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汇报发言稿

2024-06-04

生本教育汇报发言稿(共7篇)

生本教育汇报发言稿 篇1

大家下午好!能够代表小学一线教师在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研读了生本教育学习专辑,聆听了精彩绝伦的生本报告之后,让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他是谁?他就是他自己!让他自己做主!让他自己取得!”这是学习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不难看出,这个“他”就是指的“学生”。诚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在教学中,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会调动生命自然的伟大力量,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自主,变得快乐,学习自然会高效!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小学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一直沿用比较传统地教学方式,结果发现我在上面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让学生讲解吧,还扭捏不大方,声音小的只有自己才听得到。这种状况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本以为是孩子小,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想法。接触了生本教育之后,我才找到造成这种局面的症结所在。因为我在课堂上将知识讲解的太多太细,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也就懒得去思考问题。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的、为老师学的,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了。

生本教育提倡把学习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生本的课堂教学不再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不难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我们似乎有些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地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失败了。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一样,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应该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生本教育相信生命,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生本教育是真正把“人”当做“人”的教育,它承认生命的巨大潜能,承认人生来具有向上和向善发展的内驱力,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以充分、自主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库一旦被打开,其潜能就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涌出,生命的神奇也不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 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

“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尽可能多的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上,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在充满乐趣的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与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者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实际感受的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解放教师,让教师成为幸福的人;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每每读到此,都让我对生本教育充满向往,我总能想象出生

本课堂下的学习生活多么有趣,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幸福,我多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啊!这个梦想对我来说,不再遥远,因为它就来到了我的身边,我也愿意为实现它而努力。

新学期,我和孩子们就要开始二年级的学习之旅了。如何引领他们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顺利实现课堂模式的华丽转身呢?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对于他们来说,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已经积淀了不少的知识,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孩子年龄还是偏小,自我约束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有所欠缺,而我自身对生本教育的知识了解得也太少。所以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课改计划:

首先,我要加强“生本教育”理论学习,深刻认识“生本教育”的内涵和操作方式,勤于思考,大胆创新,探索出适合班级发展的“生本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用坚韧的意志克服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树立坚定和必胜的信心。除此之外,我还要认真钻研“生本教育”实验教材教法,作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科学设置学生前置性学习的作业,确保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

其次,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和基础,合理安排学习小组,确保小组均衡、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小组的重要作用。按照“生本教育”实验课堂“小三步曲”:学生前置学习、课堂小组内交流、小组班级交流的要求,监督和指导好学生前置阶段的学习,认真组织和开展好小组内的交流,合理调控好各小组的班级交流与展示。科学掌握“生

本教育”实验的“大三步曲”: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和收获学习要求,在实验初期,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上狠下功夫,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评价鼓励机制。一套合理完善的评价鼓励机制,就像一轮冬日的暖阳,温暖着孩子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胜利的喜悦。评价与鼓励机制力争做到多元化,体现多向性。

生本教育改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我还要注意不断地反思、积累教学中的成败得失,随时记录下实验过程中的想法、做法。做好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形成自己的“生本”材料库。便于日后总结经验教训,督促自己继续前行。

生本教育汇报发言稿 篇2

丛台区丛台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十分感谢邯郸市教育局、丛台区文教体局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走进丛台小学,走进生本教育。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生本教育为抓手 大力推进新课堂》。

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丛台小学的发展概况。我们学校是一所有着近四十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丛台路小学,2005年进行了改建、扩建,2006年改名丛台小学。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82名教师,2100多名学生。学校遵循“诚则信 学则进 勤则精 创则新”的办学理念;恪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倡导“敬业修德、无私奉献”的教风;营造“善教善导、主动发展”的学风,不断强化学校管理。

在“强力提师能 创建新课堂”的道路上,我校坚持以团组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生本教育,推进课堂改革,收获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说起新课堂推进,我们和在座的许多兄弟学校一样,也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路,但是我们不畏其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终于拨云见日,走出了一条阳光之路。

一、创建新课堂 信念要坚定 的确,最初创建新课堂,是建立在对传统课堂大刀阔斧的改 革基础上的,这样的一种革命的方式,极具挑战性。不仅是老师,作为校领导我们同样感到担心、困惑、迷茫。我们都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组织全体教师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学习了邯郸市教育局邯教[2010]1号文,学习了邯郸市“校本革命”行动纲领,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真切地感受到了市教育局在把握教育方向、确定教育策略等方面的韬略和眼光,感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科学决策、务实创新、勇于开拓的魄力和远见。

创建新课堂,理念先行。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真正地这种“新”理念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我们多种方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理念。

1、学习1号文件

首先我校印发教育局下发的“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1号文件,教师们人手一份,组织学习一个星期,认识创建新课堂的重要作用,明确“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目标、推进措施,拉开了我校创建新课堂的序幕。

2、外出取经

为推动新课堂教学,我校分批派出所有教师赴邢台人才学校、山东杜郞口等地先进学校取经,这些教师学习回来,都要写学习反思、感悟心得、并全体教师会上交流,对教师观念转变、推进新课堂起到了积极作用。

3、邀请专家把脉,激发调动全员参与。我校先后从外地请 来教育专家、市区教研员做专题报道,开阔了全体教师的眼界,激起了全体教师参与新课堂创建的热情。

二、创建新课堂 构建新模式

理念可以迁移,但模式不能照搬,创建新课堂必须立足实际,立足校情。

我们先是仔细观摩学习了全国名校的各种课堂模式,并分析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借鉴杜郎口的“活”,人才学校的“实”,创建了“四学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四学,即自学、互学、群学、导学。五环即为课堂流程的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当堂训练。不可否认,四学五环教学模式对于我校的新课堂推进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它毕竟是我们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成果,凝聚了教师们的心血。

在实施新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又不断地发现问题。比如说,有的老师说,新课堂把纪律改“乱”了,并且课程也跟不上进度,老师们有怨气,个别老师想打“退堂鼓”。了解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后,张校长亲自与教师们深入座谈,表明了态度,“新课堂我们已经上路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早改学生早受益,晚改学生晚受益,不改学生就不受益,只要坚持就能成功。”我们还发现,新课堂的模式适用于所有学科,但又不能从根本上抓住学科教学的根,体现不出学科的特点。再比如,导学案的设计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问题接踵而来,也使我们的思考变 得丰富深刻起来。新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是否还有更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呢?

三、牵手生本 成为“全国生本教育实验校”

4月份,我们跟随丛台区生本教育考察团到来到了广州参加全国生本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班,这次学习让我们豁然开朗。生本教育与新课堂教学不是对立的,是相通的,是一体的。生本的理念能够深化之前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形成的“四学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生本教育更具有丛台特色。

什么是生本教育?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结合11年来生本实验的无数案例作了这样的概括: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生本教育理念,简言之就是“以生命为本,依托生命,激扬生命,提升生命。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学为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

就在今年4月份,我校和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郭思乐教授签署了协议,正式被确立为“生本教育”实验校。

四、推进生本 让生本教育落地生根

(一)开展扎实有效的生本培训

1、全员理论培训。组织骨干教师成立生本教育理论组,先 期认真研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和《教育激扬生命》等多本生本理论书籍,在自己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使老师们对生本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我们还将《人民教育》2009年15-16合期“生本教育专辑”及其它生本教育相关的理论文章、丛台区教研室精心汇编的《静待花开》等内容编作为教师理论学习教材,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习,各个年级组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结束后,每位教师写出了1500字的学习体会。我们还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了“生本教育”理论测试。

2、深层培训。校长、副校长、主任、骨干教师、教师分五批组织教师赴广州多所实验校学习。其中还有一名教师参加区专家班培训,为期一个月。对于市教育局、区文教体局组织的生本研究培训,我们更是校长带队、全员参与。就在上周六、周日,丛台区还邀请广州的生本专家来为全区的教师讲座、做课。

3、实战式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多节生本教育课堂实录,并围绕课堂开展研讨活动。接着骨干教师做示范课,通过观摩、学习、交流,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感到转变的必须,激发老师们的理念转变。扎实有效的培训,为全面推进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

1、骨干引领,全员推进。

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生本课堂的有效做法,全面推进。在骨干教师的经验带动下,全校教师的生本课堂很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阶段推进,学科推进。

实施生本的最初一段时间,我们先由个别年级、个别学科开始的。年级上侧重于中高年级,学科上侧重于语、数、外这些主课。在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又在其它年级、其它学科逐渐尝试。到目前,我校所有年级,包括一年级,所有学科,包括音乐、美术等都在实施生本,而且把生本做得很好。

举个例子,在9月下旬的时候,我们区教研室的领导、教研员20余人到我校开展生本教育听评课调研周活动,在我们学校调研了一周,听了有100多节课,涉及了我们学校的所有教师、所有学科,这在其它学校是没有过的。听完我们这些家常的生本课后,教研室的领导很高兴,他们对我校的生本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充分地肯定。教研室的领导这样说,丛台小学的教师理念新、学生因为得到一段时间的生本训练水平高。我们学校的语文王利娟老师、数学王俊杰老师作为仅有的几有的几个代表之一,在上周丛台区组织的生本培训上为全区教师做展示课。再比如,美术曹泽敏老师、科学郗晓娟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着生本教育。这些小学科的老师也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前置性研究,学生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曹老师因为生本上得好,代表丛台区参加 邯郸市美术学科新课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音乐教师王韧刃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的音乐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应该说,生本成就这些教师。

3、活动促进。

为了保证生本教育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有序有效地推进,我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阶段推进、典型带动外,我们还实施了活动促进。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对生本教育的推进产生很大的促进。

以“教师论坛”为主,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改革推进能力。我们利用每周一开全体教师会前,举办一次短时间的“教师论坛”每次教师论坛主题鲜明,都能围绕生本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进行交流,确实提高了教师的能力。教师论坛实现了教师的共同思考,共同提高。

以“专题研讨”为主,逐步提升教师的执行力。教导处分学科定期组织学科教学生本研讨会,总结梳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做法和问题,通过“反馈会”的形式跟全校老师进行研讨、沟通,共同制定下一步的学科推进计划。

以“集体备课”为主,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生本课堂注重前置性小研究的学习。科学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源于有效的集体备课。受“生本教育”基本理念的启发,我们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创新性地运用到集体备课中来,实施“互动式”集体备课。在明确备课内容的情况下,校级集体备课一般是大科每 周两次、小科每周一次。校级集体备课分五个环节: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根据实际,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我们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前置性小研究,汇集成册子,人手一册,发给学生,起名为《思行导航》。

以听评课为主,将生本教育与构建理想课堂一体化。为使生本教育在每一节课、每一天的实践探索中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开展了“团组教师轮课”活动。坚持团组中每位教师每两周公开一次课,团组成员一起听课,听课后利用课间十分钟,在走廊里及时对课堂问题进行反思评课。每个团组每周都有20多节课公开展示,已实现展示课听课常态化,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全面听课的基础上,对一些中青年教师采取“一课多轮”听课,同组成员先观摩后,马上进行评课改进,再在其他班级再上课,在磨课中逐渐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然后团组集体展示。在全体听课的基础上,团组集体备课,选出一名教师,在全校展示,团组其他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课。

五、组建团组 实现教师共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生本的推进,我们发挥的是集体的优势,践行的是人人达标,促进的是教师整体的提高。

1、搭建“三格”层次,构建教师发展模式

我们学校内在文化精神是:以合作共享为主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为此,我们构建了教师梯级发展模式,搭建了“三格”层次,即:入格、升格、风格。

入格,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换,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多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实施“青蓝工程”,要求每一位新教师自拜“教学师傅”,师徒间进行课堂开放、备课指导等交流,依靠这样的入格培训,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像我校的胡亚梅、郭莉娜等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入格培训,很快成长起来,已成为一名学校、家长信得过,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他们在区级组织的各种讲课、基本功比赛中已崭露头脚,成绩不俗。

其次是升格,即通过专家引领、外引内培、观摩取经等,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创设条件,优化培训环节,对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孙敏老师素质好,底蕴厚,教学中有独到见解,有创新精神,我们为她创造展示锻炼的机会,多次让她外出听课,引导她向名师学习,同时经常帮助她研究课,让她在校内上示范课,再组织全校教师听课,课后大家点评。这样不仅使她的教学艺术日趋完美,也令全校教师受益匪浅。短短几年时间在语文教学上,孙敏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先后荣获语文教学新秀、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在全国第34届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中获得了语文讲课一等奖。

再者是风格,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本身带有革新的意义。”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正确的引领,教师不懈的实践、探索。对于骨干教师,我们要求她们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参与教育教研,根据学校的总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定子课题,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为骨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帮助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向“名师”发展。我校为了促进骨干教师更快成长,每学期都会推出骨干教师“四个一”活动,即研究一项教学方法,上一节示范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结一个对子。此时结队子,由原来的师徒结对拓展为骨干教师结对。骨干教师间以共同研究的问题为纽带,强强联手,实现对问题研究的深入与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同时面向社会推出骨干教师开放周。每学期确定一周为骨干教师开放周,开放周中,我们向家长发邀请函,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评课,感受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发展状态。将骨干教师的发展至于团队、学校乃至社会中,起到示范、引领、宣传的作用。团队中的骨干教师以个人的优先发展实现了对团队发展的引领。

2、组建团组。我们按学科分年级组建7个教师团组,由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团组的业务指导员,明确团组组长和业务指导员职责,重新修订教师团组建设制度、课堂评价制度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度、轮课制度与巡课制度。团组发挥的是集体的优势,实现教师互补,提高了整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例 如我校中年级语文团组,在团组长王慧老师的带领下,由被动教研到主动教研,多次在全校面前展示他们的教研活动。与此同时,年轻教师李红艳、张微在团组的带领下,成长迅速,多次在市、区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再比如,张玉华老师作为团组中年龄最大的老师,也是理念转变特别快。主动要求上团组的生本展示课,而且上的特别精彩。因为她所带的班级生本开展得出色,她们班的学生综合素质也特别高,孩子们学得快乐,家长们多次送来锦旗。

六、生本教育 为我校的发展带来无限春光

1、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日益提高。

经过对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教学视野得到了拓宽,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逐步由师本向生本转变,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学校就先后有八名教师在全国教学艺术大赛讲课、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肖倩、李淑芬、张微等多名教师在省市级讲课说课比赛中获奖。

2、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明显增强。

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学生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质疑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屡屡在 11 全国大赛中获奖。《小学生必读》多次到我校采访,并刊登了我校6名学生的文章。

3、搭建了与名校学习交流的平台。

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以来,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生本实验先进校的校长、教师面对面学习、研讨、交流,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4、生本教育渗透于学校管理,硕果累累。

我校被授予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一级图书馆”、“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河北省家长学校先进单位”、“邯郸市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扎实有效的生本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嬴得了各界媒体的关注。《河北教育》记者走基层活动第一站就来到我校,对我校的教师团队进行了深度调研,并进行专题报道。《邯郸电视台》《邯郸广播电视台》《邯郸晚报》等多达20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各项活动。这些都是我校开展生本教育、推进新课堂改革的成果体现。

生本汇报 篇3

一、引进生本教育,打造学校教育特色。

如何实施有效的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办成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这是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而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生本教育”和我校的教育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解决我们学校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学校毅然决定在已有的“三段六环节”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引进“生本教育”理念.二、加强学习培训,厚实底蕴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专著,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明确了生本教育的实质。

1、走出去观摩学习。

到目前为止,已有近47名干部教师到集宁一中、济阳第二实验小学、西峡城关一小、广东广州等地观摩学习,进行生本教育培训。每一期学习小组回来之后,及时进行学习心得的汇报工作,加强实践。至今,全校的老师,通过听课、听取经验介绍等形式,感受生本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法,老师的教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

2、校内培训,苦练内功。

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由教科室牵头组成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小组,并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我校开展的生本教育,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把生本教育学习作为自己的基本学习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学校统一培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发展新理念,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3、以生本教育为契机,注重交流

我校实施生本教育以来,为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的学习,我校教研室在寒暑假每学期印发假期学习材料,现已发放八本假期学习资料:关于生本教育三本《教育激扬生命》、《教育走向生本》、《幸福的做教师》,学本的五本书《有效教学法》《有效上课》《有效备课》《有效评课》《有效说课》。开学将老师们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收齐整理,并进行评奖交流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读书沙龙”的功能。

创设教师读书学习的氛围,更好 服务于生本教育的开展。在学校提倡“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活 动。创建书香校园,加强教师的读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数次定主题、分层次的读书活动。结合我校的生本教育的开展,先后组织 教师进行了主题为“生本教育”的读书沙龙活动。校长、教师们就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等著作,交流了读后感。

三、扎实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讨。

1、开展小组建设活动,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推动生本课堂。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起步阶段,为了推动生本教育进程,我校开展了“凝心聚力,展我团队风采”班级小组建设展示活动。我们有意在编排座位时把各个小组安排在一起,方便他们进行讨论交流,这些工作使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都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课堂参与欲望、表现欲望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正逐步常规化。

2、加强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讨工作,听评课活动在我校已经实行一年半,已形成制度化。这种教研模式是以课为载体,将课堂延伸,开展“课前预说环节、课中观察环节、课后评议环节”的校本教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说课、观课、评课三环节的基础上,实现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方法,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活动实践中的具有个 性化的理解感悟,改变以往以教师和教科书作权威的观念,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能根据自己的初步学习提出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呈现 出空前活跃的氛围。

3、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促进生本课堂的高效。

我校组织了多种形式教学活动,如“注重学生参与,突出合作展示评优课”、“主题视导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生本教育研究课”活动、以“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课本剧展演活动等等。老师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深钻教材,互相请教,反复研磨,精心设计,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局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中得到发展。

四、校本课程,学生成长的快乐园地

我校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挖掘区域资源,结合我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开办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打造精品课程“跆拳道”

“跆拳道”校本课程在我校已开展了两年多,分为普及课、校本课与社团三个部分。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为全校普及课,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参与。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跆拳道校本课。每周三下午为跆拳道社团活动。

现在,跆拳道课已经成为学生最爱上的课程,两年来,我校已有十余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二百多人次在区级展示活动中亮相。

2、评剧艺术校本课程

今年九月,我校与中国评剧院联合开发了“评剧艺术欣赏”校本课程。每周三,评剧院都会派二名教师到我校为三年级学生上校本课,学生在课上不仅学习评剧知识,而且学唱评剧选段,学生社团多次参加区、市艺术节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曾获得全国“国戏杯”少儿戏曲大赛三等奖。

3、精品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生活

我校现在开设了二十几个学生社团,其中本校教师十个,外聘教师九个。涉及体育、科技、艺术文学等多个类别。社团的学生在开学典礼、学校艺术节,庆六

一、庆元旦等活动中多次展示,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抓培训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生本教育理念必须要深入 到教师的心中、血液之中,理念渗透与不断实践相结合。

2、抓课堂 素质教育是主渠道,生本教育是平台。

3、抓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生本教育精 彩在课上,功夫在课下。

4、强化基层管理。

充分发挥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体系做好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 和教研活动的督促与检查工作,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 为体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督促与检查工作。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坚守课堂阵地,开展生本实践。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尽可能的把课堂变成学生激扬生命的学堂。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合作,教会学生探究,教会学生展示的方法上 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统一。2.强化总结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布置和反馈方式的研究。3.继续加快生本步伐。

“生本教育” 是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敢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方面创新,加大自己实践的步伐,逐步摸索 出适合于教材和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困难,相信我们只要树立勇气、坚定信念,进 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整改,积极 感悟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生本教育实践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教育无痕》读书汇报发言稿 篇4

可以直言不讳地讲,最初,我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才去读书的,起初想向大家介绍的是黄燕老师的《中国教师缺什么》,后来觉得这书太低沉,而且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反面的极少数教师犯错的例子,我觉得这样的书可能不会激起大家的喜欢,可能更会激起大家的攻击。所以今天呢我又为大家带来一本书,名字叫《教育无痕》。

教育无痕: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感悟徐光 嵇箫桐

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本书是一位妈妈和她的12岁的儿子精辟、幽默的语言,还有他画的可爱的插图,妈妈徐光通过总结12年的教子经验和亲身感受,从四个方面:感悟童心、教育无痕、解放儿童、共同成长。阐述了她的家庭教育观,作者认为父母要有儿童的心态,懂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感受孩子内心的冷暖:像珠宝专家发现宝石一样,发现自已的孩子,对孩子放飞但不放任,关爱但不溺爱。

具体内容:

第一章—感悟童心,不让童心去流浪

·多给孩子一些爱抚和拥抱 ·“舍”是为了“得”

·竞选中队委 ·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孩子与玩具 ·第二“童年期”

·发现孩子的学习模式 ·不要逼兔子学游泳

·孩子与动物 ·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第二章—教育无痕,让孩子默默地“享用”

·家庭就是一个互联网 ·帮助孩子摆脱害羞心理

·诚信是人一生的资本 ·心灵的存折

·哭泣的小柿子 ·鲜花与掌声

·自信与自负 ·爱的使者

·角色互换具有神奇的效果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解放儿童,让孩子像风筝一样飞翔

·孩子的智慧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他的情感变化 ·帮助孩子开发幽默感

·孩子的心灵里埋藏着哲学的种子 ·具有洞见的“生活观察家”

·解读“挫折” ·父母要避免苛求完美

·孩子的想像力是无边无际的 ·培养孩子的灵活性

第四章—共同成长,妈妈在另一条跑道上成长

·品味“青苹果” ·孩子呼唤适度的爱

·增强孩子的内控能力 ·如何面对公开课

·母爱的质量 ·孩子眼中的图书选题策划

·与孩子共享艺术的喜悦 ·怎样改掉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

·帮助孩子克服妒忌、自私的心理 ·赞美的“收获”

教育的至境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一种“不知有之”的境界,是典型的隐性教育,这样的教育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服务者,他提供支持,提供环境,提供条件,学生感觉不到老师在教他们,然而不知不觉已受到老师的引领和影响,老师的作用已施加到学生身上,无痕的教育就像有一“场 ”,在场效应作用下,学生被感化,老师的目的全部化进了学生的心灵,它显然是无形的,却是非常有效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发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追求一种无痕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谁也不知道你是老师,你却成为真正的老师,这即无招胜有招,无道胜有道,最佳技巧应是无技巧。

把徐光女士的《教育无痕》读完,我对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并没有增加崇敬感,但对“教育”却有了一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教育是建基于人类本能活动之上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样说不仅不会破坏“教育”的神圣,而且恰恰言说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当教育被狭隘化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置于“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逻辑拘囿时,它的很多意义已经消遁无形了。“教育无痕”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越再超越的化人润物的无形大象。徐光以“教育无痕”四字为书名,显然不是说自己施予儿子箫桐的家庭教育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而是意欲追求这一境界。联想到现在的孩子在制度化的教育框束中的战战兢兢、惟惟诺诺、诚惶诚恐,大言无声的无痕教育多么让孩子们翘首以盼。

我相信,教育是一种生活,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因此,教育的丰富性只有靠生活才能展得开说得明。离开生活的教育是驯养,除了造就不会生活的木偶外不会有其他收获;离开生活说教育,除了教条以外不会有更多其他内容。《教育无痕》在寻常生活片断中呈现的教育智慧,让那些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的教育学术著作和事无巨细指指点点开教育的万应药方的准学术著作自惭形秽。我真希望多一些《教育无痕》类的书来消解一下目前不断弥漫的教育学术的学究气和庸俗化教条化教育理论的虚伪性。当我们以生活来诠释教育,教育知识才具有

人性,才具备灵性,才拥有亲和力和趣味性。

我相信,教育是沟通的函数,而沟通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对人性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因此,教育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服,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驯化,教育是平等交流基础上的相互影响。有了充分的沟通,才会有教育的创造、教育的快乐、教育的享受与富足,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从《教育无痕》中描述的母子间多样化的沟通方式,我们会充分理解徐光施予萧桐身上的教育何以成功。

我相信,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制造“社会标准件”的,教育是张扬个性、培育个性、保护个性的方法而不是抑制个性、抹杀个性、消解个性的手段。正如《教育无痕》所昭示的,成功的教育一定是个性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一定是理解个性尊重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的教育不仅需要欣赏和悦纳,更需要宽恕和包容——宽恕个性发展中的失误和错误,同样也要包容个性发展中的缺点和不足。

我相信,溶融于生活中的无痕教育之若拙大巧将在生命历程中刻下深深的印痕,对教育者如此,对受教育者也如此。

教育无痕,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养着生命,虽无痕,却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如歌如乐,如诗如画。教育无痕有如“盐在汤里”,你看不到盐,它却融化在汤里,你能品味到它的存在。无痕的教育有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语)

教育做到无痕是一种智慧,这要求教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厚的学养会在你举手投足中、一笑一颦间流露出来,这即是无痕的教育,很多年后,学生可能不记得你在课堂上讲了什么,但却清晰地记得你曾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要做到教育无痕,关键是有心。对教育有热心、有恒心,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热爱教育才能亲近教育,探讨教育,有恒心才能不断积累,才能至于教育的化境。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任何操之过急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教育是心灵赢得心灵,是用生命唤醒生命,教者有心,学者会意,心灵融通,渐至佳境,而要做到这些,功夫在课外。

我相信,融于生活的无痕教育将在生命历程中刻下深深的印痕,对受教育者如此,对教育者亦是如此。

最后,用这句来结束:无痕的教育最美!

教育局长汇报交流发言 篇5

打好主动战

建设适应新时代的中小学主流意识形态

——教育局长汇报交流发言

中小学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特殊使命,是传播良好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主要阵地,建设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中小学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小学校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把握内涵,进一步解决好 “ 意识形态是什么 ” 的问题

意识,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有一个孪生兄弟,就是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意识指向过程,思想反映结果,我们常把两个词连用,称作“思想意识”。形态,就是形式和状态,指向外在表现,人的思想意识由里及表、由内向外呈现出来,就是意识形态。简单讲,意识形态就是人的观点和观念。当然,人的意识形态不会凭空产生,是同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因此,意识形态的形成受社会环境影响,同时,也反映一定的社会属性。“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现阶段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具有新时代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个人理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学生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自己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材教育使命,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把自己锻造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教育干部要政治站位高、教育情怀深、敬业精神强、专业本领硬、引领作用好、办学特色明、教育质量优,人民满意,社会肯定。

中小学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贯彻执行普遍性要求的同时,更要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尊重教育规律,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小学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要求,创造性予以落实,并呈现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等特点,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由宏观向具体、由虚向实的转变。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解决好 “ 意识形态为什么 ” 的问题

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旗帜鲜明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确保社会主义颜色不变、旗帜不倒、道路不偏。

但是,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中小学意识形态建设影响更大,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1.。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一些国人误将全球化等同于“一体化”,缺乏民族自信自尊,这不利于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2.。

新科技革命的竞争。新科技革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科技如何运用的层面,而忽略其背后深层次的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另外,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科技的争夺,而忽视了其中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和对抗。

3.。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催生竞争创新等进取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引发一些人道德上的迷失,以至滥用等价交换等原则,从而影响社会共识的达成。

4.。

非主流社会思潮的蔓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正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社会思潮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使人们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和迷茫,不利于社会主义共同

信念的确定。

5.。

网络舆论管理的艰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海量”信息选择的自主权大大增强,但也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互联网开放、多元、瞬间的信息传播方式,提供了相互交流的便捷,但也使网络谣言走上了“快车道”,加大了舆论管理的难度。

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鉴别意识,结合工作岗位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有力应对。

三、精准施策,进一步解决好 “ 意识形态怎么办 ” 的问题

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学校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为此,教育系统要占好学校主阵地,打好教育主动战,唱响育人主旋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作出应有的贡献。概括讲,要认真做好四方面工作:

1.。

建设好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核心,学校党组织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无论学校领导班子还是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责任。古语讲“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要求师生做到的,以校长为班长的班子集体要率先垂范做到,躬耕实践做好,作为党组织培养出的教育干部,要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初心使命,站在“社会主义颜色更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正”的政治高度,同敲一面锣,同唱一个调,共同唱响中国声音,同心激发民族力量,携手作出教育贡献,让党和人民放心。

2.。

引领好队伍。教师队伍,特别是党员教师队伍,是建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力军,为此,要立足更高的政治站位,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庚续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主动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画出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融合的最大“同心圆”,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以奉献诠释责任,用作为守护担当,在民族复兴的大舞台上,彰显自己魅力,实现人生价值。

3.。

占领好阵地。一是课堂阵地。进一步突出思政课堂的“重中之重”地位,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克服空洞的说教,善于利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善于利用国家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消化,变主动消化为勤奋学习的报国行动。同时,其它学科要充分发挥德育渗透功能,把思想教育主动融入教学实践,实现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的“双丰收”。二是文化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国旗下讲话、班级主题班会、文体和社团活动等多样化教育活

动,与课堂形成无缝衔接的链条式教育格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旋律。三是舆论阵地。学校的网络、微信群、校国广播、版面橱窗、校报校刊、校本教材等,均是舆论阵地,社会主义学校的舆论阵地,要传播社会主义声音,为此要剔除有背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杂音、噪音,净化舆论宣传,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教育系统集聚形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材的强大动能。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大有作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彰显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际效果。

生本教育汇报发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我是一名来自达立中学的昆曲爱好者,今天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感受昆曲的魅力。

说起昆曲,对于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十分陌生,但又有一种新鲜感。昆曲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就给我们讲了昆曲的历史,那一桩桩精彩的故事,令我对昆曲加深了一丝兴趣。

我们学得是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二出《闺塾》中杜丽娘的贴身丫鬟小春香的一段唱词【一江风】,小春香是丫鬟中地位很高的一个人,而且小姐对她也很好,所以她一个13、14岁的小丫头无忧无虑的,十分活泼,因此昆曲老师一直说我们很讨巧。

上学期着重于唱,从一开始老师一字一字慢慢的教,到后来一句一句细细的抠,我终于领略到了昆曲的不易,更加佩服那些昆曲演员们了。这学期教了身段,本来就有一些舞蹈功底的我,对身段的学习当然是十分期待。从刚开始老师教的基本动作,到后来融入曲中的连贯动作,都让我爱不释手。

前些天,我去看了一场众人熟知的《西厢记》,看着他们脚下的“圆场”;听着他们老练的唱功;品着他们融入的感情,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虽及不上他们,但我却要投入更多的感情,做最大的努力,去把每个音都唱到最好,每个动作都发挥到极致。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昆曲美吗?回答总不例外:当然!从14世纪到今天,昆曲仍被许多人传唱。用“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这八个字形容昆曲的表演风格是再好不过了。事实上,从宋代以来进入戏剧演出的中国舞蹈,在昆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飘动的裙裾、飞扬的水袖,舞台上的昆曲演员们简直就像是一只只翩然起舞的蝴蝶,令人如痴如醉。那历经时光过滤,岁月洗礼的中州古韵,则像是从远古传来的一阵阵呢喃,发人深省。

时光是一块无情的橡皮擦,渐渐抹去岁月的痕迹,盛极一时的.昆曲最终还是衰落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在呼唤着它的回归,于是,我们看到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华丽重生,我们看到了《1699桃花扇》的凤凰涅磐,这一切都在展示着这门古老艺术的永恒魅力。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梦。”历经了六百年兴衰的昆曲,将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一样成为不朽的传奇,它的悠悠雅韵,将永远回响在那花间江南的烟雨朦胧之中。

昆曲,真的很美……

生本教育汇报发言稿 篇7

乡镇党委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发言稿 我是来自市镇的党委书记。镇是我们的近郊乡镇,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

一、镇的基本情况

镇镇域面积平方公里,北距城区11公里,下辖4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有农业人口万人,515个村民组。全镇设58个党支部,160个党小组,党员1905人,其中机关党员236人,农村党员1666人,非公经济组织党员3人,45岁以下党员占20%。

二、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做的

工作

1、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我们进行了预热,通过座谈会、生活会,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了意见,共计征求到意见25条,主要涉及干部作风,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其中意见反映干部作风等问题的占40%,反映群众生产生活、实事办理方面的问题占60%。

2、召开了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市3月7日召开动员会后,我们3次召开联席会议传达精神和专题研究了我镇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3、做好了镇动员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成立了领导小组

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 设立了意见箱

成立立了7个督导组

发放了教育实践活动教育读本 观看了教育专题片 听了专题讲座

三、我镇下阶段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举措

按照中央、省委、湘潭市委和市委的要求,做好规定动作,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聚焦“四风”,推动工作开展。具体来讲,通过“三抓”、“三着力”、“两讲”的措施来开展。“三抓”:抓作风与抓绩效贯穿活动始终;抓教育与抓整改贯穿活动始终;抓活动与抓工作贯穿活动始终。

“三着力”:一是在宣传引导上着力,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会议、横幅、走访、流动宣传车、演讲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二是在严格要求上着力,把握方法步骤,严格思想认识要高、学习教育要严、查摆问题要准,整改落实要实的具体要求。分类指导,把握方法步骤,稳步推进。三是在活动实效上着力。活动的实效关键是聚焦“四风”,聚焦干部作风问题、党员干部个体在思想根源上认识到位,查摆到位,整改到位,最终通过反“四风”,改作风来推动当前工作。

四、我们在活动中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举两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1.支部换届“两推一选”党员对群众参与信任度测评推荐的认识,反映的是群众观念强不强的问题。

2.大走访活动发放群众工作一卡通接电话的感受。

我镇在前期调研、座谈中所发现广大党员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四风问题”:

1、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重点要解决服务群众的意识淡薄,领导发展的能力,创先争优的激情,敢于担当的勇气,科学决策的水平的问题。

2、站办所负责人,重点要解决群众感情不深、官不大架子大,互相推诿,办事不力,执行力不强的问题。

3、机关干部,重点要解决作风漂浮,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逃避责任,玩心重,玩风盛,工作激情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耍小聪明,应付领导,应付制度的问题。

4、村干部,重点要解决作风简单,与

民争利,工作动机不纯,办事不公,领富能力不强,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怕麻烦,怕惹事等。

5、基层党组织,重点要解决组织软弱涣散,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学习教育不够,作用发挥不强的问题。

五、对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

1、农村党员与机关党员要区别对待,要求不一。

2、强调干部互动,既从党员干部自我找问题,也从群众中找问题,注重干部自身改进,引导教育群众改进。

3、突出活动与工作的有机结合。

4、“四风”问题正反面的典型要抓准切且加大宣传力度。

上一篇:我国周边形势解读下一篇:《有效沟通技巧》期末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