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

2024-05-19

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通用10篇)

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 篇1

本课程旨在传授翻译基本知识、实用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研究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文化的差异,总结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和表达习惯,从中找出翻译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训练,从翻译实践中掌握翻译规律,获取翻译的基本技能技巧,同时加深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初步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翻译实践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或将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

本课程教材共16讲,但教材的使用主要以学生课后阅读为主,而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部分地以教材为基础,重点讲授翻译基本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思维和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介绍各种翻译技巧,介绍各种文体及其翻译,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为:

1.掌握严复的翻译理论,并用之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

2.掌握翻译规律,获取翻译技能技巧,并灵活地运用于翻译实践。

3.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语言规律和表达习惯,两种语言的个性和共性。

4.根据英语的语言规律和表达习惯,联系上下文分析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逻辑关系和交际功能,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

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 篇2

关键词:商务翻译,教材,评介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和媒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演变已然进化为一个茁壮的行业, 在人们的思想工作生活交际中无处不在。鉴于翻译在国际活动中的这种角色的特殊性, 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特别是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们的研究兴趣。在学者们的争论中, 翻译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科分支而发展, 在各种翻译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翻译实践的不断强化中, 翻译也自然而然地分化为两个领域, 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理论翻译领域, 另一个则是贴近现实经济活动的应用翻译领域。应用翻译在翻译界的崛起虽然看似不是久远的事情, 但实际上应用翻译早在人们开始最初的经济交换活动时就已经存在了。应用翻译涉及到商务、科技、时政、新闻、旅游、影视等各个实践领域, 与偏向理论性的翻译如文学翻译等的发展走成了平行线的状态。其中近些年最为受到青睐的是商务翻译。由于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存在, 商务翻译人才的培养逐渐走入企业和科研主体的视野, 商务翻译课程的设置遍地开花。因此, 商务翻译教材的选择成为了商务翻译人才培养和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目前, 由于受到出版行业发展的影响, 各类教材层出不穷, 纷乱丛生, 使得教师和学习者们很难在有限的信息条件下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商务翻译教材因为课程设置的时间相对较短, 数量虽然相对较少, 但是往往也会导致出现选择偏差的情景。总的来说, 商务翻译教材可概括分为理论性教材和实践性教材两大类:

例如,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刚刚出版的董晓波老师主编的《商务翻译概论》[1], 该教材以翻译实践为主, 增加适量的理论介绍, 将翻译理论知识、商务知识和翻译技能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到商务翻译规范和技巧的同时掌握相当数量的专业术语和商务理论, 提高学生的综合商务翻译业务水平。相较于2011年10月董老师主编的《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性教材[2], 虽为同一位主编, 但是定位的差异使得两本教材的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内容。相较于前者的理论性偏向, 《商务英语翻译》则更加全面地涉及到了各种翻译实践活动及商务场景下的具体操作规范和程序, 涵盖了商品推广、市场营销、企业宣传、商务合同、商务票据以及国际商法等商务领域的各个方面, 并且在练习部分设置了技能拓展来介绍商务知识和相应的翻译技巧, 可谓覆盖商务翻译实践性各个细节的典型尝试。董老师主编的以上两本教材分别立足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 均可以被认为是所偏向视角的代表教材, 是不错的编著, 但依然是分离了理论和实践的。那么商务翻译教材有没有可能融合理论和实践呢?

二.廖国强主编的《商务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简介

伴着国际间往来的日益频繁, 各种商务活动亦如火如荼, 而商务翻译是这些活动的润滑剂和桥梁。商务翻译方面的书籍和教材市场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势态, 其中一朵刚刚绽放于商务翻译学习者眼前的就是2014年7月出版的廖国强老师主编的《商务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一书[3]。此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是实践性偏向之极致, 仅从其框架即可窥知。此书分为18章节, 所涉商务领域内的翻译活动情况可谓更加全面, 涵盖了商务翻译概论, 商务广告翻译, 商标与品牌翻译, 商品说明书翻译, 商务数词、量词与倍数翻译, 商务函电翻译, 商务标书翻译, 商务合同/协议法律语体翻译, 商务报告翻译, 商务名片翻译, 涉外企业资料翻译, 管理规章翻译, 金融、财务资料翻译, 影视剧/报刊翻译, 导游词翻译, 公示语翻译, 修辞翻译, 商务口译。框架中除了感觉各种商务活动接连出场, 看不出与其他的实践性商务翻译教材有什么区别。但是, 当读者翻开书里面的具体内容, 习惯了实践性商务翻译教材的读者们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原因在于:

《商务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在第一章节, 用简练的语言和篇幅概括了商务翻译的历史, 讨论了商务翻译在我国的行业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商务翻译的多元化标准存在的根源, 看似寥寥数页, 却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商务翻译研究在国内的无奈和尴尬境地。而这一点是其他的实践性商务翻译教材所忽略的重要理论性铺垫, 也是可以引发学习者兴趣的一个亮点。

教材除了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外, 与时俱进, 素材地道也是重要的衡量因素。从第二章节开始, 除了第五章商务数词、量词与倍数翻译和第十七章修辞翻译, 《商务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的其他章节大多以介绍各种商务文本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开篇, 使得读者可以在对商务文本的知识进行初步了解, 辅以翻译中的实例, 再以翻译理论做为章节的总结, 如目的论对商务广告翻译、商品说明书翻译的密切指导作用, 功能对等论与商标的关联, 归化与异化在数词翻译中的作用, 直译、意译、增译、省译、明喻、暗喻、换喻及双关语等的翻译技巧的讲解和例证。商务口译的特点, 口译质量的标准, 商务口译人员的基本素质, 商务口译的基本技巧, 接待、会议、谈判口译、会展口译、谚语习语口译等的英汉互译技巧的详细解释。总而言之, 书中的多数章节以上面提到的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各种商务文本为翻译对象, 理论结合实例讲解商务英汉互译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对需要从事商务领域或承当商务翻译的人士来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并且由于将理论与实践穿插融合, 使得该书对商务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廖国强主编的《商务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为商务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野。适合商务翻译初学者们在没有足够清晰的商务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对各种商务翻译文本的特点有所了解。不似其他商务翻译的教程类书专注于翻译方法的细节, 忽略了商务知识的传输。与普通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没有明显的差异, 有旧瓶装新酒之嫌。正如编者自己所描述的, 商务翻译教学不能仅仅提供商务翻译案例, 简单罗列翻译技巧, 而应让读者和学习者们了解这些翻译技巧的理论支撑和掌握具体使用方法相结合,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对于教材编者们来说, 这也是一个新的视角和启示。

三.结语

作为综合了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的商务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之一的商务翻译在翻译领域具有其独特性, 既要使学习者学到特定的商务专业知识, 掌握相应的翻译技巧, 又要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作为实践技能的理论指导, 这样才能使得学习者更好地将商务翻译技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商务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全面概括了商务翻译的各种类型实例及理论翻译方法和质量标准, 是“应用翻译理论与教学文库”系列学术专著分库的其中之一, 书中通过对各种商务活动中所使用商务文本的介绍定义和翻译实例, 细致介绍了商务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对深化商务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用丰富的实例和通俗的语言, 有效的向读者展现了商务翻译的各个方面, 为商务翻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突破性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晓波, 《商务翻译概论》,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1日。

[2]董晓波, 《商务英语翻译》,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11年10月1日。

英汉互译理论和实践 篇3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英汉互译和阅读评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长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 英汉互译(60分)

(1)英译汉30分

(2)汉译英30分

第二部分: 英语阅读评论(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考试内容

(1)英汉互译

1)英译汉: 3-5段有关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择其中的2段翻译成汉语,每段15分,共计30分;

2)汉译英: 3-5段有关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择其中的2段翻译成英语,每段15分,共计30分;

(2)英语阅读评论:阅读同一主题的2-3篇文章,就其中的某一观点发表看法,撰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英语文章,计40分。

2.考试要求

(1)能运用词汇、语法、句法、修辞等知识正确理解和阅读英、汉语篇章;

(2)基本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3)系统掌握英、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翻译能力;

(4)能用正确、通顺的语言实现英汉语篇章的双语转换;

(5)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参考书目

4A 英汉互译 专题训练 篇4

1.把它涂成黑色_______________2.看一看你的新照片______________

3.很,非常_______________4.谁的手套_______________

5.在树下睡觉_______________6.三双可爱的袜子________________

7.两杯牛奶/一盒牛奶_____________8.太热了________________

9.一只滑稽的山羊______________10.别担心;别着急。______________

11.看起来很疲劳/很累_____________12.试试这条连衣裙________________

13.在八点二十五分________________14.47加 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回家去___________________16.回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吃早饭___________________18.上学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9.晚安!___________________20.上床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为我画一幅画。______________22.喝一些热牛奶__________________

23.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24.用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

25.来吃些蛋糕 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快乐的女孩儿______________

26.又饿又渴____________________27.读读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多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啊!___________29.我有一块新手表。_______________

30.软饮料____________________31.看起来很开心/高兴_____________

32.喜欢你的小扇子_________________33.三只饥饿的老虎________________ 34.你为什么不。。?________________35.两把短尺子_________________

36.你怎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37.在课上_________________

38.这个新钱包 ____________________39.看她的新毛衣 _________________

40.哦,天啊!_____________________41.如此滑稽;这么有趣_____________

42.Nancy的棕色的雨伞______________43.多可爱啊!____________________

44.在电脑房里 ____________________45.可能她在教室里。_______________ 46.她的可爱的兔子__________________

47.在一家玩具商店________________

48.看一看_________________49.让我看一看。__________________

50.我可以帮麦克拿一本抄写本吗?____51.教师节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

52.给你。_____________________53.海伦的钥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一些漂亮的气球__________________55.对不起,打扰一下。_______________

56.在那边_____________________57.不客气/不用谢!__________________

58.过来 // 进来_____________________59.去电影院____________________

60.一个橙色的橘子___________________61.喜爱这个木偶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喜欢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63.玩拼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奶奶的2条旧围巾_________________65.喜欢你的小水壶 __________________

66.什么颜色//什么时间_______________67.在哪个盒子里?__________________

68.我们乘公交车去好吗?____________69.所有的男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

70.洗小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你可以拿这只长的。______________

72.出局//你出局了。_________________73.下午见//晚上见。________________

74.从一数到一百_____________________75.读生词/读新单词________________

76.这儿有一些给你的果汁。___________77.给于老师的一张贺卡______________

78.图上你能看到什么?_______________79.把生词写在笔记本上_____________

80.坐下//起立____________________81.打开这个冰箱//关灯__________________

82.不要再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83.不要在英语书上画画。______________

84.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___________85.我去上学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你什么时间起床?_________________87.小熊猫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让我们把它涂上颜色。______________89.吉姆的果汁和钥匙在厨房里。_________

90.为你买一个钱包(2种)____________91.在一家书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汉互译实训报告 篇5

这是一篇关于武汉市关于论坛的一次会议介绍,讲的是这次会议是战略新思想,实现新成长新突破,注重外包业务的发展和怎样以会议的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

英译汉的难度比较小,可是汉译英对我们来说是有点难度的。因为里面的好多词汇我们是没有学过的,我们借助网络在上面先找些与我们翻译主题相关的英汉文章看看,先了解它的背景知识,然后再读全文,再读自己翻译的那一部分,最后借助网路上的词典来选出自己想要的意思对文章进行翻译。

我们利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进行汉译英。

下午的时间我们都是用来对我们上午的翻译成果进行小组之间的校对,我们又好比做了更大量的翻译工作。还好给予我们在上午做自己的翻译时看了全文章,所以进行校对时也是比较轻松的。

整整的一天很忙碌,发现自己做事效率很低,平时的学习太少,所以看此类相关的文章也是较少的,实训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在课下的学习中一定会弥补自己的不足的。

今天是汉译英实训的第二天,我们的任务是翻译一篇名为:外交部新年招待会演出主持辞及投影解说的文章,这是一部与风俗文化相关的文章,还涉及到一些关于娱乐节目、拍摄的一些词语。这是我们在以前是没有接触过的,刚开始是有点难以理解的。

我的任务还是翻译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面是一些跟电视上面演的差不多的一些主持人说的一些台词,比较简单的。后面部分是关于西藏的一些服饰和壮族的一些风俗。

我还是照着原来自己做翻译的步骤那样去做,这一次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翻译的文章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我们也是经常接触的一些话语,而我们平时很少注重积累,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的。

在做这篇文章翻译的同时由于不知道一些关于一些风俗名字的翻译,于是自己在网上找了中文的一些解释,后来发现那是一个西藏地区旅游景点的一个网站,里面也有英文的网站,自己看了下发现有的介绍自己也是能看得懂的,到那时自己很少以那样的方式去学英语,可是后来想想,将来我们也是会给别人去翻译一个网站的,关于产品、政府的报告、一些关于商业的推销。所以这次给我最大的教训是:只要是英语平时就应该关注不管词汇是否简单,不管在网上还是日常生活中自己买的一些东西,只要是有英文介绍的自己都要试着把它全都翻译成中文。

我们下午是开始校对的过程,还是按部就班地一一校对。虽然是比较难但是自己收获很多。

浅议英汉互译——反义翻译 篇6

关键词:反义翻译,直译,意译,英汉互译

打开上千年的中国翻译史, 其经历了若干翻译的思路。而1979年, 刘重德教授提出了新的翻译标准:信、达和切, 即保全原文意义、也能使译文通顺易懂、切合原文风格。其翻译方法主要经历了直译和意译翻译法的过程, 全面贯彻着理解和表达的过程。通过理解上下文来表达作者的思维, 联系性地理解原文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惯用法等来表达原义;理解的逻辑关系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文, 还要依据上下文的联系性来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并且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人物和时期等。因此, 只有认真地理解原文的背景、时期和人物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出原文作者的意思。

直译和意译翻译法有时却不能更加诙谐地、更深层次地表达出原作者的思想, 哪种翻译才能弥补这种缺失呢?笔者认为只有——反义翻译。反义翻译有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更加诙谐地反映出原文的内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并能更加诙谐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能协调不同文化的区别。在这三个翻译方法中只有反义翻译才具有诙谐地和协调地表达出作者思想和历史背景, 并能婉转地表达出作者的深刻内涵等。因此, 反义翻译在翻译法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1 含义

1.1 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 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翻译是艺术, 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在理解原文信息 (意义、神韵和风格等) 和作者创作意图是不可避免会带上主观色彩, 在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再现原文信息时, 采取独特的处理方法, 体现自己的风格, 也就是创造性;所以, 翻译是艺术。例如:

Mounting the Stock Tower

Wang Zhihuan

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

Go further up one flight of stairs,

And you’ll widen your view a thousand li.

译文:

登黄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李定坤译)

1.2 什么是直译?

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表达法, 句子结构与原句较相似, 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直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 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 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例如:

Oriental Time and Space——东方时空

Red Flute Cave is the most magnificent of all in Guilin.芦笛岩石桂林最精彩的岩洞。

1.3 什么是意译?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 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 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例如

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不必担心过早 (不必自寻烦恼) 。

分析:而没有使用直译方法:到了才过桥。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常常受到跨文化差异的影响, 规避了原词而使用了对应词义诙谐地反映出原文的内涵。即原词所表达的并非是其词面意义, 而是其字面意义的对应词义。而这种对应词能够包含对应的意义, 并能够更加准确、诙谐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历史背景等, 还能符合跨文化语言相一致的翻译。英汉互译中还有些词语虽然可以正面来译, , 很难达到确切、通顺、简洁的效果, 因此,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反义法翻译, 但译出来却很勉强:例如:

Crisis law反危机法案 (即anti-crisis law)

分析:字面的意思“危机法”, 这样的翻译就不太符合原文的含义。

2 反义翻译的结构

2.1 肯定的反义翻译

肯定与否定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 容不得半点含糊。稍有不慎, 难免有“谬以千里”之误。该文主要论述使用肯定的否定的形式 (反义法) 翻译原文, 使得译文能够达到确切、通顺、简洁的效果;并能够使得译文更加符合原作家的理念、时代背景等;也能更好地表达出译者不同时代的思想。例如:

APEC will have to be non-discriminatory and it will have to seek to be open rather than closed in its approach.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必须一视同仁, 并且态度上必须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分析:non-discriminatory双重否定→肯定

2.2 否定的反义翻译

英语中还有些词语虽然可以正面来译, 但译出来却很勉强, 难以达到确切、通顺、简洁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反义翻译的方法翻译原文。例如:

She’d rather die than lose her children.

她宁可死也不愿失去孩子。

分析:rather than使用了否定的翻译:“宁可……不愿……”而没有使用肯定的翻译:“……比……”)

2.3 同义的反义翻译

所谓的“同义反义”就是中文老师常说的“双重否定表肯定”;一来这样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没有那么死板——直译;二来强调句子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意译 (反义翻译) 。因此, 反义翻译并不只是翻译语言的字面含义而是更深次地反映原作者的内涵, 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在译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内涵的言语和词汇来表达原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

Please keep the fire burning when I am out.

直译:我外出时, 请让炉子继续烧着。

而同义反译变成:我外出时, 请别让炉子灭了。

分析:这样翻译就更能表达出作者所强调叮咛的内容。

The price is not unacceptable.

直译:此价并非不可以接受。

而同译反义:此价可以接受。

分析:前者表达的语气比后者弱

3 反义翻译的重要性

语言是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每一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都有反义和正义的 (肯定和否定) 形式, 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作为一种逻辑思维概念, 中国人和英美等西方人士都有一定的相对应的 (反义) 的思维方式, 但是由于中国人和英美等西方人士的文化背景的不同, 对应思维方式也存在着本质的差距。

反义翻译是译者用对应翻译方法依据句情和对原文作者思路的深层次认识, 以及缩小文化间的差异把句子反译成合理、诙谐的一种翻译方式。由于反义翻译不属于直译翻译方法, 而直译也不能表达出反义翻译所能表达文章的内涵;很难达到确切、通顺、简洁的效果;有时使用直译方法可能就违背了原作者的思想和历史背景, 会产生文不对题等。因此, 只有合理地使用反义翻译才能使译文符合原作者的思想和历史背景;达到确切、通顺、简洁的效果;才能更有效更诙谐地反映出原作者的深层次的含义。虽然, 反义翻译可以诙谐地表达原义, 但也不能滥用, 以防意不达义。例如:

He refuses to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分析:没有把refuse译成“拒绝”, 而译为“不肯”。

3.1 反义翻译能够有效地表达原文的思想

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 所以英汉互译被分为直译和意译。随着科技的迅猛地发展语言文字也随之而变革。意译翻译被更加广泛地使用, 由于意译翻译能更确切、通顺、简洁地表述作者思想, 但有时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原作者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解决文化差异。我们就要借助另外一种翻译方法——反义翻译, 填补这一缺陷。因此, 反义翻译法也就成为翻译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因为, 反义翻译方法可以更加准确、诙谐、更加有效地表达出原作者的深层次内涵, 所以, 反义翻译法在翻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例如:

这些细菌要在温度达到一百摄氏度时才会死亡。

These bacteria will not die until the temperature reaches100℃.

分析:原文中的“要……才……”在译文中用“not...until...”译出, 既符合英语的习惯, 又能非常贴近原意。

He was the last man to say such things.

他决不会是最后说这样事的人。

分析:原文中的the last表示极限意义, 而译文用否定意义的词语“决不会……”表达原文的含义。

3.2 反义翻译可以诙谐地表达双语的含义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 翻译原文时为了保持作者的原义和保持原文的内涵, 译者常常不使用直译和意译翻译方法, 而是使用反义的词语诙谐地表达出原意。使文章更加流畅、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更加符合英汉的表达习惯。为了更加和谐地表达作者的原意, 译者可以依据一些词语或连词对应词义更加有效地表达原意。

例如:

He has failed to catch the first bus.

他没有赶上头班车。

分析:原文中的“没有赶上……”在译文中使用了肯定的词语fail表明了对应的意思, 而没有使用否定的形式hasn’t。

I’d shoot myself before I apologized her.

我宁可死也不向他道歉。

分析:原文中的连词“before”, 在译文中并没有译成“在……之前”而译成“宁愿”, 这样能更和谐地表达原意。

4 总结

综上所述, 反义翻译是翻译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翻译中反义翻译能够利用对应的词语更加准确地、更加诙谐地反映出原文的内在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并能更加和谐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协调不同文化的区别。因此, 我认为反义翻译在翻译法中与直译和意译并驾齐驱, 在英汉互译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只是本人对翻译的一点点认识, 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同僚们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李宗杰.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温秀颖.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傅敬民, 张顺梅.英汉教程[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方梦之.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5]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6]罗灵江.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及技巧运用[J].中国商贸, 2012.

[7]李箭盐.典故的文化翻译策略[J].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8]王羽.如何做好商标的汉译[J].华章, 2013.

[9]邹建玲.委婉语的语用解读及翻译策略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英汉互译实训策划书 篇7

09应用英语、07五专英语

一、实训内容

分流实训(英译汉、汉译英实训)

二、对象

09应用英语、07五专全体学生

三、实训目标

本次实训从实际应用出发,紧密结合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学生运用英

译汉、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重点就经济发展、外事接待、项目推广、文化交流、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翻译训练,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涉外活动中的双

语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英汉-汉英互译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

会适应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切实贯彻以能力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

四、教学组织设计

1.首先由老师分析此次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并布置翻译任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项内容的翻译

3.分小组对进行翻译结果进行展示和评比,4.老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客观的评估的同时,对学生在翻译中的亮点及应注

意的问题进行点评。

5.指导老师进行总结

五、考核方式

1.平时考核

对实训期间的出勤情况(20%),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态度、职业道德素质评

定成绩(40%)。

2.实训文档

结合学生对该项实训所写的心得体会评定成绩(40%)。

策划人: 彭长云,柯甄

北外英汉互译专业考研经验 篇8

学员档案

姓名:彭超

考研成绩:总分432分单科西班牙语95分

本科院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04级1班

报考院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汉互译(口译方向)

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其实本来没想这么早启动,因为偶然听了一场海文的讲座,在老师的提醒下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决定及早动手,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考研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说确定考研的院校、专业,由于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明确了目标专业、学校,才能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考研,我想很重要的是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的参考资料以及良好的心态。海文的老师在讲座中提及英语真题的文章主要出自欧美的一些权威期刊杂志,所以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有意识的翻看一些外文杂志,包括:Economist、Times等,还有在图书馆里经常会翻的:Digest、China today、English World等。由于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因此,在看的时候,并不着急,慢慢看,认真看,不会的单词一定要查,这样不仅能能有效提升阅读的能力,也能储备一些背景知识,这都是对付考研英语很重要的基本元素。

合理的学习计划

对于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高效的复习?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这里就凸显了计划的重要性,合理有效的计划是成功的不二法则。海文的全程策划班给我们讲了一个基本的计划模版,我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作了个性化的调整,下面将我的学习计划与大家分享一下:

大三下学期开始

开学,写计划,开始下决心认真准备:

专业一轮:3.4.5.6月 牢固基础,多看原版杂志;

第二轮:7.8月 暑假天热,报了政治强化班,了解政治,看原版杂志,复习二外,开始看参考书;

第三轮:9.10.11月 强化政治,认真看,开始做题;二外也不丢,重点在杂志和翻译书上,多看多翻;

第四轮:12.1 冲刺,各科模拟题、真题,严格按时间限制练习,培养考试感觉:政治背大题,看时事,上冲刺点题班;二外再次认真看参考书、单词;杂志还是不能断,根据个人安排时间量;翻译真题,练习题,术语强记。

大概就是这四轮,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每科都要看一些,时间自己安排,但不能丢掉任何一科。

(2)政治一定要认真看,多看,认真做题,重在理解。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是建议报一下辅导班,听老师讲毕竟要比自己复习效率高一些,也能更好的把握重点。

(3)二外基础语法要掌握牢固,参考书上的单词要记住,做题要认真检查,考试时时间再多也不要提前太久出考场,保证能检查四遍。

(4)基础英语的复习,杂志不能断,逐渐加快速度和减少不认识的单词量,考前一个月要开始培养散文翻译的感觉,看看散文翻译书,熟悉一些表达方式。

(5)专业翻译重在政治、经济,记住特有的表达方式,翻译出来的英文不要太啰嗦,用准核心词汇。

有效的参考资料

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同等重要的就是参考资料的选择,好的参考资料势必助我们事半功倍,下面把我考研中使用的参考资料罗列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政治:

强化班资料,红宝书2遍,高教的政治教科书(毛概,政经,马哲),时事班资料,冲刺班资料,点题班资料(背),历年真题(真题中重要的题要稍加记忆),2套模拟考题,《最后3套题+18金鉴》,特别要注意,根据往年经验,模拟题的大题一定要记下来。同时,还包括17大报告、八一决议报告原文、胡锦涛6.25讲话(认真看一遍)(政治辅导班的老师会一再提醒你的);

西语:

2本教科书(2遍),阅读第一册(2遍),西班牙语句法(相当于基础语法),西班牙语常用词词典(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北外真题,二外真题(最好能请到西语专业的人给你改卷子,可试试海文讲的师兄师姐沟通办法,只要放得开,大家都能办得到),西语专业四级真题(西语的资料比较少,自己把握着安排每天的量,免得最后没有题可以做了);

基英:

经济学家(多看,看新的,提高阅读速度和正确率,扩大知识面,也为复试作准备),八级真题阅读题,GMAT阅读题(手中有的资料,只要方向对,都可以拿来看或者做题),张培基散文翻译,往年真题,偶尔看看英美著名散文; 翻译:

四本参考书(认真看,叶子南/李长栓书后的练习晚些做,很难),图书馆借的翻译书(新一些的,挑着看,主要看政治经济和相关的,我大概看了6-8本),人事部三级笔译参考书好好看,非常有用,三级二级真题,模拟题统统做一遍,到网上找政治经济类词汇(记忆),17大报告的英文版,胡锦涛2008新年致辞演讲稿英文翻译看一看,记住一些比较重式的特别说法,真题,找老师或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不确定的翻法一定上网查,多思考、分析。

端正的学习心态

考研是一条漫长坎坷的路,会有走得灰心丧气的时候,但请自己调整好,再投入,只要认真努力,总会有成果的。放稳心态,不受其他事情的诱惑,如果是真的喜欢翻译和高翻,请一定要一心一意。

同时,可以找一个不考一个专业的好朋友一块自习,每天规律作息,睡好觉;一个能安慰你帮助你放松的好男朋友也是很重要的(哈,个人特色)。关于考研辅导班

个人认为政治班还是有必要报的,炎热的暑假能在空调房里听老师讲课,在复习时少走许多弯路,更能买份很有必要的心理安慰!我是高中理科班出身,索性报了全程,优惠、省事。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要靠自己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开始都是迷茫的,一定要坚持,各位同学,加油!

(摘自北外星光BBS)

北外同传专业考试分为四门: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即同传试卷),政治和二外。政治是全国统一的试卷,其余三门都由北外自主命题。

二外(法语)【这个有选择的】

北外的教材和我们学校的不一样,因此要从头开始学习一遍。北外的法语教材是《新大学法语》,李军主编,网上有卖,三本加起来大概90元钱。把三本教材学完,考试80分以上绝对没有问题。第一本比较简单,我只是把词汇过了一遍,重点放在了第二本和第三本上。北外的教材难度比我们学的大,词汇多,语法多,文章长。因此我每天要花3,4个小时用来学习法语。一个月学一本书,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大概两天cover掉一单元。没有捷径,每天按部就班,严格完成自己制定的进度表。

值得一提的是二外试卷每年都有一些题会重复。因此考前把近10年的真题做一遍十分有必要!真题没有答案,大家可以找个法语专业的朋友帮忙或者找二外老师帮忙。这里我必需感想法语专业的高材生郁从云,每次做完一套真题后,都是他帮我检查讲解,没有他的帮助,复习起来会很艰难。

基础英语

从2009年开始基础英语试卷结构有所改变,最后的一篇翻译改为了作文,而且2010年延续了这一改变。现在试卷结构为:两篇阅读单选题(每题三分,共12题,即36分),一篇T/F(10分),选举填空补完文章(2*7=14分),翻译(5句*8分=40分),作文50分。

至于阅读,文章一般选自外报外刊如the Economist, NY Times, 文章篇幅较长,主要考察同学的阅读效率,也就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握文章主旨,并且快速找到关键信息点。实话实说,一般英语试卷中阅读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分,也是感觉最容易的一部分。除了平时的精读泛读阅读训练以外,考试技巧和方法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怎么提高阅读部分的效率呢?我通常采用三步法。第一步:看题。用半分钟至一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文章后面的问题,目的是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阅读时要重点留意什么。第二步:Skimming.用8分钟的时间通读文章,这里通读也是有方法的,我把它称之为“变速阅读法”即时快时慢,首尾段慢,首末句慢,观点慢;例子快,引言快,并列快。而且注意在阅读时,要圈点勾画,划出重要观点,圈出人名等重要信息,以便下一步做题时快速找到对应区间。第三步:Scanning.快速阅读完文章后,开始做题,针对每一题回到原文,找到对应区间,分析得出答案。这样既避免了把自己的臆想观点强加于文章而出错,又能节省时间,只需分析题目要求的问题和信息,不用在初次阅读时把每句都吃透。对于阅读迷茫的同学可以试试这个三步法哦!

2010年考卷总体难度较低,尤其是阅读部分,应该不会拉开差距。因此关键在于翻译和作文。对于翻译,自我感觉没什么技巧可言,要靠平时的练习与积累。推荐一本书:《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由叶子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前半部分是理论讲解,其中讲到的各种翻译方法是蛮有用的。后半部分是实战翻译,每篇英文原文后都有叶子南学生的翻译和叶老师的点评以及他自己的翻译。这部分我练了大概7,8篇,量不大但收获很多。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多练几篇哦!这些文章都有难度,而且点评很精辟,让人思考很多。

至于作文,今年的题目有点小专业,根据一幅图来解释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以及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还好我以前学过地理,对温室效应的原理还记得,这样读图就少了很多障碍。作文要求不少于300字,我由于时间过于充裕(一个半小时)而且当时不知为什么说起来不停,洋洋洒洒写了大概700字~~当时很是得意,后来一想其实这样适得其反。字数太多评委不一定喜欢,而且简练也是一种能力嘛!结果基础英语得分一般,124分,我想很可能作文只得了个一般的分数。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像我这样因为时间充裕就写个没完没了。

很多同学问作文平时怎么练,我觉得作文要靠大量的input。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多了背多了,写起来就不会理屈词穷。许多英语牛人都爱读the economist,积累里面好的表达方法和构思,自己写作时很自然就用上了。所以还是多读吧!辅之以偶尔的练笔。

专业英语(同传专业试卷)

2010年的试卷难度不大,平时用financial times,the economist来练翻译,考试的难度相当于China Daily~~~但老师评分很严格,对语言质量要求很高,得高分不容易啊!这门课的分数线是108,很多基础英语考120甚至130的同学,同传卷仅考了不到100分,很可惜无缘复试。可见平时在练翻译时,不仅要练习有难度的文章,还要提高简单文章的翻译质量。

这门考试内容为4篇翻译,两个中翻英,两个英翻中,其中一长一短。时间两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时间不是很充裕,但这次难度低,很多同学都是提前一小时至半小时就做完了,然后纷纷交卷,场面甚是壮观。至于文章类型,绝对没有文学性质的,都是新闻评论,或时政,或国家政策等等。我记得具体有讲生育率问题,生产过热问题,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平时建议关注时事,每天保证读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新闻,可以读报纸,如China Daily,《环球时报》,另外我还喜欢在网上读新闻,常去的网站有Newsweek,nytimes,msn,新浪网。随手会记下点重要信息和单词等内容,第二天早晨整理到笔记本上。

另外,虽然主要精力都应对笔试,但是口译也不能完全松懈哦!为了使自己时刻保持口译状态,我买了本人事部二级口译的教材练习,叫做《英语口译实务 2级》外文社出版。每周练一两篇,译译,读读,背背,当是忙里偷闲,享受享受听与说的快乐。说到口译练习,不得不再感谢一个人----我的partner 英院07级的李利军小朋友!我们每周必定一起练习一次,坚持了很久很久~~~这样和自己练习穿插起来,效率比较高。两个人练习可以增加点实战氛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会有a lot of fun!小朋友,你要加油!我看好你,相信你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姐姐祝福你^_^

关于分数线问题

笔试要达到多少分才可以进复试呢?分数线是怎么划分的?

首先总分要过线:2010年同传专业总分分数线为368。

然后每门课也要过线:英语和二外都是50分,基英和专英都是108分。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篇9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文化影响着语言.不同的文化下,语言的涵义,使用的范围,影响各有不同.本文试着用奈达的等值理论从语义、逻辑、功能及风格四方面对英语同汉语互译中的等值问题进行阐述,证明作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等值理论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同时,它是相对的,在翻译的时候应更注重格式及内容.

作 者:张洁楠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关键词:语义等值 逻辑 功能 格式

浅谈英汉互译的不对等性 篇10

理论阐述,并且运用大量的例句作为举例说明,使得学生能够学习、运用这些衔接机制来组织完整连贯的句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衔接教学提出一些感想和建议。

关键词 : 翻译;文化传递;文化差异;不对等性;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事实上,翻译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事情,它绝对不是简单、机械地把一种语言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译者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实际困难。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 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例如在翻译工作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词的问题,而要处理好词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词。“不同语言之间词的不对等问题”也是翻译中时时遇到的棘手问题。翻译中,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因此,对等词的选择也就只能是相对对等词的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本文就翻译中词的不对等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首先是词汇层面的不对等现象。所谓“不对等”,即指译入语没有与译出语中的词语直接相对应的词.这种 “不对等”有程度上的差别: 有时为完全不对等,有时为部分不对等, 因此造成困难的程度也不等.下面就几种词汇层面上的不对等现象进行讨论.

一、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的不对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差异, 在译出语中存在的代表特定文化的词语在译入语中不存在. 如某些西方宗教信仰, 社会风俗, 甚至某一种食物是一个民族, 地区特有的, 不存在于其他民族和地区. 例如:由于文化差异,一个词的概念在英语中可能与汉语中完全不同。将“speaker” 译为“chairman”则不能反映出“speaker”的真实身份和权力。又如“ 拜年 (pay New Year call)”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 特指在中国农历新年时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访, 交流感情.中国人注重社会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 过年时拜年也是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 而西方人相对独立, 也没有过年时拜年的习惯, 因此没有特定对应的词存在. Pizza 是西方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 有点像中国的馅饼.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是缺少这一概念的, 自然是没有对应的词来翻译, 而翻译成馅饼又明显是不合适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我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其含义,但却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对应。“savoury”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含义为“西方人在用餐后吃的一点点盐”,我们都知道,食物中含盐是很重要的,但过多又有害,所以西方人在餐后会补充一些,对于这个含义我们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表用相应的词来表达这个含义,在我们汉语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一种不对等。

二、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 龙) 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 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 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 老虎) 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 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三、颜色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

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 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 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 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 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 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 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再如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四、数字的文化差异。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 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 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以上是在翻译中常见的不对等问题和例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不对等,注意原文的意义和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翻译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调整。

一、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

二、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 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Dukang) 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不过,我们不妨可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 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文化信息的对等无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为Bacchus 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的联想。

上一篇:颁奖大会主持发言稿下一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