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024-09-07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9篇)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

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

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摘要:远程教育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移植性。我们要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加强资源应用,促进学校课题的研究。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的良好局面,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

关键词:合理运用

校本研究

持续发展

正文:

“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是由李嘉诚先生和国家教育部共同资助的旨在改善西部地区教育教学条件,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工程。目前已有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拥有远程资源,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好这一资源优势,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下面是本人近一年来,就农村小学如何运用远程资源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移植性。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小学来说,远程教育资源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

(一)、利用《示范课》栏目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对于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来源相对闭塞,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和上课,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无异于是思想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引导教师走上现代化教学之路,我们可以把示范课的听与评引入教研教改活动。利用示范课的示范性教学活动,教师可从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各个角度去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去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可以亲耳聆听名师的教学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潜移默化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这一活动的基本步骤是:

1、各学科教研组长与管理员联系,确定收看示范课的时间和内容。

2、教研组长把收看示范课的时间和内容传达给本教研组成员。

3、教研组长和管理员共同组织收看相应示范课内容。

4、教研组长召集成员进行评课及交流活动,通过谈体会或以讨论的形式开展教研工作。

5、教研组长做好教研活动记载,管理员做好听课记录。

(二)、利用《同步学堂》栏目组织常规教学活动。

小学《同步学堂》栏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全部课程内容,运用多媒体播放程序,全部由特级教师授课,内容丰富,知识全面,结构合理,这一栏目倍受学生关注,深受学生喜爱,为了利用好这一重要资源,尽可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我们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同步课堂栏目的常规教学活动。根据目前大部份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多媒体设备还没有进课堂,数字化校园的形成还要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由学校组织同年级的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授课活动,是一种切合时机的选择。开展这一活动的步骤是:

1、教导处与管理员联系,确定《同步学堂》栏目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决定听课班级。

2、教导处通知各听课班级的教师,传达听课内容和听课时间,让教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科任教师按时组织学生去远程教室听课,管理员和教师共同主持授课活动的进行。

4、教导处和管理员做好《同步学堂》栏目的授课记载。

(三)、鼓励和配合教师运用《教学资源》栏目自己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栏目内容涉及各科,主要提供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良好素材,包括视频、动画、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媒体资料、教学示例、习题精选等内容,为教师自己组织教学活动和制作课件做了教育可用资源上的良好补充,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正确和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来上课的话,课堂教学一定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十倍。管理员要乐于为哪些愿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提供操作上的指导和课件制作技术上的支持,并时时为哪些愿意自觉利用教育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师给予辅导和帮助,在具体工作中,开展本项工作的活动步骤如下:

1、利用课余时间以座谈方式,向教师主动介绍远程教育资源所提供的丰富素材,激发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授课的热情,并根据教师意愿确定开展活动的时间。

2、和教师一起讨论可以为上课所利用的素材,让教师熟悉教学资源栏目所提供的素材类型,并为不会制作课件的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制作方法上的辅导。

3、配合相关教师运用教学资源栏目组织教学的实施。

4、和教师一起总结经验,并做好相应的活动记载。

(四)、利用《信息技术》栏目继续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大多数教师对新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在思想和知识技能上都准备不足,而对于贫困、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问题就更为突出。因此培训教师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教学服务。我们在工作中已深深地体会到由于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匮乏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作为管理员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去教教师学习如何打字和进行文字编辑,而是要进行IE的操作和具体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系列实际应用程序的应用培训工作,如演示文稿的操作,FLASH动画的操作,媒体播放程序的操作。

(五)、《教育动态》和《课程改革》栏目的学习和探讨活动。

帮助教师掌握教育动态,了解国内教育形式,了解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评价、课程结构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开展此项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开展这一活动的步骤是:

1、搜集整理重要信息,打印后装订成册。

2、分发给各教研组和办公室。

3、教研组内传阅或者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集中学习。

4、学期结束回收资料并妥善保管。

二、加强资源应用,促进学校课题的研究

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我们的教学、教研来说无疑是一块丰富的资源,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我校每周星期二都要召开教研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如:组织各教研组人员看空中课堂、观看示范课、讨论课改案例、学习心得交流、撰写经验交流文章、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一直以来,年青教师都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在我校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培训之后,年青教师有了直观的教学参考,上一堂课之前,可参看相关的教学内容,好比请到了名师,加快了年青教师的成熟,真正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总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只有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的良好局面,这样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

2、和教师一起讨论可以为上课所利用的素材,让教师熟悉教学资源栏目所提供的素材类型,并为不会制作课件的教师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制作方法上的辅导。

3、配合相关教师运用教学资源栏目组织教学的实施。

4、和教师一起总结经验,并做好相应的活动记载。

(四)、利用《信息技术》栏目继续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大多数教师对新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在思想和知识技能上都准备不足,而对于贫困、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问题就更为突出。因此培训教师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教学服务。我们在工作中已深深地体会到由于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匮乏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作为管理员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去教教师学习如何打字和进行文字编辑,而是要进行IE的操作和具体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系列实际应用程序的应用培训工作,如演示文稿的操作,FLASH动画的操作,媒体播放程序的操作。

(五)、《教育动态》和《课程改革》栏目的学习和探讨活动。

帮助教师掌握教育动态,了解国内教育形式,了解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评价、课程结构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开展此项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开展这一活动的步骤是:

1、搜集整理重要信息,打印后装订成册。

2、分发给各教研组和办公室。

3、教研组内传阅或者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集中学习。

4、学期结束回收资料并妥善保管。

二、加强资源应用,促进学校课题的研究

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我们的教学、教研来说无疑是一块丰富的资源,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我校每周星期二都要召开教研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如:组织各教研组人员看空中课堂、观看示范课、讨论课改案例、学习心得交流、撰写经验交流文章、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一直以来,年青教师都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在我校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培训之后,年青教师有了直观的教学参考,上一堂课之前,可参看相关的教学内容,好比请到了名师,加快了年青教师的成熟,真正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总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只有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的良好局面,这样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

(五)、《教育动态》和《课程改革》栏目的学习和探讨活动。

帮助教师掌握教育动态,了解国内教育形式,了解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评价、课程结构方面的内容,从而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开展此项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开展这一活动的步骤是:

1、搜集整理重要信息,打印后装订成册。

2、分发给各教研组和办公室。

3、教研组内传阅或者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集中学习。

4、学期结束回收资料并妥善保管。

二、加强资源应用,促进学校课题的研究

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我们的教学、教研来说无疑是一块丰富的资源,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我校每周星期二都要召开教研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如:组织各教研组人员看空中课堂、观看示范课、讨论课改案例、学习心得交流、撰写经验交流文章、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一直以来,年青教师都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但是在我校开展远程教育资源培训之后,年青教师有了直观的教学参考,上一堂课之前,可参看相关的教学内容,好比请到了名师,加快了年青教师的成熟,真正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总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只有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学资源、用资源、研究资源的良好局面,这样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

1楼

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心得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相信技术的使用符合了教育实现消息化、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中的使用,我对远程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远程教育资源它含概的内容很多,一节课除了有优秀的课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动画课件、练习题、课外扩展知识。优秀课例也并不能完全应用到课堂上,因为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别,他们接受不了高频率的学习活动。如果一味地完全应用优秀课例,学生学习跟不上,只会适得其反。那么,在我一开始想象中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恰当、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素质教育倡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即使你是一个幽默大师,只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而远程教育资源恰恰给我们地处偏僻的学生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它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历史故事、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面对这么好的资源,我想:要用好这些资源,要想成为一名学生都喜欢的好老师,必须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要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我应抓住这个好的契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丰富资源,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生动。

第一,在课前把有关这节课的内容要先看一遍,哪些内容能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哪些内容较深自己所教的学生难以理解,课件、动画、训练的习题穿插在课堂中哪一个环节更为合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既有情景的创设、知识的传授、生动的动画画面激发兴趣,又有多样的习题提高能力。

第二,创造性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的知识和素材,它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可发挥的空间。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片段,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就同一节课而言,它所表现出的形式和效果都是不同的。也许有的教师会说:“使用远程教育这么麻烦,这不是又给我们增加了负担吗?”是的,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就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可是我们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画图片、找资料了。

三、只有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挖掘远程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第一,我利用远程资源中的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学生都跃跃欲试特别活跃,气氛高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课中适时利用动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第二,利用课件动画素材,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头疼的书面表达变得形象、生动、有趣。而且,能利用多种训练方法达到练习的目的,学生的练习兴致很高。使练习不再乏味、单调。

经过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自己从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使教师的素质、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我相信学生、教师会拥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猜想,再经过自己的验证,不断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究竟如何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确保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前的准备。首先,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道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白学生想学到什么,以此确定我们教学的目标,从而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儿童生活,让孩子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认真对学生生活及兴趣进行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新知训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教学活动中面对的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形象,由难变易,由静态变动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立体图形比较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画在纸上除正面外,其他几个面看上去好象不是标准图形,而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使其他几个面也能变成标准图形,学生看上去就比较容易弄懂长方体各个面的特点和棱、顶点的特点,通过分割、移动、闪烁、旋转,把特点一一提示后,使长方体的特征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印象深刻,使学生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体积等实际问题碰到困难时,脑中就会浮现出屏幕上长方体出现时的情景,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

五、注重积极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学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而富有艺术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一定要发自内心,让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老师是真心欣赏。同时教师的评价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因活动而异,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的信心,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有切实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孩子们才能真正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才有更多地时间去全面发展,才能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就初中数学来说,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一些简单数理的掌握,达到实际应用。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认真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早日跨入优生行列。

我们知道,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不明显,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从心理上讲是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大,教学方式变化显著,教师辅导减少,学科增多,学生独立性增强,如果学习意志薄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畏缩不前,甚至丧失信心,就会导致成绩下降。此外,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多种多样,但他们的心理品质却很不成熟,可塑性极大,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加强教育,因势利导,他们容易将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造成学习落后。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认为要消除或是缩短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差距,教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趣,充分挖掘教材,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是信任鼓励学生,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意志和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接近,平等相待,真诚帮助,热情辅导,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与学生真心相待,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从关怀、爱护、鼓励出发,使他们在学习上赶上一般水平,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进步,受到鼓舞,产生自信。同时结合教材讲述的古今中外学者苦学成才的故事,从精神上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是降低起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多数后进生基础知识不牢,知识零散不系统,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降低教学的起点,减少坡度,合理安排进度。同时及时反馈信息,对每一个后进生进行耐心的辅导,循序渐进,辅导时应及时加以肯定,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慢慢提高后进生的成绩,缩小差距。

四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部分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上花了不少工夫,但因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辅导。同时针对后进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分析、比较、归纳、转化、综合等思考方法,逐步具备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2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 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 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 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探索的过程, 继而对其进行延拓, 创新的过程。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 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 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 学生通过探索, 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 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 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 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 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 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 现场添加线条, 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 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 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 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 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 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 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 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 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 通过整理资料, 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 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 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 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 视野开阔, 多彩多资, 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0-02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投影、录像、音乐、动画等,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如我在上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现出生动、逼真的画面,同时还配上音乐,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学习热情也被调动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文的学习,他们就会有很大的兴趣。通过对整篇文章阅读之后,我向学生提问: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这时学生就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设置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能够将学生很难想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强烈的学习欲望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本书,一支粉笔。讲解一些较复杂、抽象的内容时,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讲清楚。而运用多媒体则正好弥补这种缺陷。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图文并茂,形声结合,提高学生能力。

1.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书本内容,学生主要是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来学习的,由于年龄、阅历、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仅仅只看抽象的文字,则往往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对景色变化描写得极其细致入微,富有层次感。借助于多媒体将文字描写得景色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到过济南的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并进而促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为丰富的景色。在学习《山市》时,通过课件展示海市蜃楼的迷人风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三峡》一文时,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在多媒体画面中展示出来,使大家获得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学习《安塞腰鼓》这类具有震撼的听觉、生动的视觉的课文时,我通过播放预先准备好的视频——西北汉子表演安塞腰鼓的壮观场面,给学生展示了视觉、听觉盛宴,那场面的壮阔、那鼓声的浑厚、那汉子的豪放、那激情的热烈,无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他们通过多媒体视频氛围融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走进教材;接着,我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全文;然后将视频与课文内容结合,选择课文的精彩句段,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选择学生代表发言:通过听觉、视觉之后的感想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多媒体融入、师生参与,通过各种训练,品味内容、理解内涵、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可以化繁为简,有利于启迪思维训练

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不但篇幅较长,思想感情丰富,而且还涉及到很多其他内容。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提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和充分讨论,然后回答解决以上问题;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对作品的背诵、理解、欣赏以及对内容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的测验和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激发阅读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等不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运用多媒体在播放优美和谐的背景音乐的同时,展现生动形象的描写春天的四幅美丽图画的动画画面,并且及时穿插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这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将学生带入了美好无比的春天,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读通了课文,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四、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巧设情境,让学生边听声情并茂的录音,边看栩栩如生的画面,边欣赏形象化的词句,在声像俱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下,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与学生共同制作一个课件,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学生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绍,受到观众的瞩目,颇有新鲜感、成就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增强了直观性与形象性。

总之,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它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水平。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08)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撰写人 符燕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优化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主要是以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可以是熟悉的生活镜头、有趣的教学活动或者是需要研讨的教学问题等。情境教学也正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传统教学通过书本等有限的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将电子白板引入课堂,它不但具有计算机的图文声像并茂。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更广,优化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进入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体会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案例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情境引入中,利用拉幕工具,将水和冰、铁和铁锈、铝片和易拉罐、木柴和火焰的图片依次展现出来,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一系列变化与化学的关系,并在上课的初始就给出学生一系列的冲击,激发学生对一系列变化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案例二:《金属材料》一节中,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利用页面缩放功能,将金属的不同用途依次放大凸显出来,在引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金属材料的同时,引起学生对金属材料不同用途的认识,并由不同的用途,引发学生思考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灵活使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对书本的问题情境进行优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弥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从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例如:(1)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无法完成;(2)一些实验反应速率过快,实验现象不易观察;(3)有些化学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但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及时观察到实验结果;(4)有关微观粒子运动的实验用肉眼无法看到,以致于学生难以理解;(5)有些实验药品有剧毒,或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易造成环境污染;(6)具有高危险的实验,很难在课堂保证其过程的安全性。如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模拟课堂上不能或不易做的实验,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能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

由于上述的种种表现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有机整合,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

用信息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它仅仅是实验教学的补充,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化学实验教学还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绿色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辅助教学,同时又要注意克服缺点,防止滥用。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篇5

【摘 要】:博客这一网络教学平台也已悄悄悄悄走进校园,大部分教师已运用这一平台进行教学活动、与学生交流、教科研活动,学生也已运用博客进行日记、交流,博客在教学中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博客 学习教学 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网络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教师教学已从简单的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博客这一网络教学平台也已悄悄悄悄走进校园,大部分教师已运用这一平台进行教学活动、与学生交流、教科研活动,学生也已运用博客进行日记、交流,博客在教学中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成熟,博客在学校教学这一片天空中一定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本文试从博客技术的意义和方法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博客学习方式运用的意义

运用博客学习方式,已成为当今学习的一种时尚,这是因为它有以下优势:

1.易操作——博客的申请和Email的申请一样简单,平时教学时,我将这两课结合起来,让学生一学就会,能触类旁通。博客的书写和平常在Word的输入汉字一样,可设置字体、字的颜色,还放入一些图片等,Blog的访问和平常上网访问网页一样简单,对于已掌握汉字输入和学会上网的同学来说,得心应手。2.个性化——博客的写作比较自由,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心得或成长中的一些困惑和不解,也可以把一些别人优秀文章或值得自己学习的经典故事放在自己的博客中。而且有文字、图片或链接,可以图文并茂。3.交互性——用博客作为辅助教学平台,会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开了博客,可以将对方添加为好友,就可以互相交流,让他们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更增加了老师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课后这块阵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给老师反馈课堂上学习的效果、提一些建议、帮助老师搜集一些资料、交换一些自己的想法(不仅学习方面,而且可以生活方面)等。博客的交互性不仅体现在师生交互,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老师与家长的交互、学生与家长的交互等等。4.实时性——有了教学博客,老师与学生沟通更加方便和迅捷,有什么好的材料立刻可以发上去大家共享,有什么重要的通知可以马上挂上网让大家知道,有什么课外作业可以放博客中让大家去做一做,老师和学生有什么想法还可以通过留言、顶帖、小纸条等方式随时进行个别沟通。

二、博客作为互动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和谐、平等与互动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正向情感。平时,课堂上或课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非常少,会有一定的障碍。而通过博客进行交流,我们称之为“无障碍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需太多的顾忌,这样使得老师更多的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一些需求,使得老师更具亲和感,学生更加喜爱老师,从而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有更大的动力。

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有的时候显得格外重要,也是师生交流的补充。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不便交流的问题,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使得学生之间相处更加融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

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6

文昌华侨中学---尤国锋

摘 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遭致批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又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首先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做出各种学习的反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和简单的幻灯片演示来完成。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后,催促着我们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使我们的师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最前沿的教学资源,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1 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取代了粉笔在黑板上涂抹,变成了好看的图片、影视资料在荧屏上展示,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创设了情境,体会语言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欣赏、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情感交流得到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这一切,都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结果,更加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资源共享,博采众长,更好的发挥了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辅导作用。教师备课时,可先输入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在进行分类制成课件,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一点鼠标,迅速调出,方便快捷。这样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了学生拓宽视野。学生在积累大量素材的条件下,做到了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 2 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信息技术教学环节,要提前熟悉教学资源或者利用现有的条件,上网查阅资料,充分准备,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五、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问题就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电脑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七、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 3 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八、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

九、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种适应飞跃式发展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它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起 4 到了任何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笑德,曾峰,信息技术目录。[2] 谢德,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3] 何华,课堂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直观高效,倍增容量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著名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1.1%来自触觉。计算机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十分有益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获取。

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 间内,利用计算机媒体接触尽量多的课文资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阿Q正传》一文的教学中,科任教师不应单一地让学生领会课文节选的两章内容,而应先通过多媒体放映电影《阿Q正传》,进行一次有效的直观教学,然后组织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自行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通过链接(如http://luxun.top263.net/鲁迅研究网)查找到辛亥革命的背景资料、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关于阿Q的不同评价等各方面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击相关的内容,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带 着极大的 兴趣去探 索,掌握知识 的本质。这是一种尚在备课阶段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备课强度,产生的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整个课堂中,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结合,这种通过 多种感官 的刺激获 取的信息量,当然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多得多。可以这 么说,计算机网络一进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都是由学生来主动参与完成的。

二、自主探究,提高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到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多媒体计算机则把视听合一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够立即反馈学习信息,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这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想象自由,激发思维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互动的 心理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心理、生理潜能,他们的思维随着计算机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而向四方发散,使其联想和想象自由而不受束缚,或者曲径通幽,或者触类旁通,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远远地优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媒体下,学生由于 教师的引 导而情绪 振奋,思维活跃,主动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砒砺与补充、完善,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所以计算机网络教学通过声、像、文、色、彩,视听并举;眼、口、手、耳、脑,多方位调 动,全身心投 入,使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

四、动态展示,加深理解

语文知识不像理科知识那样一条定理、一个知识点就清晰明了,因此,学生往往感到深不可测和枯燥乏味。计算机媒体则能将静态的语文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由于课文人物众多,表现的主题庞大,教读课文时,学生便感到场面混乱,人物繁杂,难以体会课文所表现的高超艺术手法。于是我在教学时,适当地引入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通过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把出场的人物活动及相关的场景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印象。这时候作者非凡的艺术匠心、文章深刻的主题思想,都通过计算机的演绎变成了学生乐以钻研和愿意主动理解的东西。

五、讨论充分,促进交流

[信息技术]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8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9

摘 要: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音乐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教学设施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保证。本文通过阐述信息技术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述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作用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课件,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让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使学生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文化。

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同时,信息技术能以直观的、新颖的、变化的画面与动画展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最有很大的吸引力,让学生更容易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感官认识对学生脑部记忆产生直观影像。通过实践,我认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如今,大量的R&B、爵士、哈韩、哈日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流行音乐称霸的今天,学生已经接近于痴迷的程度,如何引领他们走进音乐课堂、品味那精

彩的人生成为音乐教师首当其冲的问题。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学能方便地将丰富多彩的动态事物带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创设情境,加强审美直观性。

【案例一】

在讲授《小鸟,请到这里来》一课时,歌词中写道“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草地像绿海”。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歌曲情绪是热情、愉快的,我请学生思考:“到底是怎样美丽的景色吸引小鸟到这里来?”学生反应热烈,我再通过一组景色图片加上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伴奏,让学生直观感受地体验到本单元“青山绿水”的主题。这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心情怎么样?学生在声像并茂的影像中,很容易理解歌曲情绪。

【案例二】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调纯朴简洁,起伏委婉,颇具特色。在教学中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匈牙利风光。在导入时,先问学生你们了解匈牙利吗,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然后点击鼠标,放映画面。欧洲的春天要到五月,轻纱迷漫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看到五月的夜晚白雾缭绕,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二.促进学生知识拓展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一首歌(乐)曲旋律的形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而且是乐曲思想的发展和表现。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性,他们能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营造的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采用信息技术音画结合的优点来欣赏音乐,或在音乐课件中选择相应的音画创造意境。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设置情景,使他们身临其境,从中体会音乐的高低、长短、快慢、顿连、忧喜等等,再进行想象和加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

【案例三】

在上《跳柴歌》这一课前,我让学生们到网上去查一些海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看看海南地区的黎族有何特点和著名的活动。接着让他们通过这些信息理解歌曲的情绪。最后请学生们进行讨论,对于他们回答不全面的地方,我再加以提示,请学生们先思考后回答,最后总结。这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一些学生列举的海南民俗连我也不知道,因此不但学生的知识面有了拓宽,也让我获益匪浅,这堂课的效果非常理想。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学家勒纳特和杰费里曾指出:“学校教育的作用之一,应当为学生进入现实世界做准备。这种准备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新知识的能力。”«音乐课程标准» 中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

学音乐课程中,要求3~6年级能够即兴编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教师可以通过一段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思维,并通过观看舞蹈了解一些基本的舞蹈知识及舞蹈特点。

【案例四】

《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藏族歌曲,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舞蹈创编环节。首先,我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藏族舞蹈的视频,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接着,我引导学生,了解完藏族舞蹈的特点了,你是不是也可以为《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创编一段舞蹈呢?这样的律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特点。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用舞蹈展现出音乐形象,可以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好似身临其境地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努力创造各种意境,让孩子们运用形象思维去想像。让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架起心灵与音乐的桥梁。

四.总论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特点,为教学服务。要加强对学生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

总之,将信息技术运用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意义重大,它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努力去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纪明明:《素质教育,我们该如何面对》,音乐天地 2006.3;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3]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

上一篇:房产网站方案下一篇:一年级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