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儿童画教学计划

2024-08-23

一年级儿童画教学计划(共12篇)

一年级儿童画教学计划 篇1

(2010——2011学年上学期美术进度)李党生 根据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资料反映,儿童绘画能力和他们的智力发展一样,是沿着一条轨迹发展的,只是有的快点,有的慢点而已,但发展的顺序基本一致,不会颠倒的。所以把儿童的绘画发展分成若干阶段,7—8岁的是属于叙述的写实主义,又是前图式期,也就是以图式记号表达的特征和主管的强调图式的特征,9—10岁的是视觉的写实主义,又是写实初期也就是摆脱图式,描写得像实物。所以7岁至10岁时,开始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理解,观察力逐渐增强,能分辨事物的差异,注意事物的细节及特征,也开始注意物体的相互关系及合理性。根据学生这一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过程:

1、了解各种物体(植物、动物、人物、景物等)的基本特点。

2、学习了解物体之间的空间、层次、大小、高矮等自然现象。

3、认识颜色,冷暖色,学习怎样涂色的基本色彩知识。

4、学习构图,画面处理。

5、学习表现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幻想未来。

一年级儿童画教学计划 篇2

(音乐烘托) 小朋友们, 一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 让我们先轻轻地念一念《整理歌》, 然后静静地照着儿歌的要求去做一做。 (出示《整理歌》)

小朋友, 静下心,

学会整理很重要。

先把桌椅摆摆齐,

再把衣服挂挂好。

合上书本放桌角,

找到本子放书包。

提醒铅笔要回家,

不做粗心马大哈。

1.教师巡视教室四周, 发现表扬整理习惯比较好的孩子。

2.请学生对照整理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在笑脸本上画上一个笑脸, 对于整理习惯还没养成好的孩子, 提出继续努力的要求。

[用上内容简短、要求明确的儿歌作为课前引入, 可以给一年级的孩子传送明确的指示, 产生短时间内的稳定效应, 既节省了时间又为下阶段的整理学科知识做好铺垫。同时, 音乐的烘托可放松学生的头脑, 使连续运转一天的大脑得到暂时的舒缓, 是整理课组织充分的“状态变换”。而用画“笑脸”这样一种激励手段促进低年级孩子整理习惯的养成, 比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蕴涵浓郁的人文情怀。]

二、教师引领, 回顾知识 (2分钟)

1.想一想: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的心情快乐吗?

[学生闭眼进行10秒钟的心情整理与学科重点的回顾与梳理。]

2.语文学科, 我们应该怎么整理?

生归纳总结:读一读课文和生字。

测一测已学的生字。

问一问不懂的地方。

看一看明天要学什么。

3.数学学科, 我们可以怎么整理?生归纳总结:看一看今天学的例题。

想一想是否已学懂。

测一测相关的题型。

挑战更难的聪明题。

4.英语学科, 我们可以怎么整理?生归纳总结:读一读课文和单词。

找一找记忆单词的好方法。

问一问不懂的地方。

看一看明天要学什么。

三、凭借方法, 自主整理 (8分钟)

[其间, 三门学科教师穿梭其中, 发现问题、以备咨询。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能养成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温习, 不仅于学习态度上给学生很好的启示, 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整理课关注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学生在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主实践的过程中默会了哪些知识, 这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学习。正如彼得·克莱恩在《每日天才》一书中所说:“当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那些基本规则时, 他们学得最好。”]

四、同伴互助, 相互共勉 (3分钟)

1.学生互相合作检查生字或者英语单词。

2.遇到同桌不会的生字或者不会的习题则由另一方负责教会为止。

3.请顺利通过检查的孩子在自己的笑脸本上画一个笑脸, 如果通不过则先不画, 待到第二天重新检测。

4.为你的同桌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

[整理课到底应该整理出什么样的头绪来?难道仅仅是停留在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上吗?我认为, 还应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整理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儿童形象。通过同伴互助, 相互共勉教会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学会取长补短, 学会乐于助人, 学会团结协作, 这一意义远大于学科知识的传授。]

五、收拾心情反思行为 (2分钟)

整理完今天的学业后, 原本在孩子中穿梭的我们则可以悄悄地站到讲台桌前, 聆听学生的行为反思与自我评价, 并做出及时的肯定与勉励。此时的孩子也会冲你微微一笑或者轻轻点点头, 于是, 彼此心领神会, 默契在此蔓延!

[虽然儿童的大量学习是自我激励、自我指引的, 但是老师在促进儿童学习发展以及品行塑造方面仍充当向导的主角。当我们把更多的耐心、细心和关心给了我们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同时也在把信任和能力展示给我们, 相信这“近距离”的和谐便是教师永恒的幸福。]

[成效与反思]

在每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里, 我们就这样牵着一年级孩子的小手, 教会他们如何整理书包、整理物品、整理周围的环境, 然后慢慢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业, 就像娃娃学步那样, 整理课是在蹒跚起步中趔趔趄趄、一路搀扶前行的。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尚未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整理的技能与方法”, 所以对他们来说, 让他们掌握整理的习惯和方法尤为重要。因此, 一上的整理课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研讨:期初完全以整理习惯为主, 引导孩子将书包、本子、铅笔、衣帽等物品有序地整理、摆放, 同时, 采取示范、竞赛、经验介绍、值日班长反馈制以及教师表扬激励等多种形式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期中, 我们将整理学业简单地穿插进来, 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时我们发现, 仅有20分钟的整理时间 (因为一、二年级放学时间提前20分钟, 因此, 整理课只设置20分钟) 过于仓促, 致使数学、英语这两门学科很难插足, 所以整理课就演变成了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独霸天下”, 又违背了我们设置整理课的初衷:像整理家务那样整理各门学科的学习。到了期末, 我们尝试让三科教师同时下课堂进行整理, 并引导学生在时间相对紧促的前提下, 学会查找薄弱的学科做重点整理, 其他学科为简要回顾。同时整理时, 强调习惯养成很重要, 物品整齐不拖沓、整理课堂分秒争。于是, 整理课便在茫然无序中渐渐理出一丝头绪, 也收到一些成效。请看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后两分钟整理小结时学生的精彩发言:

陈宣甸:今天的整理课我收获很大。我先整理了语文学科, 和同桌检查生字, 我都会了;然后, 再动脑筋想出了叶老师早上留给我们的聪明题;最后, 我还当起了小老师, 同桌有一个英语单词不会, 我把他教会了, 真开心!

董宸怡:上课的时候, 我对《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中“世界屋脊”这个词不懂, 当时来不及问老师, 整理课上我问了老师, 现在我懂了, “世界屋脊”指的就是世界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

孙琦:我知道学好语文的本领要多读课文, 还要把学过的生字复习复习, 遇到特别难的生字可以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对地记住它。

周老师:小朋友, 真能干!短短的十几分钟里能对今天所学的学科进行整理, 发现问题, 及时请教, 掌握方法, 收获多多。只要你们能记住:“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的学业今天解决, 如有不懂, 大胆提问, 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对整理课上该做什么, 步骤如何已了然于心, 而且主动整理的意识有所加强,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整理方法。但是, 溯本正源, 提高整理课的课堂效率必须思考行之有效的课堂策略, 同时, 低、中、高应有它不同的整理目标和方法, 体现螺旋上升的趋势。现阶段, 低段的整理课堂可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静心———“整理场”的营造

“定能生慧, 静纳百川。”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 拥有智慧的人来说, 多么重要。低年级的孩子非常活泼好动, 想他们静下心来整理, 我们得创设安静柔和的外部环境:如一段舒缓的音乐, 教师轻柔的言语传递以及在群体中不断表扬静心静气的孩子, 以此要求学生整理时悄然有序。环境对一个儿童的学习、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以静传达静, 以静滋养静的“整理场”的营造, 致使孩子都能静下心来, 集中思绪开始整理, 效果显著。

策略二:帮扶———“整理习惯”的养成

“万事开头难!”对于没有整理习惯和整理意识的一年级孩子来说, 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光做“指挥家”, 说说就行, 而是要走到学生中去示范, 整理书包要讲究方法:先把书本按大小整理好摆放在大格中;再把本子按顺序整理好摆放在中格中, 铅笔、橡皮送回笔袋, 笔袋放到小格中。旁边的小口摆放小样品。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操作, 才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明白整理也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从而通过教师帮扶下的行为操练固化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策略三:程序———“整理步子”的细化

因为低段的学习内容本身比较浅显, 因此, 还无从整理归纳出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现阶段, 我们更多地把整理方法和整理习惯整合在一起, 首先让孩子清楚整理一门学科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并能进行熟练地操作运用, 直到内化为自觉形态与意识。因为, 幼儿的世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内外兼容的世界, 对物质现实准确表征的能力发展取决于观察、模仿、聆听以及触摸图式的逐步协调。因此, 将“整理步子”细化, 引导孩子通过默记、反思、订正、质疑等动作操练内化整理方法, 则会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 以便更好地习得自主学习的策略。

打造一年级儿童阅读环境实践小记 篇3

关键词:阅读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悦读”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1-1

一、积极提升硬件环境,开始“阅读生活”第一步

1.打造读书角。我交流所在的这个镇中心小学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教育上并不过多关注,阅读就更别提了。怎么办?我便利用家长会的时间,跟家长们介绍阅读的重要性,并汇报我的阅读设想,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后,孩子们的一批书上了柜子。阅读的起始目标达成。这学期不用多说,孩子们的一些比较有质量的书很快就到位了。

2.争取读书时间。我们学校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这个非常好。但是,我也发现,如果老师不重视这段时间,浪费了,或者挪作他用就可惜了。所以,我跟配班的数学老师商量好,这段时间得保证用来阅读,不做其他事情。有了一段独立的时间,阅读就可以进行了。

3.上好绿色阅读课。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都是绿色阅读时间,孩子们可以在这节课感受到课本之外的神奇与美妙。有这么宽松的时间专门用来阅读,一学期下来,学生得获得多少阅读的快乐呀。因此,上好这节课是我的第三个目标。

这三步基础工程其实只是为营造“书香班级”开了个简单的头而已,最重要的还在后面。

二、努力打造软件条件,走好“阅读生活”第二步

1.为学生读书。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认字,书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课间和中午,他们更热衷于在教室外玩耍打闹。于是,我每天中午先挑选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简单点的书给他们读。短小、有趣的故事情节很能吸引他们,几天下来,他们就会主动地提前问:“老师,今天读什么书啊?”每次读完书,我都会对那本书进行一个评价,如:“这是×××的书,这本书选得好,里面的故事真有趣!”这个学生就会特别自豪,下了课就立即从柜子上取下来翻看;另外的小朋友也会涌过去看,有时还会借着看。这样,学生玩耍的劲头就渐渐向读书转移了。

绿色阅读课上,我就带着学生读经典的绘本。这些书有的是我从家里带的,小时候儿子读的;有的是网上下载的电子版本。每当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都特别浓,教室里安静得可以听见针掉的声音。在文本空白处,我随时提问,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生动有趣,想象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言语的表达在这里展开翅膀。每个周三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

2.给学生做榜样。

每天中午的时间,我就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学生们有的指着书上的字认真地读着,有的念着拼音仔细地看着。这个时候,我也会拿一本书坐在前面认真阅读,并告诉他们:“老师读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你们也要学习哦!”他们会发现,老师坐得很端正,读书的时候很专心,有时还用笔在本子上记一记。不管现在学生能学到多少,但他们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一定会慢慢进入阅读的状态,慢慢爱上读书。

3.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一年级的学生读书是要一步一步指导的。比如刚开始,要指导指着每个字看,不认识的字要迅速看拼音;有图有文字时,可以先看图猜猜故事情节再读字;故事读完了要想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有意思的地方还可以再去看一遍。慢慢的,孩子们能自主阅读了,则重点指导孩子读一段文字,教他们简单的圈画好词好句,学会欣赏和积累。再来则可以让孩子简单写一句话读后感,记录在文章课题旁或一本书的扉页上。先从简单的方法教起,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读书。

三、创意打造“悦读”环境,走好“阅读生活”后续之路

1.用图片渲染。在读书角后面的墙壁上张贴了一些小朋友阅读、卡通人物读书的图片,他们或专心、或可爱的形象让人走近那片区域就自然而然想到要阅读。

2.设“明星专座”。在教室后面排列了五张凳子,那是“阅读小明星”的“专座”。“阅读小明星”是从每天中午专心阅读的学生中选出来的,他们要么是读书状态投入,要么是聆听认真、互动积极,要么是认真阅读保持的时间较长,要么是读书有进步的……被评选上的孩子特别自豪,因为第二天的每个下课他们就可以坐上那张充满“荣耀”的椅子读书了。而没有评选上的孩子也知道往哪方面努力,只要有了进步都有可能坐上那张神奇的椅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大家认真阅读,创造读的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形式下有了动力,渐渐的就形成了阅读的常规状态,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3.选漂流书籍。孩子们带来的书不能够全部在读书柜上陈列出来,有的必须先放进柜子里,过一周再与外面摆放的书交换。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不太好,有的孩子想看的书被放进柜子里后他找不到了。于是,我就把孩子们特别喜欢的10几本选出来作为漂流书,按学号顺序放在孩子那里,他下课可以看,还可以带回家去看两天,两天后转给另一个学生。学生对这样的做法也很喜欢,回家没事了就会自己阅读或者和家人共同阅读。

4.借老师书看。对于阅读习惯好,读书速度较快的孩子,我还制定了一个特别的奖励规则:每读完3本书可以向老师借1本书看。我在阅读课上带学生看的绘本吸引了不少孩子艳羡的目光,能够亲手去翻一翻、看一看成了他们的心愿。看出了这一点,我便宣布了这项规定。他们只要到我这里报出3本书名,简单接受我的“考核”,就可以借到1本自己想看的绘本了。这也促使部分学生阅读的热情高涨起来。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我还采用了更多的方法来创设“悦读环境”,比如:1.让学生在自己读过的书的扉页简单记一记自己的收获,以此来吸引其他孩子阅读这本书。2.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做成小卡片张贴在阅读区,既让学生之间进行了阅读交流,又记录了自己阅读的成长,更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和班级的阅读氛围。3.每个月评选一次“阅读美少年”:结合我校“美少年”评选活动,我班也根据学生读书的数量和反馈情况开展长期的评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从而将“悦读”进行到底。

一年级儿童故事 篇4

蜘蛛爬上玫瑰花的花茎,拿出玫瑰花凋落的花瓣,刚想说些什么的时候玫瑰花就大喊一声:“天啊!你这讨厌的蜘蛛快点从我的身上下去,真是让人恶心,你这脏兮兮的家伙。”

蜘蛛生气的说:“我是好心来给你送花瓣的,不领情就算了。”

玫瑰花说:“谁不知道蜘蛛是出了名的坏蛋,你哪有那么好心,你一定是想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的花瓣都摘光。”

蜘蛛生气的说:“没错!我就是想这样做。”

一年级儿童童话故事 篇5

风娃娃

风娃娃想要为朋友做好事。他轻轻的吹过树林,小树“悉悉簌簌”地说:“喔,真舒服,轻轻凉凉的,让我们全身都舒服。”

他吹过庄稼地,庄稼说:“谢谢你,风娃娃。你让我们大家都很舒服。”

他轻轻吹过池塘,水面上吹起一个个圆圈圈。小鱼伸出头来说:“谢谢你,风娃娃,你帮我画了那么多圆圈。”

他轻轻吹过小朋友的身边,好像妈妈轻轻的抚摸小朋友的脸蛋,小朋友说:“谢谢你,风娃娃,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欢你。”

风娃娃听了大家的话、很高兴。他想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风娃娃用力的吹起来,“呼呼呼、呼呼呼,”越吹越猛。

风很猛地从树林吹过,树叶不停的抖动,风不停的吹,树叶一片片的从树枝上飘落下来,风还是吹个不停,树枝“咔嚓咔嚓”的断掉。小树说:“风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风“呼呼呼”的吹得很猛,没有听见小树的话。

风“呼呼呼”的吹过庄稼地,庄稼一片片的倒下。庄稼急得喊起来:“风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风娃娃“呼呼呼”地吹得很猛没有听见庄稼的话。

风很猛地吹过池塘,把小鱼吹得往水底下躲。

风越吹越猛,卷起沙子,卷起土,吹到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大声地喊:“风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沙土迷住了我的眼睛。”

风娃娃听见了小朋友的话,慢慢的停了下来,停在小朋友的身边,小朋友说:“你瞧瞧,你把树枝都吹断了。你再瞧瞧,庄稼吹到了,小鱼也吓坏了,大家都不喜欢你了。

风娃娃看见自己闯祸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朋友说:“风娃娃,你要轻轻的吹,用力吹,会闯祸的。”

风娃娃听了小朋友的话,轻轻的吹起来,他轻轻的吹过树林,吹过庄稼地,吹过池塘,大家都说,“风娃娃,你真好,我们大家都喜欢你。

风娃娃吹过晾衣服的地方,把刚洗得衣服吹干了,吹过小朋友的身边,小朋友手里的风车,飞快的转起来,吹过放风筝的地方,一只只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风来了,风来了!”大家都欢喜的喊起来。

热心的山羊

山羊和白兔在树林边玩耍。不远處传来了狼的厮打声。山羊和白兔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两只狼打得难解难分。一只狼狂喊:“今天,我非揍你一顿!”另一只狼嚎叫:“今天,我非得跟你一决高下!”

白兔惊慌地说:“山羊哥哥,快跑吧!”

山羊不悦,说:“怎么可以跑呢?咱们应该去劝架。”

“不,我怕,我怕……”白兔说着跑开了。

“我决不能眼看着他们拼命而不管,我要劝他们住手,重归于好。”山羊一边念叨着一边向狼跑去。

“喂,快住手,别打了!要团结。”山羊诚心诚意地向狼大声喊叫。

不过,没有等山羊跑到跟前,两只狼便一起扑了上来,把山羊分而食之了。

当我们分辨不清是非时,明智的做法是一定要远离。

孤零零的狐狸

黄牛看见狐狸在树下呜呜哭,问他为什么悲伤。

狐狸抹了一把眼泪,说:“人家都有三朋四友,唯独我孤零零的,心里难受哇!”

黄牛问:“花猫不是你的朋友吗?”

狐狸叹口气,说:“花猫与我交友一年,没请过我一次客,这算什么朋友?我早跟他散伙了。”

黄牛问:“山羊不是你的朋友吗?”

狐狸摇摇头,說:“山羊与我结拜半年,从未给过我一分钱的好处,还有啥朋友味?我早跟他断绝往来了。”

黄牛长叹了一声,问:“听说你曾经跟大黑猪的关系还可以?”

狐狸气得直跺脚,说:“我早把他给踢了!你想想,大黑猪能帮我什么忙,当初我根本就不该认识那个蠢家伙。”

黄牛戏谑地一笑,调侃地说:“狐狸先生,我送你一样东西吧。”

狐狸眼睛一亮,心想这下可以讨到便宜了,立马止住哭:“什么东西?”

黄牛扭过头,扔下一句:“贪心鬼!”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自私、贪婪的人是交不到好朋友的。

花瓶里的桔子树

兔子小米是一只美丽善良的兔子,看见谁有困难,它都会想办法帮助。兔子小米帮小熊邮递员送过信,帮小狗卖过冰糖葫芦,帮鸭妈妈寻找过小鸭子,帮小猫咪找过医生……

兔子小米看见那些孤独的躲在石板上的种子,也会把它们带回家,种在花盆里。渐渐地,兔子小米的家,成了一个大花园:杜鹃花、牵牛花、菊花、腊梅花……每个季节都会有美丽的花儿盛开,表达了花儿们对小米的感谢之情。

这一天,兔子小米又发现了一粒种子,它孤独地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痛苦地叫着。

“亲爱的种子,你愿意和我一起回家吗?”兔子小米问。

“啊,亲爱的兔子姐姐,你愿意把我带回家,真是太好了!”种子说。

兔子小米把种子带回了家,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有一个花瓶,里面插着一株水培吊兰。兔子小米正忙着准备花盆,在花盆里放土的时候,种子用尽全身力气,蹦进了花瓶里。

“呀,你不可以呆在里面,这么多的水,会淹死你的。”兔子小米想把种子从花瓶里捞出来。

“兔子姐姐,你就让我呆在花瓶里吧,我太口渴了,也太需要一个朋友陪伴。”种子说。

“兔子姐姐,就让我陪着它吧,在来这里之前,它一定生活得非常孤单。”吊兰说。

“好啊。”兔子小米说。

噢,种子太口渴了,它“咕咚、咕咚”喝着水。种子喝足了水以后,吊兰的根须轻轻一托,就把种子托出水面来。

“吊兰姐姐,我就呆在这里,和你作伴,好吗?”种子说。

“好啊好啊,你老是这么泡着,是发不了芽的.,你就生活在我的怀里吧,既能吸收到养份,又不至于被水泡坏。”吊兰说。

就这样,种子和吊兰生活在一起了。兔子小米精心地照料着种子和吊兰,不让它们缺水和缺养料,经常把它们移到窗台上去晒太阳,还会经常和它们说话,给它们讲好听的童话故事。

兔子小米和吊兰都没有想到,这真是一颗神奇的种子,仅用了一个月的时候,它就完成了发芽,展叶,抽枝,开花,结果。当初那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桔子树,这棵生长在花瓶里的桔子树,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一样的桔子,桔子们散发出来的清香,萦绕在兔子小米的房间里。

兔子小米和吊兰真是太开心了,它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它们仅仅给予了一点点爱心,种子就长成了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

菜园子里的开心比赛

菜园子里面长了很多的蔬菜。平日里大家闲着的时候就会组织一些比赛,来丰富业余生活。

长豇豆、芹菜去找小辣椒跳绳。

长豇豆、芹菜细细高高,绳子绕住了他们。小辣椒个子小,越跳越快,越跳越开心。南瓜裁判只好给长豇豆和芹菜记上0分。

长豇豆、芹菜失落的回家了。

第二天,长豇豆、芹菜去打排球。

葫芦、丝瓜又高又壮,咣咣咣,他们打过来的球很重,很重,打得长豇豆趴倒在地上,芹菜弯下了腰。桃子杏子是水果,他们赶来看热闹。

长豇豆、芹菜拖着累垮的身子回家了。

第三天,长豇豆、芹菜去摔跤。

冬瓜、南瓜大胖子,轻轻一抓,举起长豇豆和芹菜。看热闹的朋友急的哇哇大叫。

第四天,长豇豆、芹菜同包心菜、番茄赛跑。

包心菜、番茄叽里咕噜地滚着跑,一会儿就到了山坡下。长豇豆、芹菜跌跌撞撞拼命追。

第五天,长豇豆、芹菜去参加体操比赛。

长豇豆在单杠上转了一圈又一圈,芹菜在平衡木上走得又快又稳。

一年级儿童诗朗诵内容 篇6

这座大楼里,谁有他娇气? “啊—啊—” 他刚想打个喷嚏,正巧奶奶走过来,问了他一个问题。由于奶奶的打岔,他再也打不出下半个喷嚏。

小东西又叫又嚷,要妈妈赔他半个喷嚏。

他和妈妈呕气,从早晨一直闹到夜里。无论奶奶说什么话,他都噘着嘴巴爱搭不理。

窗外刮起了北风,奶奶叫他快穿上毛衣。

他却犟着脑袋,偏偏走到阳台上去。还没等到吃晚饭,他就又是眼泪又是鼻涕。老天满足了他的要求,一连赔了他二十个喷嚏!„„小东西患了重感冒,只因为要奶奶赔他半个喷嚏„„

春 天

金 波 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云变成了雨滴,滴落在大海; 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太阳睁着亮眼睛,望着树,望着花,望着鸟,到外花花绿绿,到外热热闹闹。

蝴 蝶 花

张秋生 一只小小的花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她飞过花园,有一棵小草哭得很悲伤。小草说:“我没有花朵,日子过得很孤单!” 说着,眼泪掉在了泥土上。花蝴蝶往草尖上一站,说:

“让我来陪伴你,日夜留在你的身旁!” 人们经过花园,惊奇地说: “啊,多么美丽的蝴蝶花!”

阳光下,小草乐得轻轻地歌唱„„

快把窗子打开

林武宪

阳光在窗外 站着,春风在窗外 呆着,别让他们等得太久啊。赶快把窗子打开!

赶快

把窗子打开!

好欢迎 活泼的春天 进来,欢迎春天的气味,欢迎春天的光彩。让青山、绿村

把窗子打扮起来!

春光在窗外 嚷着,春天在窗外 等着,欢迎他们一起进来呀,蒲 公 英

毛茸茸的希望,毛茸茸的天真,乘风而起—— 轻轻、轻轻„„ 可是刚刚一起床,鸟儿和风就来争夺蒲公英,风,要把它带到远方,作不可知的旅行。鸟儿要把它衔去垒巢—— 在那青青的小树林。哎!蒲公英,蒲公英,你别不高兴,一只鸟窝,就是一对鸟儿的家庭。那里,雀娃娃正在做梦,它那么需要你毛茸茸的温存„„

温存吧——蒲公英,用你全部的热情„„ 等小鸟的翅膀长硬以后,会托起你毛茸茸的向往,会完成你没有完成的 远方的浪漫的旅行„„

我的影子

我有一个小小的影子,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他有什么用处,我可不知道。从头到脚,他都长得非常像我。我跳上床,倒看见他比我还先上去。最有趣的是,他好喜欢长大―― 他可不像真的孩子,总长得那么慢。有时,他长得那么高,像个皮球,一蹦蹿上天。

有时,他又缩得那么小,我根本找不到。

孩子们玩的游戏,他可不知道,他呀,只会想法儿捉弄我,跟我开玩笑。你看,他老是跟紧我,像个胆小鬼。我要是像他那样,粘在保姆身后,那可多害臊!

一天早上,很早很早,太阳还没起床。

我起来看到一株金凤花上,露珠在闪光,可我那懒惰的小影子,还赖在床上,睡得正香。

不会滑雪又不会滑冰的人,该有多么可怜!这么多的雪,能干点儿什么? 这么多的冰,对他一点也没用。

这么多的欢乐他不能分享,最多只能喝一杯刨冰水。

我和小鸟和铃铛

金子美玲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摆身体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好。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伸展双臂

也不能在天空飞翔 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摇摆身体 也摇不出好听的声响 会响的铃铛却不能像我 会唱好多好多的歌。铃铛、小鸟、还有我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花儿的眼泪

谁都不要告诉 好吗?

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有只知更鸟去了,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无论如何我要告诉它: 走路别这么跳呀跳。它 说它不能停止跳,如果它停止跳,它就啥地方也去不了。

一年级儿童画教学计划 篇7

一、立足童心, 科学选图, 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在一年级写话教学中, 看图写话是常见的一种训练形式。传统教学中, 看图写话的内容往往是教师自行挑选的。可是, 在教学时却发现学生兴趣不高, 参与度低。究其原因, 不外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挑选的画面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学生觉得说话比较困难或者无话可说, 于是失去了对看图写话的兴趣。因此, 在这一阶段, 贴近学生, 科学选图, 激发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 显得尤为重要。

(一) 教师推荐, 学生选择

教师因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保持一颗童心, 换位思考, 挑选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有话可说的图画进行写话训练。

举例来说, 在一下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中, 很多教师会安排一次课, 课题为《特别的雨伞》。教师会在课前挑选一张画, 让学生看清画面内容, 展开合理想象, 写一个有趣的故事。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挑选的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有话好说, 有话可写。如何确保这一点呢?可以如下操作:课前挑选如下三幅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进行选择。之后, 教师对大多数学生选择的画进行集体指导。写话时, 可以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 允许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画进行创作。

(二) 学生推荐, 教师编排

在一年级写话教学中, 教师可以发动学生, 让学生提供平时见过的、自己喜欢的画。然后, 教师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 从中挑选适合的内容安排写话活动。对于那些学生提供的但未进入课程体系的内容, 教师可以个别指导, 鼓励学生完成写话,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相信用学生自己挑选的画进行写话训练, 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写话热情, 促使他们乐于写话。

二、贴近实际, 鼓励表达, 提升学生说话的水平

口头表达是语言实践的重要能力, 是书面表达的基础, 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状况。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求知欲强, 善于模仿, 喜欢表现自己, 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具体思维占优势, 但是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 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 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搭后语, 跳跃性很强, 有时重复, 有时带有语病。很多教师在训练时, 操之过急, 要求过高, 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讲得生动。当学生讲不清楚时, 就越俎代庖, 着急启发, 让学生按照教师所预设的方向走。久而久之, 学生会因为觉得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而逐渐放弃发言表达的机会。因此, 轻松聊天, 尽情表达, 鼓励学生大胆说话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联系生活, 鼓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写作如此, 写话如此, 作为写话基础的说话亦如此。一年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积累写话素材。例如, 学生课间爱玩陀螺, 可以围绕陀螺, 安排几次说话训练。可以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陀螺, 也可以说一次陀螺大战的经历。再如, 最近禽流感疫情严重, 可以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最新信息, 问问学生是否担心, 请他们说说平时是怎么预防的。在轻松愉悦的聊天中, 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敢说了, 会说了, 教师亦可以逐渐规范学生的表达, 适时进行指导。

(二) 放宽要求, 因势利导

在一年级写话训练中, 看图说话是一种常用的形式。教学中, 应该充分相信学生, 放宽说话要求, 让学生积极发言, 最大限度地在空间和时间上创造让学生说话的机会。这不仅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与此同时, 教师也能从学生实际出发, 及时调整教学, 从而进行有效指导。即使有时学生的表达偏离了画面, 但如果说话完整, 有条理, 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例如, 在《特别的雨伞》这节课中, 学生对小熊是如何摘到荷叶伞的这一细节特别感兴趣。他们七嘴八舌, 大胆想象, 讨论非常热烈, 有的甚至构思了小熊因趴在岸边够荷叶差点掉到河里的惊险经历。虽然这不是教学重点, 但却是学生喜欢的。因此, 笔者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 而是鼓励他们将这个画面之外的故事说完整, 并用画图的方式画下来。这一小小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欣慰, 也让说话真正达到了效果。

三、降低门槛, 合理评价, 保护学生个性化写法

著名作家王旭峰说:“儿童写的东西, 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一年级学生有其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感悟。写话行为的完成, 更多的是依靠写话主体的知识迁移和情绪体验的结果。因此, 我们要充分保护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写法, 不要在写话完整性及写话技巧上作过多、过高的要求。

(一) 降低难度, 由浅入深

“造句”是一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一句话会写了, 几句话也不在话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 要求把话写完整。先说后写或先写再交流都可尝试, 但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可作修整。多次训练以后, 一定要关注语言表达不理想的学生, 试着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对真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他们一些示范的句子。之后再在“简单的一句话”上做文章, 把话写具体。如用“一片片”造句, 开始学生都会简单地写: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一片片怎样的树叶?怎么样落下来?再来个比喻句:像什么一样飘下来?以扩句的形式, 逐渐训练学生写话, 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

(二) 多样标准, 尊重个性

在写话阶段, 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写一会儿停顿一会儿, 有的甚至停顿好久。这说明学生的写话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 大致是学生遇到了不会写的字, 或者不知道用什么词语表达, 亦或者学生有了新的想法, 却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当这些情况发生时, 如果教师严厉批评或者反复催促, 对学生来说, 不仅毫无帮助, 还可能增加其写话畏惧感, 使他们害怕写话, 讨厌写话。为了使写话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一些辅助手段,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 保护学生的写话积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用画甚至用剪贴来代替, 使他们写的话图文并茂, 表达更具个性化。例如在《特别的雨伞》中, 一个学生写道: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小熊, 小熊热得汗水直流, 不停地向外吐着舌头。学生在“汗水直流”处画了很多豆大的汗滴。还有一个学生写道:打着绿色的荷叶伞, 太阳照不到小熊, 小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句末, 学生画了一张笑脸, 使句子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四、听画结合, 增强积累, 夯实学生写话基础

喜欢听故事是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后得出:7~10岁时, 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20分钟。但在听自己喜欢的故事时, 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会大大提高。一年级学生最喜欢听童话故事, 他们会把故事中的形象与各种自己幻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形成新的形象。这对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有极大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的情境, 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学生听了童话故事后, 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写读后感。当然, 这里所说的读后感不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读后感, 而是用蜡笔画下来的感受。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好, 喜欢画画、贴画, 让学生借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乐此不疲。具体操作如下:在学生看完书后, 让他们把大致内容回忆一遍, 简单描述一下, 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书中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然后用蜡笔画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回忆听过的故事内容。这样的训练形式不仅受到学生的喜欢, 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为今后用文字写读后感打下基础。

一年级儿童画教学计划 篇8

关键词:儿童 幼小衔接 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从儿童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在学校第一年的生活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对学校生活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儿童将来的学业和生活。

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论认识,梅菲尔德认为,幼儿从学前阶段跨入小学,阶段的差异将会造成经验衔接上的不连续,因此,必须通过父母、教师、学校政策制定者及关心幼儿的教育者等共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规划。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对儿童的发展问题有重要影响。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国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在全国8个试验点实施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项目。该项目认为在学校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应有一个“幼小过渡时期”。浙江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孙建婷针对幼小衔接方面的“环境断层”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童趣环境到成人环境的转变,二是由游戏活动到纯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由多玩伴到少机会的同伴关系的转变,四是由依赖到独立的师生关系的转变,五是由积累经验为主的学习到系统的教育内容、学习方法的转变。

基于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幼小衔接都忽略了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与联系,导致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较好的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针对幼小衔接现状,笔者选取张掖市甘州区幼儿园、河西学院附属幼儿园大班教师和西街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以及一年级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目前张掖市甘州区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方面的现实状况,结合已有的学者对此的研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幼小衔接视角分析造成这些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二、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适应状况不佳。调查资料显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以完全适应的儿童占一年级儿童总数的20.5%,适应状况一般的占36.4%,有43.2%的幼儿仍然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进入小学初期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问题特别突出,重点体现在纪律观念及其形成方面。经调查发现上学总是迟到的占72.7%,63.6%的儿童不遵守教师要求,上课时不经过教师允许就跑出去上厕所的占93.2%,上课随便讲话的占88.6%。由此可以看出,对刚入学儿童的常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二)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经历环境改变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交往。调查中有56.8%的儿童不会主动向他人问好,容易和同伴发生矛盾的占88.6%,还有36.4%儿童不主动参与同伴间的游戏活动,这些都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不适应表现。

(三)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在与小学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教学方法由自由、有较少约束的游戏活动状态转变为必须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等纯课堂学习模式。因此,进入小学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较差,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基本上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

(四)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针对作业情况,笔者对一年级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做作业的表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仍有11.4%的儿童从来不会主动完成作业,有50%的儿童会主动完成作业。但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有45.5%的儿童是边写边玩,注意力无法持久;还有4.5%的儿童是玩够了再写,通常完成作业很迟,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作息及学习状态。

三、影响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的因素分析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内容的片面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很多家长依然只注重幼儿知识的积累,他们认为提前让幼儿学习拼音、写字和做算数题等,能够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儿童进入小学初期,会理所当然认为学习很轻松,进而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知识体系难度增加,儿童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

(二)小学对幼小衔接不重视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依据,通常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活动性较强。然而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述向儿童传递知识,他们必须按时听课和完成作业,教师很难顾及到儿童个体的心理需要,导致有些儿童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学的学习环境单调,缺少了幼儿园所童趣与温馨感,增添了许多严肃刻板。此外,小学比起幼儿园作业量增大,也致使儿童缺乏积极性。

(三)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调查显示,有84.1%的家长没有给儿童提供专门的学习房间,笔者认为专门的学习房间可以让儿童自由思考,良好的氛围也会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进自己与孩子的情感。另外,调查显示有79.5%的家长非常在乎儿童的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造成他们学习压力大。笔者认为只有家长具有切合实际的期望值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才会对儿童的学业产生有效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蔡菡.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小衔接[J].学前课程研究,2007(11).

[2]蔡军.从幼小衔接到入学准备[J].教育学报,2010(2).

[3]黄人颂.学前教育参考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一年级儿童节活动方案 篇9

二、活动地点:学院学馨苑三楼( 联系)

三、活动内容:文艺汇演、绘画及读书成果作品展、一年级新队员入队。

1、一年级入队仪式

程序:

(1)、大队辅导员宣布入队仪式开始。

(2)、大队辅导员宣布一年级中队成立;宣布中队辅导员名单;为中队辅导员佩戴红领巾,并请大队长( )向一年级中队授中队旗。

(3)、中队辅导员( )宣布新队员名单。

(4)、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六年级对一年级)。

(5)、大队长( )带领新队员宣誓。

(6)、新队员代表( )同学发言。

(7)、呼号(举右手呼号)。

大队长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回答:“时刻准备着!”

2、美术作品展( 负责)

(1)、分高中低段分别评出团体1、2、3等奖。

(2)、美术作品展及文艺汇演同时进行。

3、文艺演出

1―5年级每班一个节目。

要求:

1、形式新颖

2、参与面要广

六一儿童节一年级作文 篇10

到中山公园,因为天气很热,太阳光很厉害,许多人在树阴下玩,他们有的看书,有的聊天,有的看书……但最热闹的是人工湖那,许多许多的人在那坐游船!我们也去坐船。

坐到船上,爸爸用脚踩动踏板,船就前进。向湖面上望去,其它的船好像一只只大鸭子在游泳,五颜六色的,十分好看。河面上还漂浮着许多气球,很多人开着船去捡,我们也开着船去捡,好玩极。

低年级儿童诗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儿童诗;赏读;积累;写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80-1

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赏读与写作。笔者在实验中发现儿童诗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如何指导儿童赏读和写作童诗呢?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种形式引导童诗赏读

1.课堂赏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赏读时要注意:首先,要选择通俗、易懂、短少的儿童诗,如叶圣陶的《小小船》、穆旦的《春天》、彭邦桢的《月之故乡》等,这些都适合低年级学生赏读。其次,引导学生赏读时,教师要逐字逐句地带着学生朗读并理解。如儿童诗《云》中有这样一句话:“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了一幅又一幅的图画。”笔者在引导学生赏读时是这样说的:“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忙碌’什么意思?‘画家’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是‘一幅又一幅’,而不是‘一幅’呢?”最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课外选读。课外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富含童趣的报刊,如《小星星》、《儿童诗》等;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儿童诗来读读背背;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读过认为优秀的儿童诗介绍给同学读一读。

3.举行童诗赏诵比赛。每双周召开一次童诗背诵会,让学生把自己课外阅读到的优秀童诗背给班上的同学听。用抽签的方法确定参赛学生,参赛学生先背诵童诗再作简要的评析,对推荐优秀童诗和评析正确的学生予以嘉奖。

二、多种途径积累童诗素材

1.在生活中积累。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引领学生走向千姿百态的大自然,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在五彩缤纷的真实生活中尽情地“玩耍”,在“玩”中汲取“素材”。可以组织学生游公园、观山川、看动画、做家务等。在组织学生“玩”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眼去看形体、色彩,用耳去听声音,用鼻去嗅气味,用舌去尝味道,用手去摸感觉,用脑去思考。“玩”后再启发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亲手做过的事以及新鲜的见闻、特殊的感受说给大家听,最后把所说的写下来。长期不懈地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主动地积累素材。

2.在语文课上积累。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和经典的儿童诗供学生赏读,教师在教学时应重点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词语时,应把文本中优美的、有特色的词语呈现出来,在会读会写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积累句子时,要求学生把文本中优美的句子画下来,说一说美在哪里?为什么这样描述?你能写出更优美的句子吗?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会写了句子,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发展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在阅读优秀课外读物中积累。低年级学生放学早,作业少,有大量的时间看课外书籍。因此,笔者指定了一些书目让学生读,也提供了一些书目让学生选读,还给予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在阅读优秀课外读物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积累。如在读中要求学生把好的词语、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读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每月班级举行一次读诗成果汇报会,会上展览学生的作品,交流读诗的乐趣、好处,评选班级“读诗之星”、“书香家庭”并颁发奖状,以此激发学生酷爱读诗的欲望,感受读诗的快乐,鼓励学生积累更多的优秀素材。

三、多种方法指导童诗写作

1.续写的指导。对于刚学写儿童诗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写整首诗困难,而续写是能够做到的。在教学续写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例诗的意思,读懂关键词,了解句式,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见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动作、表情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之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最后再组词成句。如《微笑》这首儿童诗是这样写的: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微笑比花更香……

笔者在指导学生续写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微笑,知道“微笑”是略有笑容的意思,明白只有感到高兴、有趣、心里满足的时候才会微笑。随后引导学生想想:什么人什么时候会微笑?你见过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出示微笑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说出想要表达的词语或句子。最后引导学生选择精当的词语,组成合适的句子并写下来。

2.仿写的指导。学会了续写,我们就可以进行仿写的训练了。低年级语文书中有许多优秀的儿童诗,其中《家》就是一篇值得仿写的范本。文中《家》是这样写的: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在课上,笔者先指导学生欣赏文本,在完成基本的理解和积累后,我告诉学生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生动有趣。再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有家呢?植物的家在哪?物品有家吗?学生们说得很好,有的说:“草原是马儿的家。”有的说:“大海是海军的家。”还有的说:“花园是花儿的家,文具盒是文具的家。”

3.创作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续写和仿写的训练,学生就有能力进行自由创作了。学生创作之前,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比喻法、排比法、拟人法、夸张法等,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范围,如写风景、写事情、写感受等。创作中,要指导学生选用恰当的词语表情达意,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通顺和正确标点。创作完成后,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做到不错字,尽量不重字。学生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写成了一首诗,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写成了一首诗,把自己经历过的、没有经历过的也写成了一首诗。

实验两年来,实验班的学生爱读爱写儿童诗。他们自编自写了16本儿童诗集,有10多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今后我们将把儿童诗教学研究继续深入下去,让更多的学生创作更多优美的童诗。

如何开展低年级儿童诗教学 篇12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收到情感的体验。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中的《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 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叮咚、 知了、唰唰、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 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 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 ~ 47页中的《听听,秋的声音》为例, 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 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季节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中,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9 ~ 140页中的《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体会它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抓住了意境,就抓住了诗作的灵魂,儿童阅读这样的儿童诗,不仅能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能透过这种知识性的描述,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能感悟到另外一种深意。

四、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观,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23 ~ 25页中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深切热爱。在孩子眼里, 雷锋叔叔是爱心的源泉,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不禁为诗中流露出的朴素而亲切的情感所打动,爱心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惬意,愉悦,幸福……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爱的情感氛围之中。儿童诗因为有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生命。由此可见,“情”是诗的根本,儿童诗必须缘情而发。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 通过儿童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词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的睿智火花。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上一篇:童心的初中七年级作文下一篇:参加跳蚤市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