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2024-07-07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精选8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1

615200 四川省会东县龙树乡中心小学

潘林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正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打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中的确起到了重要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语文教学也有其弊端,它缺乏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单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时代感强、信息量大、学生容易利用和接受等特点。因此多媒体教学对语文教学的运用越来越重要,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把接下来的内容掌握得更好,运用到更极致,容易促成整个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反馈给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态度,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从现代信息技术的观念入手,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建立多媒体软件库等方式促进多媒体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农村;课件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和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沟通的平台,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潜力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如今的教学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根教鞭、一杯水”的老式样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亦不断更新,不断完美。多媒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打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动画设计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上课活动呈现活跃状态。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幻灯片参与教学活动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大的启示,它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正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打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实际操作中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是这样用幻灯片进行导人的:“我们今天来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美好的想法,去看看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然后简要介绍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调动了起来,马上调动r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二、因地制宜上好多媒体CAI教学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达不到金石为开的效果。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动力。因此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农村学生不同于城市地区的教学方式,农村小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造成他们上课时无法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CAI教学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和老师的良好互动作用,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性。

爱因斯坦说过: “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利用多媒体在复习旧课中设计问题启发思考,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学习课文,这种学习方法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引作用和学生的理解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确定课件内容是就应考虑CAI的特点,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CAI特点的发挥,要发挥好农村学生的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地处理好系列问题。

三、注意动画的运用和平时搜集整理素材的`能力,完善课件保留存档机制

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刺激学生反应的过程。计算机具有动画、声音、风景图像等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因此运用计算机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力,加深教学内容在他们头脑中的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和对动画片的敏感,适当地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所以在设计时,构思很重要。在什么时候使用课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意图、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反映课件设计的各项要求,有效地表示课件中的各种信息,给出课件制作的各种指示,上好语文课。

通过使用教学光盘和观摩优质课等方式获取信息,广泛吸纳别人优秀课件,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教师要养成平时搜集整理素材的习惯,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甄别,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而且还能够轻松完成课件的制作。平时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实践,多参与制作课件,可以发到网络上与其他同行共享。学校在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要将教师的平时制作的课件保留在教导处存档,并不断通过其它渠道积累课件资源,建立多媒体软件库,教师要用,随时随地可取,这样就为教师平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让教师感到运用多媒体的方便与快捷。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2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误区,对策

多媒体教育技术深入课堂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要求,在科学课堂中适当运用多媒体,通过光、声、色、像,来渲染教学氛围,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再现一些场景,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恰当地使用它,是教育创新、教育现代化的有利工具;不恰当地使用,无限制地滥用,势必给教学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正确对待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思想认识和课件应用上走出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多媒体教学“全盘肯定”。

多媒体教学因其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便于探微入里、揭示隐秘、引发想象、凸显知识本质、发展学生思维的特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教学。然而,有许多教师认为有了多媒体,运用课件就一定能上好一堂精彩纷呈的课;运用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因而将多媒体技术当作教学的“万能药”。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上或比赛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中,教师投影、电视、计算机全部用上,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传统教学手段。

对策之一:多媒体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虽有众多优势,但它只是促进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表情姿势、板书始终是连接各种教学媒体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应运用多种信息技术适时的辅导,创设丰富的情境,发挥最佳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热情。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师主导作用具体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正确面对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对主导作用的驾驭能力,既立足传统教育,又要冲破传统教育的陈旧观念,发扬传统教育中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全面深刻掌握教学内容“以本为本,抓差补缺”等优点,摒弃“纯学科课”、“教室+教本+黑板”等单一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变课型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教学现象,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学科知识,发挥学生主体的真正作用,激发在求知中的创造性、创新性。教师要具体分析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在教学需要而以往做不到、做不好的地方,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误区之二:多媒体教学“越俎代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教师把课件设计得越来越精致。上课时只要学生仔细观看课件演示就能明白教师的意图并得出单一性的结论,结果人为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要求,弱化了思维的难度,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教师为了省事,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毕竟是虚拟实验,难以替代真实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过程,经常使用多媒体摸拟实验可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实验,学生只是“看”实验,根本不可能对实验本身产生感性认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推理,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跟素质教育思想大相径庭。

对策之二: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应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教师不要期望让计算机代替教师、学生能做的事,要能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能演示的教师自己演示,防止越俎代庖。“动手做”的观点认为:“听过,你会忘记;看过,你能记住;只有做过,你才能学会。”该学生实验的让学生实验,该学生操作的让学生操作,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主动建构知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它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用多媒体可以模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一,如该内容能通过实验或现场操作来完成,需要步进或慢放来展现并逐步分析过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月相的变化等过程。其二,该内容不能通过实验或现场操作来完成,或现象不直观的,即变抽象为具体。如: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微观的物质结构等。其三,上总结性内容或专题、复习课时,能起到一目了然,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作用。

误区之三:课堂教学“牵着走”。

过去很多教师上课被教案牵着鼻子走,现在很多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现在很多教师上课前,习惯于先找课件,不是根据教材来备课,而是根据课件来备课,省去了思考的过程,对教学没有自己的思路,其结果只可能是东施效颦,永远不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也永远不会进步,对教师的长期发展是大大不利的。

课件是教师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在讲课中只需轻轻点一点鼠标,照着屏幕宣读或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讲解,以其直观的视听效果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圈套”进行思考,很容易成为主讲教师思维模式的真实写照,易形成填鸭式教学,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常规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语言、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教师用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手势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给予启迪,是学生感知与思想相互碰撞形成思维最为廉价的教学资源,师生的互动也随着教学的层层深入而不断地达到高潮。而多媒体教学如同看电影,一闪即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是往往看过就忘了。知识点不能突出,不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思维模式,留给学生的只是画面,中看不中用。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而且一部分教师用多媒体代替板书,黑板上一无所有,学生如同听无字天书,一节课下来一无所获。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成绩滑坡,先进的设备反而成为教学的障碍。

对策之三:课堂教学要富有灵性。

教师在设计课件前,先要把教材吃透,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课件,课件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借鉴他人,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否则只能是东施效颦。同时,课件的设计要简洁,要留有余地,要为临场发挥提供空间。并且,能用嘴巴讲得清楚的就不用多媒体,能板书的就一定板书。

误区之四:课件内容“花俏好”。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超越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但在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兴趣,不惜动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MP3、WAV等素材,简直令人目不暇接。这样做只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样再现的只是教师个人的电脑技术水平,是以展示教师个人的才华为目的,而非教学效果。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大量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致使学生沉溺于变幻的动画、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饱眼的视频,而无心于思维推理。这样的课件若应用于幼儿教育,说不定还可以,若用于初中学生,则成为教学的干扰源,最终学生就像是在看电影,对教学信息的处理量是有限的。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对策之四:课件设计要恰到好处。

在设计课件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越简单越好,避免“画蛇添足”。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尽量做到简洁大方,课件的吸引力与生动性并不在于漂亮的装饰和有趣的动画,而在于课件本身主体的取材是否生动、课件的设计是否合理、课件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带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只要教师明白这一点,在制作课件时就不会片面追求“花俏的技术含量”了。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忌“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无目的、无计划地滥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及改进对策.中国论文网, 2005.3.

[2]钟志贤, 刘景福.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凌燕.运用投影优化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小学电教, 2001, (9) .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116-02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大胆地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设备,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广大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认可,而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数学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枯燥性与理论性,而成为令教师与学生头疼的一门学科。多媒体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表现出极大的优势性。

1 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表现出高涨的学习情绪与智力振奋的学习状态,才能学得积极、学得主动,才能学有所成,学有创新。正如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对于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单调性与抽象性,这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效果,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片、动态的画面与悦耳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學改变了传统教学以听为主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激情得以充分调动,真正实现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平淡枯燥的讲解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效果,用多媒体课件来形象直观立体地呈现知识。通过直线的转动,来动态地呈现直线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位置关系,并用红色的线段来表示相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这样的动态演示改变了以讲解为主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始终集中在新知的讲授上。

2 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历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对今后的学习有巨大影响作用的知识点,这些概念与定理的掌握情况往往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学难点是指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教学重点是客观存在的,是考查的重要内容,教学难点则因学生基础不同而不同。但不管是教学重点还是难点,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使学生全面理解、准确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张嘴来教学,枯燥的以听为主的静态教学往往很难将一些知识点讲清讲透,往往是教师讲得很细、很辛苦,但收效甚微。教师可以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体动态效果,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直观而又形象地展现出来,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时,此节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系数k对图象的影响,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将系数与图象的变化联系起来,教学处于静态情境中,学生很难在系数与图象间建立联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处理功能与综合功能,制作一个可交互操作的界面,通过任意输入,让学生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使得教学处于动态的形成过程中,便于学生在系数与图象的变化间建立联系,从而透过表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思考与思维,得到系数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像做游戏一样来学习知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点,学生对学习表现出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 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生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操作情境,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实现寓教于乐。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相结合,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又可以让学生在做中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功能与动态效果来让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几何,理解几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同时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笔者引导学生使用几何画板画一个四边形,利用鼠标拖动来改变它的形状,通过学生的多次操作形成不同的四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进行如上操作,这样便可以促进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性质。这样的教学改变了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仅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亲自操作中再现数学真理的发现与形成过程。学生就是一个个数学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学习潜能得以充分挖掘,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则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整体把握

数学有着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多方位地展现知识结构与体系,使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形成体系。在复习时运用多媒体更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刺激,运用多媒体来构建知识体系,所带给学生的不只是单独的听觉刺激,而是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多种刺激,这对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获取知识的渠道的扩展、对知识的识记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对于信息的识记,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听到和看到的50%,通过思考后所表述的70%。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可以将无形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立体动态地展现出来,具有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的获取。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些特点,将知识体系完整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整体把握。

5 小结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多媒体的运用尚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金永刚.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31-33:.

[2]鲁淑霞.初中数学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13):68.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4

在当前进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休辅助教学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单纯课本文字内容的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率。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打开心灵窗口》一课时,先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用一段歌曲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对政治课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新课改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相互启迪,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资源。通过上网和网上下载可以获取最新的实证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多媒体教学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仅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理解,并学会运用,使政治课课堂效率大为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在政治课中的情感。

我们的教材内容,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我们就要感动学生,以往我们常常讲事例,但由于大部分教师讲读水平有限,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但若用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组恰如其分的镱头……再加上一段精彩的视频,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在教学九年级《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期盼》时,我意识到有些学生认为和平与他们无关紧要,仅靠讲解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会引起他们的认同的,上课时我用伊拉克战争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制作图片放映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并伴随着低沉的音乐,顿时造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让学生深受感动。从而踊跃发言自已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人类的和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培养学生在政治课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要使这些理论内化成自己的理念,并通过理论学习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免显得有点牵强和力不从心。多媒体辅助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如教《中国积极走向世界》一课时,录放了中国入世协议签订的有关场面,并且多媒休技术加以处理,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片断,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经过层层诱导,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学生从表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5

摘要:本文从化学教学实际出发,着力论述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最佳使用时机。

关键词:多媒体 微观粒子 实验操作 创新能力 板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使视、听、读、写功能的大大增强;能大大增强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能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由于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一般需要几个小时,老师不可能每一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讲解微观粒子运动和抽象内容时使用:

宏观物质是微粒构成的,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却无法直接观察。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由于其僵化、固定而缺乏直观的效果。那么,教学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在增强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直观、形象认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更易于开展。例如:⑴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等内容比较抽象,讲授时描述也比较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H原子、O原子、Fe原子、Ar原子等原子结构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这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并且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原子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⑵电解水的实验,如果我们只是给学生讲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肯定理解不透彻。水分子是如何破裂的呢?原子又是如何组合成分子的呢?如果我们把水分解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看清楚水分子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学生目睹了整个变化过程,就能轻松的理解并掌握实验的现象和实质。⑶物质溶解于水,酸碱盐的电离等比较抽象的内容也可以制成多媒体如食盐的溶解:在一杯清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固体,然后以绿色的小球代表水分子、以红黄双球(红代表Na+黄代表Cl-)代表食盐,开始时红黄双球与绿色小球碰撞后变成带一个正电荷的红色小球(即Na+)和一个黄色小球(即Cl-)水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在不断运动,并运动到绿色小球的间隔中去。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原来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二、模拟实验操作时使用: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化学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前提,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⑴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多数学生观察现象模糊;⑵许多化学变化现象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因而感官刺激强度不足;⑶一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些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直接观察结果;⑷演示实验时教师既要自己动手或指导学生操作,又要调控整个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因而无法组织他们同步思考讨论,所以,边实验边探索的气氛不浓;⑸一些实验危险性较强,不宜于在课堂上演示;⑹工业生产装置规模大,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那么,怎样解决这个在化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呢?在利用化学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心得:⑴对传统实验中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要保留下来,亲手做演示实验。⑵对于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应当着重观察的重点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先演示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对于关键的地方设置一个按纽让动画停下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对于有微观变化的我们还可以同时配以微观变化动画,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组,这样学生能轻松的理解并掌握实验的现象和实质。⑶对于一些不便于演示的实验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如爆炸实验,反应时间快的实验的慢镜头,反应时间慢的实验的压缩过程等等。如铁的生铁反应速度非常慢,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又如钠与水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暂停控制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对于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老师不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只能靠嘴巴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学生常常认为老师危言耸听,始终半信半疑。但是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以通过放慢动作将实验步骤分解,这样不仅将错误的原因弄清楚了,而且学生看了之后,知道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危害性,所以印象会很深刻。例如:初中化学中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时,如果氢气未经验纯,就点燃混有空气的氢气而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仪器破损,人员受伤的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果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从水中移出,而使水倒吸试管炸裂;当加热液体超过三分之一的试管且试管口朝着人时,液体冲出管外且灼伤人等,都可用动画来完成,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危害性,印象深刻并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三、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使用:

创新能力是智力的高度发展,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达到实践活动最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具有新颖、独特等基本特征。创新能力的培养需以创新教学为基础,仅依赖于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是如何确定制取CO2气体的装置这一问题时,可以设计了下列几组动画装置供学生选择:⑴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⑵仅用试管而无导管的装置;⑶用试管又有导管但还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⑷用试管又有导管但没有酒精灯加热的装置。当学生选择了装置⑴时,就会看到稀盐酸从试管口流出而无法发生反应。当选择装置⑵时,稀盐酸和石灰石相互反应,但产生的气体从试管口直接溢出而不能收集。当选择装置⑶和装置⑷时,稀盐酸和石灰石均能相互反应,产生的气体都能从导管口排出。此时学生必定会对装置⑶和装置⑷进行比较,由于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是不需要加热的,从而得出装置⑷是正确的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脑画面上出现“稀盐酸不足,石灰石有剩余”的字样而使得反应停止(动画显示为无气泡产生,但试管内仍有石灰石)。此时画面又给出“如何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向试管内添加稀盐酸?”这个问题。此时有三个答案供学生选择:A.打开橡皮塞添加稀盐酸;B.重新换一个新装置;C.在装置上另配一个长颈漏斗。学生在对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加工和相互讨论后选择了答案C。提问:长颈漏斗可否不伸到液面以下?学生讨论后展示动画,不伸到液面以下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对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是否应该插入液面以下,这一操作的原因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再展示正确的图示:⑸在试管中放有长颈漏斗的装置;⑹在⑸试管中放有橡胶隔板的装置;⑺将⑸的试管换成锥形瓶和广口瓶的装置。让学生思考图A:⑷与⑸、⑹、⑺的不同何种装置制二氧化碳气体最好?B:⑹能随时制取和停止制取气体的原理?C:⑸和⑺的装置对于制取气体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完后用电脑展示。学生对以上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基础的同时,在Flash里给出“烧杯、烧瓶、锥形瓶、试管、底部有破孔的试管、有孔塑料片、长颈漏斗、橡皮塞、铁架台、U形管”等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他认为还可以使用的仪器进行装置的组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最佳发挥,让学生更好地施展其创造才能。

四、板书内容太多时使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写例题、画图例及进行总结性归纳及物质与物质的性质对比等用时比较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可使本应花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如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这一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软件把练习题做成一些简单的课件,上课要用时只需点一下鼠标就可以把练习题及答案依次呈现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样老师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驱动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最新的科技动态,来展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示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便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如我们在讲解有关污染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来了解,或是带学生到某一实地去看一下污染物,这样只能是以点带面的介绍污染。而现在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就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图像展示以及播音员的讲解来展示工业的污染物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污染的存在及其危害性。再通过利用化学方式对污染的治理。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振憾,不但使环境保护问题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且又能激发起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所以选择合适的资料,再加上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成为学生感受知识的场所。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突出物质变化的过程,探索变化的规律

化学虽说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但中学实验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的限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有了多媒体的技术,我们就可以使变化过程由“微观”变为“宏观”,由“抽象”变为“形象”,让学生切身感到物质变化规律的可寻性,以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

例如:我们所做的面粉的爆炸实验,虽说有实验的演示,因爆炸是迅间发生的现象,这样学生并不能通过实验来让学生切身感觉爆炸发生的内在规律。而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我们可以使这样的爆炸由原来的一秒钟变为一分钟,让其变化过程慢慢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样可使学生自己去对实验中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也加深了学生对爆炸这种特殊现象发生的条件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可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教科书中每章节在都有若干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去掌握,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如何解决这些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难点也是教学任务之一。我们如能借助于多媒体的技术,将这些难点通过实物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原子结构时,可以将原子的结构图制作成动画形式来展示,为何原子不显电性?当得、失电子时,又为何变成带电的微粒?带何种电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何?这些本来微观世界的知识在我们借助于多媒体的技术使它们成为“宏观世界”,通过运动展示,可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电子在这些知识中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才使原子结构发生变化,才有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轻而易举。

三、利用多媒体可与实验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

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来学习知识,但在某些方面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如能将多媒体的应用与实验相互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通过多媒体可以弥补实验时间上的不足。有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无法达到此效果的,即使提前做好放在那里,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时可在课堂教学中演示这一实验,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这一实验,这样变利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在头脑对该实验已有了本质的理解。象铁的生锈这种实验就可以与多媒体相结合。再如可我们讲解微粒间存在着间隙,也可利用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在实验的同时,播放 Flash课件,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微粒其体积的大小不一样,小的微粒如何进入到大的微粒中去,其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宏观现象。通过这样的结合教学,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及其本质。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参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能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等,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好多媒体,就可以一改往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信息时代发展速度日趋加快,中央三令五申谈新课程改革,让学生走进教师教育教学的互动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走信息化教学是新课标要求的必然选择。许多仁人智士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把学科单一的知识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成功地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得学生能形象的描述化学反应的现象。

现根据自已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获得的启发和在实验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知识的广、博性

“教师的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传统教学,在当今社会仍占有很大比例,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量有限,使得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口中。但使用多媒体教学则不同,它可以形象生动地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如视、读、听、写的功能大大增强,充分给予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利用化学实验图像加以解释和引导,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补充了教材中没有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

2、教学内容的易修正性

在传统教学中,备课、书写教案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准备,特别是实验,教师自已要亲自做几次才能把握实验效果,在讲解时还要把握时间与进度,掌握不好还会导致化学实验失败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要求适当地加修正,既减少了所需修改的时间和无意义的重复,又给予教师更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教学;有利于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内容的修正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更有利于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3、教学难点、重点的突出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引导学生怎样去观察化学实验现象,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秘密。但是,在实验室中做实验,都只能观察反应时的现象,无法解释其中更细微的东西,所以,采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尤其是把教学实验中难以突破又易发生危险的实验加以突破,使得整个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1)、辅助解释化学反应实验现象。

我在教学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学生先提出此实验为什么要先通入氢气而不先加热,对此我要求他们先设想一下本实验的现象和效果,随后我应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让他们观察并分析看到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模拟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反应出现的原因,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2)、辅助解释微观粒子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而微粒的构造和运动轨迹(电子云)是学生无法用肉眼直接能观察到的。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挂图或图片、模型等教学用的示意图,因为过于僵化,固定而缺乏形象、直观的效果,从而加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把教材中的小图变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例如电子的构造,电子云(电子运动轨迹),电子的得失,价键的形成,水的电解等。(3)、辅助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实验演示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矛盾,我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方法解决了以下困难:

1、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涉及范围大,学生观察的现象只能是模糊的特点,我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实验录像,形象生动地让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

2、化学变化大多是瞬间即逝,学生注意力却难以集中在应当观察到现象的重难点上,而一些实验时间长,课时短且不易控制的实验不能做完,教育教学就达不到目的,如果在课件中安放控制按钮,便可以能动地控制讲课内容,使学生能轻易看懂,同时也克服了一些危险性强、不利于在课堂上做演示的困难。

3、工业生产流程规模大,无法在课堂内演示,采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生产流程,使教育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工业生产流程图、爆炸实验和反应过快的实验,使用慢动画镜头播放,如金属Na与H2O反应实验,课堂演示虽然学生能看清楚现象,但反应过快,学生无法完整的描述实验现象,采用模拟实验可将该实验动画反复播放,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了。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会出现一些不可取之处,1、助长了学生的懒惰性

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虽然能看到完整的实验现象,这样可以为他们节约一些时间去做另外的事情,也增强了对实验现象的直观描述性,但是许多学生认为只要了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去做,同时还带有危险。化学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不只是让他们知道就可以了,应该多做实验,让他们去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2、对危险实验的恐惧性

每当学生看到那些带有危险性实验的演示时,就会发出惊奇的叫声,想象做实验时的会发生什么危险,从而产生惧怕心理,在做实验时自己不敢去做,就算做也是缩手缩脚的,这样既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同时还增加了危险性。此时,我们教师应该给予鼓励,激励他们去克服各种困难和心理障碍,促使学生正确的去面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

总之,中学化学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都好;只要使用适度,不一味的去追求实验演示精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取其优势克服不足;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谈微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喻庆

当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

因此,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微机多媒体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它软件的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人机交互性的优越性,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学生自己控制的发现式教学环境,开阔了的视野,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他们的被动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素质教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微机多媒体的引进,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参与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微机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微机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及开发,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新的环境,也就不断地强比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反应”;同时也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使其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一视霸卡等,事先录制、存放了许多有关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方面内容时,适时调用这些清晰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微机显示的画面以其清晰、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往常用的幻灯、挂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讲解和复习氧气、氢气的制取以及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利用微机软件,在教学中,由学生自己操作微机,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画正确的装置图。使学生们平时学习到的知识,重复地在微机世界里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们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充分体现出在学习中当家做主的优越性。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实验(如:酸碱盐部分的性质实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讲台上操作,下面的学生却不一定观察得清楚。

我就利用微机多媒体可以连接摄像系统,并通过微机联网显示的功能,把小小的试管里发生的一切,通过显示器清晰明确地呈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从而克服了后排同学观察不清的弊端。同时我还利用一些软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画面的移动和色彩的填充来巩固一些实验现象,把过去教师一人操作,学生被动观察的单一活动,变成学生们自己的行为,并且可以通过微机的反馈系统,及时地解答学生们在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和错误,变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为双向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化学实验、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直观、清晰;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

二、微机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微机多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声、画功能,建立起一个微机自身生成的环境,而用户则可以在此环境中作为一个参与者,进行各种操作和观察,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感觉到的虚幻世界、微观世界真实地模拟出来。初中化学中涉及到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其受想象力的局限,比较难于掌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幻灯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和单一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微机多媒体却可以利用其功能,将这些微观世界在微机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我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就充分利用了微机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编制了适合教材的软件,将摸不到、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模拟出来,真实可信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例如:在进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以及“离子(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事先编好动画软件程序。在讲课时,由学生根据需要操作按钮,将其调出观察。通过学生们的操作,一幅幅画面----常规运动(汽车,卫星的运动)、模拟电子运动的状态(利用微机,迭加点阵----产生闪烁星点,由少到多,由稀到密,最后得出电子分区域运动的结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最外层电子闪烁)、电子的转移以及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动画显示等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自然就会引起学生们讨论、分析这些画面,并产生研究从这画面所引起问题的欲望。这时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们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透彻。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微机建立的虚拟世界和人机交互性,让学生们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去体会想象不到的东西,让复杂难懂的难点变为他们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难点也就比较容易被突破了。

三、建立信息库----利用微机多媒体软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及个别辅导

利用微机的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大量存贮习题和知识点,为学生进行练习和复习提供方便。多年来,我不但大量地收集和贮存了习题和知识点,建立起自己的习题库和复习指导体系,还研究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料。在使用题库和复习指导时,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习题和测验的厌倦心理以及被动心态,我充分利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做到多机分配和多窗口分配,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某一章 节的测验时,我准备了难度不同的两套试题,应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分窗口功能,以不同的窗口将试题分别输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能力,选择自己认为可以完成的一套题。这样的设计,就可以避免了相同的试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好的吃不饱,程度差的又消化不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树立自信心,克服对测验的恐惧心理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平时复习辅导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机操作的辅导,利用微机菜单的简单操作,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习题和知识点,自由地进行复习和练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效果上来看,学生们普遍感到在微机上做作业和测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负担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6

李岩洋

(江苏省溧阳市第五中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教师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中的信息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传授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具体表现在,初中美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幻灯片等教学工具设计课件,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也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美术的乐趣。教师充分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改进授课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教师寻求教学切入点时应当注意从艺术角度出发,通过采用新理念、新思想以及新思维等方式确定教学内容,进而向学生呈现形象、直观化且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以最高效的形式使学生耳濡目染,使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紧跟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促进现代化教育事业的稳固发展。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发作用

心理学家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个体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攫取知识的伊始必将受之于感官。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一方面,既刺激学生的感官并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若想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来为初中美术课堂创造教学环境,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各项感官势能,增强其对美术教学内容的吸收能力,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受到艺术的冲击。以《园林建筑》教学内容为例,教材大多是利用图片向学生介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园林的总体布局、色彩特点以及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等。笔者认为,教师若仅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则难以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而借助计算机可帮助教师以动画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山林名胜与城郊风景区等代表性园林。因为其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图文兼备、动静结合,所以教师能够更加容易引导学生形成对初中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起提高作用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更加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和教学活动的目的为依据设置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如工艺制作课程当中进行常见物件的拼贴,虽然是一节有关工艺制作的课程,却从另一个侧面进行切入。笔者将现代艺术精品和工艺大师的经典之作通过幻灯片的课件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中的投影仪设备放大艺术作品中经巧妙处理的细微之处,让学生于观察中自己寻找知识点,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视觉传达功能。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并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则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予以总结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以便学生学会自主寻求学习方法,以获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的效率效果起提升作用

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可利用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简洁、直观地将客观知识向学生传达,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因此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可利用该技术向学生展示之前传统媒介难以传播的内容。以《物体透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使用计算机中的3ds Max软件绘制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件透视立体化效果图,这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物体空间的`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理想效果。

计算机拥有强大的声讯、视讯传达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计算机结合教学需要,向学生表达、展示出许多传统教学水平无法达到的表现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将静止事物动态化、将虚拟事物具体化以及将抽象事物具体化,从而使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由繁化简,对教师无法展示而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问题从根本上进行改善。美术课程属于艺术化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大量运用直观的教学工具使其保持于造型艺术教学的范畴。而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可为美术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因为计算机拥有海量的信息存储功能,所以能够极大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丰富化,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有效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优化美术课堂结构,与传统教材互相补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为初中美术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从而取得最佳的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7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功能使用中存在的 问题

1.运用不当, 弱化了多媒体的功能。教师忽视了多媒体视听结合的功能, 将多媒体当做投影仪来用, 将教材中的静态画面搬上屏幕, 致使设计出的画面无动感, 教学没有生气, 多媒体教学名存实亡。

2.英语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滞后。目前, 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课件的制作。很多学校在课件开发中, 往往由英语教师提出设想, 计算机教师制作课件, 并教会英语教师操作, 甚至有的英语教师上课时还要求计算机教师坐在旁边“协助”, 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编写的课件内容与形式不统一, 过于追求直观效果, 不顾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 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由于英语教师计算机操作不熟练, 上课时经常出现操作失误, 严重影响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

3.农村电教设备严重缺乏 , 没有像样的多媒体教室 , 没有几台像样的电脑, 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全面推广, 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英语教学要求。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1.突破难点显精彩, 控制好多媒体的度。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任务就是听, 然后跟老师读。这种教学手段单一而枯燥无味。渐渐地, 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 讨厌上英语课, 怕上英语课。而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对视觉、听觉的刺激,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通过看、听、说、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对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七年级下的时态复习中, 首先播放一段情景短片, 通过时间的跳跃, 人物间的对话有着很明显的时态特征, 使学生在时态与动作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进而对比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及一般将来时的句型结构, 在大量的练习当中获得深刻、清晰的感知, 最后实践于学生本人的生活描述当中, 最后大多数学生有效掌握时态的运用这一难点, 不仅学得快, 还记得牢。

2.利用多媒体适时导入。“教育应是一扇门, 推开它, 满是阳光和鲜花, 它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要走进这扇五彩缤纷, 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堂大门, 怎样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一下子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 是教师竭力思考和力求解决的问题。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教师和学习内容,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之中。

3.加强师生互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课件不是电子教材, 教师也不是机器的放映者。英语是一种用来实际交流的工具, 不仅需要信息的输入, 更需要输出, 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地落在对鼠标和屏幕的注意上, 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忽视语言的交际性能。另外, 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 学生来不及记录, 影响了课后的消化和吸收。因此,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与课件之间的关系, 让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思考, 并用课件反馈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协同合作,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技术, 开展对教师的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师的信息素养应不断提高, 学校应该丰富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 增强其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 定期举办教学软件的培训, 开展跨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学习与交流, 鼓励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评比, 鼓励教师撰写与多媒体相关的论文等。目的是让教师熟悉各种教学软件的设计流程、内容、操作方法, 增强整合教学软件与各个环节之间的能力。

三、结语

使用多媒体教学, 能创设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主动领悟语言, 运用语言。同时, 教师要注意提高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 同一个教学课件在不同的教师手上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其关键在于教师使用教学课件的理念不同。教学不是讲课件, 而是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对学生而言, 上课不是看课件, 而主要是听老师讲课, 通过课件看到过去很难用传统方式展示的内容, 帮助理解英语知识。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节奏观看课件。因此, 教师在设计和使用多媒体时, 一定要把教学艺术性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优势使英语课堂更鲜活、有趣。然而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使用中却出现负面现象。针对这些现象, 教师应该积极合理开发正确使用多媒体, 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教学,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蓉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中国电化教育, 2002.1.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2004 (4) .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浅议体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 篇8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几何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理念转变,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CAI技术在教学中的越来越多的应用与课件技术的日臻熟练,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电子黑板”的概念了,它以强大的功能,大量的信息及生动直观的影像和快捷的连接方式和超越时空的变幻,已经越来越受教师的欢迎,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几何教学方法,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取而代之已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趋势,就其优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的几何教学中,只凭教师口头的说教和黑板上呆板的板书是很难体现出情境创设中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效果,也就是说不可能产生强烈的轰动效果和视觉反差。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的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像和声音,可以使创设的情境更生动逼真接近生活,使原本抽象的几何概念,更接近实际,更能体现几何概念的实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第二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认为几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学生走神,教师画时部分学生不注意看;教师作图时,身体遮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等等。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步骤和基本方法,由于用多媒体演示,手段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的表象深刻。演示结束后,教师再到黑板上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对画角方法清楚明了,教学效果好。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不能简单地由智商的高低来衡量,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例如,在几何教学中,一题多解问题,在传统课上只有给一种或几种答案,而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所有的答案,造成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打击。然而在多媒体的课件设计中,不但可以把所有的答案给出来,使学生对号入座,还可以把几何的开放型的题目做成动态题目,使学生各尽所能,真正变“选马”为“赛马”,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着学习,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尽量多的展示利用几何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的模型,例如,可以用对称的原理解决台球的打球问题,运动中跑道的弯道测量等。还可以尽量多的创设发现问题情景,比如如何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等,都可以因为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广阔空间,让学生自己归纳,自主建构概念体系。还可以以运动的角度,活动的角度理解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追溯定理产生的全过程及难题的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探讨一题多解等等。还可以把知识概念,按照知识的形成过程,制作成知识网(本身网页的制作就是按照数学的树图结构的原理工作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选择学习的对象、内容和难度。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学习“大众的数学”,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的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达到自己自主的学习,自己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清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出版的《智能结构》

[2]陈春雷.1988年出版的《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3]1998年,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和实践》的论文

【作者简介】

王俊(1983.11.24-),女,在职教师,籍贯:辽宁省营口市,工作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15中学,研究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在初中数学的应用,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

上一篇:建立温馨和谐家庭乐园条例下一篇:陈情表读后感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