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作文课带给人的思考

2024-06-05

一堂作文课带给人的思考(精选5篇)

一堂作文课带给人的思考 篇1

苏教版小语第十一册(六年级上)习作二设计的作文内容是:向一直疼爱、呵护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爱。根据习作的提示:让学生先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然后以口头或写纸条的方式告诉他们:“我爱你。”然后观察父母的反应,将整个过程记下来。读到这样的提示语,我思考着:爱,本来就应是双向沟通的。这是孩子向父母表达爱意的一次情感体验。它不仅是一次写作训练,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情感教育。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如果单纯让他们去写写小纸条,这种体验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能否让他们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决定给他们安排一次实践活动:为父母洗脚,让他们在洗脚过程中观察父母的反应,将过程记录下来。

经过两天的实践,学生的作文纷纷交上来了。经过阅读,我惊喜地发现这一次的体验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有的学生在习作中写到:当爸爸(或妈妈)听到我要为他们洗脚后先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是非常高兴地接受。有的学生写妈妈听到我的话后,竟然激动地“忘了脱袜子就把脚伸进了脚盆里”。还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我先抓紧时间将作业写完,然后抢在妈妈还未进卫生间之前打来一盆温热的水,准备好了洗脚的用具,再郑重地说:“妈,今天我来替您洗脚。”

在为父母洗脚的过程中,他们一系列的揉、搓、捏的动作让父母感到他们长大了,懂事了,脸上挂着“幸福与满足的微笑”。而在为父母洗脚的活动中,也使孩子们体会到小时候父母天天为孩子洗脚的辛苦,看到父母脚上的老茧,想到他们工作的辛苦,多年来对自己的关爱,他们的感激之情便在字里行间溢于言表了“作儿女的只要给予父母一丁点爱,父母就会心满意足,十分高兴;而父母给予儿女一生慈爱,却不求回报,这就是爱的无私,这就是爱的伟大!想不到这次习作给学生和父母、亲人间创设了一个这样好的情感交流的机会,我真是感到欣喜。

由于课前布置了观察的任务,所以学生在写作中也显得轻松自如。如有的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语言的描写“姥姥兴奋的问:‘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要给我洗脚?’我说:‘就因为你为我做了那么多。’姥姥说:‘好好好,我真是太高兴了!’„„有的学生把双方动作描写非常细腻、生动,“我用一双手在妈妈的脚背上来回搓洗,再打上肥皂轻轻地搓,还把脚趾缝给洗干净了。洗的过程中,我发现妈妈一直看着我,我也抬头看看妈妈,这次,妈妈的眼睛里又写满了欣慰与幸福,嘴角荡起了一丝笑纹。”有的学生在洗完脚后很自然的加入了自己的联想、感悟,“只见妈妈的脚小小的、瘦瘦的,脚掌上都裂了几道口子,我知道这是妈妈长期奔波造成的。她平时工作一丝不苟,回到家再苦再累的活也总是默默地来做,咋能不裂开口子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次习作改与不改的效果差别,我参考了同年级其他班学生的作文。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我班的作文要求明确,有具体的事情可写,所以基本没有跑题现象。而其他班则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这篇习作重点写成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件事,忽略了后面的提示。即使有的学生写到了写纸条的有关内容,也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

二、我班学生的作文由于实实在在经历了,大多语言朴实,感情真实自然,内容也能写具体。而在没改要求的作文中,由于缺少亲身体验,好多学生为了写作的需要只得虚构情节:如有的学生写自己将纸条交给妈妈后,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和“我”拥抱。有的学生写自己为妈妈打扫卫生简直成了全能冠军“不到半小时,我就将客厅、厨房的卫生打扫的一尘不染„„”这样看来,内容的一个小小变化,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情可表,有话可说的机会。

感悟:通过这次作文尝试,使我更深刻的感受到由于地区差异、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吃透教材,还要学习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学生服务,体现学

一堂科学课带给我们的思考 篇2

执教老师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科学老师,编写过两套《科学》教材,并曾获过省科学教学比赛的一等奖,其理论功底与教学技艺可见一斑。他这次上课的内容是自己开发的,问题情境是把一根吸管夹上夹针,放到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里,通过捏紧松开饮料瓶让里面的吸管自由沉浮。应该说,这样教学的内容相当有趣,完全可以上得非常成功。

然而,事实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先用三年级的学生试教,孩子们非常活跃,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遗憾的是,课还没上到五分钟,整个教室已经乱得像个农贸市场,几名学生甚至开始利用水槽里的水玩起了打水仗的游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这位听课的老师也贸然站出来和执教老师一起充当了维和警察的角色,可是任凭我们两名老师怎么扯破嗓门都无济于事。整堂课只得在谁也听不见谁说话的氛围中草草收场。

第—次试教彻底失败了。很显然,三年级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自然教室上过课,他们连最起码的科学课常规都没有训练过。只是凭直觉知道这样—堂课是不需要语数外三门功课那样做作业的,于是潜伏已久的儿童本性便在这样一堂“自由课”中宣泄了出来。仅靠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来培养常规是没有可能的,看来我们只得选用更高年级的学生了。

第二次试教我们选用了五年级的学生,结果同样遭到了失败——所不同的是另一个极端的失败。试教之前,我们整顿了一下纪律,整堂课在静悄悄的氛围中进行着。可是,从学生那种冷冷清清的实验操作以及稀稀拉拉的提问发言中,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科学课的尴尬与无奈——执教老师那样充满期待地抛出问题情境的石子,满以为会激起千层思考的浪花,结果却连一个涟漪都没有,悄无声息地沉了下去。

看着学生们带着一种麻木索然的神情离开了教室,我心里涌动着—种莫名的悲哀:科学课,在五年级的孩子心目中早就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了,再过一年,他们将要面对的是语数外小学毕业会考,那三门的总分对他们来说才是值得关注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早就教孩子学会了功利与势利。科学课,那算什么东西?

时间紧迫,再也来不及找班级试教了。我们只得把正式上课年级折中定在四年级。正式上课的学校是一所农村的省实验小学,我们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农村的孩子受到教育功利化的污染要少一些。

结果正式上的效果更加差。课堂上学生很听话,可也就是除了学生听话,再也让我们找不到为自己的失败而宽慰的理由了。一个班四五十个人,居然连一个学生都说不清潜水艇是怎么回事,那原本是三年级科学教材上的内容啊!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上过科学课。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让我困惑已久的问题:现在在语数外的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越考越好,这都是科学课等一批“副课”主动谦让的结果啊。

科学素养,原本是决定一个民族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标志,而今却沦落到这样—个无人可拾的境地,这是何等地叫人悲愤!以人为本,科教兴国,这样的口号人人都会喊,可为什么科学教育的现状到了这种地步却无人问津?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让世人一下子觉得外语比科学更加重要,难道从小学外语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读懂别人科研资料与科技产品的说明书吗?

经历了连续的失败,我的同事连连哀叹:“原本对科学课还抱有那么一点希望,现在准备彻底放弃了。”一位对科学课这么痴迷的行家,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内心的痛楚不难领会。事实上,由于学校编制紧缺的原因,他早就由专职的科学老师改为数学老师了。只是他一直对科学课放心不下,自己主动额外承担了一个班级的科学课作为试验田,而这点微薄的希望也最终将在现实面前慢慢地熄灭。现实的残酷,使得麦田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守望者。

一节失败的科学课,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一言难尽的。它不由得引起我们对当今教育再一次慨叹:教育,你这样一个站在上层建筑之上的可怜的人儿,你曾经为政治卑躬屈膝,专心伺候了他几十年;现在又要为经济丧尽尊严,成为被另一个恶主玩弄的奴隶。你—天到晚忙碌着“应试”的差事,还要被迫穿戴着“素质”的外衣——那漂亮的奴隶制服,能遮掩你虚弱无力的身形吗?

我多么希望有这么一天,人们重新还给教育的本来面目。教育,原本是为着让人类认识真理传承真理而诞生的。科学课、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应该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应再有其他过多的外在目的,如果有这样一天,我们的科学课就绝不会有这样的遭遇了。

蜻蜓带给人的启示作文 篇3

一天下午,我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静静的看着水面,忽然,空中飞来成群的蜻蜓,它们飞的很低,有的在池塘上空盘旋,有的时而俯冲下来,掠过水面。难道是天要下雨了吗?我自言自语道,可是过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一点落雨的迹象,那么,蜻蜓为什么会飞得这样低?是用尾巴在喝水吗?我真的有些疑惑不解。

后来,我通过电脑查看了资料,才知道蜻蜓点水,不是在喝水,而是在水中产卵。可是,我又不明白了,蜻蜓为什么要把卵产在水里呢?难道它不怕水中生物吃掉卵?带着这些疑问,我再次到池塘边仔细观察,终于明白:蜻蜓的卵要产在水中,是因为幼虫出生后要生活在水里,为了繁衍后代,蜻蜓必须选择在有水的地方产卵,受精卵在水中才能孵化。

于是,蜻蜓用尾巴点水实际上就是把受精卵排在水中,卵产下后附在水草上,不久便孵出幼虫,幼虫叫水虿,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便沿水生植物的枝条爬出水面,慢慢蜕化、演变成展翅飞翔的蜻蜓。

另外,蜻蜓的幼虫在水中只吃蚊子的幼虫,吸收大量的营养,一方面为了自已的成长,另一方面也为人类除去了害虫,真可谓是一举两得。蜻蜓点水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大自然给我的启示,这种启示让我明白: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智慧与技巧。

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作文 篇4

当你吃野味的时候,就应该想想你所付出的全部代价是什么,所有的风险都需要被考虑。说白了,我认为这些人就是被社会冲昏了头脑,用金钱来寻求“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刺激,而且不顾后果。所以这些人不够慎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也令人担忧,无论“讨债者”是谁,他们终究要付出代价。

而这次,是大自然。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可以把它在广义上认为是这世间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拿各种高倍显微镜也算)。曾经的长辈也许会讲很多传说,而在靠近野生动物地盘的乡下居多,其中有动物报恩、也有报仇的。像狐狸、蛇这些被人们认为有灵气的动物经常出现。“刘邦斩蛇处”也有过这样关于“蛇神”的传说。

我从小是敬畏大自然的,如果我能做好的话,我想大自然也许会回馈给我。但,敬畏自然不就是每个生物的“本分”吗?大自然中神灵的回馈,就是他们对我们的“情分”,不是吗?诸葛借东风和其他地方在旱时对“雨”的祈祷,我想也跟这种关系有关。

但我所说的这些,并不是让你们做素食主义者,也不是让你们信神。而是想呼吁大家,敬畏大自然吧,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以后少污染,生活整洁些,做好垃圾分类,也是尊重自然环境的一些事。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追根溯源,从古至今想这种事情也发生过许多。大自然在其中从来都不做旁观者。“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文艺复兴就有当时横行欧洲的鼠疫(也称“黑死病”)的“功劳”:人们在病痛和生死离别之中,教会的地位被撼动,人文主义精神有了生长的土壤,人们开始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说到黑死病,有的学者认为,当年李自成攻下明朝的都城也有它的促进作用:据说当时有个“小冰河期”,天气大旱,农作物基本没有收成,除了一些有钱人能从外面买东西吃,其他人就只能跟老鼠抢东西吃,导致明朝的鼠疫特别严重。都城里病死的死,还有饿得站不起来的,最后勉强扶起来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哪能是那些农民兵的对手?关于明朝的灭亡,历史的因素总是有很多,这些只算是我个人的认知。

其实这世界很复杂,也很简单;日子很难过,也很幸福。没有所谓的“人生赢家”,一切的“成功人士”都吃过苦。现在越是困难,往后的路就越好走……骗谁呢啊?我信个球!

没错,在一些人的眼里,生活似乎总在给予我们挑战。但是这些挑战总是给予着我们一些“小确幸”。大多数人都在困难之中享乐,在繁忙的空隙中小憩,我也是如此。这种方式我认为是最好的了,比整块儿整块儿分的压力要小的多。这种完全式的“先苦后甜”大概会让人崩溃吧。

面对生活的磨难,我们总要向前。总不能不生活了对吧?在分叉口,选择最艰难的那条的人,不会总被我们关心和铭记,但他依然重要,在不同的轨道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为,所有的路都要人去走。

由于我平常心的态度,来次短暂的流感或许也是好事说不定。虽然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在大的角度上,也是自然的一种淘汰,或许能給人类的后续有更好的发展。而且这次事不大,估计推不动历史的发展,以我们大家庭现在的力量,应该不会太难,解决解决就好了。

但强者,不会认输。

思考带给我的快乐小学作文 篇5

思考带给我的快乐我喜欢思考,一片悄悄划落的树叶也会引起我无尽的联想,思想被带到远方,于是我快乐。

秋天来了,大雁南飞。

在我的家乡,秋风并不像北国的秋风一样带着刀剥般的寒冷,但分明带来一丝寒意。

“自古逢秋悲寂寥。”难道正是因为这秋的寒而引发诗人们无尽的哀愁?秋风的劲舞卷起片片黄叶,秃秃的树林只剩几只孤独的麻雀在鸣叫,无人照料的野草也显出憔悴的枯黄……。秋的萧条让人触目伤怀。

但我要这样去质问大地:“难道这秋真的是被束缚在诗人手中的一片黄叶上而不剩下一丝的希望和温暖?”我深深陷入秋的思考中了,这哲学般的思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时间流逝,岁月变迁,世间的万事万物生生灭灭都有着自己生命的意义。若说秋的萧条在于那飞落的黄叶,那便未免过于悲观。我要为黄叶喝彩。那被埋藏在泥土下的无声无息的黄叶变化自己的生命形态,为树的`生长贡献着养料,它们的生长虽然停止,但它们却将自己的最后一点价值毫不保留地送给大地。这消失的落叶不也是第二个“春蚕”吗?黄叶不仅是美丽的终点,更是美的起点,我要为黄叶喝彩。

在这逐渐宁静的秋中也有些事物绽放着生命的光彩和希望。当秋风来临的时候,你一定不会忘记菊花。设若单单欣赏盆中之菊,情趣未免过于单调。且看看那漫山遍野的野菊,一朵一朵花团锦簇,这一朵朵像太阳般的“金花”如勇敢的斗士。这些秋菊不求盆中之贵,只愿在荒山野岭、在百花凋谢的秋天默默开放,也只有它才具备那种与寒秋相峙的精神。而菊正因秋之美更显它的高洁,秋正因菊之美而美。

冉冉升起的红日,郁郁葱葱的油菜田,自由自在的鱼儿……,这不也构成一幅和谐的图画?

秋并不是悲凉的,我要一反古人之情去高声赞美这秋。

站在高堤上,对于这秋的思考让我忘乎所以,我深深知道思考带来思绪,思绪带来思想,思想带来对世间一切事物美的诠释。

上一篇:吴立凯同志2009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雨》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