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归类论目录前言作者简介

2024-06-26

自我归类论目录前言作者简介

自我归类论目录前言作者简介 篇1

约翰〃特纳(John C.Turner)等 迈克尔〃霍格(Michael A. Hogg)佩内洛普〃奥克斯(Penelope J〃Oakes)斯蒂芬〃里切尔(Stephen D.Reicher)玛格丽特〃韦瑟雷尔(Margaret S.Wetherell)

杨宜音王兵林含章译

王兵校

目录

前 言

作者简介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个体与群体

第二章: 重新发现社会群体

第三章: 自我归类论

第四章: 社会影响的分析

第五章: 社会认同与群体凝聚力

第六章: 社会类别的显著性

第七章: 社会认同与群体极化

第八章: 作为社会行动的集群行为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书提出了有关社会群体的理论[以及派生的有关社会吸引、社会合作、社会

影响以及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次级理论]。由于它是一种心理学理

论,一种有关在群体行为中所历经的社会心理过程的理论,因而它也是一种有关个

体与群体关系的理论。从这个方面看,它还涉及了社会心理学的元理论

(metatheory)问题:个体心理学能有助于(而不是减少)解释社会现象的程度。

本书的开头部分试图说明,关于群体行为我们需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作出解释的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本书的中间部分勾勒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

容,并试图说明这一理论如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和有趣的视角,以洞悉社会心理学

家所研究的主要群体现象。后面几章则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讨论了目前可能存在有

关资料的特定研究领域。

这本书在至少三个方面重新思考了群体问题。从理论方面来看,群体不只是社

会行为(特定的研究者对此可能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一个特定领域,它也是社会

互动的一个基本过程。从心理学方面来看,群体过程包含了个体自我运作的抽象层

次上的变化,也就是从个人认同到社会认同的变化。但这一变化并不是对自我知觉

和社会互动的正常状态的偏离,而恰恰是这一正常状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行为

中,群体的作用看来也有由心理原因引发的,而不仅仅是由社会原因引发的。从经

验研究方面来看,本书回顾和重新解释了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说明了群体的特殊作

用;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理论只把群体视作一种附带现象的不足。此外,从元理论方

面来看,自我归类论(the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尽管是基于对所谓的相互依赖

论(interdependence theory)的批评,它仍然可以被看成是对后者的基本思想的回

归——相互依赖的个体形成了了社会心理系统,这一系统从性质上改变了他们作为

个体的特征,并且产生出“超个体”(supra-individual)的特性。

在寻求自己的正确性并把自己的思想与当前的正统思想加以区别时,一种新理

论不可避免地要对其的某些方面进行批评。在本书这一例子中,这一点尤其重要。

这是因为当前理论对于群体过程的忽视并非某一代研究者偏离了常轨,而恰恰是因

为追随了实际上作为主流的群体理论。不过,把批评理解为是对以前理论进展的指

责或不加区别地拒绝也是错误的。相互依赖论[这里,我所指的是关于群体过程一

般特征的固有共识。在过去的30或40年中,尤其是紧随谢里夫(Sherif)、阿希

(Asch)以及勒温(Lewin)的开创性思想和工作,这些共识在这一学科内发展起

来了]代表了科学上的一个主要进展,而自我归类论则试图在这一进展以及它所引

起的经验的概括之上进行理论上的建设。好的理论能够在其它东西中能够激发出足

够有趣的研究来揭示它自身的不足——与相互依赖论一样,对于自我归类论也是如

此。如果本书不公正地批评了哪位研究者的观点,我所能说的只是,这并不是我的初衷,而更可能是在应对如此宏大的论题(大于其他任何论题)上所遇到的困难的一种表现。

自我归类论也是独特的欧洲研究传统的产物,它源自社会归类过程(social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以及由已故的亨利〃泰弗尔(Henri Tajifel)所开创的社会

认同(social identity)。在许多方面,这一理论试图以明确的方式来清楚地说明我们需要提出的有关心理群体形成(psychological group formation)的假设,以

理解亨利〃泰弗尔(Tajfel, 1970;Tajfel,Flament, Billig和Bundy, 1971)

开创的在群际行为(intergroup behaviour)的社会归类研究上的结果。在从事这

项工作时,我们利用和发展了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来自于泰弗尔和我本人

(Tajfel, 1972a, 1978;Tajfel和Turner, 1979, 1985;Turner, 1975)所发展

出的有关群际行为的早期理论。它们分别是:社会认同本身的概念,以及有关社会

行为的一个“人际——群际连续体”(interpersonal-intergroup continuum)假设。

在有关群际行为的早期工作中,主要的解释概念并不是社会认同,而是群际比较

(intergroup comparisons),即关注积极的内群体区分(positive ingroup

distinctiveness)的获得。此外,人际——群际连续体被概念化为从“在自我方面行

动”(acting in terms of self)变化到“在群体方面行动”(acting in terms of

group)(Tajfel, 1978;Turner, 1978)——好象后者并不是前者的表现。自我归类论使社会认同成为群体行为的社会-认知基础,是使群体行为得以可能的机制

(而不只是来自于群体成员身份的自我的那些方面)。而且,通过声称自我归类会

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发挥作用,自我归类论就可以使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都“在自

我方面行动”。

由于自我归类论是从这一早期的工作中发展而来的,以及社会认同概念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本书中它也被称为有关群体的社会认同论(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而这也确实是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替代名称。不幸的是,我们对于群际行为的早期分析已作为(对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而为人所知,而理

论之间这一新增的紧密联系导致了将它们合而为一的趋势。这确实没什么太大关

系。而事实上,在某些时候,对于描述这一工作的整个传统上还是相当有用的——

更确切地说,倘若这种“混为一谈”只是一种术语上的便利的话,人们已经认识

到,无论从讨论的问题还是从提出的假设方面来看,它们实质上都是不同的理论。

前面提到的文献概述了群际理论,本书主要介绍自我归类论。

我也许需要对本书作者的构成作出一些解释。尽管我担当了不是由我所撰写的一些章节的编辑[第五章到第八章分别是由迈克尔〃霍格(Michael A. Hogg)、佩内洛普〃奥克斯(Penelope J〃Oakes)、玛格丽特〃韦瑟雷尔(Margaret

S.Wetherell)以及斯蒂芬〃雷切尔(Stephen D.Reicher)撰写的],但是,这

并不是一本“汇编的”书。本书是作为一本统一的理论专著而撰写的。同样,在布

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心理系,我们作为一个合作研究团队共同工作

了几年(从有关目前思想的研究刚刚开始的1978年,一直到大约1981年),此后

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每个人撰写的章节里,反映出他们各自不同的贡

献;同时,我们彼此之间一直在自由交流思想和资料。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每个

人的工作既激发了其他人的工作,同时也受到了其他人工作的影响。因而,扉页上的几位名字不仅想说明每个人撰写了本书的某些部分,同时也想说明本书总体上反

映了我们的合作关系。我试图努力将各章之间材料和观点的重复减到最少,但是有

时候我也认为少量的一些重复是有用的——这会使读者记起早期的观点;或者很可

能有助于理解来自于不同角度的一些困难或抽象思想的表达。例如,在发展出我们

研究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的方法时,玛格里特〃韦瑟雷尔和我一直在一起工作,不过,我们是在第四章和第七章分别对极化进行讨论的——在第四章当

中,我们把极化作为自我归类论的派生内容而进行讨论;而在第七章当中,我们则

把极化作为一个理论研究应用的实例而进行讨论。我想读者会发现不同章节强调的内容是有差异的;那些较少的重复完全是为了加强分析上的新颖性。

本书是献给亨利〃泰弗尔的。他对本书的影响要比我们对于他的理论和经验工

作的直接使用深远得多。这里有他教给我们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特征是对

于以经验研究为基础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反对通常所说的“琐碎的经验主

义”的承诺、对于方法论上的严格以及实验室和其它实验(从一般过程和社会背景

之间互动的角度作细致的解释——参见特纳, 1981a,为了说明本书所支持的实验

方法)所具有的价值的承诺,对于个体主义的否定以及对于学术研究和科学的信

仰。这里也有个人的影响。我们都曾在布里斯托大学里与泰弗尔一起度过了几年一

起工作或师从他的愉快时光。我想,除了智力上的乐趣之外,我会因为一位合得来的伟大人物而一直回忆那段时期。在我在布里斯托所度过的11年中,开始时是作

为亨利〃泰弗尔的研究生,实际上只是在他去世之后的几个月才离开,他成为我最

亲近的和不可替代的朋友,我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本书献给泰弗尔,一方面

是用以承认他在智力上对我们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用以对他的纪念。

最后,我应该感谢伦敦的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堪培拉的澳大利亚研究资助计划(the Australian Research Grants

Scheme)以及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的经济资

助——通过对有关研究的专项资助,它们都有助于使这本书成为可能。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高等研究所,因为它们非常慷慨地给我提供了一年的时间

(1982/1983),作为社会科学学院的成员在这些想法上开展工作,这些想法最后

变成了自我归类论。在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以某种方式对本书做出贡献的人中,我应

该尤其感谢霍华德〃贾尔斯(Howard Giles)、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约翰〃科尔文(John Colvin)、克雷格〃麦加迪(Craig McGarty)以

及沙洛〃斯蒂芬(Sharo Stephens),她卓越地打印了本书某些部分的各种早期草

稿。

约翰〃特纳

1986年3月

作者简介

约翰〃特纳(John C.Turner),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行为科学学院高级讲师。

迈克尔〃霍格(Michael A.Hogg),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心理系讲师。

佩内洛普〃奥克斯(Penelope J.Oakes),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行为科学学院讲师。

斯蒂芬〃雷切尔(Stephen D.Reicher),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心理系讲师。

上一篇:has been后面加形容词是什么时态下一篇:北京高考艺术特长生统测26日截止 须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