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024-05-17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共15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1

科学实验室安全保护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阵地,藏有各种教学仪器和化学危险品,因此必须做好防盗、放火、防水、放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非学校科学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

二、实验室门窗和锁保持完好,室内无人,随即关锁好门窗。

三、实验室内注意放火,装备灭火设备。

四、对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储藏在安全地方。

五、实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事故发生。

六、实验室下水道必须保持畅通。

七、对毒品和腐蚀品实验完后将剩余药品收回,将毒液等处理好。

八、危险品入库要验收,明确等级,入库后定期检查,严格管理,认真执行“五双”管理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管锁。

九、注意安全用电,各类电器定期检查,保证使用安全,每天上下班检查总闸启闭情况,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砂箱扑灭。

富川高中

化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一、化学药品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二、国家调拨或自购的化学药品均应及时验收登入仪器保管帐。较贵重、非易耗易损仪器亦应登入学校固定资产帐,由实验员或管理员统一保管。

三、化学药品与仪器应分室保管。各种药品都应粘贴防潮、防蚀标签,按不同性质分类摆放在药品柜中。柜外应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四、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药品,要妥善存放在专库或专柜中,取用时,对取用人和取用量要进行登记,限量放发。用剩的危险药品要及时全部回收。坚持每学期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用过的仪器要及时整理、洗刷,晾干后归放原处,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六、化学仪器、药品只供教学使用,不准挪动它用或个人借用。外校借用时,须经教研组同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实验员登记借出。

七、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需用的药品提前一周作出计划准备,上课前任课教师必须按实验操作规程自己动手先做,以确保实验成功。

八、使用化学药品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九、每学期末教研组要清点仪器、药品和材料,统计消耗和损坏的数量。按配备标准有计划的及时补充,保证教学需要。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2

1 切实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做好“三废”处理工作

实验室涉及危险化学品众多, 若使用或管理不善, 都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甚至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 必须加强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 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减少事故的发生, 保障实验相关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1.1 制定实验室易燃易爆有毒药品管理办法

(1) 易燃易爆有毒药品等危险品的采购量要恰当, 不能过大, 以免库存量较大。

(2) 所有危险品在入库时, 必须分类存放, 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必须登记品名、规格、数量、单价、总价、入库时间、货源, 以确保库存危险品清楚确切。

(3) 领取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药品时, 要做到随用随领, 必须详细记录, 用剩数量及时退库。剧毒药品的领用, 须注明用途, 须经分管负责人签字, 并且严格控制用量, 用剩的剧毒药品应及时返回仓库。

(4) 药品仓库实行两人两把锁管理, 仓库内须配备灭火器和沙子等消防器材。

1.2 做好实验室“三废”处理工作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是指对从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 如暂时不能利用的, 则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废”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不影响环境保护, 不造成着火、爆炸。

(1) 废气。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和处理装置。

(2) 废渣。对于少量有毒的废渣, 消除毒害后埋于地下固定地点。

(3) 废液。对于废酸 (碱) 液, 加碱 (酸) 中和调p H值6~8后, 用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后可排出, 少量滤渣埋于地下;对于剧毒废液,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

2 重视实验操作安全管理

实验操作安全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 要熟悉操作规定, 了解反应规律。要想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按照操作规定严格进行。 (2) 在预备室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 方可拿到实验室做。 (3) 做有毒、可燃性实验时, 一定要打开门窗, 使空气流通。 (4) 有可燃性气体参加的实验, 在点燃或加热前切勿混入空气或氧化剂。 (5) 药品量宁少勿多, 试剂随用随配, 不可久置, 不要取用未经鉴定的无标签试剂。 (6) 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7) 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3 制定化学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 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 尽可能减少伴随的灾害损失和伤害, 将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应制定化学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3.1 制定事故防范制度

(1) 成立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逐级安全责任制, 贯彻执行“谁使用, 谁管理”、“谁主管, 谁负责”的安全工作原则。

(2) 各相关实验室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死角,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

(3) 实验室中各类实验器材、化学药品等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实验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实验器材、化学药品的安全情况, 及时清理过期的药品。危险、有毒药品从严管理, 剧毒药品采用保险箱存放执行“五双”管理制度。

(4) 实验室人员应认真学习研究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知识, 能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 在突发事故发生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

(5) 实验室中常备有效灭火器、沙桶和简单医药箱, 楼顶水箱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供水。

3.2 建立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 在事发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员应迅速组织、指挥, 切断事故源, 尽量阻止事态蔓延、保护现场;及时有序地疏散相关人员, 对现场已受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保护人身及财产。同时立即报告实验室分管领导和相应各职能部门, 根据事故的严重性确定是否启动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3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 化学强腐蚀灼伤事故发生后, 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 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 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创伤面。对眼部烫、烧伤后, 立即用纯净水洗涤 (不得用水直冲眼部) 眼睛, 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2) 化学药品 (气、液、固体) 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 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保护好现场。

(3) 化学危险气体爆炸事故发生时, 应马上关闭气源阀门, 切断现场电源, 立即将人员疏散和将其他易爆物品迅速转移, 用室内配备的灭火器扑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4) 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 应用灭火器或沙子扑灭, 不得随意用水灭火, 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仪器设备用电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 应立即切断现场电源, 将人员疏散, 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很多的细节需根据实验室所处环境进行不同处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借鉴他人经验建立合适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防护体系, 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要随着实验室的不断发展而改进和完善各种管理措施。

摘要:化学实验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做好实验室的“三废”处理工作, 制定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遵守实验操作规则, 重视实验操作安全。同时制订化学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光文, 等.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安全和安全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7 (5) :542~543.

[2]刘铁垣.化验工作实验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257~288.

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安全问题 篇3

一、试剂存放要合理,管理要科学

化学实验室的试剂品种多、数量大,存放时要做到既易于存取,又要确保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种存放方法:

1.分类存放。无机化学试剂要按无机物分类方法归类存放,其中盐类物质种类多、数量大,还可按阳离子(或阴离子)的顺序进行分类、排列。有机试剂,尽量按有机物分类方法排列。烃的衍生物可按官能团排列,易挥发的有机物应置于开放式柜架上。

2.隔离存放。①乙醇、乙醚、汽油、丙酮、苯、乙酸类等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试剂,要远离火源,与可燃物及易发生火花的电器隔离,并在低温通风条件下存放。②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剧毒固体试剂,要与酸类物质隔离,并用专柜加双锁,建立使用登记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③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应隔水存放,少量者可盛放在煤油中。④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硝酸盐等强氧化剂,要与炭粉、木屑、硫化物、糖类、酸类等物质隔离存放,且放在阴凉通风处。

3.特制料架存放。①硝酸、发烟硫酸、氢氟酸、苯酚、烧碱等试剂,对人或金属仪器有极强腐蚀性,要用抗腐蚀料架存放。②硝化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硝酸盐等易爆炸;黄磷易燃烧;红磷、镁粉、铝粉、萘等物质受热或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爆。这些试剂应分别置于防爆料架上,浸放在砂箱中。

4.低温存放。对于过氧化氢、氨水等,宜低温存放,最理想是保存在1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通风状态。

5.干燥密封存放。①易吸湿变质的试剂,如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钙、氧化钙、碳化钙、固体烧碱等应密封瓶口,存放在通风干燥处。②防止配好的试剂变质。硝酸银溶液、双氧水应贮存在棕色瓶内;碱或碱性溶液不能用磨口瓶塞试剂瓶盛放;二氯化锡和硫酸亚铁溶液要密封,防止被空气氧化。

二、要操作谨慎,严守规程,做到“四预防”

每一项实验(或操作)前,应充分了解实验(或操作)内容和要求,熟悉有关药品、仪器性能和注意事项。强化安全意识,严守操作规程,要研究预案,切忌疏忽大意,特别认真做好“四预防”工作。

第一,预防中毒。防止实验室发生中毒事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室一切药品都要有标签,剧毒药品专柜存放还应有特殊标记。②一切试剂均不得入口;不在实验室吸烟、饮食;不用仪器当餐具;下班后一定要洗手和漱口。③吸取液体时,用耳球或胶头玻璃管,不能用嘴;不得用鼻靠近瓶口鉴别药品,应当以手轻扇瓶口而闻之。④制取或使用氮的氧化物、溴、氯、硫化氢、氢氟酸、砷化物等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带上防毒口罩。⑤取用剧毒而又有挥发性试剂时,操作者应站在“上风”位置。⑥为防止毒气在空中积累,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

第二,预防燃烧与爆炸。隔火并在物质着火点温度以下进行操作是防燃的基本原则。如已着火,应及时切断火源,隔绝空气,迅速降温则是灭火的原则。操作时应遵守下列几点常规:①开启挥发性易燃试剂瓶盖时,要远离火源,并且瓶口不能对着任何人脸部。气温高时,在开盖前应将瓶置冷水中冷却一会。②需排除容器内挥发性有机物时,不能直接用火加热,只能用水浴加热。③高温物体,如灼烧的坩埚、燃烧匙等,应放在石棉网上或不易起火的地方冷却。④不准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支酒精灯;不得用嘴吹灭酒精灯。⑤遇到突然起火时,应切断火源、电源,关闭煤气阀门,采取隔绝空气措施。切莫惊慌失措或持火奔跑。应根据着火的原因、着火试剂(或物质)的性质,区别对待进行灭火。⑥防爆最根本的原则,是细心谨慎操作,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爆炸的因素,比如:点燃氢气、甲烷、乙炔时应先排尽容器(或发生器)中的空气;不得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放在一起研磨,不要在纸上称量过氧化物;做爆鸣实验时,用湿布将玻璃容器包裹;受热分解或挥发性药品不能置火上烘烤;水浴加热者,不得随意改用直火加热;移动有爆炸性药品时,不得激烈振动;不要用带磨口瓶塞的试剂瓶盛爆炸性药品,要及时销毁爆炸药品残余。

第三,预防腐蚀。在实验过程中,腐蚀的事故经常会发生,要步步小心谨慎并注意以下几点:①取用强酸、强碱、浓氨水、浓过氧化氢、氢氟酸、溴水等时,要戴橡皮手套、护目眼镜,必要时还应带防毒口罩或面具。②不能用肩背扛来搬运盛腐蚀性液体的大缸,开启盛腐蚀液体大缸时,要用锯子或铲将材料据开或撬开,禁止敲打。③稀释浓硫酸时,要慢慢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而且容器必须是耐热的。中和浓酸、浓碱时,应先进行稀释。④弄碎或研磨危险物质时,应注意防止碎块溅散,烧伤手或眼脸。⑤做有关浓硫酸热浴操作时,眼睛要离开一定距离,搅拌均匀,防止突然溅出。

第四,预防“机械”伤害。在实验室进行玻璃管切割或其它加工,或者仪器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也都应注意安全。要小心操作,防止违规操作造成伤害,防止因破碎玻璃管片造成手臂划伤。

三、处理事故要科学

如果能注意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实验室灾害事故肯定会减少,甚至可以避免,至少不会发生大的事故。如果万一意外的事故发生了,也不要害怕,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定和清醒,并立即弄清原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扑救。并快速报告主管领导或专业人员处置。如有人员受伤,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并尽快请医生或送医院治疗。严防再生灾害事故。

学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二、要求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的保管使用规则。

三、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在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使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及做危险性的实验,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不得进行实验。

四、实验需用剧毒物品时,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主管领导批准,认真办理领用登记手续,领用人对剧毒物品的安全负责。领用的剧毒物品要及时使用、严禁乱丢乱放;实验后,剩余暂时不用的要及时送交库房存放。

五、实验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随用随领,不得在现场存放。

六、化学实验室有易燃易爆、蒸气和可燃气体散逸,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底垫的电热仪器设备。

七、禁止在存有爆炸物品与易燃物品的工作位置上使用明火及无遮蔽的灯具。

八、往容器灌装较大数量的易燃、可燃液体时(醇、酸等电解质除外),要有防静电措施。

九、日光照射的房间必须备有窗帘,在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见光或遇热能分解燃烧或易挥发的物品。

十、对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料,应先从最小量开始进行检验,同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防火防爆准备。

十一、在进行汞、酸及其它有害蒸气产生的操作时,应在通风良好处(通风厨)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以防对人体的危害。

十二、禁止将汞、酸、碱、硫化物、易燃液体及含有爆炸物、有毒的液体、擦布、废纸等杂物倒入水槽。

十三、实验台面上不应放置任何暂时与实验无关的化学药品,尤其是不能放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

十四、实验室内的用电量不许超过额定负荷,严禁使用普通金属代替保险丝。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准备。

十五、实验室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应保持畅通。

十六、禁止在实验室抽烟、吃东西和利用实验器皿作饭食工具。

十七、学生实验完毕,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方能离开实验室,不得将实验室任何材料和药品带离实验室,否则将给予严肃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5

一、危险、剧毒药品的采购

危险、剧毒药品的采购由学校化学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提出申购计划。在做计划时,应严格控制易分解、易变质、剧毒等药品的一次采购量。申购计划应由教研组组长审核,报请学校领导批准。

二、危险、剧毒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1.学校应建立危险、剧毒药品帐册,从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都必须及时、准确作好记录,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2.学校应将危险、剧毒药品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建立单独的保管室或专门的橱柜)。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危险、剧毒药品要作经常性检查。药品柜、橱门上应贴上橱签,药品容器上应有标签,所有标签均应写明药品的类别、名称、纯度等级、数量及购入日期,标签应保持字迹清晰。确保药品容器的密封性。

3.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将危险、剧毒化学药品分类存放,相互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混放;强酸、强碱要上锁保管,放在不为外人轻易获取的地方。严格保管好各类化学危险品和剧毒品,做到人离门锁。剧毒药品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四双制度”,即“双人验收、双人双锁、双人领用、双本帐册”。

4.任课教师领用危险、剧毒药品时,必须填写“危险及剧毒药品领用单”,交化学科教研组长批准后,才能向管理员按所需数量领取。领用的危险及剧毒药品在应用后,如有剩余仍由任课教师缴还实验室,并在原领用单上注明缴还药品的数量。

5.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教师及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6.化学危险、剧毒药品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

三、废弃危险、剧毒药品的处置

实验后的危险及剧毒药品废液或残渣等应集中存放,由学校化学教师定期安全处理和销毁。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注:危险、剧毒药品的具体范围

1.下列中学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危险药品:

①易燃液体:二硫化碳、汽油、乙醛、丙酮、苯、乙酸乙酯、甲苯、乙醇、1,2-二氯乙烷、己烷、二甲苯、原油、煤油。

②易燃固体:红(赤)磷、硫粉、镁条、铝粉、黄(白)磷、钠、钾、碳化钙(电石)

③氧化剂:过氧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重铬酸铵、重铬酸钾、硝酸汞、硝酸银、硝酸铜

④腐蚀品:硝酸、发烟硫酸、硫酸、过氧化氢、溴、三氯化铝、盐酸、磷酸、甲酸、冰乙酸、乙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氧化钙(生石灰)、硫化钠、氢氧化钙、碱石灰、苯酚、甲醛

2.下列中学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剧毒物品: 二氯化钡、氢氧化钡、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乙酸铅、溴乙烷、乙二酸、黄(白)磷(又是易燃品)、苯酚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6

为加强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教师及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证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教师及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证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凡使用化学品,必须遵守本办法。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警惕,消灭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潮和防损工作,发现事故及时报告。

三、对于易燃、易爆、易破损的物品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领用,搬运时要注意安全。

四、剧毒化学品要由双人运输、双人保管、双锁、双人领、双人用,要有专人、专门器具保管,及时做好记录、经常检查,确保帐物相符。

五、对非库房工作人员,不经允许不得进入仓库。严禁在仓库内吸烟和使用明火、电炉等。

六、定期对仓库内的电器、线路、房顶、门窗进行检查,发现漏雨和破损及时报告维修。

七、仓库管理员要认真做好检查和防护工作,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防止事故的发生。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 篇7

1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规与标准[1]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环境,2002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该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等提出了管理要求。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2002年10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范围、登记机构、登记的时间、内容和程序及法则等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登记范围包括:《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中的危险化学品和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登记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汇总并于2003年3月3日公布为《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006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发布《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有毒化学品目录》(2007版),2008年6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2年颁布的《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1992,将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根据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易发生的危险,综合归纳了145种危险特性,规定了危险品的包装标志。1995年颁布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规定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为了防止氢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颁布了《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1985。2000年颁布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2000。

为加强监控化学品的管理,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1997年3月化工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监控化学品生产许可、进出口管理及其储存、运输、经营和使用、监控化学品的申报与统计、现场监督检查、罚则等管理要求。监控化学品包括:第一类:可作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第二类: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第三类: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第四类:除炸药和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1996年5月化工部发布《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1998年6月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令发布《列入第三类监控化学品的新增品种清单》,2000年11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易制毒化学品分类目录》。

为加强剧毒化学品的管理,2005年4月公安部颁布《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明确了剧毒化学品经营、购买、运输许可管理要求及相关罚则。

这些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颁布,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和定义[1]

2.1 剧毒化学品

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剧毒化学品毒性判定界限为大鼠试验,经口LD50≤50 mg/kg,经皮LD50≤200 mg/kg,吸入LC50≤500 ppm(气体)或2.0 mg/L(蒸气)或0.5 mg/L(尘雾),经皮LD50试验数据,可参考免试验数据。如氰化钾、氰化钠及其他剧毒氰化物,三氧化二砷及其他剧毒砷化物,二氯化汞及其他极毒汞盐,硫酸二甲酯,某些生物碱和毒素等。2003年6月24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公安部等八大部委联合发布实施的《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共收录了335种剧毒化学品。

2.2 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35号)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3月3日发布与实施《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主要包括如下7类:(1)爆炸品:指本身易爆的危险化学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3)易燃液体:指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通常把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均列入易燃类。(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焰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化学品;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6)毒害品:是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品。(7)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4 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平均年腐蚀率超过6.25 mm/年的固体或液体酸等;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氨水等;其他腐蚀品如亚甲醛溶液、甲醛溶液等。

2.3 易制毒化学品

指本身为非剧毒试剂,但通过加工、生产可产生毒性的试剂。实验室常用的易制毒化学品包括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等。

3 化学品的暴露途径和毒性作用[2]

实验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吸入、接触、食入、针刺以及通过破损皮肤等方式暴露于危险化学品。许多化学品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对呼吸系统、血液、肺、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损害,而且有些化学品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长期反复接触许多液态有机溶剂可能造成皮肤损害,这可能是由于有机溶剂的去脂效果;另外还可能出现过敏和腐蚀症状。此外,发生暴露时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能被立即识别的对人体健康的损伤,其中可能包括协调性差、嗜睡及类似症状,并使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增大。人体对少量毒物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由呼吸道、汗液、尿液和大便排出;但化学品量大或化学品剧毒时,没有和不能排除的毒物在体内与新陈代谢的各种产物急剧化合,导致不同程度的急性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4 化学品的危险度评估[3]

预防外源性化学品的健康危害,首要的是判定化学品的有害性。即需要综合毒理学、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对外源性化学品潜在不良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认定和评价,估测和推断它们在多大剂量(浓度)和何种条件下可能对接触者造成健康损害;探讨其损害性质,并估测其在一般接触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的概率和程度,客观评估其对接触者的危险度,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所谓化学品的危险度,是指化学品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可能性或概率。化学品危险度评估步骤一般包括:(1)危害确定:它是对外源性化学品定性的健康危险评定。例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02)对878种(1998年834种)化学物质和生产过程进行致癌性评定,其中有87种化学物质被认为是人的致癌物或致癌生产过程(1998年为75种),其中已肯定为人的职业致癌物(或生产过程)有30种(1998年为23种)。又如,在啮齿类动物提示为阳性致畸物的1 400种化学物中,肯定为人类致畸物的约30种。(2)接触评估:外源性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危险性,与人体接触外源性化学品的量或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选择接触某化学品的不同代表性人群进行有限取量的测定分析,定量估算有关人群的接触水平。(3)接触(剂量)-反应关系: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度,是健康危险度的定量评定。评定时应尽量采用可靠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以减少不肯定因素。如用动物实验资料,应首选对所研究的化学品的代谢、转化与人相近的动物资料。(4)危险特征评定:利用剂量-反应关系和人群接触评估所得资料,计算出接触人群对有害化学品的不良作用可能出现的反应率。同时,根据化学品危险度的评估数据,研究常见的有害化学物在实验室内、在大气或水体环境中以及在食品内的安全接触限值(卫生标准),防止或控制有害化学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促进对有害化学品的预防和法规管理。

5 化学品的贮存[4]

5.1 危险化学品

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实验室应该只保存满足日常使用量的化学品,不得储存过量化学品,遵循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无特殊情况,不得储存超过1 w的用量。储存挥发性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必须安装通风装置。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所有化学品都应有清晰的标识或标签,互不兼容的化学品应分类存放,防止相互作用而发生爆炸和/或火灾。表1中左栏的物质在贮存和操作中应避免接触相应的右栏物质。

易燃易爆试剂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防止日晒,并应隔绝火、热、电源,还应做好防水工作,室温低于30℃,与酸类、氧化性试剂必须隔离存放;金属钾和钠应保存在煤油中,本身易爆炸的试剂要轻拿轻放;黄磷应保存在水中,切割时也应在水中进行。易燃液体试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日晒,应隔绝火、热、电源,并且与易燃易爆试剂、氧化性试剂、酸类等隔离。氧化性试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室温低于30℃,防止日晒、受潮,要与酸类、木屑、炭粉、硫化物、糖类等易燃物、可燃物或还原剂隔离,注意散热。腐蚀性试剂应存放在清洁、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止日晒,温度应在30℃以下,与氧化剂、易燃易爆性试剂隔离;酸性腐蚀性试剂与碱性腐蚀性试剂隔离,有机腐蚀性试剂与无机腐蚀性试剂也应隔离。应选用抗腐蚀材料(如耐酸水泥或陶瓷)制成的料架。低温存放试剂需要低温存放才不致聚合、变质或发生其他事故,存放温度应在10℃以下。

5.2 剧毒化学品

应根据其性质存放于剧毒化学品库中的保险柜或带锁的低温冰箱和普通冰箱中。剧毒化学品库应满足《剧毒化学品库安全防范技术要求》(DB 11/5[1]),库房及其出入口应设置入侵报警和视频监控装置,建立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防范装置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系统应具有报警与图像复核、信息存储、系统自检、远程联网传输等功能。剧毒化学品储存的专用保险柜应符合GB 10409-2001的规定。剧毒化学品保管实行双人双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专人管理制度,设立剧毒化学品专用账目和出入库流向记录,详细记录时间、品种、数量、用途等内容,由经手保管员和使用人同在流向记录上签字。出库剧毒化学品当日用不完的,应及时退回剧毒化学品库保管。库存剧毒化学品应做到“账目清楚,账物相符”。剧毒化学试剂应与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同位素隔离存放。

6 化学品的使用

化学品使用实验室和个人应熟悉和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质,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后方可参与相关实验操作。化学品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危险度评估、制订实验方案及其应急防范措施,尤其是使用易燃易爆品、剧毒气体,从事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应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实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穿戴工作服及手套等其他相应的防护用具。实验期间严禁人员脱岗。过夜、加热、低温、压力和有毒危险性实验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规程,并以国家和行业的相应规定为标准,严格执行。使用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或暂时难以确定危险性又急需实验的化学品,应在有安全防护设备的通风橱中小心操作,防止意外事故。叠氮化物通常用作溶液中的抗菌剂,由于轻微碰撞就可能造成叠氮化铜的猛烈爆炸,因此叠氮化物不应该与铜或铅(如污水管以及管道设施)接触。乙醚老化和干燥形成结晶后极不稳定,可能会爆炸;高氯酸如果在木制品、砌砖或纤维性物质上干燥时,一旦碰撞会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苦味酸和苦味酸盐在加热和撞击时会发生爆炸;使用以上化学品时应严格按规定操作。实验室及其相关区域禁止吸烟和违章使用明火。实验室应建立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事故应急处理方案,配制应急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灭火装置和一些常用化学毒物意外中毒时的应急解毒药;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

7 化学品的泄漏

7.1 化学品的少量泄露

(1)若化学品洒、漏到地面或实验台面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收集洒漏试剂,再根据其性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形成记录。如氰化钠洒漏,可使用过量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处理,放置24 h;或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浇在污染处并用热水、冷水冲洗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洒漏物是三氧化二砷,可用碱水或氢氧化铁解毒,再用水冲洗干净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2)若实验人员误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平躺并保暖,并保持安静;若呕吐时需及时清除呕吐物,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同时充分输氧。如误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氨气,需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3)若实验人员将危险化学品或其溶液溅、洒、滴、漏到皮肤,应采用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盐酸、硝酸等强酸溅到皮肤时紧急喷淋15 min,如果立刻进行水冲洗会产生中和热而有扩大伤害的危险,如硫酸溅洒,需先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然后再用水冲洗。如强碱沾着皮肤时,应立刻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为止,再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4)若实验人员将危险化学品溅入眼睛,应立即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 min以上,再去医院就诊。

7.2 化学品的大量泄露

当发生大量化学品泄漏时,应采用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和消除方法。应该迅速报警,疏散有关人员,隔离污染区;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性的,在清除之前必须切断火源,包括关闭该房间中以及相邻区域的煤气,并关闭那些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按照要求对应急处理人员进行防护;根据泄漏物的性质和泄漏现场采取处理措施,有些物质不能直接接触,有些物质可用沙土吸附,有些物质可喷水雾减少挥发,有的则不能喷水,有些物质需要冷却、防震;根据化学品的物态(气、液、固)及其危险性(燃爆特性、毒性)和环保要求采取具体的消除方法。

8 废弃化学品的处置[4]

各实验室内有害气体、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不许直接将废弃化学品倒入下水道。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废弃化学品应进行分类收集,妥善贮存,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废弃物内容和品名,容器应密闭可靠,不破碎泄漏。过氧化物与有机物,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铵盐、挥发性胺与碱不能互相混合。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加以适当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9 压缩气体[4]

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分类、分处保管,充装有互相接触后可引起燃烧、爆炸气体的气瓶(如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存一处,也不能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合存放。直立放置时要固定稳妥以确保钢瓶不会因为自然灾害而移动、倾倒。气瓶必须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房间,严禁明火,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除不燃性气体外,一律不得进入实验楼内。使用和/或存放易燃气体钢瓶的房间应在门上用警示标志标明。高压气瓶上选用的减压器要分类专用,气瓶阀门和调节器、压力表须保持完好无损,安装时螺扣要旋紧,防止泄漏;开、关减压器和开关阀时,动作必须缓慢;使用时应先旋动开关阀,后开减压器;用完,先关闭开关阀,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切不可只关减压器,不关开关阀。运输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防止其意外转动和减少碰撞。搬运气瓶要轻拿轻放,防止摔掷、敲击、滚滑或剧烈震动。最好用特制的小推车运送。

使用高压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与气瓶接口处垂直的位置上。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并经常检查有无漏气,应注意压力表读数。易起聚合反应的气体钢瓶(如乙炔等),应在储存期限内使用。存放乙炔气瓶的地方,要求通风良好,使用时应装上回闪阻止器,还要注意防止气体回缩。如发现乙炔气瓶有发热现象,说明乙炔已发生分解,应立即关闭气阀,并用水冷却瓶体,同时最好将气瓶移至远离人员的安全处加以妥善处理。氧气瓶或氢气瓶等,应配备专用工具,并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易感应产生静电的服装手套操作,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氢气密度小,易泄漏,扩散速度很快,易与其他气体混合。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为4.0%~74.2%(体积比),此时,极易引起自燃自爆,燃烧速度约为2.7 m/s。存放氢气的气瓶处一定要严禁烟火,远离火种、热源,储于阴凉通风处。氢气瓶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 m;与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 m;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 m;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 m;氢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0.5 kg/cm2以上的余压。

10 化学品的灭火

气瓶着火时,应向钢瓶浇洒大量冷水,或将气瓶投入水中使之冷却。氢气瓶着火时,可以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易燃液体一般不易用水灭火,因为比重小于水的易燃液,能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并且逐渐扩大燃烧面积;对比重大于水或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可用雾状水或开花水灭火,但应注意液体被冲散而扩大着火范围。易燃固体如金属粉末、金属有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和遇湿易燃物品着火时,禁用水、泡沫[成分为Al2(SO4)3,NaHCO3]、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成分为H2SO4、NaHCO3)。对遇水能发生危险反应的毒害品(如:金属铊、锑粉、铍粉、磷化锌、磷化铝、氟化汞、氟化铝、四氰基乙烯等)不能用水灭火;对无机氰化物(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等)不能用酸碱灭火器灭火,以免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钾、钠、镁、铝等失火,不能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否则易发生分解爆炸;乙炔气、二硫化碳失火,也不能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否则会产生剧毒的光气。腐蚀品着火时不可用柱状水,以防腐蚀液体飞溅伤人;对遇水能剧烈反应及引起燃烧、爆炸或放出有毒气体的腐蚀品,禁用水灭火。

综上,笔者通过对化学品实验室管理内容的探讨与阐述,提出了化学品的危险度评估、化学品的贮存和使用、化学品泄漏时的应急处置、废弃化学品处置等具体方法,有效填补了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特别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化学品管理方面之缺失,为我国各类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依据。

摘要:目的系统阐述并探讨实验室中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方法,有效填补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特别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内容之缺失。方法通过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调查及管理漏洞的梳理,从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定义、化学品的暴露途径和毒性作用、化学品的危险度评估、化学品贮存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化学品泄漏时的应急处置、废弃化学品的处置、压缩气体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品引发火灾时的灭火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结果提出了化学品的危险度评估、化学品的贮存和使用、化学品泄漏时的应急处置、废弃化学品处置的具体方法。结论本研究填补了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特别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内容之缺失,为我国各类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侯培森,武桂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资料汇编(国内部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29-730.

[2]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M〕.第3版.日内瓦,2004:91-92.

[3]何凤生.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G〕.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北京,2002:1-3.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化学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c)-0094-02

科研实验室是展开科研、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为专业众多,科研实验室门类也比较多,加之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各类科研实验室中,化学科研实验室同其他基础实验室有着很大的差异,其是一个比较高危的场所,应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安全管理,进而减少实验安全风险,提高科研实验室利用价值。

1 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无法准确预测安全事故,危险性较大

通常而言,科研实验室中开展的实验均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属于研究探索,安全管理的不确定性也非常大。在大多数情况下,部分实验方法与物质均是安全、无害的,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者出现某种特殊情况,导致部分实验方法与物质出现危险[1]。虽然在科研实验之前,研究者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但依然存在着很多意外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是在所难免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化学基础教学实验室的任务就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巧,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科研实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

1.2 研究生独立工作,缺少统一管理

科研实验指的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予以主要实践操作,因而导师不可能面面俱到。通常而言,在科研实验室中,研究生均是独立开展工作,但其安全意识浅薄,存在侥幸心理,进而导致实验安全隐患频繁发生。科研实验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加之学科差异较大,实验室均是各自为政,缺少统一的管理。近些年来,多数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验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经常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学生可以带着课题或者项目在实验室中展开研究,但因为本科生还未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训练,缺少安全意识,未充分认识到实验危险性,导致经常因为马虎大意出现安全事故。而基础教学实验室因为有教师全程指导与监督,并且有教师负责实验室安全与卫生管理,无须学生加以特殊关注,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较差。

1.3 实验室改造调整频繁,存在安全隐患

在科研实验室中,主要进行的就是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不断更新,或新教师的更替、人才引进,导致实验室改造调整频繁。频繁改造调整不仅会导致通风、气、水等管线设备遭受破坏,还会经常搬移实验试剂、仪器设备等,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因为随着科研内容的变化,导致实验室添置的仪器设备也日益增多,使得实验室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长期使用化学试剂以及室内杂乱无章,导致安全隐患非常多。在科研实验室改造建设中,科研仪器选购与实验设施改造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导致安全防护设施改善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留存了一些安全隐患。

1.4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管理不便

在基础教学实验室中,教师经常会选择一些危险性较小的实验内容、化学试剂、实验方案,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并且,除了确保实验安全以外,还可以突出安全、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2]。然而,在科研实验室中,不能因为化学品毒性大、危险性高就放弃,所以,在进行科研实验的时候,除了使用一些常规化学试剂以外,还会使用到一些易燃易爆、强碱强酸、毒性大的高危品,并且其种类繁多,统一管理非常不便,导致安全隐患较多。

2 化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策

2.1 合理布设科研实验室的布局

在布设科研实验室的时候,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结合实验室的特征与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例如,在对大型仪器设备区、理化分析实验区、合成实验区等进行布设的时候,做好隔离,以此便于落实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污染集中管理工作得以贯彻实施,缩小实验室污染范围,降低实验室污染程度,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设施改造中,应予以集中维护,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安装通风系统、危害报警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等[3]。与此同时,在实验室中,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气、电、水等管线设施,以此便于操作,减少经常性搬移。即使需要进一步改造实验室,也无须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此确保实验室安全。

2.2 调动研究生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化学相关专业研究生不仅是科研实验的主要人员,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卫生到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均需要研究生参与。所以,作为化学研究生而言,必须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除、安全事故处理等技能,以此确保实验安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首先,研究生应协助导师完成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如实验室仪器设备保养与维护、化学品分类存放、废弃物处理等,以此通过亲身参与,提高其主人翁意识,进而确保实验安全[4]。其次,协助导师管理与指导低年级研究生与本科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针对低年级研究生与本科生而言,高年级研究生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所以,应加强自身管理,做好示范,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安全。

2.3 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在化学科研实验室中,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化学科研项目的深入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全面提高科研实验室的安全性,一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与安全技术指导,以此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策略。

2.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从根本上而言,安全事故的起源是安全意识薄弱,所以,一定要重视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以此在思想上,提高师生对安全的重视,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安全[5]。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首先应重视化学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的说明,以此保证其操作规范,避免安全事故;其次介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师生能够严格按照其内容执行,以此减少安全事故。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形势下,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使得很多学生均可进入实验室展开研究,最大限度地展开了实验探索,为科研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科研实验室中,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其与科研成果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恰当的安全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邓吉平,李羽让,李勤华,等.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83-286.

[2]黄胜.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的强化与提升[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166-168.

[3]孟宪法.公安现役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探究——以武警学院实验室为例[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3):51-54.

[4]傅雅娟,牛海涛,程林洁,等.浅谈高校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141.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9

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知识与管理

化学危险品在储存、使用过程中,管理和使用人员如果对化学危险品的特性不了解,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事故.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危险品的.危险特性以及实验室储存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安全事故后正确的应对将会有很大帮助.

作 者:吕明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087 刊 名:实验技术与管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2(5) 分类号:X132 关键词:化学危险品   实验室   管理   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 篇10

1、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水.电.煤气一经使用完毕,就立即关闭水龙头.开关.电闸要开户。点燃的火柴用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3、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白磷则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不纯的氢气遇火易爆炸,操作时必须严禁接近明火。在点燃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眼镜。倾注药剂或加热液体时,不要俯视容器,以防溅出。尤其是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使其溅在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防护。稀释它们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避免迸溅。试管加热时,切记不要使试管口向着自己或别人。、不要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气味。面部应离远容器,用手把离开容器的气流慢慢地搧向自己的鼻孔、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钡盐、铅盐、砷的化合物、贡的化合物、特别是氰化物)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也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

9、未经许可,绝不允许将几种试剂或药品随意研磨或混合,以免发生爆炸、灼伤等意外事故。

10、实验室所有的药品不得携出室外。用剩的有毒药品 应交还给教师。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 篇11

关键词:

安全意识;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

收稿日期:2010-01-05

作者简介:郝晓达(1987-),男,黑龙江明水人,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一、化学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人类探求真理和认识真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人们少不了要接触一些有毒、易燃、易爆、易碎、易挥发、具辐射性的实验药品、仪器和实验产物,如果安全问题处理不好,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任何一次事故的发生绝不仅仅是事故本身所造成的损害,更重要的是会在学生心理上对化学实验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1]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开展安全教育有其自身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二、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室是化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及科研的重要场所,因此,安全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然而,我们忧虑地发现,长期以来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前,在许多高校的化学、化工院系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基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2],这就为化学实验事故的产生埋下了重大隐患。

(一)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甚至有些教师平时自己就不注意进行安全和规范操作;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救护常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并未对要进行的实验作认真的预习,也不注意去听老师讲解有关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甚至违反操作规程;不能及时地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或处理失当等,这就极易引发实验事故。

(二)实验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验设施陈旧,供电线路老化,防火能力低,火灾隐患多。在我国许多高校中仍有一大批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砖木结构房屋设施,耐火等级低,再加上消防设施数量不足,火灾一旦发生,极易蔓延;

二是实验室通风不畅。许多学校的实验室通风设施落后,有的甚至连基本的通风设备都没有,以至于师生需要戴着口罩做实验,极易引起中毒事故;

三是应急条件差。许多实验室应急物资缺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如停电、学生被划伤、烧伤、烫伤、中毒等,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是实验室周围的环境污染及管道腐蚀现象严重等。

三、防护方法与手段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在化学教育尤其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为了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防范教育要先行一步,绝不能放松警惕。

(一)化学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以人为本,预防在先”,安全教育应该成为所有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有关实验安全、环境保护等绿色化学方面的内容,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反面案例,如报纸、期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关于瓦斯爆炸、化工厂危险品泄漏等方面的新闻报道以及往届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预防化学实验事故的发生。

(二)化学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基于化学教育的特点,化学中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来进行。所谓全程化,指安全教育应贯穿在化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当中;所谓全方位,指安全教育可在所有化学分支学科中进行;所谓多层次,则是指安全教育的实施应该是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绝不能一蹴而就。同时,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一是在化学理论课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化学史实,如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危险经历或新闻资料,这样,既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将安全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如化学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化学安全知识竞赛,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四防”知识的教学录像等,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献

[1]王宇静.近年高校火灾回放[N] .北京晨报,2003-11-28.

[2]于斌.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J].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3).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12

现基于本人多年的生物化学实验准备和教学经验,就如何预防生化实验室安全事故提出以下四点看法。

1 提高师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规章制度的建设,每个实验室都很重视,而且已经趋于成熟,但是规章制度的实际效用却很少,更多时候是形同虚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前若未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或者未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仪器、药品等使用的安全教育,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师生对于实验室规章制度了解甚少,有些师生虽然知道但是对于具体条列却不清楚。因此,提高学生对实验安全意识必先提高任课教师的实验安全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安全意识足够高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引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把好安全关,规范实验操作,特别是发现学生仪器操作不规范的时候,要注意多次演示并时常提醒。如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嬉闹时,应及时阻止,进行安全教育,分析此类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只有在不安全行为发生时进行教育,学生才能有深刻体会,这比单一地组织学生集体学习规章制度和实验规范操作要有效得多。

2 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

仪器设备是生物化学实验中涉及比较多的,这也是引发生化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环境因素。对于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来说,仪器设备隐患排查更直观,也是最容易预防的。但容易的事情,往往又是最易被人忽视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维护。对于冰箱、培养箱这类常年开机的设备,若仪器比较老旧的,要做好仪器报废和重新申购工作。学院也应加快仪器的报废和重新采购的工作,对于实验项目利用率高易损耗的仪器如电炉、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等应多备几套,以防因仪器问题而影响实验教学。

3 确保试剂的安全使用

生物化学实验涉及很多危险试剂。如丙烯酰胺等神经毒素类试剂;浓硫酸、浓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有腐蚀性易发生灼烧、烫伤的强酸强碱类试剂;乙醇、乙醚等易发生火灾、爆炸类试剂。如使用和后期废物处理不当都会危及到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及周围的环境。制定化学试剂的保管和使用制度并严格执行。危险试剂的配制和使用要在通风橱里进行,操作人员要带上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学生对于危险试剂的概念比较模糊,任课教师要跟学生说明本次实验用到的是哪类危险试剂及其防护措施。为学生准备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4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火灾发生时的财产损失。对于火灾,各院校都很重视,一般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但单一的消防设施无法达到真正有效的消防效果。如果条件许可,应在实验室配备更多的消防设备,如喷洒、烟感、温感、手爆按钮等。另外,要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在实验室配备一般治疗伤害的药品,并对相关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急救训练,以便在实验室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及时、合理地处置。

5 结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于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学校和师生都应重视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思考,考虑实验室现实因素,采用适合本实验室的方法来预防、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生物化学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GG12009);台州学院青年基金(2012QN18)

摘要:生物化学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教师科研的重要场所,确保实验室安全对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多年生物化学实验准备和教学经验,就如何预防生物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提出以下四点看法:(1)提高师生的实验安全意识;(2)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3)确保试剂的安全使用;(4)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化学

参考文献

①冷圣伟.谈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卫生管理,2011.22(18):134,142.

②林荣锋,文惠玲,陈秀娟,谢路凤,张景佳.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30):429-431;15-217.

③杨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析.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30):215-217.

④王文芳,肖建东.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91-93.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1 篇13

1、教师对演示用的借用器物从借用之时至归还期间负有全程的安全监控责任。

2、分组实验指导教师对仪器仪表药品安全使用有指导的义务,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维护和救助的义务,实验员有协助的义务。

3、实验员对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挥发性化学药品、酸碱盐等化合物均需按标准分开存放。贵重仪器和易燃、易爆、剧毒等特殊类药品须设置专柜专橱、双锁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化学仪器药品保管室外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入内。

4、实验室教学需要使用危禁药品,要严格按国家有关制度办理申购、领收登记手续,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每次用量做好认真记录,防止流失或带出实验室。

5、任何化学物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严禁使用无标签药品。如发现异常或有疑问,应检查验证或询问保管人员,实验后产生的的废弃物要做专门处理,不得随意乱丢乱放。

6、管理人员离开实验室,要切断电源、水源、关好门窗、保管好贵重物品,清理实验用品的场地。节假日和寒暑假做好实验室的通风和防锈蚀和霉变、防盗等相关工作。

7、若发生实验类重大安全事故和被盗案件发生时,要注意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报告。

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1、不能在实验桌椅上面写字、涂画、刻划,不得随便移动实验桌。

2、学生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打戏闹,不得吃零食,不得乱仍纸屑等。当天值日生负责打扫和监督室内清洁卫生。

3、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自觉遵守纪律,按编组有秩序的入座。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摆弄教学仪器、药品和其他教学设备。小组长按照老师的要求,对照黑板上列写仪器药品清单、引领本组成员认真检查桌面上的器物,发现不符应及时报告老师在实验前加以解决。一旦实验开始后报告,按自已损坏损失处理。

3、学生上实验课要预习实验内容,弄懂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实验课上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中注意事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乱做其它实验,注意节约使用药品。

4、实验过程中,如有不按操作要求而引起仪器药品等损坏或不爱护公物造成仪器药品等损坏或丢失,当事人受到相应处理。

5、实验完毕后要认真清洗所用的玻璃仪器,整理好所有桌面物品,凳子放回原处。如有损坏或损失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教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6、实验时要认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按实验步骤和教师要求认真操作,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做出结论,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7、实验室要保持清洁整齐,要经常通风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实验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或腐蚀性废弃物、污水要妥善集中处理,严禁随地抛弃。绝对不允许向实验桌上的水槽内倒水或丢弃废物。

8、实验室要专室专用,除特殊情况外。不要搞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实验室的仪器、药品、模型和其它设备未经教师或实验员许可,不准带出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仪器报损制度

(1)本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违反操作规程而致仪器、公物损失的,按实物的价格照价赔偿并予以批评。

(2)在学生实验中,对于不遵守实验室规则,不听从教师指导,擅自动手损坏或有意动手损坏的,按损坏情况照价赔偿,并予以点名批评或通报。

(3)在实验中,确因实验仪器质量较差或设备老化,在正确操作中,造成损坏的,可不予赔偿。

(4)在分组实验中,因教师疏忽或其它原因致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损坏的,酌情赔偿或免予赔偿。

(5)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对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而造成损坏的,应由教师负责自检,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改进实验教学工作。

(6)本校教师借用仪器造成损坏或遗失的,要照价赔偿。

(7)仪器设备损坏应做好登记、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并努力修复。

(8)对于废旧、老化的仪器,经维修后不能使用的要进行报损。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丢失损坏赔偿制度

1.实验室应完善安全保卫措施,所有师生员工都要有对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的责任感,爱护仪器设备,避免损失和浪费。

2.仪器设备发生损坏、丢失事故,必须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应保持现场,由实验室主任会同有关部门迅速查明情况和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学院和设备处。

3.因责任事故(保管人员不当;教师指导错误或纠正不及时;学生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或粗心大意等)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均应赔偿。

4.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属于数人共同责任的责任事故,应根据各人责任大小和认识程度分担赔偿费,并给予适当的批评或处分。

5.发生事故要坚持原因没查清不放过,教训没找到不放过,责任没分清不放过,预防措施没制定不放过,教育没进行不放过。

6.赔偿金额根据损失价值,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7.学生领用的玻璃仪器损坏、丢失均应赔偿。赔偿限额按学校规定执行。如遇产品质量问题或被盗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14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近期对化学药品安全使用、管理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危险、毒性药品的采购

危险、毒性药品的采购由学校理化组包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提出采购计划。在做计划时,要严格控制易分解、易变质、剧毒等药品的一次采购量。申购计划应由教研组组长审核,报请学校主管领导批准。

二、危险、剧毒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1.学校要建立危险、剧毒药品帐册,从购进、入库、领用、使用、处理都必须及时、准确作好记录,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2.学校应将危险、剧毒药品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建立单独的保管室或专柜)。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危险、剧毒药品要作经常性检查。药品柜、橱门上应贴上橱签,药品容器上应有标签,所有标签均应写明药品的类别、名称、数量及购入日期,标签应保持字迹清晰。确保药品容器的密封性。

3.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将危险、剧毒化学药品分类存放,相互保持安全距离,严禁混放;强酸、强碱要上锁保管,放在不为外人轻易获取的地方。严格保管好各类化学危险品和剧毒品,做到人离门锁。剧毒药品的管理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即“双人双锁、双人领用”。

4.代课教师领用危险、剧毒药品时,必须填写“危险及剧毒药

品领用单”,交理化学科教研组长批准后,才能向管理员按所需数量领取。领用的危险及剧毒药品在应用后,如有剩余仍由任课教师缴还实验室,并在原领用单上注明缴还药品的数量。

5.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教师及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6.化学危险、剧毒药品发现丢失、被盗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

三、检查情况

1、化学药品都能按照要求存放保管。

2、易燃品、易爆品有专门的柜子存放并加锁。

3、危险化学品有专库,有两把锁。

4、有药品使用登记记录。

5、实验室、化学仪器室均有两把锁。

6、化学实验废液处理有记录。

7、仪器室有急救箱。

五、存在的问题

1、少量过期药品还在保存。

2、仪器室药品不全。

六、改进

学校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过期药品,我们将与相关部门联系,予以处理。实验室仪器室药品补全。

为了配合我区的这次化学危险品检查工作,我校将仔细排查,精

心安排,努力改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篇15

1 EHS管理体系概述

1.1 EHS管理体系的定义

EHS管理(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体系结合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OHSMS)和环境管理体系(EMS)两个体系的内容[4]。实施EHS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为核心,是一种现代、高效的管理模式[7]。

1.2 EHS管理在国外高校实验室的应用

西方国家的高校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目前各高校普遍建立起了比较严谨的实验室EHS管理机制[8]。如麻省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等高校通常设有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由EHS总部、办公室和委员会等部门组成,负责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政策规定、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9]。此外,美国高校EHS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EHS管理体系覆盖面广,包括了从行政、教育到后勤等高校活动的方方面面[10]。美欧高校注重“防范风险于未然”的管理理念,在实验室原材料购买、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工作都有较为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11]。

2 当前国内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同国外著名高校相比,国内高校大多缺乏EHS安全文化意识,并且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操作标准,未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实验室EHS管理体制,这样导致每年国内高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总结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EHS文化氛围

在国内高校,学校领导及教师往往都注重教学科研工作,却忽视了实验室安全环保问题,对于安全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12,13],也没有意识到EHS对于化学实验室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观念比较落后,安全教育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形式。很多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实验室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等方面的认识。此外,实验室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虽然被贴于实验室显眼位置,但是很多时候都是“无人问津”。这些EHS文化的缺失,会增加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的频率。

2.2 安全设施不足,缺乏EHS设备投入

目前,大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在EHS设施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比如,实验室在最初设计规划时考虑不周,导致布局不合理,从而影响后续实验室使用并影响实验开出率;此外,实验室所需要的消防设施数量不足,甚至有些消防设备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只是作为一种摆设;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急救药箱、通风装置、应急逃生路线,安全警告标志等。这些都是化学实验室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

2.3 管理体制不健全,EHS管理机制空白

实验室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基本条件,实验室中各类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规范化的制度[14]。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使用多年并未修订、更新的现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不完善等问题。此外,大部分高校缺乏全校性的EHS工作组织体系,出现了实验室管理部门相对较多,但部门之间具体职责分工却又不明确的局面,一旦实验室出现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脱责任,这样会导致管理效率大大降低[15]。

3 构建高校化学实验室EHS管理机制的思路及框架

想要解决当前国内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先进的EHS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从构建EHS文化、加强EHS硬件配置、明确EHS管理责任、完善EHS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推进高校化学实验室EHS管理的具体实施,创造健康、安全、和谐的高校环境。

3.1 加强EHS文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实践证明,提高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以及增强其安全观念离不开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16]。(1)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首先要让EHS观念深入人心,高校可通过借助宣传栏、学校网站或讲座等方式向师生介绍EHS安全教育,让全体人员意识到实验室EHS的重要性;(2)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文化教育培训方案。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之前所有人员要参加培训并且经过考核通过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活动;(3)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制度,每年不定期地派实验室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4)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灌输实验安全思想,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在保证满足学生实验技能培养需要的同时,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性或毒性大的试剂,在教学中提倡绿色化学教学思想[17],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EHS安全硬件设施建设

高校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确保高校师生安全的关键因素。而化学实验室因其种种特殊性,所以对于安全设施的投入要求得更高。(1)化学实验室在建设初期,要考虑实验室水电、通风、排气以及特殊药品对于仪器设备的各种要求,避免实验室建成后因不符合某种特殊需求而影响实验室使用率等问题;(2)高校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备必要的防盗、消防设施、报警系统、喷淋装置、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面具、眼罩、急救包等应急救援设施。此外,这些安全防护设施要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更换;(3)加强实验室大型精密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避免破损仪器设备带“伤”运行;(4)确保每天都要对实验室水、电、门窗等进行安全检查,避免因线路老化、水管漏水、实验室被盗等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5)对于实验室重点部位尤其是精密仪器室、药品库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确保仪器及药品的安全。

3.3 构建EHS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责任体系

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首先要确立清晰的安全责任体系。EHS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理念,在高校要设立校、院两级安全管理机构,实施分层次管理。首先要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由主管校长领导的EHS管理机构,为学校的健康、环保、安全制定战略性规划和文件,为各学院实验室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此外,各学院、实验室也应建立相应安全机构并确定负责人主抓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验室每位人员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将每个实验室、每台仪器的日常管理都落实到个人,加强每个人的安全责任意识。

3.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构建EHS标准化文件

安全制度的建设与落实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构建安全文化的基础[9]。(1)首先高校EHS机构要对实验室人员普及和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各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学校、学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到各实验室、各岗位人员;(2)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未经过培训或未经过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区域;(3)实验室应为大型仪器设备、特殊操作流程制定操作规范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一些精密仪器以及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的仪器要制定具体日常维护手册;(4)学校、学院、各实验室要层层建立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方法以及废弃物处理方案,避免造成环境污染;(5)建立化学实验室仪器和设备使用台账,实验室每日安全自查,学院、学校定期检查并建立相应的检查台账以及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4 结语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不断地探索以及完善。将EHS理念引入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构建EHS管理机制,对于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创建安全、健康、和谐、绿色校园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摘要: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弊端,通过借鉴国外高校实验室先进的EHS管理经验,从构建EHS文化、加强EHS硬件配置、明确EHS管理责任、完善EHS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化学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创造健康、安全、和谐的高校环境奠定基础。

上一篇:漫川关管理所2011年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