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

2024-06-22

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共8篇)

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 篇1

社会救助作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我市在1997年开展城乡低保的基础上,于2005年7月20日出台了《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司法、残疾人等10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慈善、福彩等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目前铜陵已成为“全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

———基本生活救助卓有成效。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作为救助体系的基础来抓,城乡低保方面,在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城乡一体推进,率先实施分类保障,率先建立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特别是今年结合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坚持创新思路,实施了低保“4116工程”,即建立健全“诚信、渐退帮扶、低保与促进就业联动、低保标准自然增长”等4个机制,出台了1项《城市低保工作操作规程》,完善科学规范低保16项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水平、规范管理等多数指标均居于全省领先水平。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方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细化三级响应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应急救助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方面,以敬老院改扩建为突破口,2006年以来,筹措资金1500多万元,使敬老院建筑总面积由过去的不足2万平方米,提高到4.3万平方米,床位数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市、县(区)还及时出台文件,实现了五保供养标准、五保对象居住条件、集中供养率和敬老院管理水平的“四个全面提升”;此外,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城乡孤老爱心认助活动,实现了对全市3000多名城乡孤老和16所福利机构的全覆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面,率先在全省城乡一体推进,同时加强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相互衔接,初步形成了以医疗保险为依托,以医药和治疗费用减免为基础,以重大疾病救助制度为主体,以慈善和福彩公益金等临时救助为补

充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目前人均救助水平近4000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医疗难问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面,着力完善联动救助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坚持人性化救助与管理,促进了城市文明创建,维护了社会稳定。

———专项救助功能不断增强。坚持将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作为体系建设的重点,2004年以来,我市陆续出台救助政策文件47份,内容涵盖了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残疾人救助、政策帮扶等多个方面。教育救助上,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在全省率先对全市农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对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每年对全市所有城乡低保家庭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住房救助上,2004年起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户实行租金补贴、租金核减等方式进行救助,近年来又着手实施廉租房制度,对困难家庭廉租补贴实行提标扩面,对近30%的城市低保家庭给予户均每月不少于120元的补贴。目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放宽到低收入家庭;就业援助上,积极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为特困就业人员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对灵活就业的1.2万失业人员实行养老保险补贴,帮助15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法律援助上,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条例》,2005年以来免费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100多件、1300多人次,追回个人补(赔)偿1500多万元,同时对低收入家庭的法律援助今年也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救助上,实施了“扶残助居”、“残疾人千元就业”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政府买单为近4000名重度残疾人办理了居民医疗保险。此外,水、气、有线电视等优惠减免政策也得到较好落实。

———补充救助成效初显。坚持将福彩公益金、慈善专项救助和社会互助,作为救助体系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市多次组织开展了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的经常性捐赠活动,同时积极开展福彩公益金、慈善专项助医和助学活动,遍布全市的15个“慈善超市”,为低保家庭提供了急需的日常生活救助。今年我市又以民生工程的形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针对低收入群体的“阳光救助计划”,将进不了低保又不符合大病救助条件,因突发性事件影响生活的临时困难家庭,按照最低500元、最高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救助。补充救助制度的建立,标

志着社会救助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正日益优化、提升。

———体系运作日益顺畅。一是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坚持从体系着眼,从机制入手,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整合资源、建立机制上,市、县(区)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民政、财政、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司法、房产、建委、工会、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并由民政部门牵头抓总;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规范了救助程序,整合了救助资源。二是服务网络基本成形。市、县(区)民政部门普遍成立了低保工作机构,落实了人员编制,以社区为核心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也基本形成,在救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分级开展了多次业务培训,提高了基层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工作基础不断强化。将政府投入社会救助资金列入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运行;下大力气开展救助政策宣传,扩大了救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在全省率先建成2880000民政热线和2881890社区服务热线,低保信息化管理软件在社区得到普遍应用,以热线、信息化管理为载体的服务平台的建立,有效提高了救助工作的时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市救助体系建设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城乡一体的救助体系建设不尽完善,救助制度执行不尽规范,政策宣传解释不够深入,基层社会救助工作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引导开发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救助规模有限、激励不够等问题。

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 篇2

报告

李阳建筑学一班20102229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个,博物馆3个;53个乡镇全部建有文化站,2200多个村建有文化大院;莒县、五莲县分别于1996年、1998年被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莒县招贤镇等3个乡镇(街道)2005年被首批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东港区中盛社区等5个社区2005年被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社区。此外,自1997年以来,我市还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先后命名表彰了3批22个社会文化先进乡镇。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省的部署,我市自今年以来全面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莒县、五莲县已经建成了县级支中心,东港区、岚山区、日照开发区支中心正在建设中;全市80%以上的村建成了基层服务点。乡镇、农村的做法是,同党员远程教育基层点相结合,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接受合播放共享工程文化信息,实现了二者的共建共享,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随时点播收看精彩的文化类节目。如,东港区日照街道小莲村投资170万元建成了文化广场、戏台,添置了多媒体投影机,每晚7点至9点定时播放“共享工程”内容;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王家庄充分发挥服务点的功能,向农民群众播放科普知识和文化类节目;莒县招贤镇董家坡村投资4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5000㎡的文化广场,并在广场安置了大屏幕背投电视,接通了共享工程节目信号,每天晚上向村民开放;五莲县许孟镇院西村共享工程与党员教育、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瓜菜销售“四位一体”,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平台;日照开发区车家村服务点配有20多台微机,有专门的管理员,每天对村民开放。共享工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①乡镇文化站。目前,全市53个乡镇全部有文化站,编制总数为67人,实有100人,其中专职工作人员39人。各文化站都设有站长,有的还设有副站长。所有文化站中,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的有32个,与其他单位共建共享的有17个,另有4个没有设施;设施面积100—300㎡的有10个,超过300㎡的有7个;“五室”、一场、一院、一校(即: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文艺排演室或歌舞厅、游艺活动室、展览室;现代化娱乐场或文化广场;影剧院;农业文化业校)齐全的有12个,只建有“五室”的有7个;乡镇图书室藏书最多的达到5万册,最少的仅有200册,有9个乡镇文化站暂无图书室。②农村文化大院。目前,全市有2200多个村建有文化大院,占全部农村总数的74%,大多数文化大院建有图书室。如,东港区日照街道后楼村建设了包括图书阅览室在内的文体活动中心;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建设了功能完善的图书室、文艺活动室、棋牌室等文体设施,每天对群众开放;莒县招贤镇董家坡村、浮来山镇十里堡村等投资2万多元,在文化广场安置了大型背投彩电,并与共享工程相联接;五莲县洪凝镇大尧居村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文体广场,并投资近10万元建成了电子阅览室,村图书室藏书达到了10000册;

开发区奎山街道后两河村新建成包括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在内的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面积近6000㎡的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中,村老年文艺队也即将组建。③农村业余文艺表演团体。目前,全市有近200支农村业余文艺表演团体,活跃在广大农村、社区,成为繁荣基层文化的重要力量。其中,莒县夏庄镇周姑剧团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称号,莒县峤山镇周姑剧团、安庄镇周姑剧团和五莲县许孟镇许孟村艺术团等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优秀庄户剧团”称号。除镇、村自发组织的活动外,市文化局每年都要开展“科普文化进农家”、“情系热土”、“欢乐乡村”等各类文化下乡活动近百场次。

3.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积极开展。调研中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各区县、各乡镇都有电影放映队,对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电影业的逐渐萎缩,到目前乡镇电影放映队已经所剩无几。东港区原有的10支放映队伍已经全部解散,现在主要依靠电影公司给予提供放映服务;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开发区现在能坚持放映的共计也仅有15支队伍、29名放映员、18台放映机。在财政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他们努力开拓市场,通过“影企联姻”的方式,由企业出资组织放映,老百姓免费享受电影服务。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提供了电影服务,又宣传了企业,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006年全市共放映农村2030场次,2007年前三季度已放映1900场次。

4.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初步展开。由于国家、省关于农家书屋建设的政策刚刚出台,目前,我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也只是处在起步阶段。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在原有图书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措施,充实藏书,已建成具有农家书屋雏形的各类图书室、阅览室等共计200余个,总投资为334.56万元。其中,有电子阅览室的共有44个,占21%。最近,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等15部门根据中办发〔2007〕21号文件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阅读”工程,建设“农家书屋”的意见》,对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2007年我市以莒县为试点,在全市建设50个示范“农家书屋”,以后每年递增建设100个,到2010年全市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和农民自助读书组织,力争到2015年“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

二、当前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当前,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乡镇政府没有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人员工资除外)纳入财政预算,甚至有些经济欠发达乡镇对文化建设基本无投入,致使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尽管基层党委、政府在认识上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因为财力薄弱,无力投入;二是由于基层领导同志重经济工作轻文化建设观念的影响,尽管财政状况较好,但不愿投入;三是由于缺乏考核评价机制,基层文化建设目标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对县及乡镇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措施。尽管我市已经开展了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命名工作,但这项工作没有与对基层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相挂钩。有的乡镇在入选市级“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后,忽视了对社会文化的继续投入和建设,致使出现倒退现象。

2.区县、乡镇、农村三级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滞后。从区县来看,莒县、五莲县两个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的“两馆”尽管达到了二级馆的要求,但这些设施由于建设时间早,规模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东港区目前没有独立的文化馆和图书馆设施;岚山区目前文化馆、图书馆还是空白。从乡镇来看,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以及农民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的课堂,也是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阵地,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尽管每个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但大多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远离居民区,既缺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和场所,又不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即使那些有独立场所的文化站,其设施、设备以及投入等也

与综合文化站的要求相差很远。面对这种现实,各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重重困难,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工作,在共享工程建设、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群众文化活动、农村群文辅导、参与市里大型文化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较好的推动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但由于文化设施的制约,他们所开展的工作也还是非常有限的。从农村来看,大多数村文化大院也由于缺少设施和内容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村图书室为例,目前,有不少村除了按规定征订的党报党刊外,其他藏书极少;即使藏书较多的图书室,适合农民群众阅读的科技、文化、农业、卫生、法律等方面的书籍也寥寥无几,利用率很低。

3.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薄弱,工作不专一。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全市53个乡镇都设有文化站编制,配备了站长,有的还有副站长。但这些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被抽调到其他岗位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真正用在文化工作上的精力很少,文化工作无规划、无目标。另一方面,对文化站长选人用人上缺乏针对性,造成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整体学历较低,业务技能较差;再加上由于基层文化工作条件简陋、设施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运行经费短缺,有些同志从事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缺乏扶持。调研发现,基层政府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资金扶持,农村电影放映经费严重不足。当前的放映主要是通过影企联姻的方式进行,而企业之所以提供赞助费用,根本目的在于宣传企业自身;企业与电影放映单位的协议也是临时性的,一旦协议结束,放映单位没有了资金来源,就会停止放映。因而,这些电影放映活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放映。另一方面,各电影放映队伍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没有能力更新和添置设备,只能使用现有的老式胶片放映机,导致了成本过高。五莲县是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县,通过“影企联姻”,每放映一场电影企业赞助100元,去掉人员工资、运输、片租等费用,仅剩十几元;所放的片子大多是库存片或者是租金便宜的老片,如果租赁新片、大片的话,则成本将大大提高,引进成本低、质量优的数字电影已经势在必行。虽然省、市对农村电影放映补助资金政策已经出台,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些资金目前还没有用于农村电影放映补贴,区县配套资金也还没有到位,对这项资金的使用监管措施还有待加强。

三、关于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明确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全面推进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日照市“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社会文化先进县、新增1个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市有60%的乡镇成为市级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根据这个规划和中办发〔2007〕21号文件要求,我市急需出台一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财政、建设、教育、民政、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协作,各区县政府配合,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从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入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县已有“两馆”和“共享工程”支中心的要抓紧建设,没有“两馆”和“共享工程”支中心的要抓紧建设。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在各乡镇都有一些闲置房屋,它们主要是一些垂直部门设在乡镇的站、所取消后腾出来的,如果将这些房

屋进行适当改造、装修,将其建设成综合文化站,既节约了资金,减轻了乡镇负担,又解决了乡镇文化站设施不足的问题。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可以根据情况新建文化站。力争到2008年建成15个规范化乡镇综合文化站、150个村居文化大院,2009年建成30个规范化乡镇综合文化站、300个村居文化大院,到2010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2.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积极探索建立以乡镇为主、市县适当补助的政府投入保障体制,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设施的建设,由市文化局负责监督资金利用情况;县级财政根据市里的补助,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其他资金由乡镇财政资金解决。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3.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考核。加强对区县、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考核,是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在继续加强对市级社会文化先进乡镇进行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一起考核,促使区县和乡镇政府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协调发展。考核内容应该包括领导重视、经费投入、基础设施、业务工作等,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4.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全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中办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改革……到2010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省、市对农村电影放映的资金补助政策已经出台,每放映1场农村公益电影政府补助200元,其中省财政补贴60%,市、县财政分别补贴20%。为保证这笔资金专款专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于11月9日在济南召开了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会议,对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进行了部署,出台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农村电影专项资金。从我市情况看,按照一台设备一年提供300个村的放映服务来计算,2008年要实现全市农村70%的覆盖率的目标,至少需要84台放映设备;而到2010年要实现100%的覆盖的话,则至少需要120台放映设备。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我市可以对补助资金的利用以市场运作方式拟定具体招标方案,对社会公开招标,特别是要引进现代化的数字电影放映服务。要引导和支持民营电影放映企业发展,鼓励电影放映企业和个人在完成政府购买的放映服务的前提下,努力开拓市场、搞活经营。这样,既保证了农村电影放映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又推动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

今后,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覆盖全市城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 篇3

一、我市弱势群体及救助工作现状

目前,我市有城乡低保对象、农村特困群众、五保供养对象等弱势群体19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在7.58万城乡低保对象中,失业人员有1.22万人,失地农转非人员9802人,离岗人员7288人,离退休人员1886人,其他人员3.23万人。全市3.1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仍然生活在温饱线下,有17.81 万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37元-1000元)未实现稳定越温,在温饱线上徘徊,随时可能返贫;有226个省定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

近年来,我市初步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基本框架,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自1998年我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已累计保障城镇生活困难群众293多万人次,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亿多元。保障标准从100元提高到130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60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全市共建设了150个扶贫新村,新改建通村公路3109公里,解决了395个村不通公路问题,新建了27所中小学,改造了42所乡镇卫生院,实施了1818户移民搬迁工程,完成了1200人的劳务扶贫工程,解决了全市2.1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全市9.4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稳定越温,使150个贫困村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三)农村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明显。截止2004年底,全市供养五保对象9195人,其中集中624人,分散8571人,平均供养水平年人均819元。积极实施农村“安身工程”和“灾后重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帮助1.6万余户农村住房困难和受灾群众新建住房8.3万余间,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的住房难问题。认真开展“三荒(春荒、夏荒、冬荒)救济”,每年投入资金约400万元,救济生活困难群众约8万人次,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建立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机制,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稳妥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将15863名(其中失地农民984人)农村生活困难群众纳入了农村低保。

(四)专项救助逐步建立。开展了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为重点的专项救助工作。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按所辖农业人口不低于人均0.5元安排经费,作为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393万元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救助贫困群众240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60万元。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了对城镇“三无对象”(无收入来源、无抚扶养人和赡养人、无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农村贫特困户在上学、就医、住房和用水、电、气、通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困难群众实施综合救助。

(五)生活困难失地农民救助加强。将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困难作为新形势下救助工作的一个重点,2004年全市有9143名失地农转非人员享受了城市低保待遇,有984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待遇,有4021人得到了口粮救济,人平发放口粮救济金58元。

(六)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对全市健在的8835名在乡老复员军人均实行了定期定量补助,定补标准达月人均100元,比全省规定标准高出10元;落实了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统筹政策,基本解决了伤残军人治病难的问题;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有些地方和单位对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关注和救助弱势群体是民政、扶贫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自觉性,工作力度不大,投入不足。有的救助对象“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身努力不够,稍有困难就找政府。

(二)救助需求与现有社会救助制度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城乡低保、五保、农村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及贫困家庭医疗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现有社会救助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救助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规范,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弱势群众的救助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行为,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任务,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三)救助资金筹集困难。目前,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财政的投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财政投入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个别地区对社会救助资金投入还存在着列而不支、支而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救助工作开展的瓶颈。以城市低保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为例,根据国务院规定,低保资金主要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担,而我市已发放的1.53亿元低保金中有1.51亿是向中央和省上争取的;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虽然筹集了救助资金390多万元,但全市农村贫困群众需医疗救助的有近12万人,需资金2800多万元,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四)发展不平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实施多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但农村低保制度仍处在试点探索阶段。各区(市)县对救助工作的重视、资金投入、救助标准上也存在差异。以农村五保工作为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最高的夹江县达到了年人均1100多元,而最低的区县年人均不足700元。

三、对健全弱势群体救助工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完善救助工作组织领导体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还会不断出现。完善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关注和救助弱势群体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把加强此项工作作为建设“和谐XX”的重要方面来认真抓好抓实。要建立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救助工作领导体系,将关注和救助困难弱势群体的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增强刚性约束。民政部门是城乡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承担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劳动保障、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扶贫、教育、建设、国土资源、农业、司法、宣传、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慈善协会、公益协会和各种以社会救助为目的的社团组织,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帮贫济困。

(二)增加投入,完善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财政投入,强化监督,确保地方救助配套资金到位。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将社会救助所需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政府的土地收益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定期定量生活救助。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的自然增长机制,每年社会救助资金的增长幅度应略高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要挖掘社会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以经常性救助为基础,临时配套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福利彩票事业筹集社会救助资金,变单一投入为多元化投入。

(三)协调配合,逐步建立救助工作的长效体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构筑救助工作新平台,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医疗、教育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别关注农垦、森工、资源枯竭矿山等困难行业和企业特困职工家庭,对低保家庭中因大病、重残、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实行应保尽保。进一步做好分类施保工作,建立贫困预警机制,提高低保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确保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灾民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措施到位。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高农村低保,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对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而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家庭,实施定期定量的常年救助;对有劳动能力,但因病、因残、因灾、因自然条件差等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实施临时救济。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并着力解决五保对象的住房困难。实施城乡医疗救助,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城市医疗救助。做好教育救助,对低保对象和农村特困户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高中教育阶段提供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补助费,继续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在城镇大力推广廉租住房制度,在农村有步骤地解决“三无”人员和其他特困户的无房和危房改造问题。积极实施就业、法律援助,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四)拓宽思路,探索从根本上的脱困之路。在扶贫范围上,要由抓贫困县调整为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同时,更强调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要坚持“参与式扶贫”方针,在规划和实施到村到户项目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让农户广泛参与,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设计,提高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要我干”为“我要干”,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鼓励立足当地区域经济优势,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形成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作用。要积极开展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加强组织、完善服务、大力支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在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上下功夫,拓展贫困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把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计划生育、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我市创业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4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市创业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和主要成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精神,我市切实加快了创业体系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能够适应全民创业服务需要的创业支持体系。其基本框架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7月,由市政府分管秘书长为主任,成员单位为劳动保障、发改、财政、经济、粮食商务、农村信用联社、工商联、工商、地税,并吸收经济学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5人)组成。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创业指导咨询活动。

(二)创业培训机构。市就业服务局于2006年设立“创业培训中心”,引入SIYB国际创业培训品牌,购置完整配套的教学设施,培养了专职创业培训教师。2006年-2010年,举办创业培训班20期,免费培训学员483人,其中培训后成功创业398人,创业成功率82.4%,直接带动就业增长1,312人。

(三)农村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基金理事会。由共青

团扎兰屯市委牵头,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参与。成立于2008年8月,计划在三年内培养100名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截止2009末,已有13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取得初步效果。

(四)妇女创业指导委员会。由市妇联牵头,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参与,扶持帮助城乡妇女创业。2008年以来,已有97名女性成功创业。

(五)农民工创业园区。2009年6月启动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并在成吉思汗镇、卧牛河镇开展试点工作。截止目前,入驻园区农民工创业实体246户,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088人。2010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全市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至2012年全市农民工创业园区达到20个,吸纳农民工创业1,200户,基本形成集“创业场地、优惠政策、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于一体、功能完善的农民工创业体系的奋斗目标。

(六)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市工商、税务、金融、财政、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创业体系建设局尚于起步阶段,一些做法还很不成熟,探索适应劳动力创业长远发展需要的体系机制、工作制度任重道远。但是从当前情况看,以下几个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加以正视和解决:

(一)创业支持服务体系机制分散,没能形成合力。劳动就业、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开展创业服务的部门单位,按各自工作安排开展促进创业活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效率不高、效果不显著。

(二)创业基金筹集难度大,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创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制的因素。例如市农村青年创业基金理事会计划筹集创业基金100万元,目前实际到位20万元,仅完成计划的20%。其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形成举全市之力支持全民创业的氛围,社会各界对此项事业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同时创业体系建设缺乏国家财力强力支持和市财政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全民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有限。由于宣传发动不力,政策引导工作不到位,在我市还没有形成“崇尚创业、兴业光荣”的社会环境,一部分人有创业能力,没有创业意识,存在着小富即安的从理状态,尤以返乡农民工表现最为突出;一部分人有创业愿望,但没有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资金短缺,创业项目不准,创业信息不灵等),尤以城镇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表现最为突出。

(四)创业环境不宽松。部分承担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的部门,对扶持全民创业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不时发生敷衍塞责和刁难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创业体系建设的领导力量。建议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扎兰屯市促进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形成市政府

统一领导,全市统筹规划的领导机制。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由劳动保障部门主管,各方面积极配合的创业服务格局。

(二)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形成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氛围。建议每年5月份为“全民创业宣传月”,采取典型引路、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散发宣传品等方式,开展扎实有效的创业宣传活动。并对创业典型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

(三)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城乡劳动力创业支持一体化原则,大力开展以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伍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返乡农民工为对象的创业培训活动。建议进一步加大市就业服务局创业培训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创业培训容量,达到年创业培训600人能力,满足创业人员需求。

(四)进一步发挥创业专家指导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创业指导。吸纳包括各方面专家、创业成功人士组成创业指导团,紧密跟踪创业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提高创业质量,增强创业稳定性,从而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五)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步伐,发挥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平台和政策凹地作用。

关于我市校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5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校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为了全面推进我市校舍建设,保障师生安全,提高校舍建设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当前,住建局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我市的校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今年以来,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共新建教学楼5栋,面积 6755平方米,新建宿舍3栋,面积4241平方米,新建幼儿园3栋,面积3646平方米,新建餐厅2处,面积2628平方米,新建总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从公开招标、严格办理建筑手续,严把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验收关,使校舍建设由量变到质变,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在乡镇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牢固的地方是学校。虽然,在校舍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年,由于社会转型的原因,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较多,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城市区划调整、城市不断扩大。尽管近年新建学校和布局调整的力度很大,但由于生源流向的变化,现有的学校布局显得不太适应。从生源变化来看,人口出生率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生源总体上呈较大幅度下降

趋势。普通高中学生人数近年内呈上升趋势,现已呈现下降趋势;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爆满,但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从流向变化来看,生源流向城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2005年以来,取消了借读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大量涌入,市区大班化现象日益严重,与此相对照,农村生源日渐减少,撤并学校尚未进入稳定阶段,学校教育半径越来越大,因路途遥远,学生上学难的现象再现,迫使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

由此看来,学校布局不适应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学校布点显得比较多,学校规模普遍较小,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二是市区学校布点显得比较少,平均班额普遍较大,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市区因为住宅小区的教育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义务教育阶段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

二、政策建议

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教育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打造新品牌,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坚持以优先发展的要求办教育,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办教育;第二,坚持义务教育政府为主,非义务教育民办为主的发展取向;第三,各级各部门在教育发展上,要坚持做到该保的要保住,该管的要管好,该改的要改活,该放的要放开。为此,提出以下

政策建议:

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规划。要把学校布局规划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学校的兴建、改造和发展。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学生生源及流向的变化情况,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布局规划。政府要按照“小学联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办学格局,调整中小学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二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城市住宅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三是集中有限房屋建设资金,规划设计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初中工程,合理定点、精心选址,建设数量虽少但规模较大和较好育人条件的的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以解决农村留守未成年的教育问题。四是规划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都能满足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缩小城乡教育差异,要把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并列出年度工作计划,逐年实施,以市区为单位进行验收。五是要花大力气办好我市的职业教育中心,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关于我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6

张景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和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步伐。我于2005年8月在文化局领导的陪同下,对我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文化局领导的情况汇报,深入文化基层单位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市文化建设由宣传部指导,文化局主抓,文化局及各乡镇所属文化站21个,图书馆2个,文化馆1个,书店1个,电影院2个,文化室16个,从业人员230人;现有音像、书刊、娱乐、电子游戏、网吧等文化经营业户300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

随着开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文化的职能和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文化繁荣”建设目标,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为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态势。

1、以争创先进为动力,推动文化建设

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积极争取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且主动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省级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先进村”创建工作,到目前,已建成省级“文化中心”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省级文化先进村5个。此项工作成绩显著,排在铁岭市前列。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全市掀起了城乡共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潮。通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基层的文化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农村文化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2、全市文化活动走向市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作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迈进。我市举办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部实现商务动作,为我市文化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全市民营文艺演出团体及音像、书刊、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网吧等个体文化经营户有了新的发展。各乡镇通过互相沟通,加大了改革力度,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把乡镇文化事业推向文化产业运作的新路子,并已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庆云镇文化中心通过产业化经营,年创收2.5万元,不仅解决了文化活动资金问题,减轻了乡镇政府的经费负担,而且促进了全镇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解决全市农村文化站活动经费不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3、以精品创作为重点,大力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

今年,我市已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多次,而且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中央、省、市举办的大奖赛,分别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辽宁省及辽宁电视台举办的比赛中,获金奖9人次、银奖10人次、铜奖2人次,文化局获优秀组织奖。文化局创研室两部二人转作品获铁岭市参赛奖。随着《马大帅》

一、二部的热播,今年赵本山又在开原拍摄了《乡村爱情》电视剧及正在筹折《马大帅》第三部,这必将进一步增加开原的文化艺术品位,推动开原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更提高了开原的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层文化建设仍有不到位之处。一是发展不平衡,市区内与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差距在拉大,农村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差距也在拉大。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5个省级文化先进村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呈逐年下滑趋势。二是资金匮乏,农村文化场所被挤占、卖掉的现象十分普遍,文化站站长几乎全是兼职,农村文化阵地破坏严重,市内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培养人才工作也因资金、场地限制难以开展,目前开原的文艺人才已出现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与铁岭建设文化名城,开原建设小都市的要求很难适应。

2、基础设施仍有不健全之处。全国文化先进县对硬件设施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五个以上大型封闭文化娱乐场所,而我市却没有相应配套设施。此外,还有一些文化站舍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已不能使用。文化设备短缺,陈旧落后,文化馆、站、室均缺少用于工作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有些乡、村图书室,至今还在书架上摆放着相当数量的80年代的中小学辅导教材及不符合当前形势的政治性图书和没有利用价值的图书,以充当图书册数。

3、文化市场监管仍有不到位之处。从目前调查的情况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对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网吧吸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营业两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集中专项整治,但仍然存在并且比较突出。在每天中午休息,晚上放学的高峰期内,全市70家网吧几乎个个爆满,每天上网的中小学生不少于1000人次。“未成年人养活网吧”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家长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市内销售的音像制品、书籍盗版严重,有的产品盗版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三是歌厅、茶社噪音扰民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市内投入资金装备了隔音板的歌厅、茶社不多,大部分都存在噪音超标问题,受到噪音影响的群众意见很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个别乡镇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由于经济欠发达,市乡两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资金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未能达到国家关于“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必要的文化活动经费及人员开支难以保证。困扰、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3、陈规陋习改变难。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穷不思变,富不思文”,思想守旧落后,对文化和科技不求学、不求用,仍然是走东家串西家,个别地方仍存在搞封建迷信或以打麻将为主要的娱乐形式。这种陈规陋习一时还难以转变,这给基层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三、对加强我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市党委、政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文化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认识。党委、政府要站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继续提高对我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加大领导力度,把我市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我市文化建设不断上质量、上水平。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兴建、管理、经营文化设施。国家与集体、个人相结合、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实行目标与实效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市文化建设水平。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建立以奖代拨的投资机制。鼓励创建文化先进县、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社区及建设乡镇文化中心、标准文化广场,保证有影响的重大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保证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的日常工作经费,保证专职文化工作干部开支,保证文化干部培训经费,加快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3、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加强对网吧监管,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支持,尽快落实终端统一控制接线时间,安装过滤软件等技术性措施,解决超时营业和黄色网页问题。加大巡查、抽检、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吸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违规经营行为。积极与工商、公安、电信、消防等部门沟通,加大联合整治力度,推进综合执法。

4、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部署,组织开展好各类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深入研究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大力推行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等。继续打好“赵本山艺术”品牌,依托艺术团等团体,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文艺人才,活跃城乡文化市场,创作文艺精品,创出有开原特色的文艺品牌。

开原市政协

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 篇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针对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抓好乡风文明建设这个课题,4月下旬,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分三组深入XXXXXX等6个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调研,召开部分政协委员、相关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同志、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我市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法及成效

各地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让广大农村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

(一)以上率下正风气

以党性教育活动和落实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抓手,从党员干部抓起,铸造乡风文明建设新根基。如镇坚持“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带民风”,党员干部率先端正工作作风、遵守法律法规、不循私情、不逾规矩,做“知荣辱、讲廉耻、守道德”的表率,用良好的政风带动乡风文明,党员干部结队帮扶后进户,帮助其端正思想、规范言行、打扫清洁等,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人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

(二)提升素质强基础 以农民夜校为载体,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思想教育活动,在培训精准扶贫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中国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和法制讲座。同时,让群众当老师,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如镇以农民夜校为依托,由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任校长,包片领导、司法所长、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当老师,每月至少开课三次,以村、组或大院开展讲政策、讲技术、讲法律。

(三)强化宣传造声势

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讲广播、开坝坝会、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微信短信等方式,广泛而深入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逐渐树立品德端正不违法、计划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移风易俗不浪费等社会风尚。如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健全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打造新农村志愿服务文化,深入开展以“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实施“环境卫生整治、繁荣农村文化、陈规陋习整治、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家风建设、群众自治提升”六大行动,努力形成“尚勤劳、重孝道、守规矩、讲卫生”的文明乡风。

(四)选树典型扬正气

对标“四好”,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十大孝星、孝老爱亲模范、文明道德模范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镇开展“五星五家”、十大孝星评选活动,通过社员大会初评、村民代表会(贫困户大会)复评,村支部审定的“两评一定”方式,在贫困户中评选出“感恩奋进、脱贫奔康、卫生环境、遵纪守法、孝老敬亲”5户星级户,在非贫困户中评选出“勤劳致富、热心公益、文明和谐、科技示范和奉公守法”5户家庭,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文明建设氛围。镇每半年开展一次孝老爱亲、清洁卫生、感恩奋进对象评比活动,先进典型纳入“七一”和工作表彰,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五)村规民约治陋习

以村规民约强化乡村文明建设,由村民代表牵头,组织群众讨论,已经讨论通过,户户签字按印,共同维护其严肃性。明确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详细标准、具体项目和流程;明确党员干部不送礼、不收礼、不参加其他人员的宴请;明确不收受宗亲、同事、朋友、邻居等的礼金;明确红白喜事仅限本人亲属参加,直系亲属等至亲的礼品、礼金提倡控制在200元以下;提倡通过献鲜花的形式开展文明祭扫。同时,各村(居)开展家风建设系列活动,传播家规家训,传承家风文化。通过挖掘一批好家风好家训的典型故事,制定村(居)家风家训、家族家风家训和农户家风家训,部分村(居)将家族家风家训内容全部制成铭牌在各村(居)的显著位置上墙公布。

(六)以文化人树新风

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村文化室、阅览室、广播室,完善了图书、乐器、电脑等配套设施,设置宣传栏、阅报栏电子显示屏,方便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的建设,寻找德高望重、热心公益、文化底蕴较深厚的家庭,着力打造成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强化文化的带动、感染和教导力;组建了两只业余文化演出队伍,培训锻炼锣鼓、唢呐、广场舞等剧目,利用节假日开展文化节目演出,形成人人参与、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如xxxxx加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完善设施功能,配备图书、电脑、桌椅等设备,落实专人加强对各种文体设施、场地的管理,引导群众文明娱乐。镇支持组建了2支文艺演出队伍,开展广场舞、下棋打球等贴近群众的文体活动,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同时,还组织2支演出队伍定期深入到各村(居)开展送文化下村活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在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二、问题和原因

(一)思想道德滑坡。“一切向钱看”成了一些农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的为了获取钱财而坑蒙拐骗、损人利己、铤而走险和违法犯罪;乡村人际关系日趋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增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少农民把打牌赌博当作了主要的娱乐方式,成天沉迷于赌博;不少农民“等靠争要”思想存在,少数人甘当贫困户,争享低保待遇;少数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对家中老人不关心、不赡养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攀比之风渐盛。个别地方和少数农民在婚丧喜事上大操大办,比阔气、讲排场,在红白喜事随礼、烟酒和菜品上相互攀比,任性拉高标准,造成巨大浪费,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结婚结不起”、“小孩生不起”、“死人死不起”的现象。

(三)封建迷信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少数地方沉渣泛起,信佛信教信命,遇难求菩萨、求算命先生。黄赌毒现象不断从城市向农村渗透,有的邪教披着宗教外衣非法敛财,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四)法制观念淡薄。少数农民目无法纪,不学法,不懂法,无政府主义严重,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眼睛只盯着自己小圈子、小家庭,凭习惯办事;隔代教育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产生一定影响,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个别村干部蛮横专断,喜欢个人说了算,不讲民主,干群关系紧张;农村选举出现一些违法违规事件,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多元化;村“两劳”释解人员、青少年、无业人员犯罪增多,对乡风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一是封建思想遗存。封建迷信思想对当前农村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影响根深蒂固。这部分人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周围亲戚好友的影响下,很容易被一些所谓的“大师”迷惑。家里一有事,就要请“风水”先生、神婆查查家宅、看看家里过世的亲人在阴间过得如何。这种封建迷信思想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二是价值观念缺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也面临着冲击和影响,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失。农村中封建迷信现象日渐盛行,部分村民对宗教信仰不够理性,盲目信教,笃信神灵,花钱消灾。

三是宣传教育缺失。部分经济比较宽裕的农民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一些村民盲目跟风,“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少村民认为婚礼大操大办才有面子,丧葬仪式样样齐全才显得对长辈有孝心,其他村民则纷纷仿效,否则就会被村里人瞧不起。部分条件较差村民“打肿脸充胖子”,甚至不惜借债操办,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需求存在距离,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多形式文化下乡,虽深受农民的喜爱,但多是杯水车薪,难以使农民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四是政府管理缺位。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属上层建筑的范畴,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易立竿见影,而忽视了乡风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无法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同时,合力建设乡风文明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仅靠少数部门单打独斗,推动起来比较困难。

三、对策和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良好社会风气支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项战略要求都要有好的民风来作为社会保障,否则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困难重重。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群众团体组织的作用,深入农村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提高鉴别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积极的生活方式。二是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从我市农村经济的特点出发,找准培训工作的着力点,以重点骨干企业的在岗农民工为重点对象,扎实开展务工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协同乡镇合力抓好二、三产业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

(二)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要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使乡风文明建设拥有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建立完备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加大发展市、乡(镇、街道)、村(居)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以文化站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网络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要利用全民健身运动的东风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大众体育运动和健身设施建设要向农村倾斜,实现公共体育设施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

(三)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管理和引导。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管理机制。市、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村委会、妇联、共青团组织以及其他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各基层组织协调运行,民主管理的新体制。二是要积极倡导健康时尚的文明乡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运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传科教兴农,广泛持久地开展 “科普”、“三下乡”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和医疗中的科技难题。三是要积极开展“文明社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使农民树立“我要文明”的思想观念。

(四)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一是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着力加强农村综治工作的网络建设。公安机关要按照打防结合、专群结合的要求,推广警民联防巡逻和警司联调的经验,积极排查整治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二是要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加大农村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要针对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环节,及早做好预防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尽可能防止“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加强普法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要从农村实际出发,选择农民听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法律法规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五)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常规程序,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精准扶贫、精准帮扶项目为依托,以村(居)委单位,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兴建一批乡风文明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农民祭祀专用场地、红白喜事专门场馆等,从根本上破除封建迷信,营造淳朴节俭、邻里互助风尚。同时,设立移风易俗类奖励,对于带头树立婚嫁节俭新风、自觉抵制丧葬迷信活动的家庭、个人予以物质奖励,形成正面示范效应。

关于我市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摘要) 篇8

2010/7/9 9:33:55 来源: 延安日报 作者: 查看网友评论 跟贴 0 条 点击: 75

5一、全市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我市辖1区12县,市域面积37037km2。除延安中心城市外,有县城12个,建制镇82个,集镇81个。全市平均每227km2有一个小城镇,城镇密度为22.1个/万km2,若含集镇可达到44个/万km2。全市除少量以石油、煤炭、化工、旅游业为主的工矿型与服务型小城镇外,其余都是综合商贸型小城镇。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方针,不断强化城市理念,全面提升城镇功能,使全市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并显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乡镇柏油路通达率达到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到90%,基本形成了快捷便利的城乡交通网络。二是构建城乡供水网。通过加大投入,加快供水管网铺设,推进自来水管道向农村延伸,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人畜安全饮水。三是构建城乡清洁能源供应网。在城镇,加快了天然气管道铺设,使集中供气普及率不断提高。在农村,大力推广了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各县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也全面铺开。目前,安塞、志丹、吴起3县已建成投运。同时,还建成了吴起采油厂、长庆采油三厂等8个石油废水联合站和延炼动力锅炉脱硫回收工程。五是构建城乡信息网。自然村通电率达到了100%,乡镇和公路沿线的中心村已实现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的通达。广播覆盖率达到96.9%,电视覆盖率达到98.4%。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较高覆盖和较高保障水平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市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

2、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

完成了城区“三山”绿化。市区沟道开发、环线建设全面推进,中心街改造、西北川公园建设等项目加快实施。市政功能设施日趋完善。污水收集、供气、供暖范围不断扩大,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3%,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20万平方米。各县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年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9%。

3、项目带动效果明显。

2009年我市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0.3亿元,安排项目480个,部分已建成投用。市级10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亿元,增长33.4%。重大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个百分点,不仅对保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促进城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农业产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加强。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77.1万吨,创近十年新高。苹果面积达到280万亩,总产196.9万吨;红枣40万亩,总产4.3万吨;核桃25万亩,总产5300吨。肉、蛋、奶分别增长15%、7%和16%。新建高标准大棚6090座,累计达到8.9万座。建成新农村试点村101个。吴起县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互动促农村,转移农民富农民”的思路,坚持“就镇、就近、就路”的原则,采取“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县上先后投资5.7亿元,使全县70%的人口住进了新居,城镇化率提高到51%。志丹县发挥本级财力优势,围绕草畜业、林果业、棚栽业和小杂粮四大产业,立足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建立了“政府贴息、以奖代补”的长效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开发。子长县建立完善了城乡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一是对城镇结合部的村庄,走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通过小区开发,使城郊村“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让农民变市民,使农民从农村起家,在城镇安家。二是对城镇近郊村和乡镇中心村,走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发展模式。依托建筑建材、煤炭石油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及其它非农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三是其它村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也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发展的运动过程。虽然说我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目标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结构单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对城镇化发展很难形成持久的财源支持。就全市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经济和财源结构,石油工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收入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石油资源又主要分布在北部几个县区,目前各产油大县实力雄厚,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很强,有的县不但解决了县域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而且还措资解决了一些重点镇村的建设问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南部塬区和黄河沿线各县,农业产业发展稳定,形成了苹果、大棚菜等农业规模产业,但由于工业资源匮乏,基础薄弱,财政收入相当困难,有限的财力很难对城镇化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很难独立完成。单一经济结构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已逐步显现,形成了北部县区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完善,但相对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南部塬区和黄河沿线各县虽有一定的农业规模产业,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缺乏聚集和带动功能。加之油煤气等资源都属于不再生资源,随着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都将面临着不断减少和最后枯竭的结局,对漫长的城镇化发展很难形成持久的财源支持。

(二)产业发展缓慢,特色不够明显,产业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不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做基础,如果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劳动力转移的岗位,城镇化也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顺利地转移到城市并实现稳定的就业,而城镇要实现稳定就业又在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的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中小企业和现代加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扩大就业的空间相当有限。一些小城镇由于产业发展滞后,功能不配套,后劲不足,仅仅是相对集中的居民点,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很难形成拉动作用。

(三)制度建设滞后,城镇化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不明显。一般来说,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拉动农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但就我市而言,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城镇化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还未能充分显现。应该看到,实现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数十万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一次重大的体制变革和调整。近年来一些进城的农民工没有通过落户的方式彻底转为市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也未完全实现城镇化,这就很难有效地拉动内需增长,实现社会结构的城功转型。

(四)建设资金不足,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调研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一是市县区财政由于硬性支出不断增加,只能将有限财力重点投放在城市的市政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镇村一级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仅仅是个“吃饭”财政,无力参与和实施公益事业建设。二是银行贷款。现行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注重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而城镇化建设注重长期性和公益性,投资大、回报期长,建设和开发很难得到银行信贷的全力支持。三是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由于优势不明显,吸引力弱,在招商引资方面很难有大的手笔。就目前而言,全市在城镇化建设中招商引资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四是专项资金,由于专项资金数目小、量有限,大多都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投放到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上去。

(五)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建设的舆论导向作用还发挥的不够。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到现在已经8年了,今年中央又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将“统筹城乡”提上了文件的标题位置。国内外的一些专家解读时说,通过1号文件可以看出,中央已开始将农业问题上升至宏观层面,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扩大消费,通过城镇化使中国经济找到新的长期的增长点,可能将成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未来指向。我们在调研中接触到一些干部群众,他们认为城镇化就是在城里盖高楼大厦,改善城市的硬件设施,而对提升农业的产业功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却知之甚少。还有人担心农民进城后农村土地荒芜,农民在城市没有生活能力、生存不下去等问题。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加快延安中心城市建设。要瞄准把延安建设成为80万以上人口的中型城市框架,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转移人口与健全保障体系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的市政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打通城市交通内外、环线,推进沟道和山体整体开发,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城市的宜居化改造。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突破口,不断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努力改善城市的“硬环境”。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强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市政配套设施方面在抓好供排水、供电、通讯、消防、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将解决停车难和公厕少作为重点问题,在大型建筑、商贸区、住宅区等人流集中的部位同步设置公厕和停车场,结合人防设施建设修建地下停车场,完善城市公交车停靠点。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抓好政务、市场、法制、信用等“软环境“建设,营造使市民和外来游客都感到宽松、满意的政策环境和公正、高效的办事环境,尽快发挥延安城市对县区经济的辐射功能和拉动作用,对全市人力资源和消费群体的集聚作用和城市文明对全市形象的塑造作用。

2、大力推进县区所在地的特色城市建设。县区所在地是该县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县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明显。如果一个县的城镇化建设搞好了、产业培育起来了,能够拉动一、二万农民进城,全市的城镇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建议有条件的县区特别是产油产煤大县可先走一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完善“以油补农”、“以煤补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发展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同时,应协调中省在延企业共同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将采油厂、炼化厂建设与所在县的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厂部、矿部队站生产基地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行工矿区建设与乡镇建设一体化。工业经济较差的县应高度重视农村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集群,走先建“市“,后建“城”的路子,依靠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走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3、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我们延安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又居住分散、“三农”问题负担沉重、单靠中心城市和县城来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是很有限的。建议市上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在全市的建制镇中,择优挑选,依靠产业发展和地理位置进行综合规划,使之产业集中、功能配套、服务完善,成为县、乡结合部新的商品集散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乡镇企业集中地。形成农村人口向重点镇集中,农业向产业化集中,产业向城镇周边和园区集中,实现城镇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拉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4、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使许多农民不离乡离土就地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对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应该说即就是将来实现了城镇化、农村势必还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群众,他们还要继续生产、生活、生存在农村。所以要用发展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配置要素资源,把现代文明成果向农村辐射。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的基本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当前应抓住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住房,建设中应突出村情,结合实际,坚持方便、整洁、生态的原则,重点在完善功能上下功夫,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

5、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的进程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在延安这个资源富集地区发展工业还是要坚持发展能源工业,但必须要强化经济转型,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要支持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做大做强石油产业,支持中省在延企业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应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加快能源工业转化,即要从资源型转向资源深度加工型,从单一的能源型转向三次产业提高发展型。要继续争取100万吨乙烯项目的立项工作,争取列入国家的“十二五”计划。在配置矿产资源方面,争取将子长、富县煤炭资源配置给地方,优先配置给地方国有煤矿。还应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省市分配比例,比照省对榆林的政策给予延安倾斜。保证延安的能源工业尽可能多地为延安的城镇化发展提供较为长久的财力支持。与此同时,更要重视非能源工业建设,加快发展石油装备、汽车、卷烟、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使非能源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6、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对于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劳动力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继续抓紧抓好。建议市上在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的思路上,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提供生产要素的企业。同时,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应尽量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减少基础设施投资。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一次变革,它的核心是围绕某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新的农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加工、购销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的产业。建议市上应依据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实施有机农业战略、品牌营销战略和农产品增值工程,大力提升苹果、棚栽、草畜产业发展水平,引导农民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延安建成西部知名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基地,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

8、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符号,再漂亮的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只是一个无味的城市。建议市上尽快建设延安历史博物馆,挖掘延安深厚的历史资源和丰富的民间文化,以和延安的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要搞好城乡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争取中省的支持,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小学校。通过城乡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解决城区入学难,大班额及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同时,要加强教师培训,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农村学生来城镇上学,拉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9、广开投入渠道,加大财政支持。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级政府要通过财税政策稳定建设的资金来源,除建立长效的财政支持机制外,还应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资金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突破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

上一篇:小学生绿色环保教育知识读本下一篇:网店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