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2024-06-19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通用9篇)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从今年秋季起,我校高中一年级也进入了新课程实施阶段。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落实《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结合我校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实际,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对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做了如下安排: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课改具体目标包括:课程功能上的转变、课程结构上的转变、课程内容上的转变、课程实施上的转变、课程评价上的转变、课程管理上的转变,因此,许多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方案还在学习和摸索中。新教材的模块化编排完全打破了旧教材的知识体系,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这一变化使我们很不适应,原来老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难度、深度要求总是干扰着对新教材的学习。对于新教材中新的知识、内容,我们显得很陌生。课堂教学中在教学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有出入,存在着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冲突问题,存在着教材与教辅资料不配套时难以取舍定夺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注意研究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重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研究,推动高一历史课程的深入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我们工作中。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确实改变传统观念,注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探索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为学科,它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如果历史老师能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种通晓古今,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并能较好地运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生一定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在功能上的根本转变。为此,我们也要在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上展开教学活动。在学校及教研组的关心及领导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已开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摸索教学,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正在探索中。

三、加强合作,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创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教育形式。以教研组为基础,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重组优化,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利用的一大资源。各位老师可结合本校教学实际,通过网络向已实施新教材的外省区同行们请教,通过自我反思、开展同伴互助,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利于自己的教学。

四、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历史新课程开展,确保高考质量不受影响

第一,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一个系统工程,经过无数次的论证和前期实验,它的推行势在必行。所以我们要坚定课改信心,想方设法,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高考又是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学校的声誉,高考质量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要在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上保证历史学科的高考质量。

第二,处理好新课程教学中方法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新课改是一个新生事物,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新教材的编排体系,都有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新教材要求必须改进教法,强化学法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这一指导思想是今后我们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和改革的目标,但改革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必须保证教学效果,即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否则,只强调方法创新,课堂气氛活跃、热闹,而忽视了知识的落实,结果只能是本末倒置,我们要注重的是,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切忌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

第三,处理好大科目与小科目之间的关系

高中新课程,高一级共开设十五门课,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因此,教师务必处理好大小科目的关系,在保证大科目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抓好历史小科目的教学,除了平常教学中突出强化外,还要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对这一科目进行加强。以确保高三复课工作中不留隐患。

五、教学总体安排。

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每周2节,三个学期完成必修课,选修课从高二第一个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即:高一上必修1-2模块,高二第一学期上必修3模块选修4模块,高二下学期至高三上选修4模块的相关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分解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过 于单一且 较为被动,主要是以 高考为目的,鞭策学生以高考为目标奋斗,但此种教学思想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影响教学效率。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就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历史课标通常是由人文社会性质、内容表述以及多元评价等组成。其中,分解内容标准主要是将课文内容分解为几个层次,再呈现给学生,需要规定浏览知识与学习行为,检测学习效果,并由此建立起宏观目标,使课程内容与形式能够相互关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应该转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从心理上认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历史素质。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应当从教学目标出发,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的野心与清政府的无能,充分感受历史的深刻内涵。

二、提炼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精心提炼教学内容,为学生减轻负担。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除了涉及新文化运动,还有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概念等。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来提炼教学内容,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动因出发,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与内容,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因此可制定如下目标:学生能够从教材中列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与关键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多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感受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结构就能 够凸显出 来,学生也能 够更加了 解历史,明确历史概念与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与历史素养,这也是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无论是新课程的理念还是新的高考方案,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为历史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清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按照学生的需求与认知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以此实现教学的全面性,在目标的引导下调整教学结构。

三、基于学情,使教学目标合理化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教 学的有效 性,而明确教学目标应当建立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当分解教学任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情况开展一些动脑或者动手 的活动,使学生能 够感受到 历史的活力。目前学生对历史这一科目产生恐惧感的主要原 因就是多数情况下历史呈现出来的都是枯燥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应当展开积极的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业》时就可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分组,如“阅读构史”或者“读图导史”等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展开积极讨论,课堂氛围就能够逐渐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以“读图导史”为例,教师可先选取一些花木兰从军的图片,配合《木兰辞》中花木兰从军所买的东西,随后教师就可以问题为导向,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从图片与诗词中,还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展开探究,了解历史中反映的问题:在花木兰所处的朝代,“市”已经存在,不同的商品都有固定的购买场所,一些商业受到政府的控制。在此种情况下,历史教学就会更有活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新高考方案下,历史教学 的优化不 仅需要教师提前制定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优化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育观念,以此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

摘要: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改中,教师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就能够逐步提高教学效率。而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则是明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针对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摘 要]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改中,教师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就能够逐步提高教学效率。而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则是明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针对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01

2014年,新高考方案出台。在这个方案中,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三个科目组成;纳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项目,应当按照考生报考要求与自身的特长,以历史、地理以及政治等科目为主。由此可见,历史成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项目,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一、分解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新高考方案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目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较为被动,主要是以高考为目的,鞭策学生以高考为目标奋斗,但此种教学思想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影响教学效率。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就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历史课标通常是由人文社会性质、内容表述以及多元评价等组成。其中,分解内容标准主要是将课文内容分解为几个层次,再呈现给学生,需要规定浏览知识与学习行为,检测学习效果,并由此建立起宏观目标,使课程内容与形式能够相互关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应该转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从心理上认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历史素质。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应当从教学目标出发,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的野心与清政府的无能,充分感受历史的深刻内涵。

二、提炼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精心提炼教学内容,为学生减轻负担。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除了涉及新文化运动,还有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概念等。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来提炼教学内容,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动因出发,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与内容,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因此可制定如下目标:学生能够从教材中列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起因与关键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多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感受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结构就能够凸显出来,学生也能够更加了解历史,明确历史概念与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底与历史素养,这也是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无论是新课程的理念还是新的高考方案,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为历史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认清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按照学生的需求与认知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以此实现教学的全面性,在目标的引导下调整教学结构。

三、基于学情,使教学目标合理化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明确教学目标应当建立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当分解教学任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情况开展一些动脑或者动手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活力。目前学生对历史这一科目产生恐惧感的主要原因就是多数情况下历史呈现出来的都是枯燥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应当展开积极的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业》时就可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分组,如“阅读构史”或者“读图导史”等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展开积极讨论,课堂氛围就能够逐渐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集中精力去学习。以“读图导史”为例,教师可先选取一些花木兰从军的图片,配合《木兰辞》中花木兰从军所买的东西,随后教师就可以问题为导向,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从图片与诗词中,还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展开探究,了解历史中反映的问题:在花木兰所处的朝代,“市”已经存在,不同的商品都有固定的购买场所,一些商业受到政府的控制。在此种情况下,历史教学就会更有活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新高考方案下,历史教学的优化不仅需要教师提前制定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优化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育观念,以此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课题组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通过课题评审,被确定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一般课题,课题编号为GS【2011】GHB011。课题负责人:范多宝;课题组成员:张燕、金世佩、张艳、徐世乾、张小丽、杨超。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特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对国内外学习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高中生进行学习需求调研,现将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1)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2)学习需求:是指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渴求,为满足自身生产、生活以及发展需要,并在学习动机驱使下所做的一系列反应;本课题所探讨的历史学习需求指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基于自身生活及学习的需要所需要做出的反应。(3)高中历史教学:本课题所涉及的高中历史教学,特指2010年在甘肃省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4)实践:本课题所涉及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学习理论研究现状

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及人本主义四种。我国的燕国材、莫雷与冯忠良在此基础上对学习理论有了一定的发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的是学习过程的研究,注重用外界的刺激来控制学习过程,强调反复练习和复习的重要性,主张用外部的奖惩即积极的强化控制学习,但该理论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学习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主观条件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理解、积极思考与认知的作用,重视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培养。但它过分强调认知中的智力因素的作用,忽视了非智力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情境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首先,学习就是理解,是潜能的发挥。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其次,学习就是学会如何学习,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我国学者燕国材提出的智力(I)与非智力(N)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是对认知观和人本观整合的初步尝试。这一理论强调把学习过程建立在人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20世纪末,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莫雷提出的双机制学习理论则是行为主义联结观与认知主义认知观整合的一次尝试。莫雷把学习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类型学习是指个体获得经验的学习(即一般的学习),第二类型的学习则指个体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即“元学习”)。

1998年,冯忠良又提出对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进行整合的学习接受-建构学说。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而非发现学习,即接受经验的学习,但经验的接受是通过主体经验的媒体进行能动反映即主动建构实现的。学习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主体——客体的反映动作,在内部构建起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

2.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研究概况

许多研究者不仅从理论层面,也从实践层面进行历史教学的研究。与此同时,有关历史学习的研究也倍受重视,总的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外的历史学习比较研究。在《历史教学问题》期刊上曾刊载过相关的文章,如陈其的《美国中小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李稚勇的《从英美历史学科能力目标看我国能力目标(要求)的确定》和《关于法国学校历史~人文社会科课程结构变革的思考──兼评“哈比改革”》等文章。

(2)历史学习策略方法的研究。如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叶小兵《论历史学习策略与历史学习方法》《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赵亚夫《小组学习与社会调查》等论文从史料教学、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3)历史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研究,如周百鸣的《略论历史教学中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余祖孝的《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浅谈》从学习兴趣、动机、情感等方面论述了历史学习影响因素。

(4)历史学习现状研究,主要包括历史学习现状调研及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刘军《高中生历史课程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分析》和姚晓慧的《 高中生历史学习困难与对策研究》等文章。

(5)历史学习评价的研究。陈伟国、何成刚编写的《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一书中从中学生历史学业成就评价、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中学历史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中学历史教科书评价和历史高考命题及其评价六个部分对历史教学评价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赵亚夫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中学历史教育评价的体系化》中也进行了关于历史学习评价的研究。

以上这些方面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历史学习研究的内容,还为广大一线老师提供了教学方法方面的借鉴。

三、新课程教学需要学习理论研究的指导

随着历史新课程实验和校本教研不断深入推进,创建高效课堂成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普遍追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学习理论的指导。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是老师们对这一理论的了解也比较少,不够深入,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目前的历史教学和训练,大部分是凭借经验进行的。学生的历史学习也主要是机械记忆、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这不仅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而且效率比较低下,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无法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国内外学习理论,结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提出历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以及历史学习效率,是历史新课程实验深入推进的迫切要求。本课题研究就是为改变这一现状要做的一份努力。

四、研究目的、内容、意义

1.研究目的:结合历史教学和学习的特点,通过研究国内外的学习理论,在其指导下,提出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和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2.研究内容:

(1)国内外学习理论研究。

(2)高中学生历史学习需求调研。

(3)学习理论指导下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4)历史教学策略运用的对比实验研究。设立实验班和对比班,分析论证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学法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绩等方面的影响。

3.价值预期:

(1)结合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对国内外的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开拓学习理论研究的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将国内外学习理论转化为历史教学和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为历史新课程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3)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历史教学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1.研究方法

(1)文献法:对中外历史学习理论、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策略进行文献研究梳理;(2)调查法:设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历史学习需求调研问卷,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抽样调查;

(3)对比实验法:选定实验班和对比班,对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和学习的效果进行实验和评估。

(4)案例分析法:重点选择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其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跟踪研究,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复习考试等方面的案例。

2.研究步骤

(1)2011、6—8月 制定和完善研究方案,进行中外学习理论研究,研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历史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2)2011、8—10月 进行高中生历史学习需求调研,研究基于学习理论的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3)2011、10—2012、6 进行学习理论指导下历史教学的对比实验。(4)2012、6—8月 课题成果总结。主要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5

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编纂的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如何跟上这种形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狠抓基础,正确处理识记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没有记住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以及《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就无法弄清中英这场战争为什么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而不发生在30年代或50年代,它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满清王朝的失败为什么具有历史的必然。以记忆促进思维,以思维带动记忆,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均不可偏废。为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特别是从初中、高一、二年级起就要抓紧、抓扎实,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

二是把握精髓。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把对立统一法则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把握住这个核心,就把握住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由此说开去,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一个教给学生如何把握某些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问题。只要把握了这个金钥匙,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讲述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一专题,主要把握住: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弱点。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却不能提出高远的社会理想,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自己的利益。诚如列宁所说,在历史上,有过暂时的劳动者专政,却不曾有过巩固的劳动者政权。中国古代单纯的农民战争,其结局不是被封建统治者所镇压,就是像刘邦、朱元璋领导的斗争那样,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明朝未年,李自成这位来自被压迫者的真正英雄,领导的大起义是如此;1851年,农民知识分子洪秀全发动的金田大起义也是如此,尽管他们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规模巨大,波澜壮阔,成就了扫荡封建王朝的宏伟事业。但是,这两支一度所向披靡的队伍,因为沉沦于对胜利的过分陶醉,骄傲自满,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生活腐化,宗派斗争,不再体恤民情和维护内部团结,终于变得不堪一击而归于溃灭。他们的事业成为一出英雄的悲剧。

三是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只有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四是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这一鲜明主题,不能仅满足于制作图表,史实讲述得形象生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历史遗迹及风景胜地等这些具体活动培养的朴素的情感,而要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升华到理性高度,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做,在历史教学中包含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就起点高,理论深刻,政治思想性强,情感内涵浓烈。

从高考的视角来看,历史学科的考试,要给情感因素的测量评价以适当的地位。但它又不同于政治学科及其他学科,而是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寓意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蕴含在历史学科的试题之中。

如:概述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功绩,这三次会议解决的问题给了我们什么启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三次会议,都克服和纠正了党的“左”右倾错误,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或政治路线,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如果党的领导为“左”右倾错误所统治,革命和建设同样会遭受挫折和失败。此题政治性强,突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教育深刻,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的信念。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开放灵活。

首先,《历史标准》改变了《历史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表现为: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Ⅰ》中,增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选修课程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再次,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历史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分数”定论的评价体系,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的,主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改的成功与否。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 1

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首先,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现代化。

其次,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再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高中历史教学感悟 篇7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 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 中学历史教育现状仍然堪忧, 历史学科的地位尴尬, 被贬入“冷宫”, 视为“副科”。甚至为了应付考试, 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讲台上教师发黄的讲义, 讲台下睡意十足的学子, 课堂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学生成为被迫接受知识的木偶……

“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历史学科?!”

二、我在教学中有如下几点感悟

1. 端正态度, 历史学科轻视不得。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 只有当学生明确了学习历史的意义时, 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才能增强, 才会对历史产生兴趣。

2. 激发动力, 让学生感受成功。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你看别人都是天使, 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别人都是魔鬼, 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 赞美的语言来对待学生。

看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演讲录相, 有一件事着实让我感动:在魏书生接管的第一届实验班中, 有一个学生连自己父母的姓名也写不了, 第一次语文测试中只得了“8”分, 而魏老师却对这位学生说:“你很棒, 平时既不听讲, 又不做作业, 竟然还能考‘8’分, 你很有天赋嘛!”

3. 张扬个性, 做学生的“偶像”。

首先, 教师要为人师表, 在言行举止, 思想品德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中学生情感波动大, 想象力丰富, 对感兴趣的人和事物敏感, 而且特别有模仿能力。我有一个同事, 课讲得很好, 人也很幽默, 学生都喜欢他, 但他有个坏习惯, 就是每次上讲台时, 总是习惯性地拎一下裤子。有一次, 应他之邀, 到他的课堂上学习, 竟然发现他的学生上讲台时, 也会下意识地拎一下裤子!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课上的知识, 还会包括老师的习惯、人格, 甚至是魅力, 这就是“身正为范”的意义所在。

其次, 教师还要有“又博又专”的知识, 能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旁征博引, 游刃有余。如讲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时, 你可适当引申地理课上关于美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在讲辛亥革命失败标志时, 引用鲁迅《药》里面的一句话“街市依旧太平”, 来说明辛亥革命前后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再次, 我们在课堂上必须注意一些基本的技能:如语言上要幽默风趣, 板书要流畅变化, 教师能把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等等, 这就是“学高为师”。

好的历史课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 深刻的感染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老师的一言一行, 一颦一笑, 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喜欢老师, 就会喜欢老师上的课, 爱屋及乌。

4. 善于引导, 让学生投入角色扮演。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主动构建形成认知的过程。杜威提出了“在活动中学习”的理论。讲台其实就是舞台,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教师引导学生扮演角色, 进入历史情境, 主动参与、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 探索和认识历史问题, 从而增进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比如, 我讲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时, 并不忙于讲什么是“休养生息”, 内容如何等等, 而是先问学生, 秦朝是怎样灭亡的, 汉朝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建立的, 建立者人生经历如何, 然后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汉高祖刘邦, 大家都觉得很有兴趣, 积极的展开思维。秦朝暴政导致王朝的短命而亡, 而汉高祖邦又亲身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 深深感受到“马上打天下易, 治天下难”, 加之长期的战争, 社会经济凋敝, 所以汉初采用“黄老思想”, 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 便成为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答案很自然地就有了,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上来了, 这比直接生硬地讲历史背景, 效果明显好多了。

5. 善假于物,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古代的荀子曰:“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教育部长陈至立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可见, 善于运用工具对于一件事情的结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 讲授“抗日根据地的巩固”这部分内容时, 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 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南泥湾由“草莽丛生、野兽出没”被开辟成“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的这部分“陕北的好江南”的过程。然后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阶段?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什么困难?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以此引入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苦学变为乐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地图 应用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空间概念与时间概念贯穿始终。相比于纯文字、纯史料的晦涩难懂,历史地图显得更为形象和直观,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因此,对于学生特别是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学生来讲,在历史学习中充分运用历史地图,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一、历史地图的涵义及分类

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作为人类成长变迁“时间轴”的图形语言,历史地图可以视作一面镜子,对有史以来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做直观呈现。历史地图的编制集合了历史学、地理学、制图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

历史地图按分类的标准不同,既可划分为综合性地图、局部性地图和专题性地图,也可划分为经济发展图、政治局势图、战争形势图、交通线路图等。不论哪一种分类方法,都体现出了历史地图极强的功能性和辅助性。

二、利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读图的基本能力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或从未接触过历史地图,进入高中后对历史地图的接受存在一定困难。要想真正利用好历史地图,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历史地图与普通地图大致相同,方向上基本遵循“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原则,也普遍标有图例和注记,但历史地图对比例尺的要求不是太高,因为历史地图更侧重做符号性的呈现,更注重形象、直观。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帮助学生养成读图例的习惯。若想读图时得心应手,熟悉图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历史图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统一图例,一类是分幅图例。统一图例与我们熟知的常用图例基本一致,一般是对首都、重要居民点、国界、地区界、岸线等符号作统一规定。在中国历史地图中,对诸侯国郡、州及省级驻地等也会做出统一规定。分幅图例则不同于我们以往了解的图例,这类图例与所要表示的历史内容有密切关系,且不具有同一性,因此这类图例往往需要在相应的历史地图中单独表示,如历史战争图中的军队进攻路线、歼敌地区、投诚地区等等。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地图中的许多要素都已发生相应改变。尤其是社会要素,常常古今迥异。因此,熟悉与古内容相对照的今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图表示的内容,为进一步读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历史地图的古今对照,主要有古今地名对照、古今疆域对照等。拿疆域对照来说,疆域的变化常常用不同颜色的图块区分,并用粗线条标识出分界线。如《中国历史地图册》(一)中的《西汉疆域图》就采用了古今对照法,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古今疆域的差别和重叠之处,学生掌握了该方法,就能很快意识到西汉西部就是今天的新疆一带。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必须要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过分拔高。

2.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而为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调动各种资源、采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兴趣,并贯彻到历史教学的始终。

首先,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做到史图结合。由于高中历史的知识要点涉及面广、宏观与细节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据图说史,在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开发学生的读史思维。例如,在学习中国现代史《南京条约》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沿着海岸线从南至北依次找出五个通商口岸,再让学生找出这些通商口岸如此分布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沿海地区在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会首先受到冲击。对于此后其他条约的学习,均可以让学生依据这种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做到举一反三。采用这种据图说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学生不仅看懂地图呈现的表面知识,更能体会到绘制地图者所要阐述的真正内涵。

其次,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使用地图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手绘制历史地图,通过绘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历史学习更为形象、具体化。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幅“鸦片战争形势图”。绘制前,先简要介绍绘制历史地图的主要方法,如投影放大法、方格放大法等;在绘图过程中,要求学生标注出重大事件发生地、开放的通商口岸等重要地点,通过一系列地图语言使鸦片战争的情境跃然纸上;绘制完成后,让一部分学生上台来展示他们的成果。这种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鸦片战争这一中国历史重大转折性事件,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绘制地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

另外,多媒体设备具有常规教学工具不可比拟的优点。历史教师要善用多媒体设备,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将静态的平面历史图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展示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材料一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2.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江苏)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③依据材料

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第二问涉及措施;第三问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第四问属于开放型设问,要求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参考答案: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3.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宁夏)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失败原因。参考答案:(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革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颇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二、教学过程,史料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意义 1.明确改革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以戊戌变法为例,正如康有为在上书中所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

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石勒啸倚于东门,所在而有,近边尤众。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双重使命,如学者所言: 明治维新是„„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了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它同时面临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任务,在国内,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并使日本迅速地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加给日本的殖民枷锁,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维护日本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 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维新运动一时大起,„„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戊戌变法:清王朝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和实际权力掌握者分离,维新派将变法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身上,而清廷大权却集中于慈禧太后之手,请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过程: 八月初四日黎明,上诣宫门请安,太后已由间道入西直门,车驾仓皇而返。太后直抵上寝宫,尽括章疏,携之去,召上怒讦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上战栗不发一语,良久,嗫嚅曰:“我无此意。”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上并不能理万几”为辞,临朝训政。凡上所兴革,悉反之。——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有人形容此过程为“制孤雏”,不用一兵一卒,即将光绪帝囚禁。维新派寄厚望于光绪帝,变法怎能成功?

2.关于改革的过程,应说明:

在明治维新中,有一措施带有极大风险,即废藩置县。一方面,该措施势在必行,因为: 诚然,幕府倒了,大权归于朝廷了。但是这个朝廷依然没有实力。第一,朝廷没有兵力,现在的征东军队都是从勤王诸藩借来的。第二,朝廷没有金钱。„„第三,朝廷又没有实际的政权。因为各藩主拥有土地、人民,各自在自己的藩地中行使政权,任意管治,任意征取赋税。并且各藩彼此窥视动静,在惶惶不安之中,都想保住本藩的每一寸土地。至于对付西方列强的国策,却谁也没有功夫考虑。这样简直不能称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日]久米正雄著《伊藤博文时代》

反观戊戌变法,则缺乏木户孝允这类成熟的政治家来主持。在戊戌变法的关键人物中,康有为是思想家和理论家,而非政治家,正如其弟对他的评价:

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说他“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 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应强调:

宗教平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复以强迫划一信仰的废案,此一运动终于发扬光大,蔚为壮观。它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相反的,它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在历史上,它是民主发展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民主,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词句将民主理想重新加以阐释的话,我们对它便不得不予以密切的注意。——《余英时文集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下一篇:如何写好人大会议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