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2024-08-14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1

岳村小学 二年级

刘国年

本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用好道具、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选自《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段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道具(手指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手指图,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让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得生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在本课教学尽量能够体现以下几点:

1、在上课期间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较好的运用了直观教学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把数学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中紧贴主题,尽量地简化教学思路,使同学更准确、迅速的接受新课的学习内容。

3、在探究中交流,经历口诀编写的过程。把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体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

4、通过各种形式的的记忆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也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5、在练习中升华,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教师为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老师的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你很会思考,与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来,所握个手吧!

2.你今天学习很认真,回答的很好,同学们都要向你学习。3.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既具体又完整,语言也很美。

4.你真棒!你比以前进步多了。你的答案虽然和我的不同,但你的办法也很好。

5.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要把这种好的学习态度发扬下去。

总评: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义。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整节课,情境设计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活动注 重丰富有趣,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和应用意识。

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听了陈老师教学的《5的乘法口诀》一课收获很多,下面就谈谈我对本节课的几点看法:

1、学习材料的现实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中陈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小手”为材料,依据“小手”编口诀,通过玩“数小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了1个5—5个5的意义,让学生突然感觉到:原来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学数学是这么的有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去。

2、有效迁移,找到知识的生长点。

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通过出示手指图,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含义。考虑到学生胆小,发言少,老师能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5×1 和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和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在总结出口诀后,又让学生看口诀说口诀的意义,并列出乘法算式。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如:将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自己的双手联系起来。一只手有几个手指?表示几个5?2只手有几个手指。表示几个5。

4、精心设计练习,有基础,有坡度,而且利于当堂检测教学效果。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

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是,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评课意见: 优点:

1、刘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教学环节完整流畅,最后学生都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根据口诀计算和写出相应的算式,教学目标已达成。

2、吴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可以看出老师在努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比较配合,可能是很多同学对于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了,所以很多同学在老师还没有出示口诀时就已经回答出来了,教师欠缺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建议:

1、课堂导入可以直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或者在课前将自己的手画下来,这样比较节省时间,也易于教师控制课堂,不会出现混乱现象。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2

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页例题、想一想,第14页“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 熟记5的乘法口诀,学会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的用法,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 通过链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 给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

我们都有两棵小树,但是它不长叶子也不开花,可是它能写又能画,天天都在干活,还不说话。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是什么呢?孩子们陷入思考中,他们都在不停地看自己的手,好像若有所悟。

2. 小结:

我笑着说:“你们猜到了吗?”孩子们说:“是我们的手吧,老师。”我点了点头说:“是的,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不仅能做事,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利用一些他们身边的、所熟知的东西去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学生在感知数学之时,还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得生活经验数学化。

(二)构建新知

1. 师:

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小手,我们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啊?生:5个。师:是的,我们都有5个手指,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就是《5的乘法口诀》。(板书:5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再看一看,我们两只手有多少个手指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能用你的小手数出15、20、25、30吗?你的手指够用吗?如果不可以,你们怎么办呢?开动脑筋想一想,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五分钟以后,让学生交流汇报,说一说他们探讨的结果。(板书:5、10、15、20、25、30)

2.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一只漂亮的手掌。师:我们都有两只手,一只手是一个五,我们可以说一五是五。为了能记住这道算式,我们可以编一个口诀说:一五得五。一五表示1个5,得五是指积是5。那么,一五得五就是1个5是5。

3. 课件出示:

两只漂亮的手。师:2个5是10,那么它的乘法口诀是什么呢?谁来编口诀?想一想?设计意图:口诀的推导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在教一五时,教师授予方法,在教二五时,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编。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需要时给予点拨,这样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经验得到了累积,同时,他们也在编口诀时享受到了成功。

(三)熟记口诀

1. 带领学生读口诀,让他们试着去找规律,用规律去记忆口诀。

师:刚才你们自己编了口诀,真了不起啊!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口诀,好吗?生:好的。(情绪特别激动)

师:同学们,你们能快速地记住这些口诀吗?有什么好方法吗?(让学生自由地背口诀)

2. 游戏:

师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吧,我说上半句,你们说下半句,好吗?(学生显得特别兴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引导他们去记忆口诀,让他们自己体会相邻口诀间的联系。

(四)深化记忆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还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吗? (1) 你们一定会:看着算式,说出口诀,再根据口诀说算式。 (2) 你们一定行:完成书上14页“想想做做2”的变式。 (3) 帮老师送信:看着这些算式,你们能快速说出得数吗? (4) 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书上14页“想想做做4、5”。 (5) 摘桃子,看课件上的桃树。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达到掌握本课知识,并发展他们能力的目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他们经过反复地、多次地、循序渐进地实际运用,更好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课中,有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是最基本的练习,看着口诀说算式。问学生看了这些算式是否能快速地算出得数。让学生通过这个练习,巩固5的乘法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性练习。把解决问题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完成练习。让他们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在练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

(五)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你学会了什么呢?你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吗?你们可以去超市看标价签,买东西吗?可以陪妈妈去买菜,算多少钱吗?

四、教学反思

在上完《5的乘法口诀》以后,我仔细地思考了每一个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了回顾。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有一些经验,他们记忆不存在障碍,编口诀经过我的引导,他们也能很快就会。为了让教学更加有趣味性,我对这一节内容进行了创新处理。

1.教材情景图的有效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价值的潜在因素,用活教材,活用教材。因此,我没有用书上的情景图,因为划船学生并不是太熟悉。我用了学生最熟悉的自己的小手,让他们知道一个手掌就是指一个五,两个手掌就是两个五,两个五是十。以此类推,一直到五个五,让学生先写出加法算式,然后根据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之后再去编写乘法口诀。这样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掌握新的知识,他们对这样的教学也颇感兴趣,一直在教师的引导下,向新知进发。

2.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课堂的教学效果才会特别显著。编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我先帮助他们理解口诀的意思,再让他们试着去编。我一直都确信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尊重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来展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都很高,效果也相当不错。

“5的乘法口诀“教学纪实与反思 篇3

“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里的内容。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根据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5个5个数数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这样,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例如,对照1×5=5、5×1=5,出现口诀:一五得五。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根据一般规律,学生应做到能正确口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借助直观手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来源,编制5的乘法口诀,并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 ,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西游记》吗?

生:喜欢。

师: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今天啊,孙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了,一个人实在是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呢?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生:可以找如来佛。

生:可以找八戒和沙僧帮忙。

生:可以拔猴毛变出小猴子。

师:同学们和孙悟空一样聪明,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5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5个。他连续拔了4根,每根都变出5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孙悟空连续拔了4根毫毛,每根都变出5个猴子,一共变出几只猴子?

师:怎么解决呢?

生:用连加,5+5+5+5。

师:怎样计算呢?王老师想和你们比一比,看谁更快地计算出答案,你们敢受挑战吗?

生:敢。

师:请一名同学当裁判,看谁回答得快又准。

生:比赛开始。

…………

生:王老师回答得最快也最准。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那是因为我有一个神秘武器——乘法口诀。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

1.数一数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盒神秘的礼物,看这是什么?

(出示课件,呈现一盒福娃。)

师:一盒有多少个福娃呢?请你数一数。

学生数完汇报:5个。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生:点数法。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2盒有多少个福娃呢?请你数一数。

生:10个。

师:3盒呢?4盒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地数出一共多少个?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生:5个5个地数。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5,10,15,20,25,一共有25个福娃。

2.同数连加,乘法表示

师:一盒有5个福娃,是1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1:1×5=5。

生2:也可以写成5×l=5。

师:两盒有多少个福娃?3盒、4盒、5盒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数数的过程,把两个5、3个5、4个5、5个5相加的得数分别写在空格里。

(出示表格,每个学习小组一份,合作探究。)

教师在学生之间观察、指导并检查他们的探究学习活动。

汇报交流报告单的填写情况,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下这些乘法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这些算式一个比一个多5。

生2:我看这就是5个5个地数数。

师:你真的很会观察。的确如此,l个5是5,2个5就是5+5=10……

生齐:3个5就是5+5+5=15。4个5就是……

师:有什么方法能够计算乘法算式的积呢?

生1:点数法。一个一个数。

生2:5个5个数。

生3:用同数连加的方法也可以。

生4:还可以用点子图来代替福娃。endprint

师:这些方法还是太慢了,不够简单。实际上你们已经发现了乘法计算的秘密,现在你尝试着将每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提出来放在一起,小数在前,“一五”。

生:二五、三五、四五、五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将积放在后。连起来说就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师:第三句口诀是什么?

生:三五十五。

师:表示什么?

生:这句口诀表示3个5是15。

师:谁能说说乘法算式?

生:3×5或5×3。

师:第四句呢?

生:四五二十。这句口诀表示4个5是20。

生:乘法算式4×5或5×4。

师:第五句呢?

生: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表示5个5是25,乘法算式5×5或5×5。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把5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学生书写,师提醒学生注意要用汉字写口诀,数字写算式。)

师:同学们,我们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

生1:编口诀时要写汉字。

生2:小数写在大数的前面。

生3:怎么读就怎么写。

师: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一起读一读。乘法口诀是我国的国粹,二千多年前我们中国就有了乘法口诀,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如今乘法口诀更加朗朗上口。

三、理解记忆,感悟口诀

1.找规律

师:请你认真地观察一下,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和特点?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谁跟孙悟空一样,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生:第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1。

生:第二个因数都是5。

生:积也一个比一个多5。

师:对。这是从上往下看。如果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怎么样?

生:少5。

2.记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

(师生齐背口诀。)

师:在背的时候,感觉“5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生:“一五得五”好记。

生:“五五二十五”也好记。

生:我觉得哪句都好记!

师:你一定有什么窍门吧?愿意告诉给大家吗?

生:我是按单双数来记的。单数的得数后面都是5,双数得数后面都是0。

按照这个学生说的方法将乘法算式分成单双两列,果然如此。和学生一起读“一五得五、三五十五、五五二十五。”再读双数的。

师:现在提高要求,我们进行对口令比赛。(师生、生生之间。)

师:如果突然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

生:从5开始,连续一直加四次,就知道了。

生:这样太麻烦,只要想三五十五,再加上l个5。就得到了四五二十。

生:也可以记住“五五二十五”,再减去5就行了。

师:太棒了!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记熟口诀。

四、巩固应用,深化口诀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太麻烦了,不记行吗?

生:不行的。

师:那口诀有什么用呢?

生:能帮我们更快地算乘法口算。

生: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数人数的时候都要用到的。

师:好,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口诀记得怎么样了。(教师出示一道算式,学生说得数,并说应用的口诀。)

5×2 1×5 5×1 4×5

5×5 2×5 5×4 5×3

(师出示了0×5,学生迟疑了一下。)

生:零5得零。

师:5的口诀里有吗?

生:没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证明一下?

生:0×5表示5个0相加,那就是“0”嘛。

生:还表示0个5,就是一个5也没有。也就是“0”。

师:回答得精彩极了,老师真是佩服你们,又创造了一句新的口诀。

1.用数学解决问题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首歌,《白龙马》,跟老师一起唱。听完歌曲,再想想我们的故事,讲了什么?谁来回答我们故事中的问题?

生:一根猴毛变5只猴子。

生:二根猴毛变10只猴子。

生:三根猴毛变15只猴子……

2.活学活用

师:老师为你们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为了测验你们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将进入闯关活动。

(出示课件:闯关活动,快乐大转盘。)

五、课堂小结,拓展练习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这节课我知道了乘法可以用乘法口决来解决。

生:我学会了5的乘法口决……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给予肯定。)

师:5,是个奇特的数字,古代许多事物都与5结下了难解之缘。

(屏幕上出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你能用哪一句口诀,马上就能算出这首诗共有多少字?

生:这首诗每行有5个字,二行就有10个字,“二五一十”;三行就有15个字,“三五十五”;四行就有20个字,“四五二十”。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5的乘法口诀有关?你还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生: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两面国旗就有10颗星星。endprint

生:一星期我们要上5天的课,三个星期上15天。

师:同学们不但发现了那么多藏在我们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而且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真的很高兴,因为你们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发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下课!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      1×5=5       一五得五       5×1=5

10     2×5=10     二五一十       5×2=10

1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20     4×5=20     四五二十       5×4=20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5×5=25

反思:

现今的教学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为本。《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象较容易接受,喜欢有趣的视觉画面,同时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合作、综合的能力。

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遇困惑提问题——列算式编口诀——找规律记口诀——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先是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将累加所得的数编写成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地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把解决问题和编制乘法口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我退居学生的后面加以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最后,我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给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4

世界上没有同一片树叶,我也相信没有完全相同的课,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一定演绎着别样的风采。教学是一门艺术,永无止境,我要在不断地摸索、总结中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努力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5

1.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的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导入比较新颖,利用孩子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2.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的语言比较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倾听,协作以及分享。

3、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增强自信心。

4.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

此外我觉得韦老师如果让他们把口诀读完整。再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口诀当场记下来效果那会更好的。其实刚开始还有七八位同学掌握不了,最后都比较熟悉。在最后的时候,韦老师用口令接龙的游戏,让全班同学都再熟悉一遍,最后大家的声音都比较大,表示他们的信心很足。所以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同学说老师,我可以背了,我背给你听。我能感觉到学生学会后非常开心的心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活力并且快乐的课堂。

提出以下的建议:今后把教材备深一些,备细一些,把课件更加贴近实际教材一点,把握好教学目标,多看教学用书,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想收获会更多的。

另外,在平时我们能够除了把常规抓紧,备好课,还要多些准备一些游戏,数学故事让学生能够更感兴趣,再有就是用爱心,耐心和微笑去鼓励学生或者表扬学生,我觉得做好这三点就足够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课,我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亲切、自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是在5个5连加的计算过程中依次呈现的,配合点子图,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学习效果很好,在课中我还教学生用口诀歌谣熟记,学生兴趣很高。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习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7

一、在操作中积累语言表征的经验

所谓语言表征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在方式。在“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 笔者通过几次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乘法的意义, 并逐步实现乘法意义在语言表征上的经验积累, 为乘法口诀的编制打下基础。

操作1:搭1个图形要用5根小棒, 同样的搭2个图形, 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要求边搭图形边说题意, 然后列式并计算。有的列式为:5+5=10, 有的列式为5×2=10或2×5=10。教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每个图形用 () 根, 有 () 个图形, 共用几根?为学生进行语言表征提供经验基础。

操作2:每个图形用5根, 同样的搭3个图形。要求学生先说出题意再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学生列出的算式为:5+5+5=15, 5×3=15或3×5=15。

操作3:每个图形用5根, 同样的搭4个图形。要求说出一共用几根小棒, 并追问“为什么?”让学生理解4个5是20, 并且理解“4×5=20或5×4=20”的意义。

操作4:每个图形用5根, 同样的搭5个图形, 一共用几根小棒?学生列式为:5+5+5+5+5=25, 5×5=25。讨论: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5”, 意义一样吗?这样不仅加强对题中“每个5根、有5个图形以及小棒总根数”各部分意义的理解, 同时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

在渐进的操作中, 让学生感觉到“每个图形5根×图形个数=总根数”这一关系模型的存在, 积累乘法意义在语言表征上的经验。同时, 也让学生在操作中真实感受到1个5、1个5……地累加的过程, 为探究乘法口诀打下基础。另外通过“为什么有了乘法算式还不忘加法算式?”的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加法”算式是为计算得数服务, “乘法”列式是为使算式简便, 再一次使加法与乘法在意义上得到沟通。

二、在观察中积累感性的经验

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 也是确定怎样计算的依据, 学生在做题时必须清楚地把握情境的特征, 才能领会题意, 作出正确的解答。为此, 在观察情境图、说一说每一个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的基础上, 笔者还让学生用画点子图等方式表示对情境的理解, 感受各个数据的特点, 为后续探究乘法口诀积累感性的经验。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分成三个步骤, 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

步骤1:观察情境图, 说一说

出示图1, 要求学生说出图中的意思, 再列式计算。

许多学生表述成:每排有5个牛奶瓶, 有4排, 一共有几个牛奶瓶?每叠有5个碗, 有2叠, 一共有几个碗?每串有5个衣架, 有3串, 一共有几个衣架?每盒有5个福娃, 有5盒, 一共有几个福娃?

在观察与表述的过程中, 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此同时, 对“每份数×份数=总数”的模型有所了解。

步骤2:引入点子图, 画一画

在学生进行了上述说一说之后, 进行了如下的讨论:

师:上面这些情境中的情形, 如果你想表示任何东西, 还可以怎样表示?

师:可以用大家喜欢的小圆点 (点子图) 来表示。

步骤3:逐步抽象, 引出乘法口诀

在点子图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由现实情境表征向图形表征、符号表征和语言表征等转化, 积累了逐步抽象的经验。

师生在讨论图2的点子图时, 师引出:2×5=10或5×2=10, 2个5相加是10……教师适时指出, 2个5相加是10, 除了可用图、用算式表示之外, 还可用“乘法口诀”表示, 即“二五一十”, 你觉得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是怎么一回事?

生:“二五”就是2个5, 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

生:“一十”2个5的积是10。

生:书写时用汉字表示。

生:乘法口诀更简洁、方便, 以后要知道得数只要背出口诀就行了。

在学生知道了“口诀”的内涵后,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想法编出余下的几句口诀。在独立编写、相互欣赏、不断修正、集体交流后, 师出示: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5的乘法口诀有5句, 为了完整加上一五得五。

在学生带着想法编口诀的过程中, 不仅对“口诀”的含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更是为学习其他乘法口诀积累了经验。

三、在应用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应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时, 除了口述题意即围绕“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之外, 笔者还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如出示图6点子图。

师:每组5个, 有5组, 一共有几个?

生:5×5=25 (个) , 口诀是“五五二十五”。

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想到‘五五二十五’的, 它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乘法中的两个乘数都可以作为想乘法口诀的依据”, 提高学生灵活应用乘法口诀的能力。

同理, 如图7所示每列5个, 有4列 (或每行4个, 有5行) , 一共有几个?5×4=20 (个) 或4×5=20 (个) ;图8所示每行5个, 有4行 (或每列4个, 有5列) , 一共有几个?5×4=20 (个) 或4×5=20 (个) 。

笔者进行拓展的用意是:一方面用点子图将题中的条件与问题表示出来, 使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画, 体会观察的角度不同, 但所列的乘法算式和所应用的乘法口诀相同。在这里, 不仅积累观察活动的经验, 而且又一次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每份数×份数=总数”的数量关系, 自然地将“几个几”的形式 (等量组的模型) 与“行与列”的表述方式结合在一起, 这也是“乘法的矩形模型”带来的优势。

如此拓展, 不仅渗透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观察、思考、转化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2.在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1.奥运福娃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感受迁移学习的魅力。

3.练习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熟练进行计算。

4.奥运常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拓展延伸,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最值得骄傲、自豪的一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奥运会。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谁呀?

生:福娃。

师:今天,福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和我们共同上一节数学课,你们高兴吗?

师:福娃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

师:首先看看贝贝给我们带来了哪几个问题。

(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看谁的声音洪亮。

( )八 五十六三( )二十七 二( )十八

六( ) 五十四七( )六十三( )七二十八

(2)我们进行一组乘法口算练习,看谁是口算小能手。

4×55×87×99×47×3

6×89×58×83×67×8

(3)同学们利用乘法口诀又准又快地完成了这组乘法口算,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组除法口算练习,看谁表现得最出色。

24÷630÷518÷314÷2

28÷416÷415÷512÷3

师:同学们这组除法口算练习完成的特别出色,贝贝想知道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生:想乘法口诀。

师: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独立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心学会吗?

(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生读。)

二、解决问题,总结方法

1.出示晶晶的问题。

师:晶晶准备很多彩旗、五角星和气球,在准备过程中遇到几个问题,今天晶晶就把这几个问题带给每个小组,希望你们帮助解决。

师:(出示题签)这是第一小组的问题:做了56面彩旗,平均每行挂7面,能挂多少行?第一组的同学谁来给大家读读?

师:第二组是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多少面?

师:第三组是: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多少颗五角星?

师:最后一组的问题是:准备了27个气球,平均9个摆一行,能摆多少行?

(生读题。)

2.解决晶晶的问题。

师: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课件提示:先在本上列式计算,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求商的方法。)

师:请大家在书写时要工整,看谁的数字和文字写的漂亮,一会老师将在每组找一名写得好的同学在白纸上写,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做自己相对应的题。做完的同学先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

师:(实物投影)这是第一组小瑞写的,你来把答案说给小朋友听。其他小组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倾听,因为认真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你们当小裁判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生:56÷7=8(行)答:能挂8行。想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7等于8。

师:其他小组都同意吗?如果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怎么算?(在其他3组各找一名同学汇报。)

…………

师:请第一组做对的举手。

生:都做对了。

师:这是第二组小昊写的,写得非常工整。

生:56÷8=7(面)答:平均每行能挂7面。想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师: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请第二组做错的举手。

生:小龙做错了。

(在抄题时,把数字抄错了,师生共同将他的错误改正过来。)

师:请你以后要认真啊!我们大家在做题时都要认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组,小林写的,请你汇报。

生:49÷7=7(颗)答:每人7颗五角星。想7的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所以49除以7等于7。

师:其他小组都同意吗?

…………

师:这是小童写的。

生:27÷9=3(行)答:能摆3行。想三九二十七口诀中缺3,所以商是3。

师:她说的很完整,你们都同意吗?请第四组做对的同学起立。

…………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2个算式(前2个),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调换了。

生: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2个除法算式。

生:一句乘法口诀还可以计算2个乘法算式。

3.总结求商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呢?

生:用乘法口诀。

生: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师: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一起读读。大家不但帮助晶晶解决了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总结了求商的方法,完成得都很好。

三、应用方法,巧妙练习

师: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太好了,到这节课为止用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知识我们就全部学习完了。

师:接下来老师想检测你们学习的效果,谁表现得出色将获得参加欢欢、迎迎和妮妮为我们准备的奥运游戏活动,好不好?

师: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

(生汇报。)

师: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我发现,乘法算式里的积,在除法里做被除数。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数在除法里做除数和商。

生:这3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由于你们的出色表现,我们共同参加欢欢、迎迎和妮妮为我们准备的奥运游戏活动。

师:欢欢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奥运火炬你传我”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规则。

⑴发给每一排第一桌一把火炬。

⑵按火炬上题的顺序每人做一道。

⑶每人算完后向后一桌传递。

⑷最后一名算完后持火炬站到第一桌前。

18÷9=29-9=054-54=056÷7=8

64÷8=872÷9=8

(生传递火炬。)

师:名次不是最重要的,老师要看看大家完成得如何,请第一名小火炬手汇报计算的结果,其他小火炬手进行检查,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答案。)都做对了吗?观察这些算式的结果,你还能发现什么吗?自己读读。

生:奥运会开幕的时间。

师:(课件演示奥运会开幕的时间及情景。)对了,这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2008年8月8日。

师:(课件出示:奥运竞技大比拼。)接下来,迎迎想邀请大家到奥运竞技场去PK一下,你们有信心获胜吗?(发题卡。)

①判断题:9×2>9+9 () 49÷7=7÷1()

②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

A.7+9B.7×9

C.36÷9D.63÷7

③解决实际问题:56个同学参加的滚球比赛,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生汇报,并请学生分别说明理由)。

师: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现在老师想把变一下,你听听该选择哪个答案?

师: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计算的算式是:()谁想好了?

生:选B 、D。

师:都做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PK成功!

师: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在奥运竞技场上表现得像奥运健儿一样勤于思考、勇于拼搏,这种精神值得发扬。下面我们和妮妮进入“奥运五环心连心”。(课件:五环里带题、五环动画。)

小结:老师发现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有乘法、除法、加法的混合运算都计算得又准又快。你们可以称上是口算小能手了!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和奥运福娃们共同上了一节数学课,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熟练的掌握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高兴吗?

…………

反思:

以人为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节课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些思想。

首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我将奥运会作为认知背景,把学生喜欢的福娃呈现给学生。整节课从始至终都以奥运会贯穿,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讨论、交流,进而根据信息自己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这样巧妙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趣味、品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创设了合作平台,展示了学生个性的价值。让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中,学生在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既可以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又可以养成与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合作的平台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求商的方法,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学习交流中,明白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形成了比较牢固地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这样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展示了个性的价值,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巧妙设计习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新课后大脑容易出现疲劳状态,学生的注意力也不集中了,所以习题的配备一定要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奥运火炬你传我”“奥运竞技大比拼”“奥运五环心连心”几组习题,由浅入深,既体现了习题的梯度性,又体现了习题的密度性。学生兴趣浓厚,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性,整组习题学生正确率非常高。

综观全课,因为有精心的预设,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学习,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生动、鲜活,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9

成功之处:

一、解读文本,加厚内涵底蕴

方老师是一位很有能力的教学能手,课堂评价语言自然、流畅、恰到好处。她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做到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重点在“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方法择优的能力”这一目标上进行突破。

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的学习就是充分唤醒已有的经验,进行再加工以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这节课,方老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共性规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提出“你想怎样15÷3计算”的问题后,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的知识与途径想出求商的方法。接着又做了提示:“我们可以借助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也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计算,想出了“摆小棒”、“用乘法算式求商”、“用口诀求商”等几种方法。一一给予肯定,又进行了归纳板书,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这几种方法,又接着问了一句“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都认为用口诀求商简单,因此都想用这种方法。老师这时给予说明:我也喜欢用乘法口诀求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要学会从多种方法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好方法。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算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以展现,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他们多中选优的能力。

二、多元协同,体现师生物和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除法竖式是一个新知识点,也是重难点,因此,在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方老师特意做到语速变慢、吐字清晰,一步一点,一步一读,就怕学生漏掉一个环节。方老师想到了多元协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理解,收到很好的效果。方老师制作了一个小动画,呈现出“把8朵花分一分,每次拿出2朵,共拿了4次”这样一个画面,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清楚地看到8朵花里面有4个2朵,4个2相加可以写成4乘2,也就是除数与商相乘,结果是8,最后看一看原来放8朵花的圆圈,里面一朵也没了,因此8—8=0,充分理解了第二个8表示什么意思,0怎么得来的。这样,学生一起经历除法算式每步的含义,并总结了“一除、二乘、三减”的除法竖式的经典规律,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不但深深理解了“怎样做”,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

多媒体的运用从感观上引起学生的刺激,引发他们的兴趣,既快捷,又高效,真正做到了生与物的和谐。

三、关注习性,实现最优发展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最多十几分钟就坐不住了,在讲课时,方老师注意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并不时用语言刺激他们的感官,如“瞪大眼睛眼睛看向黑板”“看哪个同学的眼睛是火眼金睛”等,既关注了个体,又面向了全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习惯,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不足之处: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10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口算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力求让学生亲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含义,会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1至5各各数与5相乘的积。当一节课下来后,看似完成了教学过程,学生似乎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算,但课后静下来回忆教学过程,总觉得有一些不可名状的不满意。

一、在备课时没有认真研读教材,使动手操作部分难以切题。教材通过用5根小棒让学生摆小伞,而我在说明操作要领时,只是让学生拿出小棒摆小伞,没说明使用小棒的数量,结果大部分学生只用了4根小棒就摆出了小伞的形状。这一结果大出我的意料。如何切入到本节课的主题?我灵机一动,马上组织学生对小伞的形状进行分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4根小棒摆的小伞没张开,不能起到遮挡的作用。“你有办法让小伞张得开一些?请你摆摆看。”经过一番周折,学生才用5根小棒摆出了小伞。终于切题了!

二、“让学生亲历口诀的编制过程”这一环节难以实现。开学的时候,有些家长就向我咨询:能否早点让学生背乘法口诀?当时我考虑到我班学生年龄偏小,早点让他们接触口诀可以减缓教学坡度,于是,多数家长在家让学生“唱熟”了乘法口诀。没想到学生以为学会了几句口诀就算是对这一领域有了了解。学习乘法初步认识的那节课,我就发现一部分学生上学注意力也不集中,按耐不住想表现,有的还在下面嘀嘀咕咕:我早就会乘法。我当时就后悔了,真不该让学生过早接触。由于多数学生会口诀,我当初设计的“让学生亲历口诀的形成过程”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我至今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让小学生提前预习有必要吗?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提前预习?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1

1.情境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寻找口诀的记忆规律。

3.联系实际用口诀,熟练口诀的应用,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七色花奖卡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探新知

师:二年()班的同学,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一同学习,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美丽的七色花。传说七色花的每一片花瓣都能实现你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你能用自己的智慧得到这样的一朵七色花。

好,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师: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了2——6的乘法口诀,听说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一下,我问你答,开火车进行。

生:随机开火车进行背诵

师:真不错,背诵准确、声音洪亮。相信今天要学习的內容也一定难不倒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板书:7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

师:在学习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你们都有谁对7的乘法口诀有了解,请你举起手来。

呀,这么多同学呀!了不起、了不起。

那这样,今天请你们当老师,试着编制7的乘法口诀,然后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2.自主探索、尝试编制

师:同学们先别急,在编口诀之前,我要嘱咐大家几句:

课件出示:编口诀要按顺序

口诀后面写算式

口诀书写用汉字

师:好了,现在就开始尝试编口诀,如果有困难,你可以借助72页例1的主题图,数一数、算一算,然后在编写出口诀。

生: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师: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把你编制的口诀说给你身边的同学。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编制的口诀说给大家听?

请你大声读出你编制的口诀,如果他编的和你一样,就请下面的同学大声重复一遍,我呢,就把它记录到黑板上。

很棒,看我们已经把7的口诀编制出来并写在了黑板上,快来数一数7的口诀一共有多少句?你能把每句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写出来吗?

3.探索发现,记忆口诀

师: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口诀,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汇报发现

师:你们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相信这些发现也会帮助你很快的记住这些口诀。

快来试一试、背一背,看谁能快速的记住他们。

好,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生:各种形式背诵口诀

师:那,现在我要来采访一下同学,你们觉得哪句口诀最好记,你是怎么记住的?

哪句难记一些?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汇报各自的记忆方法

师:同学们,这回7的乘法口诀你记熟了吗?

来填写书中的例1,同桌互相进行检查。

4.分层联系,强化应用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你们看,今天九九国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阿汤也来到了我们班想在游戏中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

练习一:对口令,说口诀

练习二:连连看,口诀找算式

练习三:7的乘法口诀解决身边的问题(七巧板、星期、古诗……)

练习四: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快速算一算你获得了几朵七色花,它能帮你实现几个愿望呢?

5.拓展延伸,绘本阅读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12

第一次试教片段实录

1. 创设情境导入

师: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瞧, 二 (2) 班的小朋友正在为班上的中队活动布置教室呢。我们一块去看看, 好吗? (出示课本第48页的主题图)

2.探索新知

(1) 出示课本第48页的主题图, 收集数学信息。问:告诉老师你在图中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们做了56面红旗, 要挂成8行。

生2:我们做了49颗五角星, 分给7个小组。生3:我们带来27个气球, 每9个摆一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 黑板依次出示三组信息。) (2) 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 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 要挂成8行, 每行挂多少面?

(2) 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 分给7个小组, 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

(3) 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 每9个摆一行, 可以摆多少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 板书有针对性的三个数学问题。)

(3) 解决问题

(1) 解决“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 要挂成8行, 每行挂多少面?”

(2) 解决“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 分给7个小组, 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

(3) 解决“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 每9个摆一行, 可以摆多少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有什么发现?第二次试教片段实录

1.播放全景的主题画面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对, “六一国际儿童节”)

这是咱们自己的节日, 大家都会把班上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瞧, 这是二 (2) 班的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呀?

生:在布置教室。

问:你们看看, 他们都准备了一些什么来布置教室呢?生:小旗、五角星和小汽球。

2. 讲解第一组画面 (课件出示第一组的画面, 有一行行的小旗)

师:好, 那咱们就先来看看第一组的小朋友,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做小旗) 那如果老师告诉你, 他们有56面小旗, 要你来支配你会怎样利用它来布置教室? (指名说)

(1) 教学56÷8=7。

生:我会像他这样一行一行的挂起来。

问:那你会挂成几行呢? (1行、2行、3行、4行、5行、6行、7行、8行……) 都可以。

师:你是怎么挂的?

生:有平均挂的, 也有不平均挂的。……

师:我很喜欢其中一个同学的支配方法:板书出示:有56面小旗, 挂成8行。

问:根据它的条件, 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平均每行挂几面?)

问:怎样解答? (生:56÷8=7) 谁来说说看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生:因为是把56平均分成8份, 求每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计算。

问:那你在计算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想口诀 (七) 八五十六, 所以56÷8=7。 (下转第43页) (上接第41页) 小结:刚才咱们中把56面小旗挂成8行, 平均每行挂7面小旗。那如果老师把它挂成7行呢? (出示:要是挂成7行呢?)

(2) 教学56÷7=8。

问:你们会解答吗? (会) 请同桌的互相讨论讨论, 看看怎样列式解答。 (让学生自由地讨论)

师:哪一组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样列式?答案是几?你是怎么想的?生:用56÷7=8, 想七 (八) 五十六, 所以56÷7=8。

师: (再请一对同桌说说看) 你们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3) 对比。

师:那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在计算中有什么发现?生:这两道算式在计算中用的都是同一句乘法口诀。小结:真不错, 也就是说这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了2道不同的除法算式。所以, 我们在计算除法的时候就要想到乘法, 看看除数和几相乘会得到被除数, 然后再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3. 课件又返回到总画面, 再出示一一出现第二、三组的条件 (分别进行解答)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和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相应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想去吗?(出示课件导图)瞧,司机叔叔开着大巴士来接我们了!那我们就排好队上车吧!(注入德育教育)

二、新授

1、(出示课件)

师:大巴士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列式?(板书加法算式)生1:买一个恐龙和一只兔子要多少钱? 5+5=10(元)

师:用乘法怎么列式?谁来说一说?结果是多少?

2×5=10(元)或5×2=10(元)

(引导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就是乘法算式的积)生2:买一个望眼镜、一只小鸟和一架飞机要多少钱? 5+5+5=15(元)(让学生感知买三样东西比买两样东西多5元)

师:用乘法怎么列式?谁来说一说?结果是多少? 3×5=15(元)或5×3=15(元)

„„(在列完5×5=25时,提问:我为什么这个里只列了一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两个因数相同)

2、(出示课件)

5×1=5

1×5=5

5×2=10

2×5=10 5×3=15

3×5=15 5×4=20

4×5=20 5×5=25

①.师:5×1和1×5 都等于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②.那谁能根据2×5=10和5×2=10来编一句口诀,试一试。③.小组合作把后面的乘法算式也编成乘法口诀,并解释给同学听。

3、师总结:这就是五的乘法口诀,是同学们自己编写出来的,你发现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吗?(找找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4、记口诀。(1)齐读口诀。(2)找规律记口诀。(3)对口令记口诀。(4)读歌谣,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

2、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一五得五

想一想五五二十五能写成两道乘法算式吗? 3:看图填空 略

4、拓展。(出示课件)时钟里的秘密: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走2大格代表几分钟,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诀吗?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说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52页第3、4题,53页第7、8题。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由于乘法很重要,也是重点。所以,我较精心的准备了这节课。之前已经上了1~4的乘法口诀,所以本堂课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用好道具、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追求学生活动充分、完成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导入部分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选用带学生坐车出游来到5元超市,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主导课堂的开始。在导入中提出问题,令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道具(玩具)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整堂课的亮点之一,如何发挥道具的最大功能,也是我在本堂的任务。通过学生自主观察道具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很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因此课堂的教学氛围比较轻松、活跃。也提出了有效的提问,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何让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得生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在本课教学尽量能够体现以下几点:

1.在上课期间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较好的运用了直观教学法的理念。使学生提高学习激情,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把数学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2.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展开,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引起关注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真正调动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探究中交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5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教学置于让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之中,旨在让学生体验自己编写出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时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没有替代他们,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也没有暗示,尽量多给学生探究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体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并向全班阐述自己的意见,尝试了多种角色的扮演,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4.在练习中升华,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5的乘法口诀反思 篇14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篇1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的编排虽然寓于解决问题之中, 但最终是为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的。本课教材提供的例题条件充分、问题直白, 学生只要根据题意就能不假思索地列出算式。如果教师把例题中的问题“隐藏”起来, 留作空白,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能够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诉求,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始, 一位教师沿用教材的编排开门见山地呈示“12个桃, 每只小猴分3个, 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这一数学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列式解答。接着,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解答“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几个?”这个数学问题。如此套搬教材进行教学, 无视学生的认知需求, 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而且弱化了数学问题的启思功能。要让计算教学更具数学味, 必须走出“教教材”的框框, 变“直白”为“留白”,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思考。

就上例而言, 可以将例题中“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这一问题隐去, 即只呈示“12个桃, 每只小猴分3个”这一数学信息, 然后抛出“根据以上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唤醒数学思考的诉求。同理, 教学12÷4时, 让学生根据“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这条数学信息去提出数学问题, 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为了能够填补“空白”, 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思考活动中, 发自内心地寻求“提出问题”的策略, 因而也就获得了更广泛的收获、更丰富的滋养。

二、素材处理:并列式素材作渐进式处理, 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例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然而有的教师却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忽视素材内容结构的并列性, 使前后两个例题的“解题方法”处于同一水平, 抑制了学生探究算法的思维通道和个性发展的思维空间。“策略探究”环节, 在学生列出算式12÷3后, 教师提问商4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出想口诀三四十二, 所以12÷3=4时, 教师如获至宝地给予肯定, 同时强调“用乘法口诀求商”比较简便, 并顺势引出课题。教学12÷4时, 教师如法炮制地提问学生想哪句口诀, 学生说出想三四十二后, 教师板书 (三) 四十二, 商是3。这里前后两个例题的教学方式同出一辙。“口诀法”作为基本方法, 只有在多种计算策略的相互比较中方能凸显优势, 可是这里“为什么要用乘法口诀求商”却被跳过去了, 使学生失去了实践、探索、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 既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多方伸展, 使学生的数学思考徘徊不前、无法提升, 又使得教学过程思维含量较小、思维层面较窄、思维程度较浅。

就上例而言, 可以设计如下渐进式的“数学思考”活动:1.针对“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这个数学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12÷3后,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探索“怎样求商”。2.当学生找到用多种方法求12÷3的商后, 及时组织学生对摆物法、画图法、连减法、口诀法等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比较、辨析中自然生成“用乘法口诀求商”比较简便这一结论。3.对“每只小猴分几个?”这个数学问题, 教师退居一旁, 完全放手, 让学生以同桌互助的方式自行探究“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当学生想到4和几相乘得12, 找不到对应口诀四 () 十二时,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可以调换因数的位置, 从而使找不到对应口诀的问题迎刃而解。4.结合板书:12÷3﹦4想三 () 十二, 12÷4﹦3想 () 四十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这样, 教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基本方法”强加于学生, 而是先“扶”着学生探索“怎样求商”, 在学生自主感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越性后, 再“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进而把“用乘法口诀求商”作为基本方法予以强化。在个体认知背景下建构除法计算知识, 既有效沟通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 又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提升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练习设计:封闭式练习作开放式处理, 拓宽学生数学思考的路径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的重要手段。计算巩固练习要关注变算为编, 以编促算的开放式练习, 以拓宽学生数学思考的路径。在巩固练习环节, 一位教师安排了如下三种形式的练习:1.小鸟对口令。教师随机出示一张乘法或除法算式的口算卡片, 学生抢答相应的乘法口诀。2.鸡妈妈搬新居。让学生根据鸡妈妈身上的除法算式, 找到相应的房屋编号。3.完成课本第25页“练习五”第1、2、3题。如此按部就班, 提供的都是简单运用口诀类的封闭式练习, 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 不利于学生深化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多元认识, 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就上例而言, 教师应该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 紧扣“乘法口诀”精心设计开放式练习, 实现“以少胜多”的功效。如在适量的基本练习后, 设计如下开放式的练习:1.根据口诀编算式: (1) 用一道口诀编两道除法算式, 再计算; (2) 用一道口诀编两道除法和两道乘法算式, 再计算;2.根据算式编算式:如根据12÷ () = () 编出算式, 再计算。当学生编出12÷3=4、12÷4=3、12÷6=2、12÷2=6等计算式题并计算后, 教师应及时追问“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在一定量计算技能的训练后, 通过算编结合, 变算为编, 以编促算, 打破学生内在认知平衡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深入、持续。既巩固了学生的计算技能, 开阔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视野, 又增强了学生参与计算练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焕发了计算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18课题调研报告下一篇: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