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7-01

《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0篇)

《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知道凡高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代表作是《向日葵》,欣赏《向日葵》,说出它的艺术风格,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是贝多芬,他创作的交响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是音乐史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通过对《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的欣赏,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同时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图片、引文,能够说出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以及作品的特点,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及其他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体会作家用生命和灵魂作画。

学生课前搜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录音、光盘或文字资料)了解贝多芬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列表概括三位艺术大师的姓名、文学艺术、国家和代表作,以巩固知识,提高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托尔斯泰作品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培养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不能只做 “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关注同情弱者。

欣赏《向日葵》,培养热爱生活、善待人生、生命的意识。

感受贝多芬身处逆境却发出 “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 的呐喊,那种坚强的毅力、勇敢的精神可以克服成长道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二、教学过程、导入:当你沉浸在《战争与和平》和描述中留连忘返的时候,当你面对《向日葵》绚丽的色彩而感叹敬佩时,当你被《命运交响曲》所震动时,你一定想知道是谁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如此巨大的财富?是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伟大的人吧!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课的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教师课前搜集的关于本课三个人物的部分资料,有文学作品、人物图象、绘画作品、《命运》《英雄》等光碟。问学生 “ 你们想最先了解哪一位艺术大师? ”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 “ 贝多芬 ”。根据学生的兴趣,我们开始了本课的学习。、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以及他创作的作品。然后我又稍稍补充了一点儿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对贝多芬的影响。接着播放《命运交响曲》学生听完之后 , 问 “ 当你听这首交响曲的时候,脑海里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了交流。最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从贝多芬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之后,达成了共识:贝多芬那种坚强的毅力、勇敢的精神以及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孜孜不倦的追求、顽强地同命运抗争、身残而志坚都是我们日后学习的动力。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成功的经验,使自己以后的路越走越好。、关于凡高。

由于在美术课上学过他的作品,所以提到他学生能知道一些有关的事。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凡高的自画像,马上就说 “ 他是一个狂人,他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了。” 我抓住这个机会,让他给大家讲讲凡高的这段故事,这个学生于是就给大家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故事。这既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加了他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勇气。随后我把我搜集到的凡高的画册一一展示给同学看,同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 “ 凡高为什么喜欢向日葵?他的创

作风格是什么?与他一生的经历有何关系? ” 学生在认真观察之后,又前后左右讨论了一番,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活动的象征,一朵朵盛开的向日葵像一团炽热的火球燃烧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象往。接着我又问 “ 你喜欢向日葵吗?请你写一段关于向日葵的小短文。” 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构思,然后做一个简单的交流。这样不但学到了一些历史知识,也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学生感到充实。、最后学习有关托尔斯泰的知识。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托尔斯泰的作品,学生找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课上我让学生读了一些片段来欣赏,我又适当地补充了点作品的简介,使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特点即批判现实主义。另外,托尔斯泰还有一部颠峰之作就是《战争与和平》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对战争场面描写细致而真实,寻是因为作者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托尔斯泰曾经参加过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正是有了如此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让他在写战争时,才能让人觉得他不是在寻凭空捏造,而是言之有物,情感真实而动人。这就告诉同学们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要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注意积累才行。接着又让学生阅读导航上一篇托尔斯泰的人物介绍。让同学们对他的生平及人格有直一步的认识。

6、学习了本课内容之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我们学到的人物、国别、成就一一表示出来,培养学生列表、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

本课我比较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关注学生搜集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努力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相信并肯定自己。同时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在讨论、活动和实践的环节中,只要学生有一个方面做的比较好,比如资料的查找、文字的归纳、语言的表达、图表的设计等我就进行表扬,让学生觉得历史课就是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

另外,学习历史就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从贝多芬、凡高、托尔斯泰这些艺术大师的身上,同学们各有所得,都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得到了升华,让他明白 “ 只有努力付出才有丰硕的成果 ” 这个道理。

课改后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到知识的海洋,让他们懂得如何获得、掌握并运用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端正其学习态度,将历史的学习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认真学好它。< 教学反思 >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本课涉及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重点给学生们介绍了三个在文学、绘画和音乐方面成就突出的文学艺术大师。以前上这样的课,教师是主角,教师把自己所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介绍给学生,学生的责任就是认真地听就可以了。课堂上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本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太累,学生太轻松,时间长了学生在这样的课上就成了一个听书的,对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少了。现在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要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尽最大可能地调动起来,变 “ 要我学 ” 为 “ 我要学 ”。课前我布置了大量的内容让他们回去查资料,可以是几个人合作的方式,因为课改要求同学学会合作学习,这也给了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这样以来,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然后归纳、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感觉比老师讲的要记忆深刻得多。在授课时,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先上,这样做打破教学的死板的框架格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攻克一个一个知识的堡垒。由于我主

要是让学生讲述、归纳、交流,教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课堂进行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2

19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赫胥黎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说:“我就不能理解, 任何一个具有人类知识的人怎么能够想象科学的成长会以各种方式威胁艺术的发展。如果我的理解完全不错的话, 那么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个奖章的正面和反面, 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 则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当人们不再爱, 也不再恨;当苦难不再引起同情, 伟大的业绩不再激动人心;……到那时科学也许真的会独占整个世界。但是, 这倒不是因为科学这个怪物吞没了艺术, 而是因为人们已经丧失了古代和现代的品质的一半。”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到当今社会多元艺术文化的交融, 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日益密切, 艺术日益科学化与生活化趋势势不可挡。正如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预见到的那样:“艺术越来越科学化, 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两者在山麓分手, 有朝一日, 将在山顶重逢。”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思想就得到广泛地传播, 艺术自由与独特个性给人文主义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文艺复兴推动了艺术科学化, 科学艺术化的脚步。文艺复兴时期把艺术不仅仅看成是单一的艺术, 而是涵盖了人文、社会、宗教等艺术的广义艺术, 赋予了艺术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内涵, 造就了这个时期许多伟大的综合型的艺术科学大师。时至今天, 无论是从张艺谋担任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艺术总监导演还是到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一电影一举拿下奥斯卡金奖, 担任了2012年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艺术总监导演的丹尼·博伊尔证明了艺术和科学完美的融合以及艺术科学化与科学艺术化正促进人类活动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给当代艺术大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站在当代艺术与设计前沿的中国陶瓷设计大师何炳钦先生用自己的艺术历程与艺术作品诠释了当代艺术日益科学化的现状与必要性。王国维提出了古之凡成大事者必经过的三个境界, 从古至今在艺术上造诣甚高的艺术大师也无不如此。何炳钦大师的艺术历程也在这三种境界中逐渐的完善自己的艺术主张与艺术理念, 他用自己的艺术历程诠释了艺术日益科学化与生活化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传承古典艺术气息, 弘扬民族陶瓷文化。何炳钦先生祖籍江西婺源, 出生于江西景德镇。他自幼喜爱艺术, 少年时期在水彩方面造诣颇高, 后又师从著名艺术家胡献雅、施于人、丁千、黄美尧、吴天保等老师进行陶瓷艺术学习。他不仅传承了青花、釉里红和颜色釉等的传统技法而且接受了现代造型设计的理念, 在实地写生基础上进行创作。他师法于自然运用含蓄的艺术处理理念使艺术达到了一种道法自然的艺术状态。他的水彩画意境深远, 其意境与趣味远非一般文人画所能达到的境界, 以无我之境含蓄的用自然来表达自我理解。他在学生时代就以水彩风景画的写生来练习对自然的感悟力和色彩的把控力, 因此他的作品师法于自然, 大美而无言。他将中国陶瓷美学的创作法则和西方现代陶瓷艺术的表现技艺融于一身, 在学院传统教育中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熏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学海无涯, 他汲取百家之大成于一身, 融东西方艺术理念此为第一个境界。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开拓创新, 独辟蹊径, 科学与艺术硕果累累。何炳钦先生在水彩、陶瓷刻划花装饰、青花、陶瓷设计等方面的艺术造诣甚高,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投身于日用陶瓷设计的教学为以后自己在陶瓷设计上取得辉煌的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陶瓷刻划花装饰是利用传统陶瓷技法来传达当代艺术设计思维, 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科学化融合的成功突破, 刻划花成为他陶瓷设计表达中独特的语言方式。他注重刻划花卉的内在精神风貌与造型和装饰设计的结合, 其刻划花装饰将高温颜色秞糅合于刻划花装饰之中丰富其表现力, 突破了传统刻花装饰色彩单调的格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何炳钦先生在现代青花与民间青花创作方向上的研究成就了他在现代写意青花上的独特艺术语言形式, 其表现形式上不但追求民间青花的飘逸洒脱, 而且吸取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墨韵八色的艺术效果。其作品风格淡雅高洁, 宁静致远, 用笔书气脉灵动, 笔法浑厚, 潇洒自由, 行云流水间散发出一股文人气质使画面显得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他的水彩、陶瓷刻划花装饰、青花是使传统艺术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境地, 那么他设计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设计的一种独辟蹊径的完美融合。他力图用设计推动陶瓷产业化科学化发展, 将自己的刻划花装饰手法、青花装饰手法和造型设计等科学的运用到环境陶瓷设计当中推动了“景德镇特色瓷都”的建设为景德镇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了一个永恒的瓷都形象, 同时也推动了景德镇整个陶瓷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他将自己的艺术语言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 在日用陶瓷设计 (酒具设计、咖啡具设计、茶具设计等等) 和环境陶瓷设计 (灯柱设计、环境陶艺、城市环境陶瓷等等) 上推动了我国陶瓷产业化发展、陶瓷艺术文化产业化发展以及陶瓷艺术文化民族化发展的进程。他同时推动了我国民族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继承了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救国”的思想基础上在当今和谐的社会提倡“美育兴国”的道路以设计带动陶瓷产业化发展。何炳钦先生的学院派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在推动陶瓷文化民族化发展和引领陶瓷产业化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 何炳钦先生沿着艺术科学化, 科学艺术化和“美育兴国”的道路显得格外的任重而道远此为第二个境界。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厚德载物育满天下, 引领陶瓷行业与陶瓷艺术健康发展。纵观何炳钦先生的艺术历程, 历经数十载的执著探索过程, 在现代陶艺、刻划花装饰、青花釉里红装饰、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环境陶瓷设计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科学化, 科学艺术化”和“美育兴国”的艺术理念。如果说何炳钦先生在传统艺术上的创新是在引领着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健康发展的话, 那么他在设计上的成就和理念以及陶瓷教育上的理念将是推动整个陶瓷科学、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民族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促进剂。他不但肯定了生活是艺术与设计创作源泉的艺术观点, 更加提倡用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和科学化来服务人民、社会与国家。他利用科学的手段将艺术科学化, 科学艺术化使自己的艺术理念通过自己的作品推及到人们生活中, 城市建设中以及民族陶瓷文化中, 去服务人民、社会与国家。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炳钦先生在艺术教育中遵循着孔子“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在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方面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专长的同等重要性。他经常为学生亲自在课堂上做示范, 将自己的心得和艺术理念教给学生, 可谓是“师之笔意, 诲以心韵”!正如吴冠中的法国老师苏弗尔皮说:“艺术有两路, 大路艺术撼人, 小路艺术娱人。”我想何炳钦老师的艺术理念强调前者, 指引着学生们慢慢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界的一支新的力量。

何为艺术?不为言语!何为大师?不为言语!然而艺术服务于生活, 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不容置疑, 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使艺术日益科学化, 生活化, 服务到整个人类的生活当中。在整个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借鉴与启迪推动了人类文明脚步。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理解和艺术与科学不断的交融使艺术形式多样化、理性化和科学化是是这个时代艺术文明前进的标志。艺术源于生活并提炼了人们生活中的生活风貌与情感意识展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与美好愿望, 反过来更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为其提供精神支柱与文化需求。因此, 当代艺术大师的责任与使命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个人内心的情感, 更应该使之转化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来服务社会这就需要艺术科学化。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的:“个人的坎坷与成果, 系于祖国的命运。‘探索’割不断民族的传统;‘叛逆’是生存的挣扎, 传统的发扬。‘吃的是草, 挤的是奶。’草, 是长在祖国土地上的草, 奶也应属于民族和人民……。”

参考文献

[1].《伟大科学家赫胥黎论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出版参考》1996年第10期作者:雨平

[2].《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 大圣不作, 观于天地之谓也。”见:《庄子集解·外篇·知北游》, 中华书局1987年版, 第186页。

[4].《师说》作者:韩愈

[5].《玉菡吟夏:何炳钦的艺术之路》《文艺争鸣》2011年第02期作者:张甘霖;

设计与艺术:大师们的日记本 篇3

1908 年,受到英国旅行者喜欢的巴拿马帽材质的启发,文具商弗兰克·斯迈森(Frank Smythson)设计了 Panama 日记本。此后,Smythson盛产各种本子:电话簿、地址簿、名片簿、记事本、日记本、笔记本、旅游小册子、地图册、相册以及许多有趣的册子,比如婚礼计划书、婴儿记录册等。

2014 春季,Smythson重新发布了一个 Panama 日记本系列,并邀请英国新锐艺术家昆汀·琼斯创作了一组漂亮而狂野的肖像,塑造十位有巨大影响力的 Panama 日记本爱好者,包括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女演员凯瑟琳·赫本、设计师乔纳森·桑德斯、脱衣舞娘蒂塔·冯·缇丝、男演员沃利斯·阿鲁瓦利亚、流行天后凯莉·米洛等。

这十件艺术品使用了多种介质,每件都侧重于表现一位个性十足,姿态鲜明的名人。挖掘出他们与Panama日记本或文具的联系,借助多种媒体渠道阐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显示出昆汀·琼斯超现实主义的个人风格,以及对波普艺术和蒙太奇拼贴手法的致敬。

在凯瑟琳·赫本的那件人像作品中,我们看到她的脸被老式的电影胶片分开成两半,耳朵是两个圆形的电影放映机转盘,身体则是一副三脚架。弗洛伊德的人像则被转换为鸟翼的图样,隐约看到一只手拿着笔,撑着脸颊;肖像一侧有一排字,写着:“疯子,就是醒着的做梦者。”正像弗洛伊德会写进日记的话。

Smythson以沉稳高雅见长,查尔斯·狄更斯、温斯顿·丘吉尔是其粉丝,它甚至还为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葬礼提供了黑色的签名簿。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王太后、摩纳哥王妃Grace Kelly、各国的权贵和外交使节,以及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Jackie Kennedy都是Smythson的忠实拥戴者。Smythson如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元首和名流在文具方面的首选。

作为英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豪华文具品牌,Smythson是世界上八个获得四项皇室御用供应商封号的公司之一,其现任创意总监是英国首相夫人萨曼莎。她在笔记本封皮上尝试不同的标题:“Me, Me, Me(我,我,我)”、“Therapy Notes (疗伤笔记)”……威廉王子选择的是经典的“Snog(拥吻)”。在此设计包装下,价格不菲的Smythson笔记本俨然变成时尚奢侈品:最便宜的传统笔记本也要40英镑。

Moleskine上的名流风景:与梵高、毕加索打成一片

1922年呆在巴黎的海明威正在经历他的青春岁月,他的青春就是文学的青春:贫穷、年轻、拼命写作,盘算着一个小说能不能卖出去。

那时候他正在创作《太阳照常升起》。偶然的一天,他来到丁香咖啡馆,还要了一杯圣詹姆士牌朗姆酒,一般他是站着写作,一只手上是铅笔,另一只手上是酒杯,一旦开动马力就打不住,光开头就能写上两千字。不过这一天他状态不大好,只是迟疑着在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你属于我,整个巴黎属于我,我却属于手里的铅笔和笔记本。”

Moleskin,发音为mol-a-skeen,源于法文“鼹鼠皮”。最早是由巴黎一个叫“图尔斯”的小文具作坊生产。当然,它并没有被“小”界定住:从梵高到毕加索,由美国作家海明威到法国画家马蒂斯,众多名人的手稿、笔记、计划、构思甚至情感都在升华成为名画及惊世之作前,被一一记录及收藏在这本最可靠的袖珍伴侣之上:淡黄色的无酸纸柔韧耐用,能时刻体会到流畅的书写快感,即使不小心弄湿,纸在风干后仍可保持平整状态;本子的内页设计简洁,不管翻到哪页都可以平摊;硬纸板笔记支架和油性布收纳袋,可以放卡片,便于收集机票、戏票、船票、便条纸,留下旅途的印记,甚至可以放上一张100元大钞,以备没带钱包时应急。Moleskine甚至還有五线谱、照片整理等专门给艺术领域使用者的设计。

Moleskine里没有废话也没有捣乱的插图,封套上却闷骚地印着清晰可见的宣言:“这是属于海明威、毕加索和查特文的传奇!”

这句宣言对梵高挺不公平,据说他至少用掉了7个Moleskine小本,内里全部记载着的手绘草图甚至完成作品,当中更包括其著名作品《Vase with Sixteen Sunflowers》《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手稿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内作展览。

由于这些有讲究的来头,不仅现在很多文人雅士点了名要用它,还频频亮相影视作品,比方说《达芬奇密码》里决定人类历史的线索就被抄在一个Moleskine小本上;《穿PRADA的女魔头》的安妮海瑟薇则挥舞着Moleskine发号施令;《国家宝藏》的尼古拉斯凯奇对Moleskine也是情有独钟。

轻奢日记本如何延续经典?

设计如何影响时尚?答案是:文化DNA。

9月29日,济南中海环宇城正式启幕,开业当日客流量高达15万人次,营业额近400万元。中海地产携手美国捷得、凯里森两家顶级设计团队,以“village”理念设计出花园式购物空间。捷得建筑师事务所的主创设计师Eduardo Lopez出席开幕仪式,详细讲解了济南芙蓉街小吃老街的色彩感染、文化广场、小镇概念、意大利山城理念、开放式购物空间体验以及办公相连等传统文化和现代趋势在时尚设计里的结合,商场外墙选用本地石材和彩色外墙玻璃混搭配,充分发挥了文化DNA在时尚设计里的作用。

Moleskine官网最醒目的地方有句话:Every Moleskine has a story to tell。

在过去的几年间,通过大量的Moleskine相关设计和艺术作品展览,以及大量的Moleskine特别限量版产品,Moleskine记事本成功在艺术和文化界复兴。

几乎每年,Moleskine笔记本邀请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插画家及作家等专业人士发挥奇思妙想,以各种艺术手法创造一本全新概念的moleskine笔记本。在这些作品中,有些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些则是作者构思初期草草记下的粗浅想法,另外也有成型的当代艺术设计作品,让人惊艳:贾樟柯曾经用Moleskine记录《在清朝》的构思片段;第一位真正国际驰名的中国时装设计师陆坤则用Moleskine勾勒着“上海风貌”中的阴阳平衡。

实际上,大师们的日记本越随身、越简单、越朴实,就越充满能量。

日本GMO INTERNET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熊谷正寿甚至出版了《记事本圆梦计划》,专门向读者介绍如何通过记事本来实现梦想,成为理想的自己。而熊谷本人使用的记事本是Filofax,是最著名的的万用活页手册鼻祖,位居世界十大顶级旅行用品之首。

相比之下,源自法国的Rhodia橙色笔记本更日常随性,它拥有上掀式、可轻易撕下、格子内页的设计,可一手握住的顺手质感,更有便条纸、手绘草稿的性格。

《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4

开展名画欣赏亲近艺术大师主题活动《亲近艺术大师》总结

“六一”时我们班级开展了“花香画语”艺术展,展出了孩子的绘画作品及插花作品。展出后,幼儿园里立刻沸腾了起来,家长、老师们为孩子们超乎寻常的想象而惊叹:这么美的画出自一群5、6岁的孩子手中!是的,我们也欣喜地感受到了从我们开展班级主题《亲近艺术大师》,让孩子进行名画欣赏后收到的效果!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许多……

主题的生成:

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仍是当今幼儿园教育中的“死角”,一直未被深入挖掘。虽然《纲要》中有提出,但是真正将名画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在目前还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名画与幼儿欣赏能力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理解,无法取得共鸣,也有的认为最棘手的是如何选材……其实,关键是缺乏指导的方法。由此造成名画欣赏活动逐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销声匿迹。我们在选择《亲近艺术大师》这一主题活动时也曾经有不少的疑惑:开展名画欣赏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特点?这一主题定位在哪?应如何开展?它的意义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中班下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名画欣赏活动,我们的主题活动《亲近艺术大师》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能够掌握简单的艺术术语,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主题的实施:

认识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1、认识印象派画家凡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星月夜》。2、认识印象派画家修拉及其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安尔涅浴场》。3、认识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梦》、《三个音乐家》、《哭泣的女人》、《镜前的少女》、《格尔尼卡》。4、认识抽象派画家米罗及其代表作《绘画》、《托儿所的装饰画》。5、认识蒙德里安及其代表作《红黄蓝构成》。:临摹画家风格。临摹创作:《向日葵》、凡高《星月夜》、凡高《麦田上的群鸦》、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抱鸽子的孩子》、毕加索《梦》、《三个音乐家》、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创作出自己的作品。静物水粉写生《盆栽与水果》、水粉色彩练习《我的第一幅作品》、水粉《我的星期天》。制作画家知识剪报。搜集各种关于画家凡高、修拉、毕加索、米罗、蒙德里安、达·芬奇的资料,将文字、图片和自己的话、作品剪贴成成一张报纸。

前期准备:

布置与主题相联系的主墙饰,使幼儿能置身于美的环境,感受艺术的熏陶。与孩子、家长共同搜集打印有关凡高、修拉、米罗、毕加索、蒙得里安等画家的详细介绍及画家的画像。搜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画家代表作并彩喷成大图片。在班级里布置“班级情报站”,方便与家长交流主题的开展工作。在班级中布置“艺术博物馆”、“艺术创作馆”两个区域,展出画家图片及幼儿临摹、创作的作品。在图书角中投放美术欣赏书籍,让幼儿平时可以欣赏、阅读。

家长工作这个主题开展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作为主题实施的一部分。在班级中布置了版块“班级情报站”,其中包括关于最近认识的画家的介绍、代表作等制作成的剪报、孩子的优秀作品等。使每个家长能了解我们主题的内容,开展的程度,孩子学习的情况,才能更好地配合我们主题开展的工作。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有的家长帮我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的画家的资料、图片,并打印,有的熟悉电脑的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美术欣赏的网站,有的家长帮助我们进行彩喷图片等。

活动剪影:

剪影一:咦?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在讨论着什么?原来,他们在玩游戏“知识竞赛”呢!有的小朋友在主持人,有的小朋友当选手,还有的小朋友当评委和观众,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把自己从主题里学到的有关画家的知识来个竞赛,可有趣了!

剪影二:看,大家屏住呼吸在研究什么?常识活动中,大家在一起玩着“三原色”变色的游戏,瞧!他们一个个像小魔术师,一会儿有的小朋友将红色和蓝色变成了紫色,有的小朋友将蓝色和黄色变成了绿色,有的小朋友将红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他们完全陶醉在了色彩的世界里了!

剪影三:今天,我们的小朋友可当了回小小设计师了,大家模仿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设计着未来的幼儿园,设计着服装。他们个个聚精会神,一点儿也没留意五彩的颜料弄花了他们的小脸……

剪影四:我们小朋友正在布置着班级的第二届艺术展呢,上面摆着的似乎是大师们所画的《梦》、《向日葵》、《大碗岛的星期天》、《麦田上的群鸦》、《星月夜》、《三个音乐家》……仔细一看!画笔中又带着几许稚嫩的童真,原来,是我们小朋友的作品呀!这个展览中,每个小朋友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临摹,可个个画得都是惟妙惟肖的呢!

剪影五:孩子们围着一些画热烈地讨论着什么?乍一看,以为是一群专家在鉴定着这些画呢,原来,是我们的小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在讨论着这些他们还没欣赏过的画,有的小朋友说:“我猜,这肯定是凡高爷爷画的,他喜欢用这种一截一截的弧形线条来画画!”“我看这幅肯定是修拉爷爷的,看!这不是点彩派的风格嘛!”“这幅应该是我喜欢的毕加索画的,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用几何形状来构成的!”……

活动意义: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欣喜地发现名画欣赏活动在建构幼儿审美心理结构方面不失为一剂良方,其可行性和独特性得到了验证、肯定,其积极意义在于:

1、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能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从幼儿未来发展的需要看,大多数幼儿都不会成为艺术家。但他们的生活与艺术有关联。艺术与生活日益紧密,在幼儿未来的生活中,接触谈论艺术将是不可避免的。美术欣赏有利于开阔幼儿视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有促进作用,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因此,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孩子的体验、感受,而不是想要“一步登天”地收到成效。开展了《亲近艺术大师》后,孩子先后接触了:印象派画家凡高、修拉;抽象派画家米罗;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等代表作。孩子们有了自己喜欢的画家。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看法高谈阔论,如:“我觉得凡高画的树象一团火一样,特别好看!”“修拉画的最好看了,有些小点点使每样东西都像真的一样!”“米罗的画也好看画上好象是怪兽,很奇怪,但是很好看!”……一幅看似简单的画,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见解说出很多来,如欣赏米罗的作品时,雅琳想到了:“有个人看见了彩虹,泥土、星星、太阳,他就很想飞上天,可是他们没有长翅膀。”君毅:“一天,有个人来拔萝卜,还带个烟斗出来抽,一走几步,灰尘都飞起来了,过了一会,灰尘不见了太阳出来了,他就把萝卜拔起来了。”

2、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一则故事中说到,一位农民种了一颗葫芦树,其宝贝至极。但是,农民只想着多浇水,赶快收获葫芦,却没注重如何让葫芦长得好。葫芦却因长年没有施肥、除虫奄奄一息。一位好心人告诉农民:“你的葫芦叶子长虫了。”农民挥手笑道:“叶子长虫何妨?我要的是葫芦又不是叶子!”好心人只好摇头叹息离去了。结果,到了别人收获葫芦的时候,农民的葫芦却一个也没长出来。这时他后悔莫及。这则故事中看到,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后果。而培育幼儿的审美观就跟培育一株葫芦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你急于求成,那便会一无所获。就像我们班级开展的主题《亲近艺术大师》,如果我们一心只想要让孩子的绘画水平具有大师风范,而不注重欣赏,不让孩子了解画中所包含的意义,那收到的效果将令我们失望。幼儿的审美感知的特点以直觉行动为主,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的直觉感知比成人强,他们不受理性的干扰,和艺术家有着相似的感觉。他们共同追寻自己的感觉。为此在名画欣赏活动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画的内容,画家的用意,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用直觉去感知。如欣赏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出示画后,我首先问孩子:你觉得画里画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说了很多---瑞琪说:“毕加索的《三乐师》这一幅画中,我看见一个乐师在拉大提琴,第二个乐师在吹笙,第三个乐师在唱歌。他们笑笑的,打扮的酷酷的。一个穿白色的衣服,一个穿格子的衣服,还有一个穿棕色的衣服。有一个乐师还留着大胡子。头上的头发还一竖一竖的,象牙签一样。整副画看起来绿彤彤的。后面的墙壁没有窗户,上面的灯亮亮的,应该是晚上的时间,他们不爱睡觉,就爱唱这些快乐的曲谱。”鸿彬:“第一个音乐家长着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显得一本正经。他是拉小提琴的,你看他拉得多带劲呀!大家都全神贯注的听。第二个音乐家长得很帅,高高的鼻子,大大眼睛,唱起歌来声音洪亮悦耳动听,我也喜欢听。第三个音乐家是吹喇叭的,他的喇叭声引来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好象在说:‘叔叔吹得太棒了,我们很喜欢。’我听了三个叔叔的音乐,我好羡慕他们,我决心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一个音乐家,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雅琳:“今天,我看了一幅画,是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家》画里用了许多颜色,有咖啡色、红色、金黄色、棕色、黑色等,组成了许多图案,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远远看去就象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一个人在弹钢琴,还有一个在吹萨克斯,他们就象在演出一样,那么的用心,那么的专注,可见画家的观察力是多吗的强,才能把他们表现得栩栩如生。”

3、开展名画欣赏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审美理解力。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们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开始就喜欢欣赏名画,懂得如何欣赏,期间有一个情感的改变过程:从不懂得欣赏方法也不爱看名画------喜欢看、但缺少方法-------喜爱欣赏活动、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幼儿情感激发依赖于幼儿审美理解能力,而理解力的提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愉悦审美情感。幼儿审美情感还有赖于名画的内容和欣赏活动的组织形式,富有生命力的,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及有趣的活动形式都能给幼儿带来新奇和愉悦。如《格尔尼卡》,画面由黑、白、灰三色来画成。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中画家用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半侧面的人物与动物头像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当老师一挂出画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便被深深的地吸引。孩子们说:眼睛里怎么会有颗灯泡呢?有人说:牛的脸怎么是歪的呢?房子里黑乎乎的,窗户怎么那么亮?这只有在做梦里才会这样……在幼儿的争论和推理中他们的理解力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因此得到激发。

4、通过名画欣赏挖掘幼儿的审美创造潜力“头脑不是用来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只是由于年龄和认知的不完整所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局部的,并且许多并无多大的东西合并于一体。幼儿表现出的独特的方式重新组合和排列的图式和新奇意象,决不是成人能代替的。我们在美术活动中长期使用的范例,好似幼儿行走的拐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为了突破这一模式,在每次欣赏活动当中我们增添了幼儿画相同题材的创作画,让幼儿尝试摆脱拐杖,走自己的路,使幼儿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画笔尽情发挥,实际上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如让幼儿欣赏凡高的《星月夜》之后,让幼儿画自己看到的奇妙的天空,大多数幼儿都尝试用滚动,转动的线条来表现云彩和风,画面的动态及效果一下子显现出来。再如欣赏了蒙得里安的《红黄蓝构成》之后,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模仿蒙德里安风格设计服装、有的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欣赏了深得孩子们喜爱的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了《快乐星期天》,有的孩子画了放风筝、游泳、晒太阳等。欣赏了凡高的《向日葵》后,孩子们结合写生,画了蒲公英、向日葵、玫瑰花、桃树,运用了圆弧的线条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在这样的创作活动中,孩子无拘无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他们学会了异想天开,孩子们的作品变得更富有个性。

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们感到受益非浅。首先,我们认为名画欣赏活动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它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其积极意义;其次,选择和幼儿年龄特征,理解力相符的欣赏内容和有的放矢的指导是欣赏活动成败的关键。总之,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幼儿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幼儿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这是名画欣赏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总结《亲近艺术大师》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5591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饮料》含反思》:大班教案《饮料》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发现饮料味道的浓淡与原料及水的多少的关系,在尝试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对溶解现象产生兴趣,丰富生活经验,练习生活技能,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饮料》含反思教案吧。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篇5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评价任务

1、通过随文识字、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一

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活动一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

四、课堂小结活动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4.听写词语。

作业布置

1.把这个课文复述给父母听。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教学反思: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篇6

第一课时重在随文识字,解决易错难写字,读通课文,初步弄清楚文章结构,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我先让他们进行默读和独立思考,部分孩子对于这个问题感到困难,我相机引导:文章写了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提示,难度降低很多,多数孩子都能概括出来。但我忘记指导学生加上时间、地点,再串联起来,这样的回答才显得更完整。

第二课时,我重在理解课后习题:①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解决这一个问题,我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和小沙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基于这个问题,我顺势再一次理解:谁才是“害人精”,谁才是“剃头大师”。②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在一个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我下的功夫不够多,导致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浅显,甚至感到疑惑。

《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7

关键词:理查德·阿维顿,时尚摄影,人像摄影

2010年11月, 在巴黎佳士得的拍卖会上, 法国奢侈品品牌迪奥拍下了摄影大师理查德·阿维顿 (Richard Avedon, 1923~2004) 的时尚巨作《多维玛与大象 (Dovima with elephants) 》, 115.2万美元的高价使之成为了世界上最昂贵的摄影作品之一。

这张照片为什么会这么贵?理查德·阿维顿又是谁?也许很多人都会抱有这样的疑问。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摄影大师之一, 理查德·阿维顿对于时尚界的重要程度, 我们可以从他去世之后, 美国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发出的讣告中了解一二。

“阿维顿的时尚与肖像作品定义了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美国的形象、文化以及审美观。”

——纽约时报

《多维玛与大象》

摄影之路

理查德·阿维顿, 1923年出生于纽约。父亲经营着一家时装店, 因此, 他很自然地就接触到了时尚。10岁的时候, 阿维顿喜欢上拍照, 常常会从店里收集时尚杂志, 并将自己喜欢的照片剪下来, 贴满整个房间。但不久之后, 随着法国大恐慌的蔓延, 父亲的事业失败了, 阿维顿一家不得不搬到了长岛一个很小的地方生活。家庭环境的变化使得阿维顿变得敏感, 也比同龄人有着更加丰富的感情。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他度过了一段彷徨的时期。

阿维顿19岁参加海军的时候, 父亲送了他一台布朗尼照相机作为礼物。这是他自喜欢上拍照以来第一次拥有照相机, 第一次亲自动手开始拍照。海军退役后, 1944年至1950年在设计学院学习的过程中, 阿维顿遇见了自己的老师阿列克谢·布鲁多维奇。从此, 正式走上了摄影之路。

时尚起步

1945年, 理查德·阿维顿成为了杂志《年少芭莎 (Junior Bazaar) 》的专属摄影师。并在之后的30年里, 一直以《时尚芭莎 (Harper's Bazaar) 》和《服饰与美容 (Vogue) 》的专属摄影家的身份活动着。作为当时最有名的几个时尚杂志的专属摄影师, 理查德·阿维顿拍出了无数经典的时尚照片。

在那个时代的时尚界里, 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理查德·阿维顿的照片风格就是流行的趋势。他打破了时尚杂志固有的拍摄模式, 开创了新的风格。

理查德·阿维顿活动之前, 在毫不显露表情的情况下, 装作莫不在乎地拍摄照片的模式是时尚杂志的模特们默认的一种拍照形式。但是理查德·阿维顿却很反对这种拍照模式。在他看来, 模特们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时, 拍摄出来的照片才是他想要的。这种用新的拍摄手法拍出来的照片在60年代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理查德·阿维顿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与静止的照片相比, 他更愿意拍摄一些带有律动感的照片。在模特们动作的过程中, 在世事变化着的刹那间, 他用照相机记录下最美的瞬间。

除此之外, 阿维顿也很喜欢摆拍。他很善于将那些在他人眼中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们组合在一起, 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突出拍摄主体。相比那些复杂背景下拍出来的照片, 阿维顿在简单明了的、或黑或白的颜色衬托下, 以打破常规的组合拍出来的照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与象共舞》是极具理查德·阿维顿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奠定他成为时尚摄影大师的作品之一。1955年在为迪奥晚装拍摄照片的时候, 阿维顿出人意料的将模特安排在了两头马戏团大象中间。美女与野兽般的搭配下, 原始和现代、粗犷与细腻等的强烈对比给人以视觉冲击。

时尚摄影的成功, 使得阿维顿陆续开始给各路名人拍照。奥黛丽·赫本、披头士乐队、安迪·沃霍尔, 甚至是美国总统等都曾是理查德·阿维顿摄像机前的模特。

当然, 阿维顿并没有只拍摄自己的模特和知名人士。他也常常走出摄影棚, 一般的普通人、路上遇见的陌生人等也都是他摄像机下的素材。

从时尚到人像

除了时尚杂志的摄影活动之外, 理查德·阿维顿也出了很多摄影集。如1959年的《观察》 (《Observation》) 、1964年的《无关个人》 (《Nothing Personal》) 、1976年的《肖像》 (《Portraits》) 、1985年的《在美国西部》 (《In the American West》) 等等。这一本本的摄影集, 见证了阿维顿从时尚摄影到人像摄影的转变。

第一本推出的摄影集《观察》, 以纪录片的手法拍摄时尚, 几近完美的形式美及组合美, 大受好评, 甚至被世人评价为是超越大师尤素福·卡什的作品。

之后推出的《无关个人》描绘的是那个时代的纽约社会, 人种差别、同性恋、精神病等颓废的场面通过照片一张张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两本摄影集使得理查德·阿维顿得到了纯粹摄影师的评价。

摄影集《肖像》则是摆脱神秘化的代表性人像作品集。不管是有钱人还是名人, 与一般大众们所认知的那一面不同, 在阿维顿的照片里, 我们更多的可以看到这些平时戴着面具们的公众人物们卸下面具后更加人性的一面。撇开社会上的身份,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记录他们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

《在美国西部》也可谓是肖像摄影界的里程碑。油田工人、民间艺人、家庭妇女、流浪汉等各个阶层的人物们, 那一张张或带着忧郁、或带着困惑、或带着愤怒的表情, 打破了人们对美国西部既有的自由与希望的印象, 令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我与父亲”

“年轻人不会使我感动, 真正能让我感动的只有老人的皱纹和额头。”——理查德·阿维顿

在对一位老人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拍摄后, 理查德·阿维顿从中选取8幅作品, 于1974年举办了名为‘雅各布·伊色列·阿维顿’的个人展。这8张作品描述了一位患有癌症的老人在6年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 渐渐老去、体力枯竭的样子。而照片中的主人公, 正是他的父亲。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没有试着去了解父亲, 而父亲也没有试图亲近我这个作为摄影家的儿子。但就在10年前, 在我快40岁的时候, 父亲的事情使我开始挂心。当时的父亲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 退休之后生活在加利福尼亚。那时, 我突然很想了解父亲。时隔好久, 再次见到父亲时, 那远比想象中年老的模样使我很感到震惊。”理查德·阿维顿在聊起自己拍摄这组照片的动机时这样说道。

这是生活中很常见到的父与子关系, 也仅是在拍摄之前, 被拍摄者与拍摄者之间的关系。在作品展览过程中, 阿维顿并没有讲述这些故事。他让我们看到的, 更多的是一位即将走向死亡的老人六年间的样子。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 却有着让人为之动容的强烈存在感。

“我通过照片来认识他人, 这也许就是我作为摄影师的天性。”这样评价自己的阿维顿在拍摄人像照片时, 比起外表更注重内心, 他及其想要想要拍出被摄人独有的个性以及灵魂的触动。因此, 在拍摄的过程中, 阿维顿通常都会和对方聊天。而谈话主题则是一些需要对方深思熟虑才能回答又或是引发反思的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 他尽量引出被拍者意料之外的表情。阿维顿的这个方法后来也成为了他人像摄影独有的一种特色。

“理查德·阿维顿是一位真正的摄影大师, 也是将摄影变成艺术的大师从事摄影事业, 从开始到现在, 理查德·阿维顿一直深深的在影响着我, 是我的向和目标”。——时装设计师多娜泰拉·范思哲“让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肖像摄影师的原因在于, 在其盛年, 你无法指明哪一个是哪一个。忘记肖像画像的古老观念吧, 仿佛肖像是为了启示人物曾经做过什么, 或者某种意义上‘更深的自我’。阿维顿走得更深, 抵达我们每人皆有的平庸人格。”

——《华盛顿邮报》撰稿人布莱克·高普尼克

这就是游走在时尚与人像间的摄影大师, 理查德·阿维顿!

参考文献

[1]、阿维顿和他的《在美国西部》, 鲍昆《现代摄影》

[2]、当代再现艺术与照片, 李京律 (Lee Kyung Yool)

[3]、摄影:50位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摄影大师, 克里斯迪基、王之光浙江摄影出版社

[4]、Richard Avedon:Photographs 1946-2004, Louisiana Museum ofModern Art, 2007

[5]、THE RICHARD AVEDON FOUNDATION主页

大师身后,一个社会的焦虑与反思 篇8

两位老人均以高寿辞世,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后人应该哀而不伤,然而,当一种精神也可能随之消逝的时候,却难免令人感到凄怆与忧虑。培育和葆养一个能够孕育大师的学术土壤,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否则,逝去的将不仅仅是大师。

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九旬,在近百年的生命历程里,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化财富。他们的人生轨迹,跨越了两个世纪,恰与中华民族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命运相连,无论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抑或人格品质,都在昭示着一种纯粹的、日渐稀少的文人精神。当下许多失落的,在他们的身上依然保有,因此,他们的骤然离去,仿若熄灭的灯塔,曾经遥望的方向,渐渐失去了指引,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悲痛,还有巨大的失落感。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追忆他们,挖掘与重温他们的每一个生命点滴,反思着当下学术环境中的浮躁因子,并期望能够唤醒一些不应随着他们的逝去而一并消亡的精神与态度。

“季羡林带着老知识分子的背影远去”、“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媒体上这样的表述传达出某种怅然和悲凉。许多人将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先生,看作中国文脉为数不多的传承与接续者。

在上个世纪的文化和学术谱系中,当这位出生于清末的农家子弟1930年入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时,传授学业的是吴宓、叶公超等大家。虽然国学院四导师中的王国维其时已然自沉,梁启超也已辞世,但人文传统依旧丰沛。正是在陈寅恪的课堂上,这位年轻人喜欢上了梵文,为自己一生的学术道路找寻到了最初的方向。几年以后,同样来自山东的小康人家子弟任继愈,乱世之中在西南联大用心攻读中国佛教史和哲学史,为他传道授业的是汤用彤和贺麟。

如今,当两位老人的履历再次被翻检时,人们从中依稀瞥见那个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

那个年代,在几经政治和社会动荡之后,渐渐离我们远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燕园里还能看到那些留存下来的、可被尊称为“先生”的大家。一位当年的学生回忆老先生们校园漫步的景象:“王力先生戴着厚厚的像啤酒瓶底的眼镜,睿智的脑门油亮亮的,走在路上总是笑眯眯的;宗白华先生是一个长得小小的老头儿,身材不高,走路很慢,似乎一阵风都能把他吹倒;季先生的样子,则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车骑得飞快,个子高,人瘦,风风火火的。”

这些追述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推开朗润园一间公寓的木门进去,季羡林正埋坐在一人多高的资料堆中做学问。据说,他在80多岁时开始撰写《糖史》,“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经常是看了半天,一个有用的资料都没有,只能怅然若失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人们也知道了,任继愈以耄耋之年,在视力也只有约0.1的情况下,每天凌晨4点起床,从事《中华大藏经》和《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在最后的日子里,躺在病床上,神志不太清楚了,“还是不断在谈工作,说《大藏经》的事情”。

中国固有“死者为大”的传统,在盖棺定论之时饱受溢美也不是稀奇的事,即使把“大家”和“大师”诸多称谓都加在两位老人头上,人们也不会提出异议。其实,正如季羡林的弟子所讲,人们大多对季羡林冷僻的学术领域根本没有真正的体认,但这并不妨碍媒体在老人身后掀起一场“解读大师”的热潮。他的成长经历、治学之道、学术成果、生平爱好,甚至他的异国恋情,都以通俗的方式一一罗列。与文化界沾边或不沾边的人士,也都在这个悲伤时刻来述说自己对于大师的理解。尽管季羡林生前不止一次说过:“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但在他身后,许多人还是毫不犹豫照旧冠之以“国学大师”的名号。

两位老人不喜虚名,但身后,却依然要被怀念他们的人冠以“大师”、“巨星”等头衔,这种行为并非缘于客套和敷衍,也许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一社会心态:“如果季先生都不算大师,那么我们还有大师吗?”同时更希望以此提醒更多的人,真大师、真学者、真学术,究竟应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对于两位老人的离去,这个被公认为大师稀缺的社会,给了他们一场郑重其事、无比隆重的送别仪式。尽管这样的说法未必经得起推敲,但许多人仍倾向于认为,季羡林是“最后的大师”,中国“从此再没有大师”。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患上了大师饥渴症。记得在书法家启功先生离世之后,有很多人曾怅然于中国进入了“无大师时代”。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文化大师”却如雨后春笋,一些导演、作家、书画家、经济学者等皆作“大师”状迅速走红,以致使“大师”称谓在中国与“专家”、“博导”一样饱受社会舆论的诟病。不幸的是,与世无争的季羡林在有生之年沦为了这种世俗的牺牲品,他在《生命沉思录》中写道:“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这难说不是他对残酷现实的莫大失望。

在这个热闹和浮躁的世界,在一个一千个孔子也抵不上一个章子怡的悲情时代,在一个拥有一个学术超女远胜于拥有一部《论语》的神话年代,两位老人的离去使人感到无比的悲凉。可是,崛起的中华民族不可能继续躺在历史之中睡大觉,谁将传承民族的精神之本和文化之根?如今,大师们所承载的、20世纪大陆的学术精神和文化敬畏还会存在吗?大师仙去,中国学术情何以堪?

这个7月已然充斥着浮躁和喧嚣。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和广州体院的校园里,传出有教授甚至校长学术不端的消息。中国科协也发布了调查报告,称近半数科技人员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过半数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而相当比例的科技工作者对此持宽容态度。这些消息就混杂在两位老人辞世的报道、评论和哀思之中。一则评论说:“当我们面对着经济利益、学术不端、甚至是学术交易的诱惑之时,对大师的追忆能否在每个知识分子的内心产生某种共鸣。”

《大师画我也画》教学反思 篇9

故市二中 吴佳瑶

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本节课是在第17课画家凡·高作品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造型实践的课业。目的是进一步学习画家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方法,感悟艺术的多元化。在讲授本节课时,我采用课前寻找作品、猜一猜画家等方法导入新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我趁热打铁,介绍凡·高和毕加索的画,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大师绘画中丰富的笔触及艺术表现的多元化。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凡·高和毕加索的造型表现手法及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象形象特征及作者的感受,怎样将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讲授这一部分时,我采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大师表现手法的风格特点,在对画面的一部分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凡·高画法中线条的动感和颜色的运用;毕加索画法中人的头部各部分是哪个角度观察的结果等,这样使学生了解了凡·高线条粗狂、奔放以及色彩绚烂的绘画风格和毕加索绘画风格中奇特的造型是怎样形成的,水到渠成的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在欣赏学生作品时,我采用让学生认一认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下面学生的作业打下基础。在学生作业展示的环节,我采用了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学生发言积极,评价中肯。整个课堂充满了活泼快乐的气氛。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10

【摘要】: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文教学实验。作为新生事物,在实践中,有优势也存在弊端,就学案教学,本文有一些反思。

【关键词】: 学案 教学实验 教学内容 实验性 教师 新课程改革 本土化 高中语文 学生 语境

“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文教学实验。目前“学案”教学实验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且已经得到了许多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的认可,有逐步扩大的势头。那么学案教学为何会以燎原之势发展?学案教学到底好不好呢?

“学案”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坚决实施学案,同时部分教师持反对的态度或保留自己的观点。二是,“学案”实施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明显增强了,但是语文课语文味少了。本人作为教学一线的实践者,许多事情亲历亲为,有一些拙论:

一、学案教学的优势 首先,学案导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案导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与学二者的关系,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空间,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案导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学气氛更好,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次,教与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师的设计不再只考虑课内的研究,而是要把课前、课中、课后当做一个系统来设计。这种设计是将语文教学置于课程的框架下考虑的,因此,它更符合课程设计的规律。学案导学法能够促进教师对于学情的研究,通过教师的检查和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使教师对于教学进度的掌握更加科学,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学生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学习则会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另外,学案导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拯救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是学案设计中的拓展研究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更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踊跃参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成果更加稳固;学案导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突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了教师更好地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落实。我们只有把握好新时期的新形势,果断地采取学案导学并科学合理地将其充分运用,才能紧随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对学案教学的反思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经常在思考与反思,有这样一些疑问:

“学案”是否应该有个名字,这个名字该叫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学案的名字无法统一,但它的内涵是一致的,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

“学案”应该包含几个基本板块,每个版块应该有些什么要求?“学案”包含的基本板块应该统一于新课标中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但是其结构、内容却是无法统一的。因为各个学校师资力量、学情、出发点都不一样,不能强求一致。一旦固定化,将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实施“学案”之后,教师的主导性该如何体现?“教师是教学对话中的首席”该如何体现?“学案”并未否定课堂教学,教师并非是课堂的旁观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老师应带着问题进课堂,而非带着教案进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对话中教师仍是首席。

“学案”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间、课后,这样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试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使用学案的学校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学案”关注的是学生的什么?“学案”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包括自主预习、自主研讨、自主巩固。

“学案”由谁来设计?目前,大多数使用学案的学校,是由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定的。其实也不可程式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内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情,由学生自主决定,或师生共同商定。教学案既可物化,也可在课上动态“生成”。比如,可由学生在课上提出,电脑上打出。关于语文“学案”,引起我们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

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在实践过程中,我觉得过分夸大学案的作用,也有一些弊端:

1、“网络下载的教案+习题”成了“学案”的主要内容

我们发现不少学案是从网上下载的,练习不是网络上现成的习题,就是手中资料习题的再呈现。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导学案,其实际操作意义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导学案”只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花架子”而已。而对于那些还要忙着设计实际中的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显然加重了负担。其实,导学案的编写过程应该是首先经教师集体研究、然后个人备课、最后集体研讨制定。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往往是备课组将本学期教学任务进行分摊后即由教师各自分头去备课,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形式编写好,由组长审核后印发给学生。名曰审核实际上只不过登记签名而已。整个过程实质上只是个人备课这一步,而“首先经教师集体研究”与“最后集体研讨制定”这两步被省略了。显然,推行导学案教学必须加强对备课组的督查和指导。导学案上的很多题目就是学校下发的教辅用书里的内容,做了导学案,再抄一遍到教辅用书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实行导学案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很少再去做手中已有的辅导用书,翻翻他们书包里的练习,不少都是空白,因为老师重点检查导学案,手中其他辅导练习浪费的居多。不论是金钱上还是从学生负担上,都是一种重复与浪费。我觉得既然教辅用书无法取消,那么除了手上已有练习很不理想而做适当的替补外,导学案不必刻意另起炉灶,将练习题设计为导学案的一部分,而以手上已有练习为凭借,将每课的练习进行合理划分,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解决同步练习中的不同内容,切实发挥教学辅导用书的实际作用,这样,既解决了“练习案”的问题,又节约了学生学习的成本,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2、对学案设计重视过度,课前准备工作被严重弱化。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成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但是有的教师将努力的方向都集中在学案的设计和编排上,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抛之脑后,比如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等等。这样长期的用学案代替教学准备,不仅让学生听之乏味,也降低了课堂的含金量。

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问题”是关键、是核心。“提出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关整个教学环节的成败,可是我们在不少教师所编写的导学案中看不到能引起学生深入探讨的问题。他们往往在阅读教学中将教学活动表面化、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就容易冲淡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教师好比导游,学生好比游客。教师要发挥领队的作用,学生则要学会自己欣赏风景。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回答好一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要引导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要解决课堂学习目标问题。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学生的基础、需要与准备,必须关注语文学科的特点,必须体现文本的特点。要善于选取体现学习需求、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地挖掘、整合,最后设计出理想的主问题来。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我在上《牲畜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用文学的轻松对抗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更令人深思,更有力量。如此沉重的主题,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使之轻松化的?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是一个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课文内容和教学内过程的内在牵引力,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学生对文本的形象、语言、结构的理解品读,可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理解《牲畜林》减少战争沉重的方法。由此将课堂引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课堂因此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学手法不灵活,流程单一

在听课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把导学案当成了习题,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缺乏变幻,机械僵硬,课堂气氛依然沉闷,效率依然低下。不少教师在有人听课时,总担心如果完不成导学案的内容,会被认为课堂教学不完整(事实上大多数评课教师也正是这样理解的),结果课就显得比较“赶”,学生的活动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比如本来该让学生作个性化朗读的却改为齐读,本来该给以适当的思考时间的却不敢从容等待了,本来应该呈现长一点时间的投影就匆匆忙忙地晃过去了,时间是挤出来了,效果却不够理想了。显然,把课堂教学的所有都圈定在“导学案”这张纸上,是一种消极的教学行为。人是个性化的,共性永远代替不了个性,人只有在自己的知情意系统中才能成长。导学案是以课时方式呈现的,一节课一张。导学案教学特别强调课前预习自学,学生须有足够的时间,这决不能依靠课间的几分钟,因此学校应安排自习课让学生在讲课之前有时间研读导学案。学生预习越充分,上课时主动性越能显现出来,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教学过程就会流畅起来。“以学定教”是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操作中落实如何让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教”。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得是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教学之前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还有学生需要学什么和该怎么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导学案的预习部分作适度批改,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确什么地方该做知识铺垫,什么地方该降低或提高难度,什么地方该变换方法,然后有针对性地作一番准备,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的内容少了,学生由于内容聚焦而学得更加深入透彻;如果不愿割舍,教的内容太多,学生则可能因为精力分散或知识庞杂而蜻蜓点水,反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学会做减法,只要确保主要教学内容,就足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不必担心教学内容删减后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案中设计问题过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观察发现,我们的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的内容过多,课堂的知识容量很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情况,知识的巩固和及时消化得不到保障,老师单纯地答疑使得学案导学模式流于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案问题的设计不科学。学案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消化知识点。在学案的设计中,许多教师不能更好地把握难易程度,往往不是难,就是简单,没有合理的搭配,忽视循序渐进的设计规则,内容设计严重缺少层次感,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有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盲目求新、求异,问题的科学严谨性降低,有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采用导学案教学必须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只有让教师自己来设计导学案,勤于钻研,才能实现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的目标;只有进行了扎扎实实地二次备课,才能化共性为个性,让师生在自己的知情意系统中成长提高;只有真正理解“以学定教”的内涵,才能收放自如,让导学案真正成为自己可手的武器,在战场上发挥出无穷的威力。一

上一篇:家长小学生安全责任书下一篇:计量员培训班工作总结