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2024-08-19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共13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准备活动: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

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

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

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一)听命令行动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二)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三)布置任务。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四)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以后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太乱,在去寻找玩具和抓狼的时候我没有请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请个几个,由于过于紧张还给漏掉了一些个环节,导致整节课看起来过于简单,时间也显得太短,评课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错误点和建议对这节课看来都很有用,通过评课这节课也显得条理更加清晰了,谢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加油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2

一、创设与幼儿数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活动区域内容

1.内容要有趣味性

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 这是他们初步接触数学, 对他们来说, 学习数学的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 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为此, 教师充分挖掘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游戏, 准备简单而又充分的游戏材料, 放进数学区域内, 供幼儿自由操作, 不断探索, 如:喂小动物。小班幼儿因为常常被成人照料, 因此他们也有照料别人的意愿和经验, 可这样的机会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少之又少, 于是, 喂小动物成了他们情感迁移的一个重要途径, 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 一开始, 有少部分幼儿会根据小动物的嘴巴形状来喂与嘴巴形状相同的“食物”。后来, 其他幼儿不管动物嘴巴的形状, 只管把“食物”塞进去就行了, 慢慢地, 在其他同伴的提醒下, 他们也渐渐学会了按嘴巴的形状来喂相同形状的“食物”, 就是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 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更重要的是, 他们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区分, 所以说, 区域活动的内容一定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2.内容要有层次性

幼儿在数概念上是有个体差异的, 如何让大部分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中得到有效提高和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投放不同的材料, 创设一个有着丰富层次的数学活动区。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 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幼儿, 教师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满足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以接龙游戏为例:我们准备了几种层次的操作卡片, 第一种, 也是最简单的:纯粹的实物卡片接龙;第二种:纯粹的数字接龙;第三种:纯粹的点卡接龙;第四种:实物与数字或实物与图形再或实物与点卡接龙;第五种:实物、数字、点卡、图形混合接龙;有了这几种层次的操作材料, 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方式, 并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功与自信, 使他们在熟悉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后, 能不断提高自己操作的层次, 最终促进每个孩子向着自己的数学最近发展区迈进。

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活动要有预设性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 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自主性, 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要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 并给幼儿一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就可以了, 剩下的由幼儿自由发展。一开始, 我们也走过这样的弯路, 比如, 我们为幼儿在娃娃家里准备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床、娃娃、衣服、椅子、餐具等材料, 旨在让幼儿区分大小并按大小进行分类。但由于我们事先没有给孩子们这样的提示也没有组织幼儿讨论娃娃家的游戏到底应该怎么玩, 一切都是幼儿自己发挥。于是, 在玩的过程中, 我们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效果, 孩子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老师刻意准备的大小不一的材料, 只是凭自己的兴趣随意取放。后来, 我们进行了反思, 对活动的名称、材料、活动的规则与玩法重新进行了设计, 并组织孩子们对娃娃家的游戏进行讨论, 使他们在游戏时能学会观察材料的变化, 学会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一些有趣的变化。这样,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孩子们不仅会将娃娃家的材料按“大小”进行适当的匹配, 有的孩子还会根据材料的颜色、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搭配呢!

2.活动要有生成性

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数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除了老师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外, 还要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 并根据他们的喜好适时地组织一些区域活动, 使区域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比如:有一天早晨, 欢欢和旁边的乐乐玩积木, 玩着玩着, 欢欢提议, 我们来打麻将, 好吗?她的提议得到了乐乐的赞同, 于是, 他们嘴里念念有词地一边说着“麻将牌”上的名称, 一边出牌, 玩得不亦乐乎……观察至此, 我灵机一动, 何不利用真正的麻将牌来帮助幼儿感知数量和分类呢?于是, 我找来了一副麻将牌, 先挑出了3以内数量的“饼”即我们小班数学中的点卡, 让幼儿来玩“小猫钓鱼” (一个传统的牌类游戏) :两个幼儿轮流出牌, 出到与前面相同的点牌, 就把这两张牌中间的牌全部拿到自己这里来, 最后比比谁赢的牌多就获胜。果然, 数学区角内这副麻将牌成了许多孩子的最爱, 慢慢地, 我把数量扩大到5, 也不单单是“饼”, 还有“条”, 我还找来了扑克牌, 挑出1~5纸牌若干张, 教孩子们玩“小猫钓鱼”和“配对”等游戏,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对数字和点的认知越来越敏感。

三、及时观察、记录幼儿在活动区的表现

在进行定时的数学区域活动时, 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和表现, 选择性地与幼儿互动。我们还设计了观察量表, 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幼儿参与活动的持续时间;幼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之间的对话;师幼之间的互动等等。一段时间后, 我们归纳和汇总了这些观察记录。这样, 每个幼儿都有了一个数学能力发展小档案。通过这些小档案, 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数概念发展轨迹, 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大小标记 篇3

1.通过身体动作、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符号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学习按大小标记将树叶分类摆放。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大、小椅子;大、中、小衣服;大、小标记车票;大、小汽车。

3.音乐:开汽车、秋天。

4.两个贴好大小标记的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娃娃、小娃娃,导入活动

1.和大、小娃娃相互问好。

师:今天,老师请来两位客人,一个是大娃娃,一个是小娃娃。一起来打个招呼吧。

师:大娃娃长得大,要穿大衣服、坐大椅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大大的。

小娃娃长得小,要穿小衣服、坐小椅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小小的。

2.请大、小娃娃坐下。(两样中选)

师:客人来了,先请他们坐下。这把大(小)椅子送给谁?谁来送?

(评析:教师提供的两个娃娃、两把椅子仅有大小差异而无其它干扰因素。)

3.给大、小娃娃送衣服。(三样中选)

师:今天,大娃娃和小娃娃要去拍照片,他们想打扮一下。

谁来帮大(小)娃娃选一件衣服?

(评析:为体现活动层次的递进,此处要求三选二,且衣服有大小、颜色和花纹的区别。)

二、认识大小标记

师:大小娃娃打扮好了,去拍照了。“咔嚓”,照片出来了,是黑白的剪影。

谁知道大(小)娃娃的照片是哪张?为什么这张是大(小)娃娃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你来学一学。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师:我们把这张大(小)娃娃的照片就叫做“大(小)标记”。一起来说一遍。

(评析:认识大小标记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针对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和标记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设计了两个大小特征明显的娃娃去拍照,然后请幼儿分辨照片,并用身体动作(体验扩大和缩小)学一学等环节自然而然地引出“大、小标记”,使幼儿深刻感受大小标记符号的意义。)

三、根据大小标记选择大小汽车,去公园

1.幼儿根据大小标记选择汽车。

师:大娃娃和小娃娃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车票,请我们去公园玩,如果你的车票是大(小)标记,就要坐大(小)汽车,请和驾驶员说:“我的车票是大(小)标记,大(小)标记坐大(小)汽车。”说对了,驾驶员会邀请你上车。

2.要求幼儿依次说,然后收票上车。接下来听音乐开汽车去公园。

(评析:幼儿由认识大小娃娃到辨别大小娃娃的照片即“大小标记”,是由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符号特征;幼儿拿着大小标记的车票去找大小汽车,是由抽象的符号特征到具体事物。此处,生活中的运用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且在乘车时要求说完整句,也渗透了语言教育。)

四、捡树叶并分类

1.放秋天的音乐,幼儿捡树叶。

师:秋天到了,公园里的树叶都掉下来了,有的大,有的小,我们一起来捡一片大树叶,捡一片小树叶。

2.送树叶回家。

师:大树叶要到大标记的家里去,小树叶要到小标记的家里去。我们一起来送它们回家,送的时候要说:“大树叶,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里去;小树叶,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里去。”

五、学树叶飞飞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帮助树叶都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学树叶跳个舞吧。

音乐“秋天”,幼儿跟随教师跳一跳。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4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三、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2、复习图形

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

三、铺路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四、游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5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们班的孩子对情景游戏十分感兴趣,因此,我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让孩子马上进入环境中去,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后一个看望小兔的环节,本来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录音代替,但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兴趣,就请大班的一个孩子来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感知其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从生活中找出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正方形”“火车”;

2、正方形,非正方形卡纸若干,呼啦圈6个;

3、圆形,方形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正方形:游戏“神秘袋”。

教师出示“神秘袋”,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有什么。

出示正方形卡纸,并提问:

1、正方形有几个角?

2、正方形有几条边?

教师指导幼儿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认识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操作学具“火车”。

教师出示学具:没有车厢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发现火车车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车厢的大小不一样,请幼儿找出大小与车厢匹配的正方形,在操作中发现: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转一转,不变样。

三、游戏“小企鹅跳冰块”,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场景布置:教师将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当作冰块,正方形与非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卡纸图标各放入呼啦圈中心,没放呼啦圈的地面假设是水。

听指令:全体幼儿扮演“小企鹅”,教师说指令,“小企鹅”先在水里游泳,当听到“有风浪了”时,就必须找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站上去。因为只有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是安全的,其它形状的冰块站上去会破掉,就会掉到水里去,所以站在其他形状上的就是失败了。当听到“风停了”,“小企鹅”可到水里游泳。游戏可反复进行。

四、分享“饼干”,从生活场景中感知正方形的存在。

教师准备圆形与正方形的饼干若干。

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棒,教师想请小朋友“吃饼干”,但吃饼干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要吃正方形的饼干,请幼儿来取饼干。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如:正方形折纸,布书,小毛巾,地垫,地板砖等等。

请小朋友再找找我们生活中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教学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交通工具火车,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活动内容,继而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点,在选饼干的过程中,使活动内容分回归生活。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小班幼儿的心理。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7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活动  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202

新《纲要》中提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他们处于无意注意为主,思维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认知能力差,在认知过程中,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因此通过快乐有趣的多种数学活动形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有效的建构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所谓数学活动游戏化,就是把游戏引入到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是说把幼儿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同各式各样适合教学的游戏融合在一起,让小班幼儿能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感知、体验和积累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游戏化,顾名思义,将活动融入游戏之中,用游戏本身自主、轻松、娱乐的特点来营造一个积极性比较强的学习氛围,使活动的主题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如:

(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二)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便是让幼儿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以启发或是引导等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更为通俗的说就是,以游戏为饵,诱导幼儿进入游戏中去,突破以往强制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更好的为幼儿接受,更能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数学领域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总之,小班幼儿学习数学操作性教学活动也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在游戏和运动中学数学,让幼儿了解到了数学的有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幼儿初步了解了数学,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我开始注重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所以,在教育中引导探究式学习,让幼儿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吴淑芳.《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年第24期,

[2] 徐苗郎.《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思考》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6年第1期。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8

电信幼儿园 孙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

1.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2.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标识的场地。2.PPT教案。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很厉害的宝宝来和你们玩,他们最大的本领是变魔术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操作PPT,让幼儿逐一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3.引导幼儿寻找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

师:生活中也有学多图形宝宝,有一天图形宝宝们出去玩,玩累了想回家了,可是他们迷路了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来帮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吧!

出示PPT,请幼儿依次送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物体回到相对应的图形中。

三、游戏:图形宝宝找家

出示有图型标识场地的图片,现在请小朋友来当图形宝宝,你们来找找你们的家吧!给幼儿的胸口贴上不同的图形卡片,贴上什么图形就代表是什么图形宝宝,请所有的图形宝宝离开教室,去户外操场找到自己对应的图形的家站好,老师检查有没有宝宝找错。游戏2-3次。

幼儿园小班认识时间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图并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

1、认识早晨。出示早晨图: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出示白天图,让幼儿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3、认识晚上。出示晚上图片: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家里亮着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带领幼儿念读词汇:晚上。晚上,街上的路灯会亮吗?如果没有路灯,我们能看得清吗?(不能)让幼儿说说晚上在家干什么?

4、认识黑夜。出示黑夜图: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二、了解时间的昼、夜更替。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10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像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秤菜,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来盛汤,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像、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说出大数字宝宝1、2、3,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来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回强对字形的感知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在草地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人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水杯、盆子;数量是2的:苹果、梨、香蕉;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八、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 篇11

1、复习圆的知识。

2、初步建立三角形的概念。准备:

1、黑板上画角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圆一个。

2、教学三角板一套。活动与指导:

1、复习圆的基本特征。

2、教师指角,向幼儿解释:从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3、教师指等边三角形,引导幼儿数角的个数,得到三个角,由此引出三角形的定义。

4、引导幼儿数三角形的边,得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三角形有三条边。

5、出示教学三角板,向幼儿讲述非等边三角形,并在黑板上边讲述边画出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6、边讲述边画出一般的锐角和钝角三角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 篇12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将为妈妈串项链作为题材,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观察项链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项链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比较abc的排序规律,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2.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能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ab规律的排序,体验ab的排序模式。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观看课件,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过段时间就是鼠妈妈的生日了,鼠宝宝们想送妈妈一件生日礼物,送什么呢?”

以PPT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观察图片,初步感知ab的排序模式。

出示项链的PPT,引导幼儿观察。

1.第一条项链:观察颜色,感知颜色的ab的排序模式。

(1)你看看这条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颜色?这些颜色的珠子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2)小结:鼠哥哥的这条项链是按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2.第二条项链:观察形状,感知形状的ab的排序模式。

(1)我们再来看看鼠弟弟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一个圆形、一个长条形这样的规律来穿成的。

3.第三条项链:观察大小,感知大小的ab的排序模式。

(1)鼠妹妹会送什么呢?鼠妹妹送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珠子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么穿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2)小结:这条项链是按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的规律来穿成的。

4.梳理经验:出示三条项链,依次讲述三条项链的排列规律。

引导幼儿逐步观察、交流,在活动中,尝试从颜色——形状——大小上认识到ab规律的排列模式。

三、给妈妈串项链,理解ab的排序模式。

“鼠宝宝们真能干啊,会做项链了啊。鼠妈妈收到了项链啊,真开心。今天啊,有三位妈妈来到了这里,她们也想要项链,我们一起来帮她们穿一条项链,好吗?”

1.出示三位妈妈的图片,进行集体操作。

2.引导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穿项链(集体与个别操作)

(1)我给你们带来了穿项链的材料,你们想要穿一条什么样的项链啊?(请个别幼儿选择操作材料)

(2)观察操作材料: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讲述)那我先来穿吧,一边穿一边讲。(再请个别幼儿来穿项链)

3.小结:这位妈妈的项链穿好了,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穿的。

通过集体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ab排序模式的理解

四、集体操作验证,体验ab的排序模式。

“其他两位妈妈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想要项链,你们愿不愿意做条项链来送给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呢?”

1.介绍操作材料(想一想你想要按什么规律来穿),并分组操作。

2.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边说边按照一定的规律穿项链。

3.师幼讲评:请幼儿将完成的作品送给在座的客人老师。

个别操作,在探索中提升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发现生活中的项链。

“老师们,收到小朋友送的项链了吗?你们开心吗?”“小朋友们,老师们都很喜欢我们做的项链,我们在去找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做项链,给妈妈也做一条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认识前后 篇13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活动难点:正确粘贴相应大小的长方形

活动准备:课件 房子图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香糊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看课件。师:今天有个图形宝宝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想知道是谁吗?(长方形)

以游戏口吻介绍长方形的特征。

2、小朋友记住我了吗?现在我们来玩个变魔术的游戏看我变出什么来(接着看课件)说说哪些是长方形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

4、现在长方形宝宝要表演节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转呀转 翻跟头)

二、感知不同的长方形

长方形宝宝翻跟头翻到了长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长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长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绿的……,)这些长方形宝宝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动手操作

1、现在长方形宝宝听说有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他要和小朋友说再见了。

2、小动物遇到什么困难了。我们去看看。

3、出示房子图。原来是小动物的房子被风吹坏了,有的地方要补上,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动物吗?(提示幼儿选择合适的长方形补房子)。

上一篇:2008年项目实施工作计划下一篇:外贸跟单员个人求职简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