了《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明确反对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主张, 推崇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主张, 积极为民主革命做准备。

三、包办婚姻也幸福, 为国舍家壮士情

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比林觉民小一岁, 她出身名门、知书达理, 是少有的知识女性。由于是包办婚姻, 林觉民和陈意映结婚之前没见过面。值得庆幸的是, 当林觉民掀开妻子盖头时, 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发生了。与许多悲剧的封建包办婚姻不同, 林觉民和陈意映的结合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婚后, 陈意映和林觉民过着甜蜜的夫妻生活。这段时间也是他们夫妇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当时他们住在一栋破旧不堪的小楼里。这栋二层小楼虽然破旧, 却是他们夫妇的安乐窝, 他们给它起了一个温馨的名字为“双栖楼”, 取双宿双飞的寓意。在小楼前的空地上, 林觉民种上了他最喜欢的梅花和芭蕉。每当林觉民忙于工作不在家的时候, 陈意映就与那些花为伴。每次陈意映写信给林觉民时, 最后的落款都是双栖楼主。陈意映的用意是希望与丈夫天长地久、比翼双飞, 可最终的结果却让陈意映失望了。

林觉民在结婚两年之后, 自费到日本留学, 不久后加入同盟会。独自一人在家的陈意映饱受思念之苦, 还好儿子林依新的出生给她带来了些许安慰。但更多的时候陈意映还是沉浸在思念林觉民的痛苦中。为了转移自己的思念之情, 陈意映一边侍奉公婆和照顾年幼的儿子, 一边静静等待与丈夫的重逢。远在日本的林觉民一直觉得对不起年轻的陈意映, 他曾在《原爱》中描述了二人温馨的感情生活, 他称妻子是个天真浪漫的女孩, 这充分透露出林觉民心里对妻子的宠爱和思念。

1911年林觉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他对陈意映说, 此次回来是因为学校樱花节放假。陈意映当时非常欣喜,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林觉民是回来革命的。当时黄兴正准备在广州发起起义, 并交给林觉民重要任务。那段时间, 林觉民四处奔波忙碌, 很少回家, 陈意映对此颇有不满, 但也从未责怪丈夫。她始终觉得林觉民是个有信仰、有追求的男人, 她不该加以限制和阻拦[4]70。起义之前需要准备一些枪支弹药, 但林觉民手上又没有足够资金购买这些, 只好在西禅寺集结革命人员自制炸药。炸药制好以后, 林觉民等人又为如何将炸药运输到指定地点发愁。林觉民冥思苦想之后, 想到把炸药全部装进一口棺材里, 再找个女人扮成寡妇模样将装满炸药的棺材护送到香港。本来林觉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妻子陈意映, 但当时的陈意映又怀孕了, 不能承担如此重任, 于是林觉民决定亲自去一趟香港。他对妻子说, 去去就回, 可陈意映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四、与妻家书诉衷肠, 英勇就义洒热血

1911年4月24日, 距离广州起义还有三天时间。这天夜里, 林觉民独自一人思念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他想到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 自己也生死未卜。他对家人有着太深的感情和太多的牵挂, 于是提笔写下了《与妻书》和《秉父书》。写到动情之处, 林觉民数次哽咽, 以至于不得不停下来, 等自己平息后再继续。他对家人有许多话要倾诉, 方巾大小有限, 他的字也越写越小。但他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一定要将自己对家人的深深眷恋记录下来。林觉民恨不得笔下的方巾无限放大, 并在上面写满对妻子的思念。林觉民在写完给家人的信之后, 天也开始蒙蒙亮了。林觉民将写好的信交给朋友, 并叮嘱朋友在他死后将信交给家人。三天后, 广州起义打响了, 在激烈混乱的枪战中, 林觉民被子弹打中腰部负伤。

起义失败之后不久,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歧等人会审了当时只有24岁的林觉民。出乎张鸣歧意料的是, 他看到了一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狱中酣畅淋漓地谈革命、说理想。林觉民激动地说, 只要国家能够建立共和、消除暴政, 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自己死而无憾[5]113。林觉民牺牲后, 在广州任职的陈元凯立即让人通知在福州的女儿陈意映带孩子逃跑。怀着身孕的陈意映拖家带口逃离了那栋爱的小楼, 搬到早题巷居住。有一天, 陈意映收到了一个包裹, 打开时, 她看到了林觉民的《与妻书》。陈意映不敢相信林觉民已经离自己而去, 她悲痛万分晕厥在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 陈意映都没有从林觉民牺牲的伤痛中走出来。1911年, 陈意映的二儿子林仲新早产出生。孩子出生两年之后, 年轻的陈意映也随丈夫而去了。

参考文献

[1]卢洁峰.黄花岗[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黄花皓月[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

[3]徐雁.红色起点[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4]郭晓晔.广州起义纪实[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

烈士纪念碑前的感悟等 篇8

龚安明

清明节

随众人把抗日烈士纪念碑拜谒

庄重的楷书碑文

字字珠玑实录下

大刀片与三八枪的对决

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壮烈

这是一篇英雄气概的重彩特写

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烫金史册

人们专注读碑

读得情真意切

爱,爱得热烈

恨,恨得直接

他们读出了什么?

他们悟出了哪些?

战士们读出了——

职责,以身许国的意志坚如铁

老爷爷读出了——

记忆,对侵略者恨得切齿滴血

红领巾读出了——

楷模,碑文是他们描红的范帖

人们在纪念碑前大悟大彻

勇士在沙场上的壮烈倒下

只是人生的一个精彩情节

人们的怀念与敬仰

永远不会贬值打折

后人会仿效他们绝对忠于祖国

心无旁骛,只此一项别无选择

谁能说死亡是精彩人生的终结

浣溪沙

陈松春

明月天高好纵声,拟将冬日寄诗魂。新词新调莫嫌频。

窗外青山无限远,手中墨迹有余春。不辞长作醉心人。

为老干部工作点赞

刘国藏

点赞,

点赞……

时尚网络的经典,

激荡的真情实感。

点赞老干部工作者,

春风化雨润田园:

“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老同志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定要做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老有所教……

一桩桩,一件件,

摸得到,看得见。

刻骨铭心昭日月,

远胜十全大补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绚丽的花朵化成了老干部工作的经验!

感谢你们的关爱和辛劳,

你们就是我们的欣慰和寄托,

老干部工作就是老同志幸福的源泉!

南歌予·江南春晓

曹兴平

野陌黄莺啭,清空玉燕梭,江南柳色正婆娑。梅外游人三五、踏青莎。

亭下寻吟客,溪边问浣娥,未闻去岁旧笙歌。听得雎鸠烟里、独嗟哦。

清明悼岳父四首

秋一君

岳父费锡钧,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南下转业,任军工企业副厅职,早年清明前去世。今又清明,作诗悼之。

从军

少年别母赴戎机,百战缠身念子妻。剿匪随团追粤北,军工告老在江西。

舍身炸堡谈战友,女扮男装忆英姿。岁月燃烧同骨殖,死时堪盖党军旗。

人格

身后方知君伟大,铮肠铁骨气如虹。南征北战曾拼命,尽瘁鞠躬只为公。

不识世间柴米贵,全倾积蓄子孙空。临终遮体无新帛,一世要强死亦雄。

念父母

牛心泥井处昌黎,老爸生前一再提。秦帝鞭山遗碣石,八仙过海话神奇。

唐山地震坍旧屋,鄱赣职停念恩慈。虽有供养经常寄,奔丧千里泣泪啼。

问故乡

天蓝水碧海风熏,拜祖昌黎聊代君。拾贝滩滁孙女乐,寄情踏浪小婿欣。

临行旧县寻白杏,欲往江西慰功勋。颤颤接过连声问,泥井可改旧时贫?

注①:舍身炸敌堡的董存瑞,女扮男装的英雄郭俊卿,都是他熟悉的部队战友。②他的故乡是河北省昌黎县泥井乡牛心庄。

一剪梅

冷子瑜

睡起春帷细细香,初试单衣,不奈情长。梦魂回首已茫茫,燕子啼时,望断云乡。

题破相思字百行,谁倩归鸿,寄语高唐?如今只合不思量,一任东风,绿到潇湘。

踏莎行·安义中学诗廊

李金龙

洙泗弦歌,泮芹礼乐,诗廊引忆滕王阁。当时绛帐沐春风,化为秋爽吹帘幕。

风土人情,神奇奥博,东西互补休轻薄。书山学海有津梁,奠基筑础思量多。

七律

邵玉泉

唐朝复置县都昌,造化诗乡促小康。

龙垴颠连舒画卷,鄱湖闪烁点朝阳。

山环水抱铺佳句,雨诵风吟隐妙章。

细作勤耕创名片,群星璀璨夢悠长。

游滕王阁

卢滨魁

高阁凭栏景物收,滔滔江水绕楼流。

归巢倦鸟喧无序,日暮渔夫泊晚舟。

高阳台·李渡采风

邓雄勇

陌上云飞,江边雾散,欢车一路徐行。芳草连天,轻风摇落珠莹。红墙碧瓦深深院,又频传、新夏蝉声。过溪桥、千亩青荷,万树香橙。

徐家野逸风今采,觅南唐画祖,历代群英。天籁焦桐,扶桑四座曾惊!钟陵孕毓钟灵秀,恁几多、骚客留名?最难忘、古窖陈醪,一醉豪横。

走访寸金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有感 篇9

“寸金桥畔雨潇潇,曾是英雄碧血飘。卫国安邦打番鬼,椹川儿女动枪镖。”寸土寸金,浩气长存。作为湛江八景之一的“寸金浩气”在历史的古韵中披上了靓丽的盛妆。今天,我又重新走在寸金公园的路上,当我走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式,心中的感恩就涌上心头,感恩我们的英雄烈士的保家卫国,为我们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做牺牲。由于我就读于岭南师范学院,而寸金公园就在我们学院旁边,所以我对于寸金就比较了解,并且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加深我对寸金的情感。

记得我在图书馆查找寸金公园的历史时,里面提到一句诗是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而寸金桥桥名包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英雄事迹,公园中心广场屹立着抗法英雄的塑像。寸金公园内的抗法英雄纪念雕塑大义凛然,浩气冲天 ,它是为纪念湛江遂溪人民抗法斗争而建,屹立在寸金公园的中心广场。抗法勇士腰挂螺号,手握藤和牌和钢刀,刀尖深插在地下,表示寸土不让,象征国土的基座正面刻有郭沫若手迹“一寸河山一寸金”。抗法英雄纪念碑象征了湛江人民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的奉献精神。

纪念广场的主体是位于广场中央的一座大型的艺术浮雕墙。黑色花岗石基座上铭刻了“寸土寸金,浩气长存”和“1898—1899”的字样。浮雕是由红砂岩雕刻成,共分为“南海烽烟”、“红土魂”、“浴血抗战”、“忠魂颂”、“半岛砥柱”五幅。整座浮雕墙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浑然大气,令人油然而生爱国之情。浮雕墙背后的碑文则简要记载了1898年——1899年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英勇事迹和寸金桥的由来。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刻上革命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是原广东省长刘田夫墨迹。其余三面则镶嵌上表现南路人民在第一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壮丽场面汉白玉浮雕。从这里,你就知道南路以至粤桂边区人民革命斗争腥风血雨的烽火历程与英烈们的光辉业绩。

开放以来,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和游览热点每年清明节期间,成千上万的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团体前来开展祭奠英烈活动、缅怀革命英烈的崇高品德和光辉业绩。数以千计的解放军官兵、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这里举行誓师、入党、入团、入队等宣誓仪式。在2012年8月,湛江市革命烈士纪念碑被评为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记得每年清明,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缅怀革命英烈。每一次站在这个地方,心情都无比的沉重,我知道烈士们的精神是高尚,他们用鲜血去奋斗换回我们今日的生活安康,这是何许的伟大。透过革命烈士碑志,我们仿佛看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不息身影。

站在革命纪念碑下,我深深的鞠躬,代表着我对烈士的崇敬之意,也表达了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其大无畏精神的行动。此时,清晨的微风阵阵,烈日当空,但我感觉到的却是一缕缕庄严而肃穆的氛围。认真回顾着革命先烈的种种事迹,事迹感人至深,心中呐喊着要当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做贡献,延续革命先烈的崇尚精神。绕了一圈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着其庄严肃穆时,我已深深体会到了烈士在未解放年代生活的各种艰辛,为了解放而付出的巨大贡献。而后,我带着无比深重的心情,走下了阶梯,回头望去,那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仍旧屹立在坡顶,似乎在诉说着它那不一般的历史。

当我走在路上,我想我们生在幸福之中一定要懂得幸福,更要化悲痛为力量,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虽然说他们的离去令我们万分的悲痛,但仅仅悲痛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更不能让我他们在九泉之下欣慰的,我们应当化悲痛为力量,让他们的牺牲精神,奋力拼搏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让我们也因此而能够大展宏图,实现我们的远大报负。历史已经过去,唯一没有过去的是革命烈士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然而,我们回到现实,我们要迎接我们新的生活,在不忘记历史,开拓创新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精神,气志、勇猛,仍然在当今时代实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依然不能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更少不了要抵抗各种压力,在困难面前,我们只能前进,不能退宿,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佼佼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能拼的资本就是奋斗,时代在发展,所有的东西都在变,但有些东西形式在变,其实质却一直未变,那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革命前辈遗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嫉恶如仇,奋勇拼搏,勇往直前„„,面对这一宝贵财富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做到既有利于我们,也不危及我们后代,让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永远流芳百世。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篇10

南昌,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在我来到南昌之前,南昌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南昌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给死者安息最后的告白,给生者最深刻的觉醒,给我们接班人的忠言。历史已载入史册,我们不能左右,但能够不让它重演的斗志,有新一代接班人的标兵典范。

也许是馆内建了他被囚时简单的生活写照,小学就有老师戏剧性的故事讲解,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由此更深。在囚牢里面,我们看到他一脸疲惫的表情人手持着笔在进行思索作业,囚牢环境的恶劣不在话下,还要时刻受着皮肉之苦,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塑象征着在敌对势力下不服输的英雄气概,一个永不被敌势力和困难险阻打倒的革命烈士的伟大形象,是对革命烈士的歌颂与讴歌,更主要的是对后人的思想警醒和品质塑造标兵典范作用。翻阅方志敏同志的遗著更是一中精神的提高,在《可爱的中国》文章中: 他这样描写自己的祖国:“这位母亲蛮可爱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意趣的表达。这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积极的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挚爱的祖国,方志敏甘愿过清贫、朴素、洁白的生活。可以看出方志敏时代讲爱国是为了救国。时代赋予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支撑方志敏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党、爱国这个强大的信念。

辛亥革命烈士龚宝铨 篇11

峥嵘少年

龚宝铨,男,1886年3月生于嘉兴县油车港镇马厍汇一户贫困农民家庭,排行老四。宝铨从小读书刻苦,一放学就参加田间劳动,深夜还点着油灯看书做作业,16岁那年以优秀成绩考取嘉兴秀水学堂,学习成绩为全班之冠。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见利不惑,临难不挠”气质,成为峥嵘少年。

龚宝铨所读书的嘉兴秀水学堂(现嘉兴秀州中学)是一所教会学堂。1902年春,学校购置一台大钟,美国传教士花第生来校参观访问,看见那台钟感到好奇,问校总理陶惺存可否敲一下,陶总理点头回答:“可以,可以!”于是花第生敲了两下,钟声响遍全校,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当作敲钟吃晚饭了,大家纷纷进食堂。因吃饭时间不到不能开饭,食堂炊事员汇报总务处,总务处干事不明敲钟真相,盲目批评学生违犯学校纪律,要处分学生。学生受冤屈不服气与总务处干事顶撞起来。龚宝铨理直气壮地说:“敲钟的是美国传教士,同学们是按钟声行动,没有违犯校纪,请校总理出来作证!”陶惺存总理外出不能前来作证,总务处联系教务处还是错误地处理了龚宝铨等10位同学退学。

投身革命

龚宝铨含冤退学回家不久,跟随同学留学日本,是同行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家庭经济最困难一人,无钱进日本东京大学读书。宝铨在焦急之中,遇见救命恩人章太炎先生,章先生收他为学徒,吃住在章太炎处,帮助章太炎编辑《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清廷皇室封建统治及媚外崇洋的卖国行为,获得日本华侨华人、留日学生和南洋广大华侨华人的拥护。他们以龚宝铨为榜样,纷纷加入光复会、同盟会。龚宝铨被推选为同盟会副职,分管组织人事及档案工作。龚宝铨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民报》上抨击清廷卖国行为,追求民主革命新潮流,受到陈其美、蔡元培的赞誉。章太炎器重、喜爱龚宝铨,将女儿许配给他,使龚宝铨更大胆而扎实工作。1904年4月,龚宝铨结识周树人(鲁迅),在东京发起组织《浙江同乡会》,出刊《浙江潮》杂志,抗议沙俄侵占我东北三省领土,并返沪与陈其美、蔡元培商议成立“中国军教育会”,揭露清廷特务暗杀队罪行,保护革命党人。1905年初,龚宝铨偕陶成章来嘉兴与敖嘉熊,褚辅成等人商议浙江革命军事宜,成立“浙江新军”,在嘉兴建立“温台处会馆”,开展练武军训。

此间,清廷派遣大批特务到日本各大城市搞“暗杀”活动,查封《民报》,龚宝铨冒着生命危险深夜烧毁浙江驻日本同盟会、光复会人员名册,保护了大批华侨华人中“两会”成员免遭杀害。龚宝铨支持浙江革命党人秋瑾、陶成章、徐锡麟诸人领导创办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培养青年民主革命人才。龚宝铨来到浙东、浙南地区,翻山越水,日行七八十里访问发展同盟会、光复会成员,壮大革命组织。他还到安徽芜湖中学任教,建立据点,壮大同盟会,发展苏浙皖边区革命力量。龚宝铨还去南洋群岛,在华侨华人中也发展同盟会、光复会成员2000多人,受到孙中山先生赞誉。

龚宝铨的反清民主革命行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保护,遭清政府追捕,龚宝铨多次更名为未生、味生、微荪、国元等,在群众保护下免遭清廷“暗杀队”谋害,在浙江省联系发展了同盟会、光复会成员5000多人,其中,在嘉兴的敖嘉熊、陈仲权、褚辅成、方于笥、计宗型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同盟会、光复会成员达2000多人,壮大了嘉兴民主革命队伍。

光复嘉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消息传到日本,龚宝铨回国来到嘉兴,与同盟会、光复会领导成员商议嘉兴如何举行起义之事。龚宝铨、褚辅成联系省新军葛敬恩,由顾乃斌为督导官,率领新军第八十二标三营武装部队,于11月7日凌晨出兵进军嘉兴,龚宝铨、敖嘉熊、褚辅成、方于笥在精严寺指挥,清政府官吏、军警头目统领沈沂山、赵廷玉、张学智等人闻讯深夜逃跑。当天新军部队到达嘉兴南门三号桥,由同盟会会员马济生持旗接应。新军部队绕嘉兴城一周,进驻精严寺,全城大街小巷插满旗帜,百姓夹道欢迎新军。第二天(11月8日),新军进驻都督府(子城),改组清军留守人员,宣布成立“嘉兴县新军分府”。辛亥革命使清朝自顺治入关称帝268年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结束,民主共和新中国诞生。浙江及嘉兴也由此光复。

浙江省光复后,成立“浙江省军政府”。龚宝铨被推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翌年,孙中山将“大总统”大权让给袁世凯,袁称帝复辟封建王朝,疯狂镇压革命党人,将章太炎软禁于北京,株连女婿龚宝铨受审查。龚宝铨“临难不挠”,潜回浙江发动群众倒袁,保护辛亥革命胜利成果。

1916年秋,全国性反袁运动取得胜利后,改组浙江省军政府,成立省参议会,龚宝铨任外交顾问、省参议会副参议长,但龚宝铨仍拿图书馆馆长薪金,不要外交补贴费,也不拿省副参议长工资,保持清廉艰苦精神。

在工作中他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倾听老百姓意见,铲除地方贪官污吏,深受老百姓赞誉。龚宝铨的前妻是章太炎女儿,在太章先生受袁世凯迫害时吊死;后妻是褚辅成妹妹,住嘉兴,由于龚宝铨长期外出工作很少回嘉兴,故未能生育子女。龚宝铨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投身革命运动,常常累得抱病工作。大家劝他注意休息保养身体,宝铨回答说:“宁为民众献身,不让百姓吃苦。”龚宝铨一生为民主革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幸的是他在外出工作中传染上疫症,于1922年6月猝死,年仅37岁。龚宝铨被追认为辛亥革命烈士。1925年7月2日(民国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嘉兴县各界人士公祭七烈士,龚宝铨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嘉兴市秀州区政府、区政协文史委与油车港镇政府拟出刊《龚宝铨烈士》专辑,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发行,以弘扬龚宝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见利不惑,临难不挠”、艰苦朴素的精神。□

Gong Baoquan, a Revolutionist of the 1911 Revolution

By Chen Qiwen

It is true that the 1911 Revolution of China was brief. It started on October 10, 1911 and ended on February 12, 1912. But by the time the revolution was over, the Qing Dynasty was gone; the 4,000-year monarchy system in China was gone, a brand new chapter of modern China began, and a galaxy of revolutionary heroes had their names carved into history.

One of the numerous heroes is Gong Baoquan (1886-1922), a native of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 Jiax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been restoring Gong Baoquan’s former residence, now a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Jiaxing. It is scheduled to open to the general public on Oct 10, 2011.

Not many people know about Gong Baoquan. As a matter of fact, he w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heroes dedicated to the revolutionary undertakings in the ten years up to the revolution. Moreover, he is on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elebrities of Jiaxing.

Born in Makuhui Town, Gong Baoquan was the fourth child of the family. His father was a doctor and his mother from a family of scholars. Influenced by his mother, Gong developed a passion for literature in early boyhood years. He was admitted to Xiushui Junior High School at age sixteen but dropped out in 1900 because of an incident based on mis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a visiting American missionary.

During that time, China was faced with the troubles at home and aggression from Western imperialist powers. In order to pursue a bett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and overthrow the incompetent Qing government, the young man went to Japan in 1902 for further education. There, he met Zhang Taiyan, a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and thinker who had later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young man’s life.

Appreciating Gong’s literary talent and patriotic aspiration, Zhang Taiyan took him as an apprentice. They edited “Citizen Newspaper”, a political journal, together to disseminate ideas of democracy and revolution and promote the fight against the puppet regime. Gong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blasting the Qing government’s treasonable acts and seeking democracy. His writings and thoughts received high praise from the big shots in Chi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circles. The journal was reviewed favorably and won great support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students study abroad.

Gong was more than a writer about revolution. He took active part in preparing for revolutionary undertakings which aimed at overturning the Qing government. He finished his study in Japan and went back to China in 1904. At the same year, a Chinese revolutionary alliance named “Restoration League” was founded in Shanghai. Together with Cai Yuanpei, Tao Chengzhang and other comrades, Gong Baoquan was one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He also joined another revolutionary alliance “United League” in the following year. Gong traveled through Zhejiang, Jiangsu, and Anhui, propagating revolutionary thought and recruiting new members.

Gong also placed emphasis on personnel training. He jointly founded the Datong School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with Tao Chengzhang, Xu Xilin and some other comrades. Young people received training for revolution. In 1905, he and Tao Chengzhang employed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Wuhu, a city on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The two did secret revolutionary works under the cover of teaching. After the failure of an uprising launched by the United League in 1907 in Pingxiang, Jiangxi Province, Gong Baoquan and Tao Chengzhang were forced to flee to Indonesia. They founded a school there and continued their revolutionary undertakings.

After the restoration of Zhejiang in 1911, Gong went back to Zhejiang and served as Chief Librarian of Zhejiang Library in 1912. During his 10-year tenure of office, he contributed a great deal to the cultural programs of Zhejiang. He published a series of books about Zhang Taiyan to disseminate Zhang’s thoughts. The Librarian started an ambitious project. He sent people to Beijing in a bid to copy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of Four”, the largest collection of book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robably the most ambitious editorial enterpris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上一篇:英文名篇下一篇:安监局公共安全项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