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知识点总结

2024-09-13

必修1知识点总结(共7篇)

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1

一、副词here,there, in, out,up ,down, away,back,now, then, ahead等位于句首,当谓语动词是be,come, go, follow,run等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而且主语又是名词时,需要把谓语动词放主语之前,即全部倒装。

注意:A此类倒装不用进行时态度。B若主语是代词时,不用倒装。

二,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放句首,部分倒装。

A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放句首:not,never,seldom,hardly, rarely.little,scarely,few…

B,含有否定意义的连词放句首: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 no sooner…than.., scarely..than..,Hardly..when.., not until…

_ot only, no sooner,hardly.scarely要倒,but (also), than, when后面的句子不倒. neither..nor..两部分都倒装。

C,含有否定意义的介词放句首:by no means, In no time,in no case, on no account,under no circumstances…

三,only+状语,部分到装

四、表示上文的`状况也适合另外一人或事半功倍有下列:

肯定:so+助动词(动/情态)+主语_语与上文一致

否定:neither(nor)+助动(动/情态)+主语

五、as作“尽管/虽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由于语法需要,把表语/状语/动词提于句首.

六、so ..that.., such ..that..的句子结构中,若so,such和与其所修饰的词置于句首,实行部分倒。

七、若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中有were, had, should时,可将if省,把were, had , should放主语之前。

八、充当地点状语的介词短语放句首,全倒。

九、在表示愿望的感叹句,倒装。

十、There be句型。

3.语法

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2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 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 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 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 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 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 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 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 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 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 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 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 案例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 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 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 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 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 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 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 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 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 引入新课, 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 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 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 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降湿。其次, 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 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 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 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 顺流航行船速快, 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 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 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 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 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 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 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 受到陆地阻挡, 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 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到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折向高纬度, 加入极地环流, 一部分折向低纬度, 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 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 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 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 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 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 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 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 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 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 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 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摘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授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为例, 分析了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材编写顺序和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教学过程的展示, 论述了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 灵活调整教学顺序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不论是对于出版机构编写中小学教材, 还是一线教师在具体授课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参考文献

[1]黄显华, 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58.

[2]金祖孟, 陈自悟.地球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208.

地理必修1第一章潜在知识点注解 篇3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高一英语重要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4

at hand在附近,即将到来

hand down流传下来,传给

hand in交上,递交

hand in hand手拉着手,联合

hand on传下来,依次传递

hand out分发,散发

hand over交出,移交

in hand在控制中

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

hand about闲荡,徘徊

hand on继续下去,等一下

hand up挂断

happen to碰巧,偶然

hardly any几乎没有,几乎什么也不

hardly …when刚一……就

in haste急忙的,草率的

have on穿着,戴着

head for驶向,走向

lose one‘s head不知所措

at heart实质上

learn by heart记住,背诵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

lose heart丧失勇气,失去信心

can‘t help禁不住,不得不

help oneself自取所需

get hold of抓住,掌握

hold back踌躇,退缩,阻止,抑制

hold on继续,紧握不放

hold on to紧紧抓住,坚持

hold up举起,承载,阻挡

at home在家,在国内,自在自如

home and aboard国内外

in honor of为纪念,向……表示敬意

on one‘s honor以名誉担保

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5

一、汉朝 1.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

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

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汉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置:吏、户、礼、兵、工 称为六部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4.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内容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4.2内阁的创立 内容: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

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四大侵略时间、名称、条约、影响)1、1840年至1842年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2、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签定第二批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3、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4、1900年6月1901年9月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影响自己整理

二、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广州禁烟运动。

2、广州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1859年6月守卫大沽口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直隶提督史荣椿等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4、甲午战争后,台湾军民进行反割台斗争,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

5、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短战肉搏中炮牺牲,大量爱国官兵英勇战斗献身疆场见P24。

6、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地坚持反抗外国侵略,付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二课 抗日战争(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37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月12月,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上;1941年在河北潘家峪制造惨案屠杀1200多人;在中国成立细菌战部队,如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试验。

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宝山战役、上海四行仓库坚守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缅甸远征军。共产党:敌后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新四军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三、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从国内来说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从国际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准备: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革命的准备 ③理论特点: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组织准备:形成六人领导核心。4建立基地:冯云山等深入广西紫金山区活动建立革命基地。5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6定都天京后的措

施:政治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军事上组织了北伐、东征、西征。7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8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后期防御战:(1856——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失败标志:天京沦陷(1864)

二、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民主革命作用:几千年来农民革命战争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2、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二课 辛亥革命 ① 历史背景: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宪政失败,民族资本发展及保路运动的促进 ② 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创立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③ 创立中国同盟会,(领袖、纲领、组织)④ 发动武装起义,积累军事经验 ⑤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 ⑥ 各省独立,南北和谈 ⑦ 创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⑧ 袁世凯强迫清帝退位,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二、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①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②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③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⑦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① 五四运动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②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③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中共诞生的条件: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② 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③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④ 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诞生的影响:中共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第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中共诞生后,确立了中国革命首先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然后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革命战略。1924年,中共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吸取失败教训,走上武装革命道路,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

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政协会议筹备会议: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

2、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主席)、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通过《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法、宣布国家领导人就职。

3、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4、开国大典: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封建专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统一、独立,进入新时期、是十月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世界历史大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建国后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成为迫切需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个具体形式;

2、过程:一届人大召开(1954):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届人大召开(1959):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三届人大召开(1964):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政协制度:原因: 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作用,1954年后起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年):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完善:(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2)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第2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背景: ①左倾错误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判断 ③野心家利用

2、民主法制破坏 ①文革初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批斗、抄家)②刘少奇冤案 ③民主法制的空前践踏(夺权武斗)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历史条件: ①党和人民接受文革教训是社会基础 ②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提供政治基础;

2、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a.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平反全国各种冤假错案 ③1979年通过《刑法》 ④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法律体系。b.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加强《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完善“1982年中共与民主党派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民族域自治法”

3、以宪法为核心形成体系:我国立法特点:体现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原则;

4、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与实施: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近年来我国依法治国新进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观念形成法制共识;依法打击犯罪查处腐败打击伪劣产品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治国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1979年)

2、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解决提出“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英国:主权换治权;中国:主权不容谈判。1982年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2、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1987年中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背景: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

2.表现: 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来真正停火); ②八七开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台湾政府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性变化); ③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④九二共识(一个中国); ⑤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 ⑥八项主张;

必修1知识点总结 篇6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蓝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原生生物,动植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错误原因:,未准确识记)2.植物没有组织这一生命系统

3.种群和群落的区别(错误原因:对二者的定义掌握不熟)4.原核细胞:无核膜 真核细胞:有核膜 5.细胞学说的内容(错误原因:不注重细节)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错误原因:易混杂)

2.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最大,水占细胞鲜重的质量分数最大 3.脂肪被苏丹Ⅲ染色为橘黄色,被苏丹Ⅳ染色为红色

4.关于蛋白质及肽链、肽腱的计算(错误原因:对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不清,对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了解不清)

5.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错误原因:易忽略细胞质R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DNA)

6.甲基绿将DNA染为绿色,吡罗红将RNA染为红色

7.核苷酸的个数,核算的个数,含氮碱基的个数(易混,错误原因:对核酸的结构不了解)

8.单糖:五碳糖,六碳糖 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9.性激素属于脂质,其余激素均为蛋白质

10.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区别(易混,主要从功能,比值区分)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2.毛细血管是单层细胞膜

3.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4.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 无膜结构:核糖体 5.注意区分各种细胞器的作用

6.合成蛋白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7.健那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蓝绿色 .....8.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质

次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错误原因:易忽略次要载体)

9.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状态(错误原因:易将二者当成不同物质)

10.核膜在有丝分裂期间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渗透作用的方向:低浓度溶液至高浓度溶液

2.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错误原因:注意区分全透性和选择透过性)3.原生质和原生质层的区别

4.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无液泡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死亡后无法复原(错误原因:易..忽略加点字)5.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剂,和免疫等作用 6.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位臵是:镶嵌,覆盖,贯穿

7.被动运输:由高浓度至低浓度,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至高浓度,包括主动运输(错误原因:易混)

8.应注意区分几种运输方式所能运输的物质,是否消耗能量,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和曲线图的含义

9.胞吞胞吐需消耗能量,但不跨膜(错误原因:易忽略)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或RNA(错误原因:易忽略RNA)2.酶可以降低活化能(错误原因:易误以为加速反应)

3.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条件影响(做题时易忽略这些条件,导致出错)

4.酶有专一性(错误原因:做题时易忽略)5.ATP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6.ATP是一种物质,而不是能量

7.ATP和ADP可相互转换,但不是可逆反应 8.ATP不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9.ATP和ADP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10.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错误原因:易忽略)

11.有氧呼吸不仅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在细胞质中进行 12.酶:低温——暂时失活

高温——破坏空间结构 13.所有动物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无氧环境下生成乳酸e.g.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芽细胞等(错误原因:易忽略该情况)14.叶绿素对橙光,黄光吸收较少,对绿光吸收最少,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15.光,温度,矿物质元素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原因 16.光反应和暗反应需都进行

17.光反应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使用(错误原因:易误认为可用于生物体的其他活动)

18.净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错误原因:总光合)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2.单细胞生物体积的增大——细胞的增大

多细胞生物的长大——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加 3.有丝分裂:间期时间最长 间—前—中—后—末 4.应清楚有丝分列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

5.细胞的分化:贯穿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胚胎时达到最大限度 6.细胞的全能性表现条件(错误原因:易忽略)7.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细胞分裂能力

8.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区别及意义(错误原因:易搞混)9.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篇7

1. 化学必修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在过去一年高一化学教学中通过问卷、测试、访谈等多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初步总结了导致学生在化学必修1上学习困难的原因。从教师角度来说, 元素化合物知识简单易懂, 所以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学方式方法, 没有进行及时的学法指引。这样的矛盾最后造成了学生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上的困难。事实上, 就像给小学生讲1+1=2, 越简单的知识越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教学。面对这样的状况,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必须积极努力改变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现状。

2. 化学必修1教学改进策略

2.1 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形成

实验探究, 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模式, 也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促进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形成。

例如, 在氯气性质教学时, 安排学生完成如下探究过程:

探究1:氯水成分的检验。学生通过讨论对氯水的成分进行了预测, 初步得出氯水中可能有CI2, CI-, H+等基本微粒, 根据预测设计并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验, 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了一些结果: (1) 根据氯水的颜色判断氯水中存在Cl2分子; (2) 加硝酸酸化的Ag N0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CI-; (3) 加镁粉产生大量气泡, 该气体经检验会产生爆鸣声, 说明氯水中有H+; (4) 用待测液滴到石蕊试纸上, 发现试纸“如愿”变红了, 紧接着, 异常现象发生了, 刚刚变红的试纸居然褪色了, 这一现象大大出乎学生意料。面对这一异常现象, 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一种可能是Cl2分子使石蕊褪色, 另一种可能是氯水中存在着一种新生成的能使石蕊褪色的微粒。那么真实情况如何?于是, 继续进行探究2。

探究2:谁使石蕊褪色了?在这个探究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两瓶干燥纯净的氯气, 石蕊试纸两片, 学生很快想到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 把一片试纸直接放进瓶中, 另一片试纸润湿后放入另一瓶氯气中。很快, 第二个褪色了, 而第一个没有任何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导致石蕊褪色的不是氯气而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 很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 通过实验设计, 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感受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 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迁移

在化学教学中贯穿STS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化学新教材的编写也力图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或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不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 最终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如, Fe2+与Fe2+的性质和转化是元素化合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设计这样的实验:取一个苹果, 把苹果现榨成苹果汁, 并放置一段时间, 不久后学生发现现榨的苹果汁由绿色变黄了, 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平时吃苹果时也会有亲身体验到, 然后告诉学生原来是苹果汁里的Fe2+被氧气氧化成了Fe3+所以引起了颜色变化, 这个过程就是Fe2+到Fe3+的转化。紧接着又告诉学生, 老师还能把颜色变回来, 然后取出一粒最常见的维生素C片剂投入到已经变黄的苹果汁中, 颜色顿时又变绿了!原来维生素C是一种典型的还原剂, 所以Fe3+被维生素C又还原成了Fe2+。

原来化学就在生活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材料为起点, 设置真实的、针对性的、启发性的情境, 通过有效调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确保化学知识有效迁移的顺利完成。

2.3 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巩固

2.3.1 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

类比是一种比较, 这种比较在本无相似之处的事物间创造出相似之处以进行比较。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杂、乱, 但知识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找出不同知识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归纳, 可以加强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根据物质的作用可以把很多物质联系起来, 常见的漂白剂有:氯水、Ca (Cl O) 2、Na2O2、H2O2、O3、SO2和活性炭等。常做氧化剂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 (如O2、Cl2、S等) 、金属阳离子 (如Fe3+、Cu2+等) 、酸 (如浓H2SO4、HNO3等) 、盐 (如KMn O4、Na C1O、Ca (Cl O) 2等) 、过氧化物 (如H2O2、Na2O2等) 、O3等。

2.3.2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媒介简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既是学习基本概念及理论的载体, 同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又离不开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指导。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一直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 非金属元素一般都具有多种价态, 多种不同价态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抓住化合价变化这条主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此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如:S→SO2→SO3→H2SO4或S→SO2→H2SO3→H2SO4, 上述两条主线很好的解释了工业上煤的燃烧最终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另外, 工业制硫酸和上述化合价变化惊人的相似:Fe S (S) →SO2→SO3→H2SO4。再如:N2→NO→NO2→HNO3, 这条氮元素化合价依次升高的主线解释了雷雨发庄稼, 而工业制硝酸依然延续类似的思路:NH3→NO→NO2→HNO3。通过这样的整理, 大大简化了学生的记忆, 减轻了学习负担,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 让化学必修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好地认识和解决, 并为今后化学教学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摘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必修1教学的现状, 在问卷、测试和访谈的基础上对高一必修1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初步得出导致学生必修1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即通过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践、学法指导三个方面优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上一篇:优秀心情日记下一篇:16年外科护士节演讲稿题目精选与16年学校新年晚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